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笔记
房屋建筑学 小抄版 笔记
![房屋建筑学 小抄版 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05d21b84ec3a87c24028c4e4.png)
一、建筑结构体系的分类:1、水平结构体系:包括梁、板、屋盖.作用:竖直方向上承受竖向荷载并传送至柱,在水平方向上起隔板作用,保持竖向结构的稳定.2、竖向结构体系:包括柱、墙、筒体。
作用:竖直方向上承受水平结构传来的全部荷载并传给基础体系,水平方向上抵抗水平作用力(风载地震),并传给基础体系。
3、基础结构体系:由独立基础、条形基础、交叉基础、片筏基础、箱形基础以及柱、沉井组成。
作用:把上2种结构体系传来的重力荷载全部传给地基。
承受地面以上的上部结构传来的水平作用力并传给基础,限制整个结构的沉降,避免不允许的不均匀沉降和结构的滑移。
二、框架结构1、框架结构体系:指沿房屋的纵墙和横墙均采用框架来承重和抵抗侧力的主要构件所构成的结构体系2、框架结构的优缺点优点: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可自由分隔空间提供较大的内部空间构件简单施工方便建筑立面处理方便结构自重轻缺点:柔性较大抗侧力能力差风荷载作用下的水平位移较大地震荷载作用下非结构性构件破坏严重3、框架结构的布置原则:○1结构平面形状和立面体型尽可能简单规则○2控制结构高宽比○3尽量统一柱网及层高以减少构件种类规格○4房屋的总长度宜控制在最大伸缩缝间距内○5框架结构的基础埋深不宜太浅自身刚度应可能大一些三、剪力墙结构1、剪力墙结构体系:只用钢筋混凝土墙板来承受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的空间结构2、剪力墙结构体系的优缺点:优点:1承重围护分隔抗风抗震溶为一体利用材料经济合理2整体性强抗侧刚度大承载力容易满足3抗震性能好缺点:1墙体较密建筑平面布置和空间利用受到限制2结构自重较大自振周期短地震作用大3、框架剪力墙的布置要求1、抗震设防的剪力墙结构宜双向布置剪力墙。
2、剪力墙沿两个主轴方向对称、均匀、分散、周边原则布置,使结构体系的抗侧刚度中心尽量与质量中心接近。
3、适宜布置位置:(1)楼梯间、电梯间(2)横向剪力墙不知在接近房屋端部,但非尽端(3)建筑平面的复杂位置。
4、不宜布置:建筑物尽端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两侧纵向剪力墙端开间。
建筑工程学习笔记
![建筑工程学习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3c8eed5f77232f60ddcca1f0.png)
第一部分建筑工程技术第一章建筑结构与构造一、结构的功能要求1.安全性: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的条件下,结构应能承受可能出现的荷载和变形而不被破坏;在偶然事件发生后,结构仍能保持必要的稳定性。
2.适用性:在正常使用的条件下,结构应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需对变形、裂缝等进行必要的控制。
3.耐久性:在正常的维护条件下,结构应能在预计的使用年限中满足各项功能要求,也即应具有足够的耐久性。
4.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概括称为结构的可靠性。
二、两种极限状态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安全性)对应于结构或构件达到最大的承载能力或者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它包括结构或者构件因强度超过而破坏,结构或其一部分作为刚体而失去平衡(如倾覆或者滑移),构件或者连接因反复作用而发生疲劳破坏等。
2.正常使用的极限状态(适用性)1)它包括构件在正常使用状态下产生过度变形,导致影响正常使用或建筑外观;构件过早产生裂缝或裂缝发展过宽;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结构产生过大的振幅等。
2)裂缝的控制分三个等级:①构件不出现拉应力;②构件虽有拉应力,但不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③允许出现裂缝,但裂缝不超过允许值。
3)限制最大变形的要求即为刚度要求,或称为正常使用下的极限要求。
3.结构的耐久性1)大截面混凝土墩柱在加大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前提下,其混凝土强度可以低于列表中的要求,但降低幅度不得低于两个强度等级,且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和50年的构件,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5和C20。
2)混凝土的耐久性与下列因素有关:①混凝土最低强度等级;②碱骨料反应;③环境影响。
3)一般环境中要提高混凝土的设计使用年限,对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水胶比的要求是“提高强度等级,降低水胶比”。
4)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最低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40。
5)直接接触土体浇筑的构件,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70mm;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当混凝土强度等级比列表中规定的低一个等级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增加5mm,当低两个强度等级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增加10mm。
建筑学笔记
![建筑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bda71666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95.png)
建筑学是一门研究建筑及其环境的学科,涉及建筑设计、建筑历史、建筑技术、建筑艺术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建筑学笔记的要点:
建筑设计:建筑设计是建筑学的核心领域,它涉及到建筑的外观、功能、空间布局、结构等方面。
建筑设计需要考虑到用户需求、环境因素、建筑规范等多方面的因素。
建筑历史:建筑历史研究建筑的发展历程,包括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技术和材料等。
通过研究建筑历史,可以了解建筑的演变和发展趋势。
建筑技术:建筑技术包括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施工等方面。
建筑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建筑的进步,例如现代建筑中的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等。
建筑艺术:建筑艺术是指建筑的美学价值,包括建筑的形式、比例、色彩、纹理等方面。
建筑艺术是建筑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提高建筑的观赏性和文化价值。
建筑环境:建筑环境包括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建筑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
建筑环境的研究可以帮助建筑师更好地设计与环境相协调的建筑。
建筑规范:建筑规范是指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必须遵守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例如建筑防火规范、建筑节能规范等。
