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人体力学原理(精)
人体力学与护理操作
![人体力学与护理操作](https://img.taocdn.com/s3/m/38d430c401f69e314232948c.png)
人体力学与护理操作一、人体力学是运用力学原理研究维持和掌握身体的平衡,以及身体从一种姿势变成另一种姿势时身体如何有效协调的一门科学。
二、常用力学原理杠杆作用摩擦力平衡与稳定(一)杠杆原理杠杆作用:是指在外力作用下使杠杆绕一固定点(支点)转动。
人体活动主要是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在神经和其它系统的配合下共同完成的。
骨骼起着杠杆的作用,关节是运动的枢纽,肌肉是运动的动力。
一般来讲杠杆分为三类:1、平衡杆杆:支点位于力点和阻力点之间。
例如人体头部在寰枕关节上进行仰头和低头的动作,就是平衡杠杆的运动。
2、省力杠杆:阻力点在支点和力点之间。
杠杆运动幅度小,但效应大,所以省力。
例如人在提足跟时。
3、速度杠杆:力点在阻力点和支点之间.是人体最常见的杠杆运动。
例如用手臂举起重物时的肘关节运动。
(二)摩擦力是相互接触的两物体在接触面上发生的阻碍相对滑动的力。
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力的方向相反摩擦力的大小与该力相同,并随力的增大而增加(三)平衡的原理平衡的原理中,有几个重要的概念:重心、重力线和支撑面(1)重心:是重量的中心。
人体重心的位置随着四肢和躯干的姿势而改变,当人直立时,重心在骨盆的骶骨上部靠前方。
(2)重力线:是一条假象的通过重心的垂直线。
(是自重心垂直于地面的线)(3)支撑面:指人或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支持重力的面积)*平衡的基本原理是:重心低,支撑面大,重力线在支撑面以内时物体的稳定度大。
*平衡与稳定1、物体的重量与稳定度成正比2、支撑面的大小与稳定度成正比3、物体重心高度与稳定度成反比4、重力线必须通过支撑面,才能保持人或物的稳定。
**物体重心的高度与稳定成反比人体重心的位置随着躯干和四肢姿势的改变而改变当人垂直双臂直立时,重心位于骨盆的第二骶椎前约7cm处如把手臂举过头顶,重心随之升高当身体下蹲时,重心则下降甚至吸气时膈肌下降,重心也会下降**支撑面的大小与稳定度成正比▪支撑面是人或物体与地面接触时的各支点的表面构成的,并且包括各支点之间的表面积,可以为站立、提重或移动时提供稳定性。
人体力学原理在护理的应用
![人体力学原理在护理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69b8eac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be.png)
人体力学原理在护理的应用1. 简介人体力学是研究人体静态和动态力学规律的学科。
在护理工作中,合理的人体力学原理应用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减轻护理人员和患者的工作负担,防止操作过程中的伤害。
2. 重要的人体力学原理2.1. 力的平衡原理根据力的平衡原理,人体在一定条件下必须要维持平衡。
在护理过程中,应用这一原理可以让患者保持稳定的姿势,减少摔倒和绊倒的风险。
2.2. 杠杆原理杠杆原理是指一个物体在一端用力,另一端就会产生力。
护理人员可以利用杠杆原理来减少手臂和背部的负荷。
举例来说,当需要移动病人时,护理人员可以利用床单等工具,通过与床单产生摩擦,使力量传递到床上,从而减轻护理人员的负担。
2.3. 稳定原理稳定原理是指一个物体要保持平衡,需要有稳定的支撑点。
在护理过程中,应用稳定原理可以保持患者的稳定姿势,防止摔倒或有其他意外情况发生。
2.4. 重心原理重心原理是指一个物体平衡的关键是确定其重心位置。
在护理工作中,了解患者的重心位置可以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控制和支撑患者,减少跌倒的风险。
3. 人体力学原理在护理中的应用3.1. 坐姿护理•护理床应调整至适当高度,以保护护理人员的腰部负担。
•患者膝部和脚部要支撑在床上,确保重心稳定。
•床垫和靠枕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撑,增加患者舒适度。
3.2. 转身护理•在转身过程中,护理人员应采用杠杆原理,使用床单等工具来减轻手臂和背部的负荷。
•保持患者的重心稳定,并确保有足够的支撑点,避免摔倒。
3.3. 洗澡护理•洗澡床或椅子应具备稳定的支撑点,以确保患者在浴室中保持平衡。
•使用坐垫或护理工具,减轻护理人员的负荷。
•在移动患者时,应根据重心原理,确保患者的安全。
3.4. 搬运护理•使用专业的搬运设备,如卧床车、护士车等,减轻护理人员的负担。
•根据力的平衡原理来调整患者和设备的位置,以保持稳定。
4. 结论人体力学原理在护理中的应用可以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保护患者的安全。
人体力学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人体力学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179b3c4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6a.png)
导入案例
患者,男,76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史20余年。因“咳嗽、咳黄痰,气急加重, 嗜睡10d”入院治疗。患者身高170cm,体重75kg,T 37.4℃,P 120次/min,R 44次/min, BP 130/80mmHg;意识清楚,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痰鸣音。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血白细胞 20×109/L,中性粒细胞比值88%;动脉血气分析示PaO2 50mmHg,PaCO2 80mmHg,pH 7.32,BE +3.5mmol/L。入院初步诊断“肺感染,Ⅱ型呼吸衰竭”。护士遵医嘱给予吸氧(氧 浓度25%,氧流量2L/min)、抗感染、超声雾化吸入,并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在患者住院期 间,护士协助患者行体位引流及翻身叩背,以促进痰液排出。
请思考: 1.护士在为卧床患者进行更换床单时,应用了哪些人体力学原理? 2.为促进该患者痰液排出,上述护士所采取的翻身、叩背、体位引流等措施的原理是什么?
