徕卡VS康泰时

合集下载

单反相机自动对焦系统简史

单反相机自动对焦系统简史

进入数码时代之后,所有的数码单反相机都有自动对焦功能。

用久了习以为常就会觉得这是一项必备功能,于是对自动对焦怎么来的课题就不再深究。

事实上,今天的数码单反相机自动对焦系统年纪并不大,从第一台成功打开自动对焦单反市场的美能达Maxxum 7000起(1985年)也不过25年。

这25年中自动对焦技术年年进步。

目前的数码单反即使是入门级机身,也有多个对焦点及支持拍摄移动物体的各种功能。

这在十多年前是高级机身的专利,二十多年前多半是幻想,和最早的Maxxum 7000相比更快速且准确。

所以,这是一篇多少有些怀古的文章,大略介绍从最早自动对焦单反相机到独树一帜的康泰时AX(1996年)之间的演变,剩下来的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发展了。

早期自动对焦原型机和量产机自动对焦的研究起源甚早,譬如尼康在1971年的Photo Expo(美国芝加哥市)展出了装在F2机身上的自动对焦镜头AF Nikkor 85mm f/4.2(见下图),徕卡也在1976年Photokina 上展出了带自动对焦系统的Correfot原型机、又在1978年Photokina上展出了功能齐全的相机,不过这些机型都没有正式量产上市。

第一台正式量产上市的自动对焦相机是柯尼卡C35 AF(1977年,下左图),这是使用霍尼韦尔的Visitronic自动对焦系统的简单(俗称傻瓜)相机。

第一台有自动对焦功能的单反相机是宝丽莱在1978年推出的SX-70 Sonar OneStep(下右图)。

它使用装在机顶的声纳(sonar)透过超音波测量对焦距离进行自动对焦。

第一批自动对焦单反镜头第一波有自动对焦能力的单反镜头在1981年前后出现,它们是佳能FD 35-70mm f/4 AF和启能AF 50mm f/1.7(后来又加上了AF 35-70mm f/3.3-4.5);下左照片是佳能AL-1机身配FD 35-70mm f/4 AF,下右是启能CE-4s机身加上AF 50mm f/1.7。

康泰时C_Y卡口手动聚焦单反相机

康泰时C_Y卡口手动聚焦单反相机

C/Y 康泰时 卡口 手动聚焦单反相机图文/郭铁成康泰时是德国蔡司公司的照相机品 牌,二战后蔡司公司被划分为“东德”蔡 司和“西德”蔡司,“东德”蔡司用康 泰时品牌推出M42螺口单反相机,而“西 德”蔡司的镜间快门单反相机使用康泰弗 莱克斯为品牌,后来“东德”蔡司的相机 产品逐渐以百佳和潘太康为品牌,康泰时 品牌一度受到冷落。

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在相机中大量应用电子技术,这赋予单反相机更多的自动功能,而蔡司 的机身技术明显滞后,优秀的光学技术不 能产生应有的效益,在这种情况下,蔡司 和日本雅西卡公司的有识之士都意识到, 双方进行合作的时机已经成熟。

上世纪70年代初期,蔡司与雅西卡 联合开发了C/Y 卡口系统,重新启用康泰时品牌,生产了一系列优秀的35m m 单反 相机,全部以严肃专业摄影师和高级业 余摄影师为销售目标进行设计,康泰时 35m m 单反相机的镜头安装又可细分为C/ Y 卡口和C/Y-M M 卡口,后者是在前者的 基础上增加了机身测光系统控制光圈大小 的联动装置,以实现速度先决自动曝光和 程序自动曝光,以下分别介绍这些相机。

C/Y 卡口系列康泰时139 1 979年4月推出(图2),曝光模式有光圈先决自动、手 动和T T L 闪光自动;装备电子控制纵走式金属焦平面快门,快门调节盘上有1/1000~1s 、B 、A U T O 和X 共14档,自动曝光时速度范围1/1000~11s , X 闪光 同步速度1/100s ;硅光电二极管中央重点测光表,测光范围E V 0~18、感光度设 定范围I S O12~3200,有±2E V 曝光补偿和A E 锁;取景器放大率0.86×、涵盖率95%,聚焦屏中央有水平裂像圈加微棱镜环,取景画面右侧有15个发光二极管指 示的速度标尺和专用闪光灯状态指示,画面上方有光圈显示;该机有景深预览, 电子自拍机,卷片角度135°、预备角30°,热靴内有两个辅助触点,电源为两 枚1.5V 纽扣电池,机身尺寸135m m×86m m×50m m 、重量500g 。

“德味”的诱惑--【康泰时】铭镜

“德味”的诱惑--【康泰时】铭镜

“德味”的诱惑--【康泰时】铭镜毒性的特征:1、鏡筒手感冰凉、絲滑、沉重、結實,鏡片晶瑩透剔,鍍膜斑斕魔幻;藏家一類如數家珍,玩家一類測試搗騰,如癡如醉;一圈純銅夾幾片玻璃,讓世間多少豪傑設壇魔拜,盡折腰!2、對焦完全靠手,構圖基本靠走,廢片時常都有;貼圖變成放毒,品圖變為品毒;傳奇與傳說,在百年曆史中縱橫穿越、升華傳承;3、攝影回歸本真、浮華逐漸沉靜、指尖旋動純粹、眼眸見證清澈、創作賦予靈性;一旦擁有,則遁入鏡界修煉的如來空門,水鏡而鑒,火映而朗,禪鏡一心。

【蔡司的历史就是contax的历史】蔡司,这个创造了无数传说的光学巨人,在制作了一大批具有极高水准的高端产品的同时,对其低端产品仍然保持一丝不苟的态度。

有蔡司以后,享受超高成像质量不再是富人俱乐部的专利。

一支P50/1.7足以让你一窥摄影的精彩世界,仅仅千余元的P45/2足以和价格几倍于它的镜头抗衡!作为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生产厂商,一分钱一分货本无可厚非,但是蔡司做到了一分钱三分货。

以下是蔡司系列产品中历史最辉煌的传奇系列——康泰时最经典的镜头感言:【Y/C经典】Distagon T* 25mm F2.8Distagon 取名于Distance(距离),和Gonio(角度)。

由于SLR的特有的反光镜结构,所以不得不增加法兰距离,由Erhard Glatzel博士(同时也是Hologon的设计者)设计。

在Distagon的家族里有D16,D15,D18,D21, D25, D28和D35等。

这支Distagon 25/2.8 被称为“素人好きなレンJn7;”,行家里手的最爱!那谁谁,大师寇德卡不就是就是用D25吗!D25/2.8,早在Contarex时代就存在的老设计,80度的视角,仅仅比26mm稍微大一点点。

