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与《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合集下载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原文译文鉴赏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原文译文鉴赏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原文|译文|鉴赏中唐文学家诗人韩愈一生,以辟佛为己任,晚年上《谏佛骨表》,力谏宪宗“迎佛骨入大内”,触犯“人主之怒”,差点被定为死罪,经裴度等人说情,才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

此诗便是这起劲啊《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原文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版本一)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本为圣朝除弊政,敢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版本二)译文及注释译文一篇谏书早晨上奏给皇帝,晚上就被贬官到路途遥远的潮阳去。

想替皇上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

云彩横出于南山,我的家在哪里?在白雪厚积的蓝田关外,马也停住脚步。

知道你远道而来定会有所打算,正好在瘴江边收殓我的尸骨。

注释⑴左迁:降职,贬官,指作者被贬到潮州。

蓝关:在蓝田县南。

《地理志》:“京兆府蓝田县有蓝田关。

”湘:韩愈的侄孙韩湘,字北渚,韩愈之侄,韩老成的长子,长庆三年(823年)进士,任大理丞。

韩湘此时27岁,尚未登科第,远道赶来从韩愈南迁。

⑵一封:指一封奏章,即《论佛骨表》。

朝(zhāo)奏:早晨送呈奏章。

九重(chóng)天:古称天有九层,第九层最高,此指朝廷、皇帝。

⑶路八千:泛指路途遥远。

八千,不是确数。

⑷“欲为”二句:想替皇帝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

弊事:政治上的弊端,指迎佛骨事。

肯:岂肯。

衰朽(xiǔ):衰弱多病。

惜残年:顾惜晚年的生命。

圣明,指皇帝。

⑸秦岭:在蓝田县内东南。

⑹“雪拥”句:立马蓝关,大雪阻拦,前路艰危,心中感慨万分。

拥:阻塞。

蓝关:蓝田关,今在陕西省蓝田县东南。

马不前: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驱马涉阴山,山高马不前。

”⑺汝(rǔ):你,指韩湘。

应有意:应知道我此去凶多吉少。

⑻“好收”句:意思是自己必死于潮州,向韩湘交待后事。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原文、注释、译文及解读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原文、注释、译文及解读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原文、注释、译文及解读【作者简介】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排行八,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世称“柳河东”。

德宗贞元九年(793)进士。

十四年,登博学宏词科,授集贤殿正字,迁蓝田尉。

十九年,拜监察御史里行。

二十一年,擢升礼部员外郎。

积极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永贞革新”失败,被贬永州(今属湖南)司马。

宪宗元和十年(815)正月,召回京师。

三月,又出为柳州(今属广西)刺史。

十四年,卒于任所,世称“柳柳州”。

两《唐书》有传。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

他和韩愈同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韩柳”,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虽然“文掩其诗”,但其诗内容广泛,风格多样,尤其是山水记游之作,向与韦应物并称“韦柳”。

其诗不拘一格而又自成一格,苏轼称其“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书黄子思诗集后》),“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评韩柳诗》)。

现存诗一百六十余首,有《柳河东集》。

【原文】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城上高楼接大荒 [1] ,海天愁思正茫茫 [2] 。

惊风乱飐芙蓉水 [3] ,密雨斜侵薜荔墙 [4] 。

岭树重遮千里目 [5] ,江流曲似九回肠 [6] 。

共来百粤文身地 [7] ,犹自音书滞一乡 [8] 。

【注释】[1]大荒:荒远之地。

[2]“海天”句:谓愁思正像海天一样茫茫无际。

[3]惊风:骤起的狂风。

曹植《赠徐幹》:“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

”飐(zhǎn):风吹浪动。

芙蓉:荷花。

梁简文帝《山池》:“日暮芙蓉水。

”[4]薜(bì)荔:一种蔓生的香草。

屈原《离骚》:“集芙蓉以为裳。

”又曰:“贯薜荔之落蕊。

”二句语意本此。

[5]岭:五岭。

柳州在五岭之南。

重(chónɡ)遮:重重遮蔽。

千里目:一作“千里月”。

此句一作“云驶去如千里马”。

[6]江:即柳江,一名左江。

九回肠:谓江流曲折犹似肠之九回。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肠一日而九回。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全文及翻译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全文及翻译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全文及翻译(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简历模板、心得体会、工作材料、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es, contracts, agreements,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resume templates, experience, work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全文及翻译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全文及翻译《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此诗虽追步杜甫,沉郁顿挫,苍凉悲壮,得杜甫七律之神,但又有新创,能变化而自成面目,表现出韩愈以文为诗的特点。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新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新

