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到底要不要过圣诞节
中 国人应不应该过圣诞节作文
![中 国人应不应该过圣诞节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eb1dec12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0e.png)
中国人应不应该过圣诞节作文《中国人应不应该过圣诞节》圣诞节,这个源自西方的节日,近年来在咱们中国也变得热闹非凡。
大街小巷到处都能看到圣诞树、圣诞老人的装饰,商店里放着欢快的圣诞歌曲,年轻人热衷于互赠礼物、举办派对。
这不禁让人思考,中国人到底应不应该过圣诞节呢?先来说说我身边的一件小事儿吧。
去年圣诞节前几天,我去商场买东西。
一进商场,好家伙,那场面真是热闹极了!到处都是红彤彤的圣诞帽、白花花的雪花装饰,还有那棵巨大的圣诞树,上面挂满了彩灯和各种小礼物。
我正走着,突然听到旁边一对小情侣在争论。
女生兴奋地拉着男生说:“亲爱的,圣诞节咱们去吃西餐,然后去看电影好不好?”男生却皱着眉头说:“过啥圣诞节啊,这又不是咱们中国的节日,咱回家吃饺子多好。
”女生一听不乐意了,小嘴一嘟:“哼,你就是没情调,大家都过,为啥咱们不过?”男生也急了:“这洋节有啥好过的,咱不能忘了自己的传统节日。
”我在旁边听着,心里也开始琢磨起来。
其实吧,像这对小情侣的争论,在咱们生活中还真不少见。
有人觉得过圣诞节就是图个热闹,找个由头和朋友聚聚,开心开心;可也有人觉得,咱们应该更重视自己的传统节日,不能盲目跟风过洋节。
咱再仔细想想,圣诞节之所以能在咱们国家流行起来,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现在的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大家都想找个机会放松放松。
圣诞节呢,正好给了人们这样一个借口。
商家们也趁机大肆宣传,推出各种打折促销活动,吸引消费者。
年轻人呢,更是喜欢这种热闹的氛围,觉得新鲜、好玩。
可是,咱们也不能忘了自己的根啊!咱们中国有那么多传统节日,春节、中秋、端午,哪一个不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魅力?春节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年夜饭,看着春晚,那种温馨的感觉是圣诞节能比的吗?中秋节,一家人一起赏月、吃月饼,讲讲嫦娥奔月的故事,多有诗意啊!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那场面多热闹!话说回来,过不过圣诞节,其实也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
如果只是把它当成一个放松、娱乐的机会,和朋友聚聚,也未尝不可。
初二评论作文:中国人到底该不该过圣诞节
![初二评论作文:中国人到底该不该过圣诞节](https://img.taocdn.com/s3/m/3c80c2e2ec3a87c24028c4f0.png)
中国人到底该不该过圣诞节本文是初中关于初二评论作文的中国人到底该不该过圣诞节,欢迎阅读。
圣诞节早成了热闹日子,在我们班就有不少同学发礼物,可关于中国人到底该不该过圣诞节的争论早有发生。
有媒体报道,温州中小学校长均收到市教育局通知,要求“不在校园内举行任何与圣诞有关的活动”;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封校禁止学生过平安夜。
这样的举措难免遭人议论,学校固然没有必要搞圣诞活动,不过让教育部门下发禁令实在有些小题大做。
禁令的出发点应该是出于保护中国传统文化。
圣诞节之所以屡遭抵制,也正是因为有人觉得社会对这一西方节日的重视程度超过了不少中国传统节日,是西方文化的扩张。
不过在这一点上,我们该有更多对自身文化的自信。
西方节日在中国大行其道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商家为了制造商机而大肆宣传、渲染。
实际上,圣诞节在中国早走了味,其在西方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在我们这里并不突出,在更多人看来,无非是一个购物、社交的凑热闹的日子,没有多少人真正是为了它的宗教含义而去过节的。
在现代社会中,许多人为了事业而客居他乡,像清明、中秋、重阳这一类的节日对于他们来说未免过于沉重,以至于不愿提起,并且生活压力的过重,圣诞节的狂欢为他们提供了放松和发泄的最好契机。
还有,在春节时,大家都回家乡过年,朋友、同学、同事不能聚在一起,平时的节假日也不多,所以圣诞节也就成了非亲人的同伴之间的聚会节了。
虽然圣诞节或许比端午、中秋、重阳更热闹,但原因并非是西方节日文化压倒了传统文化,而只是其现实意义更容易被人接受,让人更凑得起热闹而已。
新兴的“光棍节”、“双十二”,隆重程度恐怕不亚于各种东西方节日,那为什么没有人像“打压”洋节一样去禁止呢?这就是很好的旁证。
相反的例子也不少,感恩节、万圣节等等洋节,虽然也总有商家宣传,但在社会中总难以形成什么热潮。
说白了,洋节并不是什么妖魔鬼怪,更不是传统节日被淡忘的根源,真要因为圣诞节就惊呼洋节压倒中国节,未免有些大惊小怪。
从这个角度来说,要弘扬中国传统节日,靠“打压”洋节显然不对路子,而是应发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让其跟现代社会生活更好地融合才是正理。
“中国人要不要过圣诞节”讲评
![“中国人要不要过圣诞节”讲评](https://img.taocdn.com/s3/m/f3ac9a21f5335a8102d220cf.png)
“中国人要不要过圣诞节”讲评作者:谢久莲来源:《新高考·语文备考(高三)》2017年第08期【作文题】(江西省吉安市高三九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圣诞节是西方的传统节日。
去年圣诞节期间,关于中国人要不要過圣诞节的话题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有人认为,中华民族数百年来备受西方列强凌辱,作为炎黄子孙不应在洋人的节曰狂欢;也有人认为,中国人过圣诞节以及西方其他节日是中西方文化相互交融渗透的体现,过洋节,不仅体现在物质意义上,也有精神价值和文化价值;还有人认为请根据上述材料,结合你的体验和思考,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写作指导】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对于过圣诞节,你是怎样看待的?那么,怎样立意呢?首先值得肯定的是,西方节日文化和东方传统文化的交流融合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地球村”变得越来越小,西方文化也快速地渗透到我们国家。
中西方文化在交流中融合并发展,这是一件好事情,不能绝对地排斥西方节日。
其次我们要理解节日的内涵,借鉴西方文化。
正如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乂》中所说,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比如符合我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传统节日的父亲节、母亲节,我们可以借机发扬民族传统,不断提高民族素质。
