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个人介绍

合集下载

对唐代诗人李白的介绍

对唐代诗人李白的介绍

对唐代诗人李白的介绍李白,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

生平1. 李白于唐朝贞观十三年(701年)出生于今陕西省凤翔县。

2. 少年时李白喜爱读书,但常常独自一人游荡于京城洛阳。

3. 九岁开始学习诗词,后受到张旭、王绩等名士的启发,开始发展自己的独特风格。

4. 李白热爱自然,喜欢漫步山间和水边,这些经历成为他后来创作的源泉。

5. 李白曾担任官员,但因性格不合而多次被贬,最后流落到江南。

诗歌风格1. 李白擅长豪放派诗歌创作,他创作的诗歌大胆、奔放,富于想象和情感的表达。

2. 李白的诗歌描写自然、描绘景色、叙述历史,也表达人民的愿望和思想。

3. 李白的诗歌往往有着宽阔的胸怀,对于人生和世事有着深刻的思考和体悟。

4. 李白的诗歌有着独特的意象和情感表达,他深刻的洞悉和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和审美情趣。

代表作品1.《将进酒》:这首诗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他的豪放不羁、倡斥权贵等思想。

2.《庐山谣》:李白写下了他游历庐山时的感受,描绘了庐山的美丽景色。

3.《夜泊牛渚怀古》:李白在牛渚夜游,沉浸在湖光山色的美景中,怀古咏史。

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在黄鹤楼上,为好友孟浩然送行,诗中融入了自己的惆怅和离愁。

影响1. 李白的诗歌被后人广泛传颂,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之一。

2. 李白的诗歌创作风格影响了后来的诗人,如苏轼、辛弃疾等都受到了李白的影响。

3. 李白诗歌所表达的超脱、豪迈、狂放等精神与中国文化传统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对于中国诗歌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4. 李白的诗歌经过了数百年的沉淀和发展,将其所传递的文化精神不断传承下去,承载着中国文学的精神财富。

李白为永王写的十首诗

李白为永王写的十首诗

李白为永王写的十首诗摘要:一、前言二、李白简介三、永王背景介绍四、十首诗的内容概述1.登金陵凤凰台2.夜泊牛渚怀古3.赠孟浩然4.将进酒5.月下独酌6.庐山谣7.夜泊牛渚怀古8.金陵酒肆留别9.登金陵凤凰台10.夜泊牛渚怀古五、诗作的艺术价值及影响六、结语正文:一、前言李白,我国古代著名的诗人,以豪放、奔放的个性和卓越的诗才被誉为“诗仙”。

他的作品丰富多样,既有豪放的山水诗,又有婉约的抒情诗。

在李白的诗歌创作中,他曾为永王写过十首诗,这些诗作在当时以及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李白简介李白(701 年-762 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

他出生在碎叶城(今吉尔吉斯共和国境内),后来随父亲迁至剑南道绵州。

李白少年时期曾寓居江南,广泛涉猎并积累了丰富的知识。

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著称,擅长山水田园、叙事抒怀等各种诗体,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

