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 第1课时 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 导体的电阻
2018年高中物理选修3-1课件:第2章 第6节 第1课时 导体电阻的影响因素的探究
系? 答案:设表面正方形的边长为 a,厚度为 h,则导体的电阻 R=ρ
a
= ,可以看
ah h
出导体的电阻与表面正方形的边长无关,所以两个导体的电阻相等.
自主检测
1.(多选)关于导体的电阻及电阻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D )
A.由 R=ρ l 知,导体的电阻与长度 l、电阻率ρ成正比,与横截面积 S 成反比 S
【思考与讨论1】 请同学们用“控制变量法”制定探究步骤.先让学生 展示自己制定如何探究的方案,再请学生评价哪个方案优越.通过比较学 生设计的方案,让学生充分发表见解. 学生:(1)在导体材料、横截面积相同的情况下,研究导体电阻与导体长 度的关系;(2)在导体材料、长度相同的情况下,研究导体电阻与导体横 截面积的关系;(3)在导体横截面积、长度相同的情况下,研究导体的电 阻与导体材料的关系. 【思考与讨论2】 实验中收集实验数据非常重要,请同学们设计表格来 记录实验数据.先让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表格,再请学生评价哪个表格直 观,有利于记录实验数据. 学生:(1)研究导体电阻与导体长度的关系:
长度(mm)
电压(V)
电流(A)
电阻(Ω)
L1 L2
(2)研究导体电阻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
直径(mm)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平均 值
横截 面积 (m2)
电压 (V)
电流 (A)
电阻 (Ω)
L2 L3
(3)研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材料的关系:
材料
L3(镍铬丝) L4(铜丝)
电压(V)
电流(A)
电阻(Ω)
解析:A 的密度比 B 的大,质量相同,所以根据公式 V= m 可得 B 的体积大,
根据公式 V=lS 可得 B 的横截面积大;根据公式 R=ρ电阻率 l ,由于 A 的横截 S
导体的电阻教学设计
第6节导体的电阻【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导体的电阻定律,能写出表达式并进行有关计算。
(2)理解电阻率的物理意义,并了解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1)经历决定导体电阻因素的实验探究过程,体验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的思维方法。
(2)通过对决定导体电阻因素的理论分析,体会实验探究和逻辑推理两种研究方法有机结合。
(3)学习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发展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实验探究等学习活动,发展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未知的激情。
(2)经历实验探究与理论推导两个过程,领略科学研究的双重性。
(3)通过介绍电阻率跟温度变化有关,体验物理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联系。
【重点】电阻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难点】电阻率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
【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学习,经讨论、交流进行实验探究;教师积极引导和评价,过程中体现师生互动【教学用具】电压表,电流表,电池,滑动变阻器,电阻丝(材料、长度、面积各不相同若干根),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知识回顾1. 欧姆定律的内容?2.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有什么关系?问题:1.若将欧姆定律表达式变形为R=U/I,能否说明R与U成正比,与I成反比?2.导体的电阻与什么因素有关系?学生回忆前面学习的的内容:1. I=U/R2.串联电路:I总= I1= I2 = I3= ……U总= U1+U2+U3+……R总= R1+R2+R3+……并联电路:I总= I1+I2+I3+……U = U1 = U2 = U3= ……1/R总=1 / R1+1/ R2+1/ R3+……学生思考回答:这种说法不正确二、导入新课观察图片,讨论并猜想: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有哪些?学生观察图片进行猜想:可能与长度,粗细(横截面积),构成导体的材料等因素有关。
结论:探究二:导体电阻R与导体横截面积S的关系理论探究:实验探究:实验电路图数据处理:结论:次数 1 2 3UISS-1R分组讨论进行实验,借鉴探究一的方法,对导体和横截面积的关系用理论来探究,用实验来验证。
2.6导体的电阻
第二章恒定电流第6节导体的电阻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学习目标:1.经历决定导体电阻的因素的探究过程,体验运用控制变量研究物理问题的思维方法。
体会实验探究和推理都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
2.深化对电阻的认识,了解导体的电阻规律,能用电阻的计算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3.理解电阻率的物理意义,并了解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
通过对不同材料电阻率的介绍,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和安全用电的意识。
学习重点电阻定律的得出学习难点电阻率的概念自主学习一、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问题:1. 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有哪些?(课本56页)2. 如何测量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课本56页)3.画出实验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电路图,并分析如何探究?4.如何通过逻辑推理来探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⑴分析导体电阻与它的长度的关系⑵研究导体电阻与它的横截面积的关系二、导体的电阻1.公式: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及单位选取:2.公式的语言表述:问题:⑴完成课本58页“思考与讨论”⑵电阻温度计的原理是什么?⑶电阻率的定义及物理意义①定义:在常温下(20℃时),某种材料制成的长1米、横截面积是1平方毫米的导线的电阻,叫做这种材料的电阻率。
②物理意义:表示各种物质电阻特性的物理量。
③公式:④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单位选取:⑤电阻率和温度的关系及应用(1)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可用于制造电阻温度计.(2)有些合金如锰铜、镍铜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可用来制作标准电阻.⑶半导体热敏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自我检测:完成《状元之路》随堂验收29——30页合作探究完成《状元之路》课时作业与单元测评1.第1、2、3、——(A)4、6、7、9——(B)2.第5、8、10、11——(C)。
电阻定律教学设计(璧山 高飞)
《导体的电阻》教学设计璧山中学高飞一、教材分析《导体的电阻》是人教版物理选修3-1第二章《恒定电流》的第6节内容。
学生已学完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知识,电阻的串联、并联及其应用,故本节通过“学生实验:探究决定导体电阻的因素”来探讨电阻定律,重点突出探究过程。
在初中时学生只知道定性结论,故本节内容属于发展和提高的范畴,也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
本节内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贯彻新课程理念的机会,即提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经历过程、体验方法。
因此在教学中要突出实验探究过程,让学生参与并从中体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通过初中物理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影响电阻的因素,知道电阻和这些因素之间的定性关系。
但学生对伏安法测电阻、电路的设计与选择、动手连线、数据处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故学生要在短时间内完成较精确的探究有一定的难度。
三、设计思路基于以上原因,同时参阅多种版本的内容编排,本节课重点放在让学生探究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上,根据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采取了来源于教材但创新教材的设计思想,将教材中横截面积和长度的测量淡化,基于“在同一电路中比较多个电阻的定量关系”来设计本节课,在教材电路图基础上优化出“串联电路比较电压”的电路图,学生再去开展分组探究实验,研究电阻R 与导体的长度l、横截面积S、导体材料的关系并得出规律,得到它们的定量关系。
在学生探究实验中,对学生实验探究的方法、思路加以引导,提供探究记录的表格,引导学生小组内分工协作,小组之间相互交流,最后完成探究过程。
对电阻率概念的形成和理解,侧重于物理意义方面,以讲述为主,借助课本上数据的比较,进行演示实验来演示电阻率和温度的关系,使抽象概念形象化。
半导体、绝缘体、超导体部分内容则采取课后自学。
本节课将教学活动分为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三个板块,设置学生活动。
以定性研究为引入,以发掘学生思维为主线,共同总结出“串联电路比较电压”的方法,不断推动教学的开展,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
【金版教程】2014年高中物理 第二章《第6节 导体的电阻》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1
[解析]
电阻率反映材料导电强弱,只与材料及温度有
l 关,与导线的长度l和横截面积无关,故A错、B对.由R=ρ S 知 ρ大,R不一定大,故C错.有些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 化的影响,可用来制成标准电阻,故D正确.