奇了怪了,视角和D28mmF2.8相近,光圈也一般大,相比之下D28mm还要锐利一些,可偏偏就要贵出近一倍的价钱?如果评论一张作品仅仅限于锐度的话,那么就说明你还处于初级阶段:一幅油画,凑到跟前看,仅仅是一笔一笔的油彩而已,后退几步以后它才是艺术。

contax镜头大全

contax镜头大全

提供参考价格特别说明:1.本来不愿意做这个吃力不讨好的事,网上口水实在太多,但看到不少网友急于想知道参考价格,还是不揣冒昧,略尽绵薄之力供诸同好。

2.手动镜头来源,基本都是六、七十年代的东西,那时中国还很穷,有几户人家买得起单反相机,只有欧美发达国家的人在享受。

所以现在国内淘宝上卖家大多是从国外买了再贩。

差价很大,说个网友提供的事例,他说自己在国外地摊上买梅耶标头,只要10~15欧元,折和人民币也就200元不到,而国内梅耶标头基本要卖500元以上,差价由此可见一斑。

因此,喜欢手动头的一定要善于等待,尽量捡信誉好、价格低的卖家多看几家比较,网上还是有几家比较平的,价格实惠的镜头很快就卖缺货了,所以要等待好价格出现再下手啊。

千万不要心急火燎,见了就下手,被暴利奸商忽悠啊。

3.英文很好的,可直接到英文易趣网购买,价格肯定比国内平,因为国内买家很多也是从国外网站、二手市场或地摊上淘来的。

4.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二手镜头集中的大城市的摄友,最好直接去店铺购买,现场试镜,买转接圈也方便对号入座。

5.二手镜头品相差异很大,所以价格差距也很大,但笔者认为以不影响拍摄画质、价格合理的为上。

6.只标一下中低端的镜头价格,高端的价格差距实在太大,不标为宜。

7.不要因为价格标低了,来回帖说,“这么便宜,你帮我买啊”其实我只是不想让奸商肆意抬价而已,现在已经比前几年炒高多了。

8.蔡司contax镜头有德产与日产之分,也有早期AE版本与后期MM版本(光圈刻度最后一个字体是绿色)之分,由于德产说起来是原厂制造,价格相对要比日产贵一点,摄友普遍认为德头发色比日产浓郁。

9.蔡司康泰时(contax)系列镜头产品线丰富,这30支镜头涵盖低、中、高三个层次,技术全面,从鱼眼、超广、广角、标头、中焦、长焦、超长焦、折返、移轴应有尽有,尤其可贵的是,即使最低端的1000元出头的50mm/1.7与135mm/2.8镜头,画质也是可圈可点,没有令人失望。

CONTAX Carl Zeiss T

CONTAX Carl Zeiss T

CONTAX Carl Zeiss T* 镜头已有 256 次阅读2011-11-06 00:36标签: CONTAX Carl Zeiss镜头CONTAX Carl Zeiss T* 镜头(转载自/club/bbs/14656_5_0_1.htm 资料收集)CONTAX(康泰时),被人们认为最纯正的蔡司头,出片锐度高,色彩纯正且有着很高的饱和度,焦外过渡自然。

用料足,加工精,远胜日系镜头产品,分为德产和日产两类,其标志是G或J,例如MMG、AEG是德国原产的,而MMJ、AEJ是日产的。

Contax Carl Zeiss T*(YC口)镜头:Contax YC口的镜头水极深,以功能分类,有MM型和AE型两种,以产地分类,又分为德产和日产,还有以镀膜颜色分类,前后期号码的差别,纪念版和普通版的差别,往往使得初涉Contax的色友们眼花缭乱,而不同种类镜头价格的巨大差异,更令人无从下手。

第一章全变焦配置相比日本厂家,Contax YC口的变焦镜头并不算多,这并不是说Zeiss公司不擅于设计变焦镜头,恰恰相反,由于蔡斯对于变焦镜头的设计是非常严谨的,因而使得其变焦镜头几乎支支是可以独霸一方的角色,而且,他们都有一个非常统一的名字——Vario-Sonnar。

这其中的Vario,就是变化的意思,意味着这支镜头是变焦镜头,这种人性化的命名方式,更是为蔡斯使用者津津乐道。

首先来说说标准变焦,Contax前后一共生产过5支标准变焦镜头,1.标准变焦(5支)Vario-Sonnar T* 28-85/3.3-4Vario-Sonnar T* 28-70/3.5-4.5Vario-Sonnar T* 35-70/3.4Vario-Sonnar T* 35-135/3.3-4.5Vario-Sonnar T* 40-80/ 3.5其中VS40-80是比较老的镜头,在90年代初期就已经停产,市场上存量很小,虽然有人说这支镜头有浓厚的德味,但是考虑到成色,价格和焦段均不是很合适,这里就不做推荐。

康泰时蔡司镜头的参数含义

康泰时蔡司镜头的参数含义
Sonnar (索纳镜头) 具有深厚的细节保真和色彩平衡功力。和普兰纳镜头成像润泽柔和不同,索纳的成像表现更加细致峭刻。常用于照片和电影的拍摄。
Distagon(迪斯塔根镜头)镜头视野极为开阔,广角和长焦表现都非常好。也是常用于照片和电影拍摄。
Tessar(天塞镜头)由3组4枚构成的镜头,最终成像不仅中心部分鲜明透亮,边角区域的细节也很清楚 ,适合照片拍摄。
Mutargon:减倍镜(又称广角镜),目前只用于索尼的数位摄影机。
T*镀膜:为多层式防反光镀膜,为蔡斯与禄莱(Rollei)所合作开发。
什么是卡尔蔡司认证镜头
卡尔蔡司认证镜头并不是卡尔蔡司镜头,简单说就是第3方制作的镜头,符合卡尔蔡司一系列的检测标准后,给予该镜头冠名---卡尔蔡司。
G——意味着该镜头在德国制造,在镜头对焦环下部印刷有白色字样[Lens made in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West Germany];
J——意味着该镜头在日本制造,在镜头对焦环下部印刷有白色字样[Lens made in Japan]。
下面简要介绍卡尔蔡司出品的几款镜头
Planar (普兰纳镜头)双高斯镜头,出色纠正各种镜头像差。此后,世界各地生产的各种品牌的标准镜头的设计无不受惠于普兰纳。
补充:
Distagon:为逆焦式的广角镜头设计,主用于18mm至35mm,特色是变形轻微且中央解像力高。
Biogon:为对称式设计,专用于连动测距式(RangeFinder)相机,解像力平均,但失光明显。
Hologon:专用于超广角的连动测距式相机,但比Biogon有更明显的失光,需用滤镜校正。
Tessar:“天塞镜头”,为标准的镜头设计,主要以四片三组镜片构成,特点:低变形且轻薄。