三、永王背景介绍永王,名李璘,字子瑛,唐朝宗室,唐玄宗李隆基的第十六子。

永王在唐朝历史上曾发动一次规模较大的叛乱,史称“永王之乱”。

这场叛乱发生在唐肃宗至德年间(756 年-757 年),永王企图争夺皇位,但在一年多的战斗后被政府军平定。

四、十首诗的内容概述在李白为永王所写的十首诗中,既有描绘壮丽河山的山水诗,又有表现忧国忧民情怀的作品。

以下是这十首诗的内容概述:1.登金陵凤凰台:描绘了金陵凤凰台的壮丽景色,抒发了作者对永王英勇事迹的赞美之情。

2.夜泊牛渚怀古:表现了作者在牛渚泊船时对古人的缅怀之情,同时对永王的英勇形象进行了赞美。

3.赠孟浩然:以送别孟浩然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永王治下的太平盛世的向往。

4.将进酒:以酒为引子,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同时对永王英勇事迹进行了赞美。

5.月下独酌:通过月下独酌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永王治下的太平盛世的向往。

6.庐山谣:以庐山的美丽景色为背景,表现了作者对永王的敬仰之情。

李白生平成就介绍讲解

李白生平成就介绍讲解
李白
▪ 生平概述 ▪ 史书传记 ▪ 详细生平 ▪ 李白诗歌 ▪ 李白个性 ▪ 李白真迹 ▪ 作品名句 ▪ 同名人物
目录
生平概述
▪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 人”(贺知章评李白,李白亦自诩)。汉族,祖籍陇西成纪(现甘肃省静宁 县),一说生于中亚西域的碎叶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以东的 托克马克市附近),4岁迁居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这种说法 以郭沫若为代表)。一说生于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 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诗风格豪放飘 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 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 歌的新高峰。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唐 朝文宗御封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为“三绝”。李白的剑术 在唐朝可排第二(在裴旻之下),但是,如果李白弃文从武,专心研究剑术, 相信是不会亚于裴旻的。与李商隐、李贺三人并称唐代“三李”。李白在年 轻的时候是一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士(这与他的三大思想之一的侠士 思想有关),《野史》上有若干关于这方面的记载。
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
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
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
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
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沮之。白益傲放,
最后连天子也被惊动了。
史书传记
▪ 《新唐书·卷202·李白传》

李白的简介资料

李白的简介资料

李白的简介资料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下面就是整理的李白的简介资料,一起来看一下吧。

李白简介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中国唐朝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汉族,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南),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

逝世于安徽当涂县。

其父李客,夫人有许氏、刘氏等四位,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

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公元762年病卒,享年61岁。

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介绍李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贺知章称为“诗仙”,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

诗风雄奇豪放。

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且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李白祖籍陇西成纪(现甘肃省秦安县叶堡乡),公元701年2月28日(武后长安元年夏历正月十六)生于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

另一种说法是其父从中原被贬中亚西域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所生,4岁再迁回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

其父李客,生平事迹不详。

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他的一生,绝大部分都在漫游中度过,游历了大半个中国。

二十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应山(今湖北省广水市)。

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拜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理想。

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

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省济宁市)。

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

李白不愿应试做官,希望依靠自身才华,通过他人举荐走向仕途,但一直未得人赏识。

诗人李白和孟浩然资料介绍

诗人李白和孟浩然资料介绍

诗人李白和孟浩然资料介绍
1、李白。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中国唐朝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汉族,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南),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

逝世于安徽当涂县。

其父李客,夫人有许氏、刘氏等四位,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

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公元762年病卒,享年61岁。

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2、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

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

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

孟浩然的诗歌绝大部分为五言律诗,题材大多关于山水田园和隐逸、旅行等内容。

他与王维、李白、张九龄交好,继陶渊明、谢灵运、谢朓之后,开盛唐山水诗之先声。

知名诗作有《秋登万山寄张五》、《过故人庄》、《春晓》等篇。

孟浩然的诗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

现通行的《孟浩然集》收诗263首,但其中有他人作品。

李白对孟浩然极为崇拜,曾作数诗赠年长自己十二岁的孟浩然,最著名的一首是《赠孟浩然》。

李白的生平介绍PPT

李白的生平介绍PPT



三、揭露现实,抨击时政 这是李白对社会的愤怒抗争,是他叛逆精 神的重要体现。他反对玄宗好大喜功,穷 兵黩武,揭露将非其人,致使百姓士卒白 白送死,由于玄宗的骄纵,宦官权势炙手 可热……通过对政事朝纲的分析,并到幽 燕的实地观察,李白以诗人的敏感,洞幽 烛微,在当时诗人中他和杜甫最早揭示祸 乱将作。“安史之乱”爆发,他的爱国热 情因此升华,摆脱了用藏出处的矛盾。他 的反抗性格和叛逆精神具有深刻的爱国内 涵,并富于社会意义和时代特征。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2月28日),字太白,号青 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 诗人。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 (712年更名为昌明县,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祖 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南)。其父李客, 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1130篇, 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梁园吟 》、《将 进酒》、《金樽清酒斗十千 》《静夜诗》等诗篇,有 《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 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一生傲岸苦不谐,恩疏媒劳志多乖。 严陵高揖汉天子,何必长剑拄颐事玉 阶。达亦不足贵,究亦不足悲。韩信 羞将绛灌比,祢衡耻逐屠沽儿。君不 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在!君不见 裴尚书,土坟三尺蒿棘居!年早欲五 湖去,见此弥将钟鼎疏。


