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量法测定 水分 原始记录

合集下载

重量法测定 水分及挥发物 原始记录

重量法测定 水分及挥发物 原始记录
计算公式
肥皂中水分和挥发物的含量X,以质量百分数表示,按式(1)计算:
m1-蒸发皿搅拌棒(及砂子)和试验份加热前的质量,g;
m2-蒸发皿搅拌棒(及砂子)和试验份加热后的质量,g;
m0-蒸发皿搅拌棒(及砂子)的质量,g。
以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表示至整数个位作为测定结果
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样品编号
蒸发皿质量m0(g)
重量法测定水分及挥发物原始记录
第 页 共 页
检测项目
水分及挥发物
检测开始时间
年月日
检测依据
QB/T2623.4-2003 QB/T 2485-2008
检测结束时间
年月日
检测方法

ME204E电子天平
仪器编号
××/××-004
样品处理情况
依QB/T2623.4-2003处理
加热前质量m1( g )
恒重1
恒重2
加热后质量m2(g)
测定结果
(%)
报出结果(%)
检测人: 校核人: 审核人:
重量法测定原始记录(续表)
第 页 共 页
样品编号
蒸发皿质量m0(g)
加热前质量m1( g )
恒重1
恒重2
加热后质量m2(g)
测定结果
(%)
报出结果(%)
检测人: 校核人: 审核人:

水分含量检测原始记录表

水分含量检测原始记录表

/
22.4181
22.4180
/
23.6770
23.6768
/
22.3436
22.3435
/
23.4305
23.4304
/
24.1608
24.1606
/
22.0420
22.0418
/
21.1959
21.1957
/
计算值 X(g/100g)
34.79 34.52 41.20 41.31 37.57 37.44 41.99 41.96
平均值X 精密度 (g/100g) (%)
34.7
0.8
41.3
0.3
37.5
0.3
42.0
0.1
报告结果 (%)
34.7 41.3 37.5 42.0
仪器设备 计算公式
备注
电子天平(编号: ) 电子天平( ) 电热鼓风干燥箱(编号: )
数显恒温水浴锅 其他
X m m1 m2 100%
m
马弗炉
1、以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结果的差值不应超过算术平均值的 10% 2、以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表示,保留 两位有效数字 3、其他:
真空干燥箱( )
检测人:
复核人:
日期:
样品编号
-0001 -0002 -0003 -0004
样品名称
馒头1 馒头2 馒头3 千层饼
取样量 m/( g )
2.1463 2.1436 2.1287 2.1327 2.1383 2.1342 2.0956 2.0864
干燥后器皿质称重
第三次称 重
21.8930
21.8928
/

重量法原始记录.4.20 最终

重量法原始记录.4.20 最终
□是
□否
计算公式:□ = □
备注:
样品名称
及编号
取样量V(mL)
空容器恒重W0(g)
质量差
(g)
允许质量差
(g)
是否
合格
容器+样品恒重W(g)
质量差
(g)
允许质量差
(g)
是否
合格
残余物
(g)
结果
(mg/L)
平均值
(mg/L)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称量瓶恒重,取适量水样过滤,于105℃烘箱内干燥1h,冷却至室温,称量至恒重;
□其他
样品名称
及编号
取样量V(mL)
空容器恒重W0(g)
质量差
(g)
允许质量差
(g)
是否
合格
容器+样品恒重W(g)
质量差
(g)
允许质量差
(g)
是否
合格
残余物
(g)
结果
(mg/L)
平均值
(mg/L)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是□否Fra bibliotek备注:
□HJ/T 51-1999□《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
□其他
预处理
□蒸发皿恒重,取水样过滤,取适量滤液于蒸发皿中,水浴蒸干,于℃烘箱内干燥1h,冷却,称量,至恒重;

