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护理及预防

合集下载

护士在儿科护理中的儿童疾病预防和常见病护理

护士在儿科护理中的儿童疾病预防和常见病护理

护士在儿科护理中的儿童疾病预防和常见病护理
1. 儿童疾病预防
儿童疾病预防是儿科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儿童疾病预防措施:
•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是预防儿童传染病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护士在儿科护理中要了解疫苗接种的时间和剂量,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为儿童接种疫苗,并记录接种情况。

•卫生教育
护士在儿科护理中要向家长传授儿童个人卫生、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家长和孩子提高对疾病的预防意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环境保护
护士在儿科护理中要协助医院做好儿童病房的环境消毒和通风,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保护儿童的身体健康。

2. 常见病护理
•儿童感冒
感冒是儿童常见的病症,护士在儿科护理中要帮助家长正确判断孩子的感冒症状,提供适当的护理和治疗建议。

包括保持室内通风、提供充足的水和营养、控制体温等。

•儿童肺炎
儿童肺炎是严重的呼吸系统感染疾病,护士在儿科护理中要密切观察孩子的呼吸情况、体温和心率等指标变化,及时给予氧气治疗、吸痰和抗生素等护理措施。

•儿童腹泻
儿童腹泻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护士在儿科护理中要监测孩子的排便情况、水分摄入和尿量等,及时纠正脱水,提供适当的护理和饮食建议。

结语
护士在儿科护理中对儿童疾病的预防和常见病的护理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疫苗接种、卫生教育和环境保护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儿童疾病的发生。

对于常见病的护理,护士要根据病情给予正确的护理措施,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的儿科护理应根据医疗机构和护理实践指南的要求进行。

婴幼儿常见病护理知识

婴幼儿常见病护理知识

婴幼儿常见病护理知识
一、新生儿窒息
1、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紧急情况之一,有时甚至会导致死亡。

2、窒息过程中,新生儿会出现晕厥、口周围涎液多、肌肉张力减弱、面容改变、皮肤有紫红色斑点、呼吸变得缓慢而深,但是容易暂停,甚至
无法呼吸,如果一直没有妥善护理,很容易导致死亡。

3、一旦窒息症状出现,婴幼儿护理的首先要做的就是让新生儿头位
保持一定的高度,以减少胸部的紧张度,促进吸入空气;然后使用手掌轻
拍新生儿的背部,帮助新生儿完成呼吸;同时要立即对新生儿提供有效的
复苏护理。

4、如果此时还没有完全恢复,可以采用吸入空气的方法,让新生儿
吸入空气,这样也能恢复新生儿的呼吸。

二、腹泻
1、婴幼儿腹泻常见于新生儿和婴儿,是指比正常排便次数多,比正
常排出的粪便量多,或排出的粪便质量发生变化,呈泥状水样或液流状的
病症。

2、腹泻的护理主要包括:给予足够的液体,有助于恢复水分,以防
止脱水;及时给予止泻药,如果有严重的腹泻,那么应采取调理肠系膜通
道的手段来预防细菌滋生;保证婴幼儿维持良好的卫生清洁,以防止寄生
虫的滋生。

三、病毒感染。

新生儿的常见疾病和预防措施

新生儿的常见疾病和预防措施

新生儿的常见疾病和预防措施新生儿的健康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因为他们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

了解新生儿常见的疾病以及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保护他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一、呼吸系统疾病新生儿的呼吸系统相对脆弱,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

最常见的是呼吸道感染和呼吸窘迫综合症。

为了预防这些疾病,父母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烟雾和其他污染物;2.避免将新生儿接触感染者或病毒携带者;3.按时接种疫苗,尤其是乙肝疫苗,以增强新生儿的免疫力。

二、消化系统疾病新生儿的消化系统还很不成熟,常见的疾病包括腹泻、胃灼热、便秘等。

为了预防这些问题,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母乳喂养是最佳选择,因为母乳含有丰富的抗体和营养物质,有助于新生儿的消化和免疫系统发育;2.喂养时要保持新生儿的姿势正确,避免嗝气和吞食空气;3.确保喂食工具的卫生,避免细菌感染。

三、皮肤问题新生儿的皮肤娇嫩,容易受到刺激和感染。

最常见的皮肤问题包括湿疹、尿布疹和新生儿痤疮。

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1.保持新生儿的皮肤清洁和干燥,使用温水洗澡并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浴产品;2.尽量使用纯棉面料的衣物和床上用品,避免使用过于紧身的衣物和尿布;3.避免使用含有香料和化学物质的护肤品。

四、传染病新生儿由于免疫系统脆弱,容易感染各种传染病。

最常见的疾病包括乙肝、结核病和水痘。

以下是一些预防传染病的措施:1.对母亲进行乙肝筛查,确保没有感染并及时进行预防和治疗;2.避免接触患有传染病的人;3.按照医生的建议及时接种疫苗。

五、心脏和神经系统疾病新生儿可能出现心脏和神经系统方面的问题,如先天性心脏病和脑瘫等。

预防这些疾病的最佳方法是在孕期进行定期产前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潜在的问题。

总结起来,新生儿的常见疾病包括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皮肤问题、传染病以及心脏和神经系统疾病等。

为了预防这些病症,父母需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感染源,按时接种疫苗,正确喂养,注意皮肤清洁和干燥,以及进行定期的产前检查。

婴幼儿常见病的护理方法注意事项

婴幼儿常见病的护理方法注意事项

婴幼儿常见病的护理方法与注意事项一、婴幼儿常见病的护理方法1.饮食护理婴幼儿时期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期,需要充足的营养。

针对不同疾病,给予合理的饮食,如流质、半流质、软食、普食等。

保证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增强免疫力。

2.预防感染婴幼儿免疫力较弱,容易感染疾病。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与患感染性疾病的成人或儿童接触,及时增减衣物,加强卫生教育,保持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3.定期检查婴幼儿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问题,评估营养状况,以及筛查常见疾病。

家长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

4.疫苗接种根据国家规定,婴幼儿需接种多种疫苗,以预防常见的传染病。

家长应按照计划免疫程序按时带孩子接种疫苗。

5.监测体温婴幼儿的体温调节能力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应注意监测体温,尤其在高热或疑似感染的情况下。

