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径级配累积曲线

合集下载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版)学习-土的物理性质指标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版)学习-土的物理性质指标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版)学习-土的物理性质指标1 土的组成天然状态下的土的组成(一般分为三相)(1)固相:土颗粒--构成土的骨架。

决定土的性质--大小、形状、成分、组成、排列(2)液相:水和溶解于水中物质(3)气相:空气及其他气体(1)干土=固体+气体(二相)(2)湿土=固体+液体+气体(三相)(3)饱和土=固体+液体(二相)土的三相示意图2 土的颗粒级配2.1 基本概念自然界的土通常由大小不同的土粒组成,土中各个粒组重量(或质量)的相对含量百分比称为颗粒级配,土的颗粒级配曲线可通过土的颗粒分析试验测定。

工程上将各种不同的土粒按其粒径范围,划分为若干粒组,为了表示土粒的大小及组成情况,通常以土中各个粒组的相对含量(即各粒组占土粒总量的百分数)来表示,称为土的颗粒级配。

土中各粒组的相对含量称土的粒径级配,土的粒径级配是通过土的颗粒大小分析试验确定。

土粒含量的具体含义是指一个粒组中的土粒质量与干土总质量之比,一般用百分比表示。

土的粒径级配直接影响土的性质,如土的密实度、土的透水性、土的强度、土的压缩性等。

要确定各粒组的相对含量,需要将各粒组分离开,再分别称重。

这就是工程中常用的颗粒分析方法,实验室常用的有筛分法和密度计法。

土的粒径级配指的是土中各粒组的相对含量,用占总质量的百分数来表示。

这是无黏性土的重要指标,是粗粒土的分类定名的标准。

2.2 粒径级配累积曲线工程中常用粒径级配累积曲线(颗粒大小分布曲线)直接了解土的级配情况。

曲线的横坐标为土颗粒粒径的对数,单位为mm ;纵坐标为小于某粒径土颗粒的累积含量,用百分比(%)表示。

将筛分析和比重计试验的结果绘制在以土的粒径为横坐标,小于某粒径之土质量百分数为纵坐标,得到的曲线称土的粒径级配累积曲线。

级配曲线的特点:半对数坐标{量(%)小于某粒径的土质量含纵坐标)土粒粒径(对数坐标横坐标---mm几种土的粒径分布曲线从颗粒级配曲线中可直接求得各粒组的颗粒含量及粒径分布的均匀程度,进而估测土的工程性质。

origin粒径分布曲线

origin粒径分布曲线

origin粒径分布曲线
原属粒径分布曲线是一种用来描述颗粒物质粒径的分布情况的曲线。

对于颗粒物质来说,粒径的分布情况是其在不同粒径范围内的颗粒数量的分布情况。

粒径分布曲线可以用来描述颗粒物质的颗粒大小分布情况,可以通过实验或测量数据得到。

粒径分布曲线通常用直方图、求积分形式或累积曲线的方式表示。

在直方图中,颗粒的粒径范围被分成一系列的区间,并且统计每个区间内颗粒物质的数量。

求积分形式的粒径分布曲线则是将每个粒径范围内的颗粒数量对粒径取对数,然后通过插值或者拟合得到一条平滑的曲线。

累积曲线则是描述累积颗粒物质的数量占总颗粒物质数量的百分比。

根据粒径分布曲线的不同形状,可以得知颗粒物质的粒径分布情况,比如单峰分布、双峰分布、多峰分布等。

粒径分布曲线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比如在颗粒物质表征、颗粒物质工程等方面。

对于颗粒物质工程来说,了解颗粒物质的粒径分布曲线可以帮助工程师设计和优化颗粒物质的处理、分离、筛选等工艺。

excel2010制作颗粒级配曲线(图文说明)

excel2010制作颗粒级配曲线(图文说明)

