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人轶事公开课教案
《亡人逸事》公开课教案
《亡人逸事》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文学作品《亡人逸事》。
1.2 学生自主阅读《亡人逸事》,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1.3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亡人逸事》?它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故事有什么不同?第二章:文本分析2.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2.2 学生讨论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3 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阐述《亡人逸事》的主题和思想内涵。
第三章:创作背景介绍3.1 教师介绍《亡人逸事》的创作背景,包括作者的生平和创作动机。
3.2 学生了解创作背景,分析作品与作者的关系。
3.3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创作背景对作品的影响。
第四章:文学鉴赏技巧4.1 教师介绍文学鉴赏的基本技巧,如人物描写、情节安排、语言风格等。
4.2 学生运用文学鉴赏技巧,分析《亡人逸事》中的亮点和特色。
4.3 教师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鉴赏心得。
第五章:互动环节5.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亡人逸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人生价值。
5.2 学生代表分享小组讨论成果,展示自己的观点。
5.3 教师点评学生的互动表现,总结本节课的主要收获。
第六章:深度解析6.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亡人逸事》中的细节,深入解析故事中的象征手法和隐喻。
6.2 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主题和寓意,探讨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
6.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故事深层意义的理解。
第七章:比较研究7.1 教师提出比较研究的问题,引导学生将《亡人逸事》与其他文学作品进行对比。
7.2 学生通过比较分析,探讨不同作品之间的异同和关联。
7.3 教师总结学生的比较研究结果,启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多元解读。
第八章:创意写作8.1 教师提出创意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以《亡人逸事》为灵感,创作自己的短篇故事。
8.2 学生进行创意写作,锻炼自己的文学创作能力和想象力。
8.3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才华。
《亡人逸事》公开课教案
《亡人逸事》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亡人逸事》这篇文章的背景和作者。
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1.2 教学内容介绍作者贾平凹及其作品《废都》。
简要介绍《亡人逸事》这篇文章的背景和情节。
1.3 教学方法通过展示作者的图片和作品封面,引起学生对作者和作品的兴趣。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第二章:文本分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分析文本,理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细节描写和情感表达。
2.2 教学内容分析文章的结构,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部分。
关注文章中的细节描写,如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情感变化。
2.3 教学方法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通过朗读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细节描写和情感表达。
第三章:情感理解3.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理解文章的情感,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
引导学生思考文章所传达的人性思考和价值观。
3.2 教学内容分析文章中的情感表达,如对亡人的思念和回忆。
思考文章所传达的人性思考和价值观,如生命的意义和死亡的态度。
3.3 教学方法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情感表达。
通过个人反思和小组分享,帮助学生思考文章所传达的人性思考和价值观。
第四章:创意写作4.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创意写作,表达对亡人的思念和回忆。
引导学生运用文本中的写作技巧,进行自己的创作。
4.2 教学内容分析文章中的写作技巧,如细节描写、情感表达和语言运用。
进行创意写作,表达对亡人的思念和回忆。
4.3 教学方法通过分析和模仿文章中的写作技巧,帮助学生进行自己的创作。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提供反馈和改进建议。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思考方式。
5.2 教学内容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思考方式。
5.3 教学方法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亡人逸事》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亡人逸事》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亡人逸事》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亡人逸事》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小说的题旨、主旨,分析小说的情节、人物性格、表现手法,提高文学欣赏水平。
2.能够运用学科知识、思维方法和价值观念,理解并领会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及其表现方式。
3.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教学重点1.理解小说的题旨、主旨,分析小说的情节、人物性格、表现手法。
2.理解《亡人逸事》中的建筑文化。
3.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三、教学难点1.理解《亡人逸事》中的建筑文化及其表现方式。
2.学会通过文本分析小说的情节、人物性格、表现手法。
四、教学方法1.教师导入法:通过引发学生的思考,启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例如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让学生以小组形式研读小说,通过交流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小说的主旨、分析小说的情节、人物性格、表现手法等。
3.通过演讲、展示等形式,让学生进行知识分享,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内容1.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及其艺术表现方式2.《亡人逸事》主旨、情节、人物性格、表现手法等六、教学流程Step 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等形式,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Step 2 研读小说: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研读本课文,并进行思路交流。
Step 3 分析小说: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分析小说的主旨、情节、人物性格、表现手法等。