[答案] BD
考点二
电阻与电阻率的区别、联系
电阻R大,那么导电性能是否一定差呢?
答案:AD
解析:导体的电阻率由材料本身的性质决定,并随温度的 变化而变化,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有关.与导体两端 的电压及导体中的电流无关,A对,B、C错,电阻率反映材料 的导电性能,电阻率常与温度有关,并存在超导现象,绝对零 度只能接近,不可能达到,D对.
4.
如图所示,P为一块半圆形薄电阻合金片,先将它按图
C.一根导线长度变为原来的一半,横截面积不变,则导 线的电阻变为原来的二分之一,但电阻率不变 D.电阻率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好坏的物理量,电阻率越 大的材料的导电性能越好
[思路点拨]
解答该题应把握以下两点:
l U (1)R=ρS、R= I 与电阻的关系; (2)电阻率的影响因素.
[规范解答]
对该题逐项进行分析如下:
01课前自主学习
一、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 1. 探究与导体电阻有关的因素 (1)电阻丝横截面积的测量:把电阻丝紧密地缠绕在一个圆 柱形物体上(如铅笔),用刻度尺测出多匝电阻丝的 宽度 L,数 L d 2 d = S = π 出圈数n,根据 , n ,计算出电阻丝的直径,由 2 计算出电阻丝的横截面积.
答案:AD
解析:电阻率与材料、温度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有的 随温度升高而变大,有的反之,铂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 AD正确.
2. [2014· 包头高二检测]两根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均匀电阻丝 A、B串联在电路中,A的长度为L,直径为d;B的长度为2L, 直径为2d,那么通电后在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之比为( A.QA∶QB=1∶2 B. QA∶QB=2∶1 C.QA∶QB=1∶1 D.QA∶QB=4∶1 )
人教版 物理选修3-1第二章第六节 导体的电阻Resistance
R=0
课堂训练
1、一段均匀导线对折两次后并联在一起 测得其电阻为0.5 Ω, ,测得其电阻为0.5 Ω,导线原来的电阻 多大? 多大?若把这根导线的一半均匀拉长为 三倍,另一半不变, 三倍,另一半不变,其电阻是原来的多 少倍? 少倍?
8Ω
5倍
2、同一半圆形金属片,如图所示,从不同方 同一半圆形金属片,如图所示, 向测量其电阻 是否相等? (1)Ra、Rb是否相等? (2)如果不等 如果不等, 谁大? (2)如果不等,Ra、Rb谁大? Ra、Rb比值是多少? 比值是多少? (1)不等 (a)又短又“ (a)又短又“胖”,(b)又长又“瘦”,∴Ra < Rb 又短又 (b)又长又“ 又长又 (a)为两 为两R (2)若1/4圆形金属片电阻为R0,则(a)为两R0 1/4圆形金属片电阻为R 圆形金属片电阻为 并联, /2;(b)为两电阻串联 为两电阻串联, 并联,Ra = R0 /2;(b)为两电阻串联,Rb =2 R0, 所以Ra :Rb=1:4
l R∝与 是与l、 无关的常数 无关的常数! 注意:k是与 、S无关的常数!
理论探究 3.实验探究导体的电阻 与材料的关系 实验探究导体的电阻R与材料的关系 实验探究导体的电阻
取相同长度、横截面积、不同材料的导体进行实验 相同长度、横截面积、不同材料的导体进行实验 (探究不同材料的比例常数k)。 探究不同材料的比例常数 )。
l R=k S
结论: 结论:
k是由导体材料决定 是由导体材料决定 是由导体材料 无关! 与l、S无关! 、 无关
实验电路图
三、电阻定律
1.内容:同种材料的导体,其电阻R与它的长 .内容:同种材料的导体,其电阻 与它的长 成正比,与它的横截面积S成反比; 度l成正比,与它的横截面积 成反比;导体 电阻与构成它的材料有关。 材料有关 电阻与构成它的材料有关。 2.决定式 决定式: 决定式
选修3-1第二章 第6节 导体的电阻
导体的电阻
1.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与导体的 横截面积 长度 材料 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
2.电阻定律:同种材料的导体,其电阻 R 与它的长度 l 成 反比 ________ ,与它的横截面积 S 成________ ;导体的电阻还与 正比
l ρ 材料 ________有关.表达式 R=________,式中ρ是比例系数,它与 S
【例 2】金属铂的电阻值对温度的高低非常“敏感”,所 以可以利用铂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性质制成铂电阻温度计,选 项中的 I-U 图象能表示金属铂电阻情况的图象是( )
解析:铂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C 选项正确.
答案:C
题后反思:(1)某一导体电阻的变化与电阻率的变化规律一
致,所以可从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上判定电阻率的变化.
