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 中国俗语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语惯用语问题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语惯用语问题研究摘要:惯用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本文以外国留学生使用惯用语的大量偏误为语料,从惯用语的性质特点入手,分析了留学生惯用语使用中的三种偏误现象,即语义偏误、语法偏误和语用偏误,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提高留学生的汉语使用水平。
关键词:对外汉语惯用语偏误对策1 引言习惯用语(Colloquial idioms或idiomatic expression)是任何一种语言中都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
它是词汇当中一种重要的语言单位,但是对它的命名,直到上世纪60年代胡裕树主编的《现代汉语》教材,才第一次真正提出了这个语言单位,同成语、谚语、歇后语成为平行单位,统称为熟语。
习惯用语,也称习语、习用语、惯用语等,名字不同,其概念的外延和内涵也并不是完全重合的。
以汉语惯用语为例,此概念便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惯用语指所有的习惯用语,除惯用语外,还包括某些固定格式与固定句式,而狭义的惯用语则专指以三字格为主的语义具有双重性的结构固定的短语。
本文研究的重点为狭义的惯用语,也兼及广义,以下即以惯用语统称之。
惯用语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1口语色彩浓惯用语来源是多方面的,包括历史典籍文献、寓言神话、宗教用语、行业用语、方言、外来语以及谚语、成语、歇后语的省略等等。
但是惯用语的语体色彩是口语性的,它经常出现在口头表达中,而不是书面场合。
例如:“这个班的学生喜欢抱团儿。
”不能说“全国人民抱团儿”。
1.2 稳定中兼具灵活性和自由度马国凡、高歌东在《惯用语》中指出,惯用语作为一种固定词组,从意义到结构都是完整的、统一的。
惯用语和成语一样,都是固定词组,结构上都有定型的特点,如:“开夜车、穿小鞋、吹牛皮”等。
但相对来说成语的定型性更强,而惯用语则较灵活。
这主要是指惯用语在使用时可以发生结构和构成成分上的“变异”。
以“开夜车”为例,我们可以说“开了几天夜车”,也可以说“开什么夜车,早点休息吧”,还可以说“考试前夜车别开得太多”。
对外汉语教材俗语编排考察及俗语教学思考
对外汉语教材俗语编排考察及俗语教学思考
一、俗语编排考察
1、俗语编排考察的原则
俗语编排考察的原则是:依据俗语的来源、时代、地域、文化背景和使用的场合,把相关的俗语编排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2、俗语编排考察的方法
(1)结构分析法:从俗语的结构出发,把同一个结构的俗语编排在一起,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俗语的意义。
(2)主题分析法:以俗语的主题为线索,把同一主题的俗语编排在一起,以便学生更好地把握俗语的实质。
(3)语境分析法:从俗语的使用场合出发,把同一个语境的俗语编排在一起,以便学生更好地把握俗语的实际意义。
二、俗语教学思考
1、在俗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采用游戏式的教学方法,如设置拼图游戏、猜谜游戏、抢答游戏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俗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情景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俗语,把俗语融入到实际的语言交流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采用合作学习方法,让学生之间进行互助学习,学习俗语的同时也学习如何和别人合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如何培养学生的俗语运用能力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观察俗语的使用,学习俗语的使用方式。
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惯用语学习
的 “ 边 天 ”强 调 的是 妇 女 作 用 大 ,这 里 却 用 在 了 男 人 身 以上 的字 构 成 ,不 能 任 意增 减 字 符 。 半
上 , 转移 了语 义重 心 。 2 语义 不 明 . 3语 序 颠 倒 .
’
(5 1 )你 虽然取得 了一点成绩,可是别尾 巴翘。
.
