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光度计的性能检查

合集下载

可见分光光度计期间核查操作规程

可见分光光度计期间核查操作规程

SP-722(E)型可见分光光度计期间核查操作规程1 目的为了确保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性能在仪器两次检定期间内处于正常状态,对仪器设备进行期间核查,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 范围适用于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期间核查。

3 核查项目仪器的外观;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精密度(RSD)、以及采用有证的标准物质进行检测结果(准确度)的评定。

4 核查依据JJG 178-2007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SP-722(E)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GB 17378.4-2007 39 磷钼蓝分光光度法;GB 17378.2-2007 海洋监测规范第2部分:数据处理与分析质量控制;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5 核查方法5.1 外观检查仔细查看仪器各紧固件是否紧固良好,各调节旋钮、按键和开关是否能正常工作,电缆线的接插件是否紧密配合且接地良好。

仪器是否平稳地置于工作台上,样品架定位是否正确。

指示器刻线粗细是否均匀、清晰,数字显示是否清晰完整,可调节是否有卡滞、突跳及显著的空回。

吸收池是否有裂纹,透光面是否清洁、无划痕和斑点。

5.2 测定条件温度:5~35℃,相对湿度≤85%;电源电压为(220±22)V,频率为(50±1)Hz;仪器不应受强光直射,周围无强磁场、电场干扰,无强气流及腐蚀性气体。

5.3 测试前准备开盖,开机预热20min;用波长调节旋钮调至实验所需波长;打开样品室,将挡光体插入比色皿架,对准光路;关盖,在T方式下,按“0%T”键调透射比为零;取出挡光体,关盖,在T 方式下,按“100%T ”键调100%透射比;按方式键(MODE )调设置为A 后可测定样品。

5.4 海水无机磷实验 5.4.1 试剂5.4.1.1 硫酸溶液[c(H 2SO 4)=6.0mol/L]:在搅拌下将300mL 硫酸(H 2SO 4,ρ=1.84g/mL)缓缓加到600mL 水中。

5.4.1.2 钼酸铵溶液:溶解28g 钼酸铵[(NH 4)6Mo 7O 24•4H 2O]于200mL 水中,溶液变浑浊时应重配。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期间核查方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期间核查方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期间核查方法
1.目的
为了保证本在仪器校准状态的可信度。

2.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对原子吸收光度计须进行运行检查,以判断其是否随时间产生漂移。

3.依据标准
3.1《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
3.2《原子吸收光度计操作规范》。

4.技术要求
测量范围(以Mn 为例):0.1~3.0mg/L 。

5.期间核查条件
5.1仪器设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5.2环境条件:温度:15~30℃;湿度:≤70%。

5.期间核查方法和步骤
5.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稳定性考核周期定为法定校准后每年进行一次考核,判定其性能指标随时间漂移的程度。

5.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稳定性考核的运行检查方法为:选用一有证标准物质作为被测样品。

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中锰的测定的方法对该样品进行检测,连续测定三次,并记录。

取三次测量数据的平均值作为考核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稳定性的数据。

5.3判定准则为
A x -≤221r U U +
式中:χ—本次检查时测得值;A —标准值;U l —实验室测量不确定度;U r —标准物质定值测量不确定度。

若A x ->221r U U +
则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可能存在问题,须作如下处理:
5.3.1 如果是仪器精度引起,需要请计量机构对设备进行检定,直至其稳定
性达到要求。

5.3.2 如果是检测人员引起,需要对检测人员进行培训。

5.3.3 如果是化学分析检测方法引起,需要制定新的化学分析检测方法。

实验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性能检验

实验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性能检验
10.实验完毕后冲洗色谱柱
11.关闭工作站,关闭输液泵电源,关闭检测器电源、 关闭仪器电源
练习液相色谱仪使用的色谱条件、样品溶液和 进样量
色谱条件 流动相为甲醇∶水(80∶20); 固定相:C18反相键合色谱柱;
检测波长为254nm;
流速:1ml/min。 样品溶液 含苯、甲苯、萘浓度分别为
1μg/ml的甲醇溶液。
进样量 :10μl。
四、思考题
流动相在洗脱前为何要进行脱气?
实验七、高效液相色谱定性及定量分 析—中药赤芍中芍药苷的定性鉴别和
含量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定性 及定量分析。
2.巩固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1.采用与已知化合物对照,对组分进行定 性分析。
A
0.4
0.2
0
500
800
λ(nm)
3、重复性的检查
以0.02mol/L的H2SO4为 空白
在257nm处 测定
同一K2Cr2O7溶液的T,连续测定7 求出极差 次
若极差 <0.5%
仪器的重复性符合 使用要求
4.吸收值准确度的检查
以0.02mol/L的H2SO4为 空白
(T=100%)
λ=235nm、 257n3m13nm、
实验二
吸收曲线的测绘及 吸收系数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测绘吸收曲线的方法 2、学会测定吸收系数
二、实验原理
1、若溶剂固定不变,化合物吸收曲线所出现的λmax、 λmin或λ(S)为一定值,且数目也一定,为鉴别化合物提供 了有力的证据。
2、百分吸收系数是指当溶液浓度为1%,液层厚度为
1cm时的吸光度。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校准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校准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校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室设备,用于测量样品中元素的吸光度,从而确定样品中元素的含量。