谢谢观看!
一、常用的力学原理
不同体位下重心变化 重力线从坐位变立位时,重力线的改变
二、人体力学运用原则
利用杠杆作用 扩大支撑面 降低重心 减少身体重力线的偏移 尽量使用大肌肉或多肌群 使用最小肌力做功
本章小结
护士应掌握患者入院、卧位、运送和出院护理的一般程序,按照整体护理 的要求,对患者进行评估,了解患者的护理需求,正确运用人体力学原理,为 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使患者尽快适应医院环境、配合医疗护理活动、 早日康复出院。
人体力学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人体力学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定义
人体力学(body mechanics)是利用力学原理研究维持和掌握身体的平 衡,以及人体由一种姿势转换为另一种姿势时身体如何有效协调的一门学 科。
人体力学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人体力学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a01137aa417866fb84a8e3e.png)
急诊科 陈静
概
念
是运用力学原理研究维持和掌握身体的平衡,以及人 体从一种姿势变成另一种姿势时身体如何有效协调的 一门科学。正确的姿势有利于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 能,并且只需消耗较少的能量,就能发挥较大的工作 效能。不正确的姿势易使人体肌肉产生紧张和疲劳, 影响人体健康。
学习人体力学的意义
人体局部平衡是整个人体平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 分,而且整个人体平衡也是由各个局部平衡来实 现的。
(三)平衡与稳定
重心:是重量的中心。人体 重心的位置随着四肢和躯
干的姿势而改变,当人直立时,重心在骨盆的骶骨上部 靠前方。 重力线:是一条假象的通过重心的垂直线。(是自重心 垂直于地面的线)
支撑面:指人或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支持重力的 面积)
在提物品、抱起或抬起患者移动时应尽
量将物体或患者靠近身体;
应将患者靠近自己的身体,以使重力线
落在支撑面内,增加稳定性。
(五)尽量使用大肌肉或多肌群
(六)用最小量的肌力作功 移动重物时应注意平衡,有节律并计划好所要移 动的位置和方向,以直线方向移动,尽可能用推 或拉代替提取。
不正确使用力学原理可造成的问题
1、受伤:椎间盘脱出。
2、腰背部疼痛。 3、疲劳。 4、病人意外。
思考题
1.力学原理在护理工作中如何应用
2.举例说明在护理工作中,如何保证护理人员的平衡与稳定
3.平衡与稳定的要素有哪些
护
士
患 者
维持良好姿势
减轻疲劳 提高工作效率
增进舒适、安全 预防并发症
一、常用的人体力学原理
一、杠杆作用 1.平衡杠杆 2.省力杠杆 3.速度杠杆
二、摩擦力
三、平衡与稳定
人体杠杆原理
![人体杠杆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4b8fe57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69.png)
人体杠杆原理
人体杠杆原理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利用杠杆原理进行力的转化和增强的现象。
在人体中,常见的杠杆原理的应用包括肌肉与骨骼系统之间的作用。
在人体运动中,骨骼充当杠杆的作用,肌肉则充当杠杆的力臂。
通过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人体可以实现各种运动和动作。
在杠杆原理中,有三个重要的要素:杠杆的支点、力臂和阻力臂。
在人体中,关节充当了杠杆的支点。
通过关节的活动,可以改变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和方向,从而影响杠杆的运动。
例如,人体膝关节可以弯曲和伸展,通过变化膝关节的角度,可以改变杠杆臂的长度,进而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肌肉是人体杠杆原理中的力臂。
当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可以通过骨骼传递到运动部位。
肌肉的力臂长度越大,产生的力越大,杠杆的效果也越显著。
例如,人体腿部的大腿肌肉与髋关节充当了力臂,通过肌肉的收缩,可以产生足够的力量使人体跳起或奔跑。
阻力臂则是杠杆上距离力臂的部分。
它决定了应用在杠杆上的力如何转化为运动力量。
当力臂和阻力臂相等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力量将得到最佳转化。
在人体中,例如在举重运动中,杠杆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力臂和阻力臂的平衡才能使物体顺利举起。
总之,人体杠杆原理的运用使得人体在运动中能够更好地利用
力量,实现各种精确而有效的动作。
了解和学习人体杠杆原理对于进行运动训练和提高身体机能具有重要意义。
常用的人体力学原理.
