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环境保护带来哪些挑战
![气候变化对环境保护带来哪些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5c4bdc6d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b6.png)
气候变化对环境保护带来哪些挑战在当今世界,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其对环境保护产生了多方面且深远的影响。
首先,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这给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暴雨、洪涝、干旱、飓风等极端天气不再是罕见的现象,而是愈发频繁和强烈。
暴雨和洪涝可能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不仅对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破坏,还会冲毁大量的植被和土壤,导致水土流失加剧。
干旱则使土地干裂,植被枯萎,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
飓风等强风天气可能摧毁森林,破坏动物栖息地,对生态平衡产生难以逆转的影响。
其次,海平面上升是气候变化带来的另一个严峻挑战。
随着全球气温升高,冰川和极地冰盖加速融化,导致海平面不断上升。
这对于沿海地区的生态系统和人类居住环境构成了巨大威胁。
许多沿海湿地被淹没,这些湿地原本是众多候鸟的栖息地和许多珍稀物种的繁衍地,它们的消失将严重影响生物多样性。
同时,海水的入侵还会导致沿海地区的土壤盐碱化,影响农业生产和植被生长。
再者,气候变化对农业生态系统也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
气温和降水模式的改变使得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和生长环境发生变化。
一些原本适应温和气候的农作物可能因气温升高而产量下降,或者因干旱、洪涝等灾害而遭受损失。
这不仅影响粮食安全,也会促使人们过度开垦土地、加大灌溉力度等,从而进一步加重环境压力。
此外,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来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和产量,这又会导致土壤污染和水体污染。
气候变化还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
森林被誉为“地球之肺”,在吸收二氧化碳、调节气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气温升高和干旱增加导致森林火灾的发生频率和强度不断上升。
大规模的森林火灾不仅烧毁了大量的树木,释放出巨量的二氧化碳,还破坏了森林中的土壤结构和微生物群落,使得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变得极为困难。
另外,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分布和质量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降水模式的改变使得一些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更加严重,而另一些地区则面临洪水泛滥。
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应对方法!
![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应对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31ae2d3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57.png)
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应对方法引言气候变化已成为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加,地球的气候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这种变化不仅对人类生活和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同时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严峻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方法。
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 温度上升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气候变暖导致地球表面温度不断上升,这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了严重威胁。
许多物种对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适应特定温度范围的物种可能会由于气温变暖而受到影响。
例如,极地地区的冰川融化导致生态系统中许多极地动植物面临灭绝的危险。
2. 水循环的改变对水资源的影响气候变化也对水循环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而对水资源供应产生了负面影响。
降雨模式的改变可能导致干旱和洪涝的增加,这对农业和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影响。
同时,水资源的供应不稳定也会威胁到许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影响其正常功能。
3. 海平面上升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冲击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这进而导致冰川融化和海水温度上升。
这些变化导致海平面上升,直接影响到海洋生态系统。
海洋沿岸地区的湿地和珊瑚礁等受到威胁,许多物种的栖息地和繁殖地也面临丧失的风险。
4. 极端天气事件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气候变化导致极端的天气事件更加频繁和剧烈。
干旱、暴雨、风暴等极端天气事件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
例如,极端干旱可能导致植物死亡和土壤侵蚀,进而引发沙漠化的扩张。
这些极端事件不仅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还对人类社会造成了重大经济和社会负担。
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法1.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首要方法。
各国应加强监管和管理,采取措施限制工业和交通部门的温室气体排放。
同时,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如风能、太阳能等,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从根本上解决温室气体排放问题。
2. 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维护生态环境稳定的关键。
各国应加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建设,保护物种的栖息地和繁殖地。
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771668fb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cc.png)
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的影响自然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复杂的物理系统之一,它由各种生物、非生物因素和各种过程构成。
这些因素和过程相互作用,维持着平衡和稳定的生态系统。
但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气候变化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影响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已经导致了现存生物多样性减少和生物种类的数量减少。
一些物种已经无法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环境变化,而另一些生物却因环境适应能力强,而迁徙或扩散到其他地方。
这造成了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和区域物种的数量变化,从而对各种生态系统造成了影响。
二、影响土壤质量气候变化引起的气温上升和降水变化,会导致土壤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变化。