四、赞美大自然,反映诗人对祖国的热爱 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这位伟大的漂 泊者用他的双脚和诗笔丰富了大唐的山水,他的大 笔横扫,狂飙突进,于是,洞庭烟波、赤壁风云、 蜀道猿啼、浩荡江河,全都一下子飞扬起来。在 诗中,诗人灵动飞扬,豪气纵横,像天上的云气; 他神游八极,自由驰骋,像原野上的奔驰的骏马。 在诗里,诗人一扫世俗的尘埃,完全恢复了他仙 人的姿态:上穷碧落下黄泉。他的浪漫、癫狂、 爱恨情仇,寂寞与痛苦、梦与醒,他的豪气义气, 他的漂泊,全都达于极端。

李白介绍

李白介绍

李白-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别称:李十二、李翰林、李供奉、李拾遗、诗仙一句话李白:剑侠诗仙带酒游,生死浪漫最风流寻仙访道,把酒舞剑,问月成诗,诗仙李白,放荡不羁,浪漫风流李白生平作文素材青少年时期1.701年,李白出生,抓周抓到《诗经》。

2.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故事3.五岁诵六甲(小学识字课本),十岁观百家4.生长在道教氛围浓厚的洞天福地,所谓“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司马承祯曾赞誉李白“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

”中年时期1.十五好剑术,剑术自通达。

《全唐诗》李白诗中“剑”字共出现了107次2.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足迹遍及祖国大江南北,诗名传遍天下3.由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交口称赞,被玄宗召见进宫,玄宗“以七宝床赐食于前,亲手调羹”。

玄宗询问当世事务,李白对答如流。

玄宗大为赞赏,随即令李白供奉翰林,职务是给皇上写诗文娱乐,陪侍皇帝左右。

4.曾令高力士脱靴,杨贵妃研磨,因而遭受排挤,失意游走。

5李杜相识晚年时期1.安史之乱爆发后,曾跟随永王李璘做幕僚。

永王兵败后李白受到牵连入狱,被流放夜郎。

途中恰逢皇帝大赦天下,被释放。

2.62岁病逝。

关于李白之死,总体可以概括为三种死法:其一是喝酒醉死,其二是生病病死,其三是捉月溺死。

李太白的影响和评价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杜甫:“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饮中八仙歌》)贺知章:“谪仙”(《本事诗》)。

韩愈:“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调张籍》)唐朝文宗御封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为“三绝”。

余光中:“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诗仙李白人物介绍主题班会课件(共24张PPT)

诗仙李白人物介绍主题班会课件(共24张PPT)

青莲居士的由来
李白援“青莲”自号与引“青莲”
从其存世作品分析,李白的
李白通过修禅,减轻
入诗,渊源有自,六朝至隋唐
维摩信仰主要凸显的是《维
了身心酒肆,
“独朗谢垢氛”的效果。
白内心佛教情怀之外在身份认
能立其志”的精神内涵。
同。
李白号“青莲居士”源于《维 摩诘经》之“青莲”佛典,表 明了李白尊崇佛教以及向往 维摩诘的生活模式。
在大乘佛教的人物谱系 中,李白最为尊崇的是 维摩诘,甚至还以之自 比。
李白在《赠僧崖公》 诗中叙述自己曾在郎 陵东学禅于白眉空。

