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苏州园林 学案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语文课堂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架设生活与教材相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的鉴赏和审美能力。
使小组合作、讨论成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阅读理解、感受、体悟园林建筑的自然美,让每个学生从心底热爱自然。
二、教学方式的构建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苏州园林画面,使学生对苏州园林的认识更形象,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及其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园林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
利用课件展示教学内容,面与文字叠放,能让学生在图文并茂中理解、领悟教材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这篇说明文适合培养学生自我审美鉴赏能力,同时教学中注重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构成“整体把握”——“具体感受”——“审美探究”的学习过程。
三、教材分析1、地位:本文是五四制九年义务教育第四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是一篇说明文。
本册教材着重培养阅读说明文的能力,阅读说明文首先要抓住说明事物的特征,其次了解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及其准确的说明语言。
因此,作为说明文的起始课,本文有着重要的地位,学好本文,对学习其他说明文起着抛砖引玉的作用。
2、教材内容分析:《苏州园林》是一篇介绍园林建筑艺术的说明文。
作者叶老先生以其精练的语言、严谨的结构,抓住苏州园林的艺术特点,条分缕析地做了全面、深刻的介绍。
文章高度概括了苏州园林在建筑上的成就,称其为“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即典范之作。
然后,详细介绍了园林建筑布局,写得情文并茂,趣味盎然。
我觉得本文与其他说明文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不是像导游词一样的平面介绍,也不是呆板严肃的结构剖析,而是把一幅幅精美的画面展示在读者面前,所以作者在文中处处提到“画”字,使读者无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感觉,不见其景却如临其境!学习这样作品,既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又可以丰富关于园林建筑艺术方面的知识,获得美的享受。
【部编版秋季课程 初二语文】第13讲 说明文阅读——《中国石拱桥》与《苏州园林》-学案
2.准确辨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学习难点
1.说明对象的基本特征
2.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生动性
阅读介绍中国建筑、国林、绘画艺术的文章,可以了解我国人民在这些方面的卓越成就,感受前人的非凡智慧与杰出创造力。本节课,要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了解文章是如何使用恰当的方法来说明的;还要体会说明文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增强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下面句中划线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阅读《中国石拱桥》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初中语文《苏州园林》预习学案
《苏州园林》预习学案【预习目标】1.积累文中出现的园林词汇。
2.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理清文章说明的顺序。
3.学习课文对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和生动。
【预习重点】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一、积累字词1.积累文中出现的有关园林设计的专业术语,并能读准字音,明白其含义。
四字词语: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亭台轩榭、自然之趣、重峦叠嶂、高低屈曲、俯仰生姿、盘曲嶙峋、珠光宝气、别具匠心二字词语:布局、配合、映衬、层次、对称、池沼、玲珑、入画、相间、蔓延、镂空、斟酌、檐漏二、浏览课文,回答问题。
1.课文多数段的首句是对本段内容的概括,请你把这些句子在文中用直线划出来。
2.课文中那一句话最能说明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3.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具体展开说明的?三、寻找苏州园林的美景。
把你找到的美景在文中用波浪线划出来。
四、写一写句式“好美的苏州园林,你看……”(可以从结构、语言、图画、修辞、说明方法多种角度思考)五、本篇课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你找到了几种?请你写下来。
五、补充资料说明文的有关知识1.定义: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主要是对事物的性质、特点、成因、功用等特征和事理作客观、科学的解释,从而给人知识。
2.说明对象特征:所谓特征,就是指这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标志。
3.说明顺序:说明文为了体现条理性,必须有条理清楚的说明顺序。
说明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空间顺序:多用于建筑的构造,说明实体事物的形状。
多用表空间方位的词语。
时间顺序:多用于说明实体事物的建造过程、产品的生产过程、事物的发展演变过程。
多用表时间的词语。
逻辑顺序:用于介绍事物的性质、种类、原理功用和解释事理本质。
4.说明文的说明方法主要有:①分类别: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把事物分成若干类加以说明。
②列数字:是用数字说明事物特征的一种说明方法。
③举例子:是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进行说明。
④打比方:是借助大家熟知的事物,取其相似之处来打比方。
《苏州园林》教案(人教版八年级必修).doc
《苏州园林》教案(人教版八年级必修)一、设计思路: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抓住事物特征,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方法。
2•引导学生感知园林的画意美。
3 •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其中,调动学生合理互动的想象,引导学生感知园林的画意美,和从反复诵读、重点词句赏析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学习本文抓住事物特征,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方法是教学难点。