如有异常体温应及时就医。

6.合理用药婴幼儿用药需谨慎,严禁擅自用药或更改药物剂量。

如有需要,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同时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7.注意安全婴幼儿对周围环境充满好奇,但缺乏自我保护能力。

家长应确保环境安全,避免孩子接触危险物品和设施。

同时教育孩子基本的安全知识。

8.心理护理婴幼儿的心理健康同样重要。

家长应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陪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二、注意事项1.每个婴幼儿的体质和生长环境不同,护理方法应根据个体情况调整。

2.如有疑虑或孩子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处理。

3.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治疗方案,积极配合,以提高护理效果。

实习报告儿科医学中的婴幼儿常见疾病处理

实习报告儿科医学中的婴幼儿常见疾病处理

实习报告儿科医学中的婴幼儿常见疾病处理实习报告:儿科医学中的婴幼儿常见疾病处理本次实习,我有幸参与了儿科医学领域的实践,深入了解了婴幼儿常见疾病处理的相关知识和技巧。

在实习期间,我与经验丰富的医生团队一起工作,通过观察、学习和实践,我逐渐掌握了一些处理常见婴幼儿疾病的方法和技巧,下面将从常见疾病的预防、症状的识别以及处理方法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常见疾病的预防预防常见婴幼儿疾病是儿科医生工作的首要任务之一。

首先,合理的日常护理对于预防疾病起到重要作用。

正确并及时的洗澡、清洁口腔、剪指甲、更换尿布以及保持室内清洁等都是预防疾病的基本措施。

此外,母乳喂养也是提高宝宝免疫力的重要手段,母乳中含有丰富的抗体,对于预防多种传染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针对不同疾病,医生们还推荐了相应的疫苗接种计划,比如百白破疫苗、乙肝疫苗等,这些疫苗可以有效预防及减轻某些疾病的发生。

此外,室内通风、合理饮食以及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也是预防疾病的关键。

二、症状的识别在实习中,我认识到及时识别疾病症状对于正确处理常见婴幼儿疾病至关重要。

针对不同的疾病症状,医生们教授了我一些识别的方法和技巧。

对于感冒,常见的症状包括流鼻涕、咳嗽、喉咙痛、发热等。

宝宝如果持续咳嗽、哭闹不止或者出现呼吸急促等症状时,可能是支气管炎等疾病,需要立即就医。

此外,宝宝如果出现皮疹、发热以及嗜睡等症状,可能是传染性疾病如麻疹等,需要及时就医并隔离。

对于消化系统疾病,宝宝如果出现呕吐、腹泻、拉稀等症状时,可能是胃肠感染,宝宝需要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并就医寻求治疗。

宝宝如果呕吐物中带有胃酸或血丝,可能是食管炎或胃溃疡等消化道疾病,需要引起重视并及时就医。

三、处理方法在实习期间,我学到了一些常见婴幼儿疾病的处理方法。

首先,在家庭环境中,如果宝宝出现发热的情况,可以用温水擦拭全身,不建议使用退热药物。

如果发热持续并伴有其他症状如嗜睡、呕吐等,则需要带宝宝去医院就诊。

新生儿常见疾病的

新生儿常见疾病的

2、转运胆红素的能力不足 ;
初生新生儿常有不同程度的酸中毒, 影响血中胆红素与白蛋白的联结,早产 儿白蛋白的数量较足月儿为低,均使运 送胆红素的能力不足。
3、肝功能发育未完善
①初生新生儿肝细胞内摄取胆红素必需的Y、 Z蛋白含量低; ②形成结合胆红素的功能差,即肝尿苷二 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UDPGT)的含量低且 活力不足(仅为正常的0%~30%),不能有效 地将脂溶性未结合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成 水溶性结合胆红素,此酶活性在一周后逐渐正 常; ③排泄结合胆红素的功能差,易致胆汁淤 积。
4、肠肝循环的特性;
• 初生婴儿的肠道内无细菌,不能将肠道 内的胆红素还原成粪、尿胆原; • 且肠腔内B葡萄糖醛酸酶活性较高,能将 结合胆红素水解成葡萄糖醛酸及未结合 胆红素,后者又被肠吸收经门脉而达肝 脏。


• 由于上述特点,新生儿摄取、结合、排 泄胆红素的能力仅为成人的1%~2%, 因此极易出现黄疸,尤其当新生儿处于 饥饿、缺氧、胎粪排出延迟、脱水、酸 中毒、头颅血肿或颅内出血等状态时黄 疸加重。
二、新生儿黄疸的原因
人们常常简单地把黄疸病看作就是 皮肤发黄,其实这只说对了一半,皮肤 发黄只是外表现象。如因生理和病理原 因使血液里的胆红素增高,皮肤、球结 膜(眼白)等处就会发黄。
哪些原因可引起新生儿体内胆红素升高? 第一,红细胞破坏太多太快。 体内的胆红素约80%是由衰老的红细胞被破坏而形成 的。如果红细胞破坏太多太快,胆红素激增,就会引起黄 疸。如:母、子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性黄疸就属于这一类。 即新生儿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黄疸,而且进展很快,皮肤 呈现金黄色。 当血里的胆红素超过20毫克/dl时,胆红素就可能进入 脑细胞,干扰脑细胞的正常活动和功能,引起核黄疸,威 胁新生儿的生命。

新生儿常见疾病及护理知识

新生儿常见疾病及护理知识

新生儿常见疾病及护理知识新生儿常见疾病及护理知识新生儿常见疾病有哪些你知道吗?如何护理新生儿你了解吗?下面是yjbys店铺为大家带来的新生儿常见疾病及护理知识,欢迎阅读。

