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防护措施操作规范
静电防护安全操作规程

静电防护安全操作规程静电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现象,它可以通过摩擦、接触和分离等方式产生。
虽然静电看似无害,但当出现不合适的情况下,静电可能会引发火灾、爆炸等危险。
为了保障人身安全和资产安全,建立静电防护安全操作规程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静电防护的基本原则及相应的操作规程,以期能给读者提供相关的指导和知识。
1. 静电防护的基本原则(1)规范操作:静电的产生与摩擦、接触和分离等操作有关。
因此,在进行潜在的静电危险操作之前,必须明确规范操作流程,并确保所有操作人员熟悉并遵守相关的规程和安全要求。
(2)合适的场所:静电防护操作应在专门的地点或设备中进行,这些地点和设备应该通过合适的装备和设施来消除静电积聚和爆发的危险。
对于特殊场所,如易燃气体和易引起静电的化学品存放区域等,还需要采取一些额外的防护措施。
(3)正确的装备:对于需要进行静电防护的岗位或操作,必须配备合适的设备和工具。
这些设备和工具应通过防爆认证,并符合相关安全标准。
工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掌握正确使用这些装备和工具的方法。
2. (1)穿戴防静电服装:在出现静电危险的环境中工作时,工作人员应穿戴防静电服装。
防静电服装由抗静电纤维制成,可以有效地防止静电的产生和积聚。
同时,防静电服装还能够消除工人身上已经积聚的静电。
(2)接地操作:在进行需要接触静电危险物品的操作时,工作人员必须正确地接地。
接地可以通过使用接地导线和接地器等设备来实现。
操作人员使用接地设备时,应确保接地设备与地面的接触良好,并定期检查接地设备的性能。
(3)静电电势差控制:在进行某些特定操作之前,必须对环境中的静电电势差进行控制。
控制静电电势差可以通过调节湿度、使用静电放电装置等方式实现。
操作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控制手段,并遵守相关操作规程。
(4)注意电气设备的防护:静电可能会对电气设备造成损害,因此,在操作中应特别注意保护电气设备的防静电措施。
操作人员在接触电气设备之前,必须先进行静电放电处理,以防止静电对设备的引起损坏或起火的危险。
防静电ESD操作管理规范

防静电ESD操作管理规范1. 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防静电ESD操作管理规范,以确保在工作环境中有效防止静电产生和静电放电,保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2. 定义- 静电:指物体表面带有静电荷的现象。
- 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指静电放电,即静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的过程。
- 防静电:采取措施以预防静电的产生和静电放电的发生。
3. 防静电措施为了有效防止静电产生和静电放电,以下措施应当被采取:3.1 工作场所布局- 合理规划工作场所的布局,确保设备和人员之间的安全距离。
- 避免在静电敏感区域放置易产生静电的物品。
3.2 地面和地面连接- 确保工作场所地面的导电性良好,以便将静电荷迅速导入地面。
- 使用可靠的地面连接装置,将设备和工作台连接到地面。
3.3 防静电设备- 使用防静电材料制作工作台面和工作椅面,以减少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 使用防静电和包装材料,保护静电敏感设备。
3.4 人员防护- 员工应穿着防静电服装和鞋类,以减少自身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 员工应经常洗手并使用防静电洗手液,以减少静电荷的积累。
4. ESD操作规范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静电放电和防止静电对设备的损害,以下规范应当遵守:4.1 ESD敏感区域- 标识和设置ESD敏感区域,禁止非授权人员进入此区域。
- 在ESD敏感区域内使用专门的工具和设备。
4.2 ESD操作程序- 在进行ESD操作之前,员工应接受相关培训和指导。
- 在进行ESD操作时,员工应佩戴防静电手套,并确保手套的导电性良好。
- 在操作静电敏感设备时,员工应遵守设备制造商提供的操作指南。
4.3 静电放电控制- 在操作过程中,员工应尽量避免快速移动、摩擦和碰撞,以减少静电的产生和放电。
- 在操作结束后,员工应将设备和工作台上的静电荷迅速导入地面,避免静电的积累。
5. 培训和监督为了确保员工充分理解和遵守防静电ESD操作管理规范,以下措施应当采取:- 定期组织防静电ESD操作培训,包括静电知识和操作规范的讲解。
静电防护技术操作

工作台应配备防静电接地线,确保工作台与地面可靠连接。
工作台上应放置防静电垫,以便放置电子元件等物品。
工作台附近应避免放置易产生静电的物品,如塑料制品、化纤衣物等。
人员防静电措施
穿着防静电工作服
佩戴防静电手环
避免接触静电敏感设备
定期检查防静电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静电防护技术操作注意事项
PART 03
防静电工作区标识设置
静电防护技术操作应用场景
PART 04
电子制造行业
静电防护技术在电子制造过程中的重要性
静电防护技术在电子制造行业中的应用
静电对电子元器件的影响
静电防护技术在电子制造行业中的发展趋势
