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摄影的知识点

合集下载

摄影基础知识要点

摄影基础知识要点

摄影基础知识要点1. 曝光:指相机的感光芯片(或胶卷)暴露到光线的时间。

曝光时间的长短决定了照片的明暗程度。

2. 快门速度:指相机快门打开和关闭的时间。

快门速度的选择可以控制画面中的运动模糊效果。

3. 光圈:相机镜头的光圈大小,决定了相机镜头通过的光线量。

光圈大小的调整可以控制照片的景深效果。

4. 焦距:指相机镜头到感光芯片(或胶卷)的距离。

焦距长短的选择可以决定照片的视角。

5. 白平衡:控制相机对白色光源的反应。

不同的光源下,照片的颜色会有所不同,正确的白平衡设置可以让照片看起来自然。

6. 景深:指照片中前景到背景的清晰范围。

景深较大时,前景和背景都可以清晰展现;景深较小时,只有部分距离镜头近的地方才能清晰。

7. 对焦:确定照片中的主体清晰的过程。

正确的对焦可以使照片更加清晰锐利。

8. 构图:指照片中的元素摆放和组合方式。

良好的构图可以使照片更加有吸引力和意义。

9. 视角:指从哪个角度拍摄照片。

不同的视角可以表达不同的观点和情感。

10. 快门:相机镜头前方的控制快门的装置。

通过按下快门可以拍摄照片。

11. 曝光补偿:调整相机曝光量的功能。

通过增加或减少曝光补偿值,可以使照片暗或亮。

12. ISO:感光度的单位。

ISO值的选择可以控制相机对光线的敏感程度。

13. 哈曼曲线:指照片中亮度的分布关系。

正常的哈曼曲线应该呈S型。

14. 相机模式:相机的各种拍摄模式。

常见的有全自动模式、手动模式、光圈优先模式和快门优先模式等。

15. 镜头:相机拍摄影像的光学部件。

不同的镜头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

16. 反光:指照片中明亮光线的反射现象。

反光的控制可以使照片更加平衡和舒适。

17. 色彩管理:指对照片中颜色的处理和管理。

包括校正色温、调整饱和度和修正颜色偏差等。

18. 布光:调整照片中光线的亮度、角度和颜色等。

合理的布光可以使照片更加有层次感。

19. 合焦:指相机自动或手动对焦到合适位置。

合焦的准确性可以决定照片的清晰度。

摄影综合知识点总结大全

摄影综合知识点总结大全

摄影综合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摄影的基本原理1. 光线的作用光线是摄影的基本要素之一,了解光线的特性和作用可以帮助摄影师更好地把握光线的使用,从而拍摄出更具有艺术感的作品。

2. 曝光的概念曝光是指通过快门控制光线的进入时间来照射感光材料,根据光线的亮度和暗度来调节快门速度、光圈和ISO感光度,以获得合适的照片曝光度。

3. 光圈、快门和ISO光圈是控制镜头光线进入的大小,快门是控制光线进入感光材料的时间长短,ISO则是感光材料对光线的敏感程度的调节。

4. 白平衡和色温白平衡是相机校准颜色的过程,而色温则是指光线的颜色温度,了解这两个概念有助于摄影师在拍摄时更准确地还原被拍摄物体的真实颜色。

5. 对焦与景深对焦是摄影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调节对焦,摄影师可以准确地将摄像头对准被摄物体。

景深则是指在一幅照片中清晰的范围,了解景深可以帮助摄影师在拍摄时更好地选择焦距和光圈。

二、摄影器材知识1. 相机的类型单反相机、微单相机、数码相机、手机相机等各种类型的相机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场景,摄影师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 镜头的种类和特点广角镜头、标准镜头、中望远镜头、超长焦镜头等不同种类的镜头具有不同的特点,了解这些特点可以帮助摄影师在拍摄时更好地选择镜头。

3. 三脚架和其他辅助器材三脚架、滤镜、闪光灯等辅助器材在拍摄时起到重要的作用,熟练使用这些器材可以提高摄影师的工作效率和作品质量。

4. 后期处理软件Photoshop、Lightroom、Capture One等后期处理软件是摄影师不可或缺的工具,熟练使用这些软件可以让摄影师更好地修饰和处理照片。

三、摄影构图技巧1. 主体与背景的关系主体和背景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着照片的美感和表现力,摄影师需要通过构图来准确地表达主体和背景之间的关系。

2. 对角线构图法对角线构图法是一种常用的构图方法,通过对画面进行对角线分割,可以使照片更具有张力和动态感。

(完整)摄影的基本知识要点

(完整)摄影的基本知识要点

摄影的基本知识要点万丈高楼平地起,学习任何一门学问都要先由基本做起。

要拍好照片,一定要先掌握基本的摄影知识。

一、正确持机方法在拍摄的基本知识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拿稳相机。

无论其它的摄影要素和技术掌握得有多好,只要拍摄的一瞬间有震动,照片的质量一定会因影像模糊而大大降低。

虽然可以用三脚架来减低震动的可能性,但更多的时候是以手持相机拍摄为主,而且在“决定性的瞬间”内,往往不允许摄影者再花时间去放置三脚架并固定照相机。

数码照相机相对于传统照相机而言,它对拍摄稳定性的要求更高。

这是因为,电子元件存储信息需要一段额外的时间,通常称为“时滞”。

1、持机的正确姿势无论是站立、坐下还是跪下,持机的正确姿势都应该是:(1)、右手紧握相机一侧的握手位,食指轻触快门键,以备随时拍摄。

(2)、以左手手掌托住机身底部,用拇指和食指握住相机来稳定镜头。

(3)、两手上臂紧贴身体,尽量保持自然下垂的状态并向身体靠拢。

千万不要耸起双肩。

因为长时间用耸起双肩的姿势拍摄,双肩关节会出现疲劳感,更难稳定相机。

(4)垂直握持相机拍摄时,一般左手在下,右手在上,也要注意左臂紧贴身体。

2、站立或坐下摄影时的注意事项(1)、站立摄影时,双脚宜微张,或以前后步方式站立,以便将整个身体的重量平放到双脚上。

如果能借助一些固定的物体作为依靠,例如背靠树干或墙壁等,则效果更佳。

(2)、坐下摄影稳定性已经很高,但仍可借外物进一步稳定身体。

以椅子的靠背或桌子作依靠是不错的选择.3、跪下摄影时的注意事项跪下摄影时左脚应该弓起,右脚跪地,托起机身底部的左手则支撑在弓起的左脚上.一般情况下,跪姿拍摄较难稳定身体,最好也能借助固定物体作依靠,如树、墙等。

