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第二章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概述

合集下载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教案ppt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教案ppt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政治制度面临越来越多的国际压力和外部挑战。
感谢观看
THANKS
新时代的政治制度发展
0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ha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法行使国家权力。
人大代表的产生
代表人民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诉求,监督政府工作,提出议案和建议等。
人大代表的职责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定期举行,主要审议和决定国家重大事项,选举产生国家机关领导人员等。
挑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如何更好地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如何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等。同时,一些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也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05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Chapter
根据居民居住状况、便于居民自治的原则设立,一般规模在300-500户。
居民委员会的设立
居民委员会的成员构成
居民委员会的职责
村民委员会的设立:根据村民居住状况、历史习惯、人口多少、经济条件等情况设立,一般规模在100户左右。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意义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管理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为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特点
人民性、统一性、稳定性、有效性、先进性。
1
2
3
这一时期主要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制度建设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政治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新的政治制度也逐渐确立。

当代中国政治

当代中国政治

当代中国政治当代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被称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依据:一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我国国家政权的本质直接联系在一起,是我国国家政权人民性的集中体现。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

我国人民就是通过这样的政治制度来保证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保证国家沿着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总概括,它规定了我国国家政权机关尤其是中央国家机关之间的权责分工及其相互关系。

人民代表大会集中统一掌握国家权力,在我国政权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国家的行政、审判和检察等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由此开展工作和依法正常运转。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成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不是偶然的,它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政权建设的经验总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之所以能把13亿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就在于它植根于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广阔沃土。

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中国人民长期革命斗争实践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实践证明,只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才能够真正体现并充分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够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把全国各族人民动员、团结并组织起来,推动经济不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经过发现,这项制度的优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民直接选举人大代表,而人大代表组成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政府机关和司法机关的组成人员,这样的政治体制既可以确保人民当家作主,随时监督政府和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又可以保证人大代表不会脱离群众,不会成为凌驾于人民群众之上特殊的国家权力机关工作人员。

第二,人大代表的选举不是由政治党派或者社会派别推举候选人。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1.政体,即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国家权利如何配置,如何构成的方式。

2.政体,君主制,共和制。

3.共和制,贵族共和制,你民主共和制。

4.民主共和制,直接民主,间接民主。

5.人大制度是社会主义的代议制民主共和制政体。

6.社会主义国家的代议制民主共和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制民主共和制就政体形式而言,求同意类型,有具有代议制民主共和制政体的一般特征。

7.人大制度的主要原则,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明主集中制,民族平等与团结。

8.1949年9月,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时刻,中国共产党倡导并召开了各阶层人民,个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代表参加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第一届全体会议,大会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9.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通过了宪法,标识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正式确立。

1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广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全体会议吗,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狭义,全体会议1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12.全国人大组成,代表团,主席团,全体会议。

13.组成,①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和特别行政区以及人民解放军选出的代表。

②农村每代表所代表人口数等同于城市。

③总额不超过3000人。

④少数民族代表数由全人委参照各族人口数和分布情况分配给各省各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人口特少应有一个。

14.54宪法规定,全人大任期满的2月前,全国人大常委会须完成下届选举。

15.只有全国人大有权制定和修改宪法。

16.全国人大职权,最高立法,决定,任免,监督。

17.关于“会议开幕”,全国人大三分之二以上的代表出席,开始。

18.关于“提议案”①全国人大主席团,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国务院,中央军委。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可向人大提议案,由主席团决定列入会议日程。

②一个代表团或者30名以上的代表联名,有权提出议案。

19.法律公布4各阶段,提法案,审议法案,法草表决,公布法律20.在国家主席,副主席都缺位是,在全人补选之前,由委员长暂代理国家主席之位,委员长因健康情况不能工作或缺位时,由常务委会在副委员长中推荐一个人代理委员长,直到委员长恢复健康或者全国人大选出新的委员长为止21.全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职务。

中国当代政治制有哪些基本内容

中国当代政治制有哪些基本内容

1.中国当代政治制度有哪些基本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宪法制度,政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元首制度,国家行政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司法制度,军事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选举制度,以及基层自治与民主制度等。

2.政治制度的基本含义及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按照传统的看法,政治制度指的是在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

