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芽魔芋花器组培获得再生植株的方法与设计方案
魔芋组织培养及移栽技术
![魔芋组织培养及移栽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573d03c52ea551810a687a5.png)
魔芋一般生长在较为潮湿的环境中,具有发达的地下块茎。
块茎呈扁球状,里面含有丰富的葡甘聚糖。
葡甘聚糖具有水溶、持水增稠、稳定、悬浮、胶凝、黏接和成膜等多种独特的理化性质,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健康等行业中,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市场前景良好。
近年来,我国魔芋生产加工规模发展极为迅速,魔芋需求量大,单靠传统的魔芋繁育技术并不能满足如今魔芋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组织培养技术由于可以有效解决传统的繁育种球技术存在的用种量大、繁殖系数低、不能有效脱毒等问题,其本身又具有材料经济、培养条件可控、生长周期短、管理方便等优势,因而已经被广泛用于魔芋的生产种植领域。
魔芋生产加工行业是四川省绵阳市众多产业中的重要产业之一,也是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之一。
但是,目前魔芋种植产业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如魔芋产业现阶段发展水平与地理优势不适应、种源少、种植加工发展慢等。
其中种子资源的缺乏不仅会严重限制当地魔芋的种植发展规模,而且增加了企业的经济负担[3]。
本文以绵阳市当地魔芋为材料,通过进行由室内组织培养到田间移栽一系列试验,进一步了解魔芋在组织培养过程中的生长状况与繁殖率,为绵阳市魔芋种植企业在作物繁殖技术和增加种源途径等方面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魔芋室内组织培养流程1.1 建立无菌培养条件1.1.1 配制培养基。
在进行无菌操作之前,先要配制适合魔芋生长的培养基。
一般以MS基本培养基为基础,通过组合不同的激素及用量来达到不同的试验效果。
魔芋块茎愈伤组织对含有6-BA和NAA培养基的反应较为良好,对2,4-D与6-BA、NAA与KT组合反应较差。
因此,激素一般添加6-BA和NAA。
当6-BA/NAA=1时,有利于芽发生;当6-BA/NAA=0.5時,有利于根形成。
同时,培养基在配制过程中需加入琼脂粉30 g/L、蔗糖8 g/L,并将pH值调至5.6~5.8。
随后加热,令琼脂完全溶解,继而分装,最后在高压锅内进行高压灭菌。
1.1.2 选用合适的外植体。
珠芽魔芋种植项目计划书
![珠芽魔芋种植项目计划书](https://img.taocdn.com/s3/m/f193e848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e8.png)
珠芽魔芋种植项目计划书在如今人们追求健康、美食多样的消费需求下,珠芽魔芋成为了市场上的热门产品。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和扩大自己的产业规模,我们拟在某地开展珠芽魔芋种植项目。
该项目计划书的编制旨在全面、系统地介绍珠芽魔芋种植项目的设想、发展前景、投资规模、运营模式等方面的内容,以期达到规范决策、有效组织和高效实施的目的。
项目名称:珠芽魔芋种植项目一、项目背景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增强和全民健康理念的普及,消费者对于绿色、有机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加。
作为一种富含营养成分,对人体有益的食用植物,魔芋在市场上备受青睐。
而珠芽魔芋更是因其品质优良、口感独特而备受欢迎。
据统计,我国每年消费的魔芋及其制品数量庞大,市场需求稳步增长。
而目前大部分魔芋的种植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地区,供不应求,市场供应不足的现象十分突出。
因此,开展珠芽魔芋种植项目,充分满足市场需求,助力农业结构调整,具有非常明显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
二、项目概述1、项目内容本项目主要包括珠芽魔芋的种植、收割、加工和销售等环节。
具体分为种植基地建设、种植技术培训、产品加工环节和销售渠道拓展四个主要内容。
2、项目规模本项目初期拟在300亩土地上建设种植基地,预计每年种植珠芽魔芋3000亩,产量约3000吨。
魔芋的加工产值估计在500万元以上,销售收入可达1000万元以上。
3、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预计在2000万元左右,包括土地购置、基础设施建设、设备购置、人员培训等各项费用。
其中,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占70%,流动资金投资占30%。
4、项目效益该项目一旦投入运营,能够稳定地满足市场需求,实现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预计投资回收期在3-5年之间,年均利润率可达20%以上。
三、项目可行性分析1、市场需求珠芽魔芋在市场上的需求量庞大,具有较为明显的市场前景。
尤其是在城市人群中,消费者对于绿色有机食品的追求愈发强烈,珠芽魔芋作为一种独特的食材,受到了广泛关注和欢迎。
2、资源优势在项目可行性方面,种植珠芽魔芋所需的土地、水源、气候条件等资源条件都比较充足。
花魔芋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花魔芋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https://img.taocdn.com/s3/m/4ea1dce133d4b14e85246859.png)
花魔芋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摘要:以花魔芋(Amorphophallus konjac)为材料比较不同灭菌方式对不同外植体的灭菌效果及生长的影响,不同激素浓度及组合对魔芋愈伤组织、不定芽诱导的影响,探讨了固液2种培养方式对继代培养的影响。
结果表明:球茎和根状茎均可作为较为理想的外植体;魔芋愈伤组织诱导最适激素组合为MS+1.0 mg/L 6-BA+1.0 mg/L NAA,最适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2.0~2.5 mg/L 6-BA+0.5 mg/L NAA或MS+0.5 mg/L TDZ+0.1 mg/L NAA;液体培养更适合魔芋愈伤的继代增殖,其不定芽平均增殖率可达4.69。