![常用的人体力学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4639e09110661ed9ad51f3ba.png)
作者:孙孟军
第9页/共11页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3.1 平衡原理的特点
常用的人体力学原理
支撑面的大小与稳定度成正比 支撑面越大,人或物的稳定性越好。如,老年人在行走时,通过借
助拐杖扩大支撑面来增加身体的稳定性。
作者:孙孟军
第10页/共11页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杠杆。
作者:孙孟军
第4页/共11页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常用的人体力学原理
1.2 省力杠杆
阻力点在支点和力点之间。杠杆运动幅度小,但效应 大,所以省力,例如人在提足跟时。
作者:孙孟军
图2 足部杠杆作用
第5页/共11页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1.3 速度杠杆
常用的人体力学原理
面积。
常用的人体力学原理
作者:孙孟军
第8页/共11页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常用的人体力学原理
3.1 平衡原理的特点
物体的重量与稳定度成正比 相同体积下,人或物的质量越大,稳定性越好
物体重心高度与稳定度成反比 当人垂直双臂站立时,重心位于骨盆的第二骶椎前约7cm处;手臂 上举过头时,重心上升;身体下蹲,甚至吸气时膈肌下降,重心也
✓护理床、轮椅等物体的轮子加油后,可以减小接触面的摩擦系数降 低摩擦力,利于使用
✓在浴室或者老年拐杖前增加橡皮垫,增加摩擦系数加大摩擦力,防 止老年人跌倒。
作者:孙孟军
第7页/共11页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3、平衡原理
平衡的基本原理是重心低, 支撑面大,重力线在支撑面以内时
物体的稳定度大。 重心是重量的中心。人体重心的 位置随着四肢和躯干的姿势而改变。 重力线是自重心垂直于地面的线。 支撑面是指人或物体与地面的接触
人体基本活动原理
![人体基本活动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3c6f2d0f7cd184254b35357c.png)
相向运动:人体处于无支撑的腾空状态完成动作时, 身体两部分相互接近(或远离)的运动 形式。
二、人体基本运动原理
(一)杠杆原理 1、骨杠杆 在生物力学和解剖学中构成杠杆的物体可能具有 相当复杂的形状。组成人体运动系统的三个部分:骨、 关节、肌肉可以看为是杠杆系统,坚硬的骨相当于一 根硬棒,它在肌肉拉力(动力)的作用下,能绕关节 轴(支点)作用,并克服阻力而作功,由于它的作用 和杠杆相同,故称为骨杠杆。人体的运动是以骨为杠 杆、以关节为支点、以肌肉收缩为动力完成的。
鞭打动作的力学原理:角动量传递。
鞭打动作
投手连续动作技术
图3—8
图3—9
(五)缓冲与蹬伸动作原理
1、缓冲动作原理
(一)减少外力作用:遵循动量定理 Ft = ∆mv 。
缓冲的机制为:通过延长力的作用时间,减小外力 对人体的作用。
(二)缓冲动作是完成动作技术的重要环节 :缓冲 动作的充分与否直接影响到动作完成的质量。我国 高水平短跑运动员的最大缓冲角为 138.3°,美国高 水平短跑运动员的为134.2°。 (三)准备性动作:为F t蹬=伸m v做准备,为蹬伸动作提 供适宜的空间和时间以及各关节肌肉适宜的发力条 件。 (四)非代谢能的利用:缓冲阶段肌肉及肌腱储备 弹性能。
斜方肌 动力点
支点
阻力点
图3—2 头
第二类杠杆:阻力点位于力点和支点之间(图 3—3(A、B)。作用是省力,因为阻力点在中 间,阻力臂始终小于力臂,故用较小的动力就 能克服较大的阻力,故又称为省力杠杆。
图3—3(A) 提踵动作
动力点
阻力点
图3—3(B)
支点
人体力学在护理学中应用
![人体力学在护理学中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88c8f0c844769eae009ed65.png)
适用于病人休息,与仰卧位交替使用。也用于灌 肠、肛门检查和臀部肌肉注射。
姿势
此强迫体位病人容易疲劳,可将靠背架摇起成 近90度,以支持后背;胸前放跨床小桌,置软 枕供病人俯前休息。
适用范围
急性肺水肿、心包积液、支气管 哮喘等严重呼吸困难病人被迫采 取端坐
姿势
摇起床头支架30-50度,再摇起膝支架以防身体下滑。
操作要点:
1、检查轮椅的安全性、核对患者,取得配合。 2、椅背与床尾平齐,面向床头。 3、协助病人坐起时,防止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4、患者应尽量向后坐,勿前倾或自行下车。 5、途中严密观察病人的情况。
轮椅运送注意事项:
平车运送术
目的: 护送不能起床的患者入院、作检查、 治
疗或手术。 用物:
平车、带套的毛毯或棉被、骨折(木板) 必要时备有帆布中单或橡胶单
甲:头颈肩,腰 乙:臀部,掴窝
三人搬运术
适用对象: 病情较轻,但自己不能活动而体重又较重者。
方法:
甲:头颈肩 、胸背部 乙:腰 部、臀下 丙:膝部、小腿
四人搬运术
适用对象: 颈椎、腰椎骨折患者或病情较重的患者。
方法:
甲:床头、头与肩 乙:床尾、两腿 丙和丁:中单四角
平车运送法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协助病人躺好,包裹病人,先脚后两 侧 露出头部,上层边缘向内折叠
原则:
上车先搬 头部在搬 下肢
下车先搬 下肢后以 上肢
适用对象:
一人搬运法
小儿或体重较轻,不能自行挪动,病情允许者。方法:
一手由腋下至对侧肩部,另一手伸入病人大腿下,病人 双 臂交叉于搬运者颈后
二人搬运术
适用对象:
病情较轻,但自己不能活动而体重又较重者。 方法:
第一章 人体运动的力学原理.
