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表达

合集下载

《纪念性景观的设计与表达》

《纪念性景观的设计与表达》

《纪念性景观的设计与表达》论文摘要:纪念性景观是联接时间的空间场所,人们在这里追忆往昔、思索未来。

纪念性景观设计一个重要功能是传递纪念信息。

本文主要分析了纪念性景观的设计要素及表达方式,并探索适合当代纪念性景观的表达方式。

关键词:纪念性景观设计要素表达方式“纪念”是人类的本能,通过对以往的人和事的回忆,唤起内心的缅怀与感悟。

通过感知历史,强化个人和集体的文化认同。

纪念性景观具有纪念性的主体,也就是要纪念的人或事件及它们所象征的精神,通过物质性的建造和精神的延续,达到回忆与传承的目的。

纪念性景观是联接时间的空间场所,具有精神功能和社会功能,并且将精神功能放在首位,在这里人们追忆往昔,思索未来。

纪念性景观的精神内涵和景观外在形式完美结合时,景观才具有“可读性”,引起观者的情感共鸣,成为“有意味的形式”。

一、纪念性景观的设计要素纪念性景观是人类纪念性情感的物化形式,蕴含的浓厚的人文内涵和意义,可以引发大量的联想和追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纪念性景观设计首先是为了传递纪念信息表达纪念性, 纪念信息通常是通过设计要素表现出来的,纪念性景观设计中的设计要素包括以下几种。

1、地形地貌地形地貌是景观设计的重要基础要素。

纪念性景观作为一种饱含人文情感的景观,和场地的关系更加密不可分,尊重原有的场地结构和地域特征,利用场地的开合凹凸等原始自然特征组织场所关系,在原生场地进行纪念行为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通过地形的起伏和沉降可以围合、分隔空间,控制视线。

根据纪念内容和性质,或藏、或露、或开放、或含蓄,呈现出景观应有的性格特点。

我国古代陵寝历来有“筑陵以象山”,或依山为陵的风尚。

秦汉以来帝王之墓以封土做坟为主,这种泥土仿造自然山丘的帝王陵墓,是一种非常崇尚自然的纪念性形式,期望能象山一样永恒。

唐陵的特点为“依山为陵”,不像秦汉陵墓那样采用人工修筑的封土高坟, 而开“山陵”之先河。

十八座唐陵中, 仅献陵、庄陵、端陵三陵位于平原,其余均利用天然山丘, 建筑在山岭的顶峰之下, 踞高临下, 形成“南面而立, 北向为朝” 的形势。

景观设计的视觉表达

景观设计的视觉表达

景观设计的视觉表达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到自然、人文、艺术等多个方面。

当下,视觉表达在景观设计中起到了重要的角色。

通过合理的视觉呈现,能够传达设计师的意图,引导人们的注意力,增强景观的美感和体验。

本文将探讨景观设计的视觉表达方式,并分析其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

一、色彩运用色彩是景观设计中最基本的视觉元素之一,通过合理运用色彩,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与效果。

在景观设计中,色彩的运用需要考虑场所的特点、用户的需求和设计目标。

例如,在公园设计中,运用明亮鲜艳的色彩可以增加活力和快乐感;而在宗教场所的设计中,运用柔和的色彩可以营造出宁静和祥和的氛围。

二、材料选择景观设计的材料选择也是一种视觉表达方式。

不同的材料可以带来不同的质感和效果。

例如,在城市广场的设计中,选择坚固且光滑的材料可以营造出现代感和城市的活力;而在园林设计中,选择自然材料如木材和石材可以营造出亲近自然的感觉。

三、形态设计景观设计中的形态设计是通过造型和结构的表达来传递设计意图。

形态设计需要考虑空间的布局、比例关系和动线引导。

例如,在花园设计中,采用曲线形态可以创造柔和的流动感;而在公共广场的设计中,运用对称的形态可以营造出庄重和稳定感。

四、景观元素的组合景观设计中的景观元素,如树木、花草、水池等,是构建景观的基础。

通过合理的组合和布置,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

例如,在公园设计中,将树木与草坪、花坛相结合,形成层次感和丰富性;而在城市广场的设计中,将喷泉、雕塑与人行道相结合,营造出活力和艺术感。

五、光线设计光线是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通过合理运用光线,可以改变景观的形态和氛围。

例如,在建筑景观设计中,通过灯光的照射,可以凸显建筑的轮廓和纹理;而在夜景设计中,运用投光灯和彩灯,可以创造出迷人的夜景效果。

六、动画与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动画与虚拟现实技术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通过三维建模和虚拟漫游,设计师可以将设计理念直观地呈现给客户和使用者。

