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讨论专题报告-
教师课程研究总结报告
教师课程研究总结报告一、引言在我担任教师的职业生涯中,我深刻认识到课程研究的重要性。
因此,我积极参与并深入研究各种教学课程,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素质。
本文将对我进行的课程研究进行总结和报告。
二、教学课程的选择与目标在开始进行课程研究之前,我首先要明确自己的教学课程选择和目标。
基于学校和学生的需求,我选择了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作为课程研究的方向。
我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提升阅读技巧,理解文本,培养他们的综合语言能力。
三、课程设计与教材选择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进行了仔细的课程设计。
我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了一套符合学生水平和需求的教材,并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和练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例如,我注重引导学生进行主动阅读,培养他们的主动思考和分析能力。
我还引入了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互相交流和学习,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
此外,我还结合多媒体技术,让学生通过视听材料进行阅读训练。
五、评估与反馈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展,我进行了有效的评估和反馈。
我设计了不同形式的测试和评价工具,包括作业、小组讨论和口语表达等等。
通过及时的反馈和指导,我能够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
六、学生参与与反馈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我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和讨论。
我采用了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和案例,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性。
同时,我还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给予积极的回应和鼓励。
通过这种方式,我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七、教师反思与提升在进行课程研究的过程中,我时刻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教学步骤和效果。
我不断寻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加以改进和提升。
通过观察他人的教学,与同行的交流和互动,我不断汲取经验和教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八、反馈结果与调整综合学生和同事的反馈意见,我进行了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的调整。
议课分析报告
议课分析报告1. 背景介绍议课是一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通过对教学活动、学生学习情况的深入分析与讨论,旨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本报告将对一节议课进行分析,重点关注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
2. 教学设计分析2.1 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中,教师明确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通过活动设计,教师希望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解决问题,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2.2 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教学内容是本节课的核心,教师设计了一系列与主题相关的活动。
活动包括小组讨论、实验观察和问题解决等。
这些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3 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方式和手段。
在这节课中,教师采用了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讨论、合作解决问题。
教师还使用了多媒体教学资源,如投影仪和教学软件,以增强教学效果。
2.4 教学评价与反馈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设定了一些评价标准,如对学生合作能力的评估、对问题解决能力的评估等。
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3. 教学实施分析3.1 教师角色和行为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充当了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
他们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提供问题以引导学生思考,同时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3.2 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学生在这节课中表现出了较高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他们愿意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主动发表观点,积极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
学生之间互相激励,相互学习,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3.3 教学环境和资源利用教学环境对教学实施有着重要影响。
本节课的教学环境良好,教室布置合理,学生可以自由地进行小组活动。
教师合理地利用了教学资源,如多媒体设备和教学软件,提高了教学效果。
4.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4.1 学习成绩和表现通过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观察和评价,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语文教学实践专题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报告针对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几个关键问题,结合教学实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二、教学实践背景近年来,我国语文教学在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阅读兴趣不高、写作能力不足、语文素养培养不够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改进。
三、教学实践内容1. 阅读教学(1)激发阅读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① 创设情境: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为学生创设丰富的阅读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② 开展课外阅读: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科普读物等,拓宽知识面。
