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常见口腔疾病

合集下载

学龄前儿童龋病与相关因素的分析

学龄前儿童龋病与相关因素的分析

学龄前儿童龋病与相关因素的分析作者:吴琼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07期【摘要】目的通过调查梅河口幼儿园3-6岁学龄前儿童龋病情况,分析其与口腔卫生习惯、饮食情况、家庭等因素的关系。

方法随机抽取5所幼儿园中的1320名学龄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应用χ2检验分析龋病的相关因素。

结果母乳喂养、睡前吃零食和餐后漱口刷牙对儿童龋病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学龄前儿童;龋病相关因素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197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676-02发生在儿童乳牙的龋病称乳牙龋病,具有发病早、患龋率高、龋蚀发展速度快的特点,是学龄前儿童口腔中常见的疾病之一。

龋病已被WHO列为在心血管疾病和癌症之后第三种重点防治的疾病[1]。

龋齿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性病,牙体硬组织丧失的综合影响,龋病的临床特征是牙齿硬组织在色、形、质各方面均发生变化。

随着无机物脱矿和有机质破坏分解的不断进行,牙釉质和牙本质疏松软化,最终发生牙体缺损,形成龋洞,严重的可导致牙体结构的崩解。

乳牙龋齿,虽然不直接威胁生命的疾病,如一些,但患龋率,不仅为个人的孩子,局部和全身的危害,但也有一个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为了分析龋相关的因素,我们的医院幼儿园1320梅河口市五乳牙龋齿的学龄前儿童和儿童的口腔卫生习惯,饮食习惯,家庭有关的因素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分析。

1材料与方法1.1对象采用随机的原则,抽取梅河口市5所幼儿园1320名3-6岁儿童,其中男性儿童647名,女性儿童673名,检查患龋情况。

随机选择儿童龋齿患龋无龋儿童组和对照组,按年龄,性别和其他相关因素配对组共收到520个科目为有效的病例对照研究。

1.2方法1.2.1调查方法梅河口市海龙镇中心医院牙科医生进行认证合格,通过5个医生实施,按照《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第4版)的调查方案,分别对儿童口腔进行健康检查,同时请儿童家长回答问卷,获得研究所需资料。

学龄前儿童家长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分析

学龄前儿童家长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分析

龋齿是学龄前儿童高发 的 口腔疾病 ,其患病 率高 ,危害性大。世界卫生组织把其列为应控制
的第 3位 非传 染 性 疾 病 。学 龄前 儿童 的认 知 水 平
采 用 随机 整群 抽样 的方法 ,在福 州地 区抽取 4 所幼儿 园 3— 7岁学 龄前 儿 童 家长 2 0 0名 。共 发 放 调查 问卷 2 0 0份 ,回 收 问卷 1 8 3份 ,其 中 有 效 问 卷1 8 0份 ,有 效率 为 9 0 %。
村 家长 的龋病 K A P的得 分更 高 。独生子女 家长比非独 生子女 家长 的龋病 K A P的得 分更 高。
关键 词 :学龄 前儿童 家长 ,龋病 ,知识 ,态度 ,行 为
中图分类号 :R 1 7 4 . 3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4 — 9 5 4 5( 2 0 1 3 )0 3 — 0 0 9 8 一( 0 4 )
将直 接影 响儿 童 青 少 年 口腔 健 康 行 为 和 口腔腔 卫
生状 况 ¨ 。
本 研究 对 家 长 龋齿 的认 知 、态 度 与 行 为进 行
调查分析 ,筛选影响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 的危 险
因素 ,以期 为 儿 童 行 为 问题 的 早 期 预 防 和对 家 长
第二部分为家长龋病知识部分 ,共 1 1 题 ,采取 四
1 . 2方 法
比较低,同时对 自己的行为控制能力差 ,容易受
周 围人 的影 响 J 。学 龄前 儿 童 的 生 活环 境 主要 以 家庭 为 主 ,家 长 的 口腔保 健 知 识 、态 度 与 行 为 直
1 . 2 . 1 研究工具 主要为 《 学龄前 儿童家长对龋 病认知、态度 、行为调查问卷》 。该 问卷根据健康

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教育

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教育

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教育
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教育是指针对3-6岁幼儿,通过定期的口腔健康教育活动,来帮助他们了解口腔健康的重要性,掌握正确的口腔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的一项教育。

以下是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
1. 口腔保洁技巧:教育孩子掌握正确的刷牙姿势、牙齿刷洗时间和正确的刷牙频率,学会使用牙线等口腔保健用品。