关键词:花魔芋(Amorphophallus konjac);再生体系;愈伤组织;不定芽中图分类号:S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23-6054-04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5.23.066Establishment of Regeneration System in vitro Culture of Amorphophphallus KonjacQIN Ting-hao1,LI Xiao-mei2,ZHANG Jun1,HUANG Yun-jun1(1.Sichuan Province Plant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Zizhong 641200,Sichuan,China;2.Sichuan Provincial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stitute of Rice and Sorghum,Deyang 618000,Sichuan,China)Abstract:Taking Amorphophphallus konjac as material,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terilizing methods on the regeneration capacity of different explants were compared,the influences of different hormone levels on callus and adventitious buds induction were studied,and the effects of solid culture and liquid culture on subculture were also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rm and rhizome are the optimum explants for callus induction. The optimum hormone combination for konjac callus induction is MS 1.0 mg/L 6-BA+1.0 mg/L NAA,and the optimum media for adventitious buds induction is MS+2.0~2.5 mg/L 6-BA+0.5 mg/L NAA or MS+0.5 mg/L TDZ+0.1 mg/L NAA,and liquid culture would be suitable for subculture of konjac callus,the reproduction rate of adventitious buds can be up to 4.69.Key words:Amorphophallus konjac; regeneration system; callus; adventitious bud魔芋(Amorphophphallus sp)是中国传统栽培的重要作物,在四川、云南、贵州、湖北、广西和台湾等地有广泛分布[1]。
花盆种植魔芋实验报告(3篇)
![花盆种植魔芋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503277b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1c.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探讨魔芋在花盆中的生长状况及适宜的种植条件。
2. 了解魔芋的种植方法,为家庭盆栽魔芋提供参考。
3. 分析魔芋生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二、实验材料1. 魔芋种球2. 花盆(高30cm,直径40cm)3. 育苗基质(腐叶土、珍珠岩、蛭石等)4. 水分管理工具(喷壶、滴灌系统等)5. 肥料(有机肥、复合肥等)6. 温度计、湿度计等环境监测工具三、实验方法1. 准备花盆和育苗基质:将花盆洗净,并在底部铺上一层透水层。
将腐叶土、珍珠岩、蛭石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作为育苗基质。
2. 种植魔芋:将魔芋种球放入花盆中,注意保持种球之间的距离,避免过于拥挤。
将种球埋入基质中,覆土厚度约为2-3cm。
3. 浇水:种植后,浇透水,保持土壤湿润。
在魔芋生长过程中,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湿度适时浇水。
4. 施肥:在魔芋生长过程中,每隔15天施一次有机肥,每20天施一次复合肥,以保证魔芋生长所需的养分。
5. 环境管理:保持花盆通风良好,避免阳光直射。
在夏季高温时,适当遮阳,降低温度。
在冬季低温时,注意保暖。
6. 观察记录:定期观察魔芋的生长状况,记录生长速度、叶片颜色、病虫害等情况。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魔芋在花盆中的生长状况实验结果表明,魔芋在花盆中生长良好,生长速度较快。
在适宜的种植条件下,魔芋植株可长到30-50cm高,叶片茂盛,根系发达。
2. 魔芋的适宜种植条件(1)土壤:选用透气性好、排水性佳的育苗基质,有利于魔芋根系生长。
(2)水分:保持土壤湿润,避免积水,以免导致根系腐烂。
(3)光照:魔芋喜半阴环境,避免阳光直射。
(4)温度:魔芋生长适宜温度为15-25℃,冬季注意保暖,夏季注意降温。
(5)肥料:施用有机肥和复合肥,保证魔芋生长所需的养分。
3. 魔芋生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病虫害:魔芋易受病虫害侵扰,如叶斑病、根腐病等。
防治方法:定期喷洒农药,加强通风,及时清除病叶。
魔芋组培育苗技术
![魔芋组培育苗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e55de85cc22bcd126ff0ccc.png)
魔芋组培育苗技术魔芋属天南星科魔芋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全世界约有170个种,我国有21个,其中至少有13个种为我国特有。
因其块茎中含有丰富的葡甘聚糖而在食品、医药、化工和农业中被广泛运用。
近年来由于魔芋的大量推广种植,用种量的增加使得传统的繁育种球技术受到冲击,它因用种量大、繁殖系数低、不能有效脱毒等缺点正逐步被组织培养育苗所取代。
笔者从事魔芋组培育苗工作三年,就工作中发现影响魔芋组培成功几个关键步骤总结如下。
一魔芋组培流程:去泥——露青——脱毒——接种——增殖——生根——试管芽或炼苗。
二外植体的选择和基本处理:1 外植体的选择: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魔芋种球,种球大小最好是直径2——3cm的为最好,太小容易在消毒时遭到破坏,太大则不易消毒和造成无谓的浪费。
2 前处理:把选择好的魔芋种球在流水上用刷子刷去污泥和外皮,刷时尽量不要伤到顶芽。
把刷好的魔芋种球放到通风处阴置一月左右,注意翻动以防发霉,待魔芋种球外皮呈青绿色时为最好。
三外植体脱毒:把露青后的魔芋种球在无菌操作台上用手术刀削去外皮,放入无菌瓶中用10﹪的次氯酸钠溶液浸泡20分钟进行消毒处理,后用无菌水冲洗二次,再用1‰的升汞溶液消毒处理90分钟,用无菌水冲洗五次即可。
四接种:将脱过毒的魔芋外材在无菌操作台上用手术刀削去在脱毒过程中被升汞溶液毒害的部分,然后放入外材培养基(BA6㎎+NAA0.6㎎+KT2㎎)中进行培养,培养室温度为23℃,光照为1200——1500勒克斯,湿度50---65﹪即可。
五增殖:接入外材培养基内的魔芋种块在培养室内进行为期20天左右的培养就会产生愈伤组织,此时需要进行转接。
将无菌的种块切成2——3块分别放入外材培养基,通过4——5次的转接培养就会长出很多白色丛状的无效芽,这时就必须把无效芽切成几丛放入增殖培养基(BA6㎎+NAA0.6㎎)进行增殖。