景观设计中的隐喻表达应用

景观设计中的隐喻表达应用

景观设计中的隐喻表达应用景观是隐喻表达的载体,是展现隐喻的基础,隐喻的景观载体是有形的,是物质的,并且它有着自己特定的表达语言。

在我们所处环境的万事万物中,形成一个物体或事物都要有它一定的要素所组成,比如一个物体的存在它所反映到人们视线中至少有三点:形态、色彩、空间,在我们的设计表述中也是经常运用到这三点要素,固然在景观设计中也一样要采用这些要素,而物体的形态和色彩在隐喻表达中是更能影响到人们的心理联想和情感,也是我们获取信息时的主要载体。

隐喻本身就是一种信息的转换,形态和色彩是景观隐喻中的主要载体元素。

景观设计中隐喻的表达手法(1)模拟自然手法:景观隐喻中采用模拟自然的形式可使人从心理上回归自然,增近与自然的生态情结,使人心情愉悦,精神放松,营造一个自然和谐的景观环境,让人们能够更为亲近的靠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和保护大自然,同它一起共存。

景观设计中采用模拟自然的表达形式是常见的一种手法,在我们生活周围的景观中也可以见到很多采用自然界中的一些元素来设计,用形似的表现手法表现为一种景观形态,可从艺术角度得到一种美的感受。

(2)展现历史手法:为唤起人们对历史文化的记忆,在景观隐喻中采用展现历史的形式来表达,是一种恰当的方式,也可以说是一种责任,这样也可让人们也可在寻求物质满足和精神需求上得到一种平衡。

在景观隐喻展现历史的表达形式中,充分发掘利用当地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同时更要注重强调景观和历史的契合,将要展现的历史文化加以提炼,巧妙的融合到景观隐喻表达中,使景观设计赋予充分的隐喻含义并具历史特色。

(3)追忆生活手法:人对生活都有着不同的体验和情感,对生活有不同的向往,也会对生活有着不同的回忆。

景观隐喻设计中以展现人们过往生活的环境或状态为表达形式,这是让人们对生活的一种追求,或唤起我们对过往生活中的某种回忆,使人在心理上有着一种特别的情感,增加对这个环境的亲和力。

(4)祈求吉祥手法: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里,吉祥是我们每个人在信念上的一种祈求,是对幸福生活的一种向往,在我们生活周围也能见到很多体现出吉祥喻意的信息符号。

现代城市街道小游园景观设计与表达

现代城市街道小游园景观设计与表达

现代城市街头小游园景观设计与表达—以“北方某街头小游园”为例摘要:本文介绍了街头小游园的景观设计与表达,从植物,道路,水景,铺装,建筑小品等造景要素以及总体布局与城市规划的融合对街头小游园景观进行了分析。

通过对北方某街道小游园景观设计,探微型花园设计之要素的表达.关键词:街道游园现代城市设计现代城市中,街头小游园可以说是城市人接触自然最自然最重要的媒介之一,能够促进居民接近自然接近绿地,提高生活质量。

游园设计要结合周围环境,符合城市街道整体设计风格,设计要特色鲜明地为居民所喜爱,且能美化,绿化环境。

因此了营造符合人们需求的小游园景观,有必要探讨和研讨街道游园在总体布局、园路与铺装、水体、小品设计和植物配置等方面设计与表达。

1 街头小游园游园景观内涵及理念1。

1街头小游园景观内涵所谓街头小游园,是指位于城市道路用地之外相对独立成片的绿地。

它包括街道广场绿地、小型沿街绿化用地等。

街头小游园是独立的城市公共绿地,一般面积较小一般在10000平方米左右,也有数百平方米,甚至数十平方米的。

布置灵活,不拘形式,设施简单,多以种植植物为主【1】,可供居民短时间的休憩,散步之用,面积约为5ha左右,服务半径一般不超过0.75km,10分钟即可到达【2】。

常见的街头小游园在功能上包括:园林花草树木,舒适的休息空间、可以开展集体活动的开敞空间.1。

2小游园的设计理念(一)以人为本:要充分考虑日照.遮阴风力等自然因素,有效地组织空间,,并结合植物种植,保持街头小游园环境在生理上的舒适:并使使用者有安全感.(二)“少即多”:街头小游园面积小,所以一切都要本着简单的原则和少即多的设计理念,以更少的元素来创造些更深刻的设计效果。

(三)“互动性":互动是指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的互动,这里的人与物包括植物、动物、景观小品,座椅及周围街道环境等元素。