![第一章 人体运动的力学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261ec36af46527d3250ce017.png)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 医院康复中心 程凯
第一章 人体运动的力学原理
力→人体→平衡 (equilibrium) 生物力学(biomechanics ) 运动(movement) 力:静力(static)维持人体平衡 的力 动力(dynamic)使人体运动 的力 人体生物力学:人体运动静力学 人体运动运动学
1.一个自由度铰链关节 一个自由度是指这个关节只有一个活动 轴。 如屈戊(hingo)关节—指间关节。 尺桡 关节 —前臂旋前,旋后。 2.两个自由度是指该关节具有两个活动轴 如髁状关节—掌指关节 \可作环绕动作 拇指鞍状关节—掌指关节/ 3.三个自由度是指具有三个活动轴的关节 球窝关节(ball and socket)→髋 、肩。 应注意:活动轴和活动方向是两回事。
9.下列哪种杠杆既产生力,又产生速度? #A.支点在重点和力点之间 B.支点在一端,重臂大于力臂 C.支点在一端, 力臂大于重臂 10.下列哪项可提高杠杆机械效率? #A.增加力臂 B.增加重臂 C.增加作用力 D.增加重力
问答题: 1.什么是开链和闭链?请各举一例. 开链是指远端是自由的运动链—如人体四肢和躯干。 闭链是指运动链的远端组合成环状---如骨盆带,胸腔→ 活动范围极小. 2.人体有哪三类杠杆?请各举一例,并说出各类杠杆的特 点. 第一类杠杆: 支点位于重点、力点之间 如,环枕关 节,又有力又有速度. 第二类杠杆:支点在一端,力臂>重臂 .如,小腿三头 肌做踮脚.产生力. 第三类杠杆:支点在一端,重臂 >力臂。四肢关节均属 此类。产生速度,移动较长距离.
二.以身体平面的运动术语 中立位 解剖位 (常用来描述运动的起始点)
三.关节运动的术语: 体段运动 关节运动 前臂上引\ 体位上引— 屈肘 拉 锯 / 小腿抬高\ 蹲 — 立— 伸膝 坐 —立 / 1.屈曲—伸展 2.外展—内收 3.外旋—内旋
人体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及应用案例
![人体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及应用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86e77a8c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99.png)
人体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及应用案例人体工程学(Ergonomics)是一门研究人与工作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旨在通过设计和改善工作环境,提高人的工作效率和舒适度。
本文将介绍人体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其应用。
一、人体工程学的基本原理1. 人体结构和功能人体工程学首先要了解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包括骨骼、肌肉、神经系统等。
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决定了人在不同姿势和运动状态下的舒适度和效能。
2. 劳动生理学劳动生理学研究人体在不同劳动强度下的生理反应。
人体工程学要考虑工作负荷对人体的影响,以确保工作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避免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3. 人机工程学人机工程学关注人与机器之间的交互作用。
它研究人机界面的设计,以及人在使用机器时的操作方式和反馈。
人机工程学的目标是提高机器的可用性和用户的满意度。
4. 人体测量学人体测量学用于研究人体各部位的尺寸、形状和强度等特征。
通过测量人体数据,可以为设计符合人体特征的工作环境和工具提供依据。
5. 力学和工程学原理力学和工程学原理应用于人体工程学中的设计和评估。
它们考虑人体在工作中的力学特性,以确保工作姿势和动作对身体没有不良影响。
二、人体工程学的应用案例1. 办公家具设计人体工程学在办公家具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办公椅的设计应该具备调节高度、靠背倾斜和扶手高度等功能,以适应不同身高和体型的员工,保持正确的坐姿,避免腰椎和颈椎疼痛等问题。
2. 车辆驾驶舱设计人体工程学在车辆驾驶舱设计中起着重要作用。
合理的座椅设计、方向盘和踏板位置的设置,以及仪表板的布局,可以使驾驶员在长时间驾驶时减少疲劳和不适感,提高驾驶安全性。
3. 医疗设备设计医疗设备的设计必须考虑到医护人员的舒适度和工作效率。
例如,手术台、诊断仪器和床位的设计应该根据医护人员的工作需求和体力负荷来确定,以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和便利性。
4. 工业生产线布局人体工程学对工业生产线的布局和工具的设计有着重要影响。
人体力学常用原理
![人体力学常用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e0f4ea2c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7e.png)
在人体力学中,常用的原理包括以下几个:
杠杆原理:杠杆原理是指在施加力的作用下,通过杠杆的作用使物体发生平衡或产生运动。
人体中的关节和骨骼系统可以看作是杠杆系统,通过肌肉的收缩和骨骼的支撑,实现身体的平衡和运动。
力的平衡原理:根据力的平衡原理,当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这些力的合力为零,则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运动。