4、相机带的重要作用将相机带套在手腕上,握在虎口中绕两圈再拉紧,以拇指穿过带圈后再握紧相机,使相机和右手合二为一,不但可以减轻手的颤动,而且可以在不小心松手时将相机拉住,不至于掉到地上而损坏.照片是光与影的艺术产品,将光线称为摄影的灵魂一点也不为过.要拍摄好照片,就不能不掌握光线这个关键的元素。

摄影最全知识点总结图

摄影最全知识点总结图

摄影最全知识点总结图一、基础知识1. 光圈光圈是指镜头的光圈孔径大小。

在摄影中,光圈的大小会影响到照片的景深,即画面中远近景物的清晰程度。

通常情况下,光圈的表示方式为f/数字,例如f/2.8、f/4等等,数字越小表示光圈越大,景深越浅。

2. 快门速度快门速度是相机曝光时间的描述,通常以秒为单位。

快门速度越快,所拍摄的物体移动越少,时间越短,曝光时间越短。

3. ISOISO是指相机感光度,也称为感光度调节。

ISO越高,相机对光线越敏感,对于暗光条件下的拍摄很有帮助。

然而,增加ISO可能会引入更多的噪点。

4. 白平衡白平衡是指相机对色温的调整。

不同的光源下所呈现出的颜色可能会有所不同,通过白平衡的调整,可以使照片呈现出真实的颜色。

5. 曝光补偿曝光补偿是指在相机自动曝光模式下,通过调整曝光值来改变照片的曝光亮度,用于处理逆光、背光及其他各种光线不均的场景。

二、构图1. 九宫格法则九宫格是一种构图方式,将画面平均分为九个部分,这种构图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构图,突出画面的主体,使画面更加和谐、美观。

2. 主体与背景构图时需要关注主体与背景的关系,背景不应该与主体相互干扰,主体应该清晰突出。

3. 对角线构图对角线构图是一种构图方式,通过将主体放在画面的对角线上,可以增加画面的动感和层次感。

4. 剪影剪影是指只保留主体的外轮廓,将主体变成黑色的一种构图方式,剪影可以使画面更加简洁有力。

5. 增加前景在构图时,可以通过增加前景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三、镜头1. 常见镜头常见的镜头类型有标准镜头、超广角镜头、长焦镜头、微距镜头等等,不同的镜头类型适用于不同的拍摄场景。

2. 焦距镜头的焦距大小会影响到照片的视角,焦距越大,视角越窄,焦距越小,视角越宽。

3. 镜头光圈不同的镜头光圈大小影响到镜头的光线透射情况,同时也影响景深。

4. 镜头滤镜滤镜可以过滤掉光线中的某些波长,调整光线色温,增加特效等,例如偏振镜、渐变镜等。

摄影综合知识点总结归纳

摄影综合知识点总结归纳

摄影综合知识点总结归纳一、摄影基础知识1. 光影:光影是摄影的灵魂,影响图片的质感和表现力。

了解自然光、人工光的不同效果,以及不同时间、不同角度的光线对拍摄的影响是摄影师的基本功。

2. 曝光:曝光是照片中亮度的表现,影响照片的明暗和细节表现。

了解如何使用相机的曝光参数,以及如何根据不同场景调整曝光是摄影师的基本技能。

3. 焦距:焦距是镜头的参数之一,不同焦距的镜头有不同的拍摄效果。

了解不同焦距镜头的特点和应用是摄影师的基本知识。

4. 感光度:感光度是指相机底片或传感器对光的敏感程度,影响照片的噪点和细节丰富度。

了解如何根据不同光线情况调整感光度是摄影师的基本技能。

二、摄影构图1. 画面构图:画面构图是指在照片中合理安排主体、背景、构图元素等,以呈现出更具艺术感和表现力的效果。

了解画面构图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如黄金分割、对称构图、透视构图等,是摄影师的基本功。

2. 线条构图:线条构图是指在照片中运用各种线条和形状打造出更具视觉吸引力的画面效果。

了解线条构图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如引导线、斜线、曲线等,是摄影师的基本知识。

3. 色彩构图:色彩构图是指在照片中利用色彩对比和和谐来创造更丰富的表现力。

了解色彩构图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如冷暖对比、色彩搭配等,是摄影师的基本技能。

三、摄影器材1. 相机类型:不同类型的相机有着不同的应用场景和拍摄效果,了解不同类型相机的特点和应用是摄影师选择器材的基础知识。

2. 镜头类型:不同类型的镜头有着不同的视角和成像效果,了解不同类型镜头的特点和应用是摄影师选择镜头的基本技能。

3. 滤镜:滤镜是摄影器材的重要配件,可以改变光线的成色和质感,了解不同类型滤镜的特点和应用是摄影师的基本知识。

4. 三脚架:三脚架是摄影器材中的重要辅助工具,可以在拍摄中提供更稳定、更精确的支撑,了解不同类型三脚架的特点和应用是摄影师的基本知识。

四、摄影后期1. 软件应用:后期处理是摄影创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了解图像后期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和技巧是摄影师的基本技能。

摄影理论常识知识点总结

摄影理论常识知识点总结

摄影理论常识知识点总结一、摄影器材1.相机类型:单反相机、微单相机、数码相机、手机相机等不同类型的相机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

2.镜头:广角镜头、标准镜头、长焦镜头、微距镜头等不同种类的镜头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摄影。

3.三脚架:三脚架是摄影中常用的辅助器材,可以帮助稳定相机,拍摄长曝光、延时摄影等效果。

4.闪光灯:在光线条件不足的情况下,闪光灯可以提供额外的光源,用于补光拍摄。

5.滤镜:彩色滤镜、渐变滤镜、偏振镜等不同类型的滤镜可以改变光线的颜色和特性,帮助提升照片的质量。

二、摄影构图1.构图规则:黄金分割、对称构图、三分法则等构图规则可以帮助我们拍摄出更加美观的照片。

2.视觉重心:在构图中需要考虑到主体的位置,使得照片更加平衡和有趣。

3.前景与背景:通过合理布置前景和背景元素,可以增加照片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4.视觉引导线:在构图中合理利用线条,可以引导观众的视线,增加照片的吸引力。

