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通信过程
tcp通信流程
tcp通信流程TCP通信流程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传输协议,广泛应用于互联网通信中。
本文将介绍TCP通信的流程,从建立连接到关闭连接的整个过程。
1. 建立连接在TCP通信中,建立连接是第一步。
通信双方将进行三次握手来建立连接。
首先,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一个连接请求报文段。
服务器接收到请求后,回复一个确认报文段,表示接收到了请求。
最后,客户端再次回复一个确认报文段,确保连接建立成功。
2. 数据传输一旦连接建立成功,通信双方可以开始进行数据传输。
TCP使用滑动窗口的机制来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
发送方将数据按照一定的大小分割成多个报文段,并按顺序发送给接收方。
接收方收到报文段后,会发送确认报文段给发送方,表示已经正确接收到数据。
如果发送方超过一定时间没有收到确认报文段,会重新发送之前发送的报文段。
3. 流量控制TCP通过流量控制机制来控制发送方的发送速率,以避免接收方无法及时处理大量数据的情况。
接收方通过发送确认报文段的方式告诉发送方自己的接收窗口大小。
发送方根据接收方的接收窗口大小来控制发送速率,保证发送的数据不会超过接收方的处理能力。
4. 拥塞控制拥塞控制是TCP保证网络稳定性的重要机制。
TCP通过一系列的算法来检测网络的拥塞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
当网络拥塞时,TCP会减少发送的数据量,以减轻网络负担。
而当网络畅通时,TCP会逐渐增加发送的数据量,以提高传输效率。
5. 关闭连接当数据传输完成后,通信双方需要关闭连接。
关闭连接同样需要进行三次握手。
首先,一方发送一个关闭连接的请求报文段。
接收方收到请求后,回复一个确认报文段,表示已经准备好关闭连接。
最后,发送方再次回复一个确认报文段,表示同意关闭连接。
这样,连接就成功关闭了。
总结起来,TCP通信流程可以分为建立连接、数据传输、流量控制、拥塞控制和关闭连接五个阶段。
通过这些机制,TCP能够在不可靠的网络上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
无论是在网页浏览、文件下载还是视频传输中,TCP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用户提供稳定、高效的网络体验。
tcp握手协议过程
tcp握手协议过程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协议。
在使用TCP协议进行通信时,首先会进行握手过程,以确保双方能够建立起可靠的通信通道。
TCP握手过程通常被称为三次握手,由客户端和服务器共同完成。
下面将分别介绍客户端与服务器在握手过程中的行为。
第一次握手:客户端发送SYN握手过程开始时,客户端会向服务器发送一个带有SYN(同步序列编号)标志的数据包。
SYN标志表示客户端请求建立连接,并附带一个随机的初始序列号,用于标识数据包的顺序。
第二次握手:服务器发送SYN+ACK当服务器收到客户端的请求后,会发送一个带有SYN和ACK (确认序列编号)标志的数据包给客户端。
SYN标志表示服务器已经接收到客户端的请求,ACK标志表示服务器确认收到了客户端的初始序列号,并附带一个随机的初始序列号。
第三次握手:客户端发送ACK最后,客户端会向服务器发送一个带有ACK标志的数据包,确认服务器的确认,并附带服务器的初始序列号。
完成了三次握手后,客户端和服务器就可以开始进行数据传输了。
在握手过程中,每一次握手都是双方确认对方的身份,并建立起可靠的通信路径。
TCP握手协议的设计有以下几个目的:1. 确保通信双方的可靠性:通过三次握手,确保客户端和服务器都能够确认对方的存在,并建立起可靠的通信连接。
2. 防止失效的连接请求到达服务器:如果只进行两次握手,当客户端发送完SYN后失效,而服务器没有收到请求,将会一直等待,导致资源浪费。
通过第三次握手,可以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
3. 防止已建立的连接请求又发送给服务器:如果一个已经建立起连接的请求又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会产生错误。
通过三次握手,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4. 确保通信双方的序列号同步:通过初始的序列号交换,确保客户端和服务器在正式传输数据之前能够对数据进行正确的序列编号,以保证数据传输的有序性。
简要描述tcp协议的3次握手过程
简要描述tcp协议的3次握手过程
TCP协议的3次握手过程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传输
协议,它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
在使用TCP协议进行通信时,需要进
行3次握手过程以建立连接,详细描述如下:
第一次握手:客户端发送SYN报文
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一个SYN(Synchronize Sequence Number)
报文,其中SYN标志位被设置为1。
该报文中包含一个随机的序列号seq=x。
第二次握手:服务器回复ACK+SYN报文
服务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SYN报文后,需要回复一个ACK (Acknowledgement)和SYN标志位都被设置为1的报文。
