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教学反思
《认识时间》的教学反思范文(精选9篇)
《认识时间》的教学反思范文(精选9篇)《认识时间》的教学反思范文(精选9篇)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反思指回头、反过来思考的意思。
那么应当如何写反思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认识时间》的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认识时间》的教学反思篇1新一轮教材改革之后,认识钟表这一知识点在教材中有了较大的调整,人教版第一册安排了认识正点半点,第二册继续学习了几时几分。
抽象的时间概念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扰。
上完了第一课时认识几时5分之后,学生掌握得不尽理想。
从作业情况看,学生对离整点缺5分或10分的钟面最难识别。
总是要多看一个小时。
于是便有了下面的故事。
一上课,我就一脸严肃。
告知本节课的任务后,就打算开始题海战术了。
我出示了一个钟面模型,拨到7:55,让学生仔细观察后用水彩笔记录在白纸上。
尽管我苦口婆心提醒他们慎重,看清钟面再写。
大部分孩子还是不假思索地举了起来。
我一看。
失望!全班47人,正确的不到20人。
唉!怎么办?公布答案,然后再反反复复的让他们陈述先看时针超过几再说几点多了吗?有用吗?看看那些错误的孩子的表情,他们浑然不知自己错了,还是一副胜利者的姿态。
我忽然心念一转。
何不给他们一个解释的机会呢?对!就来个正反两方辩论赛吧!看看这群小不点怎么强词夺理,自圆其说。
我在黑板上贴了两张学生的答案纸7:55和8:55。
“咱们来举手表决吧。
同意7:55的小朋友举左手,同意8:55的小朋友举右手。
”这时,孩子们兴奋的出手了。
我特意关注了一下趋势:一向比较自信张扬的孩子在第一时间高高举起了手;一些成绩中等平时不常发言的孩子环顾了一下四周才举起来,很明显他们在求得同伴的赞同;而那些平时老是出错的孩子呢,把目光集中到了班中最活跃的学生身上,平时他们总是随波逐流的一群,总相信别人多于相信自己。
而今天他们犯难了,因为那些他们公认的尖子生们各持两派。
所以他们不知道该何去何从了。
一片混乱之后,正反两方小辩手上台了。
《认识时间》教学反思15篇
《认识时间》教学反思15篇《认识时间》教学反思1对大班幼儿来说认识时钟,加强时间观念,懂得爱惜时间是很有必要的。
因此,在幼儿即将毕业之际执教了《认识时钟》这个科学活动,其目的是通过观察及幼儿自身的尝试活动来认识时钟,初步了解时针、分针之间的关系,会拨整点和半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动手能力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首先我以以闹钟的闹铃导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而后利用实物钟让幼儿简单认识钟面。
第二个环节,认识整点,并用儿歌的形式回答老师现在几点钟。
在这种环节中我出示了一座不走动的时钟,引导幼儿先观察并认识钟面上的1—12数字,然后再将时针、分针都拨到12上,将分针拨一圈,让幼儿观察时针有什么变化(走了一格),引导幼儿说出时针指向“1”就是一点钟。
就这样反复地拨几次直至两针重合。
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到,要想知道几点钟,首先看时针。
接着利用儿歌的形式,教会幼儿与老师一问一答:老师拨出整点后问:小朋友,请看好,现在时钟几点了?幼儿答:老师,老师看好了,现在时钟几点钟。
本环节通过琅琅上口的儿歌更加深了幼儿对整点的认识。
第三个环节是玩钟,以上两个环节都是老师的说教,此时的孩子们都有点坐不住了,一个个跃跃欲试,也想来拨一拨,我就马上满足了孩子们的这一愿望,请孩子们把自制的钟拿出来自由拨针玩,孩子们很是兴奋,而后又请幼儿按照一日生活时间表来拨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了孩子们对整点的认识,这也是本次活动的重点,而且让孩子懂得珍惜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最后环节将孩子们百玩不厌的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运用到活动中更激起孩子们的兴趣。
在游戏中让幼儿继续练习拨钟,看整点。
使孩子们在游戏的情境下积极拨整点、半点,从每个孩子身上反映出对活动的兴趣,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非常高。
通过此次活动首先我认为在物质材料的准备上很充分为每个幼儿准备了一只可拨动的小时钟,整个活动发现幼儿对时钟的学习兴趣很浓,孩子们都能拨出整点,但在拨半点中个别孩子掌握得不是很好,所以课后我将自制时钟放置数学区让幼儿继续探索和学习。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教学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教学反思1 认识时、分一课时教学反思1.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时先创设了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并从已有知识出发来学习本节课的知识。
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引导学生观察钟面,回忆旧知,通过“你发现了什么?”,激发学生进一步观察,从而进入新知的学习。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索来获取知识。
教学时,给学生充分观察、探索、交流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知识、掌握知识。
如让学生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进而认识钟面;让学生观察时针、分针的转动情况,进而发现“1时=60分”。
