古代文学大二下复习资料(宋-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文学大二下复习资料
2015.6
填空题(10分)
选择题(5道,10分)
名词解释(4道,20分)
简答题(4道,30分)
论述题(2道,30分)
录鬼簿:
唐宋八大家:
宋初三体:白体、晚唐体、西昆体。
1、白体:P21王禹偁、徐铉、李昉
主要学习白居易的诗歌平易风格,语言显浅明白,强调反映现实内容
王禹偁的散文:内容充实,关心社会。风格清丽疏朗。代表作:《待漏院记》。为欧苏散文之先导。
2、西昆体:杨忆、刘筠、钱惟演P23
西昆即西天昆仑之意
题材范围狭窄,集中于咏史咏物与流连光景
艺术上学习晚唐李商隐,强调用典,对仗工整,语言华美
语言上干净利落。用典较多,情感含蓄
代表:杨忆P136
3、晚唐体:P22
此派诗人主要是一些僧人,以惠咨为代表的“九僧”以及林逋、潘闻、魏野为代表的隐逸之士
主要学习中晚唐的贾岛、姚合、以苦吟著称
内容多与清苦闲适的隐逸生活
语言素淡,而构思精巧,形式多五律,诗境清寒狭窄
代表:林逋:《山园小梅》
套数:又称套曲、散套、大令,由同一宫调的多支曲子联缀而成。一般有尾声。歌咏一个内容,可以是写景抒情,也可以是叙述故事,如睢景臣的《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马致远的《般涉调·耍孩儿借马》。
江西诗派:
1、宋代诗歌流派,因南宋吕本中《江西诗社写派图》而得名,。吕本中罗列该派诗人共二十五人,其中江西诗人黄庭坚为创始人。
2、“一祖三宗”,以杜甫为祖,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三宗。实际上江西诗派的首领是黄庭坚。
3、实际上江西诗派“无一字无来处”“点铁成金”。提出不易其意而造其语的“换骨法”和窥入其意而形容之的“夺胎法”。诗歌创作求奇尚险。推崇杜甫,以学杜来反对李商隐的西昆体,但并不是重视杜诗的现实主义精神,而是看重杜甫的技巧,在体制、句法、押韵用典等形式技巧上下工头,追求字字有来历,走上形式主义的道路。
4、江西诗派是宋代诗坛上重要流引,影响深广。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陆游等都在艺术上受到江西诗派的熏陶,元代仍受到江西诗派的影响,清代江西诗派还曾风靡一时。
5、代表作《登快阁》P165
话本:唐、宋、金、元时代“说话人”说唱故事的底本,是随着民间“说话”伎艺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样式。唐代敦煌写卷有《庐山远公话》、《韩擒虎话本》和《叶净能话》(见近人王重民等辑集《敦煌变文集》),即属早期的话本。
宋代话本开始盛行。话本结构由题目、入话、正话、篇尾构成。“说话”分为小说、谈经、讲史、合生四类。现存的话本只有小说、讲史两大类。前者多半为白话短篇;后者则多用浅近文言,初具长篇规模。
科介:戏曲术语。古典戏曲剧本中对动作、表情、音响效果的舞台指示。元杂剧中多作“科”“科泛”,如坐作“坐科”,笑作“笑科”;南戏、传奇多作“介”,如坐作“坐介”,笑作“笑介”。近代戏曲仍有沿用的。
诸宫调:又称“说唱诸宫调”,是一种有说有唱、以唱为主的说唱艺术样式。盛行于宋、金、元时代。它把同一宫调的只曲连成短套(多为两三只加尾声),如是频繁变换宫调,又常换韵,故称“诸宫调”。由于“诸宫调”用琵琶、弦索等乐器伴奏,故也叫做“搊弹词”。“诸宫调”对金、元杂剧的形成,特别是它的联套演唱体制有很大影响。著名艺人有孔三传等。
诚斋体:指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诗风。因其自号诚斋,故名。杨万里的诗歌学习江西诗派,最后摆脱前人束缚而自成一家,与江西诗风有较大的差别。诚斋体风格特征写诗强调活法,主张师法自然。把自己的主观情感投射在客观事物上,而且想象奇特,但是不用奇奥生僻字句。善于表现诙谐幽默的生活情趣,语言生动活泼,饶有谐趣,近于口语,平易浅近。
诚斋体的艺术特点:
1善于发现和捕捉自然生活中富有情趣与美感的景象,善于把自己的主观情感与
体悟融入自然景象和生活景观的描绘中。即,“活法”为诗:师法自然,书写性灵。
2想象丰富奇特,风格幽默风趣。
3语言自然活泼,浅近明白。
元杂剧(又称北杂剧)和南戏的体制比较?