一
例 ( ) 中 的 “ 鱿 鱼 ”本 来 是 指 工作 中辞 退 、解 雇 别 3 炒
(4 1 )他是个热肠 ,谁有 困难都会 帮—把 。 以上 两 句 中 “ 高 帽 ” “ 心 肠 ”均 被 减 了一 个 字 。 戴 热
● ●
人 ,对 学 生 来 说 应 该 是 “ 评 ”或 是 “ 除 ”;例 ( )中 通过观察 可以知道 ,惯用语在 结构上必须是 由三个或三个 批 开 4
( )她 威 胁 我 说 ,你 要 是 再 冒犯 我 ,就 让 你 红 刀子 1 6
出来 , 白刀 子进 去 。
● ●
语 义 不 明 指 惯 用 语 在 句 中表 意 不 明确 ,不 知 要 表达 何
种意义,令人费解 。如:
( 今 天 晚上 吃 了晚 饭 就 去 电 影 院看 电影 ,可 是碰 了 5)
、
惯用语教学中留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
( )语用 方 面 的偏 误 一 这 类 偏 误 指惯 用 语 在 一 定语 境 中 使 用 时 ,发 生 了 不 规
范 现象 。如 :
(0 1 )这 么一会儿你就修好 了,你真有半瓶醋。 。
以上 两 句 都 想 表 达 赞 美 、夸 奖 之 义 ,可 是 “ 的 比 唱 说 的好 听 ” “ 瓶 醋 ”都 含 有 讽 刺 、挖 苦 之 义 , 用 在 此处 不 半
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歇后语教学
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歇后语教学歇后语是中国最为古老的文化传统之一,被称作“神奇的古谚”,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汉朝以前,常有着一些隐喻的意义,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对外汉语作为一门外语教学,歇后语教学也同样重要,因为它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提高学生学习中文的兴趣,也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感,使汉语教学更有意义。
首先,歇后语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准确地掌握语言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汉语,使学生们学会在语境中更自然地使用汉语。
歇后语中蕴含着大量的汉语俚语,通过学习它们,学生可以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歇后语中往往有许多隐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化差异,并且可以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其次,歇后语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学生可以通过歇后语学习来接触这些历史,并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各种观念和文化价值观,进而建立起文化认同感,更好地去了解自身的文化根源。
再次,歇后语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语言素养。
歇后语中的语法结构较为简单,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容易地记忆汉语的基本结构,并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使学生们能够更准确地使用汉语。
最后,歇后语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歇后语有许多有趣的谜语和故事,可以帮助学生们发展创造力和想象力,增强学生学习中文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汉语学习的热情。
综上所述,歇后语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增进学生的语言能力,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得汉语教学变得更有意义。
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歇后语来教授汉语,让更多学生去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提升他们对汉语的学习兴趣。
以上就是重点阐述了歇后语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希望我们都能够利用歇后语去发掘汉语中隐藏的深层文化内涵,增进学生对汉语的文化认同感,更有效地使用自己的汉语能力。
对外汉语谚语教学----中国谚语
我也算吃一堑长 一智了
shāng bā
好了伤 疤忘了疼
“好了伤疤忘了疼”,是说疤痕愈合以后 就忘记了伤病时的疼痛,比喻过上了舒心 的日子就忘了过去的苦日子,不能从过去 的错误中百闻不如一见 吃一堑 长一智
好了伤疤忘了疼
课后作业
1、以今天学过的谚 语造句,每个一句。 2、选择没学过的两 个谚语,认真学习, 下节课共同讨论。
(初级文化课)
中国谚语
主讲人 王凤亭
金字塔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呐!
Bǎi wén bù rú yí jiàn
百闻不如一见
闻:听见。
听到一百次也不如见到一次。
表示亲眼看到的远比听人家说的更 为确切可靠。
chī yĺ qiàn zhǎng yĺ zhì
吃一堑 长一智
堑:壕沟,比喻困难、挫折。 智:智慧,见识。 全句是说受到一次挫折,便得到一 次教训,增长一分才智。用于经过 失败取得教训的场合。
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歇后语教学
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歇后语教学歇后语,又被称为谜语或者谜句,能够激发语言爱好者或者汉语爱好者学习汉语的兴趣。
在现今和未来的学习汉语过程中,歇后语教学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在许多国家的汉语教育学科中都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就像一扇打开语言世界的门,能够帮助汉语学习者快速拓展他们的汉语知识。
汉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由于它的特殊性,对它的学习者来说,很难理解它的一些文化特点和语言习惯。
由此,歇后语教学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帮助汉语学习者掌握一些汉语习惯用法,深刻理解汉语文化,并且进行灵活的汉语沟通。
歇后语作为一种独特的文体,具有许多独特的特征,它的组成部分是一个问句和一个答句,其中的每一句都有一定的语义,而且每个句子里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这既让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变得有趣,又让他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汉语文化。
比如,“老鼠尾巴短”就是一个典型的歇后语,它包含了“勤奋”这一概念,让汉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勤奋”文化。
歇后语能够帮助汉语学习者更加深刻地理解汉语,它不仅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汉语中的文化内涵,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汉语的发音标准、语法结构和表达规范。
学习者可以通过歇后语训练,做到学以致用,使汉语表达更加地地道道。
此外,歇后语教学还可以帮助学习者学习汉语的拼音书写,以及汉语中的简笔书写。
简笔书写是中国传统书写方式之一,学习者可以通过研究歇后语,熟悉简笔书写的一些基本格式,然后深入学习汉语,使他们能够掌握简笔书写,并能够更加自如地使用它。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歇后语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工具,可以用来帮助学习者快速拓展他们的汉语知识,加深他们对汉语的理解,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加熟练地使用汉语。
未来,歇后语教学将会在国内外的汉语教学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在汉语学习者的汉语学习之路上给他们指明前进方向。
总之,歇后语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汉语学习者更深刻地理解汉语文化,也可以加深他们对汉语的学习,使他们能够更加自如地使用汉语。
