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衙门对联考释
徽州府衙楹联赏析(府衙正厅)
徽州府衙楹联赏析(府衙正厅)府衙正厅楹联患寡患贫,告闾阎疾苦未平,莫向讼庭甘对簿;以养以教,课殿最拊循乏术,重新官阁愧峨冠。
许承尧《歙事闲谈》记载,此联用于府衙正厅。
注释:患寡患贫:担心得到少,担心生活贫穷。
见《论语·季氏第十六篇》:“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闾阎:原指古代里巷内外的门。
泛指门户,人家,此为平民老百姓。
疾苦:饥寒交迫。
郑板桥诗《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讼庭:即讼堂。
旧时审理诉讼案件的场所。
对簿:对簿公堂,受审。
簿,狱辞的文书,犹今之起诉状。
受审时据状核对事实,故称对簿。
以养以教:设立庠、序、学、校来教导百姓。
见《孟子·滕文公上》:“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
有王者起,必来取法,是为王者师也。
”课殿最:旧时朝廷对官吏定期考课,政绩最差的称“课殿”,政绩最好的称“课最”。
拊循:亦作“拊巡”。
安抚;抚慰。
《荀子·富国》:“垂事养民,拊循之,唲呕之。
”杨倞注:“拊循,慰悦之也。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勾践自会稽归七年,拊循其士民,士民欲用以报吴。
”南朝宋颜延之《阳给事诔》:“勉慰痍伤,拊巡饿渴。
”宋·司马光《横山札子》:“伏望陛下且以拊循百姓为先,以征伐四夷为后。
”明·归有光《通政使司张公墓表》:“至则减损户徭,拊循流亡。
”峨冠:亦作“峩冠”。
高冠,指官员。
赏析:上联意思是:人人担心自己得到少,担心自己生活穷,告诉百姓饥寒交迫尚未得到治理,不要为一些生活琐事喜欢对簿公堂。
下联意思是:设立庠、序、学、校来教导百姓,政绩或差或好,抚慰百姓缺乏办法,官府装修再新,官员愈加惭愧。
古代廉政楹联赏析
古代廉政楹联赏析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几千年来积淀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其中,“惩腐兴廉”就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灿烂的文化遗产。
我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的廉吏,他们适应不同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表现出磅礴天地,忠心为国,清廉不苟,志行高洁,刚正不阿,纠劾奸佞,尽职守责,练达明职,抑制豪强,彰善惩恶,为民兴利,勤谨奉公。
而用楹联咏言明志、传情达意是我们民族的独特文化现象。
这里选辑几则古代官府楹联供读者欣赏。
宦味清于一杯水;诗情逸似九溪云。
清·曾西溪赠知县徐邦光联。
亦饱含称赞、劝勉其清廉之意。
一县好山留客住;五溪秋水为君清。
林则徐赠湖南沅陵某知县联。
赞扬、劝勉此知县清廉之情溢于词表。
爱半文不值半文,莫谓世无知者;作一事须精一事,庶几心乃安然。
清·钱南园(沣)联。
上联倡廉,下联倡勤。
为政戒贪,贪利贪,贪名亦贪,勿鹜声华忘政事;养廉惟俭,俭己俭,俭人非俭,还从宽大保廉隅。
清·薛慰农署杭州府衙联。
作者认为,所谓贪,不仅在于贪利,而且在于贪名、贪虚名,主张“实干”;所谓俭,在于自己俭,莫科敛或苛求别人,主张对人宽大。
铁面无私,凡涉科场,亲戚年家须谅我;镜心普照,但凭文字,平奇浓淡不冤渠。
清·朱硅在浙江做主考官时自署大门联,表白自己不讲私情、不开后门,但凭试卷决定弃取。
扪心自惭兴利少;极目只觉旷官多。
清·四川蓬溪县令泮先珍自署衙堂联。
他自惭办实事少已不简单,还能慨叹素餐尸位、效率极低的“旷官”太多则难能可贵。
两袖入清风,静忆此生宦况;一庭来好月,朗同吾辈心期。
清代贵州巡抚署斋联。
“两袖清风”,是旧时代廉吏称道的标准;心净如月,也是他们的追求目标。
他们虽难于做到,但也说明他们不愿被人指为贪官。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在广州查禁鸦片时自题的挂于厅堂的对联。
表明了他自己的襟怀之大和无私之心以及禁烟决心之“刚”。
廉吏无宦乐;达人不折腰。
古格言对联。
言廉吏为宦,旨在清、勤,故不以宦谋乐,达人有气节,不为私利折腰。
古代廉政楹联
古代廉政楹联古代廉政楹联作汾阳一行吏,春温秋肃;受暮夜半文钱,地灭天诛。
说明:此联为明代山西汾阳知县汤信在大堂内自题,这种语言在今天看来,就是向民众以赌咒的方式表态了。
仕于朝者,以馈遗及门为耻;仕于外者,以苞苴入都为羞:说明:明代弘治年间,官场行贿求官之风盛行,百姓怨声载道,对其深恶痛绝。
吏部尚书王恕为告诫内外官吏,并警示自己,曾在官署大门挂此联。
“苞苴”《荀子·大略》:“苞苴行与(欤)?谗夫兴与(欤)?”杨京注:“货贿必以物苞裹,故总谓之苞苴。
”引申指贿赂。