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对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进行定期的校准。

以下是对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校准的介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光谱带宽光谱带宽是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能够测量的光谱范围。

校准时,需要检查仪器测量的光谱带宽是否符合要求。

一般来说,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光谱带宽应该足够窄,以便能够区分不同元素的吸收峰。

2.波长精度波长精度是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量波长的准确性。

在校准时,需要使用标准样品,检查仪器测量的波长是否与标准样品的波长相符。

如果存在误差,需要进行校准。

3.灵敏度灵敏度是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元素吸光度的测量准确性。

在校准时,需要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样品,检查仪器测量的吸光度是否与标准样品的吸光度相符。

如果存在误差,需要进行校准。

4.线性范围线性范围是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能够测量的元素浓度范围。

在校准时,需要检查仪器测量的线性范围是否符合要求。

如果存在误差,需要进行校准。

5.基线稳定性基线稳定性是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在长时间内保持稳定的能力。

在校准时,需要检查仪器在长时间内测量的基线是否存在漂移。

如果存在漂移,需要进行校准。

6.背景校正背景校正是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样品背景的校正能力。

在校准时,需要检查仪器对样品背景的校正是否准确。

如果不准确,需要进行校准。

7.重复性重复性是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在多次测量同一样品时得到结果的一致性。

在校准时,需要多次测量同一标准样品,检查仪器测量的重复性是否符合要求。

如果存在误差,需要进行校准。

8.噪声水平噪声水平是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在测量时受到的随机干扰。

在校准时,需要检查仪器测量的噪声水平是否符合要求。

如果存在误差,需要进行校准。

总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校准对于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非常重要。

在校准时,应该对仪器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查和测试,以确保仪器的性能符合要求。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的性能检查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的性能检查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的性能检查
1、比色皿透光率的检查:以空气的透光率为100%,测量比色皿的透光率,应不低于84.0%,
同时在450.0nm和650nm处分别测空比色皿的透光率,透光率差应不小于5.0%。

(注意2个比色皿都要检查)
2、比色皿的配对性:将0.008mol/L的重铬酸钾溶液注入厚度相同的比色皿中。

以其中一个
比色皿溶液作为空白溶液,在440nm波长处测定另外一个比色皿的透光率,相差应小于
0.5%。

3、重复性:以蒸馏水的透光率为100%,用同一重铬酸钾溶液连续测定7次,求出极差(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如小于0.5%,则符合要求。

4、吸光度的准确性:取60mg/L的重铬酸钾溶液,在350nm处测定其吸光度,计算其吸光系数E1%1cn与规定的吸光系数(106.6)比较,相对偏听偏信差应在±1.5%
实验数据与结果分析
4 A= E1cn= (E测-E规)/ E规×100%=。

红外分光光度计校验操作规程

红外分光光度计校验操作规程

红外分光光度计校验操作规程一、设备准备1.检查仪器的工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保持室温在20℃左右,相对湿度在40%~60%之间。

2.检查光源、检测器、光谱仪等各部分的连接是否牢固,无松动或接触不良。

3.校验所需的标准物品和试样应具备良好的保存条件,保证其稳定性。

二、仪器清洁1.用纯水和洁净纸巾擦拭仪器的外观,保持仪器表面的清洁。

2.用纯水和洁净纸巾擦拭光源、检测器和光谱仪的各个部分,保持其表面的干净。

三、基线校准1.打开红外分光光度计的电源,预热一段时间,使仪器达到稳定工作状态。

2.在没有样品的情况下,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基线校准,保证仪器对零点的准确性。

四、灵敏度校准1.准备灵敏度校准曲线所需的标准物品,确保其纯度和浓度的准确性。

2.将标准物品逐一放入红外分光光度计中进行测量,并记录各个浓度点的吸光度值。

3.根据吸光度与浓度的关系,绘制灵敏度校准曲线。

五、波数校准1.准备红外标准物品,确保其波数准确。

2.将红外标准物品放入红外分光光度计中进行测量,并记录其吸光度值。

3.根据红外标准物品的波数值,调整仪器的波数刻度,使其与标准物品吻合。

六、测量操作校验1.使用准备好的标准物品和试样,按照红外分光光度计的测量方法进行测量。

2.每次测量完毕后,清洁标准物品的外观,并记录吸光度值。

3.对同一标准物品进行多次测量,以验证测量结果的重复性。

七、数据处理1.对测量结果进行数据处理,计算样品的红外吸光度值。

2.分析校准曲线和测量结果,评估仪器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八、校验结果分析1.根据校验结果,判断红外分光光度计的性能是否满足要求。