从更为宽泛的角度看,政治制度是指社会政治领域中要求政治实体遵行的各类准则或规范。

它具有如下一些特征:第一,历史性。

政治制度是人类在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才出现的现象,是一个与国家密切相关的历史范畴。

政治制度就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将随着阶级、阶级矛盾以及国家的消亡而自行消亡。

第二,阶级性。

政治制度作为阶级社会所特有的现象,反映了特定社会形态的阶级本质和阶级关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第三,权威性。

政治制度通常是统治阶级依靠政权的力量,以国家的名义正式颁布和强制执行的,对全社会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第四,层次性。

政治制度作为一种规范体系,其结构是极为复杂的,表现为一定的层次性。

处于不同层次的政治制度,其内容、形式和作用是不尽相同的。

第五,稳定性。

政治制度的形成、确立和被接受都需要一个过程,而它要发挥维持秩序、规范行为等功能则需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但这种稳定不是墨守成规、僵化不变,相反,它是一种动态的稳定。

3.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有哪些主要特色? 第一,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具有广泛的阶级基础。

第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第三,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四,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具有本质上的优越性。

第五,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能够实现自身的改革和完善。

4.如何理解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也是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改进和创新的一种形式。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一、DCBBA ACDDA DDCBD CBDCB二、BD BD ABCD ABCE ABCDE BDE BCE ABCDE ABCDE ABC三、简答答: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缺位的时候,由副主席继任主席的职位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和副主席都缺位的时候,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补选;在补选以前,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暂时代理主席的职位2、答:1)1956——1966年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2)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3)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的历史时期3、答:第一,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具有广泛的阶级基础。

第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第三,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四,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具有本质上的优越性。

第五,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能够实现自身的改革和完善。

4、答:1)法制原则上2)检察独立原则3)双重领导原则5、答:所谓首长负责制,是指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首长在民主讨论的基础上,对本行政组织所管辖的重要事务具有最后决定权,并承担全面责任的领导体制。

按照宪法规定,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实行首长负责制。

国务院实行首长负责制,各部委实行部长、主任负责制;地方各级政府实行省长、市长、县长、区长、乡长和镇长负责制。

中国的首长负责制与民主集中制是一致的。

这是因为:首先,它是在民主集中制为基础实行的,既符合民主的要求,又符合效率的要求。

其次,它是以民主制为前提的个人负责制。

它在本质上不同于否定民主的独裁制,也不同于官僚集中制。

表现在:国家行政机关的首长都是由法定的民主程序选举产生的或决定任职,对国家机关以及上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接受其监督;行政首长只能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法行使权力,行政首长履行行政职能的权限仅在于对地、法律的执行。

再次,在制度上,首长负责制还结合了合议制的特点。

在决定本级政府行政事务的重大问题时,行政首长都必须先提交有关会议进行民主讨论,然后集中正确的意见,作出最后的决策。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复习总结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复习总结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复习总结绪论1、什么是政治制度?它有什么特点?政治制度是指统治阶级为实现其政治统治而采取的统治方式和方法的总和。

特点:历史性、阶级性、权威性、层次性、稳定性。

2、我国的国体和政体分别是什么?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3、我国政治制度有哪些?(1)两大根本政治制度: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国体、政治制度的核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2)基本政治制度:政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选举制度、国家元首制度、国家行政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司法制度、军事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基层民主自治制度第二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什么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它有哪些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全国各族人民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依法定期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并由人民代表大会组织其他国家机关,以实现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有效管理的一种政治制度。

主要原则:(1)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3)民主集中制度(4)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任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每届任期五年。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1)最高立法权:(2)制定和修改宪法(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 ;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如义务教育法、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等)(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3)最高任免权:选举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和委员;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根据国家主席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选举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根据中央军委主席提名,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选举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院长。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教学大纲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教学大纲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层次学生设计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同时可作为本专业专科层次学生的专业选修课。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是一门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和现实性的课程,涉及到我国当前社会的很多实际状况。

在兼顾理论体系完整性的基础上,该课程有目的地从系统科学的角度,介绍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发展前景。

课程的开设具有明显的提高学生政治理论水平和行政管理素质的作用。

二、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不仅要帮助学生全面、综合、深入地理解理论原理,还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理论的介绍本着“广、博、精”的原则,使学生集中了解该课的理论框架和研究脉络。