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惯用语教学
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惯用语教学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汉语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其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
在这一背景下,对外汉语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惯用语教学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对于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关键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对外汉语教学中惯用语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其教学策略,以期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将首先介绍惯用语的定义、分类及其在汉语中的重要地位,阐述惯用语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接着,通过分析当前对外汉语教学中惯用语教学的现状,揭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探讨有效的惯用语教学策略,包括教材编写、教学方法、教师培养等方面,以期提高对外汉语教学中惯用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本文还将对未来惯用语教学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推动对外汉语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二、惯用语概述惯用语是汉语中一种独特且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现象,它以其精炼、生动、形象的特点,在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被广泛使用。
惯用语通常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合而成,这些词在惯用语中的意义往往与其单独使用时的意义不同,需要学习者在理解和运用时特别注意。
惯用语主要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俚语等类型。
成语是汉语中最具代表性的惯用语,它们结构固定,意义完整,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谚语则是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普遍适用的道理或经验,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歇后语和俚语则更多地反映了口语化和地域性的特点,具有鲜明的民俗风情。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惯用语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汉语水平,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习俗。
然而,由于惯用语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教学难度较大,需要教师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惯用语的使用技巧。
惯用语是汉语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加强对惯用语的教学和研究,以便更好地满足学习者的需求。
惯用语论文: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语惯用语
惯用语论文: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语惯用语【中文摘要】汉语惯用语短小精悍,寓意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然而因其长期蛰伏在汉民族的口语之中,反而不被本族人所察觉,对其的研究也起步甚晚,目前学术界对其界定还未有定论。
惯用语以其含而不露的独特气息进入人们的视野,反映着人们的生活。
它结构简单却内涵丰富,形式短小却富于变化,广为流传却难以跨文化交际,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无疑成为了重点和难点,让众多学习者望而却步。
学术界对惯用语的研究的集中在对其本体的研究方面,将视野放在对其教学方面的研究比较少,而将之与对外汉语教学结合在一起的研究更为有限。
但是无论从教材方面还是教师方面来讲,由于缺乏对其的重视,而导致惯用语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了一些疏漏,再加上文化的冲突、碰撞,使得留学生学习中的偏误层出不穷。
本文仅就惯用语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对语义教学、语境教学、惯用语积累、汉外文化对比分析方面要给予一定的重视,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培养学生对惯用语文化的探究精神,最终建立起学习者头脑中的“惯用语词典”。
希望这些对策能够对惯用语的对外教学提供一些帮助。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惯用语在教学中出现的偏误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着重讨论其语义、语法、语用方面的偏误及其文化底蕴,试图从这些方面揭示它的神秘面纱,并讨论它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对策略。
本文见识浅薄,对前人的研究不敢妄自非议,只求能够有一点拙见对教学产生一定的裨益。
【英文摘要】Chinese Dapper idiom which means cultural heritage richer than other idiom, but it is not to be perceived in Society that research also started very late, because of its long dormant in the spoken language among the people, yet their definition in the current academic is inconclusive. Dapper idiom has distinctive flavor and not exposed coming into view, reflecting people’s live. Its structure is simple but rich in content, form short but varied, which widespread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 difficult, it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for many learners.Academia studies focus on its body in the idioms,on the other hand, vision that put in to its teaching research is less, and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research is more limited. But no matter from the materials or the teacher aspect, because of the lack of its attention, it led to the phrase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some omissions, plus the cultural conflict, collision, which makes the foreign students learning errors of the emerge in an endless stream. The paper make some suggestions on teaching in Chinese teaching as a foreign language problems