教学步骤:一、激趣以导入多媒体投影课前大家搜集的有关苏州园林的图片,师生边欣赏边交流感受,通过创设情景,激发起学习兴趣,导入新课学习。
二、披文以感悟1.组织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2•请同学们谈朗读课文后的发现、感受,或提出不懂的问题。
3.巧妙过渡,研读第二段。
三、合作以探究1•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仔细阅读课文的三至六段,合作探究苏州园林在具体设计时是如何体现四个“讲究” 的,作者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要求大家边读边标画关键句, 并尝试在课本空白处做旁批。
重点学习第五、六段,通过反复诵读,调动学生合理互动的想象,引导学生感知园林的画意美,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2.叶圣陶先生已经把四个“讲究”介绍的很清楚了,苏州园林的“画意美”也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为什么还要写7、8、9、10段呢?去掉行吗?同学们自由朗读这四段,思考交流。
四、巩固以拓展(含作业)1.师生共同总结对本课的收获、感悟。
2.拓展延伸,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完成。
⑴写一篇文章,介绍你游玩过的一座园林,200字左右。
⑵说明一幅画。
(提示:可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进行介绍。
)附:板书设计13.苏州园林叶圣陶讲究:布局、配合、映衬、层次处处入画注意:角落、门窗、色彩二、教学过程:《苏州园林》教学实录伴着优美的古筝曲,多媒体投影课前大家搜集的苏州园林的图片(波形廊、海棠春坞、涵青亭等),师生边欣赏边交流感受。
生1:难怪大家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呢!苏州真美!生2:我还看过这样一句话“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八年级语文《苏州园林》教案(通用10篇)
八年级语文《苏州园林》教案(通用10篇)八年级语文《苏州园林》教案篇1教学目的:一、领悟苏州园林的画意美,激发学生爱美、爱国。
二、了解的思路,把握文章总说和分说的构造层次。
三、学习本文多样性的语言。
重点和难点:本文着重于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有很强的概括性,理清思路,了解文中总说和分说的自然结合。
教学关键:同上。
教学方法:尽可能将有关文字复原成画面。
教具:出示苏州园林图片。
教学时数:二节。
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入新课苏州是个有悠久艺术传统的历史名城。
这篇艺术性很强的说明文就概括说明白苏州园林的根本特点。
叶圣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二、检查预习三、范读课文,引导分段。
(一)(1—2)概括说明苏州园林的总印象和共同点;(二)(3—9)详细说明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到处八画。
(三)(10)交代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不止以上写的”完毕全文。
四、讲析第一段(1—2)1、指名朗读第一段,提问:对园林的总印象是什么?这种印象是怎样得来的?对我们有什么启发?——总印象为: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印象由一二句中两个“到来”而来。
的总印象指明白苏州园林在各地园林中的地位告诫我们鉴赏我国园林不应当错过苏州园林。
2、学习2段。
(1)齐读。
(2)提问: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是什么?哪些方面最能表达这一特点?在谴词上由什么匠心?——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是“到处八画”,详细表现为四个“讲究”和一个“一切”。
这是下文说明的总纲和挨次。
3、争论第一段两自然段间关系及第一段与其次段的构造关系。
——第一段的两节为因果关系。
正由于苏州园林是“一幅完善的图画”,才使它具有“标本”价值。
这里的因果说明既赞美了苏州园林,又颂扬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才智。
第一段是总的说明,明确说明中心;其次段是分别说明,先总后分是这篇说明文的说明挨次。
4、指导朗读课文第一段。
(1)明确说明文的朗读要求;(2)指名朗读。
五、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并解释;2、划分其次段层次,概括各层意思;3、练习一。
13苏州园林学案【人教版初二八年级】
苏州园林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严谨的说明结构。
2、学习正确运用说明方法,并体会其作用。
3、体会本文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4、领略苏州园林的画意美,培养学生爱美审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1、把握文章严谨的说明结构。
2、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体会本文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难点:领略苏州园林的画意美,培养学生爱美审美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语人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的西湖美,苏州什么美?“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苏州园林真是令人神往。
的确,凡是游览过苏州园林的人,没有不为苏州园林典雅别致的造型,处处入画的设计赞叹不已的。
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22岁之前一直生活在苏州,他不仅对苏州园林有着深厚的感情,还有着深入的研究。
这节课我们就跟随叶圣陶先生的介绍,一起走进苏州园林。
二、检查预习:1、正音和解词轩榭xuānxiè败笔丘壑hè嶙峋línxún 镂空lòu 蔷薇qiáng 别具匠心因地制宜重峦叠嶂2、了解叶圣陶:原名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
三、整体感知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明确:①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②课文是从四个主要方面、三个次要方面说明了以上特点:A、四个主要方面:a、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b、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C、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d、讲究远景近景的层次B、三个次要方面:a、注意图画美b、注意图案美c、注意色彩美2、作者是怎样评价苏州园林的?明确: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3、分析课文的说明结构和说明顺序:①说明结构:总分式②说明顺序:逻辑顺序(主体部分:主次顺序)四、合作探究,共同提高。
