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综合实践(春节的习俗)

合集下载

春节学生社会实践

春节学生社会实践

一、前言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象征着团圆、喜庆和祈福。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春节学生社会实践。

以下是我在这次社会实践中的所见、所闻、所感。

二、社会实践内容1. 实践地点:家乡的村庄2. 实践时间:春节期间3. 实践主题:了解春节习俗,传承传统文化三、实践过程1. 实践前期准备在实践开始前,我们班级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首先,我们了解了春节的起源、习俗以及传统文化内涵。

然后,我们制定了实践计划,明确了实践任务和分工。

2. 实践过程(1)了解家乡春节习俗在春节期间,我们回到家乡,与家人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

我们亲身体验了贴春联、挂灯笼、包饺子、放鞭炮等传统习俗。

在长辈的讲解下,我们了解了这些习俗的寓意和起源,感受到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2)参与社区活动在春节期间,我们积极参与了社区组织的活动。

如:写春联、送福字、舞龙舞狮等。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不仅传承了传统文化,还与社区居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3)探访传统文化传承人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我们拜访了家乡的一位剪纸艺术家。

她向我们介绍了剪纸的历史、技巧以及创作过程。

我们还亲手体验了剪纸艺术,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4)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春节期间,我们参与了志愿服务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帮助。

如:帮助老人购物、打扫卫生等。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培养了社会责任感。

3. 实践总结通过这次春节学生社会实践,我们收获颇丰。

首先,我们深入了解了家乡的春节习俗,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其次,我们学会了如何与家人、社区居民沟通交流,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

最后,我们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培养了社会责任感。

四、实践感悟1. 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深刻认识到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春节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我们要努力传承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它们发扬光大。

三年级综合实践教案

三年级综合实践教案

三年级综合实践教案主题:传统节日-春节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由来和意义。

2.掌握春节的习俗和传统活动。

3.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教学重难点:1.学习了解春节的由来和意义。

2.掌握春节的习俗和传统活动。

教学准备:1.图片和视频资料关于春节的由来和习俗。

2.春节红包和鞭炮的道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开场引导:询问学生对春节的了解,有哪些相关的经历或记忆。

2.导入话题: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关于春节的知识。

二、知识讲解(10分钟)1使用图片和视频资料,讲解春节的由来和意义。

3.引导学生讨论春节的重要特点和传统活动。

三、小组讨论(10分钟)1.分成小组,让学生自由讨论并记录以下问题:a∙你最喜欢春节的哪个习俗?为什么?b.在你们家庭如何庆祝春节?C.你猜想春节对中国人的重要意义是什么?2.指定一个组长,整理小组讨论结果,并准备分享。

四、小组分享(10分钟)1.每个小组轮流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2.整理出春节的共同特点和传统活动。

五、习俗体验(15分钟)1.分发春节红包和鞭炮的道具给学生。

2.带领学生体验春节的传统习俗,例如发红包和点燃鞭炮。

3.向学生解释这些习俗的意义和背后的文化价值。

六、总结(5分钟)1.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你今天学到了什么关于春节的知识?最有意思的是什么?2.强调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的意义和文化价值。

七、课堂作业(5分钟)1.让学生回家调查和了解他们家庭如何庆祝春节,或者其他关于春节的传统习俗。

2.下节课时,学生准备一份关于春节的文化展示,并带相关物品或图片。

扩展活动(可选):1.安排学生在课堂上制作春联和窗花等春节装饰品。

2.带学生参观当地的庙会或春节活动,体验春节的氛围和庆祝方式。

《春节》综合实践课教案

《春节》综合实践课教案

《春节》综合实践课教案春节综合实践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春节的传统和文化意义。

2. 掌握春节的俗和活动,如贴对联、放鞭炮、包饺子等。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通过实践体验春节的俗。

4.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节日氛围。

二、教学内容1. 春节的起源和传统俗。

2. 春节期间的活动和食品。

3. 春节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掌握春节的俗和活动的基本知识。

2. 理解春节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四、教学策略1. 利用多媒体资料介绍春节的起源和俗。

2.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如贴对联、包饺子等。

3.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的春节俗和经历。

4. 安排春节文化展览,展示学生的作品和研究成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春节的兴趣。

2. 讲解:介绍春节的起源和传统俗,让学生了解春节的文化意义。

3. 实践:分组进行贴对联、放鞭炮、包饺子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春节的俗。

4. 分享: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的春节俗和经历,增加文化交流。

5.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课堂所学内容,加深对春节的理解和记忆。

6. 展示:安排春节文化展览,展示学生的作品和研究成果。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评价学生在展示和分享中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3. 评定学生对春节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设备和资料:图片、视频等。

2. 对联、鞭炮、饺子等材料。

3. 学生的家乡春节俗和经历。

八、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春节文化展览和实践活动。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春节庆典和活动。

3. 进一步研究春节的文化内涵和民俗知识。

以上为《春节》综合实践课教案的内容,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春节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意义,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同时,通过实践体验春节的习俗,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节日氛围。