使用德系镜头的体会和进阶

使用德系镜头的体会和进阶

使用德系镜头的体会与进阶小学东蔡的体系相比西德来说相对简单,但是关系也是挺复杂的。

我也无力对之进行考辨,只能简单地说明它们各自的特点。

潘太康是德头的入门首选,价廉物美啊。

一般玩数码的首先都是玩原厂镜头的,潘太康和原厂头的色彩差别很大,浓郁而偏冷,有着德头固有的油润,比较能够给手动新手入门一种成就感。

我不是一开始就玩潘太康的,也只玩过它的29 2.8宝塔版,这应该是一只很能代表潘太康的镜头了,色彩很好也油润,但是边缘分辨率不够(虽然我当时还没有全画幅机身),对于广角头,我是比较看重中央和边缘的分辨率的。

这只镜头卖给了一个玩家,后来那玩家跟我聊,因为这个镜头,把手中所有的日头都出掉了,现在专玩手动德头。

这当然有些极端了,毕竟日头也不乏佳品。

czj,则是要比潘太康明显高了一个档次,也更能体现小学生的特点。

czj我用过它著名的三剑客,35 2.4红MC、50 1.8白MC、和135 3.5红MC。

135 3.5后来还换成了白银sonnar的135 4。

三剑客明显的特点是都有很强的近摄能力,相当全能。

所以,如果你想不通出门用什么镜头拍什么题材比较合适,那就带上三剑客吧。

这就如小学生一样,未来充满着无限的发展方向。

czj三剑客的色彩很鲜明,画质锐利,整体画面十分鲜锐、色彩明快油亮,这和小孩子的天性可谓是相得益彰了。

潘太康相对来说则沉郁了一些。

东蔡的色彩基调是热情奔放的,虽然这比较容易吸引眼球,但是显得不够内敛,不耐看。

而且在阳光比较强烈的情况下,反差大的问题一下子就暴露出来了。

这也是东蔡之为小学生的原因。

人,要能够对自己多一份控制,才能成熟。

中学就镜头来说,东德的meyer正属于这样一个离经叛道的镜头门派。

上面已经说了,czj镜头大部分场合是很好用的,但是唯独光比太大太强的时候会让人无所适从。

其实这也是大部分镜头的套路,日头更是如此。

meyer系则相反,大部分场合是不好用的,唯独光比很大很强的时候却很好用,色彩在阴天下普遍比较发闷,但在大太阳下则异常明快油润。

康泰时ContaxCarlZeissTPlanar1352

康泰时ContaxCarlZeissTPlanar1352

康泰时ContaxCarlZeissT*Planar1352康泰时 Contax Carl Zeiss T* Planar 135/2这只镜头是蔡司的镜头群里比较另类的一支。

为了淘它,我花了近二年时间,各中原因无法道明。

成像特点与Planar85/1.4比较,有相似之处,但是最大光圈比P85/1.4要容易掌握的多。

由于焦距较长,背景的整理更加容易一些。

虽然随着光圈的增加解像度不断增高,但是成像依然柔美,绝无生硬之感(F5.6以后稍有些偏硬的嫌疑)。

另外由于镜片数量少而带来的通透感无与伦比,弱光下既有超高的表现,独特讨好的色调更是他独门武器。

对红,兰,绿等原色就不用多讲了,这支头对浅色的再现简直就是绝品!在《蔡司神话的传说》里,中焦入围的仅有P85mmF1.2和这支P135mmF2。

蔡司的设计能力太强,仅仅用5枚镜片就造就了P135/2!镜片越少对装配的精度要求也就越高,5枚镜片的结构,不仅表明了蔡司设计上的大胆,也显示出蔡司对镜片的装配精度极大的自信。

反观佳能在他的 EF135L里镜片的数量就多出一倍,仅这一点就令人叹为观止。

和Distagon28/2一样Planar135/2过早的从Contax的产品线上消失,实在令人扼腕。

不过作为Contax的60周年纪念再版也足见蔡司对这支头的青睐。

仅仅五片玻璃就构成了最长焦距的Planar双高斯改良光学结构,显示了蔡司精密准确的镜头装配调校工艺。

对照Sonnar结构,P135/2更为接近这种结构,因而成像带有Sonnar的特点。

这枚镜头的一些镜片玻璃不再存世,更为P135/2增添了几分传奇色彩。

135/2是一枚很特别的镜头,兼有Planar与Sonnar的成像风格。

全开光圈的表现很接近Sonnar 180/2.8,柔中带锐,暖暖柔柔的,梦幻般的焦外,极适合拍漂亮MM;收小一档后便类似P100/2的特点,成像锐利,更漂亮的焦外成像。

P135/2的发色华贵,恰到好处的黄调彰显贵族般色彩,焦外柔美,层次丰富,分辨率很高。

徕卡RTK1200与拓普康X

徕卡RTK1200与拓普康X
-联合处理全站仪、GPS测量数据联合全站仪、GPS和DNA平差
-基本功能无须软件狗
Pinnacle
-中文界面
-包含各种GPS数据处理所涉及的应用模块。
-最新设计界面,界面友好。
面向未来GPS卫星设计
徕卡1200系列全部可以跟踪L2C码,在2003年GPS卫星加载L2C码后,徕卡接收机无须任何硬件改动即可与未来卫星信号兼容,2005年加载L3载波相位后,自动升级为3频RTK GPS
动态:10mm+ 1.5ppm
-实时处理:
静态:10mm+ 1.5ppm
快速静态:10mm+ 1.5ppm
动态:10mm+ 1.5ppm
DGPS: <1米
卫星跟踪
-12个并行L1/L2通道
-全波长载波相位
-SmartTrak净化跟踪技术L1L2载波相位完全独立且信号强度增加噪声减弱,智能净化跟踪技术是二十一世纪初开发的最新跟踪技术
-C/A码窄相关伪距比常规技术更有效地削减了多路径效应
- P码伪距或AS条件下自动切换为徕卡专利的精码伪距信号强度比互相关伪距强20倍
-20个并行L1/L2 GPS+GLONASS通道
-全波长载波相位
-共同跟踪技术。与Ashtech的Z跟踪技术相似。
-C/A码常规宽带相关伪距
P码伪距,AS条件下自动切换为佳瓦特自定义的伪距(信号强度比互相关伪距强10倍)。
2、RTK作业距离较短,抗干扰能力一般,性能不太稳定
3、设备无法互换
4、国内有两个维修中心,主要通过不同的代理商销售
与1200系列全站仪可以外业交换数据,提高工作效率30%
不能直接支持全站仪和测距仪
常规数据必须先单独归算