方法的传授则本着“简单易懂、可操作”的原则,在帮助学生熟悉各种原理的同时,结合研究案例,为他们提供操作范例和实践指导。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1)自学。

考虑到电大学生主要是成人、具有在职、业余学习的特点。

因此,在保证足够听课时间的基础上,提倡和鼓励以教材和参考书为辅助开展自学。

(2)面授辅导是贯彻“少而精,求实效”原则的重要教学方式。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作为社会学专业的基础课,除了普及和巩固基本的调查知识之外,还应特别突出“实用”的原则。

面授辅导应以提高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出发点和归宿。

(3)实践课。

作为政治性、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必须强调理论方法与公共管理、行政管理实践的紧密结合。

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当的主题,开展社会调查的设计与实践是很好的教学形式。

实践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检验学生自学和面授辅导的效果。

(考虑到电大学生比较分散,故此种教学形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例如可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研究题目,教师分别监督指导等)第二部分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一、学时分配本课程4学分。

二、教材及资料1、教材本课程以北京大学副教授杨凤春先生主编的《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为主教材。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1、政治制度特点:历史性、稳定性、强制性、合法性。

2、在社会各项制度中,根本性的、起决定作用的制度是社会的经济制度。

3、思想文化意识对政治制度主要起导向作用,任何政治制度都是在一定的思想文化意识指导下建立起来的。

4、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的政体。

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6、完善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途径是在不改变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对政治制度体制进行改革。

7、政治体制改革总目标:(1)巩固社会主义制度(2)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3)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8、政治体制改革以来取得的主要改革成果:(1)废除了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建立了干部离退休制度,实现了干部队伍的年轻化、革命化、专业化、知识化、保持了党和国家的活力。

(2)实现了党政职能分开,调整了党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机构。

(3)加强了社会主义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建设。

(4)实施公务员制度(5)转变政府职能,根据高效、精简、统一的原则,进行了行政机构改革。

(6)调整和规范中央和地方的政治经济关系,更有利于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7)提出依法治国方略,加快人大立法速度,完善人大立法制度。

(8)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9)进一步加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和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

(10)按照依法治国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司法机关和司法制度。

9、我国要想加强制度建设,就要着重于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10、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的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1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建国初期具有临时宪法作用。

12、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具有制定国家法律、监督法律执行、任免最高国家机关负责人、订立对外条约等权力。