5.尺度感:通过合理的运用大小对比,可以增加照片的趣味性和立体感。

三、光线与色彩1.自然光:不同时间段的自然光具有不同的特点,例如早晨和傍晚的金光、正午的硬光等。

2.人工光源:家庭灯光、街道灯光、夜景灯光等人工光源可以带来不同的氛围和效果。

3.色彩搭配:不同颜色的搭配可以带来不同的情感和感觉,例如暖色调和冷色调的区别。

4.白平衡:合理设置相机的白平衡,可以保证照片的色彩真实和准确。

5.对比度:适当的对比度可以增加照片的层次感和立体感,提升照片的质量。

四、快门与光圈1.快门速度:快门速度决定了照片中运动物体的模糊程度,可以捕捉到不同的动态效果。

2.光圈大小:光圈大小决定了照片中景深的深浅,可以带来不同的焦外效果。

3.ISO感光度:不同的ISO感光度影响了照片的噪点和细节表现。

4.曝光补偿:合理利用曝光补偿可以保证照片的曝光准确,避免过曝或欠曝的情况。

5.测光模式:不同的测光模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曝光,例如评价测光、点测光等。

摄影必会知识点总结大全

摄影必会知识点总结大全

摄影必会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摄影的基础知识1. 光圈、快门和ISO光圈、快门和ISO是摄影中最重要的三个参数,它们决定了照片的曝光。

光圈控制的是进光量,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快门控制的是时间,快门速度越快,进光时间越短;ISO控制的是感光度,ISO值越高,照片越亮,但也越容易出现噪点。

2. 焦距和景深焦距决定了照片的视角和变焦程度,短焦距适合拍摄广角景观,长焦距适合拍摄远景或特写;景深决定了照片中的清晰度范围,大景深适合拍摄全景,小景深适合突出主题。

3. 白平衡白平衡是指校正照片中的颜色偏差,以使白色物体在不同光源下看起来一样的过程。

通过设置不同的白平衡模式,可以呈现出不同的色调效果。

4. 曝光补偿曝光补偿是用来控制照片的亮度的功能,通过调整曝光补偿值,可以让照片更亮或更暗,适应不同光线条件下的拍摄需求。

5. 对焦模式对焦模式包括单次对焦、连续对焦和手动对焦,根据拍摄对象的运动状态和摄影师的偏好,选择合适的对焦模式可以帮助拍摄更清晰的照片。

二、摄影器材1. 相机常见的相机有单反相机、微单相机、高级手机等,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相机是非常重要的。

2. 镜头镜头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照片的成像效果,不同的焦段和光圈大小适用于不同的拍摄场景。

3. 三脚架三脚架可以提供稳定的支撑环境,适用于长曝光、夜景、微距等拍摄。

4. 滤镜滤镜可以改变进光情况、减少反射、增加对比度等效果,适用于特定的拍摄条件下。

5. 闪光灯闪光灯适用于光线不足或者需要拍摄特殊效果的场景下。

6. 存储卡存储卡的速度和容量直接关系到照片的保存和传输速度,选择合适的存储卡非常重要。

7. 清洁用具保持相机和镜头的清洁可以有效避免灰尘、指纹等对照片质量的影响。

三、构图技巧1. 三分法则三分法则是指将画面分为九等分,将主题放在交叉点附近以及重要线条上,能够使画面更加有层次感和平衡感。

2. 对角线构图对角线构图是指通过将画面分割成对角线,将主体放在对角线交汇点上,能够更加吸引人的注意力。

摄影摄像相关知识点总结

摄影摄像相关知识点总结

摄影摄像相关知识点总结一、摄影基础知识1.1 曝光曝光是摄影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指的是通过光的作用使感光材料上曝光时间长短的调整。

曝光时间决定了图像的明暗度,过短或过长的曝光时间都会导致照片质量下降。

1.2 光圈光圈是指镜头的快门孔径大小,决定了进入镜头的光线数量。

光圈大小的调整能够影响景深,也可以控制进光量以达到合适的曝光。

1.3 快门速度快门速度是指相机快门打开和关闭的时间间隔,快门速度越短,所捕捉的画面越清晰,动作越凝固,反之亦然。

1.4 ISO感光度ISO感光度是指感光元件对光的敏感程度,ISO值越高,照片越容易曝光,但会产生颗粒感。

1.5 白平衡白平衡是指相机通过调整色温来保证画面中白色物体看起来是白色的,而不是偏红偏蓝。

1.6 对焦对焦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决定了图像的清晰度。

自动对焦和手动对焦是常用的对焦方式。

二、摄像器材2.1 相机相机是摄影摄像中最基本的器材,分为单反相机、微单相机、机械相机、便携相机等各种型号,每种相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用途。

2.2 镜头镜头是相机最重要的配件之一,不同的镜头具有不同的焦距、光圈、对焦方式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拍摄场景和主题。

2.3 三脚架三脚架是用来支撑相机或摄像机的器材,能够提供稳定的拍摄环境,尤其适用于长曝光拍摄和视频拍摄。

2.4 滤镜滤镜是用于改变光线进入相机的颜色、对比度和饱和度的器材,可以提高照片的质量和艺术效果。

2.5 闪光灯闪光灯是用来在拍摄过程中提供额外光源的器材,可以在低光环境下提供足够的光线,同时也可以用来创造特殊的光效。

三、拍摄技巧3.1 拍摄构图构图是指在拍摄过程中对画面元素的布局和组合,常见的构图方法有黄金分割、对称构图、三分构图等。

3.2 光影利用光影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元素,能够赋予画面立体感和层次感,摄影师需要灵活地利用光影来打造画面。

3.3 镜头运用不同焦距的镜头适用于不同的拍摄主题,广角镜头适合拍摄风景和建筑,长焦镜头适合拍摄动物和运动。

摄影基础知识点

摄影基础知识点

摄影基础知识点摄影是一门艺术,通过摄影可以捕捉生活中的美丽瞬间,记录下珍贵的回忆。

对于初学者来说,了解一些摄影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摄影基础知识点。

一、构图构图是指在摄影中如何将主题放置在画面中,以创造出视觉上的平衡和美感。

构图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好的构图可以使照片更有吸引力。

在构图时,可以运用一些常用的构图原则,如平衡、对称、三分法、逆光等。

二、光线光线是摄影的灵魂,充足的光线可以使照片更加明亮、清晰。

对于摄影初学者来说,了解如何利用光线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在拍摄人像时,可以选择柔和的自然光,避免强烈的直射阳光。