遵守建筑规范可以确保建筑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持续性。
建筑教育:建筑教育包括建筑学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建筑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建筑教育是培养建筑师的重要途径。
房屋建筑学笔记
![房屋建筑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84034e09227916888486d7ee.png)
1.四大建筑师: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莱特。
2.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形象。
3.居住建筑按层楼分类:1、1-3层——底层住宅2、4-6——多层住宅3、7-9——中高层住宅。
10层及10层以上或24米以上的为高层住宅。
公用建筑:普通建筑——建筑高度不大于24米的公共建筑/建筑高度大于24米的单层公共建筑,超高层建筑——建筑高度大于100米的民用建筑(层数30层以上)。
4.一级的耐火性能最好,四级最差。
5.基本模数——数值规定100mm,符号M,1M=100mm。
导出模数(扩大模数和分模数)。
模数数列是以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为基础扩展的一系列尺寸。
6.建筑工程设计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
7.风玫瑰图,哪边风大哪边线长。
8.设计使用年限:四级——年限5年,三级——年限25年,二级——年限50年,一级——年限100年。
9.建筑设计的内容: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
10.建筑设计要求:1、满足建筑功能要求2、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3、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4、考虑建筑美观要求5、符合总体规划要求11.建筑设计依据:1、使用功能2、自然条件(风向频率玫瑰图)12.从使用性质分析,平面各部分的组成:使用部分(主要使用房间/辅助使用房间),交通联系部分。
13.房间内部面积根据使用特点划分:1、家具或设备所占面积2、人们在室内的试用活动面积(包括使用家具及设备时,近旁所需的面积)3、房间内部的交通面积14.房间形状选矩形的原因(优点):1、矩形平面体型简单,墙体平直,便于家具布置充分利用面积。
2、结构布置简单便于施工。
3、矩形平面便于统一开间进深,有利于平面及空间的组合。
15.教室平面尺寸满足要求:1、后排距离黑板的距离不宜大于8.50米2、第一排座位距黑板的距离必须不小于2.00米,保证垂直视角大于45°3、水平视角应不小于30°。
16.一般房间多采用单侧或双侧采光,单侧采光时进深不大于窗上口至地面距离的2倍,双侧采光时进深可较单侧采光是增大1倍。
2023年注册建筑师 建筑学 学习笔记呕心沥血整理
![2023年注册建筑师 建筑学 学习笔记呕心沥血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fb408798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65.png)
2023年注册建筑师建筑学学习笔记呕心
沥血整理
2023年注册建筑师建筑学研究笔记
目标
本文档旨在呕心沥血整理2023年注册建筑师建筑学研究笔记,提供有助于研究和备考的重要知识和概念。
建筑学基础
1. 建筑学的定义:建筑学是研究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和建筑管
理的学科。
2. 建筑空间与形式:探讨建筑空间的组织原则、建筑形式的表
达和演变。
3. 建筑风格和流派:介绍各种建筑风格和流派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建筑设计
1. 建筑设计的过程:包括项目定位、概念设计、设计发展和最
终定稿。
2. 建筑设计原则:探讨建筑设计中的美学原则、功能原则和可
持续性原则。
3. 建筑设计工具:介绍常用的建筑设计工具和软件,如AutoCAD、SketchUp等。
建筑材料与技术
1. 建筑材料的分类与性能:介绍常见的建筑材料,如混凝土、
钢材等,以及它们的性能和应用。
2. 建筑施工技术:包括基础施工、结构施工、装饰施工等各个
方面的施工技术。
建筑管理
1. 建筑项目管理:包括项目计划、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和成本
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2. 建筑施工安全:介绍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和应急响应措施。
考试备考
1. 注册建筑师考试介绍:概述2023年注册建筑师考试的内容
和要求。
2. 考试备考建议:提供备考建议和研究方法,如制定合理的研究计划、做好题目练等。
以上是2023年注册建筑师建筑学学习笔记的简要概述,涵盖了建筑学的基础知识、建筑设计、建筑材料与技术以及建筑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希望这份整理能够帮助你更好地学习与备考。
建筑学读书笔记
![建筑学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8cdf77a3bceb19e8b8f6ba2b.png)
建筑学读书笔记【篇一:建筑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对于一名学习建筑的人来说,懂得什么是建筑是十分重要的。
于是我便去看了一些建筑理轮的书籍,例如《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程大锦),《拙匠随笔》(梁思成),《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
这些书籍让我深刻的了解了建筑,让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让我懂得了建筑的内在涵义。
常常有人把建筑和土木工程混淆起来,以为凡是土木工程都是建筑。
也有很多人以为建筑仅仅是一种艺术。
还有一种看法说建筑是工程和艺术的结合,但把这艺术看成将工程美化的艺术,如同舞台上把一个演员化妆起来那样。
这些都是不全面的,不正确的。
梁思成在《拙匠随笔》中这样给建筑下定义:建筑是一门技术科学——更准确的说,是技术科学,社会科学,美术等相结合的产物。
建筑上问题都必须全面综合地从工程、技术上予以解决。
因此建筑师需要具备各方面的能力。
在建筑创作的过程中,除了要从社会科学的角度分析并认识适用的问题,使建筑与环境更加和谐,更加适合人的居住。
建筑也需要用技术科学来坚固、经济的实现一座座建筑以解决这适用的问题。
但是建筑更注重的是设计,建筑师本身就是一名美术家,从艺术的角度解决美观的问题,使建筑的外形更加美丽,更具有独特的美。
这些需要美学的角度来欣赏,来设计出美的建筑。
因此建筑师要具备各方面的能力和要求,我们只有现在努力学习各方面的专业知识才能有机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建筑师。
建筑师不仅要有艺术的美感,有良好的技术科学技能,更要了解中外的建筑历史和建筑特征。
作为一名中国人,更应该了解中国的建筑特点,了解具有民族性的中国传统建筑特点,梁思成在《拙匠随笔》中讲述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一)个别建筑,一般有三个部分构成:下部的台基,中间的房屋本身和上部译状伸展的屋顶。
(二)在平面布置上,中国所称的一“所”房子是有若干座这种建筑午以及一些联系性的建筑物为要这一个或若干个庭院或天井建造而成的。
(三)中国的建筑以木材结构为它的主要结构方法。
建筑学读书笔记(5篇)
![建筑学读书笔记(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4394700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00.png)
