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民国人物分析

合集下载

作文写作素材之人物言论100则+事件100则+民国文化名人篇

作文写作素材之人物言论100则+事件100则+民国文化名人篇

人物事件篇(100则)1、湖南长沙县的张晓勇年考上清华大学,1996年毕业后被知名外企录用,2001年,“为了照顾年迈的父母”,他又辞去外企管理工作,回到长沙一家物业公司做保安内勤。

“保安哥”不高高在上,放下身段尽显亲情的举动值得我们学习。

21世纪的今天,随着社会发展,空巢老人越来越多,更多年迈的父母需要子女的关怀,常回家看看成为很多父母的期盼,父母不是需要物质的满足,更多需要一种精神食粮。

从这个层面来说,“保安哥”为了照顾父母,选择亲情放弃前程的情怀让我们为之感动。

2、“沈阳大爷“王福顺在人行道上被一名骑电动车的男子撞倒后。

男子停车询问大爷是否需要就医,大爷对撞人者说:“孩子,我没事,我有医保,你赶紧上班去吧。

”事后媒体采访才发现他是一名保安,月薪只有1750元,根本没有医保,他这样说只是为了给撞人的小伙子解围。

这位宽容的大爷被无数网友成为“中国好大爷”。

一句短短的话语,为别人驱走了黑暗,带来融融的暖意。

3、那一年,郑州菜农韩红刚看着卖不出去的萝卜,做出了一个决定:与其让萝卜烂在地里,不如免费让市民免费拨萝卜。

于是市民像蝗虫一般涌来,把韩红刚种的六十多万斤萝卜哄抢一空,还把他套种的红薯也偷去了三四万斤。

不过,在巨大的损失面前,韩红刚没有埋怨,他在朋友的帮助下开了微博。

微博里,他甚至希望那些没有抢到萝卜的市民能够原谅他。

他真情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在热心市民和媒体的帮助下,郑州市民为韩红刚摆起了红薯摊。

结果,红薯热卖。

4、近日,一车主违停,前挡风玻璃上留下一张“小孩急看病”的纸条,交警巡查发现后,开了一张警告单,并留言回复“人来后速将车移走”。

这位交警采取了人性化的执法手段,这让我们看到的是执法的人性化,感受到的是不再教条执法的温暖。

5、近日,湖南的博士后向忠诚放弃高薪职位,转而卖起了包子。

过了而立之年选择重新创业,这位博士后看中的是什么呢?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曾滋养了多少代人的成长。

但在国人消费升级的当下,传统饮食也面临继承与创新的重大课题。

高考作文人物素材丨国学大师陈寅恪

高考作文人物素材丨国学大师陈寅恪

人物素材——陈寅恪[人物品性]1942年春,有人奉日方之命,专程请他到已被日军侵占的上海授课。

他又一次拒命,随即出走香港,取道广州湾至桂林,先后任广西大学,中山大学教授,不久移居燕京大学任教。

当时,面对民族危亡,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寅恪感到痛心,而桂林某些御用文人,竟发起向蒋介石献九鼎的无聊活动,劝他参加,他作《癸未春日感赋》:“九鼎铭辞争讼德,百年粗粝总伤贫”。

以示讽刺。

这一时期,在繁忙的教学中,他仍致力于学术研究,先后出版了《隋唐制度渊源论稿》、《唐代政治史论稿》两部著作,对隋唐史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为后人研究隋唐史开辟了新的途径。

解放后,他先后被选为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文史馆副馆长、第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等职。

1962年,胡乔木前往看望,关心他的文集出版。

他说:“盖棺有期,出版无日。

”胡乔木笑答:“出版有期,盖棺尚早。

”在助手的帮助下,他把《隋唐制度渊源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以外的旧文,编为《寒柳堂集》、《金明馆丛稿》,并写有专著《柳如是传》,最后撰《寒柳堂记梦》。

他的助手黄萱曾感慨地说:“寅师以失明的晚年,不惮辛苦、经之营之,钧稽沉隐,以成此稿(即《柳如是别传》)。

其坚毅之精神,真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气概”。

十年动乱期间,陈寅恪遭到残酷折磨。

使他最伤心的是,他珍藏多年的大量书籍、诗文稿,多被洗劫。

1969年10月7日在广州含恨离开人世。

陈寅恪长期致力于教学和史学研究工作。

他热爱祖国,治学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在史学研究中写出了高水平的史学著作,为人们开拓了历史的视野,对我国史学研究做出了贡献。

陈寅恪不仅为大史学家,旧体诗亦卓然大家。

他佩服陶渊明、杜甫,虽爱好李白及李义山诗、但不认为是上品。

他特别喜好平民化的诗,故最推崇白居易,在他《论再生缘》中所以有“论诗我亦弹词体”之句。

有《诗存》问世。

其平生著作,经过他的学生整理、校勘,一套二卷、二百万字的《陈寅恪文集》已于1979年编纂成册、出版。

李叔同—高考作文素材总结积累— 民国文人学者2

李叔同—高考作文素材总结积累— 民国文人学者2

[李叔同]李叔同(1880~1942),祖籍浙江平湖,生于天津。

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

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

1915年起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并谱曲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首校歌。

1918年6月30日晚,李叔同正式出家,不是带发修行的居士,而是入山苦修。

他只带了简单的生活用品,其他一概不带。

为弘扬佛法,他置生死于不顾。

1937年底,厦门轰炸不断,众人劝他避难,他却集众演讲,尽一己之力,渡劫众生。

1942年10月13日晚安详西逝,圆寂于泉州不二祠温陵养老院晚晴室。

一、人物生平【风流才子变身一代高僧】“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一曲《送别》唱到今天,激起人们多少往日情怀!这首名歌的曲作者,是美国音乐家福斯特;而词作者,便是我国近代艺坛上的一位杰出的先驱人物:李叔同,也就是后来的弘一法师。

李叔同曾经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创始人之一,正如他的弟子——著名画家丰子恺所说,他是我国最早出国学文艺的留学生之一;是最早提倡话剧,最早研究油画,也是最早研究西方音乐的艺术教育家之一。

他终身的“艺事”——书法,更是达到极高的境界,被誉为20 世纪中国十大书法家之一。

这位20世纪初瑜亮一时的艺术家,中国现代艺术启蒙教育的先驱者,不啻如流星划过夜空,却想不到于1918年,“五四”运动前夕,斩断世情俗怨,从此芒鞋布衲,托钵空门。

由风华才子到云水高僧,由峰而谷,这一极具戏剧性的转折,怎不令人愕然、惘然?在一本“纪念册”里,留有他年轻时饰演“茶花女”的倩影,也印着他安样圆寂于陋室绳床的情景。