此外,掌握白平衡的调整方法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光线的运用。

三、焦距焦距是指镜头的焦距长度,不同的焦距会给照片带来不同的效果。

广角镜头适合拍摄广阔的场景,可以使画面更宽广;长焦镜头适合拍摄远处的景物,可以将被拍摄对象放大。

了解不同焦距的特点,能够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镜头来拍摄不同的主题。

四、快门速度快门速度是指感光材料(如胶片或数码传感器)曝光的时间长度。

快门速度的选择直接影响到照片的清晰度和运动效果。

较快的快门速度可以冻结运动的物体,而较慢的快门速度则可以呈现出物体运动的轨迹。

在拍摄中,根据被拍摄对象的运动速度和拍摄效果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快门速度非常重要。

五、景深景深是指照片中清晰区域的范围。

较大的景深可以使整个画面都保持清晰,适合拍摄风景;而较小的景深可以使被拍摄对象清晰,背景模糊,适合突出主题。

掌握景深的调整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拍摄中创造出不同的效果。

六、后期处理后期处理是摄影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通过后期处理,可以对照片进行调色、去除瑕疵、增加特效等,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在后期处理中,需要注意适度,不要过度美化或修改照片,保持照片的真实性和自然性。

对于初学者来说,以上介绍的摄影基础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摄影技巧,提高拍摄水平。

当然,除了理论知识,实践也是非常重要的。

摄影理论知识点总结

摄影理论知识点总结

摄影理论知识点总结一、光影构图1. 光影的作用光影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构图元素,光影的变化可以塑造图像的形态、质感和氛围,对画面的表现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艺术家们通过巧妙运用光影,可以使画面更具立体感、层次感,增加画面的趣味性和情感表达。

2. 光影的种类光影可以分为硬光和软光两种。

硬光在被照物体上产生强烈的光影对比,色彩明暗对比鲜明,适合突出画面的形态和质感。

而软光则产生柔和的过渡,可以展现出物体的细节和纹理,适合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丰富的层次感。

3. 光影的拍摄技巧在实际拍摄中,摄影师可以通过调节取景位置、拍摄时间和使用辅助灯光等方式来改变光影的表现,从而达到更好的构图效果。

二、构图技巧1. 对角线构图对角线构图是一种常用的构图手法,通过摆放对角线元素来引导观众的视线,增加画面的动感和层次感,可以使画面更加丰富有趣。

2. 三分法构图三分法构图是指将画面分成三等分,将主体放在其中一条虚拟线上,这样可以使画面更加平衡、稳定,带来更好的视觉效果。

3. 黄金分割构图黄金分割是一种按比例分割画面的构图法则,使画面更加和谐、美感,并能引导观众的视线,增加画面的吸引力。

4. 透视构图透视构图是通过透视关系来表现画面的深度感和空间感,使画面更加立体、有张力,增加观赏性。

5. 饱和度和对比度通过调节画面的饱和度和对比度,可以使画面更加生动、丰富多彩,增加画面的趣味性和表现力。

三、色彩应用1. 冷暖色彩冷色和暖色的搭配可以产生对比效果,并通过调节色彩的明暗对比和明度来表达画面的情绪和氛围。

2. 色彩搭配色彩的搭配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可以影响图像的整体效果。

摄影师可以通过对色彩的搭配来突出画面的主题和情感。

3. 鲜艳色彩鲜艳的色彩可以增加画面的活力和魅力,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成为画面的亮点。

四、焦距与景深1. 焦距的作用焦距是镜头的一个重要参数,不同焦距的镜头可以呈现不同的视角和画面效果。

长焦镜头可以使远景变得更加突出,短焦镜头则可以拉近画面,增加画面的立体感。

摄影入门日常知识点总结

摄影入门日常知识点总结

摄影入门日常知识点总结摄影是一门充满艺术感和技术要求的学科,对于初学者来说,很容易被各种专业术语和复杂的摄影器材所迷惑。

然而,只要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技巧,就能够拍出令人满意的照片。

下面我将从摄影的基本原理、器材的选择和使用、构图技巧、光影和色彩等方面,对摄影入门的日常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摄影的基本原理1. 光影原理:摄影的本质是利用光线照射在感光材料上,形成影像。

掌握好光线的方向、色温和亮度是摄影的基础。

2. 快门与光圈:快门控制曝光时间,光圈控制光线的进入量。

快门越快,曝光时间越短;光圈越大,光线进入的量越多。

两者可以相互调节,来获得合适的曝光。

3. ISO感光度:ISO值越高,感光性越强,适用于光线较暗的环境;ISO值越低,画质越细腻,适用于光线充足的环境。

4. 焦距与景深:焦距决定了镜头的视野;景深决定了照片中清晰范围的大小。

长焦距可突出主题,短焦距适合拍摄景深较大的场景。

二、摄影器材的选择和使用1. 相机:单反相机、微单相机、傻瓜相机等,每种相机都有其适用的场景。

初学者可以选择入门级的单反或微单相机。

2. 镜头:常见的镜头有定焦镜头和变焦镜头,不同的焦段适合不同的拍摄主题。

广角适合拍风景,长焦适合拍摄远距离主题。

3. 三脚架:用于固定相机,拍摄长曝光或稳定的照片。

4. 滤镜:可用于调节光线和色彩,例如减轻反光、加强对比度等。

5. 存储卡和电池:经常外出拍摄时备用电池和存储卡是必需品。

6. 清洁工具:保持镜头和相机的清洁是拍摄质量的保障。

三、构图技巧1. 三分法则:将画面平均分成九等份,将主题放在交叉点附近能够使画面更加和谐。

2. 留白与对角线:通过合理的留白和构图的对角线,能够增加画面的平衡和和谐感。

3. 剪裁与主题:通过选择合适的前景和背景,可以突出主题,使画面更具有吸引力。

4. 线条与形状:利用线条和形状来引导观众的视线,提升画面的层次和立体感。

5. 视角与高度:改变拍摄角度和高度,可以呈现不同的视觉效果,拓展拍摄的创意可能性。

零基础学摄影知识大全

零基础学摄影知识大全

零基础学摄影知识大全摄影世界博大精深,而且术语众多,对不少新手而言,要在短时间内掌握拍摄技术并不容易。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零基础学摄影知识大全,希望大家能够喜欢!零基础学摄影1.光源越广,光线越柔和。