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溶血病是指母亲与胎儿血型不合引起新生儿免疫性溶血。

有很多原因可以引起新生儿溶血。

目前人类已发现的20个血型系统,发生新生儿溶血病的以ABO系统最多,次为RH系统。

在怀孕期或分娩时可有为数不等的胎儿红细胞进入母体,若彼此血型不合,母亲体内缺乏胎儿红细胞所具有的抗原,母亲会产生相应的抗体。

这种免疫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引起溶血。

ABO血型系统共有"A"、"B"、"AB"和"O"型四种,ABO血型不合溶血病主要发生在母亲是"O"型,胎儿是"A"型或"B"型者。

RH血型系统中有抗原5种(C,c;D;E,e;),有D抗原者称RH阳性,无D抗原者为RH阴性,RH血型不合溶血病主要见于母亲是RH阴性,胎儿为RH 阳性者。

有些母亲虽然为RH阳性,但缺乏E抗原,亦会发生RH溶血病。

我国汉族RH阳性者占绝大多数(98~99%),阴性者不多,故RH 血型不合的新生儿溶血病较其他民族少见。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是新生儿期严重感染之一,和败血症关系很密切。

本病死亡率高,后遗症多。

不论产前、产时或产后感染都可引起化脓性脑膜炎,比如母亲患败血症、羊膜早破、胎粪吸入、难产、出生后皮肤破损、脐部感染等。

新生儿得脑膜炎最早改变是在精神异常,如阵阵尖哭,易惊、易激动,精神萎,随后不哭,最后昏迷。

早产儿则不哭、嗜睡、面色灰白、两眼凝视。

如果发现迟,即使幸存也会合并脑积水、硬膜下积液、耳聋、皮质盲及智能低下。

早期常出现哭声改变、尖叫、易激惹、易惊,随即哭声变弱,甚至不哭,继而转为嗜睡、吐奶(为喷射性呕吐)、后背发直,两眼凝视或斜视,全身伴有抽搐等症状。

新生儿的常见疾病及护理方法

新生儿的常见疾病及护理方法

新生儿的常见疾病及护理方法在孩子出生后的初始几个月内,他们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因此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

了解新生儿常见疾病及相应的护理方法对于父母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新生儿疾病,并提供相应的护理建议。

一、黄疸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现象,通常在出生后两到三天内出现。

它是由于胎儿体内胆红素排泄系统不成熟所致,在血液中积累过多胆红素导致皮肤和眼睛发黄。

大多数情况下,黄疸是自限性的,会在几周内自行消退。

为了预防黄疸加重,可采取以下护理方法:1. 鼓励频乳:通过经过皮肤接触和喂养可以帮助宝宝排泄多余的胆红素。

2. 定期晒太阳:适量直接暴露于太阳下有助于促进胆红素代谢。

3. 观察排尿和排便:确保宝宝的尿液呈淡黄色,并且有每日粘稠软便意。

二、脐带感染脐带感染是新生儿常见的问题之一,主要是由于未适当处理或清洁脐带引起的。

如果发现脐带周围出现红肿、渗液或有异味,可能表明感染已经发生。

以下是护理方法,以预防和处理脐带感染:1. 脐带清洁:用温水和棉球轻轻擦拭脐部,然后用干净的棉球将其干爽。

避免使用酒精等刺激性物质清洁。

2. 确保干燥:保持婴儿的尿布区域干燥和通风,避免积聚湿气。

3. 观察并就医:注意观察脐部是否有异常情况,如出现红肿、渗液或异味,应及时就医治疗。

三、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包括感冒、支气管炎等常见疾病。

由于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他们容易感染上呼吸道病毒。

常见症状包括喷嚏、鼻塞、咳嗽和轻微的发热。

以下是护理方法以帮助缓解呼吸道感染:1. 保持空气湿润:使用加湿器或在宝宝附近放置湿毛巾有助于缓解鼻塞。

2. 温水洗鼻:用盐水或生理盐水清洁鼻孔,减轻宝宝的不适感。

3. 定期补液:及时给予足够的液体摄入,以防脱水。

四、腹泻腹泻是指每日大便次数增多并伴随着稀薄便便。

对于新生儿来说,最常见的原因是消化不良或细菌感染。

针对腹泻的护理方法如下:1. 补充足够的液体:通过经常地哺乳来确保新生儿摄取足够的水分,以防止脱水。

新生儿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新生儿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新生儿是指从出生到生后28天的小儿。

1、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2、热情接待家属及病儿,更衣、洗澡、剪指甲、测体温、磅体重,并在患儿的手腕上戴上明显的标记,写上床号、姓名、性别,由责任护土向家属做好人院宜教及探视制度,介绍主管医生。

3、保暖:室温保持在24—26℃,相对温度55%—65%,使病儿核心温度维持在36.5—37.5℃。

4、做好皮肤、粘膜、脐带、口腔护理,每日沐浴一次,每 1.5—3小时更换尿布一次,并更换体位,大便后,随时更换尿布,用温水从前向后擦洗臀部并涂紫草油或达克宁霜,脐带未脱者,注意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5、注意喂养,新生儿尽快开奶,按需哺乳,如病情需要可照医嘱定时喂养。

喂奶时头偏向一侧,若病儿饥饿,随时哺喂,喂奶后竖抱排气右侧卧位半小时。

必要时抬高上身15—30°。

6、预防感染:(1)医护人员人室应更换鞋子,穿清洁工作假,操作时戴口罩、帽子、接触病儿前后应洗手,若有腹泻、皮肤化脓性感染疾病,病儿应立即进行相应的隔离(或进行床旁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2)病室每日用紫外线或三氧灭菌机消毒1—2次,每日定时通风换气十五分钟,出院病儿的床单位,暖箱须进行终末消毒。