关于李叔同先生皈依佛门的缘起,众说纷纭,但无论在俗、出家,李叔同的“尘缘”实际上从未断过,且十分认真执着和彻底。

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之人物素材萧红:文艺、小众素材(10个角度,运用示例)

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之人物素材萧红:文艺、小众素材(10个角度,运用示例)

萧红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和张爱玲等并称为“民国四大才女”。

她是哈尔滨人,19岁离家出走,辗转中国,一路南奔,逝世于香港。

2022 高考全国乙卷文学语段,选用她的作品《“九一八”致弟弟书》;2019高考浙江卷文学语段,来自《呼兰河传》的节选。

《2022全国乙卷《“九一八”致弟弟书》,选择题到底哪项错?错在哪》。

文章中介绍了萧红短暂而传奇的一生。

了解萧红的生平,对做高考题有帮助,也可以顺带积累优质作文素材。

有关萧红的作文素材,角度多多,内涵丰富。

比如:乡土与家园童真与童趣梦想与信仰亲情与温暖爱情与背叛自由与民主命运与抗争困难与逆境世俗与人性民生与悲悯坚守与创新萧红才华出众,却命运悲苦,多情善感,却频频遇人不淑,被人称为最有才的“渣男收割机”。

无论是和她订婚的妈宝男汪恩甲,还是鼓励她毅然逃婚的伪进步青年、表哥陆哲舜,还是后来粗暴的丈夫萧军和软弱的端木燕良,都有负于萧红。

甚至陪伴她最后时光的骆宾基,因为后来接受了萧红《呼兰河传》版税,也一度被怀疑他照顾萧红的动机不纯。

尤其是萧军,除了对她屡屡家庭暴力,还多次出轨背叛她。

最离谱的一次可谓节操全无,萧军婚内出轨许粤华。

许粤华是谁?她是萧军朋友、翻译家黄源的夫人,又是萧军妻子萧红的好友闺蜜。

兔子不吃窝边草,萧军却来者不拒,负了妻子,也愧对朋友。

萧红是想怎么活就怎么活,萧军是想怎么乱就怎么乱。

萧红一生遇到的男人中,鲁迅是真正给萧红精神慰藉的,他于萧红而言,是精神偶像,也是文学贵人。

萧红和萧军经常到鲁迅家中做客,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给了他们无私的关怀和帮助。

1935年,鲁迅支持推介萧红,萧红发表成名作《生死场》,从此名噪文坛。

几个有关萧红的作文素材运用示例。

2022 全国甲卷作文“大观园试才题对额”素材运用示例宝玉给亭子起名为“沁芳”,可谓是独抒性灵,他不接受正统经学的教化和熏染,当然也没有被禁锢住自由烂漫的灵魂,在他的内心,始终住着个孩子,保持着纯粹与美好。

2023届高考作文写作人物素材及运用:沈从文

2023届高考作文写作人物素材及运用:沈从文

高考作文写作人物素材及运用:沈从文星斗其文赤子其人沈从文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

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

名人其事及运用沈从文说:“我要建一座希腊小庙,里面供奉的是人性。

”因此他打造了一个独特的湘西世界,在这个湘西世界中,人们有着美好、健康的人性比如纯美的少女萧萧、三三;善良仗义的船总顺顺、天保摊送兄弟,他笔下的人物,永远是那样澄澈而不染尘埃的。

沈从文从湘西走来,在《边城》中描绘了原始朴实而又具有生命张力的茶峒,而沈从文的性格也与那座小镇一脉相承。

他淡泊悠然,却又不失志士仁人的气度。

他既热爱自然山川的幽静深邃,也不惧领受尘世生活的凄风苦雨。

他爱独处沉思时光与大千世界,也爱融入普罗大众找寻生命的共鸣。

沈从文开始写作时只有小学学历,但他坚持利用身边一切资源继续学习,在他有限的生命中不停地充实自己,成为了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将自己的人生价值最大化,度过了有意义的一生。

毛主席曾说:“活到老学到老。

”沈从文的一生正是这句箴言的真实写照。

成就了沈从文的辉煌人生。

沈从文认为,是城市异化了人性,使人们失去了本真的善良和活力。

《八骏图》,讲述了八位被学院体制禁的大学教授的堕落生活。

在当下社会,沈从文对道德的坚守,值得我们尊敬。

沈从文是一个勇敢的人,凭借这份勇敢,他得到了他此生至关重要的财富:成为作家、收获了张兆和的爱情——“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事迹写作范例】1.适用主题:坚守道德与纯洁人性、独特个性气质验示例:然而,这些属于中国的关键词中也有些刺目的字眼,如“食品安全”“空气污染”,向我们彰明了重申社会道德的重要性,我不禁想起沈从文笔下的人物,想起他“建一座希腊小庙”的呼告,在他的湘西世界中,有不染尘埃的三三,有助人渡河不收分文的爷爷,有慷慨义气的船总顺顺…….这世界,该多些道德的光芒,洒遍黑暗的角落。

高考作文素材-民国大师冯友兰

高考作文素材-民国大师冯友兰

冯友兰人物简介人物简介1939年前后,陈立夫以国民政府教育部长身份三度训令西南联大必须遵守教育部新规定,联大教务会议决定致函抗辩。

抗辩函的执笔者即冯友兰先生,冯教授说得不卑不亢:“部中重视高等教育,故指示不厌其详,但准此以往,则大学将直等于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一科,同人不敏,窃有未喻。

”陈寅恪纪念王国维的雄文,为学者立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境界,而冯友兰的这篇雄文,则被后人赞为铭刻了一所大学“力争学术自由,反抗思想统制”的光荣品质。

其另一雄文《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被公认为最能彰显西南联大的精神及其特殊历史意义。

碑文有言:“联合大学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获民主堡垒之称号,违千夫之诺诺,作一士之谔谔?”此碑永存,而它所代表的学术自由精神在当今学术界却日渐消逝了。