社会实践报告春节习俗

社会实践报告春节习俗

一、前言春节,又称农历新年,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于春节期间参与了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了解了春节的习俗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

以下是我对这次社会实践的总结和感悟。

二、春节习俗概述春节习俗丰富多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贴春联:春联是春节期间家家户户必贴的装饰品,它由上下两联组成,寓意着吉祥如意、平安幸福。

贴春联的时间一般在除夕之夜,人们相信这样可以驱邪避凶,迎接新的一年。

2. 放鞭炮:放鞭炮是春节期间最具代表性的习俗之一,象征着喜庆和驱邪。

在除夕之夜,人们会燃放各种烟花鞭炮,营造出热闹喜庆的气氛。

3. 拜年:拜年是春节期间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人们会穿上新衣服,带着红包,向长辈和亲朋好友拜年,表达祝福和敬意。

4. 吃团圆饭:团圆饭是春节期间家家户户必备的年夜饭,家人团聚一堂,共同分享美食,象征着团圆和幸福。

5. 守岁:守岁是春节期间的传统习俗,人们会在除夕之夜熬夜,迎接新年的到来,寓意着珍惜时间,期待新的一年。

6. 拜神祭祖:春节期间,人们还会举行拜神祭祖的活动,以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对神灵的祈求。

三、实践活动内容及感悟1. 参与家庭贴春联:在春节期间,我参与了家庭贴春联的活动。

在贴春联的过程中,我了解到春联的起源和寓意,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日氛围。

2. 实地观察放鞭炮:春节期间,我观察了不同地区放鞭炮的情况。

我发现,虽然放鞭炮可以营造出喜庆的气氛,但同时也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在享受传统习俗的同时,也要注意安全。

3. 体验拜年习俗:春节期间,我跟随家人走亲访友,体验了拜年习俗。

在拜年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表达祝福和敬意,也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4. 参与家庭团圆饭:春节期间,我和家人一起准备了丰盛的年夜饭。

在团圆饭上,我们分享了一年的收获和喜悦,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

5. 了解拜神祭祖习俗:春节期间,我跟随长辈了解了拜神祭祖的习俗。

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春节习俗(3篇)

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春节习俗(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春节,又称农历新年,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它代表着团圆、欢乐和新的开始。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我校特举办“春节习俗探秘”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此次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春节的喜庆氛围,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春节的起源、意义和习俗;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3.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团队协作精神;4. 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三、活动内容1. 开场致辞:由校长发表讲话,介绍春节的来历和意义,强调本次活动的重要性。

2. 主题讲座:邀请民俗专家为学生们讲解春节的起源、习俗等知识,让学生对春节有更深入的了解。

3. 传统游戏体验:组织学生们参与踢毽子、抖空竹、打陀螺等传统游戏,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4. 制作传统美食: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亲手制作饺子、年糕等传统美食,品尝劳动成果。

5. 猜灯谜:悬挂各种灯谜,让学生们在欢声笑语中增长知识,体验传统文化的趣味。

6. 演出节目:组织学生们表演歌舞、相声、小品等节目,展示自己的才艺。

7. 结业仪式:颁发活动证书,表彰优秀学生,总结本次活动。

四、活动安排1. 时间:寒假期间,为期一周。

2. 地点:学校操场、教室、食堂等。

3. 人员:全校小学生及部分家长志愿者。

五、活动总结1. 活动成果: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们对春节的习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2. 学生反馈:学生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活动,他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学到了很多知识,增长了见识。

3. 家长评价:家长们对本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此次活动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一个充实、有意义的寒假。

4. 总结经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开展此类活动,让学生们在实践中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总之,通过本次“春节习俗探秘”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体验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示例文章篇一:《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春节,那可是一年中最热闹、最让人期待的节日啦!就像一场盛大的狂欢派对,每个人都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

为了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春节的魅力,我来给大家制定一个超有趣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欢乐春节,传承文化”二、活动目的春节不仅仅是放假、吃好吃的,它更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我们要通过这次活动,让小伙伴们更了解春节的由来、习俗,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咱们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难道你们不想知道春节背后那些有趣的故事吗?三、活动时间从寒假开始一直到开学后的第一个星期四、活动地点家里、社区、学校五、参与人员全体同学六、活动内容1. 春节大调查让我们像小侦探一样,去问问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春节是怎么来的?都有哪些有趣的传说?以前的春节和现在的春节有啥不一样?把这些都记录下来,写成一篇小报告。

这多有意思啊,难道不比玩游戏更有意义?2. 春节习俗我知道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包饺子、发红包……这些习俗你们都知道吗?那就亲手去做一做吧!和家人一起贴春联,感受那红红火火的氛围;学包饺子,包出各种形状的饺子,说不定还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饺子呢!这难道不好玩吗?3. 春节手工制作用彩纸、剪刀、胶水,制作精美的春节贺卡,送给亲朋好友,送上自己的祝福。