在降雨量减少的地区,土壤变干,会损失更多的有机物和面积,这直接极大地影响了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农作物的生长。
三、影响水资源气候变化也对水资源有着巨大的影响。
气温的升高导致雪线的上升,雪水径流量显著减少。
同时,由于气候变化带来的降水量和分布的不稳定,导致强降雨和洪水变得更加频繁,蓄水区的水土蒸发也增加,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将受到威胁。
四、影响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还是气候变化的受害者之一。
温度升高导致水温的变化和水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导致海洋生物无法适应,导致生态系统崩溃。
此外,气候变化还会加重海洋酸化的情况,这对海洋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产生了巨大影响。
五、影响全球生态系统气候变化的影响甚至还超过了地球上的某些局部系统。
森林、草原和河流的生态系统都会受到影响,导致疾病和虫害的爆发。
这些对全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了重大影响。
总之,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非常重要。
在面临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时,人类需要采取行动来减缓气候变化的速度。
同时,也需要积极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尽可能调适新的生产生活方式,以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气象和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气象和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d8f42943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a6.png)
气象和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生态环境受到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
气象和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是长期的、全球性的,甚至可能引起生态系统的崩溃和物种灭绝。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气象和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极端天气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极端天气是气候变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包括暴雨、干旱、风暴等。
这些天气现象会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比如,暴雨可能导致山洪,破坏土壤结构,对植物和微生物产生负面影响;干旱会导致水源不足,物种灭绝,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
此外,极端天气还会使某些地区的农作物受到重创,导致粮食短缺,影响全球粮食安全。
因此,减缓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应成为我们多方面考虑的任务。
二、海平面上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极端天气的频繁发生,海平面不断上升。
这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威胁,比如海岸线退缩、海洋酸化、珊瑚礁死亡、海滨城市建设等都受到了影响。
海平面上升还会毁坏海洋生态系统,导致物种数量的减少,水族的缺失和浸润盐度等问题的出现。
这样不仅导致海洋的环境恶化,而且还会对海鲜消费带来破坏性影响,生态环境的失衡甚至可能导致海洋生态系统的崩溃。
三、气候变化对植物、动物的生存和繁殖的影响气候变化不仅影响到生态系统整体平衡,同时也会影响到植物、动物的生存和繁殖。
因为气候变化会改变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分布、生活史和交互作用,特别是对生态系统中的控制因素、竞争关系和共生关系等也会产生影响。
气候变化对植物的影响表现为生物多样性和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如生物多样性的下降、物种分布的向高纬度和高海拔方向迁移等;而对动物的影响表现为物种分布的改变、适应性进化等。
四、气候变化与生态灾难的关系气候变化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包括洪水、干旱、地震、飓风等生态灾难。
生态灾难会带来大规模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林地退化等生态问题。
当生态灾难发生后,还会直接导致房屋倒塌、灾民无家可归等人道问题的出现。
洱海保护参考答案
![洱海保护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31465d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cb.png)
洱海保护参考答案洱海是我国最大的高原湖泊,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被誉为“西南明珠”。
然而,多年来,洱海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保护洱海已经成为当地政府和居民的共同责任。
本文将从洱海的现状、问题原因以及保护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洱海保护提供一些参考答案。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洱海的现状。
洱海位于海拔1972米的高原上,面积约为250平方公里,是云南省的重要旅游景点和生态保护区。
洱海周围山峦起伏,湖面宽广开阔,水质清澈见底,被誉为“水天一色”。
然而,近年来,洱海的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
水质污染、湖泊富营养化、湿地退化等问题日益突出,给洱海的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压力。
那么,洱海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是什么呢?首先,人类活动对洱海生态环境的破坏不可忽视。
过度的旅游开发和湖泊周边的工业污染,导致了洱海水质的下降和湖泊富营养化的加剧。
此外,非法捕捞、乱种乱放和湿地开垦等行为也给洱海的生态系统带来了严重威胁。
其次,气候变化也是洱海生态环境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洱海水位下降,湖泊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影响。
为了保护洱海的生态环境,当地政府和居民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首先,加强水质治理是保护洱海的关键。
政府应加大投入,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减少工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的排放。
同时,加强环境监测和水质检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水质问题。
其次,限制旅游开发规模,提高旅游管理水平。
政府应加强对旅游企业的监管,限制游客人数,控制游船和摩托艇的数量,减少对湖泊生态的破坏。
此外,加强湖泊周边的生态修复工作,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保护湖泊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除了政府的努力,每个人都应该为洱海的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首先,我们要提高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不乱扔垃圾,不乱倒废水,不随意破坏湖泊周边的植被和动物栖息地。
其次,我们要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为洱海的保护出一份力。
可以参加湖泊清洁行动,宣传环保知识,提高公众对洱海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
![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f186160a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d8.png)
