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方法及存在问题分析步骤

合集下载

危险化学品的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方法

危险化学品的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方法

危险化学品的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方法在现代工业化社会中,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广泛而普遍。

然而,由于其潜在的危害性,对危险化学品的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危险化学品的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方法,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管理这些潜在的威胁。

首先,危害识别是危险化学品管理的基础。

危险化学品的危害可以分为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学性三个方面。

物理性危害包括易燃、易爆、高压等特性,化学性危害则涉及毒性、腐蚀性、致敏性等特性,生物学性危害主要指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如致癌、致畸等。

因此,危害识别的方法应包括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学性的测试与分析。

其次,风险评估是对危险化学品危害的综合评估。

风险评估的目的是确定危险化学品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风险,并提供相应的控制措施。

风险评估主要包括危害识别、暴露评估和风险特性评估三个步骤。

危害识别已在前文中提到,暴露评估则是评估人体接触危险化学品的途径和程度,如通过呼吸、皮肤接触等途径,以及接触的频率和时间。

风险特性评估则是根据危害和暴露的信息,对危险化学品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估,以确定其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

在危险化学品的风险评估中,还需要考虑到不确定性因素。

不确定性是指由于数据不完备或模型假设的不确定性,导致风险评估结果的不确定性。

因此,在风险评估中需要进行不确定性分析,以提供更准确的评估结果。

不确定性分析可以通过敏感性分析、参数分布分析等方法来实现。

敏感性分析可以评估不同因素对风险评估结果的影响程度,参数分布分析则可以通过考虑参数的不确定性来获得更准确的评估结果。

此外,危险化学品的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还需要考虑到特定环境和人群的因素。

不同环境条件下,危险化学品的危害和风险可能有所不同。

例如,在密闭空间中,易燃物质的危险性会更大。

而对于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危险化学品的危害可能更为严重。

因此,在进行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时,需要考虑到特定环境和人群的因素,以提供更精确的评估结果。

生产经营企业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方法解析

生产经营企业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方法解析

生产经营企业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方法解析生产经营企业剖析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方法及存在问题措施目录一、危害识别1.初步危害分析初步危害分析是识别生产经营活动中可能存在危害的关键步骤。

这一阶段需要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详细的检查,以便找出可能对员工和设备产生危害的各种因素。

2.详细危害清单在初步危害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详细危害清单。

这个清单应包括所有可能对员工和设备产生危害的因素,例如机械伤害、化学物质泄漏、高温辐射等。

3.危害变更的管理随着生产经营活动的进行,新的危害可能会产生或者原有危害可能会消失。

因此,需要定期对危害清单进行更新和维护,以保证其始终与实际生产活动保持一致。

二、风险评估1.基于经验和判断的评估基于经验和判断的评估是一种定性的风险评估方法。

它主要是基于评估人员的经验和专业判断,对每个危害进行风险评估。

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需要评估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实践经验。

1.概率-影响矩阵概率-影响矩阵是一种将风险因素的发生概率和其产生的影响程度相结合的风险评估方法。

它可以帮助企业明确哪些风险因素是需要重点关注和管理的。

1.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主要用于研究各个因素对最终风险的影响程度。

通过敏感性分析,可以找出对最终风险影响最大的因素,从而将管理资源集中在这些因素上。

1.蒙特卡洛模拟法蒙特卡洛模拟法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模拟来评估风险的方法。

它可以通过模拟生产经营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来预测各种风险因素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

三、问题解决措施1.针对识别出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对于识别出的每一个危害,都需要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这些解决方案应当明确责任人、实施步骤和时间表,以确保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危害。

2.对策实施并进行效果评估在解决方案实施过程中,需要对其实施效果进行持续的评估。

这个评估应当包括实施成本的计算、员工安全和生产效率的改善等方面。

如果实施效果不佳,需要及时调整方案并重新评估。

3.定期审查和更新风险评估随着生产经营活动的进行,需要定期审查和更新风险评估结果。

剖析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方法及存在问题

剖析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方法及存在问题

剖析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方法及存在问题在现代社会,危害和风险无处不在,这些危害和风险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可谓是严重的,因此,我们需要尽可能地发现和评估潜在的风险和危害,以便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本文将分析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的概念、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危害识别的概念和方法危害识别是指识别可能对人体、环境或财产造成伤害、损失或破坏的各种因素。

危害识别常用的方法包括桌面研究、设施检查、设施操作、采访等方法。

在桌面研究中,识别危害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文献资料、统计数据、案例分析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等信息,进行分析和比较,以发现可能存在的危害和风险。

在设施检查中,识别危害的主要途径是对设施进行全面的检查,以发现设施存在的潜在危险和隐患。

设施操作是对运营中的设施进行操作和维护,以发现潜在的设施操作危害和风险。

采访是通过与设施操作人员、管理人员、专家等进行交流,获取相关信息和意见,以发现潜在的危害和风险。

风险评估的概念和方法风险评估是指确定和评估已识别的潜在危害和风险的程度、影响和可能的发生概率,以确定是否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风险评估常用的方法包括定性风险评估和定量风险评估。

定性风险评估是根据专家判断或经验规则来确定风险的程度和影响,适用于风险范围较广、数据不足或者难以准确衡量风险的情况。

定量风险评估是通过数据分析、模型建立和仿真等方法来准确测量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适用于风险范围较窄、数据资源充足、有严格的法规标准等情况。

存在的问题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是防范风险和危害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是科学的,但往往也受到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

在进行风险评估时,专家和相关人员的意见和经验经常会对评估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

其次,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的数据来源和质量,对评估结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数据质量低下的情况下,评估结果可能会出现较大的误差甚至失误。