诗仙李白的生平
他在中国四处游历,广泛结交友人,希望得到引荐从而步入仕途,最终得到了唐玄宗的赏识。 他最终却不屑于皇权富贵,离开了京城。 后来他由于安 史之乱受到了牵连被流放,最终病逝。
李白:早年天才
长安元年(701年),李白出 生于绵州昌隆县青莲乡(今四 川省江油市青莲镇)。祖籍为 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其家 世、家族皆不详。
神龙元年(705年)十一月, 武则天去世。李白五岁。发奋 读书始于是年。《上安州裴长 史书》云:“五岁诵六甲。”六甲, 唐代的小学识字课本,长史, 州之次官。
姓名的由来
第二种说法
李阳冰在《草堂集序》中说:“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 生伯阳。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 之”。范传正的《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中写 道:“公之生也,先府君指天(李)枝以复姓,先夫人 梦长庚而告祥,名之与字,咸取所象”。 从以上文献中我们不难看出,李白的姓名是其父回到蜀 中给自己恢复了李姓后,为后来出世的李白取的名字, 李母梦到太白金星后于是有了身孕,在阵痛难忍中生出 李白,李白的名字就是根据这一梦境得来的。

用诗句介绍李白

用诗句介绍李白

用诗句介绍李白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中国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

他出生在一个文化世家,自幼聪慧好学,酷爱文学,尤其钟情于诗歌创作。

他在诗坛上有着极高的地位和声望,被后人称为“诗圣”、“诗仙”。

李白的诗歌风格优美,意境深远,富有想象力和感情,深受人们的喜爱。

他的诗歌不拘于规矩,敢于挑战传统,追求自由和真实,致使他的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

他的诗歌常常写自然山水、友情酒仙、爱国抒怀等主题,以及个人生活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他豪放不羁、志在逍遥的人生态度,被誉为“诗中的独行者”。

下面通过几首李白的诗句来介绍这位诗仙的风采:1.《将进酒》中的名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句诗歌描绘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象,充分展示了李白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豁达。

2.《庐山谣》中的名句:“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这句诗歌表现了李白对人生的迷茫和不安,以及对命运的怀疑和思考。

3.《月下独酌》中的名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这句诗歌写出了李白孤独无依的心境,以及对于酒后寻求自我解脱的态度。

4.《赠汪伦》中的名句:“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这句诗歌展现了李白对友情的珍重和对离别的痛苦,表现出了他豪情万丈、感情真挚的一面。

第二篇示例:李白,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

他的诗歌富有激情和豪放,展现出了他豪迈的个性和对人生的热爱与追求。

下面通过一首首李白的诗句来介绍这位文学巨匠。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这是《静夜思》中最为著名的开篇句,表现了李白对自然的敏感和对世界的独特感悟。

他在这首小诗中以寥寥几句描绘了一个宁静美好的夜晚,给人以清幽之感。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这是《赠汪伦》中的一句。

这句诗描绘了李白自己的形象,他自称白发三千丈,意味着他已经年迈,但他仍然心怀愁绪,思考人生。

这句诗表达了李白对自己命运的反思,展现了他豪迈坦荡的性格。

诗人李白(详细介绍)

诗人李白(详细介绍)

李白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轶事典故诗友挚情重访江东李白离开东鲁,便从任城乘船,沿运河到了扬州。

由于急着去会稽会见元丹丘,也就没有多滞留。

到了会稽,李白首先去凭吊过世的贺知章。

不久,孔巢父也到了会稽,于是李白和元丹丘、孔巢父畅游禹穴、兰亭等历史遗迹,泛舟镜湖,往来剡溪等处,当然也少不了在繁华都市会稽流连忘返。

在金陵,李白遇见了崔成甫。

两人都是政治上的失意者,情怀更加相投。

每次游玩时,都尽情畅游,不计早晚。

他们泛舟秦淮河,通宵达旦地唱歌,引得两岸人家不胜惊异,拍手为他们助兴。

两人由于性格相投、遭遇相似,所以比之一般朋友更为默契,友情更深厚,因而李白把崔成甫的诗系在衣服上,每当想念,便吟诵一番。

汪伦之情唐天宝年间,汪伦听说大诗人李白旅居南陵叔父李阳冰家,便写信邀请李白到家中做客。

信上说:“先生好游乎?此处有十里桃花。

先生好饮乎?此处有万家酒店。

”李白素好饮酒,又闻有如此美景,欣然应邀而至,却未见信中所言盛景。

汪伦盛情款待,搬出用桃花潭水酿成的美酒与李白同饮,并笑着告诉李白:“桃花者,十里外潭水名也,并无十里桃花。

万家者,开酒店的主人姓万,并非有万家酒店。

”李白听后大笑不止,并不以为被愚弄,反而被汪伦的盛情所感动,适逢春风桃李花开日,群山无处不飞红,加之潭水深碧,清澈晶莹,翠峦倒映,汪伦留李白连住数日,每日以美酒相待,别时送名马八匹、官锦十端。