Step 4 知识分享:让学生通过小组展示或演讲的形式,分享小组讨论的成果。
Step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课文的主题、情节、人物性格、表现手法进行总结。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设计,让学生通过阅读小说《亡人逸事》以及分析小说中的建筑文化、情节、人物性格、表现手法等方面,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亡人逸事》公开课教案
《亡人逸事》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亡人逸事》的主题和背景。
分析文本中的象征意义和修辞手法。
提高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深入理解文本内容。
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文本中的隐含意义。
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
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的文学作品。
培养同情心和理解力,对人的生死有更深入的思考。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介绍《亡人逸事》的作者、背景和主题。
概述文本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2.2 文本分析:分析文本中的象征意义和修辞手法。
讨论文本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3 课堂活动:分组讨论,深入理解文本中的情节和人物。
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进行小组讨论。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引导学生对生死话题的思考,引入文本的主题。
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
3.2 文本阅读: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情节和人物。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文本中的细节和意义。
3.3 文本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本中的象征意义和修辞手法。
学生分组讨论,深入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
3.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提出问题和要求。
第四章:教学评估4.1 课堂参与: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其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4.2 作业评估:评估学生完成的作业,包括阅读笔记、作文和思考题等。
评估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4.3 学生反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选用适合学生水平的文学作品作为教材。
提供相关背景资料和文学评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5.2 多媒体资源:使用多媒体资源,如音频、视频和图片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力。
播放相关的电影或音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情感和氛围。
《亡人逸事》公开课教案
《亡人逸事》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亡人逸事》这篇文章的背景和作者。
2. 引导学生关注本文的主题和情感。
教学重点:1. 文章背景和作者的了解。
2. 主题和情感的把握。
教学难点:1. 文章中蕴含的深刻情感的理解。
2.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感受。
教学步骤:1. 简单介绍作者和文章背景。
2.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3. 分析文章中的具体事例,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
练习设计:1. 让学生谈谈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2. 让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
教学反思:第二章:文章结构分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文章的结构。
2. 引导学生通过文章结构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重点:1. 文章结构的理解和掌握。
2. 文章内容的深入理解。
教学难点:1. 文章结构的把握。
2. 引导学生结合结构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步骤:1. 分析文章的结构,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的脉络。
2.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结合文章结构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练习设计:1. 让学生根据文章结构总结文章内容。
2. 让学生谈谈自己是如何通过文章结构理解文章内容的。
教学反思:第三章:人物描写分析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欣赏作者对人物的描写技巧。
2. 引导学生通过人物描写感受人物性格和情感。
教学重点:1. 人物描写技巧的分析和欣赏。
2. 人物性格和情感的感知。
教学难点:1. 描写技巧的识别和理解。
2. 引导学生感同身受地体会人物情感。
教学步骤:1. 分析文章中的人物描写,指出其技巧。
2.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的性格和情感。
练习设计:1. 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人物,分析其描写技巧。
2. 让学生谈谈自己是如何通过描写感受到人物性格和情感的。
教学反思:第四章:情感抒发与表达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体会作者的情感抒发。
2. 引导学生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点:1. 情感抒发的理解和体会。
2. 情感表达的技巧。
《亡人轶事》校公开课教案
亡人逸事教学目标:①知识与能力鉴赏文章语浅意深的细节和人物性格美②过程与方法自主个性化阅读鉴赏,初步实现多元解读、创新阅读。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旧时婚姻批判、宽容的态度教学重难点:1,:把握四个生活断面内容。
2:品味盯跳走等动词对刻画人物性格传神作用3:平凡生活细节融记事抒情于一炉写法。
教学方法:1:真中求美,美中显真特色2:家常话语中的思念和哀伤。
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江城子》ppt)(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年以前,一个万籁人寂的夜晚,孤苦的词人梦忆妻子,梦境里还是那个青春年少的妻子,依然美丽动人,温柔贤淑。
然而自己是尘霜鬓白,百年之身,梦醒时分,泪湿衣袖,写下了这篇《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年以后,另一位文学大家孙犁每每梦忆妻子,哀思难耐,同样亦写了一篇语浅意深。
情挚婉转的悼之之作,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的《亡人逸事》。
2、作者孙犁作品。
短片小说集《芦花荡》《荷花淀》《采蒲台》《嘱咐》中篇小说《铁木前传》《风云初记》3、解题亡人:之妻逸事:世人不知道的关于某人的事迹,小事4、同学们呢已经课前做过预习了,请同学们来说说看,你为文章四个部分作的小标题是什么。
板书:天作之合(如何结婚)看戏相亲(第一次见面)勤劳持家(蜕变)临终痛别(愧疚、幸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5、有人说:一花一世界,作者用发自肺腑的真情,以纤微入里的语言,抒发了珍藏在心底的美好记忆。
