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名著《论语》精华摘录——乐冲刺

合集下载

《论语》经典语录+成语

《论语》经典语录+成语

《论语》经典语录+成语贤贤易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比喻在道德学问上的磨砺研修),“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担忧别人不了解我,担忧的是我不了解别人)安居其位,纯正无邪,“思无邪”,有耻且格(有羞耻心且能自觉归正)“无违”(不要违背礼)深明其义,如愚(如愚者一般),和颜悦色,安乐与否,君子不器(君子不能像器皿一样)“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团结而不勾结,小人勾结而不团结),举用善人,孝顺老者,慈爱幼小,“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列国争雄,急剧瓦解,礼坏乐崩,弘扬周礼,“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端庄恭敬,“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心耿耿,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热烈振奋,纯净和谐,清晰明亮,连绵悠长,宽厚待人,严肃恭敬,悲戚哀伤,述而不作,尽己之心以待人谓之忠,推己知心以及人谓之恕,至高之德,忠恕,颠沛流离,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朝闻道,夕死可矣(早晨若得道了真理,当晚死去都可以啊),“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见贤思齐,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要出言迟钝而行事敏捷),德不孤,必有邻。

“事君数,斯辱矣。

朋友数,斯疏矣”(事奉君王时过于繁琐,就会遭受羞辱,朋友交往中过于琐碎,就会导致疏远),克制和内敛,恭敬,谦让,忠厚,刚勇,好胜,善言,“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于予与何诛?”“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斐然成章(富有文采,文章可观),文采斐然,花言巧语,容色伪善,过度恭顺。

(巧言,令色,足恭)过犹不及,和而不同,“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可以对他说高深的道理,中等才智以下的人,不可对他说高深的道理”)“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中考重点古文阅读论语中的名言警句

中考重点古文阅读论语中的名言警句

中考重点古文阅读论语中的名言警句中考重点古文阅读——论语中的名言警句论语是我国古代哲学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也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

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道德观念,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和社会生活中。

本文将重点介绍论语中的名言警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名句背后的深意。

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这是论语中的一句经典名言,意思是自己不愿意遭受的事情,就不要施加给别人。

这句话教导人们做人要宽容、尊重他人的意愿,不要强加于人,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就是要关心他人、帮助他人、遵守社会公德。

2. "知其不可而为之,有是人也;不知其不可而为之,亦有是非焉。

"(《论语·子罕》)这句话告诉人们,在做事情时要明确边界和底线。

如果明知是错的事情还去做,就不是明智之举;如果不清楚是对是错,也会导致是非判断混乱。

要明辨是非、理智思维,做到事事明辨,方能成为真正的有智慧的人。

二、勤学修德与待人接物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这句名言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同时强调了学习的途径:勤奋地学习并不断复习所学的知识,才会感到快乐和满足。

通过这句话,孔子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学习、不断积累才能获得知识的真正意义。

2. "朋友之于友如手足之于手足。

"(《论语·卫灵公》)这是孔子对友情的精辟概括。

朋友像手足一样,是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伴侣。

我们要珍惜朋友,关心朋友,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与朋友的关系良好,不仅能得到精神上的支持和安慰,还能够促进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三、言行一致与忠诚耿直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这是孔子在论语中最著名的名言之一,强调了个人言行一致的重要性。

所以我们应该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别人,而不是仅仅依靠言辞。

中学生必背论语名言警句

中学生必背论语名言警句

中学生必背论语名言警句中学生必背论语名言警句(论语中的名言名句)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巧言令色,鲜亦仁!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6.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1.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12.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14.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15.朝闻道,夕死可矣.16.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17.放于利而后行,多怨.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1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0.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2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22.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23.德不孤,必有邻.24.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2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26.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28.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2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3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3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3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3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34.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35.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36.子不语:怪,力,乱,神.3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3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40.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4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42.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43.不在其位,不谋其政.44.君子居之,何陋之有?4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46.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47.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48.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4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5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关于《论语》的经典名句及大意的积累

