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微生物综合 PPT课件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件-第3章-1
微生物的氮源谱
类型 元素水平
化合物水平
培养基原料水平
N·C·H·O·X 有机氮
N·C·H·O
复杂蛋白质、核酸等
牛肉膏、酵母膏、豆饼 粉、蚕蛹等
尿素、多数氨基酸、简 单蛋白质等
尿素、蛋白胨、明胶等
N·H 无机氮 N·O
N
NH3、铵盐等 硝酸盐等 N2
(NH4)2SO4等 KNO3等 空气
营养要素---氮源
磷酸根:
能量代谢调节 培养基的pH缓冲
来源:K2HPO4和KH2PO4
宏量元素-硫(S)
蛋白质中某些氨基酸的组成成分 (Met和Cys) 辅酶因子的组成成分
辅酶A,生物素,硫辛酸和硫胺素
谷胱甘肽的组成成分 某些自养菌的能源物质 来源:含硫无机盐或有机硫化物,MgSO4
异养微生物:碳源也是能源物质 COH:糖类是最好碳源
单糖优于双糖,已糖优于戊糖 葡萄糖、蔗糖:微生物培养的主要碳源 淀粉(大多数微生物)纤维素(少数微生物) 酚、氰化物有机毒物(少数,诺卡氏菌)
自养菌:CO2、碳酸盐,唯一或主要碳源
碳源和能源,不同的物质
细菌对不同碳源的细胞得率
水:约占细胞湿重的90% 有机物:主要有蛋白质、核酸、碳水化合物、脂
类、维生素以及它们的合成中间体和降解物
无机盐 灰分元素是指参与有机物组成及单独存在于细胞
原生质内的无机盐等灰分物质中的元素
微生物细胞的主要组成物质
水 蛋白 质
核酸
糖类
脂类
作为细胞的组成成分;提供细胞代谢的液体环境; 直接参与代谢;调节细胞内的温度; 维持细胞内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天然构象的稳定;
细菌、放线菌和真菌 与高等生物和其他生物的关系:自生固氮菌和共生固氮菌
江南大学微生物
江南大学微生物1997-2002 历届试题名词97 1 原生质体2 芽孢3 菌落4 诱导酶5 生长因素6 回复突变7 诱导8 拮抗9 血清学反应10 巴斯德效应98 1 芽孢2 菌落3 质粒4 回复突变5 生长因子6 诱导酶7 拮抗8 巴斯德效应9 光复活作用10 活性污泥99 1 原生质体2 菌落3 质粒4 芽孢5 诱导酶6 生长因子7 巴斯德效应8-营养缺陷型9 BOD 10 血清学反应2000 1 温和性噬菌体2 巴斯德效应3 艾姆斯试验(Ames test)4 ELISA 5 PCR 2001 1 类毒素2 暗修复作用3 巴斯德效应4 诱导酶2002 1 转化2 半抗原3 活性污泥4 回复突变5 PCR97 97 1 微生物生长的特点是: 2 微生物的学名是由_和_所组成3 革兰氏染色的主要原理是_。
影响染色的主要因素是_和_,革兰氏染色后为红色的是_ 4 酵母菌是_,其无性繁殖方式是_和_,有性繁殖是_ 5 霉菌产生的无性孢子有___ 6 噬菌体的特点是___,其生长繁殖过程包括五个步骤。
7 培养基按用途可分为8 根据生长和O2 的关系,大多数酵母属于_,大多数霉菌属于_ 9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延滞期长短的因素有___等10 光复活作用是指四种情况11 染色体畸变是指四种情况12 大肠杆菌是指食品中大肠菌群测定的食品卫生含义是_ 13 影响微生物的抗热性的因素是14 BOD 是指_15 在空气中能较长时间的微生物类群是__特点是_ 16 培养时,培养皿倒置是为了_和_ 17 平板菌落计数法结果表达中常用的“clu”的意思是_ 98 1 微生物的特点是 2 微生物的学名有_和_所组成3 细菌革兰氏染色的主要原理是_影响染色的主要因素是_ 和_,革兰氏染色后为红色的是_菌4 霉菌产生的无性孢子是___5 微生物的培养基按用途可分为 6 根据生长和氧气的关系,大多数酵母属于_,大多数霉菌属于_ 7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延滞期长短的因素有___等8 染色体畸变有四种情况9 影响微生物的抗热性的因素是10 在空气中能较长时间的微生物类群是__特点是_ 11 培养时,培养皿倒置是为了_和_ 12 平板菌落计数法结果表达中常用的“clu”的意思是_ 132 BOD 是指_2000 1 影响革兰氏染色结果的因素是___,E.coli 属于_性菌,染色结果为_色2 生长因子是_,主要包括___ 3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延滞期的主要因素是___ 4 根据微生物生长和氧气的关系,可分为___三大类型。
江南大学微生物课件03
噬菌体稀释液 敏感菌+上层培养基
噬菌斑 敏感菌菌苔
下层培养基
双层培养基
噬菌斑(plaque)
噬斑
荧光假单胞菌
噬菌斑
• 3.复合对称 此类病毒的衣壳由两种结构组成,既有螺旋对称部分,也 有多面体对称 部分,故称复合对称。 • 例如蝌蚪状的噬菌体(T-偶数噬菌体),其头部是多面体对称,尾部是
螺旋对称。
病毒的构型
螺旋对称 复合对称
复合对称
病毒的形态——多面体对称
Adenovirus
The nucleocapsid (arrows) can be seen within the envelope.