转接老镜头攻略大全

转接老镜头攻略大全

转接老镜头攻略大全首先我说下转接可以转接多少不同卡口的转接环,尼康AI,电影头C口,美能达MD,MC口佳能EF FD,M42口,柯尼卡AR口,徕卡M 口,雅西卡CY口,雷丁那DKL口,奥林巴斯OM口,索尼MA口,徕卡LR口,阿而帕ALPA口,爱克山泰口,禄来QBM口,宾得PK口,百佳PB口,徕卡M39口,康泰时G口,M3/4口,M42X0.75口,腾龙百搭口。

还有什么我想不出了。

反正这些都能转NEX机身,而且无限合焦!!下面说说我们常见的镜头吧老镜头分为:日系,俄系,东德,西德日系:主要是富冈,旭光,美能达,适马,腾龙,图丽。

(老镜头,佳能和尼康就不入列了)还有很多副厂的也不出席了。

我只选一些大家能很轻松拥有但是不是天价那种(我也只玩得起这种)一:富冈:Tomioka,本身並不是一個品牌,而是個大型光學代工廠,幫日本甚至許多德國品牌出鏡頭。

德國兩大日本代工品牌Revuenon 跟Beroflex,大多都是富岡光學派系的產品。

富岡光學派除了很稀少的本身品牌外,最大的旁支便是Mamiya跟Yashica這兩間公司了Tominon 55mm F1.4:在那個年代,只要是這個結構,一定是富岡做的。

這顆算是當年最出名的鏡頭,成像非常優異,絕對有德國水準。

橫跨超過10個品牌,很常見,不貴。

玛米亚mamiya:富冈auto版本的Mamiya,色彩大多很清麗,帶有陰柔的感覺(簡單說就是娘砲),有點接近大姑媽,但沒有那種暖調。

成像細膩綿密,但不是走銳利路線,可能因為這樣,到了現代才不受人歡迎。

SX版本可就了不起了,基本上就是Rollei的鏡頭,成像鮮明銳利,層次豐富,絕對有和蔡司不相上下的實力。

可惜因為SX出現的時間太晚,已經是M42的末期,所以无法打响名号。

SX版本都沒有A/M 开关,需要封頂針的接環才能使用。

28mm f2.8:非常優異的廣角鏡,不太容易見到。

(1000-1200左右)这个有2种口径我说的是58MM的,还有个49的不怎么样。

垂涎三尺的德国镜头

垂涎三尺的德国镜头
7.Voigtlander(福伦达),产地最为复杂。本来是西德名镜,因为市场策略失误,后来收归禄莱麾下,早期多为雷丁娜卡口,最近对焦距离变态地远,所以不太实用,但其成像品质一流,不在禄莱之下。禄莱在新加坡建厂后,此镜头也常常见到新加坡出产的,现在日本玛米亚与确善能多有代工或仿造。其镀膜为红色字的Color(真彩镀膜),但我怀疑其实就是HFT镀膜,其产品与禄莱几乎一样,镜片组设计,机构结构与外型都不变,只是品牌不同而已,但相对于禄莱价格要低,是用家的首选。
垂涎三尺的德国镜头
1.Pentacon(潘太康),这是最物美价廉的东德镜头。
2.CarlZeissJena(简称“CZJ”),是现在保有量最大,能出一流照片的镜头,东德品牌。
3.Meyer(梅耶),是出片特别细腻,高光层次保留得最好,色彩清淡,很接近西德风格的一类镜头。
4.Contax(康泰时),被人们认为最纯正的西蔡司头,出片锐度高,色彩纯正且有着很高的饱和度,焦外过渡自然,用料足,加工精,远胜日系镜头的产品。西德名品,日本也有制造,且量还很大。
焦内锐但不是太锐,焦外柔但不是太柔,亮部泛黄介乎明黄与土黄之间
暗部泛紫比酱紫轻点的紫,由于亮部和暗部存在对比色的偏色情况
所以有一种像油画绘画技法的感觉,现场感强
拍彩色时:色彩有种克制的感觉。不过火,不张扬。成像细致。反差适中。
说到油润。我想是成像细腻和明暗中的对比造成的。是对比度。不是反差。
成像耐看,厚重.色彩和层次过镀自然,锐中有柔,柔中带锐,平衡感好,绝对不是傻锐和夸张的色彩表现。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meyer也好pentacon也罢今天看来也只是一些低档镜头只是这些低档镜头成像并不低甚至有着迷人的魅力事实上它的低也只是分辨率低一些而已如果非要拿分辨率这项指标来衡量老头没法与现代镜头相比尤其很多朋友用分辨率来这项指标来进行比较用老德头与尼康的镜头相比尼康头一向以锐利著称非比这一点对于色彩层次细腻度过渡高光与暗部表现这些指标都视而不见你还算什么玩摄影的

老镜新拾之CarlZeissPlanar501.7T:康泰时小牛镜

老镜新拾之CarlZeissPlanar501.7T:康泰时小牛镜

老镜新拾之CarlZeissPlanar501.7T*:康泰时小牛镜康泰时被认为是蔡司最纯正的一直血统,其出品的镜头无一不是经典,以色彩真实,细节丰富著称。

本文的主角是康泰时的一支标头50/1.7,采用经典的Planar光学结构与大名鼎鼎的T*镀膜,这两者一出,定能称为牛头!引用网上的信息:"YC50/1.7是哈苏实验室评出的19只世界顶级镜头之一,其中YC50/1.7得分4.6分,比自家大哥YC50/1.4的4.5分还要略高。

"50mm是博主最不擅长的一个焦段,但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焦段,一是由于其视角最接近于肉眼,各种摄影需求通吃,二是技术最成熟,以前的挂机头就是50mm,三是超高性价比!!在德系老镜头中,50mm可以说是“镜”才辈出,如果单说蔡司的标头,除了这支头和它大哥Planar 50/1.4外,马马虎虎在同一级别的还有东蔡的两支头:Pancolar 50/1.8以及P版50/1.4。

博主没用过Planar 50/1.4,但东蔡的两只头都有,与这支Planar 50/1.7相比而言,Pancolar 50/1.8锐度相当,色彩真实度以及直出能力稍弱,虚化的柔和度稍弱,但也仅仅是稍弱而已。

