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两岸走向和平统一的条件word版本
中国的两岸和平统一的看法

中国的两岸和平统一的看法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这是毋庸置疑的历史事实。
虽然近代帝国主义国家曾侵略、霸占过台湾,但从国际法的角度来说,台湾一直是中国的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取代中华民国政府成为全中国的唯一合法代表,中华民国从此结束了它的历史地位。
这是在同一国际法主体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的政权替代,中国的主权和固有领土疆域并未因此而改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享有和行使中国的主权,其中包括对台湾的主权。
但是,中国大陆跟台湾当局尚未达成一致的协议,对于完全和平同一问题仍有待发展。
其阻碍的原因是有多方面的,除了历史的原因之外,国际上的原因也是重要的的一点。
自20世纪50年代美国插手台湾问题开始,进而干涉中国内政,使台湾问题的背景更加的复杂。
而国际的各种势力也都宠宠欲动,增加了解决台湾问题的难度。
而台湾自身存在的“台独”分裂势力存在,给两岸的和平问题埋下了个定时炸弹。
大陆实行的“一国两制”政策,成功的收复了香港和澳门,无疑这一举措是正确的。
其实质是在党的领导下实行的统治。
若是要将此政策贯彻在台湾问题上,则需要更多方面的努力。
台湾民主化(85年)以前,两岸都是党治,存在着政见与党派利益的双重冲突。
在85年以后,台湾实行多党制,从党派利益角度讲台湾不再存在问题,亲民党,国民党,民进党与台湾政权没什么必然的联系。
但在大陆只能由我党领导,那就不会考虑和台湾的党派合作改组中央政府,我党与台湾各党派之间就形成了对立,而政见的分歧也就无法通过政党竟争与交易解决。
们固然不同意大陆干涉台湾内部事务,但也不能指望台湾改变大陆政治形式。
所以问题的实质就是如何保证形式上的中国统一,与政治事务的相互独立。
大陆进行充分的的领导,对台湾只要求一个形式上的主权,这就为两岸和平统一创造了可能。
其实对于党派之间的斗争我并不是很懂,这些只是根据别人的分析之上再加了些自己的看法。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两岸的交流沟通也越来越频繁,两岸的“三通”的实现就是一个很好的列子。
当前台海局势分析

马英九执政一年来,两岸关系呈现“ 马英九执政一年来,两岸关系呈现“总体形 势大幅好转、重大矛盾依然存在、 势大幅好转、重大矛盾依然存在、发展趋势审慎 乐观”的态势。 乐观”的态势。大陆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发展主导 权,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不断取得重大突 对于促进两岸繁荣稳定、 破,对于促进两岸繁荣稳定、构建两岸关系和平 发展框架具有重要意义。但应该理性看到, 发展框架具有重要意义。但应该理性看到,两岸 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仍面临一些变数。 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仍面临一些变数。
华Leabharlann 陆单极 权 识 态 ……
线
国家
国
罗 、
历 认识 战争责 领 权问题
国家
(一)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呈现“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呈现“双 向直接、快速平稳、互信增强” 向直接、快速平稳、互信增强”等特点 1、两岸沟通协商多轨并进,取得重大成果。 、两岸沟通协商多轨并进,取得重大成果。 2、两岸交流合作与人员往来迈上新台阶。 2、两岸交流合作与人员往来迈上新台阶。 3、两岸高层互动频繁,互信逐步增强。 、两岸高层互动频繁,互信逐步增强。 4、两岸在国际社会的关系由陈水扁时期的激烈对 、 抗转向大幅缓和。 抗转向大幅缓和。
(三)马当局大陆政策的积极面占主导地位, 马当局大陆政策的积极面占主导地位, 但主要服务于马“拼经济” 但主要服务于马“拼经济”、为竞选连任 部署, 部署,呈现出两面性
1、从积极面看,马的大陆政策比较务实、理性、 、从积极面看,马的大陆政策比较务实、理性、 开放 2、从消极面看,马的大陆政策迎合台湾主体意识、 、从消极面看,马的大陆政策迎合台湾主体意识、 迎合美国的色彩较浓。 迎合美国的色彩较浓。
浅析两岸走向和平统一的条件

浅析两岸走向和平统一的条件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是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的三大历史任务之一,“一国两制”,和平统一台湾是当前我们国家所面对的十分紧迫的问题。
和平统一是最好的方式,但它需要一定的条件。
当前海峡两岸大陆比台湾强大,但没有压倒性的绝对优势,若将双方力量放到国际大格局中看,即美国、日本可能的反对或干涉,大陆的优势就更少了。
大陆民众支持和平统一是肯定的,但台湾的主流民意基本上是维护现状,支持现在统一和现在独立的都是少数,这主要是台湾当局去中国化和妖魔化宣传大陆造成的。
因此,和平统一在台湾缺少主流民意的支持,和平统一的可能性也比较少。
两岸不具备和平统一的条件,我们就要创造和平统一条件。
一、加速发展,把台湾的综合实力拉下更大距离。
发展是根本,是硬道理,离开了发展,我们将一事无成,国内的问题解决不不了,无法统一,只有被统一,发展要坚持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在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军事建设等各方面都取得均衡的、可持续的、健康的、稳定的、快速的进步,在科技、文化、军事、经济、民生、外交等方面全面超越台湾,对其形成压倒性优势,到那时候,两岸统一就水到渠成了。
所谓功夫在诗外,统一问题也是这样,只有国家发展了,国家强盛、人民富裕、将士用命、人心思统,统一也就容易了。
二、合纵连横,制约美日等国对台湾的狼子野心。
勿庸直言,台湾问题是美国、日本等国家的超级提款机,美国总统一句反对台湾独立,就让我们感恩泣涕,一些国家一句台湾是中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就让我们感动不已,大把大把的钱财就送了出去,送了钱还要谢谢他的理解和支持。
台湾就是更是这样了,谁承认他是个国家,简单就可以给他当爸,叫啥做啥。
台湾是中国的软胁、致命的死穴。
中国有死穴,美日也有死穴可以利用,必须很好地利用,以此反制它在台湾问题上的挑衅和阴谋。
美国的死穴在中东,美国在乎全球利益,核心是对中东的控制,特别是伊拉克,必须采取适当而必要的方式支持反美武装,使美国自顾不睱。
论两岸和平统一地理小论文Word版

