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研究

合集下载

滇池污染调查报告

滇池污染调查报告

滇池污染调查报告滇池是中国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中国四大淡水湖之一、然而,近年来滇池面临着严重的水污染问题。

本文将对滇池的水污染问题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首先,滇池面临的主要污染源是农业和工业活动。

农业活动中的化肥和农药进入湖泊,增加了湖水中的营养物质含量,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同时,工业废水不经过处理直接排入滇池,造成污水中的化学物质和重金属超标。

其次,滇池的水质持续下降已经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滇池的水质已经无法满足居民的生活用水需求,很多居民被迫购买瓶装水。

此外,滇池的水生生物数量大幅减少,严重威胁到湖泊的生态平衡。

为了解决滇池的水污染问题,政府和社会各界应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建立和完善湖泊水污染监测系统,定期对滇池的水质进行检测和评估。

只有通过科学监测,才能及时了解水体的污染情况,为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其次,加强农业和工业污染的管理。

对于农业活动,政府应该鼓励农民采用有机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

对于工业企业,要求其建立废水处理系统,并定期检查和维护设施,确保废水排放符合相关标准。

此外,加大投入,加强滇池水环境治理力度。

政府应该增加资金投入,用于修复湖泊的生态系统和提高水质。

开展湖泊植物治理和湿地修复工程,改善滇池的自净能力。

最后,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水污染问题的认识,鼓励大家从自身做起,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总之,滇池的水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只有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才能改善滇池的水质,保护滇池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

滇池流域保护治理研究与展望

滇池流域保护治理研究与展望

滇池流域保护治理研究与展望滇池流域保护治理研究与展望一、引言滇池作为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但长期以来存在着水质恶化、湖岸退缩、湖泊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给滇池流域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保护滇池流域的水资源,许多学者、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已经展开了一系列的保护治理研究,以寻找可行的措施和策略来解决滇池流域的问题。

二、滇池流域的现状和问题1.水质恶化:滇池水质受到污水排放、农业非点源污染、工业废水排放等因素的影响,湖泊富营养化现象严重,水质恶化已成为滇池流域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之一。

2.湖岸退缩:长期以来,滇池湖岸退缩问题严重,导致湖泊面积缩小,水体流动性增加,湖泊生态系统受到破坏。

3.生态系统退化:滇池湿地是滇池流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受到湖岸退缩、人类活动干扰等因素的影响,滇池湿地生态系统逐渐退化。

三、滇池流域保护治理研究1.水资源保护与管理:滇池流域的水资源管理是保护滇池的关键,研究人员通过调查水资源利用状况、制定水资源管理政策等方式,提出了一系列的水资源保护与管理措施。

2.湖岸退缩治理:对于湖岸退缩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加强湖岸植被保护、湖泊堤岸修复等措施,以减缓湖岸退缩的速度,保护湖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研究人员通过湿地保护、水生生态系统的修复等措施,试图通过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保护滇池流域的生态环境。

四、滇池流域保护治理的展望1.加强政策法规的制定:通过制定更加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政策,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促使滇池流域的环境保护工作得到有力推进。

2.加大投入力度:增加对滇池流域保护治理研究的投入力度,提高科研人员的研究绩效和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

3.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增强与国外科研机构和专家的合作与交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为滇池流域的保护治理提供战略指导和技术支持。

4.加强公众参与与宣传教育:通过加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开展环保主题宣传教育等方式,增强社会对滇池流域保护治理的认识和支持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滇池流域的合力。

滇池 治理方案

滇池 治理方案

滇池治理方案引言滇池(Lake Dian),位于中国云南省中部,是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泊和中国南部第六大淡水湖。

由于长期的环境污染和自然因素的影响,滇池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亟需治理。

本文将就滇池的治理方案进行探讨。

目标滇池治理的目标是恢复其生态功能,改善周边环境质量,提升水域水质,保护滇池的生物多样性,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好的水资源。

治理方案1.水污染治理滇池的水质受到工业、农业、城市污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治理水污染是保护滇池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具体措施包括:•强化污水处理:加大投资力度,建设更多的污水处理厂,提升污水处理设备的处理能力,确保污水排放达标。

•加强监管和执法:加大对污染源的监管力度,加强对污水排放企业的执法力度,确保污染企业按照规定进行治理。

•推广生态农业:减少农业对滇池水质的影响,推广有机农业和循环农业模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

2.水资源保护滇池是云南省的重要水源地之一,保护水资源是治理滇池的重要内容。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调度: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监测体系,及时获取水资源变化信息,合理调度水资源的利用。

•加强水资源保护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社会公众的水资源保护意识,倡导节水用水的生活习惯。

•加强水源地保护:建立水源地保护区,加大对水源地的保护力度,限制开发建设活动,确保水源地的水质和水量稳定。

3.生态环境恢复滇池作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湖泊,治理方案还应注重生态环境的恢复。

具体措施包括:•植被恢复:加大植被恢复的力度,通过植被的种植和保护,增加滇池周边的植被覆盖率,减少泥沙的外源输入。

•鱼类放流:组织鱼类放流活动,增加滇池的鱼类资源,恢复湖泊的生态平衡。

•水体整治:加大河道清淤、水体疏浚等方面的力度,保持水体的流动性和清洁度,促进水生态系统的恢复。

实施措施为了顺利实施滇池治理方案,需要以下的实施措施:1.专家团队的组建:成立滇池治理的专家团队,包括环境科学、水利工程、生态学等相关领域的专家,为治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

滇池水污染治理及防治对策研究

滇池水污染治理及防治对策研究
水污染治理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 关 键 词 : 池 ; 污染 治 理 ; 滇 水 总量 控 制 ; 水 济 滇 ; 行 方 式 引 运
中 图 分 类 号 :54 X 2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滇 池是 我 国著名 的高 原淡水 湖泊 , 属金 沙 江水系 , 于 昆 明市南 端 , 位 湖体 略 呈 弓形 , 弓背 向东 , 北 南 长 约 4 k 东西最 宽 处 1 .k 平 均水深 4 4 水 面积 30 m , 0 m, 2 5 m, .m, 0 k  ̄库容 1 . r 。滇 池具 有城 市供 水 、 29亿 I l 3 工 农业 用 水 、 蓄 、 调 防洪 、 游 、 旅 水产 养殖 等多 种功 能。 随着经 济社 会持续 发 展 , 池水 污染 日益 严重 , 滇 水质
劣于 V类 ( 如图 1 图 2 , 污染 极其 严 重 。而且 水 质 指 标 C D T 、 N和 C l 、 )水 O 、 P T h a浓度 呈 上 升 趋势 , 表 明滇池 富 营养化 和有 机污 染 日益加重 。 1 2 滇池水 污染 成 因 导致滇 池流 域水 环境 污染严 重 的原 因 , . 主要 有 以下 4个 方面 。 () 1 滇池 已进入 老 龄化 阶段 。滇池 至今 约有 3 0万 年 的 漫长 演 变历 史 , 4 在现 代 演 变过 程 中 , 面不 水 断缩 小 , 湖盆 变浅 , 滇池 目前 的水面积 仅 为古滇 池 的 2 % , 5 蓄水量 仅 为古 滇 池 的 19 , 池 已演 变 为半 .% 滇 封 闭性 湖泊 , 年平均 流 出水 量约 14 .9亿 f , 占蓄水量 的 1 %[ , 而导 致 湖水 置换 时 间 长 、 n 仅 3 1 3从 i 湖流 流速
严峻 。

滇池水污染治理研究

滇池水污染治理研究

第5卷 第1期2007年3月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Journal of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Res ources and Hydropower Research V ol 15 N o 11March ,2007收稿日期:2005211207作者简介:马巍(1976-),男,四川平昌人,博士生,工程师,主要从事水环境研究。

E -mail :mawei @ 文章编号:167223031(2007)0120008207滇池水污染治理及防治对策研究马巍1,李锦秀2,田向荣3,廖文根1(11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北京 100038;21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标准化中心,北京100044;31水利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交流中心,北京 100053)摘要:在总结滇池水污染问题及其成因的基础上,归纳得出湖泊老龄化、污染物超量排放、流域水资源匮乏、水流及物质交换不畅等是滇池水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增加区域水资源量、入湖污染物总量控制、水污染综合治理、改变滇池运行方式等水污染防治策略及若干关键控制技术,提出了滇池环湖入湖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定额,并结合滇中调水规划,模拟预测引水济滇的水环境改善效果及改变滇池运行方式的水环境影响,可为滇池水污染治理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滇池;水污染治理;总量控制;引水济滇;运行方式中图分类号:X 524文献标识码:A滇池是我国著名的高原淡水湖泊,属金沙江水系,位于昆明市南端,湖体略呈弓形,弓背向东,南北长约40km ,东西最宽处1215km ,平均水深414m ,水面积300km 2,库容1219亿m 3。