李白在东园古渡乘舟欲往万村,登旱路去庐山,汪伦在古岸阁上设宴为李白饯行,并拍手踏脚,歌唱民间的《踏歌》相送。

古代诗人名人李白人物介绍PPT

古代诗人名人李白人物介绍PPT

诗人生平
名震京城
天宝元年(742年),四十二岁的李白终于等来了他的诏书:时经过他的朋 友道士吴筠的推荐,唐玄宗命李白进京供奉翰林。李白也难掩兴奋,写道: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的任务是给皇上写诗文娱乐, 陪侍皇帝左右。玄宗每有宴请或郊游,必命李白侍从,利用他敏捷的诗才, 赋诗纪实。虽非记功,也将其文字流传后世,来向后人夸耀展示这样的盛 况。李白受到玄宗如此的宠信,同僚非常羡慕,但也有人因此而产生了嫉 恨之心。
完结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 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出生于蜀郡绵州 昌隆县(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被后人誉为“诗仙”。
诗人生平
安史入幕
至德二年(757年)李白在永王军营写下了一首名为 《永王东巡歌》的组诗。后来永王擅自率兵东巡,导 致失败,最终被征剿。李白因此被囚禁在浔阳监狱中, 直到得到宋若思和崔涣的救助才获得自由。成为宋若 思的幕僚后,他给宋若思写过一些文书,并随他前往 武昌。后来李白因参与永王东巡而被判罪,被流放到 夜郎(今贵州桐梓)。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 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出生于蜀郡绵州 昌隆县(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被后人誉为“诗仙”。
目 录
诗人生平 经典作品 作品特点 相关资料
第一部分
人物生平
诗人生平
青年游学
开元三年(715年),十五岁的李白开始撰写诗赋,有意识地向有社会地位 的人递送作品以获得求见的机会,得到了一些社会名流的认可和奖赏。青 年时的李白在临近的郡县游学,包括江油、剑阁、梓州等地。李白在游学 过程中受到了道家思想、侠客思想的影响,他十八岁时(718年)前往戴天 大匡山隐居,学习剑术、结交侠客。在匡山读书十年期间,他跟从空灵法 师学剑术,师从赵蕤学纵横术,与道士交往特别密切。李白后来用诗追忆 当年的生活,还表现出无限的怀恋:“忆昔作少年,结交赵与燕金羁络骏 马,锦带横龙泉。寸心无疑事,所向非徒然。”

李白生平介绍

李白生平介绍

李白: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字太白,汉族,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

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之称。

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后有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李侠”的原型李白;《胭脂扣》等多多部小说作者李碧华原名李白。

中文名:李白别名: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国籍:中国出生日期:公元701年逝世日期:公元762年职业:诗人代表作品:《望庐山瀑布》,《临终歌》,《江上吟》,《蜀道难》王维: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外号“诗佛”。

今存诗400余首。

王维精通佛学,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维摩诘向弟子们讲学的书,王维很钦佩维摩诘,所以自己名为维,字摩诘。

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

音乐也很精通。

受禅宗影响很大。

中文名:王维别名:王摩诘,诗佛国籍:中国出生地:中国山西出生日期:公元701年逝世日期:公元761年职业:诗人信仰:佛教主要成就:创造了水墨山水画派近体诗严守声律意态豪放代表作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摩诘文集》王维经历王维生于公元701年,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因伶人舞黄狮子受累,贬为济州司仓参军。

张九龄执政,擢为右拾遗,又迁监察御史。

开元二十五年奉命出塞,为凉州河西节度幕判官。

此后半官半隐居。

安史之乱被捕后被迫出任伪职,战乱平息后下狱。

后官至尚书右丞。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mo jie),人称诗佛,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乃王维画像是佛教中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意译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