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气候是地球上重要的自然要素之一,而气候变化则是目前全球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随着气候变化的持续加剧,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严重破坏。
本文将探讨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以帮助我们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一、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从气候系统到生物多样性,都受到了显著的影响。
首先,气候变化导致了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和频繁发生。
我们常常听到洪涝、干旱、暴雨等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这些事件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破坏。
洪涝会导致土壤流失和农作物减产,干旱则会导致水资源紧缺和生物栖息地的丧失。
其次,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威胁。
许多物种的生存受到了气候的影响,气候变化会改变栖息地的适宜条件,使得一些物种无法生存下去。
同时,气候变化还会导致生物迁移和扩散,改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另外,气候变化还会影响食物链和生态平衡。
温度和降水的变化都会影响植物生长和动物繁殖,从而改变食物链的运行机制,导致一系列的生态连锁反应。
二、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面对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威胁,我们亟需采取措施来减缓和适应这一挑战。
减缓气候变化是关键。
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是降低全球变暖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节能减排、推广清洁能源和加强碳汇管理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减缓气候变化的速度和幅度。
适应气候变化也是重要的策略。
气候变化已经无法逆转,我们需要适应它带来的影响,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弹性,提高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
这可以通过改善水资源管理、建设抗旱排涝设施等方式来实现。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重中之重。
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基础,我们应采取措施保护濒危物种、恢复退化生态系统,并加强保护区的管理。
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制定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保护和管理全球的生物多样性资源。
三、结语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它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只有我们共同努力,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才能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道路上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云南洱海气候特征介绍
![云南洱海气候特征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ea81436c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99.png)
云南洱海气候特征介绍
云南洱海位于中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是中国第二大高原淡水湖,也是中国最高的高原湖泊之一。
洱海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势决定了其独特的气候特征。
首先,洱海地处云南高原,海拔约1972米,因此受到高原季风的影响。
夏季气温适中,冬季寒冷,昼夜温差较大。
同时,洱海周围山体环抱,形成了独特的地形气候。
这种地形气候使得洱海周边的气温变化较为平缓,不像平原地区那样出现剧烈的气温波动。
其次,洱海气候湿润,降水充沛。
受到南亚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洱海地区呈现明显的干湿季节分明的气候特点。
夏季多雨,降水集中在6-9月,而冬季相对较干燥。
由于降水充沛,洱海周边的植被茂盛,生态环境优美。
此外,洱海地区还常常出现雾气缭绕的景象,尤其是清晨和傍晚时分,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这种雾气往往是由于湖水蒸发形成水汽,再受到周围山体的影响而凝结成雾。
这种独特的气候现象也成为了洱海一大特色。
总的来说,云南洱海的气候特征可以概括为高原季风气候,湿润多雨,气温适中,昼夜温差大,以及常有雾气出现。
这些气候特征共同构成了洱海独特的自然风貌,也为洱海周边的生态环境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大理气候总结分析
![大理气候总结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726f266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22.png)
大理气候总结分析1. 引言大理是位于中国云南省西北部的一个地级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大理的气候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对当地的农业、旅游业和居民的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对大理的气候进行总结分析,以期对该地区的气候特征有更深入的了解。
2. 气候类型根据大理的降水和温度分布情况,可以将其气候类型归为亚热带湿润气候。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干燥,春秋季温暖湿润。
大理地区较大的海拔差异也导致了山地气候和盆地气候的差异。
3. 气温大理的气温受到海拔、经度和纬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全年平均气温在15摄氏度左右,夏季最高气温可达30摄氏度以上,冬季最低气温一般在5摄氏度左右。
由于大理地区的海拔变化较大,高海拔地区气温相对较低,而低海拔地区气温相对较高。
4. 降水大理的降水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主要集中在夏季和秋季。
夏季和秋季是大理的雨季,这两个季节的平均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大部分。
冬季较干燥,降水量较少。
大理地区的降水量也受到地形的影响,山地地区降水量较多,而盆地地区降水量较少。
5. 风向和风力大理的风向主要受到地形和季节的影响。
夏季和秋季,受到季风的影响,大理地区的主要风向是东南风。
冬季和春季,受到西南季风和冷空气的影响,风向多变。
总体而言,大理的风力较弱,一般在3级以下。
6. 气候变化趋势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大理的气候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过去几十年来,大理的年均气温呈上升趋势,降水量也有所增加。
这对大理地区的农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作物的种植时间和种植区域需要相应调整。
此外,气候变化还可能对当地的旅游业产生影响,例如雨季的降水增加可能导致旅游活动的受限。
7. 结论综上所述,大理地区的气候类型为亚热带湿润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干燥。
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和秋季,风向以东南风为主。
随着气候变暖,大理的气温和降水量都呈上升趋势。
这对当地的农业和旅游业产生了重要影响。
未来,大理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适应气候变化的挑战,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
大理的高原气候有哪些特点需要提防
![大理的高原气候有哪些特点需要提防](https://img.taocdn.com/s3/m/09f6b49c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69.png)
大理的高原气候有哪些特点需要提防大理,这座位于云南省中西部的城市,以其迷人的自然风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族风情吸引着无数游客。