然而,20世纪的学者中,受到见诸文字批判最多的也是冯友兰,谈起20世纪的中国哲学,唯一绕不过去的人还是冯友兰。

一个事实是,外国人因有冯友兰而知中国哲学。

李慎之曾经评价说,冯友兰是一位可超而不可越的人。

只有站在他的肩上,才能看得更远。

就如坎坷动荡的近代中国的命运一样,冯友兰的一生,坎坷与矛盾并生,苦难与责任共存。

冯友兰开始写《中国哲学史新编》时已80多岁,年老多病,“耳目丧其聪明,为书几不成字”,150多万字的著作,一字一句,全由老人口述,助手笔录而成。

他的最后15年,一切都围绕着《中国哲学史新编》的写作。

写作中间多次生病住院,他甚至说:“现在治病,是因为书未写完。

等书写完了,再生病就不必治了”。

冯友兰是拼着性命在写这本他人生最后的大书。

书成后4个月,他安然而去。

高中语文教材中收录冯友兰先生的《人生的境界》,文中将人生的境界分为四等: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人生的作业古代先哲庄子曾经发出过“人生如白驹过隙”的感叹,形容人生短暂。

但是如何让自己的人生有意义,则因人而异。

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完成好人生的作业至关重要。

民国人物作文素材

民国人物作文素材

原文:。

抗战初期,蔡元培因病滞留香港,有位素不相识的青年从重庆寄来快信,自称是北大的毕业生,在重庆穷困潦倒,无以为生,请求蔡元培伸出援手,将他推荐给用人单位。

蔡元培当即致函某机关负责人,称那位青年学有所成,这封推荐信不久即发生效力。

然而那位青年到差时,所出示的毕业证书并非北大签发。

某机关负责人赶紧写信询问蔡元培,是否真的了解那位青年的底细。

蔡回复对方:不必在意那位青年是不是北大生,只要看他是不是人才。

如果他徒有北大毕业证书而不是人才,断不可用;如果他没有北大毕业证书而是人才,仍当录用。

笔记:2016-06-03原文:辜鸿铭一向狂傲,但他特别服膺蔡元培。

辜鸿铭曾在课堂上对学生宣讲:“中国只有两个好人:一个是蔡元培,一个是我。

因为蔡元培点了翰林之后,不肯做官,就去革命,到现在还是革命;我呢?自从跟张文襄(张之洞)做了前清的官员以后,到现在还是保皇。

”笔记:2016-06-03原文: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

(蔡元培)笔记:2016-06-03原文:章太炎从来不正眼看钱。

没钱了,他就卖字。

到了晚年,他更不晓得如何用钱了。

让仆役买一包烟时,他掏出五块钱。

儿子要做大衣时,他也掏出五块钱。

有一次,要盖房子了,他掏出来的,还是五块钱。

2016-06-03原文:当王国维在北京招国学研究生的时候,全国各地的学生纷纷来到清华大学,都想看到日夜思慕的大导师王国维,因为王国维当时的名声太大了!大家都在教室里盼望着……进来的将是什么样的一个风流倜傥的人物?铃声响了,踏进门来的王国维使大家很吃惊!很失望!只见一个五短身材,蓄八字须,戴缀有红帽结的瓜皮小帽,后面拖一根长辫子,着一件长袍,外套马褂的人缓步走入教室。

这就是我们的老师?这就是我们仰慕的伟大的国学大师?但是等到王国维一张口,一说话,一表述,一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就把这些学生领到了一个从来没有过的新境界、新学问、新天地!这时候,同学们都会由衷地佩服他。

2016-06-03《人间词话》之所以不同于前朝词话,就在于它融贯中西,在容纳西方比较文学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典型的中式“境界”说。

高考作文素材-民国大师蔡元培人物简介

高考作文素材-民国大师蔡元培人物简介

蔡元培人物简介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曾化名蔡振、周子余。

浙江绍兴山阴县人。

著名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

前清举人,1892年为翰林,1894年补翰林院编修,后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

1902年与章炳麟等发起组织爱国学社和爱国女学,创办《俄事警闻》(后改为《警钟日报》),提倡民权,鼓吹革命。

1904年组织光复会,次年加入同盟会。

辛亥革命后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发表《对教育方针之意见》,批判封建教育制度。

提出修改学制、男女同校、废除读经等改革措施。

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积极支持李大钊等倡导的新文化运动,实行教授治校。

1927年任国民党政府大学院院长,后任中央研究院院长。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倡导抗日。

1932年与宋庆龄等人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积极组织爱国民主抗日运动。

抗战爆发后,主张对日抗战,支持国共合作。

上海沦陷后,移居香港。

1940年3月5日病逝。

一百多年来,北大的校长走马灯似地换了不少人。

但是只要一提起北大校长,让人首先想起的还是蔡元培校长。

在北大昔日的历史传统和今日的格局气象中,蔡元培更内化为一种象征与启示,堪称风采依旧,因为有后来者“以口为碑,以心为碑,以文为碑”。

一、改造北京大学1917年1月,在黎元洪政府教育总长范源濂的敦请和孙中山的劝促下,出身翰林的前清举人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

北京大学的前身,是1898年百日维新期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

当时,许多学生继承着清末老爷式的作风,只想混个毕业资格,作为升官发财的敲门砖。

少数肯读书的,也多抱着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把读书当做求取功名利禄的捷径,对学术研究并无兴趣。

至于教员,不学无术、混饭度日的大有人在。

这就是他就任之前北大的校风。

蔡元培到校后,第一次发表演说,即指明:“大学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的阶梯。

”为贯彻这一方针,他提出“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提倡民主精神,推广近代科学文明,广泛调整科系及课程设置,扩充文、理科各系,随后又沟通文理,合为一科,设置研究所,改年级制为学分制。

民国时期的名人故事作文素材

民国时期的名人故事作文素材

民国时期的名人故事作文素材《民国名人的那些事儿》嘿,咱今儿就来讲讲民国时期那些大名鼎鼎的人物和他们的故事,这可是写作文的绝佳素材呀!比如说徐志摩,这位大才子那可是浪漫得很呐!他追求爱情的故事那叫一个轰轰烈烈。

为了林徽因,不惜和妻子离婚,这勇气也是没谁了!咱就得佩服他这种为了爱情不顾一切的劲头,虽然在当时那可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呢。

你想想,放现在,这徐志摩肯定也是热搜常客呀,那话题度绝对杠杠的!还有张爱玲,这可是个奇女子。

文笔犀利得能扎到人心里去。

她写的那些爱情故事,可真是让人读了心里又甜又酸。

她的人生经历也是相当曲折,感情路上也是磕磕绊绊。

她的故事告诉我们,有才华的人也不一定能把自己的生活过得一帆风顺呀!要是她活在现在,估计也是个超级大网红,粉丝那肯定多得吓人。

再说说杜月笙。

这家伙,那可是上海滩的大亨啊!黑白两道都吃得开。

他的故事那叫一个传奇,从一个小混混一步步走到了大佬的位置。

那手段,那气魄,啧啧啧,让人不得不佩服。

想象一下,要是把他的故事拍成电影,那得多精彩呀!孙中山先生那就更不用说了,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