Office制作颗粒级配曲线很方便:制作方法如下
2、得到图形:
3、进行调整:
①调整纵坐标,鼠标双击纵坐标数字(或鼠标左键选中纵坐标数字右键—设置坐标轴格式)
修改“坐标轴选项”如下:
修改“线条颜色”改为:实线,颜色选择黑色;修改“线型”为0.25磅。

②调整横坐标,双击横坐标数字
修改坐标轴选项如下:
修改“线条颜色”改为:实线,颜色选择黑色;修改“线型”为0.25磅。

③修改曲线双击选中蓝色曲线依次修改如下:修改“数据标记选项”
修改数据标记填充:
修改“线条线条颜色”为实线黑色;修改“线型”宽度为1.25磅;
修改“标记颜色”为实线黑色;修改“标记线样式”为1磅。

得下图:
④修改图框,鼠标双击图框内部,菜单栏出现如下,在图表布局中选第三个;
得到下图:
删除直线,鼠标选中改直线按delete键删除
修改线条,鼠标双击图框内中线条,“线型”全改为实线黑色
⑤修改坐标轴标题得下图:
完成!。

水泥细度的级配曲线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水泥细度的级配曲线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水泥细度的级配曲线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水泥细度的级配曲线是混凝土工程中一个重要的参数,它反映了水泥颗粒在不同尺寸范围内的分布情况。

水泥细度的级配曲线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和强度,因此对其进行研究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概述和解释水泥细度的级配曲线以及与之相关的特性。

1.2 此文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

引言部分对水泥细度及其级配曲线进行概述,并简要介绍了文章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将详细介绍级配曲线的基本概念,包括定义与作用、分类以及测定方法。

第三章将探讨水泥细度与级配特性之间的关系,包括水泥细度对混凝土性能和级配曲线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并提供如何优化水泥细度以达到理想级配特性的建议。

第四章将探讨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包括由于水泥细度不足或过高引发的问题及相应应对措施,以及如何调整级配曲线以满足工程需要。

最后,第五章将总结重点观点与结论,并展望水泥级配研究的方向和未来发展趋势。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提供关于水泥细度的级配曲线的详细解释和说明。

通过对水泥细度与混凝土性能、级配曲线与混凝土强度之间关系的探讨,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其重要性和影响因素。

同时,本文还将介绍常见问题及相应解决方法,帮助读者在实际工程中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够有效应对。

最后,通过对水泥级配研究方向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读者可以了解该领域可能面临的挑战和前景。

2. 级配曲线的基本概念2.1 定义与作用级配曲线是描述材料颗粒尺寸分布情况的一种图示表达方式。

在水泥细度的级配曲线中,横轴表示颗粒尺寸,纵轴表示颗粒百分比累计值。

通过绘制该曲线,我们能够直观地了解水泥样品中不同尺寸颗粒的含量和分布情况。

级配曲线在材料工程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帮助工程师评估水泥样品的质量,并根据实际需求调整级配特性以满足工程要求。

此外,级配曲线还可以用于研究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颗粒统计学分析以及预测材料特性等。

2.2 级配曲线分类根据绘制级配曲线所使用的数据类型和方法,可以将级配曲线分为两类:累计级配曲线和差异积分级配曲线。

如何绘制级配颗粒曲线

如何绘制级配颗粒曲线

如何绘制级配颗粒曲线
如何绘制级配颗粒曲线
1.先将土样的颗粒分析填入Excel表格中,如下图所示。

2.然后再点击插入---图表,就会弹出下面的窗口
点击XY散点图,选择图中选住的那一项
3.选择之后然后点击“下一步”,就会出现下面的窗口
4.然后点击数据区域的右边的拾取按钮,然后拾取你所需要的数据,如图中
虚线框就是选择的区域,如果是两个土样,就要点击“系列”,在系列里面添加,如图所示
5.选取完之后点击“下一步”,将会出现下图所示的窗口,然后就填写“标题”,
“x轴表示的名称”,“y轴表示的名称”,然后再点击网格线,把主要网格线和次要网格线全部勾选,如图
6.然后点击“下一步”再点击“完成”
7.然后用鼠标在X轴附近点击右键,点击坐标格式,然后点击刻度,框选对
数刻度,数值次序反转框和数值轴交于最大值,如图所示
8.同样的方法点击Y轴坐标格式,进行修改,纵轴不需要框选对数对数刻度
那一栏。