制药行业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静电防护技术可以减少药品生产过程中的静电干扰
药品生产过程中,静电可能导致药品污染和失效
静电防护技术的重要性:静电防护技术操作是保障石油化工生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
其他行业
航空航天行业:飞机制造、航天器制造、卫星发射等环节
医药行业:药品生产、药品包装、药品储存等环节
电子行业:电子产品生产、组装、测试等环节
石油化工行业:石油开采、炼油、化工生产等环节
静电防护技术操作案例分析
PART 05
设备电源线必须使用防静电电源线,避免产生静电
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穿戴防静电工作服和防静电鞋,避免产生静电
防静电工作区环境要求
工作人员着装:穿着防静电工作服和防静电鞋
设备接地:确保所有设备接地良好
工作台面:使用防静电工作台或防静电垫
地面材料:使用防静电地板或防静电地垫
温度控制:20℃-25℃
保持环境湿度:40%-60%
防静电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防静电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一、背景介绍静电是指物体表面或周围环境中正负电荷不平衡所产生的电荷现象。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静电问题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和安全隐患。
为了确保生产环境的安全和生产品质的稳定性,制定和实施防静电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势在必行。
二、防静电管理制度1. 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旨在规范企业内部对静电管理的要求和措施,适用于所有从事静电敏感性产品生产、储存和使用的部门和人员。
2. 职责和义务(1)企业领导层应高度重视静电管理问题,制定防静电管理制度,并确保执行的有效性;(2)部门负责人应负责组织实施防静电管理制度,并配合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3)员工应遵守防静电管理制度的要求,积极参与培训和学习,提高对静电管理的认识和意识。
3. 静电管理措施(1)建立标识系统:对静电敏感区域、静电防护区域、禁止静电防护区域进行标识,明确区域边界;(2)静电防护设施:建立完善的静电防护设施,包括静电地线、静电导电储存箱等;(3)仪器仪表的选择:在静电敏感区域使用符合防静电要求的仪器仪表;(4)人员防护:员工在进入静电敏感区域前应配戴防静电服、防静电鞋,并定期进行漏电检测等。
三、操作规程1. 静电敏感物品的处理(1)静电敏感物品应在静电防护区域内进行装配和加工,严禁在非防静电区域进行操作;(2)操作人员在接触静电敏感物品前,应先进行静电放电,确保身体不带电。
2. 储存和运输(1)静电敏感物品的储存区域应符合防静电要求,且定期进行检查;(2)在静电敏感物品的运输过程中,应采取防护措施,保证物品不受静电影响。
3. 清洁和维护(1)清洁工作应使用防静电材料,避免静电的产生和积累;(2)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防止静电故障的发生。
4. 静电事故的处理(1)一旦发生静电事故,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避免事故扩大;(2)对静电事故进行彻底的调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改善相应的管理措施。
四、培训和监督1. 培训计划(1)对新员工进行静电管理相关知识的培训;(2)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员工的防静电意识和操作技能。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静电是在物体表面积累的电荷,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静电放电现象,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
为了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减少静电带来的潜在风险,制定静电防护管理规范是必要的。
二、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所有存在静电风险的工作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化工厂、石油化工、制药、油田、涂装、喷涂、仓储等行业。
三、静电防护措施1. 静电地线系统a. 所有静电敏感区域应建立静电地线系统,确保所有设备和人员都与地线连接。
b. 静电地线系统应定期检查,确保接地的可靠性。
c. 静电地线应采用铜材质,线径不小于4mm²,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
2. 静电接地设施a. 所有容易产生静电的设备和容器应安装静电接地装置,确保设备和容器的电荷能够及时地释放。
b. 静电接地装置应定期检查,确保其有效性。
c. 静电接地装置应采用铜材质,线径不小于4mm²,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
3. 静电消除器a. 在静电敏感区域内,应设置静电消除器,用于消除静电带来的潜在风险。
