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加与减》教案_1

合集下载

北师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三单元 加与减(一)第1课时 一共有多少

北师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三单元 加与减(一)第1课时 一共有多少

第三单元加与减(一)单元学习目标总览一、教材简析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认识加减法的意义及5以内数的加减法;6~10的加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本单元是学生学习运算的起始。

对于运算的学习,一般从三个线索展开:理解运算的意义,探索计算的方法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分别对应认识加法和减法,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应用。

在内容安排上,教材又分为两大部分:首先是理解加与减的意义,然后是掌握有关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基本运算技能;同时,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和计算的学习有机融合作为一条主线。

在内容的呈现形式上,教材按照“创设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和应用”的思路来呈现教学内容,在相对丰富的具体情境之中完成运算的抽象过程。

0~10的数的运算,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础。

通过0~10的数的运算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建立数感和符号感。

二、知识结构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10以内数的加与减及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2.能从具体情境中提出加法和减法问题并解答,能用加法与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情境演示等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探索并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在具体情境中,经历自主探索算法并与同伴合作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感受算法的多样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在各种活动中,不断养成仔细观察、独立思考、认真倾听、有条理地表达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重点难点重点:1.能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2.正确计算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难点:1.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能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1课时 一共有多少》精品教案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1课时 一共有多少》精品教案

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1课时一共有多少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第24~26页“一共有多少”。

教学分析:“一共有多少”是加法初步认识的第一课时。

学生对加法意义的理解是建立在经验积累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的,教材上呈现的一个小朋友两手分别拿着3支与2支铅笔的情境,是他们生活中经常玩耍的一个动作,把两部分合起来就是数学加法的雏形,也是学生认识加法意义的基础。

由于情景中的操作动作每个学生都可以演示、体验,所以学生在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就有了一个体验的机会,同时教材中还呈现了学生所喜欢的小熊猫吃竹子的情境,学生乐于接受并有兴趣进行探究吃竹子的小熊猫和没有吃竹子的小熊猫一共有多少。

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图中的情境,让学生体验加法的含义。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活动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以及初步的自主探究意识。

3.初步学会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树立数学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加法的意义及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难点:理解加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魔法袋(内装若干个桃子图片)。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进入小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你认识了哪些新的小朋友呢?这个小朋友(笑笑)你们认识吗?课件出示笑笑照片。

二、自主探究1.笑笑变魔术——说一说。

(动画演示:笑笑从魔法袋里变铅笔,左手变出2支,右手变出3支,然后把它们合起来)师: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呢?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学生自由表达,提问。

教师板书:一共有多少支铅笔?师:小朋友们想一想,怎样表示3支铅笔和2支铅笔合起来是多少支铅笔呢?学生独立思考,同桌商量。

集体交流:你们是用什么办法表示的呢?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板书加法算式:3+2=5介绍加号的名称和每个数表示的意义。

齐读算式。

2.老师的魔法袋——摆一摆。

老师也有一个魔法袋,猜猜里面装了什么。

一年级数学加与减教案

一年级数学加与减教案

一年级数学加与减教案【篇一:一年级数学加与减教案】文章来源莲山课件 w w w.5y k j. c om一年级数学上册《加与减》教案内容:p2-3页目标:1.能够从图表叙述的具体情境中提取数学信息,会读表格,发展收集信息的能力。

2.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够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3.能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计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4.在计算过程中初步养成计算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100以内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包括计算顺序和笔算竖式写法)养成教育训练点:初步养成计算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法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练习等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同学畅谈套圈游戏的游戏规则,激发学习兴趣。

二、有顺序的阅读并比较情景中的数学信息1.请同学们观察书本的表格,发现了什么?2.有谁能读出表中的信息,怎么读?(竖着读,横着读)淘气第一次得24分,第二次得30分。

第三次得41分……..三、正确比较数学信息大小的方法通过比较信息中数据的多少来进行判断谁获胜如:24比23多1,30比44少14,41比29多12总结:(看谁的得分高,不能只看两次谁高就谁高,而是要看总得分)四、100以内数的连加计算方法(1)口算,先把十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然后再把个位上的数字相加,最后把两次的和相加。