那么我们来找找看,文中写了哪些关于之事的细节,说说从中读出了什么?a 、①用力盯……跳……走到……钻……进了……(羞涩、害羞)②打出改写的ppt好奇、羞涩、端庄、动作敏捷娇憨③读一读④我们读到这一段,忍俊不禁,笑了。
试想一下,当年孙犁先生回忆起了这一幕时,神态(笑)你觉得作者怀着一种怎样感情写这一段?(喜爱、吸引、赞美)⑤读一读带着作者赞叹的感情去读。
b、①我从外面回来,看到她的两个大拇指,都因为推机杼,顶得变了形,又粗、又短,指甲也短了。
语文《亡人逸事》公开课教案
《亡人逸事》公开课教案一、导入苏轼《江城子》简单赏析。
夫妻情深——悼亡之作二、解题亡人逸事亡人:孙犁之亡妻逸事:世人不知道的关于某人的事迹,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
在文章中,特别指生活中的小事情。
三、整体感知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作者具体记述了妻子哪些“逸事”?全班四个大组根据文章具体内容给文章四个部分拟写小标题。
明确:1. 妻子跟“我”学认字时的话语。
(从“天作之合”写起,回忆起作者和妻子是怎么结婚的。
)——缘定2.“我”妻子初次见面的情景;妻子不肯跟“我”一同回家,要“我”叫车来接。
——初识3.妻子向父亲哭诉辛苦;妻子背瓜;妻子学习织布;妻子带孩子;妻子照顾生病的孩子。
——持家4.妻子临终前回忆起“我”给她寄花布之事。
——临别众多细节描写构成全文的主要内容。
用作者自己的话说是“一些不太使人感伤的断片”。
四、文本分析(一)分组讨论,“亡人”是个怎么样的人?在文中体现在哪里?勤劳:质朴:礼教观念重:第一部分:1.作者与妻子的“缘”是如何“定”下来的呢?明确:一次偶然的机会定下来。
(请学生讲解)用文中一个词语概括:“天作之合”。
2.既然是“亡人逸事”,为什么作者一开始没有直接叙写“亡人”,而是围绕“天作之合”这个词语展开?这样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小问题:“天作之合”的含义?联系旧式婚姻的一般情况。
突出反差。
体现作者怎样的感情?)明确:“天作之合”是表达人们对天意的感谢,因为他们享受到了意想不到或难以承受的幸福。
作者将自己与妻子的婚姻记为“天作之合”,因为妻子给他带来了爱、幸福、宽慰、甚至写作的灵感、语言的源泉。
表达了对妻子深深的敬意和感谢。
3.妻子的话表达了怎样一种感情?明确:妻子的话也正是作者的心声,因此才会牢记心中。
在此,“天作之合”不仅仅是一句虚言,而是成了带上神话色彩的一句论断。
两人对那天的雨,都怀有深深的感激之情。
与其说作者在谢天,毋宁说他在感谢妻子,对天的感念,实际上也就是对妻子的感念。
《亡人逸事》教学教案
《亡人逸事》教学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亡人逸事》的兴趣。
2. 引导学生了解本文的作者及背景。
【教学内容】1. 介绍作者鲁迅及其作品《亡人逸事》。
2. 简介本文的背景及主题。
【教学步骤】1. 向学生简单介绍鲁迅及其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 介绍本文的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旧中国女性的悲惨命运。
3. 引导学生关注本文的主题——对逝去亲人的怀念。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鲁迅及本文背景的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对本文主题的关注程度。
第二章:字词解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本文中的重点字词。
2. 培养学生自主查阅工具书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解析本文中的重点字词。
2. 引导学生运用工具书自行查阅字词。
【教学步骤】1. 针对本文中的重点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
2. 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工具书,自主学习。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本文重点字词的掌握情况。
2. 观察学生查阅工具书的能力和习惯。
第三章:内容理解【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
2. 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 分析本文的主题思想和结构。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概括本文讲述的故事。
2. 分析本文的主题思想,探讨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
3. 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结构特点。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本文主要内容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第四章:情感体会【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感受作者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
2. 培养学生理解和感受文章情感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亡人的情感。
2. 分析文章中所表现出的亲情、友情等情感。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表现出的情感。
2. 分析作者是如何通过细节描写表达情感的。
3.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亲情、友情故事。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作者情感的理解和感受程度。
2. 观察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故事的情况。
亡人逸事教学教案
亡人逸事教学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亡人逸事”的概念和意义。
2. 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身边的人和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亡人逸事”的定义和背景。
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的亡人逸事。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询问学生是否听说过“亡人逸事”这个词,引导学生思考身边的人和事。
2. 讲解概念:给出“亡人逸事”的定义和背景,解释其意义。
3. 分享经历:鼓励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的亡人逸事,让学生感受到这个话题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第二章:案例分析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案例,理解亡人逸事的价值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提供几个具体的亡人逸事案例。
2.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价值和意义。
教学步骤:1. 给出案例:提供几个具体的亡人逸事案例,让学生阅读和理解。
2. 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价值和意义,让学生思考如何从亡人逸事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3. 总结观点: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总结亡人逸事的价值和意义。
第三章:写作技巧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写作亡人逸事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写作亡人逸事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引导学生练习写作亡人逸事。
教学步骤:1. 讲解技巧:介绍写作亡人逸事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选材、构思、表达等。
2. 练习写作:引导学生练习写作亡人逸事,提供一些写作提示和素材。
3. 分享作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给予评价和建议。