到直径为原来的一半,那么该导线的电阻率和电阻分别变为
( ) A.4ρ和 4R C.16ρ和 16R B.ρ和 4R D.ρ和 16R
解析: 导体的电阻率反映材料的导电性能,温度一定时电
阻率是不变的.导线拉长后,直径变为原来的一半,则横截面
1 积变为原来的 ,因总体积不变,长度变为原来的4倍,由电阻 4
电阻与电阻率 1.电阻 R 是描述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由导 体本身的长度、横截面积与电阻率决定,与外界因素无关;温
度一定、粗细均匀的金属导体其电阻的大小遵循电阻定律 R=
l ρ . S
2.电阻率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好坏的物理量.各种材料的 电阻率在数值上等于用该材料制成的长度为 1 m、横截面积为 1
【例 1】关于导体电阻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材料制成的导线,长度和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大 B.铜导线一定比铝截面积相同,电阻就
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选修3-1课件:_第二章第6节导体的电阻
二、导体的电阻 【情境思考】 导线上电阻与电阻率、长度和横截面积的关系? 提示:R=ρ l
S
1.内容:同种材料的导体,其电阻R与它的长度l成_正__比__,与它的横截面积S成
_反__比__;导体电阻还与构成它的材料有关。
2.公式:R=
l S
。
3.符号意义:l表示导体沿电流方向的长度,S表示垂直于电流方向的横截面积,
5.电阻率 (1)物理意义:ρ反映了材料_导__电__性__能__的好坏。电阻率越小,_导__电__性__能__越好。 (2)单位:国际单位——欧姆·米,符号是Ω·m。 (3)决定因素:电阻率ρ由材料自身的特性和温度决定。纯金属的电阻率较小, 合金的电阻率较大。
【易错辨析】 (1)由R= U 可知,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 比。 (I× ) (2)电阻率ρ与导体的长度l和横截面积S有关。 ( × )
A.R1>R2 B.R1<R2 C.R1=R2 D.无法确定
【解析】选C。设正方形导体表面的边长为a,厚度为d,材料的电阻率为ρ,根据
电阻定律得R= l a ,可见正方形导体的电阻的阻值只与材料的电阻率
S ad d
及厚度有关,与导体的其他尺寸无关,C正确。
2.当电路中的电流超过熔丝的熔断电流时,熔丝就会熔断。由于种种原因,熔丝 的横截面积略有差别,那么,熔丝熔断的可能性较大的是 ( ) A.同时熔断 B.可能是横截面积大的地方,也可能是横截面积小的地方 C.横截面积大的地方 D.横截面积小的地方 【解析】选D。通过熔丝的电流相同,根据焦耳定律Q=I2Rt和电阻定律R=ρL 可
4
4
S
阻变为原来的16倍;金属的电阻率由材料本身决定,不随形状的变化而变化。故
第6节 导体的电阻
10.如图7所示,P是一个表面镶有很薄电热膜的长陶瓷管,其长度为L,直 径为D,镀膜的厚度为d。管两端有导电金属箍M、N。现把它接入电路中, 测得它两端电压为U,通过它的电流为I。则金属膜的电阻为多少?镀膜材 料的电阻率为多少?
答案 U UπDd I IL
第二章 恒定电流
⑥超导现象: 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电阻消失。
1911年,荷兰莱顿大学的卡末 林—昂内斯意外地发现,将汞冷 却到-268.98℃时,汞的电阻突然 消失;后来他又发现许多金属和
合金都具有与上述汞相类似的低 温下失去电阻的特性,由于它的 特殊导电性能,卡末林—昂内斯 称之为超导态。卡茂林由于他的 这一发现获得了1913年诺贝尔奖。
电阻和电阻率的区别和联系
[精典示例]
[例 3] 关于导体的电阻及电阻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做导体的电阻,因此,只有导体 有电流通过时,才具有电阻
B.由 R=UI 可知,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 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C.将一根导线一分为二,则半根导线的电阻和电阻率都是原 来的二分之一 D.某些金属、合金和化合物的电阻率随温度降低会突然减小 为零
时,灯泡将( B )
图1 A.变暗 B.变亮 C.亮度不变 D.可能烧坏灯泡
4.如图 2 所示为均匀的长方形薄片合金电阻板 abcd,ab 边长为 L1,ad 边长为 L2。
当端点Ⅰ、Ⅱ或Ⅲ、Ⅳ接入电路时,导体的电阻分别为 R1、R2,则 R1∶R2 为( C )
A.L1∶L2 C.L21∶L22
A与B接入电路或将C与D接入电路中时电阻之比RAB∶RCD为( D )
A.1∶4 B.1∶2 C.2∶1 D.4∶1
11.7《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教学设计
七、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一、核心素养:通过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使学生掌握控制变量法这一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通过学习超导的一些特点以及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责任。
二、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知道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即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研究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从提出问题开始、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细致的操作收集证据、经过分析总结出结论、然后交流和评估研究结果。
在引课时,通过演示前后两次灯泡亮度的不同使学生在进一步理解电阻概念的基础上认识到还可以通过比较灯泡的亮暗程度来判断电阻的大小,为后面学生的探究活动做了铺垫。
有意降低了实验设计的难度,使学生在设计实验时将重点放在控制变量法的设计上。
学生在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进行猜想时,长度与材料,横截面积根据提示容易想到,而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很难想到,因此由教师通过上节课的知识“温度变化是绝缘体可以变成导体”的实验图进行提示,这种引导也为后面学生验证“温度对电阻的影响”时,怎样选择器材做了一点暗示。
关于验证猜想的材料的选择,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发现“粗细不同的2B铅笔芯”与“粗细相同的铅笔芯与铜芯”以及“灯丝完好的日光灯芯”作实验研究对象,实验效果非常显著,而且材料很容易收集。
所以本节课提供这些材料让学生进行探究,通过显著的实验现象能使学生通过感性的认识更好的掌握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为了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实验的目的,让学生在实验时以完成填空的形式填写简单的实验报告相关内容。
学生在进行实验时,难免存在一些不规范的操作或不太理解的现象,实验结束时,通过教师设计的“交流讨论”的两个问题,让学生相互交流,培养他们在以后的实验中知道如何注意一些细节以及怎样分析问题的能力,然后通过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本节课探究方法与探究结果的掌握情况。
导体的电阻