2 街道游园景观要素的表达2.1 街道游园的布局小游园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周围的居民,主要活动方式有观赏,休憩,游玩,健身,因此要考虑不同游览人群活动要求,进行合理分区,注意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的处理方式,让人们在小游园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空间。

景观设计表示方法

景观设计表示方法

景观施工图表示方法一、设计图的代号
FL表示完面标高BW 墙底
WF 喷泉
WL水面标高;
BF水底标高;
TS区域标高
TW墙顶标高
BW墙底;
TK路牙顶;
BK路牙底;
BL池底标高;
SL土面标高;
PA种植区;
FF室内楼面标高;
FG室外软景完面标高;
BC路沿底标高;
BS踏步底标高;
BR栏杆扶手底标高;;
TR栏杆扶手顶标高;
SL结构板顶标高;
FF室内楼面标高;
二、竖向设计三种表示方法
竖向设计的表示方法主要有设计标高法、设计等高线法和局部剖面法三种。

一般来说,平坦场地或对室外场地要求较高的情况常用设计等高线法表示,坡地场地常用设计标高法和局部剖面法表示:
1)、设计标高法。

也称高程箭头法,该方法根据地形图上所指的地面高程,确定道路控制点(起止点、交叉点)与变坡点的设计标高和建筑室内外地坪的设计标高,以及场地内地形控制点的标高,将其注在图上。

设计道路的坡度及坡向,反映为以地面排水符号(即箭头)表示不同地段、不同坡面地表水的排除方向。

2)、设计等高线法。

是用等高线表示设计地面、道路、广场、停车场和绿地等的地形设计情况。

设计等高线法表达地面设计标高清楚明了,能较完整表达任何一块设计用地的高程情况
3)、局部剖面法。

该方法可以反映重点地段的地形情况,如地形的高度、材料的结构、坡度、相对尺寸等,用此方法表达场地总体布局时台阶分布、场地设计标高及支挡构筑物设置情况最为直接。

对于复杂的地形,必须采用此方法表达设计内容。

景观设计中的文化认同与表达

景观设计中的文化认同与表达

景观设计中的文化认同与表达景观设计是一个从自然环境到人工环境的转变,用设计语言讲述着人与自然的故事。

景观设计既可以被视为建筑和规划的一个领域,也可以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对于景观设计的影响和表现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文化认同和表达在景观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

文化作为一种抽象的概念,可以应用于空间和建筑中,使设计更具有人文意义。

观察世界各个地区的景观设计,我们可以看到,文化成分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的传统院落设计中,就可以看到文化对石头、水池、池塘、亭子等元素的运用。

相比之下,日式园林注重表现自然和和平,通过众多的石头、灌木和花卉呈现一个美丽的图案。

而在欧洲古堡、花园的设计中,则强调城市空间的精美和完美的对称设计。

文化认同对于这类设计理念的传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中国,将中式文化元素与现代建筑结合,创造了许多经典的景观设计,如颐和园、圆明园等古建筑。

而在现代化城市的设计中,也出现了这种结合的设计,比如北京的国家大剧院,因为其独特的设计被誉为“鸟巢”,体现了由文化差异驱动的新型景观设计理念。

文化表达是景观设计的一种表现形式,它能够将地方特色融入到设计中。

举个例子,在澳大利亚,霍伊斯特海滩的设计,采取了海洋文化的元素,通过砂岩、钢铁和循环泵等形态和材料,将海洋的美妙和谐地表达出来,使游客们可以感受到这种文化传承和特色。

相似地,圣地亚哥的根底公园,就充分利用当地的原始文化,通过石墙和农具等元素,营造出了非常高的文化感。

因此,文化认同与表达在景观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设计师进行巧妙的文化运用,可以使景观设计更具人文意义,并使游客对当地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和连接。

同时,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更多的城市地区正在关注自己的文化特色和影响,景观设计也应注重这些特征。

在今后的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可以更好地利用文化元素,以此来创造更具人文意义的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工程图的表达与规范课件 (一)

景观设计工程图的表达与规范课件 (一)

景观设计工程图的表达与规范课件 (一)景观设计工程图是展现景观设计方案的图纸,它是景观设计师将景观方案转化为施工图的体现。

因此,一张好的景观设计工程图,不仅要有良好的表达效果,还需要满足一定的规范和约束。

本文将就景观设计工程图的表达和规范进行阐述。

一、景观设计工程图的表达景观设计工程图是景观设计师将设计方案转化为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图纸。

因此,景观设计工程图的表达要准确、清晰。

下面从几个方面来阐述:1.线条表达。

在景观设计工程图中,线条的表达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线条的粗细、颜色、形状等都需要仔细处理。