b. 静电消除器应定期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
c. 静电消除器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确保其消除静电的效果。
4. 防静电地板a. 静电敏感区域的地板应选择防静电地板,确保地板的导电性能。
b. 防静电地板应定期检查,确保其导电性能的有效性。
c. 防静电地板的使用应符合相关标准,确保其防静电的效果。
5. 防静电服装a. 在静电敏感区域工作的人员应穿戴防静电服装,减少静电产生和积累。
b. 防静电服装应定期检查,确保其防静电性能。
c. 防静电服装的选择应符合相关标准,确保其防静电的效果。
6. 静电监测与测试a. 静电敏感区域应设置静电监测装置,监测静电积累情况。
b. 静电监测装置应定期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
c. 静电监测装置的报警阈值应根据具体情况设定,确保及时发现静电风险。
7. 静电防护培训a. 所有进入静电敏感区域工作的人员应接受静电防护培训,了解静电的危害和防护措施。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一、引言静电是指物体表面带电的现象,当静电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电击等危险。
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制定静电防护管理规范是必要的。
二、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所有涉及静电防护的工作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化工厂、油库、危险品仓库等。
三、静电防护管理责任1. 企业负责人应制定静电防护管理制度,并明确相关责任人;2. 静电防护管理责任人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静电防护措施;3. 所有员工应接受静电防护培训,并遵守相关规定;4. 相关部门应协同合作,确保静电防护管理的有效实施。
四、静电防护措施1. 设备和工具:a. 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静电防护设备和工具;b. 定期检查、维护和校准静电防护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c. 静电防护设备和工具应与易燃物、易爆物分开存放,避免摩擦、碰撞等情况。
a. 工作人员应穿戴符合标准的防静电服装,包括防静电鞋、防静电手套等;b. 防静电服装应定期检查、清洗和更换,确保其防护性能;c. 工作人员应按照正确的方法穿戴和脱下防静电服装,避免静电积累。
3. 场所和设施:a. 工作场所应保持清洁,避免积尘和积水,减少静电产生的可能性;b. 安装静电防护地线,确保设备和容器的接地良好;c. 使用防静电地板、墙壁和天花板,减少静电的积累和传导;d. 定期检查和维护防静电设施,确保其正常工作。
4. 静电防护操作:a. 避免使用易产生静电的材料,如塑料袋、塑料容器等;b. 对易燃物、易爆物等危险品进行正确的存放和处理,避免静电引发事故;c. 在涉及易燃物的操作中,使用防爆工具和设备,并确保操作人员穿戴防静电服装;d. 进行静电防护操作前,应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测试,确保操作环境的安全。
五、事故应急处理1. 静电事故应急预案:a. 制定静电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人员职责和应急措施;b. 定期组织静电事故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c. 静电事故应急预案应与其他应急预案相衔接,确保综合应对。
esd防护操作标准

esd防护操作标准ESD防护操作标准。
一、概述。
ESD(静电放电)是一种在电子设备制造和维护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它可能对电子设备造成损害。
因此,为了保护电子设备免受ESD的影响,制定并执行ESD 防护操作标准至关重要。
二、工作环境要求。
1. 工作区域应保持干燥,空气湿度应控制在30%~70%之间,避免静电的积聚和放电。
2. 工作区域内不得使用地毯、塑料地板等易产生静电的材料,应使用防静电地板和桌面。
3. 工作人员应穿着防静电服装,避免衣物摩擦产生静电。
三、工作人员操作要求。
1. 在进行操作前,工作人员应通过ESD静电测试仪检测自身的静电电压,确保不会对设备造成损害。
2. 工作人员应经常使用防静电手套,并保持手套的清洁和完整,避免手部静电对设备造成损害。
3. 在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应避免使用塑料制品,尽量使用金属或静电导电材料,减少静电的产生和传导。
四、设备防护要求。
1. 在设备存放和运输过程中,应使用防静电包装材料,避免设备受到静电的影响。
2. 在设备维护和清洁过程中,应使用防静电吸尘器和清洁工具,避免静电对设备造成损害。
3. 设备存放区域应配备静电消除设备,定期清洁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五、应急处理要求。
1. 一旦发生ESD事故,工作人员应立即停止操作,使用静电消除器对设备进行放电处理,避免进一步损害。
2. 对于受到ESD影响的设备,应及时进行检测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六、培训和监督要求。