或者用红包做一个漂亮的灯笼,挂在家里,多有节日气氛呀!想想看,当你看到自己做的灯笼亮起来的时候,那得多开心啊!4. 春节美食大作战和家人一起准备年夜饭,学做一道传统的春节美食。

比如,甜甜的八宝饭,香香的炸丸子。

尝一尝自己做的美食,那味道肯定不一样,难道不是吗?5. 春节文艺表演在班级里组织一场春节文艺表演,唱歌、跳舞、朗诵,用各种形式来展现春节的欢乐。

就像在舞台上闪闪发光的明星一样,让大家都看到你的风采,这难道不令人兴奋吗?七、活动步骤1. 活动准备老师在放假前给大家介绍活动的内容和要求,让大家心里有数。

小学综合实践春节的习俗教案活动

小学综合实践春节的习俗教案活动

小学综合实践春节的习俗教案活动春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全球华人盛大庆祝的节日。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文化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针对小学综合实践教案活动中关于春节习俗的内容需求展开阐述。

一、活动目标本次活动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探究和了解春节的习俗,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观察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同时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鉴赏能力。

二、教材准备1. 春节习俗相关的图片和资料。

2. 常见春节习俗的简介,如拜年、放鞭炮、贴春联等。

3. 包含春节习俗的绘本、小说或文学作品。

三、活动步骤1. 导入环节:通过图片、资料或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春节的由来和重要意义,并引发学生对于春节习俗的好奇心。

2. 探究习俗:带领学生进一步了解春节的各种习俗,如拜年、吃年夜饭、贴春联等。

通过听讲解、观看相关视频和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了解每个习俗的含义和由来。

3. 习俗体验:划分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具体的春节习俗进行体验。

例如,一个小组可以负责制作和贴春联,另一个小组可以负责包饺子并分享给全班同学。

4. 学习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自己的体验过程和成果展示给全班同学,可以通过图片、视频、口头表达等形式展示。

同时,学生还可以选择利用绘本、小说或文学作品来表达对于春节习俗的理解。

5. 总结讨论: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整个活动的过程,分享体验和感受。

同时,展开讨论,让学生思考春节习俗背后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

6.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参与,进一步了解和传播春节习俗。

他们可以通过亲自制作和展示各种传统饰品、装饰品,或者参与社区春节庆祝活动等方式,加深对春节习俗的理解和体验。

四、活动评估1.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估他们的实践能力、观察力和团队合作意识的发展情况。

2. 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比较他们对春节习俗的理解和表达的深度和广度。

3. 学生间互相评价和反思,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以促进对春节习俗的真正理解和尊重。

小学综合实践春节风俗我来谈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春节风俗我来谈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春节风俗我来谈教案春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中国人最盼望的一天。

作为一个小学生,了解和了解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十分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小学综合实践课中关于春节风俗的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了解春节的起源和意义。

2.了解和掌握一些与春节相关的传统风俗和习俗。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写出一篇关于春节风俗的文章。

二、教学重点:1.了解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2.了解和掌握一些与春节相关的传统风俗和习俗。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春节的图片、视频、音乐等教材。

2.教师准备春节风俗的相关资料,包括文字介绍、图片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一段与春节相关的视频或音乐,引发学生对春节的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教师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春节的起源和意义,向学生阐述春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3.讨论:教师在图片展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春节的相关风俗和习俗,如贴春联、赏花灯、放鞭炮、舞龙舞狮等。

4.展示:教师展示一些与春节风俗相关的图片和资料,引导学生了解这些风俗的由来和含义。

5.学习: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一些关于春节风俗的文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6.写作:教师让学生以“春节风俗”为题材,写一篇关于春节风俗的文章。

可以引导学生按照以下思路展开写作:a.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b.春节的传统风俗有哪些,比如贴春联、赏花灯、放鞭炮、舞龙舞狮等,每个风俗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象征。

c.春节期间人们的生活和活动有什么特点,比如亲戚团聚、拜年、吃团圆饭等,这些都是人们对新年的热切期盼和祝福。

7.分享:教师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写的文章,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表达能力。

8.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春节风俗的重要性和意义,让学生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保护传统的责任。

五、教学拓展:1.教师可以邀请一些家长或老师来学校,为学生讲述自己的春节经历和相关的传统风俗故事,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和体验感。

综合实践活动过年啦教学(3篇)

综合实践活动过年啦教学(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家庭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的时刻。

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同时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我校特举办“过年啦”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春节的起源、习俗和传统美食,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

4.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活动内容(一)活动一:春节知识大闯关1. 活动目的: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春节的相关知识。

2. 活动内容:- 设立多个关卡,如“春节知识问答”、“猜灯谜”、“剪纸比赛”等。

- 每个关卡都有相应的积分,最终得分高的团队获胜。

3. 活动形式:分组进行,每组学生分别参与不同的关卡。

(二)活动二:制作传统美食1. 活动目的: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传统美食,体验传统节日的氛围。