同时,在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过程中,也可能出现数据遗漏、错误和偏差等情况,进一步影响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危害辨识及风险分析

危害辨识及风险分析

危害辨识及风险分析危害辨识及风险分析是安全管理中非常重要且必不可少的一环,它是为了捕捉潜在危险并对其进行评估,以制定控制措施并减少可能出现的损失。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危害辨识及风险分析。

一、危害辨识危害辨识是指识别、描述和组织可能引起事故和危害的元素和事件,包括人、物、机构和环境等。

危害辨识的目的是识别出潜在危险,依据这些危险进行风险评估,为制定安全管理计划和控制措施提供数据。

危害辨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场地调查:对工作场所的环境、设备、工艺流程进行调查,寻找潜在的危险因素;2.职业病危害辨识:对工作岗位的职业病危害进行识别和评估,比如噪声、粉尘、化学危险品等;3.职业危害辨识:识别和评估工作岗位上的所有危险因素和任务中的所有危险因素,比如高处作业、机械伤害、电气危险等;4.事故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事件和事故的原因,识别危险源和潜在的危险因素。

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对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的过程。

评估的目的是确定风险程度,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风险评估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危害辨识:通过调查和收集信息,识别建筑、设备、物质和操作等因素可能造成的伤害、人员损失和财产损失,并确定风险源;2.评估和量化:对可能出现的事故和损害程度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风险分级;3.风险排序:根据各项风险的大小和程度对其进行排序,构建风险分级体系;4.分析和判定:判断风险的可容忍性,确定采取哪些措施来控制风险,如采取技术措施、管理措施等;5.监督和审核:对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进行监督和审核,确保其有效性。

三、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指采取各种措施来降低可能出现的风险。

风险控制包括技术控制措施、管理控制措施和人为行动控制措施。

1.技术控制措施:包括对建筑、设备和工艺流程的改善和改造,从源头上降低危险因素的产生,如消音、防爆、隔离等。

2.管理控制措施:包括在管理方面对人员、流程、财务等方面进行管控,如建立标准流程、制定安全规章制度、进行安全培训等。

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和分析方法

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和分析方法

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和分析方法
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和分析是识别和预测危险事件和事故发生的根本步骤。

它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和评估某个工艺、设备或环境中的潜在危险,并采取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

下面将简要介绍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和分析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
1、危险源识别:首先需要确定危险源,也就是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或场所。

在此基础上,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2、风险识别:通过对危险源分析,得出对环境和个人的潜在风险。

将相对界别的危险与定义的风险等级相对应,最终确定风险等级。

3、风险因素分析:对危险源和环境进行分析,找出风险因素,如工作流程、人员能力等。

确定这些因素,可以更好地掌握和管理风险。

4、风险控制:根据风险分析和风险因素分析,制定防范措施,降低事故风险。

二、危险危害因素的分析
1、现场检查:通过现场检查,了解设备和工艺中的特点和存在的危险因素。

有时候,一些危险因素不会被发现,因此需要多方面的现场检查。

2、事故记录分析:通过分析已经发生的事故记录,找出事故的一些因素和规律,加以避免。

3、专家意见:通过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评估与特定危险源有关的潜在风险。

4、统计分析:通过统计分析相关数据,找出一些规律和影响因素,以便于快速和准确评估潜在危险。

危险危害因素的准确辨识和分析对于事故预防和风险控制至关重要。

上述方法仅是汇总,实际操作时需要多方面考虑,建立严谨的管理体系,发现隐患并及时进行处理。

剖析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方法及存在问题

剖析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方法及存在问题

剖析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方法及存在问题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方法是为了防范事故和保护工人健康而开发的重要方法。

其目的在于识别潜在的安全和健康危害,并评估这些危害对工人及环境的影响,出现风险评估结果后,可以关注这些危害,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来控制风险。

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方法通过收集数据,进行客观性评估和比较分析,以了解特定环境内潜在的风险和危害。

在这些方法中,常见的方法包括故障模式和效应分析、事件树分析、故障树分析、HAZOP分析、健康危害评估和安全审查等。

尽管这些方法在实践中证明是有效的,但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数据不足、分析结果的不确定性、分析涵盖范围的局限性、缺乏工人参与以及对复杂系统的应对不足等。

首先,数据不足可能是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方法中的主要问题之一。

当缺乏关键数据时,难以确定潜在的危险和风险。

因此,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是评估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步骤,必须确保足够准确和可靠。

其次,分析结果的不确定性可能是评估过程的另一个问题。

这通常是由于数据的缺乏、数据错误或者数据不一致性等原因导致的。

因此,在进行评估时,需要识别和评估数据质量的所有方面。

此外,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所采用的方法也可能存在局限性。

例如,健康危害评估仅适用于特定化学物质,这可能会忽略其他潜在的危险性。

因此,必须针对特定的环境进行适当选择的方法。

除此之外,缺乏工人的参与也可能导致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的不准确性和不全面性。

工人对于工作环境和相关情况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因此有他们的参与可以确保评估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最后,对于复杂系统来说,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的方法可能是不够全面的。

这些系统的操作和维护需要一套复杂的程序和规范,通常需要更加细致的分析,特别是在考虑不同过程和环境中影响的可能性时。

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方法是保障工人健康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尽管这些方法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中实现更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的方法