颗粒级配曲线

颗粒级配曲线

颗粒级配曲线颗粒级配曲线是指在处理颗粒气体(如气泡水等)运动时,将提示物颗粒粒径和它们的速度之间的关系作为一种表示形式。

这种表示方式可以用来衡量提示物颗粒的运动情况,表明其大小与速度间的关系。

颗粒级配曲线可以被分为三种类型:平行、垂直和椭圆形。

平行级配曲线表明,不管颗粒的粒径是多少,它们的速度都是一样的。

例如,10um的颗粒与100um的颗粒的速度相同,这种曲线形式通常可以用于模拟较低的浓度的流体中的提示物颗粒的运动情况。

垂直级配曲线表明,随着颗粒粒径的增大,它们的运动速度也会随之改变。

例如,10um的颗粒与100um的颗粒,前者的运动速度要比后者快得多。

这种曲线形式通常可以用于模拟较高浓度的流体中的提示物颗粒的运动情况。

椭圆形级配曲线表明,随着颗粒粒径的增大,它们的运动速度也会发生变化,但是颗粒粒径较小时,它们的速度比颗粒粒径较大时的速度要快。

例如,10um的颗粒的运动速度要比100um的颗粒的速度快。

这种形式的曲线可以用来模拟介于较低和较高浓度之间的流体中提示物颗粒的运动情况。

颗粒级配曲线对于流体动力学实验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用它来衡量提示物颗粒的大小和运动情况,可以有效地观察出流体的流动特性。

此外,它还可以用来研究在不同浓度,压力和温度情况下流体的滞后性能,以及颗粒颗粒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流体的工作原理。

在实际应用中,颗粒级配曲线也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

有了这种表示方式,工程师可以更好地控制流体中提示物颗粒的运动特性,以此来准确提示流体的安全性能和可靠性。

此外,它还可以用来研究颗粒气体的表面活性剂和流体非稳态提示物颗粒运动量变化的关系,这对于解决颗粒悬浮液在管道中传输过程中的问题非常重要。

因此,颗粒级配曲线在流体动力学的研究和工程应用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可以有效地衡量提示物颗粒的大小和运动情况,为我们正确掌握流体的性质和特性,提供重要的参考。

绘制颗分曲线及级配指标(20160601)

绘制颗分曲线及级配指标(20160601)
颗 粒 分 析 曲 线
筛径(mm) 200 100 80 60 40 20 10 5 2 1 0.5 0.25 0.075 0 分计筛余质量(kg) 累计筛余质量(kg) 0.00 0.00 0.90 9.35 61.15 50.05 24.60 29.50 28.10 21.83 14.52 15.68 11.62 1.00 0.00 0.00 0.90 10.25 71.40 121.45 146.05 175.55 203.65 225.48 240.00 255.68 267.30 268.30 分计筛余百分数 (%) 0.00 0.00 0.34 3.48 22.79 18.65 9.17 11.00 10.47 8.14 5.41 5.84 4.33 0.37 累计筛余百分数 (%) 0.00 0.00 0.34 3.82 26.61 45.27 54.44 65.43 75.90 84.04 89.45 95.30 99.63 100.00 土定名依规范 小于该孔粒径颗粒 GB50021-2001 百分数(%) 100.00 100.00 99.66 96.18 73.39 54.73 说明:有原始数据 45.56 或现场颗分,只需 34.57 录入分计筛余质量 24.10 15.96 10.55 4.70 0.37 0.00 土样编号 岩土命名 圆砾或角砾 级配指标 73.39 54.73 D60 34.57 24.10 D30 10.55 4.70 D10
颗粒粒径(mm)
颗 粒 分 析 曲 线
筛径(mm) 200 100 80 60 40 20 10 5 2 1 0.5 0.25 0.075 0 分计筛余质量(kg) 累计筛余质量(kg) 分计筛余百分数 (%) 0.00 0.00 0.00 25.30 11.90 17.40 11.70 6.20 4.90 14.60 6.00 1.60 0.40 0.00 累计筛余百分数 (%) 0.00 0.00 0.00 25.30 37.20 54.60 66.30 72.50 77.40 92.00 98.00 99.60 100.00 100.00 土定名依规范 小于该孔粒径颗粒 GB50021-2001 百分数(%) 100.00 100.00 100.00 74.70 62.80 说明:无原始数据 45.40 只有颗粒百分含 33.70 量,只需录入分计 27.50 筛余百分数 22.60 8.00 2.00 0.40 0.00 0.00 土样编号 岩土命名 卵石或碎石 级配指标 62.80 45.40 D60 33.70 27.50 D30 22.60 8.00 D10

