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8化学中考试卷分析

合集下载

2018中考化学试卷解析及考点分析

2018中考化学试卷解析及考点分析
2018 中考化学试卷解析及考点分析 1.【考点】考查空气的组成和各部分成分的性质,难度★★☆☆☆ 【解析】A.空气中氮气约占总体积的 78%,氧气约占 21%,故 A 错误; B.氧气不可燃但支持其它可燃物燃烧,故 B 正确; C.稀有气体可以做保护气、可以作光源,故 C 错误; D.导致酸雨的是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故 D 错误; 故选 B。 【答案】B
24. 【考点】本题考查元素化合价计算,元素质量守恒计算,以及实验条件分析和工业生产条件 选择,难度★★★☆☆。 【解析】(1)有化学式中元素化合价之和为零可计算出; (2)①酸浸后钴元素主要以硫酸钴形式存在,而硫酸钴可溶,故含钴微粒主要为钴离子; ②由钴元素质量守恒,计算出 CoO 和 Co2O3 中钴元素的质量,再除以钴元素在硫酸钴中的 质量分数即可。 (3)①由表分析可知,本实验中改变的量为硫酸用量,亚硫酸钠用量,温度,故这些量是 本实验研究对浸出率影响的因素;②分析表中编号 2 和编号 3 数据可知温度升高,浸出率增 大;③Na2SO3 对用量从 0 变化到 0.43 对浸出率影响比较大,Na2SO3 继续提高用量对浸出率 影响很小。 【答案】(1)+2;+3
【答案】A
11. 【考点】考查分子式和相关计算;难度★★☆☆☆ 【解析】A.相对分子质量由各元素原子数与相对原子质量乘积之和,但是单位不是 g,
相对质量是一个比值,故 A 错误; B.应为(12×3):(1×4):(16×3)=36:4:48=9:1:12,故 B 错误; C.元素符号右下角为该分子中该原子的个数,故 C 正确; D.元素占分子中的质量分数因为该元素原子个数乘于相对原子质量后与该分子相对分子质 量的比值,并化成百分数形式。该选项中元素质量比有误,故 D 错误;

山西省2016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山西省2016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表示两种物质
间的转化关写出物质E的一种用途

(2)物质C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图中一
个属于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A与B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重视基础,紧抓“开放探究”
微粒观、实验能力推断能力,科学探究能力
6.体现阅读素养
三、总体情况:
第一,“实”。具体体现在“实践”“实用”“实际”。
“实践”:试题强调过程性,关注学生亲力亲为、亲身实践中的所感、 所思、所得,指导落实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调查、查阅、收集、观察、 设计、制作、实验、研究、参观、讨论、交流等实践活动,切实改变 教学中重知识传授、轻实践活动的现状。 “实用”:试题指向学习的本质——学以致用,减少单纯知识性、技 巧性考查并降低难度,减少从现实生活中抽离出来并加以概括的“逻 辑提问”,增加“生活提问”“情境提问”,引导教学将学科知识还 原并运用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而不仅仅是学习孤立、静止的学科 知识内容。 “实际”:试题关注现实,关注社会热点,寻找能拨动学生心弦的 最新触发点,在检测学生学科知识掌握程度的同时,引导树立家国情 怀。
二、命题原则:
1、坚持正面导向的原则; 2、坚持落实“六个维度”的原则; 3、坚持考改促课改的原则; 4、坚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 5、坚持初中阶段常识教育的原则。
六个维度
1.体现活动与探究建议
2.体现探究性与开放性
3.体现PISA理念与解决实际问题
国际学生考查组织
4.体现表达交流共享 5.体现学科素养
四、七大变化:
1.取消科目说明作用显现,题型多样成为最大变化。
目的就是反对猜题押宝,引导广大教师多关注教学内容的研究, 少关注题型及其应试技巧,以不变应万变。这里的“不变”就是按照 课程标准,将知识的本质及规律讲清楚,真正掌握能力;“万变”则 是服务于试题内容的题型,要以内容决定形式,回归教育原点。而且, 以后的指导思想就是题型每年都要科学合理的予以变化,不能固定。