第6课时导体的电阻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以探究决定电阻的因素为载体,提供了实验探究和理论探究两种方案,体现了实验探究和理论探究都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两者结合,可以让学生体验实验的魅力和逻辑的力量.教材中的探究方案二,通过理论探究得到导体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后,再用实验研究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解决了实际教学中找不到“材料不同,粗细相同的导线”的困难.提供不同的实验方案,这是新教材从必修开始就做的努力,第二个方案中的逻辑分析则表明科学探究并不仅局限于做实验.探究过程及对电阻定律的理解是教学重点.课标解读1. 经历决定导体电阻的因素的探究过程,体验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的思维方法.体会实验探究和逻辑推理都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2. 深化对电阻的认识,了解电阻定律,能用电阻定律来进行有关计算.3. 理解电阻率的物理意义,并了解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通过对不同材料电阻率的介绍,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和安全用电的意识.导学过程问题法导入新课→实验探究影响电阻的因素→结合已有知识理论探究影响电阻的因素→电阻定律→电阻率及其与温度的关系→巩固训练.温故知新1. 对电阻的测量:可以通过测出电阻两端电压和电阻中的电流,电压和电流的比值就是电阻,这种方法称为伏安法.2. 导体的电阻与构成导体的材料、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新知梳理1. 探究实验:探究导体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材料三个因素的定量关系(1)探究方案一(实验法)①控制变量法:在长度、横截面积、材料这三个因素中,保持其中________不变,探究第三个因素和电阻的关系.②实验结论: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成________,与横截面积成________,还与材料有关.(2)探究方案二(逻辑推理法)①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可以推出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成________.②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可以推出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成________.③根据以上两结论,写出R=ρlS,ρ是与l、S无关的常量,表示________,猜想ρ与材料有关.④验证:选择不同________的导体,测出R、l、S,算出上式中的比例系数ρ,可以看出导体电阻与导体________的关系.2. 电阻定律(1)内容:同种材料的导体,其电阻R与它的长度l成________,与它的横截面积S成________,还与构成导体的材料ρ有关.(2)公式:________.(3)电阻率:上式中的ρ是比例系数.它与导体的材料有关,是表征材料________的物理量,在l、S一定的条件下,ρ越大,导体的电阻R________,ρ的单位是________.(4)电阻率与材料的关系:①电阻率是反映材料导电能力强弱的物理量.②纯金属的电阻率________,合金的电阻率________.③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电阻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规律制成的.④有些合金的电阻率________影响,常用来制作标准电阻.小试身手1. 一根阻值为R的均匀电阻丝,长为l,横截面积为S,设温度不变,在下列情况下其电阻值不变是()A. 当l不变,S增大一倍时B. 当l和S都缩为原来的12倍时C. 当S不变,l增大一倍时D. 当l和横截面的半径都增大一倍时2. 关于电阻率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电阻率ρ与导体的长度l和横截面积S有关B. 电阻率大的导体电阻也一定大C. 导体材料的电阻率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 电阻率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由材料本身决定且与温度有关3. 一根粗细均匀的金属丝,横截面的直径是d,电阻是R,把它拉成直径是d10的均匀铜丝后,它们的电阻变为多大?探究讨论公式R=UI与R=ρlS都可以计算导体的电阻,两式有何区别?公式R=UI是导体电阻的定义式,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电阻的计算和测量的方法,但导体的电阻R与两端电压U及电流I无关,是由导体本身决定的.R=ρlS指出了电阻R的决定关系,导体的电阻取决于材料的电阻率,导体的长度及导体的横截面积.讲练大课堂一、电阻定律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长度成正比,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还跟材料有关.R=ρlS为导体电阻大小的决定式,表明导体电阻由导体本身因素(电阻率ρ、长度l、横截面积S)决定,与其他因素无关.由此要更加明确电阻的定义式R=UI与U、I无关这一点.使我们对比值定义法确定物理量有了更好更深刻的认识.例1把两根同种材料的电阻丝分别接在两个电路中.甲电阻丝长为l,直径为d;乙电阻丝长为2l,直径为2d.要使两电阻丝消耗的功率相等,加在两电阻丝上的电压比应满足()A.U甲U乙=1 B.U甲U乙=22 C.U甲U乙= 2 D.U甲U乙=2点拨本题是电功率、欧姆定律、电阻定律的综合运用,但不考虑温度影响时用电器的电阻是不变的.反馈平台1. 如图所示,分别把一个长方体铜柱的ab端、cd端、ef端接入电路时,计算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各是多大.(设电阻率为ρ铜)二、电阻率1. 物理意义:反映了材料导电性能的好坏,电阻率越小,导电性能越好.2. 计算:由R=ρlS得ρ=RSl,可见,只要知道导体的电阻R,横截面积S,长度l,即可求出制作所用材料的电阻率.ρ=RSl是实验测定电阻率的依据.3. 电阻率与温度有关,金属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还有些材料的电阻率不受温度影响可制作标准电阻;还有些材料,当降到一定温度时,其电阻率会变成零这是超导现象.例2一圈粗细均匀的导线长1 200 m,在两端点A、B间加上恒定电压时,测得通过导线的电流为0.5 A,如剪去BC段,在AC两端加同样电压时,通过导线的电流变为0.6 A,则剪去的BC段多长?点拨由于电压恒定,根据欧姆定律可以计算出导线AB和AC段的电阻比,再根据电阻定律算出长度比,即得剪去的导线长度.反馈平台2. 金属铂的电阻值对温度的高低非常“敏感”,所以可以利用铂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性质制成铂电阻温度计,下图的I-U图象中能表示金属铂电阻情况的图象是()三、滑动变阻器的连接和使用1. 原理:利用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来改变电阻.2. 构造:如图甲所示,是滑动变阻器的实物图,AB是一根金属杆,其电阻可视为零.CD是电阻率较大、长度较长的电阻丝,P是滑片,线圈每匝之间是彼此绝缘的,变阻器上有两条发光的“线”,是绝缘漆被刮掉的部分,能将AB杆与电阻丝连通.若将CD直接接入电路中,电阻是整个电阻丝的电阻,是一个定值,滑动变阻器就起不到改变电阻的作用.3. 连接方法:要使滑动变阻器起限流作用时,正确的连接方法是接A与D或B与C或A与C或B与D,即“一上一下”.如接A与D,如图乙所示,连入电路的电阻就是DP部分,当将P滑向C端时,电阻变大.要使滑动变阻器起分压作用时,要将CD全部接入电路,另外再选择A或B与负载相连后与PC或PD部分并联,如图丙所示,滑动P到不同位置,负载R x与不同长度、不同阻值的电阻器并联,得到不同的电压.例3如图所示,A、B、C、D是滑线变阻器的4个接线柱.现把此变阻器串联接入电路中,并要求滑片P向接线柱C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减小,则接入电路的接线柱可能是()A. A和BB. A和CC. B和CD. B和D点拨此题关键要弄清滑动P时,接入电路的电阻线是变长了,还是变短了.反馈平台3. 如图所示是插头式电阻箱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阻箱的铜塞拔出的越多,接入电路的电阻越大B. 电阻箱连入电路时应拔出一些铜塞,以免造成短路C. 此电阻箱能得到的最大阻值为10 ΩD. 要想使电阻箱的电阻为8 Ω,应拔出的铜塞是3和5误区警示电阻率、电阻是不同的两个物理概念,不能混淆.电阻率的大小由导体和温度决定,跟导体长度l和横截面积S无关,不能根据ρ=RSl,错误地认为电阻率跟导体的横截面积S成正比,跟导体长度l成反比.【例】关于电阻率的正确说法是()A. 电阻率ρ与导体长度l和横截面积S有关B. 电阻率表征了材料的导电能力的强弱,由导体的材料决定,且与温度有关C. 电阻率大的导体,电阻一定很大D. 有些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可用来制成电阻温度计错解AC.对电阻和电阻率不加区分.