六生根结球:当增殖培养的无效芽达到需求数量时,就可以无效芽进行生根结球培养。
贵州花魔芋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体系
![贵州花魔芋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339b5d78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f5.png)
贵州花魔芋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体系刘荣鹏;龙应霞;刘洋;文治瑞【摘要】To develop a plant tissue culture and regeneration system of A. konjac,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 konjac industry. A tissue cultur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aking the rhizomes obtained from the plants of A. konjac as expla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ifferent exogenous hormones had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induction of calli and roots. NAA was more favorable to calli induction than 2, 4-D and IBA. KT was more suitable for root induction than 6-BA and NAA on improved 1/2 MS culture medium. The media for calling induction, adventitious bud induction and rooting were MS+6-BA 2.0 mg/L+NAA 0. 2 mg/L, MS +6-BA 4. 0 mg/L + NAA 1. 0 mg/L and 1/2 MS+KT 0. 1 mg/L respectively. The tissue culture system of A. konjac was established and small corms of A. konjac were obtained by transplanting tissue culture seedlings.%为了建立魔芋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体系,促进贵州魔芋产业的发展,以魔芋根状茎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结果表明:不同外源激素对愈伤组织和根诱导的影响不同,NAA比2,4-D和IBA更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在改良后的1/2 MS培养基中,KT比6-BA和NAA更有利于根的诱导;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6-BA 2.0mg/L+NAA 0.2mg/L,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 4.0mg/L+NAA1.0 mg/L,生根培养基为1/2 MS+KT 0.1mg/L.试验建立了魔芋从外植体到有根苗的组培体系,并移栽组培苗获得了魔芋的小球茎.【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年(卷),期】2012(040)007【总页数】6页(P42-47)【关键词】魔芋;根状茎;组织培养;植株再生【作者】刘荣鹏;龙应霞;刘洋;文治瑞【作者单位】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贵州都匀558000;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贵州都匀558000;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贵州都匀558000;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贵州都匀55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32.3魔芋(Amorphophallus konjac)为天南星科魔芋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2]。
魔芋属植物组培快繁技术研究进展
![魔芋属植物组培快繁技术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b95d5096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ed.png)
魔芋属植物组培快繁技术研究进展王映红1,朱丽1,郑超文1,支威1,卿玉和1,唐骁1,胡玲玉2,张盛林2(1沐川县农业农村局,四川沐川614500;2西南大学魔芋研究中心,重庆北碚400715)摘要:魔芋属植物膳食纤维含量丰富,是公认的天然健康食品。
为降低魔芋属植物生产成本,缩短生长周期,提高产品质量,促进研究与生产结合,前人进行了大量的魔芋属植物组培快繁研究工作。
本研究从魔芋属植物外植体的选择与消毒、培养基的选择、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增殖、植株的再生、组培苗驯化和移栽等方面介绍了魔芋属植物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进展,也进一步阐述了魔芋属植物组织培养研究中存在的褐变与玻璃化问题及预防措施,并对其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魔芋组培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魔芋;组织培养;研究进展魔芋的茎段、块茎诱导愈伤组织,诱导率在93%以上。
周光来[23]对休眠期花魔芋植株的外植体进行筛选,发现花芽内层粉红色鳞片为最佳外植体,培养期间表现较好。
刘贵周等[24]和刘荣鹏等[25]以魔芋根状茎为外植体对魔芋组培快繁体系进行探索。
吴金平等[26-28]利用珠芽魔芋、甜魔芋、西盟魔芋的芽鞘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芽分化及植株再生的研究。
吴毅歆等[29]以花魔芋试管苗叶柄为外植体,构建魔芋脱毒离体快繁体系。
严华兵等[30]探讨了以魔芋组培苗叶柄切段为外植体,通过不同处理方法后对其愈伤组织诱导和芽分化的效果。
珠芽魔芋的组培快繁研究中主要利用球茎和叶柄作为外植体[31-32],而魏博等[33]以不同发育时期的叶片为外植体,开展了珠芽黄魔芋组培快繁技术研究探索。
魔芋的多种器官均可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可根据需求调整适宜的培养条件进行繁殖。
1.1.2外植体的消毒。
魔芋的外植体需要彻底消毒后再进行接种,消毒彻底的关键在于消毒剂的种类、浓度及搭配、外植体自身状态及消毒时间等多个方面的把握。
