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第10章 双口网络 学习指导及习题解答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和答案解析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和答案解析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论第二章数据通信技术1、基本概念(1)信号带宽、信道带宽,信号带宽对信道带宽的要求答:信号带宽是信号所占据的频率范围;信道(通频)带宽是信道能够通过的信号的频率范围;信号带宽对信道带宽的要求:信道(通频)带宽>信号带宽。

(2)码元传输速率与数据传输速率概念及其关系?答:码元传输速率(调制速率、波特率)是数据信号经过调制后的传输速率,表示每秒传输多少电信号单元,单位是波特;数据传输速率(比特率)是每秒传输二进制代码的位数,单位是b/s或bps;两者的关系:比特率=波特率×log2N,N为电脉冲信号所有可能的状态。

(3)信道容量与数据带宽答:信道容量是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信道带宽W是信道能够通过的信号的频率范围,由介质的质量、性能决定。

(4)数字信号的传输方式、模拟信号的传输方式答:数字信号传输:数据通信1)数/模转换-->模拟通信系统-->模/数转换2)直接通过数字通信系统传输模拟信号传输1)模拟通信:直接通过模拟通信系统2)数字通信:模/数转换-->数字通信系统-->数/模转换2、常用的多路复用技术有哪些?时分复用与统计复用技术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常用的多路复用技术有空分多路复用SDM、频分多路复用FDM、时分多路复用TDM和波分多路复用WDM;时分复用与统计复用技术的主要区别是:时分多路复用:1)时隙固定分配给某一端口2)线路中存在空闲的时隙统计时分多路复用(按排队方式分配信道):1)帧的长度固定2)时隙只分配给需要发送的输入端3、掌握T1和E1信道的带宽计算方法。

答:每一个取样值用8位二进制编码作为一个话路,则24路电话复用后T1标准的传输比特率为多少? 8000×(8×24+1)=1544000b/sE1 标准是32路复用(欧洲标准)传输比特率为多少?8000×(8×32)= 2048000bps 4、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的数据报服务、分组交换的虚电路服务的优缺点?5、指出下列说法错误在何处:(1)“某信道的信息传输速率是300Baud”;(2)“每秒50Baud的传输速率是很低的”;(3)“600Baud和600bps是一个意思”;(4)“每秒传送100个码元,也就是每秒传送100个比特”。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实训教程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实训教程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第1章一、选择题1. A2. C3. B4. C二、填空题1. 计算机集合通信设施2. T CP/IP3.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4. 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因特网5. 广播式结构网信道访问控制6. 资源子网通信设备通信线路7. 总线型环型树型网状型中心节点外围节点集中控制三、简答题1. 答:(1)数据传送。

(2)资源共享。

(3)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4)分布处理。

(5)均衡负荷功能。

(6)集中处理功能。

(7)综合信息服务的功能。

(8)提高系统的性能价格比,维护方便,扩展灵活。

2. 答:(1)总线型:总线网络具有布线简单、维护方便、建设成本低等优点,但存在网络竞争、易出错和检测困难等缺点。

(2)星型:星型结构网络的优点是使用网络协议简单,错误容易检测、隔离。

缺点是中心节点的负荷较重,容易出现网络的瓶颈,一旦中心节点发生故障,将导致整个网络瘫痪。

(3)环型:环型结构简单,传输延迟固定,较好地解决了网络竞争,但是如果网络上的一个节点出现故障,将会影响到整个网络。

环型节点的添加和撤消的过程都很复杂,网络扩展和维护不方便。

(4)树型:网络中的节点扩充方便灵活,查询链路路径比较方便。

但在这种结构的网络系统中,除叶节点及相连的链路外,任何一个工作站及其链路产生故障都可能会影响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

(5)网状型:这种网络拓扑结构的主要优点是,节点间路径多,可减少碰撞和阻塞;可靠性高,局部的故障不会影响整个网络的正常工作;网络扩充和主机入网比较灵活、简单。

缺点是网络机制复杂,构建网络困难。

第2章一、选择题1. D2. A3. D4. D5. D二、填空题1. 码元2. 信号速率调制速率3. 基带传输频带传输宽带传输串行和并行传输4. 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5. 多路复用技术三、简答题1. 答:信息传输速率是指通信线路上传输信息的速度。

有两种表示方法,即信号速率2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实训教程和调制速率。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与解答讲解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与解答讲解

本文所有的习题均来自教师上课布置的题目和书上,答案是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第一章计算机概论1.术语解释计算机网络网络拓扑结构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通信子网资源子网2.计算机网络的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3.以一个你所熟悉的因特网应用为例,说明你对计算机网络定义和功能的理解。

4.计算机网络如何分类?请分别举出一个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的实例,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区别。

5.何为计算机网络的二级子网结构?请说明它们的功能和组成。

6.常用的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有哪几种?各自有何特点?试画出它们的拓扑结构图。

7.计算机网络具有哪些功能?8.目前,计算机网络应用在哪些方面?第二章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1.解释下列术语网络体系结构服务接口协议实体协议数据单元数据封装数据解封装2.在OSI参考模型中,保证端-端的可靠性是在哪个层次上完成的?CA.数据连路层B.网络层C.传输层D.会话层3.数据的加密和解密属于 OSI 模型的功能。