问题探讨
1、作者说“愁思茫茫”,联系全诗看,作者 因何而“愁思茫茫”?
因自己被贬荒蛮之地,感慨仕途风 波险恶而愁绪满怀,因友人望而 不见而生牵挂思念之愁。
2、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愁思的?
借景抒情,景中见情。
3、作者借何景来表达自己的愁思的,这 些景有何特点?作者又是时如何表达情感 的?
楼接大荒、惊风乱飐、密雨斜侵、岭树重遮、 江流九曲、百越文身地。景色哀伤凄凉,诗人 正是通过这些景色的铺叙,远近结合,景中见 情地把自己的无限哀情表达了出来。
7.既然望而不见,自然想到互访或互通音问; 而望陆路,则山岭重叠,望水路,则江流纡曲, 这就很自然地要归结到“音书滞一乡”。作者 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先用“共来百越文身地” 一垫,再用“犹自”一转,才归结到“音书滞 一乡”,便收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效果。而 “共来”一句,既与首句中的“大荒”照应, 又统摄题中的“柳州”与“漳、汀、封、连四 州”。一同被贬谪于大荒之地,已经够痛心了, 还彼此隔离,连音书都无法送到!读诗至此, 余韵袅袅,余味无穷,
小结3:
3、贬谪诗中会出现的常见意象
风、雨、云、雪、山岭、江流、楼台、香草 贬谪诗中其它常见意象: 明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水调歌头》
子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 寄》
归雁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宋之问《题 大庾岭北驿》
文本剖析
1.这首诗是作者初任刺史时所作,同学们 思考一下,诗人从长安长途跋涉,好容易才 到柳州,应该稍事休息了,为什么却急不可 耐的爬上“城上高楼”?
提示:“城”高于地,“楼”又高于城, 登上城楼,已在高处;又在“楼”前着一 “高”字,意在极言其高。为什么要极言 其高呢?因为站得高,看得远。登高是怀 远,遥望战友们的贬所,抒发难于明言的 情愫。

(高二语文)《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导学案课后练习和答案

(高二语文)《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导学案课后练习和答案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导学案【诗歌原文】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注释】1、左迁:贬官,古人尚右。

2、蓝关:即蓝田关,在今陕西省蓝田县南。

3、湘:即韩湘,韩愈之侄韩老成的长子。

4、九重天:指皇帝。

5、潮州:郡名,治所在海阳(今广东潮州市)。

6、肯:岂肯。

7、惜残年:珍惜年老的生命。

8、瘴江边:指潮州的江边。

当时的岭南一带的河流多有瘴气,故称瘴江边。

【学习目标】1、理解诗句含义,品味语言,掌握手法,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2、结合诗人的遭遇、思想理解诗歌“凄切而不衰飒”的特征。

3、把握诗歌叙事、写景、抒情融合为一的特点。

4、初步掌握贬谪诗的一般特征。

【学习重点、难点】1、理解诗歌“凄切而不衰飒”的特征。

2、把握诗歌叙事、写景、抒情融合为一的特点。

【学习准备】1、了解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了解贬谪诗的特点,了解作者韩愈及本诗写作背景。

2、结合注释思考本诗字面意思,理解诗歌内容。

【学习过程】一、初读诗意,整体感知1、请参照补充材料中的朗读,自由诵读全诗。

2、请结合注释和背景简介译释诗句。

3、诗人借诗倾吐心声,你体会到本首诗作者怎样的情感?二、研读文本,释疑解惑1、诗歌往往以景传情,请找出本诗中写景的句子。

2、这两句写景有着怎样的特点?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3、“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在此想向我们倾吐什么?(体会出句与对句分别抒发怎样的思想感情)4、诗人为什么会流露出这样的感情?请在文中找出对应的诗句。

5、首联主要运用什么表现手法?有何表达效果?6、颔联表明诗人怎样的心迹?7、试分析尾联的作用。

(提示:结构与内容)8、清人纪昀认为《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语极凄切,却不衰飒”,请谈谈对此评论的理解。

三、总结全诗,温故知新四、拓展延伸,整合归类1、结合有关诗句,谈谈贬谪诗中会出现哪些常见的意象?2、贬谪诗中诗人常运用哪些表现手法?3、贬谪诗中,诗人一般会抒发什么样的情感?【知识链接】知人论世:走近韩愈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思想家。