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的方法

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的方法一、经验判断法。

这可是个很“亲民”的方法呢。

就是大家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生活经验来识别危害和评价风险。

比如说,在建筑工地上工作的老师傅,他就知道在高楼作业的时候,不系安全带那风险可大了去了,这就是经验告诉他的。

像家里老人也知道,电线老化了不换可能会引发火灾,这也是一种基于生活经验的危害识别。

这种方法简单直接,就像我们平时聊天一样,你说一句我接一句,把那些可能的危险就这么给找出来了。

二、检查表法。

这个方法就像是有个小清单一样。

把可能存在危害的项目都列出来,然后一项一项去检查。

比如说工厂里,会有个检查表,上面写着设备是否正常运转、防护装置有没有安装好之类的。

就像我们出门前会列个小单子,钥匙带了没,手机带了没。

按照这个检查表去做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就不容易遗漏东西。

而且这个检查表可以不断完善,就像我们不断给生活小清单加东西一样,越来越全面。

三、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

这个听起来有点高大上,但其实也很有趣。

就是想象某个东西出故障了,然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比如说汽车的刹车系统出故障了,那肯定就会影响行车安全呀。

这就像是在给东西“挑刺儿”,故意想它出问题,然后看看会有多严重的后果。

就像我们在猜如果小伙伴忘记带作业会被老师怎么批评一样,是一种假设性的思考,但是对识别危害和评价风险特别有用。

四、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

这个方法就像是在玩一个“找茬”游戏。

对一个系统或者操作过程进行详细的分析,找出那些可能导致危险的偏差。

比如说在化工生产过程中,温度控制如果有偏差,可能就会引发爆炸之类的严重后果。

就像做饭的时候,盐放多放少都会影响味道,这个操作过程中的偏差就可能带来危害。

我们通过这种分析,就能知道哪些地方要特别小心,就像知道在厨房哪里要特别注意火候一样。

剖析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方法及存在问题内容及方法

剖析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方法及存在问题内容及方法

剖析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方法及存在问题内容及方法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剖析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方法及存在问题——内容及方法(2)本网据《安全健康和环境》报道:1识别的主要内容危害识别就是找出可能引发不良后果的材料、系统、生产产过程的特征。

包括:1.1厂址从厂址的工程地质、地形、自然灾害、周围环境、气候条件、资源、交通、抢险救灾支持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

1.2厂区平面布局①总图:功能分区(生产、管理、辅助生产、生活区)布置;高温、有害物质、噪声、辐射、易燃、易爆、危险品设施布置;工艺流程布置;建筑物、构筑物布置;风向、安全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等。

②运输线路及码头:厂区道路、厂区铁路、危险品装卸区、厂区码头。

1.3建(构)筑物包括结构、防火、防爆、朝向、采光、运输、(操作、安全、运输、检修)通道、生产卫生设施等。

1.4生产工艺过程物料(毒性、腐蚀性、燃爆性)温度、压力、速度、作业及控制条件、事故及失控状态。

1.5生产设备、装置①化工设备、装置:高温、低温、腐蚀高压、振动、管件部位的备用设备、控制、操作、检修和故障、失误时的紧急异常情况。

②机械设备:运动零部件和工件、操作条件、检修作业、误运转和误操作。

③电气设备:断电、触电、火灾、爆炸、误运转和误操作、静电、雷电。

④危险性较大的设备、高处作业设备。

⑤特殊单体设备、装置:锅炉房、乙炔站、氧气站、石油库、危险品库等。

⑥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等有害作业场所。

⑦工时制度、女工劳动保护、体力劳动保护。

⑧管理设施、事故应急抢救设施和辅助生产、生活卫生设施。

2识别方法2.1分析物料性质①易燃易爆物质②腐蚀和腐蚀性物质a.电化学腐蚀b.化学腐蚀性物质2.2分析作业环境①生产性毒物职工在生产过程中接触的以固体、液体、气体、蒸汽、烟尘等形式存在的原料、成品、半成品、中间体、反应副产物和杂质,并在操作时可经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等进入人体,对健康产生损害、造成慢性中毒、急性中毒或死亡的物质。

安全生产的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

安全生产的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

安全生产的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在现代社会,安全生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关乎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为了保障安全生产,我们需要认真进行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及时发现潜在危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本文将以安全生产的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为主题,探讨其重要性和方法。

一、危害识别的重要性危害识别是指通过对工作场所和工作过程的分析,识别出潜在的危害因素,即有可能对人员、设备或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失的因素。

危害识别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障生命安全:通过危害识别,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

2. 防止事故发生:危害识别能够帮助我们提前发现可能导致事故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3.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危害识别,能够及时发现可能影响生产的因素,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提高生产效率。

二、危害识别的方法危害识别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1. 审查法:通过对工作场所和工作过程进行全面的审查,查找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可以通过查看相关文件、记录和现场检查等方式进行。

2. 故障树分析法:通过对系统故障进行分析,找出导致故障的所有可能原因,以及各个原因之间的关系。

从而识别出系统中潜在的危险因素。

3. 事件树分析法:通过对系统中可能发生的事件进行分析,找出导致事件发生的可能原因,以及各个原因之间的关系。

从而识别出可能导致事故的危险因素。

三、风险评估的重要性风险评估是指对潜在危险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风险的等级,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风险评估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帮助决策:通过风险评估,能够对潜在危险的严重程度进行综合评估,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 制定控制措施:通过风险评估,能够确定风险的等级,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和控制,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

3. 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通过风险评估,能够对工作场所和工作过程进行全面的风险分析,提高安全管理的水平,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安全生产的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

安全生产的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

安全生产的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安全生产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无论是职场的工作环境,还是生活中的安全问题,都需要我们正确识别危害并进行风险评估。

本文将探讨安全生产的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

一、危害识别的重要性危害识别是安全生产的第一步,它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可能存在的危险和潜在风险。

只有通过准确识别危害,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避免事故和伤害的发生。

危害可能来自各个方面,比如职业危害、环境危害、生产设备危害等等。

因此,我们需要对工作场所和生活空间进行全面仔细的观察,发现可能存在的潜在危险。

二、风险评估的意义危害识别只是第一步,我们还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对可能的危害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估,判断其可能造成的后果以及发生的概率。

