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对于诗五首的评价

合集下载

经典常谈里朱自清对一些诗歌作品的的评价

经典常谈里朱自清对一些诗歌作品的的评价

经典常谈里朱自清对一些诗歌作品的的评价
《朱自清对经典诗歌的评价》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散文大师,他对于许多经典诗歌作品都有着独到的见解和评价。

在《背影》一文中,朱自清对于杜甫的诗歌《登高》有着深刻的评价。

他认为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父亲的壮志豪情,表现了父亲对子女的深沉情怀,是一首激励人心的诗篇。

在《荷塘月色》中,朱自清对于苏轼的诗歌《水调歌头》也有自己独特的感悟。

他认为苏轼以自己寄情于水乡的生活感慨为题,抒发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展现了自己艰难求学的坚韧和积极向上的态度,是一首感人至深的诗篇。

朱自清还对于白居易的诗歌有着很高的评价。

在《春》一文中,他赞美了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借古抒怀,写出了生离死别的真挚情感,表现了对友情的深刻思考,更是用豪放的词句表达了深情厚谊。

朱自清对于许多经典诗歌的评价都非常高,他用敏锐的思想和丰富的文学素养赏析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使这些经典诗歌更添珍贵价值。

他的评价不仅让人对经典诗歌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们体会到了他对诗歌的独特眼光和鉴赏力。

艾青诗选名家点评

艾青诗选名家点评

艾青诗选名家点评艾青的诗歌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沉的情感,吸引了众多名家的关注和点评。

以下是一些名家对艾青诗选的评价:1.诗人牛汉曾评价艾青:“他和他的诗,始终生息在一个悲壮而动荡的时代,与民族的土地的忧患和欢欣血肉相连。

”这个评价强调了艾青在抗战的动荡岁月里,在诗中倾注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深情,他的诗歌充满了对民族土地的忧患和欢欣。

2.舒芜则认为艾青的诗歌犹如一股清泉,流淌在时代的荒野中。

他的作品充满了对人性的探索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怀,以独特的语言和形象展现出诗人内心的狂放和热情。

这个评价突出了艾青诗歌的独特性和时代性,同时也强调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热情。

3.余秋雨:艾青的诗歌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力,他的文字如同一把锋利的刀刃,直刺人心。

他的作品不仅具有强烈的个人情感,还融入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人类命运的关注。

4.阿城:艾青的诗歌是一种力量,它能够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

他的作品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以及对人类存在的深刻思考,给人以勇气和希望。

5.冯雪峰:艾青的诗歌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风格,成为了中国现代诗歌的瑰宝。

他的作品不仅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厚爱,还充满了对人类存在和命运的思考。

6.鲁迅:艾青的诗歌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考,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

他的作品不仅揭示了社会的现实和矛盾,还以独特的语言和形象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

7.胡风:艾青的诗歌以其炽热的情感和鲜明的个性,成为了中国新诗的灵魂。

他的作品不仅表达了对自由和解放的追求,还展现了诗人对人类存在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综上所述,艾青的诗歌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沉的情感,赢得了众多名家的好评。

他的诗歌不仅充满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厚爱,同时也充满了对人性和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探索。

这些评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艾青的诗歌。

艾青诗选的名家点评

艾青诗选的名家点评

艾青诗选的名家点评
艾青是中国现代诗歌界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浓烈的政治意识和社会批判精神,对于他的诗选可以作如下评价:
1.政治意识浓厚:艾青的诗歌作品中,经常融入了强烈的政治
意识。

这些作品关注社会现实,批评了当时中国的政治体制和社会生活,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不公的关切和愤怒。

2.社会批判精神:艾青的诗歌作品常常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精神,通过对社会现象的剖析和揭露,呈现出一种对社会不正义的强烈反抗和呐喊。

他的诗作常常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阶层的冲突和矛盾等议题。

3.语言独特性:艾青的诗歌作品语言独特,表现出一种鲜明的
个人风格。

他的诗句优美而富有节奏感,表现出一种独特的音调和韵律。

同时,他的诗作也运用了大量的比喻、隐喻等修辞手法,给人以丰富的意象和思考空间。

4.情感真实性:艾青的诗歌作品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表达出作
者的真实感受和生活体验。

他的诗作中流露出对于生活的热爱、对于人民的关怀以及对于理想的追求,使人产生共鸣和感动。

总体来说,艾青的诗选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和社会批判精神,他的诗歌作品富有个人风格和艺术张力,展现出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注和热切追求。

他通过诗歌的形式,向读者传递出一
种激情和呼唤,引导人们思考社会问题,从而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名家对《唐诗三百首》的评价

名家对《唐诗三百首》的评价

名家对《唐诗三百首》的评价
名家对《唐诗三百首》的评价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经典之作:多位名家认为,《唐诗三百首》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精华,是学习唐诗的必读之书。

此书所选诗歌均为经典之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

2. 反映时代:名家指出,《唐诗三百首》不仅是一本书,也是一部历史。

所选诗歌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方方面面,让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唐代的历史和文化。