2016江西省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2016江西省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例如第23题:2Al+3ZnCl2=3Zn+2AlCl3也 是要理解置换反应的本质才能完成的。
(3)图表结合,考察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2016年中考图表多达21个。 考察学生对溶解度曲线、元素及原子结构、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化学实验基本操 作、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 常见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等知识的 理解及实验分析和处理能力。
5、近两年中考考点示例
知识点 初步学会氧气/二氧化 碳的实验室制取 初步学会氧气/二氧化 碳的性质 水和常见的溶液 2015 T4(2分)考查氧 气的制取 T22(2分)考查氧 气的性质 T5(2分)考查水 及水资源 2016 T21(7分)考查二 氧化碳的制取 T1(2分)考查氧 气的性质 T2(2分)考查溶 质的状态
46 0
46% 0%
中等题 较难
难度适中,梯级分布,结构合理。
三、九江市份试卷统计
1、九江市2016年中考化学各分数段分布情况 样本 容量 0 10 20 30 40 50 60 70
9.5 19.5 29.5 39.5 49.5 59.5 69.5 79.5
样本 容量
80
90
89.5 100
最 高 分
T16:(3分)成语是我国的文化瑰宝,请用恰当的化学用语表 示下列成语相关内容中带点的字: (1)如胶似漆:胶中含有碳、氢、钙等元素,写出其中一种 非金属的元素符号 C/H (2)争风吃醋:醋溶液中含有氢离子H+ (3)信口雌黄,雌黄即三硫化二砷(砷元素符号As),三硫化 砷的化学式As2S3 常见错误 化学用语写成中文;H +写成H - ;三硫化砷错写成 As2O3、 As2SO3 、 As2Si3 、S3As2、Ar2O3

历年中考化学真题试卷分析

历年中考化学真题试卷分析

历年中考化学真题试卷分析历年中考化学真题试卷分析一、整体评价今年全省统一中考化学试卷综合考虑考试时间和题量,突出主干知识的考查,体现“基础性”和适度“综合性”。

试题重视实验考查,有助于认识化学原理的客观性、体验“真实的化学”,有助于培养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

试题设置相关问题,检测微观思维水平,体现化学思维“独特性”,考查学生“宏微结合”与“模型认识”等素养水平。

二、试题的具体特点1.重视基础、突出主干知识本卷所涉及的考点均为《课标》和《大纲》的核心知识,体现了立足基础,面向全体学生的精神,加强对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考试说明》中的C级目标水平的知识内容全部覆盖,B级目标水平的内容覆盖90%,A级目标水平的内容覆盖70%以上。

试卷坚持基础启蒙题和能力提升题相结合,试题综合考虑考试时间和题量,在强调知识覆盖的同时,突出主干知识的考查,体现“基础性”和适度“综合性”。

如第10题,综合考查热效应、溶液pH、溶解度、置换反应等;第14题,将金属活动性、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质量守恒定律等主干知识融入其中。

2.联系实际,体现学科价值命题的素材基本来源于生活实际和自然现象,创设学生熟悉的、真实鲜活的试题情景,引起学生兴趣。

化学在生产与生活、能源与环境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试题密切联系实际,揭示学科应用与育人价值。

如第11、12题,通过“用棉花代替肉松制‘肉松饼’”消息的辟谣、“神奇溶剂”溶解农业废弃物的真实情境,让学生在问题解答中感悟“身边的化学”“有用的化学”,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3.重视实验,考查探究能力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

试题重视实验考查,检测操作掌握情况与实验探究能力。

如第6、15题,考查溶液配制、气体制取等实验操作及碘化钾变质原理探究的实验设计与评价、获取与处理信息的探究能力。

此外,碘化钾变质原理的探究,有助于认识化学原理的客观性、体验“真实的化学”,有助于培养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

2016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2016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2016中考化学试卷分析点评教师:合肥45中王倩今年安徽中考化学试卷延续了“以稳为主,稳中求变”的命题思路。

试题较好地体现了考查初中毕业学业水平功能,兼顾高中阶段教育招生选拔性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了全面考查。

与去年中考化学试题相比,试题的设计理念无明显变化,知识结构合理,难度略有下降。

整张试卷的命题紧扣考试大纲,突出了主干知识和核心化学观的考查:如理化变化判断、物质分类、元素周期表相关知识、化学式的含义及相关计算、环境保护、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子的基本性质、从微观角度判断分析化学反应、溶解度曲线、化学材料分析、制取和收集气体的方法、化学工业生产流程、实验探究、控制变量探究思想、化学方程式书写、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等。

选择题部分相对简单,与去年相比题型趋于一致,只有第2题略有变化,从以往对营养素的考查转变为对实验和生活中的安全意识的考查,促使学生树立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

填空题部分与去年相比,题型稳定,难度略有降低。

考纲中的变化在试题中有所体现,如第13题对化学反应类型的考查力度加大,让学生根据反应类型判断生成物,考查了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的能力。