3.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中发展。
数学教学是师生间、生生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在学习方式多样化的前提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本课教学,采用同桌学习,小组交流的形式,注意师生、生生间的互动。
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沉浸在探索的乐趣中,思维得到了发展。
4.注重知识的铺垫与渗透。
数学知识是前后连贯的。
有的是一节课知识的联系,有的是学段之间的联系。
在本课教学中注重了这一方面。
例如,在数从12到几有几大格或几小格时,引导学生用数的方法,为后面认识钟表上的时间打下基础。
2 认识几时几分一课时教学反思1.新授设计精巧、联系生活。
在新授中结合生活实际,从学生认识的整时入手,引出几时几分,很自然地解决了认读几时几分的方法。
紧接着通过两个时刻7时5分和6时55分的出示,引导学生在认读中感受、对比,从而突破认读几时几分的难点。
2. 练习形式多样。
从写时刻到拨钟再到画分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同学们能非常投入地开展练习。
练习的形式有写时刻、专项练习、快速认读等。
《认识时间》教学反思(通用9篇)
《认识时间》教学反思(通用9篇)《认识时间》教学反思(通用9篇)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认识时间》教学反思(通用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认识时间》教学反思篇1在“认识钟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学得主动,课堂气氛热烈,知识获得与情感体验同步进行。
反思本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认识: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一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里,已经有了一些钟表的知识储备:上学的时间、放学的时间、看动画城的时间……虽然这些认识是浅显的、感性的,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层次也是不同的,但是仍为学生学习“认识钟表”提供了经验基础。
为此,课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先让学生在自带的小钟上拨出自己喜欢的时刻,再让学生对所拨的时刻进行分类,再想一想整时是怎样看出来的?学生通过比较,异中求同,最后概括出“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的规律。
学生依据已有的经验主动生成了他们自已的数学知识。
2、创设生动具体的学习情境把对时刻的认识与现实有趣的情境结合起来,不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积极参与尝试探究学习活动,而且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时间,形成时间观念,并受到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的教育。
实践表明,学生对数学情境的问题很感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整堂课学生都能保持浓厚的学习热情。
3、创造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机会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数学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机会,使学生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会倾听别人的想法,学会交流,增强合作意识。
在“认识钟面”这一环节中,主要通过同桌合作的形式,学生拿出学具钟,拨一拨、比一比、说一说,然后向全班同学汇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教案设计(含教学反思)
第7单元认识时间第1课时认识时间(1)【教学内容】课本第90~91页例1、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借助钟面认识时间单位“分”,知道分针走 1小格是1分,初步认识几时几分,会读写几时几分和几时半,知道1时=60分。
2.经历猜一猜、拨一拨、认一认、写一写等猜想、观察、操作的数学活动,形成初步的推理能力,渗透初步的模型思想。
3.结合生活情境认识时间的价值,形成珍惜时间的意识,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能正确认读钟面上的时刻——几时几分。
难点:能正确认读接近整时的时刻。
【教学准备】课件、钟表学具。
【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师:上课之前呢,我先出个谜语给大家猜一猜。
小小骏马不停蹄,日日夜夜不休息。
蹄声哒哒似战鼓,提醒人们争朝夕。
——打一日常用品二、旧知回顾。
师:我们以前学习过认识钟表,今天就再来复习一下。
(课件出示。
)师:钟面上现在显示的是几时?预设:8时。
师:你是怎么认的?预设: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8就是8时。
师:你认识下面的时刻吗?(课件出示。
)预设:8时,3时,6时。
小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三、探究新知☆教学例1。
(课件出示钟面)1.引入新知。
师:观察钟面,现在是什么时间?预设:部分同学会认,部分同学不会认。
师:今天我们来深入认识一下钟面。
2.深入认识钟面。
师:请同学们拿出学具,仔细观察,钟面上除了时针、分针、数字外,还有什么?预设1:还有长短不一的黑线。