风险评估可以帮助我们对危害进行分类和优先排序,从而确定重点关注的领域和行业,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和控制风险。

风险评估的结果还可以为决策者提供依据,使其能够做出明智的决策。

三、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的方法1. 观察法:通过对工作环境和生活空间的仔细观察,发现可能存在的潜在危害。

2. 信息收集法:搜集相关的资料和信息,了解行业标准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其他公司的经验和教训。

3. 专家咨询法:请安全生产专家对工作环境进行评估和咨询,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来识别危害和评估风险。

4. 统计分析法:通过统计数据和分析方法,对历史事故进行研究和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规律,从而减少相似事故的发生。

5. 模拟试验法:通过模拟试验,对可能的危险场景进行模拟,评估其可能造成的后果和风险。

四、有效的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措施1. 充分培训员工: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危害和风险的敏感性,使他们能够主动识别可能的危险。

2. 加强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加强对工作场所和设备的管理和维护。

3. 定期检查和维护:对设备和工作环境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符合安全要求,避免潜在的危险。

浅析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方法及应用

浅析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方法及应用

编号:SY-AQ-01311( 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浅析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方法及应用Methods and application of hazard identification, risk assessment and risk control浅析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方法及应用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一、前言企业建立和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其目的在于控制危险危害因素,改善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绩效。

因而全面识别危险、危害因素,准确评价重要危险、危害因素成为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建立和保持的基础。

对评价出的这些重大因素的控制与管理成为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管理核心。

二、危害辨识1、危害辨识的概念危害辨识是指识别危害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

即找出可能引发事故导致不良后果的材料、系统、生产过程或工厂的特征。

因此,危害辨识有两个关键任务:一是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二是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

2、危害辨识的主要内容危害辨识的主要内容包括厂址;厂区平面布局;建筑(构筑)物;生产工艺过程;生产设备、装置;毒害物;工时制度、女工保护、卫生设施;管理设施、应急抢救设施和生产、生活卫生设施等方面的危害因素。

这些危险危害因素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GB13816-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进行分类分为: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心理和生理性、行为性、其他等6类危险危害因素。

参照GB6441—8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先发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分为: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放炮;火药爆炸;化学性爆炸;物理性爆炸;中毒和室息;其他伤害等16种。

浅析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方法及应用

浅析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方法及应用

浅析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方法及应用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是重要的安全管理手段。

它们可以帮助人们在安全保障方面,预先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和危害,并采取相应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事故或灾害的发生。

下面,本文将从方法及应用两个方面,简要分析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方法:1. 危害辨识:通过对工程、环境、物质、人员等方面的分析,进而辨识出潜在的危害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2. 风险评价:基于已识别出的危害因素,通过预先确定各项风险因素与概率,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过程、后果等方面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评估。

3. 风险控制:在评价得到的风险范围内,根据事故的可能性和影响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达到减少事故概率的目的。

应用:1. 危害辨识:在安全管理实践中,危害辨识往往是通过场地勘察、现场观察、安全分析表、风险分析图等方法来实现的。

例如,在工厂生产车间中,对机器设备故障、操作人员缺乏专业知识等情况进行分析,从而辨识出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

2. 风险评价:风险评价可以采用定量和定性两种方法。

定量风险评价采用数学模型或统计方法,将各项风险因素加权得到风险参数值,可用于风险等级分类和排名。

而定性风险评价则基于专家判断和声音经验,通过简单的描述、量化等方式,对事故等级进行定性评估。

例如,野外作业中,利用卫星图像、气象观测等方法,评价钻井过程中可能受到的自然灾害等风险。

3. 风险控制:根据评价结果,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是保证环境安全、资产安全和人员安全等方面重要的步骤。

常见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管控指标、建立应急响应机制、选择适当的个人保护装备、进行培训等。

例如,在建筑工地上,施工前严格管控设计规定的质量标准和施工标准,同时制定周密应急预案,及时解决安全问题,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

总之,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是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其主要应用于工业领域、社区、自然环境等方面。

科学应用这些方法,可以降低潜在的危害和风险,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风险管理)剖析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方法及存在问题

(风险管理)剖析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方法及存在问题

剖析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方法及存在问题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管道储运公司于2002年10月开始建立HSE管理体系,由于刚开始对建立体系特别是对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估的内容、方法及分析步骤了解不深,故走了一些弯路。

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感到正确的识别出企业存在的危害并作出适当的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1 识别的主要内容危害识别就是找出可能引发不良后果的材料、系统、生产产过程的特征。

包括:1.1 厂址从厂址的工程地质、地形、自然灾害、周围环境、气候条件、资源、交通、抢险救灾支持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

1.2 厂区平面布局①总图:功能分区(生产、管理、辅助生产、生活区)布置;高温、有害物质、噪声、辐射、易燃、易爆、危险品设施布置;工艺流程布置;建筑物、构筑物布置;风向、安全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等。