实验探究题结合控制变量的基本方法考查碳酸钙、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区分,是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再应用,相对简单,大多数学生都能拿到分。

科学探究以氨气和氯化氢为研究对象,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以及思考能力,比较灵活。

尤其是附加题,要求考生抓住探究中获得的信息加以应用,充分体现知识与能力的融合,具有一定的区分度。

计算题部分除了常规地考查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外,还多了化学式的计算。

以往计算题通常会考查混合物中某物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关于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通常出现在选择题中,但二者方法相似,难度不大。

总的来说,整张试卷图文并茂,联系实际,贴近生活,难易适中,注重知识的应用和发展,突出化学与生活、生产和科技的密切联系,体现了学生运用化学知识、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16年度中招化学试卷分析.docx

2016年度中招化学试卷分析.docx

2016年度中招化学试卷分析2016年我省中招化学试题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以“面向全体学生,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体现创新精神,积极推进课改”为目的,本着有利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的原则。

试题继承了近年河南省中招命题的基本思路,在秉承“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基础上,力求体现“重视基础、突出能力、关注探究、联系实际、促进发展”的指导思想,注重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注重考查学牛对所学知识在具体情境中的综合运用能力。

试题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学生在学科学习方而所达到的水平,又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提供了重要依据。

一.试卷设计1.试卷结构2.试题分析(一)选择题1.河南烷面营养美味,下列用到的食材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羊肉B.青菜C.小麦粉D.花生油【分析】得分情况:【建议】学牛不知道麦粉中含有蛋白质,但主要营养素的糖类所以误选C。

教学中在加强训练的同时,一定要把基础知识没学生分析到位。

12年:12.洛阳牡丹闻名天下。

牡丹花开满城飘香,请从分子角度解释,是因为___ ;牡丹花可观赏,可使用,同水果、蔬菜一样,它能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____ o13年4. 2013年5月在郑州举办的第八届中博会上,河南“好想你”枣等果蔬类产品颇受青睐。

水果、蔬菜能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索是【】A.维生索B.油脂C.淀粉D.蛋白质14年:4.河南名吃胡辣汤营养美味,下列用到的食材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小麦粉B.大葱C.牛肉D.红薯粉条15年:13.“鲤鱼焙面”是豫菜名品。

鱼肉中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__ :面粉中的淀粉在人体内经酶的催化作用,与水发生反应,最终变成__________ (化学式为C6H12O6) o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铜用于制作电线B.金刚石用来切割大理石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分析】【建议】平时训练时所涉及考点,不能脱离学生知识和生活实际。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化学试题分析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化学试题分析
16.7%
100
100
2016
105275
52.27
0.52
1487
5.55%
100
二、考试情况分析
3.各题得分情况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平均分 1.90 2.12 2.22 2.63 1.91 1.25 1.63 1.81 2.45 1.53 1.98 1.78 0.82 0.78 难度 0.63 0.71 0.74 0.88 0.64 0.42 0.54 0.60 0.82 0.51 0.66 0.59 0.27 0.26 预估难度 0.65 0.85 0.90 0.88 0.87 0.42 0.60 0.55 0.70 0.50 0.52 0.35 0.30 0.25 零分率 36.75% 29.41% 26.07% 12.45% 36.38% 58.34% 45.59% 39.54% 18.44% 48.97% 33.90% 40.79% 72.60% 73.91% 满分率 63.25% 70.59% 73.93% 87.55% 63.62% 41.66% 54.41% 60.46% 81.56% 51.03% 66.10% 59.21% 27.40% 26.09%
一、试卷的结构特点
(一)注重主干知识 突出学科特点
突出化学学科特点,着重考查主干知识、核
心概念。在考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突出 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16题)
一、试卷的结构特点
(一)注重主干知识 突出学科特点
1.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实验操作。(9题) 2.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20题) 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4.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3题) 5.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10题) 6.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13、21题) 7.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22题)

2016年江西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2016年江西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2016年江西中考化学试卷分析2016年江西省中考化学试题保持江西中考化学试题的传统风格,同时以她简洁、精练的文字,新颖、平和的面貌体现了中考命题组老师和专家对课程标准、教材、江西化学教学现状的把控能力。