论两岸和平统一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尊严体现。
中国近代史是部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领土完整而奋斗的历史。
台湾迄今尚处于与大陆分离的状态,这种状态一天不结束,中国人民为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斗争就一天不会结束。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公民,我根据自己的见识来谈谈台湾问题。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上台湾曾两次脱离祖国,一是郑成功收复台湾赶跑荷兰殖民者,他死后其后代将台湾独立与清廷对抗,后康熙遣施琅收复台湾。
二是1898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将台湾割让给日本,自此台湾脱离大陆50年,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才重回祖国怀抱。
1946年国民党发起国共内战,经过四年内战,国民党政权垮台,其残余势力退守台湾。
当人民解放军将一鼓作气完全解放台湾时,美国派第七舰队横亘在台湾海峡,阻止解放台湾。
由此形成台湾问题。
目前两岸和平统一有两大障碍:台湾岛内的分裂势力和美国的干扰。
民进党是坚持台独的一个台湾大党,不承认“九二共识”,阻碍了两岸和平发展。
在陈水扁“一边一国论”的冲击下,两岸关系一时很难缓解。
目前,中美围绕台湾问题的矛盾和斗争仍会持续下去。
短时间内,美国对两岸的态度不会根本改变。
斗争将是长期曲折和复杂的。
然而,在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支持下,海峡两岸终将统一,中华儿女终将取得最后胜利。
决定两岸关系的是两岸的广大民众,是不以任何人的主观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绝不是台湾岛内的分裂势力。
在我看来,促进台湾问题解决有三条方法。
第一,增进共识,确认一个中国原则。
两岸同胞都是中华儿女,面对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流,两岸都应以民族大义为重,化干戈为玉帛,结束两岸之间的分隔与对峙。
第二,增进互信,加深理解。
传统文化是联系两岸人民的纽带。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之中。
大力进行两岸传统文化交流,可以唤醒台湾人民的中华意识。
第三,增加民间交往,扩大经贸合作。
如何认识新时代两岸关系从和平发展走向统一

如何认识新时代两岸关系从和平发展走向统一如何认识新时代两岸关系从和平发展走向统一认识新时代两岸关系从和平发展走向统一是一个复杂而广泛的课题。
在过去几十年里,两岸关系经历了许多挑战和转变,而如何认识这一变化趋势对于我们理解和平统一的前景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当今形势和发展前景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力求全面地探讨这一问题。
然而,尽管两岸关系在经济和人文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在政治和安全领域仍然存在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
中国大陆坚决主张一个中国的原则,台湾则主张两岸关系是两个政权之间的关系。
台湾方面坚持“和平发展”原则,但强调台湾在国际上的身份认同和参与。
尽管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趋势较为明显,但在统一问题上的争议仍然存在。
其次,两岸的人员往来和民间交流也将进一步增加。
通过加强教育、文化、科技和体育等领域的合作,可以增进两岸民众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从而缓解两岸之间的矛盾。
此外,民众的意识和态度也会逐渐发生变化,对统一的接受度也将提高。
然而,尽管两岸关系有望保持和平发展的势头,并向着统一的方向发展,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确定性。
两岸之间的政治和安全问题仍然存在,需要通过对话和协商来解决。
台湾作为一个民主社会,民众的意见和心态也是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
了解并尊重台湾民众的意愿和利益,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关键。
综上所述,认识新时代两岸关系从和平发展走向统一,需要从历史背景、当今形势和发展前景三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尽管两岸关系在近年来发展迅速并取得了重要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难题。
通过深化经济合作、增加人员往来和民间交流,并通过政治对话和协商解决争议,有望推动两岸关系走向和平统一、这需要双方保持冷静和理性,以及在对话和协商中找到共同利益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台湾问题,和平统一

台湾问题,和平统一随着香港,澳门在1997,1999年的回归,十几年来无数国人都在期盼宝岛台湾也能回到祖国的怀抱。
可是台湾当局一次次的一意孤行却无疑伤透了太多太多爱国人士的心。
这十几年以来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台湾问题的解决,“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等战略方针却得不到台湾方面的响应,甚至还遭受到了来自美国,日本等国的干涉。
可是我们从不曾放弃,也绝不会放弃,台湾作为我们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这是我们对于台湾问题的最基本原则。
首先我先说说为什么台湾对我们中华名族如此之重要。
从战略角度来看,台湾位于中国大陆架东南边缘的海面上,东濒太平洋,距关岛约2800公里;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最窄处仅130公里;东北临近琉球群岛,相距约60公里;南隔巴士海峡,离菲律宾300公里。
台湾扼守中国南北海上交通,是西太平洋各国联系的枢纽。
台湾一旦宣布独立或即将宣布独立,中国必然不会坐视,两岸战争必将爆发。
大陆百万大军横渡台湾海峡,直插台北、高雄等地,台湾必将毁灭。
中国大陆有能力做到这一点,1996年中国在台湾附近海域的3次军事演习就是证明。
台湾当局对此也十清楚。
从台湾方面来说,其战争承受力非常脆弱。
台湾是一个岛屿,在战略战术上具有一个岛屿所具有的不利条件。
台湾又是一个离大陆很近的岛屿,一旦发生战事,台湾将会遭到优势兵力的四面围堵。
海峡两岸发生战争,台湾的主要工业中心、主要港口、航线,将难于经营。
台湾的自然资源有限,主要通过进口原材料、出口制成品。
从事各种海外贸易投资来维持繁荣。
台湾对战略物资的严重依赖,成为战争爆发期间最致命的弱点。
石油、煤、钢铁等重要战略忆资,主要依赖进口。
一些工业及民用所需的基本原材料,对进口的依赖程度也很大。
台湾共有8条定期国际航线,2条不定期航线,原油主要来自中东各国,中东航线至关重要。
一旦战事发生,在中国大陆对台湾严密封锁的情况下,台湾将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
因此,不承诺放弃武力,是中国大陆遏制“台独“的重要手段,台湾受到制约,不致轻易走向”台独”。
如何认识新时代两岸关系从和平发展走向统一