2. 活动内容:- 学习制作饺子、汤圆、年糕等传统美食。

- 了解这些美食的制作过程和文化内涵。

3. 活动形式:分组进行,每组学生负责制作一种美食。

(三)活动三:书写春联、福字1. 活动目的:让学生体验写春联、福字的乐趣,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2. 活动内容:- 学习书写春联、福字的基本技巧。

- 制作个性化的春联、福字。

3. 活动形式:个人或小组合作完成。

(四)活动四:走访慰问1. 活动目的:让学生学会感恩,关心他人,体验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2. 活动内容:- 组织学生走访敬老院、福利院,为老人和孤儿送去温暖。

- 与老人、孤儿互动,了解他们的生活,传递关爱。

3. 活动形式:分组进行,每组学生负责一个走访地点。

四、活动实施(一)活动前期准备1. 活动策划:成立活动策划小组,负责制定活动方案、分工协作。

2. 活动宣传:通过班会、校园广播等形式,宣传活动内容,提高学生参与度。

3. 活动物资:准备活动所需的物资,如奖品、食材、笔墨纸砚等。

”春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春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春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春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精选16篇)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我们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方面进行安排的书面计划。

那么你有了解过方案吗?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春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春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篇1一、实施对象:五年级全体同学二、活动目标:【知识目标】①了解春节的习俗②了解春节的由来③了解春节的文化【能力目标】①能对于“家乡的春节”提出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并组成研究小组,能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按照制定的方案开展活动,能对于活动过程对自己和组员作出评价②能利用信息技术收集有关家乡春节的信息。

培养学生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汇总和应用的能力。

③能清晰的说出自己的研究所得和感受,能以一定的形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情感目标】①通过对家乡春节的研究,使学生更加了解家乡风俗,培养对家乡的热爱,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②通过同学间互相讨论、合作交流,培养自己语言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体验自己学习的快乐和成功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三、活动准备:1.引导学生从网上或书上查找有关节日的背景资料。

2.引导学生向熟悉当地春节的有关机构和个人进行调查采访。

3.准备好外出活动所需的一些设备,如摄像机、相机等.四、活动过程:第一阶段:确定活动主题 ,分组制定计划1.通过开题课,学生讨论得出研究的总课题《走近家乡春节感受民风民俗》以及研究的3个主题:“春节的由来”、“春节的习俗”、“春节的文化”。

2.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主题自由组合,分配好人员,选好各个小组长。

然后由组长带领,明确活动目标、任务和要求,制定活动计划。

第二阶段:活动实施阶段1.按小组开展调查、访问、图片收集、查找资料;实地考察;分析调查结果并对活动所获得的资料认真做好记录。

由各组组长负责分工完成(访问方式有:实地访问、电话访问等形式,对象适度含盖老、中、青三个年龄阶段,组员根据访问的情况做好记录)2.集中交流,合作探究。

春节习俗专项实践报告(2篇)

春节习俗专项实践报告(2篇)

第1篇一、前言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为了深入了解和传承这一传统文化,我们小组在春节期间开展了一次专项实践活动。

通过实地调查、访谈和亲身参与,我们对春节的习俗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以下是我们的实践报告。

二、实践背景春节,又称农历新年,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它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人们在这一天团圆、欢庆,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春节习俗丰富多彩,包括贴春联、放鞭炮、拜年、吃年夜饭等。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传统习俗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我们小组决定开展春节习俗专项实践活动。

三、实践内容1. 实地调查我们小组首先对家乡的春节习俗进行了实地调查。

我们走访了长辈、邻居,了解他们对于春节习俗的认识和传承。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以下几种传统习俗:(1)贴春联:春联是春节期间的重要装饰,寓意着吉祥如意。

我们参观了当地印刷厂,了解了春联的制作过程。

(2)放鞭炮:放鞭炮是春节期间的传统习俗,象征着驱邪避灾。

我们实地观察了鞭炮的燃放过程,并了解其历史渊源。

(3)拜年:春节期间,人们相互拜年,表达祝福。

我们跟随家人走访亲朋好友,体验了拜年的过程。

(4)吃年夜饭:年夜饭是春节期间的重要活动,象征着团圆和幸福。

我们参观了当地餐馆,了解了年夜饭的菜谱和制作方法。

2. 访谈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春节习俗,我们小组对专家学者进行了访谈。

他们从历史、文化、民俗等方面为我们详细解读了春节习俗的内涵和意义。

3. 亲身参与我们小组积极参与了春节期间的各种活动,如贴春联、放鞭炮、拜年、包饺子等。

通过亲身参与,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春节的氛围和习俗的魅力。

四、实践成果1. 提高了对春节习俗的认识通过实践活动,我们小组对春节习俗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认识到这些习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2. 弘扬了传统文化我们小组将实践活动中的所见所闻分享给家人、朋友,提高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贡献了一份力量。

春节的习俗三年级作文5篇

春节的习俗三年级作文5篇

春节的习俗三年级作文春节的习俗三年级作文5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

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春节的习俗三年级作文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春节的习俗三年级作文5篇1在我的家乡,春节热闹非凡。