③ 举办读书分享会: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激发其他学生的阅读兴趣。
(2)培养阅读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以下能力:① 理解能力: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观点、情感等。
② 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分析文章的结构、论证方法等。
③ 评价能力:引导学生对文章的思想内容、语言表达等进行评价。
2. 写作教学(1)激发写作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① 创设写作情境:通过游戏、讨论、实践活动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② 鼓励学生自由表达: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合适的写作题材。
③ 举办写作比赛:通过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2)培养写作能力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以下能力:① 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为写作积累素材。
② 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生动。
③ 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文章语言通顺、生动。
3. 语文素养培养(1)加强传统文化教育通过讲解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等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专题报告讲座记录
高中研究性学习专题讲座报告篇1研究小组成员:xxx、xxx、xx、xxx指导教师:xxx专题报告讲座题目:农村高中研究性学习专题报告讲座课程的研究简要背景说明:一、必要性和急迫性农村中学同样肩负着培养人的重任,同样要为学生主动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服务,农村的孩子同样需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样会面临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所以,农村中学同样要认识到研究性学习专题报告讲座开设的迫切性及必要性。
相对城市中学来讲农村中学,对素质教育的认识要模糊一些,实施起来要困难一些农村中学实质上是应试教育的重灾区。
在农村中学开设研究性学习专题报告讲座可以打破以学科分类作为课程基本形态的教学体系,让学生从封闭的课堂中解脱出来,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研究性学习专题报告讲座强调学习的生活化及实践性,让学生的学习更主动,知识更有价值。
所以,研究性学习专题报告讲座是农村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突破口。
农村中学同城市中学相比毕业后留在当地的学生要多,这批学生回到农村第一线后,直接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服务。
他们是否具有科学素养,是否具有创新精神,将直接影响中国农村的发展进程。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农村中学开设研究性学习专题报告讲座意义尤为重大,形势也更为迫切。
二、劣势及优势农村中学开设研究性学习专题报告讲座首先会遇到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软件建设”问题,即老师的教育观念及指导水平问题,一般农村中学较重视学科教学,老师擅长书本知识的传授,自身对科学研究的方式方法了解很少,所掌握的知识都局限在本专业范围内,这将会削弱专题报告讲座中老师的指导;农村中学信息又相对闭塞,对新事物了解甚少,这些都会影响农村中学开设研究性学习专题报告讲座的成效。
二是“硬件建设”问题,即学习资源建设,主要指农村中学在信息技术、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等方面的建设较薄弱,学生很难通过网络进行外源学习,凭借实验室进行物理性、化学性实验也受到制约,纯理论性研究也相对困难。
当然农村中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专题报告讲座也有着城市中学所没有的优势,这些优势表现在:第一,地域优势,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隐含着丰富的资源,产业结构形式多样,自然物种丰富,民俗风情各异。
政治课例研究报告
政治课例研究报告一、引言本文是对政治课教学中的一个具体案例进行全面研究和分析的报告。
该案例涉及到政治课教学中的教师角色、学生角色、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效果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对该案例的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提高政治课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
二、案例背景该案例发生在某中学政治课一门公民道德与伦理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政治课老师,学生属于高中一年级的新生。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使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通过让学生自主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思辨能力。
三、教学方法分析1. 小组合作学习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是此案例的一个重要教学亮点。
在课堂中,教师将学生分为数个小组,每个小组有4-5名学生。
教师通过布置问题或任务,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合作,并最终形成小组答案或解决方案。
这种教学方法既鼓励了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2. 情景式教学教师利用情景式教学的方法使政治课更加生动有趣。
在课堂上,教师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通过故事、案例等形式给学生呈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还能够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发展判断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多媒体辅助教学为了使教学更加生动、直观,教师还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手段。
通过投影仪、电脑等设备,教师向学生展示了相关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内容。
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效果评价1. 学生参与度的提高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和情景式教学的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学生在小组中积极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主动提问、回答问题。
他们通过合作学习,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学生成绩的提升通过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学生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升。