2.若校验结果不符合要求,应及时调整仪器或进行故障排除。

九、记录与报告1.对每次校验操作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仪器的状态、使用的标准物品和试样、测量结果等。

2.根据记录,生成校验报告,明确红外分光光度计的性能和可靠性。

校验频率和方法应根据仪器的使用情况和性能要求来确定,一般建议每隔一定时间或每次使用前进行校验。

分光光度计使用注意事项讲解

分光光度计使用注意事项讲解

分光光度计的使用一.使用及维护1.安装环境1.1温度要求:装在不受阳光直接曝晒的房间;最好装空调,使室温维持在(20±2℃);仪器附近不应有高温的暖气管或其它电热器具;仪器后面板与墙之间应留一定空间。

1.2湿度要求:水蒸气在(1 350~1 450)nm和(1 800~1 950)nm两个波长区域内有光吸收,会严重干扰测定。

潮湿会导致分光器反射膜层斑剥、脱落等。

故相对湿度最好保持在(40~75)%。

高档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要用高纯氮气冲洗。

干燥筒内的变色硅胶应及时更换。

1.3防震、防尘、防腐和防电磁干扰:2.光源灯2.1拿灯时不要碰窗口,以免手上的油污经紫外照射后,形成结痕难以去掉.倘若不小心而碰触,应及时用无水乙醇抹擦干净。

2.2 灯有寿命,要节约使用.但工作间歇时间短,不要关灯和停机.2.3 在灯虽然能点亮,但不稳定或强度大大减弱而影响测量时,就应更换新灯.2.4应待灯冷却后,再重新启动.启动后预热15-30min才能读数.2.5不要用眼睛直视灯,因为紫外辐射会损伤人的眼睛。

3. 单色器3.1单色器是仪器的心脏部分.不要轻易装、拆,也不要去摸触镜面.3.2 平时要保持内部干燥,及时更换干燥剂,以防止色散元件和反射镜受潮而发霉,测定挥发样品必须使用密封吸收池,以免样品蒸气进入单色器,腐蚀反射镜、透镜及色散元件的镜面.3.3 如果选定波长和狭缝宽度是用旋钮,则要按说明书规定的方向转动到欲测的位置,切勿来回转动,以防回衡误差.4. 样品室4.1 样品室是存放吸收池的地方,防止样品的交叉污染,决不可将样品留在样品室中过夜.4.2 吸收池的光学面一定要维护好,不能用刷子刷.否则光学面发毛会增加散射而影响测定准确度.保护吸收池最重要的一条是使用后及时清洗,否则留下液痕,日后再洗,事倍功半.用完的吸收池可放在中性肥皂水中(将十二烷基硫酸钠用蒸馏水配制成透明的稀溶液),或放在8 mol/l盐酸加45%乙醇的等量混合液中浸泡,然后用自来水冲洗,再用蒸馏水洗净,放在无灰尘的地方凉干备用.如果急于使用,可在真空中抽干.但不要用热吹风吹干。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技术与检定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技术与检定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技术与检定随着分析化学的不断发展,分光光度法已成为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

其中,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基于分子电子能级的吸收原理进行定量分析的仪器,广泛应用于医药、环保、生化分析等领域。

本文将重点介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技术原理、检定方法以及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利用样品中的颜色和吸收性质定量分析的仪器。

在分光光度计中,样品被分别照射在可见光和紫外线的光源下,分别探测它在这两个范围内的光的强度。

简单来说,就是采用一束宽谱的白光或滤过可见光或紫外线,使样品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线而得到吸收光的强度值。

下面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各部分功能描述:1. 光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光源有两种,一种是氢氖灯,适用于360-780nm的波长范围,另一种是钨灯,适用于200-800nm的波长范围。

2. 分光器分光器用于将光线分为两束——参比光和样品光,以确保样品和参比光在相同的条件下测量。

两束光线从分光器出来后,经过不同的道(即光谱),分别接触到检测器。

光谱可以是单色光通道或带通滤光片通道。

3. 检测器检测器用于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电信号被计算机进行数字化处理并输出到显示器上,形成光谱图。

光谱图可用于定量分析光谱中的化合物。

4. 数据分析软件数据分析软件将检测器输出的光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然后可以通过公式计算样品浓度。

同时可以用于更高级的数据分析,如光谱分解和样品分类。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分析化学实验室的研究和诊断非常关键。