BA.网络层 B.表示层 C.物理层 D.数据链路层4.O SI 参考模型包括哪 7 层?5.同一台计算机之间相邻层如何通信?6.不同计算机上同等层之间如何通信?7.简述 OSI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

8.简述数据发送方封装的过程。

9.O SI 参考模型中每一层数据单元分别是什么?10.在 TCP/IP协议中各层有哪些主要协议?11.试说明层次、协议、服务和接口的关系12.计算机网络为什么采用层次化的体系结构?13.试比较 TCP/IP 模型和 OSI 模型的异同点。

计算机网络为什么采用层次化的体系结构?【要点提示】采用层次化体系结构的目的是将计算机网络这个庞大的、复杂的问题划分成若干较小的、简单的问题。

通过“分而治之”,解决这些较小的、简单的问题,从而解决计算机网络这个大问题(可以举例加以说明)。

2.81.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面向连接的网络服务与无连接的网络服务解析:面向连接的网络服务与无连接的网络服务就相当于生活中的电话系统和普通邮政系统所提供服务。

计算机网络部分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部分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部分习题答案1. 网络拓扑与传输介质选择对于一个小型网络,我们可以选择多种拓扑结构来构建,比如星型、总线型、环形等。

而对于大型网络,我们通常使用更为复杂的拓扑结构,比如树型、网状等。

在选择传输介质时,我们可以考虑如下几个因素:带宽、传输距离、信号干扰、成本等。

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传输介质。

2. IP地址与子网划分IP地址是用于唯一标识一个设备或主机的地址,而子网划分则是将大网络划分成多个较小的子网。

IP地址由32位二进制数字组成,通常用四个十进制数表示,如192.168.1.1。

其中,前三个数字表示网络号,最后一个数字表示主机号。

子网划分可以让网络更加高效地进行管理和分配。

通过合理划分子网,可以减少广播域、提高网络性能,并增强网络的安全性。

3. 路由器与交换机的区别与应用路由器和交换机是常见的网络设备,两者在功能和应用上有所不同。

路由器主要用于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能够实现数据的传输和路由选择。

它可以连接不同的网络,将数据从源地址传递到目标地址,并选择最佳路径进行转发。

交换机用于实现局域网内部设备之间的通信,能够根据MAC地址进行数据交换。

它可以提供更快的数据转发速率,并且可以同时支持多个端口之间的通信。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通常将路由器用于不同子网之间的通信,而将交换机用于局域网内部设备的连接和通信。

4. 网络安全与防火墙网络安全是计算机网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需要采取各种措施来确保网络的安全性。

防火墙是一种常见的网络安全设备,用于监控和控制网络流量,阻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它可以过滤不安全或不可信的数据包,并保护内部网络免受外部威胁。

另外,还可以采取其他措施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比如使用加密技术、访问控制策略、定期更新系统补丁、安装杀毒软件等。

5. 网络协议与通信机制计算机网络中使用的网络协议有很多,其中比较常见的有TCP/IP 协议、HTTP协议、FTP协议等。

TCP/IP协议是互联网中最常用的协议,它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和路由选择。

网络设备互联学习指南课后习题答案

网络设备互联学习指南课后习题答案

网络设备互联课后习题第一章(p36/1.6)1、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D B AC AB B C A BCD C(1)关于“互联网”的概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A、是局域网B、是广域网C、是一组相互联接起来的网络D、就是互联网(2)以下哪种拓朴结构提供了最高的可靠性保证?DA、星型拓扑B、环形拓朴C、总线型拓朴D、网状拓朴(3)当比特流达到目的主机后,会进行什么处理过程?BA、封装B、解封装C、分段D、编码(4)LAN的特点主要有以下那几项?ACA、运行在有限的地理范围内B、至少包含一台服务器C、允许多个用户接入高带宽介质D、将旅行中的雇员接入公司的网络(5)以下关于ISO参考模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哪些?ABA、一组用于建立可靠的、高效的网络的标准协议B、定义了每一层的功能C、会话层定义了关于数据加密的标准D、在世界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6)OSI的哪一层处理物理寻址和网络拓朴结构?B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传输层(7)TCP/IP的哪一层保证了传输的可靠性、流量控制和检错与纠错?CA、网络接口层B、互联网络层C、传输层D、应用层(8)中继器的作用是什么?AA、解决两个节点之间距离太远的问题B、解决网络带宽不足的问题C、解决高速设备与低速设备的匹配问题D、解决网络上设备的兼容性问题(9)IP包头中与分段和重组有关的字段是哪些?BCDA、TOSB、标识符C、标志D分段偏移(10)二进制数11011001的十进制表示是多?CA、186B、202C、217D、222二、问答题答案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有什么功能?一般地说,将分散在不同地点的多台计算机、终端和外部设备用通信线路互联起来,彼此间能够互相通信,并且实现资源共享(包括软件、硬件、数据等)的整个系统就叫做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有许多功能,主要包括进行数据通信(实现计算机与终端、计算机与计算机间的数据传输)、资源共享等。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第10章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第10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10章网络管理与安全一、填空题1.网络管理技术应该尽可能地地满足网络管理者和用户对网络的(有效性)、(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等指标的要求。