土的颗粒级配曲线电子教材

土的颗粒级配曲线电子教材

土的颗粒级配曲线电子教材
《土工技术与应用》项目组
2015年3月
土的颗粒级配曲线
如图1-1所示,根据土颗粒大小分析试验的成果,以小于某粒径的质量百分数为纵坐标,以土粒粒径的对数为横坐标,在半对数坐标系中点绘成一条曲线,称为土的颗粒级配曲线。

因为土中的粒径通常相差悬殊,横坐标用对数尺度可以把细粒部分的粒径间距放大,而将粗粒部分的间距缩小,把粒径相差悬殊的粗、细粒的含量都表示出来。

尤其能把占总质量小,但对土的性质影响较大的微小土粒部分的含量清楚地表示出来。

图1-1 颗分曲线
在颗粒级配曲线上,可根据土粒的分布情况,定性地判别土的均匀程度或级配情况。

如果曲线的坡度是渐变的,则表示土的颗粒大小分布是连续的,称为连续级配;如果曲线中出现水平段,则表示土中缺乏某些粒径的土粒,这样的级配称为不连续级配。

如图1-2C,粒径在1~2mm之间曲线是水平的,说明该土缺乏这部分粒径的土粒,所以颗粒大小分布是不连续的。

如果曲线形状平缓(如图1-2A土),土粒大小变化范围大,表示土粒大小不均匀,土的级配良好,级配良好的土,粗细颗粒搭配较好,粗颗粒间的孔隙有细颗粒填充,易被压实到较高的密度。

因而渗透性和压缩性较小,强度较大。

如果曲线形状较陡(如图1-2C土),土粒大小变化范围窄,表示土粒均匀,土的颗粒级配不良。

图1-2 不同土的颗分曲线。

颗粒级配曲线

颗粒级配曲线

颗粒级配曲线颗粒级配曲线是根据颗分试验成果绘制的曲线,采用对数坐标表示,横坐标为粒径,纵坐标为小于(或大于)某粒径的土重(累计百分)含量。

它反映了土中各个粒组的相对含量,是直观反映泥沙样品颗粒级配组成的几何图形,也是计算有关特征值和资料整编的重要依据,根据颗粒级配曲线的坡度可以大致判断土的均匀程度或级配是否良好。

1.1 土的生成土是岩石经风化、剥蚀、破碎、搬运、沉积等过程,在复杂的自然环境中所生成的各类松散沉积物。

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地壳岩石在相互交替的地质作用下风化、破碎为散碎体,在风、水和重力等作用下,被搬运到一个新的位置沉积下来形成“沉积土”。

风化作用与气温变化、雨雪、山洪、风、空气、生物活动等(也称为外力地质作用)密切相关,一般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三种。

