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课堂默写及测试)

合集下载

(完整版)《陋室铭》知识点及中考题汇编(附答案)

(完整版)《陋室铭》知识点及中考题汇编(附答案)

3.本文的写作手法:托物言志。
五、内容理解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用到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
作用?(1)对偶、比喻、起兴、类比。(2)以虚衬实,以比喻起兴,用类比的方法以
次引出陋室,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
2.“仙”和“龙”比喻什么?最能概括文意的语句是什么?
类比
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沉,表明室主人也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在更高的境
界上颂扬了“惟吾德馨”。
8.以孔子的话作结尾用意何在?
以反问作结尾,引人深思,呼应上文的“惟吾德馨”,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总结全文,隐含作者以君子自居之意。
9.文章结尾提出两个历史人物,引用孔子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诸葛亮深居茅庐,但才高德昭,杨雄才学超世,其居何陋之有。作者用这两
《陋室铭》知识点
一、文学常识
1.作者:刘禹锡:字:梦得 唐代诗人,文学家,哲学家,著有《刘宾客集》
2.本文选自《全唐文》,我们学过他的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其中的名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陋室”室名,意思为简陋。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
叫铭,后来成为一种文体。特征:一般都用韵。
[乙]子曰:“吾与回(颜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孔子云:“何陋之有。”
8.“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4 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理解性默写练习(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理解性默写练习(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理解性默写练习(含答
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理解性默写练习
(六)《陋室铭》刘禹锡
1、《陋室铭》中暗示虽陋室而不陋,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陋室铭》中描写陋室优美的自然环境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陋室铭》中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的诗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陋室铭》中表现正反面虚实结合写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衬托陋室不陋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陋室铭》中反映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6、《陋室铭》中引用孔子的话,画龙点睛,总结全文的句子是:“何陋之有?”。

《陋室铭》
1、《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2、《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3、《陋室铭》中描写了陋室幽静淡雅的景色,居室环境的句子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再次证明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道理。

(填《陋室铭》中的句子)
5、《陋室铭》中点明主旨的语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6、《陋室铭》中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陋室铭爱莲说课下注释默写带答案【部编版七下第16课】

陋室铭爱莲说课下注释默写带答案【部编版七下第16课】

《陋室铭》课下注释默写带答案【部编版七下第16课】班级:姓名: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陋室铭】陋室,。

铭,。

2、【名】。

3、【灵】。

4、【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斯,。

馨,。

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6、【鸿儒】。

鸿,。

7、【白丁】。

8、【调素琴】。

调,。

素琴,。

9、【金经】。

10、【无丝竹之乱耳】。

丝,。

竹,。

11、【无案牍之劳形】。

案牍,。

形,。

12、【南阳诸葛庐】。

13、【西蜀子云亭】。

14、【何陋之有】?参考答案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陋室铭】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诚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2、【名】出名,有名。

3、【灵】灵验。

4、【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斯,这。

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6、【鸿儒】博学的人。

鸿,大。

7、【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8、【调素琴】弹琴。

调,调弄。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9、【金经】指佛经(佛经用泥金书写)。

10、【无丝竹之乱耳】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

丝,指弦乐器。

竹,指管乐器。

11、【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案牍,指官府文书。

形,形体、躯体。

12、【南阳诸葛庐】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

13、【西蜀子云亭】扬子云在西蜀的屋舍。

14、【何陋之有】意思是,有什么简陋的呢?《爱莲说》课下注释默写带答案【部编版七下第16课】班级:姓名: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蕃】。

2、【独】。

3、【李唐】。

4、【淤泥】。

5、【染】。

6、【濯清涟而不妖】。

濯,。

涟,。

妖,。

7、【不蔓不枝】。

蔓、枝,。

8、【香远益清】。

益,。

9、【亭亭净植】。

亭亭,。

植,。

10、【亵玩】。

亵,。

11、【焉】。

12、【隐逸】。

13、【噫】。

14、【鲜】。

15、【同予者何人】 ?16、【宜乎众矣】。

《陋室铭》理解性默写

《陋室铭》理解性默写

默写填空。

1、《陋室铭》中暗示虽陋室而不陋,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陋室铭》中描写陋室优美的自然环境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陋室铭》中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诗句6、人以德立身,不管身处的环境多么恶劣,只要品德高尚,人格魅力便会芳香四溢,正如《陋室铭》中所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刘禹锡的“陋室”环境之雅,雅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陋室铭》中运用比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陋室铭》中正反面虚实结合,写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衬托陋室不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潜心读书有四种境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排除干扰,静下心来,此第一境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沉醉其中,乐而忘我,此第二境界;“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登临顶峰,高屋建瓴,此第三境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人生有限,学海无涯,此第四境界。