1. 公司应定期组织ESD防护操作培训,确保所有工作人员了解ESD的危害和防护措施。
2. 公司应设置专门的ESD防护监督岗位,对工作人员的操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防护措施的执行。
七、总结。
ESD防护操作标准的执行对于保护电子设备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公司应严格执行ESD防护操作标准,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公司还应不断完善ESD防护操作标准,提高防护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和设备要求。
防静电管理操作规范

实用文档防静电管理操作规范1. 目的完善产品生产制造过程中的静电防护措施及环境要求,降低因静电造成的产品及物料不良损耗确保产品品质。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工厂从来料、仓储及生产过程的静电防护控制。
3. 职责和权限工程技术部:静电防护管理规定文件制定、装置防静电设施的具体规划、申购、管理、维护;生产制造部:负责对静电防护设备的日常点检维护、和相关人员操作正常佩戴静手环的执行管理;物流仓储部:凡接触线路板、元器件的仓管人员操作时需佩戴防静电手环操作;品质管理部:凡接触线路板、元器件的品管人员检验时需佩戴防静电手环操作,对生产制造部和相关部门接触线路板或电子元器件时佩戴防静电手环执行的监督。
4.作业内容4.1静电防护作业管制流程:4.2 防静电设施的规划和建立4.2.1防静电区域通用接地方法,如下图对作业台及流水台的基本对策是连接接地线和防静电皮(导电垫),确保静电的释放路径。
在有带电可能性的场所使用表面电阻率在104~109Ω之间的材料,并且与防静电对策用接地线相连接,应设置专用静电接地线,并与设备用接地线分离,在工作区内单独铺设防静电对策用的接地线。
尽可能不用不锈钢板直接做为防静材料。
4.3 新品导入工程技术部在新品导入过程中设计工艺流程时,应在相应设计到静电防护的作业指导书中标注静电防护要求,如是否佩带静电手腕,电烙铁是否要求接地、是否佩带防静电手套等事项。
4.4 防静电管理文件的制定工程技术部制定防静电手环使用点检作业指导书和相关的静电环点检记录表单,生产部,品管参照执行和监督。
4.5静电防护作业内容4.5.1来料及检验静电防护作业:A、对贵重敏感元器件(如IC,电子模块等),来料要求供应商必须做好防静电包装及防护。
B、对静电敏感物料在来料收货时须佩戴静电手环进行清点作业,IQC检验时须佩戴静电手环进行作业,仓存物料员须佩戴防静电手套作业。
C、对一般电子元器件(电阻、电容、二极管),仓管员、物料员和IQC戴静电手环或静电手套直接进行收料及检验;对贵重电子元器件(如IC,电子模块),收料及IQC 检验可视来料包装情况不拆包装点数和检验,直接确认验证来料包装上的说明是否符合要求。
静电防护措施操作规范

静电防护措施操作规范一、目的静电的产生无处不在,产生静电的原因主要是物体之间包括人与物之间的接触分离和摩擦.高绝缘的物质环境使静电无法释放而不断积聚,到了一定条件,就发生静电放电现象.在电子制造业中静电放电和静电感应往往会损坏某些敏感的电子器件、产品及设备,或因软击穿导致其潜在失效.为了减少静电危害,降低器件损耗率,提升产品可靠性,特制定此操作规范.二、适用范围所有与静电敏感器件SSD相关的设施、设备、工具、人员、工作台面、包装材料、存放环境、作业过程均要采取静电防护措施.适用器件:CPU芯片如TMS2406、集成电路块如TL082、ACT244、二极管如UF2007、BYV26E、三极管如S8050、2N551、MOS管如3N150、2SC4552、IGBT单管、IGBT模块、PCB线路板、成品线路板等;适用人员:转运、焊接、测试、维修、调试等所有可能接触到以上元器件的工作人员及操作人员.三、技术要求静电防护的基本原则:抑制静电荷的产生和积聚;迅速、安全、有效地消除已经产生的静电荷.1、在生产加工、储运过程中,设备、操作工具及人体等,有可能产生和积聚静电而造成静电危害时,应采取静电接地措施.其中静电防护区内的所有金属导体、仪器设备、防静电装备、人员应连接到地线系统上.静电接地电阻阻值不应大于10欧.2、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静电敏感器件的操作均应在静电防护区内进行.在静电防护区之外,对静电敏感器件必须提供防静电包装予以保护,不允许将其暴露在防静电包装之外.如需对静电敏感器件操作,人体须做静电防护接地.3、静电防护区内相对湿度:不得小于30%RH,温度:16-30度;在静电保护面积内,不得有无关的静电产生电源.4、防静电接地系统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可靠性.防静电装备接地线最小截面积不小于2m㎡,接地母线最小截面积不小于10m㎡,防静电接地线宜采用裸铜线,如果是带有绝缘皮的地线,外皮颜色应为黄色.各接地干线之间的连接采用熔焊或压力连接件等进行连接.5、在防静电工作区及相应的防静电设备上应在明显的位置贴静电防护标志.静电防护标志如下:四、静电防护区及区内操作人员具体规范1、操作人员进入静电防护区内,必须进行静电放电.2、每次上岗操作前,须用手触摸接地金属支架,用来释放身体上所产生的静电.因某种原因需要暂时离开工位时,在回到工位前须使用同样方法重新释放身体所带静电.3、直接接触静电敏感器件的人员均必须戴防静电腕带,腕带与人体皮肤必须有良好接触,将接地夹夹在地线上,确保良好接地.4、每天用防静电腕带测试仪测量腕带是否有效,不合格腕带需立即更换.5、焊接静电敏感器件人员须使用防静电烙铁以及防静电毛刷.6、使用万用表定期检查工作台面的金属支架、测试仪器、烙铁等是否良好接地,检查周期为每周一次.7、在每个工作日,车间内应采用湿拖布拖擦地面或通过洒水等方法增加空气湿度,以减少静电的产生.