在该报文中,确认号ack=x+1,并且服务器也会生成一个随机序列号seq=y。
第三次握手:客户端回复ACK报文
最后一步是客户端回复一个ACK确认包给服务器。
该包中ack=y+1,并且seq=x+1。
建立连接后,双方就可以开始进行数据传输了。
注意事项:
1. 三次握手过程是为了确保双方都能够正确地收发数据。
如果只有两
次握手,则可能存在重复或者丢失数据的情况。
2. 在三次握手过程中,每个阶段都需要等待对方确认才能进入下一阶段。
如果某个阶段超时,则需要重新发送对应的报文。
3. 在三次握手过程中,每个报文中都包含了序列号和确认号。
这些信
息用于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4. TCP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协议,因此在通信结束后,需要进行四
次挥手过程以关闭连接。
描述tcp通信建立连接的过程
描述tcp通信建立连接的过程
TCP通信建立连接是基于三次握手的过程。
当客户端想要与服务器建立连接时,它会发送一个SYN(同步)包到服务器端,请求建立连接。
服务器收到SYN包后,会回复一个SYN-ACK(同步-确认)包表示确认收到请求,并告诉客户端服务器已经准备好接收数据。
最后,客户端会回复一个ACK(确认)包,表示它已经收到了服务器的回复,连接建立成功。
这个过程涉及到三个重要的步骤:
1. SYN:客户端发送一个SYN包给服务器,请求建立连接。
2. SYN-ACK:服务器收到SYN包后,回复一个SYN-ACK包给客户端,表示确认已经收到请求,并且服务器已经准备好接收数据。
3. ACK:最后,客户端会回复一个ACK包给服务器,表示它已经收到了服务器的回复并且确认连接已经成功建立。
这个过程确保了两个设备之间的通信是可靠的,并且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可以进行错误检测和纠正。
如果通信中出现任何错误,连接会自动断开,并且必须建立一个新的连接来重新开始通信。
总之,TCP通信建立连接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它确保了通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无论是在互联网还是企业内部网络中,TCP通信都是非常常见的协议,因此了解TCP通信建立连接的过程对于网络工程师和管理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 1 -。
tcp通信流程
tcp通信流程
TCP通信是一种可靠的网络传输协议,它在传输层负责数据的可靠传输。
TCP通信的流程如下:
1. 建立连接
TCP通信的第一步是建立连接。
主机A向主机B发送一个SYN报文,表示要建立连接。
主机B接收到SYN报文后,发送一个ACK报文作为响应,并且也发送一个SYN报文,表示连接已经建立。
主机A接收到ACK和SYN报文后,也发送一个ACK报文,确认连接已经建立。
2. 数据传输
连接建立后,主机A和主机B就可以进行数据传输。
主机A将要传输的数据分成多个数据段,并且为每个数据段添加序号和校验码。
主机B接收到数据段后,确认收到,并且发送一个ACK报文,表示已经收到数据。
如果主机A没有收到ACK报文,它就会重新发送数据段,直到主机B确认收到为止。
如果主机B收到重复的数据段,它会忽略并发送一个ACK报文。
3. 断开连接
TCP通信结束时,需要断开连接。
主机A发送一个FIN报文,表示要断开连接。
主机B接收到FIN报文后,发送一个ACK报文作为响应。
此时主机A已经无法发送数据,但是还可以接收数据。
主机B发送一个FIN报文,表示它也要断开连接。
主机A接收到FIN报文后,发送一个ACK报文作为响应,并且关闭连接。
以上就是TCP通信的流程,通过这个流程,TCP通信可以保证数
据的可靠传输。
TCP实现服务器与客户端的通信流程
TCP实现服务器与客户端的通信流程TCP(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协议,其实现了可靠的通信机制,广泛用于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的通信。
下面是TCP实现服务器与客户端的通信流程的详细介绍,共分为五个步骤:建立连接、数据传输、确认接收、连接关闭和异常处理。
第一步:建立连接1. 服务端启动,创建一个Socket对象,通过bind(函数绑定IP地址和端口号,并通过listen(函数监听客户端的连接请求。
2. 客户端启动,同样创建一个Socket对象,通过connect(函数向服务端发出连接请求。
3. 服务端接收到客户端的连接请求,调用accept(函数接收客户端的连接请求,并创建一个新的Socket对象用于与客户端进行通信。
4.服务端与客户端建立连接后,双方开始进行数据传输。
第二步:数据传输1. 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数据,通过新创建的Socket对象的send(函数发送数据。
2. 服务端接收到数据,通过新创建的Socket对象的recv(函数接收数据。
3. 服务端处理完收到的数据后,可以向客户端回复数据,通过新创建的Socket对象的send(函数发送数据。
4. 客户端接收到数据后,经过处理后可能会回复数据给服务端,同样通过Socket对象的send(函数发送数据。
5.双方可以多次进行数据传输,直到完成所有的数据交互。
第三步:确认接收1. 客户端发送完最后一部分数据后,会调用shutdown(函数关闭写入通道,表示数据发送完毕。
2. 服务端接收到数据后,可以调用shutdown(函数关闭写入通道,如果后续没有数据要发送给客户端,可以表示数据接收完毕。