根据ISO 17025:2005标准,检验员必须定期检测光度计的性能以确保其准确可靠。

下面是检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步骤:1. 清洁光学系统光学系统包括光谱仪,样品池和检测器。

必须确保光学系统干净且无灰尘。

使用干净的棉棒和无水酒精(IPA)清洁样品池和检测器窗口。

2. 灵敏度检定在可见光波段,研制标准液,并测量一组不同的光强度值。

以强度和浓度的负对数作为横纵坐标根据Lamber-Beer定律绘制标准曲线。

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期间核查规程

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期间核查规程

NHHB/ZY--YQ-29-1 第1 页共4 页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期间核查规程1 目的为使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功能在检定期间内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在仪器设备两次检定期间,对该设备进行期间核查,以验证设备是否保持校准时的状态,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 范围适用于北京普析TU-190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期间核查。

3 核查依据JJG 178-2007《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4 期间核查程序4.1、按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仪器校准时间制定仪器的期间核查计划。

4.1.1、一般核查期:2月核查一次。

4.1.2、其它情况:仪器如经搬动、修理或发现测量结果有疑问时需要进行核查。

4.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期间核查项目及计量性能要求4.2.1、计量性能要求计量性能要求符合表1的要求。

表1说明:A段范围:190nm~340nm;B段范围:340~900nm4.3、检测条件4.3.1、环境条件4.3.1.1、电源电压220 V,频率50 Hz。

NHHB/ZY--YQ-29-1 第2 页共4 页4.3.1.2、室温10一30℃。

4.3.1.3、环境相对湿度小于85%。

4.3.1.4、工作台不受阳光直射,室内不受气流影响,无腐蚀性或其它影响测定的气体干扰。

4.3.1.5、周围没有影响检定的强电场、磁场或强烈震动。

4.4、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4.4.1、初步检查先开电脑再开仪器,然后打开UV软件,仪器进入初始化状态,在仪器进行初始化及测试过程中不要打开样品池的盖。

不要压、碰仪器。

预热15~30分钟后再进行检定。

4.4.2.1、吸光度重复性的检定仪器波长取540nm,光谱带宽2nm。

用移液管吸取1mL1000mg/L Cr6+标液,加入到100mL的容量瓶中,定容摇匀,得到10 mg/L 的Cr6+标液。

用移液管吸取2.5mL 10 mg/L的Cr6+标液,加入到50mL的容量瓶中,定容摇匀,得到0.5 mg/L 的Cr6+标液。

超微量分光光度计验证方案

超微量分光光度计验证方案

超微量分光光度计验证方案
超微量分光光度计的验证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波长准确度检验:由于机械振动、温度变化、灯丝变形、灯座松动或更换灯泡等原因,分光光度计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刻度盘上的读数与实际通过溶液的波长不符合的现象。

因此,需要用干涉滤光片或镨钕滤光片测量仪器的吸收峰值,以确保波长准确度。

2. 吸光度范围检验:检查分光光度计在所需波长范围内的吸光度范围是否满足要求。

通常,超微量分光光度计的吸光度范围应达到0-4 OD。

3. 线性度检验:通过测量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值,绘制标准曲线并计算线性相关系数。

如果线性相关系数接近1,则说明分光光度计的线性度良好。

4. 重复性检验:对同一样品进行多次测量,计算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以评估分光光度计的重复性。

一般而言,RSD应小于3%。

5. 干扰因素检验:检查分光光度计在存在其他物质(如色素、蛋白质、糖等)时是否仍能准确测量。

可以通过在样品中添加干扰物质并测量其吸光度值来验证。

6. 样品稳定性检验:对同一样品在不同时间进行测量,以评估分光光度计的样品稳定性。

7. 校准:定期进行校准,以确保分光光度计的性能稳定。

校准可以通过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进行比较测量来完成。

8. 维护与保养:定期对分光光度计进行清洁和维护,以确保其性能和精度。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全面验证超微量分光光度计的性能和准确性,确保其在实验研究和生产过程中提供可靠的结果。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期间核查规程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期间核查规程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期间核查规程1目的:在仪器设备再次检定之间,进行期间核查,验证设备是否保持校准时的状态,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检查项目:波长最大允许误差与重复性、噪声和漂移、基线平直度。

3使用的标准物质:40g/L氧化钦-高氯酸标准溶液:取高氯酸13. 9ml, 以水为溶剂稀释至100ml,即为10%高氯酸,然后称取氧化钦lg,用10% 高氯酸稀释至25ml,静置2天,至溶液澄清透明。

4检验依据:JJG 178-2007《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UV-2600紫外分光光度计使用说明书。