如何认识新时代两岸关系从和平发展走向统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
发展和平稳定的两岸关系至关重要。
能否发展和平稳定的两岸关系,进而推动祖国的和平统一,不仅事关中国的国家安全,而且关系到中国的发展,它已成为影响中国未来的关键因素之一。
首先,从地理位置上看,台湾处于中国陆权与海权交界的“边缘地域”,是中国维护南海海域主权进而有效实现制海权的重要依托。
台湾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东南边缘,东临太平洋,东北毗邻琉球群岛,南面为巴士海峡,西隔台湾海峡与祖国大陆的福建省相望。
台湾扼西太平洋航道的要冲,是中国东南大陆的海上屏障和进出太平洋的瓶颈。
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台湾重要的地缘战略地位,以及台湾在维护中国海上安全方面和维护中国海权利益过程中所处的重要而非凡地位。
因此,不难看出,台湾问题是中国整体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海峡局势直接关系到中国以及整个亚太地区的安全与稳定,而能否发展和平稳定的两岸关系决定了台湾问题能否解决以及如何解决的问题。
其次,对于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而言,发展问题始终是第一位的。
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发展及人口增长同资源、空间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日渐严重,因而能否开发海洋资源直接关系到中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中国的整体繁荣与稳定。
台湾是中国南海海域的要塞,是中国开发南海及其周边地域资源的依托。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台湾是祖国南海“生命线”上一颗无价的珍珠。
另一方面,发展需要和平的国际、国内环境。
假如不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不尽最大努力推进和平、稳定的两岸关系,那么中国就会错过十分关键的战略机遇期。
而且,要和平,不要战争,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共同心声。
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战争都不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选择。
这也是为什么党和政府一直强调要尽一切努力发展两岸关系,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不到万不得已决不采用非和平方式的根本原因。
中国的政策正如胡锦涛主席所言:“我们比任何人都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只要和平统一还有一线希望,我们就会进行百倍努力”。
(完整word版)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有利因素:1、这是两岸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2、“一国两制”政策在港澳的成功实践。
3、国际社会正义力量的支持。
4、祖国统一是历史最终的发展趋势。
不利因素:1、我国大陆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方面
都不成熟。
2、台独分子不断破坏。
3、国际反华势力的阻挠。
港、澳、台问题的由来
1.香港问题的由来:1842年的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1860年的中英《北京条约》规定: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1898年,英国强租新界,租期为99年。
2.澳门问题的由来: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曝晒水浸货物,强行进入澳门。
1887年,葡萄牙政府与清政府签订《中葡和好通商条约》,正式强占了澳门地区。
3.台湾问题的由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成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国民党集团的部分军政人员退据台湾,他们在当时美国政府的支持下,造成了台湾海峡两岸隔绝的状态。
海峡两岸统一因素分析

台湾政治人物专题作业系别:经济管理系专业:人力资源管理级别:2010姓名:弓印岭学号:201041124105海峡两岸统一条件分析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历史上,台湾曾被西班牙、荷兰、日本先后占领过。
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重归祖国的怀抱。
1949年后,由于蒋介石的国民党政权败走台湾的原因,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的状态。
进入21世纪的新时期,两岸统一是民心所望,大势所向.现就两岸统一问题进行简单分析.美国因素,台湾固然是美国全球战略很重要的部分之一,但目前绝对不是最关键的。
因为美国作为一个全球经济势力最大的国家,一个世界性警察,影响范围虽然很大,但他实际上每一个地方都要介入,每个地方却都力不从心。
在美洲,美国的后院,有像古巴、委内瑞拉等国家就很让其头疼。
亚洲最重要的首先是中东问题,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伊拉克,叙利亚,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加上东北亚的朝鲜就让美国喘不动气。
再就是中东欧以及中亚和俄罗斯,非洲,太平洋地区都要涉及,范围太广了,美国根本顾及不了,台湾问题只要不出事,不闹腾,美国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日本因素, 首先日本与台湾有深厚的历史渊源,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日本强迫清廷割让台湾岛,以后统治台湾50年,如果没有抗日战争的胜利,现在台湾仍然会属于日本。
日本目前仍然保留在台湾很大的影响力,李登辉等台湾政治人物都与日本有着密切的关系和历史渊源,现在很多的台独人士像金美玲等就居住在日本并参与台独活动,日本政府和民间的一些人士对其暗中支持。
其次,台湾海峡是日本舰船和商船南下的咽喉通道,多数来自海湾地区的石油以及其他民营和战略物资都经过台湾海峡,如果两岸一旦统一,台湾海峡变成中国的内海,那日本舰船的通过就要看中国的脸子了,而绕道无疑对日本成本太大,并且受制于中国。
因此,日本想尽办法阻碍中国两岸统一.大陆的和平崛起.中国统一的根本问题在于中国大陆是否能够很好地解决自身内部的发展问题,不断提高综合实力及国际地位;是否能够不断地增强对台湾同胞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吸引力;是否能够以更加开放、更加包容的心态来面对台湾同胞,共同发展、共商国是、共议统一、共创未来,共同为实现民族复兴大业而努力!台湾政权, 台湾大选终于尘埃落定,马英九以超过对手谢长廷220多万票的绝对优势赢得胜利,从而为在野八年的国民党一雪2004年因“两颗子弹”败选的遗憾。
关于两岸关系新形势看法