预设2:还有很多格子。
师:钟面上每相邻两个数之间形成1个大格,共12大格。
这些大格又被黑线分成了若干小格,数一数,每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呢?预设:5个。
师: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用自己的方法数数看。
预设1:我一小格一小格地数,1,2,3,4……60,共60小格。
预设2:我一大格一大格地数5,10,15,20……60,一共有60个小格。
预设3:从12开始看,半圈是30个小格,一圈是60个小格。
《认识时间》教学反思(合集15篇)
《认识时间》教学反思(合集15篇)《认识时间》教学反思1认识时间是在一班级上学期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这节课的目标是使学生能正确读、写时针和分针指在各数字上所表示的时刻,会5分5分的数,知道1时=60分,培育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由于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教学时,我借助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间概念。
这节课虽然取得点滴收获,但也有不足。
1、本节课是在一班级上册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的,同时为以后学习时、分、秒及相关的计算打下基础的,在教学本节课时有些孩子5个5个地数也不会,是依靠手指来完成这一过程的。
所以对这些学生的教学很难。
2、学生在读时间时往往容易读错,例如11时45分、4时55分这样的时间对学生来说也是个难点,时针靠近大数,学生容易取大数,看成8时45分、5时55分。
还有的是分针指着数字3,就说是3分钟,指着数字8就说是8分钟等。
3、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和空间太少,只有让少数学生上台拔钟,没有让学生利用学具生生互动。
《认识时间》教学反思2对大班幼儿来说认识时钟,加强时间观念,懂得爱惜时间是很有必要的。
因此,在幼儿即将毕业之际执教了《认识时钟》这个科学活动,其目的是通过观察及幼儿自身的尝试活动来认识时钟,初步了解时针、分针之间的关系,会拨整点和半点,培育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动手能力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首先我以以闹钟的闹铃导入,激发幼儿学习的爱好。
而后利用实物钟让幼儿简单认识钟面。
第二个环节,认识整点,并用儿歌的形式回答老师现在几点钟。
在这种环节中我出示了一座不走动的时钟,引导幼儿先观察并认识钟面上的1—12数字,然后再将时针、分针都拨到12上,将分针拨一圈,让幼儿观察时针有什么变化(走了一格),引导幼儿说出时针指向“1”就是一点钟。
就这样反复地拨几次直至两针重合。
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到,要想知道几点钟,首先看时针。
接着利用儿歌的形式,教会幼儿与老师一问一答:老师拨出整点后问:小朋友,请看好,现在时钟几点了?幼儿答:老师,老师看好了,现在时钟几点钟。
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教学反思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教学反思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教学反思1《认识时间》这个知识点贯穿着一二三三个年级的学习,但是认识时间也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本学期我教授的二年级,这两个星期我们都在讲认识时间这个知识,在一年级学生简单认识了又粗又短走的慢的时针和又细又长走的快的分针,还知道了钟面上有12个数字宝宝,还学习了怎样读整时以及整时之间的加减。
那么二年级我们更进一步观察了中面,知道钟面上有12个大格和60个小格,一大格有5个小格,分针走一小格就是1分钟,分针走一大个就是5分钟,分针转一圈走了60个小格也就是60分钟,时针走了一大格走了一个小时,也就是1小时等于60分钟;分针走半圈也就是走了30分钟,即半个小时,也就是半时等于30分;也渗透了一刻就是15分钟。
还学习了怎样读几时几分以及过5分钟,过一刻是几时几分等等。
我们最后还学习了,利用我们学习的时间来判断在哪个时间做这件事情,以及做这件事情用了多长时间等等。
在学生的学习中我发现学生存在以下问题和难点:1、1时等于60分的形成过程不是太好理解,比如说:分针转一圈转了60个小格,也就是60分钟,时针走了一大格也就是1个小时,即1时等于60分。
分针走一大格走了5分钟,分针走一小格走了1分钟这几个知识点容易混。
2、读时间的时候容易易错,有的孩子分不清时针和分针,把时读成分,把分读成时;有的孩子把分读不准指向1就读1分;有些孩子当到9时55分的时候时针读不准确,不知道是该读9时55分还是10时55分;有一部分孩子一年级学过的整时跟我们现在学的都弄混了把9时整读成9时60分。
3、判断这件事情可能是在哪个时间做的,选出一个合理的时间。
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教学实践与思考
《认识时间》教学实践与思考1学情分析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认识时间单位分和认读几时几分。
这节课是在一年级认识钟表、认读整时的基础上学习的。
对于本节课内容,学生认读分刻度和接近整时的时刻会有较大的困难,以下是常见的错误。
之所以出现上面的错误,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1、表盘结构复杂。
与学生熟悉的度量长度工具直尺相比,度量时间的工具钟表结构复杂。
“表盘”其实是“时、分”两套刻度系统的组合体。
这两个刻度系统重叠,使用了同一个“位置”来确定,导致许多学生很难理解,所以出现上面图1和图2 的错误。
2、表针运动特殊。