魔芋外植体通常采用酒精和升汞或次氯酸钠配合使用作为消毒剂,但要注意升汞的浓度和使用量。
“花魔芋”顶芽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
![“花魔芋”顶芽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ca49216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bc.png)
“花魔芋”顶芽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作者:李晓亮杨进成马文彬张钟邓成忠张玉荣左丽娟胡新洲廖凯段永华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21年第16期摘要 [目的]通过器官发生直接途径再生植株的方式,研究建立完善的“花魔芋”组织培养快繁技术体系。
[方法]以“花魔芋”球茎的顶芽为外植体,研究不同的灭菌方法、培养基、继代周期等因素对“花魔芋”组织培养的影响。
[结果]适合“花魔芋”顶芽灭菌的方法是0.20% HgCl 2灭菌10~15 min;适合初代培养的培养基是MS+6-BA 1.0~3.0 mg/L+NAA 0.2~0.5 mg/L;适合增殖培养的培养基是MS+6-BA 1.0~2.0 mg/L+NAA 0.1~0.2 mg/L;适合生根培养的培养基是1/2MS + NAA(或IBA) 0.1~0.2 mg/L+活性炭0.1%。
[结论]得出了一套完善的“花魔芋”组织培养快繁技术体系,能育出有较高素质的“花魔芋”种苗,可以推广应用于“花魔芋”的工厂化育苗,同时也为其他品种的魔芋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花魔芋;球茎;顶芽;组织培养;快速繁殖;培养基中图分类号 S 632.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16-0123-03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16.03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Study on Rapid Propagation Technology in Tissue Culture of Apical Buds from Amorphophallus konjacLI Xiao-liang,YANG Jin-cheng,MA Wen-bin et al (Yu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Yuxi,Yunnan 653100)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further establish a perfect technology system of rapid propagation in tissue culture of Amorphophallus konjac, by means of direct organogenesis and plant regeneration.[Method] Apical buds sprouting from the corms of Amorphophallus konjac were used as explants,and effects of different sterilization method,medium and subculture cycle on tissue culture of Amorphophallus konjac were studied.[Resul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uitable explants sterilization method was treatment 10-15 min by 0.20% HgCl 2,suitable primary culture medium was MS+6-BA1.0-3.0mg/L+NAA0.2-0.5mg/L,suitable proliferation medium was MS+6-BA 1.0-2.0 mg/L+NAA 0.1-0.2 mg/L,and suitable rooting medium was 1/2MS+NAA(or IBA) 0.1-0.2mg/L+activated carbon 0.1%.[Conclusion]The technology system was acquired in this study,which can produce high quality seedling,promote and apply in the factory seedling production of Amorphophallus konjac, and also provide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study on tissue culture technology of other varieties in Amorphophallus konjac.Key words Amorphophallus konjac; Corm;Apical bud;Tissue culture;Rapid propagation;Medium魔芋,又名磨芋或蒟蒻,是天南星科(Araceae)魔芋属(Amorphophallus Blume)的总称,栽培学上归属于薯芋类作物。
试分析魔芋组培苗栽培及管理技术
![试分析魔芋组培苗栽培及管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dddcd3b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19.png)
试分析魔芋组培苗栽培及管理技术李珏;普丽花;卢丽英;玉旺叫;罗江;陈燕琴【摘要】作为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魔芋除了具有食用功能外还具有很好的药物价值,还可以作为食品工业原料而应用于相关的食品加工。
借助于植物组织培养生产脱毒苗,对于魔芋生产中良种退化以及病虫害严重等问题能够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魔芋的产量和质量。
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和研究,目前我国已经初步总结出魔芋组培苗的栽培和管理技术,为我国的魔芋种植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满足了社会需要。
本文就将主要以魔芋组培苗栽培及管理技术为切入点,对其进行简要分析和介绍。