(注:波长范围A段190nm〜340nm, B 段340nm~900nni, C 段900nm~2600nm。

)5检查方法:5. 1测定条件:室温15-35°C,相对温度30%〜80%,开机预热1小时。

5. 2波长最大允许误差与波长重复性:5. 2. 1方法编辑:方法:光谱扫描选择测试波长范围:200nm〜900nm扫描速辱中速采样间隔:0. 05nm测定方式:吸光度狭缝宽(光谱带宽):lnm根据设定的扫描参数用空气作空口进行仪器的基线校正,然后将标准物质垂直置于样品光路中,连续扫描3次,分别检岀吸光度峰值波长。

5. 2. 2计算波长示值误差:= (AT波长标准值,见附表1)波长重复性^=^X-A nun5. 3噪声与漂移5. 3. 1噪声方法:时间扫描(动力学测定模式)选择测试波长:250nm、500nm时间:120s测定方式:透射率狭缝宽(光谱带宽):2nm积分时间:Is根据设定的扫描参数用空气作空口进行仪器的基线校正,调整仪器的透射比为100%,扫描时间2min,测量图谱上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即为仪器透射比100%噪声。

在样品光路中插入挡光板调整仪器透射比0%,扫描2min,测量图谱上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即为仪器透射比0%噪声。

波长切换时,允许见光稳定5mino5. 3. 2漂移自动扫描仪器,按上述要求测试透射比0%和100%噪声后,波长置于500nm处,扫描30min,读出扫描图谱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即为仪器的透射比100%线漂移。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期间核查操作规程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期间核查操作规程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期间核查操作规程1. 核查目的为了保证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性能在两次检定期间内处于正常状态,特对仪器设备进行期间核查,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 适用范围适用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期间核查。

3. 核查项目通用技术要求、波长示值误差和重复性、噪声和漂移、杂散光共四项。

4. 核查的依据JJG 178-2007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指导书。

5. 核查方法及结果评定5.1 通用性能5.1.1标志:仪器中、应有下列标志:名称、型号、编号、制造厂名、出厂日期、工作电源电压、频率。

国产仪器应有制造生产许可标志及编号。

5.1.2 外观:仪器各紧固件应紧固良好,各调节旋钮、按键和开关均能正常工作,电缆线的接插件均能紧密配合且接地良好。

仪器应能平稳地置于工作台上,样品架定位正确。

指示器刻线粗细均匀、清晰、数字显示清晰完整,可调节部件不应有卡滞、突跳及显著的空回。

5.1.3 吸收池:吸收池不得有裂纹,透光面应清洁,无划痕和斑点。

5.2 波长示值误差和重复性根据选择的检定波长设定仪器的波长扫描范围(如果波长扫描范围较宽允许分段扫描)、常用光谱带宽、慢速扫描、小于仪器波长重复性指标的采样间隔(如果不能设置波长采样间隔,应选取较慢的扫描速度)。

使用氧化钬溶液,采用透射比或吸光度测量方式,根据设定的扫描参数用空气做空白进行仪器的基线校正,用挡光板进行暗电流校正,然后将标准物质垂直置于样品光路中,设置合适的记录范围。

连续扫描3次,分别检出透射比谷值或吸光度峰值波长λi.将每个测量波长按照式(1)计算波长示值误差:Δλ=λ-λn (1)式中:λ---------3次测量的平均值;λn--------波长标准值。

按照式(2)计算波长重复性:δλ=λmax-λmin (2)式中:λmax,λmin-----分别为3次测量波长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5.3噪声和漂移根据仪器的工作波段范围选取A段250nm,B段500nm,作为噪声的测量波长,500nm为漂移的测量波长。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期间核查方法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期间核查方法

文件编号:CSZY13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期间核查方法1. 期间核查的目的为了检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稳定性,确认仪器的可靠性,确保检验数据的准确、可靠,特制定本方法。

2.适应范围适用于本实验室内部的722N、UV-1801型分光光度计期间核查。

3. 运行检查的频率仪器频繁使用时,每季度一次,仪器使用不频繁时,可适当减少核查的频次4.核查项目和核查方法(1)核查项目①仪器的运行检查。

②波长误差检查按照被检仪器波长测量范围,选择峰值波长在500~600nm之间的标准干涉滤光片,置于比色架座中,从短波至长波测绘干涉滤光片的透射率,绘制波长曲线,从波长曲线上求出峰值波长λ,按正式计算波长误差△λ:△λ=λ-λm式中:λm——标准干涉滤光片的实际峰值波长(nm)。

如果波长误差△λ≤±5nm,说明仪器波长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③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对仪器进行测定准确度核查。

称取国家级标准样品2份,同时平行做2份空白,按照有关方法标准或规程,小心地进行前处理,配制一套其介质与试样溶液相近的纯标准系列(不小于5点)溶液,定容制成待测溶液,备用。