稳中有降的难度,体现了“重视基础、关注探究、联系实际、促进发展”的基本思路,遵循了“点在课标,学在课堂,考在课外,连接高中。

”的原则,保持了与往年试题的延续性,充分体现了化学的学科特色。

试题的命制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2016年江西省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学科说明》为指南,着重考核初中化学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化学---技术---社会---科学”的学科教育理念,突出“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进生活”的课程理念,体现了化学的课程价值和社会价值。

现以我县的中考阅卷情况为基础,对2016年江西省中考化学试题及考试情况作出如下简要分析,希望能对以后的教学有所启示。

一、试卷概况(一)试题结构分析物理和化学同场分卷考试,整场考试时间为160分钟,物理和化学的满分分别为100分,物理学科考试时间为90分钟,化学学科考试时间为70分钟,试卷结构稳定,化学试题有五大题,共24小题,试卷版面为16开5面,试卷设计规范,考试性质、考试时间和分值说明准确齐全,版面清晰,整卷的大题和小题统一编号。

题量及分值变化如下:(二)试题模块内容分析考试内容与占分比例与《2016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化学学科说明》非常吻合。

(三)试题基本特点试题突出科学探究思想、关注身边发生的科学、关注生活时事。

坚持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原则,体现基础性、应用性、创新性、探究性,从学科观念、基础知识、思想方法、能力等维度较全面检测学生的科学素养。

给全省新课程的考试评价提供有力支持,给全省新课标(修订版)的化学教学以正确导向。

从我县阅卷的各题平均分分布来看,除30分选择题机改外,实际得分为35.57分,平均得分率达到了50.81%,所以整卷的难度应该在之间,难度适宜,与去年比稳中有降。

2018年九年级化学中考试卷分析

2018年九年级化学中考试卷分析

2018年九年级化学中考试卷分析2018年化学中考试卷分析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紧扣《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和教材,注重考察了初中化学知识的全面性、灵活性,试题重点考查学生化学学科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学生对化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一、试题分析试题紧扣教材,侧重基础,无偏题、怪题、难题,试题有一定的区分度,总体难度适中。

试题能结合教材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偏重于化学基础知识和化学实验运用的考查,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三维目标的考查要求。

一)试题的特点1.强调基础,联系实际。

试题所涉及知识全面,难度适中。

试题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也考查了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突出学科特点,重点考察科学探究。

为突出学科特点,有关实验及实验探究问题在本次中考试题中约占12分,比值较大。

1在实验基础知识考察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引导学生从所给信息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评价结果的素养。

3.影象性问题削减,灵活应用性问题增多。

今年化学试卷题型注重应用,注重在具体情境中考查学生对核心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应用性问题以其厚实多彩的内容和形式呈现,给学生施展学识和才华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有效地实现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

4.注重计算量,夸大计算题在实际糊口中的应用。

化学计算题考点基本没变,难度适中,夸大基础知识的掌握。

二)答卷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抽查的试卷来看,学生卷面上反映的比较突出的问题归纳起来有六点:1.化学用语书写及计算步调不规范化学用语是化学的语言,化学符号的书写是对初中化学基本化学用语掌握程度的体现。

教学中化学用语的教学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中涉及化学用语的试题共有6分,可见化学用语在教学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一些化学方程式几乎年年考,但年年都存在书写不规范的问题。

下面我们就试卷中的共性问题进行归纳,主要有这样几个:1)离子符号、化学式书写毛病或不规范。

2016年化学中考试卷分析

2016年化学中考试卷分析

2016年下学期化学期末测试试卷分析龙山二中徐秀一、试卷概况本试卷共有25道大题,共100分,分五部分: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15小题,共45分,占全卷分值的45%。

第二部分为填空题,共24分,占全卷分值的24%,第三部分为简答题,共6分,占全卷分值的6%,第四部分为实验与探究题,共18分,占全卷分值的18%,第五部分为计算题,共8分,占全卷分值的二、学生答卷情况:本次期中考试难度系数0.74,属于正常范围之内。

但优秀率和合格率属于正常范围内,说明老师在后期培优和辅差的工作做的比较到位。

从成绩来看,各位老教师之间的成绩相差不大,个别教师成长较慢,和均分差距较大,需进一步加强教学水平。

三、试题评价试题紧扣教材、课标、考试说明;知识点全、细、覆盖面广,重点突出,取舍合理;试题的设计数量合理,阅读量适中,呈现形式新,具有开放性,联系实际、日常生活、技术与社会,注重原题变式和改变;注重对“双基”和实验教学的考查,注重综合能力考查,注重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探究性学习能力、分析计算能力、化学的学科素养的考查。