例题:24+30+41=9520+30+40=904+1=590+5=95(2)用竖式计算,先把前两个数相加,然后再把这两个数的和与第三个数相加。

例题:24+30+41=9524 54+30 + 4154 95(3)通过学生独立计算笑笑的得分,让学生在所学的基础上,更好的巩固今天所学的知识(100以内连加的计算方法)总结:1. 用竖式结算,先把前两个数相加,然后再把这两个数的和与第三个数相加。

2.在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时,可以先把整十数相加,再把个位数相加,最后把两次结果加起来。

第三单元加与减(一)《还剩下多少》(教学设计)-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第三单元加与减(一)《还剩下多少》(教学设计)-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第三单元加与减(一)《还剩下多少》(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加”和“减”的意义,能够通过口算、操作找出加数、减数、和以及差;2.能够完成加法口算和减法口算;3.能够逐步理解“还剩下多少”这一问题,初步尝试用计数器或草稿纸的方式解决问题。

二、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通过放学路上或者饭后剩菜剩饭的情景,引入“还剩下多少”这一问题,并讨论孩子们最近有没有遇到类似的情况。

2.让孩子们分组进行讨论,搜集他们在生活中遇到过的“还剩下多少”问题,并在黑板上梳理整理。

–范例问题:妈妈做了 10 个馒头,我们家人吃了 6 个,还剩下多少?•提示思路:如果现在还剩下 x 个馒头,那么 6 + x = 10,从而解出x = 4。

也就是说,现在还剩下 4 个馒头。

2. 重点讲解1.通过实物和图形的方式,相互比较加法和减法的异同,引导孩子们逐步领悟到“加”和“减”的概念和含义。

2.告诉孩子们现在有一个“还剩下多少”的问题:如果我有 10 个糖果,先送了 3 个,还剩下多少?3.让孩子们通过草稿纸或计算器,尝试计算出答案,如上文提到的例子,从而引导他们理解“还剩下多少”这一问题。

3. 练习与评价1.让孩子们通过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范例题目:有 6 个苹果,如果再加上 3 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提示思路:用加法的方式解决。

2.指导孩子们完成相应练习后,进行评价。

如果孩子们出现了不理解或还是有模糊的地方,及时给予指导和归纳总结。

三、教学总结1.在讲解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发掘并讲解他们的问题。

2.尽可能使用实物或图片引导孩子们进行思考和理解。

3.对于孩子的错误或疑惑要给予耐心的解释和引导。

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全单元教案_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全单元教案_北师大版

第三单元加与减(一)教课内容:有几枝铅笔教课目的:1、让学生初步理解加法的意义。

2、让学生体验加法的含义。

教课要点:加法意义的理解教课流程设计:一、有几枝铅笔(学生摆)一共几个人。

1、先让学生察看表演, 2 人小朋友,又来 3 个小朋友,一个几个小朋友?2、让学生摆一摆,同桌合作。

3、说一说,摆的意义。

4、认识加号2+3=5二、摆一摆,自主研究学生依据图片,自己摆一摆,说一说。

同桌之间进行沟通。

三、实践应用1、让学生察看后说出算式,说一说什么意思,为何这样做?2、第 1 题,学生自己计算后查对。

3、先依据图意,独立列出算式,再进行小组沟通。

说一说,自己是这样想的?4、先让学生独立达成,再指引学生发现此中的规律。

5、说一说,你、在生活重发现的加法问题。

四、教课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教课内容:有几辆车教课要求:初步感知从不一样的察看角度出发,会列出不一样的算式。