尊重西方节日,更要弘扬中华文化传统节日。
“一个没有自己节日的民族,是一个轻薄无知的民族;一个没有自己文化的民族,是一个堕落的民族。
”适当吸收西方文化精华的同时,更要继承民族传统文化,发扬中华传统美德。
【作文示例】让“中国佳节”与“西方节日”花开并蒂刘小芳关于国人要不要过圣诞节的话题,引发人们热议,各种看法不足为奇。
我认为:一味接纳西方节日未免太跟风,而一味拒绝西方节日又未免缺乏接纳新事物的勇气。
所以应该让“中国佳节”与“西方节日”花开并蒂。
国人不该过圣诞节作文
![国人不该过圣诞节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f368bf03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f8.png)
国人不该过圣诞节作文圣诞节是西方文化的重要节日之一,但在中国却逐渐成为了一种流行买买买的商业狂欢,在一些大城市甚至成为了一种风尚和时尚,然而,国人是否真的应该过圣诞节?本文将从文化背景、意义扭曲、商业狂欢和传统节日等方面探讨国人不应该过圣诞节的原因。
首先,圣诞节并不符合中国的文化背景。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中国人民从古至今积淀了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节日代表了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和思想,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此相比,圣诞节作为西方传统节日,与中国文化背景没有太多关联,过度追求圣诞节只会导致国人的文化自卑感和文化断层感。
其次,圣诞节在中国的意义已经被扭曲。
圣诞节原本是基督教的一个重要节日,庆祝耶稣的诞生,寓意着宽恕和团结,然而,由于商业化的推动,圣诞节在中国已经变成了一个“圣诞老人送礼物”的节日。
人们为了迎接圣诞节,纷纷购买各种礼品、装饰品和圣诞树,而遗忘了节日的本意。
更有甚者,有些商家借圣诞节之名搞促销活动,误导消费者盲目消费,加剧了“买买买”的氛围。
这样的圣诞节无疑是抹杀了传统节日的纯粹和价值,使人们追求物质的满足,而忽视了节日背后的精神意义和思想内涵。
此外,商业狂欢是过度追求圣诞节的副产品。
圣诞节作为一个商业节日,在中国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商业市场,各种商家纷纷加入到圣诞节的竞争中。
从圣诞促销到折扣购物,从网购狂欢到线下购物,到处弥漫着消费者的购物热情。
不可否认,商家通过各种手段推动了消费狂潮,给经济带来了一定的刺激,然而,这样的商业狂欢也加剧了人们对物质的过度追求和消费的无度。
过度追求物质只会加剧社会的不平等,损害个人的财产和精神健康。
最后,过分关注圣诞节不利于传统节日的传承。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和庆典活动。
然而,由于圣诞节在媒体和商业的推动下,逐渐成为国人追捧的狂欢节日,人们的关注重心从传统节日转向了西方传统节日。
中国人到底该不该过圣诞节作文(初中初二1200字).doc
![中国人到底该不该过圣诞节作文(初中初二1200字).doc](https://img.taocdn.com/s3/m/dca60afd804d2b160a4ec034.png)
中国人到底该不该过圣诞节作文(初中初二1200字)圣诞节已经成为一个热闹的日子。
我们班很多学生都赠送礼物,但是关于中国人是否应该庆祝圣诞节的争论已经开始了。
据媒体报道,温州中小学校长都收到了市教育局的通知,要求“不要在校园内举行任何与圣诞节相关的活动”;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在平安夜不对学生开放。
人们谈论这些措施是不可避免的。
虽然学校没有必要举办圣诞活动,但要求教育部门颁布禁令有点小题大做。
禁令的出发点应该是保护中国传统文化。
圣诞节被抵制了很多次,因为一些人认为这个西方节日比许多中国传统节日更受社会重视,这是西方文化的一种扩展。
然而,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对自己的文化更有信心。
西方节日在中国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商人炒作、来创造商机。
事实上,圣诞节在中国早已远去,它在西方的文化内涵在这里并不突出。
在更多人的眼里,这不过是一个购物+社交聚会的日子,没有多少人真正去参加这个宗教节日。
在现代社会,许多人为了他们的职业生活在其他国家。
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对他们来说太沉重了,生活压力太大。
圣诞嘉年华为他们提供了放松和发泄的最佳机会。
另外,在春节期间,每个人都回家庆祝新年。
朋友、同学、同事不能聚在一起,平时假期也不多,所以圣诞节成了一个非亲戚朋友的聚会节日。
虽然圣诞节可能比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更热闹,但原因并不是西方节日文化凌驾于传统文化之上,而是它的现实意义更容易被接受,也更实惠。
新的“光棍节”不比各种东西方节日逊色,那么为什么没有人像“压制”外国节日一样禁止它呢?这是很好的间接证据。
相反,有许多例子。
感恩节、万圣节和其他外国节日,虽然总是有商家在宣传,但在社会上总是很难形成任何热潮。
坦率地说,外国节日不是怪物或幽灵,也不是传统节日被遗忘的根本原因。
仅仅因为圣诞节,外国节日就取代了中国节日,这有点令人惊讶。
从这个角度来看,依靠“压制”外国节日来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显然是错误的,但探索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使其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生活,才是合理的。
中国人应不应该过圣诞节辩论赛
![中国人应不应该过圣诞节辩论赛](https://img.taocdn.com/s3/m/2c361e2e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35.png)
中国人应不应该过圣诞节辩论赛背景介绍圣诞节是西方传统节日之一,起初用于庆祝耶稣基督的诞生。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圣诞节逐渐成为一个广受欢迎的节日,被许多非基督教国家和地区庆祝。
尽管在中国,圣诞节并非官方节日,但在近年来,圣诞节在中国的庆祝方式逐渐丰富多样。
支持者观点1. 促进文化交流庆祝圣诞节能够让中国人更多地了解西方文化。
中国作为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传统节日只代表了部分文化。
通过过圣诞节,中国人可以更好地感受西方文化和价值观,促进中西方之间的交流与了解。
2. 经济效益庆祝圣诞节为商家提供了商机,为国内外的品牌带来了大量的销售机会。
圣诞期间,商家通常会推出各种促销和打折活动,吸引消费者增加购买力。