出厂水分检验原始记录

出厂水分检验原始记录

固体饮料水分检验原始记录
产品名称生产日期
型号规格检测日期
检测方法GB5009.3检测项目水分的测定
平行样
ⅠⅡ
项目
皿重(g)W0
烘前皿+样重(g)W1
烘后皿+样重(g)W2
水分结果(%)
平均值%
W1-W2
公式:水分%=————×100
W1-W0
式中:
X——水分及挥发物含量,%;
W1——加热前玻璃容器和测试样品的质量,单位为克(g);
W2——加热后玻璃容器和测试样品的质量,单位为克(g);
W0——玻璃容器的质量,单位为克(g);
100——单位换算。

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0%。

检验员审核员。

重量法测定 水浸出物 原始记录

重量法测定    水浸出物    原始记录
计算公式
水浸出物含量=
式中:m0-试样质量,g;
m1-干燥后的茶渣质量,g;
ω -试样干物含量(质量分数),%;
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
样品编号
试样取样量
m(g)
干燥后质量m1( g )
和试样质量m2(g)
ω(%)
烘后质量m4( g )
测定结果
(%)
报出结果(%)
检测人: 校核人: 审核人:
重量法测定水浸出物原始记录(续表)
第 页 共 页
样品编号
试样取样量m(g)质m1(g)和试样质量m2(g)
烘后质量m3( g )
烘后质量m4( g )
测定结果
()
报出结果()
检测人: 校核人: 审核人:
重量法测定水浸出物原始记录
第 1 页 共 1 页
检测项目
水浸出物
检测开始时间
年月日
检测依据
GB/T 8305-2013
检测结束时间
年月日
检测方法
温度及相对湿度
℃%
仪器型号及名称
SHG-9101-3A电热鼓风干燥箱
仪器编号
××/H×-010
ME204E/电子天平
××/H×-004
样品处理情况
依GB/T 8305-2013要求,先用磨碎机将少量试样磨碎,弃去,再磨碎其余部分。

001 食品中水分检验原始记录

001 食品中水分检验原始记录

X (%)
2
6.计算公式
水分含量: X %
m1 m2 m3 100 m1
(1)恒重前后相邻两次质量误差不超过 2 mg; 7.其他说明 (2)m2 、m3 取两次测定之较小值。 检验: 校核:

页共

仪器编号
量值朔源状态 在检定合格有效期内 非量值朔源
精密称取适量样品 m1(g)于已恒重的称量皿 m2(g)中,在 103℃ 下干燥 2-4h 4.检验过程 (干燥开始时间: 点 分,干燥结束时间: 点 分) ,取出置于干
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并重复操作直至恒重,得 m3(g) 。 5.检验结果: m2(g) 平行测定 第一次 测定值 1 第二次 测定值 m1(g) m3(g) 第一次 测定值 第二次 测定值 X(%)
XXXXXXXXXXXXXXXX 企业名称 食品中水分检验原始记录
样品编号: _______________
样品名称:
检验时间: ______________
环境条件: 温度: 1.检验项目 2.检验方法

湿度
% 水分/干燥失重 GB 5009 .3
大气压
KPa
仪器名称 3.检测仪器 电子天平 电热干燥器

重量法测定 复水率 原始记录

重量法测定 复水率 原始记录
重量法测定复水率原始记录
第 页 共 页
检测项目
复水率
检测开始时间
年月日
检测依据
Q/LDS 0002S-2018
检测结束时间
年月日
检测方法
/
温度及相对湿度
℃%
仪器型号及名称
ME204E电子天平
仪器编号
×××/HY-004
样品处理情况
/
计算公式
检出限
定பைடு நூலகம்限
样品空白值
样品编号
样品质量
(g)
复水前质量m1( g )
恒重1
恒重2
复水后质量m2(g)
测定结果
(%)
报出结果(%)
检测人: 校核人: 审核人:
重量法测定原始记录(续表)
第 页 共 页
样品编号
质量
()
质量m1( g )
恒重1
恒重2
和试样质量m2(g)
测定结果
()
报出结果()
检测人: 校核人: 审核人:

水分测定原始记录

水分测定原始记录

水分测定记录
哎呀,说起这个水分测定记录嘛,那可真是个细致活路儿。

早上一上班,我就赶紧把设备擦得锃亮锃亮的,生怕有丁点儿灰尘影响了测量的精准度。

打开那台老式的烘箱,预热到指定温度,跟烤面包似的,得耐心等它“热身”好。

接着,从样品堆里头精挑细选了几份,每一样都称得仔仔细细的,重量嘛,得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马虎不得。