相反的,光源越窄,光线越硬。

广泛的光源能够弱化阴影、降低对比、抑制纹理,较窄的光源则作用相反。

这是因为光源越广,射在物体上光线的方向就越多,这会起到增加场景中的照明、减少阴影的作用。

小提示:将人像主体安排在一扇不受阳光直射且大而亮的窗户边,窗户可以起到柔光箱的效果,不再需要影室专用设备。

2.光源越近,光线越柔和相反的,光源越远,光线越硬。

这是因为当光源离被摄体越近,相对的就越大,也就是越广;而当光源离被摄体越远,相对的就越小,也就是越窄。

以太阳为例,太阳的直径是地球的109倍,它本是一个相当广的光源!但是太阳距地球9300万英里(约1.5亿千米),只占地球天空非常小的一小部分,因此当阳光直射在物体上时光线就很硬。

小提示:在室内用现有灯光拍摄人像时,可以通过改变光源与被摄体间距离的方法使照片的光线更加动人。

3.漫散射能够分散光线,使光源变广、光线变柔运用漫散射分散光线的实质还是使光源变广,从而达到柔化光线的目的。

当云层遮挡住阳光,物体上的阴影会明显减少,如果有雾,阴影则会消失。

云层、阴沉的天空和大雾都会使光线发生漫射,漫射会将光线分散向各个方向。

阴天和雾天时,整个天空会变成一个非常广的光源,一个天然的柔光箱。

小提示:半透明塑料或白色织物等材料都可以用来漫射强烈的光线。

你可以在人工光源─如影室闪光灯前加一个柔光罩;如果在明亮的阳光下,也可以使用柔光篷或柔光箱来柔化光线。

4.在反射中漫射光线将一束较窄的光线射在一个较大的磨砂表面上,如墙壁、屋顶或磨砂反光板等,光线在反射的过程中会发生被漫射到较宽广的区域。

但是如果使用光面反光板,光线被反射后仍然会很窄。

镜子是一种极端的光面反光板,它反射的光线几乎与入射光线一样窄。

摄影摄像知识点

摄影摄像知识点

摄影摄像知识点摄影和摄像是现代人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一种媒介形式。

通过摄影和摄像,我们可以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留下珍贵的回忆。

然而,在进行摄影和摄像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的知识点,才能拍摄出令人满意的照片和视频。

本文将介绍一些摄影摄像的知识点,帮助读者提升拍摄技巧。

一、摄影基础知识1. 曝光三要素曝光是拍摄中最基本的概念,它由快门速度、光圈和ISO三个要素组成。

快门速度决定了曝光时间的长短,光圈决定了进光的多少,ISO则表示感光度。

合理的曝光能够保证照片的亮度适宜,并避免出现曝光过度或不足的情况。

2. 焦点和景深焦点是指图像中最清晰的部分,而景深是指照片中能够保持清晰的范围。

通过调整焦点和景深,我们可以突出主体或者使整个画面呈现出更广阔的视野。

3. 構圖技巧构图是指通过选择拍摄角度、主题位置、画面元素等来组织图像的布局。

常用的构图技巧包括三分法、对角线构图、前景入画等,这些技巧能够使照片更具有层次感和吸引力。

二、摄影器材选择1.相机选择在摄影过程中,相机的选择非常重要。

目前市场上有许多种类的相机,如数码相机、单反相机、微单相机等。

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选择适合自己的相机。

2. 镜头选择镜头是相机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图像质量的关键因素。

具体选择哪一款镜头取决于拍摄需求,广角镜头适合风景摄影,长焦镜头适合远距离拍摄等。

三、摄像技巧1. 镜头运动镜头运动是摄像中常用的技巧之一,通过改变镜头位置和移动速度来制造不同的拍摄效果。

如追踪镜头可以捕捉移动的主体,拉焦则可以突出特定的目标等。

2. 剪辑技巧在拍摄完成后,剪辑是制作优质视频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剪辑能够剔除无关内容,突出故事情节,并增强观赏性。

通过学习剪辑软件的使用,可以为自己的视频加上转场效果、音乐配乐等,让其更加生动有趣。

四、后期处理后期处理是摄影和摄像的必要环节,可以通过调整色彩、对比度、锐化等参数来优化图像效果。

此外,后期处理还包括去除图片或视频中的噪点、修复细节等操作,使最终成品更加出色。

摄影基础 知识点归纳总结

摄影基础 知识点归纳总结

摄影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摄影器材的选择和使用1.相机的选择相机是摄影的重要工具,选择一台适合自己需求的相机非常重要。

目前市面上主要有数码相机、单反相机和微单相机等。

数码相机便携方便,适合入门者使用;单反相机画质高,适合专业摄影师;微单相机轻便方便,适合旅行摄影。

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选择适合的相机。

2.镜头的选择镜头是摄影师表达创意的关键,不同的镜头可以带来不同的视角和效果。

广角镜头适合拍摄风景和建筑等;标准镜头适合人像摄影;长焦镜头适合拍摄远景和运动场景。

根据自己的拍摄需求选择适合的镜头。

3.其他配件的选择三脚架、滤镜、闪光灯等配件都能够提升摄影效果,摄影师应根据自己的需求配备相应的器材。

二、构图与光影的运用1.构图的基本原则构图是摄影师表达创意的重要手段,摄影师需要了解构图的基本原则。

包括平衡、对称、比例、前景和背景等。

合理运用这些构图原则可以使照片更加生动和有吸引力。

2.光影的运用光影是摄影的灵魂,充分利用光影可以增加照片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摄影师需要学会观察光线的方向和强弱,合理运用光线可以使照片更加生动和有表现力。

三、摄影风格和主题的选择1.摄影风格的培养每位摄影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摄影风格,摄影风格是摄影师个人审美观和创作理念的体现。

摄影师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和探索,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摄影风格。

2.主题的选择摄影作为一门艺术,需要有一个深刻的主题和表达的情感。

摄影师可以选择风景、人物、纪实等不同的主题进行拍摄,通过自己的镜头表达自己对世界的感悟和理解。

四、后期制作和输出1.后期制作后期制作是摄影创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后期制作可以修饰照片的色彩、对比度、明暗度等,使照片更加生动和有表现力。