他为了推翻封建帝制,那是付出了一生的努力呀!他的故事那是充满了热血和理想,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敬仰。

这些民国时期的名人啊,他们的故事丰富多彩,有浪漫的爱情,有传奇的经历,有伟大的理想。

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学到很多东西,比如勇气、坚持、才华、爱国……把他们的故事写进作文里,那肯定能让咱的文章变得精彩绝伦。

所以啊,小伙伴们,以后写作文的时候可别忘了这些民国时期的名人故事素材哦。

让我们一起跟着这些名人的脚步,在文字的世界里遨游,感受那个时代的独特魅力吧!。

高考作文专题人物素材:民国才女张爱玲

高考作文专题人物素材:民国才女张爱玲

高考作文专题人物素材:民国才女张爱玲天才梦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视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

然而,当童年的狂想逐渐褪色的时候,我发现我除了天才的梦之外一无所有——所有的只是天才的乖僻缺点。

世人原谅瓦格涅的疏狂,可是他们不会原谅我。

加上一点美国式的宣传,也许我会被誉为神童。

我三岁时能背诵唐诗。

我还记得摇摇摆摆地立在一个老人的藤椅前朗吟“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眼看着他的泪珠滚下来。

七岁时我写了第一部小说,一个家庭悲剧。

遇到笔画复杂的字,我常常跑去问厨子怎样写。

第二部小说是关于一个失恋自杀的女郎。

我母亲批评说:如果她要自杀,她决不会从上海乘火车到西湖去自溺。

可是我因为西湖诗意的背景,终于固执地保存了这一点。

我仅有的课外读物是《西游记》与少量的童话,但我的思想并不为它们所束缚。

八岁那年,我尝试写过一篇类似乌托邦的小说,题名“快乐村”。

快乐村人是一个好战的高原民族,因征服苗人有功,蒙中国皇帝特许,免征赋税,并予自治权。

所以快乐村是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大家庭,自耕自织,保存着部落时代的活泼文化。

我特地将半打练习簿缝在一起,预期写一本洋洋大作,然而不久我就对这伟大的题材失去了兴趣。

现在我仍旧保存着我所绘的插画多帧,介绍这种理想社会的服务、建筑、室内装修,包括图书馆、“演武厅”、巧克力店、屋顶花园,公共餐室是荷花池里一座凉亭。

我不记得那里有没有电影院与社会主义——虽然缺少这两样文明产物,他们似乎也过得很好。

九岁时,我踌躇着不知道应当选择音乐或美术作为我终生的事业。

看了一张演绎穷困的画家的影片后,我哭了一场,决定做一个钢琴家,在富丽堂皇的音乐厅里演奏。

对于色彩、音符、字眼,我极为敏感。

当我弹奏钢琴时,我想象那八個音符有不同的个性,穿戴了鲜艳的衣帽携手舞蹈。

我学写文章,爱用色彩浓厚、音韵铿锵的字眼,如“珠灰”“黄昏”“婉妙”“splendour”(光彩壮丽、显赫、杰出)“melancholy”(忧郁),因此常犯了堆砌的毛病。

高考作文常用的民国文化名人素材

高考作文常用的民国文化名人素材

高考作文常用的民国文化名人素材【素材一】陈寅恪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陈寅恪海外留学 18 年,既未获得学士学位,也没有可以炫耀的博士桂冠,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名闻遐迩的学者。

他享有盖世奇才的美誉,精通近20个国家的语言,在语言学、史学、佛学等多领域都有极高的造诣。

_时成为寂寞销魂人,含冤离世。

没有博士头衔的陈寅恪,却被称为清华园中的活字典教授的教授。

36岁即和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出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

陈寅恪上课有三不讲,幽默风趣,听课的教授远比学生多。

先生具有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不吃日军面粉,拒绝台湾提供的优厚待遇。

在大灾难面前,陈寅恪始终恪守着民族的史学传统:国可以亡,史不可断,只要还有人在书写她的历史,这个民族的文化就绵延不绝。

在严酷的抗战环境中,陈寅恪顽强地为后世留下了他对中国唐代历史的系统研究。

家亡国破此身留,客馆春寒却似秋,在几乎没有参考书籍的情况下,陈寅恪撰写了两部不朽的中古史名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在国际汉学界具有广泛影响的《剑桥中国史》提到陈寅恪时,给予了异乎寻常的褒奖:解释这一时期政治和制度史的第二个大贡献是伟大的中国史学家陈寅恪做出的,他提出的关于唐代政治和制度的观点,远比以往发表的任何观点扎实、严谨和令人信服。

建国后沉浸于学术研究的陈寅恪,拒绝出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二所所长一职。

他说:我的思想、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国维纪念碑的碑文中。

陈寅恪在碑文中表达了这样的思想:读书治学,只有挣脱了世俗概念的桎梏,真理才能得以发扬。

陈寅恪认为,包括他和王国维在内的任何人,在学术上都会有错,可以商量和争论,但如果没有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意志,就不能发扬真理,就不能研究学术。

在这个意义上,他说:我要请的人、要带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不是这样,即不是我的学生。

晚年双目失明的陈寅恪耗费整整10 年时间完成 85 万字的巨著《柳如是别传》,这部痛哭古人,留赠来者的书,展示了百年中国的一位大学者的大手笔。

民国时期学生人物小传作文

民国时期学生人物小传作文

民国时期学生人物小传作文
民国时期,那可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英雄豪杰辈出,学生人物更是如繁星般璀璨。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讲那些民国时期的学生人物,他们都是怎样的人物呢?
我们要说说那个被誉为“民国第一才子”的蔡元培。

蔡元培可是咱们国家的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曾经担任过北京大学的校长,把北大办得有声有色。

他的学识渊博,才华横溢,而且待人真诚,深受人们的敬爱。

据说,他还是个大厨子,做的菜那叫一个美味啊!可惜的是,他在民国时期的政治斗争中受到了牵连,最后病逝于香港。

接下来,我们要说的是那个被誉为“民国女侠”的秋瑾。

秋瑾可是咱们国家的一位英勇的女性革命家,她曾经领导过一场著名的“安庆起义”,为推翻满清政府立下了赫赫战功。

她的勇敢和坚定,让人们对女性充满了敬意。

可惜的是,她在民国时期的革命斗争中壮烈牺牲,年仅29岁。

再来说说那个被誉为“民国奇才”的陈独秀。

陈独秀可是咱们国家的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他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