建筑学读书笔记(5篇)第一篇:建筑学读书笔记城市建筑学读书笔记罗西简介及主要作品罗西简介: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1931-1997)是当代建筑界的一位国际知名的建筑师。
他出生于意大利米兰,大学毕业后曾从事设计工作,做过建筑杂志社的编辑,当过教授。
罗西1966年出版著作《城市建筑》,将建筑与城市紧紧联系起来,提出城市是众多有意义的和被认同的事物(urban facts)的聚集体,它与不同时代不同地点的特定生活相关联。
罗西将类型学方法用于建筑学,认为古往今来,建筑中也划分为种种具有典型性质的类型,它们各自有各自的特征。
罗西还提倡相似性的原则,由此扩大到城市范围,就出现了所谓“相似性城市”的主张。
罗西将城市比作一个剧场,他非常重视城市中的场所、纪念物和建筑的类型。
罗西在60年代将现象学的原理和方法用于建筑与城市,在建筑设计中倡导类型学,要求建筑师在设计中回到建筑的原形去。
它的理论和运动被称为“新理性主义”。
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主要作品: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主要建筑作品:卡洛.菲利斯剧院博戈里科市政厅卡洛•卡塔尼奥大学林奈机场维尔巴尼亚研究中心、住宅综合楼佩鲁贾社区中心多里购物中心加拉拉特西公寓维亚尔巴住宅巴西集合住宅现代艺术中心拉维莱特公寓博尼苏丹博物馆迪斯尼办公建筑群弗雷德里希大街公寓、广场饭店、购物中心等。
著作论述:罗西是意大利理性主义建筑运动的领头人,也是当今最有影响的一位理论家。
本书是他有关建筑和城市理论的一部重要著作,是最受建筑师和设计师欢迎的一部理论论著。
罗西在本书中对现代建筑运动进行了重新评价,同时也分析了城市建设的规则和形式。
罗西并不着重于评论乏味的建筑形式,或是摒弃现代建筑中的标准形象,而是如其书名那样,突出讨论了作为“人们集合记忆”宝库的城市所遭受的忽视和破坏。
他一方面抨击了功能主义和现代建筑运动,另一方面力图恢复建筑工艺自身的地位,并使其成为建筑研究的惟一正确的研究对象。
建筑知识点速记
![建筑知识点速记](https://img.taocdn.com/s3/m/e462bf28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35.png)
建筑知识点速记建筑行业是一个以建筑设计和施工为核心,涉及大面积建设和世界各地的人们的生活福祉的领域。
对于从业人员来说,了解建筑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就一些重要的建筑知识点进行速记和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建筑行业的核心知识。
一、建筑结构1. 承重墙体:承受建筑物自身重力和外部负荷的主要结构墙体。
2. 钢框架结构:用钢材构成的骨架结构,具有高强度和稳定性。
3. 钢筋混凝土结构:用钢筋和混凝土构成的结构,具有很好的承载能力。
4. 壳体结构:运用曲线形状的结构,如圆顶、拱形等,具有美观大气的特点。
5. 木结构:利用木材构建的结构,常用于小型住宅和商业建筑。
二、建筑材料1. 砖:常用的建筑材料之一,可以通过烧制得到。
2. 混凝土:由水泥、沙子、石子等材料混合而成,广泛用于建筑结构。
3. 钢材:具有高强度和耐腐蚀性,用于建筑结构和装饰。
4. 木材:轻质且易于加工,广泛用于建筑的结构和装饰。
5. 玻璃:透明且具有良好的光传输性能,用于建筑物的窗户和装饰。
三、建筑设计1. 地基设计:建筑施工前需要对地基进行评估和设计,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
2. 室内设计:主要包括室内空间布局、装修和家具配置等方面。
3. 外观设计:建筑物的外观设计旨在塑造独特的外观形象,吸引人们的目光。
4. 绿色建筑设计:注重环保、节能和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理念。
5. 结构设计:确定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和承载能力,保证安全稳定。
四、建筑施工1. 地基施工:包括挖掘、填土和地基处理等步骤。
2. 墙体施工:按照建筑设计图纸进行砌筑或浇筑墙体。
3. 屋顶施工:安装屋顶结构和覆盖材料,确保建筑物的防水性能。
4. 室内装修:进行地面铺设、墙面涂料和家具安装等装修工作。
5. 管道安装:包括给水管道、排水管道和电气管道等的安装。
五、建筑风格1. 古典风格:追求庄重和对称的建筑风格,常见于历史建筑。
2. 现代主义风格:注重功能和简约的建筑风格,强调线条和几何形状。
最新最全建筑师考试建筑学基础知识必背考点速记
![最新最全建筑师考试建筑学基础知识必背考点速记](https://img.taocdn.com/s3/m/1d2553f2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70.png)
最新最全建筑师考试建筑学基础知识必背考点速记一、建筑学基础概念1.1 建筑学的定义建筑学是研究建筑艺术与建筑科学的学科,旨在探讨建筑设计与建造的原理、方法和规律。
1.2 建筑物的分类建筑物按用途可分为住宅、商业、工业、教育等。
按结构形式可分为框架结构、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等。
1.3 五大建筑元素建筑学中的五大建筑元素分别是空间、形式、构造、环境和功能。
建筑设计应在这些元素之间寻求平衡和统一。
二、建筑学理论与风格2.1 古希腊罗马建筑风格古希腊罗马建筑风格注重对称和比例的运用,具有雄伟庄重的特点。
代表建筑包括巴西里卡和柱廊。
2.2 文艺复兴建筑风格文艺复兴建筑风格追求和谐与美感的结合,突出细节的装饰。
代表建筑有圣彼得大教堂、佛罗伦萨大教堂等。
2.3 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强调功能与形式的统一,追求简洁、实用和透明感。
代表建筑有勒·柯布西耶的国际风格作品。
三、建筑学的基本原理3.1 空间布局与组织建筑空间布局应考虑功能需求、人流动线和安全等因素,追求空间的流畅性和舒适性。
3.2 结构与静力学建筑结构应满足荷载传递和抵抗外力的要求,静力学原理是设计结构的基础。
3.3 环境与可持续性建筑应注重环境保护、节能与可持续发展。
应运用绿色建筑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四、建筑学名词解释4.1 平面图平面图是建筑设计师将建筑物的结构、布局等信息用图形形式展示的工具。
4.2 立面图立面图是建筑物外立面的纵向图示,用于表达建筑物的外部形象和建筑元素。
4.3 建筑比例建筑比例指建筑物各部分之间以及与整体的比例关系。
准确的建筑比例有助于保持建筑的美感和稳定性。
五、建筑学的发展趋势5.1 现代化和智能化随着科技的进步,建筑设计注重现代化和智能化,如智能建筑物管理系统和可穿戴技术的应用。
5.2 可持续发展面对资源有限和环境污染的问题,建筑学趋向可持续发展,包括利用可再生能源和绿色建筑材料等。
5.3 人性化设计建筑学趋向于更加注重人性化设计,包括舒适的室内环境和人性化的空间布局。
建筑学读书笔记与感想
![建筑学读书笔记与感想](https://img.taocdn.com/s3/m/6ae8418c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6b.png)
建筑学读书笔记与感想建筑学读书笔记与感想在读书时,写读书笔记是训练阅读的好方法。
小编收集了建筑学读书笔记与感想,欢迎阅读。
建筑学读书笔记与感想【一】参观的过程深刻体会到了整个建筑的精细考虑:人体工程学的参数、思考的方法、活动的习性等都融汇在整个建筑中。
各个独立的房屋拥有矩形的平面,其入口即开启方向、角落的形成,均体现了使用上的功能特点。
采光的方法,除了在墙面上下功夫外,天井的展开也很巧妙,展开之处也体现了房间形状的变化,墙面通过装饰不同的色彩来区分。
改变的仅是外观,不变的是建筑的形式。
人是家的主人,在自然中静下心来,回归自然,回归自然的同时,全方位地敞开心扉,家是向蓝天、白云敞开的,或者是向蓝天白云敞开得的带屋顶的建筑朝阳从房屋的一角投射进来,随着阳光慢慢移动,最后夕阳慢慢消失,一切又重归原来,以这样的符合自然法则的、能够使人的生命力重新焕发的设计方式,是柯布西耶一直考虑的问题。
他在进行建筑设计的同时,就已经考虑到了室内空间结构能够给人以活动的启示,启发知觉器官,诱发人的活动欲望。
还原原本的关系,固定原有的属性,将普遍性的东西加以原型化,尽可能还原人类原本的东西,当你学会用人类原有的语言来表达的时候,你就可以将这些元素化为自己的并进而设计出新的作品。