3. 客户端和服务端通过Socket对象的recv(函数接收数据,直到接收到0字节的数据,表示连接已关闭。
第四步:连接关闭1. 客户端和服务端可以随时调用close(函数主动关闭连接,也可以等待对方关闭连接。
2. 当一方调用close(函数关闭连接时,另一方会接收到关闭的通知。
简述tcp四次握手的过程。
简述tcp四次握手的过程。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传输协议,它通过四次握手建立连接,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下面将对TCP四次握手的过程进行简述。
我们先了解一下四次握手的背景。
在TCP通信中,通信双方需要先建立连接,然后进行数据的传输,最后再关闭连接。
而四次握手就是在关闭连接时的过程,用来确保双方都已经完成了数据的传输,可以安全地关闭连接。
第一次握手: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连接请求报文段在这一步,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一个特殊的TCP报文段,称为SYN (Synchronize Sequence Numbers)报文段。
该报文段中包含了客户端的初始序列号(sequence number),并且将SYN标志位设置为1,表示这是一个连接请求报文段。
客户端发送完这个报文段后,进入SYN_SENT状态,等待服务器的确认。
第二次握手:服务器收到连接请求报文段,并返回确认应答服务器在收到客户端的连接请求报文段后,如果同意建立连接,就会发送一个确认应答报文段给客户端。
该应答报文段中将ACK (Acknowledgment)标志位设置为1,表示确认。
同时,服务器也会向客户端发送自己的初始序列号,并将SYN标志位设置为1。
服务器发送完这个报文段后,进入SYN_RCVD状态。
第三次握手: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确认应答,并发送确认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确认应答后,会向服务器发送一个确认应答报文段。
该报文段中将ACK标志位设置为1,表示确认。
同时,客户端也会将自己的序列号加1,作为下一次发送数据的初始序列号。
客户端发送完这个报文段后,进入ESTABLISHED状态。
第四次握手:服务器收到确认应答后,也发送确认服务器收到客户端的确认应答后,会进行最后一次的确认。
服务器将ACK标志位设置为1,表示确认,并将自己的序列号加1。
服务器发送完这个报文段后,进入FIN_WAIT_2状态。
tcp ip通信原理
tcp ip通信原理
TCP/IP是一种网络通信协议,它是基于互联网传输控制协议(TCP)和互联网协议(IP)的通信协议套件。
TCP/IP协议通过将数据分割成数据包并通过网络传输,在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
TCP/IP通信原理包括四个关键步骤:连接建立、数据传输、
连接确认和连接关闭。
首先,在TCP/IP通信中,通信双方需要先进行连接建立。
发
送方发起连接请求,并等待对方的确认。
接收方在收到连接请求后发送连接确认信号,建立双方之间的连接。
通过这个连接,发送方和接收方可以在互联网上进行通信。
接下来,数据传输是TCP/IP通信的核心。
数据被分割成小的
数据包,并在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传输。
每个数据包都包含发送和接收地址,确保数据能够正确地传送到接收方。
同时,TCP/IP协议还提供了数据包的顺序控制和重发机制。
通过顺序控制,确保数据包按照发送的顺序进行传输。
如果数据包丢失或损坏,TCP/IP协议会触发重发机制,重新发送丢
失的数据包,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
最后,在数据传输完成后,双方之间进行连接确认和连接关闭。
接收方接收到所有数据包后,会发送连接确认信号,以确认已成功接收数据。
连接关闭时,发送方和接收方都会发送连接关闭信号,并关闭连接。
总结起来,TCP/IP通信是通过建立连接、传输数据、确认传输和关闭连接的方式,在互联网上实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这种通信协议套件被广泛用于现代互联网中,为各种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传输。
描述tcp建立连接的过程
TCP 握手:打个招呼,建立一个连接
TCP 协议是网络中常见的传输协议之一,而 TCP 建立连接的过程也是网络通信中的重要环节。
在这个过程中,客户端和服务端通过“打招呼”的方式建立一个连接,这个过程我们也称为 TCP 握手。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TCP 握手究竟是如何进行的吧。
1. 第一次握手:客户端请求连接
在建立连接的过程中,客户端会向服务端发送一条 SYN 报文段(SYN = Synchronize Sequence Numbers),这条报文段会告诉服务端客户端的初始序列号。
2. 第二次握手:服务端确认请求
收到客户端的请求后,服务端会回复一条 SYN-ACK 报文段(ACK = Acknowledge),其中 SYN 和 ACK 标志都会被置为 1。
这条报文段告知客户端服务端已经收到了请求,并为客户端分配了一个初始序列号。
3. 第三次握手:客户端确认服务端请求
最后一步,客户端会回复一条 ACK 报文段,确认服务端的请求。
在这条报文段中,ACK 标志会被置为 1,而序号和确认号则会被设置为服务端的初始序列号加 1。