在人体力学中,通过调整身体的姿势和肌肉的力量分配,可以使身体保持平衡,避免受伤。
力的分解原理:力的分解原理指的是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分力的合力等于原力的原理。
在人体力学中,可以利用力的分解原理来分析人体运动中的各个力的作用和平衡关系,从而优化运动技巧和减少受力的不利影响。
压力分布原理:根据压力分布原理,物体受到的压力是作用在其表面上的力在单位面积上的分布情况。
在人体力学中,研究人体受力的分布情况可以帮助设计合适的座椅、床垫等,减少压力对身体的影响。
能量守恒原理:能量守恒原理指的是能量在系统中的总量是恒定的,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但总能量不变。
在人体力学中,研究人体运动时的能量转化和能量损耗,可以帮助合理安排运动和活动,提高运动效率。
这些常用的人体力学原理在运动训练、人体工程学、康复医学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帮助人们理解和优化人体的运动和姿势,提高身体的健康和功能。
人体转动的力学原理
![人体转动的力学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6c812b61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c4.png)
人体转动的力学原理
人体转动的力学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
1. 转轴定律:转动质量在固定转轴上转动时,受到力矩(或力偶)的作用,角加速度和力矩(或力偶)之间的关系由转轴定律给出。
转轴定律可以用来描述人体转动时的加速度和力矩之间的关系。
2. 角动量守恒定律:当人体绕固定转轴转动时,其角动量(角速度乘以转动惯量)守恒,这意味着在没有外力矩作用下,人体的角速度会保持不变。
角动量守恒定律可以用来解释各种动作中人体部分的角速度变化。
3. 动量守恒定律:当人体在运动中改变形状或方向时,质心的动量守恒。
这意味着在没有外部力作用下,人体的质心速度和方向会保持不变。
动量守恒定律可以用来解释各种动作中人体质心的速度和方向变化。
4. 转动惯量的影响:转动惯量是描述物体对转动运动的难易程度的物理量。
对于人体的不同部位,在同一力矩作用下,质量分布均匀、转动惯量小的部位更容易进行快速的转动。
转动惯量的大小和形状、质量分布以及转轴位置等相关。
这些原理在运动生理学中用于解释和分析人体各种运动和运动技能的力学特征。
人机工程学人体力学
![人机工程学人体力学](https://img.taocdn.com/s3/m/f90399e16137ee06eff91836.png)
第4章 人体力学
骨骼形成体腔壁, 可保护大脑及内脏器官, 并能帮助 呼吸; 骨是人体运动的杠杆, 肌肉牵动骨绕关节转动, 使人体产生各种运动; 骨的红、 黄骨髓有造血、 储藏 脂肪的功能, 骨还是人体内矿物盐的储备仓库。
第4章 人体力学
表4 - 1 身体主要部位肌肉所产生的力
第4章 人体力学
骨与骨之间借纤维结缔组织、 软骨或骨组织相连 结, 称骨连结。 人体的骨连结可分为直接连结和间接 连结两种形式。 两骨之间通过结缔组织、 软骨或骨相 连接, 其间无腔隙, 活动范围很小或不活动的连结形 式称为直接连结, 如椎弓间的韧带联合、 胸骨和第一 肋骨的软骨结合以及骶椎间的骨性结合等。 两骨之间 借膜性囊互相连结, 其间具有腔隙, 活动性较大的连 结形式称为间接连结, 这种连接也称为关节。
第4章 人体力学
4.2.1 关节的运动 关节的运动是绕轴的转动, 其运动形式与关节面
的形态有密节关系。 根据关节运动轴的方位, 关节运 动有以下四种形式。
1 . 屈伸运动 关节绕冠状轴所进行的运动。 同一关节的两骨之 间, 角度减小为屈, 角度增大为伸。 如肘关节连结的 前臂骨与肱骨, 肘关节绕冠状轴转动时, 前臂骨与肱 骨之间角度减小时为屈肘,反之则为伸肘。
第4章 人体力学
人体的任何一种运动, 包括最简单的动作在内, 都是众肌肉群共同收缩的结果。 在肌肉共同活动中, 作用相同者称为协同肌, 作用相反者, 则称为拮抗肌。 如肱二头肌和肱肌、 肱桡肌都有屈肘的作用, 属于协 同肌; 而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 对肘关节是一屈一伸, 故二者属于拮抗肌。 屈肘时, 既要有屈肌组的协同收 缩, 又要有伸肌组的舒张相配合, 才能完成屈肘动作。 协同肌与拮抗肌的收缩, 都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进 行的, 是高度协调的。
人体运动学中的力学原理与动作分析方法
![人体运动学中的力学原理与动作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60873e3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90.png)
人体运动学中的力学原理与动作分析方法作为一种较新的运动科学学科,人体运动学在越来越多的运动领域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它通过研究运动员的身体结构、运动方式和动力学参数等等来理解和优化运动员的动作技能,进一步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成绩。
而作为研究和分析人体动作的重要科学,人体运动学中的力学原理和动作分析方法也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人体运动学中的力学原理和动作分析方法,以及其在运动领域中的应用。
一、力学原理1. 力量原理力量原理指的是在分析人体动作时,需要关注的是运动员施加在身体上的外力大小和方向。
这些外力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内力,一类是外力。
内力是指运动员对自身身体施加的力,比如肌肉的收缩力。