然而,大理地处云贵高原,其高原气候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在我们享受大理的美景和风情时,也需要对这些特点有所提防。
首先,大理的昼夜温差较大。
白天,在阳光的直射下,气温可能会迅速攀升,让人感到温暖甚至炎热;但一旦太阳落山,气温就会急剧下降,夜晚可能会变得非常寒冷。
这种较大的昼夜温差对我们的身体适应能力是一个挑战。
如果在白天过于贪图阳光的温暖,穿着单薄,到了晚上就很容易着凉感冒。
尤其是在秋冬季节,昼夜温差更为明显。
因此,前往大理时,一定要准备足够的保暖衣物,包括外套、毛衣、长裤等,以应对夜晚的低温。
即使在夏季,也最好带上一件薄外套,以备不时之需。
其次,大理的紫外线强度较高。
由于海拔较高,大气层相对较薄,太阳辐射更容易到达地面,导致紫外线强度增加。
长时间暴露在强烈的紫外线下,会对皮肤和眼睛造成伤害。
皮肤可能会被晒伤、晒黑,甚至出现红斑、脱皮等症状;眼睛也可能受到损伤,出现疼痛、流泪、视力模糊等问题。
为了保护自己,在大理户外活动时,一定要涂抹高倍数的防晒霜,戴上宽边帽子、太阳镜和遮阳伞,尽量避免在中午时分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
此外,还可以选择穿着长袖衣物和长裤,以增加对皮肤的保护。
再者,大理的空气相对干燥。
高原地区的气候通常较为干燥,水分蒸发较快。
这可能会导致我们的皮肤和呼吸道出现不适。
皮肤容易变得干燥、粗糙,甚至出现瘙痒和龟裂;呼吸道黏膜也可能因为干燥而变得脆弱,容易引发咳嗽、喉咙疼痛等症状。
为了缓解干燥带来的不适,我们可以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充足。
在室内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
同时,使用保湿护肤品,如面霜、乳液等,保护皮肤。
另外,大理的天气多变也是需要注意的特点之一。
可能前一刻还是阳光明媚,转眼间就乌云密布,下起雨来。
这种突然的天气变化可能会让人措手不及。
因此,在外出时,最好随身携带雨具,如雨伞或雨衣。
大理的自然生态环境面临哪些挑战
![大理的自然生态环境面临哪些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4c56bab1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8e.png)
大理的自然生态环境面临哪些挑战大理,这座位于云南省中西部的城市,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
洱海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片土地上,苍山则以其雄伟的身姿守护着这片宁静的家园。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大理的自然生态环境也面临着诸多严峻的挑战。
人口增长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是大理生态环境面临的首要挑战之一。
近年来,大理的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这导致了对土地资源的需求急剧上升,大量的耕地、林地被侵占用于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
城市的扩张使得原本的生态系统被破坏,自然栖息地减少,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同时,城市化带来的交通拥堵、能源消耗增加以及废弃物的大量产生,也给环境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旅游业的过度开发是大理生态环境面临的又一重大挑战。
大理作为热门旅游目的地,每年吸引着数以百万计的游客。
旅游旺季时,游客数量的暴增超出了当地环境的承载能力。
过度的旅游开发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如景区的生态破坏、水资源的过度消耗以及环境污染。
一些热门景点由于游客的频繁踩踏和不文明行为,植被遭到破坏,土壤侵蚀加剧。
同时,大量的酒店、餐馆和旅游设施的建设,不仅占用了土地资源,还产生了大量的污水和垃圾,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负担。
农业面源污染也是大理生态环境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大理的广大农村地区,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农膜。
这些化学物质的不合理使用,一方面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土壤板结、酸化和肥力降低;另一方面,随着雨水的冲刷,这些污染物进入水体,造成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的污染。
此外,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和污水,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影响生态平衡。
工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同样给大理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威胁。
一些工厂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废水和废渣,对大气、水和土壤环境造成了污染。
特别是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如果环保措施不到位,将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长期的损害。
保护洱海作文范文
![保护洱海作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7005d18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09.png)
洱海,是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著名的五大湖中的一湖,面积约400平方公里,是一个以美景著称的旅游胜地,也是白族人民的圣地。
作为一个生态环境脆弱的水域,洱海的生态保护与发展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如何保护洱海?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洱海生态环境的现状洱海作为云南省的重要湖泊之一,其自身的生态环境是我们需要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洱海面临着工业化、城市化和旅游化等现代化的挑战。
城市的发展和旅游带来的人口压力,给洱海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同时,大量的污染源和人类活动造成的垃圾和废水,也进一步加剧了洱海的生态问题。
洱海属于云南高原湖泊,水位变化较大,而且湖水富含钙镁离子和重金属等元素,是属于碱性湖泊。
在长期的自然环境作用下,湖水中的钙质沉积在湖底,使得湖泊的淤泥层越来越厚,湖泊容积减小,湿地面积向陆地缩小,而这也是洱海需要解决的一个生态难题。
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化,也对洱海的水质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影响。
全球海平面上升、气候异常变化,以及有害物质的排放与清除等问题都成为洱海面临的新的生态环境考验。
二、保护洱海的措施1、减少污染源洱海是一个生态系统,需要保持清洁的生态环境来为湖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保护洱海的措施就是减少污染源。
在城市化、工业化、旅游化的过程中,需要建立环保机构来对工业污染和农业污染进行监管并及时进行整治和治理。
2、打击非法捕捞洱海拥有丰富的水生生物,如红烧鱼、鲢鱼、青鱼、青虾等。
但是,非法捕捞、非法破坏生态环境等行为,加剧了湖区生态环境的破坏。
对非法捕捞的打击力度应该加强,严格规范渔业法规,促进禁捕区的建设。
3、加强湖区景观环境规划管理如何让游客更加充分地了解和保护洱海的生态环境?景观环境规划与建设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需要建立景观环境规划机构,通过规划、设计和打造环境,来强调保护、增强湖区景观的生态、文化内涵。
4、推动湖区产业转型升级洱海旅游业是当地的重要产业,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影响大理生态环境的原因及对策
![影响大理生态环境的原因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24cdde7e48d7c1c708a145c4.png)
影响大理生态环境的原因及对策大理山高箐深,沟壑纵横,白云悠荡,流水淙淙,有诗情画意般的意境,然而谁也想不到这么美丽的地方会连续四年大旱,大理承受着大地域变化小地域受灾的苦痛。
一、影响大理生态环境的初步原因大理异常气候的变化受到外部世界的影响,如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我们还可以找到证实这个论题的有力证据,如泰国洪灾、朝鲜干旱、巴西半边干旱半边涝灾……我们没有能力阻滞世界气候异常对大理气候的影响,但是我们有理由探讨大理生态自身方面的原因,有理由做好大理自身方面的事情。