按测试元素的特性,选择合适的仪器工作条件,依次测试标准系列溶液,空白溶液及试样溶液吸光度。

将各个样品溶液的吸光度减去空白溶液吸光度后,按一元线性回归方法或校正曲线作图法求得各个样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

准确度以相对误差RE%表示,其结果应在规定的范围内。

按下式计算:平均值c=221cc+相对误差RE%=100⨯-sscccc1、c2——单次测定值。

cs——国家级标准样品标准值。

5.期间核查结果处理对以上检查结果,应填写“仪器设备期间核查记录”,于年底统一归档。

在期间核查过程中若发现仪器工作不正常或评定指标未能达到规定要求,应及时通知设备管理员,由设备管理员组织有关人员确定,并组织维修或送检,维修后的仪器经检查或检定达到技术性能要求后方能投入使用。

1、波长误差检查3、核查结论:。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的性能检查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的性能检查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的性能检查
1、比色皿透光率的检查:以空气的透光率为100%,测量比色皿的透光率,应不低于84.0%,
同时在450.0nm和650nm处分别测空比色皿的透光率,透光率差应不小于5.0%。

(注意2个比色皿都要检查)
2、比色皿的配对性:将0.008mol/L的重铬酸钾溶液注入厚度相同的比色皿中。

以其中一个
比色皿溶液作为空白溶液,在440nm波长处测定另外一个比色皿的透光率,相差应小于
0.5%。

3、重复性:以蒸馏水的透光率为100%,用同一重铬酸钾溶液连续测定7次,求出极差(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如小于0.5%,则符合要求。

4、吸光度的准确性:取60mg/L的重铬酸钾溶液,在350nm处测定其吸光度,计算其吸光系数E1%1cn与规定的吸光系数(106.6)比较,相对偏听偏信差应在±1.5%
实验数据与结果分析
4 A= E1cn= (E测-E规)/ E规×100%=。

分光光度计的性能检验

分光光度计的性能检验

实验名称:分光光度计的性能检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分光光度计的重现性、波长精度检查等性能检验方法。

2、熟悉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1、分光光度计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新购仪器及使用一段时间后,均需进行检验调整。

2、利用镨钕滤光片的特征吸收峰值检验波长精度。

3、同种厚度的吸收池,由于材料及工艺等原因,往往造成透光率的不一致,从而影响测定结果,故在使用时需加以选择配对。

三、仪器与试剂1、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配镨钕滤光片)。

2、试剂:高猛酸钾溶液、蒸馏水。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取两个干净的比色皿,将其中一个用蒸馏水润洗两到三遍,最后倒入蒸馏水(注意不要超过比色皿体积的三分之二);另一个用高锰酸钾溶液润洗两到三遍,最后倒入高锰酸钾溶液(注意不要超过比色皿体积的三分之二)。

然后将两个比色皿放入风光光度计中,以蒸馏水作为空白对照检测高锰酸钾的吸收波长。

在电脑上输入开始波长:590.0 nm;结束波长:420.0 nm开始检测。

五、注意事项1、仪器预热时必须打开样品室盖,因样品室盖是光闸门的开关,打开时,光闸门处于关的位置,可避免光电倍增管照光,延长光电倍增管的使用寿命。

2、大幅度改变测试波长时,需要等数分钟后,才能正常工作。

(因波长大幅移动时,光能量变化急剧,光电管受光后响应缓慢,需一定光响应平衡时间。

)3、每台仪器所配套的吸收池不能与其他仪器上的吸收池单个调换。

4、仪器使用完毕后,用随机提供的塑料套罩住,在套子内应放数袋硅胶,以免灯室受潮。

反射镜发霉或沾污会影响仪器能量。

5、吸收池每次使用完毕后,应立即用蒸馏水洗净,用吸水纸揩干,存于吸收池的盒内。

6、仪器工作1个月左右或搬动后,要重新进行波长精确性等方面的检查,以确保仪器的使用和测定的精确。

六、数据处理结论:由图表可知,高锰酸钾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25.0nm,与理论值相等,说明此仪器的波长精确性很好。

七、思考题1、同种吸收池透光度的差异对测定有何影响?答:进入比色皿的选定光线应该是稳定的(强度稳定、波长稳定),它在比色皿中被溶液吸收一部分能量后再穿出比色皿而加入光电池产生电信号得到读数,然后进行结果计算。

分光光度计期间核查方法

分光光度计期间核查方法

分光光度计期间核查方法
一、检查目的
为使检验实验室XXX型分光光度计正常运行,确保检验数据的准确、可靠,特制定本方法。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实验室内部的XXX型分光光度计期间核查。