至此,TCP 握手便算是完成了。
当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建立起了连接后,它们就可以进行数据的传输了。
网络中两台主机的通信过程(TCP通信)
⽹络中两台主机的通信过程(TCP通信)两台主机通信有两种情况:1.在同⼀⽹段中 2.不在同⼀⽹段中(1.)在同⼀⽹段的通信过程主机在应⽤层上的操作: TCP/IP协议上tcp的端⼝对应的各种应⽤程序,客户机要访问某个应⽤程序就会要求打开主机的这个固定的端⼝。
⽽客户机⾃⼰会打开⼀个⼤于1024的随机端⼝⽤来跟对⽅的主机进⾏通信。
⽤户使⽤应⽤程序编辑信息,⼀个单⼀的会话,实际上就是⼀个主机应⽤层之间的逻辑的软件连接。
主机在传输层的操作: 对数据分段(Segment),添加TCP报头(包含源端⼝,⽬的端⼝,顺序号,确认序列号等)分段的原因:(A):可同时多个应⽤程序发送数据。
(B):数据包过⼤产⽣错误时,还需重新传送,即占带快⼜占时间,⼩数据包对数据流影响就⼩很多。
(C):各种⽹络传输介质有其最⼤的传输单元限制,不允许在⽹络上出现巨⼤的数据包。
主机在⽹络层的操作: 当传输层为数据分段添加了TCP头之后,将数据下发给⽹络层处理。
⽹络层会为传输层传来的数据包添加IP报头(包含源IP地址,⽬的IP地址)封装成数据包主机在数链路层的操作: 数据链路层在数据包的前⾯封装上数据帧头,在数据包的后⾯封装上校验位,从⽽把数据包封装成数据帧。
(添加源MAC地址和⽬的MAC地址,如果主机不知道⽬标MAC地址则想交换机发送ARP⼴播从⽽得到⽬标MAC地址)主机对物理层的操作:将从逻辑链路层发送过来数据帧转换成能在物理线路上传输的电⼦信号,传递给⽹络上的转发设备交换机,由交换机进⾏处理。
交换机对数据帧的处理:交换机接收到数据流后根据发送过来的数据帧的MAC地址查找⽬的主机,将数据发送给⽬的主机。
转发过程不改变数据帧结构。
⽬的主机接收到数据帧的操作:当⽬的主机接收到数据帧后对⽐⽬的MAC,如是发送给⾃⼰的,则拆去数据帧头,发往⽹络层,⽹络层对⽐⽬的IP,如相同则拆包发往传输层,传输层再对⽐⽬的端⼝,确认相同则拆去数据段交给应⽤程进⾏数据组装。
TCP的三次握手
很多情况下,需要服务器端主动向客户端推送数据,保持客户端与服务器数据的实时与同步。此时若双方建立的是Socket连接,服务器就可以直接将数 据传送给客户端;若双方建立的是HTTP连接,则服务器需要等到客户端发送一次请求后才能将数据传回给客户端,因此,客户端定时向服务器端发送连接请求, 不仅可以保持在线,同时也是在“询问”服务器是否有新的数据,如果有就将数据传给客户端。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
第二次握手:服务器收到syn包,必须确认客户的SYN(ack=j+1),同时自己也发送一个SYN包(syn=k),即SYN+ACK包,此时服务器进入SYN_RECV状态;
第三次握手: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SYN+ACK包,向服务器发送确认包ACK(ack=k+1),此包发送完毕,客户端和服务器进入ESTABLISHED状态,完成三次握手。
3.2 建立socket连接
建立Socket连接至少需要一对套接字,其中一个运行于客户端,称为ClientSocket ,另一个运行于服务器端,称为ServerSocket 。
套接字之间的连接过程分为三个步骤:服务器监听,客户端请求,连接确认。
服务器监听:服务器端套接字并不定位具体的客户端套接字,而是处于等待连接的状态,实时监控网络状态,等待客户端的连接请求。
1)在HTTP 1.0中,客户端的每次请求都要求建立一次单独的连接,在处理完本次请求后,就自动释放连接。
2)在HTTP 1.1中则可以在一次连接中处理多个请求,并且多个请求可以重叠进行,不需要等待一个请求结束后再发送下一个请求。
论述tcp客户端与服务器的通信过程
论述tcp客户端与服务器的通信过程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是一种可靠的传输协议,它在互联网通信中被广泛应用。
在TCP通信中,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过程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文将从建立连接、数据传输和断开连接三个方面,详细介绍TCP客户端与服务器的通信过程。
一、建立连接在TCP通信中,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是基于连接的。
客户端首先需要与服务器建立连接,这个过程称为三次握手。
1. 客户端向服务器发起连接请求。
客户端会向服务器发送一个特殊的TCP报文,其中包含一个SYN(Synchronize)标志位,表示请求建立连接。
2. 服务器收到连接请求后,会发送一个带有SYN和ACK (Acknowledgement)标志位的报文作为回应,表示同意建立连接,并且确认客户端的序列号。
3. 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回应后,再次发送一个带有ACK标志位的报文给服务器,表示客户端确认服务器的序列号。
通过这三次握手,客户端和服务器成功建立起连接。
在建立连接的过程中,客户端和服务器会交换一些重要的信息,如序列号、窗口大小等,以便后续的数据传输。
二、数据传输建立连接后,客户端和服务器可以开始进行数据传输。
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客户端和服务器会交替发送和接收数据。
1. 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数据。
客户端会将要发送的数据进行分段,并将每个数据段封装成TCP报文,然后发送给服务器。