1、作者把苏州园林介绍得清楚明白,是因为恰当使用了一些说明方法,接下来分小组找一找本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说说其作用。
苏州园林教案(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苏州园林教案(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苏州园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熟悉课文,把握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
把握全文结构、说明顺序,把握中心句的特点与作用。
细读课文,理解本文说明语言的多样性、精练性。
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特点。
(标本-完美的图画—四个讲究、三个细节)理解课文说明语言的多样性、精练性。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出示对联)师:俗语说“上有天堂”,大家知道下一句是什么吗?(下有苏杭)投影: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还有两幅对联: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冠江南。
窥苏州园林之一斑,见全国园林之全豹。
明确::“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是总的赞美了苏杭,而第2、3联,明确得写出苏州园林在全国园林建筑中的地位。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叶圣陶先生写的《苏州园林》,看他是怎样写苏州园林的。
二、了解作者、解题大家看课本105页的注释,补充:叶圣陶先生,江苏苏州人,22岁之前,他一直生活在苏州,对苏州园林很熟悉,而且有深厚的感情。
这篇文章是叶圣陶先生为摄影集《苏州园林》所写的序言。
知道什么是序言吗?序言:一般写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有作者自己写的,多说明写书的宗旨和经过。
也有别人写的,多介绍或评论本书内容。
而这篇文章就是介绍摄影集《苏州园林》的。
大家看注释,课文原题为“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诸”字是许多的意思,就是说,这篇课文不是单独讲某一个的,而是总的讲苏州园林。
“拙政园”是苏州园林的四大名园之一,还有沧浪亭、狮子林、留园。
“寄深眷”表明了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深切情意。
现在,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看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介绍苏州园林的。
检测字词1、注音:轩榭(xuan xie)重峦叠嶂(chong luan die zhang)丘壑(qiu he)嶙峋(lin xun)相间(xiang jian)蔷薇(qiang wei)池沼(chi zhao)应地制宜(ying di zhi yi)2、解释词语:(1)因地制宜: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苏州园林》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一、前言《苏州园林》是人教版八年级必修的一篇阅读课文,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苏州园林的历史文化、建筑特色等方面的知识,并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份针对《苏州园林》的教学设计,旨在提高学生对该课文的理解和把握,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苏州园林历史文化背景,认识苏州园林的建筑特色;2. 掌握并习得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短语;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在文本和生活实际中广泛运用所学知识。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文本阅读:通过朗读、品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感受苏州园林的美。
(2)生词学习:对不熟悉的生词进行解释,让学生熟悉这些生词的含义和用法。
(3)重点句型:分析文章中的重点句型,并讨论句型中用词和语法结构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练习和讨论:通过课堂练习和小组讨论,消化掌握所学知识,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2. 教学方法(1)导入:引导学生通过视频、图片等媒介了解苏州园林的基本情况,激发学生的兴趣。
(2)展示法:通过投影等方式,展示图片,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苏州园林的构造和特点。
(3)课堂文本阅读:通过朗读、品读等方式,让学生听懂文章内容,掌握文章的语言形式和结构特点。
(4)小组讨论:让学生小组讨论,彼此交流对文章的看法、理解和反应,提高学生的合作与表达能力。
(5)个人作业:布置个人作业,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视频和图片等多种媒介,展示苏州园林的神韵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并引导学生进行初步学习和思考。
2. 阅读教学1)第一次阅读首先,让学生跟着老师读一遍全文,引导学生体验文章的语言魅力和情感表达,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和主旨。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生词,并协助学生分析生词的词义、词性和用法。
苏州园林(人教版八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苏州园林(人教版八年级必修),教案设计苏州园林教学目标:1、领略苏州园林的画意美,激发学生爱美爱国。
2、了解作者的思路,把握文章总说和分说的结构层次。
3、学习本文多样性的语言。
教学过程:一、导入: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
有人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苏州园林,名闻全国,誉满世界。
距今约二千四百年的夫差的馆娃宫,便是苏州第一座园林。
现存的园林近则四五百年,远则上千年,可谓源远流长。
苏州园林究竟有几处,尚无确切的统计,现存园林尚近二百处,无怪乎人们称苏州为“园林城市”。
让我们随着叶圣陶老先生去观赏那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吧。
二、介绍作者:叶圣陶(1894~1988),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
名绍钧,字秉臣,辛亥革命后改字圣陶。
二三十年代的创作很多,短篇小说集有《隔膜》《火灾》等六本,散文集有《脚步集》,童话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长篇小说有《倪焕之》。