2.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的网络管理功能有故障管理、计费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以及安全管理5项。

3.代理负责(接收管理者发出的管理命令),并(依据命令将被管对象的信息返回给管理者)。

此外,还具有(将所在系统发生的事件主动通知给管理者)的功能。

4.管理者是负责(发出管理操作命令)并(接收代理的通知信息)的组件模块。

5.系统管理者在制定安全策略时一般要遵循(最小权限原则)、(木桶原则)、(多层防御原则)、(陷阱原则)、(简单原则)和(合作)原则。

6.根据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是否相同,可以将密码算法分为(对称密钥密码)算法和(非对称密钥密码)算法两种类型。

7.网络安全包括物理层安全、系统层安全、网络层安全、应用层安全和管理层安全等几个部分。

8.计算机网络安全等级可以划分为 5 级。

9.信息安全包括恶意代码泛滥、用户安全意识弱、恶意攻击行为肆虐、缺乏严格的安全管理、信息战、信息系统标准与技术不完善、运营维护水平差异大等7个方面。

10.IDS入侵检测系统是一个监听设备,没有跨接在任何链路上,无需网络流量流经它便可以工作。

二、名词解释故障管理配置管理计费管理安全管理性能管理SMI ASN.1 恶意代码故障管理故障管理是检测和定位网络中出现的异常问题或者故障的行为过程。

其主要功能有如下4项:通过执行监控过程和/或故障报告对发生的故障进行检测;通过分析事件报告或者执行诊断程序,找到故障产生的原因;通过配置管理工具或者直接的人力干预恢复故障对象的工作能力;将故障告警、诊断和处理的结果记录在日志系统中。

配置管理配置管理用于监控网络组件的配置信息,生成网络硬件/软件的地运行参数和配置文件供网络管理人员查询或修改,以保证网络已最优化的状态运行。

配置管理包括3方面的内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计算机网络技术 课后习题答案 第10章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最新应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 课后习题答案 第10章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最新应用
成本降。价格低于第一代产品。 在低速带宽上图像质量优于第一代产品。 维护复杂,需具备专业计算机和通讯知识。 设备工作状态极不稳定,一旦出现故障,经常需要重新安装软件, 甚至重新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
(3)第三代视频会议产品具有以下特征:
无操作系统,低功耗,高度稳定、高度安全、操作管理极其方便 。
3
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应用
第2阶段:计算机与普通电话之间的通话。
这一类IP电话,拥有电话机的一方,可以不必安装计算机及相关 软件与设备。目前,国内有些计算机客户与国外进行IP电话的通话已 可以采用这种方式。 第3阶段:普通电话与普通电话之间的通话 ,即通常所说的IP电话。 这种通过Internet网从普通电话----普通电话的通话方式是目前 发展得最快而且最有商用化前途的电话。
3、WLAN应用
销售行业应用 物流行业应用
电力行业应用
服务行业应用 教育行业应用
• IEEE 802.11e/f/h
证券行业应用
展厅应用 中小型办公室/家庭办公应用 企业办公楼之间办公应用
HIPERLAN HomeRF
中国WLAN规范
18
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应用
硬件故障率较高。
维护复杂,需专业维护人员。 主要用户为政府部门,用户面窄。
14
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应用
(2)第二代视频会议产品具有以下特征: PC机插卡结构。板卡从第一代产品的10块左右减至3-4块,硬件故 障低于第一代产品。
应用程序建立在Windows平台上,软件故障率高。包括软硬件故障 的总体故障率高于第一代产品。
15
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应用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十章课后答案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十章课后答案

第十章1. 串行通信与并行通信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各有什么优缺点?答:计算机与外部的信息交换称为通信,基本的通信方式有两种,并行通信和串行通信。

并行通信:数据各位同时传送,此方式传输数据的速度快,但使用的通信线多,若要并行传送8位数据,需要用8根数据线,另外还需一些控制信号线。

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通信线成本的增加将成为突出的问题,而且传输的可靠性随着距离的增加而下降。

因此,并行通信适用于近距离传送数据的场合。

串行通信:将要传送的数据或信息按一定的格式编码,然后在单根线上按一位接一位的先后顺序进行传送。

发送完一个字符后,再发送第二个。

接收数据时,每次从单根线上一位接一位的接收信息,再把它们拼成一个字符,送给CPU作进一步处理。

适用于远距离通信,需要的通信线少和传送距离远等优点。

2. 在串行通信中,什么叫单工、半双工、全双工工作方式?答:串行通信时,数据在两个站A与B之间传送,按传送方向分成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三种方式。

单工数据线仅能在一个方向上传输数据,两个站之间进行通信时,一边只能发送数据,另一边只能接收数据,也称为单向通信。

在半双工方式中,数据可在两个设备之间向任一个方向传输,但两个设备之间只有一根传输线,故同一时间内只能在一个方向上传输数据,不能同时收发。

全双工:对数据的两个传输方向采用不同的通路,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

3. 什么叫同步工作方式?什么叫异步工作方式?哪种工作方式的效率更高?为什么?答:串行通信有两种基本工作方式:异步方式和同步方式异步方式:不发送数据时,数据信号线总是呈现高电平,称为MARK状态,也称空闲状态。