当时,官场上馈送金钱礼品之风盛行,此即是痛斥京官登门送礼及外任官携礼进京行贿之丑行。
宽一分,则民多受一分赐;取一文,则官不值一文钱。
说明:明代户部右侍郎张津任南安知府时,曾为所属浙江海宁县谯楼写此联;上联提倡对民实行惠政,卞联戒勉属官务守清廉。
为正不在言多,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为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
说明:清代在桂林做官的赵慎珍,在升迁时为正己身,亲手出警联自诫。
上联是说,为官从政不在乎你如何夸夸其谈,表白自己,重要的是必须时时反省自身,廉洁奉公,以实际行动来体现自己勤政爱民;下联是说,作为地方官一定要有大局意识,你所想所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考虑到老百姓的需要,国家利益。
铁面无私,几涉科场,亲戚朋友皆谅我;镜心普照,但凭文字,平仄浓淡不冤笔。
说明:清代,原籍浙江的朱圭任督学(主考官),一次回乡临考,家乡有不少官宦准备礼物以贿赂,孰料他一临考舍,便题此联悬挂,行贿者看到此联,只得收起礼品悄悄溜走。
受一文分外钱,远报儿孙近报身;做半点亏心事,幽有鬼神明有天。
说明:清光绪癸卯进士仵墉:在河北乐亭当知县时,在大堂上题此联,虽带有自我惩罚性的字眼,却不失令公众监督的信誓之言。
人人论功名,功有实功,名有实名,存一点掩耳盗铃之私心,终为无益;官官称父母,父必真父,母必真母,做几件悬羊卖狗的假事,总不相干。
说明:清进士武承漠在无锡任知县时,在大堂上题此联。
旧时衙署联赏析
旧时衙署联赏析旧时上至都督府衙下至州县衙署,大多撰有楹联。
对仗也较为工整,有理有节,用典自然,有些甚至可称为大手笔。
如旧两广都督府衙林则徐撰题联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此联告诫人们:为官者只有拥有大海一样宽广的胸襟,善于听取各处意见,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只有像大山那样刚正不阿,才能达到“壁立千仞”的境界。
该联句气势可谓宏大,具有一种让人威严肃穆之感。
旧武昌府衙联:“笔下留有余地步;胸中仰无限天机。
”呵,官可谓之大,口气也不小也。
旧时某县衙署还有两副堂联颇为有趣:“眼前百姓即儿孙,莫言百姓可欺,当留下儿孙地步;堂上一官称父母,谩说一官易做,还尽些父母恩情。
”整一个父母官的形象跃然纸上,话语感人至深,但得普天下为官者都如此便好。
“为政戒贪,贪利贪,贪名亦贪,勿务声华忘政本;养廉性俭,俭己俭,俭人非俭,还从宽大保廉偶。
”上联对****之贪进行阐述,贪则图利固然是贪,贪图名利作沽名钓誉之事也是贪。
下联意是对为官者严格要求,俭以养廉,自觉节俭才算俭,对百姓这样做便不是俭了,意在笔先,联言异常明了浅白勿需赘言。
无独有偶,旧时光绪年间柳州忻城土司衙署审判厅堂联:“如得其情哀矜勿喜;期于无讼讯谳唯公。
”其联意极为明确,开庭审判当于以公心。
柳州旧府衙门联曰:“柳文惠侯古治;狄武襄公将台。
”联文开门见山,柳指唐代刺史柳宗元,狄指狄青。
明察秋毫,坐在堂上要效仿他们才能做到公生明,廉生威。
旧柳城县公署联:“柳应星躔,设治远稽唐代古;城如斗大,移官且喜故乡邻。
”联为民国初年柳州人莫伯襄任柳城县知县时所撰,联语颂扬柳州及柳城的悠久历史,在故乡邻县为官的喜悦之情。
旧忻城县衙还有一联曰:“有一日闲暇,且锄尔地;非十分不了,莫到吾门。
”旨在教民勤耕,安分守己,劝民息讼,安居乐业为本。
嘉庆年间来宾知县陈子澜题联:“事出于公,请君何妨至室;吏原非俗,我辈还要读书。
”该联句更为平实,通俗易懂。
为官办事要出于公心,你为何还要走后门,拉关系。
从古代县衙官联,看为官者为官之道
从古代县衙官联,看为官者为官之道古时的官署衙门都有对联,俗称“官联”。
是中华民族的国粹,自古至今,它以独特的对仗效果,形成了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
据史料记载,古代为官没有施政演说,大约从宋代开始,为官者便在官署衙门撰题“官联”,以此表明自己的官德、政愿、志趣、官风等,或者说是为官之道。
读来赏心悦目,品味无穷。
古代流传下来的“官联”很多,大概可分作以下几类:一是安民告示。
清代武承谟任无锡县令时,就打出“罔违道,罔怫民,真正公平,心欺无怍;不容情,不受贿,招摇撞骗,法必所严”的告示,并在县衙照壁上撰联曰:“人人论功名,功有实功,名有实名,存一点掩耳盗铃之私心,终无所益;官官称父母,父必真父,母必真母,做几件悬羊卖狗的假事,总不相干。
”联语一出,“四乡人皆聚观”。
这种联语带着冷锋剑音,使好人快意、歹徒胆寒。
再如清代余小霞任三防主簿时,署联为:“与百姓有缘,才来此地;期寸心无愧,不鄙斯民。
”他为桂林知府写的仪门对联是:“此是公门,裹足莫干三尺法;我无私谒,盟心只凛一条冰。
”这种联语表明了爱民公正之心,那些想徇私捣鬼的人见了,自当心寒腿软。
二是执法严慎。
清代张鼎任徐州兵备道,统兼军事、航运、海防大权,他在道署门上撰联曰:“地当黄运之中,水欲治,漕欲通,十里河流,涓涓都从心上过;官做军民之主,宽以恩,严以法,一方士庶,笑啼都到眼前来。