滇池具有城市供水、工农业用水、调蓄、防洪、旅游、水产养殖等多种功能。

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滇池水污染日益严重,水质急剧恶化,基本上10年下降一个等级(从20世纪60年代Ⅱ类下降到90年代劣Ⅴ类),水体富营养化异常严重。

滇池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

滇池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

滇池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一、滇池治理现状分析1. 水质污染严重滇池水质受到来自农业、工业和城市排放的污染物的影响,氮、磷、重金属等污染物浓度超标,严重影响了水质。

2. 生态系统恶化滇池的水生态系统受到了破坏,湖泊的富营养化和水华现象严重。

湖泊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威胁到了滇池的生物多样性和水资源利用。

3. 管理体制滞后滇池的管理体制存在不适应当下环境治理需要的问题,相关管理部门不够协调,管理手段不够完善,导致滇池治理工作难以有力推进。

二、滇池治理目标分析1. 恢复水质通过控制点源和非点源污染,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降低污染物排放,改善滇池水质。

2. 保护生态系统以生态修复为主要手段,恢复湖泊的自净能力,减少水华发生,保护湖泊的生态系统。

3. 完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的管理机构和协作机制,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完善监管和执法体系,提高滇池管理水平。

三、滇池治理措施分析1. 加大环保投入增加资金投入,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完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提高水质净化能力。

2. 生态修复工程开展湖岸带和水生植被建设,加强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恢复滇池的生态环境。

3. 完善管理机制健全滇池治理工作的组织体系,加强跨部门协作,完善法规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和治理效果。

四、滇池治理效果评估1. 水质改善情况随着滇池治理措施的实施,滇池水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水质指标逐渐趋向正常水平。

2. 生态系统恢复情况经过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滇池的水生态系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水华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

3. 管理效果评估滇池管理体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完善,管理水平和治理效果都有了显著提高。

五、滇池治理可行性评估滇池治理工作的实施,对于滇池的水质改善、生态系统恢复和管理体制完善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综合分析,滇池治理的可行性得到了初步证实。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案。

六、滇池治理展望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大滇池治理工作的力度与投入,推进滇池治理的各项措施。

昆明市关于滇池污染治理报告范文

昆明市关于滇池污染治理报告范文

昆明市关于滇池污染治理报告范文尊敬的各位朋友:今天就来给大家唠唠咱昆明滇池的污染治理这事儿。

一、滇池的“病症”滇池啊,以前就像一个生了重病的老人。

那湖水的颜色有时候看着都吓人,一股怪味儿,湖面上还时不时漂着垃圾。

为啥会这样呢?一方面,周围的生活污水直排滇池,就像好多人都往一个干净的锅里乱倒脏东西。

另一方面,农业面源污染也不少,那些化肥、农药随着雨水就流进滇池了。

还有啊,一些工业废水也偷偷摸摸地往滇池里跑,这简直就是雪上加霜。

二、治理措施——对症下药。

# (一)污水治理。

1. 生活污水。

咱就先从生活污水下手。

政府花了大力气来修建污水处理厂。

就像给滇池周边的每个小区、村子都安上了一个大“净水器”。

现在污水都得乖乖地先进污水处理厂,经过一道道工序,把脏东西都去除掉,变成干净的水才可以放出来,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随便乱排了。

而且,还铺设了好多污水管网,把分散的污水都集中起来,就像把乱跑的小羊都赶到羊圈里一样。

2. 工业废水。

对于工业废水那可是零容忍啊。

环保部门就像一个个严厉的警察,天天盯着那些工厂。

要求工厂必须自己先把废水处理到合格标准才能排放,如果不听话,那就狠狠处罚。

很多工厂都更新了自己的污水处理设备,现在排放的废水都干净多了。

# (二)农业污染治理。

农业面源污染也不能忽视。

咱们开始推广绿色农业,告诉农民伯伯们少用那些污染大的化肥和农药。

还搞了一些示范田,让大家看看用生态的方法种地,产量也不会低。

同时呢,在农田和滇池之间搞了一些生态隔离带,就像给滇池围上了一层防护网,把那些可能流进滇池的脏东西都拦住。

# (三)湖泊清淤与生态修复。

1. 清淤工程。

滇池里堆积了好多淤泥,这些淤泥就像滇池肚子里的坏东西,散发着臭味还占地方。

于是就开始了大规模的清淤工程。

这就好比给滇池做一次大扫除,把湖底的淤泥都清理出来。

这可是个大工程啊,各种大型设备在湖里忙活着,就像一群勤劳的小蜜蜂在清理自己的蜂巢。

2. 生态修复。

光清理还不够,还得让滇池自己有恢复健康的能力。

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

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

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0年)2007年11月目录第一章水环境状况 (3)第一条社会经济状况 (3)第二条“十五”计划项目完成情况 (3)第三条水污染物排放现状 (3)第四条水环境质量状况 (4)第五条污染成因分析 (5)第六条水环境压力分析 (5)第二章指导思想与原则 (6)第七条指导思想 (6)第八条规划原则 (6)第九条规划时段 (7)第三章规划目标 (8)第十条总体目标 (8)第十一条水质目标 (8)第十二条污染控制目标 (9)第四章规划任务 (9)第十三条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 (9) 第十四条完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大力削减城镇污染 (10) 第十五条加强环境综合治理,逐步改善湖泊生态功能 (11) 第十六条严格实行环保准入,全面控制工业污染 (13)第十七条规划项目与投资估算 (13)第五章保障措施 (14)第十八条加强统一领导,落实目标责任 (14)第十九条强化环境法治,依法追究责任 (15)第二十条多方筹集资金,落实规划项目 (15)第二十一条完善监控体系,提升监管能力 (15)第二十二条加强科学研究,提供决策支持 (16)第二十三条鼓励公众参与,保护环境权益 (17)第二十四条实施规划评估,明确奖惩措施 (17)附表一水质状况表 (18)附表二水质目标表 (19)附表三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项目表 (20)附表四流域综合整治项目表 (22)附录重点监管企业清单 (26)第一章水环境状况第一条社会经济状况滇池流域涉及昆明市主城区(包括五华、盘龙、官渡、西山四区)、呈贡县、晋宁县和嵩明县,流域面积2920平方公里,是云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

2005年,流域内人口332万人,城镇化率超过80%;流域内GDP 844.6亿元,占昆明市GDP的79.5%。

第二条“十五”计划项目完成情况《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中,“十五”期间共安排新建项目26个大项,计划投资77.99亿元;“九五”续建项目12项,实际投资10.41亿元。

滇池污染治理调查报告

滇池污染治理调查报告

滇池的治理和污染调研报告前言滇池是云贵高原上的一颗明珠,但近20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加重了流域生态环境压力,水体受污染,导致湖泊严重富营养化,滇池面临着水环境污染与水资源短缺的双重困境。

滇池污染问题也得到了国家及云南省、昆明名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九五”期间滇池被列为中国湖泊环境治理的重点。

希望通过此次的调研能引起全社会对滇池治理与污染的问题得到关注,让滇池尽快恢复她“高原明珠”的本色。

(一) 活动主题滇池的治理与污染(二) 调研目的为了让大家了解滇池的现状,重视起对滇池的保护,恢复滇池“高原明珠”的美誉。

(三) 调研方式网络调研(四) 调研对象在读大学生调查结果与分析1.你是通过何种途径了解到滇池的环境状况的滇池被污染了这是作为大家都知道的,但是我们更应该做的就是知道她被污染了就应该去保护她。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的人是自己所见滇池被污染的环境状况的;还有一些人是通过媒体报道知道的;少数的人则听别人说的。

不管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滇池被污染的环境状况,只要知道应该如何去保护滇池这是目前每位市民应该要做的。

2.滇池污染对你的生活有影响吗滇池的污染对周边的环境以及对昆明的天气影响是非常大的,它不仅是周边的环境恶化,还让昆明的天气在渐渐的发生着变化。

由此可见它同时也影响着市民的生活。

从调查中我们得到,一半以上的人都觉得滇池的污染对他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一些人觉得对他们的生活有一定的影响;很少的人认为对他们的生活影响很小。