当有数据要发送时,数据信号线变成低电平,并持续一位的时间,用于表示字符的开始,称为起始位。

起始位后,在信号线上依次出现待发送的每一位字符数据,最低有效位D0最先送出,根据不同编码,有效数据位可由5位、6位、7位或8位构成,数据位后面有一个奇偶校验位,校验位后至少有一位高电平表示停止位,用于指示字符的结束。

电路理论课程教案

电路理论课程教案

电路理论课程教案电路理论课程是电气、电子等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分析计算电路的基本方法,掌握进行电路实验的初步技能,并为后续课程准备必要的电路知识。

课程简介本课程系统介绍“电路分析”的最基本的内容,同时反映了近期电路理论的新发展。

在保证原有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了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在“分解”下讨论单口网络的伏安关系、等效、置换等内容,结构严谨。

增加了大量的受控源和运放器方面的内容,同时介绍了与电路理论有关的线性代数和网络拓扑学有关的初步知识。

在动态电路中除传统内容外,还增加了卷积、冲激响应和状态变量法等内容。

还介绍了正弦稳态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以及线性双口网络内容,拉氏变换法。

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本课程是电类、电子类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分析计算电路的基本方法,为后续课程准备必要的知识。

电路课理论严密,逻辑性强,对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观点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及基本的计算方法,及用于直流电路、动态电路和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特别是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计算。

难点:动态电路分析及卷积、冲激响应等。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近年在参考国外高水平大学《电路基础》教材的基础上,参考了国外高水平大学的《Fundamentals of Electric Circuits》教材,各教学老师积极学习、吸收先进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探讨出了适合我校教学的课程内容及教学方式。

在实验教学环节上,购置了大批新型的电路实验教学设备,极大地改善了教学条件。

针对学生的兴趣,将一些相关的后续课程如网络综合的内容介绍给学生,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分析实际的电路,这些对开拓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对于实验内容及实验教材,在多年教学的基础上,组织编写了《电路实验指导书》等实验讲义。

《计算机网络》各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各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各章习题及参考答案计算机网络各章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习题与参考答案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描述其特点与作用。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分散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实现信息的传输和共享的系统。

其特点有:广域性、异构性、可扩展性、高性能和可靠性。

计算机网络的作用包括资源共享、信息传输、提高工作效率等。

2. 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并给出相应的例子。

计算机网络可以按照覆盖范围分为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局域网(LAN)和个人区域网(PAN)。

例子包括互联网、校园网、以太网和蓝牙网络。

3. 什么是拓扑结构?列举并描述三种常见的拓扑结构。

拓扑结构是指计算机网络中各节点之间连接方式的布局形式。

常见的拓扑结构包括:星型拓扑、总线型拓扑和环形拓扑。

- 星型拓扑:中央节点连接所有其他节点,节点间的通信都通过中央节点进行。

- 总线型拓扑:所有节点通过共享的传输线连接在一起,任意节点可以发送数据到总线上,其他节点接收并处理数据。

- 环形拓扑:节点以环形方式连接,数据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传输。

4. 简述计算机网络的传输方式,并分别对比它们的特点。

计算机网络的传输方式包括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

- 电路交换:建立一条专用的物理连接,并保持连接的通信方式。

具有独占性和固定带宽的特点。

- 报文交换:将整个报文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传输,不需要建立专用的物理连接。

具有较高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 分组交换:将数据划分为较小的数据包进行传输,通过存储转发的方式进行分组传输。

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第二章习题与参考答案1. 什么是物理层?描述其功能和主要特点。

物理层是计算机网络的第一层,负责提供比特流的传输。

其功能包括数据的编码、解码、传输方式的选择等。

主要特点是传输的内容为比特流,没有进行错误控制和流量控制。

2. 简述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和特点。

数据链路层是计算机网络的第二层,主要负责实现节点之间的可靠数据传输。

电路分析教程学习指导与题解

电路分析教程学习指导与题解

《电路分析教程(第3版)》学习指导与习题解析鲁纯熙郏晖何育(版权所有,盗取必究)2012内容提要本书是与《电路分析教程(第3版)》(燕庆明主编)配套的教学参考书。

内容包括以下各章的学习指导和习题解析:导论、基本概念、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定理与应用、动态电路的瞬态分析、正弦交流电路稳态分析、选频电路与谐振、双口网络分析、磁耦合电路分析、双口网络分析、非线性电路分析。

书中对教材各章的主要内容给出了归纳与学习指导,对典型例题进行分析,并对教材各章的习题进行详细解答。

本书对于教师备课、学生学习和考研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录第1章导论1.1 电气和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发展1.2 学习电路课程的基本线索1.3 求解电路问题的五步法第2章基本概念2.1 重点学习指导2.1.1 电路的基本变量2.1.2 基本元件R、L、C的特性2.1.3 KCL、KVL和欧姆定律2.1.4 独立源和受控源2.1.5 等效电路的概念2.2 第2章习题解析第3章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3.1 重点学习指导3.1.1 网孔分析法3.1.2 节点分析法3.2 第3章习题解析第4章电路定理与应用4.1 重点学习指导4.1.1 叠加定理的应用4.1.2 戴维宁定理的应用4.2 第4章习题解析第5章动态电路的瞬态分析5.1 重点学习指导5.2 第5章习题解析第6章正弦交流电路稳态分析6.1重点学习指导.6.2 第6章习题解析第7章磁耦合电路分析7.1 重点学习指导7.2 第7章习题解析第8章选频电路与谐振8.1 重点学习指导8.2 第8章习题解析第9章双口网络分析9.1 重点学习指导9.2 第9章习题解析第10章非线性电路分析10.1 重点学习指导10.2 第10章习题解析第1章导论1.1 电气和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诵诗能使人心旷神怡,变得灵秀;读史能使人贯通古今,变得聪慧。