这不仅有助于激活消费市场,还能对经济增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 提升消费者幸福感庆祝圣诞节能够给中国人带来一种全新的快乐体验,让人们感受到节日的喜庆氛围。
人们在这个特殊节日里可以享受购物的乐趣,和家人、朋友一起庆祝,增加社交互动。
这些都能够提升中国人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反对者观点1. 丧失本土传统节日过多庆祝外来的节日可能导致本土传统节日的被冷落。
中国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
庆祝圣诞节可能会让中国人忽视本土文化和传统价值观。
2. 商业化过度目前,在庆祝圣诞节的过程中,商家通常会将商品与节日联系起来,大量推出促销活动。
商业化的过度可能会导致圣诞节的本质被商业利益所取代,失去了其宗教和文化内涵。
3. 社会民众分化庆祝圣诞节可能导致社会阶层和经济差距的进一步拉大。
有些中国人无法享受到丰富的圣诞消费与庆祝方式,因此可能会产生社会民众在文化挤压下的不平等感。
结论无论是支持者还是反对者,都有自己的理由。
在全球化的趋势下,文化交流和经济利益往往是重要的考量因素。
然而,保护和传承本土传统文化同样重要。
对于中国人是否应该过圣诞节,我们不能仅从某一方面来考虑,而是需要权衡利弊,寻找到平衡点。
不该过圣诞节辩论稿
![不该过圣诞节辩论稿](https://img.taocdn.com/s3/m/8b122675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30.png)
关于“是否应该过圣诞节”的辩论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问题,涉及文化、宗教、历史和个人信仰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份可能的辩论稿,从几个可能的观点阐述为什么有些人认为我们不应该过圣诞节。
尊敬的评委,各位同学:
我今天站在这里,要向大家阐述的观点是:我们不应该过圣诞节。
首先,从文化保护的角度来看,过圣诞节可能会对我们的传统文化产生冲击。
圣诞节虽然是西方节日,但近年来在我国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如果过度追求圣诞节,可能会导致我们对自身传统文化的忽视。
我们应当更加重视和保护我们的文化,而非盲目追求所谓的“时尚”。
其次,从消费主义的角度来看,圣诞节往往伴随着大规模的商业促销活动。
这不仅可能导致非理性消费,而且可能会加剧人们的物质欲望。
在物质主义日益盛行的当下,我们应当警惕这种消费主义的陷阱,追求更加理性和节制的生活方式。
再者,从历史和宗教的角度来看,圣诞节是基督教的重要节日,而我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历史传统。
对于无神论者和其他宗教信仰者来说,过圣诞节可能并不合适。
因此,我们应当尊重各种文化和宗教传统,避免过度的宗教干预和冲突。
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观点:我们不应该过圣诞节。
我们需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的尊重和保护,警惕消费主义的陷阱,同时尊重各种宗教和文化的多样性。
在这个多元文化的时代,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和保护我们的文化传统,而不是盲目追求西方的节日文化。
以上就是我方的辩论观点,谢谢大家。
中国人不该过圣诞节作文
![中国人不该过圣诞节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37e07337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60.png)
中国人不该过圣诞节作文引言:圣诞节作为西方传统节日,近年来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庆祝。
然而,我认为中国人不该过圣诞节,原因是我们应该坚守自己的传统文化,并清晰地认识到庆祝这个节日对我们来说可能失去了本来的含义,并可能对我们的文化身份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从传统与时尚的角度,分析中国人过圣诞节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
一、传统文化的守护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其中包含了许多重要的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
这些节日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和文化特色,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对这些重要节日的继承和庆祝,以守护我们的传统文化。
圣诞节的庆祝方式和意义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很大的差异,对于我们来说,过度强调圣诞节的庆祝活动可能会对我们的传统节日产生冲击,令传统文化逐渐淡化。
二、失去节日的底蕴中国人庆祝圣诞节主要是受到了媒体和商业的影响,大量的圣诞装饰品、圣诞礼物和圣诞活动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
然而,这些庆祝活动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往往只是形式的追求,缺少了节日底蕴的思考和深度的体验。
过度强调圣诞节的浮华和商业性质,很容易使人们忽视了节日的原本意义,变成了热衷于购物和享受的消费者,而非真正的庆祝者。
三、商业利益的滋生圣诞节在中国的盛行与商业利益有着密切联系。
商家们看中了圣诞节期间人们愿意消费的心理,将大量的商品打上“圣诞特惠”、“圣诞限定版”等标签,以吸引消费者的目光。
这样的商业炒作使得圣诞节逐渐变成了商家们追逐利润的工具,失去了节日本身的内涵。
中国人过度庆祝圣诞节,不仅屈服于商家的推销手段,更是在无形中为商业利益买单,成为了商业利益最大的推手,这是对我们自身利益的伤害。
四、文化身份的认同保持自己的文化身份是每个民族的责任,对于中国人来说更是如此。
过度追随西方节日的庆祝,可能会导致我们的文化自卑和对本民族传统的淡漠。
中国人仅仅为了跟风和迎合西方文化,或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时尚与前卫,而庆祝圣诞节,这是一种对本民族文化态度的不负责任,也是对自己文化身份的误导。
中国人不要过圣诞节作文
![中国人不要过圣诞节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b22a31e5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60.png)
中国人不要过圣诞节作文圣诞节作为一个重要的节日,在中国传承已久,这一天几乎所有的商场、街道都会张灯结彩,人们会给予彼此贺卡和礼物,有些人还会欢聚一堂,享受美味的圣诞大餐。