”又,清代吕璜冤狱15年昭雪后任浙江庆元县令时,他的大堂对联是:“我也曾为冤枉痛入心来,敢糊涂忘了当日?汝不必逞机谋争个胜去,看终究害了自家。
”这种“官联”表明自己清明似水,执法既严且慎。
三是廉洁奉公。
明代弘治年间吏部尚书王恕,官署门联:“任于朝者,以馈送及门为耻;任于外者,以苟且入都为羞。
”又如,清代赵慎珍的桂林府衙联:“为政不在言多,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当官务持大体,思事皆民生国计所关。
”浮梁县署河南省内乡县古县衙是我国目前保存较完整的封建时代县级官署衙门之一。
衙内有一副远近闻名的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贾雪梅:古代衙署廉政楹联赏析
贾雪梅:古代衙署廉政楹联赏析编辑按:家师名讳贾雪梅,女,网名轻雪、云卷。
四川乐山市人,中国当代“联坛十秀”之一,中国楹联学会对联文化研究院副秘书长,乐山市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
获2012年度中国对联创作奖金奖,第一届中国对联“甘棠奖”最佳联手(2017),首届“瓯海杯”当代对联创作奖(2018),“对联中国”第二届全国对联高手电视大赛冠军(2020)。
题武城县署惟贫病相兼,乃称寒士;并钱漕不取,才算清官。
——徐宗幹【注释】寒士:一是指出身低微的读书人;二是指贫困的人。
钱漕:即钱粮。
因税米多漕运至京,故称。
【赏析】联语说,只有贫病交加,才算寒士;不贪污税银、不搜刮财物,才能算是清官。
作为一名官员,身食俸禄,纵不富贵,不可以寒士自居。
劝勉为官者要安贫乐道,天下贫病交加的真正寒士还有很多,为官者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襟怀,无论俸禄厚薄,始终坚持以“清”为本,不存非分之想,不取不义之财。
明人顾炎武认为,士大夫不廉,就失大节。
他说:“廉让,立人之大节。
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此联从另一个侧面提出清廉为本的思想,对端正为官心态有一定现实意义。
榆次县衙联不多事, 不废事, 斯能任事;勿忍心, 勿私心, 即是良心。
【赏析】不做多余的不该做的事,不怡误松懈该做的事,才能担任大事,做好该做的事;有不忍之心,无徇私之心,就是有良心。
联语明白晓畅,在此着重说一下不忍之心。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不忍人之心,指同情心,怜悯心。
如果滥用手中的公共权力,或贪污舞弊,或徇私枉法,或巧取豪夺,或欺瞒盘剥...凡行此种种,而无不忍之心,肆意妄为,且不论官品如何,孟子曰:“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题无锡县署日照月临,天有难逃之眼;民穷财尽,地无可剥之皮。
——武承谟【赏析】此联作于武承谟任无锡县令时。
当时,无锡之地官吏奸滑腐败,世族巧取豪夺,难于治理。
古代官衙对联
古代官衙对联封建时代,很多官员有在官署衙厅撰题对联的习惯,以表明官风、心迹、抱负、政愿等等。
由于撰写者的经历不同,抱负不同,处世态度不同,所撰对联内容也大异其趣。
从风格上说,有的是正面提醒自己,有的是反面警示别人,有的则是赌咒发誓。
从内容上说,一是戒贪拒贿,二是勤政爱民,三是守法慎刑,四是端正风俗。
1、明代弘治年间吏部尚书王恕官署门联:任于朝者,以馈送及门为耻;任于外者,以苟且入都为羞。
2、嘉靖年间参议钱藩司撰联:要一文,不值一文,难欺吏卒;宽一分,民爱一分,见佑鬼神。
上联直刺那些爱钻钱眼的贪官污吏;下联则说明官爱民与民爱官的关系。
3、清代诗人余小霞任三防主簿时的署联:与百姓有缘,才来斯地;期寸心无愧,不鄙斯民。
4、余小霞为桂林知府写的仪门对联:此是公门,裹足莫干三尺法;我无私谒,盟心只凛一条冰。
那些想循私舞弊的人见此,免不了要心寒腿软。
5、清代古文学家吕璜遭冤狱15年,昭雪后任浙江庆元县知县。
他的大堂对联是:我也曾为冤枉,痛入心来,敢糊涂忘了当日?汝不必逞机谋,争个胜去,看终久害了自家。
6、清代张鼎任徐州兵备道的道署对联:地当黄运之中,水欲治,漕欲通,千里河流,涓涓都从心上过;官做军民之主,宽以恩,严以法,一方士庶,笑啼都到眼前来。
7、清代赵慎珍桂林府衙对联:为政不在言多,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
8、清代工部尚书彭元瑞先任浙江督学时的门联:天地自成文,湖山有美;国家期得士,桃李无言。
9、梁上国任奉天府丞时署联:勉力为之,正人心,原风俗,实惟根本;文治彰矣,拔真才,加训迪,勿懈功夫。
10、清代山东金乡县令汪辉祖撰联:官名父母须慈爱;家有儿孙望久长。
11、清代山东金乡县令王玉池撰联:眼前百姓即儿孙,莫言百姓可欺,当留下儿孙地步;堂上一官称父母,漫说一官易做,还尽些父母恩情。
12、清代武承谟任无锡县令,在接印前一日就悬挂了4副对联做安民告示。