在电的领域中,远的不说,近200多年的发展历史,特别是近100年所取得的成果令人惊叹不已。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习题答案(邢彦辰)_课后习题答案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习题答案(邢彦辰)_课后习题答案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习题答案(邢彦辰)_课后习题答案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述一、填空题1(计算机、通信2(FEP、CCP3(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分布式处理和均衡负荷、提高安全可靠性4(资源、通信5(ARPA6(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7(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8(总线、星型、树型、环型、网状二、选择题1(D 2(C 3(A 4(A 5(B 6(B三、判断题1(× 2(? 3(? 4(×四、简答题1((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2)多主机互联的网络阶段;(3)开放式标准化计算机网络阶段;(4)网络互连与高速网络阶段2(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把地理上分散的多台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在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支持下,进行数据通信,实现资源共享、互操作和协同工作的系统。

3((1)完成了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与子课题研究内容的描述;(2)提出了资源子网、通信子网的两级网络结构的概念;(3)研究了报文分组交换的数据交换方法;(4)采用了层次结构的网络体系结构模型与协议体系;(5)促进了 TCP/IP 协议的发展。

4(虽然各种类型的计算机网络组成结构、具体用途和信息传输方式等不尽相同,但是它们却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主要体现在可靠性、独立性、高效性、扩充性、透明性、可控性和廉价性等几个方面。

5(典型的计算机网络在逻辑上可分为两个子网,是由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构成的,资源子网负责信息处理,通信子网负责全网中的信息传递。

资源子网由主机、用户终端、终端控制器、联网外部设备、各种软件资源与信息资源组成。

通信子网由专用的通信控制处理机CCP、通信线路与其它通信设备组成。

6((1)主体设备;(2)联接设备;(3)预处理设备;(4)信道。

7((1)按照网络的数据交换方式划分,主要的交换方法有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帧中继交换网、ATM交换网和混合交换网;(2)按照网络的覆盖范围划分,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3)按照网络的物理信道媒体划分,可分为双绞线网络、同轴电缆网络、光纤网络、微波网络、卫星网络等;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划分,可分为总线型网络、环形型网络、星型网络、树型网络和网状型网络等;(5)按照网络应用范围和管理性质划分,可分为公用网和专用网两大类。

solution10

solution10

第 10 章习题参考答案10.1解答a、电路交换通话或传输数据前需要建立电路的呼叫过程(呼叫方发送呼叫请求信令,被叫方发送呼叫接受信令给予响应),通话/传输数据结束后,需要拆除电路。

因此存在额外开销。

b、电路建立后,交换网络对该电路容量给予保留,为一对呼叫方和被叫方独占专用。

在数据传输中,通信量经常是突发性的,多数情况线路处于空闲状态。

线路利用率比分组交换要低,因为分组交换网中各交换节点之间的每条链路可以供多条虚电路或多个目的地址的数据报分时共享。

10.2解答a.1)电路交换传输时延=3200÷9600=0.333s;传播时延=0.001×4=0.004s;端到端时延=0.2s+0.333s+0.004s=0.534s2)虚电路分组交换传输时延=[1024×(3+3)+(176+16)]÷9600=6336÷9600=0.66s传播时延=0.001s×4=0.004s端到端时延=0.2s+0.66s+0.004s=0.864s3)数据报分组交换端到端时延=0.66s+0.004s=0.664sb.1)电路交换端到端时延=S+L/B+D×N2)虚电路分组交换一般情况下,端到端时延=S+{P×[L | (P-H)]+P×(N-1)+[L mod (P-H)+H ] }/B+D×N式中表达式P×[L | (P-H)]+P×(N-1)+[L mod (P-H)+H]是L>P-H 时的表示;注:L | (P-H)表示的是L 被(P-H)整除,是某些程序设计语言中书写的方法。

严格按照数学表示法,L 被(P-H)整除应该书写成(P-H) | L ,即是,用(P-H)去整除L。

如L=P-H 时,无其中第3 项,即表达式为P×(L | (P-H))+P×(N-1);如L<P-H,则表达式为[L mod (P-H)]+H]×N。

计算机网络课后题答案解析

计算机网络课后题答案解析

计算机网络课后题答案解析《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概述1-1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哪些服务?答: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有两个,连通性和共享。

1-2试简述分组交换的特点答: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

把来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

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

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

1-3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就是计算机终端之间通信时,一方发起呼叫,独占一条物理线路。