关于《论语》的经典名句及大意的积累
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统治者本身行为正当,不发命令,事情也行得通。统治者本身行为不正当,纵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信从。
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想要的,切勿强加给别人。
1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聪敏又好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
1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如果想把一件事情做得更好,你首先要把自己的工具准备好。
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做人要不断学习,不感到厌烦;教育学生要有耐心,不感到疲倦。
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一个军队可以使它丧失主帅,但一个普通人却不能强迫他放弃主张。
8.言必信,行必果。
讲话诚实,做事果敢。
1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方面就对照自己而改正缺点。
1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20.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
真正高尚的人重视的是正义感,坚持自己的处世原则,而卑贱的人仅仅狭隘地从自身利益出发。
1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不到百般思索仍然搞不通的地步,我是不开导的;不到想说可怎么也说不清楚的地步,我是不提醒的。
14.巧言令色,鲜矣仁!
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1
1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他人工作是否忠诚?与朋友交往是否守信?老师传授我的知识,自己是否熟悉了?
16.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文学常识+重点注释+重点译句+课后问题+中考预测-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考点(解析版)

 《论语》文学常识+重点注释+重点译句+课后问题+中考预测-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考点(解析版)

1.学而时习..之(按时)(温习,复习)2.有朋自..远方来(志同道合的人)(从)3.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生气,发怒)4.不亦君子..乎(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5.吾日三省...吾身(每天)(泛指多次)(自我检查、反省)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7.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8.三十而立.(独立做事情)9.四十不惑.(迷惑,疑惑)10.不逾矩..(越过,超过)(规矩,规范)11.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新的理解与体会)12.学而.不思则罔.(却)(迷惑,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13.思而不学则殆.(疑惑)14.可以为...师矣(可以)(凭借)(做)15.人不堪.其忧(能忍受)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的人)17.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为乐趣)18.饭疏食...饮水.(吃饭)(粗粮)(冷水)19.曲肱..而枕之(弯曲胳膊)20.不义..而富.且贵.(不正当的手段)(富有)(尊贵)21.于.我如.浮云(对于)(好像,如同)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几个人)(在其中,在里面)23.择.其善者而从.之(选择)(跟从,学习)24.子在川.上曰(河,河流)25.逝.者如斯.夫(流逝)(这,指河水)26.不舍.昼夜(舍弃,放弃)27.三军..可夺帅也(军队的统称)28.匹夫..不可夺志.也(普通人,男子汉)(志气,志向)29.博学而笃.志(忠实,坚守)30.切问..(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而近思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是)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不解。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为外物所迷惑。

3.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别人都忍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其乐。

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广泛地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并且能多考虑当前的事情。

30道《论语》的精华,考试常考!

30道《论语》的精华,考试常考!

30道《论语》的精华,考试常考!“中华传统文化越来越多地成为小升初考试素材,家长有必要重视孩子的传统文化知识积累。

《论语》中的以下精华名句,一定要知道!”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我每天要多次反省自己。

替别人谋事,尽心尽力了吗?和朋友交往,信守诺言了吗?老师传授的知识,练习、实践了吗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是学习而不思考就会稀里糊涂受骗上当,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则会茫然无措无所收获。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要的东西,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交朋友,一定要言而有信。

5、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居住在仁的环境中最好。

不选择与仁相处,哪里能说是聪明?6、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只有有仁德的人能真正的爱人,能真正的恨人。

7、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8、道不同,不相为谋。

立场不同、观点不同,也就不要相互商议谋划了。

9、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观过,斯知仁矣。

人的过失,各有其同一类型的特征。

观察那人的过失,也就知道他是什么人了。

1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遇事不困惑,五十懂得了自然规律,六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11、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士人立志追求人生至理,却把穿得差吃得差当作耻辱,也就不值得和他说什么了。

12、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君子怀恋德行,小人怀恋乡土;君子崇尚法制,小人崇尚实惠。

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14、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庭院中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呢?”1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文言文01《论语》十二章2024年中考语文文言文记诵必备

文言文01《论语》十二章2024年中考语文文言文记诵必备

文言文01 《论语》十二章一、文学常识《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收集编纂而成,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孔子,名丘,字仲尼,我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二、主旨归纳《〈论语〉十二章》主要谈的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思想修养等。

文章言简意赅,富有哲理,表达了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

三、参考译注子①曰:“学而时习②之,不亦说乎③?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④,不亦君子⑤乎?”(《学而⑥》)①[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