关于两岸关系新形势看法岸关系历经风雨坎坷,即使如今,也面临诸多问题。
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论文分析了两岸关系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所述问题,罗列出了当前两岸关系发展的契机,促使两岸关系更加和谐友好的发展。
下面是有两岸关系新形势看法观点,欢迎参阅。
两岸关系新形势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石。
1949年以来,尽管两岸尚未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
这就是两岸关系的现状。
这不仅是我们的立场,也见之于台湾现有的规定和文件。
既然台湾和大陆同属一个中国,就不存在所谓大陆和台湾谁吞并谁的问题。
当前两岸关系发展困难的症结,在于台湾当局拒绝一个中国原则,不承认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
解铃还需系铃人。
只要台湾当局承认“九二共识”,两岸对话和谈判即可恢复,而且什么问题都可以谈。
不仅可以谈我们已经提出的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和建立军事互信、台湾地区在国际上与其身份相适应的活动空间、台湾当局的政治地位、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框架等议题,也可以谈在实现和平统一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所有问题。
对于台湾任何人、任何政党朝着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方向所作的努力,我们都欢迎。
只要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承认“九二共识”,不管是什么人、什么政党,也不管他们过去说过什么、做过什么,我们都愿意同他们谈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的问题。
我们希望台湾当局早日回到承认“九二共识”的轨道上来,停止“台独”分裂活动。
只要确立了一个中国的大前提,我们对任何有利于维护台海和平、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的意见和建议都愿意作出正面回应,也愿意在双方共同努力的基础上寻求接触、交往的新途径。
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都热爱和平,真诚希望维护和享受和平,更希望自家骨肉兄弟能够和平解决自己的问题。
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符合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也符合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潮流。
浅析两岸关系的新形势及发展

浅析两岸关系的新形势及发展学号XX班级 XX姓名XX摘要:两岸关系一直是国人乃至世界各国关注的的焦点,两岸关系的发展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的伟大复兴和中华民族共和国的统一。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不仅是我们的一项神圣使命,同时也是攸关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目标能否实现的一个关键问题,而在实现两岸统一之前,两岸关系的演变将直接对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产生重大影响。
两岸同胞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经站在新起点,但也面临新形势、新任务,需要两岸同胞共同努力。
两岸双方要进一步巩固共同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继续按照先易后难、先经济后政治、循序渐进的步骤,扎实稳步地推进两岸关系发展,以保持和强化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的势头。
要积极推进两会协商,着力解决两岸关系发展迫切需要、两岸同胞最为关心的经济议题,如开通两岸空中定期航班、推动两岸金融合作、投资保障、避免双重征税、知识产权保护、渔业劳务合作、农产品检验检疫等,达成并签订一批新协议。
要大力加强两岸经济合作,重点推动实现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和经济合作制度化,进而探讨建立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共同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实现两岸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要继续推动实现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进一步发挥大“三通”的积极效应,切实让更多的两岸同胞从中受益。
要大力推动扩大和深化两岸全方位交流,尤其是文化教育交流,进一步密切两岸同胞感情,增进相互了解,共享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
通过推动开展两岸大交流、大合作,促进两岸关系大发展。
要本着积极务实、面向未来的态度,探讨解决两岸关系中长期存在的固有矛盾和分歧的思路、办法。
一、马英九的大陆政策主张1991年,马英九曾经担任过“陆委会副主委”,参与起草“国统纲领”,对大陆事务有深入的了解。
马英九本人曾经明确表示反对“台独”,认为“法理台独”是导致两岸关系紧张的关键。
他也曾经公开表示,国民党基于“一中宪法”和“国统纲领”的精神,以两岸在自由、民主、均富的前提下,将统一作为选项。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现状与远景1.doc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现状与远景1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现状与远景自古以来台湾就是属于中国的领土,国际社会也普遍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1949年以后两岸一直处分离状态,两岸治权统一成为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国人的一件大事。
2010年是两岸关系稳步推进,两岸协商取得重大突破,两岸和平发展格局不断深化的一年。
我们也要看到,在美日“以台制华”战略没有改变、“台独”分裂势力干扰依然存在,岛内政局和民意走势复杂、两岸关系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大结构性问题仍未解决的大背景下,未来两岸关系发展将可能呈现“和平发展格局不变、复杂变数影响增强、发展速度有所减缓、政治对话难以突破”的态势。
对于两岸的现状,胡锦涛是这样描述的:“1949年以来,大陆和台湾尽管尚未统一,但不是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分裂,而是上个世纪40年代中后期中国内战遗留并延续的政治对立,这没有改变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
”这是对两岸关系现状的客观解说,也是实行维持两岸关系现状政策的基础。
事实上,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一直是两岸人民的共识。
这些年来大陆和台湾的关系已经在逐步的开始深化,首先两岸政治互信不断巩固,政治沟通越来越多,作用也越来越大。
然后两岸在经济、制度、文教等发面都有重大的突破。
而且,两岸人民的友谊更加深化,往来频繁。
最引人注目的便是ECFA的签署,2010年6月29日签署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及附件,是两岸经济制度化合作的重要突破,是两岸关系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将对两岸经济关系与经济合作、对岛内政经发展格局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格局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思想是大陆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战略机遇期、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战略选择,是30年来国际格局演变、两岸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实现国家和平统一和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经之途。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了有利的国内国际环境,也为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有利条件加快累积。
总之一句话,我的两岸“现状观”,就是要把两岸“客观存在”的现状,也就是“一国两制”,转化为“主观认同”,即通过两岸平等协商,使之共识化,合法化,完善化,正常化,从而使两岸关系持续的和平发展和共创两岸人民的永久福祉。
浅析台海两岸关系