其中衙前照壁上的是:罔违道,罔拂民,真正公平,心斯无怍;不容情,不受贿,招摇撞骗,法所必严。
古代县衙的楹联文化
文史典故LiteratureAndHistoryAllusions6教育前沿 Cutting Edge Education 古代县衙的楹联文化文/梁博摘要: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如今,县衙楹联都闪烁着它独特的光芒。
在历史悠久的县衙文化中,楹联文化是重要的构成因素。
衙门是封建社会各级政府所在地,是官场和权力的象征。
古代的每一座衙门前都贴有一副对联,这些“衙门联”或警诫他人,或明志自勉,楹联是官员的座右铭,显示了古代官员的高超的文化修养。
古代县衙的楹联文化都具有自己深厚的意蕴和内涵。
关键词:县衙;楹联;文化楹联是官员的座右铭,站在楹联前深思,穿越时空与楹联的作者对话,倾听他们做官的真谛和这些楹联背后的故事。
务实为民、公正执法、廉洁自律、勤于政务、无私奉献等是他们为官的底线。
官与民、得与失、荣与辱的辩证关系是县衙楹联的精髓。
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都关注和重视县衙楹联,并将其引用在多个正式场合、会议。
习总书记在引用县衙楹联的时候说道,封建时代的官吏就已经具有如此认识,如今我们共产党人就应当具有比那时更高境界的意识。
1 古代县衙楹联的清廉文化封建时代,也有为数不少的官员把为政清廉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
清代的谢时雨担任杭州太守期间,于大堂题联,云:为政戒贪,贪利贪,贪名亦贪,勿务声华忘政本;养廉宜俭、俭己俭,俭人非俭,还崇宽大葆廉隅。
在现代研究腐败的学者看来,贪婪不仅是指贪图钱财,贪名(即费尽心机,捏造政绩,为自己脸上贴金,想方设法为自己树碑立传)也是贪。
谢时雨在几百年前即有如此见解,实属难得。
清廉文化就是要戒贪婪,对于不是自己的东西要做到淡泊名利。
悬挂于叶县县衙大堂前卷棚两侧的对联云“山色壮金银唯以不贪为宝;江流环铁石居然众志成城”,道出了一介好官的必备条件——不贪为宝。
曾有宋国人将一块美玉献给予罕,子罕不受。
献玉者因此对他说:“雕琢玉之人将其视作珍贵之物,才敢将其献与您。
”子罕却说:“我将不贪财物视作珍宝,你将玉视作珍宝,如若我收了你的玉,那么就意味着我们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
古时衙门对联考释
古时衙门对联考释衙门是封建社会各级政府所在地,是官场和权力的象征。
古代的每一座衙门前都贴有一副对联,这些“衙门联”或警诫他人,或明志自勉,今天读来,仍发人深省。
唐大中年间,江西浮梁县衙上有一幅对联曰: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此联实话实说,将为官者应有的态度、责任、义务、亲民、爱民一一道出,质朴直白,浅显易懂。
宋朝时,每个州府县衙的大堂前,都有这样一幅对联: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这是宋太宗赵炅为了劝诫百官勤政为民而亲自书写的,并要求统一刻制在衙门前。
虽然赵炅用心良苦,但收效甚微。
有人在此联四句下各添四个字,变成了对衙门的讥讽:尔俸尔禄只是不足,民膏民脂转吃转肥。
下民易虐来的便捉,上天难欺他又怎知。
明朝时,浙江衙署前有这样一副对联:天有昭鉴,国有明法。
尔畏尔谨,以中刑罚。
振聋发聩,令人警醒。
一柱擎天头势重;十年踏地脚跟牢。
这是南宋曾任兵部侍郎的余玠,在入蜀任宣抚使时,写在官署大门上的一幅楹联,以表其治理好四川的决心。
有的衙门对联告诫老百姓,打官司不容易,非不得已不要轻易打官司。
联曰:得一日闲且耕尔地;不十分直莫登我门。
元代大德年间,河南内乡县衙前有这样一幅对联: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国即负民,何忍负之。
告诫官员为人要诚实,切勿欺天负民。
明朝嘉靖年间有位叫钱亚的藩司参议,要求所属官衙要贴如下对联:要一文,不值一文,难欺吏卒;宽一分,民爱一分,见佑鬼神。
此联以训诫为主,在箴规中蕴含何者可为、何者不可为。
并要求所属官员要持廉戒贪,清正爱民,写得传神而形象。
清顺治年间,江苏布政使衙门大堂的对联是:报朝廷某事,荣父母某事;宽百姓几分,爱子孙几分。
这是宋权任顺天巡抚时自警之语,意即报效朝廷要像侍奉父母那样真诚,爱护百姓要像对待儿孙那样宽容。
清朝另一名臣曾国藩做直隶总督时,所作劝诫州县官的厅联是:长吏多从耕田凿井而来,视民事须如家事;吾曹同讲补过尽忠之道,凛心箴即是官箴。
中国古代官衙楹联百幅之五
中国古代官衙楹联百幅之五
趙宜陽书
作品尺寸:高240cm 宽60cm
13、河南南阳府衙联:
做人务效英贤,定要惟勤、惟德、惟廉、惟国事;从政应师召杜,当须合法、合天、合地、合民情。
14、内蒙喀喇沁亲王府议事厅联:善可举贤,智能辅政;
仁当济世,德以泽民。
15、浙江建德县衙联:
州县为斯民最切近之官,造孽则易,造福则难,莫谓片念可欺,天地神明皆鉴我;
刑罚亦朝廷不得已而设,用轻者纵,用重者残,只此一心所及,是非曲直敢冤渠?