第四章:文化交流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对亡人逸事的看法和处理方式。
2. 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不同文化背景下对亡人逸事的看法和处理方式。
2. 引导学生进行文化交流和讨论。
教学步骤:1. 介绍文化背景:介绍不同文化背景下对亡人逸事的看法和处理方式,如中国、日本、西方等。
2. 文化交流:引导学生进行文化交流和讨论,分享自己对不同文化的看法和理解。
亡人轶事教案(梦醒时分)
亡人轶事教案(梦醒时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关于“亡人轶事”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2. 通过分析亡人轶事的故事情节,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人物等方面的认知能力。
3. 引导学生从亡人轶事中汲取智慧,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亡人轶事的定义与特点2. 亡人轶事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3. 亡人轶事中的典型人物及其特点4. 亡人轶事的价值和启示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亡人轶事的定义、特点、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等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亡人轶事中的典型人物及其特点,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智慧。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亡人轶事的价值和启示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亡人轶事相关的故事、文献等。
2.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亡人轶事的相关图片、信息等。
3. 教学PPT:制作教学PPT,包含亡人轶事的基本知识、案例分析、讨论题目等。
1. 导入:简要介绍亡人轶事的概念,引发学生对亡人轶事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讲解亡人轶事的基本知识,包括定义、特点、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等。
3. 案例分析:分析亡人轶事中的典型人物及其特点,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智慧。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就亡人轶事的价值和启示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5.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对亡人轶事的理解和兴趣。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亡人轶事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对故事价值的理解和思考。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能力和思考深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亡人轶事的角色扮演,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
2. 邀请历史学家或文化专家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对亡人轶事背景和文化内涵的了解。
3. 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阅读和研究,扩展他们对亡人轶事的认识。
《亡人逸事》公开课教案
《亡人逸事》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亡人逸事》。
(2)理解《亡人逸事》的文意,把握其主要内容。
(3)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亡人逸事》。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激发学生学习文学的兴趣。
(2)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死,珍惜生命。
(3)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亡人逸事》的文意理解和作品分析。
2. 欣赏作品的表达技巧和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1. 作品深刻内涵的理解。
2. 引导学生运用文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亡人逸事》的背景。
(2)学生齐读课文,感受作品氛围。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探究,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交流。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指导。
4. 作品欣赏(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作品的表达技巧。
(2)学生尝试运用文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5. 情感体验(1)学生分享自己对生死的看法。
(2)教师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死,珍惜生命。
6. 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亡人逸事》。
2. 结合课文,写一篇关于生死的感悟文章。
3. 推荐阅读其他有关生死题材的文学作品,下节课分享阅读心得。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合作探讨的表现。
2. 课后作业评估: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其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阅读分享评估:听取学生在下节课上分享的其他有关生死题材的文学作品阅读心得,评估其思考深度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思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是否有所提高,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是否需要调整。
亡人轶事教案(梦醒时分)
亡人轶事教案(梦醒时分)第一章:引入与主题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感知“亡人轶事”的概念及其在文学创作中的意义。
引导学生思考“梦醒时分”这一主题背后的深层含义。
1.2 教学内容引入亡人轶事的定义,介绍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通过举例讲解,让学生了解亡人轶事的基本构成和表现形式。
引导学生探讨“梦醒时分”这一主题的内涵,如对生命、死亡和人性的反思等。
1.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讲解亡人轶事的概念,引导学生对其产生初步的认识。
学生通过阅读相关文学作品,感受亡人轶事的特点和魅力。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梦醒时分”主题的深层含义。
第二章:经典亡人轶事案例分析2.1 教学目标通过对经典亡人轶事案例的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其内涵和表现形式。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2.2 教学内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亡人轶事案例,进行详细的文本分析和解读。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亡人轶事,如故事情节、人物塑造、象征意义等。
2.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对选定的亡人轶事案例进行深入阅读和理解。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案例中的关键元素和象征意义。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各自对案例的理解和感悟。