【期刊名称】《农技服务》【年(卷),期】2014(000)010【总页数】1页(P27-27)【关键词】魔芋;组培苗;栽培;管理技术【作者】李珏;普丽花;卢丽英;玉旺叫;罗江;陈燕琴【作者单位】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种子管理站;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科学研究所,云南西双版纳666100;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种子管理站;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种子管理站;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科学研究所,云南西双版纳666100;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科学研究所,云南西双版纳666100【正文语种】中文引言作为魔芋的主产国,我国魔芋的不仅魔芋产量较大,种类也较为丰富。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魔芋凭借其较高的食用、保健以及药用价值,使其市场需求量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增加。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魔芋是一种具有较强开发和利用潜力的产品,但是鉴于生产上采用无性繁殖以及魔芋软腐病等相关危害,使其发展仍然受到一定掣肘的影响。
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开始注重对魔芋组织培养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发展成果。
借助于组织培养脱去自带的病源,能够种芋的提纯复壮、强化其自身的抗性,促使魔芋的种植产量和质量得到提升。
并且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还有助于摸索出适合于魔芋组培苗栽培和管理的技术,能够更好的适应于魔芋的生产发展需要。
一、魔芋组培苗栽培技术的重要意义魔芋组织培养主要就是指是指在离体条件下,利用人工调配的培养基对植物器官、组织等进行培养,使其诱导、生长成完整植株,培育出脱病脱毒魔芋良种的再生植株。
珠芽魔芋组培快繁技术
![珠芽魔芋组培快繁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eb66134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08.png)
珠芽魔芋组培快繁技术作者:魏博潘登浪刘子凡曾宪海李炜芳来源:《热带作物学报》2021年第04期摘要:為探索出一套适于珠芽魔芋的组培快繁技术体系,本研究以珠芽黄魔芋不同发育时期的叶片为外植体,开展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结果表明:以开始伸出鳞片叶片作为外植体材料,75%酒精消毒30s后,0.1% HgCl2溶液中浸泡15min为宜,其成活率达到96.7%;最优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配方为MS+TDZ 0.5mg/L+NAA 0.1mg/L+蔗糖30.0g/L+琼脂6.0g/L,其诱导率达到95.6%;最优不定芽诱导培养基配方为MS+6-BA 1.0mg/L+NAA 0.5mg/L+蔗糖30.0g/L+琼脂6.0g/L,不定芽诱导率达到71.1%,单位接种质量愈伤组织分化芽数达到2.88;全展叶片苗在MS+NAA 0.25mg/L+蔗糖15.0g/L+琼脂6.0g/L培养基的生根率达到100.0%,平均根数达到1.36。
以开始伸出鳞片叶片为外植体建立的珠芽黄魔芋组培快繁技术体系,达到了魔芋种苗的规模化生产技术水平,对解决珠芽魔芋产业发展中种芋供不应求的问题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珠芽魔芋;组织培养;快速繁殖;耐荫植物中图分类号:S632.3文献标识码:ATissue Culture and Plant Regeneration of Amorphophallus bulbiferWEI Bo1,2, PAN Denglang2*, LIU Zifan1*, ZENG Xianhai2, LI Weifang21. College of Tropical Crops, Hainan University, Haikou, Hainan 570228, China;2. Rubber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 / DanzhouInvestigation andExperiment Station of Tropical Crops,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Rural Affairs,Danzhou, Hainan 571737, China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tissue culture and rapid propagation of Amorphophallus bulbifer,the leaves of different growth period of A. bulbifer were used as explants.The best surface sterilization was achieved by immersing the explants in the solution of 75% alcohol for 30 seconds then in 0.1% HgCl2solution for 15 minutes and the survival rate reached 96.7%.The best callus induction medium was MS+TDZ 0.5 mg/L+NAA 0.1 mg/L+sugar 30.0 g/L+agar 6.0 g/L and the callus induction rate reached 95.6%. The best bud induction medium was MS+6-BA 1.0 mg/L+NAA 0.5 mg/L+sugar 30.0 g/L+agar 6.0 g/L on whichthe bud induction rate and number of differentiation buds of callus with unit inoculation quality reached 71.1% and 2.88.The best medium for rooting was MS+NAA 0.25 mg/L+sugar 15.0 g/L+agar 6.0 g/L, on which the rooting rate reached 100.0% and the average root number reached 1.36. Tissue culture and rapid propagation technology system of A. bulbifer was established by extruding scale leaves as explants,whichreached the scale production technology level of konjac seedlings and is of positive significance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shortage of seed taro in the development of konjac industry.Keywords:Amorphophallus bulbifer;tissue culture; rapid propagation; shade plantDOI: 10.3969/j.issn.1000-2561.2021.04.010魔芋又名蒟蒻、鬼芋、花梗莲、药翦等,属天南星科(Araceae)魔芋属(Amorphophallus Blume)多年生单子叶植物[1],是植物界内目前发现唯一能够在其发达的地下球茎中合成大量葡甘聚糖的草本植物,葡甘聚糖是地下球茎的主要成分,含量高达50%以上,具有降脂降血糖[2-3]、利便[4]以及预防高血压和血栓[5]等功效,并且由其地下球茎制成的魔芋粉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持水性、凝胶性、复配性以及高黏性,被广泛应用于环保、食品、医药、保健、农业、日化及建筑等领域[6-7],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创新繁殖方式花卉的离体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实验