同时它有行使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某些职能。

13、在社会主义建立时期,中国政治制度大体上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时期:(1)1956—1966年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知识点整理)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知识点整理)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知识点整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绪论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变迁第一节新制度的建立a)革命的意义b)统治秩序的建立c)制度建设和法律建构d)成功的经验e)政治特征第二节制度的曲折与衰退a)制度的曲折时期b)制度的衰退第三节制度的恢复和发展a)从1978年到1991年b)从1992年至今c)政治特征d)优势与问题第一章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性质和原则第一节中国政治制度的法律性渊源:宪法与党章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宪法规定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宏观框架2.宪法规定了中国政治制度中的宏观法权关系3.宪法确立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价值取向与原则二、《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二节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性质与原则一、人民主权原则二、依法治国原则三、四项基本原则四、民主集中制原则五、公民权利与义务原则第二章党和国家的领导原则第一节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形成和发展一、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形成1.党委制和党组制2.党管干部制度3.归口管理制度和双重领导制度二、经济改革与党和国家领导体制三、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改革1.行政首长负责制在企事业单位的确立2.党的行为法治化取向3.党与行政部门关系的改革第二节党的中央组织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1.党的全国代表大会2.中央委员会二、党的核心决策机关1.历史变迁2.产生与运作第三节党的归口管理体制一、组织人事口1.组织人事部门2.组织人事系统领导制度3.党管干部制度的改革二、宣传教育口1.宣传教育部门2.宣传教育领导体制三、财政经济口1.财政经济领导部门2.领导制度四、外事口1.外事部门2.外事领导体制第三章政党与政党制度第一节共产党:从革命党到执政党一、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的时代背景二、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的路径1.从执政的合法性来源来看,实现从经济建设到民主政治建设的转变2.从执政的社会基础来看,要实现从一元的到多元的转变3.从执政的技术操作来看,要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4.从执政的可持续条件来看,制度建设与法治建设更为根本第二节党和群众性团体一、群众性团体的基本情况1.工会2.共青团3.全国妇联二、党和群众性团体的关系1.利益表达和综合2.政策执行3.社会监督第三节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一、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二、政治协商会议制度第四章立法体制第一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性质与原则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二、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原则第二节选举制度一、我国选举制度的历史发展和选举原则二、我国选举的程序三、选举制度的改革第三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和任期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1.立法和监督宪法实施的权力2.选举、决定和罢免国家机构组成人员3.对国家重大事项的决定权4.对其他国家机关的监督权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制度1.会期制度及会议的召集和主持2.会议形式及其职责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四节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及其专门委员会一、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地位、产生和组成1.地位2.产生3.任期4.组成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1.立法权2.监督权3.重大事项决定权4.人事任免权5.其他职权三、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1.全体会议2.分组会议3.联组会议4.委员长会议5.专门委员会四、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第五节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一、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组成和任期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三、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权和监督权四、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第六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一、完善党与人大关系二、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五章政府体制:中央政府第一节政府的设置原则和领导体制一、“议行合一”理论二、中国政府的“议行合一”原则三、政府领导体制1.首长负责制2.分管领导制度和领导小组制度第二节国务院一、关于国务院的制度规定1.国务院的地位和性质2.国务院的组成和任期3.国务院的领导体制4.国务院的职权二、国务院的行政机构1.国务院办公厅2.部委行署3.国务院直属机构4.国务院办事机构5.国家部委管理的国家局6.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三、行政立法1.行政法规2.行政规章第三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中央政府与行政机构一、中央政府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二、行政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六章政府体制:地方政府第一节省级政府和省管市政府一、省级政府二、特别行政区1.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地位2.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与特别行政区政府三、省管市政府第二节基层政府一、基层政府的基本结构1.县政府2.乡政府二、县乡关系三、基层政治的问题第三节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一、中国政府体制的结构特征二、中央与地方的经济关系三、中央与地方的政治关系1.行政管理权限的变化2.立法权限的变化3.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变化四、完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第七章司法制度第一节党的政法委员会一、政法委的历史演变二、政法委的功能1.党内联席会议制度2.执法检查监督制度3.协管干部制度第二节人民法院一、我国法院的沿革与组织体系二、法院的职权1.司法审判权2.法律制定权3.行政裁判权4.司法行政权三、法院的审判组织1.独任庭2.合议庭3.其他审判组织第三节人民检察院一、检察机关的组织体系与领导体制二、我国检察机关的机构设置1.我国检察机关的内部领导机构2.我国检察机关的内部决策机构3.我国检察机关的内部职能机构三、检察机关的职权1.检察机关的一般法律监督职责2.刑事功能第八章军事制度第一节核心原则第二节武装力量的基本构成与领导体制一、中国武装力量的基本构成1.中国人民解放军2.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3.民兵二、领导体制1.中央军事委员会2.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3.军(战)区体制第三节国防体制一、中国国防领导体制1.中共中央的国防领导体制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国防职权3.国家主席在国防方面的职权4.国务院在国防方面的职权5.中央军事委员会在国防方面的职权二、兵役制度1.中国兵役制度的主要内容①服役制度②衔级制度③兵役工作领导体制2.中国兵役制度的基本特征第九章监督制度第一节概述一、监督制度的理论与制度基础二、监督的内容与监督体系第二节党内监督制度一、党内监督体系1.党员监督2.党的基层组织的监督3.党的代表大会的监督4.党的委员会的监督5.党委常委会的监督6.党委组织工作部门的监督管理二、党内监督的内容和对象三、党内监督的机构第三节行政监督制度一、行政监督的主体、对象、内容和方式二、行政型审计监督制第四节社会监督制度一、社会监督的含义二、公民监督三、新闻舆论监督第十章国家和社会:制度变迁的样式第一节当代中国国家和社会关系的演变一、高度一体化的国家和社会(1949—1978年)1.国家对城市社会的渗透与控制2.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渗透与控制3.社会成员对国家的依附①劳动就业制度②户籍制度③身份制度④单位制度4.一体化结构的评价二、经济改革与国家—社会关系的重构1.经济改革的影响2.国家与社会关系重构的基础第二节单位体制一、单位的政治性质二、市场经济中的单位体制三、单位组织的政治功能1.行政管理2.政治社会化和政治动员3.政治参与第三节农村基层民主一、农村基层政权结构的演变1.政社一体制下的农村基层组织2.村民自治与农村基层政权组织结构二、村民自治的实践1.村民委员会的选举2.村民自治与治理方式的变革3.村民自治中的问题第四节新兴民间组织一、民间组织的发展与特点1.民间组织的发展2.民间组织的特点二、民间社会的兴起与治理。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阿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第三讲当代中国的宪法制度一、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一)人民主权原则☐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十三条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二)人权保障原则☐第三十三条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三)依法治国原则☐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四)民主集中制原则☐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民主集中制的宪法内涵☐在国家机构与人民关系方面,体现民主;☐在各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体现集中;☐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体现集中;☐集权原则;与分权制衡原则相对。