浅谈两岸关系的发展台湾是中国的第一大岛屿,位于中国大陆的东南端,与大陆是密不可分的整体,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
台湾海峡两岸目前的分离状态是历史的沿革,是中华民族的不幸,所有中国人无不殷切盼望早日结束这种令人痛心的局面。
两岸关系历经风雨坎坷,并处于新的历史起点。
我们应该以全民族的发展为大局,以更远大的目光、更务实的思路,认真思考和务实解决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问题。
一、两岸交流的现状(一)文化交融台湾与大陆有着共同的文化基础,文化交流在两岸交流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目前,两岸文化交流正在不断深化,特别是艺术、学术的交流都达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
通过交流,人们更加认识到两岸对于中华文化有着深厚的共同基础。
两岸有共同的语言、艺术和民俗的文化形式,两岸都使用共同的语言和文字,有普通话和方言之别,汉字有繁体字与简体字之别,又有台湾通用拼音与大陆汉语拼音之别,但这些只是大同小异,都同属汉语系。
(二)经济双赢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始终是两岸关系发展最重要的领域。
这些年,两岸经贸交流合作取得新进展。
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来袭的时候,两岸同胞携手并肩、共同应对挑战。
大陆已经成为台湾最大的贸易市场和投资市场。
台湾方面也允许大陆企业到台湾投资。
这标志着两岸由单向投资走向了双向投资,这是两岸经济往来的必然要求,有利于两岸经济的共同发展。
(三)政治改善两岸各个领域的交流对话本着“先易后难、先经济后政治”的原则,是一种积极且务实的态度。
但是,两岸的政治对话,是一个无法逃避的话题。
因为最终解决两岸的问题,便是破解最难的政治问题。
两岸的政治对话,是两岸、乃至全世界都瞩目的话题,我国的胡锦涛总书记就曾多次提出双方要为共同破解政治难题积极地创造条件。
(四)其他往来其他如人员往来、邮电交通以及科技、体育、学术、新闻等方面,大陆亦持积极态度,采取了相应措施,鼓励发展两岸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政府还授权成立了民间团体同台湾有关的民间团体建立密切联系,维护两岸人民的合法权益,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
【doc】“反台独,促统一“发展两岸关系

“反台独,促统一“发展两岸关系.!曰.:.兰竺,砀许关系,,竹田壁塞塑童._:::"反台独,促统一"发展两岸关系口毫o.口Ii自李登辉发表"两国论"以来.海蛱两岸关系陷^持续紧张状态.今年3月18日台湾举行更换领导人的选举,一贯主张"台独",代表民进党的候选人陈水扁当选,在台湾执政了55年的国民党终于丧失政权.台湾当局将把台湾引向何方々有没有诚意改善并发展两岸关系?台湾政局的变化牵动着两岸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海内外普遍关注.民进党上台两岸关系持续紧张台湾新领导人和他所代表的民进党一贯主张台独".民进党在1991年就将所谓台湾独立建国"写入党纲.近10年来,台湾大多数民众反对"台独,不断有人提议并推动修改"台独党纲",加速民进党的转型,但党内"台独"势力声势强大,"台独党纲"始终未能更动.台湾新领导人当年也曾参与炮制"台独党纲".一贯主张"台湾是台湾,中国是中国",两岸是两个华人国家".在李登辉抛出"两国论"时,他曾声称要推动将"两国论人宪",并称两岸是"国与国的特殊关系等.但在选举期间,面对岛内大多数民众反对"台独"并要求和平,稳定与发展两岸关系的强烈呼声,这位领导人改称要走"新中问路线",如果当选"不会宣布台独,不会推动两国论人宪,不会推动决定统独的公民投票"等.当他以不足40o/o的票数当选后,也发表了一些"愿意"改善两岸关系的言论.重申四个"不会,还表示要检讨"僵硬的三通政策",要推进两岸"全面,建设性的对话和磋商".恢复汪辜会谈"等但是,他对祖国大陆提出的承认一个中国原则迟迟未作出全面整体的回应.而他的副手吕秀莲等"台独"分子一再鼓吹两岸是远亲近邻",台湾是主权独立的国家"等台独谬论,公然违背台湾民意,疯狂挑衅一个中国原则,蓄意破坏两岸关系.实质上是要继承李登辉的"两国论,要把两岸关系定位为两国关系.这不仅不能给两岸带来和平,反而是要挑起冲突,制造危机,破坏和平:改善两岸关系关键在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台湾领导人选举结束后,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3月18日发表声明指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地区领导人的选举及其结果,改变不了台湾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事实. 和平统一是以一个中国原则为前提的.任何形式的'台独'.都是绝对不允许的.对台湾新领导人我们将听其言观其行,对他将把两岸关系引向何方,拭目以待."l4时事资料手册z~10o年第3期I一——一壁壁塞!3月20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刚果共和国总统萨苏举行会谈时就台湾问题发表谈话说:"台湾地区的选举已经结束了.我们过去说过.现在仍然认为.台湾不管谁当权,我们都欢迎他来大陆谈,同时,我们也可以到台湾去.但是,对话谈判要有个基础,就是首先必须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在这个前提下,什么都可以谈."3月21日朱镕基总理在与刚果总统萨苏会谈时表示,江泽民主席的郑重声明"就是我们的底线.我们历来的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是我们绝对不能允许任何形式的台湾独立,绝对不会与任何主张台湾独立的政党和人士进行谈判."江泽民主席,朱镕基总理的讲话.以及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发表的声明阐述了对台湾新领导人的基本态度,核心是要听其言,观其行,看他要把两岸关系引到什么方向上,我们要求台湾新领导人不能只是做一些姿态,说一些软话,还要有行动.才能取信于人.最根本的,就是必须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只有在这个问题上作出整体的回应,而不是对个别问题的回应,两岸关系才有改善与发展的可能,两岸也才是什么都可以谈.我们要求台湾当局领导人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具有现实性与针对性.自从李登辉一步步滑向"台独"并最终提出两岸为"特殊国与国关系以来,我们与台湾当局的斗争就是统独斗争.在这场斗争中,是否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是焦点,也是两岸关系能否发展的根本依据.一个中国的原则不仅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法律的,国际的.历史上台湾从来是中国的一部分;现实和法律上台湾从1945年回归中国,一直是中国的一部分,两岸周内战而暂时分裂并不影响台湾的地位归属,台湾地区领导人的更替改变不了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地位;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坚持一个中国政第,承诺在一个中国的框架内处理与台湾的关系,"台独"在国际上没有空间.同时.台湾当局长期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大多数台湾同胞不接受"台独及两岸关系动荡的前景,希望稳定和发展两岸关系.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决反对"台独".台湾当局新领导人和民进党一贯主张"台独",不仅与中华民族利益背道而驰,与全中国人民的意愿背道而驰,也违背广大台湾人民的意愿,损害台湾人民的利益.台湾当局若真心宴意地要改善两岸关系,那么,是否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就是试金石.两岸关系要和平,要发展,都只能在一十中国的前提和基础上进行.否则,只要和平不统一,企图和平地走向分裂,走向"台独,必特导致两岸关系的破裂,导致兵戎相向,中国人民必将生命和鲜血扞卫国家主权和镄土完整,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谁捕"台独:,谁就没有好下场.回避模糊一个中国原则难以解决问题5月∞日,台湾新领导人正式上任并发表了就任讲话,这个讲话可以说是时事资料手册2000年第3期?l5?蔓篁童一童:在强大的内外压力下作出的,其中关于两岸关系方面的内容,受到海内外的关注.与他过去的言论相比,讲话在固有的立场和主张上均有相当的克制,但整体而言,几乎所有的海内外舆论都认为,在他柔软而模糊的语言背后,潜藏着对固有立场的坚持和对抗祖国大陆的弦外之音.他在接受一个中国原则这个关键问题上采取r回避,模糊的态度,把一个中国说成是未来"的"问题":始终不肯承认自己是中国人;虽然提到了不会宣布"台独,不会推动"两国论人宪",不会推动"统独公投",没有废除"国统纲领"与"国统会"的问题,但叉加上中共"无意对台动武"的前提条件.他的讲话表示对李登辉"最高的推崇与衷心的感念";大肆强调所谓民主",人权",迎合国际反华势力的偏爱和喜好,企图借此进一步与祖国大陆分庭抗礼;讲话有意强调台湾不同于祖国大陆的独立性,企业把台湾与祖国大陆割裂开来:称台湾为"福尔摩沙, 祖国,母亲",自己和台湾民众称为"台湾之子";颂扬台湾"奉土文化,称中华文化是"华人文化",井要"让立足台湾的本土文化与华人文化,世界文化自然接轨, 创造'文化台湾,世纪维新'的新格局".如此等等,显示出他仍旧不愿接受一个中国原则,不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仍旧在坚持台独"立场.因而他所谓的"善意和解"是缺乏诚意的针对台湾领导人的讲话,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受权发表声明指出,两岸同胞血脉相连,荣辱与共.我们同台湾分裂势力斗争的实质,绝不是要不要民主,实行哪种制度之争,而是要统一还是要分裂之争.我们有最大诚意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也有坚决阻止"台独"及一切分裂括动的坚定决心和必要准备.声明还重申,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进行对话与谈判,实现双方高层互访.在一个中国原则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当前,只要台湾当局明确承诺不搞两国论",明确承诺坚持海擤与台湾海基会1992年达成的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我们愿意授权海协与台湾方面授权的团体或人士接触对话.祖国大陆方面再次给予了台湾当局新的改善两岸关系的机会,何去何从,抉择权仍在台湾领导人的手中.如果真想谋求两岸关系的和平,稳定,改善和发展,理应摒弃分裂主张,走和平统一的光明大道.舍此没有第二条路可走.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地拖延下去,时机稍纵即逝,拖延没有出路.对台湾当局领导人,我们仍要听其言,观其行☆时事赉料手矗踟年第3期。
我对两岸关系的认识