![创新繁殖方式花卉的离体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fef11928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5d.png)
创新繁殖方式花卉的离体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实验创新繁殖方式:花卉的离体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实验花卉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鲜花和室内植物,种类繁多、花色丰富。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常需要繁殖大量的花卉来满足各类需求。
然而,传统的繁殖方式往往存在效率低、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研人员提出了一种创新的繁殖方式:花卉的离体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实验。
离体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是一种通过细胞培养技术,将花卉的组织、细胞取出,进行特定条件下的培养与再生的过程。
这种方式可以通过少量的原材料产出大量花卉植株,大大提高繁殖效率。
首先,实验需要准备离体组织培养基。
培养基是一种含有丰富营养物质、促进细胞分裂与再生的培养液。
一般情况下,离体组织培养基包括植物生长调节剂、无机盐、碳源和维生素等组分。
这些成分能够提供细胞分裂、增殖所需的营养物质,刺激幼芽和根的再生。
其次,将花卉的茎段、叶片或幼芽取出,将其表面进行消毒处理,以避免污染导致细菌或真菌的感染。
随后,将经消毒处理的组织置于含有培养基的培养瓶中,放置在适当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下进行培养。
在培养过程中,细胞会根据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逐渐分裂、生长,形成胚性组织、幼芽或根系等。
这些再生的组织可以进一步分离培养,形成独立的植株。
一般来说,离体组织培养与再生的周期较短,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繁殖大量花卉植株。
值得注意的是,离体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实验需要严格控制培养条件,以避免细菌、真菌感染和组织褐化现象的发生。
此外,不同的花卉物种对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的适应性也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验中需要根据具体花卉种类进行相应的优化和调整。
离体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实验的创新之处在于它充分利用了细胞培养技术的优势,将传统的繁殖方式进行改良和改进。
通过该实验方法,不仅能够迅速繁殖大量花卉植株,而且还能够培养出具有新颖形态、丰富花色的新品种。
这对花卉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创新的繁殖方式:花卉的离体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实验,通过离体组织培养和再生的过程,可以快速繁殖花卉植株,并且为新品种的培育提供了途径。
红魔芋珠芽繁殖技术
![红魔芋珠芽繁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5a5f71259eef8c75fbfb3d0.png)
红魔芋珠芽繁殖技术
红魔芋属珠芽魔芋种,抗病性本低,繁殖倍数高,且方法简单易行,现将其具体技术介绍如下:1.珠芽收集、贮藏。珠芽为叶脉交叉处着生的扁圆形褐色气生球茎,叶柄顶端一粒最大,表面有多个突起微芽,是重要的繁殖材料。每年9~10月大田生产中植株叶片发黄倒苗时株芽成熟,选晴天及时采收,放于干燥通风处即可。一般每株有株芽4~15粒,最多可达20粒。2.苗床地选择。选有机质丰富、土层深厚、病虫少的沙质土壤作苗床,翻挖晒垡一周,每667平方米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2000kg、生石灰50kg,打碎后作墒,墒面宽1~1.2m,沟深30cm,宽40cm,做到墒平土细沟畅通。3.播种。3~4月,当气温回升,便可播种。采用横向开沟条播,播幅宽30cm,每1m长播种6~7粒,播种须均匀,播后覆土5cm厚,再每667平方米撒施地虫灵1kg,并用稻草、麦秆或落叶覆盖,浇1次透水。若气温较低,须加盖黑色地膜,出苗时揭去。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尽量少浇水,以免烂种。
魔芋繁育项目实施方案
![魔芋繁育项目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e4fc08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46.png)
魔芋繁育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魔芋,又称魔芋薯、魔芋粉,是一种食用植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魔芋制品在市场上的需求逐渐增加。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我公司决定开展魔芋繁育项目,以提高魔芋产量和品质,推动魔芋产业的发展。
二、项目目标。
1. 提高魔芋产量,通过研究魔芋的生长环境和生长习性,培育出适合当地种植的高产优质魔芋品种。
2. 改善魔芋品质,通过选择优良品种和改良种植技术,提高魔芋的口感和营养成分,增加产品附加值。
3. 推动魔芋产业发展,通过项目实施,带动周边地区的魔芋种植业发展,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三、项目实施方案。
1. 品种选择,选取适合当地生长环境的魔芋品种,考虑抗病虫害能力、产量和品质等因素,确保选用优良品种。
2. 种植技术改良,结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优化魔芋的种植技术,包括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提高魔芋的产量和品质。