按照家乡的风俗,春节舞龙,一年四季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于是,大人们舞黄龙、青龙,小孩舞草龙。

今年,我们几个小孩就来个“孙悟空带领小猴舞草龙”。

正月初二上午,我们几个小伙伴分工,有的用稻草做龙身,有的用彩色纸糊龙头、龙须,有的用旧日历贴龙珠,最后还安上矿灯,一条精致的草龙栩栩如生地展现在眼前。

初二晚上,夜幕降临,小明穿着孙悟空的衣服握住龙头神气地说:“俺齐天大圣带领猴子来舞龙了。

”我们几个扮演猴子的小伙伴披着黄衣服跟在孙悟空的后面舞草龙,在大街上游动着。

刚走到军属张大妈的家门口,张大伯马上点燃鞭炮,随着“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孙悟空舞着草龙龙腾虎跃,小猴东东举着“龙珠”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地引逗龙头,孙悟空舞的龙身不停地扭动、翻腾,像海上的波浪翻滚着。

看的人越来越多,不一会儿就围得水泄不通。

“齐天大圣的草龙舞得真妙!”喝彩声响彻夜空。

孙悟空唱起了“军属张大妈,送儿参军保国家,立功受奖戴红花,光荣军属人人夸”的顺口溜。

张大妈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忽然,青年们舞来了一条青龙,草龙和青龙在一块空坪上比舞,一个像腾云驾雾,一个似兴风作浪,各显神通。

一位老大爷跷起大拇指夸奖说:“孙悟空的草龙与青龙比舞,真不赖。

”孙悟空眨眨火眼金睛,高兴地说:“谢谢乡亲们的夸奖。

春节的习俗三年级作文5篇2春节到了,家家户户喜气洋洋,团团圆圆。

春节有许多习俗,比如:贴春联,放鞭炮,吃饺子等等。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它们吧!贴门神这是几乎家家户户过年都要做,关于贴门神还有一段有趣神话传说:相传在古时候,有位龙王总想偷吃玉帝贡品,玉帝发现后狠狠地惩罚了它,可龙王依然屡教不改,于是,玉帝让两位身强力壮天神看守大门,不让龙王再来捣乱。

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8.2不一样的新年习俗 (18张)ppt

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8.2不一样的新年习俗 (18张)ppt

两个活动任意选择一个完成
1.不同地区、不同民族过年的习俗各不 相同,搜集并整理习俗资料,制作一份手 抄报。 2.为你所得到的“压岁钱”拟一个使用 计划,并征求父母意见。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小的给年龄大的拜年,晚辈给长 辈拜年,朋友之间可以相互拜年 2、拜年时,吉祥话要说的适宜,对不同 的人应有不同的祝福语。给老人拜年可以 说健康长寿,给有工作的人拜年祝他们工 作顺利。给经商的人拜年,祝他们生意兴 隆……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 节日。与春节相关的年俗,早 已由一种礼仪渐变为一种深深 打在每个中国人身上的烙印、 一种融入每个中国人血脉的习 惯。
不一样的新年习俗
春联,俗称“门对”,又名“春 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 故称春联。
春联堪称中华民族独创的艺术奇葩, 它以雅俗共赏的特性深受世代人民喜爱。 贴春联,是重要的年节民俗。春节前夕, 家家户户都要贴上红红的春联,一副副透 着喜庆和热烈的春联表达了人们迎新纳福、 企盼新生活的美好愿望。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 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 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 “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 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 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 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 影壁中。
门心
框对 斗斤
吃饺子是表达人们辞旧迎新之际祈 求愿望的特有方式。饺子的谐音“交子” 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过春节吃饺 子意味着大吉大利。另外饺子形状像元 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

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春节(3篇)

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春节(3篇)

第1篇导语: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为了让小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我校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社会实践活动。

以下是本次活动的详细报道。

一、活动背景春节,又称农历新年,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为了让学生们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节日氛围,我校决定在春节期间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春节的起源、习俗和文化内涵;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3. 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三、活动内容1. 举行“欢庆春节”主题班会在班会课上,班主任向学生们介绍了春节的起源、习俗以及文化内涵。

学生们通过观看视频、图片和分享故事,对春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制作春节手工艺品为了让学生亲手体验春节文化,学校组织了手工艺品制作活动。

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了窗花、灯笼、剪纸等传统手工艺品,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 走访慰问困难家庭为了让学生们学会关爱他人,学校组织了走访慰问困难家庭活动。

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带着礼物和祝福,走进了困难家庭,为他们送去了温暖。

4. 参观民俗博物馆为了让学生们更直观地了解春节文化,学校组织了参观民俗博物馆活动。

在博物馆内,学生们参观了丰富的民俗文物,了解了春节的历史和文化。

5. 举办春节文艺晚会在春节前夕,学校举办了盛大的春节文艺晚会。

学生们自编自导自演,展示了精彩的节目,为节日增添了喜庆的氛围。

四、活动成果1. 学生们对春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民族自豪感;2. 学生们在实践中培养了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3. 学生们之间的友谊得到增进,团队协作能力得到提高;4. 家长们对学校组织的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