初中道法教研专题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初中道法课程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法治意识和公民素质。
为了提高初中道法课程的教学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我校开展了初中道法教研活动。
本次报告将围绕教研活动的主题、内容、成果和展望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教研活动主题本次初中道法教研活动的主题为“提升初中道法课程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此次教研活动,旨在提高教师对道法课程的认识,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道德素养、法治意识和公民素质的提升。
三、教研活动内容1. 道法课程教学理念探讨教研活动中,教师们共同学习了道法课程教学的新理念,如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践体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等。
通过学习,教师们对道法课程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理论指导。
2. 课堂教学方法研究教师们围绕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分享了各自在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创新教学手段,提高课堂趣味性;(2)加强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注重情境创设,提高教学效果;(4)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3. 道法课程资源整合与利用教师们就如何整合与利用道法课程资源进行了交流,提出了以下建议:(1)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挖掘教材内涵;(2)结合社会热点,丰富教学内容;(3)利用网络资源,拓宽教学渠道;(4)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4. 道法课程评价体系构建教师们共同探讨了道法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提出了以下观点:(1)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学习态度;(2)强化学生自评和互评,提高学生反思能力;(3)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个性发展;(4)将评价结果与教学改进相结合,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四、教研活动成果1. 教师教学水平提高通过此次教研活动,教师们对道法课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教学水平得到了提高。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完成分部组织的面授课程,专题讨论及其他任务
完成分部组织的面授课程,专题讨论及其他任务(原创实用版)目录一、完成分部组织的面授课程1.课程目标与内容2.课程实施与评价二、专题讨论1.主题选择与安排2.讨论方式与成果三、其他任务1.具体任务内容2.任务完成情况与效果正文一、完成分部组织的面授课程面授课程是教育培训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让学员在面对面的交流中学习知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分部组织的面授课程,通常会有明确的课程目标和内容,以确保学员能够通过课程学习,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课程目标和内容通常会在课程开始前确定,以便让学员有明确的学习方向。
课程目标通常会涵盖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两个方面,以便让学员在掌握理论的同时,也能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内容则会根据目标进行设计,包括授课教师的选择,教材的选定,教学方法的设定等。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会根据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学员则需要积极参与,进行课堂互动。
课程结束后,通常会对学员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以便了解课程的效果,为下一次的课程提供参考。
二、专题讨论专题讨论是教育培训中的重要环节,它能够让学员在互动中深入理解课程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专题讨论的主题通常会选择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以便让学员在讨论中能够有所收获。
专题讨论的方式通常会有多种,如小组讨论,全体讨论,案例分析等,以便让学员在不同的方式中,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讨论的成果,通常会以报告或者演讲的形式进行展示,以便让所有学员都能了解和分享。
三、其他任务除了面授课程和专题讨论外,教育培训中还有其他的任务需要完成,如作业,测试,实践等。
这些任务通常会在课程结束后进行,以便让学员在课程结束后,还能继续学习和提高。
其他任务的具体内容,通常会在课程开始前告知学员,以便让学员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准备。
教师听课改专题报告心得体会交流(精选多篇)
教师听课改专题报告心得体会(精选多篇)第一篇:教师听课改专题报告心得体会第一次接受课改新理念,感受课改新思维,听张四保老师的课改专题报告,我觉得课改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它恰似一把迈向成功教育的钥匙。
为什么要课改?首先,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学过程突出多样性和选择性,让每位充满个性的学生都得到充分的选择自由,从而得到充分的发展。
即构建以人为本、百花齐放的新型教学体系;它变沉闷、闭塞的课堂为欢声笑语,使课堂充满自由、民主、和谐的氛围;它更注重的是师生的交流、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体验,它还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和做人的品性。
其次,课程改革是全民族的一件大事,关系着下一代人才的健康成长。
课改应是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参与的大事。
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和"合作"的过程。
我们常常说沟通从心开始,课改的对话就是一场社会性的、多重网状式的对话。
第一,课改需要加强老师与学生的心灵对话。
教学只有建立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才能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而创设民主和谐的对话氛围,正是这种双边活动的有力体现,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意识和创新精神,它能使学生置身于快乐之中。
当然,教师在对话中要以一个参与者、研究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探索、研究、讨论之中。
与学生一起发表自己的观点,交换自己的看法。
教师用商量的、研讨的口吻与学生对话,鼓励学生相互补充,展开讨论。
比如"我想这样做,大家看行不行?""这位同学是这么想的,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如果学生向教师提问题。
教师要热情对待,积极回答。