钟表的指针是顺时针运动的,分针转一圈,时针转一大格,当分针接近“12”的时候,时针接近下一个整时数,不了解时针分针联动的特点就容易出现上面图3的错误。
作为可以刻画时间的工具—钟表,由于表盘结构的复杂性与表针运动的特殊性,给学生认识时间造成很大的困难,怎样破解这一困难?对于度量,学生的经验是长度的测量,会使用的工具是直尺,我们尝试将圆形的钟面转化为直的“时间尺”突破难点。
一年级认识钟面之前先认识“时的时间尺”,再化直为曲变成钟面,认读几时整,二年级则化曲为直再认识“分的时间尺”,曲直结合完成对钟面和时间单位时分的认识。
以下是二年级《认识时间》的教学设计。
2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教学目标】1、借助“时间尺”,认识时间单位“分”,知道1时=60分,了解钟面刻度结构。
2、根据“时间尺”时分的进率关系,推断钟面时针分针的联动关系,并通过观察、拨钟面进行验证。
3、会读写几时几分和几时半。
在具体情景中,培养珍惜时间、合理作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钟面的刻度系统,感受时针分针的联动关系。
【教学难点】正确认读接近整时的时刻。
【教学过程】一、度量单位“分”的产生。
1、复习旧知:认读七时整和八时整,并说说是怎样认读的。
2、情境引入:时针有点骄傲,说:“认读钟表全靠我,分针在与不在都一样。
二年级《认识时间》数学教学反思(通用16篇)
二年级《认识时间》数学教学反思二年级《认识时间》数学教学反思(通用16篇)二年级《认识时间》数学教学反思篇1这节课的内容是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认识整时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主要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钟面,掌握看钟表的方法,以及认识时间单位小时和分,知道1时=60分。
时间单位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单位间的进率也比较复杂,为了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轴”为思想,并能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例如:“认识钟面”这一环节,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孩子比较熟悉的起床、上学、睡觉等作息时间入手,自然入题,把学生已有的旧知开掘出来,为学习新知服务。
在体会1时的持续时间的时候,出紧扣生活实际,通过1节课(40)分+课间(10)分+()分是1时的计算,使1小时的持续时间与学生日常活动的时间体验建立起联系。
学生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对整时刻已经有了初步认识,我采用放手让学生尝试用汉字写整时刻的方式教学,老师大胆尝试,让学生装用旧知的迁移,自主探究新知。
学生出乐于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示出来,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又例如教学"认读几时几分"教师先拨整时刻,问:“这是几时?”生答:“11时。
”师再将分针往前拨到4,问:“这是整时刻吗?”生答:“不是。
”“那是几时多?”“11时多。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时针刚走过11,还没到12,所以是11时多”。
紧接着展示课件“10时15分”的钟面,问:“这个钟面是几时多?”“10时多”“多多少分?”学生自然而然去观察分针走到数字几,后答:“10时15分”这样的教学分散了难点,并通过点拨、观察,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师生互动,环环相扣,层层深入,逐一突破难点。
在教学中,我力求精讲,指导学法,让学生在乐中学,做中学,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认识了时、分,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显著。
(精品)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教学反思
(精品)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教学反思《认识时间》教学反思《认识时间》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是在一年级认识整时和认识半时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同时为三年级学习秒的认识及相关时间计算打下基础。
与一年级的内容联系起来看,教材对时间的认识是按照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编排的,这样编排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符合平时人们看表读时间的经验与习惯。
本节课的重点是能正确认读钟面上的时间(几时几分),理解1时=60分的含义。
通过一年级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12个大格、60个小格;能够认识整时和半时,知道认识整时和半时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5分5分的认识时间,探讨1小时=60分,学生比较容易掌握。
由于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在教学中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好地理解时间。
例如:利用上课的铃声引入,一是提醒学生要做好上课准备,二是把认识时间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境联系起来,让学生感悟到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与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增强学生认识时间的兴趣。