五、静电敏感器件SSD测试、运输、储存、使用要求1、在电子设备研制生产过程中,一切包装、储存、周转SSD及线路板的容器元器件袋、元器件存放盒、转运箱、印制板架、防静电泡沫袋等必须具备静电防护性能,不允许使用金属和普通塑料容器.使用时,存放部件用的周转箱应接地或放在防静电地面上使用.2、SSD运输过程中不得掉落在地,不得任意脱离包装.IC元器件须使用防静电IC料条及IC托盘储存、搬运,禁止在使用前露天存放IC或拆开包装运输.IGBT转运时栅极和漏极必须有静电防护措施,如:有静电海绵包装,或使用小于10k的电阻短接.3、存放SSD的库房相对湿度:30-40%RH.SSD存放过程中保持原包装,若须更换包装时,要使用具有防静电性能的容器.库房里,在放置SSD器件的位置上应贴有防静电专用标签.4、发放SSD器件时应用目测的方法,在SSD器件的原包装内清点数量.接触时应采取良好的防静电措施,包括先释放身体上的静电,及佩戴防静电腕带等措施;手拿敏感器件时尽量持边缘,避免接触其引线和管脚.5、对PCB或线路板操作时:a、有良好静电防护措施,如静电放电后才允许操作.b、握持PCB板边、板角或没有元器件的地方,不要用手碰触到线路板上的元器件.6、对控制板进行烧写操作时,烧写器应接地,操作人员要带防静电手环.7、产品测试时,在电源接通的情况下,不能随意插拔器件或排线,必须在关掉电源及产品上相应电量指示灯熄灭时插拔,对于大功率的整机如需快速操作必须进行PN放电后放可进行接线的拔插,防止在拔插过程中有高压电火花产生,损伤器件.六、注意事项1、涉及到静电敏感产品的操作、焊接、维修、及测试工作台,必须有静电接地系统及用于放电的接地金属接头.2、防静电货架及工作台要与大地连接,手推车上应有金属链与大地接触.3、静电安全工作台上严禁堆放塑料盒片、橡皮、纸板、玻璃等易产生静电的杂物,图纸资料等应装入防静电文件袋内.工作台上禁止放置非生产物品,如餐具、茶具、提包、毛织物、报纸、橡胶手套等.4、对工作中与SSD有关的人员必须经常进行防静电知识、防静电操作的教育及训练,提高大家的防静电意识.5、测试、焊接、维修、调试等操作人员都必须严格按照静电防护要求进行操作.。
防静电规范

防静电规范防静电规范是为了防止静电对设备、人员和环境的损害,制定的一系列操作规范。
以下是一个防静电规范,共1000字。
一、静电的概念和危害静电是指物体在摩擦、接触或分离时带上的电荷,静电的积累有可能导致火灾、爆炸、设备损坏和工作人员受伤。
二、工作区域的防静电措施1. 将工作区域的地面铺设防静电地板,并定期检查地板的导电性。
2. 使用静电导电橡胶垫作为工作台面,并保持其清洁。
3. 安装静电消散器,保证工作区域的离子平衡。
三、工作服和防静电设备的选择和使用1. 工作服应选择抗静电性能好的材料制作,如防静电呢料。
2. 工作服上的金属配件应使用带连接线的方式,并确保连接线之间导电良好。
3. 工作服应定期清洗,以保持其良好的防静电性能。
四、防静电的个人防护装备1. 使用防静电手套,减少电荷的积累和释放。
2. 佩戴防静电鞋,以便将静电通过脚底释放。
3. 使用防静电眼镜,防止静电引起的电击。
五、防静电的操作规范1. 在操作前,应将双手浸湿,以便提高防静电性能。
2. 禁止在干燥空气中进行工作,可以使用加湿机保持空气湿度。
3. 禁止穿着尼龙、丝质等易产生静电的服装。
4. 在操作过程中,禁止使用带有纤维类材料的工具。
5. 避免长时间接触金属或导电介质,以减少静电的产生。
六、防静电的设备和材料的选择和使用1. 选择带有防静电功能的设备和材料,如防静电电脑、防静电包装材料等。
2. 使用专用的防静电清洁剂,保持设备的清洁,并减少积聚的静电。
3. 定期检查设备和材料的防静电性能,并修理或更换有问题的部件。
七、培训和教育1. 定期进行静电防护培训,提高员工的防静电意识和操作技能。
2. 员工要定期参加有关防静电的知识培训,以更新自己的防静电知识。
3. 在工作现场设置防静电标志和警示牌,提醒工作人员注意防静电。
八、事故处理1. 如果发生静电事故,应迅速采取紧急救援措施,确保员工的安全。
2. 对生产设备和材料进行检查和修理,以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引言概述静电是指物体带有静电荷,当两个带有不同电荷的物体接触时,会发生静电放电,可能导致火灾、爆炸等危险情况。
因此,对于一些特定行业或场所,静电防护管理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静电防护管理规范的角度出发,详细介绍静电防护的相关措施和管理要点。
一、1.1 安全防护设施- 在易发生静电危险的场所,应设置静电消除器、接地设施等安全防护设施,以确保静电能够及时排除。
- 静电消除器应定期维护检查,保证其正常工作状态,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静电积聚。
- 接地设施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接地效果良好,有效减少静电积聚的可能性。
1.2 人员培训- 对从事易产生静电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静电防护培训,使其了解静电的危害和防护措施。
- 培训内容应包括静电的形成原理、静电防护的基本知识、应急处理措施等,确保员工能够正确应对静电危险。
- 定期组织静电防护知识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防护意识和应对能力。
1.3 静电监测- 针对易产生静电的设备和场所,应建立静电监测系统,实时监测静电的积聚情况。