每个TCP报文都包含了序列号、确认号、窗口大小等信息,以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
2. 服务器接收数据并发送回应。
服务器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数据后,会将数据进行处理,并发送一个带有ACK标志位的报文给客户端,表示已成功接收到数据。
同时,服务器也可以向客户端发送自己的数据。
3. 客户端接收回应并发送下一批数据。
客户端在接收到服务器的回应后,会根据回应的情况判断是否需要重新发送数据或发送下一批数据。
这样,客户端和服务器就可以通过交替发送和接收数据,实现数据的传输。
tcp 协议的三次握手的概念
tcp 协议的三次握手的概念TCP协议的三次握手是建立TCP连接时必须进行的过程。
在数据传输中,TCP 协议是一种可靠的传输协议,其通过三次握手来确保通信双方能够正常地进行数据传输。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三次握手的概念。
三次握手是指在建立TCP连接时,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需要进行三次通信来确认彼此的能够进行通信。
这三次握手的过程如下:1. 第一次握手: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一个SYN(同步)报文段,指明客户端的初始序列号(ClientISN)。
2. 第二次握手:服务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SYN报文段后,会回复一个SYN+ACK(同步和确认)的报文段,表示服务器接收到了客户端的请求,并且服务器也初始化了自己的序列号(ServerISN)。
3. 第三次握手:客户端收到服务器发送的SYN+ACK报文段后,会向服务器发送一个ACK(确认)报文段,表示客户端确认服务器的响应。
此时,客户端和服务器的连接已经建立,可以开始进行数据传输。
三次握手的过程可以确保通信双方的连接是可靠的,因为在三次握手的过程中,客户端和服务器都确认了彼此的存在和通信的准备就绪。
如果其中一方没有收到对方的确认,则会重新发送请求,直到建立连接成功为止。
三次握手的重要性在于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通过三次握手,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可以进行双向的确认,避免了数据丢失或者传输错误的情况。
此外,三次握手也可以防止网络中的恶意攻击,保障通信的安全性。
总的来说,TCP协议的三次握手是建立TCP连接的必要步骤,通过这个过程,可以确保通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实际的网络通信中,三次握手的概念和流程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保障网络数据传输的基础。
因此,了解和掌握三次握手的概念对于网络通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
简述tcp协议的套接字通信流程
简述tcp协议的套接字通信流程TCP协议的套接字通信流程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传输层协议。
在TCP协议中,套接字(socket)是实现通信的一种机制,它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可以看作是应用程序与网络之间的接口。
套接字通信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建立连接、数据传输和连接释放。
1. 建立连接在TCP协议中,通信的双方需要先建立连接,才能进行数据的传输。
建立连接的过程主要包括“三次握手”和参数的协商。
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连接请求报文段(SYN)。
该报文段中包含了客户端的初始序号和一些连接参数。
服务器接收到请求后,会发送连接确认报文段(SYN-ACK)给客户端,该报文段中包含了服务器的初始序号和一些连接参数。
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确认后,会再次发送确认报文段(ACK)给服务器。
至此,连接建立成功。
2. 数据传输在连接建立成功后,通信双方可以开始进行数据的传输。
TCP协议通过将数据分割为多个报文段进行传输,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顺序性。
发送方将数据分割为适当大小的报文段,并为每个报文段分配一个序号。
接收方收到报文段后,会发送确认报文段(ACK)给发送方,表示已经成功接收。
如果发送方未收到确认报文段,会重新发送该报文段,直到接收到确认为止。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TCP协议还会进行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
流量控制是通过滑动窗口机制实现的,接收方可以告知发送方自己的接收窗口大小,发送方将根据接收窗口大小控制数据的发送速率。
拥塞控制是通过拥塞窗口机制实现的,根据网络的拥塞程度来调整数据的发送速率,以避免网络拥塞。
3. 连接释放当通信完成后,双方需要释放连接。
连接释放的过程主要包括“四次挥手”。
一方发送连接释放报文段(FIN),表示自己已经没有数据要发送了。
另一方收到释放报文段后,会发送确认报文段(ACK)。