刘禹锡《陋室铭》理解性默写(28题,含答案)

刘禹锡《陋室铭》理解性默写(28题,含答案)

刘禹锡《陋室铭》理解性默写(28题,含答案)1.《陋室铭》中暗示虽陋室而不陋,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陋室铭》中描写陋室优美的自然环境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陋室铭》中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陋室铭》中表现正反面虚实结合写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衬托陋室不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陋室铭》中反映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陋室铭》中引用孔子的话,画龙点睛,总结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

7.《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陋室铭》中描写了陋室幽静淡雅的景色,居室环境的句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次证明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道理。

(填《陋室铭》中的句子)11.《陋室铭》中点明主旨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陋室铭》中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中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写居室环境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陋室铭》复习要点及练习

《陋室铭》复习要点及练习

《陋室铭》1、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这种文体,或歌颂赞美,或有所警戒。

2、本文是作者用来自述其志的。

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伟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考点:1、课文的出处,作者以及作者的相关常识(试卷课内文言文第一题)2、课内重点词语的意思(试卷课内文言文第二题)3、对文章重点内容的理解(试卷课内文言文第三、四、五题)4、课文的背诵默写(试卷第一大题古诗文默写)复习要点: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是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铭:古代的一种文体(一)用原文语句回答1、本文主旨句(点题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全文点睛句:孔子云:何陋之有?3、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4、《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5、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6、用类比赞美“陋室”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7、《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孔子云:何陋之有?8、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他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二)本文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高洁伟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三)问答题1、文章前四句用了怎样的手法?这样写的目的何在?答:比兴的手法;引出“斯是陋室",而立意于“惟吾德馨",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2、本文对陋室是从哪几方面进行描写的?这几方面突出了陋室怎样的特征?答: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进行描写。

陋室特征:雅.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上”和“入”用在这里有何好处,这句写出了环境怎样的特点?答:对偶;“上"“入"二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使景物有生气,而且流露出作者对这一景色的喜爱之情;环境的特点是恬静,雅致.4、对于陋室的描写,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上下文联系)答:对陋室的描写紧扣“惟吾德馨"一句来写,既为全文主旨“惟吾德馨"作证,又为本文结语“何陋之有”张本。

第17课《陋室铭》理解性默写课堂题(含答案)

第17课《陋室铭》理解性默写课堂题(含答案)

第17课《陋室铭》理解性默写课堂题(含答案)
1.刘禹锡的《陋室铭》,开篇以山水起兴,说陋室因有品德高尚的人在而声名远播,其中有关“水”的句子是:。

2.刘禹锡的《陋室铭》,用比喻赞美陋室不陋的句子是:。

3.刘禹锡的《陋室铭》,由山水仙龙入题,点明陋室不陋的原因的句子是:。

4.刘禹锡的《陋室铭》,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是:。

5.刘禹锡的《陋室铭》,体现作者交往之雅,从日常交往写陋室不陋的句子是:。

6.刘禹锡的《陋室铭》,体现景色之雅,写陋室优美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7.刘禹锡的《陋室铭》,体现自己的活动情趣,从反面写自己的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是:。

8.刘禹锡的《陋室铭》,以正反结合,虚实相生手法,写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衬托陋室不陋的语是:。

9.刘禹锡的《陋室铭》,引用孔子的话,画龙点睛,总结全文的句子是:。

10.刘禹锡的《陋室铭》,反映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暗示陋室不陋的句子是:。

11.刘禹锡的《陋室铭》,用草庐和玄亭作类比,希望自己也能如同他们一样拥有高尚的德操的句子是:。

参考答案
1.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惟吾德馨。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7.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8.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9.何陋之有?
10.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11.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陋室铭、爱莲说 默写