3. 艺术风格多样:《唐诗三百首》所选诗歌风格多样,既有婉约派的柔美,也有豪放派的刚毅,充分体现了唐代诗歌的繁荣和多样性。

4. 教育意义:多位名家认为,《唐诗三百首》对于提高读者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学习唐诗,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化,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5. 永恒的价值:名家强调,《唐诗三百首》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历史意义和教育意义,更在于其永恒的艺术价值。

这些诗歌经过了千百年的沉淀,依然能够触动人们的心灵,给人以美的享受。

总之,名家对《唐诗三百首》的评价非常高,认为这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艺术性和教育意义的经典之作,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名人谈诗的看法

名人谈诗的看法

名人谈诗的看法名人关于诗歌的看法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自古以来一直被广泛地推崇和欣赏。

许多名人对于诗歌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评价。

他们的观点既有类似之处,也有不同的见解。

以下是一些名人关于诗歌的看法。

一、艾茲拉·庞德(Ezra Pound):诗歌是最具表现力的艺术形式之一。

庞德认为,诗歌应该具有紧凑的语言和精确的意义,能够通过几个简短的词语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他强调诗歌的力量在于其能够超越常规语言的限制,打破传统的词语组合方式,以更自由、更直接的方式表达作者的真实感受。

二、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诗歌是情感的溢出。

他认为诗歌能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来表达人类内心深处的情感和体验。

华兹华斯主张通过对自然的直接观察和体验来获取灵感,并将这些情感转化为艺术作品。

他强调诗歌不仅是对外界的观察,更是对自我内心的反思和表达。

三、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诗歌是一种语言艺术,能够通过音乐和节奏来传达情感和意义。

弗罗斯特认为,诗歌是一种具有独特韵律和节奏的文学形式,能够唤起读者的感官体验和情感共鸣。

他强调诗歌的语言应该具有朗朗上口的特点,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一种音乐的美感。

四、T·S·艾略特(T.S. Eliot):诗歌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能够超越日常生活的琐碎和平庸。

他认为诗歌是一种通过象征和隐喻来表达深刻思想和情感的艺术形式。

艾略特主张诗歌应该具有深度和复杂性,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反思。

他强调诗歌不仅仅是为了取悦读者,更是为了探索人类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五、鲁迅:诗歌是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抗议。

鲁迅认为诗歌应该关注社会的不公和不平等,通过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和揭示来唤起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他强调诗歌应该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结合,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综上所述,名人对于诗歌的看法各有千秋。

无论是强调诗歌的表达力、情感性,还是韵律、音乐性,亦或是思想性、社会意义,都体现了诗歌作为一种独特艺术形式的多样性和广阔性。

名家点评诗词

名家点评诗词

名家点评诗词名家点评诗词无以为名无以为名,本名姚平,七十年代出生,上海人。

律师。

擅近体,尤长于律诗;风格别具,人称?无名体?。

江南行这般暮色太沧桑,相对江南不正常。

七八盏灯千户暗,二三点雨一秋凉。

风过冷冷清清岸,路转弯弯曲曲廊。

偶见斜桥开纸伞,为谁庇护夜茫茫?熊东遨评:发端时语,抢人眼球;结尾时风,引人遐想。

颔联尤佳:既含?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村前?风神;又得?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四枝五枝花?机趣。

衣衫另着,韵味何浓。

使邵康节、辛幼安见之,必争以为后身也。

海上阅兵怒海风云锁暗礁,百年折戟恨难销。

鲸吞北岛思尝胆,虎视南天演射潮。

归璧久遭穷寇劫,竞舟先候令旗飘。

请缨一雪心头耻,重为神州辟陆桥。

熊东遨评:豪气干云,似见冲冠之发;宝刀出鞘,如闻斫地之声。

无名诗多艳彩,花丛中挺此铁树,殊觉新奇。

到底铁血男儿,本色终不可掩。

洞庭秋月曲岸蒹葭密,秋笼古渡平。

鹤眠沙印迹,风警浪吞声。

断桨推湖阔,空山得月明。

一钩弯作梦,深钓洞庭情。

熊东遨评:状湖夜风光,有如目见。

?鹤眠沙印迹,风警浪吞声?,点划勾描,随心所欲,颇近唐人笔意。

此作在?无名体?中当属?别格?,惟?推?、?弯?二句,稍见端倪。

李国明李国明,自号桃源乡人,1946年生於广东鹤山,1975年定居香港。

现为香港《岭雅》季刊执行编辑。

有《李国明小品》、《李国明梅花册》刊行。

诗与画似,清新可人。

临江仙六月林峦深翠,四郊花草重重。

小桥曲径记游踪。

秋风犹未起,枫叶已先红。

落寞诗怀何寄,坐听泉水淙淙。

更凭高处看苍松。

蛮烟横绝顶,暮色奈朦胧。

熊东遨评:?秋风犹未起,枫叶已先红?,物与时违、心因事异,堪称以景传情妙笔。

结语有言外意。

薄暮薄暮凭阑望,低回若有思。

池鱼何所乐,汀鹭莫生疑。

海上潮声急,云端月影迟。

临风吟绪乱,聊赋水之湄。

熊东遨评:虽云?有思?,心态却处平和恬淡之中,故能曲伸有度。

三、四句上本《庄子》,下即?鸥鹭莫相猜?之意,用典浑成,不着痕迹。

?海上?句小作波澜,此篇中又一曲也,至?月影迟?复归平静。

王国维评古诗十九首

王国维评古诗十九首

王国维评古诗十九首王国维是中国近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对古代文学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