②运输线路及码头:厂区道路、厂区铁路、危险品装卸区、厂区码头。

1.3 建(构)筑物包括结构、防火、防爆、朝向、采光、运输、(操作、安全、运输、检修)通道、生产卫生设施等。

1.4 生产工艺过程物料(毒性、腐蚀性、燃爆性)温度、压力、速度、作业及控制条件、事故及失控状态。

1.5 生产设备、装置①化工设备、装置:高温、低温、腐蚀高压、振动、管件部位的备用设备、控制、操作、检修和故障、失误时的紧急异常情况。

②机械设备:运动零部件和工件、操作条件、检修作业、误运转和误操作。

③电气设备:断电、触电、火灾、爆炸、误运转和误操作、静电、雷电。

④危险性较大的设备、高处作业设备。

⑤特殊单体设备、装置:锅炉房、乙炔站、氧气站、石油库、危险品库等。

⑥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等有害作业场所。

⑦工时制度、女工劳动保护、体力劳动保护。

⑧管理设施、事故应急抢救设施和辅助生产、生活卫生设施。

2 识别方法2.1 分析物料性质①易燃易爆物质②腐蚀和腐蚀性物质a. 电化学腐蚀b. 化学腐蚀性物质2.2 分析作业环境①生产性毒物职工在生产过程中接触的以固体、液体、气体、蒸汽、烟尘等形式存在的原料、成品、半成品、中间体、反应副产物和杂质,并在操作时可经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等进入人体,对健康产生损害、造成慢性中毒、急性中毒或死亡的物质。

剖析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方法及存在问题

剖析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方法及存在问题

剖析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方法及存在问题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管道储运公司于2002年10月开始建立HSE管理体系,由于刚开始对建立体系特别是对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估的内容、方法及分析步骤了解不深,故走了一些弯路.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感到正确的识别出企业存在的危害并作出适当的评估是非常重要的.1 识别的主要内容危害识别就是找出可能引发不良后果的材料、系统、生产产过程的特征.包括:厂址从厂址的工程地质、地形、自然灾害、周围环境、气候条件、资源、交通、抢险救灾支持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 厂区平面布局①总图:功能分区生产、管理、辅助生产、生活区布置;高温、有害物质、噪声、辐射、易燃、易爆、危险品设施布置;工艺流程布置;建筑物、构筑物布置;风向、安全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等.②运输线路及码头:厂区道路、厂区铁路、危险品装卸区、厂区码头.建构筑物包括结构、防火、防爆、朝向、采光、运输、操作、安全、运输、检修通道、生产卫生设施等.生产工艺过程物料毒性、腐蚀性、燃爆性温度、压力、速度、作业及控制条件、事故及失控状态.生产设备、装置①化工设备、装置:高温、低温、腐蚀高压、振动、管件部位的备用设备、控制、操作、检修和故障、失误时的紧急异常情况.②机械设备:运动零部件和工件、操作条件、检修作业、误运转和误操作.③电气设备:断电、触电、火灾、爆炸、误运转和误操作、静电、雷电.④危险性较大的设备、高处作业设备.⑤特殊单体设备、装置:锅炉房、乙炔站、氧气站、石油库、危险品库等.⑥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等有害作业场所.⑦工时制度、女工劳动保护、体力劳动保护.⑧管理设施、事故应急抢救设施和辅助生产、生活卫生设施.2 识别方法分析物料性质①易燃易爆物质②腐蚀和腐蚀性物质a. 电化学腐蚀b. 化学腐蚀性物质分析作业环境①生产性毒物职工在生产过程中接触的以固体、液体、气体、蒸汽、烟尘等形式存在的原料、成品、半成品、中间体、反应副产物和杂质,并在操作时可经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等进入人体,对健康产生损害、造成慢性中毒、急性中毒或死亡的物质.②生产性粉尘其危害主要存在于开采、破碎、筛分、包装、配料、混合搅拌、散粉装卸及输送等过程和清扫、检修等作业场所.③噪声④振动使用振动工具或工件的作业,工具手柄或工具的4小时等能量频率计权振动加速度不得超过5m/s2.⑤电磁辐射⑥高温、低温a. 高温危害高温使劳动效率降低,增加操作失误率.b. 低温危害低温作业人员受环境低温影响,操作功能随温度的下降而明显下降.⑦采光、照明作业场所采用、照明不良,易造成标示不清、人员的跌、绊和误操作率增加的现象,因而在危害识别时对作业环境的采光、照明是否满足国家有关建筑设计的采光、照明卫生标准要求作出分析.⑧工艺流程或生产条件工艺流程或生产条件也会产生危险,并且能加剧生产过程中材料的危险性.如:水就其性质来说没有爆炸的危险,但如果生产工艺的温度和压力超过了水的沸点,那么水的存在就具有蒸汽爆炸的危险.综上所述,识别危害及环境因素应通过现场观察及所收集的资料,对所确定的评估对象,尽可能识别出实际的和潜在的危害,包括:物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主要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和危害扩大的设计缺陷、工艺缺陷、设备缺陷、保护措施和安全装置的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有:不采取安全措施、误动作、不按规定的方法操作,某些不安全行为制造危险状态;可能造成职业病、中毒的劳动环境和条件,主要有:物理的噪音、振动、湿度、辐射,化学的易燃易爆、有毒、危险气体、氧化物等以及生物因素;管理缺陷,主要有:安全监督、检查、事故防范、应急管理、作业人员安排、防护用品缺少、工艺过程等.1 前期准备收集整理四种清单:设备、设施清单;作业活动清单;人员岗位清单;环境因素清单.2 危害分析及评价方法工作岗位危害分析法JHA较细致地分析工作过程中存在危害的方法,把一项工作活动分解或几个步骤,识别每一步骤中的危害和可能的事故,设法消除危害.