现在就大理气候异常情况作初步的分析,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各位委员及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在会上或者在会后指出。
1、过度砍伐导致森林植被遭受极度破坏。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为了追求经济增长率,大理向大山发起了进攻,导致大理大量原始森林及次原始森林遭受破坏,政府不得不拿出大量资金引导农民退耕还林,而要恢复原始森林和次原始森林,不是短时期内的退耕还林所能做到的,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且成效极为缓慢。
有人把大理森林遭受破坏归于以前政策失误,这种观点其实不对,上个世纪的中国是一个全身患病的老人,仅靠打点滴是不能救治老人生命的,明知饮鸩止渴不是好办法,但是政府总不能看着老人在哀嚎声中死去吧?这种情形跟民间借高利贷医治病人有些类似,结果老人的病没有医好,借贷者从此背负起还债的重任,多年不得解脱。
现在对大理苍山系水资源状况和可能出现的地震、泥石流、山洪危害等方面内容予以简单论述,以此证明在大理实施生态立县究竟艰难到何种程度!根据《苍山植物科学考察》介绍,可以得知大理和大理地区是湄公河褶皱带的一部分,从大理西北1127公里的昆仑山地区向东沿湄公河延伸至老挝和越南,大理地区石灰岩沉积在变质层之上,后来的构造运动使大理生成了无数断层带。
雪山河电站前池(海拔2400米)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58°C,马鹿堂(海拔2677米)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3°C,由此推测出大理地温比气温高2.4°C,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不大,但是受昼夜温差所制约。
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faf7eed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40.png)
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前言】气候变化是当下全球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而生态环境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气候变化不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也会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因此,对于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对策的研究和探讨,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水资源问题气候变化导致气温升高,冰川融化加剧,同时极端气候事件也频繁出现,如暴雨、干旱、洪涝等,影响水资源的稳定供应和水质。
2、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加剧,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生物灭绝速度加快,一些极端物种的增多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了直接威胁。
3、森林退化随着气候变化,自然灾害频发,森林覆盖率降低,林区树种分布发生变化,森林漏斗由地区渐成全球性漏斗,森林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对策】1、加强全球气候治理针对气候变化的问题,加强全球气候治理是关键。
各国应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国际机制下加强合作,共同研究应对措施,制定全球减排计划。
2、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具体可以从加强环保行政监管、提高环保要素价格、落实环保奖惩措施等方面进行实施。
3、科技创新发展气候适应性技术和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加强气候变化监控、预测和响应能力,以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4、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确保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社会公平协调推进。
要落实好各国减排计划、加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推动形成可持续的能源结构。
【结语】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是一项重要的研究任务。
只有全球各国联合起来,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应对能力,才能够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5e8aeb2a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9d.png)
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气候变化是自然界面临的一大挑战,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是造成自然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本文将就其影响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气候变化降低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造成不同生物物种栖息地和生存条件的改变,使部分生物物种灭绝,使得生态系统失去其完整性。
例如,气候变化促进高山森林茫林线上升,致使相关物种栖息地和生存条件发生质量变化。
海洋变暖和冰层消融等现象对地球上极地物种的生存环境产生了重大改变,很多物种面临濒危的风险。
二、气候变化加剧土地退化气候变化加剧了土地退化的程度。
降雨量的减少、气候干燥、连续高温以及过量的排放,都是造成土地退化的主要因素。
在干旱区,频繁的旱灾导致土地荒漠化、风沙土壤、植物凋萎和枯死、水源减少等问题。
同时,气候变化还造成了极端天气,如龙卷风、暴雨等灾害,这些对农业、人口和环境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气候变化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造成了深远影响,生态系统也在慢慢地变化,严重的威胁着生态保护及环境生态系统的平衡。
例如,气候变化加重了栖息地的退化及生物物种的灭绝,破坏了食物链结构;腐蚀食物链下层环节的消费能力,造成了生态系统的崩溃。
同时,大规模水源的过量开采和管理不善,也是导致生态系统崩溃的重要原因。
四、气候变化对气候和环境的污染气候变化对气候和环境的污染同样不可小视。
大规模燃烧和消耗化石燃料,导致了大气二氧化碳的增加,最终产生了温室效应。
同时,车辆排放的氮氧化物、废水污染等也是对气候和环境的稳定性造成严重影响的因素。
五、气候变化对生态旅游业的影响气候变化也影响到了生态旅游业。
随着气候变化加剧,许多地区的旅游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例如,沿海国家和港口城市的海平面上升,影响了旅游业的空间结构,降低了旅游的质量和环境等级。
结论综上所述,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影响十分显著。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加强自然保护,以便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维护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气候变化对生态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生态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8a5ebd4f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ba.png)
气候变化对生态的影响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其对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影响。
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以及生态平衡的破坏,生态系统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气候变化对生态的影响,并提出应对之策,以期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气候变化导致生态系统的威胁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气候变化导致栖息地的破坏和变化,使得许多物种面临生存环境的挑战。