二、关于国家政权的规定国家政权的横向配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各国家机构;职能;产生;关系;☐第三章,共79条,(57-135)规定了国家机构的设置及其基本职权、组成、运行规则第一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第三节国务院第四节中央军事委员会第五节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第六节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第七节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家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

(2024年)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2024年)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 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 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保障人民通过各种途径 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 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管理社会事务。
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 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 本方略,当代中国政治 制度坚持科学立法、严 格执法、公正司法、全
民守法。
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 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 导制度,也是当代中国 政治制度的重要特点之 一,它体现了民主基础 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
2024/3/26
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
依法治国 集中力量办大事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确保国 家政治稳定和发展方向正确。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维护社会 公平正义。
24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面临的挑战
01
02
03
04
多元化利益诉求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利益诉求 日益多元化,对政治制度提出
2024/3/26
20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实践与发展
01
实践形式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主要
实践形式。
02
发展历程
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经历了从试点到推广、从局部到全局的发展历程
,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体系。
2024/3/26
03
创新发展
近年来,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如推行“四议
VS
作用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促进各民族平等、团 结和共同繁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保 障了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促 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增强了中 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它也有 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促 进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导论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导论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导论一、政治制度及相关概念1、社会制度socialinstitution。

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和社会上层建筑方面的制度2、政治制度politicalinstitution。

政治制度是指社会政治领域中要求各类政治实体加以遵循的相对稳定的行为准则。

3、国体。

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

有奴隶主阶级专-政、封建阶级专-政、资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

4、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是指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的一种制度。

是我国的国体。

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

5、政体。

政权的组织形式,指统治阶级采取何种方式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按本阶级需要根据一定的原则设立国家政权机构,规定这些机构之间的权力关系,并确定这些机构的基本组织原则和方法。

6、基本政治制度和具体政治制度。

7、政治体制改革二、政治制度的相关原理1、主权国家理论TheSovereignState马克思主义国家观State:includesasetofpoliticalinstitutions-legislatu res,executives,bureaucracies,andarmies–aswellasthosewhorule-leadersandpowerfulgroups-which makeauthoritativeandbindingdecisionsoverthepeoplein aspecificgeographicarea.Nation:ethnicgroupcountry:geographicareaRegime:thesetofleadersandinstitutionsholdingpowerin astate.Sovereign:非政府组织NGo:non-governmentalorganizationEUwToImF2、合法性理论Legitimacywherepeoplefreelyacceptthosewhowieldpoweroverthem,p owerislegitimate.maxweber:Tradition,charisma,andRationality/LegalityLegitimacyisakeyfactorinunderstandingthesurvivalofr egimes.权力与权威PowerandAuthorityPowerreferstotheabilitytogetsomeonetodosomethingtha ttheywouldnototherwisedo.AuthorityIusuallyemployedtodenotepowerthatisvieweda sproperandisvoluntarilyacceptedbythosewhoaregoverned.3、民-主理论DemocracySelf-governmentascitizensdirectlyorindirectlygovern themselvesThreeelements:freeelections,respectforhumanrights,a ndlimitedgovernment自由选举Freeelection Electionmustbeheldonaregularbasisforthekeypolicy-ma-ki-ngpositioninnationalpoliticsElectionmustinvolvealternativecandidatesrepresentin gdifferentpoliticalviewpointsVotingshouldbeuniversalforalladults,andballotingsho uldbethroughsecretballotwiththeelectorateabletomake theirchoiceswithoutfearofsanctions.Electionresultsmustbehonestlytabulatedandthoseelect edbroughtintotheappropriateoffices人权与公民自由HumanrightsandcivillibertiesFreespeech;righttoassemble;freedomofthepress;freedo mofreligion;freedomfromdiscriminationonthegroundsof race,se-x,religion,orsocialclass;righttoaspeedyandf airtrialwhenaccusedofcrimes;righttovoteRighttojob,retirement,security,andmedicalcareTheserightsevolveovertimeandchangefromoneculturetoa nother.有限政府LimitedgovernmentSharingthedecisionma-ki-ngSharingtheriskofabsolutism三、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是指1949年10月以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各章重点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各章重点