剖析电阻率由构成导体的材料决定,与导体形状无关,电阻与电阻率、导体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正解 B同步测试【基础巩固轻松过关】1. 关于金属导体的电阻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电阻率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B. 电阻率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无关C. 电阻率与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无关D. 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电阻率仅与导体的材料特性有关2. 有一灯泡标有“220 V100 W”,关于其阻值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电压为零时,电阻为零,电阻率为零B. 电压为220 V时,电阻为484 ΩC. 电压为零或220 V时,电阻均为484 ΩD. 若灯丝烧断后重新搭上,其电阻增大,电阻率减小3. 一段长为a,宽为b、高为c(a>b>c)导体,将其中的两个对立面接入电路时,最大阻值为R,则最小阻值为()A.c2a2R B.c2ab R C.a2bc R D. R4. 如图所示,均匀的长方形薄片合金阻板a、b、c、d、ab边为L1,ad边为L2,当端点1、2或3、4接入电路时,R12∶R34等于()A. L1∶L2B. L2∶L1C. 1∶1D. L21∶L225. 一根电阻丝长20 m,截面积为0.2 mm2,两端加上15 V电压时,通过的电流为0.3 A,这根电阻丝的电阻率为________Ω·m.【考题试练锋芒初显】6. (2010·烟台测试)小明家的电炉丝烧断后,小明把断处重新接上使用,与没烧坏前相比()A. 烧开同样的水,用时一样长B. 由Q=U2R t可知用时变短,因R变小C. 由Q=I2Rt可知用时变长,因R变小D. 由Q=I2Rt可知用时变长,因R增大7. 导体中的电流是这样产生的:当在一根长度为L,横截面积为S,单位体积内自由电荷数为n的均匀导体两端加上电压U,导体中出现一个匀强电场,导体内的自由电子(-e)受匀强电场的电场力作用而加速,同时由于与做无规则运动的阳离子碰撞而受到阻碍,这样边反复碰撞边向前移动,可以认为阻碍电子运动的阻力大小与电子移动的平均速率v成正比,即可以认为阻力大小为k v(k为常数),当电子所受电场力与阻力大小相等时,导体中形成了恒定电流,则该导体的电阻是( )A. kL e 2nSB. kS e 2nLC.k e 2nLSD. kL enS 8. (2010·杭州测试)为了测定液体的电阻率,工业上用一种称为“电导仪”的仪器.其中一个关键部件如图所示,A 、B 是两片面积为1 cm 2的正方形铂片,间距为d =1 cm ,把它们浸没在待测液体中,若通过两根引线加一定的电压U =6 V ,测出电流I =1μA ,这种液体的电阻率为多少?9. (改编题)A 、B 两地相距40 km ,从A 到B 两条输电线的总电阻为800 Ω,若在A 、B 之间的某处C 两条线发生短路,为查明短路地点,在A 处接上电源,测得A 处两端电压为10 V ,导线中电流为40 mA.求短路处距A 多远?10. (2010·济南测试)一卷粗细均匀的圆形铝线,电阻为2.9 Ω,质量为10.8 kg ,求这卷铝线的长度和半径.(已知铝的电阻率为ρ1=2.9×10-8Ω·m ,铝的密度ρ2=2.7×103 kg/m 3)第6课时 导体的电阻答案温故知新1. (1) ①两个因素 ②正比 反比 (2) ①正比 ②反比 ③电阻率 ④材料 材料2. (1)正比 反比(2)R =ρlS(3) 性质 越大Ω·m (4) ②小 大③增大 温度计 ④几乎不受温度小试身手1.答案 B 2.答案 D 3.答案 10 000 R例1解析 据电阻定律R =ρl S 得,R 甲=ρl π⎝⎛⎭⎫d 22=ρ4l πd 2;R 乙=ρ2l π⎝⎛⎭⎫2d 22=ρ2lπd 2.由电功率公式P =U 2R ,又因为 P 甲=P 乙,可得 ⎝⎛⎭⎪⎫U 甲U 乙2=R 甲R 乙=2,故U 甲U 乙= 2.答案 C反馈平台1.解析 根据电阻定律R =ρlS 可求解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当接入点不同时,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是不一样的.可得R ab =ρ铜l mn ;R cd =ρ铜m ln ;R ef =ρ铜nlm .例2解析 设整个导线AB 的电阻为R 1,其中AC 段的电阻为R 2,根据欧姆定律:U =I 1R 1=I 2R 2,可得R 2R 1=0.50.6=56.再由电阻定律,导线的电阻与其长度成正比,所以AC 段导线长:l 2=R 2R 1l 1=56×1 200m =1 000 m .由此可知,剪去的导线BC 段的长度为x =l 1-l 2=200 m. 反馈平台2.答案 C例3解析 当滑片P 向左滑动时,电路中电流减小,则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大,即连接BC 端或BD端.答案 CD反馈平台3.答案 AB同步测试1.答案 CD2.答案 B3.解析 根据电阻定律,将横截面积最小,相距最远的对立面接入电路时电阻最大.由题意可知,以b 、c 为邻边的横截面积最小,两个对立面相邻最远,电阻R =ρabc .将横截面积最大相距最近的对立面接入电路时电阻最小,由题设可知,以a 、b 为邻边的横截面积最大,两个对立面相距最近,电阻为R ′=ρcab,两式相比可知选项A 正确.答案 A4.解析 设厚度为d ,由电阻定律:R 12=ρ·L 1L 2d ,R 34=ρ·L 2L 1d.所以R 12∶R 34=L 21∶L 22,D 正确.答案 D 5.解析 由R =U I =ρL S,代入数据即可.答案 5×10-76.答案 B7.答案 A8.解析 电解液的电阻R =UI ,而间距d 就是电流流过的长度,即导体长度.铂片面积是导体横截面积,这样,由电阻定律R =ρlS即可计算出液体的电阻率.由欧姆定律得R =U I =61×10-6Ω=6×106Ω.由电阻定律R =ρl S得ρ=RS l =6×106×1×10-41×10-2Ω·m =6×104Ω·m.答案 6.4×104 Ω·m 9.解析 画出如图所示的示意图,A 、B 两地相距l 1=40 km ,原输电线总长为2l 1=80 km ,电阻R 1=800 Ω,设短路处C 距A 端为l 2,其间输电线总电阻为R 2.则R 2=U I =1040×10-3Ω=250 Ω.由电阻定律R 1R 2=2l 12l 2,所以有l 2=R 2R 1l 1=12.5 km.答案 12.5 km10.解析 由R =ρ1l S ,体积V =m ρ2,横截面积S =V l ,整理得R =ρ1ρ2l 2m ,由此可解得l =632.5 m ,再由S =πr 2得r =S π=m πlρ2=1.4×10-3 m.答案 632.5 m 1.4×10-3 m。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简单电路
第六节 探究——影响电阻 探究 影响电阻 大小的因素
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一、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 、 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 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 2、绝缘体 、 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一、导体和绝缘体
4.探究导体的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探究导体的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电阻 的关系
第十一章 简单电路
第六节
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探究
1、现象: 、现象: 加热后,导体温度升高, 加热后,导体温度升高,电流表示 数变小,灯泡变暗。 数变小,灯泡变暗。 2、说明: 、说明: 金属导体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金属导体温度越高,电阻越大,温 度越低,电阻越小。 度越低,电阻越小。 3、结论: 、结论: 导体的电阻和温度有关。(大多数 导体的电阻和温度有关。(大多数 。( 导体,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导体,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1.探究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 探究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 电阻 的关系 你 会 选 择 哪 两 根 导 体 做 实 验 ?