一些特定的生态系统可能会因为气候变化而无法维持原有的生物多样性,导致物种灭绝或迁徙。
2. 水资源供应不稳定:气候变化引发了降水模式的改变,一些地区可能会出现干旱或洪涝等极端天气事件,导致水资源供应不稳定。
这将对生态系统中的水生生物、湿地生态系统等造成严重影响。
3. 土壤侵蚀加剧: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如强降雨、干旱等容易导致土壤侵蚀加剧,破坏土壤结构,影响植被生长,进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4. 海平面上升影响沿海生态系统: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冰川融化加剧,导致海平面上升。
这将对沿海生态系统造成直接影响,如沿海湿地、珊瑚礁等生态系统可能会受到威胁。
二、应对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为了有效保护生态系统,减缓气候变化对生态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生态保护:加大对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区等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
2. 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低碳经济发展,采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减少对大气的污染,降低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3. 加强水资源管理: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护水生生物栖息地,减少水资源浪费,确保生态系统的水资源供应稳定。
4. 促进土壤保护:加强土壤保护工作,防止土壤侵蚀,推动可持续农业发展,保护土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5. 加强海洋保护: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减少海洋污染,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沿海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与保护
![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与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bd596707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47.png)
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与保护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随着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上升,气温上升,海平面上升和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增加,环境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本文将讨论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我们如何保护环境。
1. 气温上升的影响气候变暖是气候变化最显著的影响之一。
随着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地球的平均气温正在上升。
这种气温上升对环境产生了诸多影响。
1.1 冰川融化气温上升导致了全球范围内冰川的融化。
冰川的融化不仅会导致海平面上升,还会影响水资源的供应。
许多地区依赖于冰川融水来提供饮用水和农业用水。
1.2 生物多样性损失气温上升还会导致生物多样性损失。
许多物种对气温变化非常敏感,并且可能无法适应快速的气候变化。
这将导致物种的灭绝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1.3 极端天气事件气温上升也会导致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如暴雨、干旱、风暴等。
这些极端天气事件会给环境带来破坏,包括洪水、土壤侵蚀和生态系统破坏。
2. 海平面上升的影响随着冰川融化和海洋温度上升,海平面也在上升。
海平面上升对环境造成了重大的影响。
2.1 淹没沿海地区海平面上升威胁到沿海地区的生存。
许多低洼的沿海地区面临着被淹没的风险,这将导致大量人口流离失所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2.2 盐水渗透海平面上升还会导致盐水渗透内陆。
这对农业和饮用水供应产生了负面影响,因为盐水会污染淡水资源。
2.3 损害沿海生态系统海平面上升还会对沿海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沿海湿地和珊瑚礁等生态系统将受到盐水入侵和海洋酸化的威胁,导致生物多样性和鱼类资源减少。
3. 极端天气事件的影响气候变化导致了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增加。
这些事件对环境造成了巨大冲击。
3.1 暴雨和洪水气候变暖导致了暴雨和洪水的增加。
暴雨引发的洪水会导致土壤侵蚀、农作物损失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3.2 干旱和水资源短缺与暴雨相反,气候变暖也导致了干旱的增加。
干旱会导致水资源短缺,影响农业、能源生产和人类生活。
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da11d3f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34.png)
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类活动不可避免地对地球的气候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探讨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1.1 气候系统变化气候变化导致了气候系统的重大变动。
全球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如热浪、暴雨、台风等自然灾害增多。
这些变化对环境稳定造成了严重威胁,破坏了生态平衡。
1.2 生物多样性受损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气温升高和极端天气事件会导致物种迁徙和灭绝,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破坏。
同时,海洋温度上升会导致珊瑚礁白化、海洋生态系统受损,湿地和森林面积减少,进一步加剧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1.3 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分布和可利用性产生了深远影响。
降雨分布和蒸发蒸腾作用的变化导致了干旱和水资源短缺的加剧。
干旱地区的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导致地层沉陷,严重破坏了水生态系统。
二、应对措施2.1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应对气候变化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制定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同时,各国政府和企业应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例如太阳能和风能等,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
2.2 推广低碳生活方式个人和社会的生活方式也需要做出改变。
人们应减少能源的浪费,提倡低碳生活方式,例如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用电、合理使用水资源等。
消费者也应选择环保的产品,鼓励企业推出更加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产品。
2.3 加强生态保护和恢复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是遏制气候变化的关键一环。
各国应制定更加严格的环保法律,加大对自然保护区和重要生物多样性区域的保护力度。
同时,注重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修复工作,促进植被再生,增加碳汇量,以减缓气候变化的速度。
2.4 加强气候变化应对技术研发积极推动气候变化应对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是解决该问题的长远之计。