他的文章写得那叫一个好啊,尤其是他的《狂人日记》,简直就是一篇神作。

可惜的是,他在民国时期的政治斗争中失败了,最后被判处死刑。

民国时期的学生人物还有很多很多,比如胡适、鲁迅、郭沫若等等。

他们都是我们国家的瑰宝,他们的事迹将永远被后人传颂。

总的来说,民国时期的学生人物都是一些非常有才华、有理想、有抱负的人。

他们为了自己的信仰和理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为我们国家的未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们的事迹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这一代人,让我们继续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民国时期学生人物小传作文

民国时期学生人物小传作文

民国时期学生人物小传作文民国时期,那可是波澜壮阔的岁月啊!那时候的学生可真是一群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讲那些民国时期的学生人物小传,让我们一起回到那个充满激情和梦想的时代吧!咱们来说说那位鼎鼎大名的蔡元培先生。

蔡元培可是当时中国教育界的泰斗,他创办了北京大学,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

他的学生们可都是才华横溢,有的成为了著名的文学家,如鲁迅、郭沫若;有的成为了杰出的政治家,如周恩来、陈云;还有的成为了伟大的科学家,如华罗庚、钱学森。

蔡元培先生的教育理念是“教育为人生之本”,他希望通过教育让学生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

所以,当时的学生们都非常尊敬他,把他当作自己的楷模。

再说说那位英俊潇洒、风度翩翩的胡适先生。

胡适可是当时的文学巨匠,他的作品可谓是独树一帜。

他的学生们也是人才辈出,如沈从文、钱钟书等。

胡适先生的教育理念是“独立思考,自由探讨”,他希望通过教育让学生们敢于质疑、敢于创新。

所以,当时的学生们都非常敬仰他,把他当作自己的导师。

民国时期的学生人物还有很多很多,比如那位慈祥和蔼、关心学生的梅贻琦校长;那位勤奋好学、品学兼优的陈嘉庚先生;那位英勇善战、保家卫国的黄维将军等等。

他们的学生们也都是有担当、有作为的一代新人。

那时候的学生生活可真是丰富多彩啊!他们上课学习,下课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如文学社、科技社、体育社等等。

他们还经常组织各种演出、演讲比赛,如朗诵比赛、戏剧表演、辩论赛等等。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还锻炼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那时候的学生间关系也是非常好的。

他们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形成了一种深厚的友谊。

有时候,他们还会一起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支教、支援抗战等。

这些活动让他们更加懂得团结友爱,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民国时期的学生人物小传充满了传奇色彩和感人至深的故事。

他们是那个时代的瑰宝,是我们永远的骄傲!让我们怀着敬意,去怀念那些逝去的青春岁月吧!。

民国时期的名人故事作文素材

民国时期的名人故事作文素材

民国时期的名人故事作文素材《趣谈民国名人故事》民国时期,那可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时代,涌现出了许多大名鼎鼎的人物。

今儿个就来和大家唠唠这些名人的故事,可都是作文的好素材哦,听我慢慢道来。

先来说说徐志摩吧,这哥们儿那可是个情种。

他和林徽音的那段故事,那叫一个缠绵悱恻。

徐志摩为了林徽音,那是不顾一切啊,写诗写得情意绵绵。

不过呢,他有时候也挺逗的,追人家姑娘的时候,那可是绞尽脑汁。

这种为爱疯狂的劲儿,放在现在也是个妥妥的“痴情种”。

咱写作文的时候,把他这劲儿一写,那感情分不得蹭蹭往上涨啊?还有张作霖,这位东北大佬,那可是霸气侧漏。

张作霖虽然是个军阀头子,但他也有可爱的一面。

据说他说话特别直爽,有啥说啥,一点都不做作。

有一次他开会,有人在那磨磨唧唧地说话,他直接来了一句:“你能不能痛快儿点,别像个娘们儿似的。

”这话一出来,全场都乐了。

用他的故事写作文,能把他的豪爽和果断展现得淋漓尽致,让文章瞬间变得有血有肉。

再说说张爱玲,这可是个才女。

她的小说写得那叫一个细腻,把人物的心理活动刻画得入木三分。

她的生活经历也挺有意思的,感情之路那叫一个坎坷。

不过她可没被打倒,还是继续写她的小说。

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写进作文里,那不得让老师眼前一亮啊。

还有梅兰芳大师,他在京剧界那可是响当当的人物。

他的扮相俊美,唱腔婉转,迷倒了一大片观众。

梅兰芳的故事里不仅仅有艺术成就,还有他在抗日时期的坚定立场。

咱写作文的时候,把他的艺术追求和民族气节一写,那这文章的深度不就有了嘛。

这些民国时期的名人,他们的故事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

把他们的故事作为作文素材,那文章肯定精彩。

咱写作文的时候,别老是写那些老套的东西,多挖掘挖掘这些有意思的名人故事,让作文变得鲜活起来。

民国时期的名人故事那可是多得数都数不过来,咱今儿个就先唠到这儿。

大家可得好好利用这些素材,让自己的作文变得丰富多彩。

哈哈,下次再碰到作文题目,咱就不用愁没东西写啦!。

高考作文人物素材: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李叔同!(附多元思维素材运用)

高考作文人物素材: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李叔同!(附多元思维素材运用)

高考作文人物素材: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李叔同!(附多元思维素材运用)导读他,“二十文章惊海内”,集诗、词、书画、篆刻、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

他把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致,“朴拙圆满,浑若天成”;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创作的《送别歌》历经几十年传唱而不衰;他是中国第一个开创裸体写生的教师;他先后培养出了着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一些文化名人。

他苦心向佛,过午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出苦海,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

他给世人留下了咀嚼不尽的精神财富,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就是李叔同。

李叔同介绍李叔同是何许人也?弘一法师何许人也?现在很多人对此都是茫然不知。

但当说起先生那首《送别》,却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了。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听!听!那缥缈的歌声又从远方传来,又在耳畔响起。