四、试题特点(1)面向全体,注重能力考查此次测试,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根据我校的教学实际,面向全体学生,努力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获得较理想的成绩。

采取低起点、适当的坡度、广覆盖的命题原则,(如计算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适当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对基本概念的考察)突出其水平测试功能,采用活用教材、注重探究、关注过程、开放创新的方式创设新题,(如3题)以此来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体现其选拔功能。

(2)对教学的导向作用考试的改革促进教学的改革,考试的改革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

此次测试,做到“扣紧范围、活用教材、体现课改,联系实际、开放有度、着眼基础、注意能力、指导教学、有利创新”。

对我校后期中考冲刺具有很好的向导作用。

2016中考化学试题分析

2016中考化学试题分析

2016年中考化学试题分析一、考试题型及分值分布二、考点分析1、本题考查物质的变化的判断,出自第一单元课题一的知识点。

2、本题考查溶液PH与酸碱性的关系,涉及第十单元知识点。

3、本题考查图标的相关知识点,主要出自第七单元的内容。

4、本题考查化学与能源、健康、材料等相关知识点。

5、本题考查绿色化学。

6、本题考查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但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7、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属于综合性较强的题目。

8、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知识。

9、本题考查化合价的相关计算。

10、本题考查物质的除杂,属于综合性较强的题目。

11、本题考查电解水、硬水与软水、水的净化等相关知识,主要涉及第四单元的知识点。

12、本题考查溶解度曲线的运用,知识点出自第九单元课题二的内容。

13、本题考查常用化学肥料的相关知识,植物的枝叶黄,茎也比较纤细,说明需要补充氮元素和钾元素,主要涉及第十一单元课题二的知识点。

14、本题考查中和反应的运用及各物质质量的变化图像知识。

15、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原子结构相关知识的,涉及第三单元内容。

16、本题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的运用。

17、本题考查缓慢氧化和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18、本题考查燃烧与灭火的相关知识,第(2)难度较大,学生完全答对的可能性很小,本题知识主要出自第七单元的内容。

19、本题考查铁的冶炼以及相关问题,知识点主要出现在第八单元。

20、本题考查化学反应类型以及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程式都是出现在教材中的,难度系数较小。

21、本题考查物质的鉴别与推断,难度相对大一点,考查范围广。

22、本题考查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探究。

23、本题考查实验室气体的制备以及一些基本实验的操作知识。

24、本题考查化学式的相关计算,难度系数较小。

25、本题考查综合计算,前面两问难度较小,第(2)问难度较大,学生数据转换图表能力较差。

2016中考化学成绩分析

2016中考化学成绩分析

中考化学成绩分析一、试卷总体分析本次中考各类知识、各个水平层次的考察与考试说明的要求一致,试卷结构合理,长度适中、题量适当,阅读量适宜。

与2015中考化学试卷基本相同,只做了一些稍微的调整,灵活度增强,体现了稳中有变、变中求稳的理念二、考试数据分析:本次中考本校参加人数171人,平均分90.00,合格率98.25%,。

本校学生在大部分试题中得分率普遍在0.9以上,但在实验题和计算题中得分率在0.8需要重点强化提高。

三失分原因:(1)“双基”不扎实,基础参差不齐;(2)基本概念和原理不牢固,例如对溶液和饱和溶液的概念分析不清;(3)审题不严密,没有按题目要求答题;(4)数学基础不扎实,计算结果保留位数确定不好;(5)辨识图表,提取信息能力弱;(6)化学用语不规范。

化学方程式书写不过关,元素符号书写不规范,化合价标识不准确;(7)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且存在一定的错别字;(8)综合分析问题能力有待提高四对今后初中化学教学的几点启示(一)依据课标紧扣教材夯实基础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研读课标,理解课程理念,掌握学科思想与方法,清楚“课程内容”,从而进行有效教学。

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利用好教材,尊重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深入挖掘,认真梳理、归纳总结形成完整的知识脉络体系。

对于教材上的例题和课后习题的处理,要能举一反三,进行变式训练,并追溯知识来源,将习题、学科知识、生活实际进行有效结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还需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与讲解,让学生将知识理解清晰、掌握扎实,而不是形成模糊认识。

(二)加强实验教学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化学实验所承载的育人功能是多维的,教师要重视实验教学,充分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要尽量创造条件,开设学生实验,提高学生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做中学”,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帮助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理解与掌握,从而形成深刻、长久的记忆。