然后,另一方也发送连接释放报文段(FIN),表示自己也没有数据要发送了。
简述tcp三次握手建立连接的过程。
简述tcp三次握手建立连接的过程。
TCP三次握手是建立TCP连接的过程,用于确保双方能够正常通信。
本文将以简明扼要的方式介绍TCP三次握手的过程。
在进行TCP三次握手之前,首先需要明确两个概念:客户端和服务器。
客户端是发送请求的一方,服务器是接受请求并响应的一方。
第一次握手: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连接请求当客户端想要与服务器建立连接时,它会发送一个SYN(同步)包给服务器。
这个SYN包包含了客户端的初始序列号(sequence number),用于后续数据传输的顺序标记。
第二次握手:服务器回应客户端的请求服务器收到客户端的SYN包后,会回应一个SYN ACK(同步确认)包。
这个包包含了服务器的初始序列号以及客户端的序列号加一。
服务器将这些信息发送给客户端,表示它已经接受了连接请求,并准备好进行数据传输。
第三次握手:客户端确认服务器的回应客户端收到服务器发送的SYN ACK包后,会发送一个ACK(确认)包给服务器。
这个ACK包的序列号会加一,表示客户端已经成功接收到服务器的回应。
服务器收到这个ACK包后,也会对序列号进行加一操作,表示服务器已经确认客户端的回应。
至此,TCP三次握手完成,连接建立成功。
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方都会发送一个SYN包,同时也会接收到对方发送的SYN包,并回应一个ACK包。
通过这种方式,双方能够确定彼此都已经准备好建立连接,从而确保通信的可靠性。
TCP三次握手的过程中,每一次握手都是为了确认对方的状态并同步序列号,以确保双方能够正常通信。
如果其中一方在握手过程中没有收到对方的回应,它会尝试重新发送SYN包,直到收到对方的回应或达到最大重试次数。
TCP三次握手的过程是建立可靠连接的重要步骤,它能够确保双方都能够正常通信并准备好进行数据传输。
通过这种方式,TCP协议能够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顺序性。
总结起来,TCP三次握手的过程是:客户端发送连接请求,服务器回应请求并确认,客户端再次确认。
TCP通信流程解析(以访问一次百度网站为例)(包括以太网帧头、IP头、TCP头、UDP头)
TCP通信流程解析(以访问⼀次百度⽹站为例)(包括以太⽹帧头、IP头、TCP头、UDP头)B/S通信简述整个计算机⽹络的实现体现为协议的实现,TCP/IP协议是Internet的核⼼协议,HTTP协议是⽐TCP更⾼层次的应⽤层协议。
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本传输协议)是互联⽹上应⽤最为⼴泛的⼀种⽹络协议。
所有的WWW⽂件都必须遵守这个标准。
设计HTTP的初衷是为了提供⼀种发布和接收HTML页⾯的⽅法。
浏览器(Web Browser)负责与服务器建⽴连接,下载⽹页(包括资源⽂件及JS脚本⽂件)到本地,并最终渲染出页⾯。
JS脚本⽂件运⾏在客户端,负责客户端⼀些⾏为响应或预处理,例如提交表单前的数据校验、⿏标事件处理等交互。
由此可见,浏览器(Browser)⼀⽅⾯充当了C/S通信架构中C⾓⾊,另⼀⽅⾯它是HTML/JavaScript的解析渲染引擎(Analyze Render Engine)。
IP & MTU本⽂⽤到的抓包⼯具为wireshark,它的前⾝是赫赫有名的Ethereal。
wireshark以太⽹帧的封包格式为:----------------------------------------------------------------------------------------------------Frame=Ethernet Header +IP Header +TCP Header +TCP Segment Data----------------------------------------------------------------------------------------------------(1)Ethernet Frame =Dst Physical Address(6 Byte)+ Src Physical Address(6 Byte)+Type(2 Byte)+data(46~1500Byte)+FCS(4 Byte),以太⽹帧头以下称之为数据帧。
TCPIP协议的工作流程
TCPIP协议的工作流程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是互联网上使用最广泛的网络协议之一,它定义了网络通信中的规则和流程。
TCP/IP协议包括两个主要的协议:TCP和IP。
在TCP/IP协议中,IP协议主要负责网络寻址和路由,并将数据包传输到目标主机,而TCP协议则负责将数据可靠地传输到目标应用程序。
TCP/IP协议的工作流程如下:1.IP寻址和路由:在使用TCP/IP协议进行通信之前,首先需要进行IP寻址和路由。
每个主机连接到互联网时都会被分配一个唯一的IP地址,这个IP地址用来标识主机的身份。
当一个主机发送数据包时,首先需要确定目标主机的IP地址,并通过本地网络的路由器进行路由,将数据包传递给目标主机。
2.数据分组:数据在TCP/IP协议中被分割为一系列的数据包(也称为数据报),每个数据包包含一部分数据和一些附加的控制信息,如源和目标IP地址、序号、校验和等。
这些数据包可以通过不同的网络传输介质(如以太网、无线网络等)进行传输。
3.数据包传输:在数据包传输之前,发送方和接收方首先将建立一个TCP连接。
这个过程包括三次握手,即发送方向接收方发送一个SYN(同步)数据包,接收方收到后回复一个SYN+ACK(同步+确认)数据包,最后发送方再回复一个ACK(确认)数据包。