陋室铭、爱莲说 默写

《陋室铭》
一、选自,作者是朝代的(人名),铭:
二、注释翻译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注释:名:灵:
翻译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注释:斯:陋:惟:馨:
翻译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翻译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注释:鸿儒:白丁:
翻译
5、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注释:素:金经:
翻译
6、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注释:丝竹:案牍:劳:
翻译
7、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注释:诸葛庐:子云:
翻译
8、孔子云:“何陋之有?”
翻译
三、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
《爱莲说》
一、文学常识
1、选自,作者是朝代的。

(人名)说:。

二、注释翻译
翻译:
三、作者通过,表达了的思想感情。

陋室铭,爱莲说理解性默写

陋室铭,爱莲说理解性默写

陋室铭主旨承借陋事不陋,表达作者的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理解性默写1.描写环境的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描写交往的句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描写生活的句子: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4.描写主旨的句子:私是陋室,惟吾德馨。

5.在全文中起到点睛之笔的句子:孔子云:何陋之有。

爱莲说主旨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态度和对趋炎附势追逐名利的恶族世俗的鄙视理解性默写1.描写环境的句子:出淤泥染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描写体态的句子:中通外直,不慢不妖,香远益清。

3.描写风气的句子: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描写主旨的句子: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莲,花之君子者也。

爱莲说的写法:托物言志【两篇】爱菊:正衬,爱牡丹;反衬。

陋室铭主旨承借陋事不陋,表达作者的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理解性默写6.描写环境的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7.描写交往的句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8.描写生活的句子: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9.描写主旨的句子:私是陋室,惟吾德馨。

10.在全文中起到点睛之笔的句子:孔子云:何陋之有。

爱莲说主旨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态度和对趋炎附势追逐名利的恶族世俗的鄙视理解性默写5.描写环境的句子:出淤泥染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6.描写体态的句子:中通外直,不慢不妖,香远益清。

7.描写风气的句子: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8.描写主旨的句子: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莲,花之君子者也。

爱莲说的写法:托物言志【两篇】爱菊:正衬,爱牡丹;反衬。

陋室铭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陋室铭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陋室铭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理解性默写
1、《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
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身居闹市,如能不受世俗诱惑,保持高洁的情操,也能获得一份
心灵的宁静。

正如陶渊明在《饮酒》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孔子在《(论语)十则》中谆谆告诫我们:“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因此,我们只有虚心广泛地向他人学习,才能不断进步。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5、古诗中,诗人常借物传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次北固山下》),王湾借“归雁”捎去他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借“明月”寄托他对远方朋友的牵挂。

6、《岳阳楼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
了“古仁人”在不同处境中都忧国忧民的思想境界。

优质解答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5、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陋室铭》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陋室铭》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陋室铭》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3.陋室上阶有苔痕,帘子上草色入青。

4.陋室中有鸿儒相聚,没有庸俗之人。

5.可以弹奏素琴,阅读金经,没有杂乱的琴弦和繁琐的文书。

6.引用南阳诸葛庐和XXX作为比喻,表达陋室的高雅。

7.作者鄙视世俗生活,认为陋室中的高雅生活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8.“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与“浅水莫与涟漪争,小山何必买却楼”意思相近。

9.交往之雅表明陋室虽小但不陋。

10.比兴的句子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和“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1.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和“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12.虽陋室而不陋,是文章的主旨。

13.表现主人生活情趣高雅的语句有“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有鸿儒相聚”、“往来无白丁”和“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4.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的诗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
白丁”。

15.反映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
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16.引用XXX的话“何陋之有?”,点明文章主旨。

3.门前的苔痕上长满了绿色的植物,草色渐渐地渗入了窗
帘的颜色。

4.他们谈笑自如,都是些才学出众的人,没有一个庸俗之辈。

5.他们可以调弄素琴,阅读金经,没有嘈杂的丝竹声,也
没有繁琐的文案劳累身体。

6.他们谈笑自如,都是些才学出众的人,没有一个庸俗之辈。

7.没有嘈杂的丝竹声,也没有繁琐的文案劳累身体。

8.水的深浅并不是关键,只要有一条龙存在,就会有灵气。

第17课《陋室铭》解读、挖空训练与情景性默写

第17课《陋室铭》解读、挖空训练与情景性默写

刘禹锡《陋室铭》解读、挖空训练与情景性默写一、原文、译文与赏析二、挖空训练——给加点字注释陋.(lòu)室铭(古代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骈句,句式较为整齐,朗朗上口。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表肯定的动词)陋室..(),惟.()吾.(我,这里是指的铭文)德馨.(xīn,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hóng rú,大儒,这里指。