由于气温变化,岩石胀缩开裂、崩解为碎块的属于物理风化,这种风化作用只改变颗粒的大小与形状,不改变原来的矿物成分,形成的土颗粒较大,称为原生矿物;由于水溶液、大气等因素影响,使岩石的矿物成分不断溶解水化、氧化、碳酸盐化引起岩石破碎的属于化学风化,这种风化作用使岩石原来的矿物成分发生改变,土的颗粒变的很细,称为次生矿物;由于动、植物和人类的活动使岩石破碎的属于生物风化,这种风化作用具有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的双重作用。

土是自然、历史的产物。

土的自然性是指土是由固相(土粒)、液相(粒间孔隙中的水)和气相(粒间孔隙中的气态物质)组成的三相体系。

相对于弹性体、塑性体、流体等连续体,土体具有复杂的物理力学性质,易受温度、湿度、地下水等天然环境条件变动的影响。

土的历史性是指天然土层的物理特征与土的生成过程有关,土的生成所经历的地质历史过程以及成因对天然土层性状有重要的影响。

在地质学中,把地质年代划分为五大代(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每代又分若干纪,每纪又分若干世。

上述“沉积土”基本是在离我们最近的新生代第四纪(Q)形成的,因此我们也把土称为“第四纪沉积物”。

土的颗粒级配曲线

土的颗粒级配曲线

土的颗粒级配曲线土的颗粒级配曲线一、什么是土的颗粒级配曲线土的颗粒级配曲线是指将土样按照不同粒径进行筛分,并记录每个粒径范围内的质量或百分比,然后绘制成曲线图。

该曲线可以反映出土壤中各种颗粒的含量分布情况,从而为土壤工程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二、如何进行土的颗粒级配实验1.采样:在现场选择代表性样品,避免混杂杂质和人为干扰。

2.制备:将采样回来的土样经过筛选、风干、破碎等处理后,制备成试验用样。

3.筛分:将试验用样按照一定规格放入筛子中,通过振动筛子使不同大小的颗粒逐渐下落到不同规格筛网上。

4.称重:将每个筛子中剩余物称重并记录下来,用于计算每个筛孔内颗粒的含量。

5.计算:根据称重结果计算出每个筛孔内颗粒所占百分比或质量,并绘制出土的颗粒级配曲线。

三、土的颗粒级配曲线的分类根据颗粒级配曲线形态不同,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对数正态分布曲线:该曲线呈现出对数正态分布特点,即中间部分较高,两端逐渐降低。

2.偏态曲线:该曲线呈现出明显的偏斜特征,即左侧或右侧颗粒含量较高。

3.双峰曲线:该曲线呈现出两个峰值,表示土壤中存在两种重要的颗粒组成。

4.平坦型曲线:该曲线呈现出整体比较平坦的特征,表示土壤中各种颗粒含量相对均匀。

四、土的颗粒级配曲线的意义1.工程设计:根据土壤颗粒级配曲线可以判断土体性质及其适用范围,从而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2.工程施工:根据土壤颗粒级配曲线可以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和设备,保证施工质量。

3.环境保护:通过掌握土壤颗粒级配情况可以预测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分布和迁移规律,从而采取合适的环境保护措施。

五、土的颗粒级配曲线的注意事项1.采样时应选择代表性好的样品,避免混杂杂质和人为干扰。

2.筛分时应选择合适的筛孔规格,以免漏筛或堵塞。

3.称重时应注意准确度,避免误差。

4.绘制曲线时应选择合适的比例尺和坐标轴范围,以便于观察和分析。

六、结语土的颗粒级配曲线是土壤工程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实验,通过对其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土壤特性及其适用范围。