in order to semantic, context teaching, idioms, Chinese and foreign cultural accumulation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to begiven some attention, and to the concrete analysis of concrete problems, training students on idiom culture spirit of inquiry, eventually establish the learning in the mind of the”dictionaryof idioms”.In this paper, it will research its voice, rhetoric, semantic understanding and rich cultural heritage that basedon previous studies in order to reveal its mysterious veil and discuss it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problems and solutions. According to a little humble opinion this paper may be some benefits for teaching.【关键词】惯用语文化特征对外汉语教学【备注】索购全文在线加好友:1.3.9.9.3.8848同时提供论文写作一对一指导和论文发表委托服务【英文关键词】Dapper idiom culture identity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目录】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语惯用语摘要4-5Abstract5绪论7-10(一)选题缘由7-8(二)国内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惯用语研究现状8(三)研究目的及研究方法8-10一、惯用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作用10-13(一)惯用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10-11(二)惯用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11-13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惯用语教学存在的问题13-24(一)教材问题13(二)惯用语偏误问题13-23(三)教师问题23-24三、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惯用语教学应对策略24-27(一)惯用语语用教学方面应对策略24-25(二)惯用语文化教学方面的应对策略25-26(三)建立起学习者头脑中的“惯用语词典”26-27结论27-28参考文献28-30后记30。
对外汉语教学中惯用语的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
科教导刊
外语教学
Foreign Language 教学策略
王永鹏 潘桂妮
(上海海洋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上海 201306)
摘 要 惯用语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使用频繁, 但是由于其自身的独特性, 留学生学习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本文 从语义、 语法和语用三个方面对留学生惯用语偏误进行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 惯用语 对外汉语教学 偏误分析 中图分类号: H159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Idiomatic expressions are used in our daily communication frequently, but because of their uniqueness, they are difficult to handle for foreign students. This article analy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diom expression, the idioms grammar,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to explore the error in students' learning. And give some responding suggestions for teaching. Key words idiomatic expressio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error analyses 惯用语是汉语词汇中最活跃、 最生动的部分, 反映了汉民 族特有的社会生活、 风俗习惯、 历史文化等内容。 在具体的教 学实践中我们看到, 许多留学生在掌握惯用语和恰当使用方 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如何正确的使用惯用语成为他们学习汉 语的一道障碍, 导致他们很少使用惯用语, 有的甚至采取回避 策略。由于惯用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 因此 我们不应该忽视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惯用语教学。 1 惯用语的特征 1.1 惯用语语义方面的基本特征 (1) 语义的双层性。语义的双层性是汉语惯用语的基本特 性, 它是指惯用语的表层语义和深层语义的两者的结合, 除了字 面词语所表达的意义外, 还有比喻义和引申义。 (2) 语义的变异 性。惯用语的整体意义不是组成它的每个字的意义的简单组 合, 整体意义往往超越了字面意义。惯用语的意义往往脱离了 字面义, 因此具有明显的变异性, 这种变异性往往是通过比喻或 者引申等手段来实现的, 其字面意义和深层意义相偏离。 1.2 惯用语的语法结构特点 (1) 固定性。 惯用语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是固定 词组, 具有定型的结构, 因此它无论是意义上还是结构上都是 完整的、 统一的。 从语法结构来看, 以动宾关系和偏正关系的 为基本形式。 (2)比较灵活和自由。惯用语的灵活性主要体 现在使用时结构和构成成分的变异, 内部结构的扩展和插入 其他成分以及像离合词一样的语序移动。 惯用语中间可以插 入其他成分, 惯用语中有的动宾式可以换。由于惯用语的语 法功能相当于词, 这一点看出惯用语具有离合性。 1.3 汉语惯用语的语用特点 (1)口语色彩鲜明。惯用语主要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口头 语言, 它简单、 明快、 形象、 风趣, 主要用于非正式场合的日常 交流。 (2)蕴含了丰富的汉文化内容。作为来源于人民群众 日常生活的语言表达样式, 惯用语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3) 感情色彩分明。惯用语不但具有语义上的双层性, 而且很多 都有鲜明而强烈的感情色彩, 并且以贬义为主。 2 留学生使用惯用语的偏误分析 2.1 留学生使用惯用语的语义偏误分析 大多数惯用语都具有表层意义与深层意义双重意义, 而 且深层意义都表层意义通过比喻或者引申等手段而来的。 深 层意义与表层意义之间总是要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如果留学生根据字面意思来理解惯用语, 使深层意义的理解 受到表层字面意义的影响, 导致出现使用不当。 (1)语义偏离。指的是惯用语的意义与说话人所要表达 的客观对象在语义方面不符合。 这种偏误的发生在很大程度 上是由于学生对于惯用语的来源不了解。例: 我们男同学也能顶起半边天。 “半边天” 特指女性的作用, 毛主席曾经说过, 妇女能顶半 边天。因此半边天不能用来指男性, 语义重心发生偏离。 (2) 语义不明。 指的是惯用语在句中表意不明确, 容易让 人产生理解上的分歧。 主要是因为在语义表达时说话者没有 准确的理解惯用语的意义。例: 今天他去办公室找老师, 可是碰了钉子。 如果你起床很困难, 那么我每天早上给你敲警钟。 以上句子中惯用语所要表达的意义模糊, 不甚明确, 去办 公室 “碰钉子” , 不清楚是被老师批评了还是没有找到老师等 等。 “敲警钟” 是指让人提高警惕, 不是提醒人起床。 (3) 语义前后矛盾。 指的是意义表达明确, 语法结构合理, 但是句子语义不符合表达。例: 幸亏你放了马后炮, 不然我这次要犯错误了。
对外汉语国俗语义词教学
对外汉语国俗语义词教学一、引言在学习一门外语时,了解该语言的国俗语义词是非常重要的。
国俗语义词是指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使用者通过语言表达出的特定含义。