从历史中汲取营养,用素描的形式加以理解,然后提炼出事物的本质,置换成抽象的形状,使之充斥于新的建筑中,从而使历史巧妙地再现出来。
突出直立效果的原因,是为了展示行动的随意性,在耸立的大地上眺望景致,直立可以使你和大地有一个契约,这就是直角,面对大海站立,你就有垂直向上的感觉,这就是直立感。
所谓宫殿就是在外观上能使人产生心灵震撼的、并使人心旷神怡的建筑。
所谓住宅,就是以人为核心,以观察到自然景观为目标,将各种场所组合起来以实现这一目的。
建筑学读书笔记与感想【二】如果能够以一种人们难以想象的方式将尖端和野蛮巧妙地联系起来,不就变成了打破这种僵持、分—裂局面的契机了吗。
2023一建《建筑》学霸笔记
![2023一建《建筑》学霸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ad8d8967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4a.png)
2023一建《建筑》学霸笔记一、前言2023年一建考试即将到来,对于很多学习建筑专业的考生来说,备考的压力不可谓不大。
本文特为大家整理了一份2023一建建筑科目的学霸笔记,在这里,将详细介绍一建建筑科目的重点知识点,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二、基本概念建筑学是建筑工程学科的一门基础学科,研究建筑的设计、施工、管理等问题。
建筑学主要涉及建筑的基本概念、建筑构造、建筑设计、建筑材料、建筑技术经济等内容。
三、重点知识点1.建筑材料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一建考试来说,建筑材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建筑材料包括混凝土、砖瓦、钢材、木材等,考生需要熟悉各种建筑材料的性能、用途、施工工艺等。
2.建筑构造建筑构造是指建筑物的结构系统,包括框架结构、框剪结构、框筒结构等。
建筑构造知识在一建考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考生需要掌握建筑结构的基本原理和设计要求。
3.建筑设计规范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守一定的设计规范,例如《建筑设计规范》、《建筑工程预算定额》等,这些规范对建筑的设计、施工、验收等方面都有具体的要求,考生需要严格遵守。
4.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技术包括建筑施工工艺、工程测量、工程施工组织等内容,考生需要熟悉建筑施工中的各种工艺和技术要点,以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5.建筑工程管理建筑工程管理是指对建筑工程进行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等活动,以完成工程建设目标。
在一建考试中,建筑工程管理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考生需要了解工程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四、备考建议1.学习重点知识点在备考一建考试过程中,考生需要重点学习建筑材料、建筑构造、建筑设计规范、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管理等重点知识点,建立扎实的基础知识。
2.多做真题做真题是提高考试成绩的重要途径,考生可以通过做真题来熟悉考试题型、积累解题经验,同时也可以了解考试的重点和难点。
3.复习总结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可以通过不断地复习和总结,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建筑学基础笔记
![建筑学基础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af1d670b4a7302768e9939f4.png)
庞瑞秋课件一、建筑与城市规划的关系1、建筑是城市文化的主要载体与表达2、建筑是城市景观的重要构成要素3、建筑是城市空间界面的有机组成部分4、建筑是城市功能的主要载体5、建筑是城市形象的构成元素、甚至是城市的标志二、建筑的概念1、建筑是人们生活中最熟识的一种存在,住宅、学校等都是建筑,纪念碑、标志等也属建筑的范畴。
2、狭义:一种提供室内空间的遮蔽物,是区别于暴露在自然的日光、风霜雨雪下的室外空间的防护构筑物。
3、广义:建筑物质形态背后丰富的艺术的、文化的、社会的、思想的、意识的内涵,是一种艺术形式,一种环境构成,一种文化形态,……建筑与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技术、文化、行为、生理、心理、哲学、艺术、宗教、信仰等科学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和表现形式。
三、建筑反映着社会主题及人的生活方式古希腊建筑:1、亲切明快:2、奴隶制城邦社会民主、开朗的生活中世纪哥特风格:1、高耸的塔尖,超人的尺度,光怪的装饰2、教会的极端权力,展示了市民力量的勃兴、社会的矛盾古罗马建筑:1、雄伟、豪华的风格:2、奴隶主穷兵黩武、骄奢淫逸的生活写照中国:1、国家统一、皇权至上、等级森严、典章完备、生活生产变化幅度不大,思想意识的传统性很强2、生活方式:席地而坐,家具等的变迁。
五、建筑是人与环境的中介人在自然中; 建筑遮风挡雨,防虫兽侵害,屏蔽自然的介质人胜自然;建筑规模膨胀、建造技术更新、破坏,污染自然人与自然; 可持续发展之路生态设计: 采光、通风、太阳能、雨水的利用六、建筑是一种文化建筑式样层面的联系 传承性生活方式层面的联系 人类生态的物化思想意识层面的联系西方: 个体优先哲学,先名后姓中国: 大范畴总是凌驾于小范畴,先姓后名七、建筑设计的过程任务书、现场勘察、草图、方案、施工期图(蓝图)、总图、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详图八、建筑师应该具备的的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建筑制图、美学能力建筑师的要求:建筑基础、建筑能力、综合能力一、我国木构架的特点优势:(1)取材方便(2)适应性强;框架体系:柱、梁、檩、枋(3)有较强的抗震性能木材的柔性、木构架的连接方式(4)施工速度快。
房屋建筑学课程笔记
![房屋建筑学课程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7e9afea0284ac850ad02425a.png)
房屋建筑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建筑的含义: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称。
建筑:人们能够在其内部进行直接的生产活动。
构筑物: 人们不能够在其内部进行直接的生产活动。
第一节建筑的起源与发展一、原始社会的建筑(巢)材料:树枝、石块起源:新石器时代人工材料:木材、土坯——房屋最早房屋:最早建造房屋的雏形——西安半坡村遗址二、奴隶社会建筑出现了巨大的建筑物、水道、桥梁以及城市的规划上中国:夏商周时期的建筑商:夯土和板筑技术。
“土木”一词源于此。
西周:房屋防水技术——陶瓦。
建筑布局——四合院古埃及:太阳神庙、金字塔群。
古希腊:雅典卫城。
三种风格:爱奥尼、科林新、陶立克。
爱奥尼:轻盈灵巧、秀丽典雅。
科林新:富贵豪华。
陶立克:古朴、苍劲、刚毅。
古罗马:斗兽场,混凝土的应用,主要是火山灰的应用。
三、封建社会的建筑中国:秦都江堰、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阿房宫汉朝:经济出现第一个高潮,形成中国古典建筑典型的外观构造。
台基——屋身——屋顶(三段式)魏晋南北朝:佛教建筑隋朝:河北赵县——赵州桥,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
唐朝:木结构、砖。
山西五台山:南禅寺——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
佛光寺大殿——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建筑。
砖:西安大雁塔。