8、病儿出院时,由责任护士向家属介绍喂养知识和疾病恢复期的护理知识等出院宣教。

新生儿败血症护理常规新生儿败血症是指新生儿期致病菌侵入血循环,并在血循环中生长繁殖及产生毒素而造成的全身感染。

1、按新生儿护理常规。

2、入院后按医嘱立即抽血作培养加药敏,严格无菌操作。

3、保证足够水份,营养及热卡,不能进食可给胃肠外营养,静脉补液。

4、严密观察病情变化,T.P.R神志、眼神及有无并发症,注意脐部和皮肤护理,尤其要要警惕脑部并发症。

5、注意保暖,纠正缺氧,黄疸较重者应按医嘱及时光疗,并按蓝光箱治疗护理常规。

6、按医嘱保证抗生素的正确应用,注意药物的浓度,时间、静脉输液时注意速度,必要时用输液泵。

7、一般护理:包括皮肤、口腔清洁及感染病灶的护理。

婴儿常见疾病护理总结

婴儿常见疾病护理总结

婴儿常见疾病护理总结
介绍:
本文档总结了婴儿常见疾病的护理方法和预防措施,旨在帮助家长更好地照顾和保护婴儿的健康。

一、感冒
- 预防措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勤洗手、避免接触有感冒症状的人。

- 护理方法:增加液体摄入、保持室内温暖、定时清洁鼻腔、避免使用过多药物。

二、腹泻
- 预防措施:保持环境卫生、妥善处理母乳、配方奶或食物的储存与消毒。

- 护理方法: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改变饮食惯、避免使用过多药物。

三、湿疹
- 预防措施: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选择适合婴儿的无刺激性产品。

- 护理方法:定期用温水洗澡、涂抹适当的保湿剂、适量晒太阳。

四、过敏
- 预防措施:避免与婴儿过敏原接触、保持室内清洁。

- 护理方法:及时处理过敏症状、改变饮食或环境。

五、发烧
- 预防措施:保持室内卫生、正确穿戴适合天气的衣物。

- 护理方法:调节室内温度、合理用药、观察体温变化。

六、肺炎
- 预防措施:注射疫苗、保持室内卫生、避免婴儿与患病人接触。

- 护理方法: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七、麻疹
- 预防措施:注射疫苗、洗手卫生、避免与患病人接触。

- 护理方法:静养、合理用药。

结语:
通过正确的预防和及时的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和减轻婴儿常见疾病的发生及其对婴儿健康的影响。

然而,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请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

以上仅为一些常见疾病的护理概述,具体护理方法还需根据实际情况和医生建议来确定。

新生儿常见疾病与护理

新生儿常见疾病与护理

(六)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感染性肺炎是新生儿常见疾病,也是引起 新生儿死亡的重要病因。 据统计,围生期感染性肺炎病死率约为5 %~20%。可发生在宫内、分娩过程中或 生后,由细菌、病毒、霉菌等不同的病原 体引起。
新生儿肺炎分类



1.宫内感染性肺炎(又称先天性肺炎)主要的病原体为病 毒,如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常由母 亲妊娠期间原发感染或潜伏感染复燃,病原体经血行通过 胎盘感染胎儿。 2.分娩过程中感染性肺炎①胎膜早破24小时以上或孕母 产道内病原体上行感染羊膜,引起羊膜绒毛膜炎,胎儿吸 人污染的羊水,发生感染性肺炎。②胎儿分娩时通过产道 吸入污染的羊水或母亲的宫颈分泌物。 3.出生后感染性肺炎①呼吸道途径:与呼吸道感染患者 接触;②血行感染:常为败血症的一部分;③医源性途径: 由于医用器械如吸痰器、雾化器、供氧面罩、气管插管等 消毒不严,或呼吸机使用时间过长,或通过医务人员手传 播等引起感染性肺炎。
预防措施






最好的办法是使婴儿的屁股保持干爽。 每次换尿布时彻底清洗婴儿的生殖器区域。 每次换尿布时,给他的小屁股技法一层薄薄的防护霜。 不要使用滑石粉质地的爽身粉,因为如果婴儿吸放入它的 粉尘,会对肺部造成伤害。 不要把尿裤系得太紧,宽松的衣服能够证婴儿的小屁股呼 吸。 不要给婴儿穿塑料套裤或其他不透气材料制成的衣物。 不要用含有芳香成分的洗涤先宝宝的棉质尿布,以防皮肤 产生过敏反应。
新生儿肺炎预防措施





要加强新生儿保健,居室空气流通、新鲜、并避免与呼吸 道感染病人接触。 有异常分娩或临产感染者,新生儿应隔离观察,必要时应 早用抗菌素。 羊水或胎粪吸入性肺炎,预防的关键是防止胎儿发生胎儿 宫内缺氧。 对于感染引起的新生儿肺炎,怀孕的母亲要做好孕期保健, 保持生活环境的清洁卫生,更要注意个人卫生,防止感染 性疾病的发生。 婴儿出生后,要给婴儿布置一个洁净舒适的生活空间。 婴儿所用的衣服、尿布应柔软、干净、哺乳的用具应消毒。 患感冒的成人要尽量避免接触新生儿,若母亲感冒、应戴 口罩照顾孩子和孩子和喂奶。 患感冒的成人要尽量避免接触新生儿,若母亲感冒,应立 即去医院治疗,防止病菌扩散。

儿科常见疾病健康宣教

儿科常见疾病健康宣教

儿科常见疾病健康宣教1.保持婴幼儿的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腐败变质的食物,尽量避免吃生冷食物。

2.及时更换婴幼儿的尿布,保持臀部清洁干燥,避免尿布疹的发生。

3.给予适当的饮食,避免过度喂养。

对于母乳喂养的婴儿,母亲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感染传给婴儿。

4.保持室内通风,保持室温适宜,避免过热或过冷。

5.注意手卫生,洗手后才接触婴幼儿,避免交叉感染。

6.及时就医,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避免自行用药或滥用抗生素。

宽松,避免摩擦和刺激。

注意观察皮疹的形态、数量、分布和进展情况,及时处理破溃、渗液等并发症。

3.眼部护理:川崎病患者易出现结膜炎和角膜炎,需注意眼部卫生,及时清洗眼部分泌物。

4.口腔护理:本病患者常见口腔黏膜病变,需注意口腔卫生,及时清洗口腔分泌物,避免口腔细菌感染。

5.心理护理:川崎病患者年龄较小,需要家长和医护人员的关心和支持,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6.预防并发症:XXX并发冠状动脉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需密切监测心脏功能,及时发现并治疗并发症。