3. 繁育试验,开展魔芋繁育试验,通过人工选择和杂交育种,培育出适合当地种植的新品种,提高魔芋的抗逆性和适应性。
4. 技术培训,组织当地农民进行魔芋种植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种植技术水平,推广新品种和种植技术。
5. 产业扶持,对参与项目的农民给予一定的种植补贴和技术支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魔芋种植,推动魔芋产业的发展。
四、项目实施步骤。
1. 调研分析,对当地魔芋种植现状进行调研,了解种植面积、产量、品质等情况,为项目实施提供依据。
2. 品种选择,根据调研结果和当地气候土壤条件,选择适合的魔芋品种,进行试种和观测。
3. 技术改良,结合试种结果,制定种植技术改良方案,包括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进行技术示范和推广。
4. 繁育试验,开展魔芋繁育试验,进行人工选择和杂交育种,培育出新品种,并进行试种和观测。
5. 技术培训,组织种植技术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技术指导,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
6. 产业扶持,对参与项目的农民进行种植补贴和技术支持,鼓励他们扩大种植规模,推动魔芋产业的发展。
一种珠芽魔芋花器组培获得再生植株的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珠芽魔芋花器组培获得再生植株的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18c24e9527284b73f34250d6.png)
专利名称:一种珠芽魔芋花器组培获得再生植株的方法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潘登浪,李炜芳,曾宪海,林位夫,邹积鑫,郑定华,曾精,李哲
申请号:CN202010694024.7
申请日:20200717
公开号:CN111602596A
公开日:
20200901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属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珠芽魔芋花器组培获得再生植株的方法,包括外植体消毒、愈伤组织诱导、拟球茎诱导与增殖、拟球茎萌芽与生根诱导等过程。
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能耗较低,以魔芋花器为外植体材料诱导获得愈伤组织,再诱导获得拟球茎并进行增殖,增殖效率较高,再将拟球茎培养成完整植株,其获得无性系植株起源于不带病菌和病毒的干净器官,可以规模化高效繁育珠芽魔芋健康种苗(种芋),解决珠芽魔芋产业发展中健康种芋严重匮乏的问题,对促进魔芋产业发展有现实意义,对开辟魔芋种苗脱毒技术研究新途径具有参考价值。
申请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
地址:570000 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海口翔翔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代理人:张耀婷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片简介:本技术属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珠芽魔芋花器组培获得再生植株的方法,包括外植体消毒、愈伤组织诱导、拟球茎诱导与增殖、拟球茎萌芽与生根诱导等过程。
本技术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能耗较低,以魔芋花器为外植体材料诱导获得愈伤组织,再诱导获得拟球茎并进行增殖,增殖效率较高,再将拟球茎培养成完整植株,其获得无性系植株起源于不带病菌和病毒的干净器官,可以规模化高效繁育珠芽魔芋健康种苗(种芋),解决珠芽魔芋产业发展中健康种芋严重匮乏的问题,对促进魔芋产业发展有现实意义,对开辟魔芋种苗脱毒技术研究新途径具有参考价值。
技术要求1.一种珠芽魔芋花器组培获得再生植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1)、外植体消毒:取珠芽魔芋佛焰苞未展花序,去除外层花芽鳞片,用饱和洗衣粉溶液清洗花序表面后冲洗干净,在超净工作台中用75%酒精将整个花序表面均匀擦拭数次后,切开佛焰苞,切取花器;2)、愈伤组织诱导:取珠芽魔芋花器接种到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在24~28℃下暗培养获得愈伤组织;所述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是以改良MS作为基本培养基,并添加:NH4Cl 1000~1200mg/L、KNO3 2400~2600mg/L、Ca(NO3)2 600~630mg/L、NaH2PO4150~170mg/L、MgSO4·7H2O 360~380mg/L、肌醇100~120mg/L、烟酸0.2~0.8mg/L、盐酸吡哆醇0.1~3mg/L、盐酸硫胺素0.5~5mg/L、氨基乙酸1.0~3.0mg/L、2,4-D 1~10mg/L、6-BA 1~3mg/L、琼脂5500~6500mg/L、蔗糖25000~35000mg/L、泛酸钙1~5mg/L、生物素0.05~0.2mg/L,培养基灭菌前调其pH 5.8~6.2;3)、拟球茎诱导与增殖取上述愈伤组织接种到拟球茎诱导培养基中,在24~28℃下暗培养获得拟球茎,获得的拟球茎接种在相同成分的增殖培养基中进行增殖培养;所述拟球茎诱导培养基和增殖培养基均是以改良MS作为基本培养基,并添加:NH4Cl1000~1200mg/L、KNO3 2400~2600mg/L、Ca(NO3)2 600~630mg/L、NaH2PO4 150~170mg/L、MgSO4·7H2O 360~380mg/L、肌醇100~120mg/L、烟酸0.2~0.8mg/L、盐酸吡哆醇0.1~3mg/L、盐酸硫胺素0.5~5mg/L、氨基乙酸1.0~3.0mg/L、TDZ 0.1~1mg/L、琼脂5500~6500mg/L、蔗糖25000~35000mg/L、泛酸钙1~5mg/L、生物素0.05~0.2mg/L,培养基灭菌前调其pH5.8~6.2;4)、拟球茎萌芽与生根诱导取上述经过增殖的拟球茎切成单粒接种到萌芽与生根培养基中,在温度为26~30℃,光照强度为1000~2000xl,光照周期为12h下培养获得再生植株;所述萌芽与生根培养基是以改良MS作为基本培养基,并添加:NH4Cl 1000~1200mg/L、KNO3 2400~2600mg/L、Ca(NO3)2 600~630mg/L、NaH2PO4150~170mg/L、MgSO4·7H2O 360~280mg/L、肌醇100~120mg/L、烟酸0.2~0.8mg/L、盐酸吡哆醇0.1~3mg/L、盐酸硫胺素0.5~5mg/L、氨基乙酸1.0~3.0mg/L、NAA0.1~0.5mg/L、琼脂5500~6500mg/L、蔗糖25000~35000mg/L、泛酸钙1~5mg/L、生物素0.05~0.2mg/L,培养基灭菌前调其pH 5.8~6.2;所述改良MS是保留微量元素和铁盐,去除其它成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珠芽魔芋花器组培获得再生植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花器是雄蕾或雌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珠芽魔芋花器组培获得再生植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拟球茎诱导培养基和增殖培养基中添加有NAA,添加量在2mg/L以下。