可见王维的名字中已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王维生前,人们就认为他是“当代诗匠,又精禅理。

”(苑咸《酬王维序》),死后更是得到了“诗佛”的称号。

王维出生在一个虔诚的佛教徒的家庭里,根据王维写的《请施庄为寺表》云:“亡母故博陵县君崔氏,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年,褐衣蔬食,持戒安禅,乐住山林,志求寂静。

灰色中国风诗仙李白介绍

灰色中国风诗仙李白介绍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赐金放还
42岁的李白得到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的推荐 (一说由道士吴筠引荐)到了长安,唐玄宗对李 白的才华很赏识,礼遇隆重。李阳冰《草堂集序》 谓:“降辇步迎,如见绮皓(秦汉间“商山四皓” 之一)”。“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 之。”。但唐玄宗只让他供奉翰林,做自己的文 学侍从。三年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 。三年 长安生活,使李白对朝中种种腐败、黑暗有了更 多的认识。被唐玄宗“赐金放还”,是李白政治 生涯的分水岭。
李白的家族亲属
父母据《旧唐书》记载,李白之父名叫李客,为任城尉。
【族谱】 西凉国武昭王李暠—西凉后主李歆—李重耳是北 魏的弘农太守—李熙(唐高祖的高祖父)一一一李天锡一一李 虎--北周骠骑大将军李昞 (娶独孤信女为妻)—李渊一一天可 汗唐太宗李世民—李客—李白
妻子 许氏,结发妻子,许圉师的孙女
刘氏,同居后分手 ,东鲁某氏 ,宗氏,最后一个妻子,宗楚客 的孙女
豪放是李白诗歌的主要特征。除了思想性格才情遭际诸因素外,李白诗 歌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和体裁结构也是形成他豪放飘逸风格的重要原因。 善于凭借想象,以主观现客观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艺术手法的重要特征。 他的想象,极其丰富,几乎篇篇有想象,甚至有的通篇运用多种多样的 想象。现实事物、自然景观、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梦中幻境,无不成 为他想象的媒介。他常常借助想象,超越时空,将现实与梦境、仙境, 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交织一起,再现客观现实。他笔下的形象不是客观 现实的直接反映,而是其内心主观世界的外化,艺术的真实。
李白生平事迹
年少有为
李白少年时代的学习范围很广泛,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浏览诸子百家之 书,并“好剑术”(《与韩荆州书》)。他很早就相信当时流行的道教,喜欢隐居山林, 求仙学道;同时又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自称要“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 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靖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一方面要做 超脱尘俗的隐士神仙,一方面要做君主的辅弼大臣,这就形成了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但 积极入世、关心国家,是其一生思想的主流,也是构成他作品进步内容的思想基础。李 白青少年时期在蜀地所写诗歌,留存很少,但像《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峨眉山月歌》 等篇,已显示出突出的才华。

李白介绍

李白介绍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倾耳听 一作: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不足贵 一作:何足贵;不复醒 一作:不愿醒/不用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古来 一作:自古;惟 通:唯)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理 解 看 法
评价李白
•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性格豪迈,热爱祖国山河, 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 诗篇。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 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人们称他为“诗 仙”。 李白的诗歌不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精 神,而且从形象塑造、素材摄取、到体裁选 • 择和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无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 义艺术特征李白一生不以功名显露,却高自期许, 以布衣之身来藐视权贵,肆无忌惮地嘲笑以政治权 力为中心的等级秩序,批判腐败的政治现象,以大 胆反抗的姿态,推进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义精神。 李白 反权贵的思想意识,是随着他的生活实践的丰 富而日益自觉和成熟起来的。

李白作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焕发出了 灿烂夺目的光芒。品读诗仙李白的佳作,犹如欣 赏一颗颗美丽的珍珠。其作品文笔潇洒,思维活 灵活现,意境高远,语言清妙,构思新颖,联想 丰富,布局严整,想象独特,堪称诗文创作中的 奇葩。李白创作的浩荡诗歌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理 想的不息追求。
李白诗
• • • • • • • • • • • •