通过这个握手过程,发送方和接收方可以建立一个可靠的连接。
4.可靠数据传输:TCP协议通过序号、确认号和重传机制来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
发送方将数据包按序号发送给接收方,在接收方收到数据包后,确认号将被设置为下一个期望接收的数据包的序号。
如果发送方未收到接收方的确认信息,它会重新发送丢失的数据包。
这个机制保证了数据的有序和可靠传输。
5.数据重组和重组:在接收方收到数据包后,它会重新组装数据并将其传递给上层的应用程序。
在接收方发现数据包丢失或损坏时,它会请求发送方重新发送丢失或损坏的数据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CP协议通讯工作原理一、TCP三次握手传输控制协议(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传输层协议。
面向连接是指一次正常的TCP传输需要通过在TCP客户端和TCP服务端建立特定的虚电路连接来完成,该过程通常被称为“三次握手”。
可靠性可以通过很多种方法来提供保证,在这里我们关心的是数据序列和确认。
TCP通过数据分段(Segment)中的序列号保证所有传输的数据可以在远端按照正常的次序进行重组,而且通过确认保证数据传输的完整性。
要通过TCP 传输数据,必须在两端主机之间建立连接。
举例说明,TCP客户端需要和TCP服务端建立连接,过程如下所示:TCP ClientFlagsTCP Server1 Send SYN (seq=w)----SYN--->SYN Received2 SYN/ACK Received<---SYN/ACK----Send SYN (seq=x),ACK (w+1)3 Send ACK (x+1)----ACK--->ACK Received,Connection Establishedw: ISN (Initial Sequence Number) of the Clientx: ISN of the Server在第一步中,客户端向服务端提出连接请求。
这时TCP SYN标志置位。
客户端告诉服务端序列号区域合法,需要检查。
客户端在TCP报头的序列号区中插入自己的ISN。
服务端收到该TCP分段后,在第二步以自己的ISN回应(SYN标志置位),同时确认收到客户端的第一个TCP分段(ACK标志置位)。
在第三步中,客户端确认收到服务端的ISN(ACK标志置位)。
到此为止建立完整的TCP连接,开始全双工模式的数据传输过程。
二、TCP标志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TCP分段中的标志(Flag)置位情况。
如下图所示:*SYN:同步标志同步序列编号(Synchronize Sequence Numbers)栏有效。
该标志仅在三次握手建立TCP 连接时有效。
它提示TCP连接的服务端检查序列编号,该序列编号为TCP连接初始端(一般是客户端)的初始序列编号。
在这里,可以把TCP序列编号看作是一个范围从0到4,294,967,295的32位计数器。
通过TCP连接交换的数据中每一个字节都经过序列编号。
在TCP 报头中的序列编号栏包括了TCP分段中第一个字节的序列编号。
*ACK:确认标志确认编号(Acknowledgement Number)栏有效。
大多数情况下该标志位是置位的。
TCP报头内的确认编号栏内包含的确认编号(w+1,Figure-1)为下一个预期的序列编号,同时提示远端系统已经成功接收所有数据。
*RST:复位标志复位标志有效。
用于复位相应的TCP连接。
*URG:紧急标志紧急(The urgent pointer) 标志有效。
紧急标志置位,*PSH:推标志该标志置位时,接收端不将该数据进行队列处理,而是尽可能快将数据转由应用处理。
在处理telnet 或rlogin 等交互模式的连接时,该标志总是置位的。
*FIN:结束标志带有该标志置位的数据包用来结束一个TCP回话,但对应端口仍处于开放状态,准备接收后续数据。
三、TCP端口为了能够支持同时发生的并行访问请求,TCP提供一种叫做“端口”的用户接口。
端口是操作系统核心用来识别不同的网络回话过程。
这是一个严格的传输层定义。
通过TCP端口和IP地址的配合使用,可以提供到达终端的通讯手段。
实际上,在任一时刻的互联网络连接可以由4个数字进行描述:来源IP地址和来源端口,目的IP地址和目的端口。
位于不同系统平台,用来提供服务的一端通过标准的端口提供相应服务。
举例来说,标准的TELNET守护进程(telnet daemon)通过监听TCP 23端口,准备接收用户端的连接请求。
四、TCP缓存(TCP Backlog)通常情况下,操作系统会使用一块限定的内存来处理TCP连接请求。
每当用户端发送的SYN标志置位连接请求到服务端的一个合法端口(提供TCP服务的一端监听该端口)时,处理所有连接请求的内存使用量必须进行限定。
如果不进行限定,系统会因处理大量的TCP 连接请求而耗尽内存,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简单的DoS攻击。
这块经过限定的,用于处理TCP连接的内存称为TCP缓存(TCP Backlog),它实际上是用于处理进站(inbound)连接请求的一个队列。
该队列保存那些处于半开放(half-open)状态的TCP连接项目,和已建立完整连接但仍未由应用程序通过accept()调用提取的项目。
如果这个缓存队列被填满,除非可以及时处理队列中的项目,否则任何其它新的TCP连接请求会被丢弃。
一般情况下,该缓存队列的容量很小。
原因很简单,在正常的情况下TCP可以很好的处理连接请求。
如果当缓存队列填满的时候新的客户端连接请求被丢弃,客户端只需要简单的重新发送连接请求,服务端有时间清空缓存队列以相应新的连接请求。
在现实环境中,不同操作系统支持TCP缓冲队列有所不同。