适用于在作业活动、检维修工作中,对作业人员操作活动中潜在危险和危害的识别,同时也适用于岗位人员工作活动的危害分析.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SCL是基于经验的方法,分析人员列出一些项目,识别与一般工艺设备和操作有关的已知类型的危害、设计缺陷以及事故隐患.适用于对建设阶段、固有设备设施,特别是对单一设备的危害识别.预危害性分析法PHA在项目发展的初期如概念设计阶段识别可能存在的危害,是今后危害性分析的基础.适用于在工程项目或工艺装置等方案开发的初期阶段、设计阶段或建设初期进行的危害识别.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法FMEA识别装置或过程内单个设备或单个系统泵、阀门、液位计、换热器的失效模式以及每个失效模式的可能后果.适用于对单一设备和系统,特别是对机械设备、电气系统的工作性能分析.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系统、详细地对工艺过程和操作进行检查,以确定过程的偏差是否导致不希望的后果.适用于概念、设计初期阶段复杂流程或设备.故障树分析法FTA从结果到原因描绘事故发生的有向逻辑树.把系统可能发生或已发生的事故称为顶上事件作为分析起点,将导致事故的原因事件按因果逻辑关系逐层列出,用树形图表示出来,构成一种逻辑模型,然后通过对这种模型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找出事件发生的各种途径及发生概率,进而找出避免事故发生的各种方案,并优选出最佳方案的一种分析方法.适用于对确定的系统在过去发生的事故及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分析.环境因素识别输入输出分析法是环境因素识别的基本方法,即:确定每一作业活动的输入输出,识别相应的环境因素.针对每一作业活动再考虑3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3种状态正常、异常或紧急、6个方面水、气、声、渣、能源资源、社区基础上,对整个作业活动进行具体的识别.正确运用上述七种分析方法,可将企业%的危害识别出来,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3 重大危害及重大环境因素汇总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结果分四个档次:可容许的LS=1~5;中等的LS=6~11;重大的LS=12~16;不可容许的LS=17~25或L单项为3以上.注: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S—事故发生的严重性;LS—严重度.将上述重大的、不可容许的两项危害按分数从大到小排列.重大环境因素按正常、异常、紧急排列.4 控制措施为防止识别出来的重大危害及重大环境因素发生事故,应从三个方面采取控制措施:1工程技术措施:从设备、设施、工艺方面予以改进,减少和消除不安全状态.2教育培训措施:根据HSE管理工作的需求,开展针对性的HSE教育,使职工掌握防止事故的知识和操作方法,消除或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3管理措施:贯彻实施有关法令、标准、规范、制定、完善操作规程,组织HSE检查和考核.综上所述:对识别出来的重大危害及重大环境因素应从消除危害、降低危害、个体防护三个方面控制,即通过制订管理方案整改危害,用运行控制文件控制危害,用应急预案进行防护. 1在建立HSE管理体系的初期,由于不熟悉体系的要求,导致收集清单较粗,分析结果不符合要求,耽误工作进度.2由于每张分析记录表分析的侧重点不一样,容易出现分析侧重点不清楚导致重复分析或遗漏分析项目,致使分析结果重复和遗漏危害.3理解评价准则不透彻,有的危害打分偏高,有的打分偏低,与实际情况不符,导致真正的风险找不出来.特别是受到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不愿意将企业内的危害真实识别出来的思想,违背了风险评估的初衷.4初始状态评审与风险评估脱节,初始状态评审出现的危害在风险评估中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导致危害识别漏项.5作业活动分析:部分工作步骤划分不细致.危害和潜在事件没有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的作业环境及管理缺陷等方面分别来查找、描述危害;分析危害时没有说明危害是如何发生的或者描述太简单,没有说明危害发生的途径或方式.6岗位作业活动分析:易对全部岗位进行分析,应针对管理岗位人员的作业活动进行分析.7安全检查表分析:检查项目列的较粗,如对电气设备的检查,许多没有检查接地、漏电保护器和接头的项目;检查的要求或标准不清楚,很笼统,没有数量参数;同型号的多台设备打分值完全相同;很多危害识别仅由一人来做,由于受到知识面、专业面及实际工作经验的局限,有些危害识别不出来.8失效模式分析:分析人员对所分析的设备结构不清楚,不能深入细致分析.9环境因素评价表对环境因素的描述不准确,部分环境因素没有考虑异常和紧急状态,没有根据评价准则来进行环境影响程度的评价.10对咨询公司工作人员的工作不熟悉、不了解,导致作用发挥不充分,出现工作返工.1领导重视并参与是HSE管理体系建设的前提.在体系建立过程中,领导不仅要提供人、财、物的支持,还要参与到体系的创建中来,并负责体系向良性方向发展,避免出现仅由安全部门牵头,其它相关部门不愿参与的局面.2加强教育培训.在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前应加强对领导及全员的意识培训,使全员了解建立HSE管理体系的意义和目的,避免出现领导讲话时重要,工作忙起来不要的情况;更不能出现培训人员不工作,工作人员不培训的情况.3风险评估小组成员应充分了解初始状态评审中的问题,并结合企业的现状,通过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查找初始状态评审时遗漏的危害,并将这些危害利用分析表分析出来.4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小组人员应着重考虑从专业知识扎实、相关知识面广、实际经验丰富的人中选取.。