同时,避免接种疫苗和使用阿司匹林等药物,以免加重病情。

清洁是很重要的,包括剪短指甲,以免抓伤,每日便后清洗臀部,半脱的痂皮用消毒剪刀剪除,切忌强行撕脱,防止出血和继发感染。

另外,需要注意粘膜的护理,观察口腔粘膜病损情况,每日口腔护理2-3次,口唇干裂者涂润唇油,禁食生、辛、硬的食物。

每日用生理盐水洗眼1-2次,也可涂眼膏,以保持眼的清洁,预防感染。

对于早产儿,需要注意预防感染,减少刺激,护理病儿前后须洗手,保持病儿皮肤清洁干燥定时翻身更换体位。

保持室环境安静,减少噪声及灯光刺激。

另外,要保暖,早产儿室温度应保持温湿度适宜,可加厚盖被、家人怀抱、热水袋保暖。

喂养以母乳为最优,若无母乳,可用配方奶粉。

指导合理喂养,少量多餐,奶后驱气防止窒息。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腔分泌物。

采取侧卧位,定时更换体位,并轻拍背部。

在补液治疗时,使用输液泵严格控制输液速度,避免擅自调节。

新生儿常见病的观察及护理

新生儿常见病的观察及护理

新生儿常见病的观察及护理新生儿出生时,由于体内有来自母亲的抗体,一般不容易生病,但还是有一些常见的情况需要加以注意。

一、脐炎新生儿出生结扎后的脐带残端一般3~7天脱落,有的需要10 余天或20余天(根据结扎手法不同)才能干燥脱落。

1、原因局部细菌感染。

当新生儿出生后切断脐带是,其根部为新鲜伤口,脐带内的血管没有完全闭合。

若护理不当,病菌进入时,可引发脐炎。

如果治疗不及时,病菌进入血液可能引起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

2、临床表现脐轮与脐周皮肤发红,其根部有少量分泌物为脐炎的典型症状。

轻者:新生儿没有全身症状。

较重者:脐部周围皮肤红肿,脐根部有较多的脓性分泌物,并伴有臭味。

重者:新生儿伴有发烧、食欲不佳、精神状态不好等症状。

3、护理方法治疗脐炎的根本措施是预防,尤其是脐带脱落前的护理。

应保持脐部干燥,勤换尿布,防止尿液污染。

一旦发生脐炎,应及时就医。

黄疸是指新生儿的血液、粘膜和皮肤出现变黄的现象,脸上最先变黄,然后是躯干,最后才是手脚。

1、原因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在老化之后,经过代谢会产生一些废物(胆红素),最后经肝脏排除体外。

而新生儿肝酶活动力低,无法清除过多的胆红素,因而发生黄疸。

新生儿黄疸多发生于母乳喂养的婴儿(母乳性黄疸)。

2、观察轻度黄疸主要显现在巩膜、面部、躯干等部位,中度以上黄疸除此部位明显外,手心、足心亦有感染。

溶血性黄疸出现早,进展快,并常伴有贫血;肝脾大或水肿感染性黄疸常伴有发热,并克发生感染;梗阻性黄疸大便色浅或呈陶土色;产伤所致黄疸可有头颅血肿或其他部位损伤原因,红细胞破坏增多,长因母乳血型不合引起。

另外,红细胞增多症、窒息、缺氧、酸中毒等也会引发黄疸。

3、类型(1)生理性黄疸:正常足月儿60%在出生后的2~3 天出现黄疸,在第4~5 天达到高峰,在1~2 周内消失。

早产儿、低体重儿有80%会出现黄疸,且出现时间较早(24 消失内),黄疸程度重,消退时间长,一般长于3 周,黄疸指数平均在11-12 毫克每100 毫升。

新生儿常见病护理

新生儿常见病护理

处理方法:护理中要观察仔细,发现问题及时就医,平时注意避
免外来的感染源。
Hale Waihona Puke 编辑ppt11脐部渗血
症状:在脐带脱落期间伴有出血现象,那是毛细血管在渗 血,由于脐带部位没有神经,所以宝宝无痛感。 处理方法:只要每次消毒后用干的医用棉签按压3-5分钟 就可以止住渗血,数次后这种现象即可消失。如果此方法 无效,可在用75%的酒精消毒后,用碘伏涂抹在脱落面上, 碘伏可收敛渗血的毛细血管。脐带脱落后也有渗血的可能, 渗血结痂后,如果没有分泌物就不要再消毒了,待结痂自 然脱落即可。
9. 便 秘
• 便秘:正常新生儿每天3-6次大便,几周后减少到每天1-2次; 如果孩子两天或5--8天,才有一次大便也正常叫【崭肚】,如 果大便干结、偏硬、颜色发暗,就已经是便秘了。
• 病因:孩子饮食不当、母亲饮食不当、乳量不足、疾病影响、 精神因素
• 预防:改善饮食、培养孩子定时排便的习惯、增加活动量 • 护理: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刺激排便 • 物理方法:肥皂条 • 药物:开塞露、甘油栓通便
编辑ppt
17
6. 结 膜 炎
• 结膜炎症状:眼睛会红肿、怕光、流泪,有很多黏液性或脓性 分泌物,使上下眼睑的睫毛粘合在一起。
• 清除分泌物:洗净双手,将消毒棉签在温开水中浸湿,轻轻擦 洗眼部分泌物。也可用消毒棉球浸上温开水湿敷一会儿,再换 湿棉球从眼内侧向眼外侧轻轻擦拭,一次用一个棉球。
• 预防性用药:眼药水为0.25%的氯霉素眼药水;淋球菌感染用 青霉素眼药水;衣原体眼炎选用红霉素眼膏,还可用0.5%金霉 素眼药水或0.1%的利福平眼药水滴眼。
(19)呼吸道感染 (20)泪囊炎 (21)腹胀 (22)急性肠套叠 (23)脱皮 (24)乳房肿大

如何做好新生儿疾病预防

如何做好新生儿疾病预防

如何做好新生儿疾病预防新生儿是家庭中最为脆弱的一群,他们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患病。

因此,做好新生儿疾病预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日常护理、饮食保健、接种疫苗等方面,为您介绍如何科学有效地预防新生儿疾病。