五、活动总结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不仅让学生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还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继续开展类似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锻炼能力的平台,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

2024年三年级“寻找年味儿”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2024年三年级“寻找年味儿”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2024年三年级“寻找年味儿”综合实践活动总结今年的寒假期间,我们三年级组织了一场名为“寻找年味儿”的综合实践活动。

通过该活动,我们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春节的氛围,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此次活动获得了学生的满意与家长们的认可,取得了圆满成功。

首先,我们组织了一场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讲座,向学生讲解了春节的来历和相关习俗。

通过讲解,学生们对春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仅知道了传统春节的起源,也了解了家家户户贴春联、燃放鞭炮、过年的食俗等一系列传统习俗。

接下来,我们组织了一次“春联创作”活动。

学生们分成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用红纸和黑色毛笔,创作出了自己的春联。

他们不仅学会了写春联,还体会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

在活动中,学生们相互帮助,共同提出创意,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此外,我们还组织了一场品味春节美食的活动。

我们请来了一位专业厨师,教给学生们一些传统的新年菜肴的做法。

学生们亲自动手做春饼、饺子等传统菜品,不仅学会了一些烹饪技巧,还品尝到了自己亲手制作的美食,体验了做饭的乐趣。

最后,我们组织了一场“寻找年味儿”活动。

学生们分成若干个小组,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在学校周围寻找具有年味的景物,并拍摄下来。

这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和摄影技巧,还增加了学生和自然的亲密接触,让他们对春节的氛围有更深的感受。

通过这次“寻找年味儿”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们不仅丰富了寒假生活,还培养了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

活动结束后,我们还举办了一次展览,展示学生们的春联、美食制作和摄影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我们三年级的活动成果。

在活动总结会上,学生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他们对春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了解到了春节背后的文化内涵,同时也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他们还感谢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和耐心指导,在活动中收获了许多乐趣和成长。

总而言之,今年的“寻找年味儿”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们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024年三年级“寻找年味儿”综合实践活动总结范文(3篇)

2024年三年级“寻找年味儿”综合实践活动总结范文(3篇)

2024年三年级“寻找年味儿”综合实践活动总结范文____年三年级“寻找年味儿”综合实践活动总结____年春节期间,我校三年级开展了一场以“寻找年味儿”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

活动的总结如下:活动目标明确。

通过此次活动,我们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春节习俗与文化,感受到浓厚的年味儿。

我们希望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制作年货和体验传统活动,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

活动安排合理。

为了让学生有更全面的了解,我们将活动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首先,我们在教室里开展了有关春节的讲座,讲解了春节的由来、习俗和相关的传统食物。

然后,我们组织学生参观了春节市场,让他们亲身体验年货的种类和购买过程。

最后,我们安排了一场传统庙会活动,学生们可以参与各种传统游戏和表演,体验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活动内容丰富多样。

为了使活动更加丰富多样,我们设计了各种主题活动,包括年货制作比赛、拜年礼仪教学、年味儿手工制作等。

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不同的活动,并展示自己的才艺。

同时,我们还专门邀请了一些老年人来校,给学生们讲解中国传统文化,他们的亲身经历给学生们带来了深刻的印象。

活动效果显著。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不仅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还学会了许多传统的习俗和技能。

许多孩子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他们亲手制作了年货,表演了传统歌舞,展示了自己的才艺。

通过这些实践经验,他们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年味儿的独特魅力,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活动经验总结。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深刻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亲身参与,学生能够全面地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更加注重综合实践的培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去实践,发展自己的才能。

综上所述,____年三年级“寻找年味儿”综合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深入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增强了自己的文化自信心。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新年》教案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新年》教案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挂鞭炮,迎新年》一、活动背景春节自古以来就有着放鞭炮的传统,放鞭炮,让春节更加热闹,有着浓浓的年味,还寓意着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向往。

近些年国家倡导不放烟花炮竹,手工制作鞭炮挂起来也是一种迎新年的方式。

三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经过与学生商定,决定开展《挂鞭炮,迎新年》。

二、活动目标●通过上网、询问老师、去图书馆搜集有关鞭炮和春节的信息。

●通过运用卡纸制作鞭炮,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鞭炮对环境的作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活动参与者老师、三(3)班全体同学四、活动时长第一周:准备阶段。

教师以多媒体课件为主要传播媒介,拓展鞭炮在古代的作用和历史。

学生进行分组并集体讨论鞭炮在春节中代表什么、对比古代鞭炮和现代鞭炮的作用、烟花爆竹被禁止放的原因,学生将课前收集的资料进行筛选、汇总,再展示交流搜集成果。

第二周:活动阶段和总结阶段。

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亲身示范等方式,展示卡纸做成鞭炮的过程,学生模仿并运用卡纸制作鞭炮。