然而,近年来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人应该不要过圣诞节,认为过圣诞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背离。
那么,中国人是否真的不应该过圣诞节呢?首先,圣诞节作为一个全球性的节日,不仅在西方国家,而且在很多非西方国家也存在着庆祝的传统。
圣诞节的起源源于基督教教义,纪念耶稣基督的诞生。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全球化,圣诞节的含义已经被商业化的因素所渗透,走入了更多人们的生活。
事实上,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庆贺冬至的传统节日,如“腊八节”和“小年”。
冬至,是农历一年中最冷的日子,人们在这一天会一家团圆,吃团圆饭,祭祀祖先。
这个传统节日的意义和方式与圣诞节有相似之处,都是团聚、祭祀和享受美食。
因此,有人认为,中国人完全可以依托现有的传统节日,来满足人们对团聚和庆祝的需求。
另一方面,过圣诞节的人并没有放弃中国自己的节日,而是将圣诞节作为一种全球共享的文化活动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人们观念的开放,中国人对外来文化的接纳和融合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很多年轻人将圣诞节看作是西方节日与中国传统节日融合的一种方式,他们会在这一天跟朋友相约,一起庆祝,交换礼物。
对于他们来说,过圣诞节并不意味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背离,而是一种开放的态度。
此外,过圣诞节也有利于推动中国文化的输出。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中国的文化也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
如果中国人只固守传统的节日,而不参与到全球性的文化交流中,那么中国文化将很难融入到世界文化的大潮中。
而通过过圣诞节来与世界各地的人们共享文化,正是推动中国文化输出的一种方式。
综上所述,中国人过不过圣诞节并没有绝对的对与错。
不过,我们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接纳并融合外来文化,把握住这种全球性的文化交流的机会,同时也要坚守传统的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基因。
中国人应不应该过圣诞节60字
![中国人应不应该过圣诞节60字](https://img.taocdn.com/s3/m/83c5409c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4f.png)
中国人应不应该过圣诞节圣诞节作为一个西方的传统节日,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是否应该被采纳和过庆祝,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过圣诞节是否符合中国传统文化,是否应该将外来的节日融入到中国的日常生活中。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中国人应不应该过圣诞节的观点。
一方面,有人认为中国人应该过圣诞节。
首先,如今中国社会日益开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和了解西方文化,圣诞节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节日,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融入全球文化。
过圣诞节可以增加人们的跨文化交流,提高文化素质,加强国际友谊。
此外,圣诞节作为一个家庭团聚的节日,可以让家人之间更好地沟通和交流,增进亲情。
对于很多人来说,圣诞节是一个特别的机会,可以和亲朋好友一起庆祝,享受欢乐的氛围。
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中国人不应该过圣诞节。
首先,中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过多地融入西方节日可能会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冲击和破坏。
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民族精神,应该被珍视和传承。
其次,圣诞节与基督教有着紧密的关联,过度庆祝圣诞节可能会引发宗教和信仰方面的争议。
中国是一个多元宗教和多元文化共存的国家,应该保持宗教的中立性和文化的多样性。
总体来说,中国人是否应该过圣诞节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每个人对此的看法都可能不同,这取决于个人的价值观和文化背景。
过圣诞节可以有利于促进文化多样性和国际交流,但也需要保持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
对于个人而言,是否过圣诞节应该是自由选择的权利,只要不损害他人的利益和社会的和谐。
最后,无论人们是否过圣诞节,我们都应该尊重和宽容不同的文化习俗。
只有在互相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构建一个多元和谐的社会。
无论是过圣诞节还是过其他节日,关键是能够传递出团结、和平和喜庆的氛围,让人们真正享受到节日的快乐和温暖。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够引发更多人对这个话题的思考和讨论,建立一个更加包容和多元的社会环境。
中国人应该过圣诞节英语辩论作文
![中国人应该过圣诞节英语辩论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5972d34f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ed.png)
中国人应该过圣诞节英语辩论作文作为一个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的国家,中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接受和融入外部文化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种背景下,有人认为中国人应该过圣诞节,因为这不仅有助于促进文化交流,还能够提升全民的英语水平和世界视野。
另一些人则认为这样做会导致本土文化的淡化和消失,甚至可能对民族认同产生负面影响。
针对这一议题,我们需要进行深入的讨论和辩论。
支持者认为,过圣诞节有助于增强文化交流和理解。
圣诞节作为西方重要的传统节日,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传和接受。
中国作为一个开放包容的国家,应当积极融入这一全球文化共享的进程中。
通过庆祝圣诞节,不仅能够增进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和尊重,还能够促进国际间的友好关系。