我对两岸关系的认识(2009-05-01 12:24:17)▼标签:分类:以前写的,在此备忘两岸关系备忘杂谈我对武力解决问题执悲观态度作者: 菩堤老祖(2004-01-08 20:02:56.0)看了忍辱负重为哪般?中国大陆的战争准备! 一文以及回帖中一位老将军的观点:武统,分而治之一文,更加重了我对武力解决问题执悲观态度。
我说的悲观,不是说武统会因大陆打不赢而失败,而是说台海打不起来,这种维持现状的状况还会延续很长一段时间,理由如下:1、由于对国际形势和岛形势的误判,政府将解放改成了和平统一,现行政策又是不越红线就不打,这就使中国政府失去了武力解决问题的主动权。
因为在不正式宣布独立的情况下,中国政府用武力统一,就有点师出无名,而且会失信于国际社会,必然会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弹。
2、中国的军事准备越充分,公开独立的可能性就越小,不要说民众,其实台独分子心深处是害怕战争的,别看他嘴巴上喊得凶。
要不他为什么喊了几年就是不敢明目胆的独立,说穿了就是怕打。
为什么怕?就是忍辱负重为哪般?中国大陆的战争准备! 一文说的那些道理,你以为台独分子不知道吗?他们心里明白的很,不但他们心里明白,美国和日本人心里也同样明白。
所以----3、美国和日本一定会压制台独势力(至少是暂时压制),这从最近美国和日本相继表态反对公投就可以看出来。
无论是和平还是武力,两岸统一是迟早的事,这个我相信美国人日本人心里也很清楚,但由于维持现状可以达成他们的最大利益,所以他们是想让两岸问题拖下去的,拖一年是一年,拖十年是十年,拖一万年他们会连大牙都笑掉。
4、虽说政府还有一句话给人一丝希望----问题不能无限期拖下去----无限期是多久?政府没说。
不说有两种情况,一是还没有完全在军事准备好,二就是自己心里确实没底。
毕竟,下打仗的决定是需要一种大气魄和大勇气的,只有那些大英雄大豪杰才做得到。
可是,中国的历史往往是乱世出英雄,在治世里就算有这样的英雄豪杰也只能老死山林。
论海峡两岸统一 的条件

《台湾政治人物》期末考查试卷姓名:专业:学号:论海峡两岸统一的条件中国共产党为解决台湾问题经历了60年的努力,特别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七大,中国共产党在解决台湾问题上不仅始终坚持了“—个中国”的原则,而且在具体思路和方法上越来越灵活、务实,在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途径和方法上更突出“和平发展”这一重要思想。
和平发展是最终现和平统一的最佳手段和路径,也是两岸关系最现实的选择,它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不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为基准,而是以对等、尊重、互利、“和而不同“的新境界来认知和推进和平统一的决心和信心。
按照‘一国两制’实现国家统一的构想和实践,是中华民族政治智慧的伟大创造。
”这是中国共产党在解决台湾问题上首次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创造性和历史性突破。
由生了重大变化:中美建立外交关系,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美国自1949年以来,第一次“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
“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这为解决台湾问题,在方针策略上调整转变提供了重要的外部环境。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经济建设上来。
与此同时,于中国共产党的率先倡导,主动提出新政策新主张,同时,台湾当局领导人积极顺应时势,加之两岸同胞的不懈努力,终于促使两岸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1987年lO月14日,中国国民党做出了开放台湾同胞回大陆探亲的决定,从此,结束了两岸同胞长达38年的隔绝状态。
中国政府坚持“和平统一”的方针,是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一向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相一致的。
在台湾这个国内问题的解决上,中国政府同样遵循这一原则,旨在促进地区的稳定,进而为世界和平贡献力量。
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就是要避免因两岸关系的恶化甚至发生战争而延误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中国之所以能够提出并坚持“和平统一”的方针,主要在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出现了有利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各种条件。
和平统一需要两岸民意支持参与