例如,表示花坛的线条要比表示道路的线条细。

2.色彩表达。

景观设计工程图中的色彩表达是非常重要的。

正确的色彩表达可以有效地传达设计师的意图。

同时,色彩搭配也需要合理。

例如,绿色代表植物,棕色代表路面等。

3.文字表达。

景观设计工程图中也需要文字表达。

这些文字需要清晰、简明、准确。

需要注意的是,字体的大小、颜色等也需要经过仔细处理。

二、景观设计工程图的规范景观设计工程图的规范包括文本规范、图形规范以及标注规范等。

下面我们就具体来看。

1.文本规范。

文本规范主要是指文本的设计和使用规范。

在景观设计工程图中,字体的大小、颜色、粗细等需要符合规范。

另外,文字的语言也需要简明、易懂。

2.图形规范。

图形规范主要是指各种图形的设计和使用规范。

例如,表示花坛的图形需要与表示道路的图形有所区别。

同时,图形需要符合图例说明。

3.标注规范。

标注规范主要是指在景观设计工程图中所涉及到的标注的规范。

例如,要准确标注设计的位置、尺寸等信息。

标注需要简明、完整。

总之,景观设计工程图是景观设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设计师需要有透彻的设计思路和严谨的制图规范,才能够将理想的设计方案转化为卓越的景观设计工程图。

论景观概念设计中的表达方法

论景观概念设计中的表达方法

论景观概念设计中的表达方法景观设计前期阶段是设计师考察、调研、访谈不同环境、场景、对象的重要阶段,对前期结论的成果展示往往是以概念性的草图表述方式展现。

景观设计概念草图作为设计的前期思考的重要内容,是勾勒设计师思路、传达设计意图的意象性表达,是与设计师、业主、公众共同探讨设计思路。

本文中针对概念设计阶段的独特性和信息传递的目的,研究不同的表达方式带来的不同思路表现效果。

标签:景观艺术;概念设计;表达方法景观设计前期阶段是设计师考察、调研、访谈不同环境、场景、对象的重要阶段,对前期结论的成果展示往往是以概念性的草图表述方式展现。

一般的说,工程设计有三种目的:满足机能、创造效益和表现有利的艺术形式。

由此目的产生意图,做设计意图是个先导因素,表达意图是整体设计进程的重要环节。

设计概念草图对于设计师自身起着分析思考问题的作用,是将专业知识与视觉图形作交织性的表达,为深刻了解项目中的实质问题提供分析、思考、讨论、沟通的图面,并具有极为简明的视觉图形和文字说明。

对于观者是意变图的表达方式,宗旨在于交流。

设计概念草图的信息交流包含着三种层面指向以及图面深度与设计阶段的限定。

每个层面有者各自不同的表达图型:其一是设计师自我体验的层面是作设计思考时间所用的图像,简约而有摸索性,演变而不带结论性。

其二是设计师行内研究的层面,所用的是抽象图形以提交讨论,从而激发和展开新思路。

其三设计师与业主交流的层面。

图像要求符合沟通对象在可接受程度的范围内作出相应深度的设计概念草图。

强调直观性,粗线条,能多向发展,供业主选择,特别注意要把业主引向项目中的实质性问题上来讨论。

内容设计概念草图的表达内容是按项目本身问题的特征划分的。

针对项目中反映的各种不同问题相应的产生不同内容出图,旨在于将设计方向明确化。

具体内容包括:一是反映功能方面的设计概念草图。

景观设计是对场地的深化设计,很多项目是针对因原有场地使用性质的改变所产生的功能方面的问题,因此项目设计即是通过合适的形式和技术手段来解决的这些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讲课内容:
第一章景观设计概述
第二章景观设计表达
第三章景观空间设计
第四章景观设计的要素
第五章景观设计的条件与程序第六章各种类型的景观设计
第二章景观设计表达第一节投影的概念
第二节景观的平面、立面、剖面图第三节地形地貌的图示
第四节植被、铺装及水面的绘制第五节景观透视图
第一节投影的概念一、投影的基本概念
S投影中心
投射线
A空间点
投影
b
a
投影面P
B空间点
二、投影法分类投影法
正投影法
斜投影法
中心投影法
平行投影法
V W
H
Z
Y X V W
H Z
X Y W
Y H
O 水平投影正面投影侧面投影三、立体的三面投影图
四、工程常用的图示方法1.正投影法
2.透视投影法
3.轴测投影法
4.标高投影法
第二节景观的平面、立面、剖面图
景观平面图、立面图分析示意•景观中的平面、立面、剖面是景观中各种要素(地形、水面、植物、建筑构筑物等)的水平面和立面、剖面的正投影所形成的视图。