进而形象地说明两个数相加互换他们地点,得数不变。

教课重难点:、领会加法互换律教课流程设计:1、情形创建(1)让学生察看,独立思虑。

(2)提出问题,列出算式3+2=5 2+3=52、自主研究,得出规律(1)学生察看比较上边两个算式之间的异同。

直观感知加法互换律的含义。

(2)摆一摆让学生用自己的铅笔,摆一摆。

说一说,对着同桌说一说摆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全般沟通。

得出加法互换律。

3、实践稳固(1)指引学生认真察看试一试,独立提出问题。

全班沟通解题。

(2)第一题,可先让学生着手做一做,再进行练习。

(3)第 2、 3 题,学生自己独立达成。

(4)一共有几位小朋友,我排成第几个?这个问题,先让学生认真察看后,同桌试试解决。

小组沟通状况,全班反应。

(5)共有几个小鸟学生独立察看,列式解决这个问题。

教课内容:摘果子教课要求:经过摘果子这一情形,让学生初步感知减法的含义,初步领会减法与生活中的联系。

教课要点:减法的含义。

教课过程:1、分果子情形创建,(1)先让学生同桌合作分果子,(2)说一说,分的过程。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教案北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教案北师大版

第三单元加与减(一)本单元是学生学习运算的起始。

对于运算的学习,一般从三个线索展开:理解运算的意义,探索计算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本单元中,分别对应于认识加法和减法,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应用。

在内容安排上,教科书又分为两大部分:首先是理解加与减的意义,然后是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基本运算技能;同时,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和计算的学习有机相融作为一条主线。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加与减的意义、10以内的加减运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第1课时一共有多少(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教材第24~26页1.结合熟悉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

2.在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和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活动中,探索得数是5以内数的加法的计算方法。

3.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从具体的情境中提出加法问题并解答。

4.初步培养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认真倾听与理解别人思路的能力,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重点:理解加法的意义,掌握5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加法的意义。

课件、小棒或圆片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吧。

(左手拿出3支红色粉笔)请看,老师左手拿了几支粉笔?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3”。

然后右手拿出2支粉笔)再看看,老师右手拿了几支粉笔?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板书“2”。

接着把两只手中的粉笔合在一起)你能说说现在老师的手中一共有几支粉笔吗?用数字几来表示呢?(根据回答板书“5”)小朋友们真棒!那么“5”是怎么来的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知识。

(板书课题:一共有多少)1.加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有几支铅笔?说一说,数一数。

课件出示第24页上面图,演示把两只手上的铅笔合并在一起的过程,让学生初步感知合并在一起表达的意思。

让学生说图意,同桌之间交流直观感受和体验。

师引导学生归纳:把两部分放在一起就是把这两部分合起来,可以用“点数法”数出一共有多少,从1开始数,数到几,一共就有多少。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1课时 一共有多少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1课时 一共有多少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1课时——一共有多少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加法的意义,能够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内容1. 加法的意义: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加法的意义。

2. 5以内加法的计算:使学生能够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能够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 教学难点:理解加法的意义,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图片、卡片等。

2. 学具:计数器、小棒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2. 新课: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掌握5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

3. 练习: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4. 小结: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加法的认识。

板书设计1. 一共有多少2. 内容:加法的意义、5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练习题等。

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提高题: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

2. 教学方法:反思本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如何改进。

3. 学生反馈:关注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注:由于篇幅限制,以上内容仅为框架性描述,实际教学设计和内容需根据教材和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一部分是整个教案中最为关键和核心的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情境创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个生动的场景,例如小朋友在公园玩耍,有的在玩滑梯,有的在荡秋千。

一年级数学教案——加与减(一)

一年级数学教案——加与减(一)

一年级数学教案——加与减(一)单元学习内容:1、小兔请客;2、采松果;3、青蛙吃害虫;4、练习二;5、拔萝卜;6、练习三;7、我和小树一起长。

单元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的加减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探索并掌握10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初步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单元教学重点: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与应用。

单元教学难点:1、加减法在同一情境中同时呈现,学生(特别后进生)难以理解。

2、算法多样化后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单元教学时间:10课时。

第一节小兔请客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能正确地进行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重点:体会意义,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说算理教学准备:小棒、苹果图片教学过程:一、复习。