在他的著作《人间词话》中,他评价了许多古诗作品,其中包括了十九首古诗。

以下是我从多个角度对这十九首古诗的评价:1. 《登鹳雀楼》(王之涣),这首诗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世事变迁的思考,展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2. 《望岳》(杜甫),这首诗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巍峨的岳阳楼和壮丽的洞庭湖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家国沉浮的忧虑和对历史传统的追溯。

3. 《登高》(杜甫),这首诗通过描绘高山峻岭和广袤的大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苦难和命运无常的思考,展现了对人生的豁达和超越。

4.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古原草原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感伤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

5.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这首诗通过描绘幽州台的高耸和辽阔的视野,表达了诗人对家国沉浮和对英雄事迹的歌颂,展现了对家国情怀的追求。

6.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之涣),这首诗通过描绘山东的美景和对兄弟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离别的感伤。

7. 《静夜思》(李白),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夜晚思乡的情景,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8. 《登乐游原》(李商隐),这首诗通过描绘游原的美景和对人生苦难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对命运的抱怨。

9. 《长恨歌》(白居易),这首诗通过描绘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和悲剧,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悲欢离合和对历史沉痛的思考。

10. 《登鹳雀楼》(白居易),这首诗以婉约的笔触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和对人生短暂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11.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这首诗通过描绘古原草原的美景和对别离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

12.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这首诗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幽州台的高耸和广袤的视野,表达了诗人对家国沉浮和对英雄事迹的歌颂。

当代名人评价古诗词的句子

当代名人评价古诗词的句子

当代名人评价古诗词的句子
1. 叶嘉莹评价古诗词:“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一种感发生命,对我们的感动和召唤的力量。


2. 汪曾祺评价古诗词:“中国人如果没有诗的熏陶,就没有现在的礼仪之邦,也不会有这么深厚的文化底蕴。


3. 莫言评价杜甫的诗:“读杜甫的诗,让我感受到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4. 阿来评价《诗经》:“《诗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百科全书,它记录了我们祖先的生活、情感、思想和智慧。


5. 北岛评价古诗词:“古诗词中蕴含的智慧和情感,是我们现代人无法替代的。

它们是我们的根,也是我们的魂。


6. 蒋勋评价杜牧的诗:“杜牧的诗有一种哀而不伤的美感,读他的诗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无常。


7. 白先勇评价古诗词:“古诗词中蕴含的美学和精神,是我们中国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是我们的精神家园,也是我们的文化基因。


8. 严歌苓评价李商隐的诗:“李商隐的诗充满了意象和象征,他的每一首诗都像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沉醉其中。


9. 高晓松评价古诗词:“古诗词是我们的精神食粮,它们让我们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宁静和安慰。


10. 于丹评价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这首诗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这也是我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


这些评价体现了当代名人对古诗词的深厚感情和深刻理解,也表达了他们对古诗词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的认识。

名人谈诗的看法

名人谈诗的看法

名人谈诗的看法
以下是一些名人对于诗歌的看法:
1. 莎士比亚:莎士比亚认为诗歌是文学中最美好的形式之一,可以表达情感和思想,具有深刻的内涵和韵律之美。

他认为诗歌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人类智慧和情感的最佳表达方式。

2. 贝多芬:贝多芬是一位音乐巨匠,也是一位诗人。

他认为音乐和诗歌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但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他认为诗歌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音乐,同时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感受音乐的情感。

3. 费雪:费雪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文学家,他认为诗歌是人类最好的语言形式之一,可以帮助人们表达情感和思想,同时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

4. 狄更斯:狄更斯认为诗歌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表达人类内心的感受和情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社会和人性。

他认为诗歌是一种永恒的艺术,可以使人们的思想和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

5. 伊丽莎白二世:伊丽莎白二世是一位英国女王,她认为诗歌是一种优美而深刻的艺术形式,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表达情感和思想。

她还曾经接受过一位诗人的教导,并称赞这位诗人的诗歌之美。

这些名人对于诗歌的看法都不尽相同,但他们都认为诗歌是一种具有深刻内涵和美好情感的艺术形式,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感受和理解世界。