在教学时运用实物钟、钟面模型、多媒体直观的演示,使学生清晰准确的认识时间。
例如在教学1小时=60分时,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实物操作,对时分关系一目了然。
在认识分针走一小格是一分钟,走一大格是5分钟,5分5分的认读时间时运用了多媒体的直观展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了难点。
在实践应用中对新知进行了巩固,让学生在课堂上拿出小表,看一看、数一数、拨一拨、说一说。
另外,设计动手实践环节,通过教师拨钟,学生说时间;教师说时间,学生拨钟;两个同学一个拨钟,另一个说时间等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实践中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通过练习,巩固所学。
本堂课的缺点:1、教学时板书还不够规范,对学生写时间的两种写法练习不够。
2022二年级《认识时间》数学教学反思8篇
2022二年级《认识时间》数学教学反思8篇二年级《相识时间》数学教学反思1《相识时间》一课的教学是在一年级上册相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相识时间,是本学期的一个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用5分5分数的方法认读时间,并通过实际的操作,知道1时=60分。
由于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教学时,我留意创建机会设计学生自己理解的环节,并借助多媒体课件的资源进行协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间概念。
教学起先,让学生回忆一年级内容,并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
回顾旧知的这一环节,内容过多,导致本节课有点拖堂。
新授部分分为这几个层次:首先,在屏幕上展示了一个钟面,让学生清晰地看到钟面上有12个数、指针和格子。
让学生了解到12个数字把钟面分成了12个大格,每个大格又被分成了5个小格。
然后,再通过演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小格的过程,让学生清晰地相识了时和分。
接着,又通过课件的动画演示和色调的改变,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周的过程,让学生得出1时等于60分,较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但在这一环节中,我是考虑到学生对于“几时过”这一学问点时,我设计了“几时多一些”的学问让学生去理解,但是这一部分中,由于本身自己没有钻研教材,语言上比较随意,把这一部分讲的有点模糊。
有的学问光靠老师语重心长地讲,学生反复机械地回答问题,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学生也不肯定能驾驭得好,在教学中,我明白不能单靠老师的讲授,而应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自己探究和沟通,但是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出现了让学生主动学习的少的现象。
这节课中,设计了各种活动,让学生看看、说说、做做。
比如:我组织了拨钟活动,让学生依据老师的要求,拨动钟面。
在教学1小时=60分时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实物操作,对时分关系一目了然。
通过实际的动手操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爱好,学生也进一步强化了对时间的相识和理解。
但是这一部分学生用学具的活动设计的有些少,学生的学具没有得到充分的运用。
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分》教学反思(精选6篇)
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分》教学反思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分》教学反思(精选6篇)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分》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分》教学反思篇1我认为,“探究式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它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指导学生开展了多种数学活动,体现了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体验。
灵活选择。
在认识钟面时,我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汇报出在钟面上发现了什么,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然后指导探究。
观察钟面时,通过认一认、指一指、数一数、拨一拨等操作活动,总结归纳出: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面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
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总结归纳能力。