- 监测数据应及时记录和分析,及时发现静电积聚的问题,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 静电监测系统应定期维护和校准,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静电防护措施2.1 防静电材料- 在易产生静电的场所使用防静电材料,如防静电地板、防静电工作服等,减少静电的积聚和传导。
- 防静电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其防护效果和安全性。
- 定期检查和更换防静电材料,避免因材料老化导致防护效果下降。
2.2 静电消除器- 在静电积聚较为严重的设备和场所安装静电消除器,及时排除静电,减少静电危险。
- 静电消除器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静电积聚。
-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静电消除器,确保其适用性和效果。
2.3 静电接地- 设备和设施应进行有效的静电接地,确保静电能够及时排除,减少静电积聚的可能性。
- 接地设施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其接地效果良好,有效减少静电危险。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一、引言静电是指由于物体带电而引起的现象,它的存在可能对人身安全、设备运行和产品质量产生潜在的风险。
为了保障工作环境的安全和产品质量的稳定,制定静电防护管理规范是必要的。
二、适合范围本规范适合于所有可能产生静电的工作环境和相关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车间、实验室、办公室等。
三、静电防护措施1. 静电接地1.1 所有可能产生静电的设备和工作区域应进行接地处理,确保静电能够安全地释放。
1.2 接地系统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接地电阻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1.3 定期检测接地系统的有效性,并记录检测结果。
2. 静电屏蔽2.1 对于静电敏感的设备和产品,应采取静电屏蔽措施,防止静电对其造成伤害。
2.2 使用符合相关标准的静电屏蔽材料,确保其有效性。
2.3 定期检查静电屏蔽材料的状况,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3. 静电消除3.1 静电消除装置应设置在可能产生静电的设备和工作区域,以消除静电积聚。
3.2 静电消除装置应符合相关标准,确保其有效性。
3.3 定期检查静电消除装置的工作状态,如有异常应及时修复或者更换。
4. 静电防护培训4.1 所有从事可能产生静电的工作的员工应接受静电防护培训,了解静电的危害和防护措施。
4.2 培训内容应包括静电的基本知识、防护措施的操作方法以及应急处理措施。
4.3 培训应定期进行,对新员工进行入职培训,并记录培训内容和参训人员名单。
5. 静电监测5.1 定期对可能产生静电的设备和工作区域进行静电监测,了解静电的积聚情况。
5.2 监测结果应记录并进行分析,如发现异常情况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5.3 监测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责任与义务1. 管理部门应制定静电防护管理规范,并组织相关培训和监督。
2. 相关部门和人员应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静电防护工作,确保其有效性。
3. 所有员工有义务遵守静电防护规范,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并配合相关处理。
五、风险评估与改进1. 定期进行静电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静电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静电防护措施操作规范

静电防护措施操作规范一、目的静电的产生无处不在,产生静电的原因主要是物体之间包括人与物之间的接触分离和摩擦。
高绝缘的物质环境使静电无法释放而不断积聚,到了一定条件,就发生静电放电现象。
在电子制造业中静电放电和静电感应往往会损坏某些敏感的电子器件、产品及设备,或因软击穿导致其潜在失效。
为了减少静电危害,降低器件损耗率,提升产品可靠性,特制定此操作规范。
二、适用范围所有与静电敏感器件(SSD)相关的设施、设备、工具、人员、工作台面、包装材料、存放环境、作业过程均要采取静电防护措施。
适用器件: CPU芯片(如TMS2406)、集成电路块(如TL082、ACT244)、二极管(如UF2007、BYV26E)、三极管(如S8050、2N551)、MOS管(如3N150、2SC4552)、IGBT单管、IGBT模块、PCB线路板、成品线路板等;适用人员:转运、焊接、测试、维修、调试等所有可能接触到以上元器件的工作人员及操作人员。
三、技术要求静电防护的基本原则:抑制静电荷的产生和积聚;迅速、安全、有效地消除已经产生的静电荷。
1、在生产加工、储运过程中,设备、操作工具及人体等,有可能产生和积聚静电而造成静电危害时,应采取静电接地措施。
其中静电防护区内的所有金属导体、仪器设备、防静电装备、人员应连接到地线系统上。
静电接地电阻阻值不应大于10欧。
2、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静电敏感器件的操作均应在静电防护区内进行。
在静电防护区之外,对静电敏感器件必须提供防静电包装予以保护,不允许将其暴露在防静电包装之外。
如需对静电敏感器件操作,人体须做静电防护接地。