名家评汉魏六朝诗歌

名家评汉魏六朝诗歌

名家评汉魏六朝诗歌1. 嘿,汉魏六朝诗歌可不得了,好多名家都对它赞不绝口呢!就像闻一多先生,他把汉魏六朝诗歌比作一颗璀璨的明珠。

他说这时期的诗歌那是有独特的韵味,就像一杯陈酿的老酒,越品越香。

每一首诗都像是一个神秘的宝藏,等着咱去挖掘。

2. 咱再说说鲁迅,您可别小瞧这汉魏六朝诗歌。

鲁迅就特看重这时期的诗歌,觉得里面有着丰富的内涵。

他说读汉魏六朝诗歌就像走进了一个古老的大观园,各种奇妙的景象让人眼花缭乱。

那些诗人就像能工巧匠,把一个个文字雕琢成精美的艺术品,这可不简单呐!3. 您知道王国维吧?他呀,对汉魏六朝诗歌也有独特的见解。

他感觉这汉魏六朝诗歌就像是一条深邃的河流,流淌着无尽的智慧。

他说诗中的情感就像那河中的浪花,一朵朵都那么生动。

就拿曹植的诗来说,那情感的浓烈程度,就像熊熊燃烧的火焰,真让人震撼。

4. 我跟您讲啊,朱自清先生也是对汉魏六朝诗歌赞赏有加。

他觉得这时期的诗歌仿佛是一群灵动的精灵,在文学的森林里穿梭跳跃。

他提到汉魏六朝诗歌的语言简洁却又富有深意,就像一把把小巧的钥匙,能打开一扇扇通往古人内心世界的大门。

像陶渊明的诗,那简单的文字背后是多深的意境呀,真绝了!5. 梁启超也是汉魏六朝诗歌的粉丝呢。

他说这汉魏六朝诗歌就像一个装满了奇珍异宝的宝盒。

他特别欣赏诗中的那种率真,他觉得就像孩子的眼睛一样纯净。

您看阮籍的诗,那种对现实的独特感受和表达,就像在黑暗中闪烁的星光,多耀眼啊。

6. 这汉魏六朝诗歌在名家眼里啊,是非常独特的存在。

像陈寅恪先生,他觉得这时期的诗歌像是一幅历史的长卷。

诗里的每个字、每句话都记录着当时的社会风貌。

您想啊,读这些诗就像穿越回了那个时代,能看到古人的生活场景,像在看一场古老的电影一样,多有趣。

7. 胡适先生对汉魏六朝诗歌也有话要说。

他说这汉魏六朝诗歌像是一片肥沃的土壤,滋养了后来的文学发展。

诗中的创新精神就像破土而出的春笋,充满了生机。

比如说鲍照的诗,那创新的风格和独特的表达,就像一阵清新的风,吹进了文学的世界。

名家点评诗词(五)

名家点评诗词(五)

名家点评诗词(五)五绝·冬之恋(新韵)马富龙小雪迎冬到,寒风扫叶黄。

暖茶桌上举,好做念书郎。

点评:这首小诗主要表达了作者的一种良好的心态,谁说这个季节不好,这正是茶暖书香之时,就好像游玩时偶遇大雨,有人感到很扫兴,但有人却把它看作是很难得的另一道风景。

不同的人看到的世界也不同,一切都往好处想就能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

转句转得出乎意料,不顺着起乘两句去说,如此这般,方得诗味。

五绝.恋冬(新韵)秦军玉絮岁寒来,晶莹九域开。

冬深与梅遇,共写韵春怀。

点评: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积极向上,充满了希望,在格调上比多愁善感的立意高出了一个层次,尤其盛开的雪花与梅花相遇时便让人看到了曙光,看到了未来。

大雪为纸,寒梅为笔,蘸着冬天的墨水写就了春天的韵味,老大姐您太有魄力太能想象了!五绝·恋雪于芸生玉絮翩翩舞,悠然探暗香。

兴来寻美景,诗入竹梅章。

点评:雪中寻景,景中寻情,情中寻句,句入竹梅。

虽未刻意追求大起大落,却也小巧玲珑,顺畅自如,意趣与情致俱在诗中。

大雪偷香就是一道美景,情来于景,景中藏情。

最后一句不说竹梅入诗,而是说诗入竹梅,换一种说法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绝·冬恋薛保津萧瑟寒风起,枝间树叶稀。

忽闻梅不落,却恋雪花霏。

点评:从消极的景象向积极的情感转变是乐观的人生态度。

原本是萧瑟枯黄,西风落叶,但在作者眼里却是梅恋雪花的景色,这就是站位,就是立意,这就是“唱反调”。

要不转就不转,就像杜甫的绝句那样,写了四幅画,是以其他方面取胜。

要转就转个截然不同,妙用衬跌手法,如此才有份量,才转得到位。

有许多诗词起承转合非常好,但转得方向不同,不是由悲向喜转,而是由高昂向低沉转,最后总是落在忧愁和无奈上,这样就降低了诗的格调。

雪窗选诗】第十一辑·今人五律摘句(一)01 顾青翎惠州西湖鸿雪重留迹,莺花偶趁闲。

来当楼影没,坐到桨声还。

月与人双璧,灯融水一湾。

湖山遗想在,无语倚低鬟。

历代对诗经的评论

历代对诗经的评论

历代对诗经的评论历代评论(1)《论语》:不学诗无以言。

(《季氏》)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夫鸟兽草木之名。

(《阳货》)《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为政》)(2)《周礼·春官·大师》: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

(3)何休《春秋公羊传·宣公十五年》: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4)《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公子(季)札来聘,……请观于周乐。

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

”为之歌《邶》、《墉》、《卫》,曰:“美哉!渊乎!忧而不困者也。

……”为之歌《王》,曰:“美哉!思而不惧,其周之东乎!”为之歌《郑》,曰:“美哉!其细已甚,民弗堪也,是其先亡乎!”为之歌《齐》,曰:“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表东海者,其大公乎!国未可量也。