而外力则是指运动员周围的环境对他施加的力,比如气流和地面反作用力等。
分析外力可以帮助运动员优化动作,使之更加自然和高效。
2. 运动学原理运动学原理指的是通过研究、测量和分析人体动作的运动学参数,如速度、加速度、位移和角度变化等等,来理解和优化运动员的动作技能。
这些参数的测量可以通过现代的传感器技术来完成,比如加速度计、陀螺仪和测距仪等。
3. 动力学原理动力学原理指的是在分析人体动作时,需要关注的是动作产生的力和运动的轨迹。
动力学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优化动作的起始和结束阶段,以及动作中的转移和变化过程。
此外,对动作的动力学分析还可以揭示出运动员的潜在的伤害风险并帮助避免这些风险。
二、动作分析方法1. 三维运动分析三维运动分析是一种主要的动作分析方法,通常通过使用数码相机、传感器、计算机等多种技术,来捕捉并分析运动员身体各个部位的运动轨迹、位移、加速、角度变化等运动学参数。
这种方法可以深入到每一个有关发生的细节,然后确定如何改进和优化这些细节,从而提高运动员的表现。
2. 电极测量电极测量是一种测量在动作期间肌肉活动的方法。
运动员的肌肉在发生活动时,它发出的电信号也会发生变化。
这些电信号可以通过电极板和计算机一类的设备来捕捉和记录下来,然后被关键的研究人员进行分析和解读。
人体运动的生物力学原理
![人体运动的生物力学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2845ac96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8b.png)
人体运动的生物力学原理人类是地球上最为复杂和精密的生物之一。
作为一个高度进化的物种,我们的身体以独特而多样的方式运动。
在深入探究人体运动的过程中,生物力学是关键的科学原理。
由于人体的最终目的是执行运动,我们必须了解身体是如何运作的,以更好地掌握这一科学原理。
在人体运动的生物力学原理探究中,我们将看到身体机能,运动的基本学说和身体结构,以及它们如何相互作用以创造人体运动。
身体机能身体机能是体内各个部分协同工作,以使人体保持均衡和活力的各种过程。
例如,一颗健康的心脏通过有效的心脏收缩和舒张来驱动血液循环。
同样,健康的肌肉和骨骼相互作用来完成运动、保持均衡和支撑身体。
这些过程是高度协调的,并要求各种生理系统紧密合作。
运动基本学说新运动基本学说是与身体机能紧密相连的。
这些原则可以用于指导最佳训练计划,以帮助人们增强身体的功能和效率,缓解疼痛和创伤,并提高运动表现。
以下是几个基本学说的例子:- 节律:身体的活动要有一个明确的节奏,以保持均衡和适当的限制。
- 魅力:在运动中,我们必须保持适当的安全距离,这样才不会受伤。
- 调和:全身的协调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各个组件紧密协作。
身体结构:骨骼与肌肉人体骨骼结构的主要功能是支撑和保护身体内部的重要器官。
而肌肉则是驱动身体进行各种运动的关键力量。
这些器官之间互相作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身体结构系统。
在骨骼结构中,骨骼组织可以分为三类: 紧实骨、空隙骨和平面骨。
骨骼组织紧密结合并与肌肉有机地相互作用,实现了身体的各种复杂运动。
在肌肉结构方面,肌肉可以分为体表肌和深层肌。
体表肌是最能被察觉的肌肉,因为它们直接位于人体表面。
它们负责产生身体外部的动作,如运动和姿态控制。
深层肌是体表肌下面的肌肉,它们起到了稳定和控制骨骼的主要作用。
肌肉和骨骼之间的联系由肌腱负责维持。
它们是强大而坚韧的结构,将肌肉紧密连接到骨骼上。
这种联系使肌肉能够在运动和运动过程中产生强大的力量和压力。
结论在人体运动的生物力学原理探究中,我们看到了身体机能,运动的基本原则和身体结构的骨骼和肌肉之间的联系。
人体力学的应用原理
![人体力学的应用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71c4dd8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fa.png)
人体力学的应用原理1. 什么是人体力学人体力学是研究人体运动与身体力学相结合的学科,它通过对人体结构、肌肉、骨骼等进行研究,来理解人体在不同运动和活动中的力学原理。
人体力学应用广泛,不仅在运动训练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还在康复治疗、工业生产、机械设计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2. 人体力学的应用原则人体力学的应用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2.1 身体姿势的优化在人体力学中,身体姿势的优化被视为一个重要的原则。
优化身体姿势可以减少身体肌肉的不必要的压力和负荷,降低肌肉疲劳和损伤的风险。
例如,正确的坐姿可以减轻脊柱的压力,避免脊柱问题的发生。
2.2 力的合理分配力的合理分配是人体力学的另一个重要原则。
在进行力的活动时,合理分配力量可以改善运动效果,并减少受伤的风险。
例如,在重量训练中,合理分配力量可以避免过度加载某个关节或肌肉群。
2.3 动作的流畅性和效率动作的流畅性和效率是人体力学的关键原则之一。
通过优化运动方式和动作的执行,可以提高动作的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消耗。
例如,正确的姿势、有效的技巧和适当的动作训练可以帮助运动员达到更好的竞技表现。
2.4 预防和减轻运动损伤预防和减轻运动损伤是人体力学的重要应用之一。
通过对运动的力学原理进行研究,可以识别和优化运动的弱点,减少受伤的风险。
例如,在跑步中,正确的着地方式和减震技巧可以降低关节和肌肉的损伤风险。
2.5 提高运动表现人体力学的应用还可以帮助提高运动表现。
通过理解和应用力学原理,可以优化运动技巧和动作效果,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例如,在高跳项目中,通过优化起跳角度和动作节奏,可以提高跳远的成绩。