浅析大理州气候变化趋势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浅析大理州气候变化趋势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7b891c1210a6f524ccbf8568.png)
1 .℃ , 低 值 出现 在 1 7 55 最 9 1年(49C . 1 . ̄) 比多 年 平 均
值 偏 低 06C; 高 值 出 现 在 1 9 .o 最 9 9年 (6 ℃) 比多 1. , 4
T a b () =+ t 1 上式 中 , T为温 度 , 为 时 间( , 回归 常数 , t 年)a为 b为 回归 系数 即线 性趋 势 变 化率 。 b l 作 气 温 把 x0称 变 化 率 ( / 0)a和 b可 以用 最 小 二 乘 法 进 行 估  ̄ 1 a, C 算 。回归系数 b的符 号表 示气 温变 量 的趋 势倾 向 , b 值 的大小 反 映 了温 度 上 升或 下 降 的速 率 , 即表 示上
的 升 高 幅 度
关键 词 : 温 变化特 征 气
引 言
农 业 生产
气 候 作 为人 类 赖 以 生 存 的 自然 环 境 的 一 个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的 任 何 变 化 都 会 对 自然 生 态 系 统 以及 社 会 它
经济 系统 产 生影响 。全球 气候 变化 已成 为 当今 各 国政府 和科 学界 乃 至普 通 民众 广泛 关 注的 热点 问题 。气候 变化 既 包括 自然 变化 过 程 , 有人 类活动 的影 响 。随 着人 类 活动 的不 断加剧 , 也 其影 响也 呈增加 的趋 势。2 0 07 年 中 国科协 年会 上 , 国际权威 组 织发 布 的第 四次评 估报 告 表 明 , 类 活 动是 气候 增 暖 的主要 原 因 , 能性 已 人 可
年共 4 6年 的年平 均 气 温 、 均最 高 气 温 、 均 最低 平 平
气 温资料 , 分别 用 T T a 、 m n表 示 。气 温 变化 的 、m xT i
环境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环境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19db0b5f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b8.png)
环境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随着人类经济和技术的发展,过度的工业化、农业化和城市化给全球环境和生态系统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环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并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环境气候变化不仅影响着全球的自然景观和气候条件,也对各种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雨林、草原、湿地、海洋和沙漠等生态系统。
其中,雨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对全球的气候和生物多样性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许多地区的雨林正面临严重的威胁。
雨林中的动植物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雨水和温度等自然因素,如果这些因素发生变化,就会直接影响到雨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雨林中许多物种的数量和分布已经发生了变化,有些物种面临灭绝的危险,加剧了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和影响。
草原是地球上第二大生态系统,占地面积巨大,种类繁多。
气候变化对草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降水和温度的变化上。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干旱和水资源的匮乏成为了草原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些植物和动物的数量和分布被迫发生了变化,草原生态系统的糟糕状况可能会加速土地沙漠化和荒漠化的进程,对全球气候和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湿地是一个非常敏感的生态系统,其生态功能和生态平衡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由于过度的填海造地、工业排放和城市化等原因,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品质都受到了很大的危害。
温室气体排放和全球气候变暖也对湿地的生态系统以及闪洪和洪水的发生与否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海洋是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其物种数量和生态功能非常丰富。
然而,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海洋的生态系统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海水温度上升、海平面上升、海洋酸化等因素都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这些影响导致了不同海洋物种数量的减少和海洋生态系统平衡的破坏。
同时,海洋生态系统也与气候变化密不可分,海洋的渔业资源和海洋农业等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14b03990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8f.png)
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对地球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和利用已经超出地球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
气候变化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十分复杂,需要我们从多方面来探讨。
一、气候变化导致的植被变化气候变化引起的温度和降雨量的变化,导致了全球植被分布格局的改变。
其中,气温的升高对植物的生长和分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由于温度升高导致的年度降水的降低,很多地区的自然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另一方面,一些本来生长在温暖地区的植物,因为温度升高而需要迁移到更高的山区才能生存下去。
这样就导致了植被的变化现象。
二、气候变化导致的生物多样性下降气候变化是造成生物多样性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气候变化的情况下,动物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受到严重的影响,许多物种要么无法生存下去,要么被迫迁徙到别处。
这些过程直接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衰退。
除此之外,气候变化还影响了很多动物的生长和繁殖。
三、气候变化极端天气的影响气候变化也使得极端天气事件如暴雨、暴风、台风等变得更加频繁,这些极端天气事件以及与之相关的灾害,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破坏。
极端天气事件会直接影响到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可能导致地质力学过程的变化以及生物体系和人类的影响。
四、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具有很大的影响。
一方面,由于降水量的变化,地下水资源的储量也发生了变化。
随着地下水的下降,一些地区的地表湖泊、江河以及地下水域的水位也随之下降,引起水质、水温等水资源的变化,直接影响到生态环境的健康稳定。
另一方面,气候变化还会引起水体水位变化,加剧了洪水的发生,对岸线破坏性非常大。
五、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气候变化不仅彻底改变了生态环境,也对人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气候变化极端生态问题中,大多数都背后涉及着人类的活动。
气候变化相对不稳定,失去的生态稳定带来了的财富和幸福感,并不是可以轻易得到的。
综上所述,气候变化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理州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9-05-09T11:08:07.017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19年3期作者:陶永英