浅析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方法及应用

浅析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方法及应用

安全管理/危险源及风险辨识浅析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方法及应用一、前言企业建立和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其目的在于控制危险危害因素,改善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绩效。

因而全面识别危险、危害因素,准确评价重要危险、危害因素成为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建立和保持的基础。

对评价出的这些重大因素的控制与管理成为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管理核心。

二、危害辨识1、危害辨识的概念危害辨识是指识别危害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

即找出可能引发事故导致不良后果的材料、系统、生产过程或工厂的特征。

因此,危害辨识有两个关键任务:一是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二是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

2、危害辨识的主要内容危害辨识的主要内容包括厂址;厂区平面布局;建筑(构筑)物;生产工艺过程;生产设备、装置;毒害物;工时制度、女工保护、卫生设施;管理设施、应急抢救设施和生产、生活卫生设施等方面的危害因素。

这些危险危害因素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GB13816-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进行分类分为: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心理和生理性、行为性、其他等6类危险危害因素。

参照GB6441—8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先发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分为: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放炮;火药爆炸;化学性爆炸;物理性爆炸;中毒和室息;其他伤害等16种。

参照《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将危害因素分为:生产性粉尘;毒物;噪声与振动;高温;低温;辐射;其他等7种。

3、危害辨识的方法目前常用的危害辨识的方法包括经验分析法、类比法、分析材料性质和生产条件、系统安全分析法、重大危险危害因素辨识方法、以及应用危险评价方法等。

①经验分析法。

它是一种简便、易行,最基础的一种分析方法。

经验法是对照有关标准、法规、检查表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地评价对象危险性和危害性的方法。

剖析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方法及存在问题分析步骤

剖析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方法及存在问题分析步骤

剖析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方法及存在问题分析步骤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剖析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方法及存在问题——分析步骤(3)本网据《安全健康和环境》报道:1前期准备收集整理四种清单:设备、设施清单;作业活动清单;人员(岗位)清单;环境因素清单。

2危害分析及评价方法2.1工作(岗位)危害分析法(JHA)较细致地分析工作过程中存在危害的方法,把一项工作活动分解或几个步骤,识别每一步骤中的危害和可能的事故,设法消除危害。

适用于在作业活动、检维修工作中,对作业人员操作活动中潜在危险和危害的识别,同时也适用于岗位人员工作活动的危害分析。

2.2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SCL是基于经验的方法,分析人员列出一些项目,识别与一般工艺设备和操作有关的已知类型的危害、设计缺陷以及事故隐患。

适用于对建设阶段、固有设备设施,特别是对单一设备的危害识别。

2.3预危害性分析法(PHA)在项目发展的初期(如概念设计阶段)识别可能存在的危害,是今后危害性分析的基础。

适用于在工程项目或工艺装置等方案开发的初期阶段、设计阶段或建设初期进行的危害识别。

2.4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法(FMEA)识别装置或过程内单个设备或单个系统(泵、阀门、液位计、换热器)的失效模式以及每个失效模式的可能后果。

适用于对单一设备和系统,特别是对机械设备、电气系统的工作性能分析。

2.5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系统、详细地对工艺过程和操作进行检查,以确定过程的偏差是否导致不希望的后果。

适用于概念、设计初期阶段复杂流程或设备。

2.6故障树分析法(FTA)从结果到原因描绘事故发生的有向逻辑树。

把系统可能发生或已发生的事故(称为顶上事件)作为分析起点,将导致事故的原因事件按因果逻辑关系逐层列出,用树形图表示出来,构成一种逻辑模型,然后通过对这种模型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找出事件发生的各种途径及发生概率,进而找出避免事故发生的各种方案,并优选出最佳方案的一种分析方法。

安全管理体系: 剖析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方法及存在问题——改进措施、建议(5)

安全管理体系: 剖析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方法及存在问题——改进措施、建议(5)

剖析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方法及存在问题——改进措施、建议(5)
本网据《安全健康和环境》报道:
(1)领导重视并参与是HSE管理体系建设的前提。

在体系建立过程中,领导不仅要提供人、财、物的支持,还要参与到体系的创建中来,并负责体系向良性方向发展,避免出现仅由安全部门牵头,其它相关部门不愿参与的局面。

(2)加强教育培训。

在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前应加强对领导及全员的意识培训,使全员了解建立HSE管理体系的意义和目的,避免出现领导讲话时重要,工作忙起来不要的情况;更不能出现培训人员不工作,工作人员不培训的情况。

(3)风险评估小组成员应充分了解初始状态评审中的问题,并结合企业的现状,通过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查找初始状态评审时遗漏的危害,并将这些危害利用分析表分析出来。

(4)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小组人员应着重考虑从专业知识扎实、相关知识面广、实际经验丰富的人中选取。

刘玉堂
刘宏杰
杨晓。

剖析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方法及存在问题——建立体系过程中常见的问题(4)

剖析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方法及存在问题——建立体系过程中常见的问题(4)

剖析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方法及存在问题——建立体系过程中常见的问题(4)本网据《安全健康和环境》报道:(1)在建立HSE管理体系的初期,由于不熟悉体系的要求,导致收集清单较粗,分析结果不符合要求,耽误工作进度。

(2)由于每张分析记录表分析的侧重点不一样,容易出现分析侧重点不清楚导致重复分析或遗漏分析项目,致使分析结果重复和遗漏危害。

(3)理解评价准则不透彻,有的危害打分偏高,有的打分偏低,与实际情况不符,导致真正的风险找不出来。

特别是受到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不愿意将企业内的危害真实识别出来的思想,违背了风险评估的初衷。

(4)初始状态评审与风险评估脱节,初始状态评审出现的危害在风险评估中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导致危害识别漏项。

(5)作业活动分析:部分工作步骤划分不细致。

危害和潜在事件没有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的作业环境及管理缺陷等方面分别来查找、描述危害;分析危害时没有说明危害是如何发生的或者描述太简单,没有说明危害发生的途径或方式。

(6)岗位作业活动分析:易对全部岗位进行分析,应针对管理岗位人员的作业活动进行分析。

(7)安全检查表分析:检查项目列的较粗,如对电气设备的检查,许多没有检查接地、漏电保护器和接头的项目;检查的要求或标准不清楚,很笼统,没有数量参数;同型号的多台设备打分值完全相同;很多危害识别仅由一人来做,由于受到知识面、专业面及实际工作经验的局限,有些危害识别不出来。