1925年“五卅”运动后,创作了《夜》《多收了三五斗》等小说。
他创作态度严谨,语言洗练优美,风格朴素自然,有“优美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三、简介苏州园林:“苏州园林”不是某个园林的名称,而是指苏州这个地方的园林群体。
比较出名的有这些园林: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留园、网师园、怡园。
四、理清全文结构:1、这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被说明的事物——苏州园林的特征是什么呢?(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2、苏州园林为了达到图画美这个目的,具体设计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3、作者在写完苏州园林的四大特点后,为何又写了7、8、9三个自然段?这三段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苏州园林的?这里,作者又从园林的细部着眼介绍苏州园林的图画般的美,即讲究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雕镂美,园内建筑的色彩美等。
《苏州园林》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整理_1
让知识带有温度。
《苏州园林》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整理
教学目标基础学问与基本技能目标:把握本课重点字词,了解作家相关信息感知说明文语言,体会苏州园林的图画美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争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同学喜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感知说明文语言,体会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教学环节老师活动同学活动
教学内容情景引入明确任务一、导语:同学们,我们宏大的祖国有五千年灿烂的文明,更有绵亘万里的锦绣山河。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有“浓妆淡抹总适宜”的西湖,那苏州有什么?二、解题:出示作家相关信息明确学习目标同学了解作家相关信息,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
教学内容激发爱好问题指导三、问题导学速读课文思索下列问题:1、说说看录像听录音后的感受。
2、第一段指出苏州园林地位的一句话是:3、其次段指出苏州园林总体特征的一句话是:同学思索
教学内容启发诱导培育力量苏州园林的设计者和匠师们是怎
样做到:务必使巡游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善的图画的?同学用画画、唱歌、形体、导游解说等形式表达对课文的理解
杨亚闽
[《苏州园林》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文档内容到此结束,欢迎大家下载、修改、丰富并分享给更多有
第1页/共2页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需要的人。
第2页/共2页。
第18课《苏州园林》学案(整理)
18课《苏州园林》学案海丰县梅陇中学初二语文备课组2017.12 【学习目标】1.梳理结构,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征逐步展开说明的方法。
2.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说明层次及其顺序;分析文中所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体会苏州园林的艺术地位与价值,认识苏州园林的与众不同之处,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考点衔接】说明文的语言一般有两种:一是准确简明,一是生动形象。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往往体现在表示修饰限制作用的词语上,如“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其中“几乎”对“到处都有”作了限制,意思是接近于“到处都有”,因为事实上不可能到处都有,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类似的词语还有“基本上”“大约”“比较”“一般”“极个别”“大多数”“之一”“在某种情况下”“按某种程度上”“唯一”等,不能确定的就不要用确定的词语来表达,否则,就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
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往往体现在一些比喻句、拟人句或描写句,这些句子可以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形象生动性。
如“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课前自学一、整体感知2.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这个特点?3.本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说明的?二、达标自测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bā jiāo( )。
(2)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yìng chèn(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3)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bàibǐ( )。
(4)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qiū hè( ),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5)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léi tóng( )。
(6)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lín xún( )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课文《苏州园林》的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课文《苏州园林》的教案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年级:八年级课时安排:2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和短语。
(3)了解苏州园林的历史、特点和艺术价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2)运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苏州园林的魅力。
(3)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苏州园林的价值和意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2)提高学生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生词和短语的运用。