南戏与北戏的区别
定型以后的南戏和当时的北杂剧同属我国最早流行的古典戏曲。它们相同之处很多,如曲白分工、脚色分行等等。但两者有明显的区别:
第一,就篇幅而言。杂剧的基本体制是四折一楔子,篇幅紧凑,情节集中。南戏则无固定限制,根据内容需要,灵活安排场次。
第二,就唱法而言。北戏严格限制为一人主唱。南戏则登场脚色不论生旦净丑都可以唱,唱法灵活多变,有独唱、对唱、接唱、合唱等多种形式。而且,南戏唱腔每出不限于一个宫调,也不限于一韵。
第三,就曲辞而言。北戏主要用北曲,特点是七声音阶,节奏比较急促,风格粗犷朴实。南戏主要用南曲,特点主要是五声音阶,节奏比较舒缓。
第四,就结构而言。南戏定例第一出为“副末开场”,不唱曲,念词二阕,以表明作者主旨及戏文大意;接着,生、旦分别登场。结构多为双线并进,生、旦各领一线。至最后一出,照例为全剧人物一同登场欢聚,生旦团圆。著名杂剧不少是悲剧,南戏则多为喜剧或先离后合、始困终亨的正剧或悲喜剧。
第五,就宾白而言。杂剧较俚俗,而南戏在进入上层社会以后则比较文雅,明以后更有用四六骈文者。人物出场,杂剧先白后曲,南戏则大都先曲后白。
第六,就脚色而言。南戏分行较杂剧更为细致,一般可分为生、旦、贴、末、净、外、丑七类。南戏以生代替杂剧中的末作为剧中男主角。末仍保留,但仅作为扮演老年男人的配角。南戏中还添设了丑,以便增加插科打诨、滑稽调笑的内容。
第七,就伴奏器乐而言。北曲用弦乐伴奏,以琵琶为主;南曲则以管乐伴奏,配以鼓板。
元末明初,是南戏由戏文过渡到传奇的重要时期。被人称为“四大传奇”或“古戏四大家”的《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是这个时期舞台上负有盛名的代表作,标志着戏文的最高发展和传奇的初步形成。
《荆钗记》描写王十朋、钱玉莲的离合故事。
《白兔记》写五代后汉开国之君刘知远和李三娘悲欢离合的故事。
《拜月亭》陀满兴、蒋世隆分别与蒋瑞莲、王瑞兰的爱情故事。
《杀狗记》写孙华、孙荣昆弟情谊的故事。
南戏在表演的体制与结构上都要比杂剧来得自由,可以根据剧情需要作不同选择,已完全具备了戏剧的特征。
元代的杂剧在体制上有自己的特点:用北曲演唱,一般一本四折,有的还有楔子,用作交代人物、剧情或串联两折。每折限用同一宫调,而且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剧中男主角称为末,女主角称为旦,根据主唱者角色的不同,分为旦本、末本。一本戏只能由一人主唱,其他人一般只能说白。角色除旦、末外,还有副末、冲末、外末、贴旦、老旦、外旦、净、丑等配角。杂剧主要由歌曲与说白两部分构成。歌曲主要用来抒情、渲染,往往写得较典雅;说白主要用来对话或独白,往往用白话来写。
南戏原来是一种地方剧种,它以表现家庭内容为主,曲调轻柔婉转,以管乐伴奏为主,剧中各个角色可以分唱或合唱,一部戏没有固定的场次限制,每出戏也不要求通押一韵,也不限用同一宫调中的曲牌。因此,与杂剧相比,它要灵活得多。
柳永在词史上的地位?
柳永是宋代第一个专力写词并对宋词的词体、内容、语言、风格进行了全面开拓的大词人。
一、创新词的体制。《乐章集》中大多数作品都是慢词。他开创了创作慢词的风气,从词调的创制到慢词的写作技巧,都为宋词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慢,慢曲子之简称,音乐变化繁多,曼声多腔,婉转曲折,节奏悠扬动听。
慢词多为长调,旋律与节奏比小令增多并延长了。相应的其歌词字数增多,句式长短变化丰富。使之更适宜描绘生活场面,抒写复杂的思想感情。
宋词从柳永以后开始进入了以慢词为主的新的历史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