圣诞节的庆祝活动如圣诞市集、礼物交换等,也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消费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有利于促进商业活动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反对者则担忧过度接受圣诞节会导致本土文化的流失和文化自信心的丧失。
中国拥有悠久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节庆活动,如春节、中秋节等,这些节日不仅承载着民族历史和文化记忆,也反映了中国人民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念。
如果过度追求西方节日,可能会导致本土文化在年轻一代中的边缘化和失落感,进而影响到国家的文化认同和社会凝聚力。
庆祝圣诞节是否真的能够有效提升英语水平也是一个争议点。
尽管圣诞节是一个英语为主要交流语言的节日,但过度依赖节日庆祝来提升语言能力可能效果有限。
更为重要的是,应当在教育体系中加强英语教育的质量和深度,培养学生们真正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关于中国人是否应该过圣诞节的讨论,涉及到文化传承、国家认同、教育理念等多个方面的复杂议题。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作为一个多元文化共存的国家,需要在尊重本土文化和开放包容外部文化之间找到平衡点。
过度接受外来文化可能带来文化认同上的困惑和价值观念的混淆,在接纳圣诞节这类西方节日时,需要审慎权衡其对本土文化的影响和意义。
最终,如何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和个性化,是中国社会在未来发展中需要深思的重要课题之一。
圣诞节我们中国人应不应该过
![圣诞节我们中国人应不应该过](https://img.taocdn.com/s3/m/a62b58e5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11.png)
圣诞节是一个西方传统节日,起源于基督教文化。
在这一天,人们庆祝耶稣基督的诞生,并以礼物交换、聚餐等方式展开欢庆活动。
然而,在中国,圣诞节并非传统节日,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才逐渐受到关注和庆祝。
中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国家,有着独特的传统节日和文化。
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扎根于民间,代代相传,符合中国人的价值观和传统风俗。
因此,对于中国人来说,庆祝圣诞节是否合适值得我们深思。
首先,圣诞节与中国的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差异很大。
中国是一个多元宗教的国家,包括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各种信仰。
相比之下,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历史相对较短,信仰基数较小。
因此,圣诞节作为一个基督教节日,并不符合中国多元宗教的特点。
其次,圣诞节的商业化现象在中国日益明显。
商场、超市、电商平台等纷纷推出各种促销活动,人们纷纷购买圣诞礼物和装饰品。
然而,这种商业化对中国年轻人所带来的消费压力和盲目跟风的现象也不容忽视。
我们应当反思圣诞节庆祝的真正意义,是否只是为了迎合商业推销而去庆祝。
另一方面,借助圣诞节的机会,我们可以扩展自己的国际视野和文化交流。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
庆祝圣诞节可以给中国人提供一个了解西方文化、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的机会。
例如,可以组织一些活动、展览、讲座等,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圣诞节的来历和文化内涵。
此外,对于一些跟随基督教信仰的中国人来说,过圣诞节是表达信仰的一种方式。
他们可以参加教堂举办的活动,与信仰相同的人一同庆祝,分享喜悦和祝福。
这种庆祝方式在尊重多元宗教信仰的大背景下,也值得鼓励和尊重。
综上所述,我们在决定是否庆祝圣诞节时,应权衡利弊并考虑个人信仰、文化背景和交流需求。
如果庆祝圣诞节可以带来积极的文化交流,加深与国际友人的联系,或者是对于个人信仰的表达,那么过圣诞节是有其合理性的。
但我们也应警惕圣诞节商业化以及盲目追随西方文化的问题。
最重要的是,我们应更加重视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和节日,使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依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人应不应该过圣诞节辩论
![中国人应不应该过圣诞节辩论](https://img.taocdn.com/s3/m/7d64df5a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2c.png)
中国人应不应该过圣诞节辩论圣诞节作为西方的传统节日,在中国也逐渐流行起来。
一些人认为过圣诞节有助于加深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和促进交流,但也有人认为这是外来文化的侵入,不应该过这个节日。
下面将从文化交流、商业利益以及国家认同感等方面进行讨论,以探究中国人是否应该过圣诞节。
1. 文化交流过圣诞节可以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和相互理解。
圣诞节不仅是基督教的宗教节日,也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
在中国过圣诞节可以让中国人更加了解西方文化背后的历史和意义,增进对西方文化的认知。
同时,中国人过圣诞节也为西方人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文化和传统的机会。
通过这样的交流,可以加深两个文化间的互动和友谊。
2. 商业利益圣诞节是西方国家的重要商业节日之一,中国过圣诞节也带来了商业利益。
中国的商家通过推出各种促销和活动吸引消费者,而圣诞节也成为了一年中购物狂欢的重要节点。
这不仅为中国的零售行业带来了增长,也为就业和产业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
因此,从商业利益的角度来看,过圣诞节对中国经济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3.国家认同感一些人认为,过圣诞节违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本真,对国家认同感产生消极影响。
他们认为过多地迎合西方节日会削弱中国人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和信心。