在对话中,要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把话说完。
第二,课改需要加强教材、理念与家长的对话。
课改涉及千家万户,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是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
课改不仅对老师提出要求,也对家长提出了新的要求。
【学习】民法专题课程学习报告
【关键字】学习民法专题课程学习报告篇一:《民法学》课程建设报告《民法学》课程建设报告《民法学》课程组《民法学》是法学学科核心根底课程之一,既注重理论研习又强化实践教学,旨在培养国家需要的厚根底、宽口径、复合型、高素质的法律人才。
课程组秉持探索与创新,锐意推行教学改革,高度重视教学评估,充分利用清华大学优越的资源环境,致力于《民法学》系列课程的建设,以期建设成为国内高校民法课程的品牌。
一、课程建设的背景自清华大学1995年复建法律学系/法学院以来,法学院确立了重点建设和优先发展民商法学科的学科建设思路,先后引进了崔建远教授、马俊驹教授、韩世远教授等一批国内一流的民法学家和卓越学者为本科生开设民法课程,着力建设民法学课程。
建设伊始,民法课程分设民法1和民法2,由崔建远教授和马俊驹教授主讲。
通过先后引进韩世远教授、申卫星教授、程啸副教授、王洪亮副教授、耿林副教授,民法学课程实行改革,逐渐过渡到包括民法总论、合同法、债法、物权法、外国民法、侵权行为法、民法研讨与案例分析、侵权行为法案例分析在内的民法学系列课程。
民法学系列课程构筑了关于民法学的知识体系,融和了民法学根底原理、法律规定与案例分析。
《民法学》课程拥有一支一流的专职教学师资队伍,教师年富力强,学贯中西,教学能力突出,学术研究造诣深厚。
课程组成员均具备海外研修经历,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合理,具有深厚学术底蕴和国际视野。
崔建远教授特别重视兼职队伍建设,邀请法学界名师江平教授、梁慧星教授、王家福教授授课,并聘请海淀区人民法院副院长王成、宋鱼水、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剑钊、袁恩泽等讲授实践课程。
形成了专职、兼职相结合的教学团队。
民法学系列课程已经形成了颇具特色和初现规模的课程模式,为民法学课程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较好的根底。
二、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清华大学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办学定位,创办世界一流大学,其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
《信号与系统》课程研究性学习报告
《信号与系统》课程研究性学习报告指导教师薛健时间2013.11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专题研讨【目的】(1) 加深对信号与系统时域分析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2) 学会利用MATLAB 进行信号与系统的分析。
(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讨题目】 题目1 连续信号通过系统的响应一连续LTI 系统满足的微分方程为(1) 已知)(e )(3t u t x t -=,试求该系统的零状态响应)(zs t y 。
(2) 用lsim 求出该系统的零状态响应的数值解。
利用(1)所求得的结果,比较不同的抽样间隔对数值解精度的影响。
(3)用命令[x,Fsam,bits] = wavread('Yourn');将硬盘上的语音文件Yourn.wav 读入计算机。
用命令sound(x,Fsam);播放该语音信号;(4)用命令load model01将磁盘文件model01.mat 读入计算机后,MATLAB 的workspace 中将会新增变量den 和num 。
den 表示微分方程左边的系数,变量num 表示微分方程右边的系数。
写出磁盘文件model01.mat 定义的微分方程;(5)计算(3)中的信号通过(4)中系统的响应,播放系统输出的语音信号。
与处理前的信号比较,信号有何不同?能用已学知识解释所得结果吗?【题目目的】1.学会用计算机求解信号通过系统响应;2.熟悉用Matlab 处理语音信号的基本命令;【仿真结果】(1) 解出y=-2.5*exp(-3*t)+3*exp(-2*t)-0.5*exp(-t)【结果分析】由图可知,抽样间隔越小,精度越高。
【仿真结果】(3)【结果分析】杂音音频可以听出与看出高频部分存在杂音。
【仿真结果】(4)>> Untitled3den=den= 1.309536e+04den= 7.076334e+08den= 6.939120e+12den= 1.396319e+17den= 8.396151e+20den= 5.648432e+24num= 3.162278e-03num= 9.235054e-14num= 1.649476e+07num= 3.566819e-04num= 1.646178e+16num= 1.058969e+05num= 4.486709e+24【仿真结果】(5)【结果分析】杂音部分被去掉,音乐恢复正常。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课程报告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课程报告一、引言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历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经历了从封建社会向现代化社会的转型。
本报告旨在通过分析中国近现代史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探讨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和未来发展方向。
二、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历程1.鸦片战争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国遭受西方列强侵略的开始。
通过战争,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如《南京条约》、《马关条约》等,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运动,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开始。
3.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两次重要的思想文化运动。
它们推动了中国思想文化的现代化。
4.抗日战争与新中国的成立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战争,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取得了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时期。
三、中国近现代史中的人物研究1.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孙中山是辛亥革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提出了三民主义思想,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2.陈独秀与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发起人之一,他倡导民主、科学思想,推动了中国思想文化的现代化。
四、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意义和未来发展方向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意义在于它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和发展。
未来发展方向应该是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上,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研讨课活动总结模板
研讨课活动总结模板
一、活动的背景和目的
活动的背景:简要说明研讨课活动所处的背景,如所属学科领域、学生年级、教学内容等。
活动的目的:明确研讨课活动的目的,如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等。