4、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登柳州城楼

4、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登柳州城楼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导学案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安史之乱”及中唐的重大政治事件对诗人的人生及诗歌风格的影响。

2、初步了解中唐诗歌风格。

一、导入“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由盛转衰,诗坛也失去了盛唐的蓬勃气象。

这一时期的诗歌,其情感基调是徊惆惆怅哀怨感伤;其艺术风格或闲淡,或雕琢炼饰,或浅切平易,其审美趣味由外拓趋向内敛,由自由趋向锻炼,由昂扬趋向低沉,由浓郁趋向高秀。

诗歌的发展走向多元化,出现了有明确艺术主张的不同流派。

以元缜、白居易为代表的一批诗人,倡导“新乐府”运动,他们主张诗应有为而发,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一些诗人,追求怪奇的美,重主观,常常打破律体约束,以散文句式入诗。

在这—派的诗人里,李贺是一位灵心善感、只活了27岁的天才诗人。

还有柳宗元和刘禹锡,他们的艺术趣味既不同于韩、孟,也不同于元、白,又有着自己的特点。

今天我们学习韩愈、柳宗元的两首贬谪诗。

二、预习反馈:1、理解下列加点词句,和同学交流: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明确:左迁——左迁,贬官,古人尚右。

九重天——指皇帝。

肯将——怎么愿意。

省略“岂”。

瘴江——此泛指南方多瘴气之水。

2、进一步理解诗歌的语言,请翻译全诗。

明确:早晨向朝廷呈上一封奏章,傍晚就贬往八千里外的潮阳。

一心想替皇上消除国事中的弊政,哪里肯因为老病而顾惜残年余命。

阴云遮蔽秦岭,不见家乡何处;大雪阻塞蓝关,征马不愿前行。

我知你远道而来的心意,好为我收尸于瘴气弥漫的岭南水滨。

3、理解下列加点词句,和同学交流: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墙。

..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方。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译文注释及考点分析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译文注释及考点分析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唐代)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译文早晨我把一封谏书上奏给皇帝,晚上就被贬官到路途遥远的潮州。

想替皇上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

回头望长安,看到的只是浮云隔断的终南山,家又在哪里?立马蓝关,积雪拥塞,连马也踟蹰不前。

我知你远道而来应知道我此去凶多吉少,正好在潮州瘴气弥漫的江流边把我的尸骨收清。

注释左迁:降职,贬官,指作者被贬到潮州。

蓝关:在蓝田县南。

湘:韩愈的侄孙韩湘,字北渚,韩愈之侄,韩老成的长子,长庆三年(823年)进士,任大理丞。

韩湘此时27岁,尚未登科第,远道赶来从韩愈南迁。

一封:指一封奏章,即《论佛骨表》。

朝(zhāo)奏:早晨送呈奏章。

九重(chóng)天:古称天有九层,第九层最高,此指朝廷、皇帝。

路八千:泛指路途遥远。

八千,不是确数。

“欲为”二句:想替皇帝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

弊事:政治上的弊端,指迎佛骨事。

肯:岂肯。

衰朽(xiǔ):衰弱多病。

惜残年:顾惜晚年的生命。

圣明:指皇帝。

秦岭:在蓝田县内东南。

“雪拥”句:立马蓝关,大雪阻拦,前路艰危,心中感慨万分。

拥:阻塞。

蓝关:蓝田关,今在陕西省蓝田县东南。

马不前: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驱马涉阴山,山高马不前。

”汝(rǔ):你,指韩湘。

应有意:应知道我此去凶多吉少。

“好收”句:意思是自己必死于潮州,向韩湘交待后事。

瘴(zhàng)江:指岭南瘴气弥漫的江流。

瘴江边:指贬所潮州。

潮州:今广东潮州潮安区。

创作背景公元819年(唐元和十四年)正月,唐宪宗命宦官从凤翔府法门寺真身塔中将所谓的释迦文佛的一节指骨迎入宫廷供奉,并送往各寺庙,要官民敬香礼拜。

时任刑部侍郎的韩愈看到这种信佛行为,便写了一篇《谏迎佛骨表》。

劝谏阻止唐宪宗,指出信佛对国家无益,而且自东汉以来信佛的皇帝都短命,结果触怒了唐宪宗,韩愈几乎被处死。

中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武昌九曲亭记》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武昌九曲亭记》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武昌九曲亭记》含答案围绕经典诵读会的主题,语文苏老师带领“诗文组”的同学们研读了几篇相关的古诗文,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补全他们的对话。