第三章:创作自己的亡人轶事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文学语言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能力。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创作具有个性的亡人轶事作品。
3.2 教学内容教师提供一些创作亡人轶事的指导和技巧,如情节构思、人物塑造等。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自己的想象力,创作自己的亡人轶事作品。
3.3 教学活动教师为学生提供创作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完善作品。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分享创作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
第四章:亡人轶事与生活体验4.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将亡人轶事与自己的生活体验相结合,提高对生活和人性的认识。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入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4.2 教学内容教师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出发,思考亡人轶事与生活的联系。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对亡人轶事与生活体验之间关系的看法和感悟。
《亡人逸事》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亡人逸事》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亡人逸事》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篇一」《亡人逸事》教案教学目标1.鉴赏文章语浅情深的细节美和人物的性格美。
2.自主、个性化阅读鉴赏,初步实现多元解读、创新阅读。
教学重点1.把握四个生活断面的内容。
2.品味“盯”、“跳”、“走”、“钻”等动词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传神作用。
3.平凡的生活细节描写和融记事抒情于一炉的写法。
教学难点1.“真”中求美,“美”中显真的特色。
2.家常话语中的思念和哀伤。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同学们,在必修一第一模块“月是故乡明”板块写作实践中,大家曾以“静听回声”为题写了文章,有些同学写了怀念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内容,有的取材真实,以小见大,写真事抒真情,表达了对亲人深沉的爱。
今天,我们来共同品读散文大师孙犁的一篇悼亡妻的散文,一起鉴赏大师家常似的话语中蕴涵的深情。
二、检查预习(一)、认读理解懒筋--耍赖粜卖--籴米高粱--栋梁抛掷讳天作之合(二)、用最简语言概括四个断面的内容。
1.天作之合,“巧”。
2.看戏相亲,写“贞”。
3.勤劳持家,写“能”。
4.总括一生,写“情”。
三、品读鉴赏(一)、默读第一断面,联系现实生活,思考探究。
1.自选角度研读。
2.小组讨论。
3.参考议题及解读:这部分从“天作之合”的婚姻说起。
“天作之合”对一般夫妻结对,只不过是一句道好颂吉之词,然而在作者笔下,简直就蕴涵着一种神秘色彩,恰如爱妻所言“假如不是下雨,我就到不了你家里来!”可见作者对那天的雨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
大凡人们感天谢地,都是得到了意想不到或难以承受的幸福。
作者特记“天作之合”,正是因为妻为他带来了爱、幸福、宽慰,甚至写作的灵感、语言的源泉。
在这里与其说作者在谢天,不如说是在谢妻;对天的感念,其实就是对妻的感念。
(二)、自由朗读第二断面,探究以下问题。
1.简评“盯”、“跳”、“走”、“钻”几个动词对刻画人物情态的作用。
2.研究“你明天叫车来接我吧,我不能这样跟着你走。
亡人逸事公开课教案
亡人逸事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关于亡人逸事的知识,知道其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2. 通过分析亡人逸事的故事和背景,培养学生对历史和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 通过讨论和思考,培养学生对人生、道德和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节:亡人逸事的定义和背景亡人逸事的定义和特点亡人逸事的历史背景和发展2. 第二节:亡人逸事的故事和人物介绍几个著名的亡人逸事故事和人物分析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3. 第三节:亡人逸事的文化意义亡人逸事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亡人逸事与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的关系4. 第四节:亡人逸事的现代价值亡人逸事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亡人逸事在现代文化和教育中的作用5. 第五节:亡人逸事的案例分析分析一个具体的亡人逸事案例讨论案例中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亡人逸事的定义、背景和文化意义等内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亡人逸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亡人逸事的故事和人物,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准备相关的教材或教学资源,包括亡人逸事的故事、人物和文化背景等内容。
2. 投影仪或白板:准备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和讲解教学内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和讨论等。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报告的质量。
六、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一个简短的亡人逸事故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亡人逸事的定义和特点:解释亡人逸事的定义,阐述其独特性和与其他文学形式的区别。
3. 分析亡人逸事的故事和人物:选取一个典型的亡人逸事故事,分析其中的情节、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4. 探讨亡人逸事的文化意义:讨论亡人逸事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以及其对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的反映。
七、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享自己了解的亡人逸事故事,并共同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
亡人逸事公开课教案
亡人逸事公开课教案第一章:导入与背景介绍1.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亡人逸事的定义和背景。
引发学生对亡人逸事的好奇心和兴趣。
1.2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师讲解亡人逸事的定义和背景。
互动讨论法:学生分享对亡人逸事的第一印象和疑问。
1.3 教学内容亡人逸事的定义:解释亡人逸事是指关于已故人物的一些鲜为人知的趣闻轶事。
亡人逸事的背景:介绍亡人逸事在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1.4 教学活动教师简要讲解亡人逸事的定义和背景。
学生分享对亡人逸事的第一印象和疑问。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互动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问。
第二章:亡人逸事的类型与特点2.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亡人逸事的不同类型和特点。
培养学生对亡人逸事的分类和分析能力。