他们强调应该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的节日和文化,不应该盲目跟风追求所谓的时尚和潮流。
结论综上所述,中国人是否应该过圣诞节有不同的观点。
过圣诞节有助于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和相互理解,推动商业发展,但也有可能削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
因此,在过圣诞节的同时,我们应该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和传统,传承好自己的节日和文化,更好地融入和吸收外来文化,实现文化的交流和共融。
作为一个开放包容、多元共享的时代,我们应该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对待不同文化的交流和对比,实现文化的共同发展。
中国人不应该过圣诞节的辩论词
![中国人不应该过圣诞节的辩论词](https://img.taocdn.com/s3/m/f1a53c83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85.png)
我国人不应该过圣诞节的辩论词一、圣诞节的起源1. 圣诞节是基督教纪念耶稣基督诞生的节日,起源于公元四世纪的基督教。
2. 圣诞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与基督教教义深刻相关,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地的基督教徒和非基督教国家。
3. 圣诞节在西方国家拥有悠久的文化历史,是西方国家人们热烈期盼的传统节日。
二、我国人过圣诞节的原因1. 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我国人过圣诞节的行为逐渐增加。
2. 我国人过圣诞节主要是出于商业目的,商家借此机会促销商品,增加销售额。
3. 圣诞节成为一种时尚潮流,许多我国年轻人也因此认为过圣诞节是一种时髦的行为。
三、我国人过圣诞节的问题1. 背离传统节日文化。
我国有着悠久的传统节日文化,过度迷恋西方节日会导致忽略和淡化我国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2. 浪费人力物力。
庆祝圣诞节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这使得许多人忽略了更重要的事情和需求。
3. 盲目跟风消费。
圣诞节促销活动使得人们盲目跟风消费,增加了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四、我国人不应该过圣诞节的理由1. 保护传统文化。
我国拥有丰富的传统节日文化,应当珍惜和传承这些传统,而不是盲目追逐外来的节日文化。
2. 提倡节俭消费。
过度追求西方的消费观念会导致不良的消费行为,应提倡节俭消费,理性对待节日消费。
3. 培养文化自信。
我国应该培养自己的文化自信心,自主选择传统文化和价值观,而不是盲目崇拜外来的文化。
五、我国人不应该过圣诞节的建议1. 弘扬传统文化。
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强传统节日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增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热爱度。
2. 加强消费教育。
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加强对节日消费的教育,引导人们理性对待节日消费,避免盲目从众行为。
3. 建立我国传统节日品牌。
倡导和宣传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建立我国特色的传统节日品牌,丰富和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
六、结语我国人不应该过圣诞节,应该坚守并传承自己的传统文化,提倡理性消费和注重内在精神追求,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播,让我国的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中国人需不需要圣诞节
![中国人需不需要圣诞节](https://img.taocdn.com/s3/m/dbcbfc0603d8ce2f00662343.png)
中国人需不需要圣诞节正方:中国人需要圣诞节理由:1、圣诞节是西方人最重要的节日。
这个节日气氛和平、欢乐,对未来充满期待——新事物即将诞生,光明正在显现。
所以,这是年轻人的节日。
不像中国的传统节日,好像一场老祖宗的“总结表彰大会”,沉湎于过去,看不清未来。
西方人的节日是世界主义的,而中国人的节日是家族伦理的。
2、过节方式简洁、大方、明快、俭朴,不需要繁文缛节的虚饰。
这是一个纯粹的精神性的节日。
不像中国的传统节日,迷乱于物质,琐碎、拖沓、奢侈、浪费,用张灯结彩放鞭炮、舞文弄墨挂对联的方式,渲染“太平盛世”。
结果,觥筹交错,噪声四起,烟雾缭绕,一片狼藉。
中国的传统节日,非要闹得连鬼神都不得安宁。
3、摆脱了祖宗崇拜。
不需要祭奠人格上的“神”。
更不需要跟“领导”、“师长”们赶情送礼。
圣诞节是上一辈为下一辈准备礼物而祈福祝愿的日子。
不像中国的传统节日,“领导”、“师长”们成了收受献礼的“物流中心”。
年轻人过圣诞节,潜意识中充满美好憧憬,试图摆脱这些死去或者活着的人格“神”的纠缠。
4、感受“人人平等”的民主氛围。
中国的年轻人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过节,如此足矣。
尽管大多数人并不走进教堂参加仪式,甚至是“无神论者”,然而,圣诞节似乎天然地就有一种民主气息。
只要你的欢乐是以和平的、不侵犯他人的方式表现出来的,你就能感受到自己做主的舒畅。
5、洗涤灵魂,找到信仰。
尽管“上帝已死”,然而,耶稣基督仍然是一个信仰的符号。
中国人的传统节日里看不到多少信仰的痕迹,除了宗族礼法之外,几乎没有普适关怀。
而给领导送礼,实际上是一种权力崇拜。
这种崇拜受到一种原始的恐怖情绪所控制。
这跟信仰是完全不同的东西。
的确,对于西方人而言“上帝已死”了,然而,“上帝”从天上到了人间。
于是,西方社会出现了“人人平等”基础上的民主、法治的现世生活。
并且,这种精神在节日中得到强化。
而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却让权力崇拜得到升华和确证。
①、有些洋节确实挺有意思的,比如“圣诞节”、“感恩节”什么的,中国人体验一下没什么不好的。
作文中国人应该过圣诞节
![作文中国人应该过圣诞节](https://img.taocdn.com/s3/m/3c05065a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c6.png)
作文中国人应该过圣诞节圣诞节作为西方传统节日,已经深入到了中国人的生活中。
每年的12月25日,中国的大街小巷都会装饰成一片节日的氛围,人们纷纷走出家门,购买礼物、赏析圣诞树,甚至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这一现象证明了中国人已经逐渐接受并过起了圣诞节。