宋朝:城市规划——商铺《营造法式》——工料定额、建筑模数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特征:群体布置——四合院三段式:台基——屋身——屋顶结构特征——土木结构、建筑装饰建园艺术——人工山水第二节建筑构成要素一、建筑构成要素建筑功能(实用性)、建筑技术(手段)、建筑形象(造型)。
构成建筑的三个各要素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不能分割,但又有主次之分,第一是功能,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第二是物质技术,是达到目的的手段,但是技术对功能又有约束和促进的作用,第三是建筑形象,是功能和技术的反应,但如果充分发挥设计者的主观作用,在一定功能和技术条件下,可以把建筑设计的更加完美。
二、建筑的分类:按照使用性质,通常可分为生产性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非生产性建筑:民用建筑民用建筑的分类:1.按照使用功能分类:居住建筑:住宅、集体宿舍等,公共建筑:行政办公建筑、文教建筑、商业建筑、体育建筑、展览建筑、交通建筑、通讯建筑、园林建筑、纪念性建筑。
中国建筑史复习笔记
![中国建筑史复习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d0fda4f7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78.png)
中国建筑史复习笔记绪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一.建筑的多样性与主流1.多样性:1)南方气候炎热潮湿的山区——架空的竹木建筑——干阑2)北方游牧名族——便于迁徙的轻质骨架覆以毛毡——毡包3)新疆干旱少雨地区——土墙平顶或土胚拱顶4)黄河中上游——黄土断崖挖出的横穴——窑洞5)东北与西南大森林——利用原木垒成墙体——井干式2.主流:使用木构架承重的建筑二.木构架建筑的优势与缺陷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
1.优势:1)取材方便。
2)适应性强。
3)较强的抗震性能。
4)施工速度快。
5)便于修缮搬迁。
2.缺陷:1)木材越来越稀少。
2)易遭火警。
3)难以满足大空间、复杂的空间需求。
三.组群布局1.以木构架结构为主的中国修建系统,在平面布局方面具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
就是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
中国古代修建群体布局:讲求深度的深远美。
讲求条理的节奏美。
讲求序列的次序美。
讲求乐趣的意境美。
1)纵轴线为主,横轴线为辅。
2)纵横轴线同等重要。
3)部分有轴线。
4)无轴线。
2.庭院的围合方式:1)主房与院门之间用墙围合。
2)主房与院门之间用廊围合,通常称为廊院。
3)主房前两侧工具相对各建厢房一座,前设院墙与院门,称之为三合院。
1四.修建与环境1.善择基址2.因地制宜3.整治环境4.心理补偿四.建筑类型1.居住建筑2.政权建筑及其附属设施3.礼制建筑4.宗教建筑5.贸易与工业修建6.教诲、文化、娱乐修建7.园林与风景修建8.市政修建9.标志性建筑10.防备修建五.工官制度1.工官是城市建设和建筑营造的具体掌管者和实施者,对古代建筑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工官制度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与官本位系统体例的产物。
2.历史上有名的工官:隋代——XXX宋朝——XXX明代——XXX、XXX等第二节中国古代修建的立面构成1.单体建筑的“上分”——屋顶一.种类1.庑殿(宋称四阿顶)2.歇山(宋称九脊殿)3.悬山4.硬山5.攒尖(宋称斗尖)6.单坡7.平顶2二.屋顶的组合形态一)水平组合1.正脊并联1)屋檐勾连2)并连式抱厦3)翼角对接2.正脊串联1)两夹2)骑楼3)迭落4)牌楼5)阙式串联3.正脊相交1)丁字相交2)十字相交3)转角相交二)竖向组合1.重檐构成1)重檐庑殿2)重檐歇山3)重檐攒尖4)密檐塔2.重楼构成三.屋顶做法一)屋面曲线1.檐口曲线2.屋面曲线3.屋脊曲线二)屋角三)屋脊和屋面粉饰2.单体修建的“平分”——屋身33.单体建筑的“下分”——台基一.台基的基本构成1.XXX2.台阶垂带踏跺如意踏跺礓礤3.栏杆4.月台正座月台包台基月台第三节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类型及特点一.叠(抬)梁式特点:柱上搁置XXX,梁头上搁置檩条,梁上再用矮柱支起较短的梁,如此层叠而上。
建筑学建筑设计与建筑材料知识点速记
![建筑学建筑设计与建筑材料知识点速记](https://img.taocdn.com/s3/m/d2f7ce9f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2d.png)
建筑学建筑设计与建筑材料知识点速记一、建筑学概述建筑学是关于建筑设计、建造、使用和保护的学科,它涉及广泛的知识领域,包括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结构、建筑材料以及社会、环境和文化因素等。
二、建筑设计1. 概念设计:确定建筑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功能,并进行初步的空间布局和形态设计。
2. 方案设计:在概念设计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建筑的功能划分、空间流线和立面设计等。
3. 施工图设计:根据方案设计,绘制出详细的施工图纸,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
三、建筑结构1. 承重结构:由柱、梁、框架等构件组成,用于承受建筑的重力和水平荷载。
2. 剪力墙结构:在建筑中设置钢筋混凝土墙体,用于承受水平荷载和抗震作用。
3. 桁架结构:由斜杆和直杆组成,用于大跨度建筑的支撑和稳定。
四、建筑材料1. 混凝土:由水泥、骨料和水按照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用于制作建筑结构和地基基础。
2. 砖石:通过烧制黏土制成的建筑材料,用于墙体和地面铺装。
3. 玻璃: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的材料,用于窗户、幕墙和装饰等。
4. 木材:天然的建筑材料,可用于构造框架、地板和装饰。
五、建筑环境设计1. 采光设计:合理规划建筑的窗户位置和面积,确保室内有足够的自然光照。
2. 通风设计:通过设置门窗、通风口和风扇等,保证建筑内部空气的流通和新鲜。
3. 保温隔热设计: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技术,减少热量传递,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率。
4. 噪音控制设计:采用隔音材料和隔音设计,减少建筑内外的噪音干扰。
六、建筑文化与历史1. 建筑风格:不同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具有独特的风格特点,如古典主义、现代主义等。
2. 建筑遗产:古代的建筑遗迹、历史建筑和传统建筑,是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
3. 地域建筑:不同地区的建筑风格受到地理、气候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形成独特的地域建筑特色。
七、建筑可持续性1. 绿色建筑:通过采用环保材料、节能设计和可再生能源等,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 节能建筑:采用高效的隔热材料和节能设备,减少能源消耗,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率。
建筑必学知识点总结图
![建筑必学知识点总结图](https://img.taocdn.com/s3/m/4ca023b2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ef.png)
建筑必学知识点总结图一、建筑设计建筑设计是建筑学的核心内容,它是建筑师通过对建筑物功能、形式、结构和美学等方面的综合考虑,进行规划和设计,实现建筑物的艺术性和实用性的过程。