第十一章 简单电路
第六节
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探究
不变量:材料、 不变量:材料、长度
2.探究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 探究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
第十一章 简单电路
第六节
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探究
不变量:材料、 不变量:材料、横截面积
3.探究导体的电阻与长度的关系。 探究导体的电阻与长度的关系。
变量: 变量:长度
电流表 电阻大 导线 长度 材料 横截面积 小 示数 B C 长 短 相 同 相 同 小 大 大 小
《电阻》说课稿
《电阻》说课稿《电阻》说课稿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电阻》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电阻》说课稿1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本节《电阻》是初中物理第二册第六章第三节《电阻》第一节,电阻编排在学生学习了电流以及电流表使用方法之后,它既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系统性。
通过本节课学习,主要使学生掌握电阻的概念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同时也为学习下一节滑动变阻器打下基础。
电阻是导体的重要电学性质,理解这一概念的初步含义及其决定因素,与理解电流和电压的概念一样,是后续学习的必要基础。
本课时的特点十分重视探究方法教育,重视科学探究的过程。
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体验实验方法、学习方法,了解什么是电阻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教学内容的编排是根据提出的问题,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和对实验现象分析、处理得到相应的结论。
2、教学重点和难点新课标中要求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
本节课的重点为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而难点是电阻概念的建立。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及本节的教材特点,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阻及单位2、知道影响电阻的因素 3、知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与自主学习的方法 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通过实验来研究一个量随几个量变化的关系;学习通过实验总结物理规律的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半导体和超导体以及它们在现代科学技术着的应用,开阔视野 2、让学生建立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服务于人类的意识三、说教法采用教师引导、启发,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师生共同分析计论,总结出电阻的概念和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具体教法包括:提问法、类比法、分组讨论法、实验法、读书自学法等。
高中物理精品课件:第二章第6节导体的电阻——内外接法和限流分压接法
误差分析 电流表外接法
电压表示数 UV U R即IV RV IR Rx
V
电流表示数 IA IR IV IR
R测
UV IA
<
R真
UR IR
A Rx
A表不准,V表分流。
测量值偏小,适于测量小阻值电阻
说明:误差来源于电压表的分流,分流越小,误 差越小.所以该电路适合测量小电阻,即Rx RV
误差分析 电流表内接法 电压表示数 UV U R U A U R 电流表示数 IA IR
图中变阻器起分压作用
E
s
待测电阻Rx的电压可调范围
0~E
待测电阻Rx的电流可调范围
0~ E Rx
分压式电路的特点:
1.电压
到电源电动势,调节范
围较大. 但电路结构较为复杂.
2.电能损耗较大.
一、限流和分压电路的选取
限流式
分压式
Rx
Rx
电压可调范围
E s AR B
Rx E ~ E Rx R
电流可调范围
说 (1)要求电压从零开始连续变化; 明 (2)电路允许的最大电流很小;
(3)滑动变阻器的电阻远小于待测电阻。
二、电流表的内外接法--- 电流表
电流表接在电压表两接线柱外侧,
通常叫“外接法”
V
A R
电流表接在电压表两接线柱内侧,
通常叫“内接法”
V
A R
因为电流表、电压表分别有分压、分流作用, 因此两种方法测量电阻都有误差.
EE ~
Rx R Rx
电能损耗
较小
AR B
E
s
0~E
E 0~
Rx
较大
串、并联 关系不同
(新)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公开课(教案)
七、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知识与技能1.知道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种类、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2.了解导体电阻受温度的影响、超导体的一些特点以及超导现象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开展可能带来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进一步体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多个因素问题的方法。
2.学会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解决新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实验探究中,学习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2.通过了解物理学知识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开展的影响,培养正确的科学价值观。
教学重点知道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确认电阻是导体自身的性质,知道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有无电压、电流均无关。
教具准备电流表,电源,导线假设干,开关,小灯泡,长度及横截面积相同的铜丝、铁丝、镍铬合金丝,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镍铬合金丝,长度不同、横截面积相同的镍铬合金丝等。
新课引入从生活中观察,会发现常见的导线多是铜芯或铝芯,而很少用铁芯;有的导线芯比较粗;不同规格的灯泡,有的灯丝粗些,有的灯丝细些等。
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小组猜想交流:因为电阻不同。
教师提问:那电阻的影响因素又有哪些呢?知识点一常温下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1.提出问题: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引导学生提出猜想。
2.猜想:小组讨论、交流,提出猜想: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等有关。
3.制定方案:(1)如何判断导体的大小。
小组讨论后答复:可观察灯泡亮度或电流表的示数。
(2)列出所需的器材,画出电路图。
器材:导线,电流表,开关,电源,长度和粗细都相同的铜丝和镍铬合金丝各一根,粗细相同但长度为原来一半的镍铬合金丝一根,长度相同但横截面积为原来2倍的镍铬合金丝一根。
(3)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步骤(控制变量法)。
学生讨论后设计实验步骤:①把两根材料不同,粗细、长度相同的电阻丝接入电路。
②把两根材料、粗细相同,长度不同的电阻丝接入电路。
第二章 第6节 第1课时 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 导体的电阻
5S 故 D 正确,A、B、C 错误.
3.给装在玻璃管内的水银柱加一电压,则通过水银柱的电流 为 0.1 A,若将这些水银倒入一个内径为前者 2 倍的玻璃管内, 接在同一电压上,通过水银柱的电流为多少?