它们往往与该国家的历史、地理、民俗和文化密切相关。
本文将以对外汉语国俗语义词教学为主题,引导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提高对汉语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二、课堂教学1. 汉字的意义扩展在汉语中,许多汉字的意义不仅仅是字面的含义,还有国俗语义。
比如,“木”字不仅表示树木,还可以表示生命的延续、家族的传承和社会的繁荣。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和解释,让学生理解汉字的国俗语义。
2. 成语的文化内涵成语是中国语言中的瑰宝,每个成语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常用的成语,通过故事、图片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它们的由来和意义。
比如,“卧薪尝胆”这个成语就包含了中国古代典故和忍辱负重的精神。
3. 古诗词的诵读中国古代的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国俗语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经典的古诗词,让学生进行诵读,同时解释其中的国俗语义。
比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诗句,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山水之美和自然之力。
三、实地体验1. 参观传统节日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这些节日的庆祝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受国俗语义的魅力。
2. 参观博物馆中国的博物馆中展示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敦煌壁画、兵马俑等。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这些博物馆,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进一步理解国俗语义。
四、课后作业1. 语境运用教师可以布置语境运用的作业,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国俗语义词,在适当的语境中进行运用。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文化研究报告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选择一个中国的传统节日、成语或古诗词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一份相关的报告。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和写作能力,同时加深对国俗语义的理解。
五、总结通过对外汉语国俗语义词的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提高对汉语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惯用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与应对策略
惯用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与应对策略一、本文概述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惯用语作为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们不仅仅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更是深入理解和掌握汉语文化的关键。
对于外国学习者而言,惯用语的学习往往充满挑战。
本论文旨在探讨对外汉语教学中惯用语的难点,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本文将分析惯用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惯用语不仅仅是日常交流的必需品,它们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
掌握惯用语对于提高汉语学习者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具有显著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外国学习者在学习惯用语时面临的主要难点。
这些难点可能包括语言结构的复杂性、文化差异的理解障碍,以及记忆和运用上的困难。
接着,本文将提出一系列应对这些难点的策略。
这些策略可能包括创新的教学方法、文化背景的深入介绍,以及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辅助学习等。
本文将总结惯用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其在提升汉语学习者语言能力和文化理解方面的重要性,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通过本论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帮助外国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语惯用语,从而提高他们的汉语水平和文化素养。
二、惯用语的定义与特点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惯用语作为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丰富语言表达、增强语言表现力的角色。
惯用语,通常是指在一定语境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词语组合而成的固定短语,它们在语义上具有整体性,结构上相对固定,并且在日常交流中广泛使用。
惯用语不仅仅是语言的装饰,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它们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历史背景。
(1)语义的整体性:惯用语的意义往往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整体,表达一个特定的概念或情感。
例如,“画蛇添足”这个惯用语,字面意思是给蛇画上脚,但其整体意义是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不好。
(2)结构的稳定性:惯用语的结构通常较为固定,其组成成分一般不能随意替换或增减。
如“杯水车薪”,其中的“杯水”和“车薪”不能替换为其他词语。
对外汉语教材俗语编排考察及俗语教学思考
对外汉语教材俗语编排考察及俗语教学思考俗语是外国留学生学习使用汉语的一个难点。
我们在教学中发现,留学生对汉语俗语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在使用过程中又会出现很多失误。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凭借,教材中对俗语的处理直接影响学习者的俗语习得。
本文通过对现行对外汉语教材在俗语选用、编排方式、讲解方法和练习设计等方面的考察和分析,认为一般教材在俗语教学方面有一些局限性,可以编写专门的俗语教材,开辟多种途径来改进俗语教学。
标签:对外汉语留学生俗语汉语俗语是由历代群众创造并在口语中流传的语言单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几乎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
俗语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司空见惯的语言现象,却是外国学习者学习理解汉语的一大难点,同时它往往又是汉语水平考试中的一大考点。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尤其是在中高级阶段,俗语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学习内容。
学好俗语,对提高留学生的汉语水平极为关键。
我们做过问卷调查,发现留学生对汉语俗语有浓厚的兴趣,但是由于缺乏恰当的指导,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失误比较多。
学生语言知识的获得除了日常生活的接触外,最主要的还是来源于教材。
教材在教学中起着纽带作用,主导着老师“教什么”和“教多少”的问题。