总而言之,滇池的污染对市民的生活或多或少都产生着影响,特别是近几年昆明一直在干旱,若是滇池未被污染它肯定能为人们提供生活用水。

为了让滇池再次最大限度的发挥它的作用,我们都应该行动起来一起来保护滇池。

3.你认为目前滇池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面对滇池的污染,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很多,只有抓住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滇池的污染问题才能得到很好地解决。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人觉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水体污染,水质恶化;一些人认为水葫芦等水生植物等疯长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少数的人认为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水域中濒危动植物的死亡甚至灭绝。

滇池污染与治理的调研报告

滇池污染与治理的调研报告

滇池污染与治理的调研报告滇池是云贵高原上的一颗明珠,近几十年来,伴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加重了流域生态环境破坏,水质受到严重污染,导致湖泊严重富营养化,滇池面临着水环境污染与水资源短缺的双重困境。

滇池问题得到了国家及云南省、昆明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九五”期间滇池被列为中国湖泊环境治理的重点。

利用有限的时间,我对滇池流域的部分水质作了简单的调查,深入地了解国家对滇池治理的相关政策和取得的一些阶段性成果,试图提出一些治理滇池的方法和建议,希望通过我的一点实际行动能引起社会对滇池治理的关注,让滇池尽快恢复她“高原明珠”的本色。

滇池是我国的第六大淡水湖泊,地处长江、红河、珠江三大水系分水岭地带,属于长江流域金沙江水系,长江、红河、珠江三大水系分而流之,源近流短,无大江大河水注入滇池。

滇池流域面积为2920平方公里,是昆明人口最密集、人为活动最频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分布有五华、盘龙、西山、官渡、呈贡、晋宁、篙明7 个县区的40个乡镇,2005 年流域总人口332 万人。

流域内国内生产总值约占云南省的四分之一,占全市的83。

流域内主要有二十九条河流呈向心状注入滇池,包括盘龙江、大观河、东大河、船房河、乌龙河等。

滇池昆明城市扩大的下游,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人口不断增加,污染物产生量增大,沿湖土地又过度开发,湖滨生态带基本消失,三百多万人居住在滇池流域,每天用水量80 万吨以上,一年有毒有害的工业污水,2 亿立方的生活污水注入滇池,万顷农田施用的农药残留从广泛的面源最终汇入滇池,导致九十年代滇池严重富营养化,全湖水质劣v 类,水体的使用功能受到严重限制。

滇池污染是昆明近几十年发展中的最大损失,滇池污染损害了昆明的人居环境,破坏了春城的美好形象,降低了昆明的城市竞争力。

治理好滇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望。

为此,调查小组决定对这一课题进行调查。

滇池地理概况滇池呈南北向分布,湖体略呈弓形,弓背向东,东北部有一天然沙堤,长 4 千米,将滇池分为南北两部分,称为外湖和内湖;海拔1887.5 米,总面积311.338 平方公里,其中内湖面积10.67平方公里,外湖面积287.1 平方公里,湖长41.2 千米,最大宽度13.3千米,平均宽度7.56 米,最大水深11.3 米,平均水深 5.12 米,容积15.931 亿立方米;底质内湖肥,有很厚的淤泥,动植物残体、黑色,有极臭味,外湖较肥,褐黄色,有骸泥;上游河流主要有盘龙江、宝象河、新河、运粮河、马料河、大青河、洛龙河、捞渔河、梁王河…… 滇池位于昆明市南的西山脚下,其北端紧邻昆明市大观公园,南端至晋宁县内,距市区 5 公里,历史上这里一直是度假观光和避暑的胜地,居云南旅游省首位。

滇池污染调研报告

滇池污染调研报告

滇池污染调研报告滇池是中国最大的高原淡水湖泊,也是云南省的重要水资源和旅游景点。

然而,多年来,滇池的水质却一直面临着严重的污染问题。

本报告旨在调查滇池污染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改善滇池的水质。

滇池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城市污水的排放。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污水产生量也在不断增加。

然而,由于滇池周边城市的污水处理设施不足以应对大量的污水排放,导致很多污水直接排放到滇池中。

这些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废物和有毒物质,对滇池的水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农业面源污染。

滇池周边的农田广泛使用化肥和农药,这些化学物质在雨水的冲刷下流入滇池,引发水体富营养化和水华现象。

富营养化的水体会导致水中藻类过度繁殖,消耗水中的氧气,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滇池污染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首先,水质恶化导致了滇池的水生生物减少和生物多样性下降,损害了湖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其次,滇池是云南省的重要水资源,被广泛用于农田灌溉和城市供水。

水质污染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质量和居民的饮水安全,给云南的农业和旅游业带来了巨大损失。

最后,滇池的污染也破坏了滇池作为旅游景点的形象,降低了游客的兴趣和满意度。

针对滇池污染问题,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首先,加大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力度,提高处理能力,确保城市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再排放。

其次,推广有机农业和科学施肥技术,减少农田产生的农药和化肥对滇池的污染。

同时,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增加农田与滇池之间的隔离带,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输入。

此外,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管理也是解决滇池污染问题的关键。

建立滇池保护区并加强监测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滇池保护的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减少污染源的产生。

总之,滇池污染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来解决。

通过加强排污治理、农田管理和公众教育,相信滇池的水质将会逐渐恢复,为云南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滇池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

滇池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

滇池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1. 引言滇池位于中国云南省,是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中国四大淡水湖泊之一。

然而,长期以来,滇池面临着诸多环境问题,包括水质下降、水位下降、湖泊富营养化等。

为了保护滇池的生态环境,提高水质,保持湖泊的持续可持续发展,进行滇池治理成为当务之急。

本研究报告旨在对滇池治理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方案。

2. 现状分析2.1 水质状况近年来,滇池的水质严重下降,主要表现为富营养化、水体浑浊等问题。

造成水质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湖泊流域的农业、工业、城市生活的废水、污水排放,以及过度捕捞等人为因素。

2.2 水位下降问题滇池的水位长期下降,主要原因是来自流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水位下降不仅对滇池生态环境造成威胁,而且对滇池周边农业灌溉、城市供水等方面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2.3 生态环境保护需求滇池作为一个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和保护价值。

保护滇池生态环境,维护湖泊的生态平衡,对于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维护地方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3. 治理可行性分析3.1 技术可行性滇池治理需要运用一系列技术手段,包括污水处理技术、水资源管理技术、湖泊水质改善技术等。

现代科技和经验已经为滇池治理提供了很多有效的技术手段,可以从根本上改善水质和水资源管理。

3.2 经济可行性滇池治理涉及大量资金投入,包括水处理设施建设、生态修复工程、监测设备采购等。

然而,滇池的生态环境保护对云南省和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适当的资金投入能够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3.3 社会可行性滇池治理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参与。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公众对滇池治理的认识和重视,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湖泊的保护和治理,可以提高治理的可行性,并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 治理方案4.1 水质治理方案针对滇池的水质下降问题,可采取以下治理方案:•加强流域管理,控制农业、工业、城市废水的排放。

云南昆明滇池污染分析及治理

云南昆明滇池污染分析及治理

云南昆明滇池污染分析及治理摘要:滇池自古以来就享有高原明珠的美誉,是中国第六大的内陆淡水湖,滇池湖面海拔1885米,湖面南北长39公里,东西宽13.5公里,面积330平方公里,湖岸线长199.5公里。

但就是这么一个烟波浩淼、丰姿秀丽的湖泊如今正经受着一场毁灭性的浩劫,由于中国现如今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和人类发展的矛盾日益激烈,滇池的水体污染问题变得十分棘手,滇池水体严重富营养化,又错误的引进水葫芦这一外来物种净化水体,导致外来物种入侵,使得土著的动植物大量的死亡甚至绝迹,加之滇池自身的结构缺陷使和特殊地理位置使得滇池情况不容乐观,保护滇池已刻不容缓。