3. 人体力学的应用领域人体力学的应用领域广泛,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运动训练:人体力学可以用于优化运动员的姿势、动作和力量分配,提高运动表现。
•康复治疗:人体力学可以帮助康复治疗师了解受伤部位的力学特点,设计合理的康复计划。
•工业生产:人体力学可以用于设计人机界面、工作装置和工作流程,保障工人的工作安全和效率。
人体力学原理
![人体力学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2183f18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5b.png)
人体力学原理人体力学原理是研究人体运动和力的学科。
它通过分析力的作用和人体各部分的力学特性,来探究人体的运动原理和力学特征。
在研究中,人体一般被视为一个刚体系统,根据牛顿力学的原理,可以描述人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
人体的运动可以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情况。
静态运动是指人体在不改变位置的情况下维持平衡,动态运动则是指人体在变换位置的过程中。
无论是静态还是动态运动,都可以通过力的分析来理解。
人体受到的各种外力和内力都会对运动产生影响。
人体的运动过程中,关节是起到连接和承载作用的关键部位。
关节通过骨骼和韧带的连接,使得人体可以在关节处进行弯曲、伸展、旋转等各种运动。
在关节运动中需要克服多个力的作用,例如引力、肌肉的收缩力和关节本身的摩擦力等。
这些力的作用和平衡通过刚体力学原理来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体的运动过程。
除了关节,肌肉也是人体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肌肉的收缩力可以使身体产生力和运动。
人体的肌肉系统由肌纤维组成,在收缩过程中可以通过对骨骼的拉力来实现运动。
肌肉收缩的力量和速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肌肉的长度、收缩程度和神经系统的控制等。
除了关节和肌肉,人体力学原理还应用于身体姿势的调整和运动技能的提高。
通过分析力的作用和运动的力学性质,可以找到最佳的姿势和动作方式。
例如,在进行体育运动时,正确的姿势可以减少受力和损伤的风险,提高运动效率和表现。
总之,人体力学原理是研究人体运动和力的学科,通过分析力的作用和人体各部分的力学特性,来探究人体的运动原理和力学特征。
了解人体力学原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体运动的本质,从而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和改善运动技能。
人体力学原理的应用
![人体力学原理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cff4caf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75.png)
人体力学原理的应用什么是人体力学原理?人体力学是研究人体姿势、运动和力量的学科,它结合了物理学和生物力学的原理来分析和解释人体的运动方式和力量传递。
人体力学原理的应用可以帮助人们在日常生活和运动中更加有效地使用身体,预防运动损伤,并提高运动表现。
适用范围人体力学原理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运动训练、康复治疗、职业健康和人体工程学等。
下面列举了一些人体力学原理的应用案例。
运动训练•运动姿势的优化:通过了解人体力学原理,运动员可以优化他们的姿势和动作,以最大程度地改善运动表现和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
例如,在举重训练中,正确的姿势和动作可以帮助运动员更有效地使用肌肉力量,从而提高举重能力并减少受伤的可能性。
•动作分析和改进:人体力学的原理可以应用于分析和改进运动员的动作。
通过使用传感器和计算机技术对运动进行定量分析,可以确定不合理的姿势和动作,并为运动员提供改进建议。
例如,在高尔夫球运动中,人体力学的分析可以用于改进挥杆的力量传递和稳定性。
康复治疗•姿势和负重调整:人体力学原理可以帮助康复治疗师调整患者的姿势和负重方式,以减少对受伤部位的压力和负荷。
例如,在康复治疗中,人体力学的原理可以用于确定正确的坐姿和行走姿势,以减少对脊椎和关节的压力。
•力量训练和功能恢复:人体力学原理可以应用于康复治疗中的力量训练和功能恢复。
通过了解肌肉力量的传递和关节稳定性,康复治疗师可以设计相应的力量训练计划,并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肌肉功能和运动范围。
职业健康•工作姿势的改进:人体力学原理可以用于改进工作姿势,减少工作带来的身体负荷和损伤的风险。
例如,在办公环境中,调整座椅和工作台的高度可以改善员工的坐姿和工作姿势,减少颈部和腰椎的压力。
•力量训练和体位调整:人体力学原理可以应用于职业健康中的力量训练和体位调整。
例如,在物流行业中,员工需要经常搬运重物,通过训练核心力量和改进搬运姿势,可以减少背部损伤的发生。
人体工程学•设计优化:人体力学原理可以应用于产品和工作场所的设计优化。
人体力学在护理_工作中的应用
![人体力学在护理_工作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119c20f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7c.png)
三、支撑面的大小与稳定度成正比
支撑面是人或物体 与地面接触时的各 支点的表面构成的, 并且包括各支点之 间的表面积,可以为 站立、提重或移动 时提供稳定性.
四、重力线必须通过支撑面才能保持 人或物体的稳定
重力线是重量的作 用线,是自重心垂 直于地面的线.