3、静电防护区内相对湿度:不得小于30% RH,温度:16-30度;在静电保v1.0 可编辑可修改护面积内,不得有无关的静电产生电源。
4、防静电接地系统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可靠性。
防静电装备接地线最小截面积不小于2m㎡,接地母线最小截面积不小于10m㎡,防静电接地线宜采用裸铜线,如果是带有绝缘皮的地线,外皮颜色应为黄色。
防静电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防静电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一、背景介绍静电是指物体表面所带电荷的一种现象,它在很多行业和环境中都可能引发危险,例如细微的火花可能引发爆炸。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静电引发的风险,制订和实施防静电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制度概述防静电管理制度是一套为使用者规范防静电措施的管理框架。
它旨在确保在工作环境中静电风险得到充分认识,有效控制和预防静电相关事故的发生。
以下是具体的操作规程。
三、地面接地规程1.所有静电敏感设备和相关设备都应当通过接地系统与地面连接。
2.接地系统的导电路径应当具备良好的导电能力,接地电阻应当严格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3.接地连接点的选择和位置应当根据具体设备和环境条件进行合理布置。
四、静电导电规程1.在可行的情况下,应当选择导电性能良好的材料,如导电地板、导电塑料等。
2.使用防静电工具、器材和设备时,应确保其具备良好的导电性能。
3.必要时,可通过使用导电性涂层或按照要求处理表面,以提高导电性。
五、防静电设施规程1.对于易产生静电的场所和设备,应当配备相应的防静电设施,如带有防静电功能的工作台、托盘等。
2.静电敏感区域应当采用防静电隔离措施,禁止携带易产生静电的材料进入。
六、防止静电积聚的操作规程1.操作人员应当穿戴合适的防静电工作服,同时避免穿戴产生静电的衣物、鞋子等物品。
2.操作人员应当定期清洁和保养防静电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七、静电释放和防护规程1.操作人员在进行与静电相关的工作时,应当使用专用的静电放电工具,并按照规定的方法和步骤进行操作。
2.操作人员应当接受相关的防静电培训,了解静电释放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
八、监测和检测规程1.建立静电监测和检测制度,定期对静电相关设备和环境进行检测和监测。
2.确保监测和检测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准确记录。
九、事故应急处理规程1.建立静电事故应急处理机制,确保在发生静电相关事故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
2.指定专人负责事故应急处理,建立应急处理小组,确保能够迅速响应和处理。
静电常识和防静电操作规范

6
2、 间歇性失去功能:器件可以操作但性能不稳定,维修次数因而增加,这种情况占受静电破坏原件的90%。
日常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从地毯上走过、抓住门的把手、梳头、脱毛衣、 火花产生,这些现象就是人们所的静电放电 (ESD,electrostatic ischarge)。人类通过日常 活动可产生高达25,000V的静电放电。人类手
产生摩擦电荷,而这些摩擦电荷通过低电阻的线路非常迅速地泻放到高度导电的牢固接地表面,
因此造成损坏;或者通过感应使ESD敏感装置的金属部分带电而造成损坏。
5
c.场感类型式:即有强电场围绕,这可能来之于塑性材料或人的衣服,会发生电子转化跨过氧
化层。若电位差超过氧化层的介电常数,则会产生电弧以破坏氧化层,其结果为短路。
3. 人穿防静电鞋并有防静电地垫、防静电复合胶板或防静电活动地板时就一定能起到好的防静电效 果? 人穿防静电鞋并有防静电地垫、防静电复合胶板或防静电活动地板时还不一定能起到好的防静电 效果。通常人们还要穿袜子和垫鞋垫,年青人脚易出汗,这些袜子和垫鞋垫也能产生静电,但在 中老年人在干燥的季节时因鞋内干燥,袜子和鞋垫就不能产生静电,而且很多厂家只要求工作人 员穿防静电服和防静电鞋,忽视了袜子和鞋垫的不利影响,使得这些防静电鞋和防静电地面不能 发挥防静电作用。因此在机房或厂房的入口处放置“人体综合电阻检测仪”,它能迅速准确检测 那些穿用不合格的防静电鞋、袜子和垫鞋垫的人。
c. 集成电路在电路板上的装配:在插件时、焊接后、或维修时,都可能产生静电放电效应,破坏板上元件。
d. 液晶片的制造:静电吸附微尘于玻璃上造成污染,静电残留在两片玻璃之间,若放电时,影响液晶片的显示。 总之,静电危害主要有两种现象:
1、 完全失去功能:器件不能操作,这种情况占受静电破坏原件的10%;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引言概述:静电防护管理规范是为了保护人员和设备免受静电带来的危害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规定。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静电防护管理规范,包括地面防护、静电耗散、防静电设备、人员培训和定期检测。
一、地面防护:1.1 使用导电性地板材料:选择具有良好导电性的地板材料,如铜箔地板或导电性橡胶地板,以便将静电导入地下。
1.2 地板接地:确保地板与接地系统良好连接,使用导电铜带或导电胶水将地板与接地系统连接起来。