(3)苏州园林的特点和艺术价值。
2. 教学难点:(1)课文长,信息量大,如何引导学生抓住重点。
(2)苏州园林相关文化背景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展示苏州园林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欣赏。
(2)邀请学生分享对苏州园林的了解和印象。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默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
(2)学生自主查阅生词和短语,理解课文。
3. 课堂讲解(1)讲解生词和短语,确保学生理解。
(2)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把握苏州园林的特点和艺术价值。
4.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苏州园林的价值和意义。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强调重点。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邀请学生分享对苏州园林的认识和感受。
2. 课堂讲解(1)针对学生的认知盲点,进一步讲解苏州园林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掌握论述方法。
3. 实践活动(1)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一份苏州园林的旅游攻略。
(2)分组展示:各组分享旅游攻略,进行评价。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总结苏州园林的价值和意义。
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下册(统编2023版)苏州园林教案
13 苏州园林1.感受苏州园林的美,理解文章的主旨。
2.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文章描述的苏州园林特征。
3.学习本文说明语言的多样性和准确性的特点。
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描述的苏州园林特征,体会文章的语言特征。
一、导入新课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凡是到过苏州园林的人,没有不被苏州园林典雅别致的景色所陶醉的。
苏州园林究竟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跟随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一同走进苏州园林,去感受那如诗如画的园林艺术世界。
二、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的生字词。
轩榭..(lín xún)..(xuān xiè) 重峦.叠嶂.(luán zhàng) 丘壑.(hè) 嶙峋镂.(lòu)空蔷薇..(qiáng wēi) 池沼.(zhǎo) 相间.(jiàn) 着.眼(zhuó)2.解释下列词语或根据意思写词语。
阅历:由亲自体验、经历而得来的知识。
雷同:不该相同而相同。
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别具匠心: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的构思。
因地制宜:课文指根据具体地形,设计各不相同的园林。
因,依照、根据;宜,适当、适宜。
3.了解作者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
历任小学、中学、大学教员,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对语文教学的改革和教材的建设有重大贡献。
代表作品: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
出版有《叶圣陶全集》。
三、合作与探究(一)整体感知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作者对其总体印象如何?说明对象:苏州园林;总体印象: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2.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是什么?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3.文章是怎样分项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的?(1)整体:①亭台轩榭的布局不讲究对称,讲求自然之趣。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18 苏州园林 教学教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18 苏州园林 教学教案重.研讨式。
对于说明方法的选择、运用,由学生互强热爱母语第1课时1.初读课文,概括说明特征。
(重点)2.再读课文,明确说明结构。
(重难点)3.研读课文,理解文章难点。
一、导入新课《中国石拱桥》让我们领略到了我国桥梁事业的伟大成就,今天,我们从桥上走下来,进入另一种建筑物——园林。
在我国的园林中,苏州园林具有独一无二的特征和地位,它是中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现在,让我们去苏州园林游览一番,看看那儿的园林建筑。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概括说明特征提问1:从第一自然段中找出其中最能说明苏州园林地位的词语,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明确:标本。
“标本”的意思是同一类事物中可以作为代表的事物,它表明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可以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提问2:这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被说明事物——苏州园林的总体特点是什么?明确:第二自然段中“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是贯穿全文的中心,也是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
目标导学二:再读课文,明确说明结构提问3:课文第二自然段,作者围绕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写了哪几层内容?明确:四层内容:一、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二、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三、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四、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提问4:分组讨论:课文第三、四、五、六自然段内容与第二自然段是什么关系?明确:第二自然段是总说,第三、四、五、六自然段是分说。
每一段与前面的一个“讲究”相照应,具体说明苏州园林某一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图画美。