】,往来无白.丁.(,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可以调.(tiáo,调弄,这里指)素琴..(),阅金经..(琴瑟、箫管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这里..()。

无丝竹指)之.(结构助词,用于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耳,无案牍....(dú,)之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

南阳(地名。

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卧龙岗中隐居躬耕)诸葛..(诸葛亮,字,三国时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出仕前曾隐居南阳卧龙岗中)庐.(),西蜀子云..(,字子云,西汉时文学家,蜀郡成都人)亭。

孔子云.():何陋之.(助词,表示强烈的反问,的标志,不译)有?【何陋之有,即“有何之陋”,属于宾语前置】二、挖空训练——给加点字注释【答案】陋.(lòu)室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骈句,句式较为整齐,朗朗上口。

)山不在.(在于)高,有仙则名.(名词作动词,出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神奇、灵异)。

斯.(此,这)是.(表肯定的判断动词)陋室..(简陋的屋子),惟.(只)吾.(我,这里是指《陋室铭》的铭文)德馨.(xīn,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苔痕上.(长到)阶绿,草色入.(映入)帘青。

《陋室铭爱莲说》选择、默写、简答题带答案

《陋室铭爱莲说》选择、默写、简答题带答案

《陋室铭爱莲说》选择、默写、简答题带答案《陋室铭》习题带答案【部编版七下第16课】班级:姓名: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A.谈笑有鸿儒.. (博学的人)B.可爱者甚蕃.(多)C.陶后鲜.有闻(少)D.宜.乎众矣(适宜)【解析】D 应当。

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C )A.有仙则名.(名字)B.斯.是陋室(你)C.谈笑有鸿.儒(大)D.苔痕上.阶绿(上面)【解析】A名词作动词,有名,出名。

B指示代词,这。

C大,有名。

D动词,长到。

3、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B )A. 往来无白丁..(平民,这里指没什么学问的人)B.可以调素.琴(白色的)C.无案牍之劳形.(身体)D.无丝竹..之乱耳(奏乐的声音)【解析】B不加装饰。

4、选出与“可以调素琴”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C )A.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B.投以骨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解析】例句是用来。

A凭借。

B把。

C用来。

D用。

5、选出下列句子中与“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之”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D )A.忘路之远近B.具答之C.何陋之有D.无案牍之劳形【解析】例句是主谓之间。

A的。

B代词,桃花源中人。

C宾语前置的标志。

D主谓之间。

6、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C )A.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没有浅薄的人。

C.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珍贵的金子做的经书。

D.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解析】C阅读佛经。

7、下列对《陋室铭》分析不对的一项( A )A.本文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羡慕和追求。

B.本文的主旨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磬”。

C.作者在文中表明了以古代圣贤自比的态度。

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了。

《陋室铭》知识点及中考试题集(含答案)

《陋室铭》知识点及中考试题集(含答案)

《陋室铭》练习题一、佳句默写1.山不在高,____________。

2.斯是陋室,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

二、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德馨_____ 调素琴______ 鸿儒_______ 案牍_____ 西蜀_______苔痕()三、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⑶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惟:德馨:)⑷无丝竹之乱耳(丝竹:)⑸无案牍之劳形(劳:形:)⑹谈笑有鸿儒(鸿:)⑺往来无白丁(白丁:)⑻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调:素:金经:)⑼南阳诸葛庐(庐:)四、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五.下列各句不属于骈(pián)句(多用字数相同、意思相连的对句或排比句)的一项是()A、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B、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D、孔子云:何陋之有?六、译句:⑴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译:⑵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⑶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⑷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⑸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七、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1、.作者为何要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答:2.写出本文的中心句(主旨句)。