酒壶已空,余欢将尽,惟剩苍凉别梦,其中还残留下多少回忆的温馨?该上路的终归要上路,该告别的终归要告别。

人生是一段不长不短的夜行,惟独智慧才是我们心中的长明灯,所以要觉悟,所以要修智慧。

极少数人修持了慧业,经历这段夜行之后,便能抵达光明的彼岸。

李叔同先生无疑便是这极少数成就者中的一个: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问余何适?廓尔忘言。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这是先生辞世前在致生平至友夏丐尊、弟子刘质平和性愿法师的遗书中附录的四句诗偈。

前两句是警劝他们勿要执迷于人生表象,如此而想获取正觉正悟,无异于南辕北辙、缘木求鱼;后两句是对自己灵魂得到美好归宿颇感欣慰。

大智者的告别仪式的确有些与众不同,弘一法师大慈大悲的临终关怀(反过来,是死者关怀生者)给今天的人们依然留下了至为深切的感动。

如果说有一种人生华丽而不刺眼,铅华洗尽,返璞归真,历尽世间的奢华百态仍清澈如水,那么这种人生非李叔同大师莫属。

高考作文人物素材---一生被四次抛弃的“民国才女”--萧红

高考作文人物素材---一生被四次抛弃的“民国才女”--萧红

一生被四次抛弃的“民国才女”--萧红女人一生最需要的是爱!她一生渴望爱,追逐爱,却被总爱的苦恼纠缠!萧红,这个被称为民国时期的李清照,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民国四大才女”,一生苍凉,是不幸中的最不幸者,她爱情的经历,似乎比其作品诱人。

童年的不幸福是一生不幸的开始!萧红本名张乃莹,父亲是呼兰县的名流,严厉又冷漠,母亲的早逝更让她远离了爱。

压抑与孤寂、自卑与敏感、忧郁与感伤伴随她的童年。

正当她编织着自己爱情梦时,父亲却把她许给一个大军阀的儿子汪恩甲。

汪恩甲虽说相貌堂堂还接受过新式教育,可他就象现在的“官二代”一样,一身纨绔之气,要命的是他还吸食鸦片。

天性反叛的萧红没有让步,经过绝食、生病的抗争,她为自己争取到北平上学机会。

知识改变命运,同样也改变了萧红的命运!在北平萧红谈恋爱了,对象是已有老婆的表哥陆振舜。

初恋不懂爱情,她就稀里糊涂地和表哥搅合在一起。

马克思的“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永远不会过时,在他们身上的钱花完后,表哥迫于家中断绝经济来源的压力,把萧红丢下回了东北。

回到老家后,因有辱门庭,她被父亲幽禁乡下。

任何人也关不住率性而叛逆的她。

萧红很快逃了出来,因无依无靠,便投奔未婚夫汪恩甲。

汪家自然不能再接受这样的媳妇,可长着一双迷人大眼睛,野性中带着的文静的萧红让汪恩甲心动不已,俩人偷偷在哈尔滨的旅馆过上幸福的小日子,很快她怀孕了。

可她的第二次不幸很快降临。

在他们身上钱花光后,还欠着旅馆一大笔住宿费时,汪恩甲悄悄地抛下了身怀六甲的萧红,飘然而去。

等待她的是:产后卖入下等妓院抵债。

“白马王子”把她从大水中救起萧红没向家庭低头,更不会向命运低头。

她向《国际协报》写信求助,还见到了自己喜欢的作家“三郞”(萧军笔名)。

可出现在她面前的“三郎”却身穿一身蓝色粗布长衫,一条带着补丁的裤子,脚上一双裂了口子的破皮鞋,头发更是乱成一团。

这是曾经幻想过的西装革履的绅士“三郎”么?他见到的是一个落魄、气色苍白的孕妇,可她美丽忧伤的大眼睛却闪动着异样的光彩。

作文素材 民国四大才女倾情一生,绝美文字惊艳了时光

作文素材 民国四大才女倾情一生,绝美文字惊艳了时光

民国四大才女倾情一生,绝美文字惊艳了时光古有西施、貂蝉、王昭君、杨玉环四大美女,她们“美在相貌”;民国则有张爱玲、萧红、林徽因、冰心四大才女,她们“美在才华”。

所谓民国才女,就在于她们拥有独特的才华和魅力。

就像同样是形容“时光催人老”,别人说“岁月是把杀猪刀”,而林徽因却能写下:“昨天又昨天,美还逃不出时间的威严。

”她们,就是才华横溢的民国女子,可以将一字一句都写得如此唯美动人,连文字里深藏的灵魂都别有一番滋味。

今天,就一起走近她们,品一品她们的神仙文笔吧~Part 1:林徽因《一片阳光》(节选)那时大概刚是午后两点钟的光景,一张刚开过饭的八仙桌,异常寂寞地立在当中。

桌下一片由厅口处射进来的阳光,泄泄融融地倒在那里。

一个绝对悄寂的周围伴着这一片无声的金色的晶莹,不知为什么,忽使我六岁孩子的心里起了一次极不平常的振荡。

那里并没有几案花香,美术的布置,只是一张极寻常的八仙桌。

如果我的记忆没有错,那上面在不多时间以前,是刚陈列过咸鱼、酱菜一类极寻常俭朴的午餐的。

小孩子的心却呆了。

或许两只眼睛倒张大一点,四处张望,似乎在寻觅一个问题的答案。

为什么那片阳光美得那样动人?赏读:美丽的文字常常来自于敏感的心灵。

林徽因自小就很懂事,情感非常细腻,她的文字也体现了这一特质。

在《一片阳光》中,林徽因写下的是一次美丽无比的遇见——澄黄一片的阳光射进屋内,猛然与“我”相遇,“我”由此笔随心走、连连感怀。

那片阳光,恬静而闲逸,让人开始恍惚,不禁游离于现实之外,想起幼时也曾有一片阳光,以无声的金色的晶莹让那个小小的“我”为之神迷——原来,寻寻常常的事物,就可以美丽非凡。

而忙碌的我们,只有“意外遇见”,才会惊觉它们的美。

因着这份对生命的敏感,因着这份对生活的珍重,《一片阳光》的字里行间,都流露着真挚的情感,这种发自内心的表达,也让我们更认识到林徽因的美。

Part 2:张爱玲《倾城之恋》(节选)流苏突然叫了一声,掩住自己的眼睛,跌跌冲冲往楼上爬,往楼上爬……上了楼,到了她自己的屋子里,她开了灯,扑在穿衣镜上,端详她自己。

关于为国奉献的民国时期名人素材

关于为国奉献的民国时期名人素材

关于为国奉献的民国时期名人素材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1866年(清同治五年)11月12日,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诞生于广东香山(今中山县)翠亨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孙中山,原名孙文,字德明,号日新,改名逸仙。

