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政府职能与政府调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转移支付、国家政策等防止两极分化
财政功能:税率税种变动调节比例关系、财政支出计划实现经济目标 对资源合理利用的影响:税收、立法或行政措施 国家运用财政、货币、产业、国际收支等政策,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必要的行政管理:政权力量直接控制经济活动。
二 政府干预经济的职能分解
政府的三个职能:行政管理职能、宏观调控职能、所有者职能。不同:
就是一个如何评估政策手段效率的问题。
经济政策手段选择原则:
——目标变量对政策手段反应的大小→选择更有力度的政策手段。 ——政策手段显效的速度和结果→选择较易实现显效快的政策手段 ——政策手段对克服不合理经济现象所起的作用→选择对非合理经济现象存在原
因起直接作用政策手段
——资源成本→选择实现一定经济目标成本最小的政策手段 ——选择性与变动性→选择可以一一种方式实现,具有可变动性的政策手段。 ——间接经济效应→选择间接正效应超过负效应的政策手段 ——社会政治效应→选择社会政治利益最大化但成本最小化的政策手段

提高公共服务:对内:形成和谐社会环境:公共基础建设,国内治安;对外:维护
和平国际环境: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抵御外敌,从事外交活动。
维护市场秩序:经济立法和司法规范


直接参与某种经济活动:1、通过市场中介调节企业行为,2、国家直接投资方式提
供公共产品或创办垄断性企业。
制度创新:政府倡导组织、推进。 影响收入分配:采取政策:1、调整生产要素相对价格,2、调整收入规模,3、税收,
第八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的政府调节
第一节 政府调节经济的必要性
第二节 政府干预经济的功能与范 围的界定 第三节 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目标 选择
第四节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手段 选择
第五节 经济政策选择与经济效率
第一节 政府调节经济的必要性
一 市场机制并非是尽 善尽美 二 政府纠正市场失灵 的能力有限 三 政府干预与市场调 节的合理界定
关于政府与市场关系模式的各种见解: “板块论” “渗透论” “二次调节论” 自由市场模式 有调节的市场经济模式

学术争鸣(2): 中国的政府与市场关系模式(续)


中国政府与市场关系模式的背景:
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比较落后的市场经济 中国的市场经济模式应当充分考虑工业化与社会主 义宪法制度这两个基本的约束条件
第四节 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手段选择
一 经济政策手段的构 成 二 经济政策手段传导 机制 三 经济政策手段的效 率及其选择原则
一 经济政策手段的构成
经济政策手段:是国家为了实现经济政策目标所采取的方法,
财政政策手段:通过政府的收入与支出调节有效需求,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手段:收 入政策(税收政策),支出政策(财政预算),补贴政策。政策:放松型:指通过减少财 政收入或扩大财政支出刺激社会总需求增长的政策。紧缩性:指通过增加财政收入或减少 财政支出以抑制社会总需求增长的政策。

中国的现实选择:政府主导下的市场经济模 式
第二节 政府干预经济的功能与范围的界定

二 三
适度政府干预的界定 政府干预经济的职能分解 政府干预经济的制度基础
一 适度政府干预的界定

适度政府干预经济关键:是要选择合适的政府干预方式以及怎样把政府干预控制在
必要的限度内。有利于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转,能够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企业条件:对调控灵敏反映,企业具有产权明确、自主权、独立利益等特征为。
——完善市场条件:单一依赖市场、买方市场、市场信号灵敏度高、完善的市场体系。
——满足这些条件:通过深化企业改革和完善市场集中,重新构造微观基础。
第三节 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目标选择
一 经济政策的基本目 标 二 经济政策的具体目 标 三 经济发展中政策目 标可能冲突的区域
遵循的目标函数不同、作用对象不同、实施管理依据不同。
政府职能分离:行政管理权、宏观调控权、资产所有权。
1、行政管理权由各级行政机构掌握,政府机构通过行政机制实现行政管 理目标:1、人大:立法,政府行政管理手人大监督考核;2、政府提供公共 产品和从事或控制国计民生的投资活动;3、政府在重大危机时具有“最后 控制手段”。 2、宏观控制权由调控职能机构掌握:1、计委:中长期计划,2、财政部、 央行:通过货币财政政策把体现国家经济政策目标的经济参数输入市场,间 接调节经济。 3、资产所有权:国资委代表国家掌管,通过两权分离使国有企业成为独 立法人,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殖。
一 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
经济政策的目标系统:一般可分为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 经济政策基本目标(最终目标):是基于一定价值判断及主导思想而提出
的规范性概念。归纳为:经济稳定化、资源配置高效化、分配公平化。具体可分 为三类:
——效率、增长、稳定:基本目标是效率,经济增长是个动态过程,需
要经济稳定。
货币政策手段:中央银行通过金融系统和金融市场,调节国民经济的货币供给量,影响 投资等经济活动,进而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工具:法定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再贴现率 (央行向商行贷款利率)、公开市场业务。(贷款利率)。局限性:刺激、流通、时滞
行政管理手段: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凭借政权的威力,通过发布命令、指示等形式来干预 经济生活的经济政策手段。各种管制、限制范围。
传导机制作用机理:经济政策手段通过市场中介与微观主体发生关系,表现为双
向反馈系统:政府根据政策目标选择政策措施→ ←通过市场中介 → ←影响 微观经济行为 → ←影响宏观总需求(政策)目标。
政策目标实现——政策不变,否——探索新目标政策
三 经济政策手段的效率及选择原则
政策手段效率评估:同一政策目标可以选择不同的政策手段,其选择实际
却阻碍和限制了市场功能的正常发挥,从而导致经济关系扭曲,市场缺陷和 混乱加重,以致社会资源最优配置难以实现。
国家干预主义受到怀疑的主要原因:
——政府能否按照全社会利益进行决策? ——依靠政府干预来匡正市场机制会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
——政府对于纠正市场失灵的能力有限
——政府对市场干预会诱发寻租行为 ——政府干预的经济效率?
wk.baidu.com
市场调节的优、缺点:借助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置效率较高,但存在市场 失灵:解决不了社会公平、长期发展问题
政府干预和市场调节效率取决社会经济条件:1、市场非常完善、市场信号 灵敏能及时反映供求变化,市场调节比政府干预更有效;2、市场不完善、 市场失灵,或市场调节引起波动较大政府干预比市场调节更有效。 政府干预或市场调节功能评价不能绝对化:在实践中要将两者很好结合起 来。
学术争鸣(1): 关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分歧
传统计划经济理论:市场的自发性和盲目性 将不可避免导致经济危机,因而经济应在政 府控制下游计划运行 主流新古典理论:市场为主,政府只在市场 失灵领域起补充作用 评论:考察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正确出发点: 立足于基本的历史和社会环境。