中国古代官衙楹联百幅书法集自序
当今,反贪倡廉、重建道德,是广大人民群众最期盼的社会改革内容之一。
为达到这一目的,既需要高举法律之剑以斩断腐恶的社会毒瘤,也需要用文化来重建具有改革意义的社会道德体系。
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选择其中仍有教化意义的内容来浸润和影响社会,不失为一种可取的方法。
其中的古代官衙楹联就是既具观赏性,又有教育性的文化形式之一。
……
曳尾堂文化的宗旨
笃学与践行中国传统文化中之核心及精华部分,从而洗涤、端正、愉悦自心,进而努力感染他人,与影响所及共同追求并达成一种深邃的、高雅的、艺术的思想境界及生活品位。
曳尾堂堂训
寫楷者,求仁為上,習字為下;戒忍為上,勤筆為下;修身為上,美書為下。
唯此不足,尚需五分愚拙,愚拙用於不合乎世、不同乎俗;五分堅毅,堅毅使其不違乎古、不離乎道。
衙署楹联品析
衙署楹联品析作者:潘春华来源:《上海企业》2014年第10期古代衙署楹联,是中华楹联文化和衙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虽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但却植根于儒家文化丰厚的土壤中,充分体现出了儒家提倡的忠孝仁义和“修齐治平”的积极理政治世思想。
衙署楹联通常镌刻在衙署照壁、大堂、二堂、三堂、仪门等处两侧廊柱上,多由官员撰写,或自题,或互赠,用于明志明誓、自警自律、互勉互励,具有强烈的言志警戒、倡廉自律作用。
如浙江杭州府联:“为政戒贪,贪利贪,贪名亦贪,勿骛声华忘政事;养廉惟俭,俭己俭,俭人非俭,还从宽大保廉隅。
”为政戒贪,养廉惟俭,可谓为官之本。
陕西山阳县衙联:“不食民一饭,不爱民一钱,乃吴隐之为太守;先天下而忧,后天下而乐,是范文正作秀才。
”此联语殊工伟,告诫官员要清清白白用权,堂堂正正掌权。
浙江建德县衙联:“州县为斯民最切近之官,造孽则易,造福则难,莫为片念可欺,天地神明皆鉴我;刑罚亦朝廷不得已而设,用轻者纵,用重者残,只此一心所及,是非曲直敢冤渠。
”言辞恳恳,意蕴深深,可作官箴。
湖南益阳县衙联:“公生明,廉生威,果哉未之难矣;礼制心,义制事,必也使无讼乎!”山西霍州府联:“莫谓民可欺,一二事偶不经心,其怨其咨议腾众口;漫说官易做,千万户于托兹命,以教以养责在藐躬。
”二联皆语气堂皇,意境深远,足以警世!江苏无锡县衙联:“罔违道,罔谛民,真正公平,心斯无怍;不容情,不受贿,招摇撞骗,法所必严。
”为官者须不违背道义,不徇私情,不贪污受贿,不欺压百姓,公心对人,平心对事。
江苏镇江府署联:“山色壮金银,惟以不贪为实;江流环铁石,居然众志成城。
”此联有廉洁奉公之义,意近旨远,不失为倡廉的箴言。
安徽安庆府联:“供长生位,刊德政碑,莫非世俗虚文,可有几件事轰轰烈烈,不辱没龙山凤水;挂回避榜,贴铭誓联,都是官场假象,只要这点心干干净净,对得住白日青天。
”此联讽刺了那些热衷于作表面文章,实际上却无政绩的官员。
广西桂林抚署联:“为政不在言多,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主国计所关。
内乡县衙楹联欣赏
⼤门治菊潭,⼀柱擎天头势重;爱郦民,⼗年踏地脚跟牢。
姓办实事,做到为官⼀任,造福⼀⽅。
只有这样才能站稳脚跟。
仪门北接嵩邙南通襄楚郦⾢菊源。
东襟⽩⽔西带丹江商圣故⾥;北接嵩邙南通襄楚郦⾢菊源。
东襟⽩⽔西带丹江商圣故⾥;⼤堂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欺⼈如欺天,⽏⾃欺也;欺⼈如欺天,⽏⾃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么能忍⼼这样做呢?⼆堂赏疑唯重,罚疑唯轻。
法⾏⽆亲,令⾏⽆故;法⾏⽆亲,令⾏⽆故;赏疑唯重,罚疑唯轻。
当官务持⼤体,思事事皆民⽣国计所关。
为政不在⾔多,须息息从省⾝克⼰⽽出;当官务持⼤体,思事事皆民⽣国计所关。
为政不在⾔多,须息息从省⾝克⼰⽽出;县丞衙⼤门取⼀⽂,官不值⼀⽂钱。
宽⼀分,民多受⼀分赐;取⼀⽂,官不值⼀⽂钱。
宽⼀分,民多受⼀分赐;县丞衙正厅极⽬只觉旷官多。
扪⼼⾃惭兴利少;扪⼼⾃惭兴利少;极⽬只觉旷官多。
要常思律⼰之⼼,常怀为政之德。
主簿衙⼤门期⼨⼼⽆愧,不鄙斯民。
与百姓有缘,才来此地;与百姓有缘,才来此地;期⼨⼼⽆愧,不鄙斯民。
主簿衙正厅展开眼界放平⼼。
⽴定脚跟竖起背;⽴定脚跟竖起背;展开眼界放平⼼。
摆正⾃⼰的位置,平⼼静⽓地做⼀个优秀的配⾓,当好副职,让⼈觉得⽤语⽣动,道理朴素。
东账房尊其所闻,⾏其所知。
廉不⾔贫,勤不⾔苦;廉不⾔贫,勤不⾔苦;尊其所闻,⾏其所知。
西账房⼀丝⼀粟,我之名节;⼀厘⼀毫,民之脂膏。
了严以修⾝的道德操守。
东花厅去留⽆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西花厅⾝外⽆长物,布⾐蔬⾷琴书。
忙⾥有余闲,登⼭临⽔觞咏;忙⾥有余闲,登⼭临⽔觞咏;⾝外⽆长物,布⾐蔬⾷琴书。
古代衙署的楹联
古代衙署的楹联120衙署是中国古代⼀种重要的、与西⽅市政厅不同⽽独有的建筑类型,它浓缩了中国古代帝制时代的⽂化特征,充分体现了传统礼制下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精神。
植根于儒家⽂化中的皇权思想虽有应该批判的糟粕,但儒家提倡的忠孝仁义等伦理与“修齐治平”的积极⼊世思想,也有值得肯定的内容,它们在匾额与楹联中都有充分的体现。
悬挂于厅堂正对⼊⼝上⽅的提名牌,横的为“匾”,竖的称“额”,有的悬挂于明间檐下。
楹联是指成对悬贴于左右柱⾯的对联。