三、检查方法
1.按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对设备通电运行。

2.检查波长精度:以镨钕干涉光片,于波长585nm处测定吸收峰。

3.检查灵敏度:以10.00mg/L重铬酸钾溶液注入10mm比色皿内,于440nm 波长处,以蒸馏水比较测定。

四、评定依据
以上方法作为评定仪器性能的依据是JJG 178-96技术规范,具体评定指标为:
(1)波长精度要求:对镨钕干涉光片波长585nm处吸收峰允许波长误差为±3nm ;
(2)灵敏度要求:对10.00mg/L重铬酸钾溶液吸光度读数≥0.01E为合格。

五、期间核查周期
期间核查周期为一年,时间安排在分光光度计年度检定周期中间进行(一般为7月份)。

六、期间核查结果处理
对以上检查结果,应填写“仪器设备期间核查记录”,于年底统一归档。

在期间核查过程中若发现仪器工作不正常或评定指标未能达到规定要求,应及时通
知设备管理员,由设备管理员组织有关人员确定,并组织维修或送检,维修后的仪器经检查或检定达到技术性能要求后方能投入使用。

XXXXXXXX实验室
方法起草人:方法批准人:
年月日年月日。

仪器分析实验报告

仪器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一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性能检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性能的检验方法2.学会UV-11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二、实验原理分光光度计的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测定结果的准确程度。

因此,要对仪器进行性能检查,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三、仪器和试剂UV -11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石英比色皿(一对)擦镜纸K 2Cr 2O 7溶液 KMnO 4溶液蒸馏水四、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1. 比色皿的配对性 将蒸馏水注入到比色皿中,以其中一个比色皿作空白,在 440 nm 波长处分别测定其他各比色皿中的透光率。

2.波长精度的检查 用KMnO 4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525nm 为标准,在待测仪器上测绘KMnO 4溶液的吸收曲线,若测得的最大吸收波长在525±1nm 以内,则仪器的波长精度符合使用要求。

3. 重复性 以0.02mol/L 的H 2SO 4溶液的透光率为100%,用同一K 2Cr 2O 7溶液连续测定7次,求出极差,如小于0.5%,则重复性符合要求。

4.吸收值的准确度考察 取K 2Cr 2O 7溶液,在以下波长处测定并计算其吸收系数,并与规定的吸收系数比较,如下表所示,其相对偏差在±1%以内,则吸收值的准确度符合要求。

波长/cm235 (最小) 257 (最大) 313 (最小) 350 (最大) 吸收系数1%1E cm 123.0~126.0 142.8~146.247.0~50.3 105.5~108.5五、思考题1. 同种比色皿透光度的差异对测定有何影响?2. 检查分光光度计的重复性对测定有什么实际意义?实验二、吸收曲线的测绘及吸收系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 掌握测绘吸收曲线的方法实验三、分光光度法测定槐花中总黄酮的含量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标准曲线法测定槐花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2.巩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方法二、实验原理黄酮类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多含有羰基和羟基等结构,这些结构可与金属盐类试剂如铝盐、铅盐等生成有色配合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光光度计的性能检查
(1)波长校正:使用光电比色计或分光光度计,在更换光源灯、重新安装、搬运或检修后,以及仪器工作不正常时,都要进行波长校正。

就是正常工作的仪器,每隔一个月也要检查一次波长,必要时进行校正,这样才能保证波长读数与通过样品的波长符合,保证仪器的最大灵敏度。

方法常用谱钕滤光片校正法,适用于721型仪可见光区的波长校正,常以585nm
或529nm处的吸收峰或T%为标准。

鉴于721型仪器的出射光波长较宽,不易将573nm和585nm 的两峰或两谷分开,校正时易产生误差,故推荐用529nm处的峰或谷为标准来进行波长校正。

校正时,将仪器按要求预热。

要求电源电压稳定。

波长度盘置580nm处,T%调至最大,在比色杯处放一白纸条,观察是否有光强均匀、边缘无光晕或杂光的光斑,如不符合要求,可调节灯泡位置使其符合要求,是为波长校正的粗调。