②[时习]按时温习。

时,按时。

③[不亦说乎]不是很愉快吗?不亦……乎,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

说,同“悦”,愉快。

④[愠(yùn)]生气,恼怒。

⑤[君子]指有才德的人。

⑥[学而]和下文的“为政”“雍也”“述而”等一样,都是《论语》的篇名。

这些篇名都是从各篇第一章摘取出来的,并没有特别的意义。

【译】孔子说:“学了知识之后时常去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吗?”曾子①曰:“吾②日③三省④吾身:为人谋⑤而不忠⑥乎?与朋友交而不信⑦乎?传⑧不习乎?”(《学而》)①[曾子(前505前436)]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

②[吾(wú)]人称代词,我。

③[日]每天。

④[三省(xǐng)]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三,泛指多次。

一说,实指,即三个方面。

省,自我检查,反省。

⑤[为人谋]替人谋划事情。

⑥[忠]竭尽自己的心力。

⑦[信]诚信。

⑧[传(chuán)]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译】曾子说:“我每日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子曰:“吾十有五①而志于学,三十而立②,四十而不惑③,五十而知天命④,六十而耳顺⑤,七十而从心所欲⑥,不逾矩⑦。

高考冲刺—《论语》理解性默写30句

高考冲刺—《论语》理解性默写30句

高考冲刺—《论语》理解性默写30句高考冲刺——《论语》理解性默写30句(1)孔子在评价诗经·关雎》时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主张文艺所表现的情感要讲究适度、平和,不能过于放纵、任其泛滥。

(2)孔子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强调一个国家如果得不到到老百姓的信任就要垮掉。

(3)鸟将死的时候,叫声格外悲哀,而人则“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4)孔子“吾道一以贯之”的是: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5)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三省”指的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6)颜回对于孔子的精神世界理解最深刻,他发自内心的对孔子赞美的话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7)孔子教诲子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的“一言”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在对待利与义的态度上,君子与小人是不同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9)孔子称赞颜回有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0)孔子用一句话来评价《诗经》,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11)孔子在《论语?阳货》篇里提出来的关于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的说法是“《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12)孔子曾用“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来强调要改变一个人的坚定意志,是很困难的。

(13)成语“名正言顺”出自孔子的“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14)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提到,过去的已经无可挽回,但未来还可补救,此句出自《论语》的“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15)《圣经》说“不要与恶人作对。

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

”孔子的主张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16)“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

”孔子如此称赞年轻人的句子是“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17)孔子认为诚信为人的立身之本的句子是“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18)孔子主张“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古代名著《论语》整理的励志名言

古代名著《论语》整理的励志名言

古代名著《论语》整理的励志名言古代名著《论语》整理的励志名言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

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

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

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

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

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中考语文名著导读一论语素材(含参考答案)

中考语文名著导读一论语素材(含参考答案)

中考语文名著导读素材:一《论语》导读《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不可误解为孔子所编纂)。

它以对话文体语录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论理思想等。

《论语》首创语录之体,共二十篇。

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发源于此,春秋时期,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和“中庸”。

《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zuǎn)的意思,“语”是话语,经典语句,箴言,“论语”即是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的言论千古被世人视为至理。

《论语》是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的指路明灯,希望同学们平时抽时间了解《论语》,解读孔圣人,熟悉儒家思想,这不仅是为了传承中国千年古典文化,更能够从根本上提升人的修养。

走进孔子孔子(前 551 年~前 479 年)以孔为氏,名丘,字仲尼,排行第二。

春秋时期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曲阜 fù)人。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编撰(zhuàn)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经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由于他知识渊博,开始授徒讲学,收的学生不分贫富贵贱,据说有 3000 弟子,其中优秀的有 72 人。

孔子是私人讲学之风的开创者,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孔子逝世时,享年 73 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治学态度在学习的态度上。

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乐学,这是关键。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还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

最新论语佳句摘抄

最新论语佳句摘抄

最新论语佳句摘抄最新论语佳句摘抄260句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句子都很熟悉吧,在不同类型的文章里,不同位置的句子的作用也是不同的。

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句子吗?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最新论语佳句摘抄,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孔子2、幼而不悌,长而无述,老而不死,是为贼————孔子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4、翻译: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交流、学习)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格高尚的人吗?————孔子5、言而必有信,期而必当,天下之高6、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孔子7、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8、朋友切切思思。

9、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知礼,无以立人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10、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孔子1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2、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既欲其生,有欲其死,是惑也。

13、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14、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

有鄙夫问于我,空空于也。

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孔子15、不知生,焉知死16、诗三百,思无邪。

17、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言,失言。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1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9、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20、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21、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2、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2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朽木不可雕也。