上述四方面是重点,作者详细说明。
提问5:课文第七、八、九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明确:这三段从园林角落的布置,门和窗以及色彩方面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
这些是局部介绍,属非重点,所以写得简略。
提问6:请总结一下这篇文章在结构上的特点。
明确:本文结构上的特点是先总后分。
文章先总括苏州园林的特点,再从各方面分别加以说明,总说、分说相结合,既突出了被说明事物的特点,文章结构又显得清楚,这种写法值得借鉴。
《苏州园林》教学案例
《苏州园林》教学案例《苏州园林》教学案例本课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说明文。
说明文文体教学是八年级语文的教学重点。
本课扣住说明文知识点培养学生说明文阅读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
为此,本课预设2课时完成。
现把第一课时的教学实例归结如下。
1、准确流畅读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词义。
2、整体感知本文的说明内容,理清本篇说明文的三要素。
本节课紧扣目标用目标引领教学流程,充分利用读学,将读学贯穿于每一个环节。
学生在充分阅读的根底上百分之九十的学生全部达成了学习目标,另百分之十也完成了学习目标一。
[目标一的.达成]1、读学一,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导语,明确本文的阅读思路。
2、读学二,学生默读课文,在默读中用红笔圈画重点字词并结合知识超市解决音形,结合课文的语言环境理解词义。
旨在将课文读通扫清字词障碍。
此环节10分钟。
[目标二的达成]3、读学三,此遍阅读学生将笔放下,将书端正坐姿正确,先轻声读文一遍,然后出生朗读或者对组听读。
课堂上要现书声琅琅,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此步为达成目标二充分做好铺垫。
4、读学四,此环节学生个人先根据目标2的要求,自我研读,在书上圈点批注出目标二的内容。
完成自我研读后,对子组交流互助,再次进一步达成目标。
5、读学展示,各小组展示自己的读学成果,学生互动补充质疑,教师点拨追问提升,共同分享学习成果。
6、读学验收,根据课堂实情,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进展检测。
本堂课准备了5分钟检测小篇,测学结果有百分之九十学生完全达成了目标。
1、在单元教学中,深入落实读学,把读学作为语文学习的根底和突破口。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也是学生必备的学习能力。
2、扩大语文阅读范围,切实落实天卉中学“3D”课堂大读写的思想。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写结合以读带写,实现读写一体化。
为此,每个大周安排5次读书课(利用早自习)读书内容以新课标名著和为学生推荐经典名著篇章为主。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方法在整体把握全文的根底上,体会文章的构造美。
2、学习本文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从反复诵读和重点词句赏析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二)、能力目标:感悟说明文的文体特点,写说明文。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领略园林文化,学会欣赏园林之美,进而激发学生为祖国灿烂建筑文化而自豪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揣摩作者的写作思路,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苏州园林的特征,并突出这个特征的。
(二)、学习本文构造层次的安排;体会作者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
三、教学设想1、运用多种媒体,创设丰富情境,通过调动学生合理互动的想象,引导学生感知园林的画意美。
2、利用课上所学,迁移比照苏州和我校丰富的园林文化资源和网络资源,在生活中体味苏园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博大内涵。
四、教具的使用:多媒体powerpoint课件教学步骤和实施五、授课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1、新课导入:在我国园林艺术之中,苏州园林处处呈现着诗情画意,是我国园林百花园中的一束奇葩。
(展示苏州园林幻灯片,让学生感受苏州园林的美好情景)今天,我们随同叶圣陶老先生的妙笔去游览苏州园林。
2、简介叶圣陶先生于1894年生,我国现代作家、著名语文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他原籍江苏苏州吴县,22岁之前,他一直生活在苏州,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又有深厚的感情和深入的研究。
本文是叶老病愈后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言。
3、解题: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足以说明苏州之美。
苏州的园林艺术历史悠久,现存园林远那么上千年,近那么四五百年,全城有一百多处园林,可以说是集历代江南园林艺术之大成。
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分别代表了宋、元、明、清四代不同的艺术风格。
叶圣陶先生从欣赏者的角度,抓住苏州园林的根本艺术特征,作了详细而生动的说明。
《苏州园林》(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苏州园林》(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设想与目标:1、学习本文围绕说明对象的总特征,先总后分,由整体到局部条理清晰地说明事物的写作方法。
2、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3、继续学习常用的说明方法;4、领略中国园林的建筑美,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
课时安排:3课时预习提纲:1、通读课文,初步领会课文结构;2、给生字词注音,初步扫清字词障碍。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步骤:导入:罗曼罗兰说:“生活中不时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
”这话说得不错,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其实美无处不在(展示图片)。
粗犷是一种美、清新是一种美……苏州园林素有世界园林标本之称。
那它又美在什么地方?请看图片(展示图片)第一课时作者简介:字圣陶、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编辑家。
着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以及小说集《隔膜》、《火灾》等。
词语教学:读准下面的字词并解释:轩榭:(见课本注解)因地制宜: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标本:本意是经过整理而保存原形的动物、植物、矿物等实物样品,供观摩、研究之用;文中借来形象地说明苏州园林的价值。