1、2个十是多少?7个呢?2、60里有几个十?80呢?二、情境引入: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说说童话故事。

小兔在学校有3个好朋友,他们是小猴、小松鼠、小刺猬,平时经常在一起玩,互相帮助,无话不谈。

这天,小兔过生日,请好朋友到家里作客。

小兔准备了许多苹果来招待,瞧,他端出来了。

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刺猬最喜欢在别人面前表演了,这时,他看见有这么多苹果,就对大家说:“你们看我的表演。

”只见他翻过身,一下躺到盘子里,摇了两下,站起来一看,一盘苹果全在他的背上了。

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请问盘子里还剩下多少个苹果?2、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三、算法探索1、谁能把刚才这个问题用数学算式来表示?2、怎么计算?3、操作,探索算法。

引导学生用小棒代替苹果摆一摆,在组内说说怎样算出得数。

4、认识加减法各部分名称,并加上单位名称。

40+10=50(个)50-10=40(个)5、试一试。

⑴投影出示小棒,让学生口头列式并计算。

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40+2060-20⑵口答:7个十加2个十是多少?8个十减3个十是多少?3个十加4个十是多少?6个十减5个十是多少?三、巩固练习1、完成第2题,反馈。

加与减(教案)-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加与减(教案)-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加与减(教案)-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主要内容为“加与减”章节。

该章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1. 认识和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概念,掌握基本的加减运算规则。

2. 学会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购物、分物品等。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1. 掌握基本的加减运算规则,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2. 学会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观察、思考和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4. 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 重点:掌握基本的加减运算规则。

解决办法:通过实际操作和例题讲解,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运算规则,并通过练习巩固。

2. 难点:学会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解决办法:设计生活场景,引导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并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四、教学资源1. 软硬件资源:黑板、粉笔、计算器、多媒体投影仪。

2. 课程平台:无。

3. 信息化资源:教学PPT、加减法练习题。

4. 教学手段:讲解、演示、小组合作、练习。

五、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新课(5分钟)目标:引起学生对加减法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开场提问:“你们知道加减法是什么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展示一些关于加减法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加减法的魅力或特点。

简短介绍加减法的定义,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 加减法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目标:让学生了解加减法的基本概念、运算规则和应用。

过程:讲解加减法的定义,包括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

详细介绍加减法的运算过程,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 加减法案例分析(20分钟)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加减法的特性和重要性。

一年级数学加与减一的教案5篇

一年级数学加与减一的教案5篇

一年级数学加与减一的教案5篇一年级数学加与减一的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够用数数或一一对应的方法比拟物体的多少,并能正确表达出比的结果。

2、联系生活实际,知道一些特别物体的对应。

3、提高学生动手操作与口头表达的力量。

4、培育学生相互关怀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用数数或一一对应的方法比拟物体的多少。

教学难点: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一些特别问题。

教学预备:学生:各种比拟的物体(铅笔与笔套、瓶子与瓶盖、语文本与数学本) 教师:手套若干只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师:星期天的早上,我们的小伙伴约好去公园玩碰碰车。

他们来到了碰碰车的场地(出示主题图)问:请你们认真观看一下列图,说说他们会遇到什么问题?你是怎么知道的?生:观看主题图后沟通(车不够:又6个小朋友,只有5辆车;已经4个小朋友有坐在车子里了,还有一辆车空着,可是有2个小朋友从后面跑来;……) 师:刚刚有的小朋友用数数的方法知道了车比人少,也有的小朋友用一个小朋友对一辆车的方法比拟知道了车比人少,这种方法称为一一对应。

问:生活中我们外出活动常常会消失类似的问题,假如你遇到了会怎么办呢?生:(略)师:今日我们就要用数数或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拟物体的多少板书:比拟利用故事情景引出问题,通过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学生进展思想品德的教育,同时直接点出本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使学生明确本】二、动手实践体验方法师:在你们的桌上分别有铅笔与笔套、瓶子与瓶盖、语文本与数学本,现在请你们同桌??起来比一比哪样物体多,哪样物体少?生:同桌合作进展比拟师:请你们来汇报一下比拟结果(要求说三句话:说说比的是哪两样物体?用什么方法比的?比的结果怎样?)生:沟通(教师对学生语言组织进展指导)问:你们都会比拟物体的多少了吗?谁能说说比拟物体的多少可以用什么方法?生:沟通二期课改提倡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体验来感悟学问和方法。