日常护理1. 定期洗澡新生儿的皮肤娇嫩敏感,容易受到细菌感染。

因此,定期给宝宝洗澡是非常重要的。

洗澡水温应控制在37摄氏度左右,避免过热或过冷。

同时,在洗澡前后要保持室温适宜,避免宝宝受凉。

2. 保持环境清洁新生儿的抵抗力较弱,家庭环境的清洁卫生直接影响宝宝的健康。

定期清洁宝宝周围的玩具、床品等物品,保持空气流通,避免尘螨、霉菌等对宝宝造成危害。

饮食保健1. 母乳喂养母乳是新生儿最好的营养来源,其中含有丰富的抗体和营养物质,有助于增强宝宝的免疫力。

因此,建议母亲尽量坚持母乳喂养,直至宝宝6个月大。

2. 合理添加辅食当宝宝逐渐长大,需要适当添加辅食来满足其营养需求。

在添加辅食时,应选择易消化、清淡的食材,并避免添加过多调味料和添加剂。

接种疫苗1. 遵循国家免疫规划国家针对新生儿提出了相应的免疫规划,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等。

家长应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剂量为宝宝接种疫苗,提高其抵抗力,预防传染病。

2. 注意接种后反应接种疫苗后,部分宝宝可能会出现发热、红肿等反应。

家长不必过分担心,可通过冷敷、适量退烧药等方式缓解不适。

若反应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医。

总结通过以上几点日常护理、饮食保健和接种疫苗的方法,可以有效预防新生儿常见疾病,保障其健康成长。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加关注宝宝的身体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让宝宝远离疾病困扰,健康快乐地成长。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新生儿常见疾病及预防注意事项

新生儿常见疾病及预防注意事项

新生儿常见疾病及预防注意事项新生儿是指出生后28天内的婴儿,他们的免疫系统尚未充分发育,因此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

为了保护和照顾新生儿的健康,家长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新生儿疾病,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新生儿疾病及预防注意事项。

一、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较为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婴儿皮肤和眼睛发黄。

黄疸是由于新生儿肝脏功能不完善,导致胆红素无法正常代谢而引起的。

预防措施:1. 多晒太阳:将婴儿暴露在阳光下,有助于促进胆红素的排出。

2. 多哺乳:母乳中的营养物质有助于婴儿代谢胆红素。

二、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肺炎是一种威胁新生儿健康的严重疾病,主要由感染引起。

新生儿肺炎症状包括呼吸急促、咳嗽、发热等。

预防措施:1. 保持室内卫生:定期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 手部卫生:家长和照顾人员应定期洗手,减少病原体传播。

3. 避免感染源:避免婴儿与有传染性疾病的人接触。

三、新生儿腹泻新生儿腹泻是指婴儿连续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水或带有异味的状况。

常见原因包括感染、饮食不当、消化不良等。

预防措施:1. 母乳喂养:母乳具有天然的抗感染作用,可以帮助婴儿预防腹泻。

2. 卫生健康:婴儿的饮食摄入要注意卫生,尽量避免食用腐败变质的食物。

3. 及时就医:如果发现婴儿有腹泻症状,应及时就医并按医生建议进行处理。

四、新生儿湿疹新生儿湿疹是由过敏原引起的皮肤病,常见表现为皮肤发红、出现疹子、瘙痒等。

预防措施:1. 维持皮肤干燥:保持室内相对湿度适宜,避免婴儿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中。

2. 避免食物过敏:母乳喂养的婴儿,母亲应避免摄入过敏食物,如海鲜、坚果等。

3. 注意个人卫生:定期给婴儿洗澡,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妆品。

总结: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新生儿疾病及预防注意事项。

家长在日常照顾中需要多加关注,提高疾病预防意识,及时发现并处理新生儿的不适,确保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请记住,在面对任何疾病时,及时就医是保护婴儿健康的重要环节。

婴幼儿的常见疾病预防与治疗

婴幼儿的常见疾病预防与治疗

婴幼儿的常见疾病预防与治疗婴幼儿时期是生长发育最为迅速的阶段,他们的免疫系统尚不完善,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

因此,预防和治疗婴幼儿常见疾病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婴幼儿疾病以及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1. 咳嗽和感冒咳嗽和感冒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为了预防这些疾病,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是非常重要的。

经常清洁婴幼儿的鼻孔,避免他们接触感冒病毒也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如果婴幼儿感冒了,可以给他们喝温开水,注意让他们多休息。

2. 腹泻腹泻在婴幼儿中很常见,主要是由于消化系统未发育完全和容易受到细菌和病毒感染所致。

要预防腹泻疾病,婴幼儿的饮食应该健康、清洁,避免给他们食用过期或不洁的食物。

此外,及时洗手和保持室内卫生也是降低感染风险的重要措施。

对于患有腹泻的婴幼儿,应及时给予补水,并适当调整饮食,如果情况不好转,要及时就医。

3. 发烧发烧是一种儿童常见的症状,通常是身体抵抗病情的一种反应。

如果婴幼儿发烧,要及时测量体温,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使用过多的被褥。

同时,可以给婴幼儿喝温开水和适当调整衣物,以帮助体温降低。

如果婴幼儿的体温持续升高或出现其他症状,应尽早就医。

4. 扁桃体炎扁桃体炎是婴幼儿常见的病症之一,会引起喉咙痛、发烧等不适症状。

预防扁桃体炎可以通过保持口腔清洁,避免与患有病毒感染的人接触,并避免给婴幼儿食用过硬或过烫的食物。

如果婴幼儿罹患扁桃体炎,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需要采取手术治疗。

5. 外伤和烧伤婴幼儿的外伤和烧伤是家庭中常见的意外情况。

为了预防这类意外,必须保持婴幼儿周围的环境安全,移除尖锐物品和危险品。

此外,保持婴幼儿的视线范围内的火源和危险物品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如果婴幼儿不慎受伤或烧伤,应及时清洁伤口,并寻求医疗帮助。