24、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25、不迁怒,不二过。

26、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27、善良的人,我看不见它,看不见它,看不见它,看不见它。

论语经典名句100句注释翻译

论语经典名句100句注释翻译

论语经典名句100句注释翻译《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本书精选了《论语》中的100句经典名句,并对每句进行了注释和翻译,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儒家思想的精髓。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注释:学而时习,指学习后时常温习。

翻译:Is it not delightful to have friends coming from distant quarters?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注释:有朋,指志同道合的朋友。

翻译:Is it not a joy to have like-minded friends coming from afar?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注释:愠,指生气、发怒。

翻译:Is he not a noble man who does not feel resentment when others do not recognize his abilities?4.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注释:寡,指缺少;不均,指不公平。

翻译:Do not worry about scarcity, but about inequality; do not worry about poverty, but about instability.5.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注释:立,指有所成就;不惑,指不再迷惑;天命,指人生的天意。

翻译:At thirty, I stood firm; at forty, I was no longer perplexed; at fifty, I knew the will of heaven.……(以下依次类推,对100句经典名句进行注释和翻译)99.仁者见之而思,智者见之而行。

注释:仁者,指有仁德的人;智者,指有智慧的人。

翻译:The benevolent, upon seeing it, think deeply; the wise, upon seeing it, act accordingly.100.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温州中考论语名句

温州中考论语名句

温州中考《论语》名句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2.当仁,不让于师3.巧言令色,鲜矣仁!4.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6.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9.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10.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1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3.《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1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5.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16.朝闻道,夕死可矣。

17.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8.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19.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20.父母在,不远游。

游必有方。

2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22.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23.德不孤,必有邻。

24.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2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6.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27.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28.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不知礼,无以立也。

不知言,无以知人。

29.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3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32.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33.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34.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35.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36.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37.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38.君子周急不继富。

3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0.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4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42.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论语》十大名言名句大全

《论语》十大名言名句大全

《论语》十大名言名句大全《论语》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它不仅是儒家学派的重要经典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本文将介绍《论语》中的十大名言名句,以期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学习《论语》。

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这句话出自《论语·学而篇》,它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获得真正的乐趣和满足。

第二句:巧言令色,鲜矣仁。

这句话出自《论语·为政篇》,它强调了仁德的重要性。

仁者慈悲为怀,不会用虚伪的言辞和表情来欺骗他人。

第三句: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句话出自《论语·为政篇》,它强调了乐观的态度和积极的行动力。

只有真正热爱并享受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第四句: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这句话出自《论语·学而篇》,它强调了家庭伦理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作为子女,应该在家中孝顺父母,在外面与兄弟姐妹和睦相处。

第五句:巧言不如直言,穷山恶水也不能溺——子路。

这句话出自《论语·学而篇》,它强调了诚实和正直的重要性。

有时候,明确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比使用花言巧语更能让人信任和尊重。

第六句: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这句话出自《论语·公冶长篇》,它强调了智慧、仁德和勇敢的重要性。

只有有智慧的人才能做到不迷惑,有仁德的人才能做到不忧虑,有勇气的人才能做到不畏惧。

第七句:言必信,行必果。

这句话出自《论语·公冶长篇》,它强调了信用和果断的重要性。

只有言行一致、言出必行,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第八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话出自《论语·述而篇》,它强调了学习他人的重要性。

每个人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只要我们虚心向别人学习,就能不断提高自己。

第九句:温故而知新。

这句话出自《论语·为政篇》,它强调了对历史知识的重视。

只有通过回顾过去的经验和教训,才能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新的问题。

《论语》中考必备名句88句及译文

《论语》中考必备名句88句及译文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也很愉快吗?远方来了朋友,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译】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孔子说:“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6.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7.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译】真象腐朽的木头一样无法再雕琢,象粪墙一样不能再粉刷了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聪敏又好学,向比自己学问差的人请教时,不觉得没面子,所以称为‘文’。

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译】孔子说:“(对任何事业)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实行它为快乐的人。

”10.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译】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倦怠,这三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11.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译】道德高尚的人居住,(这屋子)有什么简陋的呢?12.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译】不要只求速成,不要贪图小利。

想求速成,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1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译】孔子说:“君子和睦相处而不盲从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

”14、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译】孔子说:“君子安静坦然而不傲慢无礼,小人傲慢无礼而不安静坦然。