然后,轻轻地把它们放进烘箱里头,调好时间,就开始慢慢烘干这些个“水娃娃”了。

这段时间,我也没闲着,一会儿看看温度表稳不稳,一会儿又担心样品别给烤焦了,心里头跟揣了只兔子似的,砰砰直跳。

好不容易等到时间一到,赶紧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把样品取出来,再放到天平上称一称。

这一称,嘿,重量轻了不少,那减少的部分,可不就是咱们要测的水分嘛!
记录数据的时候,我更是打起十二分精神,生怕写错一个数字,那可就前功尽弃了。

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每一笔一划都代表着实验的真实结果。

最后,再检查一遍,确认无误后,才长长地舒了口气,这水分测定记录啊,总算是圆满完成了。

说起来,这工作虽然枯燥,但想到能为产品质量把关,心里头还是美滋滋的。

毕竟,咱们四川人做事,讲究的就是个实在和细致嘛!。

水分检验原始记录表格

水分检验原始记录表格
水分检验原始记录表产品名称生产日期型号规格检测日期检测方法gb50092362016检测项目水分的测定平行样项目水分结果平均值加热前玻璃容器和测试样品的质量单位为克加热后玻璃容器和测试样品的质量单位为克玻璃容器的质量单位为克单位换算
水分检验原始记录表格
水分检验原始记录表
产品名称
生产日期
型号规格
检测日期
W2— — —加热后玻璃容器和测试样品的质量, 单位为克( g) ;
W0— — —玻璃容器的质量, 单位为克( g) ;
1 0 0— — —单位换Biblioteka 。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0%。
检验员
审核员
检测方法
GB5009.236-2016
检测项目
水分的测定
平行样
项目


皿重(g)W0
1
2
烘前皿+样重(g)W1
烘后皿+样重
(g)W2
1
2
水分结果(%)
平均值 %
W1-W2
公式:水分%=————×100
W1-W
式中:
X — — —水分及挥发物含量, %;
W1— — —加热前玻璃容器和测试样品的质量, 单位为克( g) ;

水分检测记录

水分检测记录

水分检测记录表
产品名称
生产时间
检验时间
1M
2M
3M
X 备注
标准依据
GB5009.3-2010
检验过程:
将干净的称量瓶或蒸发皿,置于101℃~105℃干燥箱中,瓶盖斜支于瓶边,加热1小时,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0.5小时,称量。

将样品磨细至颗粒小于2nm ,称取试样2g-10g (精确至0.0001),放入已恒重的容器中,置于101℃~105℃干燥箱中,瓶盖斜支于瓶边,干燥2-4小时,盖好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0.5小时后称量。

注:重复上述过程,两次前后质量差不超过2mg ,即为恒重。

公式:100/X 312
1⨯--=m m m m
X ——试样中水分的含量,单位为克每百克(g/100g )
1M ——称量瓶和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
2M ——称量瓶和试样干燥后的质量,单位为克(g ) 3M ——称量瓶的质量,单位为克(g )
注:水分含量≦7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量法测定水分原始记录
第 页 共 页
检测项目
水分
检测开始时间
年月日
检测依据
GB 5009.3-2016
检测结束时间
年月日
检测方法
第一法直接干燥法
温度及相对湿度
℃%
仪器型号及名称
DHG-9101-3A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
仪器编号
××/××-010
ME204E电子天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04
样品处理情况
依据GB 5009.3-2016对样品进行处理
(g/100g)
报出结果(g/100g)
检测人: 校核人: 审核人:
计算公式
样品编号
称量瓶量
m3(g)
干燥前质量m1( g )
恒重1
恒重2
干燥后质量m2(g)
测定结果
(g/100g)
报出结果(g/100g)
检测人: 校核人: 审核人:
重量法测定水分原始记录(续表)
第 页 共 页
样品编号
称量瓶量
m3(g)
干燥前质量m1( g )
恒重1
恒重2
干燥后质量m2(g)
测定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