而对于教师演示实验,要注重实效,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等。

2016中招试卷分析

2016中招试卷分析

2016年度中招化学试卷分析2016年我省中招化学试题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以“面向全体学生,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体现创新精神,积极推进课改”为目的,本着有利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的原则。

试题继承了近年河南省中招命题的基本思路,在秉承“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基础上,力求体现“重视基础、突出能力、关注探究、联系实际、促进发展”的指导思想,注重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注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在具体情境中的综合运用能力。

试题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学生在学科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又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提供了重要依据。

一.试卷设计1.试卷结构2.试题分析(一)选择题1.河南烩面营养美味,下列用到的食材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羊肉B.青菜C.小麦粉D.花生油【分析】得分情况:【建议】学生不知道麦粉中含有蛋白质,但主要营养素的糖类所以误选C。

教学中在加强训练的同时,一定要把基础知识没学生分析到位。

12年:12.洛阳牡丹闻名天下。

牡丹花开满城飘香,请从分子角度解释,是因为;牡丹花可观赏,可使用,同水果、蔬菜一样,它能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

13年4.2013年5月在郑州举办的第八届中博会上,河南“好想你”枣等果蔬类产品颇受青睐。

水果、蔬菜能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A.维生素B.油脂C.淀粉D.蛋白质14年:4.河南名吃胡辣汤营养美味,下列用到的食材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小麦粉B.大葱C.牛肉D.红薯粉条15年:13.“鲤鱼焙面”是豫菜名品。

鱼肉中富含的营养素是;面粉中的淀粉在人体内经酶的催化作用,与水发生反应,最终变成(化学式为C6H12O6)。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铜用于制作电线B.金刚石用来切割大理石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分析】【建议】平时训练时所涉及考点,不能脱离学生知识和生活实际。

2016年山西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2016年山西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2016年山西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2016年中考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重基础,在整个试卷中,考查内容大部分还是基础知识。

例如1-9题中,考查内容包含空气成分、六大营养素、化合价、常见化肥、认识氧化物、常见物质酸碱性的判断、环境问题等等。

其他题中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等
2、试题更加贴近实际生活。

例如:21题中的“暖贴”。

学生能否清楚“暖贴”的发热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22题中提到我们不熟悉的干燥剂-----氯化钙
24题中对黑火药的介绍,提到黑火药的爆炸原理及其历史和发展。

26题中汽水的制作,汽水中二氧化碳的生成以及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3、从微观角度分析问题
例如:23题中(1)考查有的物质由分子构成,有的物质由原子构成
(2)认识原子的内部结构
(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

26题中氢离子的检验。

4、重实验,重视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问题的分析和处理
例如:选择题8中实验现象的认识
选择题10中实验装置的创新。

25题中试管炸裂原因的分析、木炭燃烧后集气瓶上的玻璃片掉不下来的原因的分析。

27题中注重实验后药品的处理和回收提纯。

5、阅读理解题
例如24题中黑火药的阅读理解,包含对内容的理解,实际生活的应该、根据阅读解决化学问题、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阅读中一些问题等。

6、化学课堂的教学模式的呈现。

化学课堂上甲乙两组对“物质提纯”的竞赛。

2016河南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2016河南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2016中考分析*化学篇选择题:第1题主要考察人体所需的营养素第2题主要考察常见物质的性质。

第3题主要考察白色污染。

第4题主要考察常见化肥的区分。

第5题主要考察生活中的水的性质。

第6题主要考察对常见实验操作。

第7题主要考察物质的微观构成。

第8题主要考察溶液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

第9题主要考察常见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第10题主要考察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第11题主要考察化学反应中的三角转化关系。

第12题主要考察活泼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

填空题:第13题主要考察空气的组成及化学元素之最。

第14题主要考察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示意图及元素的位置。

第15题主要考察燃烧的条件、灭火原理和氢气的燃烧。

第16题主要考察微观示意图、漂白粉的制取(信息方程式)。

第17题主要考察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此题较新较难,属于本张试卷中较费时间的题。

第18题主要考察金属与盐溶液反应中除杂理念以及滤液滤渣成分分析的综合应用,雷同于2014年第23题第3问,填空处主要考察过滤程操作中常用的仪器和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