教师在学生已经知道比拟物体多少的方法根底上,通过让学生同桌合作动手操作比拟物体多少,从而让学生体验和感知比拟的方法。

加与减(教案)沪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加与减(教案)沪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加与减(教案)沪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加法与减法,通过具体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概念,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概念,知道加法表示增加,减法表示减少。

2. 培养学生运用加法与减法进行计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运用加法与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学生对加法与减法概念的理解。

2. 学生在进行计算时容易出现错误,需要加强对计算的练习和指导。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器、计算卡片、教鞭、教学PPT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具体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物品的数量,引导学生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概念。

2. 讲解:讲解加法与减法的定义和运算规则,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演示和解释,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与减法的计算方法。

3. 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加法与减法的计算练习,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加法与减法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4. 应用: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加法与减法进行计算和解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加法与减法的重要性和应用,提醒学生在计算时要注意细节,避免出现错误。

板书设计:1. 加与减2. 教学内容:加法与减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3. 教学目标: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概念,能够进行计算4. 教学难点:加法与减法的理解和计算5. 教学过程:导入、讲解、练习、应用、总结作业设计:1. 练习本上的加法与减法计算题2. 通过实际问题进行加法与减法的应用练习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具体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理解了加法与减法的概念,并能够进行计算。

通过练习和应用,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得到了提高。

但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和练习的检查,以确保学生对加法与减法的理解和计算的准确性。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3单元-加与减(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3单元-加与减(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3单元-加与减(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3单元“加与减(一)”主要讲述了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本单元通过生动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基本的加减法运算,也有有趣的数学故事和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对于加减法运算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他们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数数、识数的基本技能,但对于数的组合和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可能还不够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掌握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建立自信心,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加减法运算,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加减法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了实物模型、图片、卡片等教学道具,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

2.学具准备:学生准备练习本、笔、计算器等学习工具,用于记录和计算。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动的生活实例,如小猫钓鱼的故事,引出加减法的概念。

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数学信息。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1课时一共有多少》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1课时一共有多少》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1课时一共有多少》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加与减(一)》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加减法的意义,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并能熟练地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教材从生活情境出发,通过图片和生动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数学,对数学充满了好奇和兴趣。

他们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直观的图片来帮助理解数学概念。

同时,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一定的加减经验,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但学生在加减运算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加减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加法的意义,知道加法的运算规则,能熟练地进行加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加法的意义,掌握加法的运算规则,能熟练地进行加法运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加法运算,理解加法的运算规则。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的故事、直观的图片和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同时,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基本概念: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知加法的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加法的运算规则。

3.练习巩固:设计有趣的游戏和练习题,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加法运算,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4.应用拓展:设计生活情境的题目,让学生运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加与减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加与减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加与减重难点、关键1、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与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的计算方法上。

2、难点:突出进位加与退位减。

3、关键:在口算教学中,理解算理和算法。

从实物操作中抽象出计算方法,提倡算法多样化。

教学要求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与一位数相加(进位)、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方法过程,发展解却决问题策略,能比加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加减法。

让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维。

3、继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同学合作的态度,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学课时:8课时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第七周星期五第三节003--.04-- 04教学内容:教材第48-50页例题、试一试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的⒈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小棒。

教学过程复习。

1.口算:8+6= 4+6= 5+10= 80+(3+9)=4+9= 0+14= 13+0= 3+(4+6)=+8= 5+8= 17+30= (7+5)+6=二.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学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今天我们将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三.新授。