”为之歌《豳》,曰:“美哉!荡乎!乐而不淫,其周公之东乎!”为之歌《秦》,曰:“此之谓夏声,夫能夏能大,大之至也,其周之旧乎!”为之歌《魏》,曰:“美哉!沨(音逢)沨乎!大而婉,险而易行……。

”为之歌《唐》,曰:“思深哉!……不然,何其忧之远也?……”为之歌《陈》,曰:“国无主,其能久乎?”自《郐》以下无讥焉。

(5)《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6)《史记·屈原列传》: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7)朱熹《诗经集传》(8)朱自清《经典常谈·诗经第四》:文学史论(1)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诗经》虽有少数叙事的史诗,但主要是抒情言志之作。

名人对诗经的评价

名人对诗经的评价

名人对诗经的评价一、古代名人对诗经的评价1. 司马相如:“诗经千载,不朽之书”•诗经是作为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不仅被后人广泛传诵,还被后世文人视作学习的典范。

司马相如将其评价为“不朽之书”,表达了对其价值的高度肯定。

2. 孔子:“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孔子是对诗经研究最为深入的学者之一,他认为诗经所表达的思想都是正直、无邪的,将其视为道德和人性的表达方式。

这一评价既突出了诗经的品质,也揭示了其思想内涵。

3. 曹操:“吾读十余年,行如足音。

”•作为古代文学家和政治家,曹操推崇诗经的不仅在于其文学价值,还体现在对其人生修养的影响。

他表示读诗经十余年,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其中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二、现代名人对诗经的评价1. 鲁迅:“诗经的优点之大,良久独断”•鲁迅是中国近现代重要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对诗经的评价认为,其艺术和思想的造诣达到了很高的境界,这种评价充分证明了诗经作为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

2. 钱钟书:“诗经的雅言犹存,表面庄严。

”•钱钟书是中国当代著名学者和文学家,他对诗经的赞美主要集中在其语言的雅致和庄重上。

他认为诗经中的语言之美至今依然可以感受到,表现出一种高尚的气质和庄严的风貌。

3. 梁启超:“诗经系我国第一文学遗存,属世界文化遗产。

”•梁启超是中国近现代史学家和政治家,他对诗经的评价达到了更高的层次。

他将诗经视为中国第一文学遗存,同时也是世界文化遗产,这种评价不仅突出了诗经的国际影响力,也体现了其文化地位的重要性。

三、名人评价的意义与影响1. 弘扬中华文化•名人对诗经的正面评价,无疑对弘扬中华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学习和传承诗经,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同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贡献。

2. 增强民族自信心•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诗经的赞美和评价无疑是对中华民族的肯定,能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

各界名人对诗经的评价,进一步凸显了其独特的价值和影响,让全球范围内的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

名人谈诗的看法

名人谈诗的看法

名人谈诗的看法谈论诗歌的观点是一种对文学艺术的探讨和审美体验的表达。

许多名人都对诗歌有着独特的见解和看法,他们的观点对于我们理解和欣赏诗歌的价值和意义具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

下面是一些名人谈论诗歌的观点:1.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莎士比亚被誉为英国文学的巨擘,他认为诗歌是能够捕捉到人类情感和内心世界的最高形式的表达方式。

他曾经说过:“诗歌是我们表达内心深处情感的最好方式,它可以透过语言的表达,直抵人们内心的深处,唤起人们无尽的思考和共鸣。

”2. 纪伯伦(Kahlil Gibran)纪伯伦是黎巴嫩文学家和诗人,他赞美了诗歌的独特魅力和力量。

他认为诗歌是一种超越语言和文化界限的艺术形式,可以以一种更直接、更深远的方式触及人类的灵魂和智慧。

他说:“诗歌是翅膀,它能够带我们飞向更高远的天空,带我们与宇宙相遇。

”3. 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王尔德是19世纪英国作家和戏剧家,他对诗歌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赞赏。

他认为诗歌是一种非常个人化的艺术形式,可以帮助人们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情绪。

他曾说:“诗歌比普通的文学更加接近真实的内心世界,它是一种直达灵魂的语言,能够直接触碰到人们最真实的感受。

”4. 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莫扎特是18世纪奥地利作曲家和音乐家,他对诗歌有着很高的评价。

他认为诗歌是一种与音乐相伴随的表达方式,能够在人们的心中引发共鸣和情感共振。

他说:“诗歌和音乐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它们都能够在人的内心深处触动和激动情感,让人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世界。

”5. 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弗罗斯特是美国诗人,他强调诗歌的情感表达和与自然世界的关系。

他认为诗歌是一种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来表达个人情感和思考的形式。

他说:“诗歌是一种与自然对话的方式,通过诗歌,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体验并理解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现当代名家对边塞诗的评价

现当代名家对边塞诗的评价

现当代名家对边塞诗的评价
边塞诗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特殊体裁,描写了边疆地区的战争和守卫边疆的英勇士兵,表现了边塞地区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生活状态。

以下是一些现当代名家对边塞诗的评价:
1. 老舍:边塞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通过开放胸怀和浑浊的语言,表现了真实的生活场景和英勇的边疆民族。