【甲】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乙】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①(唐)韩愈(唐)柳宗元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惊风乱飐②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共来百越③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注释:①“永贞革新”失败,柳宗元、刘禹锡、陈谏等人同时被贬到荒凉的柳州、漳州、汀州、封州和连州担任刺史。

这首七律,就是柳宗元初到柳州之时写的。

②乱飐(zhǎn):吹动;薜荔:蔓生植物,也称木莲。

③百越:即百粤,指当时五岭以南各少数民族地区;文身:“文通纹”,古代南方少数民族有在身上刺花纹的风俗。

【丙】武昌九曲亭记①(宋)苏辙子瞻②迁于齐安,庐于江上。

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蔓延,涧谷深密。

中有浮图精舍③,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

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

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

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

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

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

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小平。

游者至此必息。

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

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

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

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

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邪?”遂相与营之。

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

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④先之。

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

至其翩然独往,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

13.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13.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作者简介韩愈韩愈(768—824)唐代,思想家、文学家,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

字退之,南阳(今河南省孟县)人。

贞元进士。

唐宪宗时,曾随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

在刑部侍郎任上,他上疏谏迎佛骨,触怒了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

后于穆宗时,召为国子监祭酒,历任京兆尹及兵部、吏部侍郎。

他和柳宗元政见不和,但并未影响他们共同携手倡导古文运动,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在诗歌方面,他更是别开生面,与孟浩然创建了“韩孟诗派”。

他善于用强健而有力的笔触,驱使纵横磅礴的气势,夹杂着恢奇诡谲的情趣,给诗思渲染上一层浓郁瑰丽的色彩,造成奔雷挚电的壮观。

韩诗在艺术上有“以文为诗”的特点,对后世亦有不小的影响。

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

写作背景元和十四年正月,唐宪宗命宦官从凤翔府法门寺塔中将所谓的释迦文佛的一节指骨迎入宫廷供奉,并送往各寺庙,要官民敬香礼拜。

韩愈看到这种信佛行为,便写了一篇《论佛骨表》。

劝谏阻止唐宪宗,指出信佛对国家无益,而且自东汉以来信佛的皇帝都短命,结果触怒了唐宪宗,韩愈几乎被处死。

经裴度等人说情,最后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责求即日上道。

潮州在广东东部,距离当时的京师长安有八千里之遥。

韩愈只身一人,仓猝上路,走到蓝田关口时,他的侄孙韩湘匆匆赶来,来陪伴这孤苦的老人。

韩愈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悲歌当哭,送给侄孙韩湘。

译文一、一篇奏折早晨上奏给皇帝,晚上就被贬官到路途遥远的潮州去。

想替皇上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

云彩横出于南山,我的家在哪里?立马蓝关,大雪阻拦,前路艰危,心中感慨万分。

知道你远道而来定是有所打算,正好在瘴江边收殓我的尸骨。

二、谏阻迎佛骨的上书早晨刚呈送到皇宫,傍晚就传来获罪的消息而被贬潮州。

既然决心为圣明的君主兴利除弊,又怎么能够顾惜自己的衰朽残年。

巍巍秦岭云海茫茫,身家何处是归宿?皑皑白雪拥堵蓝关,马儿都裹步不前。

贤侄孙从远方来,念你孝心一片,就劳你到那瘴疠之地收拾我的骸骨了。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五 第一板块 寄李儋元锡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登柳州城楼寄漳、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五 第一板块 寄李儋元锡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登柳州城楼寄漳、

寄李儋元锡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安史之乱是唐帝国由盛而衰的界标,也是唐代文学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中唐大历前后的诗歌呈现一种过渡状态。