第一章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性质与原则1.如何认识中国政治制度中党章与宪法的关系当代中国政治的制度规范是由宪法和党章共同决定的,它们规定了中国政治的基本性质与制度框架。

在中国的政治过程中,党的政策和执政理念先通过合程序写入党章,后写入宪法。

通过宪法和法律把执政党和政策具体化、规范化和法律化,实际上是确认执政党的领导权威、执政地位及其政策的至上性,是用法治的方式维护执政党的权威,坚持执政党的领导,推行执政党的政策,实现执政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法治化转变,从制度上、法治上保证“党在宪法的法律范围内活动”原则的进一步落实。

2.党章中关于中国政治运行机制的规定有哪些党章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政治制度中的领导地位;对中国政治制度的直接规定与影响,如把四项基本原则作为“立国之本”,把“始终做到‘三个代表’”确立为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作为执政党的治国方略。

党章是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基本行为规范,党历来强调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3.如何认识中国政治制度中的人民主权原则人民民主就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拥有国家主权。

我国现行宪法把人民主权作为政治制度的首要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原则,是中国政治合法性的重要理论来源,与之相应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则为中国政治合法性提供了制度来源与保证。

4.如何认识中国政治制度中的依法治国原则作为党和国家执行方略与原则的“依法治国”原则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体现和实行:①依法治国的核心是“良法之治、宪法至上”;②依法治国在当代中国政治中应侧重于限制与规范国家和政府的权力与保障人权;③依法治国还要求司法独立,以保障法律所体现的正义与公正得以实施。

第二章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1.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含义是什么?狭义的“党的领导体制”是指党组织自身的组织制度包括体现中央、地方和基层各级党组织权限和地位的中央集权制的领导体制,也包括体现党组织实施决策的集体领导制度。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一.名词解释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指全国各族人民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依法定期限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并由人民代表大会组织其他国家机关,以实现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有效管理的一种政治制度。

2.地方立法权:是相对于国家立法权而言的,是指有关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或授权,依照一定程序制定、修改或废止地方性法规的职权。

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拥有地方立法权。

3.地方性法规:指由宪法或法律授予地方立法权限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和发布的,在本行政区域内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

4.选举:指某一社会群体中的全体或部分成员,按照既定的方式和程序,根据自己的意志,选择若干人员担任某项公职的行为。

这一定义包含五层含义,第一,所谓“社会群体”,包括国家政党、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基层群众组织等,都可以通过其成员的选举行为产生自己的代表或领导,这表明选举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

第二,所谓“全体或部分成员”,涉及到在一个社会群体中哪些人有资格参加选举,亦即选举主体问题。

第三,任何选举都必须预先设定某种方式(如投票、举手、鼓掌、起立等)和某种程序(如划分选区、提出候选人、投票、计票、宣布投票结果等),否则选举便无法进行。

第四,选举,词义上即选举与推举,选举人有权根据自己的意志,选择有被选举权的人员中的任何人,这是任何选举的必要条件和关键所在。

第五,如何选举都是有目的的行为即为了选择若干人员担任某项公职。

5.差额选举:实际上是多额选举,即指提供投票的候选人数多于应选代表数的一种选举方式。

差额选举给选举人提供了较大的选择余地,其民主程度较等额选举(提供投票的候选人数等于应选代表人数)更高。

现代民主国家一般都实行差额选举,且视之为选举制度的一项原则。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重点-自己整理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重点-自己整理