关键词:富营养化;物种入侵;结构缺陷;特殊地理位置Yunnan kunmingdianchi lake pollution analysis and governanceDianchi lake enjoys the reputation of the pearl of the plateau since ancient times, is the sixth largest inland freshwater lake in China, the dianchi lake, 1885 meters above sea level, the west lake, 39 kilometers long from south to north, 13.5 kilometers wide, covers an area of 330 square kilometers, lake coastline of 199.5 kilometers long. But is such a wide, beautiful outline of the lakes are now experiencing a devastating disaster, due to the rapid economicdevelopment of China toda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vironment and human contradictions increasingly intense, dianchi lake water pollution problems become very difficult, serious eutrophication of dianchi lake water, and errors of the introduction of water hyacinth this exotic species purifying water body, lead to invasion of alien species, native plants and animals a lot of death and even disappeared, together with structure defects of dianchi lake itself make special geographic position makes the dianchi lake and the situation is not optimistic, in respect of protection of dianchi lake.Key words:eutrophication;species invasion;structure defect;special condition目录1 引言 (4)2 水体富营养化研究 (4)2.1 滇池水体富营养化原因 (4)2.2 滇池水体富营养化危害 (4)2.3滇池水体富营养化的解决措施 (5)3 外来物种水葫芦入侵危害及对策 (6)3.1水葫芦的特征和危害 (6)3.2水葫芦的防治 (6)4 滇池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应对措施 (7)4.1造成滇池污染的地理因素 (7)4.2解决对策 (7)5 参考文献 (9)1 引言水,是生命之源,动物植物以及世界上的一切生命都离不开水,它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