2. 每日口腔保健:让孩子养成每日刷牙、漱口等口腔保健习惯。

饮食卫生也是保护口腔健康的重要一环,教育孩子注意健康饮食。

3. 口腔检查:通过定期检查口腔,了解孩子口腔健康状况,及早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

4. 口腔病预防:防止龋齿、牙周病等口腔疾病发生,注意孩子常见的口腔问题,如龋齿、牙齿不整齐等等。

同时,家长也是孩子口腔健康教育的重要参与者,他们应该配合幼儿园的工作,积极宣传口腔健康知识,监督孩子的口腔保洁过程。

只有家庭和幼儿园齐心合力,才能让孩子在学龄前期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远离口腔疾病。

3-6岁龋齿结案报告

3-6岁龋齿结案报告

3-6岁龋齿结案报告龋齿是学龄前儿童常见的一种慢性口腔疾病,在2014年六一体检期间,对本镇1412名学龄前儿童进行口腔龋齿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和讨论。

1,调查对象:本镇所有镇级幼儿园及村级幼儿园的3-6岁学龄前儿童,共调查男生728人,女生684人,3岁组345人,4岁组433人,5岁组381人,6岁组253人。

2,调查结果:女生组患龋率最高的是第二乳磨牙,其次是乳中切牙,再次是第二乳磨牙,且随年龄增加患病率增高,患龋率最低的是乳尖牙。

在同样的口腔卫生保健条件下,患龋率相差43个百分点,可见食物残渣在牙齿上的停留,已及食物与牙齿接触的频率与患龋率密切相关。

3,讨论(一)随着生活水平及饮食结构变化,儿童患龋高发,各年龄组有显著差异,随年龄增加患病率上升。

提高人们对口腔卫生重要性的认识,对家长及儿童进行健康教育,积极预防龋齿,已成当务之急。

(二)中切牙及第. c乳磨牙患龋率最高,这与食物在牙齿上停留时间或多次接触有关,饭后漱口,及时清除进食后停留在牙齿上的残渣变得极其重要,早晚刷牙,保持牙齿清洁!(三)合理膳食是口腔卫生保证,多进食一些有适当硬度和粗糙的食物,可以增;加口腔的自洁作用,增加牙齿的抗龋能力,保证膳食有足够的蛋白质,钙,锌,维生素,等,对牙齿的发育极其重要,适当控制甜食和精制的碳水化合物。

(四)乳牙和恒牙的替換是根据一定年龄,一个陆续依次脱换的过程,直到12岁左右换齐,乳牙是儿童时期咀嚼食物不可缺少的,有的孩子第一乳磨牙,第二乳磨牙在3-4岁时已患龋。

长时间影响咀嚼功能。

龋齿的存在会向周围蔓延造成牙髓炎,颌下淋巴结炎,等。

另-方面还可以作为感染源引起其他疾病,如,心肌炎,肾炎,风湿性疾病等,危害儿童身体健康。

家长们应该足够重视乳牙龋齿的治疗!。

嘉峪关市学龄前儿童龋病流行病学调查

嘉峪关市学龄前儿童龋病流行病学调查

6; 4 少发牙位大 、 小班均为 5 、3 7 ~ 3 但随着年龄增 长 , 中、 3 6 、3 8 , 5 3和 6 3的龋病发生率有所上升 。 龋病 发生率 : 小班 5 . %, 82 中 6
班 7 . %, 3 0 大班 7. %; 1 0 0 龋病人均 : 9 小班 2 3 , . 颗 中班 3 5 , 4 . 颗 9
我市中心幼儿园 3 7岁儿童共 5 9名。 ~ 0
12 方 法 .

龋病 发生 率高 于小 班和 大班儿 童 , 李 向东等I 与 , 1 查结果 的调
致。 16 为龋病 好发牙位 , 5 、1 与乳牙列 的龋病好发部位有所不 同网 可 能与其 萌出较早 、 , 唾液 冲洗作 用较弱并 易暴露 在外有 关 ;3 8 7 ~ 3牙位很少患龋病 , 除与其形态、 位置有关 外, 还与其距 离舌下腺导管开 口较 近和唾液 的反复 冲洗有关 ; 充填率 随年龄 增 加 , 能与家长认识 到乳牙 的重要 性、 可 患儿愿意接受治疗有 关 ; 晚刷牙率较低、 口率极低 , 早 漱 说明家长及儿童 的口腔保健 意识不强 , 基本的保健措施不到位 , 与龋病发生有一定 关系 ; 男 女龋病流行十分接近 , 女性略高于男性 。 32 儿童龋病高发的 主要原 因 . ( ) 病发生具有 一定 的年龄 特征 , 常乳牙患病 率高于 1龋 通 恒牙1 乳牙在萌 出后不久 即可患龋病 , 5 1 , 以后患病率逐渐增高 , 3 岁后患病率上升较快 , ̄ 岁达高峰。乳牙较恒牙易患龋病与乳 56 牙的解剖形 态、 组织结构、 矿化程度极其环境等因素有关【 q 。 () 2 随着 饮食结构 的变化 , 细 、 精 松软 、 酸甜的食物及 各种 含糖饮料成为儿童最喜欢 的零食 ,加之儿童咀嚼功能较低 , 更 喜欢食用 以上食物 , 同时此类食物易导致儿 童偏食 , 由于儿童 睡 眠时间较长 , 口腔长期 处于禁止状态 , 唾液分泌减少 , 使牙齿