”1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译】自己不愿做的,不要强加于人。

《论语》好段摘抄

《论语》好段摘抄

《论语》好段摘抄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友来,不亦乐乎?”(《学而篇》)这句话是孔子在《学而篇》中的一段名言。

孔子认为学习是一种不断的过程,需要不断地重复和巩固。

同时,他也强调了朋友的重要性,认为有朋友的陪伴可以为人带来快乐和乐趣。

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学习和友谊的重视,强调了不断刻苦学习和与朋友交流的重要性。

2.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学而篇》)这句话反映了孔子对于虚伪和伪善的批判态度。

他认为使用花言巧语和虚假的外表是不真实的表现,与道德正直和仁德相违背。

孔子强调了内心的真诚和善良远比表面上的虚假与伪善更重要。

3.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述而篇》)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于知识和仁爱的态度。

他认为智者喜爱流动的水,因为水象征着知识的源泉,通过不断学习和追求,人们可以积累更多的知识。

而仁者则喜爱守望静谧的山,象征着仁爱和宽容的品质。

孔子提出了知识和仁爱是人们追求的目标,通过学习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们可以达到智慧和善行的境界。

4.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篇》)这句话强调了思考和学习的密切关系。

孔子认为单纯地学习而不思考只会使人变得浑浑噩噩,没有真正的内涵;而单纯地思考而不去学习则容易陷入歧途。

只有将学习和思考相结合,才能真正获得知识和智慧。

5.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为政篇》)这句话强调了对于知识的追求和喜爱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只有对于知识的喜爱和享受,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它。

他认为只有乐于学习、喜欢学习的人才能更好地获取和运用知识。

6. 子曰:“巧言令辞,色惑而无敌者,其谓之远矣。

”(《雍也篇》)这句话强调了诚实和真实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那些擅于花言巧语、色彩诱人却没有实际能力的人是值得警惕的。

他认为这样的人做出的许多承诺和奉承只是为了迷惑人们,隐藏自己的真实面目。

7.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泰伯篇》)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于了解他人的重视。

论语摘抄的经典名句(精选300句)

论语摘抄的经典名句(精选300句)

论语摘抄的经典名句(精选300句)《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

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论语摘抄的经典名句(精选300句),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语摘抄的经典名句(1-100句)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4、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6、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8、往事已不谏,来者犹可追。

9、幼而不悌,长而无述,老而不死,是为贼。

10、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11、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

无友不如已者。

过,则勿惮改。

12、不学诗,无以言。

13、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14、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15、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6、过而不改,是谓过已。

17、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8、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9、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20、宁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

21、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

2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3、不患人之不己知。

患不知人也。

2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25、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26、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27、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28、学而知不足,思而得远虑。

29、谛,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30、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31、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与其易也,宁戚。

32、小不忍,则乱大谋。

3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34、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35、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中考语文 第2篇《论语》十二章复习素材

中考语文 第2篇《论语》十二章复习素材

第2篇 《论语》十二章❶重点词语解释①人不知而不愠.(生气,发怒) ②不亦君子..乎(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③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 ④三十而立.(站立,站得住,这里可理解为独立做事情) ⑤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逾,越过,超过。

矩,规矩,规范) ⑥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⑦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喜欢,爱好) ⑧饭疏食..,饮水.(疏食,粗粮。

水,冷水) ⑨人不堪.其忧(忍受) ⑩不义..而富且贵(不正当的手段) ⑪子在川.上曰(河,河流) ⑫不舍.昼夜(舍弃) ⑬匹夫..不可夺志也(普通的人,男子汉) ⑭博学而笃.志(忠实,坚守) ⑮切.问而近思(恳切) ❷通假字①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 ②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通“又”,用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❸一词多义①为⎩⎪⎨⎪⎧为.人谋而不忠乎(替)可以为.师矣(成为,做) ②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温故而知.新(得到) ③乐⎩⎪⎨⎪⎧不亦乐.乎(愉快,快乐)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为乐趣)乐.亦在其中矣(乐趣) ❹古今异义①学而时.习之时⎩⎪⎨⎪⎧古义:时常地,按时今义:时间 ②吾日.三省吾身 日⎩⎪⎨⎪⎧古义:每天今义:一日 ③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古义:真诚,诚实今义:相信④温故.而知新 故⎩⎪⎨⎪⎧古义:学过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 ⑤择其善.者而从之 善⎩⎪⎨⎪⎧古义:优点、长处今义:善良 ⑥可以..为师矣 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许可 ❺词类活用①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 ②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 ③传.不习乎(动词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④温故.而知新.(故:形容词作名词,学过的知识。