因此,我们选取了一些当前对外汉语教学中有代表性的教材进行了考察,以期探究目前留学生俗语掌握状况的成因,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借鉴和改进方向。
一、考察教材本文主要选取了七套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对外汉语教材进行了考察,见表1。
表1:七套对外汉语教材考察教材名称编写者出版社出版时间教材类型《汉语听力教程》杨雪梅等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年听力教材《发展汉语-高级汉语》杨存田等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年综合课教材《中级汉语口语》刘德联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口语教材《高级汉语口语》刘元满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口语教材《桥梁》陈灼等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年综合课教材《汉语口语速成》(中级篇,高级篇) 马箭飞等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6年口语教材HSK中国汉语水平考试模拟试题集(高等) 陈田顺等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年 HSK试题集从类型上看,这些教材有综合课教材,也有专项技能课教材(听力、口语等),还有专门的HSK试题集。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俗语教学——以歇后语为例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俗语教学——以歇后语为例摘要:俗语中蕴含了丰富的汉民族文化,这是留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和兴趣,但也是他们学习时可能遇到的障碍。
本文通过阐述俗语及其所含的歇后语的定义与特点,简析对外汉语歇后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与歇后语教学有密切关系的成语教学进行研究,找出两者异同,以期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歇后语教学提出适宜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对外汉语俗语教学歇后语教学成语教学教学对策Summary: Common saying contains abundant culture of Han Nationality. This is the best motive power and interest for foreign students, but also the the problem that they may meet during the study.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defini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ommon saying as well as Chinese folk wisecrack it contains to analyse the problems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It also makes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Chinese folk wisecrack teaching and the idiom teaching, which has an intimate connection to the former, to find out their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order to put forward suitable teaching methods of the Chinese folk wisecrack.Key words:teaching chinese a foreign language, common saying teaching, Chinese folk wisecrack teaching, idiom teaching, teaching methods.目录第一章绪论 (3)1.1选题缘由 (3)1.2研究目的及意义 (3)1.3研究现状、方法及理论 (3)第二章俗语和歇后语的定义及特点 (4)2.1俗语的定义及特点 (4)2.2歇后语的定义及特点 (6)第三章歇后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8)3.1宏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8)3.2微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9)第四章成语和歇后语教学对比 (11)4.1成语教学与歇后语教学的相同点 (12)4.2成语与歇后语教学的不同点 (12)第五章歇后语的对外汉语教学策略 (13)5.1文化教学 (14)5.2交际教学 (15)5.3对比教学 (16)第六章结语 (16)第一章绪论一、选题缘由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对对外汉语的理论研究,还是学校或机构的实践教学,都相对重视语法的教学,而忽略了词汇教学的重要性,从而使得词汇研究与教学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较为薄弱的一环。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国俗语义问题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国俗语义问题摘要】国俗语义是带有民族文化色彩的附加意义,它在不同民族的语言中有着错综复杂的对应关系,这种关系主要是由文化及其影响下的认知模式共同促成的。
汉语教师应当认识到其中的规律,并寻找恰当的对外汉语教学方法。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国俗语义认知【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0)07-0013-03一前言语言是音义结合的词汇、语法体系。
词汇和语法都有音、义两个方面。
英国语言学家Geoffrey Leech 将词汇意义归纳为七类:理性意义、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反映意义、搭配意义和主题意义。
其中除理性意义外的后五类又被统称为“联想意义”。
联想有若干途径,有的是从客体的语义属性方面产生的联想,这样的联想,在不同的语言中有时会有不约而同的默契。
如汉语的“狐狸”、“鹦鹉”以及它们在英语、日语、俄语中的对应词都分别有“奸诈狡猾”和“人云亦云”的联想意义。
不过这种巧合在语言当中比较少见。
还有一种联想,是以语音为中介而产生的,如汉语中的“柳”音和“留”音相近,因此便有了挽留、惜别的文化内涵。
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历代的文人骚客更是常以“垂柳”为意象,表述离别之情、故国之思。
《诗经》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便是其中的佳句。
异国的“柳”无此谐音,自然也没有这样的联想意义。
另有一些由习惯或一词多义引发的联想,在不同语言中的表现也往往不同,例如中国人可以从“圆形”联想到“团圆”,外国人却不以为然。
上述联想,除第一种外,都因受到文化或语言内部要素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离开民族文化背景,便难以理解。
我国语言学家王德春教授把这种意义称作“国俗语义”。
他指出,“国俗语义是指在词汇的概念意义上添加历史文化、民情风俗、地理环境等文化色彩的语义。
国俗语义是语义民族性的一种表现,它客观地反映了使用该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和民情风俗,具有民族文化特色。
”其中的“国”是说词汇的文化蕴涵为某国、某一民族所独有,是它不同于其“对应词”的区别特征,“俗”即约定俗成,国俗语义不是某人心血来潮,给词语附加的临时意义,而是经过时间筛选,相沿成习,相对固定的意义。
对外汉语教学中俗语教学的探析
,
因而 对 于俗语 的学 习和使 用 可 以加 深他 们对 中国文 化 和 中国人 的深入 了解 。
在语 言学 家看 来 ,俗语 是汉 民族语 言 中的特 殊语 言材 料 ;在 民俗 学 家看 来 ,俗 语是 民族 民问文化 中的 1 2 1 头语 言 艺术 ,是 民 间文 学百 花 园 中的 一朵 小 花 。有 语 言学 家将 俗 语 定义 为 “ 风 俗化 石 ” 。可 见 对 于俗
① 徐 宗才 , 应俊玲 . 俗 语词典 [ M ] . 北京 : 商务印书馆, 2 0 0 4 . ② 同 上.