败笔:字写得不好的一笔;画画得不好的部分;诗文中写得不好的词句。
图案:有装饰意味的花纹或图形,以结构整齐、匀称、调和为待点。
重峦迭嶂:重重迭迭的山峰。
峦,小而尖的山;嶂,直立如屏障的山峰。
文中指假山堆栈的形状。
俯仰生姿:有的向下,有的向上,形成各种美好的姿态。
珠光宝气:珍珠与美玉发出的光辉。
闲适:闲静舒适。
明艳照眼:鲜明艳丽,使人眼明目亮。
丘壑:深远的意境或思虑。
嶙峋:(见课本注释)镂空:雕刻出穿透材料的花纹或文字。
蔷薇:花名,落叶灌木。
通读全文思考:1、找出各段的中心句。
2、苏州园林的总体特点什么?设计者们是怎样设计的?3、对比中国《石拱桥》小结本文用了那些说明方法?第二课时正文学习:1、作为苏州人的叶圣陶认为苏州园林有一种怎样的美?学生看图,说说自己的感觉。
2、指明朗读或齐读课文,试画出你认为可以概括各段意思的中心句。
《苏州园林》教学案(人教版八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苏州园林》教学案(人教版八年级必修教案设计)民族实验中学北校区预习导学案___八__年级__语文____学科授课人_________ 授课时间_2009_年_____月_____日课题苏州园林课型新授课时 2【教学过程】(三模块:自学感知、研讨探究、反思拓展.六环节:课前预习交流、课堂自学感知、分组合作交流、个人反思环节、当堂检测环节、拓展延伸环节)1、导语人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的西湖美,苏州什么美?“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苏州园林真是令人神往。
的确,凡是游览过苏州园林的人,没有不为苏州园林典雅别致的造型,处处入画的设计赞叹不已的。
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22岁之前一直生活在苏州,他不仅对苏州园林有着深厚的感情,还有着深入的研究。
这节课我们就跟随叶圣陶先生的介绍,一起走进苏州园林。
2、先朗读课文,再欣赏图片课件显示图片欣赏,请同学们说说看图片后的感受。
(1)图片介绍了哪些园林?(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留园——苏州四大名园(2)说说你对苏州园林总的印象。
(鼓励学生运用诗句、成语)3、研讨探究(1)全文是总分总的说明顺序,其中第二段与3——6段是什么关系?5——7段与3——6段是什么关系?(2)找出3——9段中与第二段“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个总体特征相呼应的句子。
(3)语言欣赏。
“文章的内容要具体充实,文章的布局要眉目清晰,文章的语言也要经得起咀嚼——优秀的文章,用好一个词语,就是送给了读者一枚橄榄果。
”【互动方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生活也是一本大书。
交流,整体感知。
分析探究。
品味欣赏,语言习得。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本文总说和分说的结构及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过程与方法】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领略我国江南第宅园林建筑的风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重点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领略我国江南第宅园林建筑的风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苏州园林学案一、学习目标导航1.熟读课文,通过分析本文严谨的结构层次,掌握苏州园林的特点。
2.通过合作探究,揣摩语句,体会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3.激情展示,阳光展示,领略我国江南园林的风貌,从而得到美的享受。
二、语言积累1、辨明字音:轩榭()池沼()邱壑()模()样重峦叠嶂()相间()嶙峋()庸俗()镂()空蔷薇()斟酌()对称()2、辨明词义鉴赏:因地制宜:斟酌:重峦叠嶂:3.找出下列词语中的4个错别字,并在横线上订正。
鉴赏映衬因地治宜自出新裁曼延鳞峋别具匠心称心满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你能从文中找出代表苏州园林地位的一句话以及文中概括苏州园林总特征的句子吗?2、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说明这幅画的完美的?3、你能看出这四个“讲究”与下文的关系吗?——由此可感受,文章是按什么四、深入体会美:1、在苏州园林的这些方面、这些美中,你比较喜欢欣赏哪些美?逐一从文中找出来,按照下面的方式,写一写。
树木的映衬美、花墙廊子的层次美、讲究每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圆内建筑的色彩美)五、以上不仅使我们深深体会到苏州园林的美,也让我们领受了叶圣陶老先生语言的优美典雅。
这是本文语言的一大特色。
除此之外,作为一篇说明文,(语言准确)例句: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去掉“往往”好不好?)明确:去掉“往往”,使表达失去了分寸。
原句强调“大多是这样,但又不全是”这一层意思。
1)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2)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3)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4)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
5)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6)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去掉“一切”“决不”,可以吗?)7)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能否调换,为什么?)8)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六.说明文常用的一些说明方法,如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画图表、列数字、引用等,用“”画出本文中用的一些说明方法,并结合一二处实例说说其作用。
七、小结同学们回忆一下,今天我们第一次学习说明文,明确了学习说明文的方法,那么是什么呢?八、写作借鉴写一个片段,介绍一下学校教学楼后的小花园(要注意抓住特点来写,并适当运用一些说明方法,300字左右。
)九:链接资料库1、作者简介:叶圣陶(1894—1984),原名叶绍钧,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
出版有《叶圣陶全集》。
叶圣陶是苏州人,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因此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2、简介苏州园林:首先让学生明白,“苏州园林”不是某个园林的名称,而是指苏州这个地方的园林群体。
比较出名的有这些园林: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留园、网师园、怡园。
3、本文作为一篇说明文,最大的写作特点是什么?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除说明之外其他表达方式的句子,说说其表达效果。
在表达方式上本文熔说明、记叙、议论于一炉,以概括的说明介绍园林,以生动的描述形容景物,以通俗的议论来分析原理,使文章既眉目清楚、生动形象,又耐人寻味、启人兴趣。