李白简介——精选推荐

李白简介——精选推荐

李⽩简介李⽩简介 简介,即简明扼要的介绍。

是当事⼈全⾯⽽简洁地介绍情况的⼀种书⾯表达⽅式,它是应⽤写作学研究的⼀种⽇常应⽤⽂体。

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李⽩简介,仅供参考,⼤家⼀起来看看吧。

李⽩简介(⼀): 李⽩(701年-762年),字太⽩,号青莲居⼠,唐朝浪漫主义诗⼈,被后⼈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李商隐与杜牧即“⼩李杜”区别,杜甫与李⽩⼜合称“⼤李杜”。

李⽩简介(⼆): 李⽩,字太⽩,号青莲居⼠,⽣于唐武后长安元年(701)。

祖籍陇西成纪(今⽢肃秦安县)。

先世于隋时因罪徙居中亚。

李⽩出⽣在安西都护府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托克马克城),约五岁时,随⽗迁居蜀中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县)青莲乡。

李⽩少年时期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岁诵诗书,观百家,作诗赋,学剑术,爱好⼗分⼴泛。

⼗五岁左右就写得⼀⼿出⾊的好⽂章。

李⽩简介(三): 李⽩(701年2⽉8⽇-762年),字太⽩,号青莲居⼠。

中国唐朝诗⼈,有“诗仙”,“诗侠”之称。

有《李太⽩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瀑布》、《⾏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帝城》等多⾸。

⽣平概述李⽩(701年2⽉8⽇—762年12⽉),字太⽩,号青莲居⼠,汉族,⼜号“谪仙⼈”(贺知章评李⽩,杜甫的《饮中⼋仙歌》也写李⽩“天⼦呼来不上船,⾃称⾂是酒中仙”),彰明⼈。

祖籍陇西成纪(现⽢肃省秦安县陇城),李⽩是其⽗从中原被贬中亚西域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所⽣,4岁再迁回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另⼀说法⽣于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

我国唐代伟⼤的浪漫主义诗⼈,被后⼈尊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李⽩简介(四): 李⽩(701年-762年),字太⽩,号青莲居⼠。

祖籍陇西成纪(今⽢肃天⽔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即⽣于中亚碎叶(今中亚巴尔喀什湖南⾯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户府管辖)。

诗仙李白,介绍李白的作文

诗仙李白,介绍李白的作文

诗仙李白,介绍李白的作文说起李白,中国人都知道.是那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故事,更是口口相传,妇孺皆知.而且,还被人尊称为诗仙.但是,却少有人知道李白那悲惨的一生.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滴仙人”(贺知章评李白,李白亦自诩)。

汉族,我国唐代古典主义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祖籍陇西成纪(现甘肃省静宁县西南),一说生于中亚西域的碎叶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以东的托克马克市附近),李白即诞生于此。

4岁搬回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这种说法以郭沫若为代表)。

一说生于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

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但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却在漫游中度过,游历遍迹了大半个中国。

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应山(今湖北省广水市)。

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干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努力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

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

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今陕西西安),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济宁)。

这时他也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数以百计优秀诗篇,诗名满天下。

天宝初年,由道士吴筠推荐,唐玄宗召他进京,命他供奉翰林。

不久,因权贵的谗言,于天宝三、四年间(公元744或745年),被排挤出京。

此后,他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

李白不愿应试做官,但诗名远播,诗歌在其年轻时已经唱响早已天下,他曾给当朝名士韩荆州写过益州一篇《与韩荆州书》,以此自荐,可历史上没有韩荆州对于李白历史的回函,直到天宝元年(七四二),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震天下,杜甫《饮中八仙》里就有“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的奇句。

在当时封建王朝复杂复杂历史的背景下要,李白又重用因才气为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官僚,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

李白的自我介绍的句子

李白的自我介绍的句子

李白的自我介绍的句子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李白(lǐ bái),【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

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想象丰富,激昂奔放,富有浪漫主义精神。

被贺知章称为“诗仙”,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

诗风雄奇豪放。

他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李白李白于武后长安元年(701年)出生在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所属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今四川省绵阳市所属江油市青莲乡)。

另一种说法是其父从中原被贬至西域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所生,4岁再迁回剑南道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