堂额、牌匾与楹联是中华匾联⽂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建筑艺术特有的艺术特⾊之⼀,是外国建筑所没有的。
如果说唐诗、宋词、元曲代表了各时代⽂学的主要形式,那么,⼩说、戏曲和对联就是明清⽂学的主要体裁了,这也是明清衙署楹联⽂化得以特别发达的原因。
把⽂学因素引⼊建筑,附着于建筑上,作为建筑艺术的⼀部分,不只是装饰作⽤,更作为⼀种警⽰,表达⼀种意境,烘托⽓氛,点⽰主题,以起到点睛的作⽤。
⼤体⽽⾔,衙署楹联传达思想有三类:宣扬君权神授、万邦归⼀的皇权中⼼理念;官本位的造福民⽣、兴利除弊的循吏思想;忠君爱国,殒⾝不恤的⽓节和情操。
楹联多是官员撰写⽤以⾃省,连同戒铭对官吏的品⾏、道德做了规定、标榜、宣⽰,⽤以时时暗⽰提醒主官的责任及官品。
其中蕴含着楹联撰作者的真情实感及⼈⽣哲理。
楹联内容也因官员处世不同⽽迥古代衙署的楹联⽂图/耿海珍内乡县衙仪门121万象异,依衙署等级所显⽰的⽓势和情感也有所区别。
清吴恭亨认为:“衙署对联最忌板滞语、谀颂语及了⽆⾝份枯寂禅语与⼀切语录中陈语。
”楹联极具⽂采,很多楹联⾔语朴实,道出了朴素的为官之道,为主官⽤⼼⼒作,与建筑的完美契合,进⼀步增强感染⼒。
然⽽,其精彩的楹联往往与贪官污吏的种种丑⾏形成巨⼤反差,反映出了特有的衙门⽂化。
⼀般州县衙署署门匾直署“×××署”或“×××衙”,仪门明间直署“仪门”。
内乡县衙对联
内乡县衙对联内乡县衙始建于元朝大德八年,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几经兵火,屡毁屡建,现存大多为清代建筑,由章炳焘于光绪二十年主持营建,占地4万多平方米,现有房舍260余间,保存完整程度极为罕见,因此吸引了海内外大批游人。
在县衙大门有这样一副:治菊潭一柱擎天头势重,爱郦民十年踏地脚跟牢。
这副对联是县衙的营造者五品知县章炳焘所撰,意思是作为治理内乡的地方官,上受皇命重托,下系百姓安乐,压力之大就如同一柱顶天一样;要想做一个爱民如子的地方官,首先要有立足本职不求升迁的思想,还要有在本职位干上十年八年的决心,只有这样才能在内乡站稳脚跟。
这样朴素的为官从政思想,在今天也有其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
在县衙里,各种各样的对联随处可见,如作为衙门食堂的膳馆对联:以食为天,一日三餐谁能少?因客而酒,七碟八碗我不多。
衙神庙对联:不求当官称能吏,愿共斯民做好人。
狱神庙对联:尔违条犯律罪有应得,吾发奸擿伏歧途指返。
吏房对联:选官擢吏贤而举,考政核绩廉以衡。
吏房对联的意思是在举荐和选拔官员时,要重用德才兼备之人,考核政绩时要以是否勤政廉洁作为衡量的标准,这是多么美好的愿望!其他还有如刑房对联:按律量刑昭天理,依法治罪摒私情;典史衙对联:法规有度天心顺,官吏无私民意安;大堂对联: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等,皆对仗工整,语言精练,正气凛然。
内乡县衙中最著名的是三堂前的对联,上联是“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下联是“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我站在对联前久久咂摸品味,不禁深为钦佩古人的为官。
此联词藻并不华丽,因其语言质朴寓意深刻,阐述了官与民、荣与辱、得与失的辨证关系,受到各级党政领导、专家学者和广大游客的高度评价。
这副对联语言朴实,充满,感人肺腑,上联的核心是要正确对待自己,淡化“官本位”以勤政为己任,造福一方;下联的核心是正确对待百姓,尊崇“民为贵”,以百姓为天,爱民如身。
经典对联的解读
经典对联的解读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解读:这幅对联是清朝康熙十九年(1680年)河南内乡知县高以永任职期间所撰写的,保存在河南内乡县的古县衙,被广为称颂。
这副对联朴实无华,具有哲理,此联之所以久传不衰,就在于它用浅显的语言揭示了“官”与“百姓”的关系,足以令为政者思考和铭记。
上联的核心是要正确对待“当官”,既要淡化“官念”——不要把官位看的太重,一当官就荣耀万分,一下台就灰溜溜的,官位是生不能带来,死不能带走的东西,当官者应该能上能下,荣辱不惊;又要强化“官念”——地方的经济发展,老百姓的安居乐业,地方官责任重大。
作为当官的,必须勤政为民,造福一方。
下联揭示了官与民的关系。
当官者来自于民,被老百姓养活,就应当为百姓办事而不应该高高在上,做欺负老百姓的事。
没有群众,哪来的官?所以,为官必须增强群众观念。
封建时代官吏尚有这样的认识,今天我们共产党人、领导干部更应该比这个境界高得多。
结合现在国家的反腐败等,此对联更具现实意义。
也可作为“作文”的素材。
古代衙门开堂左右边写的
古代衙门开堂左右边写的(最新版5篇)目录(篇1)1.古代衙门的设置和功能2.古代衙门开堂时左右两边的写法3.古代衙门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启示正文(篇1)古代衙门是中国古代官府的所在地,是官府办理政务、审理案件的地方。
它既是政治权力的象征,也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机构。
在古代,衙门的设置和功能对于社会秩序的维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古代衙门开堂时,左右两边的写法是有严格规定的。
一般来说,左边写的是“肃静”,右边写的是“回避”。
肃静是指在官员审理案件时,要保持肃穆安静,不准喧哗吵闹。