教师一旁进行指导和引导。

教师让同学们自发的展示自己的成果,并举办总结交流会,小组内部讨论这次综合课学到什么,并与大家分享,最后师生一起总结活动。

五、活动准备教师准备:红色和黄色卡纸、剪刀、双面胶、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剪刀、双面胶、有关鞭炮和春节的信息。

七、活动注意事项1.活动过程有用到尖锐物品,教师注意学生,防止学生受伤。

2.活动要以学生动手制作为主,教师指导为辅,注意引导学生要创新,不禁锢学生的思维。

3.团队意识要强,小组内出现争议,要平下心来认真听听别的同学的观点,取可取的部分。

4.收集资料过程要仔细,如有不明白的地方及时询问老师。

5.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客观也要有鼓励性评价。

小学综合实践春节习俗知多少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春节习俗知多少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春节习俗知多少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春节习俗的来历及意义。

2. 学习各种具有代表性的春节习俗,并分析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全面了解春节习俗的来历及意义。

2. 引导学生学习各种具有代表性的春节习俗,分析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三、教学内容:1. 春节习俗的来历及意义1) 春节的起源和历史背景2) 春节对于中国人民的重要意义3) 春节习俗的传承和发展2. 具有代表性的春节习俗1) 团年饭:家人团聚的重要活动,象征着团圆和幸福。

2) 放鞭炮:用烟火驱赶恶鬼,象征着驱邪和驱除厄运。

3) 贴春联:寄托对新年美好祝愿的表达,并增添节日氛围。

4) 拜年:以礼拜访亲朋好友,传递新春祝福,增进人际关系。

5) 穿新衣:象征着新年新气象,希望一切都过得顺利。

6) 红包:给孩子和晚辈的压岁钱,希望他们在新的一年里顺利成长。

四、教学方法:1. 情景导入法:通过联想或观察图片等方式,引发学生对春节的认知和思考。

2. 讲解法:结合课堂教学,深入浅出地解释春节习俗的来历和意义。

3. 观察法:观察并分析实际生活中的春节习俗,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4. 小组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分成小组,就一个春节习俗进行课堂合作探究。

五、教学步骤:1. 导入(约5分钟)通过展示春节的图片、视频或播放相关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回忆和介绍自己对春节的了解和认知。

2. 讲解春节习俗的来历及意义(约15分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介绍春节习俗的起源、历史背景以及对中国人民的重要意义。

3. 学习具有代表性的春节习俗(约35分钟)a) 观察与分析:老师展示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团年饭、放鞭炮、贴春联等习俗的特点和背后的文化内涵。

b) 小组合作:学生分成小组,选择一个习俗进行深入探究,包括其历史来龙、意义和在现代生活中的表现等方面。

每个小组选取一个代表作简要汇报。

2023年三年级“寻找年味儿”综合实践活动总结(精选3篇)

2023年三年级“寻找年味儿”综合实践活动总结(精选3篇)

2023年三年级“寻找年味儿”综合实践活动总结(精选3篇)篇一:2023年三年级“寻找年味儿”综合实践活动总结本次“寻找年味儿”综合实践活动在2023年春节期间在我们学校如期举行。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感受到了浓厚的年味,也学到了许多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知识和技能。

活动开始前,我们学习了一些和春节相关的传统习俗和节日食品,比如过年贴窗花、包饺子、放鞭炮等。

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亲身参与,通过亲手制作和体验,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些传统文化。

在活动中,我们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不同的任务。

有的小组负责制作窗花和春联,有的小组负责准备年夜饭的食材和烹饪,有的小组负责策划文艺表演,还有的小组负责整理资料和制作宣传海报等。

每个小组都展示了自己的才艺和能力,让我们的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在年夜饭上,我们共同品尝了自己亲手制作的饺子和其他传统菜肴。

大家欢聚一堂,共度了一个温暖而有意义的新年之夜。

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学会了团队合作和分工合作的重要性,也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此外,我们还参观了一些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地方,比如博物馆和庙宇。

在这些地方,我们了解了更多的历史和文化知识,并且亲眼见到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品和文物。

这些参观活动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通过本次“寻找年味儿”综合实践活动,我们不仅加深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也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希望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将年味传递给更多的人。

篇二:2023年三年级“寻找年味儿”综合实践活动总结我们学校在近期举办了一次“寻找年味儿”综合实践活动,让我们同学更加亲近和了解中华传统文化。

这次活动收获颇丰,增强了我们对年味的认识和体验,也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活动中,我们分为几个小组,分别进行不同的任务。

有的小组负责制作窗花和门神,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用纸张和剪刀动手制作,体会到了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小学过年综合实践活动

小学过年综合实践活动

一、活动背景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它象征着团圆、幸福和吉祥。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感受节日的氛围,增强实践能力,我们特开展小学过年综合实践活动。

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将亲身体验传统习俗,培养爱国情怀,提升综合素质。

二、活动目标1. 了解春节的起源、习俗和文化内涵。

2. 培养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增强同学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4. 提高同学们的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三、活动内容1. 活动一:春节知识竞赛(1)活动目的:通过竞赛形式,让同学们了解春节的相关知识。