新:形容词作名词,新的知识) ⑤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趣) ⑥饭.疏食饮水(名词作动词,吃)。

《论语》中考必备名句88句及译文

《论语》中考必备名句88句及译文

《论语》中考必备名句88句及译文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也很愉快吗?远方来了朋友,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译】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孔子说:“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6.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7.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译】真象腐朽的木头一样无法再雕琢,象粪墙一样不能再粉刷了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聪敏又好学,向比自己学问差的人请教时,不觉得没面子,所以称为‘文’。

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译】孔子说:“(对任何事业)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实行它为快乐的人。

”10.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译】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倦怠,这三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11.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译】道德高尚的人居住,(这屋子)有什么简陋的呢?12.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译】不要只求速成,不要贪图小利。

想求速成,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1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译】孔子说:“君子和睦相处而不盲从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

”14、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译】孔子说:“君子安静坦然而不傲慢无礼,小人傲慢无礼而不安静坦然。

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考点:《论语》

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考点:《论语》

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考点:《论语》
为您整理“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考点:《论语》”,欢迎阅读参考,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相关栏目发布的信息。

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考点:《论语》
1、《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论语》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论语》中孔子强调学习态度要端正,切莫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4、《论语》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论语》中孔子强调不仅能学习别人的优点,也能看出别人的缺点,更要引以为戒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7、论语》中讲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才能考验出一个人坚强不屈的品质的句子还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必考精华摘录——《论语》一、作者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

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他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

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

并在晚年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二、作品简介《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体例主要为语录体。

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三、作品思想孔子思想出发点是以人为本,强调社会中个人道德的提升,进而达到家庭、社会的整体和谐,变乱世为治世。

孔子思想内容博大精深,以"仁"为核心,"仁、义、礼、乐、忠、孝、智、信"等互解互证;以"修身"为重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位一体。

①仁笼统来说,"仁"是发自内心的至善至美的思想,是人际间对他人的友爱情感,是一种尊重人、帮助人的意向。

孔子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仁"的品质,从外貌言谈上都观察出来,如: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学而》)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子路》)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郑无怨,在家无怨。

"(《颜渊》)②义孔子认为"义"是君子行事的根本,他说:"君子以义为质。

"(《卫灵公》)并认为"礼"和"信"是完成义的方法。

孔子认为"智、仁、勇"是人的宝贵品质,所谓"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是对通达君子提出的要求,他认为"勇"是一种可贵精神,但是"勇"要以"义"制约,否则"勇"就会患害无穷。

在"义"和"利"的问题上,能分出君子与小人,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君子懂得义,知道"见得思义"(《子张》),小人往往见利忘义。

③礼·乐"礼"的提出在于规范长幼尊卑的顺序,使失序的社会恢复失序。

齐景公向孔乐冲刺:做的更少,学的更好子询问政事,孔子答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颜渊》)针对各诸候国弑君杀父,谋逆篡位的事实,孔子强调还"君臣父子"之名来复"礼"是为政的前提。

孔子提出治国"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里仁》)反对讲形式,注重"礼"的应用。

对于个人而言,"礼"表现在"恭敬"上,在于"亲亲"、"尊尊"。

孔子把"礼"提高到立身处世的高度来认识,认为遵循"礼"是立足处世的高度来认识,认为遵循"礼"是立足社会的依据,即:"不知礼,无以立也。

"(《尧曰》),对于统治者而言,更应努力做到"礼"的要求,才能使臣不尽心尽力,所谓"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八佾》);才能使人民服以听话,所谓:"上好礼,则民易使也"(《宪问》)。

一般不能时时受"礼"的制约,孔子告诫人们要"克已复礼",这是圣人对乱世人民叮嘱。

"乐"也是孔子推崇仁德教化的重要内容,孔子倡导"礼乐兴邦",重视音乐净化世道人心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好的音乐能陶冶性情,化导人民和美向善。

他推崇舜时的《韶》乐,反对郑卫淫乱之音,他说:"乐则舞《韶》放郑声。

"(《卫灵公》)有一次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竟然陶醉得"三月不知肉味"(《述而》)。