[导读] 本文选用大理州气象局1969~2018年逐月平均气温、降水量资料,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对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大理州气候变暖趋势较为显著,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表现在:气候变化会降低林地土壤质地和肥力、改变农田施肥量、加剧农作物病虫害、影响大理州水资源质量等方面。
(云南省大理州州气象局,云南大理 671000)
摘要:本文选用大理州气象局1969~2018年逐月平均气温、降水量资料,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对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大理州气候变暖趋势较为显著,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表现在:气候变化会降低林地土壤质地和肥力、改变农田施肥量、加剧农作物病虫害、影响大理州水资源质量等方面。
关键词:气候变化生态环境影响大理州
研究资料和方法
本文选用大理州气象局1969~2018年逐月平均气温、降水量资料,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对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
其中季节划分采用常规划分标准: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到次年2月为冬季。
2、大理州气候变化特征
2.1气温
2.1.1年、季节平均气温
如图1所示为1969~2018年大理州逐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近50年大理州年平均气温为15.8℃,呈现出缓慢增加的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23℃/10a,也就是50年平均气温增加了1.11℃。
年平均气温的最低值为14.8℃,出现在1971年,最高值为16.7℃,出现在2014年,两者之间相差1.9℃。
结合曲线图,可以将大理州近50年平均气温划分两个阶段:1969~1979年年平均气温为15.3℃,呈现出缓慢下降的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094℃/10a;从1979年往后大理州年平均气温为15.9℃,气候倾向率为0.24℃/10a。
由此不难看出,从1979年往后大理州地区增温明显,但是气温年际变化波动幅度较大。
近50年大理州四季年平均气温均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但是气候倾向率却有很大的差异。
春、夏、秋、冬四季的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206、0.191、0.178、0.319℃/10a,其中以冬季增温幅度最大,其次是春季季,夏季和秋季增温幅度最小。
图1 1969~2018年大理州逐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图
2.2降水量
如图2所示为1969~2018年大理州逐年降水量变化趋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近50年大理州年降水量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气候倾向率为-8.174mm/10a。
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16.7mm,其中年降水量的最大值为1039.8mm,出现在1973年,最小值为597.1mm,出现在1982年,两者之间相差442.7mm,最大值将近是最小值的2倍,说明大理州降水量年际变化波动幅度较大。
结合曲线图,1969~2001年大理州年平均降水量为835.6mm,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增加幅度较大;从2001年往后大理州年降水量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
近50年大理州四季降水量气候变化趋势有很大的差异,除了夏季和秋季外,其余两季的降水量均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
其中以春季降水量增加趋势最为显著,为7.536mm/10a,其次是冬季,气候倾向率为0.566mm/10a;秋季降水量减少趋势最为显著,为-10.45mm/10a,其次是夏季,降水量减少幅度为-6.669mm/10a。
图2 1969~2018年大理州逐年降水量变化趋势图
2、大理州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大量的分析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反映最为明显的是温度变化,温度变化直接对大理州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2.1降低林地土壤质地和肥力
温度增加会降低土壤相对湿度,林地生产力下降,森林植被的恢复速度减慢,林区森林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等方面的生态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弱;另外气候变化会减弱林区森林在碳循环中碳汇的作用,打破了区域碳循环平衡。
2.2改变农田施肥量
肥效对环境温度的变化表现的十分敏感,特别是氮肥。
温度每增加1℃,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速效氮释放量将会增加4%左右,释放期将会缩短3~4d。
因此,为确保肥效达到正常水平,每次的施肥量需增加4%。
施肥量的增加不仅会增加农民的经济投入,同时还对土壤和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
2.3加剧农作物病虫害
任何农作物害虫都需要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才能生存。
害虫缺少寄主植物难以生存;虽具备了寄主植物,但当地气候条件不适宜,也不能生存,虫害的危害程度和出现时间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较大。
气候变暖会加剧害虫发育速度,繁殖代数增加,为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提供了有利条件。
海丰县年平均气温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会加快虫害发育速度,再加上暖冬天气的出现,有利于病虫害的越冬,此时喷洒的农药量增加,在增强农业生产成本的同时,还会有农药残留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2.4影响大理州水资源质量
随着大理州气候变暖现象不断加剧,会使极端灾害性天气事件频繁出现,大理州的高温天气会增加,干旱天气频繁出现,将会对大理州江河湖水的流量和水质产生直接影响。
会导致河道变窄,因河水富营养化会造成水草生长茂盛,进而作用到大理州水资源环境。
4、大理州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1)对于大理州气象部门来说,应对地质灾害、气候灾害等防灾减灾体系工作加强建设,做好各项气象灾害的防御,同时还要充分利用新一代天气雷达,建立起中尺度灾害性天气监测网和预警系统,将气象灾害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2)积极开发空中云水资源,对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系统进行合理利用,通过开展人工增雨增加水资源储量,进而改善生态环境。
不断提升科技含量,加大人工影响天气经济投入,并提升开发空中水资源的能力。
(3)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借助于科学技术手段,对林地加大建设和管理,除了保护好现有的林地资源外,还要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工作。
(4)做好水资源管理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关键所在,应对节水型社会加大建设。
因地制宜做好水资源开发,对水资源基本动态实时监测,保证水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有序开展。
(5)重视农业气象技术发展。
对于大理州气象部门来说,应加大耐涝、抗旱农作物品种的研发和推广,对现有的农作物种植结构进行调整,可从经济政策方面限制耗水大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推广滴灌和喷灌灌溉等节水灌溉技术。
参考文献:
[1]王辉.额尔古纳地区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7).
[2]伍秀莲,白先达.气候变化对漓江生态环境的影响[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7,38(1).
作者简介:陶永英(1979-),女,纳西族,云南省迪庆州维西县人,本科学历,大气探测工程师,从事财务核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