粒径级配曲线的绘制

粒径级配曲线的绘制

摘要:在土石坝施工、爆破粒径控制等工作中,往往需要绘制块径级配曲线图,以确定不均匀系数cu、曲率系数cc及曲线是否平顺、光滑,是否在上下包络线内,从而判断级配是否良好、连续,对于反滤料设计,更是要求严格控制该料的d85、d15等特征值,级配曲线绘制工作量较大,本文中介绍了利用计算机自动计算和图表功能,快速绘制级配曲线的方法,可减轻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出错率,无疑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级配曲线快速绘制在土石坝施工、爆破粒径控制等工作中,往往需要绘制块径的级配曲线,从而确定不均匀系数cu 、曲率系数cc,判断出该料是否平顺、光滑,是否在设计提出的上下包络线内,而对于反滤料,由于反滤层设在产生渗流的两种粗细明显不同的材料之间,以防止产生渗透变形对于反滤料,其最重要的选择指标即为颗粒级配,因此,级配曲线绘制在土工试验中是必须进行的工作,但由于级配曲线水平座标为对数座标,存在着对数座标互换、百分含量累加、描点、连线等一系列繁杂的工作,工作极为枯燥乏味,一般说来,传统绘制级配曲线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1、采用对数坐标纸,进行手工绘制。

这种方法,在计算机普及前为主要的绘制方式,一般购买印刷好的对数座标纸(或复印设计提供包络图的图表),人工在横坐标上标出颗粒径料、纵坐标上标出小于某粒径累计百分比,然后按计算出的数据在坐标纸上逐点标出点位,采用曲线板进行拟合,绘出级配曲线,再查出诸如d60、d30、d10等特征值,进行系数计算。

手工绘制级配曲线,效率较低,既不美观,绘出的图表大小固定,不易插在文档中(往往采用在文档中预留地方,粘上曲线图表后再复印),同时换算也容易出错,费工费力,笔者在2003年前,受办公条件限制,均采用这种手工绘制的方法进行级配曲线的绘制。

2、采用autocad这类辅助设计绘图软件绘制级配曲线针对手绘方法存在着不美观、不易与文档结合的情况,在级配绘制上,往往采用辅助设计绘图软件进行绘制,如autocad、电子图版等,在绘制方法,首先采用计算器或excel等工具将各包括图表、粒径等在内的数据换算成对数坐标,然后采用直线、偏移等命令绘出对数座标图,通过手绘曲线命令绘出级配曲线。

粒径级配曲线的绘制

粒径级配曲线的绘制

摘要:在土石坝施工、爆破粒径控制等工作中,往往需要绘制块径级配曲线图,以确定不均匀系数cu、曲率系数cc及曲线是否平顺、光滑,是否在上下包络线内,从而判断级配是否良好、连续,对于反滤料设计,更是要求严格控制该料的d85、d15等特征值,级配曲线绘制工作量较大,本文中介绍了利用计算机自动计算和图表功能,快速绘制级配曲线的方法,可减轻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出错率,无疑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级配曲线快速绘制在土石坝施工、爆破粒径控制等工作中,往往需要绘制块径的级配曲线,从而确定不均匀系数cu 、曲率系数cc,判断出该料是否平顺、光滑,是否在设计提出的上下包络线内,而对于反滤料,由于反滤层设在产生渗流的两种粗细明显不同的材料之间,以防止产生渗透变形对于反滤料,其最重要的选择指标即为颗粒级配,因此,级配曲线绘制在土工试验中是必须进行的工作,但由于级配曲线水平座标为对数座标,存在着对数座标互换、百分含量累加、描点、连线等一系列繁杂的工作,工作极为枯燥乏味,一般说来,传统绘制级配曲线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1、采用对数坐标纸,进行手工绘制。

这种方法,在计算机普及前为主要的绘制方式,一般购买印刷好的对数座标纸(或复印设计提供包络图的图表),人工在横坐标上标出颗粒径料、纵坐标上标出小于某粒径累计百分比,然后按计算出的数据在坐标纸上逐点标出点位,采用曲线板进行拟合,绘出级配曲线,再查出诸如d60、d30、d10等特征值,进行系数计算。

手工绘制级配曲线,效率较低,既不美观,绘出的图表大小固定,不易插在文档中(往往采用在文档中预留地方,粘上曲线图表后再复印),同时换算也容易出错,费工费力,笔者在2003年前,受办公条件限制,均采用这种手工绘制的方法进行级配曲线的绘制。