建筑设计知识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1 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比例、对称、平衡、节奏、尺度等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1.2 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包括采光、通风、照明、采暖、隔热、隔音等基本概念;1.3 建筑设计的流程:包括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建筑设计的流程;1.4 建筑设计的方法:包括实地勘察、概念设计、技术设计、方案设计等建筑设计的方法。
二、建筑材料建筑材料是建筑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质量、安全和美观。
建筑材料的种类繁多,主要包括砖、水泥、钢材、混凝土、玻璃、木材、石材等。
建筑材料的知识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2.1 建筑材料的性能:包括强度、耐磨性、耐久性、耐火性、隔热性等建筑材料的性能;2.2 建筑材料的分类:包括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有机材料、无机材料等建筑材料的分类;2.3 建筑材料的选用原则:包括环保、节能、耐用、易加工等建筑材料的选用原则;2.4 建筑材料的施工要求:包括各种建筑材料的施工工艺、操作要求等。
三、建筑结构建筑结构是建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建筑物的骨架,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建筑结构的知识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3.1 结构体系:包括框架结构、桁架结构、壳体结构、索杆结构等建筑结构的体系;3.2 结构构件:包括柱、梁、墙、板、桥梁、屋架等建筑结构的构件;3.3 结构抗力:包括受力分析、抗震、抗风、抗裂、抗变形等结构的抗力;3.4 结构施工:包括混凝土施工、钢结构施工、预应力施工等建筑结构施工的知识。
四、建筑施工建筑施工是建筑学的实践环节,是将设计图纸变为实物的重要过程,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质量、进度和成本。
建筑施工的知识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4.1 施工组织设计:包括工程招投标、施工组织设计、工程造价管理等建筑施工的组织管理知识;4.2 施工工艺:包括混凝土浇筑、砌筑、钢筋加工、拆除、爆破等建筑施工的工艺知识;4.3 施工机械:包括吊车、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压路机等建筑施工机械的应用知识;4.4 施工质量与安全:包括项目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管理、环境保护管理等建筑施工的质量与安全知识。
建筑工程笔记
![建筑工程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a90218a8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44.png)
建筑工程笔记1. 材料清单- 混凝土: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适当强度和质量的混凝土进行施工。
- 钢筋:按照结构设计图纸上的要求,选用合适规格和质量的钢筋。
- 砖块:选择合适的砖块用于砌墙和地面铺砖。
- 沙子:用于制作混凝土和砂浆。
- 碎石:用于制作混凝土。
- 水泥:用于制作混凝土和砂浆。
- 防水材料: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防水涂料或膜材料。
2. 地基处理- 进行地面的平整处理,确保地基的均匀平整。
- 根据需要进行地基加固,如灌注桩或打桩等。
- 进行地基的填充和夯实,确保地基的稳定和坚固性。
3. 基础施工- 按照结构设计图纸上的要求进行基础的开挖和回填。
- 进行基础的模板安装和固定。
- 浇筑混凝土,注意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充实度。
- 进行基础的养护,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4. 结构施工- 根据结构设计图纸上的要求,进行墙体和柱子的搭建。
- 安装和连接钢筋,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
- 浇筑混凝土,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充实度。
- 进行结构的养护,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5. 外装修施工- 进行墙体的抹灰,确保表面的平整和光滑。
- 进行地面的铺砖,注意砖与砖之间的缝隙和平整度。
- 进行外墙的涂料或贴瓷砖等装饰材料的施工。
- 安装窗户和门等外部构件,确保安装牢固和密封。
6. 室内装修施工- 进行墙面的刮腻子、漆面、贴壁纸等装修工作。
- 进行地面的铺装、刷漆或安装地板等工作。
- 进行天花板的安装和装修,如刷漆、吊顶等。
- 安装和连接水电设备,如水管、插座、开关等。
- 进行室内的整体装饰和家具的布置。
7. 系统设备安装- 安装和连接电气设备,如电线、电灯、开关等。
- 安装和连接给排水设备,如水管、马桶、水槽等。
- 安装和调试供暖、通风和空调设备。
- 安装和布线通信设备,如电话、网络等。
8. 竣工验收- 对整体工程进行全面检查和测试,确保各项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 检查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水密性和防火性能。
- 检查各项设备的安全性和功能性。
2023一建《建筑》学霸笔记
![2023一建《建筑》学霸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ef88aa3d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87.png)
2023一建《建筑》学霸笔记20xx一建《建筑》学霸笔记一、建筑概述建筑是人类活动的总和,是社会文明的代表,也是人类创造力和智慧的结晶。
建筑学是研究建筑物的科学,涉及建筑的设计、施工、材料、结构、功能等方方面面。
二、建筑设计建筑设计是建筑师将创意转化为可行方案的过程。
其中包括建筑方案、结构设计、给排水设计、通风设计、电气设计等。
设计的目标是使建筑物美观、实用、经济、稳定和环保。
三、建筑施工建筑施工是将设计方案转化为实际建筑的过程。
包括施工准备、混凝土施工、基础施工、主体施工、装饰装修等。
施工要注意施工工艺、施工工序和施工质量的控制。
四、建筑材料建筑材料是建筑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
常见的建筑材料包括水泥、钢筋、砖石、玻璃等。
在选择建筑材料时要考虑材料的性能、耐久性、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
五、建筑结构建筑结构是建筑物的骨架,承受着建筑物的重力、风荷载、地震力等。
常见的建筑结构包括框架结构、桁架结构、砖混结构等。
结构设计要考虑结构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六、建筑功能建筑物的功能是指建筑物所具有的使用价值和实际用途。
根据建筑物的功能需求,可以设计住宅建筑、商业建筑、办公建筑、教育建筑、医疗建筑等。
七、建筑安全建筑安全是保证建筑物安全使用的重要环节。
包括建筑物的消防安全、结构安全、电气安全等。
建筑师要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建筑物的安全性。
八、建筑环保建筑环保是追求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