技术说明书一种珠芽魔芋花器组培获得再生植株的方法技术领域本技术属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植物组织培养获得再生植株的方法,具体是一种珠芽魔芋花器组培获得再生植株的方法。
背景技术魔芋属天南星科魔芋属多年生单子叶草本植物,具发达的地下球茎,是植物界中迄今发现唯一能大量合成葡甘聚糖的高等植物,其膨大的地下球茎富含葡甘聚糖、淀粉、蛋白质等,其加工制成的魔芋粉具备很好的凝胶性、持水性、复配性、高粘性以及稳定性等,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医药、建筑、日化、石油钻探等领域,具有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我国魔芋已有两千多年栽培历史,其中花魔芋是栽培比较广泛的品种,但其繁殖系数低、生长周期长及规模化种植病害严重,尤其不适于在热带高温高湿多雨生态区种植,严重制约着我国魔芋产业的发展。
珠芽魔芋起源于热带雨林,是一类可以在植株主茎与分枝交叉点、分枝与分枝交叉点、分枝与叶片交叉点上生长出气生珠芽球茎的魔芋,主要分布在北纬19°~26°、东经92°~100°之间和赤道线附近的印度尼西亚热带雨林中,喜高温高湿的环境,具抗病能力强、产量高、葡甘聚糖含量高等特性,是魔芋属中适宜于热带、亚热带低海拔地区高温高湿环境的半阴性经济作物,具有良好的产业开发与市场前景,有望成为推动我国热区乃至全国魔芋产业快速发展的发动机。
但目前在珠芽魔芋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种苗供应不足与用种需求量较大的矛盾,而传统的切块繁殖和珠芽繁殖方式远不能满足与日俱增的用种需求,且该繁殖方式易于传播病害,难以保证种苗质量,会严重影响和限制珠芽魔芋的产品品质和产业化发展。
植物花器为不带病菌和病毒的干净器官,在规模化高效组培快繁健康种苗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国内目前尚未有利用珠芽魔芋花器进行组织培养的研究报道。
技术内容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珠芽魔芋花器组培获得再生植株的方法,利用珠芽魔芋花器进行组培快繁,可以规模化高效繁育珠芽魔芋健康种苗(种芋),解决珠芽魔芋产业发展中健康种芋严重匮乏的问题,对促进魔芋产业发展有现实意义,对开辟魔芋种苗脱毒技术研究新途径具有参考价值。
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珠芽魔芋花器组培获得再生植株的方法,其步骤如下:1、外植体消毒:取珠芽魔芋佛焰苞未展花序,去除外层花芽鳞片,用饱和洗衣粉溶液清洗花序表面后冲洗干净,在超净工作台中用75%酒精将整个花序表面均匀擦拭数次后,切开佛焰苞,切取花器。
2、愈伤组织诱导:取珠芽魔芋花器接种到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在24~28℃下暗培养获得愈伤组织。
所述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是以改良MS作为基本培养基,并添加:NH4Cl 1000~1200mg/L、KNO3 2400~2600mg/L、Ca(NO3)2 600~630mg/L、NaH2PO4150~170mg/L、MgSO4·7H2O 360~380mg/L、肌醇100~120mg/L、烟酸0.2~0.8mg/L、盐酸吡哆醇0.1~3mg/L、盐酸硫胺素0.5~5mg/L、氨基乙酸1.0~3.0mg/L、2,4-D 1~10mg/L、6-BA 1~3mg/L、琼脂5500~6500mg/L、蔗糖25000~35000mg/L、泛酸钙1~5mg/L、生物素0.05~0.2mg/L,培养基灭菌前调其pH 5.8~6.2。
3、拟球茎诱导与增殖取上述愈伤组织接种到拟球茎诱导培养基中,在24~28℃下暗培养获得拟球茎,获得的拟球茎接种在相同成分的增殖培养基中进行增殖培养。
所述拟球茎诱导培养基和增殖培养基均是以改良MS作为基本培养基,并添加:NH4Cl 1000~1200mg/L、KNO3 2400~2600mg/L、Ca(NO3)2 600~630mg/L、NaH2PO4 150~170mg/L、MgSO4·7H2O 360~380mg/L、肌醇100~120mg/L、烟酸0.2~0.8mg/L、盐酸吡哆醇0.1~3mg/L、盐酸硫胺素0.5~5mg/L、氨基乙酸1.0~3.0mg/L、TDZ 0.1~1mg/L、琼脂5500~6500mg/L、蔗糖25000~35000mg/L、泛酸钙1~5mg/L、生物素0.05~0.2mg/L,培养基灭菌前调其pH 5.8~6.2。
4拟球茎萌芽与生根诱导取上述经过增殖的拟球茎切成单粒接种到萌芽与生根培养基中,在温度为26~30℃,光照强度为1000~2000xl,光照周期为12h下培养获得再生植株。
所述萌芽与生根培养基是以改良MS作为基本培养基,并添加:NH4Cl 1000~1200mg/L、KNO3 2400~2600mg/L、Ca(NO3)2 600~630mg/L、NaH2PO4150~170mg/L、MgSO4·7H2O 360~280mg/L、肌醇100~120mg/L、烟酸0.2~0.8mg/L、盐酸吡哆醇0.1~3mg/L、盐酸硫胺素0.5~5mg/L、氨基乙酸1.0~3.0mg/L、NAA0.1~0.5mg/L、琼脂5500~6500mg/L、蔗糖25000~35000mg/L、泛酸钙1~5mg/L、生物素0.05~0.2mg/L,培养基灭菌前调其pH 5.8~6.2。
所述改良MS是保留微量元素和铁盐,去除其它成分。
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花器是雄蕾或雌蕾。
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拟球茎诱导培养基和增殖培养基中添加有NAA,添加量在2mg/L以下。
本技术是以魔芋花器为外植体材料诱导获得愈伤组织,再诱导获得拟球茎并进行增殖,再将拟球茎培养成完整植株,其获得无性系植株起源于不带病菌和病毒的干净器官。
本技术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能耗较低,增殖效率较高,可以规模化高效繁育珠芽魔芋健康种苗(种芋),解决珠芽魔芋产业发展中健康种芋严重匮乏的问题,对促进魔芋产业发展有现实意义,对开辟魔芋种苗脱毒技术研究新途径具有参考价值。
附图说明图1珠芽魔芋花器愈伤组织(A雄蕾愈伤组织;B雌蕾愈伤组织)。
图2珠芽魔芋拟球茎。
图3珠芽魔芋完整植株。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
本技术中,所采用的培养基均是将常规MS培养基进行改良,并添加其它成分。
改良MS培养基保留了微量元素和铁盐,但去除其它成分。
实施例一1、外植体消毒:取珠芽魔芋佛焰苞未展花序,去除外层花芽鳞片,用饱和洗衣粉溶液清洗花序表面后,自来水冲洗3遍,在启动20min以上的超净工作台中,用75%酒精将整个花序表面均匀擦拭3遍后,切开佛焰苞,切取雄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