2. 萧红:边塞诗承载了悲壮的情怀和个体英雄主义的精神,镜像了民族的荣辱与生存的困境。

3. 梁实秋:边塞诗是古代文学中最富有野性和悲壮情感的一种形式,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4. 老残游记:边塞诗是作者对民族精神和自由意志的宣扬,同时也是对边塞地区艰辛生活的真实记录。

5. 余秋雨:边塞诗以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情感表达方式,使人深刻理解边塞士兵的忠诚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综上所述,边塞诗在现当代名家中受到了广泛的赞誉,被认为是中国文学宝库中不可或缺的珍品,其真实描绘了边疆地区的战争和边民的英勇精神。

鲁迅对唐诗的评价语

鲁迅对唐诗的评价语

鲁迅对唐诗的评价语鲁迅对唐诗的评价犹如一把独特的钥匙,能为我们打开一扇通往唐诗美妙世界的新大门。

唐诗啊,那可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鲁迅看唐诗,就像一位眼光独到的老饕在品尝一道绝世佳肴。

他能品出唐诗里那些独特的韵味,就像能尝出菜肴里每一种独特调料的味道一样。

有的唐诗,鲁迅觉得那是充满了壮志豪情的呐喊。

就好比是战场上勇士的冲锋号角。

像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诗里的那种自信与豪放,就像是一只雄鹰在广阔天空展翅高飞,根本就不把地上的那些小丘陵放在眼里。

这种豪情在唐诗里不是个例,而是像夜空中闪烁的繁星一样,一颗接着一颗。

这些诗就像烈酒,一口下肚,让人心潮澎湃。

难道这不是唐诗的魅力所在吗?而有些唐诗呢,又有着细腻入微的情感。

就像江南水乡里那涓涓细流,悄无声息地滋润着心田。

杜甫的诗常常是这样,“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诗句就像是一个孤独的旅人在风雨之夜,对着一盏摇曳的孤灯诉说着自己的哀伤。

唐诗能够把人的各种情感都表达得如此透彻,这简直就像是一个神奇的魔法盒,打开来,喜怒哀乐全在里面。

鲁迅看待唐诗中的意境,那也是别有一番见解。

唐诗的意境有时候就像是一幅意境深远的水墨画。

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这么几个字,就勾勒出了一幅广阔无垠的沙漠景象,那孤烟和落日就像画龙点睛之笔,让整个画面活了起来。

这意境难道不像是一个神秘的仙境,把人拉进了那个遥远的时空吗?再看看唐诗的语言艺术,那真是巧夺天工。

每一个字都像是精心雕琢的宝石。

就好比是一个能工巧匠,用最普通的石头,打造出了绝世的珍宝。

诗人对字词的运用,就像是一位高超的棋手在棋盘上布局,每一步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一个字就把春天那种生机勃勃的景象给带出来了,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春天的大门。

唐诗还像是一座巨大的宝库,里面装满了各种智慧。

它教会我们如何看待人生,如何对待友情,如何抒发情感。

就像一个慈祥的长辈,在你迷茫的时候给你指点方向。

名人评价古诗

名人评价古诗

名人评价古诗
许多名人对古诗都有极高的评价。

以下是一些名人的评价例子:
1.鲁迅先生曾经这样评价过《古诗十九首》:“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两汉以来独有篇。

”他认为《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代表了汉代诗歌的最高水平。

2.袁行霈在《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中提到,曹操的诗“慷慨悲凉”,“梗概多气”。

3.杜甫的《春日忆李白》中“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称赞李白的诗作无人能敌,他的思想卓尔不凡。

4.苏轼的《东坡志林》中“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这句话是苏轼对王维的诗画的赞美。

他认为王维的诗和画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总的来说,古诗在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许多名人对其都有极高的评价。

诗词美 名家评论

诗词美 名家评论

诗词美名家评论1.《人间词话》中,把诗词分为三重境界。

而这三重境界,不仅是诗词三境,也是人生三境2.如果说: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是第一境界〃立〃,在迷茫中树立一种坚定的理想。

3.那么,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就是第二境界〃求〃,虽百死其尤未悔的执着追求理想。

4.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便是第三境界〃得〃,在千百年磨砺中,在不懈奋斗下,终于积累足够,不经意间再回首理想,才发现理想早就实现了。

5.要成大事业、做大学问的人,一定会经历树立理想、不懈追求、最终实现的过程,但大多数没有走完这些过程的人,不外乎两点:空有远大的目标,却不付诸实践。

空有正确的方向,却不懂坚持。

要知道,行百里而半九十。

在这人生三境中,最难的是第一境的知行合一,最考验人,最磨砺人意志的却是第二境、第三境的坚持和积累。

6.《人间词话》是一本,囊括了古代所有顶级诗句的文学批评著作,全书以〃境界说〃为核心,以传统词话的形式,融合西方哲学、文学和美学思想,立论精辟、自成体系,被誉可以和《论语》、《孟子》、《史记》等著作并列的必读〃国学经典〃。

7,但是,王国维先生写《人间词话》时,还在新文化运动之前,所以书中大部分对诗词的解读,都是以古文形式呈现的,而且包含的典故和史料也比较多,所以读起来,会稍微有些艰辛。