回避则是指在官员审理案件时,与案件有关的人员要回避,不准在场干扰审理。
这些规定体现了古代衙门对于司法公正的严格要求。
古代衙门的功能和设置对现代社会仍有一定的影响和启示。
首先,它让我们看到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严谨和科学。
古代衙门的设置和功能既体现了政治权力的集中,也体现了对社会治理的重视。
其次,古代衙门的司法制度对现代司法制度也有一定的启示。
例如,古代衙门的回避制度就是为了保证司法公正,避免人情干扰,这一点对现代司法制度仍有借鉴意义。
总的来说,古代衙门的设置和功能、开堂时左右两边的写法等,都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社会治理的重要体现。
目录(篇2)1.古代衙门的设置与功能2.古代衙门开堂时左右两边的文字3.左右两边文字的象征意义4.古代衙门文化的影响正文(篇2)在古代,衙门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的一种官署,主要负责地方政务的管理与审判。
衙门的设置体现了当时政府对于地方治理的重视,同时也承载着古代官场文化的诸多内容。
古代衙门开堂时,左右两边常常会写有一些文字。
这些文字,一边是“明镜高悬”,另一边则是“獬豸独卧”。
这两句词语,不仅反映了古代官场的威严与公正,还揭示了当时衙门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其中,“明镜高悬”意味着官员们在审理案件时要如同明镜一般,洞察一切,公正无私。
明镜在古代,是象征公正的物品,因此,将其高悬在衙门,也是为了提醒官员们要时刻保持公正。
古代衙门开堂左右边写的
古代衙门开堂左右边写的
摘要:
1.古代衙门开堂的背景和意义
2.古代衙门开堂左右边写的内容
3.古代衙门开堂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正文:
一、古代衙门开堂的背景和意义
古代衙门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组织形式,承担着治理地方、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职责。
在古代,衙门开堂是衙门审理案件、处理政务的一种重要活动,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衙门开堂意味着官府要秉公行事,严肃处理政务,接受百姓的监督。
二、古代衙门开堂左右边写的内容
在古代衙门开堂时,左右两边通常会写上两句对联,以表达官府的公正、公平和为民服务的决心。
这两句对联往往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体现了古代官府为民服务的理念。
1.左联:铁面无私,执法如山。
这句话意味着官府在处理案件时要做到公正无私,严格按照法律办事,不偏袒任何一方。
2.右联:为民谋福,秉公行事。
这句话表达了官府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处理政务时要公平公正,以维护百姓的利益为出发点。
三、古代衙门开堂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虽然古代衙门开堂的形式已经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消失,但其中所蕴含的
为民服务、公正无私等理念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借鉴古代衙门开堂的经验:
1.坚持为民服务。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
2.坚持公正无私。
在处理各类事务时,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做到公正无私,不偏袒任何一方。
3.接受人民监督。
政府工作要透明,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及时纠正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
从对联看古人的做官之道
从对联看古人的做官之道对联是我国的独特艺术,古时在官署衙门撰题对联,用以代替今天的施政演说,表明官风、心迹、政愿等等,恐怕也是我国古代官吏所创造的一种独特形式。
南宋余玠,晚年官拜兵部尚书、资政殿学士。
那时的蜀地是个老大难地区,宋神宗特派他任安抚制置使,兼有军政大权。
他一到任,就在行署大门自题对联:一柱擎天头势重;十年踏地脚跟牢。
门楣是“靠实功夫”。
表明他以十年为期治蜀的决心和意志。
明代大哲学家王阳明每赴新任,都要两个人扛两块高脚牌作为行队的前导,两块木牌上写成一副对联:愿闻己过;求通民情。
林则徐在任两广总督时,也题过一副堂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从对联来看古人的作官道德,就其要者来说,大致有以下内容:一曰不贪不贿。
嘉靖年间有个叫钱嶪的藩司参议,令所属官衙要贴如下对联:要一文,不值一文,难欺吏卒;宽一分,民爱一分,见佑鬼神。
二曰不图权势。
清代有个叫朱经畲的,曾在自己的官署中题写了一副对联:才能济变何须位;学不宜民枉有官。
他在湖北任职十余载,据说“不名一钱,卒以贫死,赖同僚资助始得返柩回乡。
”三曰爱民如子。
余小霞任三防主簿时署联为:与百姓有缘,才来此地;期寸心无愧,不鄙斯民。