2.2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师讲解亡人逸事的类型和特点。
案例分析法:学生分析具体亡人逸事的案例。
2.3 教学内容亡人逸事的类型:介绍不同类型的亡人逸事,如发明家的意外发现、作家的创作灵感来源等。
亡人逸事的特点:分析亡人逸事的一般特点,如趣味性、启发性、教育性等。
2.4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亡人逸事的类型和特点。
学生分析具体亡人逸事的案例,分享自己的分析结果。
第三章:亡人逸事的故事讲述技巧3.1 课程目标让学生掌握亡人逸事的故事讲述技巧。
培养学生运用故事讲述技巧的能力。
3.2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师讲解故事讲述技巧。
角色扮演法:学生进行故事讲述的实践。
3.3 教学内容故事讲述技巧:介绍如何吸引听众注意力、设置悬念、运用描绘性语言等技巧。
亡人逸事的故事结构:讲解亡人逸事的基本故事结构,如引入、发展、高潮、结尾等。
3.4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故事讲述技巧和亡人逸事的故事结构。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实践故事讲述技巧。
教师评价学生的讲述效果,给予反馈和建议。
第四章:亡人逸事的文化意义与价值4.1 课程目标让学生理解亡人逸事的文化意义和价值。
培养学生对亡人逸事进行文化解读的能力。
4.2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师讲解亡人逸事的文化意义和价值。
《亡人逸事》公开课教案
《亡人逸事》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亡人逸事》的背景及作者。
激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1.2 教学内容:简介《亡人逸事》的文学地位及作者司马迁。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文章主题及情感表达。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重点问题。
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
第二章:文本分析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文本特点。
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评价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分析《亡人逸事》的结构、情节及人物形象。
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写作手法及语言特点。
2.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挑选重点段落进行分析。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评价。
第三章:情感探讨3.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亡人的深情追忆。
培养学生理解和体验作者情感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探讨课文中所表达的作者对亡人的情感。
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关系及情感纽带。
3.3 教学方法:采用情感体验法,引导学生深入课文,感受作者情感。
通过小组分享,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沟通能力。
第四章:文化背景4.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课文所涉及的历史文化背景。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4.2 教学内容:介绍古代丧葬制度及对亡人的纪念方式。
分析课文中的文化元素及其内涵。
4.3 教学方法:采用文化探究法,引导学生了解历史文化背景。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探究能力。
第五章:创意写作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技巧进行创作。
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提高写作能力。
5.2 教学内容: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如描绘、对话等。
引导学生进行创意写作练习,运用所学技巧。
5.3 教学方法:采用写作指导法,引导学生进行创意写作。
提供写作素材和示例,帮助学生进行创作实践。
第六章:比较阅读6.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学作品进行比较的能力。
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文体的特点和魅力。
《亡人逸事》公开课教案
《亡人逸事》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本课程以《亡人逸事》为主题,通过讲解和讨论,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死亡相关的历史文化、社会观念和心理处理方式。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死亡观念;(2)认识死亡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影响;(3)学会处理与死亡相关的情绪和心理问题。
第二章:死亡的文化观念2.1 死亡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死亡的含义,包括生物学、哲学和宗教等多个角度。
2.2 不同文化下的死亡观念介绍不同文化对于死亡的态度和观念,如中国的土葬、火葬、骨灰存放等方式,以及其他国家的葬礼习俗。
第三章:死亡与生命意义3.1 死亡与生命的关系探讨死亡对于生命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3.2 死亡与人生观分析死亡对于个人人生观的影响,如何看待生死、如何面对死亡等问题。
第四章:死亡与心理健康4.1 死亡相关的情绪问题介绍死亡相关的情绪反应,如哀伤、恐惧、否认等,并教授应对方法。
4.2 死亡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探讨死亡对于心理健康的影响,如何处理死亡带来的心理压力。
第五章:死亡与法律伦理5.1 死亡相关的法律问题介绍与死亡相关的法律问题,如遗愿、遗产分配、安乐死等。
5.2 死亡伦理问题讨论死亡过程中的伦理问题,如生命权、死亡权、安乐死等。
第六章:死亡与家庭关系6.1 死亡对家庭的影响探讨死亡对家庭成员的情感、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以及如何处理家庭中的死亡事件。
6.2 家庭悲伤辅导介绍家庭悲伤辅导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家庭成员走出悲伤,重建生活。
第七章:死亡与丧葬习俗7.1 丧葬习俗的演变分析我国丧葬习俗的起源、演变和现状,以及不同地区的丧葬差异。
7.2 丧葬仪式的意义探讨丧葬仪式对于家庭成员和社会的作用,以及如何尊重逝者和关爱生者。
第八章:死亡与临终关怀8.1 临终关怀的定义与意义介绍临终关怀的概念、原则和目标,以及其在缓解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
8.2 临终关怀的实施方法阐述临终关怀的实践方法,如疼痛管理、心理支持、社会关怀等。
《亡人逸事》公开课教案