摄影师可以使用Photoshop、Lightroom等软件进行后期制作。

2.照片输出摄影的最终目的是让更多的人欣赏到作品,照片的输出方式有打印、网络发布、展览等多种方式。

摄影师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照片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输出方式。

十个摄影的知识点总结

十个摄影的知识点总结

十个摄影的知识点总结一、光影原理光影是摄影的灵魂,没有光影,就没有摄影的艺术。

光影原理是摄影师必须要了解的基本知识。

光的方向、颜色、亮度都会对摄影作品产生影响,摄影师需要学会如何利用光影来创作出更美的作品。

此外,了解光源的选择和利用、自然光与人工光的运用等知识也是摄影师必备的技能。

二、构图技巧构图是摄影作品成功的关键之一。

通过构图的合理安排,能够使画面更有张力,更具有视觉吸引力。

构图技巧包括黄金分割、对称构图、逆光构图、透视构图等,摄影师需要根据不同的主题和拍摄对象选择适合的构图方式。

三、快门与曝光快门和曝光是摄影中的重要参数,掌握这两个参数可以控制拍摄的效果。

快门控制时间,可以决定动态或静态的效果;曝光控制光线,可以使画面过曝或者不足曝。

摄影师需要根据不同的拍摄场景和拍摄对象,合理调整快门和曝光参数,以获得最佳的拍摄效果。

四、色彩理论色彩在摄影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色彩可以传达不同的情感和意义。

学习色彩理论可以帮助摄影师更好地利用色彩来表达自己的创作,让作品更具有生命力和吸引力。

掌握色彩的搭配和运用技巧,可以帮助摄影师创作出更加丰富多彩的作品。

五、焦距与景深焦距决定了摄影画面的大小和远近关系,而景深则决定了画面清晰度和虚实关系。

了解焦距与景深的原理可以帮助摄影师更好地控制拍摄效果,创作出更具有立体感和层次感的作品。

通过合理调整焦距和景深,摄影师可以在画面中突出主体,并且营造出不同的氛围。

六、拍摄角度拍摄角度是影响画面构图和透视的重要因素,不同的角度可以呈现出不同的效果。

摄影师需要根据拍摄对象和拍摄意图,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以展现出最佳的视觉效果。

掌握拍摄角度的技巧可以帮助摄影师丰富作品的表现形式,让作品更加生动和富有创意。

七、后期处理后期处理是摄影作品的重要环节,通过后期处理,可以对拍摄作品进行修饰和加工,使其更加完美。

摄影师需要学会使用后期处理软件,掌握图片的修剪、调色、滤镜、修饰等技巧,以提升作品的质量和艺术性。

摄影基础知识点总结

摄影基础知识点总结

摄影基础知识点总结一、摄影的基本原理1. 光的三要素光的三要素是曝光的基础,包括光线的强弱、光线的方向和光线的品质。

了解光的三要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光线进行拍摄,获得理想的曝光效果。

2. 相机的曝光相机的曝光是指相机镜头对被摄物体进行曝光的过程,包括快门速度、光圈和感光度三个因素。

了解这些因素的作用和调节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掌握曝光的技巧,实现不同的拍摄效果。

3. 焦距和景深焦距是指镜头的焦距,它决定了拍摄物体的大小和清晰度;景深是指镜头能够拍摄到清晰的距离范围。

了解焦距和景深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构图和控制景深范围,实现理想的拍摄效果。

二、摄影的构图技巧1. 线条和对称线条和对称是构图中常用的元素,它们可以引导视线和增强画面的稳定感。

通过运用线条和对称可以使画面更加有层次和平衡,增强美感和表现力。

2. 黄金比例和对角线黄金比例和对角线是构图中常用的比例和构图原则,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构图,使画面更加和谐和美观。

3. 视角和画面结构视角和画面结构是构图中的重要元素,它们可以决定画面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通过选择合适的视角和结构可以使画面更加生动和有趣。

三、摄影的表现技巧1. 光影和色彩光影和色彩是摄影中表现力强的元素,它们可以增强画面的感染力和艺术性。

通过运用光影和色彩可以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彩,表现出丰富的情感和意境。

2. 背景和前景背景和前景是构图中常用的元素,它们可以增强画面的深度和立体感。

通过运用背景和前景可以使画面更加丰富多样,增强表现力和吸引力。

3. 快门和光圈快门和光圈是拍摄中重要的参数,它们可以决定曝光的时间和光圈的大小。

通过运用快门和光圈可以更好地控制曝光和景深,获得理想的拍摄效果。

四、摄影的后期处理后期处理是摄影中重要的环节,它可以帮助我们完善和修饰图片,获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了解后期处理的基本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后期软件进行处理和修饰,提升图片的质量和感染力。

以上就是摄影基础知识的主要内容,了解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摄影的原理和技术,从而提升自己的摄影水平。

摄影初级知识点总结归纳

摄影初级知识点总结归纳

摄影初级知识点总结归纳一、摄影的基础知识1. 光影的基本原理摄影是利用光线来记录影像的艺术。

了解光线的基本性质对于摄影师来说至关重要。

光线的强度、方向和颜色都会影响到最终的摄影效果。

2. 快门和光圈快门和光圈是摄影中两个最基本的参数。

快门控制的是曝光时间,光圈控制的是光线进入相机的大小。

了解快门和光圈的作用和调节方法是摄影初学者的基本功。

3. 对焦和景深对焦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决定了摄影作品中主体的清晰度。

而景深则是指相机拍摄出的图像中能够保持清晰度的区域。

掌握对焦和景深的方法可以提升作品的质量。

4. 拍摄角度和构图角度和构图是影响摄影作品美感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角度和构图可以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因此摄影师要学会灵活运用不同的角度和构图方式。

5. 各种摄影器材的基本知识相机、镜头、闪光灯等摄影器材的选择和使用都会对摄影作品产生一定的影响。

了解各种器材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参数可以帮助摄影师更好地进行摄影创作。

二、摄影的创作技巧和方法1. 光影的运用光影是摄影作品中至关重要的元素,掌握光影的运用能够提升作品的质量。

不同的光线和光影可以给作品带来不同的氛围和效果。

2. 色彩的构建色彩在摄影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色彩可以给作品带来不同的情感表达。