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与富营养化控制战略研究_刘永

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与富营养化控制战略研究_刘永

第32卷第8期2012年8月环境科学学报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Vol.32,No.8Aug.,2012基金项目: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No.2008ZX07102-001)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and Management Technology Major Projects (No.2008ZX07102-001)作者简介:刘永(1980—),男,研究员(博士);*通讯作者(责任作者),E-mail :hcguo@pku.edu.cn Biography :LIU Yong (1980—),male ,professor (Ph.D.);*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hcguo@pku.edu.cn刘永,阳平坚,盛虎,等.2012.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与富营养化控制战略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32(8):1962-1972Liu Y ,Yang P J ,Sheng H ,et al .2012.Watershed pollution prevention planning and eutrophication control strategy for Lake Dianchi [J ].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 ,32(8):1962-1972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与富营养化控制战略研究刘永,阳平坚,盛虎,郭怀成*,周丰,向男,王翠榆,杨永辉,颜小品,陈星,张松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收稿日期:2011-11-08修回日期:2011-12-09录用日期:2011-12-31摘要:根据滇池水污染防治的决策需求,在系统分析滇池水环境演变趋势和评估演变诱因的基础上,以流域水环境承载力方案及容量总量控制方案为基础,提出了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中长期规划研究的方法体系,包括:问题驱动、调查诊断、规划基础、规划方案、评估调控、规划战略;提出了源头控制、工程控制和末端控制相结合的污染减排对策;通过构建3个尺度、8个分区及4个规划重点的流域污染减排集成体系及情景方案,来实现在2个规划期、3类水质目标、4种社会经济发展情景下的规划目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滇池富营养化控制的战略思路.关键词:滇池;富营养化控制;中长期规划;总量控制;战略文章编号:0253-2468(2012)08-1962-11中图分类号:X32文献标识码:AWatershed pollution prevention planning and eutrophication control strategy forLake DianchiLIU Yong ,YANG Pingjian ,SHENG Hu ,GUO Huaicheng *,ZHOU Feng ,XIANG Nan ,WANG Cuiyu ,YANG Yonghui ,YAN Xiaopin ,CHEN Xing ,ZHANG Song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he Key Laboratory of Water and Sediment Sciences Ministry of Education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Received 8November 2011;received in revised form 9December 2011;accepted 31December 2011Abstract :Lake Dianchi is one of the three lakes on Chinese central government's agenda for implementing immediate eutrophication and algal boom control.A six-step methodology framework on long-term watershed management planning wa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o meet the decision making requirements on eutrophication control.The framework is based on lake carrying capacity and Total Maximum Daily Load (TMDL )and consists of components including eutrophication diagnosis ,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TMDL and carrying capacity calculation ,planning tasks designing ,adaptive management ,and strategic solutions proposal.An integrated load reduction system was thereby designed to achieve water quality goals in two planning periods and under four watershed-scale development scenarios.The strategic solutions were then proposed for eutrophication control in Lake Dianchi.Keywords :Lake Dianchi ;eutrophication control ;long term planning ;TMDL ;strategy1引言(Introduction )湖泊富营养化是当前我国水环境领域的重大挑战之一,流域污染防治规划可以为湖泊治理提供引导性和前瞻性的总体思路与方案,因而“规划先行”已成为我国流域水环境管理的基本准则之一(吴舜泽,2009;郭怀成等,2010;宋国君等,2010).为此,自“九五”以来,国家针对重点湖(库)制定了一系列的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舒庆,2008).以滇池为例,国家先后批准实施了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规划、“十五”计划、“十一五”规划及补充报告(金相灿,2008;王红梅和陈燕,2009).在规划的指导下,“十一五”期间,国家和地方政府实施了滇池治理的“六大工程”,共投资约170亿元用于水质改善,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邓义祥等,2011).根据监测数据分析,2010年滇池草海和外海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比2009年分别下降7.95%和0.55%,外海2008—2010年平均TN 浓度比2007年下降19.7%.尽管滇池水质恶化的趋势得到了一定的遏制,但从时间序列的趋势分析结果来看,水质尚未在根本上得到改善,且仍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水质受外部自然条件变化的不确定性仍8期刘永等: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与富营养化控制战略研究然很大(王红梅和陈燕,2009;Yang et al.,2010;苏涛,2011).一方面,巨额的治理投资尚未带来根本性的水质改善,而另一方面滇池治理的工程规模仍将不断增大,因此亟需更为科学的滇池治理规划来指导进一步的污染治理与富营养化控制.就规划的时间尺度而言,之前的滇池规划基本上是短期规划,规划的编制基本上按照目标与指标设计、容量核算、负荷预测、规划方案设计等步骤,侧重于污染控制、生态修复和环境监管等方面的内容,尤其是短期实施的工程项目(吴悦颖和肖丁,2009;邓义祥等,2011).而对于滇池的水质恢复,目前更为需要科学的中长期战略规划.与当前的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体系不同,中长期战略规划设计的基本思路有几个显著的特征(刘永等,2006;潘珉和高路,2010;李新等,2011):①强调流域尺度上的系统性,这与“十一五”之前的规划主要以单个污染源为治理重点不同;②从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与水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来分析水环境问题并提出方案;③以流域水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开发提供约束性指标;④已有的5年规划通常侧重于工程实施,缺乏长期性、系统性和前瞻性的规划思路以及规划评估与反馈,而流域尺度的中长期规划与短期规划的目的不同,重点在于为湖泊治理提供战略思路和引导.据此,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中长期规划应重点关注几个问题:滇池水环境演变的系统评估及诱因识别;中长期规划目标的设定;与短期规划所不同的规划思路;流域尺度上以社会经济与水环境响应关系为基础的综合规划方案.在规划方法上,当前普遍存在基础数据缺乏系统性、模型边界和假设条件不清晰的缺点,因而定量决策的依据不充分.而在目前国内外的规划研究中,水环境承载力、容量总量控制、情景分析等方法已得到广泛应用(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2001;Havens and Walker,2002;Elshorbagy et al.,2005;Whiting2006;Zheng and Keller,2008;孟伟,2008;赵卫等,2008;Mahmoud et al.,2011):以水环境承载力为约束来调整流域(区域)产业结构和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以容量总量控制和情景分析为基础进行水质恢复方案设计.本文在系统诊断与评估滇池水环境系统演变趋势的基础上,构建了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中长期规划的方法体系,提出了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中长期规划的思路及空间布局型水污染控制方案;并探讨了滇池富营养化控制的战略.2研究方法(Methodology)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中长期规划的目标在于:①综合评估评估滇池水质变化态势及其流域水污染防治的实施效果;②系统集成集成滇池相关研究的基础科学问题及结论;③战略规划为流域水污染防治提供中长期战略规划方案;④决策支撑为中长期流域水污染防治提供技术、工程和管理决策支持,为滇池富营养化控制提供可能的战略途径.据此提出中长期规划的框架:①战略目标水质恢复的目标设定及实现程度与可能性,以及不同目标下的流域总量控制方案;②模式路径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情景和总量控制方案基础上的控源与减排方案;③适应调控评估、调控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水污染防治中长期决策方案.根据技术框架的3个主要部分,确定了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中长期规划研究的6个具体步骤:问题驱动→调查诊断→规划基础→规划方案→评估与调控→规划战略;并以流域水环境承载力方案及容量总量控制方案为基础展开(图1):①以流域水环境承载力为约束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和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并考虑到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来设计水环境承载力情景,作为水质恢复方案的输入条件;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约束要求,确定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规模、方向和速度.②以水环境承载力情景方案为依托,叠加流域营养物质输移模型的输出结果,得到滇池流域不同时期、不同情景下的污染源排放及空间分布,并将污染负荷输入水质模型中得到水质响应;在此基础上,确定总量的空间分配与不同子流域的污染物削减方案.依据不同规划分区的总量控制方案与不同情景下的源输入与排放,制定以分区为尺度的空间分异性污染控制规划方案,并汇总得到流域总体方案.在本研究中,确定了2个规划时段:中期2020年、远期2030年;根据滇池的Ⅲ类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和劣V类的水质现状,设计3个递推的水质目标规划情景为V类、IV类和Ⅲ类;基于流域水环境承载力方案确定了4个发展情景,即基本情景、积极开发、限制发展、优化发展(刘慧,2011).流域水环境承载力及4个发展情景的量化主要是基于开发的滇池流域“社会经济-水土资源-排放负荷”系统动力学模型及优化模型,流域营养物质输移和滇池水动3691环境科学学报32卷力-水质模拟分别基于HSPF 模型和EFDC 平台,容量总量控制与子流域分配方案则是基于不确定性“模拟-优化”模型(Lung ,2001;Pelley ,2003;周丰和郭怀成,2009).子流域尺度上的空间分异性污染控制规划方案是本研究的重点,为此,在容量总量控制及水环境承载力和流域发展情景的模型结果基础上,提出源头控制、工程控制和末端控制相结合的控制对策(图2)(黄小赠,2009;邓祥征等,2010;晁建颖等,2010).图1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中长期规划技术路线Fig.1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for long term water pollution controlplanning图2规划分区尺度水污染防治规划方案设计思路Fig.2Methodology details at the sub-watershed scale46918期刘永等: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与富营养化控制战略研究3规划思路与方案设计(Planning strategy and tasks )3.1问题识别与诊断3.1.1滇池水环境演变系统评估滇池的水环境演变呈现出如下几个基本特征(万能等,2008;杨逢乐等,2009;罗佳翠等,2010;北京大学等,2011):①水质恶化整体趋势有所遏制,水质污染类型发生转变;②水生植被面积减小、种类单一;③湖滨带严重退化;④蓝藻水华周年性爆发.从单纯的水质评价图3时间尺度的滇池水质变化Fig.3Water quality changes at the temporal scale5691环境科学学报32卷来看,目前滇池外海在V类 劣V类之间波动;从单项指标分析,表征有机污染的指标(如:BOD5、COD)基本维持在Ⅲ类以下,而主要的超标因子是TN、TP,尤以TN最为突出(图3).在时间尺度上,在过去的10 15年间,滇池外海的BOD5逐年下降,而TN和TP波动上升,因此TN和TP应为未来的控制重点.已有研究发现,滇池的蓝藻水华爆发频率从2月份开始逐月上升、到8月份达到最高后又逐月降低,直到翌年2月,呈周年性趋势(盛虎等,2011).3.1.2滇池水环境演变诱因识别深入分析发现,造成滇池富营养化演变的诱因主要包括(罗佳翠等,2010;北京大学等,2011):①流域内缺乏清洁水循环;②“十一五”之前的滇池污染防治,对于流域社会经济和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负荷高速增长估计不足,治理速度赶不上污染排放速度;③流域入湖负荷长期远高于滇池水环境容量、减排压力很大.