8-1噬菌体的基本形态和大小
• 噬菌体:感染原核生物的病毒 • 噬细菌体 • 噬放线菌体 • 噬蓝细菌体
• 噬菌体的六种形态 • A型:dsDNA,蝌蚪状、收缩性尾 • B型:dsDNA,蝌蚪状、非收缩性尾 • C型:dsDNA,非收缩性尾 • D型:ssDNA,球状、无尾、大顶衣壳粒 • E型:ssRNA,球状、无尾、小顶衣壳粒 • F型:ssDNA,丝状、无头尾
C. 毒粒酶: 毒粒酶根据功能大致分为两类:
• T4噬菌体的溶菌酶参与病毒进入、释放等过程 • 逆转录病毒的逆转录酶参与病毒的大分子合成
(3)病毒的脂质
• 许多病毒包膜内存在有脂类化合物,如磷脂、脂肪酸、甘油三酸脂 和胆固醇等。这些脂类几乎都是由病毒粒子在细胞内成熟,在细胞 膜处以芽生方式释放,直接从寄主细胞膜上得到。
a.痘苗病毒,b口疮病毒, c腮腺炎病毒,d. e.T偶数噬菌体. f疱疹病毒,. g 大蚊虹色病毒,j.烟草花叶病毒,i.腺病毒. 多瘤病毒 脊髓灰质炎病毒
微生物学课件ppt完整版
分为内源性感染(由体内正常菌 群引起的感染)和外源性感染( 由外界环境中的微生物引起的感
染)。
感染类型
局部感染局限于某一部位,而全 身感染则涉及多个器官和系统。
局部感染与全身感染
在医院等医疗机构内获得的感染 ,多由耐药菌引起,治疗难度较 大。
微生物感染的预防与治疗
预防措施
包括个人卫生、环境卫生、疫苗接种等,以 降低感染风险。
无菌操作
进行微生物实验时,要保 持无菌操作环境,避免杂 菌污染。
实验记录
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包括培养基的配制、接 种方法、培养条件、观察 结果等。
实验后处理
实验结束后,要对实验器 材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 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卫生 。
2023
REPORTING
THANKS
感谢观看
食品工业
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酒类、面 包、酸奶等食品。
03
02
农业应用
利用微生物制剂防治植物病害、促 进作物生长等。
生物能源
利用微生物发酵产生沼气、生物柴 油等可再生能源。
04
2023
PART 05
微生物的免疫与感染
REPORTING
微生物的免疫机制与特点
先天性免疫
通过遗传获得的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皮肤、黏膜 屏障、吞噬细胞等。
病原学检查
通过直接涂片镜检、分离培养等方法确定病 原微生物种类。
免疫学检查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等免疫学原理检测病原微 生物及其产物。
2023
PART 06
微生物学实验技术与方法
REPORTING
微生物学实验室常用设备与器材
培养箱
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用于培养微生物。
江南大学微生物课件 第七章 微生物生态[1]
第七章 微生物生态和废水的生物处理• 生态系统ecosystem :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生物群落与它们的环境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转化者) + 环境条件• 生物群落community :指生活在特定空间或区域的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体• 种群population :指生活在特定空间或区域的同一物种的所有个体的集合体• 生物圈biosphere :地球上所有生物群落以及它们生存的环境的总体,统称为生物圈。
• 微生物只是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一部分。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有机物的主要分解者;• 物质循环中的重要成员;• 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 物质和能量的储存者;• 地球生物演化中的先锋种类第一节自然界中的微生物一、土壤中的微生物(一)土壤的生态条件:土壤具备微生物生存必需的基本条件• 水分:• 营养状态:有机物、无机盐、微量元素等。