和起画龙点睛作用的句子。

答:3.写山水对写陋室有何作用?答:4.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陋室的特点。

②说说本文表过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作者的这种道德情操?答:①②5.作者描写室中之景、室中之人、室中之事,对写陋室有何作用?答:6.“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与“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都是写室中事,写作角度有何不同?答:7.体会下列加点词在表情达意上的好处。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答:8、作者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请你对这种交友之道进行辩证的分析。

古诗文情景式默写《陋室铭》

古诗文情景式默写《陋室铭》

古诗文情景式默写《陋室铭》
1、《陋室铭》中暗示虽陋室而不陋,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是: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陋室铭》中表现正反面虚实结合写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衬托陋室不陋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陋室铭》中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的诗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陋室铭》中描写陋室优美的自然环境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5、《陋室铭》中反映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6、《陋室铭》中引用孔子的话,画龙点睛,总结全文的句子是:何陋之有?。

陋室铭理解性默写

陋室铭理解性默写

按原文填空。

1、斯是陋室,。

2、,草色入帘青。

3、,往来无白丁。

4、无丝竹之乱耳,。

5、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6、《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

7、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8、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9、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10、《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11、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

12、《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13、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

按原文填空。

1、斯是陋室,。

2、,草色入帘青。

3、,往来无白丁。

4、无丝竹之乱耳,。

5、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6、《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

7、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8、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9、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10、《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11、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

12、《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13、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

按原文填空。

1、斯是陋室,。

2、,草色入帘青。

3、,往来无白丁。

4、无丝竹之乱耳,。

5、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6、《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

7、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8、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9、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10、《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11、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

12、《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高考语文古诗理解性默写:《陋室铭》

高考语文古诗理解性默写:《陋室铭》

⾼考语⽂古诗理解性默写:《陋室铭》1.【2017年课标Ⅱ卷】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南阳诸葛庐,西蜀⼦云亭”来借指⾃⼰的陋室,抒发⾃⼰仰慕前贤、安贫乐道情怀。

2.⽂中写陋室主⼈⽇常⽣活⾼雅脱俗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经。

3.⽂中暗⽰虽陋室⽽不陋,点明⽂章主旨的语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的⼀句是:惟吾德馨。

5.⽂中为突出主旨⽽引⽤孔⼦的⼀句话是:孔⼦云:何陋之有?
6.⽂中与“时⼈莫⼩池中⽔,浅处⽆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是:⽔不在深,有龙则灵。

7.⽂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赏⼼悦⽬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帘青。

8.⽂中⽤对偶句描写陋室⾊调淡雅、⽣机盎然美丽景⾊,证明陋室⼀点也不简陋的两句是:苔痕上阶绿,草⾊⼊帘青。

9.⽂中表现陋室主⼈交往之雅的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丁。

10.⽂中直接说明陋室主⼈所结交之⼈⾮平庸之辈,⽽是有修养的饱学之⼠的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丁。

11.⽂中写出了居室主⼈摆脱官场俗务后的轻松⾃在,两⽿清静,⼜没有繁琐的政务劳累⾃⼰的⾝体的两句是:⽆丝⽵之乱⽿,⽆案牍之劳形。

12.⽂中反映作者以古代贤⼈⾃况的思想境界,暗⽰陋室不陋的句⼦是:南阳诸葛庐,西蜀⼦云亭。

13.作者在结尾以其来借指⾃⼰的陋室,与古代贤⼠相⽐,抒发⾃⼰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的句⼦是:南阳诸葛庐,西蜀⼦云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陋室铭》课堂默写及测试
一、默写课文
二、词解:
三、翻译全文
四、文学常识
1、本文作者,字,朝代家、家。

五、问答
1、用原文回答:
(1)本文的主旨句是:,。

(2)本文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

(3)表现纵情畅怀、谈笑风生情状的句子是,。

(4)表明了主人不热衷于名利的句子是:
2、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陋室的?
3、铭文第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4、铭文最后一句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
5、文中谈到“诸葛庐”“子云亭”其目的是什么?
6、陋室铭》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作者通过这篇铭文,表达了自己______的情操(思想)和__________生活情趣。

7、本文运用的表现手法,借赞美陋室表现自己的理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