一、景观平面图
•景观平面图是在与
地面平行的投影面
上所作的环境正投
影图。

景观剖面图的概念示意•景观剖面图是指被假想的铅垂面剖切后,沿某一剖切方向投影所得到的视图。

二、景观剖、立面图
•景观立面是在与地面垂直的投影面上所作的环境正投影图。

•景观剖面图的剖切位置应在平
面图中标出,用剖切符号表示。

景观平面和剖面图
景观立面表现图
•比例尺
数字比例和图示比例尺两种
•景观平面、立面、剖面图常用的比例
•景观平面图上应标注方向,
方向用指北针表示。

第三节地形地貌的图示
一、等高线法
1.等高线
指的是地形图上高程相等
的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

把地面上海拔高度相
同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

垂直投影到一个标准面上,
并按比例缩小画在图纸上,
就得到等高线。

等高线按其作用不同,分为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与助曲线四种。

•首曲线,又叫基本等高线,是按规定的等高距测绘的细实线,用以显示地貌的基本形态。

•计曲线,又叫加粗等高线,为了阅读方便,从起点起,每隔四根等高线加粗描绘一根等高线,这根加粗的等高线就是计曲线。

•间曲线,又叫半距等高线,是按二分之一等高距描绘的细长虚线,主要用以显示首曲线不能显示的某段微型地貌。

•助曲线,又叫辅助等高线,是按四分之一等高距描绘的细短虚线,用以显示间曲线仍不能显示的某段微型地貌。

2.等高距和等高线平距
地形图上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平距(D)。

坡度
通常把坡面的铅直高度h和水平宽度d的比叫做坡
度(或叫做坡比),用字母i表示。

通常使用百分比表示。

坡度:
i= h/d×100%
i
h
d
示坡线
是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用以指示斜坡降低的方向。

示坡线通常绘在沿山脊及山谷线的方向上。

与等高线相连的一端指向上坡方向,另一端指向下坡方向。

•闭合性——等高线通常是封闭的。

•非交性——等高线从不会相互交叉,除非是基地有非常陡峭的垂直面。

•密陡稀缓性
3.等高线的特征
•等高性
二、高程标注法
1.高程
指的是某点沿垂线方向到绝对基面的距离,称高程。

绝对高程
我国是把黄海平均海平面定为绝对标高的零点,其他各地标高以此为基准。

任何一地点相对于黄海的平均海平面的高差,我们就称它为绝对标高。

在建筑施工图的总平面图说明上,一般都含有“本工程一层地面为工程相对标高±0.000米,绝对标高为36.55米”。

这里的一层地坪±0.000是相对于工程项目内的假定高度,但它比黄海平均海平面高36.55米。

当我们再施工到二层地面时,图纸上给出的二层地面建筑高度为+4.5米,那么我们说,二层地面比一层地面±0.000高出4.5米。

相对高程
某点沿垂线方向到某假定水准基面的距离。

2.高程标注法
在表示地形图中某些特殊地形点时,可用十字或圆点标记这些点,并在标记旁注上该点到参照面的高程。

一般标到小数点后两位。

高程标注
地形的高程标注
第四节植被、铺装及水面的绘制一、树木的绘制
1.树木平面的绘制
以树干位置为圆
心,树冠平均半径为
半径作出圆,再加以
表现。

•平面形式的分类
(1)轮廓型:
只用线条勾勒出轮廓,线条流畅,这种画法较为简单,而且多用于草图设计或概念设计中,简洁、快速。

(2)分枝型:树木的轮廓基础上,用线条组合表示树枝或者树干的分叉。

分岔型图例
(3)枝叶型:即表示分枝,又绘以冠叶。

(4)质感型:在枝叶型的基础上,在将冠叶绘以质感。

•几株相连树木的组合画法
可以按单株形式绘制,也可以把外轮廓连成整体,整体绘制。

•大片树木的平面画法
2. 树木平面的落影
增加画面的对比效果,使画面明快、有生气。

3. 树木的立面的绘制
可分为轮廓、分枝和质感等几大类
树木的立面画法的一般步骤
4. 树木平、立面的统一
树木在平面、立面中的表现方法应相同,表现手法和风格应一致,并保证树木的平面冠径与立面冠幅相等、平面与立面对应、树干的位置处于树冠圆的圆心。

二、灌木和地被物的绘制
灌木
相对来说体积较小,没有明显主干,所以我们在绘制时要把握其主要征,常常成片绘制。

灌木可用
树木的表示方
法表示。

轮廓
型和质感型运
用较多。

地被物采用轮廓勾勒和质感表现的形式。

三、草地的绘制
•打点法
•小短线法
•线段排列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