《亡人逸事》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案概述1.1 教学目标理解《亡人逸事》的主题和背景分析文本中的情感表达和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1.2 教学内容文本分析:《亡人逸事》的文本结构和内容概述情感表达:探讨作者如何通过细节描写表达情感修辞手法:识别并分析文本中的修辞手法1.3 教学方法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享个人观点文本分析: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文本,分析细节描写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分析第二章:文本分析2.1 教学目标深入理解《亡人逸事》的文本内容和主题分析文本中的细节描写和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文本分析和批判性思维能力2.2 教学内容细节描写:分析文本中的具体细节描写,如人物形象、场景设置等情感表达:探讨作者如何通过细节描写表达情感和情绪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思考文本所传达的主题和信息2.3 教学方法细致阅读: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文本,关注细节描写分析讨论:鼓励学生分享对文本细节的理解和解读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第三章:情感表达3.1 教学目标理解《亡人逸事》中作者的情感表达方式分析情感表达对文本的影响和作用培养学生的情感理解和表达能力3.2 教学内容情感分析:分析文本中的情感表达方式和技巧情感作用:探讨情感表达对文本的意义和影响个人表达: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情感表达来创作自己的文学作品3.3 教学方法情感体验: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体验文本中的情感情感分析:鼓励学生分析情感表达的方式和技巧创作练习:引导学生进行小创作练习,尝试运用情感表达第四章:修辞手法4.1 教学目标识别和理解《亡人逸事》中的修辞手法分析修辞手法对文本的影响和效果培养学生的修辞意识和运用能力4.2 教学内容修辞定义:介绍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分析:分析文本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修辞运用:引导学生尝试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创作4.3 教学方法修辞介绍:向学生介绍不同类型的修辞手法修辞分析: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识别文本中的修辞手法创作实践:鼓励学生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练习第五章:综合讨论与总结5.1 教学目标综合理解《亡人逸事》的主题、情感表达和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总结本次公开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5.2 教学内容综合讨论: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讨论,分享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总结收获:让学生反思本次公开课的学习成果和体验5.3 教学方法综合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个人观点和感悟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反思总结:鼓励学生反思本次公开课的学习成果和收获第六章:比较分析6.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学作品的比较分析能力理解《亡人逸事》与其他作品的异同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6.2 教学内容选取与其他作品相比较的文本分析比较不同文本的主题、情感表达和修辞手法探讨比较的文学作品对读者的影响6.3 教学方法文本选择:选择与《亡人逸事》相比较的其他文学作品比较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不同文本的特点和差异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比较分析的结果第七章:创意写作7.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意写作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创作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7.2 教学内容创意写作指导:提供创意写作的指导和方法创作练习:学生进行创意写作练习,如创作短篇小说或诗歌分享与评价: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进行互相评价和反馈写作指导:为学生提供创意写作的指导和方法创作练习:引导学生进行个人的创意写作练习作品分享: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进行互相评价和反馈第八章:课堂互动与提问技巧8.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问题提出和解答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互动和提问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8.2 教学内容提问技巧:教授学生如何提出有深度的问题课堂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和观点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分析和评价文本8.3 教学方法提问训练:进行提问技巧的训练,引导学生提出有意义的问题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提问和参与讨论批判性思维:提供批判性思维的指导和练习,引导学生分析和评价文本第九章:教学评估与反馈9.1 教学目标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理解程度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促进教学的持续改进和提高评估方法: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如考试、作业或口头报告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改进建议教学改进:根据评估结果和学生反馈,进行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改进9.3 教学方法评估实施:进行教学评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理解程度反馈收集:通过问卷调查或小组讨论的方式,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教学改进:根据评估结果和学生反馈,进行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改进第十章:总结与反思10.1 教学目标总结本次公开课的主要内容和教学成果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未来的教学做好准备10.2 教学内容总结回顾:回顾本次公开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反思评估: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思考改进措施未来教学规划:为未来的教学做好准备,制定教学计划和目标10.3 教学方法总结讨论:组织学生进行总结讨论,分享学习收获和体会教学反思:引导学生进行教学反思,思考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未来规划:鼓励学生制定个人的学习计划和目标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案概述中的教学目标制定:确保教学目标明确,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课程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亡人逸事》教案一、导入现代文坛有一位作家,他是当之无愧的乡土文学大家,而他的妻子却是一个一字不识的且年长他4岁的农村妇女。
这段婚姻总共持续了40年,一直到他的妻子患病去世。
他就是孙犁。
《亡人逸事》这篇散文是他在妻子去世12年后的悼亡之作,此时的孙犁已经年近古稀了。
晚年的他经常梦见自己的老伴儿,他自我总结道:“我觉得,只有我那个天作之合并主张从一而终的老伴儿,才能坚忍不拔,勉勉强强地跟我度过一生,换个别人,是一定早就拜拜了。
”那么,这段在外人看来极不般配的婚姻是如何经历了岁月的考验走到最后的呢?我想,读了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找到一些答案。
二、揣摩文本(提问)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找出你印象最深的、最有感触的片段,并说说认识和理解。
第一部分:她点头笑着说:“真不假,什么事都是天定的。
假如不是下雨,我就到不了你家里来!”(提问)妻子的这段话中包含着怎样的情感?(分析)从“点头”这个动作和“笑”这个神态中能看出妻子对于他们的婚姻是很满意的,话语中包含着幸福、甜蜜和庆幸。