音乐关乎修身进德,关乎社会风气的转变。

④忠·孝"忠"是指尽心竭力、躬行不速的克尽职守的态度。

孔子强调臣子对君王要"尽忠",学生子张问如何从政,孔子答为:"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颜渊》)"忠"的内容大略可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指做事尽心力而为、勤勉敬业,二是指用心不违、忠心不二。

前者而言,忠近于"勤",后者而言,忠近于"信"。

孔子积极行道,努力出仕也是实践着为人臣"忠"的职分。

孔子认为"忠"作为一种行为准则,应用在为人处世的各方面上,处理好家庭关系、人际关系、上下级关系都要讲"忠"字。

孔子的学生曾参解释孔子"吾道一以贯之"含义时说:"夫子之道,忠恕而矣。

"(《里仁》)忠合乎义,恕近于仁。

"孝"应用家庭之中,指子女对父母长辈的行为态度。

人生在世,在家要尽"孝",为国要尽"忠","忠孝"不仅要求仁人君子做到,一般人也应做到,它是处理家庭和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

在处理家庭关系上,孔子强调两个字"孝悌",孝指对父母孝顺,悌指敬爱兄长。

孔子认为"孝悌"是做人的根本,其弟子有若也认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儒家经典《中庸》认为:"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孔子认为孝亲不仅要保证对父母物质上的供养,更重要的是要有恭敬之心、仁爱之心,在父母面前要保持和颜悦色,听从教导。

孔子说:"至于犬马,皆能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忠孝"思想,是处理家庭和外事的两大准绳,君子躬行之,则家和国兴,小人违反之,则家败国破,千古不易之理。

乐冲刺:做的更少,学的更好⑤智·信"智"指的要有分辩能力,分清是非善恶,懂得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所谓"知者不惑"(《子罕》),说的就是聪明智慧的人不会迷惑。

人是有情感的,爱和恨过甚都会使人迷惑,是非难辨。

孔子的学生子张问到如何辨别迷惑,孔子说:"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分党》)。

一个人被爱恨情感所困,容易失去理智变得不智慧。

一个人的欲求过头,也会使人失去分辩能力,"利令智昏"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孔子强调"见得思义",孔子致力于教育,教育学生如何立身行事,就是使他们从迷惑走向智慧。

孟子也认为智慧起于分辩是非之心,"是非之心,智之瑞也。

"(《孟子·公孙丑上》)孔子强调"学而知之",一个人通过不断学习,就可以由迷惑变为智慧。

"信"是做人的基本品质,指的是诚实不欺,表里如一,"信"是人立于天地之间不可缺少的要素,孔子说:"人而天信,不知其可也"(《为政》)又说:"民无信不立。

"(《颜渊》)这些言论都说明"信"对于社会人群的重要性。

试想,一个人虚伪欺诈,缺少诚信,怎么会取信于人,怎么和别人进行交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讲诚信,后果可想而知。

孔子认为,诚信之人,无论到哪里,都会行事通达。

学生子张问"行",孔子修身方面教诲:"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

"(《卫灵公》)以忠信笃敬为先,处在不开化的地区也会行事通达。

《中庸》上说:"诚者万物之始终,不诚无物。

是故君子以诚之为贵。

"古往今来,圣王治国,必以诚信教民,化导人民归于真诚纯朴。

三、经典名句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译文: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便一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人。

我选取那些优点而效法,把好的言行记在心里;对于他们身上的缺点,我进行反省,如果自己身上也有,就立即改去。

2、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颜渊》)译文:君尽君道,臣尽臣道,父尽父道,子尽子道。

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一副伪善的面孔,这种人很少有仁德的。

"4、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译文:孔子说:"聪明的人喜好水,仁慈的人喜好山。

聪明的人生动活泼,仁慈的人沉厚宁静。

聪明的人生活快乐,仁厚的人有涵养,寿命长。

"5、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乐冲刺:做的更少,学的更好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译文:子贡问孔子说:"有一句话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准则吗?"孔子回答:"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做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6、颜渊、季路侍。

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公冶长》)译文:颜渊、季路侍从。

孔子说:"何不各人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愿将车马及皮袍衣服与朋友共享,用坏了也不引为遗憾。

"颜渊说:"希望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劳绩。

"子路说:"希望听到老师的志向。

"孔子说:"使老人安逸,使朋友信任,使年轻人得到关怀。

"7、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译文:克制自己的私欲,使言行合于礼,这就是仁。

8、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