东蔡的P版50/1.4(参考/s/blog_132bd5cbd0102wav2.html)色彩属于油润风格,解析度稍弱些,在暗光时的高光控制力度较弱。

综合下来,在二手市场的价格大概是东蔡Pancolar 50/1.8<东蔡50/1.4=康泰时50/1.7<康泰时50/1.4,博主认为是十分合理的。

很多时候,人们会把老的蔡司手动镜头与现代蔡司自动镜头作对比。

博主没有用过现代的蔡司头,原因就是太!贵!了!所以就摘取了网上普遍认可的较为理性的说法:“有人可能更喜欢今天市面上很多的蔡司ZF(尼康卡口),ZA (索尼卡口)与ZE(佳能卡口的)的镜头,认为这样的镜头与机身的配合更好些。

诚然是不错的,如果追求便捷,这种选择自然不会错,但其实这类镜头只是蔡司授权以日本确善能公司生产的蔡司镜头,素质上与原厂的康泰时还是有差距的,今天主要是使用了环保玻璃,但味道上更为通透,细节表现上还有不足,尤其高光的表现我个人认为新蔡司有对比康泰时(包括京瓷产的康泰时)还是有不足的。

康泰时蔡司-Contax Carl Zeiss 镜头玩家秀

康泰时蔡司-Contax Carl Zeiss 镜头玩家秀

第一章全变焦配置相比日本厂家,康泰时 YC口的变焦镜头并不算多,这并不是说Zeiss公司不擅于设计变焦镜头,恰恰相反,由于蔡司对于变焦镜头的设计是非常严谨的,因而使得其变焦镜头几乎支支是可以独霸一方的角色,而且,他们都有一个非常统一的名字——Vario-Sonnar。

这其中的Vario,就是变化的意思,意味着这支镜头是变焦镜头,这种人性化的命名方式,更是为蔡司使用者津津乐道。

首先来说说标准变焦,康泰时前后一共生产过5支标准变焦镜头,他们分别是:Vario-Sonnar T* 28-85/3.3-4Vario-Sonnar T* 28-70/3.5-4.5Vario-Sonnar T* 35-70/3.4Vario-Sonnar T* 35-135/3.3-4.5Vario-Sonnar T* 40-80/3.5这其中VS40-80是比较老的镜头,在90年代初期就已经停产,市场上存量很小,虽然有人说这支镜头有浓厚的德味,但是考虑到成色,价格和焦段均不是很合适,这里就不做推荐。

其余4支,都延续到最后期的生产,这其中最值得推荐是VS28-85,这支镜头市场上存量大,焦段覆盖广角到中焦,价格适中,而且全是后期的MM镜头,在功能上没有任何损失,充分具备一镜走天涯的基本条件。

最重要的是,这支镜头的成像质量在世界上所有的135标准变焦镜头中独占鳌头,在哈苏实验室的测试中,其得到了4.0的高分,位列标准变焦镜头首位。

虽然这支镜头的滤镜口径达到了变态的82,虽然有些蔡司使用者宣称此镜色彩稍淡,蔡司味不浓,但作为便捷性位先的标准变焦镜头,还有比VS28-85更出色的吗?顺便提一下,康泰时当年给VS28-85的定价是154000日元,按照日元/20=人民币零售价的规律,这支镜头市值7700元RMB,而现在可以以其一半的价格将其请回家,实在是超值。

对某些荷包不鼓的人来说,VS28-85二手近4K的价格似乎还稍贵,没关系,蔡司早已为你准备好了廉价的选择,这就是VS28-70,VS28-70是康泰时最后期的镜头,1997年才开始生产,这支镜头价格不贵,体积小巧,滤镜口径只有很普通的67,而且是康泰时YC唯一一支使用旋转变焦环变焦的镜头,在使用上非常方便。

我所用过的德头漫谈-——————徕卡R系、contax

我所用过的德头漫谈-——————徕卡R系、contax

我所用过的德头漫谈-——————徕卡R系、contax(转接邪派)开这个帖子很纠结,从转入手动后,就远离纷扰,安心研究摄影和镜头,偶尔上来看看,蜂鸟还是一样吵吵嚷嚷。

想想还是随笔写写,写到哪算哪吧,算作总结,算作给有兴趣的同志一点交流。

Romil同学已写过《我所用过的德头漫谈(给想入德头的兄弟一点参考和建议)》有关东德和西德禄来,洋洋洒洒数十页,独缺徕卡r系和contax高富帅,我觉得甚是可惜,不才试试将这段补齐,东拼西凑,泛泛而谈,当作一乐。

Romil同学原帖/viewthread.php?tid=864本人摄影水平还是在努力学习阶段,发发镜头照片,不谈德味,不参加口水。

一、前言写文章之前先解释我对几个问题的理解。

1、为什么推崇徕卡和蔡司老一代的摄影师,一直以拥有一台m系旁轴为最终理想。

感谢党中央,感谢政府。

@#¥%,才让我们如此接近徕卡(一个镜头还不到一平米房子),我们才拥有如此多的色彩。

喜欢徕卡蔡司的都是一些追求完美的极端分子,兵书二十二篇有云“从来没有哪一个品牌的粉丝们像徕卡的粉丝们这样重视镜头的号码;也从来没有哪一个品牌的粉丝们像徕卡的粉丝们这样重视镜头结像味道的细微变化。

徕卡始终拥有着摄材世界里最为坚定、最为“铁杆”的一群拥趸,他们遍布世界各地,并且通过Int ernet结成同盟,他们被我戏称为――“Leica原教旨主义者”。

对于他们,每一款镜头自何年何月开始设计,由谁设计,设计采用的结构是什么,中间经历了几度更改,每一次更改的理由和结果是什么,何时投入生产,生产工艺有无变化,生产了多少数量,每一批次的镜头号码是从多少到多少,各批次之间的用料有无变化,哪一批的用料、工艺最佳,各批次之间的结像特点有何变化,这种变化是否符合传统的“徕卡味道”,每一支新镜头第一次卖到了哪里,它到我手中时已经几易其主……MyGod!他们简直比徕卡厂的工程师还要严谨细致!谁会像他们那样对一支镜头的来历寻根问底到偏执的程度?这就是为什么外人戏称他们为“发烧友”的由来――得到一支梦寐以求的靓镜时的欢乐,被人欺骗后的痛苦悔恨,对藏品的百般珍爱呵护…..他们对器材的痴迷外人无法理解,他们甚至扬言:“生活本无乐趣,把玩徕卡已是唯一的避风港……”。