明确:记叙1.“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花树相间。
”写出了万木争荣的景象。
2.“古老的藤萝……珠光宝气。
”烘托出园林的繁华气氛。
3. 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描绘了游人观鱼的动人情景。
议论1.“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评价苏州园林在园林艺术中的地位。
2.“我想,用图画来比方……是不讲究对称的。
评论不讲究对称的美学原理。
3.“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可是没法说出来。
”评论这样栽种的艺术效果。
十:当堂检测1、本文的体裁是?本文的说明对象是?2、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是什么?3、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这个明苏州园林的特征的?4、文章是从()角度,抓住( )的特点条分缕析地介绍苏州园林的。
角度:A.建筑学B.园林历史C.导游D.欣赏者特点:A.苏州园林总的特点B.有代表性的园林阅读题:(一)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
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1.《苏州园林》作者,名,著名的家、家。
我们曾学过他的一篇童话《》。
2. 本文说明对象的特征是:3.结合上下文,试分析下列语句所采用的说明方法。
a.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 )b.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屈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 )c.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 )4.“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中“败笔”改为“地方”可否?为什么?5.最后一句要是改为“每一个心里想着口里说着‘如在画图中’。
”效果会怎样?哪种说法好?(二)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
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
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
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1.文中有一个词语“单调”,形容开窗对着白色墙壁的感觉,请你具体解释补上竹子或芭蕉就可以去掉单调感觉的原因。
答:2.这两段文字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哪一特征?答:3.第一段中的“适当的位置”这一短语是否可以删掉?为什么?答:4.请你写出花墙、廊子的特点和作用。
答:********************************************************************* ************************学案答案二、语言积累1、轩榭(xuān xiè)池沼(zhǎo)邱壑(hè)模(mú)样重峦叠嶂(zhàng)相间(jiàn)嶙峋(lín xún)庸俗(yōng)镂(lòu)空蔷薇(qiáng wēi)2、辨明词义鉴赏:对艺术品或文物的欣赏和评价。
因地制宜:根据具体地形,设计或选择适合的事物。
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重峦叠嶂:重重的山峰,层层的峭壁。
3.“治”改为“制”“新”改为“心”“曼”改为“蔓”“鳞”改为“嶙”.三、整体感知1、明确——地位: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总特征: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2、(明确:作者指出苏州园林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
)3、(明确:说明顺序的由总到分,由整体到局部,由主到次。
)(逻辑顺序)四、深入体会美:(园林美、语言美)1)(“重峦叠嶂”一词写出假山在玲珑小巧的园林中,从平地突兀而起,层层叠叠的景象。
)2)(“高低屈曲”状写了池沼河道的边沿很少有砌得整齐的石岸,总是任其自然的特色。
)3)略4)(“俯仰生姿”又写出了高树与低树种植在一起,上下相望的风姿,描绘出对各类树木错落有致的精心安排。
)5)(“盘曲嶙峋”形容古老藤萝枝条的弯曲枯干,满眼的“珠光宝气”又写出藤萝花的典雅风韵,写出了藤萝争春的情景,烘托园林的繁华气氛,构成了生意盎然的画面。
)6)略7)(“蔓延”、“补”字,表示了匠师们的细心,善于化静为动、化单调为多彩。
)8)略五、以上不仅使我们深深体会到苏州园林的美,也让我们领受了叶圣陶老先生语言的优美典雅。
这是本文语言的一大特色。
除此之外,作为一篇说明文,1)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略)2)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略)3)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大多”说明很多,但不是全部,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4)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
(略)5)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极少”说明不是不用,只不过用得很少,体现语言的准确性。
)6)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去掉“一切”“决不”,可以吗?)明确:不能去掉,“一切”“决不”表示十分肯定的意思,强调苏州园林的总特点。
7)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能否调换,为什么?)明确:“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
不能调换。
概念层次高下不同文章重点突出的是前者。
8)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明确:“标本”原指实物原样或经过整理、供学习研究时参考用的动物、植物、矿物。
这里是典范、样本的意思。
用这个词非常简练地说明苏州园林在各地园林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各地园林的广泛影响。
六.说明文常用的一些说明方法,如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画图表、列数字、引用等,用“”画出本文中用的一些说明方法,并结合一二处实例说说其作用。
①分类别“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作用答题思路:对什么进行分类说明,条理清楚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
)②作比较“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答题思路:把什么和什么进行比较,突出了说明对象的什么特点。
)③引用“……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