和平统一需要两岸民意支持参与作为两岸关系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和平统一意味着对台湾和中国大陆之间的政治关系进行协商和解决。
然而,和平统一不仅仅是两岸政府之间的决策,还需要考虑到两岸民众的意见和支持。
本文将探讨为什么和平统一需要两岸民意的支持参与,并强调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尊重和听取两岸人民的声音。
首先,和平统一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两岸民众的共同繁荣和幸福。
无论是台湾还是中国大陆,其包括的群体都非常庞大,拥有各自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利益。
为了让两岸民众能够积极参与和支持和平统一,有必要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利益的平衡和公正。
这就要求两岸政府在决策中要综合考虑到两岸民众的需要和关切,并且通过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来实现这一目标。
其次,和平统一需要两岸民意的参与是为了确保民主原则的发挥作用。
台湾是一个民主社会,而中国大陆也在一定程度上尊重民主原则。
因此,在和平统一的进程中,两岸政府需要充分尊重两岸民众的意见和选择,并通过合理的程序来实现共同决策。
这可以通过举行公平、开放的民意调查、组织公众讨论和座谈会来实现。
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保障两岸民众对和平统一进程的参与和监督,增强其可接受性和可持续性。
第三,和平统一需要两岸民意的支持参与是为了减少社会冲突和不稳定因素。
和平统一意味着两岸关系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之下,分歧和矛盾不可避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确保两岸民众能够了解并认同彼此的意见和观点。
只有通过与民众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才能寻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和共识。
这样做可以减少两岸民众之间的误解和误读,提高彼此的互信和理解,从而减少冲突的可能性。
最后,和平统一需要两岸民意支持参与是为了确保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两岸关系的稳定对于台海地区的和平与繁荣至关重要。
而这种稳定需要建立在两岸民众的共识和信任之上。
只有两岸民众真正参与和支持和平统一进程,才能够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
此外,两岸民众的参与还可以促进两岸关系的深化和互利合作,进一步推动两岸经济的发展和民众的福祉。
台湾问题 Microsoft Word 文档 (2)

台湾问题
一:台湾与祖国未来发展的趋势及理由:
趋势:中国必将实现统一大业。
理由: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海峡两岸交流与沟通日益密切,为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创造了条件。
3.实现祖国统一是包括港澳和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祖国大陆全体同胞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4.任何阻碍和噢互爱祖国统一大业的行为必将遭到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
全体中国人民和海外华人华侨的坚决反对。
二:海峡两岸统一的利弊因素:利: 1.中国改革开放,综合国力增强地位提高。
2.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想适用于解决台湾问题 3.海峡两岸自打破隔绝状态以来交往日益密切,增强民族凝聚力。
4汪辜会谈使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5包括海峡两岸同胞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强烈要求祖国实现完全统一。
6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定从法律上保证了国家的统一。
弊:1台独势力故意制造分裂。
2中美关系对台湾问题有重要影响。
台湾问题与祖国统一