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的分析

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的分析

病损,表现为无机质脱矿和有机质分解,随病程发展而从色泽改变到 形成实质性病损的演变过程。龋齿是细菌性疾病 ,因此它可以继发牙 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_ 】 】 。龋齿是学龄前儿
标准,所有儿童在年龄、身体状况等一般情况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 P
>0 5 . ),具有可 比性 。 0 1 . 2调查方法
6 6 3.4.
表3A 良涉及 的 器官或 系统及 临床 表现 O
器官或系统 A R D 例数 构成 比( ) % 主要临床表现
3讨 论
根据本研究结果,AD 较易发生在未成年人和老年人身上。这 R 可能与未成年人生理功能、免疫机能发育未成熟有关;老年人身体机
能衰退 ,或对 药物敏感性增强 或降低 ,导致用 药剂量难 以掌握 。因此
童最常见的口腔问题 ,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影响到儿童身心健康。笔者
为了分析学龄前儿童的龋齿的情况 ,通过对本地区4 家幼儿园3 6  ̄ 岁儿 童10 名进行调查,比较该地区1 00 年来学龄前龋齿的情况,具体汇报
如 下。
1. .1取得相关单位领导的支持 2
向4 个幼儿园的领导解释 口腔预防保健工作 的意义 、内容 、方法 。 争取领导的认可 口腔保健工作的重要性 、迫切性,预防牙病从小着手的 必要性,使儿童终生受益与其价值等。取得幼儿 园领导的理解、信任 、 支持和落实,以有利于配合我们工作和建立密切的合作 关系 。 1 . 通 过 问调查 的方式对 10名儿 童的饮食 习惯、 口腔卫生 保健措 .2 2 00
染药、各种生物制品和中药制剂以及解热镇痛药等,有的本身即为全
抗 原 ,有 的则 是半抗原 ,进入人 体后较 易引起变 态反应 。 由表3 可知 2 D 所涉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 .A R 4

学龄前儿童口腔疾病的社区防治

学龄前儿童口腔疾病的社区防治
经常进行儿童 口腔卫 生及保 健知识 的宣 传 和培训 , 5 . % 的家 长认 为 应 当加 有 81 强宣传 , 有 4 2 的家长 认 为无 所谓 。 还 .% 调查 中城市家 长及独 生子女 的家长 比农
疾病及饮食不 良习惯 问题 , 不但要积极矫 治其不 良习惯 和行为 , 还要 注意解决他们
的心理问题 , 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和心理 治疗 , 从而 通 过改 善儿 童 的不 良认知 和情绪状态 , 提高儿童饮食 不 良行为 的矫 治效果 。因此 , 社区医疗卫 生机构还应 当 针对性地组 织和 开展 口腔保健 与心理卫
(89 ) 排在第 3位 ; 1. % , 其他 口腔不 良习 惯从 高到低依次为吮指 2 1例( 82 ) 2 1. % ;
现 、 阻断 、 治疗 , 早 早 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
发展 。
好, 差异显著 ( 00 1 。 P< .0 )
家长对 口腔保健的重视状况 : 共调查 学龄前儿童家长 19 16例 , 认为 “ 儿童 口腔 健 康 非 常 重 要 ”的 家 长 98 例 例 1
( 67 ) 认 为 儿 童 口 腔 不 良 习 惯 对 儿 7.% ;
( <00 ) 城 市 比 农 村 严 重 ( < P .5 ; P
001 ; 生子女 比非 独生 子 女严 重 ( .0 ) 独 P
腔保健知识方面的宣传或 培训 的问题 , 有
l %的家长认 为经常 , 1 . %家长认 为 有 78
< .5) 男 女 之 间 差 异 不 明 显 ( > 00 ; P
7 0 3 肃 兰 州 市 城 关 区 妇 幼保 健 所 30 0甘
di1 . 99 j in 10 —64 . 0 0 o:0 36 /.s . 0 7 s 1x 2 1