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图,指名说说题意。

提问:根据这幅图你可以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你会列式吗?生答老师板书:紫衣男孩和小姑娘一共有多少张?4+6=蓝衣男孩和小姑娘一共有多少张?6+9=两个小男孩一共有多少张?4+9=三个人一共有多少张?4+6+9=这4道算式题你会算哪一道?你是怎样算的?(板书:6+9=15).计算4+6。

(1)4+6先算什么呢?得多少?(4+6=10)()先算4+6=10,接下去该怎样算呢?我们还是请小棒来帮忙,用摆上棒的方法解决问题。

学生摆小棒,想算法,老师巡视,了解学生操作的情况。

一年级数学《加与减》教学教案

一年级数学《加与减》教学教案

一年级数学《加与减》教学教案一年级数学《加与减》教学教案教学内容:一年级第一册p32教学目标:1、通过看图说故事培养数学交流能力。

2、在实际情节中探究与体会加与减得关系;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重点难点:初步体会加与减得关系: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揭示课题1、加法师:森林的早晨,鸟语花香。

听!谁在唱歌呀?哦,原来是一群可爱的小鸟在唱歌。

有几只鸟呢?(6只)师:看!你又看到了什么?(飞来了两只鸟)你能编个数学故事?原来树上有6只小鸟,又飞来了2只鸟,现在树上有几只鸟?师:要求现在树上有几只鸟,我们用什么方法计算呢?(加法)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呢?(求添加用加法计算。

)你能列个算式吗?(6+2=8 板书)6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8表示什么?在加法算式中呀,每个位置上的数(手指6、2、8)都有自己的名称,6是加数、2是加数,8是和。

(板贴各部分名称)2、减法师:那么,这张图你们看懂了吗?请你编个数学故事跟自己说一说,好吗?原来树上有8只鸟,飞走了2只鸟,现在树上还剩几只鸟?师:谁想来试一试?算式怎么列呢?(8-2=6 板书)想想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呢?(求剩余,就用减法计算)。

算式中的8、2、6分别表示什么呢?在减法算式中,每个位置上的数也有自己的名称,8是被减数、2是减数,6是差。

(板贴各部分名称)师小结:你们真是太聪明了,不仅会编加法故事、列加法算式,而且还会编减法故事、列减法算式呢!(边小结,边出示课题:加与减)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本领:加与减。

二、观察比较,探究新知师:那么加法与减法之间到底有什么秘密呢?师:看看我们刚才列出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把你的发现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同桌讨论、汇报)相同的地方两个算式里都有6、2、8三个数不同的`地方一个是加2,一个是减26、2、8在加法中和减法中的待的位置不一样。

加法算式中的和跑到减法算式中被减数的位置了。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教学设计(含单元计划)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教学设计(含单元计划)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教学设计(含单元计划)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第一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第三单元加减法(一)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这一单元要使学生知道加减法的含义非常重要,这里包括掌握加减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知道加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有助于学生能正确看图,理解题意.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联系.2.在具体情景和活动中,体会加减法的含义.3.能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运算的过程.4.20以内数的认识,并能熟练计算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及其应用.5.在运算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6.培养学生的交流和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正确计算10以内的数的加减法.难点:能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课时参考: 17课时第一、二课时一共有多少教学内容:课本第24-26页知识与技能:1.在具体的情境活动中,让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探索5以内数的加法。

2.认识“+”,学会+的读法和用法.3.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从具体的情境中提出加法问题并解答。

中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摆图操作,体会和掌握加法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2.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难点1.初步体会加法的含义.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正确熟练地进行5以内的加法计算。

教学准备: 电子白板铅笔教学方法: 讲解与操作结合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今天笑笑给我们带来了一位“数学王国”的朋友,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这位朋友有一个习惯,它喜欢和上课认真的同学做朋友.那你们一定要认真听讲才能和它交朋友.二.新课探究1.出示彩色铅笔问:我们来看看笑笑的铅笔和我们的一样吗?(一样)谁来说说,这两幅图画的是什么?2.有几只熊猫?引导学生说出图意淘气用了画圆圈的方法知道熊猫的只数。