2、采用autocad这类辅助设计绘图软件绘制级配曲线针对手绘方法存在着不美观、不易与文档结合的情况,在级配绘制上,往往采用辅助设计绘图软件进行绘制,如autocad、电子图版等,在绘制方法,首先采用计算器或excel等工具将各包括图表、粒径等在内的数据换算成对数坐标,然后采用直线、偏移等命令绘出对数座标图,通过手绘曲线命令绘出级配曲线。

(完整版)用excel画颗粒级配曲线

(完整版)用excel画颗粒级配曲线

excel中颗粒级配曲线的画法
首先,将粒径以及小于某粒径的土所占的分数填在excel中。

然后将数据全部选中,点击菜单栏的插入选项,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图表,出现如图界面
选XY散点图,在右侧字表图类型中选择第三个,即无数据点平滑散点图。

接下来点击下一步,这一界面不用管,直接点下一步,
在标题中输入图表标题,X轴Y轴标示量,选中网格线选项卡
,都打上对号,然后直接点完成,记得到大致曲线。

接下来右击X轴选择坐标轴格式,
在刻度选项卡中设置数值,根据实际情况选择,Y轴同理。

这样就得到完整的颗粒级配曲线图了。

最新粒度特性曲线和粒度特性方程

最新粒度特性曲线和粒度特性方程

粒度特性曲线和粒度特性方程[导读]表示碎散物料的粒度组成,除了用表格形式表示外,还可以用图形或曲线表示。

而且由曲线表示比表格更清楚。

因曲线为连续的,所以可求出任意级别的产率。

通常,以横坐标表示颗粒的粒度,纵坐标表示物料中各粒级(或累积)产率。

这种按筛分试验结果绘制的粒度分布曲线,叫粒度特性曲线。

1.累积粒度特性曲线若以纵坐标列出的是正累积产率,横坐标表示颗粒的粒度,则可得到正累积粒度特性曲线。

同理,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列出的是负累积(又称筛下累积)产率,则可得到负累积粒度特性曲线。

表1为某筛分试验结果,图1为累积粒度特性曲线。

由图1可见,正负累积粒度特性曲线是对称的,而且相交于产率为50%处。

图1 累积粒度特性曲线累积粒度特性曲线的优点是绘制简便,缺点是在细粒级一端刻度太窄小,因此,曲线细粒级一端误差较大。

2.半对数粒度特性曲线若横坐标以各粒级尺寸的对数值标刻度,纵坐标表示累级产率,如图2所示,所得图形称半对数累积粒度特性曲线。

此曲线可以克服细粒级部分狭窄的缺点,但粗级部分又压缩得较大。

图2 半对数累积粒度特性曲线3.全对数粒度特性曲线纵坐标与横坐标均采用对数表示(如图3)称全对数累积粒度特性曲线。

采用全对数法,大部分曲线可以直线化,从而可求出粒度分布的方程式。

这种方法有利于研究碎散物料的分布规律。

图3 全对数累积粒度特性曲线4.粒度特性方程数学方程式亦可用来描述粒度的分布,虽然这些方程式都是经验关系式,但也能在不同程度上表示出碎散物料的粒度分布。

在选矿领域内,常用来描述碎矿、磨矿产品的粒度特性的方程有下面两种:(1)A.M.高登-C.E.安德列耶夫-R.舒曼粒度特性方程式。

(2)R.罗逊-E.拉姆勒粒度特性方程式。

(3)是三位学者分别提出了粒度特性方程式,他们是应用全对数坐标绘制筛分分析曲线;得到的一种经验公式。

此公式可写为:式中γ—筛下产物的负累积产率(%);k —粒度模数,即理论上最大粒度(x最大),当筛孔宽(x)与它相等时,全部物料皆进入筛下,γ=100%;a —与物料性质有关的参数,破碎产物的a值常介于0.7~1.0之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