• pH:3.5~8.5,多数在5.5~8.5。
• 氧气:• 渗透压:0.3~0.6MPa,适合于微生物生长• 温度:• 保护层:几毫米厚(二)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 数量:108 ~109 /克肥沃土, 106 ~107个/克贫瘠土• 种类:细菌>放线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个/g:108 107 106 104 103kg/亩:75 150 7.5 15• 分布:9水平分布:取决于有机物的种类和浓度9垂直分布:表面土数量少;5~20cm处最多;20cm以下随深度增加而减少(三)主要类群:• 细菌:主要为异养菌,适宜在潮湿、pH近中性土壤中生长,以中温好氧和兼性厌氧为多,其中以G+为多见,厌氧菌较少,主要为梭状芽孢杆菌。
• 放线菌:异养型,pH 6.5-8.0 时种类数量丰富,主要存在于有机质丰富的土壤中,干旱土中较多• 真菌:异养型9霉菌:严格好氧类群,在通气良好的耕作土壤中广泛分布,酸性土壤中霉菌比例增加 9酵母菌:几个~几千个/克,果园、养蜂场等含糖丰富土壤中较多(105个/g)• 藻类:光能自养型,较少,一般103 ~104/克,主要生活在光照和CO供应充足的浅层土中2• 原生动物:数量变化大, 10 ~105/克不等,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含量较多我国主要土类中的微生物数(万/g干土)二. 水中的微生物(一)水体的生态条件:• 营养状况:• 温度:各种水体也有较大差异,并随着季节等有较大变化。
2-1江南大学微生物综合课件第二章
(3)化学组成 肽聚糖、磷壁酸、类脂质(脂多糖、脂 蛋白、磷脂)及蛋白质等 ①肽聚糖(peptidoglycan)
双糖单位 四肽尾 肽桥 N-乙酰葡糖胺(NAG) N-乙酰胞壁酸(NAM)
•
细菌的异常形态:
由于环境条件或菌龄引起的不规则的形态,如 细胞膨大、或出现梨形、或产生分支、或细胞 拉长 等。
①畸形:由于化学的或物理的因素的刺激, 阻碍了细胞的发育而引起的异常形态。 ②衰颓形:由于培养时间过长,细胞衰老, 营养缺乏,代谢排泄物浓度积累过高使 细胞衰老而引起的异常形态。
2、细菌细胞的大小 用mm表示
• • • • • 选择透性 维持细胞内正常渗透压的屏障 在细胞的呼吸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与细胞膜、细胞壁及荚膜的合成有关 鞭毛基体的着生部位和旋转的供能部位
③化学组成 • 磷脂(20-30%) • 蛋白质(50 ~ 70%) • 少量糖蛋白、糖脂(约2%) 磷脂:磷脂酰胆碱 磷脂酰丝氨酸 磷脂酰乙醇胺等 膜蛋白:外周蛋白peripheral protein 整合蛋白integral protein
2. 伞毛/菌毛 fimbria, fimbriae • 长在细菌体表的纤细、中空、短直、数 量较多的蛋白质类附属物。直径3-10nm, 250-300条/细胞 • 化学组成: 菌毛蛋白pilin • 结构: 着生于细胞膜上,穿过细胞壁后伸展于 体表。3 ~ 10×100 ~ 5000nm。 • 功能:使菌体附着于物体表面
一. 细菌的形态与大小 1、细菌的细胞形态 • 基本形态 球菌 coccus 杆菌 bacillus 螺旋菌 spirilla
2-5江南大学微生物综合课件第二章
④担孢子的萌发:大多为产生菌丝体 (二)子实体fruiting body 1.子实体系真菌的产孢构造,包括产孢组 织及对孢子的保护、形成、传播有作用 的组织、拟组织及辅助结构。 担子菌的子实体的大小、形状各不相 同。如蘑菇、木耳、银耳、灵芝等。 2.子实体的形成:以蘑菇为例: 菌丝体→菌蕾→菌蕾长大形成子实体(蘑 菇)
第五节担子菌Basidiomycete
• 担子菌纲的真菌称为担子菌。 • 包括植物致病菌、人致病菌(新型隐球 酵母 Cryptococcus neoformans)、食用菌 (蘑菇、木耳等)。 • 许多能形成肉眼可见的子实体。
一、一般形态和构造
1、担子菌的菌丝体由发育良好的分隔菌丝 构成 2、担子菌菌丝体发育的三个阶段: • 初生菌丝体:由单核细胞的菌丝构成; • 二生菌丝体:由双核细胞的菌丝构成; • 三生菌丝体:参与子实体构造的双核菌丝体
3、锁状联合clamp connection:双核菌丝的 发育机制
二、繁殖方式及子实体的形成