3.认一认指出像这样的问题,可列加法算式:2 +3 = 5↓读作:2加3等于5加号(学生先小声读,再全班读)告诉学生象这样要算合起来有多少的问题用加法计算中间用数学王国中这位朋友“+”连接.4.摆一摆.算一算进一步理解加法含义.用圆片代表个数,按图先摆一摆,再列出算式.(1)左边有1个桃子,右边有3个,一共是几个? 1+3=4(2)左边有2朵花,右边有2朵花,一共是几朵? 2+2=4(3)左边有4只鸭子,右边有1只,一共是几只? 4+1=55.试一试让学生独立思考每幅的图意,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独立完成,集体交流(1)原来有3辆汽车,又来了一辆汽车,图上一共有几辆汽车? 3+1=4(2)树上原有2只小鸟,又飞1只小鸟,图上一共有几只小鸟?2+1=35.结合图片说一说在哪里用加法.“加号”这位朋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哪位细心的同学发现了,说一说.三.巩固练习.看来大家都和我们的加号交上了朋友了,现在老师就来考考大家.1.第二题让学生先说出图意再来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让学生说一说,他列的算式的意思是什么?2.第一题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手来帮助自己做题.然后集体订正.3.第三题结合情境图写出加法算式,然后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写出算式的意思。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1课时 一共有多少》精品教案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1课时  一共有多少》精品教案

三加与减(一)第1课时一共有多少教材第24~26页内容。

1.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的问题可以通过加法计算来解答,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2.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和等号,能够正确地读出加法算式。

同时,渗透数学的简洁美。

3.使学生初步感知解决同一问题,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列的加法算式也不同。

4.培养学生观察、语言表达等能力,并且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的意识。

初步建立加法的概念,掌握5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

理解加法的含义,能用不同的方法计算。

一、创设情境师:小朋友们,听,这是什么声音?猜一猜,盒子里装的是什么?生:……铅笔……师:能根据声音猜出盒子里装的是铅笔。

二、探究新知1.加法含义。

(1)师:想不想知道,盒子里装了几支铅笔?生:想师:那你们可得看清楚了!(右手先拿出2支铅笔)师:这是几支?生:2支。

(左手再拿出3支铅笔)师:这又是几支?生:3支。

(两只手合并起来)师:那合起来一共是几支呢?生:5支。

师:这个“5”是怎么得来的?生:……(2+3=5)师:(左手放下,右手抬起)先拿出2支,(左手抬起,右手放下)再拿出3支。

(两只手合起来)合起来一共是5支。

(2)师:小朋友们,在数学上,“合起来”也可以说成是“加起来”。

“2和3合起来”也可以说成是“2和3加起来”。

你们知道是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吗?生:加号。

师:你们真聪明!那加号怎么写呢?生:像汉字的“十”,一横一竖……(板书:2+3=5,讲解加号的写法)2.探究计算方法。

(1)这个式子中,2表示什么?(先拿了2支铅笔)3表示什么?(再拿了3支铅笔)5表示什么?(一共有5支铅笔)师:你们会读这个式子吗?谁来读一读?(请学生范读,全班跟读)小结:把2支铅笔和3支铅笔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几支铅笔,我们用加法计算。

加法运算就是“把一个数和另一个数合并起来,求一共有多少”的运算。

(2)师:现在,请小朋友们再认真观察老师的动作,谁能根据老师的动作来列加法算式?(先拿一支铅笔,再拿三支铅笔,把两个手合起来)生:1+3=4(全班齐读式子)3.动手操作,巩固加法含义。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一共有多少》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学习任务单)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一共有多少》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学习任务单)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一共有多少》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加与减(一)《一共有多少》学习任务单(作业设计)
学习过程学生活动1:说一说,数一数,有几支铅笔?
学生活动2:数熊猫
(1)说一说,图片上有什么?
(2)我能算一算一共有几只熊猫?(摆一摆,画一画)
(3)我能用加法算一算一共有几只熊猫?
☐〇☐=☐
学生活动3:摆一摆,算一算,说一说自己的算法。