学术争鸣(2): 中国的政府与市场关系模式
三 政府调控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
政府调控经济:调控主体运用调控(经济、法律、行政)手段,通过一定的传导
机制,作用于调控对象,以达到预期的调控目标。
政府调控经济必须具备微观基础:1、微观主体对政府宏观调控能作出 适应
性反映2、微观基础总是与体制条件相联系。
政府运用经济手段通过市场中介调节微观主体行为的基础条件:
一 市场机制并非是尽善尽美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竞争所实现的资源配置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或指
市场机制不能实现某些合理的社会经济目标。
原因:外部性、垄断、市场不完全、分配不平等、体制不完善
解决:政府调节
外部性、垄断、市场不完全、 分配不平等、体制不完善
二 政府纠正市场失灵的能力有限
计划(政府)失灵:是指政府干预经济不当,未能有效克服市场失灵,
——经济福利:效率和增长都是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分配公正:是保证效率和增长的条件。
二 经济政策的具体目标
经济政策具体目标:是基本目标派生的,也是实现基本目标的条件,主要
有: ——经济增长 ——物价稳定 ——充分就业 ——产业结构高级化 ——国际收支平衡。
三 经济发展中政策目标可能冲突的区域
经济政策目标系统中目标关系:独立性:互不相关;关联性:1、互补关系:相互促
进、2、交替冲突:相互排斥,3、互补转向冲突:运用引起的冲突。
经济政策目标冲突(相互排斥)主要发生在以下领域:
1、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之间的交替关系:经济增长←增加投资←低利率(货币供应 增加)←实际工资率下降(物价上涨);经济增长→投资和消费需求→物价上涨;控制物 价→经济增长减慢。 2、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之间的交替关系:扩大就业→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物价上 涨;抑制通货膨胀→紧缩货币供应→缩小投资规模→失业率上升。 3、平等与效率之间的交替关系:强调效率→拉大收入差别;强调平等收入均等化→ 缺乏刺激→影响效率。 4、国内均衡与国际均衡之间的交替关系:国内均衡: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国际均 衡:国际收支平衡。国内均衡→降低国际竞争力→不利国际均衡;国际均衡→不利充分就 业和物价稳定。 5、物价稳定与满足公共需要目标之间、经济增长目标与环境保护之间、资源合理配 置目标与地区、部门发展目标平衡之间的交替关系。
三 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的合理界定 政府干预和市场调
节都有正负效应, 政府干预优点、缺点:优点:协调:不同产业部门的协调、社会经济关系 即各有所长,各有 所短 的协调、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协调、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的协调;优势: 强制力:征税权、禁止权、处罚权、节约交易费用;缺点:运用不当,降低 经济效率。
经济法制手段:国家依靠法律的强制力量来保障经济政策目标实现的手段。约束性、强
制性、稳定性。
制度约束:资产制度、税制、金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
二 经济政策手段传导机制和选择原则
传导机制:行政:纵向隶属行政机制;经济法律:经济立法和司法系统; 经
济:市场运行机制。
市场机制完善的条件:
——具有敏感边际行为的市场主体:企业独立法人,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完全受市场束。 ——消除导致市场信号扭曲的非经济因素,鼓励正当竞争,限制区域封锁和垄断,使价格 反映稀缺。 ——市场体系完善:开放、顺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