(8)失效模式分析:分析人员对所分析的设备结构不清楚,不能深入细致分析。

(9)环境因素评价表对环境因素的描述不准确,部分环境因素没有考虑异常和紧急状态,没有根据评价准则来进行环境影响程度的评价。

(10)对咨询公司工作人员的工作不熟悉、不了解,导致作用发挥不充分,出现工作返工。

刘玉堂刘宏杰杨晓本网据《安全健康和环境》报道:(1)在建立HSE管理体系的初期,由于不熟悉体系的要求,导致收集清单较粗,分析结果不符合要求,耽误工作进度。

浅析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方法及应用

浅析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方法及应用

浅析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方法及应用随着人们对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企业对于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在企业的日常经营过程中,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从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三个方面对相关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探讨。

一、危害辨识在进行风险评价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危害辨识,即对可能存在的危害进行识别和评估。

危害辨识是整个风险评价过程的第一步,其目的是寻找潜在危害源,然后针对潜在危害源进行具体的风险评价和控制。

危害辨识的主要方法包括两种:1. 经验法经验法是指通过企业资料、行业标准、过往事件以及专家智慧等来进行危害辨识。

这种方法对于常规的危害辨识效果比较显著,但其主要缺点在于仅顾及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对于新的、未知的风险危害辨识很难达到指导性。

2. 分析法分析法是指通过对危害源的解析来进行危害辨识,其中包括了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分析。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一些专业的领域,例如冶金、电力、化工等产业。

但是分析法的缺点在于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二、风险评价在危害辨识完成之后,需要对辨识出来的潜在危害源进行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是基于危害辨识结果,根据可能性和影响程度等因素,进行概率统计和定量分析的评价方法。

评价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危害的可能性、严重性、频率等因素,最后计算出风险的量值。

风险评价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1. 定性风险评价法定性风险评价法是指根据对危害源的分析和评估后,对其可能的风险程度进行的定性描述。

这种方法易于理解,不需要太多的计算和统计分析,不过它的定性分析不到位,结果的准确性可能会受到影响。

2. 定量风险评价法定量风险评价法是在定性风险评价法的基础之上,对风险进行量化分析,即将风险程度以定量数值的形式表达出来。

这种方法需要有一定的统计学、数学和风险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与定性评价相比,定量评价具有更高的准确性,但也存在一定的计算难度和数据获取困难的问题。

三、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指通过特定的手段和措施,减小或消除风险对组织运行所产生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剖析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方法及存在问题分析步骤(3 )本网据《安全健康和环境》报道:
1前期准备
收集整理四种清单:设备、设施清单;作业活动清单;人员(岗位)清单;环境因素清单。

2危害分析及评价方法
2.1 工作(岗位)危害分析法(JHA)
较细致地分析工作过程中存在危害的方法,把一项工作活动分解或
几个步骤,识别每一步骤中的危害和可能的事故,设法消除危害。

适用于在作业活动、检维修工作中,对作业人员操作活动中潜在危险和危害的识别,同时也适用于岗位人员工作活动的危害分析。

2.2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
SCL是基于经验的方法,分析人员列出一些项目,识别与一般工艺设
备和操作有关的已知类型的危害、设计缺陷以及事故隐患。

适用于对建设阶段、固有设备设施,特别是对单一设备的危害识别。

2.3预危害性分析法(PHA)
在项目发展的初期(如概念设计阶段)识别可能存在的危害,是今后危害性分析的基础。

适用于在工程项目或工艺装置等方案开发的初期阶段、设计阶段或建设初期进行的危害识别。

2.4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法(FMEA)
识别装置或过程内单个设备或单个系统(泵、阀门、液位计、换热器)的失效模式以及每个失效模式的可能后果。

适用于对单一设备和系统,特别是对机械设备、电气系统的工作性能分析。

2.5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
系统、详细地对工艺过程和操作进行检查,以确定过程的偏差是否导致不希望的后果。

适用于概念、设计初期阶段复杂流程或设备。

2.6 故障树分析法(FTA)
从结果到原因描绘事故发生的有向逻辑树。

把系统可能发生或已发生的事故(称为顶上事件)作为分析起点,将导致事故的原因事件按因果逻辑关系逐层列出,用树形图表示出来,构成一种逻辑模型,然后通过对这种模型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找出事件发生的各种途径及发生概率,进而找出避免事故发生的各种方案,并优选出最佳方案的一种分析方法。

适用于对确定的系统在过去发生的事故及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分析。

2.7 环境因素识别输入输出分析法是环境因素识别的基本方法,即:确定每一作业活动的输入输出,识别相应的环境因素。

针对每一作业活动再考虑 3 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3 种状态(正常、异常或紧急)、6 个方面(水、气、声、渣、能源资源、社区)基础上,对整个作业活动进行具
体的识别。

正确运用上述七种分析方法,可将企业99.9%的危害识别出来,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

3重大危害及重大环境因素汇总
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结果分四个档次:
可容许的(L* S=1~5;中等的(L* S=6~11);重大的(L* S=12~16;
不可容许的(L* S=17~25或L单项为3以上)。

注: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S—事故发生的严重性;L* S—严重度。

将上述重大的、不可容许的两项危害按分数从大到小排列。

重大环境因素按正常、异常、紧急排列。

4控制措施
为防止识别出来的重大危害及重大环境因素发生事故,应从三个方
面采取控制措施:
(1)工程技术措施:从设备、设施、工艺方面予以改进,减少和消除不安全状态。

(2)教育培训措施:根据HSE管理工作的需求,开展针对性的
HSE 教育,使职工掌握防止事故的知识和操作方法,消除或减少人的不安
全行为。

( 3)管理措施:贯彻实施有关法令、标准、规范、制定、完善操作
规程,组织HSE检查和考核。

综上所述:对识别出来的重大危害及重大环境因素应从消除危害、降低危害、个体防护三个方面控制,即通过制订管理方案整改危害, 用运行控制文件控制危害,用应急预案进行防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