研究表明,若使滇池外海水质达到地表水V类、IV类和Ⅲ类,需将入湖负荷在2009年的基础上分别削减54%、66%和80%(邹锐等,2011);另据污染负荷模拟与核算,滇池北岸主城区的点源和面源负荷占据主导,滇池水质改善的流域控制重点仍在北岸(李跃勋等,2010;北京大学等,2011).更进一步的滇池流域社会经济发展与水环境的影响分析发现,在不同的发展情景下,到2030年,流域常住人口规模在360 530万之间,城镇化率维持在91.4% 95.9%的高水平(刘慧,2011).滇池治理最大的挑战是人口和经济发展带来的污染负荷压力的持续增大.为此,北京大学等(2011)以水环境承载力为基础,提出了包括产业选择与提升、总人口规模控制、城镇人口优化分布、城镇化发展的集聚机制与政策环境在内的滇池流域产业和人口转移以及区域城镇化发展策略;但预计这一进程极具挑战并持久.一方面,滇池的治理要处理和削减由于城市人口的集中所带来的生活污染负荷;另一方面,却不得不面对更为迅速的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新的污染负荷的增加.因此,流域人口布局与产业结构调整、控源减排、湖泊生态恢复是滇池水质改善的关键途径.3.2规划分区为突出滇池流域子流域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并制定重点和分异性控制对策,在滇池110个子流域划分的基础上,根据流域污染负荷模拟结果,以子流域为基本单元,综合考虑土地利用、河流水系、污染负荷、预期发展等特征,确定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2个一级分区和8个二级分区(图4)图4滇池流域污染控制分区Fig.4Graphic demonstration of Sub-watersheds in Lake Dianchi3.3规划思路根据上述分析,本文提出的滇池水污染防治规划的总体思路为:以实现滇池水质持续性改善为流域污染控制的中长期目标;以流域水环境承载力与容量总量控制为约束,通过构建3个尺度、8个分区及4个规划重点的流域污染减排(抑增减负)集成体系及情景方案,为滇池水质恢复及生态修复提供外部条件(表1).其中,流域污染控制规划针对流域宏观尺度和8个分区,富营养化控制针对滇池湖体.3.4规划目标情景规划目标与指标的确定在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研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约束性和导向性作用.自“九五”规划以来,我国的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目标设定一直处于不停的反馈、评估与调整之中,规划目标要确保切实可行性、动态调整性等基本原则也得到了迄今为止最为广泛的认可(吴舜泽,2009).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中长期规划的目标与指标确定包括几个基本的步骤(图5):问题诊断→目标评估→趋势预测→情景分析→指标与目标识别.规划的指标和目标分为4个层次:水质和生态66918期刘永等: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与富营养化控制战略研究指标、水质目标、总量目标、管理目标,其中水质和生态指标确定为COD 、TN 、TP 和Chla.如前述,为了解不同水质恢复目标下的流域污染负荷削减情况,并为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与富营养化控制提供决策依据,在此以Ⅲ类、IV 类和V 类作为水质恢复的基本情景,对应的Chla 结果由EFDC 模拟得到.表1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中长期规划总体思路Table 1Strategy and tasks for long-term planning尺度对象规划出发点规划思路规划重点流域宏观尺度人口与产业流域人口、产业与水环境的协调性未来人口与产业布局及空间调整方向未来人口与产业发展的污染排放人口与产业调整的结构减排潜力如何削减增量与存量源头减排(抑增)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口布局调整,从结构上减少源头排放水资源外流域补水工程实施后,如何结合雨水资源化和中水回用,实现在水质改善前提下的滇池及流域生态用水保障优化调控滇池水质改善的流域内外水资源调度分配;构建跨流域的自然水、外引水、中水3个层次的水循环系统流域分区流域减排重点及潜力滇池北岸城区仍然是污染控制的核心滇池东岸是未来控制的重心,目前规划的定位在于预防为主滇池南岸是主要的农业产业调整区和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区以及高富P 区途径减排(减负)对C1、W2 W3区的市政基础设施完善,增大流域内外的中水回用量,减少入湖负荷;W4区预防为先,优先考虑低污染水的本区回用;W5 W7区要截留污染负荷,减轻入湖负荷压力;W1区的核心为陆地生态修复和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滇池湖体湖滨及湖体外海分步、分区生态修复外海蓝藻的抑制途径:入湖负荷削减、水动力改变与湖滨带恢复内负荷的清除与资源化途径清水稳态(转型)在湖体通过湖滨修复与水位调控、分区生态修复、水动力条件改变及内负荷清除与资源化,创造条件推动外海稳态转换,抑制蓝藻的爆发并持续改善水质图5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中长期战略规划目标与指标确定的基本框架Fig.5Steps to determine the goals and indicators for long-term planning3.5流域空间布局型水污染控制规划方案在规划目标、指标确定的基础上,根据容量总量控制方案与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结果,在8个分区开展空间布局型水污染控制规划方案.在此以外海东南岸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区(W5)为例,分析实现2个规划期、3类目标、4种情景条件下的规划方案.其基本步骤为:①分区内总量控制与削减目标确定,根据流域容量总量控制方案确定W5分区在3个水7691环境科学学报32卷质目标下的总量控制目标,在此基础上根据负荷预测,确定4种情景条件下的削减目标,表2和图6举例阐释了2020年和2030年Ⅲ类和IV 类的水质目标情景;②方案设计思路确定,根据分析,W5区污染控制主要采用的是污染递阶削减技术,其思路为:优先控制点源污染、重点控制面源污染、湿地处理辅助控制以实现控制目标;③规划方案确定与反馈,根据对现有规划方案评估以及规划期不同控制措施的削减能力、投入、适宜性等的综合评估结果,确定该分区在不同情景下、不同规划期的控制方案,核算负荷削减并完成分区规划反馈.图62030年IV 类水质目标下外海东南岸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区的TN 总量控制方案Fig.6The TN TMDL results in sub-watershed W5in 2030表22020年不同情景下外海东南岸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区(W5)的总量控制方案Table 2The TMDL results in sub-watershed W5under different scenarios情景TN生活工业三产施肥城市TP 生活工业三产施肥城市源头允许排放量/(t ·a -1)7.550.000.002944.1276.450.490.000.001273.082.63基本情景产生量/(t ·a -1)179.72252.759.407993.40143.5921.565.991.263437.608.69削减量/(t ·a -1)172.17252.759.405049.2867.1421.075.991.262164.526.06削减率*96%100%100%63%47%98%100%100%63%70%积极开发情景产生量/(t ·a -1)267.23304.8714.177993.40143.5930.506.941.893437.608.69削减量/(t ·a -1)259.68304.8714.175049.2867.1430.006.941.892164.526.06削减率97%100%100%63%47%98%100%100%63%70%限制发展情景产生量/(t ·a -1)169.02197.797.357993.40143.5920.485.351.183437.608.69削减量/(t ·a -1)161.47197.797.355049.2867.1419.995.351.182164.526.06削减率96%100%100%63%47%98%100%100%63%70%86918期刘永等: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与富营养化控制战略研究续表2情景TN生活工业三产施肥城市TP生活工业三产施肥城市优化发展情景产生量/(t·a-1)216.55244.8911.487993.40143.5924.736.051.533437.608.69削减量/(t·a-1)208.99244.8911.485049.2867.1424.246.051.532164.526.06削减率97%100%100%63%47%98%100%100%63%70%入湖削减前负荷量/(t·a-1)192.036.42允许入湖量/(t·a-1)138.145.81入湖削减量/(t·a-1)53.890.61入湖削减率28%10% *注:源头削减率是指源头排放的污染物进入后续处理设施的比例(也即未进入地表过程).同上,确定了滇池流域8个分区在2个规划期、3个水质目标、4种发展情景下的规划方案,在此以2030年Ⅲ类水质目标、优化发展情景为例(表3),其余水质目标、发展情景和2020年的方案同理可得.主要的流域规划方案包括:污水减负与资源化工程、农业结构调整与面源控制工程、引水优化与水质保障工程等,进一步的评估与反馈发现,这些规划方案可以满足不同情景下的水质目标要求(北京大学等,2011).表32030年Ⅲ类水质目标、优化发展情景下的流域各分区污染控制方案Table3The planning tasks under GradeⅢwater quality goal in2030控制区污染控制类型规划方案规模单位负荷削减目标TN/(t·a-1)TP/(t·a-1)C1 W2 W3 W4 W5 W6 W7点源和城市面源农业面源点源和城市面源农业面源末端控制点源和城市面源农业面源末端控制点源农业面源末端控制点源和城市面源农业面源末端控制点源和城市面源农业面源末端控制农业面源末端控制污水处理厂32.3万t·d-1中水回用厂6.9万t·d-1尾水外调15.9万t·d-1雨污合流污水处理设施34.7万t·d-1退耕还林还草15.3hm2污水处理厂76.5万t·d-1中水回用厂18.7万t·d-1尾水外调27.3万t·d-1退耕还林还草1323.8hm2人工湿地7.3hm2污水处理厂13.0万t·d-1中水回用厂12.1万t·d-1退耕还林还草2093.0hm2自然湿地5.8hm2人工湿地2.6hm2污水处理厂20.0万t·d-1中水回用厂19.3万t·d-1退耕还林还草6645.0hm2湖滨自然湿地150.0hm2人工湿地162.0hm2污水处理厂5.5万t·d-1人工湿地59.1hm2退耕还林还草2585.8hm2湖滨自然湿地171.1hm2污水处理厂2.8万t·d-1人工湿地23.7hm2退耕还林还草1063.0hm2湖滨自然湿地40.7hm2清洁农业生产500.0hm2人工防护林533.3hm2湖滨湿地103.8hm23530.4353.2112.46.87.75.18812.2845.4499.7390.2226.367.21334.9140.31361.1541.5184.49.82064.2220.44096.81706.647.312.9226.110.2465.431.867.16.10.0495.653.90.6201.839.152.35.00.0203.812.80.5556.6177.8275.6103.714.00.99691环境科学学报32卷4滇池富营养化控制战略探讨(Eutrophication control strategy for Lake Dianchi)4.1问题识别上文主要根据水质达标需求确定了不同情景、不同水质目标所对应的规划方案,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湖泊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水质改善与蓝藻爆发之间并不存在简单的线性响应关系;因此需在规划的基础上探讨滇池的富营养化控制战略.就目前我国的湖泊治理而言,仍主要针对COD、N、P等水质指标,而导致滇池湖泊功能丧失、生态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富营养化,尤其是周年性的蓝藻暴发.滇池三维水质-水动力模型的模拟结果及其不确定性分析表明:在低不确定性水平下,即便削减80%的污染负荷、外海水质达到Ⅲ类时,Chla浓度仍可达到33 43μg·L-1,在其它物理条件存在的情况下,滇池仍会有蓝藻水华发生;在高不确定性水平下,当水质达到Ⅲ类时,chla浓度仍可达到27 47μg·L-1,滇池蓝藻水华暴发的风险依然很高(邹锐等,2011).上述结果说明,即使在高污染负荷削减和巨额投资的前提下(表3),由于滇池特殊的水文、气象、湖流、底泥等浅水湖泊特征,仍无法有效降低周年性的蓝藻暴发.因此,单纯的流域污染负荷与水质改善在降低周年性蓝藻暴发时面临困境,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结论(Carvalho et al.,1995;常锋毅,2009).而研究又同时发现,即便在高TN、TP浓度条件下,滇池外海也存在着一些不暴发蓝藻水华的“窗口”(盛虎等,2011).因此,对诸如滇池的此类富营养化水体而言,单纯的水质改善并将湖体TN、TP浓度控制在更高的水质标准(如:Ⅲ类),并不一定能有效地控制蓝藻水华的暴发,即无法解决湖泊富营养化的根本问题.因此,需要对滇池富营养化控制思路做出新的思考:是以控制水质指标为主,还是以抑制蓝藻水华和恢复滇池的生态系统为首要目标?4.2控制目标既然单纯的污染负荷削减和水质改善在降低蓝藻暴发时面临困境,那么滇池富营养化控制的目标必须做出转变:从过去只考虑水质指标,尤其是TN、TP向水生态转变;其治理恢复目标应不仅包括水质,更重要的是要构建滇池良好的生态系统,将其恢复成为清水-草型浅水湖泊.这一思路不排斥污染源的治理,但是需考虑在可行的目标前提下以污染源治理与有条件的湖泊生态修复并重.而与此同时,研究结果也证明,控制滇池外海TN和TP在Ⅴ类水水质标准以内是必要的,这样能显著地控制蓝藻水华暴发的频率(邹锐等,2011).因此,流域污染负荷削减是必要的,但要考虑到污染源治理与水质恢复的长期性、非线性与不确定性,探寻在一定程度水质恢复基础上的生态修复途径.综上,对滇池外海蓝藻水华暴发的控制,并非一定要将TN和TP控制到一个较高的标准上(这在短期内从经济上是难以实现的),相反即使TN和TP在Ⅴ类水质标准附近,通过控制一定的条件,改善水量和水动力条件,分步、分期恢复滇池水生态系统,促进滇池外海实现水质有限改善基础上的生态恢复,有效地控制蓝藻水华的暴发、实现湖泊稳态的转换(Carpenter,2005;Contamin and Ellison,2009).这可能是控制滇池外海蓝藻水华暴发的一条有效思路和途径,但尚需深入的机理分析研究.4.3控制途径为实现滇池水质持续性改善与清水稳态实现的中长期战略目标,本研究提出如下建议:①滇池富营养化控制目标,应坚持水质目标和生态目标并重,且生态系统健康应是滇池中长期恢复的根本目标;②滇池治理思路应从主要依靠流域污染负荷削减转向以污染源治理与有条件的湖泊生态修复并重;③滇池中长期治理应立足于“构建3个循环、推行4大工程、增加1个目标”的基本策略(表3),也即:构建跨流域3个层次的水循环系统,推行污水减负与资源化、农业结构调整与面源控制、引水优化与水质保障以及外海分步分期生态修复工程,增加与增强滇池恢复的生态目标;④实施分阶段、重点各异、逐步推进的流域水污染防治与富营养化控制的中长期路线图.由此,近期的治理的工程方案重点应该是:以流域污染防治规划为基础,构建跨流域的水循环系统,削减54%的入湖负荷、水质恢复到V类,引导滇池外海南部区域水生态系统的自然恢复,并在北部区域开展重点示范.5结论(Conclusions)1)在过去的10 15年间,滇池外海的BOD5逐年下降,而TN和TP波动上升,因此氮、磷等营养物质应为未来的流域控制重点.2)在不同的发展情景下,到2030年,流域常住人口规模在360万 530万之间,城镇化率维持在91.4% 95.9%的高水平;滇池水质改善面临的首0791。