元结、顾况等人用诗歌反映现实,也是新乐府运动的先驱;刘长卿、韦应物主要以山水诗见称;李益则继承了盛唐边塞诗的传统;他们在艺术上都具有自己的特色。

此外,在当时还有影响较大而实际成就较差的“大历十才子”。

由于社会的动乱和王朝的衰微,中唐前期的诗歌多半都染上了感伤的色彩。

中唐诗歌是唐诗发展的又一高潮,其间诗人辈出,诗风各呈异彩。

创新求变是其主题。

中唐诗歌大约有以下几派:(1)以白居易和元稹为首,包括李绅、王建、张籍等人在内,倡导新乐府的创作,要求“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揭露中唐社会政治的各种弊端,反映时弊民疾,在诗歌形式上只要求浅显平易、通俗自然,他们的创作在当时乃至以后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一派诗人,崇尚奇绝,从主观的创作主张出发,着力于探讨诗歌的新的艺术形式,并且通过个人的遭遇来反映社会的黑暗。

这一派诗人除了韩孟之外,还有刘叉、卢仝、马异、贾岛、李贺等,其中韩、孟、李最为出色。

(3)韩、孟、元、白之前的中唐早期,尚有刘长卿、韦应物与大历十才子等诗人,带着对盛唐的依恋,以萧条、冷落的心境表现山林隐逸的生活情趣。

(4)柳宗元、刘禹锡等“元和贬谪”诗人,或借异乡山水以抒发贬谪之苦闷,或借历史古迹抒发千古兴亡之慨叹,柳的山水诗写得清淡秀丽,峻洁峭激,刘的咏史诗则豪迈畅朗。

1.初步了解“安史之乱”及中唐的重大政治事件对诗人的人生及诗歌风格的影响。

2.能够了解本专题诗人及其作品所代表的风格特征。

3.初步体会中唐诗歌风格的多姿多彩的风貌特征。

4.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体会诗歌精妙的语言。

1.理解诗歌内容应注重对诗歌文本的整体感知,但是诗人的生平、思想、诗歌创作的背景材料对理解诗歌内容有重要作用,应加以重视。

如《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精选)共26页文档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精选)共26页文档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登柳州城 楼寄漳、汀、封、连四州》(精选)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Βιβλιοθήκη 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谢谢!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贬谪诗: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和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ppt3 苏教版