第一章绪论1、当代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是1999年宪法修正案3、改革开发初,邓小平第一次对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进行总结和分析的文献是《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第二章当代中国国家制度1、文革时期,代行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职权的地方各级是“革命委员会”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是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即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3、1954年《宪法》规定,召集最高国务会议并担任其主席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4、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治基础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其他民主爱国分子5、“文革”结束后,决定重新成立中央书记处的是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6、改革开放后,决定党中央不设主席只设书记的是中共十二大7、1960年重新设立的中共中央局有华北局、东北局、华东局、中南局、西南局8、1959年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决定撤销的司法机关是司法部9、1957年司法体制改革后,直接领导司法机关的是中共党委10、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监察机构恢复设立的时间是1986年第三章当代中国国家形式和国家机构1、属于议会制总统制国家是法国2、我国国家机构按性质和职能划分为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军事机关、审判机关、检查机关第四章当代中国选举制度1、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名额的是全国人大常委会2、选民对选举名单提出不同意见的申诉,选举委员会作出处理的期限为3日内3、1979年选举法将直选人民代表大会的范围扩大到县级,首次规定人口特少的民族至少要有1名全国人大代表4、规定选民或者代表10人以上联名可以推荐代表候选人的是《选举法》1986年修正案5、1933年在中央苏区政府颁布的《苏维埃暂行选举法》规定的选举年龄是满16岁6、增加对人民代表罢免的内容是《选举法》的第三次修正7、《选举法》规定,主持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人大代表选举的本级选举委员会8、现行《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不超过3000人,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代表名额基数为240名,省、自治区、直辖市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基数为350名9、我国第一部选举法颁布时间为1953年10、直接选举中,选民推荐代表候选人需要选民10人以上联名11、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决定香港特别行政区应选全国人大代表人数为36人12、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举行会议时,罢免由该人代会选出的上一级人大代表需主席团或1/10以上代表联名提出13、直接选举中,公布正式代表候选人的时间应在选举日的5日以前第五章第六章当代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全体表决通过议案的法定人数为全体代表过半数2、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审判机关职务3、全国人大通过决定国务院组成成员人选的法定人数为全体代表过半数4、全国人大常委会必须组织完成下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是在本届全国人大期满的2个月以前5、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于1954年6、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延长本届全国人大任期的法定人数是全体组成人员的2/3以上人数7、现行宪法规定,拥有宪法修改权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8、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候选人的提名权属于全国人大主席团9、2006年《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中规定,县级以上党政正职领导干部同一层级连续任职不得超过15年10、国家副主席的提名权属于全国人大主席团11、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决议的法定人数为全体代表的2/3以上多数12、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副主席候选人数应比应选人数多1-3人13、省级以上人大代表可以向本级人大提出属于本级人大职权范围内议案的法定联名人数为10人以上14、县人大常委会在本级人大闭会期间有权任命县人民政府个别副县长、撤销个别县级行政首长副职的职务15、地方各级人大代表提出临时召集本级人大会议的法定人数为1/5以上代表16、1995年修改后的《地方组织法》规定,人口超过8000万的省的人大常委会委员人数不得超过85人17、县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常委会会议期间,可向常委会提出本级人民法院质询案法定联名人数为3人18、省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提出属于其职权范围内议案的法定联名人数为5人以上19、现阶段我国地方各级国家机关每届任期均为5年第七章当代国家元首制度1、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任国家主席是刘少奇2、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的权利属于国务院3、以下实行议会总统制的国家是俄罗斯4、新中国成立之初,行使国家元首职权的是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5、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国家主席和副主席都缺位时暂时代理主席职位的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6、宪法规定,国家主席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7、第六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的国家主席是李先念,副主席是乌兰夫8、新中国成立后到1954年宪法颁布前,行使最高国家权利的是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章当代中国中央行政制度1、对某一项行政工作作出比较具体规定的行政法规是“办法”2、国务院有权批准省级区域划分3、确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的是中共十五大4、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国务院各部设立、撤销或者合并的决定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5、海关总署属于国务院的直属机构6、决定国务院办事机构的设立、撤销与合并的是国务院第九章当代中国一般地方行政制度1、1993年至2004年间,乡级人民政府每届任期为三年2、我国地方政府会议制度中,被称为“行政首长办公会议”的是政府行政会议3、下列属于中央固定收入的是关税(中央固定收入包括:消费税、关税、海关代征消费税和增值税,中央企业所得税,铁道、银行、保险等部门缴纳的收入(包括营业税、所得税和利润)。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自考整理)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自考整理)