摄影师要学会通过构建色彩来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

3. 线条和形状的运用线条和形状是构成图像的基本元素,掌握线条和形状的运用可以帮助摄影师构建出更具有视觉冲击力的作品。

4. 运用景深和对焦对焦和景深的运用可以帮助摄影师突出主体,同时也可以创造出丰富的视觉效果。

摄影师要学会善于运用景深和对焦来丰富作品的表现形式。

5. 创意拍摄技巧创意拍摄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摄影师要学会灵活运用各种拍摄技巧和方法,从而创作出更具有创意的作品。

三、摄影的后期处理和修图技巧1. 拍摄后的后期处理后期处理是摄影作品的重要环节,通过后期处理可以对作品进行适当的修饰和调整,从而提升作品的质量。

十个摄影的知识点总结

十个摄影的知识点总结

十个摄影的知识点总结摄影是一门充满魅力和创意的艺术形式,它能够用镜头捕捉瞬间,记录美好,传达情感。

以下是十个重要的摄影知识点,希望能帮助您提升摄影技巧,拍出更精彩的作品。

一、光线的运用光线是摄影的灵魂。

了解不同类型的光线,如顺光、逆光、侧光等,以及它们对拍摄对象的影响至关重要。

顺光能够清晰地展现物体的细节和色彩,但可能会使画面显得平淡;逆光可以创造出美丽的轮廓光和强烈的层次感,但需要注意控制曝光,以免主体过暗;侧光则能够突出物体的立体感和质感。

在实际拍摄中,要根据拍摄的主题和想要营造的氛围,灵活选择光线的方向。

二、构图原则良好的构图是一张成功照片的基础。

常见的构图方法有三分法构图、对称构图、引导线构图等。

三分法构图是将画面分为九宫格,将主体放置在交叉点或线条上,使画面更加平衡和吸引人;对称构图适用于具有对称美的场景,能给人一种稳定和庄严的感觉;引导线构图则利用线条引导观众的视线至主体,增强画面的纵深感和吸引力。

三、焦距的选择不同的焦距会产生不同的视角和效果。

广角镜头能够容纳更广阔的场景,适合拍摄风景和建筑等大场景,但可能会产生畸变;中焦镜头与人眼视角接近,常用于拍摄人像和日常场景;长焦镜头能够压缩空间,突出主体,适合拍摄远处的物体或特写,但手持拍摄时容易抖动。

根据拍摄的对象和想要表达的内容,选择合适的焦距。

四、景深控制景深是指照片中清晰的范围。

通过调整光圈大小、焦距和拍摄距离,可以控制景深。

大光圈(如f/18、f/28)能够产生浅景深,使背景虚化,突出主体;小光圈(如 f/8、f/11)则能获得较大的景深,使前景和背景都清晰。

在拍摄人像时,通常会选择大光圈来虚化背景,突出人物;而在拍摄风景时,可能会选择小光圈以保证整个画面的清晰。

五、快门速度快门速度决定了相机曝光的时间长短。

较快的快门速度(如 1/1000 秒以上)可以冻结瞬间,适合拍摄运动中的物体,避免出现模糊;较慢的快门速度(如 1/30 秒以下)则可以创造出流动的效果,如拍摄水流、星轨等。

摄影工作入门知识点总结

摄影工作入门知识点总结

摄影工作入门知识点总结一、摄影基础知识(一)光的三要素光线对于摄影至关重要,了解光的三要素能够帮助摄影师更好地控制拍摄效果。

光的三要素包括光线的方向、强度和色温。

光线的方向决定了光影效果,如侧光、背光和逆光等;光线的强度直接影响曝光度和拍摄效果;色温则影响着照片的色彩效果。

(二)曝光三要素曝光是指控制摄影画面中明暗程度的过程。

曝光的三要素分别是光圈、快门速度和ISO。

光圈决定了进光量的大小,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大,画面越明亮;快门速度指的是相机的快门打开和关闭的时间,快门速度越快,画面越暗;ISO代表感光度,ISO值越高,画面越亮但可能引入噪点。

(三)构图基础构图是指摄影师对画面的组织和设计。

常见的构图技巧包括的主体构图、对称构图、黄金分割构图等。

掌握好构图基础将有助于摄影作品更加吸引人。

二、摄影器材选购(一)相机选购相机是摄影师的工具,因此选择一台适合自己的相机至关重要。

对于刚入门的摄影爱好者,一台入门级数码单反相机或微单相机是较为合适的选择。

尽量选择具有手动模式的相机,方便学习和掌握摄影技巧。

(二)镜头选购镜头是影响摄影作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入门级摄影者可选择标准变焦镜头,能够满足日常拍摄需要。