贬谪诗: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和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ppt3 苏教版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 愈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诵读诗歌,体会情感 知人论世,把握情感 解读意象,品味情感
抒什么情 为何抒情 怎样抒情
学习目标
1、分析比较韩柳诗抒发情感和情感表达方式的 异同。
2、总结贬谪诗的一般内容、常见意象和表现手 法。
知人论世,把握情感
•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总结:我们要读懂一 首诗,不仅要多读, 还要做到知人论世。
说一说,写一写 • 思考:结合诗句说说两位诗人的悲愁之情具体指
什么?主要写了哪些意象?诗人是怎样表达悲愁 之情的? • 意象(景):
• 情:
• 手法:
韩柳贬谪诗对比
•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 意象: 惊风、密雨 • 芙蓉、薜荔 • 岭树遮目、江流曲折 • 登楼 • 情感:①音书难通,对友人望而不见的关切之
• 屈原被贬后说“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 艰。”
• 一代诗仙李白被贬后说“中夜四五叹,常为大 国忧。”后来又说“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案,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 韩愈说:“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 年!”
• 宋代苏轼在《江城子》中,为国效力的心情又 是多么得迫切!
……
。2. 一份耕耘,份收获,努力越大,收获越多,奋斗!奋斗!奋斗!3. 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4. 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5. 不管现在有多么艰辛,我们也要做个生活的舞者。6. 奋斗是万物之父。— —陶行知7. 上帝制造人类的时候就把我们制造成不完美的人,我们一辈子努力的过程就是使自己变得更加完美的过程,我们的一切美德都来自于克服自身缺点的奋斗。8. 不要被任何人打乱自己的脚步,因为没有谁会像你一样清楚 和在乎自己的梦想。9. 时间不在于你拥有多少,只在于你怎样使用10. 水只有碰到石头才能碰出浪花。11. 嘲讽是一种力量,消极的力量。赞扬也是一种力量,但却是积极的力量。12. 在我们成长的路上也会遇到一些挫折,一些困 难,那韩智华就是我们的榜样,永不认输,因为我知道挫折过后是一片晴朗的天空,瞧,成功就在挫折背后向我们招手,成功就是在努力的路上,“成功就在努力的路上”!让我们记住这句话,向美好的明天走去。13. 销售世界上 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14. 不要匆忙的走过一天又一天,以至于忘记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生命不是一场速度赛跑,她不是以数量 而是以质量来计算,知道你停止努力的那一刻,什么也没有真正结束。15. 也许终点只有绝望和失败,但这绝不是停止前行的理由。16. 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7. 我颠覆了整个世界。只为了摆正你的倒影18. 好的想法是十分钱一打,真正无价的是能够实现这些想法的人。19. 伤痕是士兵一生的荣耀。20. 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21. 多对自己说“我能行,我一定可以”,只有这样才不会被“不可能”束缚,才能不断超越自我。22. 人生本来就充满未知,一切被安排好反而无味——坚信朝着目标,一步一步地奋斗,就会迈向美好的未来。23. 回避现实的人, 未来将更不理想。24. 空想会想出很多绝妙的主意,但却办不成任何事情。25. 无论什么思想,都不是靠它本身去征服人心,而是靠它的力量;不论靠思想的内容,而是靠那些在历史上某些时期放射出来的生命的光辉。——罗曼·罗 兰《约翰·克利斯朵夫》26. 上帝助自助者。27. 你的爸妈正在为你奋斗,这就是你要努力的理由。28. 有很多人都说:平平淡淡就福,没有努力去拼博,又如何将你的人生保持平淡?又何来幸福?29. 当事情已经发生,不要抱怨,不 要沮丧,笑一笑吧,一切都会过去的。30. 外在压力增加时,就应增强内在的动力。31. 我们每个人都应微笑面对人生,没有了怨言,也就不会有哀愁。一个人有了希望,就会对生活充满信心,只要你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总是以 乐观的精神面对人生。32. 勇敢的人。——托尔斯泰《袭击》33. 昨天下了雨,今天刮了风,明天太阳就出来了。34. 是的,成功不在于结果,更重要的是过程,只要你努力过,拼搏过,也许结果不一定是最好的那也走过了精彩的过 程,至少,你不会为此而后悔。35. 每一天的努力,以后只有美好的未来。每一天的坚持,换来的是明天的辉煌。36. 青年最要紧的精神,是要与命运奋斗。——恽代英37. 高峰只对攀登它而不是仰望它的人来说才有真正意义。38. 志不可立无可成之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何所底乎?--王守仁39. 拿望远镜看别人,拿放大镜看自己。40. 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狄更斯41. 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曾国42. 在我们能掌控和拼搏的时间里,去提升我们生命的质量。43. 我们不是等待未来,我们是创造未来,加油,努力奋斗。44. 人生如画,一笔一足迹,一步一脚印,有的绚丽辉煌,有的却平淡无奇。45. 脚跟立定以后,你必 须拿你的力量和技能,自己奋斗。——萧伯纳46. 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高中语文】贬谪诗: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和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ppt

【高中语文】贬谪诗: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和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ppt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 ,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 17、做不了决定的时候,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这首诗托景抒怀,通过登柳州城 楼所见景物的描写,曲折地谴责了当 时朝廷保守势力对革新人士的打击和 迫害,委婉地表达了诗人由此而生的 悲愤心情和对同贬战友们的深切怀念。
韩柳贬谪诗对比
柳宗元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意象: 惊风、密雨、芙蓉、薜荔、岭树遮目、
江流曲折、登楼 情感:①音书难通,对友人望而不见的关切之
韩愈"以文为诗",向来亦称大家。其艺术特色,主 要表现为奇特雄伟、光怪陆离。
我大惑不解,韩愈一介书生,怎么会在这天涯海角霸得 一块山水,享千之礼呢?
当我手倚韩祠石栏,远眺滚滚韩江时,(设置情境,引
出议论)我就想,宪宗佞佛,满朝文武,就是韩愈敢出来 说话,如果有人在韩愈之前上书直谏呢?如果在韩愈被贬 时又有人出来为之抗争呢?历史会怎样写?还有在韩愈到 来之前潮州买卖人口、教育荒废等四个问题早已存在,地 方官吏走马灯似的换了一任又一任,其任职超过八个月的 也大有人在,为什么没有谁去解决呢?如果有人在韩愈之 前解决了这些问题,历史又将怎样写?但是没有,什么都 没有。(设问)长安大殿上的雕梁玉砌在如钩晓月下静静 地等待,秦岭驿道上的风雪,南海丛林中的雾瘴在悄悄地 徘徊,历史终于等来了一个衰朽的书生,他长须弓背双手 托着一封奏折,一步一颤地走上大殿,然后又单人瘦马, 形影相吊地走向海边天涯。
情。 ②归梦难成,对自己遭谪贬的悲愁之情。 ③凄苦中多哀怨之音
手法:寓情于景(以哀景写哀情) 、比喻
•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 意象(景):云山、大雪
• 情感:①抒发对横遭贬谪的悲愤之情。