解析:设水银柱在两种情况下的电阻分别为 R1、R2,对应 的长度、横截面积分别为 l1、l2、S1、S2,
★要点二 电阻和电阻率的区别和联系
|要点归纳|
电阻率与电阻的区别与联系
物理量 比较内容
电阻率 ρ
电阻 R
物理意义
电阻率是反映材料 电阻是反映导体对电流 导电性能的物理量 的阻碍性能的物理量
由 导 体 的 材 料 和 温 由导体的材料、长度、横
度决定,它与导体的 截面积共同来决定,一般
决定因素 长 度 和 导 体 的 横 截 地说,不同的导体有不同
解析:选 BC 电阻率是材料本身的一种电学特性,与导体 的长度、横截面积无关,D 错误;金属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升 高而增大,B 正确;合金的电阻率比纯金属的电阻率大,电阻 率大表明材料的导电性能差,不能表明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一定 大,因为电阻才是反映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而电阻 除跟电阻率有关外,还跟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有关,所以 A 错误,C 正确.
则有 R1=ρSl11,R2=ρSl22, 两种情况下水银的体积相同, l1S1=l2S2,S1=πd22,S2=π22d2,S2=4S1,l1=4l2.
解得 R2=1R61 由欧姆定律:U=I1R1=I2R2, 解得 I2=IR1R21=0.1×16 A=1.6 A. 答案:1.6 A
3.电阻率 (1)物理意义:反映了材料导电性能的好坏,电阻率越 11 小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节导体的电阻第1课时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导体的电阻◆学习目标定位1.通过对决定导体电阻的因素的探究过程,体验运用控制变量研究物理问题的思维方法.体会实验探究和逻辑推理都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2.深化对电阻的认识,了解电阻定律,能用电阻定律来进行有关计算.3.理解电阻率的物理意义,并了解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通过对不同材料电阻率的介绍,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和安全用电的意识.一、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1.实验探究控制变量法:在长度、横截面积、材料三个因素中,b、c、d与a分别有一个因素不同(1)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在横截面积、材料相同的条件下,导体的电阻与其长度成正比.(2)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在长度、材料相同的条件下,导体的电阻与其横截面积成反比. (3)导体电阻和材料的关系在长度、横截面积相同的条件下,不同材料的导体的电阻不同,表明导体的电阻与材料有关.二、导体的电阻1.电阻的定义式:R =UI .导体的阻值与两端的电压和流过的电流无关. 2.电阻定律(1)内容:同种材料的导体,其电阻与它的长度成正比,与它的横截面积成反比,导体的电阻还与构成它的材料有关.(2)决定式:R =ρlS . 3.电阻率(1)公式:ρ=R Sl .ρ与导体长度l 、横截面积S 无关,是导体材料本身的性质,由其材料决定,且与温度有关.(2)物理意义:反映导体的导电性能,是表征材料性质的物理量. (3)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①金属: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②半导体: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③锰铜合金、镍铜合金:几乎不受温度的影响.要点1|电阻率的理解1.物理意义:电阻率ρ是一个反映导体导电性能的物理量,是导体材料本身的属性,与导体的形状、大小无关.2.大小:ρ=RSl,各种材料的电阻率在数值上等于用该材料制成的长度为1 m、横截面积为1 m2的导体的电阻.(1)不能根据ρ=RSl错误地认为电阻率跟导体的横截面积S成正比,跟导体长度l成反比.(2)某种材料的电阻率大,不能说它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一定大.这是因为电阻率大的材料制成的电阻可以是一个小电阻,这完全可由电阻的l、S决定.(3)各种材料都有各自的电阻率,各种金属中银的电阻率最小,其次是铜、铝,合金的电阻率大于组成它的任何一种纯金属的电阻率.3.单位:欧·米(Ω·m).4.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1)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可用于制作电阻温度计.(2)半导体和电解质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半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较大,可用于制作热敏电阻.(3)有些合金如锰铜、镍铜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可用来制作标准电阻.(4)有些物质当温度降低到绝对零度附近时,电阻率突然减小到零——这种现象叫超导现象.能够发生超导现象的物体叫超导体.材料由正常状态转变为超导状态的温度叫超导材料的临界温度T C.金属材料的电阻率有以下特点:一般而言,纯金属的电阻率小,合金的电阻率大;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有的金属电阻率随温度变化而显著变化,有的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的影响.根据以上的信息,判断下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连接电路用的导线一般用合金来制作B.电炉、电阻器的电阻丝一般用合金来制作C.电阻温度计一般用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影响的合金来制作D.标准电阻一般用电阻率随温度变化而显著变化的金属材料制作【解析】电阻率是用来表示各种物质电阻特性的物理量.电阻率ρ不仅和导体的材料有关,还和导体的温度有关.纯金属的电阻率小,连接电路用的导线一般用纯金属来制作,A 选项错误;合金的电阻率大,电炉、电阻器的电阻丝一般用合金来制作,B 选项正确;有的金属电阻率随温度变化而显著变化,电阻温度计一般用纯金属来制作,C 选项错误;有的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的影响,故标准电阻一般用合金材料制作,D 选项错误.【答案】 B电阻率与电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电阻率与材料和温度有关,而导体电阻R =ρlS 既与材料有关,还与l 、S 有关,ρ大,R 不一定大,ρ小,R 不一定小.下列关于电阻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电阻率只是一个比例常数,与任何其他因素无关B .电阻率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好坏,所以与材料有关C .电阻率与导体的温度有关D .电阻率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为欧·米解析:电阻率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好坏,与材料有关,A 选项错误,B 选项正确;电阻率与温度有关,C 选项正确;根据电阻定律R =ρl S ,解得ρ=RSl ,电阻率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为欧·米,D 选项正确.