包括建筑的节能设计、材料的环保性能、建筑废弃物的处理等。
建筑环保是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
九、建筑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行业也在不断创新。
未来的建筑将更加智能化、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
建筑师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新技术,把握建筑发展的机遇。
结语:作为一名建筑学霸,掌握建筑学的核心知识和技能是必要的。
以上是对建筑学领域各方面内容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够为你的学习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指引。
建筑学是一门广阔而深入的学科,需要结合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不断追求创新和进步。
建筑设计初步 笔记
![建筑设计初步 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96c0382e192e45361066f5f1.png)
《建筑设计初步》三江学院艺术学院112135A班顾轩竹1.建筑是人为的人类生活空间,为保障人类生息、躲避灾害之用而创造的空间,为满足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需要而创造的空间。
2.建筑包括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但外部空间不只是建筑。
3.室内设计的几大界面:顶面、墙面、地面、(隔断、玄关)。
4.建造房屋,墙上必须留出空洞装门窗,人才能出入,空气才能流通,人才能居住。
5.内部空间是建筑的主体,房间本身应该是显露出来的,否则建筑物就缺乏现代感。
6.中国古典建筑的基本特征,“建筑的本质是空间”。
7.生产力=劳动力(体力、脑力)+劳动工具(科学技术)8.建筑三要素:实用、坚固、美观。
9.世界上六种原生型体系:古埃及、古西亚、古印度、古美洲、古爱琴海、古中国。
10.中国建筑的主要特征:(1)用材;(2)结构形式: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
(3)主要构件:拱(砖拱、无梁殿、石拱),斗拱(称重及过渡构件)。
11.萌芽期(1840年—19世纪末);初始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繁盛期(20世纪初—1937年)。
建筑技术:砖混结构、钢混结构,建筑思潮:折衷主义为主流;衰落期(1937年—1949年)。
12.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寺、佛塔和石窟;北魏:河南登封嵩岳寺塔。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是我国保存最早、最完整的木构架之一。
宋代总结了隋唐以来的建筑成就。
《营造法式》揭示了背诵统治者的宫殿、寺庙、官署、府第等木构建筑所使用的方法。
唐代是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成熟时期,特点:气魄宏伟、严整开明,技术熟练。
13.我国现存最古的天文台:木塔。
14.河姆渡的干栏木构已初具木构架建筑雏形,体现了木构建筑之初的技术水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代表意义。
15.原始社会:传统房屋建筑的基本模式形成,汉代处于封建社会上升期。
相关知识复习笔记之建筑学篇
![相关知识复习笔记之建筑学篇](https://img.taocdn.com/s3/m/168c8a4933687e21af45a9d7.png)
第一篇建筑学建筑类型有居住建筑、宫殿建筑、礼制建筑、宗教建筑、园林建筑等。
中国古代建筑运用了木构架体系,包括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三种形式。
木构架体系可分为承重的梁柱结构部分,即大木作;以及仅为分隔空间或装饰之用的非承重部分,即小木作。
大木作包括梁、檩、枋、椽、柱等,小木作则是门、窗、隔扇、屏风以及其他非结构部件。
北宋李诫所著《营造法式》和清工部颁布的《工程做法则例》,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两部建筑著作,其中规定了建筑的模数制(宋代用“材”,清代用“斗口”为标准)和构件的定型化。
斗拱由方形的斗、升和矩形的拱、斜的昂组成,装饰性。
我国木构建筑正面两檐柱间的水平距离称为“开间”(又叫面阔),各开间宽度的总和称为“通面阔”。
开间在汉以前有奇数也有偶数的,汉以后用十一以下的奇数间,民间建筑常用三、五开间,宫殿、庙宇、官署多用五、七开间,十分隆重的用九开间,至于十一开间,则只在最高等级的建筑中出现,如西安唐大明宫含元殿、麟德殿遗址和北京清故宫太和殿。
檩与檩中心线间的水平距离,清代称为“步”。
各步距离的总和或侧面各开间宽度的总和称为“通进深”。
屋顶形式分为五种主要类型,即庑殿、歇山、披尖、悬山及硬山。
建筑物等级由高到低分别为:1. 屋顶:重檐庑殿、重檐歇山、重檐攒尖、单檐庑殿、单檐歇山、单檐攒尖、悬山、硬山。
2. 开间:清代最高为11间,依次为9、7、5、3间。
3. 色彩:由高到低为黄、赤、绿、青、蓝、黑、灰。
宫殿用金、黄、赤色。
民舍只可用黑、灰、白色为墙面及屋顶色调。
院落式平房比单幢的高层木阁楼在防救火灾方面大为有利。
中国山水式园林强调“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宫殿建筑我国已知最早的宫殿遗址是河南偃师二里头商代宫殿遗址。
在形制方面,周制为三朝五门:外朝—决定国家大事,治朝一一王视事之朝,内朝一一办理皇族内部事务、宴会。
在汉代首开“东西堂制”(大朝居中,两侧为常朝)。
晋、南北朝(除北周)均为东西堂制。
隋、唐出现了三朝五门:承天门、太极门、朱明门、两仪门、甘露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享建筑学学习的几点感悟
困惑
建筑学是一个怎样的专业?
建筑学如何学?
建筑设计能力的提高方法?
建筑学的出路是什么?。
内容
1建筑与建筑学专业
1.1建筑学
1.2建筑学专业
2学习内容
2.1课程要求
2.2建筑设计
2.3手绘技巧
2.4电脑绘图
3学习方法
3.1一个奇怪的现象3.2关于建筑历史
3.3关于建筑思潮
3.4关于建筑设计方法
3.5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4建筑学的出路
4.1工作
4.2考研
4.3其它
4.4建筑资格证书
5相关书籍
5.1专业相关
5.2业外书籍
6结语
1.1建筑学
什么是建筑?大家刚刚上了《建筑概论》,应该大概地了解到什么是建筑,建筑是有包含人文思想在里边的,如果仅仅是钢筋混凝土,那只是构造物,不需要我们建筑学的专门人才了。
(《建筑概论》是建筑学入门的书,也是重要的基础,时常翻阅,将受益匪浅。
)
建筑所包含的要比构造物广泛的多。
什么是建筑学?建筑学是研究建筑与其周围环境关系的学科。
建筑学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
建筑艺术是有着紧密的数学与技术底蕴,因为建筑的功能在于使用,关系到人的生命及财产的安全。
人类的建筑价值观念大致经历过几个阶段:
l)实用建筑学阶段。
把建筑作谋生存的物质手段的阶段—为遮风蔽雨防野兽侵袭,穴居野处、构木为巢阶段。
2)艺术建筑学阶段。
把建筑奉为艺术之母,当作纯艺术作品的绘画、雕塑对待的阶段,即“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阶段,这个阶段影响最深远。
3)功能建筑学阶段。
大工业产品时代—以勒·柯布西埃为代表,把建筑当作“住人的机器”。
4)空间建筑学阶段。
认为建筑是“空间艺术的阶段”—如赛维所说“空间是建筑的主角”
5)环境建筑学阶段。
认识到建筑是环境的科学和艺术阶段—1981年第14次国际建协华沙宣言提出,这是建筑价值观念上新的里程碑。
6)生态建筑学阶段。
21世纪建筑价值观念的发展趋势。
1.2建筑学专业
建筑学专业把建筑学这么神圣的东西技术化与图纸化。
通过建筑学的相关课程训练,小到设计建筑物大到形成建筑理论。
通过几年的建筑学专业我们能做什么?