二、活动设计和实施
活动设计:详细描述研讨课活动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如采用小组讨论、问题解决等方式。
活动实施:说明研讨课活动的实施过程,包括活动的时间安排、参与人员、教学资源准备等。
三、活动效果和问题分析
活动效果: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分别评述研讨课活动的效果,包括学生参与度、讨论质量等方面。
问题分析:指出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或不足之处,如学生发言不积极、教师引导不够等。
四、改进措施和建议
改进措施:针对问题和不足,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如加强学生动员、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等。
建议:根据研讨课活动的经验,对今后的活动提出建议,如制定更具体的教学目标、鼓励学生合作等。
五、活动心得体会
活动心得:总结本次研讨课活动的心得体会,如教师对学生参与研讨活动的感受,学生对自己学习方式的反思等。
六、参考文献
罗列活动涉及到的参考文献和教材,以便读者进一步了解相关知识。
七、附件
如有相关资料、图片等可附在文章后,以便读者更直观地了解活动情况。
高一历史课程探讨报告
高一历史课程探讨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深入探讨高一历史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以期提出改进和优化的建议,为提高我国高中历史教育质量提供参考。
2. 高一历史课程设置2.1 课程目标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高一历史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培养历史思维能力,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2.2 课程结构高一历史课程包括中国历史和外国历史两个部分,其中中国历史包括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外国历史包括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
2.3 课程内容高一历史课程内容主要包括:- 古代史: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等;- 近代史: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 现代史: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现代化进程等;- 外国古代史: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古印度等;- 外国近代史: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英国工业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等;- 外国现代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全球化等。
3. 教学方法与策略3.1 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师通过系统地讲述历史事实、概念、观点等,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 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就历史问题进行探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境教学法:教师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提高学习兴趣;- 参观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址、博物馆等,加深对历史的直观认识。
3.2 教学策略- 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设疑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考能力;- 差异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兴趣,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跨学科教学:结合地理、语文、政治等学科,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网络等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4. 课程评价与反馈4.1 课程评价课程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历史知识的掌握、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学习兴趣的提升等方面的评估。
政治课堂讨论课题研究报告
政治课堂讨论课题研究报告1. 引言政治课堂是培养学生政治思想和政治素养的重要环节。
在政治课堂中,讨论课题是一种常见的学习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本报告旨在研究政治课堂讨论课题的重要性和方法。
2. 政治课堂讨论的重要性2.1 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政治课堂讨论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通过讨论,学生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辩论,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政治课堂讨论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不再是单一的教师讲解,而是由学生们共同参与讨论、积极互动。
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政治学科的热情。
2.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政治课堂讨论课题需要学生们共同合作,相互倾听、尊重他人观点。
这种合作精神培养了学生们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3. 政治课堂讨论课题的选择3.1 与当前社会热点相关的问题政治课堂讨论课题的选择可以与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相关,例如环境保护、社会公平、科技与人类发展等。
这样的课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更加关注社会问题并思考解决之道。
3.2 与学生个人生活经验相关的问题政治课堂讨论课题的选择也可以与学生个人生活经验相关,例如家庭教育、校园暴力、青少年犯罪等。
这样的课题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参与讨论,从而提高课堂的互动性和参与度。
3.3 与历史事件和政治制度相关的问题政治课堂讨论课题的选择还可以与历史事件和政治制度相关,例如中国革命、国际关系、宪法和法律等。
通过讨论这些课题,学生们能够了解和分析历史和现实中的政治问题,增长政治素养。
4. 政治课堂讨论课题的实施方法4.1 设立讨论小组可以根据课堂人数和课题的要求,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讨论。
每个小组中可以包含不同观点的学生,以促进多元化的思考和交流。
4.2 设定明确的讨论目标在讨论开始前,教师需要设定明确的目标和问题,引导学生以目标为导向进行讨论。
目标可以是激发学生的思考、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或达成共识等。
民法专题课程学习报告doc
民法专题课程学习报告篇一:《民法学》课程建设报告《民法学》课程建设报告《民法学》课程组《民法学》是法学学科核心基础课程之一,既注重理论研习又强化实践教学,旨在培养国家需要的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高素质的法律人才。