作业设计1.数学数25页第二题。

2.计算
2+3= 1+2= 3+1= 1+1= 2+2= 1+3= 4+1= 2+1=3.看图列式计算。

()+()=()()+()=()
学后反思1、我理解了加法的意思?把两个部分()
2、我在本节课中表现得最好的是:
(☐观察☐操作☐思考☐倾听☐合作☐提问☐答问☐评价)。

一年级上册数学加与减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加与减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加与减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掌握数学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2.能够灵活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教学工具:黑板、彩色粉笔、计算器、数字卡片;2.教学材料:教科书、练习册、教学课件。

教学内容与方法:1.导入新知(5分钟):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快速读出数字,并与同桌合作将数字按大小顺序排列。

通过这样的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字的兴趣和对比大小的能力。

2.引入新知(10分钟):教师出示两个数字卡片,然后问学生:两个数字相加起来是多少?接着,再出示两个数字卡片,问学生:两个数字相减是多少?通过这样的引入,让学生感受到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

3.教学过程(20分钟):(1)呈现加法运算:教师出示两个数字卡片,然后询问学生:1加1等于几?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出示其他数字卡片进行练习。

然后,教师创建一道以数字卡片形式的加法算式,让学生通过观察卡片进行计算并回答。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课件展示加法算式的解题方法。

(2)呈现减法运算:教师出示两个数字卡片,然后询问学生:7减去3等于几?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出示其他数字卡片进行练习。

然后,教师创建一道以数字卡片形式的减法算式,让学生通过观察卡片进行计算并回答。

教师可以使用教学课件展示减法算式的解题方法。

(3)加法与减法的关系:教师给学生出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个答案,然后让学生推测出可能的减法算式,并进行验证。

通过这样的练习,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4.巩固与拓展(15分钟):(1)练习册完成:学生自己完成练习册上关于加法和减法的练习题。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2)游戏学习: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加法和减法的游戏活动,如“数数比拼”、“找规律”等。

通过游戏活动,巩固并拓展学生对加法和减法的理解。

5.评价与反思(10分钟):教师布置小练习,检验学生对加法和减法的掌握情况,并及时反馈。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数学上册《加与减》教案
教学内容:P2-3页
教学目标:
能够从图表叙述的具体情境中提取数学信息,会读表格,发展收集信息的能力。

2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够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3能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计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4在计算过程中初步养成计算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00以内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包括计算顺序和笔算竖式写法)
养成教育训练点:
初步养成计算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法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练习等
教学准备: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
同学畅谈套圈游戏的游戏规则,激发学习兴趣。

二、有顺序的阅读并比较情景中的数学信息
请同学们观察书本的表格,发现了什么?
2有谁能读出表中的信息,怎么读?(竖着读,横着读)淘气第一次得24分,第二次得30分。

第三次得41分……
三、正确比较数学信息大小的方法
通过比较信息中数据的多少来进行判断谁获胜
如:24比23多1,30比44少14,41比29多12
总结:(看谁的得分高,不能只看两次谁高就谁高,而是要看总得分)
四、100以内数的连加计算方法
(1)口算,先把十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然后再把个位上的数字相加,最后把两次的和相加。

例题:24+30+41=9
20+30+40=90
4+1=
90+=9
(2)用竖式计算,先把前两个数相加,然后再把这两个数的和与第三个数相加。

例题:24+30+41=9
24
4
+30
+41
4
9
(3)通过学生独立计算笑笑的得分,让学生在所学的基础上,更好的巩固今天所学的知识
总结:1用竖式结算,先把前两个数相加,然后再把这两个数的和与第三个数相加。

2在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时,可以先把整十数相加,再把个位数相加,最后把两次结果加起来。

五、巩固练习
做后P3页的练习
生独立完成,师对答案
2四人小组合作完成;
3对有难度的题目,师进行详细讲解;
六、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或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
谁的得分高
读法:竖着读,横着读
淘气:24+30+41=9(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