滇池流域保护治理研究与展望

滇池流域保护治理研究与展望

滇池流域保护治理研究与展望滇池流域保护治理研究与展望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滇池及其流域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

为了保护滇池这一重要的淡水湖泊,各界开始积极进行保护治理的研究与实践。

本文将就滇池流域保护治理的现状和展望进行探讨,旨在为滇池保护提供思路和参考。

滇池位于中国云南省中部地区,是我国最大的高原湖泊之一。

它不仅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还是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独特的湖泊生态系统。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过度的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乱占滥采、垃圾和废弃物的堆放等原因,滇池面临着水质恶化、湖泊富营养化、湿地退化等环境问题。

针对滇池面临的问题,自2012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保护环境,改善水质的政策措施。

各级政府在滇池保护与治理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注重落实生态补偿机制,加大了环境监测和执法力度。

此外,相关部门还积极推动滇池流域土地整治,明确流域内的土地利用规划,加强监管力度,并推广了种植生态农业的模式,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排放。

与此同时,还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滇池的治理和保护。

例如,加大了排污许可制度的实施力度,规范了流域内企业的排污行为;开展湖泊蓝藻增殖监测和预警工作,以及湖泊富营养化治理工程等。

这些措施的实施,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滇池的水质和生态环境,为滇池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然而,滇池流域保护治理仍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滇池流域内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扰动和建设活动增加,给湖泊生态系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同时,滇池流域的乡村环境污染也较为严重,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仍然突出。

其次,滇池生态系统的具体功能和承载能力尚未完全理解,缺乏详细的科学调查和研究,导致相关保护治理措施的制定存在不足。

此外,治理的资金投入和监管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大,确保治理工作的真正落地。

因此,未来滇池流域保护治理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和实践。

首先,需要加强对滇池流域生态系统的研究,深入了解各项生态功能和物质循环机制,为科学制定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关于滇池污染及治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滇池污染及治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全文共计3082字关于滇池污染及治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水质是南水北调工程成败的关键。

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一直受到各界的关注,其水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除此之外,南水北调东中线沿线还有众多调蓄湖泊。

如何保护这些湖库的水质,避免发生蓝藻水华等问题,是工程通水后的重要关注点之一。

滇池的污染及治理过程是淡水湖泊保护的一个深刻教训。

为借鉴滇池的污染教训,掌握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以保障南水北调水源及调蓄湖泊的水质安全,我于2019年8月对滇池的污染和治理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交流咨询,对滇池污染治理情况有了总体认识。

一、滇池的基本情况
滇池流域位于云贵高原中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2o29′—103o01′北纬24o29′—25o28′,地处长江、红河、珠江三大水系分水岭地带,属长江流域金沙江水系。

滇池海拔1887.4米,平均水深5.3米,库容15.6亿立方米。

多年平均水资源量9.7亿立方米,扣除多年平均蒸发量4.4亿立方米,实有水资源量5.3亿立方米。

流域面积2920平方公里,整个流域为南北长、东西窄的湖盆地。

山地丘陵居多,面积2019平方公里,约占69.5%;湖滨平原面积590平方公里,占20.2%;滇池水域面积约300平方公里,占10.3%。

1。

滇池污染防治的法律对策研究——从环境权视角的开题报告

滇池污染防治的法律对策研究——从环境权视角的开题报告

滇池污染防治的法律对策研究——从环境权视角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滇池是中国重要的淡水湖泊之一,是滇池流域的母亲湖,承载了大量的生态资源和人类活动,是云南省的重要的经济、文化和生态节点。

然而,近年来,滇池面临着严峻的污染和破坏,包括水污染、水体萎缩、湖垃圾、水面漂浮物等。

滇池污染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人民的健康和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也打击了当地的旅游业。

为了保护滇池生态环境和人民的健康,加强滇池污染的治理,有必要从法律优势和环境保护角度研究滇池污染的防治,以明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从而寻找有效的污染治理方法。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该研究旨在从环境权视角,探究滇池污染治理中的法律问题和对策,以期在以下方面取得进展:1. 分析环保法律的基础体系,比较中外环保法律法规的不同之处,并探索我国环境法律在滇池污染治理中的优势和不足,为滇池污染治理寻找切实可行的法律对策。

2. 研究我国对滇池污染治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情况,探究环保部门、地方政府和企业在滇池治理中的责任以及其效果,为加强治理提供法律保障。

3. 通过对滇池污染治理做出实证研究,探索多元化的治理模式,旨在形成全方位的治理策略。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使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来开展。

研究步骤如下:1. 收集和整理相关文献资料。

2. 结合滇池污染治理案例,进行个案分析和对比分析。

3. 设计滇池污染治理相关的问卷,并对当地群众、环保学者和治理单位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现阶段滇池治理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收集并整理相关数据。

4. 针对治理情况和群众反映,深入采访当地的环保部门、企业和地方政府,了解他们在滇池治理中的角色和职责,及其对于污染治理的看法和建议。

5. 综合理论和实证分析,探究滇池污染治理的优势和不足,总结滇池污染治理的对策,为我国环保法律的完善和深化提供科学的参考和建议。

四、研究预期成果本研究预计获得以下成果:1. 对滇池污染治理的法律和政策问题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现状从目前来看,滇池流域虽然投资大部分资金来进行改善,却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另外一方面,滇池水污染的程度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因此,需要先进并且符合实际需要的科学管理手段来进行规划。

基于规划时间这个角度来讲,滇池以往的规划注重短期规划,其目的主要对水污染进行控制,从而达到提升环境检测管理水平的目标等等。

但是,从目前滇池水域水污染的实际情况来看,短期的规划已经不能解决实质性的问题,需要长期并且科学的战略方针来进一步指导。

目前中长期滇池战略规划设计的主要思路有这些特征,以2006年到2011年来看:第一,非常重视水流域尺度上的系统性,这点的提出与“十一五”之前的规划有不同,主要是在单个污染源上;第二,基于水流域经济发展与水环境保护方面来分析,找出水环境污染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解决方案;第三,将流域水环境的承载力作为出发点,要定出约束指标来控制区域资源开放与经济发展;第四,滇池五年规划中重点放在工程项目的实施,没有长远性、持续性、前瞻性的规划意识,没有制定规划的评估与反馈,长期规划与短期规划目地上本来具有差异性,主要重点就是为滇池治理提供战略性引导与发展性思路。

因此,需要注重几个问题:滇池水环境趋势变化的系统评估以及诱因识别;明确中长期规划战略目标;优于短期规划内容的战略方针等等。

基于规划方法角度来分析,目前基础数据缺乏假设条件模糊、模型边界以及系统性等等劣势,导致在做决策时相关依据不足。

目前,国内外关于水污染研究规划中,主要方法是流域容量总控制、情景分析、水环境承载力等等,这些方法不断得到广泛应用:要将水环境承载力作为重点约束指标,来对水流域进行调整这样一个发展经济模式与产业结构,将情景分析方法与容量总控制作为基础,设计流域水环境水质恢复的总方案。