(一) 繁殖方式 1.无性繁殖 芽殖、裂殖,产生分生孢子、粉孢子。 2.有性繁殖: 产生担孢子 ①过程
②担子的类型 同担子:无隔膜的担子 异担子:有隔膜或不是典型的担子
③担孢子的特点 • 不等型:背面与侧面,上部与下部不对 称 • 大多数光滑 • 有颜色
某些担子菌的生活史
2、木耳的生活史
担子菌的特点: 1.具有双核菌丝体; 2.双核菌丝体是通过锁状联合的方式进行 生长; 3.能形成外生的有性孢子----担孢子; 4.许多担子菌能形成肉眼可见的子实体。
3江南大学微生物综合课件第三章
• 向微生物提供氧的措施 实验室: 液体培养(三角瓶、试管):浅液层、振荡 固体培养(平板、斜面):表面生长 大生产: 液体培养(发酵罐):通风、搅拌 固体培养:浅层、通风
(2)二氧化碳CO2 • 对于自养微生物:唯一或主要碳源 • 对于异养微生物:
CH 3 COCOOH CO 2 ATP 丙酮酸羧化酶 HOOCCOCH 2 COOH ADP Pi
(二)制备培养基的要素
(1)营养物质:包括研究或实验微生物所需要的 碳、氮、磷、硫等宏量元素及微量元素、生长因 素及水等。在营养缺陷型(生长因素异养型)微 生物的培养基中,必须配入所缺的生长因素。 (2)水活度:实际上是控制好培养基中可溶物质 的浓度。 (3)pH值:指灭菌后pH值,这与pH缓冲液和缓冲 物(如CaCO3)的使用有关。 (4)培养基的物理状态 (5)灭菌方法
Na—K泵
4、基团移位 group translocation
• 被输送的基质分子在膜内经受了共价的改变, 以 被修饰的形式进入细胞质的输送机制 • 特点: 输送动力:代谢能量, PEP上的高能磷酸键
输送方向:逆浓度梯度
载体蛋白:磷酸转移酶系统
被输送物质在输送前后的存在状态:在细胞膜内 被磷酸化
第三章 微生物的 营养与生长
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微生物活细胞是 个新陈代谢的动力系统,它从环境不断 地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新陈代谢,实现 生长和繁殖,同时排出“废物”。
笫一节微生物的营养
• 营养物质nutriment:微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从 环境中吸取的用以提供能量、调节新陈代谢 以及合成细胞物质的物质。在发酵工业上也 包括用于合成产物。 • 营养(过程)nutrition:微生物吸收和利用营养 物质的过程。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件-mould
1 )毛霉(Mucor) 2 )根霉(Rhizopus) 3 )青霉(Penicillium) 4 )曲霉(Aspergillus) 5)红曲霉 (Monascus) 6)链孢霉属(Neurospora)、头孢霉属(Cephalosporium)
菌丝和菌丝体
¾ 按功能不同划分 营养(基内)菌丝:
\ 长在培养基内,以吸收营养为主的菌丝
气生菌丝:
\ 伸出培养基长在空气中的菌丝 \ 在一定生长阶段,部分气生菌丝分化成为孕育(繁殖)
菌丝
霉菌的菌丝由孢子发芽而成
霉菌的菌丝
霉菌的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和繁殖菌丝
菌丝和菌丝体
¾ 按形态不同划分
霉 菌 的 细 胞 构 造
二、霉菌菌丝细胞构造
主要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核糖体、液泡 \各种内含物(糖原、脂肪滴、异染颗粒等)
霉菌的细胞膜、细胞核、线粒体和核糖体等 细胞结构与其它真核生物基本相同
\特殊膜结构:膜边体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菌丝细胞壁
组成成分十分丰富
子囊菌纲、半知菌类
分布:
概论
\自然界分布广,与人类日常生活关系密切
应用:
\传统发酵:酱、酱油、豆腐乳、酒酿等
\近代发酵工业:酒精、有机酸、酶制剂、抗生素、 植物生长激素、杀虫农药、除莠剂
危害:
\农副产品、衣物、木材等发生“霉变”
\引起一些动、植物疾病,产生毒素危害人类。
一、霉菌的形态和大小
有性繁殖过程
质配阶段
\ 两个遗传型不同的性细胞(单倍体)结合,细胞质融合在一起,但核 各自独立共存于一个细胞中,双核细胞(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