感受德味的毒 6款35mm经典镜头大盘点

感受德味的毒 6款35mm经典镜头大盘点

本文导航∙第1页:只有我负镜头没有镜头负我∙第2页:蔡司contarex 35mmF2∙第3页:爱展能35mmF2.5∙第4页:康泰时Distagon35mmF1.4∙第5页:安娜35mmF2.5白银版∙第6页:徕卡summicronR35mmF2∙第7页:福伦达35mmF3.4上个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审美和科技完美交织出来的一个巅峰,那是百家争鸣的时代,日本人还在很努力的与德国人的相机竞争,柯达与富士的胶卷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而最为难得的是,那个时代全民的审美水平都非常高,所以50年代到70年代制造出来的镜头,只要稍微有点名头能流传到现在的,一般都有些把玩的价值。

只有我负镜头没有镜头负我这批老镜头实在太多了,作为一个普通玩家,即使全部拥有,也不可能在有生之年对其逐一品位,与其囫囵吞枣,不如拥有其一二。

对这些镜头,可以爱得无以复加,但如果去批判,那一定是错了。

只有我负镜头,没有镜头负我。

徕卡35用任何一台数码相机或者底片,在任何一个场合,拍摄任何一种题材的同场对比,都是有失公允的。

因为每个镜头都有自己擅长的场合,主客场的差异,本身就不公平了。

Angenieux(爱展能)35mmF2.5老镜头主要玩的是镜味,所以我认为老镜头的评测可以对比,但只能作为辅助参考,而用家的长期使用体会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参考,并且这是一个比较私人的标准,每个人是有差异的。

而本文要谈的,是参考诸多玩家评论而得出的一个综合性的口碑。

1、蔡司contarex(牛眼)35mmF250年代末期,蔡司为了对抗徕卡日益成熟的旁轴系统,不惜工本,使用最好的材料,最精密的设计,制造设计出了contarex相机系统,获得了空前的口碑,唯一的确定就是贵,价格几乎是当时一台普通相机的10倍,contarex帮助蔡司回复了部分元气,不过最终仍然无法逃脱倒闭的命运,成为蔡司结业前最后的辉煌。

左边为蔡司contarex(牛眼)35mmF2Contarex俗称牛眼,牛眼35F2是系列里面比较特别的一只,因为蔡司单反广角里面,很少出现35F2这样的指标组合,而这恰恰是最重要的一个组合,因为综合使用率、光圈大小和体积来说,35F2是最佳的选择。

永远的记忆 康泰时经典相机回顾

永远的记忆 康泰时经典相机回顾

在 1 4 - 来 比 锡 展 览 上 ,东 德 蔡 司 展 示 了 世 界 9 9 ̄ 的
上 第 一 款 使 用 内 置 五 棱 镜 取 景 的 3 m II 反 相 机 Co t x 5 T单 na
它 是 当 时 Zei I On 有 产 品 ss k 所
中 最 漂 亮 的 相 机 之 一 , 价 格 比 徕 卡 更 昂 贵 ,对 焦 精 度 更 高 ,
蔡 司 的故 乡耶 拿和 工 厂 所 在 地 德 累 斯 顿 全 部 被 苏联 军
队 占 领 。 不 过 , 在 美 国 的 帮 助 下 , 卡 尔 ・蔡 司 1 6名 关 2
键 的 管 理 人 员 和 技 师 从 后 来 成 为东 德 的 地 区 转 移 出 来 ,
在 斯 图 加特 成 立 了 西德 蔡 司 。而 在 耶 拿原 来 的 工厂 , 也 称 为 卡 尔 ・蔡 司 , 即 东 德 蔡 司 , 推 出 了 标 记 着 “ Ca l r
不 过 , 到 了 1 37 , 由 9 年 于 第 二 次 世 界 大 战 的 爆 发 , 卡 尔 ・蔡 司 要 优 先 生 产 枪 炮 瞄 准 器 和 轰 炸 瞄 准 器 , 民 用 产 品 的 生产减 缓乃至停 止。 第 二 次 世 界 大 战 结 束 后 , 根 据 雅 尔 塔 条 约 ,卡 尔
COn a Ⅲ a。 之 前 它 还 推 t x
过 COn ax Ⅱ 的 改 进 型 Cont t
1 0 m 的 测 距 基 线 。 机 器 采 用 特 有 的 卡 口 设 计 , 可 以 0 m
更 换 不 同 的 卡 尔 ・蔡 司 镜 头 使 用 , 其 中 光 圈 最 大 的 镜 头 为 F . 。 C n a 总 共 生 产 了 6 , 在 这 6 中 卡 尔 ・蔡 司 15 o tX 年 年

康泰时

康泰时

虽然京瓷已经在2005年结束了单反照相机事业,但是其遗有数量庞大的YC口手动镜头,这些镜头素质非凡,无论是在胶片单反相机上,还是转接到数码机上,都具有相当的魅力。

Contax YC口的镜头水极深,以功能分类,有MM型和AE型两种,以产地分类,又分为德产和日产,还有以镀膜颜色分类,前后期号码的差别,纪念版和普通版的差别,往往使得初涉Contax的色友们眼花缭乱,而不同种类镜头价格的巨大差异,更令人无从下手。

如果对YC口镜头历史不够了解,这里推荐几篇文章,相信诸位阅读后就会有入Contax门的想法甚至冲动了。

=======================================================================bullcai 蔡司主义黯淡的光辉我的Contax Zeiss135F2DC Y/C卡口Carl Zeiss镜头年表anpiue Contax一些使用上的心得小蔡CONTAX演义=======================================================================言归正传,当各位对Contax的YC口镜头有所了解后,我们来讨论镜头的选择和搭配。

=======================================================================第一章全变焦配置=======================================================================相比日本厂家,Contax YC口的变焦镜头并不算多,这并不是说Zeiss公司不擅于设计变焦镜头,恰恰相反,由于蔡斯对于变焦镜头的设计是非常严谨的,因而使得其变焦镜头几乎支支是可以独霸一方的角色,而且,他们都有一个非常统一的名字——Vario-Sonnar。

这其中的Vario,就是变化的意思,意味着这支镜头是变焦镜头,这种人性化的命名方式,更是为蔡斯使用者津津乐道。

平民化的贵族——康泰时

平民化的贵族——康泰时

平民化的贵族——康泰时康泰时,1932-2005,这是这个品牌的⼀⽣,出⾝望族却⼜命运多⾇,历经⼆战,后被寄养他乡,最终被⽣母养⽗彻底放弃。

即便如此,康泰时依然是20世纪相机中的贵族,或者也可以说正因为如此曲折的经历,才让康泰时如此传奇。

说到康泰时,必然绕不开它的⽣母—蔡司光学,这家德国百年光学巨头创造了太多的光学奇迹,德国⼈严谨追求极致的精神加上运⽄成风的制造⼯艺,即使是⼏⼗年前的镜头,现在依然表现⼒出众。