简答题:第19题主要考察盐酸除铁锈、铝比较耐腐蚀的原因。

此题是《说明与检测》中原题。

第20题第一问主要考察由密闭容器中通过压强的变化推测氨气的性质。

此题是《说明与检测》中问答题原题。

第二问主要考察浓盐酸浓氨水的性质、微观粒子的运动和烟的形成。

这道题较侧重学生的语言描述能力,语言描述容易失分,丢一半分的可能性较大。

第21题主要考察常见气体的制取。

装置的选择、方程式的书写、各种固液常温装置优点的分析,多孔隔板装置反应停止的原理,此题是12年中考原题类似题。

第22题主要考察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除去。

主要考察到除杂的理念,试剂添加顺序,复分解类方程式的书写。

综合应用题:第23题第一问主要考察复分解反应的概念。

第二问考察中和反应时溶液PH值的变化。

第三问主要考察化学试剂密封保存的原因分析。

第四问考察到实验室炼铁的装置原理及氢氧化钠变质情况的检验。

2016深圳中考化学试卷解析

2016深圳中考化学试卷解析

2016年深圳市中考化学试卷分析第一部分选择题(本部分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下列事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活性炭净水B.蒸馏海水获取淡水C.以葡萄为原料酿酒D.酒精挥发【答案】C【考点】基本概念【解析】A、B、D选项中均无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C中葡萄酿酒有新物质生成,为化学变化.该题正确选项为A.2.右图摘录了某品牌饮用天然水特征性指标的部分内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中的钙、镁、钾、钠是指元素B.该天然水显酸性C.该天然水不含任何化学物质D.该天然水不含非金属元素【答案】A【考点】化学与生活【解析】该矿泉水pH大于7,为弱碱性,B错误;C选项错误很明显;该矿泉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都为非金属元素,D选项错误.该题正确选项为A.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倾倒液体C.读取液体体积D.称量NaCl固体【答案】D【考点】实验基本操作【解析】A选项加热时液体体积超过试管容积的1/3;B选项中试管未倾斜,瓶塞未倒置;C选项中俯视读数;该题正确选项为D.4.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五氧化二氮的化学式:O5N2 B.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C.钙离子:Ca+2D.2个氮分子:2N2【答案】D【考点】化学符号的书写与原子结构示意图【解析】A选项五氧化二氮的化学式应为N2O5;B选项中原子结构示意图需要标出电性和核电荷数;C选项中钙离子符号应为Ca2+;该题正确选项为D.5.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①表示混合物B.图②中只含有2种分子C.图③表示单质D.图④可表示6个CO分子【答案】C【考点】物质分类【解析】A选项①表示纯净物;B选项中②表示三种物质,分别是一种化合物和两种单质;D选项中④表示单质,而CO是化合物;该题正确选项为C.6.乙烯(C2H4)气体可用于催熟香蕉,下列关于乙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C、H元素的质量比为6﹕1B.一个乙烯分子由2个碳原子、2个氢分子构成C.属于有机物D.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可生成CO2和H2O【答案】B【考点】化学式计算【解析】B选项中一个C2H4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构成,故错误,该题正确选项为B.7.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可用盐酸除铁锈B.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C.自行车的钢架可用刷油漆的方法防止生锈D.硝酸钾是复合肥料,过量施用对环境不会造成任何影响【答案】D【考点】化学与生活【解析】D选项中硝酸钾的大量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故错误,该题正确选项为D.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Na2CO3中C为+2价B.稀释1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可得到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98gC.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产生的H2和O2体积比约为1﹕2D.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数目肯定没有变化【答案】B【考点】综合题型【解析】A选项中碳酸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C选项中电解水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D选项中化学反应中分子数目不一定不变;B选项中经计算浓硫酸中的溶质与稀硫酸中的溶质质量相等,故正确,该题正确选项为B.9.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 .a 处固体由黑色逐渐变为红棕色B .反应过程中可观察到b 处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 .CO 有毒,通常在c 处将其点燃或用气囊收集以防止污染空气D .该实验可验证CO 的还原性【答案】A【考点】金属【解析】B 选项中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正确;C 选项中CO 有毒,未反应的CO 需要尾气处理,故正确;D 选项中反应中CO 作为还原剂,还原氧化铁,故正确;A 选项中a 装置的现象是管中的红棕色固体变成黑色,故错误,该题正确选项为A .10.右图是固体物质M 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40℃时,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B .M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一直增大C .将40℃时M 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0℃,有固体析出D .将50℃时M 的饱和溶液升温至80℃,溶液变成不饱和【答案】C【考点】溶解度曲线【解析】A 选项中40℃的M 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50g 100% = 33.3%100g 50g⨯+,故错误;B 选项中M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小,故错误;D选项中M 饱和溶液由50℃升温至80℃,溶解度减小,溶液仍为饱和溶液;C 选项中40℃降温至10℃,溶解度减小,饱和溶液中有固体析出.该题正确选项为C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本部分共3小题,共25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1.(8分)深圳是海滨城市,海水资源丰富。