在探究时分之间的进率时,我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操作、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究、自己抽象概括出时分之间的关系,较好的揭开了知识的奥秘,有助于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的理解。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单位比较抽象且不易理解。
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常常用到时间,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在教学时,我尽可能的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用钟表,让学生在实际观察、操作中体验时间长短。
在体验1分有多长时,我设计了一些活动,在体验1分有多长时,我设计了一些活动,使抽象的概念变成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感受到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我让学生看动画片,听钟声,看一些有关一分钟的资料。
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分》教学反思篇2《认识时分》是在一年级认识钟表,会看几时、几时半、大约几时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很不容易被理解,在教学这节课时,我很好地利用了课件,让学生在实际观察中掌握概念和知识。
《认识时间》的教学反思(精选6篇)
《认识时间》的教学反思(精选6篇)《认识时间》的教学反思(精选6篇)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认识时间》的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认识时间》的教学反思篇1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使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身边。
我不是为了教学而教学,而是遵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精心设计,让学生懂得学好数学就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我充分运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同时注重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运用多媒体与实物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构建教学模型,使原来抽象的概念更加具体化、生动化,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认识时间”是在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由于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教学时,我注意选取富有情趣的学习素材并借助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间概念。
教学开始,我利用猜谜语的形式和课本的主题图引入,使学生感受到时间与生活的关系,并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授部分分为这几个层次:首先,多媒体展示了一个钟面,让学生清楚地看到钟面上有12个数、指针和格子。
紧接着,通过图像的闪烁及声响效果,让学生了解到12个数字把钟面分成了12个大格,每个大格又被分成了5个小格。
然后,再通过动态演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小格的过程,让学生清楚地认识了时和分。
接着,通过动画演示和色彩的变化,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周的过程,让学生得出1时等于60分,较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最后通过“小芳的一天”、给小动物找座位、“吃”水果,认时间这几个活动来巩固新知,贴近学生生活,体现了“生活数学”的新理念。
《认识时间》的教学反思篇2《认识时间》是人教版第二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本节课的教学是让学生能够5分5分的认读时间,知道1时=60分。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时间》教学反思.docx
《认识时间》教学反思《认识时间》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整时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时、分的有关知识,使学生理解1吋二60分,以及如何读写钟表所表示的时刻。
《认识时间》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时间很抽象,看不见,抓不住,只能从钟表转动来理解时间。
为了能突破难点,希望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我在备课时做足了充分的准备。
一、设计预学单,了解学情时间的认识是本学期的一个教学难点,因为学生没有直接的经验作基础,因此事先布置学生预习是很有必要的。
设计预学单,是为了学生在预习时,能有针对性、目的性,把整节课的重难点归入预学单中,使学生在预习时能提前思考这几个问题,课上在围绕预学单的内容展开教学。
但是,我觉得预学单不只是为了学生课前预习,更重要的是老师可以通过学生预学单的完成情况,去了解学生的学情,哪些知识点学生不教就已经会了,哪些知识点学生还不太理解,需要老师去引导。
这样有了课前的一个小调查,就可以明确课上自己的重难点是什么,哪些可以不讲,哪些可以少讲,哪些可以重点讲。