8.中国古典诗词研究大家叶嘉莹先生的《人间词话讲评本》。

叶嘉莹先生一生热爰诗词,致力于古诗词研究。

3岁背古文,6岁学论语,26岁便被台大聘请为专职教授,52岁时坚持自费回国,义务讲学,90多岁高龄的她,更是捐出所有积蓄3500多万元,设立〃迦陵基金〃用于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培养了大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人才;9.正是因为经历过大雨,所以才更想为别人撑伞。

10.中国诗坛群星璀璨,特别是在唐代,更是诗人辈出,其中有很多人的诗才完全可以与杜甫比肩,可是为什么偏偏是杜甫被奉为了〃诗圣〃?这〃诗圣〃的名号又是由谁最先封给杜甫的呢?更为重要的是,是什么样的环境和生活经历塑造了杜甫高尚的人格,促成了他在诗歌创作上的巨大成就,使他最终成为了〃诗圣〃?康震教授捡拾有关杜甫及其生活时代的历史碎片,结合诗歌中所折射的杜甫生活的点点滴滴,精彩呈现了杜甫的成〃圣〃之路!11.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

名人谈诗的看法

名人谈诗的看法

名人谈诗的看法名人谈诗的看法诗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表达方式。

自古以来,许多名人都对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评论。

今天,我们将介绍几位名人谈诗的看法。

首先,我们来看看英国著名诗人威廉·华兹华斯的观点。

他认为诗是一种高度的语言艺术,能够唤起读者的情感、想象力和直观感受。

他在他的诗歌作品中经常强调与自然的联系,并试图通过诗来传达纯真和心灵的愉悦。

华兹华斯认为诗能够带给人们一种超越现实的体验,使人们感受到独特的美和力量。

接下来,我们引用中国的文学大师鲁迅的话。

他认为诗是一种思想性与形式美的结合体。

他强调诗的力量在于其简练而精确的表达方式,能够用极少的文字传递出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鲁迅通过自己的诗歌创作,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性的思考。

他的诗歌作品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和启示性,对当时民众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另一个名人谈诗的观点是美国诗人艾米丽·狄金森的看法。

她认为诗不仅是一种语言艺术,更是一种心灵的表达和探索方式。

狄金森的诗作常被认为是探索人类内心世界和对生死、爱、信仰等哲学问题的思考。

她的诗歌充满了独特的意象和象征,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命运的深思。

狄金森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没有束缚于传统诗歌形式和常规思维,使她被赞誉为美国诗歌的先驱之一。

最后,我们来看看智利诗人巴勃罗·聂鲁达的观点。

他认为诗是一种力量和拥有改变人类命运的力量。

聂鲁达的诗歌作品广泛涉及社会政治议题和个体的痛苦和追寻。

他的诗歌深入人心、富有激情,通过独特的语言和形象传达出对社会不公和人性的控诉和呐喊。

聂鲁达的诗歌被视为拉丁美洲文学的重要作品,对20世纪智利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综上所述,名人对诗的看法各不相同,但都认为诗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艺术,能够唤起人们的情感和思考。

无论是华兹华斯、鲁迅、狄金森还是聂鲁达,他们都通过自己独特的方式,用诗歌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和对人性的探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家对于《饮酒》(其五)的评价
苏轼《题陶渊明饮酒诗后》云:“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

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


孙月峰《文选瀹注》卷十五云:“此诗大是妙境,第点出‘心远’、‘真意’,翻觉亦有痕。

”[4]
名家对于《春望》的评价
宋·司马光《温公续诗话》:“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故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耐也。

近世诗人,唯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可知矣。

他皆类此,不可遍举。

” [7]
宋·方回《瀛奎律髓》:“此第一等好诗。

想天宝、至德以至大历之乱,不忍读也。


明·钟惺《唐诗归》:“所谓愁思,看春不当春也。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淡浅深,动夺天巧,百代而下,当无复继。


明·王嗣奭《杜臆》:“落句方思济世,而自伤其老。


清·何焯《义门读书记》:“起联笔力千钧。

……‘感时’心长,‘恨别’意短,落句故置家言国也。

匡复无期,趋朝望断,不知此身得睹司隶章服否?只以‘不胜簪’终之,凄凉含蓄。


清·吴见思《杜诗论文》:“杜诗有点一字而神理俱出者,如‘国破山河在’,‘在’字则兴废可悲;‘城春草木深’,‘深’字则荟蔚满目矣。


清·陈衍《石遗室诗话》:“老杜五律,高调似初唐者,以‘国破山河在’一首为最。


近代·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引吴汝伦曰:“字字沉著,意境直似离骚。


近代·郁达夫《奉赠》诗之五:“一纸家书抵万金,少陵此语感人深。


近代·李庆甲《瀛奎律髓汇评》引纪昀曰:“语语沉着,无一毫做作,而自然深至。


现代·顾随《驼庵诗话》:“(首联)在雄伟中有秀雅,壮美中有顾优美。

”现代·萧涤非《杜甫诗选》:“关于‘感时’句,有人认为花并不溅泪,但诗人有这样的感觉,因此,由带着露水的花联想到它也在流泪。

按果如此说,溅字就很难讲通……溅是迸发,有跳跃义。

……故此处‘泪’仍以属人为是,所谓‘正是花时堪下泪’也。

又白居易《闻早莺》有‘鸟声信如一,分别在人情’,可与‘鸟惊心’互参。

” [11]
现代·徐应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曰:“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