再把灵敏度扭置于“1”(最低档),波长度盘对准529nm,电表机械零点为零,在光路空白时调T%为100%T,并反复查零点和100%T 稳定情况。

将谱钕滤光片插入光路,慢慢旋转波长度盘,找到透光率最低的一点(向左右微旋波长度盘时,该点透光率值均增加),这一点即为波长529nm。

检查波长度盘的指示值是不是529nm,如指示值为534nm,此时波长工误差为5nm,超出规定(±1nm)必须进行调整。

调整方法:将波长度盘对准529nm,从光路取出谱钕滤光片,光路空白时调电表指针到100%T,再将谱钕滤光片插入光路。

打开仪器左侧小盖板,找到波长校正螺丝(3个中左侧柄长的一个);反时针方向微微调节(负误差时顺时针方向),使电表指针的指示T%为最低。

反复检查波长误差情况,直到符合仪器技术指标为止。

盖好左侧小盖板,校正结束。

有些高档仪器如岛津UV-260型双光束分光光度计,可使用氢灯或置谱钕滤光片于测定比色槽内,编入滤工扫描程序后,仪器即可自动地在一定波长范围内进行波长校正。

高档分光光度仪的光学系统密封在一个单元组件内,若发生故障,波长不准,常须请制造商派专人修理。

其它尚有谱线校正法、干涉滤光片校正法和有色溶液校正法等,可参考有关资料。

(2)线性检查:线性检查包括仪器线性及测定方法线性两个方面的检查。

线性误差表现为溶液的浓度与吸光度不成线性关系,出现正偏离或负偏离的现象。

这种偏离,按比耳定
律的现象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溶液本身不符合比耳定律,这种现象叫做化学偏离;二是仪器本身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吸光度测定值与浓度之间不成线性关系,这种现象叫仪器偏离。

此处研究的是后者。

仪器偏离的因素很多,如杂光、有限带宽、检测器噪声、环境条件变化、波长的变动、比色杯的误差、辐射光的非平行性、检测器本身的非线性等。

仪器线性检查常用一种在一定波长及一定浓度范围内确知其服从比耳定律的有色物质,配成不同浓度的溶液,来检查仪器本身是否能如实地反映有色物质的浓度变化。

这种检查方法与任何被测物质呈色反应等方法学上的问题无关。

用测得的吸光度对浓度作图,在理想情况下应是一条直线。

常用的方法是用、、、L伊文蓝浓度系列来检查,波长用610nm。

(3)杂光(散光)检查:在吸光度测定中,凡检测器感受到的不需要的辐射都称为杂光。

杂光对吸光度测定法的准确性有严重的影响,但却往往被忽视。

杂光的来源有:①仪器本身的原因,如单色器的设计、光源的光谱分布、光学原件的老化程度、波带宽度以及仪器内部的反射及散射等;②室内光线过强而漏入仪器,仪器暗室盖不严;③样品本身的原因,如样品有无荧光、样品的散射能力强弱等。

杂光检测方法:①紫外光区的杂光监测可用10±L的碘化钠溶液,在240nm处测定的吸光度应大于。

此外,也可用12g/L的氯化钾溶液,在220nm处测其透光度,即为杂光量,一般应小于1%T。

以上测定均用石英杯,以蒸馏水校零。

②在可见光区可使用谱钕滤光片或硫酸镍法检查。

先用谱钕滤片校正波长,然后用黑纸片挡住比色杯光路(进口仪器带有比色杯样黑色标柱)之后调整0%T,再用空气做空白调100%T。

插入谱钕滤光片,在585nm处测定,其测定值即为杂光水平。

(4)比色杯的质量检查:比色杯一般由玻璃、石英或荧石制成,光径或,光线通过时有一部分光为空气与玻璃接触面的反射而损失(4%),另一部分(很少)为玻璃吸收。

比色杯的质量除其原料外,再就是玻璃的厚度均匀,上下一致,各杯彼此相配。

厂家多以四个一套供应,且杯口上部外面标有箭头,箭头对光源侧使用。

尽管如此,在使用前还是应作质量检查。

常用伊文蓝法:将一定量的L的伊文蓝溶液注入比色杯中,比色杯内液面应相等。

用一
个比色杯作标准,用红色滤光片(波长600~610nm),用水校零后将此杯的读数准确调至50%T,接着读取其余杯的透光度。

透光度相差在±%T范围内者为合格。

(5)稳定性检查:检查方法:将分光光度计及附件接于以上的可调变压器,先调电压为220V,波长固定在650nm,在光路比色杯装以空白液,调读数为90%T处,再将电压升至230V及降至190V,观察透光度的漂移值。

若介于%~%T之间为合格。

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条件下,在3分钟内其读数漂移不应超过标尺上限值的±%。

(6)重复性检查:在波长、工作状态、电源电压、比色杯配套等合格的前提下,进行重复检查。

在用交流电源供电时,仪器对一种溶液重复测定的读数值差应小于或等于标尺上限值的1%。

试验方法:将分析纯重络酸钾于120~150摄氏度烘干2小时,干燥器中冷却。

精称于1000ml容量瓶中,以蒸馏水溶解并加至刻度,混匀(此液180mg/L铬)。

就用液为30、60、180mg铬/L。

取波长440nm,将应用液各浓度管连续测3~5次,各浓度管中最大误差小于1%T为合格。

(7)灵敏度检查:将重铬酸钾液配制成30和铬/L及120和L铬的4种应用液(浓度差两组各为L铬)。

波长440nm,以水校零点,将上述应用液连续测3次吸光度,两组L铬浓度差的吸光度值差都不小于为合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