四曰法严法慎。
文学家俞樾题江苏某官署的对联是:听讼吾犹人,纵到此平反,已苦下情迟上达;举头天不远,愿大家猛醒,莫将私意入公门。
还有一副杨昌濬题浙江某官署对联,也有一定劝警作用:看阶前草绿苔青,无非生意;听墙外鸦啼鹊噪,恐有冤魂。
五曰克巳奉公。
清代赵慎畛的桂林府衙对联是:为政不在言多,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
还有一个叫蔡东轩的,在浙江任职,他曾自题一联挂于厅堂上:尽心尽力,未能十分尽职;任劳任怨,不敢半点任功。
六曰政绩昭然。
梁上国任奉天府丞时署联为:勉力为之,正人心,原风俗,实惟根本;文治彰矣,拔真才,加顺迪,勿懈功夫。
总之,有的对联即使今天看来不觉其过时。
当然,在众多的古代官吏中,持这种作官道德的只是凤毛麟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时衙门对联考释
衙门是封建社会各级政府所在地,是官场和权力的象征。
古代的每一座衙门前都贴有一副对联,这些“衙门联”或警诫他人,或明志自勉,今天读来,仍发人深省。
唐大中年间,江西浮梁县衙上有一幅对联曰: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此联实话实说,将为官者应有的态度、责任、义务、亲民、爱民一一道出,质朴直白,浅显易懂。
宋朝时,每个州府县衙的大堂前,都有这样一幅对联:
尔俸尔禄,民膏民脂;
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这是宋太宗赵炅为了劝诫百官勤政为民而亲自书写的,并要求统一刻制在衙门前。
虽然赵炅用心良苦,但收效甚微。
有人在此联四句下各添四个字,变成了对衙门的讥讽:
尔俸尔禄只是不足,民膏民脂转吃转肥。
下民易虐来的便捉,上天难欺他又怎知。
明朝时,浙江衙署前有这样一副对联:
天有昭鉴,国有明法。
尔畏尔谨,以中刑罚。
振聋发聩,令人警醒。
一柱擎天头势重;
十年踏地脚跟牢。
这是南宋曾任兵部侍郎的余玠,在入蜀任宣抚使时,写在官署大门上的一幅楹联,以表其治理好四川的决心。
有的衙门对联告诫老百姓,打官司不容易,非不得已不要轻易打官司。
联曰:
得一日闲且耕尔地;
不十分直莫登我门。
元代大德年间,河南内乡县衙前有这样一幅对联:
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
负国即负民,何忍负之。
告诫官员为人要诚实,切勿欺天负民。
明朝嘉靖年间有位叫钱亚的藩司参议,要求所属官衙要贴如下对联:
要一文,不值一文,难欺吏卒;
宽一分,民爱一分,见佑鬼神。
此联以训诫为主,在箴规中蕴含何者可为、何者不可为。
并要求所属官员要持廉戒贪,清正爱民,写得传神而形象。
清顺治年间,江苏布政使衙门大堂的对联是:
报朝廷某事,荣父母某事;
宽百姓几分,爱子孙几分。
这是宋权任顺天巡抚时自警之语,意即报效朝廷要像侍奉父母那样真诚,爱护百姓要像对待儿孙那样宽容。
清朝另一名臣曾国藩做直隶总督时,所作劝诫州县官的厅联是:
长吏多从耕田凿井而来,视民事须如家事;
吾曹同讲补过尽忠之道,凛心箴即是官箴。
要求各级官吏,抚胸一想,你们大都来自农村,对待百姓的事要像自家事那样重视;你们平日讲的补过尽忠之道,既是做官之道更是做人之道。
此联是曾国藩的夫子之道,也是给部下立的规矩,对下关心百姓,对上忠于君王。
作为封建官吏,实在难能可贵。
封建时代,也有为数不少的官员把为政清廉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
清代谢时雨任杭州太守时题大堂联云:
为政戒贪,贪利贪,贪名亦贪,勿务声华忘政本;
养廉宜俭、俭己俭,俭人非俭,还崇宽大葆廉隅。
在现代研究腐败的学者看来,贪婪不仅是指贪图钱财,贪名(即费尽心机,捏造政绩,为自己脸上贴金,想方设法为自己树碑立传)也是贪。
谢时雨在几百年前即有如此见解,实属难得。
为政清廉不仅要严于律己,而且要严格要求下属和家人。
杨福五任漳州太守时题大堂联便是由此下笔:
第一严自己关防,其余则门内家丁,堂前胥吏;
凡百为斯民打算,即此是告天心事,报国经纶。
福建福安县署大堂联云:
什么叫做好官?能免士民咒骂,足矣;
有何称为善政?只求狱论公平,难哉。
此联以自问自答的疑问句式,提出了做好官、行善政的最低标准,使人品出了为官清廉的难处。
清代古文学家吕璜遭受冤狱15年,昭雪后任浙江庆元县知县。
他题大堂对联立意是,我不判错案,你也别告错人:
我也曾为冤枉痛入心来,敢糊涂忘了当日;
汝不必逞机谋争个胜去,看终久害了自家。
也有一些贪官喜欢附庸风雅,借对联来标榜自己。
清末,多琪到湖北浠水任县令。
他一到,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弄得民不聊生。
某年除夕,他居然恬不知耻在官署悬挂一联:
奉君命来守是邦,两度蝶飞,只求对头上青天,眼前赤子;
与其民共安此土,八年鸿爪,最难忘山间白石,寺里清泉。
俨然一副正人君人模样,可是此联当晚就被人改动了几个字,变成:
奉王命来虐是邦,两度蝗飞,哪管你头上青天,眼前赤子;
与胥吏共刮此土,八年狼籍,只剩得山间白石,寺里清泉。
揭出他的老底。
洋务运动的主将丁日昌1868年任江苏巡抚时,曾在衙署大门上贴一副楹联:
官须呵出,干来若处处瞻顾因循,纵免刑章终造孽;
民要持平,待去看个个流离颠沛,忍将膏血入私囊。
此联英气勃发,跃然纸上,从中袒露丁日昌想要一番作为的心声。
虽然封建社会的贪官污吏不在少数,但这些风格各异的“衙门联”,却传递出一股弘扬清正廉洁的官德官风的正能量,值得今天的各级领导干部们引为镜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