当交换机完成接续,对方收到发起端的信号,双方即可进行通信。

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双方一直占用该电路。

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

但同时也带来线路利用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用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

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量大、长报文,经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

(2)报文交换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

当所需要的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文发向接收交换机或终端,它以“存储——转发”方式在网内传输数据。

报文交换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可实现不同速率、不同规程的终端间互通。

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网络传输时延大,且占用大量的交换机内存和外存,不能满足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用户。

报文交换适用于传输的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如公用电报网。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计算机网络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部分课后习题答案学第一章概述1-02 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3)在目的地合并1-08 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的网络都有哪些特点?答:按范围:(1)广域网WAN:远程、高速、是Internet的核心网。

(2)城域网:城市范围,链接多个局域网。

(3)局域网:校园、企业、机关、社区。

(4)个域网PAN:个人电子设备按用户:公用网:面向公共营运。

专用网:面向特定机构。

1-10 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要传送的报文共x(bit)。

从源点到终点共经过k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d(s),数据率为b(b/s)。

在电路交换时电路的建立时间为s(s)。

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bit),且各结点的排队等待时间可忽略不计。

问在怎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要小?(提示:画一下草图观察k段链路共有几个结点。

)答:线路交换时延:kd+x/b+s, 分组交换时延:kd+(x/p)*(p/b)+ (k-1)*(p/b)其中(k-1)*(p/b)表示K段传输中,有(k-1)次的储存转发延迟,当s>(k-1)*(p/b)时,电路交换的时延比分组交换的时延大,当x>>p,相反。

线路交换时延:kd(传播时延)+x/b(发送时延)+s(建立连接时间),分组交换时延:kd(传播时延)+(x/p)*(p/b)(发送时延)+ (k-1)*(p/b)(最后一个分组在第一个路由器转发到目的主机的发送时延)1-11 在上题的分组交换网中,设报文长度和分组长度分别为x和(p+h)(bit),其中p为分组的数据部分的长度,而h为每个分组所带的控制信息固定长度,与p的大小无关。

通信的两端共经过k段链路。

链路的数据率为b(b/s),但传播时延和结点的排队时间均可忽略不计。

若打算使总的时延为最小,问分组的数据部分长度p应取为多大?(提示:参考图1-12的分组交换部分,观察总的时延是由哪几部分组成。

计算机网络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10章网络设备和建网1.端系统ES(End System)连网,需要解决哪些问题?答案:一台计算机作为端系统ES连网,需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第一,它首先要加入一个局域网;其次,为了能与远方的端系统通信,还必须解决它所在的局域网与别的网络互连的问题。

2.网络互连所需的设备称为中继(Relay)系统RS,主要的RS有哪些?答案:根据中继系统所在的层次,可以有以下几种中继系统:第一层(物理层)中继系统,即转发器或集线器(Repeater或Hub),在介质段上逐个复制二进制位;第二层(数据链路层)中继系统,即网桥或交换机(Bridge或Switch),在局域网间存储转发帧;第三层(网络层)中继系统,即路由器(Router),在网络间存储转发分组;网络层以上的中继系统,称为网关(Gateway),也称为网间连接器、信关或联网机。

用网关连接两个不兼容的网络,需要在高层进行协议的转换。

3.简述调制解调器的工作原理。

答案:连续振荡的信号比其它信号传播得更远,因此,绝大多数远程通信系统发送连续的振荡信号,通常为正弦波,称为载波(Carrier)。

为了使载波能携带信息,必须对载波的某些参数进行修改,这就是调制。

无论使用什么传输介质(例如导线、光纤、微波或无线电频率),几乎所有的长距离数据传输都采用类似的工作原理:即发送装置产生一个连续振荡的载波信号,并用待发送的数据信号对载波进行调制,远方的接收装置则从到达的载波中检取出调制信号,并恢复原始数据。

4.以太网卡主要分为哪些类型? 在网卡选型上应考虑哪些问题?答案:按网卡支持的计算机总线类型有ISA、EISA、PCI和PCMCIA网卡等。

按网卡支持的传输速率分为10Mbps网卡、100Mbps网卡、10/100Mbps自适应网卡和1000Mbps网卡4类。

按网卡所支持的传输介质类型分为双绞线网卡、粗缆网卡、细缆网卡和光纤网卡4类。

在网卡选型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组网使用的传输介质类型,二是计算机支持的扩展槽类型。

第九章 双口网络习题答案

第九章  双口网络习题答案

R inb
2R 30 0.1R 2
(5)
R inc
Rinb 6Rinc 由已知:
有:
U1 (s) 1 I (s) 0.1 2 R
(8)
2R 30 2 0.1R 2 0.1 R 6
解得:
R 20
s 3 L2C2C1 sC1 z z11 z22 z12 z21 3 s L1 L2C1 ( L2C2 R1 1) s 2 L2C2 R1 s(C1 R1 L2 C1 R1 L1 L2 ) R1
Y Z 1 sL2 s 2 L C 1 R1 1 2 2 z R1
9.15 已知图9—41所示双口网络的z参数矩阵为
j3 Z 6 6 j 6
,求开路电压 U 2 。