广角镜头适合拍摄风景、建筑等,长焦镜头适合拍摄远景和运动等。

(三)三脚架、滤镜等配件选购三脚架是拍摄长曝光、夜景等场景的必备工具,滤镜可用于调节光线、增加色彩饱和度等。

这些配件的选购同样需要摄影者根据自己的拍摄需求进行选择。

三、摄影构图与光影控制(一)构图技巧构图是指通过摄影师的视角和构图方式将拍摄场景呈现出来。

主体构图是指在画面中突出一个主要的对象,将主体放在画面的重点位置,其他的部分构成画面的背景。

对称构图是指画面中的元素左右对称,使画面看起来平衡和谐。

黄金分割构图是指将画面划分为九等分,使主体位于画面的黄金分割线上。

(二)光影控制光影是摄影中的灵魂,掌握光影控制对于拍摄优质作品至关重要。

在自然光拍摄时,可以通过改变摄影时间、光源的方向和强度来掌控光影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曝光正确、曝光不足和曝光过度;能正常还原景物色彩。使感光材料上感受到的光的亮度不足。指由于光圈开得过大、底片的感光度太高或曝光时间过长所造成的影像失常。
42、直方图;
43、"死黑"与"死白";曝光过度不足,是照片中出现成片黑色,曝光过度,使照片中不应应该是白色的地方出现白色。
44、曝光补偿;曝光补偿是一种曝光控制方式。根据自己的想法调节照片的明暗程度,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等
25、胶片的感光度;胶片对光的敏感程度,用s表示。它是采用胶片在达到一定的密度时所需的曝光量H的倒数乘以常数K来计算,即S=K/H。彩色胶片则普遍采用三层乳剂感光度的平均值作为总感光度。
26、滤光镜;它具有过滤光线的作用,在摄影创作当中
27、UV滤光镜;UV镜又叫做紫外线滤光镜,能减弱因紫外线引起的蓝色调,有助于提高清晰度和色彩的效果。
37、摄影包;防雨、防雪、防潮、防尘能力,防磕碰
38、存储卡;用于手机、数码相机、便携式电脑、MP3和其他数码产品上的独立存储介质
39、CF(Compact Flash)卡;CF卡是市场上历史悠久的存储卡之一,存储容量大,成本低,兼容性好,都是CF卡的优点,缺点则是体积较大。
40、SD(Secure Digital Memory)记忆卡;
31、三脚架;他的主要作用就是能稳定照相机,以达到某些摄影效果。最常见的就是长曝光中使用三脚架,用户如果要拍摄夜景或者带涌动轨迹的图片的时候,曝光时间需要加大,这个时候,数码相机不能抖动,则需要三脚架的帮助。选择脚架的第一个要素就是稳定性。
32、快门线;就是控制快门的遥控线,远距离控制拍照、曝光、连拍。一般市场上常见的快门线有"机械快门线","电子快门线","高端专用快门线
4、双镜头反光照相机;它采用双镜头结构,两个镜头上下排列,固定在镜头架上,上面的镜头用于取景,下面的镜头用于拍摄。观察被摄体时,必须竖起遮光罩,俯视照相机。
5、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利用同一个镜头进行取景和拍摄
6、数码照相机;是一种利用电子传感器把光学影像转换成电子数据的照相机。按用途分为:单反相机,卡片相机,长焦相机和家用相机等。
16、镜头口径;又称有效口径,有效孔径,表示镜头的最大进光量,也就是镜头的最大光圈。
17、定焦镜头;定焦镜头(prime lens)特指只有一个固定焦距的镜头,只有一个焦段,或者说只有一个视野。定焦镜头没有变焦功能。
18、标准镜头;标准镜头通常是指焦距在40至55毫米之间的摄影镜头,标准镜头所表现的景物的透视与目视比较接近。它是所有镜头中最基本的一种摄影镜头。
45、"白加"、"黑减";相机默认的是18%灰,整体偏亮(白)的场景时要增加曝光,拍摄整体偏暗(黑)的场景时要减曝光。
46、曝光互易律;光圈和快门速度可以按正比互易而曝光量不变。快门速度大于1秒或小于1/1000秒则会导致互易律失效。
47、EV值;曝光值;EV是英语Exposure Values的缩写,是反映曝光多少的一个量,其最初定义为:当感光度为ISO 100、光圈系数为F1、曝光时间为1秒时,曝光量定义为0,曝光量减少一档(快门时间减少一半或者光圈缩小一档),EV+1;曝光量增一档(快门时间增加一倍或者光圈增加一档),EV-1。
11、B门或T门;相机的B门和T门是一种能够进行长时间曝光的功能,利用该功能够获得长达几秒、几分钟甚至几小时的曝光,是天体摄影、烟花夜景拍摄必备的一种快门功能
12、取景器;摄影者可以通过取景器观察影像,对焦和构图。
13、正确的持相机姿势;
14、焦距与影像放大率,镜头焦距与影像放大率成正比关系;
15、焦距与透视的关系;
19、广角和鱼眼镜头;(鱼眼:一种焦距极短并且视角接近或等于180度的镜头;广角镜头是一种焦距短于标准镜头、视角大于标准镜头、焦距长于鱼眼镜头、视角小于鱼眼镜头的摄影镜广角镜头。
20、远摄和超远摄镜头;远摄与超远摄镜头是指焦距长于、视角小于标准镜头的镜头。对于135相机,焦距在200mm左右、视角在12°左右的称为"远摄镜头";焦距在300mm以上、视角在8°以下的称为"超远摄镜头"。
基础摄影知识点--复习题纲
1、摄影术诞生时间;(1839年由巴黎的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尔发明)
2、机背取景式照相机;机背取景照相机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作者对风光摄影的理解,充分体现对图片最终效果的控制。从镜头的应用、变形的处理、景深的控制,到胶片的选择,取景控制,以致图片的最终效果
3、直视取景式照相机;它是35mm相机最早的样式,该相机也象旁视相机一样,通过取景窗进行对焦,虽然会产生视差,但是它也能象单反相机那样更换镜头。
远摄镜头的焦距
21、变焦镜头;(可在一定范围内对焦距进行调节的镜头)
22、微距镜头;(一种非常接近被摄物体进行聚焦的镜头,成像与物体本身大致相似,复制比特率大致为1:1)
23、增距镜;增距镜也称远摄变距镜,它是一个安装在镜头和照相机机身之间的光学附件,是把焦距延长至2倍或1.4倍的镜头附属装置。
24、胶卷;胶卷又名底片,菲林,是一种成像器材
7、镜头;透镜单元组成的整体
8、光圈;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
9、光圈系数;光圈系数即"相对孔径"的倒数。控制镜头进光量,需要由镜头所谓"孔径光阑"来控制
10、快门;照相机常见快门速度分别为:1/1000、1/500、1/250、1/125、l/60、/30、1/15、1/8、1/4、1/2和1秒;
33、遮光罩;遮光罩,是安装在摄影镜头、数码相机以及摄像机前端,遮挡有害光的装置,也是最常用的摄影附件之一。遮光罩有金属的、硬塑的、软胶等多种材质。
34、三脚架;能稳定照相机
35、快门线;就是控制快门的遥控线,远距离控制拍照、曝光、连拍。
36、遮光罩;遮光罩,是安装在摄影镜头、数码相机以及摄像机前端,遮挡有害光的装置
28、中灰滤光镜;
29、渐变镜;渐变镜是摄影艺术创作极为重要的滤镜之一,它可以分为渐变色镜及渐变漫射镜,从渐变形式讲又可分为软渐变和硬渐变,"软"即过渡范围较大,反之,即过渡范围较小,均需依据创作特点选用
30、偏振镜;偏振镜,也叫偏光镜,简称PL镜,是一种滤色镜。偏振镜的出色功用是能有选择地让某个方向振动的光线通过,在彩色和黑白摄影中常用来消除或减弱非金属表面的强反光,从而消除或减轻光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