本文将就中国人应该过圣诞节这一议题进行讨论。
首先,圣诞节能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中国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但也存在一定的文化独特性。
中国人过圣诞节就意味着我们可以更多地了解西方的宗教、文化和传统习俗。
这种文化交流不仅可以扩宽我们的视野,还能够增进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友谊与合作。
通过过圣诞节,我们力求实现文化的互相借鉴与融合,使中国文化更好地融入全球文化大家庭。
其次,圣诞节也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家之一,中国在圣诞节期间享有巨大的消费潜力。
人们购买各种圣诞装饰品、礼物、食物所带来的消费将极大地刺激国内市场需求。
同时,中国的制造业也能充分受益于圣诞节的需求,提升产能和就业机会。
由此可见,过圣诞节有利于激发消费、促进经济增长,进而提升国家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另外,圣诞节也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幸福感与精神状态。
圣诞节注重家庭、亲情和友情,是一个让人们心灵得到满足的时刻。
在圣诞节,大家可以跟家人朋友一同欢庆,共同制作圣诞饰品和美食,分享快乐和温暖。
人们可以借此机会放松身心,远离工作的压力和社会的繁忙,享受温馨的家庭氛围。
在圣诞节的氛围中,人们会增加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激之情,同时也会培养出乐观向上的心态。
最后,过圣诞节也有助于提高人们对待文化差异的包容性和理解力。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人们对待不同文化的态度往往是宽容与包容。
过圣诞节可以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西方文化,并增强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这种文化包容性将有助于推动世界各国之间的友好交流与合作,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国际环境。
综上所述,中国人应该过圣诞节。
过圣诞节不仅有助于推动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的幸福感与精神状态,还能增强我们对不同文化的包容性与理解力。
圣诞节国人该不该过作文
![圣诞节国人该不该过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66b0a814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6f.png)
圣诞节国人该不该过作文首先,支持不过圣诞节的人认为,圣诞节是一个外来的宗教节日,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不相符合。
中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而圣诞节却是基督教的重要节日。
因此,传统主义者认为我们应该坚守自己的文化,保留自己的传统节日,不应盲目追随外来文化。
此外,一些人认为过圣诞节会导致过度商业化,商家把圣诞节作为卖货的机会,忽视了节日的本质和价值。
然而,另一派人认为,过圣诞节有一些积极的意义。
首先,圣诞节是一种文化交流和融合的机会。
作为一个全球化时代的国家,我们应该开放心态,接纳和尊重其他文化的传统和习俗。
通过过圣诞节,我们可以了解和体验西方的文化,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其次,圣诞节对一些人来说是一个团圆和感恩的节日。
无论是家庭团聚还是朋友聚会,人们都能够放下工作的压力,享受属于节日的欢乐和温暖。
此外,圣诞节还可以为商业带来发展机会,刺激消费,推动经济的增长。
对于我个人而言,我认为国人可以过圣诞节。
首先,过节并不意味着放弃自己的传统文化,我们仍然可以坚守和传承自己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和中秋节。
过圣诞节只是一个多元文化的表达,不会对传统文化造成威胁。
其次,我认为过圣诞节有助于推动文化交流和融合,增强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作为一个国际化的节日,圣诞节的庆祝方式多种多样,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和汲取经验,适应全球化时代的社会发展。
总之,国人是否该过圣诞节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虽然一些人认为圣诞节是一种外来文化,不应该过,但另一些人则认为过圣诞节有积极的意义。
对于我个人而言,过圣诞节可以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尊重,对于国际化的社会发展是有益的。
同时,我们仍然可以坚守和传承自己的传统文化和节日,过圣诞节并不意味着放弃我们自己的文化身份。
因此,我支持国人过圣诞节。
中国人应不应该过圣诞节议论文
![中国人应不应该过圣诞节议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f4e4b89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11.png)
中国人应不应该过圣诞节圣诞节作为西方传统节日,如今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越来越高。
每年到了12月,许多中国人都会庆祝圣诞节,追逐这个节日所带来的喜庆氛围和商业繁荣。
然而,关于中国人应不应该过圣诞节这个议题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有人认为圣诞节是一种西方文化的侵入,应该坚守自己的传统节日;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过圣诞节可以增加文化多样性和促进交流。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中国人应不应该过圣诞节的议题。
首先,对于那些认为中国人不应该过圣诞节的人来说,他们主要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他们认为,中国已经有了丰富多样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因此过西方传统节日可能会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冲击。
他们担心过度追逐西方节日会导致中国文化的淡化和消失。
另一方面,支持中国人过圣诞节的观点认为,这可以增加文化多样性。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样文化的国家,文化的融合和交流是不可避免的。