所以康泰时的辉煌与蔡司有着直接的关系。

⾪属于蔡司集团的蔡司依康公司于1932年推出了第⼀款康泰时旁轴相机,⾃此拉开了康泰时这个品牌的序幕。

⼆战后的美苏冷战时期,德国分裂为东德和西德,美苏都知道蔡司的价值,抢设备抢⼈才,蔡司也被分裂成东蔡司和西蔡司,康泰时品牌继续由西蔡司保留,⽽与之对抗的东蔡司创建了东德光学联合体,并推出了两个品牌Pentacon 和 Pentax,从注册的这两个品牌名字中也能看出关系的微妙,Pentacon和Pentax两个单词最后的三个字母合起来正是Contax, 不知道是东蔡司内⼼的不屈还是对国家分裂的⼀种影射呢。

最后Pentax 品牌于1958年被卖给了⽇本旭⽇光学,也就是今天的宾得。

1989年柏林墙被推倒,德国统⼀,东西蔡司也再次合并,Pentacon品牌却在同年选择了独⽴出蔡司集团,不过没过3个⽉就被施耐德集团收购。

康泰时的第⼀个养⽗,来⾃另⼀个⼆战战败国⽇本,20世纪70年代,经历了战后复兴和经济腾飞的⽇本,相机制造业⽔准已⾮常⾼,良好的成本控制以及代表未来趋势的电⼦技术让⽇本相机对德国相机造成了巨⼤的市场冲击,西蔡司于1972年宣布停产康泰时,这也是是康泰时第⼀次被停产,不过更准确地说应该是暂停和调整,西蔡司并未完全放弃康泰时,⽽是希望在⽇本给康泰时寻找⼀个养⽗,⼀起来经验这个品牌。

最终西蔡司选中了⽇本的雅西卡作为机⾝的制造⽅,并在隔年就联合雅西卡宣布复活康泰时品牌,此前拥有纯正德国⾎统的contax变成了德⽇混⾎,contax也变成了CONTAX,C/Y卡⼝蔡司镜头的篇章就此开启。

徕卡VS康泰时

徕卡VS康泰时

徕卡VS康泰时(转载)徕卡、康泰时可谓世界上生产135相机鼻祖,七八十年来,世界各国生产的135相机无论从外表还是其内部结构,都无不以徕卡、康泰时相机为蓝本,尤其是日本的尼康,佳能两大名牌,早期产品更是全部仿造,有的光看外表很难分辨哪是德国产品,哪是日本产品。

可见徕卡、康泰时相机对世界相机制造业的重大影响。

徕卡和康泰时相机都有两大系列。

徕卡主要有M型与R型,M型是以1954年生产的M-3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系列机身、是传统的旁轴式双影重叠对焦相机,R 系列是以1964年设计的徕卡福来为蓝本的单镜头反光镜箱相机。

徕卡M型相机全部为纯机械手动相机,M-6为例,它于1984年投放市场至今已16年,仍大受摄影界人士的欢迎,它可誉为当今旁轴相机制造之顶峰。

M-6型相机机身紧凑小巧,过电顺畅,快门轻盈,便于携带,利于抓拍可自动更换取景范围,机身制造精良经久耐用。

缺点是更换90mm以上长头取景框变得太小不利于取景,另不便于使用偏振镜,不利于微距摄影,使用广角的摄逆光,很难判断镜头是否进光,没有多次曝光装置,由于是横走式帘布快门,所以闪光同步达不到1/100秒以上,康泰时老式旁轴相机有I II III IV型,由于性能无法与徕卡旁轴相机比故于七十年代初期停产。

70年代康泰时终于寻找到了海外合作伙伴-日本雅西卡相机公司,于1974年在西德科隆博览会上推出了日德合作生产的康泰时RTS型相机,使康泰时相机生产开始了新纪元。

近年康泰时推出的GG2也是旁轴相机,不过它是自动聚焦自动过电自动倒片的全自动相机。

G1、G2相机最值得称道之处是它的光学取景器,它把传统的旁轴式相机变框取景器,改成光学变焦取景器,取景器可根据机身所安镜头焦距,变成实际镜间焦距取景器,这样大大方便了使用90mm以上焦距镜头人士,G2的闪光同步达到了1/200秒,开拓了闪光摄影领域。

G1、G2虽然使用方便,但总给人一种高级傻瓜机的感觉,少了人为控制曝光对焦搞创作的乐趣。

Contax康泰时

Contax康泰时

Contax(康泰时)康泰时(Contax,或译康泰克斯)原为德国蔡司公司(德文为ZeissIkon,蔡司·依康)于1932年生产旁轴相机(RangeFinder)所使用的品牌。

两德时期,蔡司公司也一分为二。

西德蔡司以Contax品牌继续生产旁轴相机,东德蔡司则开始生产M42接环的单反相机(SLR)。

东德蔡司一九五一年和西蔡商标纠纷后,东蔡商标改用潘太康Pentacon、百佳Praktica,而西德蔡司的Contax相机后来于1961年停止生产,康泰时品牌暂时陷入沉寂。

1971年,西德蔡司与日本福冈系Yashica公司合作,康泰时在日本获得重生,并成为Yashica公司使用卡尔·蔡司镜头的高级相机品牌(此时的CONTAX所有的字母均为大写),低端相机则为雅西卡Yashica,由于技术相似,只是定位不同,所以雅西卡和康泰时有很多相似之处,也称为―平民蔡司‖。

Yashica公司于1983年被京瓷公司併购,京瓷公司继续使用康泰时品牌。

京瓷2000年底推出世界首部量产数码相机Contax N Digital,由于价格很高,技术并不成熟,市场反应很差。

京瓷于2004年砍掉数码相机业务,2005年停产手动单反镜头、彻底退出这一产业,并于4月11日宣佈自该年9月起终止康泰时事务,康泰时品牌第二次被束之高阁。

目录1 蔡司公司(Zeiss Ikon)的产品1.1 Contax旁轴相机系列1.1.1 Contax旁轴相机机身1.1.2 Contax旁轴相机用镜头群1.2 单反反光镜Contax/Pentacon系列1.3 康泰单反相机Contaflex 系列2 Yashica、京瓷机型2.1 C/Y系列机身2.2 Y/C卡口镜头2.3 G系列机身及镜头2.4 N系列机身及镜头蔡司·伊康(Zeiss Ikon)的产品Contax旁轴相机系列使用底片之片幅大小比照Leica相机,外形与Leica的圆角造形不同,基调为方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徕卡VS康泰时(转载)
徕卡、康泰时可谓世界上生产135相机鼻祖,七八十年来,世界各国生产的135相机无论从外表还是其内部结构,都无不以徕卡、康泰时相机为蓝本,尤其是日本的尼康,佳能两大名牌,早期产品更是全部仿造,有的光看外表很难分辨哪是德国产品,哪是日本产品。