一
7 0 —
语 就 较 广 泛领 域 的 话题 进 行 谈 论 ,比 较 流利 地 与 汉语 为 母 语者 进 行 交流 的阶段 。然 而 ,此 阶段 对 外汉 语 教 学 中的俗 语学 习常 常 出现令 学 习者感 到 颇为 吃力 的情 况 。
巴。 ” 乌兹 别 克斯 坦 人 说 : “ 人 们 刚说 到 驴 ,就 看 见 了它 的 耳朵 。 ”意 大利 人和 西班 牙人 却 说 : “ 人 们
一
谈 论 国王 ,就 会看 见他 的王冠 。”
这种 在 跨文 化交 流 中对 同一 信息 的共 同理 解 与对 同一 信息 的不 同理 解 混杂在 一起 的现 象 ,影 响了对 原 信 息解 码 的准 确 性 ,同时 也增 加 了 误解 的可 能性 。 即使是 文 化 差异 较 小 的 国家 之 间依 然 存在 这 种语 用 的 差 异 ,而这 种 差异也 正 是第 二语 言学 习者 的障碍之 一 。
是他 吗 ? ”同 样 的意 思在 不 同的 国 家有 着 不 同 的说 法 。韩 国 人说 : “ 我 们 刚说 到 老虎 ,老 虎 就 来 了 。” 法国人说 : “ 人 们 刚 谈 到 狼 ,就 看 到 了它 的尾 巴 。 ” 日本 人 说 : “ 我 们 正 说 起 一 个 人 ,他 的 影 子就 到 了 。 ”美 国 人 说 : “ 一 说 到 魔 鬼 ,魔 鬼 就 来 了 。 ” 比利 时 人 说 : “ 人 们 刚 说 到 魔 鬼 ,就 踩 到 了 它 的 尾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惯用语偏误分析及启示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惯用语偏误分析及启示本文针对外国留学生在理解和使用汉语惯用语过程中发生的偏误,重点剖析了语义、语法以及语用三个方面的偏误类型。
进而又从惯用语本身的复杂性,民族文化差异及教材、教学的局限性等方面揭示了偏误发生的原因。
在此基础上,结合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提出结合语境教学、适当增加结构知识教学、注重文化教学和适当运用对比教学的应对策略。
这对于推进当前对外汉语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标签:留学生对外汉语教学惯用语偏误惯用语作为熟语的一部分,在汉语词汇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它不但数量多,源远流长,而且应用广泛,很多外国留学生认为汉语惯用语难学,他们在理解和使用惯用语的过程中,经常会犯错误。
本文试图通过外国留学生运用惯用语偏误的类型,分析偏误原因,并据此提出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一、惯用语偏误类型(一)意义方面的偏误1.理性义偏误1)语义偏离“语义偏离”指的是惯用语的意义与所要表达的客观对象不相符或是不完全合拍。
(1)我想毕业以后赚很多钱,再也不过现在这种打小算盘的生活了。
(2)我们终于把今天的工作做完了,现在可以打退堂鼓了。
句(1)中的“打小算盘”一般是用来表示徇私利己,不顾大局,与生活上的“精打细算”相差甚远;句(2)中的“打退堂鼓”本表示旧时官员退堂时击鼓为号,现比喻做事中途退缩,与所表达的客观事实——“完成工作”不符。
2)语义不明“语义不明”指的是惯用语在句中表意不明确,令人费解。
(3)昨天晚上我吃了晚饭就去电影院看电影,可是碰了钉子。
(4)快走开吧,否则我给你敲警钟。
以上两句所要表达的意义不明确。
看电影“碰钉子”,是没买到电影票呢,还是约好的人失约了呢,不得而知。
“敲警钟”的意思是提醒别人警惕,用在这里,到底是提醒他人还是警告他人,不明确。
3)语义矛盾指的是表义明确,但句子中前后矛盾。
(5)幸亏你提醒,我才没犯这样的错误,你真是放了马后炮。
(6)老王这个人大大咧咧的,总是爱钻牛角尖。
对外汉语 成语 俗语整理
语音汉语音节由声母、韵母拼合而成,音节大概有402个这样的组合。
其中,声母不能单独发音,必须与韵母拼读才能发音,汉语共有声母21个,韵母39个。
韵母“er”只有三个声调:没有第一声,第二声如“儿”,第三声如“耳”,第四声与其他声调略有不同,如“二”。
“iou、uei、uen”,前面加声母时,写成:“iu、ui、un”。
“Ü”跟“j、q、x”相拼,去掉韵母上面两个小点,跟“n、l”相拼,保持两个小点。
汉语声调是构成词语意义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声调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汉语普通话有4个基本声调和一个轻声。
在语流中,拼读时有变调的情况:①两个三声相遇,第一个三声变成二声,如“你好”;②“不”是四声,当“不”后面跟了四声词时变成二声,如“不对”;③“一”是一声,但如果后面跟了一声或三声时变成四声,如“一些”“一点”;④“一”后跟了四声时变二声,如“一件”。
汉字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起源于图画。
汉字在历史上出现过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五种正式文体以及草书、行书等辅助字体。
汉字的造字法指汉字的构造方式,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造字方法。
象形就是用描绘事物形状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
指事就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
会意就是用两个或几个部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部件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
形声就是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字。
汉字有两个书写版本:繁体和简体。
词汇(一)1.巴不得、恨不得同:急切盼望做成某事,带动词作宾语异:①“巴不得”所希望的是可能做到的事情;“恨不得”所希望的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E.g. 我巴不得有人来帮帮我。
我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回祖国。
②“巴不得”宾语可带否定式,“恨不得”不能E.g. 我巴不得不去她恨不得不去(X)2.不比不如同:都有比较的意思异:①“不比”用于对比,前后两项不一定谁强谁弱、谁好谁坏,只强调有差别E.g. 今年不比往年(可以是今年比往年好,也可以是今年比往年差)“不如”用于比较,用来比较的前一项总是比后一项要差E.g. 今年不如往年(今年的收成一定比往年差)②“不如”后边可以不带宾语,如“连猪狗都不如”,而“不比”则不能这样用,后面一定带宾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常用语(Daily Expression)
• 1.我感觉不舒服。 • 2.你哪里不舒服? • 我头痛。我这里疼。 • 3.吃药、打针、输液、 • 手术 • 4.你现在感觉好点了 • 吗? • 5.祝你早日康复!