过圣诞节可以让中国人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和价值观,促进中西方的交流与合作。
此外,过圣诞节也可以带动经济发展,为商家创造更多的商机和就业机会。
然而,应该指出的是,过圣诞节不应该成为一种盲目的模仿和消费行为。
过圣诞节应该是基于对西方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中国人可以借鉴圣诞节的部分元素,如家庭聚会、礼物交换等,融入到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创造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独特方式庆祝圣诞节。
这样不仅能兼顾传统文化的保护,同时也能享受圣诞节所带来的喜庆氛围。
此外,过圣诞节还可以培养年轻一代的国际视野和文化理解力。
在全球化时代,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过圣诞节,年轻人可以更好地接触和理解西方文化,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综上所述,中国人应不应该过圣诞节是一个复杂的议题。
过圣诞节可以增加文化多样性和促进交流,但也需要在尊重和保护传统文化的前提下进行。
过圣诞节不应成为一种盲目的模仿和消费行为,而应该是基于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和创新的产物。
最终,过圣诞节与否应该由每个个体自主选择,无论选择何种方式庆祝,都需要保持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天走在学校里面,随处都可见到圣诞节的气息。
食堂门口摆着圣诞树,超市里都是各种有关圣诞的东西。
让人不得不想起明天就是圣诞节了啊。
那我们到底该不该过这个圣诞节呢,要我说啊,我不过,我曾今也过过,那是因为年轻,不懂事,现在不一样了,长大了,也能看到很多问题的实质了,会思考了。
思绪有点乱,但很平和,一点也不激进。
我就一点一点的说说我的看法,首先圣诞节是一个宗教节日,而据我所知,大部分的中国人不信奉基督教,更不明白这个节日的真正含义。
那去过它,是不是一种盲目呢。
而眼下的国人,热衷庆祝的节日不仅有西方的圣诞节,还有情人节,感恩节,等等。
并且再过这些节日的同时,我们却淡忘的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这就完全是一种忘本的行为了。
就完全是在受着别人的对你的精神摆布,而你自己却完全没有意识。
这实质上就是一种侵略,文化,精神的侵略,是西方的软势力在我国的渗透和扩张的一种体现。
我们在无意识中受着西方文化影响时间长了,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淡忘的多了,我们自然而然的就让别人在精神上统治了。
我自认为,精神的统治远比领土的统治更可怕,真的到那时候,不用别人的一枪一炮,我们就会拱手把我们的领土给别人了,因为,我们的精神已经不是我们自己的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我们不该过圣诞节。
我今天还在和同学讨论这个问题,当然就会有人提出反驳的观点,有人说现在全球一体化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而且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各个国家的文化,我们当然要发展要进步了,美国的各个角落都有中餐过,肯定大部份的美国人都吃过中餐,那是不是美国人也被中华文化侵略了呢,我说显然不是啊,人家美国人吃中餐过的只是胃,人家是在有意识的情况的吃的,他们绝不认为中餐有多好,他们更不会认为中餐会替代他们的饮食,那只是他们的调味品。
而中国人在接受西方文化的时候是无意识的。
就是因为中国人意识不到保护自己的文化。
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
节日本就是一种文化,而文化是没有好坏之分的,但是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不能忘却了自己的文化,更不能让外来文化占了主导地位,所以我觉得,我有责任,让人们知道,要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
再者又有人说,我们过圣诞节那只是一个借口,借着圣诞的名义,朋友出来聚聚,因为我们的传统节日都是家人团聚的,所以就只有借着圣诞的名和朋友聚聚了。
这确实是个实在的说法,从我们要接受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欠缺的这一块讲呢,我们貌似应该过圣诞了。
那最后我想总结下,我们到底该不该过圣诞节呢,当然我们没有干涉别人的权利,要我说,要么不过,要过,也要像美国人吃中餐的那样去过,别把它当回事。
最重要的是别因为洋节淡忘了我们自己的节日。
更不能让它占了主导位置,也不能让它左右你,就像你看到同学都在过,只有你一个人不过,所以你也就跟着过了。
别让他左右了你。
好了有关圣诞节就到此为止。
接下来我想谈谈,有关中国人是怎样一点一点淡忘我们的文化的。
首先,又是节日,端午节,韩国人抢先注册,与其说别人抢,不如说是我们自己丢的,偌大的一个中国,怎么就没人想起来去注册呢。
是因为我们保护传统文化品牌的意识还不够。
再者,繁体字,现在的我们有几个会写繁体字,我承认我也不会,是哪出了问题,教育。
在普及简体字的时候也要学学繁体字。
再者,古文,现在有多少人愿意去学,说实话,我以前也不愿意学,那时候年轻没没意识,而现在很多人不年轻了却依然没意识,台湾的教材文言文占百分之六、七十。
大陆没意识啊,大陆现在追求的是GDP,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川子的有句歌词写的好那,骄傲的GDP它噌噌的涨那,能给我换来几包尿不湿吗。
飞速发展的中国,处在冲刺阶段的中国已经忽略了很多问题,太急功近利的,但我们作为一名中国人要意识到问题,要改变自己,不能整天忙着读书,读了书,要思考。
再者,方言,现在普通话是要普及,但不能忘了方言,每一种方言都是蕴育这一定的文化底蕴的,那也是一种文化。
就拿我们新疆土话说吧,很多人不愿意去说,觉得土,觉得难听,记得几年前,赵国柱老师编了个新疆杂话那个段子,那时候大街小巷都在放,尤其是走到那
个卖磁带的店门口。
我当时觉得也难听,觉得这种东西登不上大雅之堂,现在觉得自己当时傻得很,现在身在外地,没事的时候还听听赵国柱老师的新疆杂话,觉得特情切,仿佛回了家一样。
再者,英语,我觉得英语就是一种工具,没必要大张旗鼓的去学它,看看现在的大学,不学语文了,但英语要过四级,自己的文化没学好,再去接受别人的文化,这叫请别人过来殖民自己。
再者,中医,那真的是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的结晶。
国家也在慢慢的重视起来了,只是推广普及程度还不够,别看西医见效快,他治根不治本,而中医是能治本的,根和本是什么,好比一棵树,土以上的叫根,以下的叫本,砍树不除本,他是还会再生的。
就说这么多吧,想起来了再继续,总之,要学会保护自己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