可见徕卡、康泰时相机对世界相机制造业的重大影响。

徕卡和康泰时相机都有两大系列。

徕卡主要有M型与R型,M型是以1954年生产的M-3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系列机身、是传统的旁轴式双影重叠对焦相机,R 系列是以1964年设计的徕卡福来为蓝本的单镜头反光镜箱相机。

徕卡M型相机全部为纯机械手动相机,M-6为例,它于1984年投放市场至今已16年,仍大受摄影界人士的欢迎,它可誉为当今旁轴相机制造之顶峰。

M-6型相机机身紧凑小巧,过电顺畅,快门轻盈,便于携带,利于抓拍可自动更换取景范围,机身制造精良经久耐用。

缺点是更换90mm以上长头取景框变得太小不利于取景,另不便于使用偏振镜,不利于微距摄影,使用广角的摄逆光,很难判断镜头是否进光,没有多次曝光装置,由于是横走式帘布快门,所以闪光同步达不到1/100秒以上,康泰时老式旁轴相机有I II III IV型,由于性能无法与徕卡旁轴相机比故于七十年代初期停产。

70年代康泰时终于寻找到了海外合作伙伴-日本雅西卡相机公司,于1974年在西德科隆博览会上推出了日德合作生产的康泰时RTS型相机,使康泰时相机生产开始了新纪元。

近年康泰时推出的GG2也是旁轴相机,不过它是自动聚焦自动过电自动倒片的全自动相机。

G1、G2相机最值得称道之处是它的光学取景器,它把传统的旁轴式相机变框取景器,改成光学变焦取景器,取景器可根据机身所安镜头焦距,变成实际镜间焦距取景器,这样大大方便了使用90mm以上焦距镜头人士,G2的闪光同步达到了1/200秒,开拓了闪光摄影领域。

G1、G2虽然使用方便,但总给人一种高级傻瓜机的感觉,少了人为控制曝光对焦搞创作的乐趣。

徕卡R系列相机均为单镜头反光相机,第一款徕卡福徕、第二款徕卡SL、第三款SL2均为横走式帘布快门并均为纯机械相机,均有机内测光系统。

R3、R4R4s、R5、R7、R8均为电子控制快门相机,R6、R6.2又为全机械相机。

我个人认为徕卡R系列中的电子相机不是很成功,使用中除镜头外,总给人一种使用日本美能达XD的感觉,并且有些机型返修率很高。

按理说徕卡相机应是相机中的佼佼者。

制造是惜功本的,但让人不解的是,徕卡R系列相机中(R6.2也不例外)的卷片轴是个四插的塑料件,我从徕卡SL到现在的R型机中发现多起塑料片插折断现象,(因它与美能达XD的片插几乎一模一样,美能达XD机就发现多起片插折断现象)这个器件换成金属的岂不更好。

我很欣赏康泰时STR系列机身,尤其是近年推出的RX、ST、AX、167等。

有些机身中的反光镜,据说使用了独特的电机控制,利用电机的正反转控制反光板上下,这样反光板上下匀速运动减少了震动,使快门声音很宁静,其中AX、RX、RTSIII 的快门声响与徕卡M-6不相上下、并且人机工程设计较为合理,使用者感到握持徕卡R型2.8/90mm镜头
很舒适、且功能一应俱全。

康泰时机身由于在日本生产,成本相应较低故售价较徕卡低廉。

镜头是相机底片成像质量好坏的关键,先说镜筒。

在镜筒制造方面,徕卡不论是M型还是R型镜头,都遵循了用料厚重制造精良的优良传统。

徕卡R型 2.8/90mm 镜头,它的外筒是用硬质铝合金制造,内筒是用黄铜制造,这样工差小经久使用调焦也不会旷。

徕卡M型F2/90mm镜头俗称大头九,它的光圈页片是12片,不管
光圈收细哪一档,光圈都是圆型的,保证了光圈值的正确性。

康泰时镜头在用料方面比徕卡逊色许多,很多镜头内外筒都是铝合金制造,有些镜头用的时间一久,螺纹油干涸,镜头调焦非常困难。

中国在80年代曾进口过一批康泰时159型套机,配以F1.4/50mm、F2.8/28mm、F2.8/135mn三支镜头,多年后这批镜头中的F1.4/50mm 头有很多发现光圈片被镜筒漏油粘死,需要拆开修理。

尤其F2.8/28mm镜头有的光圈收缩有困难,拆开研究,是因为镜头光圈片上面的压环是塑料制做,用的时间久了变形所致,这种问题一般不太好解决,这是需要制造厂商加以改进的地方。

康泰时F2.8/85mm索纳镜头,比起徕卡90mm镜头显得单薄了许多。

徕卡M型F2/90mm镜头
康泰时F2.8/85mm镜头
德国的蔡斯工厂已经有150多年的制造光学镜片的历史,世界上著名的相机如哈苏、林好夫,仙娜、禄徕甚至个别徕卡也配置过蔡斯镜头,蔡斯镜头享誉天下,蔡斯设计的柯克、天塞、双高斯等结构镜头一直延续至今,即便现在用电脑设计镜头,它们的结构亦是从前边演变而来。

徕卡镜头生产要晚于蔡斯,很多镜头结构是从蔡斯镜头而来,从结构上讲二者没有多大区别,只是在镜片冶炼过程中的工艺和配料各有千秋罢了。

评价一支镜头的好坏要看它的综合指标,不能单一追求解像力如何。

蔡斯镜头和徕卡镜头各有特色。

我认为徕卡镜头拍出的东西层次丰富,黑白灰过镜头拍出的东西层次丰富,黑白灰过渡很自然,如果是彩色片的话,彩色反应出来很稳重中间色调好,色彩很柔和有点阴柔之美。

蔡斯镜头反差略高于徕卡镜头,线条分明,色彩艳丽,饱和度高给人以阳刚之美。

下边两张图分别是用康泰时镜头和徕卡镜头所拍,人眼一般很难分辨。

总之,我个人认为徕卡、康泰时都是世界顶级相机,所置器材要根据自己的工作环境和需求来决定,经济实力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徕卡、康泰时同为屠龙剑,无须论短长,希望使用者能在艺术创作领域里大展身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