2016年河北省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2016年河北省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注重基础,关注实验,突出能力2016年河北省中考化学试题分析2016年河北省中考理科综合化学(含综合部分)试题与2015年相比,结构稳定,难度略有下降,在形式和内容上力求创新与发展,注重基础,贴近实际,加强实验和探究,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

一、贴近实际,注重基础——促进教材和主干知识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试题内容全面覆盖了考试说明中的5个一级主题和18个二级主题,且贴近学生实际,如第2、3、8、9、10、11、13、27、29和35题的素材都是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问题;突出学科主干知识,如质量守恒定律、金属活动性顺序、化学用语、常见物质的性质等。

粗略统计涉及的知识点80多个,且约占90%以上试题的素材都源于我省现行版本的教材。

启示:在教与学中,一是要认真研究《课标》、《说明》和教材,把握好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二是要尊重教材的主体地位,尤其是在中考复习时必须摒弃“以复习资料和各地中考模拟题为教学目标,以题海为教学手段”的教学方式。

二、加强实验,注重过程——促进实验探究活动对发展学生实践能力的价值本套试题中累计有9个小题是从实验的视角对学科知识和方法进行考查的,累计占总分值的50%左右。

其中:第1和12题是对基本仪器的识别和使用的考查;第6、10、14和28题是对实验方案分析、评价能力的考查;第30题是对《课标》要求的学生必做基础实验的考查,旨在对学生“实验体验”及对实验原理和过程的理解进行考查。

启示:在教与学中,要充分重视实验能充分发展学生实践能力的价值,务必摒弃“教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的教学方式。

三、突出能力,关注素养——促进新课程理念在化学教学中的引领作用试题以核心知识为载体,特别突出对学生多种能力和化学学科素养的考查。

1.获取信息的能力。

试题通过多种形式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尤其是图表信息多达12处,也是本套试题的突出亮点。

2.知识应用能力。

试题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整套试题中几乎没有靠死记硬背就能得分的题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8中考化学试卷分析一.试卷结构
二.试题考察的知识点
三.题目分类
根据近三年的试题总结题型走向大致为:
1.加大“活动探究建议”的考察。

2.加深与生活的联系,更多的生活中事物会出现在题目中。

3.加强学生阅读能力。

4.回归学科本质,培养实验能力,从微观上研究物质结构性质。

四.特殊题型分值比例
化学成绩提高8层次:
1.元素周期表(1~20号元素,元素符号,中文名称,元素周期表位置、序号,电子层结构),
另外学过的几个金属元素符号及中文名称。

2.初中化学几大基本定义及原理
3.化合价(常见元素化合价H,C,N,O,Na,Mg,Al,S,Cl,K,Ca)几种离子的化合价
4.化学式以及中文名称
①、单质:H2氢气 O2氧气 N2氮气 C碳 P磷 S硫 Fe铁 Cu铜 Hg汞
②、化合物
(1)氧化物:H2O水、 CO2二氧化碳、 CO一氧化碳、SO2二氧化硫、 SO3三氧化硫、P2O5五氧化二磷、Fe2O3氧化铁、Fe3O4四氧化三铁、CaO氧化钙、MgO氧化镁、CuO氧化铜、FeO氧化亚铁、MnO2二氧化锰、 Na2O氧化钠
(2)酸:HCl盐酸、H2SO4硫酸、 HNO3硝酸、 H2CO3碳酸
(3)碱:NaOH氢氧化钠、 KOH氢氧化钾、Ca(OH)2氢氧化钙
(4)盐:NaCl氯化钠、 Na2CO3碳酸钠、 CaCl2氯化钙、KCl氯化钾、CuSO4硫酸铜、 AgCl 氯化银、FeCl3氯化铁、FeCl2氯化亚铁、 FeSO4硫酸亚铁、Fe2(SO4)3硫酸铁、 ZnSO4硫酸锌、 CaCO3碳酸钙、BaSO4硫酸钡、 KClO3氯酸钾、KMnO4高锰酸钾、 K2MnO4锰酸钾
(5)有机物:CH4甲烷、 C2H5OH乙醇(酒精)、 CH3COOH乙酸(醋酸)、 CO葡萄糖:C6H12O6
5.学过的物质对应的物理化学性质,俗名
6.学过的物质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7.结合生活,课本的一些知识点
8.几种典型题目的思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