青少年时代受到广东人民斗争传统的影响,向往太平天国的革命事业。

1892年在香港西医书院毕业,行医于澳门。

1894年上书李鸿章,主张变法自强,未被采纳,遂赴檀香山,于11月24日组建革命团体兴中会。

1895年准备发动广州起义,因走漏消息而失败。

1896年在英国遭清政府驻英公使绑架,幸得英籍教师康德拉营救脱险。

是冬著《伦敦被难记》一书。

旅欧期间悉心钻研西方各国政治、经济等书籍,开始接触社会主义学说,鼓吹“非革命不能救中国”。

1897年秋离欧赴日本,在日期间曾化名中山樵,遂以中山为号。

1900年派郑士良等组织惠州起义,又告失败。

1905年在东京联络留日革命志士,合并反清团体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而组成中国同盟会,被推举为。

确定“驱除靴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革命纲领。

后在《民报》发刊词中,又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学说。

以《民报》为阵地同君主立宪派、改良主义者进行激烈论战。

1907年至1911年(宣统三年)间,联络会党、新军,先后发动八次武装起义,其中以1907年4月27日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役最为著名。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后,于12月25日由欧洲返回上海,29日在十六省代表会上当选为临时大总统。

次年1月1日到南京宣誓就职,组成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

任职期间颁布了中国第一部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月13日,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逼迫下,辞去临时大总统职,由袁世凯接任。

8月25日,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被推为理事长,9月,接受袁世凯政府的任命,担任全国铁路督办。

1913年3月,袁世凯派人刺死宋教仁,他愤而发动反袁的二次革命,旋即失败。

1914年在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被推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作文素材“民国学人风度”多维解读与运用【素材一】陈寅恪——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陈寅恪海外留学18年,既未获得学士学位,也没有可以炫耀的博士桂冠,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名闻遐迩的学者。

他享有“盖世奇才”的美誉,精通近20个国家的语言,在语言学、史学、佛学等多领域都有极高的造诣。

“文革”时成为“寂寞销魂人”,含冤离世。

没有博士头衔的陈寅恪,却被称为清华园中的“活字典”“教授的教授”。

36岁即和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出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

陈寅恪上课有“三不讲”,幽默风趣,听课的教授远比学生多。

先生具有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不吃日军面粉,拒绝台湾提供的优厚待遇。

在大灾难面前,陈寅恪始终恪守着民族的史学传统:“国可以亡,史不可断,只要还有人在书写她的历史,这个民族的文化就绵延不绝。

”在严酷的抗战环境中,陈寅恪顽强地为后世留下了他对中国唐代历史的系统研究。

“家亡国破此身留,客馆春寒却似秋”,在几乎没有参考书籍的情况下,陈寅恪撰写了两部不朽的中古史名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在国际汉学界具有广泛影响的《剑桥中国史》提到陈寅恪时,给予了异乎寻常的褒奖:“解释这一时期政治和制度史的第二个大贡献是伟大的中国史学家陈寅恪做出的,他提出的关于唐代政治和制度的观点,远比以往发表的任何观点扎实、严谨和令人信服。

”建国后沉浸于学术研究的陈寅恪,拒绝出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二所所长一职。

他说:“我的思想、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国维纪念碑的碑文中。

”陈寅恪在碑文中表达了这样的思想:读书治学,只有挣脱了世俗概念的桎梏,真理才能得以发扬。

陈寅恪认为,包括他和王国维在内的任何人,在学术上都会有错,可以商量和争论,但如果没有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意志,就不能发扬真理,就不能研究学术。

在这个意义上,他说:“我要请的人、要带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不是这样,即不是我的学生。

”晚年双目失明的陈寅恪耗费整整10年时间完成85万字的巨著《柳如是别传》,这部“痛哭古人,留赠来者”的书,展示了百年中国的一位大学者的大手笔。

一个倚门卖笑的弱女子,在明清易代之际,竟比五尺男儿更看重家国大义。

他为这个被士大夫轻蔑的奇女子立传,以此表彰“我民族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

他通过这样一个人物,把明末清初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以百科全书式的视野展现出来。

陈寅恪没有遗嘱,但他取得的学术成就却垂范着后世的中国。

他留下的著作,以繁体字竖排出版,一如他生前期望的那样。

这些文字,烙刻着以学术为生命的独特印记,“留赠来者”。

季羡林这样回忆陈寅恪:他继承了中国“士”的优良传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多维解读1.学术标杆真正的学者,一定有士人的风骨。

其表现,就是坚持学术的标准,坚守学者的良知与良心。

陈寅恪可谓中国史学史上的一颗明珠,也是民国学人的标杆式人物。

宝剑磨砺出,腊梅凌寒发。

就深刻与广博而言,现代养在深闺中的学者们确实无法与那一场腥风血雨中苦熬出来的陈寅恪们相比拟,而当代人谈到陈寅恪,流传最广的3句话为:“大师之后再无大师”;“三百年来仅此一人而已”;“我们是没有资格谈陈寅恪的”。

诚如易中天先生在《劝君免谈陈寅恪》中说:“陈寅恪是了不起,可惜我们学不来。

”理由有三:首先是“顶不住”,其次是“守不住”,第三是“耐不住”。

有了这“三不住”,陈寅恪还真是免谈的好,因为谈了也是白谈。

我想,易中天先生说的是实话,惟其说了实话,让我们看到了斯文在现实中的尴尬处境。

2.人格独立在那个学人身不由己的时代,陈寅恪能够过滤净化自己的心灵,坚持独立的人格,保持自由的文心,具有正直的士大夫情操和博学深思的中国文化习养。

作为一代文史巨擘,观其一生,很难用几句话评价陈寅恪其人,或许正如其在王国维墓碑上所写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用这两句话来评价他最为合适吧。

陈寅恪自始至终将知识分子的人格、气节放在第一位。

尤其在“十年动乱”期间,意识形态的高压管制也没有让陈寅恪在学术上做出丝毫让步。

相反,他提出,做学问不应该受到政治的影响。

没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是谈不上“现代化”的,更谈不上“世界之公民”。

【适用话题】标杆、平淡、坚守、操守、良知、沉潜、忧与爱、平凡之美、文化传承、人格独立、摒弃浮躁、学术自由、过滤心灵、人生的作业、寂寞与辉煌、看不见与看得见、这也是一种美丽……【素材二】胡适——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胡适被称为“胡博士”,他一生共获得35个荣誉博士头衔,中外罕见。