匠人——设计绘图员、施工绘图员、效果图绘图员。
建筑师——有建成的建筑、带领一班匠人。
大师——有自己的代表作,成一家之言。
确立自己的目标,有计划地前进!
2.1课程要求
建筑设计
城市设计
室内设计
建筑构成
建筑制图
建筑设计基础
素描、色彩
中外建筑史
城市规划原理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计算机绘图与表现工程测量
建筑力学
建筑材料
建筑施工
建筑物理
建筑设备
建筑结构
建筑法规与业务其它
2.2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是建筑学的核心,可以看到所学的课程都是围绕设计并为设计服务的。
建筑设计按功能及体量大小,从空间到复杂,慢慢接触民用建筑、公共建筑等,大概一个学期两个大设计,设计周大概8个周时间。
重视建筑快题设计。
三个小时、六个小时、八个小时。
工作后大多设计是以快题或者超快题的速度完成。
2.3手绘技巧
手绘的重要性。
如果认为现代技术进步了,手绘也慢慢退出舞台的观点是相当错误的,手绘能够加深对建筑体形的思考,提高动手能力,对于建筑设计是相当重要的。
快速表达构思想法。
2.4电脑绘图
我个人觉得计算机的运用和手绘有着相同的重要性,只是出现时间的早晚。
建筑绘图软件比如说CAD、天正、3Dmax、Photoshop、Sketch up等,对于方案了设计构思的表达是很重要的,思想表达的工具。
三年级后开始掌握。
当你有想法,却表现不出来的时候,可以想像那是多么的郁闷。
3.1一个奇怪的现象
设计水平和个人的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天资、见闻是有很大的关系。
设计能力的提高不是做一两个设计,看一两本书就有明显的效果,它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科目考试时,我们可以通过突击背诵获得高分。
但课程设计时,能力是怎么样子就会是什么样子。
也要通宵也要熬夜,但结果影响不大。
有的同学一上手就能做出好看的建筑,有些同学几年下来,仍未能掌握建筑的设计方法。
“见多识广”意义重大。
3.2关于建筑历史
建筑历史的作用在于了解建筑的过去并展望其未来发展,了解国内外建筑的历史对于建筑设计理念是有帮助的。
同学们所学的建筑史应该有三本书:《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无古不成今。
新生事物都有其历史内含,对于建筑学专业的同学来说,建筑历史的意义重大,不在于考试时背诵的多少,在于方案设计时的构思涌现和理念表达。
3.3关于建筑思潮
了解建筑历史的过程中,关注下建筑思潮,建筑思想的更新与进步与当时的技术有很大的关系。
品味建筑大师作品时如果脱开了时代和建筑思潮背景,那就不能完整体地领略大师作品的魅力。
3.4关于建筑设计方法
建筑设计方法上,要明白建筑学是一个特殊的学科,学习建筑意味重复,一直在验证“熟能生巧”这句古话。
如果想在短时间内把建筑设计提高到很高的高度是没多大可能的。
1)建筑设计中的功能与造型,孰轻孰重?
2)建筑设计是一个“抄”到“超”的过程。
建筑学最本质的学习方法就一条,模仿。
从被动到主动的模仿进而迈向创作的大门。
3)资料的积累。
注重外出写生见习的机会,照相,写生。
3.5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
越来越感觉到建筑学的学习是个缓慢持续的过程,大学短短几年时间能学到什么呢?能不能入门还是个问题!
1)认真学习好课程要求的理论知识,知识储备的重要性。
2)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最基础的建筑常识。
3)学生时代建筑设计的特殊性。
学生时代为自己做设计,工作时代为业主做设计。
4)有远大的志向,更应安于现状。
4.1工作
建筑学工作可以进建筑设计院也可以进建筑事务所。
但是认为建筑学毕业的都在做方案设计是片面的。
大部分同学毕业后还是在画施工图,经过几年施工图训练后有部分放弃了,剩下更少的人在做设计。
工作的应对策略:认真学习好基础理论,熟练掌握绘图软件的应用。
4.2考研
考研不是最好的出路。
如果你对建筑学的这个专业很喜欢,觉得本科所学的理论不够。
如果你想从事教学事业,或者对于研究有着浓厚的兴趣,可以选择一下考研。
选择学校,最好能选择好点的学校,好导师随时的点拨,可以让你进步猛进。
考研应对策略:掌握基础知识理论,练好手头表达能力。
考研一般会考:建筑历史、快题设计两门专业课。
建筑历史更个学校有侧重点,有的侧重考古代有的侧重近现代,有部分学校建筑结构与建筑物理相关的内容。
快题设计有三个小时、六个小时,在平时建筑设计中应该加强手绘练习。
4.3其它
建筑学的培养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也就意味着工作不一定是建筑设计方面的,可以从事其它有建筑相关的职业。
有条件的同学也可以选择出国。
施工管理、室内设计、广告设计。
4.4 建筑资格证书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二级注册建筑师
5相关书籍
5.1专业相关
袁牧《建筑第一课-建筑学新生专业入门指南》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
《建筑设计资料集》
汉宝德《给青年建筑师的信》
钟训正《建筑画环境表现与技法》
/建筑论坛
各类建筑设计作品集
国内外建筑理论
各类快题设计书籍。
5相关书籍5.2业外书籍
古典《拆掉思维里的墙》
雷子人,王九楼《入境无语》
文学-诗词、散文
哲学-世界观、方法论
艺术-艺术评论、鉴赏。
困惑
建筑学是一个怎样的专业?
建筑学如何学?
建筑设计能力的提高方法?
建筑学的出路是什么?。
6结语
大学学习方式的转变,不再像高中时候简单的思维与强度的练习,对于建筑学的学习,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在于阅读、设计实践等积累上。
爱因斯坦说过:“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学校所教的忘记之后,剩下的就是教育。
”
在大学毕业后几年内,大家会把平时背的东西都忘记了,比如说建筑历史中的定义、规划原理里面的条文,但不会忘记怎么做一个建筑设计,所以,要培养自己这方面的积累。
要勤于思考。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