旧式婚姻叫做“天作之合”,其实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在妻子心中,这桩婚姻是实实在在的“天作之合”,因为如果没有那场雨,那两个媒婆就不会到她家的梢门下避雨,如果不来避雨,父亲就不会和她们谈及自己的婚事,而这桩姻缘就无从谈起了。
所以妻子牢牢记住了这桩姻缘的缘起,并且怀着甜蜜的心情对孙犁讲诉。
板书:细诉缘起第二部分:①妻子第一次见到孙犁时的细节描写很生动,“用力盯了我一眼”。
(提问)从“用力盯了我一眼”能读出妻子当时的心理是怎样的呢?(分析)在完全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眼前突然出现与自己订婚的那个男人,好奇肯定是有的,他到底长得什么样啊?(能不能换成“看”?能不能换成“瞟”?)所以不仅“盯”,还要“用力”,仿佛要借这一眼把对方的相貌印入自己的脑海。
好奇的同时,应该是又兴奋又紧张,当然还有恪守礼教的姑娘家的害羞,所以不敢也不好意思长时间“盯”,只“盯了”“一眼”,就跳下板凳,走出照棚,钻进轿车,再也没出来了。
②她严肃地说:“你明天叫车来接我吧,我不能这样跟着你走。
”(分析)“严肃”说明妻子很看重接不接的问题,认为这不是小事,可见她比较传统、矜持。
板书:婚前初遇第三部分:①“看到她两个大拇指,都因为推机杼,顶得变了形,又粗、又短,指甲也短了。
”(分析)下文写妻子“从来没有对我叫过苦”,这里是通过细节描写将妻子所受之“苦”形象化,表现了她纺线织布的不易和辛苦。
(提问)前文提到妻子的两次“哭”,为什么“哭”呢?(分析)一次是向父亲“哭诉”,因为婚后婆婆叫自己早起做饭,觉得很苦;一次是背北瓜没背起来,自己却摔倒了,而且是在婆婆面前,觉得自己太无能,让婆婆笑话了。
(提问)你觉得婆婆对这个媳妇满意吗?(分析)虽然文中没有交代,但应该是不太满意的。
孙犁的母亲共生育了七个孩子,只有孙犁一个活了下来,孙犁又从小体弱多病,所以得到了家中长辈更多的呵护。
作为母亲,出于对独子的疼爱,肯定希望媳妇勤劳一些,能干一些,而这个媳妇显然不太如她的意,那么我们就可以想见孙犁妻子的处境了。
妻子在娘家是娇惯的小闺女,和所有女子一样,她对婚后生活也会有美好的憧憬,可现实和想象往往有一定的差距,这两次“哭”就反映了她嫁到夫家后的不适应。
然而生活必定要继续下去,生活让“从小只会做些针线活”的妻子学会了纺线织布,让“没有下场下地劳动过”的妻子“带着孩子们下场下地”,让背不起一筐北瓜的妻子能“和大女儿轮换着背上二斗(约四十斤重)高粱,走三里路,到集上去粜卖”。
孙犁写得极其简单,但这种转变对当事人来说注定是一个痛苦而艰难的过程。
②“每逢孩子发烧,她总是整夜抱着,来回在炕下走。
”(提问)为什么妻子不把孩子放在床上,自己守在床边?(分析)你们记得自己小时候生病时妈妈是怎么做的吗?由于长子在十二岁时因为盲肠炎不治死亡,妻子特别怕失去任何一个孩子。
相比干坐在床边,她觉得要做点什么,哪怕只是没有任何实际效果的抱着孩子来回走。
(总结)这些日常的生活细节构成了妻子的人生,她由娇惯的小闺女,成长为能干的妻子和慈爱的母亲。
板书:操持家事第四部分:“为的是叫你做衣服方便呀!”(提问)怎么理解“方便”一词呢?为什么孙犁把花布寄到妻子的娘家而不是婆家?(分析)如果寄到婆家,那么公公婆婆一定会知道。
即便公公婆婆不说什么,让媳妇拿去做衣服,但在旧社会,一个贤惠孝顺的媳妇怎么好意思将这花布全部用在自己身上呢?(提问)你觉得妻子知不知道孙犁的这一番良苦用心?(回答)知道。
(提问)那么妻子为什么要明知故问呢?(分析)孙犁说:“在夫妻的情分上,我做得很差。
”可能这一辈子,像寄花布这样表现关心、恩爱的事情很少,更不要说亲口对妻子表达内心的爱意了,所以,妻子哪怕知道丈夫的用心,在临终前也要亲耳听到丈夫说出来,来印证内心的猜测,来享受那一刻的幸福和甜蜜。
板书:临终问询(提问)文章记叙的这些事有什么特点呢?(分析)多是发生在孙犁夫妇间的不为外人所知的事情,这就是“逸事”。
三、探究形象①请大家概括一下,妻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设问)妻子相信天命,难道想说她是一个迷信的人吗?妻子注重礼教,难道想说她是一个封建的人吗?青春远离,曾无怨言,携幼奉老,时值乱年。
亲友无憾,邻闾无间。
晚年相随,我性不柔,操持家务,一如初娶。
知足乐命,安于淡素。
抗日战争时期,年轻的孙犁一直在外奔波,没有顾及到家,是妻子一手将四个孩子拉扯长大,尽心尽力奉养老人。
1949年解放后,孙犁在天津日报社工作,将妻儿接到了身边。
可是,从1956年开始,孙犁因为严重的神经衰弱,先去外地疗养,后又回家养病,前后达十年之久。
当他身体基本恢复健康时,文革开始了。
文革中孙犁遭受迫害,离开家到干校劳动。
因此,这天津团聚的二十年中仍然是妻子在操持着家务,承担着辛苦,任劳任怨。
如果我们从功利角度衡量这场婚姻,那么妻子明显付出甚多,所得甚少,可是婚姻不是斤斤计较,不是锱铢必究,包容和扶持才是婚姻长久的良方。
这样一位知足、守礼、任劳、纯真的妻子在生活上给予了孙犁无微不至的照顾,可谓是(板书)生活的伴侣。
然而她对丈夫的帮助不仅于此,文中哪个地方提到了呢?(P107页)③他们的女儿孙晓玲在《摇曳秋风遗念长》这篇回忆性散文中这样写道:“在父亲的《荷花淀》、《嘱咐》、《丈夫》中,我都看到了极其熟悉的举止身影。
其中有些对话,仿佛“原封不动”就是母亲讲的。
”——孙晓玲《摇曳秋风遗念长》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孙犁短篇小说《嘱咐》中的一段情节。
(请一位同学来朗读)水生看着她。
离别了八年,她好像并没有老多少。
她今年二十九岁了,头发虽然乱些,可还是那么黑。
脸孔苍白了一些,可是那两只眼睛里的光,还是那么强烈。
他望着她身上那自纺自织的棉衣和屋里的陈设。
不论是人的身上,人的心里,都表现出是叫一种深藏的志气支撑,闯过了无数艰难的关口。
“还不睡吗?”过了一会,水生问。
“你困你睡吧,我睡不着。
”女人慢慢地说。
“我也不困。
”水生把大衣盖在身上,“我是有点冷。
”女人看着他那日本皮大衣笑着问:“说真的,这八九年,你想起过我吗?”“不是说过了吗,想过。
”“怎么想法?”她逼着问。
“临过平汉路的那天夜里,我宿在一家小店,小店里有个鱼贩子是咱们乡亲。
我买了一包小鱼下饭,吃着那鱼,就想起了你。
”“胡说。
还有吗?”“没有了。
你知道我是出门打仗去了,不是专门想你去了。
”“我们可常常想你,黑夜白日。
”她支着身子坐起来,“你能猜一猜我们想你的那段苦情吗?”“猜不出来。
”水生笑了笑。
“我们想你,我们可没有想叫你回来。
那时候,日本人就在咱村边。
可是在黑夜,一觉醒了,我就想:你如果能像天上的星星,在我眼前晃一晃就好了。
可是能够吗?”(提问)水生嫂是一个怎样的女性形象呢?(分析)(水生是一个抗日战士,离开家乡在外行军打仗整整八年。
这次被调来保卫冀中平原,于是请假绕道回到位于白洋淀边的家。
当年临走的时候,家中有患痰喘病的父亲和怀孕的妻子;而今回来,父亲已经去世了,女儿也已经八岁了。
)水生嫂质朴坚强,柔婉多情,识大体,支持丈夫的工作,在家照顾老人抚养孩子。
她的身上不正有孙犁妻子的影子吗?可见,妻子也滋养了孙犁的文学创作。
所以,妻子不仅是孙犁生活的伴侣,也是他(板书)创作的“助手”。
四、品味语言①(提问)对于这样一位生活伴侣、创作“助手”,孙犁表现出怎样的感情呢?(分析)怀念、感激、愧疚。
孙犁在文中几次写到内心的愧疚和自责,如“我们结婚四十年,我有许多事情,对不起她,可以说她没有一件事情是对不起我的。
在夫妻的情分上,我做得很差。
”(P107页)照此说来,无论孙犁用怎样的笔墨、怎样的语言来写妻子,应该是都不为过的。
为了帮助同学们把握本文的语言特点,老师把文章结尾部分做了一个小小的扩写。
大家看看我添加了一些什么内容,比较一下原文和改动后的文字,你更喜欢哪一个。
临终之前,(她被病痛折磨得异常憔悴,让人看了忍不住落泪,可是,)她还向我提起这一件小事,(她用失神的眼睛盯着我,虚弱地)问道:“你那时为什么把布寄到我娘家去啊?”我(强忍住内心的悲痛,故作轻快地)说:“为的是叫你做衣服方便啊!”(她的眼睛在一瞬间似乎有了某种光彩,紧接着,)她闭上眼睛,久病的脸上,展现了一丝幸福的笑容。
(相伴40年,我只给予了她如此微小、可怜的爱意,而她在即将告别人世之际,竟然念念不忘,怎不叫人每每忆及,辛酸落泪呢?)(分析)改动后的文字加入了饱蘸情感的描写和结尾的直接抒情,但缺乏含蓄蕴藉,把需要读者想象和感受的内容全部说了出来;而原文只是朴素至极的叙事描写,可是在言语之外我们分明能感受到妻子的幸福满足和孙犁深深的内疚。
②可以说,这种“情深而语淡”的写作风格是许多文学大家在抒发情感时所钟爱的,比如朱自清先生,他的散文名篇《背影》就以此感动了一代代读者。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重温那个最为感人的片段。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赶紧拭干了泪。
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朱自清《背影》(提问)大家从这段文字中读出了什么?(分析)读出了父亲对儿子的爱,这爱藏在他不怕麻烦地穿铁道、爬月台为远行的儿子买橘子的过程中;读出了儿子对父亲的爱,这爱藏在他不想让父亲看见、也不想让别人看见的眼泪中。
描写的文字较为客观,没有多加渲染。
(分析)提到“眼泪”,我又想起了另一位文学大家老舍。
在《想北平》这篇散文的结尾,他写道:“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
真想念北平呀!”老舍67年的人生历程有42年是在北平度过的,他的最有影响力的作品都是用北京话写的,也是以北平为题材的,而他对北平的深情就藏在这一句简单质朴的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