②思亲思乡和自身前途的迷茫。

③凄切中见忠愤之气,
• 手法:寓情于景 直抒胸臆 对比 借代
总结探究:
解题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⑴登柳州城楼:既交待了事情,已含 触景生情,伤高怀远之意。
⑵寄:只要设身处地,稍加思索,诗 人眼望苍茫天地间,百感交集,寄关切之 情于同被贬谪的漳、汀、封、连四州。
翻 译 城上高楼接大荒,
柳州城上的高楼,连接着极远的地方,
海天愁思正茫茫。
我望著海角天涯,心中那种愁思,茫茫无穷无尽啊。
惊风乱飐芙蓉水,
狂风吹动起来,搅乱了芙蓉花旁边的江水。
密雨斜侵薜荔墙。
密密的雨点,斜斜地飘到生著薛荔藤的墙上
岭树重遮千里目,
那山岭间重叠的树木,遮蔽了我要望千里的眼睛。
江流曲似九回肠。
弯曲的江流,好像九转的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
我和你们都到这剪发纹身的南蛮之地来,
犹自音书滞一乡。
虽然彼此住得很近,可是因为交通不便利, 仍然很难互相传递信息。
“肯将衰朽惜残年”,大有为匡正祛邪义 无反顾的勇气。
4、诗歌的五、六两句描写什么?作者借景 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五六两句借“秦岭”、“蓝关”之自然景色表述了 自己的愁苦悲戚心绪,同时也蕴含为上表付出的惨 痛代价。 这两句,一顾一瞻,顾者为长安,因云横秦岭,长 安已不可见,“龙颜”难以再睹;瞻者乃潮州,奈 何为蓝关大雪所阻,前程曲折坎坷,不敢多想, “马”固不能“前”,“人”却能“前”乎?英雄 失路,于此可知矣! “马不前”三字,露出英雄失路之悲。
• 如何理解“江流曲似九回肠”?
• 诗人融情入景,将内心对友人挂念、担忧之 百结愁肠融入千折百回的江流之中,江流之 曲亦是愁情之百结。
• 颈联上下句在逻辑上具有怎样的 联系?
• 因果关系,之所以愁肠百转,直接原因是 “岭树重遮千里目”所致。故而,属于流水 对。
• 分析“犹自 ”二字的含义。
• 诗人与朋友一同遭受贬逐,又“共来百越 文身地”。既是这样,彼此就应音书频寄, 常来常往,音讯不断才是。可是,“犹自 音书滞一乡”,音信阻隔,竟不能相互慰 藉。这茫茫愁思,真不知如何排遣了。 “犹自”二字,表现了诗人对战友们的殷 切怀念之情。
时代背景
公元八○五年,唐德宗李适死,太子李诵(顺 宗)即位,改元永贞,重用王叔文、柳宗元等革 新派人物,但由于保守势力的反扑,仅五个月, “永贞革新”就遭到残酷镇压。王叔文、王伾被 贬斥而死,革新派的主要成员柳宗元、刘禹锡等 八人分别谪降为远州司马。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 “二王八司马”事件。
直到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初,柳宗元与 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等五人才奉诏进京。 但当他们赶到长安时,朝廷又改变主意,竟把他 们分别贬到更荒远的柳州、漳州、汀州、封州和 连州为刺史。这首七律,就是柳宗元初到柳州之 时写的。
“芙蓉”与“薜荔”有什么象征 意义?有什么表达效果?
象征着人格的美好与芳洁
运用比兴的手法写了登楼所见的风急雨骤的 景象(近景),用芙蓉与薜荔,正象征着诗人 人格的美好与芳洁。芙蓉出水,何碍于风,而 惊风仍要乱飐;薜荔覆墙,雨本难侵,而密雨 偏要斜侵。怎能不使诗人产生联想,愁思弥漫 呢!足见诗人于客观事物中又投射了自己的情 感。将自己的哀情融入了对景的描写之中,情 景交融。
赏析
• 分析全诗的诗眼。
全诗用“愁思”贯穿。 首联登高望远,引出愁思;颔联见到芙蓉、 薜荔横遭摧残,引起身世之感,又添愁思;颈 联,远望友人,岭树重遮,江流阻断,使人愁 肠百结;尾联音书断绝,各滞一方,倍感寂寞, 愁思更深。
诗人如何以哀景写哀情的?
提示一:诗中写了哪些景?这写景具有 怎样的特点?
李渊父子虽然得了天下,大唐河山也没有听说哪山哪
河易姓为李,倒是韩愈一个罪臣,在海边一块荒蛮之地 视政八月,这里就忽然山河易姓了。历朝历代有多少人 希望不朽,或刻碑勒石,或建庙建祠,但哪一块碑哪一 座庙能大过高山,永如江河呢?这是人民对办了好事的 人永久的纪念。(对比)一个人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当 他与百姓利益,与社会进步连在一起时就价值无穷,就 被社会所承认。我遍读祠内凭吊之作,诗、词、文、联, 上自唐宋下迄当今,刻于匾,勒于石,大约不下百十来 件。一千三百多年了,各种人物在这里将韩公不知读了 多少遍。我心中也渐渐泛起这样的四句诗:
韩 愈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