I1

U1
N
I3 2 :1
U3
I
2

U S 30 V

U
2


图9-41 有: 由理想变压器有:
U 3 2 U 2 I 2 2 I 3
U1
[T]
R
1'
U1 ( s ) 2R 30 I 2 ( s) I1 ( s ) 0.1R 2 I 2 ( s )
2 + U2 2'
(1)式代入(2)有 将(3)式代入(4)有:
2R 30 I 2 (s) 2R 30 (5) I1 (s) 0.1R 2 I 2 (s) 0.1R 2
U1 ( s) 2U 2 ( s) 30I 2 ( s) I1 ( s) 0.1U 2 ( s) 2I 2 ( 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如 10.1d所示的四端网络,对于所有的时间t,从端子 1 流入方框的电流等于从端子 1 流出 的电流,从端子 2 流入方框的电流等于从端子 2 流出的电流,这种四端网络称为双端口网 络,简称双口网络。这两对端子 1、1 和 2、2 分别称为输入、输出端口。当四个端子上的 电流不符合上述条件,则只能称为四端网络。本章仅讨论双端口网络。显然,前面讨论的二 端网络都是一端口网络。 本章介绍的双端口是由线性的电阻,电感(包括耦合电感) 、电容和受控源组成的,但 不包含独立源,也不包含与外界耦合的互感和受控源。在分析中按正弦稳态电流电路,用相 量法进行分析。 用双口网络的概念来分析电路,就是要找出它的输入,输出端口处的电压、电流四个变 量 U 1 、 I 1 和 U 2 、 I 2 之间的函数关系。这个关系可以用网络参数来表示,本章主要讨论: Z 参数、Y 参数、T(A)参数和 H 参数,网络参数仅决定于内部的元件、元件的连接方式以 及激励电源的频率。 用其中任一套参数就可以建立起四个变量的双口网络参数方程, 把任意 的两个变量作为已知量,通过方程就可以求出其余的两个变量。 (二)关于双口网络的 Z、Y、T、H 参数方程和求这些参数的方法 1. Y 参数的标准参数方程 Y 参数的标准参数方程:
I 1 Y11 U 1 Y12 U 2
I 2 Y 21 U 1 Y 22 U 2


’ ’ ’




上式还可以写成矩阵形式
Y I1 11 I Y21 2
其中 参数。
Y12 U 1 1 Y U Y22 U U 2 2
可得: ∴
YZ 1
Y Z 1 ; Z Y 1
用逆矩阵的概念同样可得到上述两种参数间转换关系的公式, 不过逆矩阵的概念需要参看有 关代数知识,这里就不再赘叙。 2 . Y 参数与 T 参数的关系 已知 Y 参数及 Y 参数方程
I 1 Y11 U 1 Y12 U 2
I 2 Y 21 U 1 Y 22 U 2
比较式 10.1 Y 参数的标准参数方程,可得
Z 22 z Y Z 21 z

Z12 1 Z 22 Z12 z Z11 z Z 21 Z11 z
上式即为已知 Z 参数求 Y 参数的 Z 参数与 Y 参数的关系。 同理可求得已知 Y 参数求 Z 参数的 Y 参数与 Z 参数的关系
U 1 H 11 I 1 H 12 U 2 I 2 H 21 I 1 H 22 U 2
·4·


’ ’ ’



(10.7) 写为矩阵形式为:
H 1 U 11 I H 21 2
H 参数的定义式为:
H 12 I1 H I1 H 22 U U 2 2
U 1 Z 11 I 1 Z 12 I 2 U 2 Z 21 I 1 Z 22 I 2

它是以端口电流 I 1 、 I 2 为已知量,求未知量 U 1 、U 2 的方程。若反过来,将 I 1 、 I 2 作 为未知量,以 U 1 、 U 2 作为已知量,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行列式求解法,即可求得 Y 参数 的参数方程。

’ ’ ’ ’ ’ ’

1

Y12 Y22
I1
U 2 U 0 I2 1

1 Y 参数又称为短路 Y 由上面分析可以看到,Y 参数都是在一个端口短路时确定的参数,所以
U 2 U 0
参数或短路导纳参数,一个不知内部元件参数和结构的双端口可以通过试验测试的端口电 压、电流数据,直接用定义式来确定 Y 参数;一个已知元件参数和结构的双端口,也可以通 过电路计算确定 Y 参数。前者比较容易,不再举例。下面举例说明后者的计算方法。 2. Z 参数的标准参数方程 端口电压 U 1 、 U 2 可看作两个电流源单独作用下电压分量的叠加。所以可得
H 11
U1 I1
U 2 0


H 21
I2 I1
U 2 0


H 12

U1 U2
I1 0


H 22
I2 U2
I1 0


H 参数矩阵为:

H 11 为端口 2-2 短路时,端口 1-1 的输入阻抗;H 12 为端口 1-1 开路时,两端口电压比 ,H 22 为端口 1-1 开路时, (量纲为一) ,H 21 为端口 2-2 短路时,两端口电流比(量纲为一) 端口 2-2 的输入导纳,由于这四个参数的量纲不同,所以称为混合参数。
第 10 章
双口网络
学习指导与题解
一、基 本 要 求
1.建立双口网络的概念,明确双口网络的条件,双口网络与四端网络的区别。 2.掌握双口网络的 Z、Y、T、H 参数方程和求这些参数的方法。 3.掌握参数间的转换关系,可将某一种参数的标准方程,变形到以这一种参数为系数 的另一种新参数的标准方程形式,从而获得原参数和新参数的转换关系。 4.掌握双口网络的等效电路,就是将无源线性双口网络(不含受控源)等效变换为最 简单的三个阻抗组成的 T 形双口网络或三个导纳组成的∏形双口网络, 由原双口网络的任一 种参数确定等效双口网络的阻抗值或导纳值。 5.掌握双口网络的连接。
Y Y Y 11 12 称为双口网络的Y参数矩阵,而Y 11 、Y 12 、Y 21 、Y 22 称为双端口的Y Y21 Y22
Y 参数乘以电压来表示电流,因而 Y 参数又称为导纳参数。式(10.1)又称为双口网络的 导纳参数方程。 当 U 2 =0 即 2—2 短路时,可得
Y11
Y 21


I1 U1 I2
U1


U 2 0


U 2 0
Y 11 表示端口 2—2 短路时,端口 1—1 处电流和端口 1—1 处的电压关系,所以称为
·2·



端口 1—1 处的输入导纳或驱动点导纳;Y 21 表示端口 2—2 短路时,端口 2—2 处的电流和 端口 1—1 处电压之间的关系,所以称为端口 2—2 与端口 1—1 之间的转移导纳,可见Y 参数的双下标, 第一个下标表示电流分量所在的端口号, 第二个下标表示产生这个电流分量 的电压所在的端口号。 同理可得:端口 2—2 处的输入导纳或驱动点导纳Y 22 ,端口 1—1 与端口 2—2 之间 的转移导纳Y 12 。
Z
1 y
Y22 Y12 Y 21 Y11 Y11 Y12 Y21 Y22
U 1 Z I1 I U 2 2
式中:
y
当然,由 Y 参数与 Z 参数的参数方程的矩阵形式
I 1 1 Y U U I 2 2

·3·
如果含有受控源,则Z 12 ≠Z 21 。对于Z 12 =Z 21 的双口网络,如果从端口 1—1 和端口 2—2 看进 去的电气特性是一致的,则还有Z 11 =Z 22 的关系。 3. T 参数的标准参数方程 T 参数方程的标准形式为:
U 1 AU 2 B I 2 I1 C U 2 D I 2
A U1 U2
I2 0


B

U1

I2

U 2 0

C
I1 U2
I2 0


D
I1
I2

U 2 0

端口 1—1 与端口 2—2 的电压比, 是一个量纲为一的量, 可见A是端口 2—2 开路时, B是端口 2—2 短路时,端口 1—1 的电压与端口 2—2 的电流的比,所以B称为短路转移阻 抗。同理,C是开路转移导纳,D是转移电流比。A、B、C、D都具有转移参数的性质。反映着 两个端口之间的电压、电流关系。 4. H 参数的标准参数方程 在电子电路常用的双口网络中,常用到以 I 1 、 U 2 为已知量, U 1 、 I 2 为待求量的参 数方程,对应的参数称为 H 参数或混合参数。

Z 21
U2 I1
I2 0


Z 12
Z 参数矩阵为:
U1

Z Z 21

I 2 I Z 1 0 11
Z 12 Z 22
Z 22
U2 I2
I1 0


Z 11 称为端口 1—1 的输入阻抗,Z 22 称为端口 2—2 的输入阻抗,Z 12 ,Z 21 称为转移阻 抗。只含线性电阻、电感(含耦合电感) 、电容,不含独立源和受控源的双口网络,Z 12 =Z 21 ,
二、学 习 指 导
双口网络是网络分析中常用的一种网络。本章主要研究具有一个输入端口和一个输出 端口,不含独立源的线性网络,重点研究双口网络两个端口之间的电压电流的函数关系,研 究只由网络内部参数和激励的角频率决定的四套网络参数:Z 参数、Y 参数、T 参数和 H 参 数及其参数方程,研究网络参数间的关系,双口网络的等效电路,以及双口网络的连接。 本章的教学内容可分为如下五部分: 1.建立双口网络的概念,明确双口网络的条件; 2.双口网络的 Z、Y、T、H 参数方程和求这些参数的方法; 3.参数间的转换关系; 4· 双口网络的等效电路; 5·双口网络的连接 着重讨论双口网络的 Z、Y、T、H 参数方程和求这些参数的方法和参数间的转换关系。 现就教学内容中的几个问题分述如下。 (一)关于双口网络的概念 前面曾经讨论过无源或有源的二端网络(一端口网络) 。不管这个一端口网络的内部多 么复杂,但它们都有两个端钮与外部连接,当仅对外接电路感兴趣,而对端口内部的情况并 不关注时,就用戴维宁或诺顿等效电路来替代这个一端口网络,再根据端口上的电压、电流 计算感兴趣的外部电路的电压电流。这种分析方法非常有用,可以大大简化分析过程。在工 程实际问题中, 还常常涉及到有 4 个端子与外电路联系的网络, 如变压器、 滤波器、 放大器、 反馈网络等。 根据广义KCL,流入四端网络四个端子的电流的代数和恒等于零。其中有一特殊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