课程组秉持探索与创新,锐意推行教学改革,高度重视教学评估,充分利用清华大学优越的资源环境,致力于《民法学》系列课程的建设,以期建设成为国内高校民法课程的品牌。
一、课程建设的背景自清华大学1995年复建法律学系/法学院以来,法学院确立了重点建设和优先发展民商法学科的学科建设思路,先后引进了崔建远教授、马俊驹教授、韩世远教授等一批国内一流的民法学家和卓越学者为本科生开设民法课程,着力建设民法学课程。
建设伊始,民法课程分设民法1和民法2,由崔建远教授和马俊驹教授主讲。
通过先后引进韩世远教授、申卫星教授、程啸副教授、王洪亮副教授、耿林副教授,民法学课程实行改革,逐渐过渡到包括民法总论、合同法、债法、物权法、外国民法、侵权行为法、民法研讨与案例分析、侵权行为法案例分析在内的民法学系列课程。
民法学系列课程构筑了关于民法学的知识体系,融和了民法学基础原理、法律规定与案例分析。
《民法学》课程拥有一支一流的专职教学师资队伍,教师年富力强,学贯中西,教学能力突出,学术研究造诣深厚。
课程组成员均具备海外研修经历,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合理,具有深厚学术底蕴和国际视野。
崔建远教授特别重视兼职队伍建设,邀请法学界名师江平教授、梁慧星教授、王家福教授授课,并聘请海淀区人民法院副院长王成、宋鱼水、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剑钊、袁恩泽等讲授实践课程。
形成了专职、兼职相结合的教学团队。
民法学系列课程已经形成了颇具特色和初现规模的课程模式,为民法学课程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二、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清华大学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办学定位,创办世界一流大学,其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
书面研讨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研讨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需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各地教育部门纷纷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教学研讨活动。
本次研讨活动旨在通过专家讲座、案例分享、分组讨论等形式,深入探讨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研讨内容本次研讨活动围绕以下主题展开:1. 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方向与任务2. 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3. 教育教学评价改革4.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5. 教师专业发展三、研讨过程1. 专家讲座本次研讨活动邀请了国内知名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内容涵盖了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方向、课程教学改革、教育教学评价改革等多个方面。
专家们结合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意见。
2. 案例分享与会代表们分享了各自学校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成功案例,如课程改革、教学模式创新、评价方式改革等。
这些案例为其他学校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3. 分组讨论分组讨论环节是本次研讨活动的核心内容。
与会代表们根据研讨主题分成若干小组,围绕研讨内容进行深入探讨。
讨论过程中,代表们积极发言,各抒己见,形成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建议。
四、研讨成果1. 明确了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方向与任务通过研讨,与会代表们一致认为,新时代教育改革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 提出了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思路代表们认为,课程教学改革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创新课程设置,优化教学方式,提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3. 探讨了教育教学评价改革的新方法与会代表们认为,教育教学评价改革应从注重结果评价向注重过程评价转变,从单一评价向多元化评价转变,从静态评价向动态评价转变。
4. 分享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经验代表们分享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成功案例,为其他学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叶平枝园本课程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专题报告
叶平枝园本课程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专题报告摘要:一、问题识别1.叶平枝园本课程建设现状2.存在的问题1) 课程内容不统一2) 课程实施缺乏规范性3) 课程评价体系不完善4) 教师队伍建设不足二、对策建议1.优化课程内容1) 强化课程目标2) 整合课程资源3) 注重课程衔接2.规范课程实施1) 制定实施指南2) 加强培训与管理3) 落实课程计划3.完善课程评价体系1) 建立多元化评价方式2) 强化过程性评价3) 注重评价结果的反馈与应用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1)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2) 加强教师交流与合作3) 激励教师持续发展正文:叶平枝园本课程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专题报告一、问题识别叶平枝园本课程建设在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以下是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的详细分析。
1.叶平枝园本课程建设现状叶平枝园本课程立足于园所实际,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以培养幼儿综合素质为目标,形成了一套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
但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2.存在的问题(1)课程内容不统一叶平枝园本课程在内容设置上存在一定的不统一性,这导致了课程实施过程中产生了诸多问题。
如部分课程内容过于简单,难以满足幼儿的认知需求;另一方面,部分课程内容过于复杂,超出幼儿的理解能力。
(2)课程实施缺乏规范性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教师对课程内容的把握不够准确,导致课程实施缺乏规范性。
这不仅影响了幼儿的学习效果,也使得课程目标难以达成。
(3)课程评价体系不完善叶平枝园本课程的评价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现有的评价方式单一,过于注重结果,忽视了过程性评价。
这使得课程评价缺乏客观性和有效性。
(4)教师队伍建设不足教师队伍是课程建设的重要支撑。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教师队伍在专业素养、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存在不足。
二、对策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优化课程内容(1)强化课程目标明确课程目标是优化课程内容的第一步。