答案:A要点2|电阻定律的理解与应用1.电阻定律的理解(1)电阻定律反映了导体的电阻由导体自身决定,只与导体的材料、导体的长度和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2)表达式中的l是沿电流方向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是垂直电流方向的横截面.如图所示,一块长方形铜块,若通以电流I1,则长度为a,横截面积为bc;若通以电流I2,则长度为b,横截面积为ac.2.R=UI与R=ρlS的区别与联系(1)原理:利用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改变电阻.(2)在电路中的使用方法结构简图如图所示,要使滑动变阻器起限流作用,正确的连接是接A与D或C,B与C 或D,即“一上一下”;要使滑动变阻器起到分压作用,要将AB全部接入电路,另外再选择A与C或D及B与C或D与负载相连,当滑片P移动时,负载将与AP间或BP间的不同长度的电阻丝并联,从而得到不同的电压.(1)导体的电阻由ρ、l 、S 共同决定,在同一段导体的拉伸或压缩形变中,导体的横截面积、长度都变,但总体积不变,电阻率不变.(2)公式R =ρlS 适用于温度一定、粗细均匀的金属导体或截面积相同且浓度均匀的电解液.(2018·济南一中模拟)一段粗细均匀的电阻丝,横截面直径为d ,电阻为R ,现把它拉成横截面直径为d10的均匀细丝,它的电阻变为( )A .100RB .1 000RC .10 000R D.R10 000【解析】 横截面直径为d 电阻丝拉制成直径为d10的均匀细丝后,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1100,而电阻丝的体积不变,则长度变为原来的100倍,根据电阻定律R =ρL S 可知,R ′=ρL ′S ′=10 000R ,C 选项正确,A 、B 、D 选项错误.【答案】 C电阻定律的应用技巧:应用电阻定律解题,一般电阻率ρ不变,理解l、S的意义是关键,若导体的长度拉伸为原来的n倍,因导体的体积不变,横截面积必减为原来的1n,然后由电阻定律知电阻变为原来的n2倍;若导体压缩为原来的1n(相当于对折为等长的n根),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n倍,长度变为原来的1n,然后由电阻定律知电阻变为原来的1n2倍.(2018·新泰、泰安联考)一根粗细均匀的电阻丝阻值为R,若温度不变,则下列情况中其电阻仍为R的是()A.长度和横截面半径都增大一倍时B.长度不变、横截面积增大一倍时C.横截面积不变、长度增大一倍时D.长度和横截面积都缩小一半时解析:根据电阻定律R=ρLS可知,横截面半径增大一倍时,横截面积增大为原来的4倍,电阻变为原来的一半,A选项错误;长度不变、横截面积增大一倍,则电阻减小一半,B选项错误;横截面积不变、长度增大一倍,则电阻变为原来的2倍,C选项错误;长度和横截面积都缩小一半时,电阻不变,D选项正确.答案:D要点3|电阻定律和欧姆定律的综合应用相距11 km的A、B两地用两根导线连接,由于受到暴风雨的影响,在某处一根树枝压在两根导线上造成故障.为查明故障地点,先在A处加12 V的电压,在B处测得为10 V;再在B处加上12 V电压,在A处测得为4 V,问导线中的故障离A处多远?【解析】 在A 处加12 V 电压时,等效电路如图1所示.设树枝的电阻为R ,A 与故障点间单根导线的电阻为R A ,B 与故障点间单根导线的电阻为R B ,则U 2=U 12R A +R R ,解得R A =110R .同理,B 处加12 V 电压时,等效电路如图2所示.U 2′=U 1′2R B +R R ,解得R B =R ,故R A =110R B ,设故障地点离A 处x km ,则由电阻定律得R A =ρx S ,R B =ρ11-x S ,两式相比R A R B =x 11-x =110,解得x =1 km.【答案】 1 km电阻定律与欧姆定律相结合的问题在生产、生活、科技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解决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R =ρlS 中各量的含义和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关系;其次,要根据题意建立起相应的物理模型,再运用有关的规律进行求解.用电器离电源的距离为l ,线路上的电流为I ,为使在线路上的电压降不超过U ,已知输电线的电阻率为ρ.那么输电线的横截面积的最小值是( )A .ρl R B.2Ul IρC.U ρlID.2ρlI U解析:根据电阻定律得,R =ρ2l S ,由欧姆定律得,R =U I ,联立解得S =2ρlIU ,D 选项正确.答案:D1.如图所示,长方体铜柱长a =15 cm ,宽b =5 cm ,高c =3 cm ,当将A 与B 接入电压为U 的电路中时,电流强度为1 A ,若将C 与D 接入电压为U 的电路中,则电流为( )A .9 AB .2 A C.12 A D.14A解析:当将A 与B 接入电压为U 的电路中时,铜导线的电阻R AB =UI =U ,根据电阻定律可知,铜导线的电阻率ρ=bcU a .当C 与D 接入电路时,铜导线的电阻R CD =ρb ca =b 2a 2U =U9,根据欧姆定律可知,I =UR CD=9 A ,A 选项正确.答案:A2.某个由导电介质制成的电阻截面如图所示.导电介质的电阻率为ρ,制成内、外半径分别为a 和b 的半球壳层形状(图中阴影部分),被嵌入导电介质的半径为a 、电阻不计的球形电极的球心为一个引出电极,在导电介质的外层球壳上镀上一层电阻不计的金属膜成为另外一个电极.设该电阻的阻值为R ,下面给出R 的四个表达式中只有一个是合理的,试判断合理的表达式为( )A .R =ρ(b +a )2πabB .R =ρ(b -a )2πabC .R =ρab2π(b -a )D .R =ρab2π(b +a )解析:先根据等式左右两边的单位是否相同,判断是否合理,再将b =a 代入分析是否合理.A 选项中等式左边的单位是Ω,右边的单位是Ω,单位是合理的.将b =a 代入得到R ≠0,因为电阻是很薄的一层,电阻应该很小,等式不合理,A 选项错误;B 选项中,等式左边的单位是Ω,右边的单位是Ω,单位是合理的.将b =a 代入得到R =0,根据上面分析是合理的,B 选项正确;C 选项中,等式左边的单位是Ω,右边的单位是Ω·m 2,左右两边单位不同,则此式不合理,C 选项错误;D 选项中,等式左边的单位是Ω,右边的单位是Ω·m 2,左右两边单位不同,则此式不合理,D 选项错误.答案:B3.如图所示,电阻R 1=6 kΩ,R 2=4 kΩ,两内阻不同的电压表V 1和V 2接在电路中的读数都是35 V ,如果将它们的位置对调,其中V 1的读数变为30 V ,而V 2的读数变为40 V ,则V 1、V 2的内阻分别是( )11 A .3 kΩ,2.4 kΩB .2.4 kΩ,3 kΩC .3 kΩ,2 kΩD .2 kΩ,3 kΩ解析:分析电路图可知,电压表V 1测R 1的电压,电压表V 2测R 2的电压时,两电压表示数相同则电阻相等,R 1R V 1R 1+R V 1=R 2R V 2R 2+R V 2,位置交换,电压表V 1测R 2的电压,电压表V 2测R 1的电压,R 2R V 1R 2+R V 1=34×R 1R V 2R 1+R V 2,代入数据,联立解得R V 1=2.4 kΩ,R V 2=3 kΩ ,B 选项正确.答案:B4.AB 两地相距40 km ,从A 到B 两条输电线的总电阻为800 Ω,若AB 之间的某处C 两条线路发生短路,为查明短路地点,在A 处接上电源,测得A 处两端的电压为10 V ,导线中电流为40 mA.求短路处距离A 多远?解析:根据题意,画出如图所示的电路,AB 两地相距l 1=40 km ,原输电线总长2l 1=80 km ,电阻R 1=800 Ω.设短路处C 距A 处l 2,其间输电线总电阻为R 2,则R 2=U I =1040×10-3Ω=250 Ω, 由R =ρl S 得R 1R 2=2l 12l 2,l 2=R 2R 1l 1=12.5 km ,即C 处距A 处12.5 km. 答案:12.5 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