学龄前儿童龋患及矫治情况调查

学龄前儿童龋患及矫治情况调查

【 关键词 】 幼儿园; 学龄前儿童; 龋齿; 矫治率 【 中图分类号】 R 7 【 14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0 — 38 2 1 )2 00 0 0 8 73 (00 0 — 04— 2
龋齿是学龄前儿 童最常见 的 口腔疾病 , 特别是3— 细记 录龋患情 况并进 行统计 分析 。
染病 3 例 , 9 其他传染病 19 , 6 例 无甲类传染病。发病顺位前 5位的是 : 结核病、 手足 口病、 梅毒、 病毒性 肝 炎、 菌性痢 疾 。结 论 : 加 大 句容 市传 染病 的预 防与防 治工作 , 细 应 采取 综合 性措 施 , 开展 健 康教 育 , 尤其是要 重视 低年 龄 儿童手 足 口病与 水痘 的防 治。
学依 据 。方法 : 20 20 对 江苏省 农科 院 幼儿 园 2~6岁儿 童进 行 调 查。结 果 : 2o 于 05— 09年 除 05 年 龋 患率较 高 , 76 外 ,06—20 达3 .% 20 0 9年 4年 龋 患 率均 不超 过2 % , 递减 趋 势 , 平 均矫 治 0 呈 年 率为1. % 。结 论 : 查对 象龋齿矫 治率较低 , 05 调 提倡 进行 家庭早期 干预活动 , 高矫 治率 。 提
【 关键词 】 传 染病 ; 疫情; 流行病学特征 ; 分析 【 中图分类号 】 R 9 【 13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 1 8 73 (00 0 — 0 5 0 0 — 3 8 2 1 )2 0 0 — 2 0
近年 来 , 国传 染 病疫 情 构 成 有 所 改 变 , 其 是 2 2 人 群分布 我 尤 .
道防线。现对本幼儿园3 6 — 岁儿童龋齿发病及矫治情 患率呈现递减的趋势 。儿童龋患率 随年龄的增大而 况进行调查 , 为改进幼儿园保健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升高 , 大班的龋患率明显高于中班、 小班和托班, 并且 1 资料来源及 方法 远超过龋患率的平均水平。见表 1 。 20 20 年江苏省农科院幼儿园全体在园儿 22 龋齿矫治情况 矫治率 5年平均仅为l.7 05— 09 . 04 %。 童为对象 , 共调查2~ 6岁儿童 65 。采用 WH 5人 O公 20 06年最低 , 仅为55 %;0 7年相对较高 , .6 20 也仅为 布的《 口腔保健调查基本方法》 中关于龋病的检查诊 1.9 5 7%。2 岁组近 5 年来都为零矫治率 , 岁 、 3 4岁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龄前儿童常见口腔疾病
一、学龄前儿童常见口腔疾病二、学龄前儿童口腔如何护理三、学龄前儿童口腔疾病的预防
学龄前儿童常见口腔疾病1、学龄前儿童常见口腔疾病是乳牙外伤、牙龈炎
1.1、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运动的范围和种类也增多,容易因为跌倒导致牙齿折断,甚至脱位,其危害是不容忽视的,会影响发音,影响面容,造成儿童的心理问题。

同时乳牙外伤有可能伤及恒牙胚,造成恒牙胚发育异常。

1.2、有一些儿童在刷牙和咬苹果的时候刷牙出血,家长非常紧张。

牙龈出血提示家长,您的孩子可能有牙龈炎,出血是牙龈炎的临床表现之一。

病因是由于不断累积的牙菌斑刺激牙龈产生炎症。

2、学龄前儿童常见口腔疾病是溃疡性口炎、坏死性龈炎2.1、口腔粘膜充血、水肿。

糜烂、假膜、流涎、口臭。

多由链球菌引起。

2.1、又称奋森氏口腔炎。

口腔溃烂、坏死,严重的可穿骨落齿,颊粘膜大片坏死,出现古称的“走马牙疳”。

由梭形杆菌、奋森氏螺旋体引起。

3、学龄前儿童常见口腔疾病是疱症性口炎
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口腔粘膜出现小疱疹,逐渐形成溃疡,周围红肿、疼痛、拒食。

学龄前儿童口腔如何护理1、清洁口腔:每天让孩子早上起床和晚上睡前自己用牙刷及一粒青豆大小含氟化物儿童牙膏刷牙。

家长切记每晚替孩子补刷牙齿一次,这样可以保证清洁的彻底。

2、饮食习惯:每天让孩子定时进食早、午、晚3次分量足够的正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