(2)活动内容:组织同学们进行春节知识竞赛,内容包括春节的起源、习俗、传统美食、对联等。

(3)活动时间:2课时2. 活动二:制作年夜饭(1)活动目的:让同学们亲手制作年夜饭,体验传统美食的魅力。

(2)活动内容:邀请家长和老师协助,教授同学们制作年夜饭的烹饪技巧,如包饺子、做汤圆、蒸年糕等。

(3)活动时间:2课时3. 活动三:贴春联、挂灯笼(1)活动目的:让同学们了解春联、灯笼的寓意,体验传统节日的氛围。

(2)活动内容:组织同学们亲手制作春联、灯笼,并在班级内进行展示。

(3)活动时间:2课时4. 活动四:写对联、猜灯谜(1)活动目的:培养同学们的文学素养,提高审美能力。

(2)活动内容:组织同学们进行对联创作比赛,并开展猜灯谜活动。

(3)活动时间:2课时5. 活动五:参观民俗展览(1)活动目的: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活动内容:组织同学们参观民俗展览,了解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等。

(3)活动时间:1课时6. 活动六:举办春节联欢晚会(1)活动目的:让同学们展示自己的才艺,增进班级凝聚力。

(2)活动内容:组织同学们自编自导自演春节联欢晚会,包括歌曲、舞蹈、小品、相声等节目。

(3)活动时间:2课时四、活动实施步骤1. 活动前期准备:确定活动主题,制定活动方案,准备活动所需的场地、器材、物资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节的习俗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扫尘“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

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

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

“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

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

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

“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

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

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

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

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

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

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守岁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

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

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

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

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拜年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

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

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春节食俗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

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

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

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

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

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

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

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

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

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

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

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

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一年春作首;六畜猪为先。

人开致富路;猪拱发财门。

义犬守门户;良豕报岁华。

巳呼迎盛世;亥算得高年。

天狗归仙界;亥猪拱福门。

天狗驱寒尽;宝猪带暖春。

六畜猪为宝;四时春最新。

生财猪拱户;致富燕迎春。

亥时春入户;猪岁喜盈门。

农户百猪乐;神州万象新。

守家劳玉狗;致富有金豕。

守家夸玉犬;致富赞金猪。

阳春臻六顺;猪岁报三多。

财神随岁至;豕崽拱门来。

狗守太平岁;猪牵富裕年。

和顺一门有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横批:万象更新一年四季春常在万紫千红永开花横批:喜迎新春春满人间百花吐艳福临小院四季常安横批:欢度春节百世岁月当代好千古江山今朝新横批:万象更新喜居宝地千年旺福照家门万事兴横批:喜迎新春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横批:吉星高照百年天地回元气一统山河际太平横批:国泰民安春雨丝丝润万物红梅点点绣千山横批:春意盎然一干二净除旧习五讲四美树新风横批:辞旧迎春五湖四海皆春色万水千山尽得辉横批:万象更新07年春节晚会对联和睦上联:二十四时节气,乾坤竞秀下联:五十六朵奇葩,和睦同春横批:天人合一和美上联:天和、地和、人和,和融华夏下联:歌美、舞美、花美,美在今宵横批:新春大吉和顺上联:和和顺顺千家乐下联:月月年年百姓福横批:国泰民安和谐上联:党心、民心、万众一心,科学发展春风起下联:国运、家运、宏图大运,社会和谐旭日升横批:万象更新一帆风顺吉星到万事如意福临门横批:财源广进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横批:吉星高照一干二净除旧习五讲四美树新风横批:辞旧迎春一年好运随春到四季彩云滚滚来横批:万事如意一年四季春常在万紫千红永开花横批:喜迎新春一年四季行好运八方财宝进家门横批:家和万事兴春节,是农历的岁首,也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

古代过“年”不是在腊月二十九日或三十日,而是在“蜡日”,即后来的“腊八”。

南北朝以后,把“蜡祭”移至岁末。

到了民国时,改用阳历,才把阴历年叫“春节”,因为春节一般都在“立春”前后。

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

俗称“过年”。

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朝、三始、三元等别称,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春节,顾名思义就是春天的节日。

春天来临,万象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

人们有足够的理由载歌载舞来迎接这个节日。

于是,节前就在门脸上贴上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

当春姑娘来到门口时,会念一遍寄托新一年美好愿望的句子,这一念,好运真的来了。

同样寓意的事情还有挂大红灯笼和贴“福”字及财神像等,“福”字还必须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到了”。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

“年”是什么呢?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

“年”一来。

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

“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

1993年,北京市人民政府颁布了禁放烟花爆竹的法律,使这一沿续了几百年的习俗成为历史。

春节是个亲人团聚的节日,这一点和西方的圣诞节很相似。

离家的孩子这时要不远千里回到父母家里。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团年”。

团圆夜,家家户户阖家欢聚,叙旧话新,互相祝贺鼓励。

我国北方地区在此时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