1 利用杠杆作用
保持平衡
〔二扩大支撑面
可根据实际需要两脚前后或左右分开 以扩大支撑面,取得平衡稳定的姿 势
应尽量扩大支撑面
如患者侧卧时,应两臂屈肘一手放于 枕旁,一手放于胸前,两腿前后分开, 上腿弯曲在前,下腿稍伸直以扩大 支撑面,稳定患者的卧位.
〔三降低重心
在取位置低的物体或进行低平面的护理操作时,双下肢应随身体动作的 方向前后或左右分开,同时屈膝屈髋
上身近似直立的下蹲姿势,可以降低了重心,减少弯腰,减轻腰部负荷,背 部也不易疲劳,又使重力线在扩大了的支撑面内保持了身体的稳定性.
同时利用重心的移动完成操作,做到了节力.
〔四减少身体重力线的偏移
➢在提物品、抱起或抬起患者移动时应尽
量将物体或患者靠近身体;
➢应将患者靠近自己的身体,以使重力线
落在支撑面内,增加稳定性.
2 扩大支撑面
3 降低重心
力学原理在护 4 减少身体重力线的偏移 理工作中的应 5 尽量使用大肌肉或多肌群
用 6 用最小量的肌力作功
〔一利用杠杆作用
两臂持物时
护士操作 时
应尽量靠近操作物
提取重物时
两肘紧靠身体两侧,上臂下垂,前臂和 所持物体靠近身体因重臂缩短而 省力,腰段脊柱上的压力也就减轻
• 最好把重物分成相等的两部分由两手提拿 • 若重物由一只手臂提拿,另一只手臂可向外伸展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孙孟军
第11页/共11页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常用的人体力学原理
常用的人体力学原理
作者:孙孟军
第1页/共11页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常用的人体力学原理
常用的人体力学原理
杠杆原理 摩擦力 平衡原理
作者:孙孟军
第2页/共11页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1、杠杆原理
常用的人体力学原理
人体大部分活动是在杠杆原理作用下完成的,杠杆作用是指在
作者:孙孟军
图2 足部杠杆作用
第5页/共11页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1.3 速度杠杆
常用的人体力学原理
力点在阻力点和支点之间,是人体最常见的杠杆运动。例如用 手臂举起重物时的肘关节运动。
作者:孙孟军
第6页/共11页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常用的人体力学原理
2、摩擦力原理
✓摩擦力是切线作用分力,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阻碍物体 间的相对运动。
1.1 平衡杠杆
常用的人体力学原理
支点位于力点和阻力点之间。例如人体头部在寰枕关节上进行 仰头和低头的动作,就是平衡杠杆的运动。日常生活中,天平即为平衡
杠杆。
作者:孙孟军
第4页/共11页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常用的人体力学原理
1.2 省力杠杆
阻力点在支点和力点之间。杠杆运动幅度小,但效应 大,所以省力,例如人在提足跟时。
3.1 平衡原理的特点
常用的人体力学原理
支撑面的大小与稳定度成正比 支撑面越大,人或物的稳定性越好。如,老年人在行走时,通过借
助拐杖扩大支撑面来增加身体的稳定性。
作者:孙孟军
第10页/共11页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3.1 平衡原理的特点
常用的人体力学原理
重力线必须通过支撑面,才能保持人或物的稳定。 重力线落在支撑面内有助于维持物体的平衡与稳定。老年人从座位 改为站立时,身体先前倾,一只脚迈向前,一只脚后移,重力线就
3.1 平衡原理的特点
物体的重量与稳定度成正比 相同体积下,人或物的质量越大,稳定性越好
物体重心高度与稳定度成反比 当人垂直双臂站立时,重心位于骨盆的第二骶椎前约7cm处;手臂 上举过头时,重心上升;身体下蹲,甚至吸气时膈肌下降,重心也
会下降重心下移。
作者:孙孟军
第9页/共11页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摩擦力的大小取决于正压力与摩擦系数的大小。 ✓干燥平面的摩擦系数大于平滑面
✓护理床、轮椅等物体的轮子加油后,可以减小接触面的摩擦系数降 低摩擦力,利于使用
✓在浴室或者老年拐杖前增加橡皮垫,增加摩擦系数加大摩擦力,防 止老年人跌倒。
作者:孙孟军
第7页/共11页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3、平衡原理
外力作用下使杠杆绕一固定点(支点)转动。人体活动中,骨骼起
着杠杆的作用,关节是运动的枢纽,肌肉是运动的动力。
力点:受力点;支点:固定点
阻力点:克服阻力的点 力臂:动力臂
重臂 ……………阻. 力点
Hale Waihona Puke 重臂:阻力臂分为:平衡杠杆、省力杠杆、速度…杠……杆…. 力点 力臂
支点
作者:孙孟军
第3页/共11页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平衡的基本原理是重心低, 支撑面大,重力线在支撑面以内时
物体的稳定度大。 重心是重量的中心。人体重心的 位置随着四肢和躯干的姿势而改变。 重力线是自重心垂直于地面的线。 支撑面是指人或物体与地面的接触
面积。
常用的人体力学原理
作者:孙孟军
第8页/共11页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常用的人体力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