胡适先生的一生用他自己的话可以做一总结:“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认真做事,严肃做人。

”蒋介石评价胡适是“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这是颇值得玩味的。

胡适先生著述丰厚,在哲学、文化研究成果方面值得后人研究、借鉴的东西很多,他的墓志铭由台湾著名学者毛子水撰文,具体如下:“这个为学术和文化的进步,为思想和言论的自由,为民族的尊荣,为人类的幸福而苦心焦思,殚精劳神以致身死的人,现在在这里安息了!我们相信形骸终要化灭,陵谷也会变易,但现在墓中这位哲人所给予世界的光明,将永远存在。

”2010年,在北大中文系百年系庆之际,北大设立了“胡适人文讲座”,以此欢迎胡适先生“回家”,但是,以胡适名义冠名的讲座,能在多大程度上承续他的人文情怀,传播他的自由理念,并契合时代精神,从而真正请回胡适一代人所代表的精神、气质和操守,尚需观察。

●多维解读1.宽容的价值胡适代表的正是“五四”海纳百川、兼容并包且带有一点儿浪漫色彩的人文精神,足见在思想世界中,自由、人权、民主这些概念是不分地域的;在人性的领域中,宽容和尊重这些价值也是穿越时空的,它们共同促成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信赖、帮助和感念,从而设定了人类文明的高度道德规范。

2.有人味的社会“只有自由民主才能造就有人味的社会”是胡适一生的民主诉求,也是“美丽中国”应有的人文内涵。

法国哲人伏尔泰说得最好,“你说的话,我一个字也不赞成,但是我要拼命力争你有说这话的权利。

”这是多么有人味的容忍态度!自己要争自由,同时还得承认别人也应该享受同等的自由,这便是容忍。

容忍,既是个人品德,也是政治德行。

人与人之间的宽容,是有人味的体现;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宽容,则是社会文明的标志。

胡适的时代已远,胡适的墓木已拱,但自由、民主与科学这些理想的内涵意义与落实途径,始终有待思索实践。

【适用话题】宽容、自由、回归、别样的辉煌、有人味的社会……【素材三】林语堂——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林语堂先生一生著作等身,很多作品成为东西方文学界、文化界所推崇的经典名著,版本众多、流传甚广,他曾被美国文化界列为“二十世纪智慧人物”之一。

林语堂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

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风声鹤唳》《孔子的智慧》《生活的艺术》,在法国写《京华烟云》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

他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海外。

林语堂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著名学者。

林语堂一生曾3次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他的《生活的艺术》在美国被重印40次,并被译成英、法、意、荷等国文字,成为欧美各阶层的“枕边书”。

同时他本人也是发明家,曾发明过打字机,获得了美国专利。

林语堂把自己的书房命名为“有不为斋”。

他受儒家“有为”的思想影响,也欣赏道家的“无为”;生活态度是以“有为”为中心,但也往往有“不为”的事。

他为自己写了一副对联:“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

”林语堂自称,成功的秘诀是写的东西必须是心得之言,有见地,有力量。

鲁迅在世时,常把林语堂骂得狗血喷头。

可在鲁迅去世以后,林语堂这样写道:“鲁迅顾我,我喜相知;鲁迅弃我,我亦无悔。

”林语堂的两个姐姐因家庭困难只好过早地辍学,回乡嫁人。

林语堂后来回忆说,他离家去上海读书时,二姐送给他四毛钱,并对他说:“和乐,你到上海要好好念书,做个好人,做个名人,我们是没有希望了。

”这种真情厚望,林语堂终身没有忘记。

在《生活的艺术》中,他写道: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满意足。

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

当一个人优闲陶醉于土地上时,他的心灵似乎那么轻松,好像在天堂一般。

事实上,他那六尺之躯,何尝离开土壤一寸一分呢?一个富有良知、担当道义的作家,应在著作里展示美好与希望,创造更多诗意的生活和空间,犹如他在长篇小说《京华烟云》里,塑造的道家女子形象姚木兰那样,身在乱世,始终“正直自持,则外邪不能侵”。

就是说,如果外部世界是邪恶的,只要自身周正,也能够安然度过灾患。

林语堂先生有这样一段关于文学阅读的精彩感悟:“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所喜爱的作家,即等于一个飘荡的灵魂,他始终是一个不成胎的卵子,不结子的雄蕊。

所喜爱的作家或文学爱人,就是他灵魂的花粉。

”那么你有喜爱的作家吗?你有“文学爱人”吗?你的灵魂在飘荡吗?你的精神家园在哪里?●多维解读1.生活的艺术林语堂把吾国吾民,看得何其之“艺术”!他说:“我觉得艺术、诗歌和宗教的存在,其目的,是辅助我们恢复新鲜的视觉、富于感情的吸引力和一种更健全的人生意识。

”林语堂作为主流价值之外的边缘“智者”,其思想情怀和人生态度启示着人文领域的现代知识分子与世界“对话”的方式。

林语堂引领着我们在儒、道、佛、基督教世界中游历跋涉,在物质、精神、科学、人文的海洋中沉浮,智慧之火花频频闪烁,妙语叠出,精彩纷呈。

2.快乐的真谛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认为:以道德、教养为规范的享乐是人生至善之境。

快乐是一种美德,因为它不但表现自己对世界的欣赏与赞美,也给周围的人带来温暖和轻快。

快乐就是幸福,一个人能从日常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快乐,就比别人幸福。

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终结,林语堂这位哈佛博士快乐、智慧的生活态度在如今喧嚣的尘世里更加显得有趣、可贵,也似乎更加让人难以企及。

【适用话题】灵魂、尊重、文化交流、人生趣味、精神家园、生活的艺术、科学和人文、文科与理科、快乐的真谛、万物静观皆自得、活出幸福的感觉……【素材四】冯友兰——力争学术自由,反抗思想统制1939年前后,陈立夫以国民政府教育部长身份三度训令西南联大必须遵守教育部新规定,联大教务会议决定致函抗辩。

抗辩函的执笔者即冯友兰先生,冯教授说得不卑不亢:“部中重视高等教育,故指示不厌其详,但准此以往则大学将直等于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一科,同人不敏,窃有未喻。

”陈寅恪纪念王国维的雄文,为学者立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境界,而冯友兰的这篇雄文,则被后人赞为铭刻了一所大学“力争学术自由,反抗思想统制”的光荣品质。

其另一雄文《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被公认为最能彰显西南联大的精神及其特殊历史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