第一章绪论一、制度:规范、法度的意思。

二、政治制度:指统治阶级为实现其统治而采取的统治方式、统治方法的总和,它包括国家政权性质、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以及为保证国家机器运转、维护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维持社会政治实体活动等而制定的一系列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

从狭义的角度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三、政治制度的几个显著特点:历史性、稳定性、强制性、合法性。

四、政治制度与社会经济、文化制度的关系:社会领域的各项制度,尤其是基本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

在社会各项制度中,根本性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制度是社会的经济制度。

经济制度是社会结构的基础,是社会经济基础的主要成分,它决定社会的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关系和经济制度就有什么样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和什么样的国家意识形态、文化教育制度。

因此一个社会的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是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

二者在性质上是一致的,不一致就要产生矛盾和冲突。

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这种相互关系,告诉我们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就要巩固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就要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只有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才能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思想文化制度主要体现在居于指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和文化教育方针等方面。

思想文化意识对政治制度主要起导向作用,任何政治制度都是在一定的思想文化意识指导下建立起来的。

意识形态以及传统对政治制度及由政治制度决定的决策活动、实施活动有重要作用。

思想文化意识中的核心内容—价值观念和政治制度的关系更紧密,也更直接。

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建立与其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文化价值观,以起到巩固和发展政治制度的作用,在我国就是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五、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内涵
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含义和主要内容 1.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是指工人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以人民代表 大会的形式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公共事务的组织和规则的总和。 2.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主 席制度;政府制度;国家监察制度与司法制度;军事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和社会组织管理制度。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发展 1.识记:(1)《 共同纲领 》 ;(2)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领会:(1)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发展; ( 2 ) 1982 年宪法恢复并健全国家机构设置的主要方面。 3.应用: 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的历史意义。 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内涵 1.识记:(1)国体;(2)政体。 2 .领会:(1)人民民主专政;(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征 1.领会:(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人民当家作主;(3)民主集中制原则。 2.应用:从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出发分析其制度优势。
第三节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征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 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础。 (二)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宗旨和根本价值取 向。 (三)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基础上的集中,集中指导下的民主) 民主集中制原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工作原则,也是规范当代中国国家政权机构 间关系的基本原则,也是规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总体运行机制的基本原则。 (四)在发展中不断改革和完善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现代化过程之中,还具有发展性特征。
毛泽东说:“这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这是一场大革命”;“上海革命力量起来,全国就有希望。”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1]
(四)恢复和新发展时期: 1977 — 2012 年
1.1978年,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强调加强法制建设。 2.12月18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实行改革开放。
2019版
课程代码:00315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主讲:陈老师
第二章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概述
第一节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发展
(一)建立时期: 1949 —1956 年
1.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通过《共同纲领》(临时 宪法)。 2.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通过《宪法》。 3.1956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选择题
参考答案:1.C 2.C 3.A
Thanks
“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2.2018年3月,宪法修正案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 征。
第二节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内涵
一、当代中国的国体与政体 (一)国体 1.国体是指国家的性质,亦称国家的阶级本质,主要指社会主义各阶级在国家中 所处的地位。 2.“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 会主义国家。” (二)政体(由国体决定) 1.政体是指一个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即一个国家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意志的政 治权力架构。 2.当代中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即由广大人民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依 法选举代表,组成全国及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即全国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 会,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和组织其他国家机关,行使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 制度。
(二)曲折发展时期: 1957 — 1965 年
1.《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主观主义。 2.“反右”运动及扩大化
第一节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发展
(三)遭受破坏时期: 1966 — 1976 年
1.“五一六通知”,文化大革命:“中央和中央各机关,各省、市、自治区,都有这样一批资产 阶级代表人物” ;“卧榻之畔,岂容他人酣睡?” 2.“一月风暴”
[1]共和国的足迹——1966年:“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6-07-18]
第一节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发展
(五)全面深化改革时期: 2012 年以来 1.党的十八大以来(2012年11月8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 略布局。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 体,全面推进。
真题练习
选择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人民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民主专政 D、单一制
2.“文化大革命”期间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的国家政权机构()
A.人民代表大会
B.“文革小组”
C.革命委员会
D.中共党委
选择题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 )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 》 C.《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 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