安全教育课程专题研讨方案
安全教育课程专题研讨方案一、研讨主题安全教育是当前社会各行各业都需要重视的问题。
特别是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中,安全教育更是至关重要。
本次研讨将围绕如何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和公众的安全意识,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展开讨论,探讨如何构建更加安全的生活环境。
同时也会围绕灾害防范、网络安全、个人防护、食品安全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二、研讨目标1. 加强安全教育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安全意识。
2. 探讨社会各界在安全教育方面可以做出的贡献,寻求更好的合作机制。
3. 提高参与研讨的人员和单位在安全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增强安全教育的实效性。
三、研讨内容1. 学校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和方式措施2. 家庭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3. 社会安全意识的提高和构建社会安全环境4. 灾害防范与救护知识的普及和应对能力的提高5. 网络安全知识的普及和个人信息保护6. 食品安全和个人防护知识的普及四、研讨形式1. 专家论坛: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安全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介绍和讨论。
2. 分组讨论:分为学校、家庭、社会、灾害防范、网络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进行分组深入讨论。
3. 实践交流:到学校、社区、公共场所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和实践交流,了解实际情况和经验。
4. 知识竞赛:举行安全知识竞赛,提高参与者对安全知识的关注度和学习积极性。
五、研讨组织1. 研讨主办单位:学校、政府相关部门等。
2. 研讨策划组:负责研讨方案的制定、策划和组织实施。
3. 专家学者: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担任研讨嘉宾,提供专业知识和意见。
4. 参与单位:学校、家庭、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作为研讨的参与者。
5. 媒体宣传:通过新闻媒体、网络平台等渠道宣传研讨信息,吸引更多的参与者。
六、研讨成果1. 研讨报告:整理研讨所得,编写成研讨报告,反馈给相关单位和参与者。
2. 安全教育宣传册:根据研讨成果,制作安全教育宣传册,进行宣传和普及。
教研活动研讨报告(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于XX年XX月XX日开展了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题,旨在通过研讨交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活动目的1. 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 深入探讨课堂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4.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活动内容1. 教师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活动伊始,由我校教研组长带领教师们学习了教育教学理论,包括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学生评价等方面。
通过学习,教师们对教育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今后的教学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
2. 课堂教学案例分析在案例分析环节,教师们针对一节优秀课例进行了深入剖析。
大家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找出了优秀课例的优点和可借鉴之处。
3. 教学策略研讨针对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教师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大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教学策略,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情境、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等。
4. 教学反思与改进教师们对自身教学进行了反思,找出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针对这些问题,大家提出了改进措施,如:加强教学设计、优化教学方法、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等。
四、活动成果1. 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得到提高,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
2. 教师们对课堂教学策略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了基础。
3. 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紧密,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4.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益匪浅,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五、活动总结本次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标。
以下是对本次活动的总结:1. 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2. 深入探讨课堂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
下
返回 主要
自动化孤岛
上
下
返回 主要
自动化单元如果能够实现信息集成,则各种生产要素之 间的配置会得到更好的优化,各种生产要素的潜力可以得到 更大的发挥,各种资源浪费可以减少,从而获得更好的整体 效益。这正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出发点。
上
下
返回 主要
3、前景展望
CIMS作为新型的生产模式,其本身也处于不断的发展更新之 中,各种有关的新概念、新思想不断提出,也易于融合其它领 域的有益成份。并且CIMS有着非常强的应用背景,制造业实际 的变化和需要也会推动CIMS的研究和发展。因此,人们围绕 CIMS的总目标,将并行工程、精良生产、敏捷制造、智能制造、 虚拟制造以及全球制造等许多新概念、新思想、新技术、新方 法引入到CIMS,这些新概念(模式)都有其自身特有的生产过 程组织形式,并与特定的生产管理方法相联系,形成技术、组 织管理和人的全面集成。这些现代模式的提出和研究推动了 CIMS的研究和发展,使制造业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新的发展局面。
3 、人与经营管理:人员素质提高支 持企业的经营管理;
CIMS三要素集成
从市场需求分析、产品定义、研究开发、设计生产、支持(包 括质量、销售、采购、发送和服务)到产品最后报废、环境处 理等产品全生命周期中各阶段活动的有关的人/组织、经营
管理和技术三要素,及其信息流、物流和价值流的有机集成
和优化运作,并以此达到产品上市快(T)、高质(Q)、低耗(C) 、服务好(S)和环境清洁(E),进而提高企业的柔性、健壮性、 敏捷性,使企业赢得市场竞争。
上
下
返回 主要
三、发展现状
上
下
返回 主要
(一)CIMS国外发展简况