其父李客,生平事迹不详。

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他的一生,绝大部分都在漫游中度过,游历了大半个中国。

二十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应山(今湖北省广水市)。

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拜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

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

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省济宁市)。

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

李白不愿应试做官,希望依靠自身才华,通过他人举荐走向仕途,但一直未得人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白个人介绍
本文是关于李白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李白的诗歌今存990多首。

诗歌题材是多种多样的。

代表作有:七言古诗:《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梁甫吟》等,五言古诗:《古风》59首);有句汉魏六朝乐府民歌风味的《长干行》,《子夜吴歌》等,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都成为盛唐的名篇。

李白在唐代已经享有盛名。

他的诗作「集无定卷,家家有之」。

为中华诗坛第一人。

李白的诗歌丰富和发展了盛唐诗歌中英雄主义的艺术主题。

他和同时代的其他文士一样,具有恢宏的功业抱负,所谓“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

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就是他最执着的人生信念。

李白是否具有在复杂的权力结构中从事政治活动的实际能力,也许是很可疑的,但作为诗人,这种信念更多地成为他追求和歌颂壮丽人生的出发点。

他从无数古代英雄的风度、气派中吸取力量,把现实的理想投影到历史中去,从而在诗歌中建立起英雄性格的人物画廊。

他歌颂崛起草泽、际会风云的英雄,如《梁甫吟》写太公望:“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壮气思经纶。

广张三千八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

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

”歌颂视功名富贵如草芥的义士,如《古风》其十写鲁仲连:“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歌颂爱才若渴、礼贤下士的英主,如《行路难》其二中的:“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彗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赞美傲岸不驯、坚持布衣尊严的名臣,如《梁甫吟》中的郦食其:“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入门不拜骋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

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

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他笔下的英雄大多是在动荡变乱的非常时期在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的人物,而且和抒情主人公打成一片,浑然而不可分。

例如他在赠酬友朋的诗中说:“风水如见资,投竿佐皇极。

”(《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在醉醒后自抒其志云:“傅说板筑臣,李斯鹰犬人。

欻起匡社稷,宁复长艰辛。

”(《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
自安史之乱起,李白视形势如楚汉相争,并以张良、韩信自况:“颇似楚汉时,翻覆无定止。

朝过博浪沙,暮入淮阴市。

张良未遇韩信贫,刘项存亡在两臣。

暂到下邳受兵略,来投漂母作主人。

”(《猛虎行》)他入永王璘幕府后,又以谢安自比:“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永王东巡歌》其二)直至他六十岁投军时,还以西汉大侠剧孟自许:“半道谢病还,无因东南征。

亚夫未见顾,剧孟阻先行。

”李白把排难解纷的济世理想和纵放不羁的个性自由统一起来,以求得圆满的人生。

他对人生道路的设计是分两步进行的:首先是建立奇功伟业,如云:“苟无济代心,独善亦何益?”(《赠韦
秘书子春》)“两龙争斗时,天地动风云。

酒酣舞长剑,仓卒解汉纷。

”(《送张秀才谒高中丞》)而功成之后,却又不贪恋富贵名位,而以“五湖”、“沧州”为家,向往自由的生活。

他早年在干谒求仕期间不讳言这一点:“功成拂衣去,摇曳沧州旁。

”(《玉真公主馆苦雨》)在仕途最得意时不放弃这一点:“功成谢人间,从此一投钓。

”(《翰林读书言怀》)直到晚年,他仍矢志不移:“终与安社稷,功成去五湖。

”(《赠韦秘书子春》)这种人生理想集中表现了诗人“羞伐其德”和热爱自由的意识:“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

终然不受赏,羞与时人同。

”(《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
从艺术成就上来讲,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

其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

李白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

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好,兼长五绝与七绝而并至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李白诗词风格
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奇妙,浪漫主义,立意清晰。

李白主要成就
从艺术成就上来讲,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

其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

李白的绝句自然明快,
飘逸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

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很好,兼长五绝与七绝而且同臻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

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

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

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

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李白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原因所在。

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

李白经典诗句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3、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

《秋下荆门》
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乐府·将进酒》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