基于规划方法角度来分析,目前基础数据缺乏假设条件模糊、模型边界以及系统性等等劣势,导致在做决策时相关依据不足。

目前,国内外关于水污染研究规划中,主要方法是流域容量总控制、情景分析、水环境承载力等等,这些方法不断得到广泛应用:要将水环境承载力作为重点约束指标,来对水流域进行调整这样一个发展经济模式与产业结构,将情景分析方法与容量总控制作为基础,设计流域水环境水质恢复的总方案。

二、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研究具体方法中长期规划目标主要在于:第一,综合评估的加强。

主要是对滇池水质变化以及流域范围内的防治效果进行评估,然后加强分析,掌握相关数据与资料;第二,构建系统集成。

收集好关于滇池水流域的所有资料,掌握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结论的方式进行集成;第三,战略规划。

制定长期战略规划方案。

关于滇池水流域中长期规划的框架,主要有三个部分:一是,战略目标;二是,模式路径;三是适应调控。

以技术框架的三个主要部分,来对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中长期规划需要研究的步骤进行明确,主要有6个具体步骤:发现问题-诊断调控-基础规划-方案规划-调控与评估-战略规划;然后将水环境承载力方案以及总容量控制方案为基础来具体实施:第一,以水环境承载力情景方案为载体,将滇池流域营养物质输移模型的输出结果进行叠加,然后在水质模型中输入污染负荷来让水质进行响应;以这个为基础,对总量的空间分配进行明确,然后规划在不同流域中消减污染物的具体战略方案。

依据不同规划分区的总量控制与不同情景的源输入,从而制定出以分区为标准的空间分异性污染控制战略方针;第二,以流域水环境承载力为重要约束标准,对滇池流域经济结构进行调整,优化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并将社会经济实际发展中带有的不确定性充分考虑进去,从而对水环境承载力情景进行设计,将之作为滇池流域水质恢复方案的基础输入条件;以水环境承载力的约束为主要标准,对滇池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模式、效率、方向进行明确,并汇总到滇池流域的总体发展方案当中。

三、滇池流域富养化控制策略1.分析问题从这些数据来分析,即使消减了高负荷,又在巨额投资防治污染的驱使下,因为滇池水流域的特殊水文地质、底泥、气象等等,这些潜水湖泊特征的存在,即使有更多的防治措施还是不能有效降低蓝藻的周年性爆发。

研究的同时,还发现即便在TP、TN高浓度的条件下,滇池外海也存在着部分不爆发蓝藻水华的地带,因此,就滇池水域水体而言,容易富营养化,只是对水质改善并不断提升TN、TP浓度的水质标准,并不能绝对性能控制蓝藻水华爆发的危险系数,当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滇池湖泊富营养化的问题。

(下转第26页)关于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研究丁福荣(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创鑫供排水有限责任公司云南曲靖655331)摘要:云南滇池水污染非常严重,根据水污染相关决策的要求,针对滇池,国家先后批准实施了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止的“九五”计划以及2010年的远景规划、“十五”计划、“十一五”规划以及相关的补充报告等等。

本文在规划的指导之下,针对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止规划进行研究,尝试性提出云南滇池营养化控制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滇池;水污染;富养化控制;措施(上接第24页)因此,我们需要面对的是,到底是主要控制水质指标,还是主要以抑制蓝藻水华与恢复滇池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

2.控制目标措施若要成功控制滇池外海蓝藻水华暴发的频率,单纯的控制TN与TP,并提升到一个较高的标准上,这个在短期的规划内经济上难以实现,相反即使通过控制一定的条件,来让TN与TP符合V类水质附近标准,对水量与水动力的条件进行改善,对滇池水生态系统进行分期、分布的恢复,从基础对外海水质进行有效改善,实现生态恢复,对蓝藻暴发进行有效控制,作为一条有效思路与途径,还需要深入研究与分析。

在可行的目标前提下以污染源治理与有条件的湖泊生态修复并重,恢复滇池水生态系统。

滇池治理思路应从主要依靠流域污染负荷削减转向以污染源治理与有条件的湖泊生态修复并重,在流域控源与湖泊生态修复的基础上长期持续达到水质目标;在可行的目标前提下以污染源治理与有条件的湖泊生态修复并重,恢复滇池水生态系统。

作者简介:丁福荣(1973.2-),女,云南沾益人,水质监测工程师,研究方向:自来水监测。

的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毕竟有限,三峡工程是不能代替洞庭湖防洪工程建设的。

3.血吸虫病不断流行、土壤潜育化危害加重血吸虫病是洞庭湖区一种严重的地方病,它寄生于钉螺内,而洞庭湖区钉螺分布面积广,是全国有名的血吸虫疫区,严重危害洞庭湖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据文献记载1990年调查资料,急性血吸虫病感染人数,每年堤垸内203人,占21%;每年堤垸外753人,感染率占79%。

血吸虫病感染季节主要是在夏秋季节,在90年代中后期堤垸溃决、洪灾频繁,钉螺向垸内扩散或通过涵闸向沟渠扩散,疫区面积逐渐扩大,危害十分严重。

泥沙淤积引起洞庭湖的湖床抬高,相应水位也抬高,突出地产生垸老田低现象。

湖床高出垸田,造成土壤地下水位抬高和土壤潜育化。

汛期时水量加大,水位高导致稻田次生潜育化。

全部湖区的农业生态受到了严重威胁。

4.湿地景观遭到了严重破坏进入新世纪以来,杨树进入洞庭湖的湿地,成为该湿地的外来入侵特种[4]。

开挖杨树林的排水系统,使洲滩洲浃的沼泽地和浅水湖沼变得干涸了,以至变成了陆地。

湿地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湿地的生态格局遭到了破坏,打破了原来湿地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的功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动物种群衰退,数量缩小,生物灾害加剧如东方田鼠数量成倍增长,为一些珍稀物种的灭绝创造了条件。

二、洞庭湖湖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策1.控制化肥、造纸等行业工业污染造纸、化肥等行业是湖区的主导工业也是污染大户,对于这两个行业企业要分类管理,符合排放标准的企业,建议予以扶持并组建大型化肥、造纸生产企业集团;对于不符合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辅以行政措施坚决予以关闭。

对于各企业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限制氮、磷等污染物大量排入湖区内,遵循“谁收益,谁负担”的原则,加大对废水、废气、废渣的治理力度,提高治污能力。

2.建立长江流域上游生态环境工程建设洞庭湖泥沙含量高、积聚快的根本原因是长江上游的生态系统遭到了破坏,长江上游的大量泥沙随着河水注入洞庭湖,泥沙主要两部分,80%以上来自于长江上游“四”,另一部分来自于本省湖南“四水”流域。

解决洞庭湖泥沙的积聚问题,关键是建立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体系,加强对该流域生态保护工作,大力提倡植树造林,扩大绿化面积,提高森林的覆盖率,减少水土地流失对洞庭湖的不利影响。

3.加强湖区的防洪、蓄洪能力建设在四水上游和长江修建水库,一方面可以调节汛期洪峰,另一方面可以减轻水沙对游的灾害,三峡水库的建立也是一个良好的机会,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水沙的危害,但应制定一个综合策略,有利于处理好荆江、洞庭湖的江湖关系。

另外洞庭湖区河网复杂,平垸行洪,纵横交错是行洪能力较弱的一个重要原因[5],加大对他们的整治力度,对4水河道进行扩充,扩大行洪能力;对3河系洪道以堵支并流、稳定行洪能力为主。

4.加强对钉螺、东方田鼠的防控,控制外来特种入侵因为退田还湖后的部分堤垸长时间被水淹没,钉螺容易扩散,人畜易被感染。

应采取疏浚河道,开挖拦螺网或隔离沟等血防工程等措施,治理钉螺的生存环境,切断钉螺的传播途径;东方田鼠的发生与前一年的洪水有关,应根据前年有效预测进行提前预防与控制;要控制外来物种的引入,防止泛滥和失控,对湖区内其它物种造成危害。

5.加强对洞庭湖生态系统监测与研究对生态系统的变化及时给予预报,并利用“3S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建立一整套的洞庭湖湿地数据库并建立模型,指导洞庭湖区湿地资源和其它资源的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1]付俊杰洞庭湖湖区生态环境问题及修复对策载于《百度网》2011.9[2]谢永宏王克林任勃杨刚李峰洞庭湖生态环境的演变、问题及保护措施《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11.28[3]姜加虎黄群洞庭湖湖区生态环境退化状况及原因分析《生态学学报》2004年第2期[4]李秦晋赵运林庹瑞锐洞庭湖湿地保护现状及对策《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9.130(1)[5]王秀英邓金运孙昭华人类活动对洞庭湖生态环境的影响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3.10.3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