总结起来,预防和治疗婴幼儿常见疾病需要我们在饮食、环境和个人卫生方面都要加以注意。

此外,关注婴幼儿的情绪和日常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正确的预防和治疗措施,能够帮助婴幼儿远离疾病,保持健康成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治疗 • 器质性疾病应及早就医。 •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开塞露或香皂修成长圆条塞入新生儿肛 门以促进通便。 • • • • 预防 选择适宜奶粉。 调整饮食 两餐之间可喂适量温开水。 有肛裂新生儿及早就医。
呼吸道感染
• 病因 • 出生后不久发病,一般为宫内感染或产道感染。 • 出生后与呼吸道感染的人接触后被传染所致。 • 临床表现 • 吃奶不好,容易发生呛奶,口周发青,口吐白沫,呼吸不规则或则 浅速,出现烦躁哭闹或反应淡漠。 • 治疗 • 表现为轻微的流涕、鼻塞,其他症状良好,食欲好,可进行正常母 乳喂养。 • 喂奶前应清除口鼻腔内的分泌物,喂奶应掌握少量多餐原则。 • 呼吸道感染严重应立即就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乳腺炎
• 病因 • 新生儿出生后3—5天内,不论男女,均可出现乳腺增大,而且有少量淡 黄色乳汁流出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新生儿生理乳房肿大,属正常现象, 2—3周后自然消失,不需作任何处理。但如果采用挤压肿大乳房的错误 方法,就会使细菌侵入,进而引起乳腺炎。 • 临床表现 • 表现为乳房红肿,触摸有痛感,新生儿爱哭闹,拒奶,有发热症状, 2—3天后逐渐化脓。 • 治疗 • 局部红肿早期可热敷,较严重者及时到医院就诊。
皮下坏疽
• 病因 • 为常见的皮肤病,是一种急性蜂窝组织炎,常发于新生儿 容易受压的背部或腰骶部。好发于冬季,主要是局部受压、 受潮,不易保持清洁,经由皮肤受损处侵入引起感染。发 病急,病变扩展迅速,如不及时治疗易并发败血症、支气 管炎和肺脓肿等严重情况。 • 临床表现 • 首先表现为发热、哭闹和拒食,甚至昏睡。局部皮肤发红, 稍有肿胀,界限不清;轻按病变部位感觉质地较硬,发红 皮肤受压后颜色变白。可迅速扩展,皮肤颜色转为暗红, 形成脓液。一部分患儿皮肤可出现多个水疱,形成坏死区。 • • • • 治疗 及时就医治疗。 药物治疗:抗生素。 切口引流。
• • • •
预防 勤洗澡,保持乳房清洁卫生。 穿柔软、透气性好的棉质衣服,勤换衣服,及时清洁消毒。 如出现乳房肿胀,切忌挤压。
腹泻
• 又称消化不良或新生儿肠炎,是常见的胃肠道疾病。 • 病因 • 分为三大类: • 肠道内感染:一是由于奶具不洁导致腹泻;二是胎儿分娩时母亲阴道 内细菌进入胎儿口内引起感染。 • 肠道外感染:主要由于病原体毒素的影响或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全 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肠蠕动增加而引起。 • 非感染性:多数是由于喂养不当引起吸收不良。另外也可能由于奶量 增多或者突然从母乳喂养改为人工喂养。
• 预防 • 新法接生,严格按要求断脐、结扎, 消毒纱布包扎。 • 保持脐部清洁、干燥:勤换尿布,特 别注意防止尿液浸渍脐部。 • 脐带脱落前、脱落初期:保持清洁, 注意观察,发现脐部有分泌物要及时 处理。 • 发生脐炎:及时就医。
尿布疹
• 病因 • 由于潮湿的皮肤互相摩擦或正常皮肤长期受湿尿布的刺激而引起。 (特别是尿液→尿素→氨→皮炎)
鹅口疮
• 新生儿常见疾病,尤其是出生1以后 的早产儿。俗称“白口糊”,中医 称“雪口症”。
• 病因 • 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 • 免疫力低下(虚弱、营养不良、腹 泻等); • 长期使用抗生素或激素; • 被污染的食具(奶瓶、奶嘴等)。
• 临床表现 • 表现为口腔黏膜附着一片片白色乳 凝状物,多见于颊黏膜、舌面、上 腭等,有时可蔓延至咽部,不易擦 掉,如果强行揩去,容易出血。可 累及食道、气管、支气管、肺等是, 如抵抗力差,可引起霉菌性腹泻, 严重时可发生肠道溃疡及穿孔。
• 预防 •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不使用碱性沐浴液、肥皂。新生儿身 上沐浴液要冲净、皮肤抹干后再涂非油性润肤膏。 • 避免受外界刺激:注意环境的温、湿度变化。温度过高: 造成新生儿流汗,汗液刺激可造成或加重湿疹。湿度过高 同样可引起或加重湿疹。 • 修短指甲:防止抓伤引起感染。必要时戴上棉质手套。 • 戒口:产妇要避免食用刺激性的食物。最重要的是产妇要 坚持母乳喂养。(牛奶→异体蛋白→过敏→湿疹) • 衣裤:选用柔软、透气性好、没有刺激性的棉织品,不穿 化纤类衣物。
• • • • • •
治疗 新生儿刚开始腹泻时不能吃过多的奶水. 适当减轻新生儿的肠胃负担,可口服一些淡盐水.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泻药. 尽量采用母乳喂养,减少配方奶引起的消化不良. 腹泻严重时,立即就医.
• 预防 • 注意产妇及新生儿的清洁卫生.产妇保持乳头清洁,新生儿 奶具及时清洁、消毒. • 母乳喂养能增强新生儿的抵抗力. • 人工喂养要注意喂养方法,奶量不宜增加太多.
• 预防 • 妊娠期尽量避免呼吸道感染。 • 新生儿不宜接触过多的人,特别是有呼吸道感染的人。
脐疝