(1)美国——不仅企业重视,国家也极为重视,认为CIM是夺 回失去市场、取得竞争成功的关键技术,并将不可逆转地成为 21世纪占主导地位的新的生产方式。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国 家标准局(NBA)所属AMRF(自动化研究实验基地)建立了 世界上第一个CIMS实验系统。
返回
上
下
主要
(二)CIMS国内发展现状
1、三个阶段
(1)1989-1992年, 典型应用工厂的选点、可行性论 证、初步设计和详细设计阶段;
(2)1993-1995年,典型应用企业实施的突破阶段:北 京一机床、沈阳鼓风机、成飞(集团)公司。
(3)1997年-2000年 ,实践深度、广度步入更高、更 新的阶段,如主题重大项目:哈电机、科龙、 金诚
word
上
下
自泰勒的科学管理后,人们寻求各种优化生产与运作的方 法,出现了订货点法、经济生产批量法、物料需求计划方法、 准时生产制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 CIMS )。
信息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制造业产业结构 的不断变革,促进了生产过程自动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企业自 动化也由“点”(单机自动化)到“线”(由多种自动化设备 组成的生产线),再由“线”发展到“面”(引入柔性制造系 统,实现企业全部作业流程的自动化),进而由“面”向“立 体”(企业全部生产系统和企业内部业务实现综合自动化)的 方向发展,以期实现企业全部业务的一元化、集成化和高效化。 计算机集成制造(CIM)技术正是制造业实现这一愿望的技术 途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是当代生产自动化领域的 前沿学科,也是集中多种高新技术为一体的现代化制造技术。
开发不要停留在哲理上,而要把重点放在实践上。
CIMS核心:是将企业内的人和组织、经营管理和技术三要 素之间的集成,以保证企业内的工作流、物质流和信息
流畅通无阻。
上
下
返回 主要
CIMS三要素关系:
1 、经营管理与技术:技术支持企业 达到预期的经营目标;
2 、人与技术:技术支持各类人员互 相配合、协调一致工作;
摩托
上
下
返回 主要
2、实施效果
(1)成都飞机工业公司:麦道机头生产周期12个月 →6 个月,库存下降20%,竞标成功获得1亿波音757尾段订单。
(2)科龙、华宝:百元销售资金下降51%,人均产值提高 70%,98年达202万元/人·年。
(3)经纬纺机厂:流动资金下降60%。
(4)沈阳鼓风机厂:产品报价6周→2周,成本下降79.7%, 市场占有率达51%。
上
下
返回 主要
CIMS集成的内涵:
集成与连接不同,它不是简单地把多个单元连在一起,而 是将原来没有联系或联系不紧密的单元组成为有一定功能、 紧密联系的新系统:
1、系统运行环境的集成
2、信息的集成
3、应用功能的集成
4、技术的集成
5、人和组织的集成
上
下
返回 主要
CIMS功能组成示意图:四个功能分系统,两个支撑分系统组成
3、异构网络的通讯问题 主要表现在联网是个非常困难的问题
4、系统集成技术和方法 使CIMS整个系统,在一个满意的状态下运行
5、开发集成化的CAPP系统 在CIMS环境下,CAPP系统的开关,存在以下两个关键技术问题:
(1)CAPP的集成化。 (2)CAPP的智能化。
6、必须实现人的集成
主要强调以人为中心,人,技术,管理三者的有机集成,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课程讨论专题 报告
制作者: 演讲者:
课题: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专业年级: 班 级: 专题成员: 指导老师: 时 间:
上
下
引言
(一)今制造业面临的环境形势
1、产品更新换代加快 2、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市场机制 3、企业经营国际化 4、经济发展的高科技化
(二)生产管理的发展趋势
1、增强生产系统的适应性 2、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重新定位 3、组织结构的扁平化 4、与分销商、供应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5、充分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加强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管理
上
下
返回 主要
(二)企业应用实例
1、早在1985年,美国科学院对美国在CIMS方面处于领先 地位的五家公司--麦克唐纳道格拉斯飞机公司、迪尔拖拉 机公司、通用汽车公司、英格索尔铣床公司和西屋公司 进行调查和分析,他们认为采用CIMS可以获得如下收益: 产品质量提高200%一500%;生产率提高40%一70%;设备 利用率提高200%一300%;生产周期缩短30%一60%。
二、CIMS 的广泛适用 性及给企业 带来的效益
三、发展现 状
四、发展趋 势
五、关键技 术和企业应
用 实例
六、结束语
视频 欣赏
word
上
下
一、基本概念
上
下
返回 主要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以及各种先进制造技术的进步,制造系统中许多以自动化为特征 的单元技术得以广泛应用。如CAD、CAPP、CAM、工业机器人、 FMS等单元技术的应用,为企业带来显著效益。
在今天得到了回报。企业目前很好地实现了信息共享和
集成,并且利用开放系统避免建设信息孤立岛,省去了
大量的重复性劳动。
返回
主要
上
下
成都飞机工业公司CIMS的意义: 成飞已成为国际上航空产品转包生产合格的、有竞
争能力的承包商,赢得了世界著名航空公司的订单。
成飞已初步具有航空产品异地无纸设计制造的能力, 为新一代航空产品的开发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为干 线飞机的生产奠定了基础。
视频 欣赏
上
下
返回 主要
二、CIMS的广泛适用性 及给企业带来的效益
上
下
返回 主要
(一)广泛适用性
1、没有行业限制。 企业追求的共同目标:高生产率和高柔性。
2、没有规模限制 可逐步扩大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范围,量力而行地 逐步集成。 甚至不用计算机,只要根据CIM的哲理寻求企业 最佳的经营模式,也可认为是CIMS。
按照我国企业对CIMS的需要,以及CIMS本身发展的规律, 应 用工程将由飞机、机床、大型鼓风机、纺织机、汽车、家电 和服装等行业扩展到钢铁、化工等流程工业中去。
我国“863计划”主题之一CIMS的研究和开发进程证明:
CIMS是现代制造领域中卓有成效的技术,是加快我国企业适
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企业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
6、以“网络化”为发展道路;
7、“智能化”是CIMS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
8、“绿色”是CIMS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9、CIMS的标准化。
上
下
返回 主要
五、关键技术和企业 应用实例
上
下
返回 主要
(一)CIMS的主要关键技术和难点
CIMS的核心在于集成,能否取得效 益也在于集成,遇到的困难更在于 集成。CIMS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 统工程,实施起来,工作量大,周 期长,所需投资大,而且存在一些 关键的技术和很大的难度。
上
下
【注】:泰勒认为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劳动 生产率,最高的工作效率是雇主和雇员达到共同富裕的 基础,要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化的、 标准化的管理方法代替经验管理。泰勒认为最佳的管理 方法是任务管理法。勒科学管理的内容可分为三个方面: 作业管理、组织管理和管理哲学。
上
下
一、基本概 念
的重要技术手段。目前,产业化已经是我国CIMS发展的趋势,
产业部门也将成为CIMS应用的主力军,这一趋势将促进我国
高技术产业的形成,是我国“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这
一总的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的成功体现。不难预测,CIMS这一
面向产业界的高新综合技术,无疑将继续获得越来越广泛的
应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