在BSD结构的系统中,如下所示:OSBacklogBL+ GraceNotesSunOS 4.x.x58IRIX 5.258Linux 1.2.x1010Linux does not have this grace marginFreeBSD 2.1.032FreeBSD 2.1.5128Win NTs 3.5.166NT does not appear to have this marginWin NTw 4.066NT has a pathetic backlog五、TCP进站(Inbound)处理过程为了更好的讲述TCP SYN Flood的攻击过程,我们先来介绍一下正常情况下,TCP进站处理的过程。
服务端处于监听状态,客户端用于建立连接请求的数据包(IP packet)按照TCP/IP协议堆栈组合成为TCP处理的分段(segment)。
分析报头信息:TCP层接收到相应的TCP和IP报头,将这些信息存储到内存中。
检查TCP校验和(checksum):标准的校验和位于分段之中(Figure-2)。
如果检验失败,不返回确认,该分段丢弃,并等待客户端进行重传。
查找协议控制块(PCB{}):TCP查找与该连接相关联的协议控制块。
如果没有找到,TCP 将该分段丢弃并返回RST。
(这就是TCP处理没有端口监听情况下的机制) 如果该协议控制块存在,但状态为关闭,服务端不调用connect()或listen()。
该分段丢弃,但不返回RST。
客户端会尝试重新建立连接请求。
建立新的socket:当处于监听状态的socket收到该分段时,会建立一个子socket,同时还有socket{},tcpcb{}和pcb{}建立。
这时如果有错误发生,会通过标志位来拆除相应的socket 和释放内存,TCP连接失败。
如果缓存队列处于填满状态,TCP认为有错误发生,所有的后续连接请求会被拒绝。
这里可以看出SYN Flood攻击是如何起作用的。
丢弃:如果该分段中的标志为RST或ACK,或者没有SYN标志,则该分段丢弃。
并释放相应的内存。
TCP/IP是很多的不同的协议组成,实际上是一个协议组,TCP用户数据报表协议(也称作TCP 传输控制协议,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
可靠的主机到主机层协议。
这里要先强调一下,传输控制协议是OSI网络的第四层的叫法,TCP传输控制协议是TCP/IP传输的6个基本协议的一种。
两个TCP意思非相同。
)。
TCP是一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传送服务。
它在传送数据时是分段进行的,主机交换数据必须建立一个会话。
它用比特流通信,即数据被作为无结构的字节流。
通过每个TCP传输的字段指定顺序号,以获得可靠性。
是在OSI参考模型中的第四层,TCP是使用IP的网间互联功能而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IP不停的把报文放到网络上,而TCP是负责确信报文到达。
在协同IP的操作中TCP负责:握手过程、报文管理、流量控制、错误检测和处理(控制),可以根据一定的编号顺序对非正常顺序的报文给予从新排列顺序。
关于TCP的RFC文档有RFC793、RFC791、RFC1700。
在TCP会话初期,有所谓的“三握手”:对每次发送的数据量是怎样跟踪进行协商使数据段的发送和接收同步,根据所接收到的数据量而确定的数据确认数及数据发送、接收完毕后何时撤消联系,并建立虚连接。
为了提供可靠的传送,TCP在发送新的数据之前,以特定的顺序将数据包的序号,并需要这些包传送给目标机之后的确认消息。
TCP总是用来发送大批量的数据。
当应用程序在收到数据后要做出确认时也要用到TCP。
由于TCP需要时刻跟踪,这需要额外开销,使得TCP的格式有些显得复杂。
下面就让我们看一个TCP的经典案例,这是后来被称为MITNICK攻击中KEVIN开创了两种攻击技术:TCP会话劫持SYN FLOOD(同步洪流)在这里我们讨论的时TCP会话劫持的问题。
先让我们明白TCP建立连接的基本简单的过程。
为了建设一个小型的模仿环境我们假设有3台接入互联网的机器。
A为攻击者操纵的攻击机。
B为中介跳板机器(受信任的服务器)。
C为受害者使用的机器(多是服务器),这里把C机器锁定为目标机器。
A机器向B机器发送SYN包,请求建立连接,这时已经响应请求的B机器会向A机器回应SYN/ACK表明同意建立连接,当A机器接受到B机器发送的SYN/ACK回应时,发送应答ACK建立A机器与B机器的网络连接。
这样一个两台机器之间的TCP通话信道就建立成功了。
B终端受信任的服务器向C机器发起TCP连接,A机器对服务器发起SYN信息,使C机器不能响应B机器。
在同时A机器也向B机器发送虚假的C机器回应的SYN数据包,接收到SYN数据包的B机器(被C机器信任)开始发送应答连接建立的SYN/ACK数据包,这时C机器正在忙于响应以前发送的SYN数据而无暇回应B机器,而A机器的攻击者预测出B机器包的序列号(现在的TCP序列号预测难度有所加大)假冒C机器向B机器发送应答ACK这时攻击者骗取B机器的信任,假冒C机器与B机器建立起TCP协议的对话连接。
这个时候的C机器还是在响应攻击者A机器发送的SYN数据。
TCP协议栈的弱点:TCP连接的资源消耗,其中包括:数据包信息、条件状态、序列号等。
通过故意不完成建立连接所需要的三次握手过程,造成连接一方的资源耗尽。
通过攻击者有意的不完成建立连接所需要的三次握手的全过程,从而造成了C机器的资源耗尽。
序列号的可预测性,目标主机应答连接请求时返回的SYN/ACK的序列号时可预测的。
(早期TCP协议栈,具体的可以参见1981年出的关于TCP雏形的RFC793文档)TCP头结构TCP协议头最少20个字节,包括以下的区域(由于翻译不禁相同,文章中给出相应的英文单词):TCP源端口(Source Port):16位的源端口其中包含初始化通信的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