这样一节课就不会显得太细碎,老师也不会太啰嗦,重难点也就会比较突出。
二、形式多样,突破难点我觉得本节课的重难点是1、理解1时二60分;2、学会看几时几分;考虑到二年级的学生对于钟表的生活经验很少,单单靠老师讲是不行的,而又担心如果给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实物钟,会影响课堂纪律,所以我主要通过制作课件,向学生呈现动态的分针和时针的转动情况,来帮助学生理解。
比如在突破1时二60分这个难点时,我让学生仔细观察分针和时针分别是怎么转动的,学生会容易发现分针和时针同时走,时针走了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了一圈。
再让学生看一遍,是为了起到巩固,加深理解的作用。
又比如在教学时针怎么看时,我从三个方面来突破这个难点。
1>通过制作课件,不考虑分针,就看时针,判断是儿时还是儿时多,帮助学生掌握时针的看法;2、当难以确定几时时,可以通过延长时针的方法;3、教给大家一个小窍门,当时针在两个数之间时,一般选择小数,除了时针在12和1之间例外。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数学是⼈们认识⾃然、认识社会的重要⼯具。
它是⼀门古⽼⽽崭新的科学,是整个科学技术的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学在社会各个⽅⾯的应⽤越来越⼴泛,作⽤越来越重要。
以下是整理的⼩学⼆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教案 教学内容: ⼆年级数学上册第90页例1、第91页例2及练习⼆⼗三相内容。
教学⽬标: 1、进⼀步认识钟⾯,使学⽣会读、写⼏时⼏分,知道1时=60分。
2、利⽤钟表学具让学⽣通过直观操作与演⽰,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的过程,感受时和分之间的关系。
3、使学⽣认识到时间与⽣活的联系,⽣活中处处有数学,并形成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能认、读、写⼏时⼏分。
知道1时=60分。
教学难点: 正确读写钟⾯上接近整时的时间,看清时针指向⼏或者接近⼏,掌握时间的认读⽅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
教学过程: ⼀、复习导⼊: 在⼀年级的时候,⼤家认识了整时,请你观察钟表,认⼀认。
⽣:9:00和5:00。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时间的知识。
板书课题《认识时间》 ⼆、直观演⽰、探究新知 1、认识钟⾯。
钟⾯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格、每⼀⼤格⾥有5⼩格、⼀共有60个⼩格。
时针⾛1⼤格经过的时间是1时。
时针从1⾛到2是1⼩时。
从4⾛到⼏是1⼩时?你还能说出时针从⼏⾛到⼏是1⼩时? ⼩结:时针从⼀个数⾛到下⼀个数以过的时间是1时。
2、认识分。
分针⾛1⼩格经过的时间是1分。
多媒体演⽰分针从12⾛到1的过程。
问分针从12⾛到1经过了⼏分,你是怎样想的?(引导学⽣5分5分地数)分针⾛⼀圈是多少分? 3、认识时、分的关系。
时针从12转到1,分针从12转到了⼏?(⼜转到了12,即1圈)时针从12转到12和1的中间,分针从12转到了6,请同学们讨论⼀下时针经过的时间是⼏时,分针经过的时间是⼏分?板书:1时=60分。
二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时间第一课时 教学反思
《认识时间》教学反思《认识时间》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是在一年级认识整时和认识半时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同时为三年级学习秒的认识及相关时间计算打下基础。
与一年级的内容联系起来看,教材对时间的认识是按照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编排的,这样编排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符合平时人们看表读时间的经验与习惯,本节课的重点是认识时间单位分,知道1时=60分,理解1时=60分的含义。
通过一年级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12个大格、60个小格,能够认识整时和半时,知道认识整时和半时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5分5分的认识时间,探计1小时=60分,学生比较容易掌握。
由于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在教学中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好地理解时间。
利用谜语激趣导入,通过“猜谜语”这个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导入新课,引发学生的观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教学时运用实物钟、钟面模型、多媒体直观的演示,使学生清晰准确的认识时间。
例如在教学1小时=60分时,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视频演示对时、分关系一目了然。
在认识分针走一小格是一分钟,走一大格是5分钟,5分5分的认读时间,同时运用了多媒体的直观展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了难点。
在实践应用中对新知进行了巩固,通过写、算、数活动,亲身体验1分钟的长短,建立时间观念,同时引导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
让学生在课堂上根据钟表模型看一看、数一数、拨一拨、说一说,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实践中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通过练习,巩固所学。