日常用语(Daily Expression)
• 1.这个多少钱? • 苹果多少钱一斤? • 2.太贵了。可以便宜 • 点吗?这个打折吗? • 3.请问,酸奶在哪 • 里? • 4.我能试试吗? • 有其他颜色吗? • 5.好的。我买这个。
日常用语(Daily Expression)
• 1.早饭、午饭、晚饭 • 2.快餐厅、中餐厅、西
餐厅、意大利餐厅、 日本餐厅、小吃 • 3.你想吃什么? • 喝点什么? • 4.我要牛排和面包。 • 5.买单、结账 • 可以刷卡吗?
日常用语(Daily Expression)
• 1.我喜欢看球赛。 • 他喜欢下雨天。 • 2.我讨厌不懂礼貌
见!
日常用语(Daily Expression)
• 1.让我先自我介绍 一下。
• 2.能告诉我你的名 字吗?
• 3.你从哪里来? • 4.你做什么工作? • 5.很高兴认识你!
日常用语(Daily Expression)
• 1.今年是哪一年? • 今年是2012年。 • 2.现在是几月? • 现在是5月。 • 3.今天是几号? • 今天是5月31号。 • 4.今天是星期几? • 5.现在几点了?
语言实践课(十三)
Language practice
rìcháng yòng yǔ
1.日常用语
cháng yòng sú yǔ
2.常用俗语
日常用语(Daily Expression)
• 1.嗨!你好! • 2.早上(下午/晚上)
好! • 3.你最近好吗? • 4.很好,谢谢,你
呢? • 5.好久不见! • 6.我必须走了。再
的人。 • 我不喜欢太辣的菜。 • 3.苹果、西瓜、香
蕉,你喜欢吃什么? • 4.与篮球相比,我
更喜欢足球。
常用俗语 Common Idioms
•老油条
• 阅历丰富,世 故、油滑,不 厚道、不诚实。
• Person who is experienced,worldly, knows how to get along with all kinds of people, however,unkind and dishonest.
常用俗语 Common Idioms
• 一个鼻孔出气
• 比喻立场、观点、 主张和别人完全一 致。多用于贬义。
• Opinion,view,advie,etc. are totally the same as somebody. Derogatory Sence
日常用语(Daily Expression)
• 1.你们那里今天天 气怎么样?
• 今天天气很好! • 2.天气预报说明天
要下雪。 • 3.外面下雨了。你
带伞了吗? • 4.我的家乡,冬天
特别冷。
日常用语(Daily Expression)
• 1.请问5教在哪里? • 2.打扰您一下,请
问火车站怎么走? • 3.一直往前走 • 左拐,右拐 • 第三个十字路口 • 4.谢谢你为我指路!
• 可望而不可即
• 即:接近。能望见, 但达不到或不能接 近。常比喻目前还 不能实现的事物。
• It means that it is really difficult or impossible to acheive something.So you can only see it from far far away or just dream about it.
常用俗语 Co或学习的 需要而熬夜,连夜 加班。
• work late into the night;burn midnight oil
• 【示例】为了考出个 好成绩,他们一连好 几天~复习。
常用俗语 Common Idioms
• 笑面虎
• 表面和善,其实 和老虎一样凶猛。
• 比喻外貌和善而 内心严厉凶狠的 人。
• Kind outside, but strict,cruel inside.
常用俗语 Common Idioms
• 风凉话
• 打消别人积极性 的嘲讽话。
• Irresponsible and sarcastic remarks
常用俗语 Common Idioms
• 临时抱佛脚
• 平时不准备,不努 力。有了问题,到 了截止日期,才开 始做。
• A kind of behavior that one doesn't work hard in daily life and only starts to prepare before the deadline.
常用俗语 Common Idio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