名家对于《雁门太守行》的评价
王谠《唐语林》:李贺以歌诗谒韩愈,愈时为国子博士分司,送客归,极困。

门人呈卷,解带旋读之,有篇《雁门太守》云:“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却缓带,命迎之。

王得臣《麈史》:长吉才力奔放,不惊众绝俗不下笔,有《雁门太守》诗曰:“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射日金鳞开。

”王安石曰:“是儿言不相副也。

方黑云如此,安待向日之甲光乎?”
曾季狸《艇斋诗话》:李贺《雁门太守行》语奇。

高棅《唐诗品汇》:刘云:有此一语方畅(“角声满天”句下)。

此等景不可无(“塞上燕脂”二句下)。

起语起。

赋雁门著紫土本嫩。

后三语无甚生气,设为死敌之意偏欲如此,颇似败后之作。

杨慎《升庵诗话》:或问:“此诗韩、王二公去取不同,谁为是?”予曰:“宋老头巾不知诗,凡兵围城,必有怪云变气,昔人赋鸿门有‘东龙白日西龙雨’之句,解此意矣。

予在滇,值安凤之变,居围城中,见日晕两重,黑云如蚊在其侧,始信贺之诗善状物也。


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刘辰翁曰:语少而劲,转出死敌意,愤咽。

范梈曰:作诗要有惊人句。

语险,诗便惊人。

如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照日金鳞开”,此等语,任是人道不出。

周敬曰:萃精求异,刻画点缀,真好气骨,好才思。

顾璘曰:词奇而俊,前辈所称。

陆时雍曰:“塞上燕脂凝夜紫”,“燕脂”二字难下;“霜重鼓寒声不起”,语甚有色。

周珽曰:今观其全首,似为中唐另树旗鼓者。

至末二句,雄浑尤不减初、盛风格。

……长吉诗大抵创意奥而生想深,萃精求异,有不自知为古古怪怪者。

他如《剑子》、《铜仙》等歌什,辄多呕心语,宜为昌黎公所知重也。

黄淳耀、黎简《李长吉集》:黎简:“声满天地”似昌黎“天狗堕地”之作篇中活句,贺其不愧作者。

“霜重”句即李陵“兵气不扬”意。

写败军如见(“半卷红旗”二句下)。

以死作结势,结得决绝险劲(末二句下)。

杜诏、杜庭珠《中晚唐诗叩弹集》:杜诏:此诗言城危势亟,擐甲不休,至于哀角横秋,夕阳塞紫,满目悲凉,犹卷旆前征,有进无退。

虽士气已竭,鼓声不扬,而一剑尚存,死不负国。

皆极写忠诚慷慨。

薛雪《一瓢诗话》:李奉礼“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是阵前实事,千古妙语。

王荆公訾之,岂疑其黑云、甲光不相属耶?儒者不知兵,乃一大患。

沈德潜《唐诗别裁》:阴云蔽天,忽露赤日,实有此景(“黑云压城”二句下)。

字字锤炼而成,昌谷集中定推老成之作。

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沉雄乃尔(“黑云压城”二句下)。

警绝(“霜重鼓寒”三句下)。

史承豫《唐贤小三昧集》:闪烁纸上(“黑云压城”句下)。

结更陡健。

王闿运《王闿运手批唐诗选》:长吉诗皆仅成章(“半卷红旗”二句下)。

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此篇盖咏中夜出兵,乘间捣敌之事。

“黑云压城城欲摧”,甚言寒云浓密,至云开处逗露月光与甲光相射,有似金鳞。

此言初出兵时,语气甚雄壮。

“角声满天”,写军中之所闻;“塞上胭脂”,写军中之所见。

“半卷红旗”,见轻兵夜进之捷;“霜重鼓咽”,冒寒将战之景。

末复设为誓死之词,以答君上恩礼之隆,所以明封疆臣子之志也。

”[4][7]
名家对于《赤壁》的评价
许顗《彦周诗话》:"杜牧之作《赤壁》诗······意谓赤壁不能纵火,为曹公夺二乔置之铜雀台上也。

孙氏霸业,系此一战。

社稷存亡,生灵涂炭都不问,只恐被捉了二乔,可见措大不识好恶。

"
纪昀等《四库提要》:"(许顗)讥杜牧《赤壁》诗为不说社稷存亡,惟说二乔,不知大乔乃孙策妇,小乔为周瑜妇,二人入魏,即吴亡可知。

此诗人不欲质言,故变其词耳。

"
何文焕《历代诗话考索》:"牧之之意,正谓幸而成功,几乎家国不保。

"
王尧衢《古唐诗合解》:"杜牧精于兵法,此诗似有不足周郎处。

"
名家对于《渔家傲记梦》的评价
黄苏评此词:浑成大雅,无一毫钗粉气。

(《蓼园词选》)
梁启超评此词: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词》中语。

(《艺蘅馆词选》)[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