• 病因 • 脐部是一个先天薄弱环节,凡是腹腔内压力增高的都能使 脐疝外凸,如咳嗽、打喷嚏、哭闹等。 • 安静或平卧时突出的肠子返回腹腔,肿块消失。 • 临床表现 • 脐部可见一个突出的肿物,用手按压可回复腹腔。
• 治疗 • 该病比较容易治疗。可用制霉菌素研成粉末与鱼肝油滴剂 调匀,涂擦在创面上,每4小时1次,每天3—4次,疗效显 著。症状严重者及时到医院就诊。 • 预防 • 注意观察新生儿的口腔:认真观察,区分鹅口疮和残留奶 汁。注意口腔卫生。 • 产妇注意乳房卫生:保持乳房清洁卫生,勤换衣裤;喂奶 前洗手,特别是便前便后的洗手。 • 注意奶具清洁:人工喂养后,奶具一定要及时、彻底清洁, 不要有残留物。 • 注意奶具的消毒:可用煮沸法,也可用消毒锅进行消毒。
• 治疗
• 一般都会自然消失,不必进行治疗。 • 可使用束带胶布或绷带紧压疝环,防止脐疝出现。 • 2岁以后脐疝还没有消失应考虑手术。
• 预防
• 设法降低腹压。 • 尽量减少新生儿哭闹,预防和治疗新生儿咳嗽、便秘。 • 预防脐部受压引起脐炎。
脱水热
• 病因 • 进水量不足、环境温度过高。 • 临床表现 • 烦躁不安、啼哭,体温升高,体重下降,前囟稍凹陷,口 唇粘膜干燥,皮肤弹性差,尿量减少。
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护理及预防
赵静
脐炎
• 病因: • 由于新生儿出生后,断脐、结扎不当、护理不当等发生的 脐部感染。 • 临床表现 : • 感染后最初有少量分泌物渗出,如果未及时处理,可出现 脐轮和脐周轻度红肿发硬,脓性分泌物多、有臭味。慢性 脐炎表现为小的樱红色肿物,脓性溢液,经久不愈。还可 伴有发热、食欲差、精神状态欠佳等。 • 治疗 • 脐炎较轻的只需局部用3%的过氧化氢或75%酒精清洗。较 重者及时就医。
便秘
• 病因 • 牛乳喂养 人工喂养或新生儿饮食过于精细、蛋白质摄入 过多易引起大便干结。 • 饮食量不足 营养不良至腹肌、肠肌收缩力减弱发生便秘。 • 食物成分不适(蛋白质过多)。 • 肠胃功能失常。 • 器质性疾病 如肛裂、先天性巨结肠等。 • 临床表现 • 正常新生儿每天应有4-5次大便。 • 异常:新生儿2-3天没有排便或大便次数忽然减少很多, 大便干硬、排便困难。
• 预防 • 尿布选用:质地柔软,切忌用质地 粗糙、干硬的尿布用力擦拭新生儿 的肛门。每次便后及时会阴部及肛 门周围。 • 保持大便通畅:可行肛门热敷或温 水坐浴,以保持皮肤清洁。 • 如已发生肛门脓肿,及时到医院就 诊。 • 尿布不可兜得太紧,腹泻或臀红时, 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会阴部,用软 布搌干后涂油。
• 临床表现 • 正常情况下:大便的次数较有规律。母乳喂养:大便次数每天2—6次, 呈金黄色糊状或比较稀。人工喂养:大便次数每天2—3次,呈浅黄色, 成形。 • 异常情况:大便次数增多,呈稀水状,混有奶瓣,大便有臭味,而且 新生儿状态不好,容易哭闹,体重停止增长甚至出现下降,就可能发 生了消化不良。
• 预防 • 室内温度:保持在25℃左 右。 • 勤翻身:经常改变睡姿。 • 勤洗澡:特别注意皮肤皱 褶处的清洗。洗澡后要将 水分吸干,可适当按摩新 生儿臀、背部,促进局部 血液循环。 • 及时发现,及时就医治疗。
脓疱疮
• 病因 • 是由细菌感染所引起的化脓性疾病。早产儿、营养不良的新生儿多见。 传染源来自母亲、保姆、病菌污染的尿布,炎热潮湿季节发病率高。 • 临床表现 • 多见于出生后4—10天。经常发于手臂、下肢、尿布区以及皮肤皱褶部 位。脓疱高出皮肤表面,周围微红。重者易发生多处感染,进而引起 败血症。 • 治疗 • 新生儿洗澡后可先用消毒棉签蘸75%的酒精将脓疱擦破,然后吸去脓 液,擦净局部不,再涂1%—2%的龙胆紫或0.5%的新霉素膏,严重者需 用抗生素治疗或去医院治疗,以免引起败血症。 • 正确处理脓疱疮:脓疱疮的脓液流出后易感染其他部位,所以在处理 时一定要防止二次感染。
• 治疗 • 主要是补充液体。可喂温开水或葡萄糖水。严重时立即就 医。 • 预防 • 及时补充液体,避免过度保暖,环境温度不要太高。
• 临床表现 • 患处皮肤有红色斑点状疹子,严重时会造成臀部皮肤糜烂、丘疹、 脱皮、较大的表皮溃疡、溃烂。其他表现:烦躁不安、爱哭闹、 睡眠不稳等。
• 治疗 • 使用柔软、吸水性和透气性好的棉质尿布。尿布一定要清洗干净, 并在阳光下晒干。(纸尿裤就选择干爽型)
• 应及时吸干新生儿臀部上皮肤上的水分,不要擦干,并让新生儿 的臀部暴露于空气中风干。以保持新生儿臀部皮肤干燥,每次暴 露后可以涂润肤油。 • 只是发生臀红但没有破皮,可以涂鞣酸软膏或六合粉;表皮破损 或严重破损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 预防 • 勤换尿布,选用适当的棉质尿布或高质量的纸尿裤。 • 勤于清洗,便后要勤清洗,局部用温水洗净、吸干、涂润 肤油(薄),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不要朴爽身粉。 • 正确清洗:不要用成人洗衣粉或衣物柔顺剂清洗尿布,最 好用新生儿专用洗衣剂,要彻底清洗干净、晒干。
湿疹
• 病因 • 是一种常见皮肤病,常发生于新生儿 出生后1—3个月。属于过敏性皮肤病。 原因:是对食物、吸入物或接触物过 敏所致。多见于吃牛奶的新生儿。少 数情况与先天体质有关。 • 临床表现 • 最初表现为红色的小丘疹,有渗液或 脱屑,严重者可发展成疱疹,破溃结 痂。新生儿奇痒难忍、睡眠不稳、烦 躁不安。 • 治疗 • 药物治疗: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一些消炎、止痒、脱敏药物或湿疹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