台湾问题在大环境的影响下,总是成为我们的关注。
它是政府媒体舆论的一个焦点,是我们的领土,但是却不受我们管束。
美国时不时地要在这个事情上做些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伤害我们感情的事情。
台湾内部,民进党等台独势力,由于历史的原因,不顾现实,加上有些人为自己的利益记,扛起台独大旗,触动我们统一的神经。
现在的台湾问题牵涉到几个方面:一、除了台湾以外的中国领土上的中国人,尤其是我国政府的动作和人民的观点为主。
我国政府的动作时很明显的,坚决捍卫。
当然,限于实力,在对待美国与台湾关系上,比如美对台军售上,实际上出不了什么能够制衡的牌,否则美台军售也就不会有了。
当然,现在大陆的实力强了,牌也多了,话语权也强了,因此这点是在有利的方面发展。
二,想通过台湾制衡大陆的国家。
现在最典型的是美国和印度。
美国在与台湾经济合作和对台军售上是一贯的,但是这些动作给两岸,尤其是台湾带来不了什么太多的直接的可以看得见的实惠,所以它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是远远比不上两岸交流的。
三,台独势力。
民进党掌权的时代刚刚过去,台独势力就已经大不如前了。
阿扁并没有真心实意地发展态度,而是尽可能地为自己A钱,阿扁的贪腐对民进党对台独势力的打击是严重得,从这点上说,阿扁是个人物。
现在的民进党,由于拒绝打大陆牌,而且台独是它的根基,注定它也不能打大陆牌。
找不到着力点。
现在,两岸的主流已经变为合作共赢,而且是不可阻挡地发展,台湾岛内,没有任何势力有能力去阻止这个趋势了。
在选举制的台湾,民进党的势力注定会越来越失势。
以陈菊来讲,现在的举动实在是称不上高明。
可能是有长远打算吧,可能是想扛起台独的大旗,做台独的元帅,但是她要想整合党内势力不太可能,虽然此举能够给她贴上深绿的标签,但是本土意识将会越来越不是最重要的政治追求了,而且两岸交流,大陆也不损本土意识,所以她的作为只能是没有着力点后的愚蠢行为。
陈菊行销大陆之后,大陆客客气气,她认为为了争取绿营,大陆的反应可能只是表面上的或者是比较轻微的,她太看重自己了,殊不知,现在的情势是,在蓝营和工商界已经和大陆合作的情况下,对付绿营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两岸走向和平统
一的条件
浅析两岸走向和平统一的条件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是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的三大历史任务之一,“一国两制”,和平统一台湾是当前我们国家所面对的十分紧迫的问题。
和平统一是最好的方式,但它需要一定的条件。
当前海峡两岸大陆比台湾强大,但没有压倒性的绝对优势,若将双方力量放到国际大格局中看,即美国、日本可能的反对或干涉,大陆的优势就更少了。
大陆民众支持和平统一是肯定的,但台湾的主流民意基本上是维护现状,支持现在统一和现在独立的都是少数,这主要是台湾当局去中国化和妖魔化宣传大陆造成的。
因此,和平统一在台湾缺少主流民意的支持,和平统一的可能性也比较少。
两岸不具备和平统一的条件,我们就要创造和平统一条件。
一、加速发展,把台湾的综合实力拉下更大距离。
发展是根本,是硬道理,离开了发展,我们将一事无成,国内的问题解决不不了,无法统一,只有被统一,发展要坚持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在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军事建设等各方面都取得均衡的、可持续的、健康的、稳定的、快速的进步,在科技、文化、军事、经济、民生、外交等方面全面超越台湾,对其形成压倒性优势,到那时候,两岸统一就水到渠成了。
所谓功夫在诗外,统一问题也是这样,只有国家发展了,国家强盛、人民富裕、将士用命、人心思统,统一也就容易了。
二、合纵连横,制约美日等国对台湾的狼子野心。
勿庸直言,台湾问题是美国、日本等国家的超级提款机,美国总统一句反对台湾独立,就让我们感恩泣涕,一些国家一句台湾是中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就让我们感动不已,大把
大把的钱财就送了出去,送了钱还要谢谢他的理解和支持。
台湾就是更是这样了,谁承认他是个国家,简单就可以给他当爸,叫啥做啥。
台湾是中国的软胁、致命的死穴。
中国有死穴,美日也有死穴可以利用,必须很好地利用,以此反制它在台湾问题上的挑衅和阴谋。
美国的死穴在中东,美国在乎全球利益,核心是对中东的控制,特别是伊拉克,必须采取适当而必要的方式支持反美武装,使美国自顾不睱。
日本的软肋就是它的本身,不论它经济如何发达,军事如何强大,它都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没有足够的原料,没有足够的市场,没有必要的战略纵深和抗打击能力,因此,根本没有必要害怕日本的干涉,日本的发达必须建立在和平的大环境下,它引起战火就会轮回到其原始状态。
加强大国间的合纵连横,最大限度地抑制美日对台湾的干涉。
三、扶弱抑强,吸纳台湾上层人士支持统一大业。
台湾地区实行多党制,在台湾民进党当局的操纵下,台湾的族群关系、省籍关系、政党关系以及民众与政府、南方与北方的关系都十分紧张,这应当有很多可以利用的地方,要充实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搞好统战工作。
统一战线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革命制胜的法宝,要争取台湾有爱国情操的上层人士、高级将领和政治家、甚至政客投身国家的统一大业,据媒体报道,有70%以上的军人不赞成独立,这就是最宝贵的统战对象。
一是以国家民族利益感动他们,二是真心地重用为国家统一作出过贡献的人士。
让为解放台湾作出过杰出贡献的台湾将领出任国家高级官员或国家领导人,如人大副委员长、政协副主席、副总理、军委副主席及部委正职等级别都可以,现阶段则要注重培养并且挖一批台湾地区杰出人才到大陆委以重任,以便统一实现台人治台。
四、恩威并施,争取台湾主流民意支持国家统一。
一味地迁就或打压台湾都不是办法,还是应当恩威并用,经济上优惠优待要给,也要在适当时候给予强力打压,要让从对比中懂得统一的好处,改变其主流民意,使支持统一成为台湾共识。
比如,近二十年来的经济政策都是单向对台湾优惠,每年台湾从大陆顺差数百亿美元,这让台湾有种错觉,就是不统一,保持现状,这种优惠就能永远保持下去,一旦统一了,大陆就不会对台单向优惠了,因此造成了保持现状的主流民意。
如果在严重台湾冲撞大陆政策底线时,立即封杀台湾产品,切断两岸经贸往来,使不能拿从大陆赚到的钱来对抗大陆。
我们会有一些损失,但严厉的政策措施以及由此带来的严重政治态势,必对台湾经济造成巨大的冲击,使其股市暴跌,企业破产,工人失业……让其认识分裂的严重性。
出现这种情况,台湾人只会骂冲撞大陆政策的人,而不会怎样骂中央政府的,经过几次优惠、制裁的对比,相信台湾人才会切身体会到两岸和平统一的好处,分裂独立的坏处,形成支持统一的主流民意,否则它体会不到,总以为大陆还要依赖它,只知迁就它。
五、富国强军,建立强大的军事力量。
一支特别强大的军事力量是保持国威最重要最坚实的基础,是震慑外国干涉势力最可靠最有效的办法。
一是稳健发展核战略力量。
作为中国这样相对弱小的国家,对美日强敌唯一有效的手段就是国家强大的核威慑力量,因此极有必要建立具有超强威慑力的核武器库,维持这样一个核武器库是中国保证自身安全、维护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的必要条件,也是解放台湾必须的战略后盾,没有这样一个核武器库最好不要对台湾发动致命的一击,只适宜封锁与适度打击。
二是全力发展军事开发力量,提升国防能力。
发展军事力量必须大力发展军事产业,提升研发新式、先进武器系
统的能力。
国防能力关键点不在于现有的武器装备质量,而在于开发与制造武器的能力。
要把军事工业当一种产业来做,首先要千方百计地推动武器出口,用中国的武器武装世界,务必借台湾问题发展军事产业,在世界军火市场占一席之地;其次要自主发展高精尖武器,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推动国民经济发展而不是影响国民经济发展。
发展军事力量必须走精兵之路,增强海上军事力量,发展空中力量,改革地面力量,走科技强军道路,扬长避短,有所为有所不为。
只要做到了经济快速发展,台湾主流民意改变,并保持稳定的内外环境,强大的军事能力,和平统一大的条件就基本具备了,若能抓住历史机会和一些偶然因素,就完全有可能和平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