通过教学,我发现在授课中,没有及时对学生评价,没有关注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没有照顾到学困生的学习,因为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比较抽象难以理解,课堂中对学生的松懈,使学生在练习中出现了许多困难。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合理安排教学结构和教学内容,节省更多的时间启发学困生的思维,为学生创设良好地学习环境,关注到每一位学生。
《认识时间》的课后教学反思范文(精选7篇)
《认识时间》的课后教学反思范文(精选7篇)《认识时间》的课后教学反思范文(精选7篇)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认识时间》的课后教学反思范文(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认识时间》的课后教学反思1“认识时间”的教学是在一年级上学期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
由于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对“时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表示一时,分针走一小格”等不容易弄清楚,尤其是对时间单位的进率是60,而不是常用的十进制感到不习惯,所以我根据本课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上课一开始利用作息时间表引入,让学生从表中找出学过的时间,从而复习看整时与半时的时间,使学生感受到时间与生活的关系,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新授部分我首先让学生认识钟面(有可以拨动时针分针的钟面配合教学),并通过观察、研究、对口令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钟面上各个数表示几分,为学习时间几时几分的教学,扫除了碍障。
接着,让学生动手拨一拨,再通过演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圈的过程,让学生得出一时等于六十分,通过本节课的重点,紧接着,我用课件出示上课时间9:40的钟面,让学生读时间,并请读对的学生当小老师,教大家如何看几时几分的时间,学生更是兴致盎然,学习兴致更浓了。
此时,又出现2:05的钟面,让学生用刚才新学的的方法读时间,再用课件同时出现9:40和2:05的钟面,教孩子们用电子的表达方式,表示这个时间,重点讲解五分是不满十分,要用零在冒号后第一位占一个位置,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最后通过“芳芳的作息时间”读写时间,并设计“帮小动物找家”、计算一节课是四十分钟还要过几分钟是一小时等几个活动来巩固新知,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认识时间对生活有很大的帮助,体现了“生活数学”的新理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时间》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的尤为突出:1.教师角色的变化。
教师在此课堂教学中真正起到了一个参与者、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他时而参与学生的观察、研究、讨论;时而恰到好处的引导、点拨;时而对学生汇报时不理解的地方进行讲解;时而为学生汇报的研究成果加以重点强调或升华;在整堂课中,教师的角色和作用根据例外的需要,随时发生改变,并非一成不变的。
2.充分运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这节课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三次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机会。
在这三次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自己的发现和解决方法,然后全班交流,此过程学生的个性思维方法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每个同学都能从同学们的汇报交流中获取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这样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这几个方面都得到了较好的处理,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注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育。
在整堂课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广漠的独立思考的空间,尊崇了学生的个性,使例外层次地学生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
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仅学会了读写时间的方法,更严重的是每个人都有独立发展的空间,既有情感的体验,又培养了搜集、获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学会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4.整节课的设计与现实生活严紧相连。
无论从课的导入,还是新知识的探究学习,最后的巩固练习,都是源于现实生活,用于生活。
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