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 文公。他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 读书经世之志。思想上尊儒排佛,以孔孟道统的继承 者自居。他反对六朝以来的形式主义的骈偶文风,大 力提倡古文,和柳宗元共同领导了中唐古文运动。韩 愈是唐代著名散文家。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 , “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苏洵《上欧阳内翰 书》)。有“韩潮苏海”之称。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 列,称为“杜诗韩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 宗”之名。韩诗在艺术上有“以文为诗”的特点。
5、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尾联很有“虽九死而不悔”的态度,也 含有蹇(jiǎn )叔哭师的悲切,抒英雄之 志,表骨肉之情,悲痛凄楚,溢于言表。
全诗情感:
抒发了作者内心郁愤以及前途未卜 的感伤情绪。感情真挚婉曲,诗风沉郁。
本诗的特点: 全诗熔叙事、写景、抒情为一体,诗味 浓郁,感情真切,对比鲜明,是韩诗七 律中的精品。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诗人是怎样将满腹悲愁表达出来的?
(提示:本诗中用到了哪些意象,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结合诗人的遭遇,体会思想感情)
以哀景写哀情
贬谪诗中,诗人一般会抒发什么样的情感?
1、英雄末路之悲 2、忠而被贬之愤 3、壮志难酬之怅 4、生不逢时之叹 5、羁旅行役之苦 6、怀乡念国之思……
贬谪诗中常用手法:
• ①贬官士人出于自身特殊的处境考虑,贬 官文学多采取比兴手法,曲折地表现自己 的情志。
• ②有感于今昔身份的变化、处境的反差, 贬官文学多用对比手法。
比较韩诗与柳诗,理解“昌黎《蓝关》 诗,见忠愤之气。子厚柳州诗,多哀怨之 音” 。
韩愈
柳宗元
作者简介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 祖籍河东,后迁长安,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 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 柳。
柳宗元少有才名,早有大志。文以辞采华丽为工。 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积极 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永贞元年(805)九月,革 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今湖南零陵) 司马。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师,又出为柳州(今属 广西)刺史,政绩卓著。十四年十一月逝于任所。被 贬期间,南方人士颇有向他求学问业者。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八月为民兴四利,一片江山尽姓韩。
——梁衡《读韩愈》
背景简介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 佛教的传播也盛极一时,法门寺是史书所载中国境内 珍藏佛骨的四大名刹之一(或称十九座寺院之一), 自然成为唐代皇室所敬重的佛法圣地。从唐贞观年间 开始,一共举行了7次迎送佛骨的活动,第六次迎佛 骨的时候,即元和十四年(819)正月,韩愈上书谏 迎佛骨劳民伤财,触怒了宪宗,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 (即现在的广东东部,距当时京都长安确有八千里之 遥)刺史。这是他在南行途中所作。当韩愈到达离京 师不远的蓝田县时,他的侄孙韩湘赶来送行。韩愈当 时悲歌当哭,慷慨激昂地写了这首政治抒情诗。抒写 忠而获罪的愤慨、为国除弊的决心和眷恋朝廷的心情。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解题:
韩愈被贬官至潮州经过蓝田关时, 他的侄孙韩湘赶来与他同行。 (左迁,在古代的意思是被贬官。)
翻译: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一篇谏书早晨上奏给皇帝,晚上就被贬官 到八千里外的潮州去。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想替皇上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 惜残余的生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