1.3 定期检查维护:定期检查地板的导电性能,修复和更换损坏的地板,保持地面防护的有效性。
二、静电耗散:2.1 使用导电性工具和设备:使用导电性的工具和设备,如导电性扳手和导电性容器,以便将静电导入地下。
2.2 静电耗散材料:在易产生静电的设备和工作区域中使用静电耗散材料,如静电耗散垫和静电耗散手套,以有效地消散静电。
2.3 控制湿度:保持工作环境的湿度在适当范围内,湿度过低时会增加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三、防静电设备:3.1 防静电衣物:使用防静电衣物,如防静电服和防静电鞋,以减少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3.2 防静电包装:使用防静电包装材料,如防静电泡沫和防静电袋,保护静电敏感元件免受静电损害。
3.3 静电消除器:在静电敏感的设备和工作区域中使用静电消除器,如静电消除枪和静电消除器,以消除静电。
四、人员培训:4.1 静电知识培训:对从事静电敏感工作的人员进行静电知识培训,包括静电的产生机理、防护措施和紧急处理方法等。
4.2 操作规程培训:制定静电防护操作规程,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能正确操作和使用防静电设备和材料。
4.3 定期复习和考核:定期复习静电知识和操作规程,并进行相关考核,以确保人员对静电防护管理规范的理解和掌握。
五、定期检测:5.1 静电测量仪器:使用静电测量仪器对工作区域的静电情况进行定期检测,如静电电位计和静电电荷仪。
5.2 检测频率:根据工作环境的需求,制定定期检测的频率,确保静电防护措施的有效性。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引言概述:静电是在物体表面积累的电荷,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静电放电现象,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等危(wei)险情况。
因此,静电防护管理规范是保障工作场所安全的重要措施。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静电防护管理规范。
一、静电防护设备1.1 静电接地装置静电接地装置是将物体与地面之间建立良好的导电连接,以便将静电电荷迅速导入地面。
静电接地装置应具备以下特点:- 接地电阻小:接地电阻越小,静电电荷导入地面的速度越快。
- 耐腐蚀性强:静电接地装置应能够在各种环境条件下长期稳定工作。
- 安全可靠:应定期检测静电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确保其正常工作。
1.2 静电消除器静电消除器是用于消除物体表面的静电电荷的设备。
静电消除器应具备以下特点:- 快速消除:静电消除器应能够在短期内将物体表面的静电电荷消除。
- 无电磁辐射:静电消除器应采用无电磁辐射的方式,以避免对周围设备的干扰。
- 耐用性强:静电消除器应具备较长的使用寿命,并能在各种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
1.3 静电监测仪器静电监测仪器用于监测工作场所的静电电荷水平和静电放电情况。
静电监测仪器应具备以下特点:- 灵敏度高:静电监测仪器应能够准确地检测到微弱的静电电荷和静电放电现象。
- 数据记录功能:静电监测仪器应能够记录并保存监测到的数据,以便后续分析和处理。
- 警报功能:静电监测仪器应能够发出警报信号,提醒工作人员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二、静电防护操作2.1 空气湿度控制空气湿度对静电的产生和积累有很大影响。
在工作场所中,应控制空气湿度在适宜范围内,以减少静电电荷的产生。
具体操作包括:- 使用加湿设备:在干燥的环境中,可以通过使用加湿设备增加空气湿度。
- 避免过湿:空气湿度过高也会影响工作环境和设备,因此应避免空气湿度过高。
2.2 静电防护服装静电防护服装可以有效减少静电电荷的积累和放电。
静电防护服装应具备以下特点:- 导电性:静电防护服装应具备一定的导电性,以便将静电电荷迅速导入地面。
esd静电防护管理规范及测量标准

esd静电防护管理规范及测量标准一、引言静电是指物体表面或体内的电荷失去平衡而产生的现象。
静电的积累和释放对电子设备和工业生产过程可能造成严重的损坏。
为了保护设备和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制定静电防护管理规范及测量标准是必要且紧迫的。
二、静电防护管理规范1. 设立静电防护区域在生产过程中,应设立静电防护区域,以限制静电的产生和扩散。
静电防护区域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划分,包括静电敏感区域、防静电区域和地区。
2. 防静电设备的使用在静电防护区域内,应使用防静电设备,包括防静电工作台、防静电衣物、防静电手套等。
所有人员都应正确穿着防静电衣物,并使用相应的防静电工具和器材。
3. 防静电设备的维护所有防静电设备都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如发现设备损坏或失效,应立即修理或更换,并确保设备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定。
4. 员工培训和意识教育所有员工都应接受静电防护培训,并加强静电防护的意识教育。
培训内容包括静电的基本知识、防静电设备的使用方法以及遵循相关操作规程等。
员工应时刻保持警觉,严格遵守静电防护管理规范。
三、静电测量标准1. 静电电位测量静电电位是评估静电危险程度的重要指标。
测量静电电位的方法包括接触法和非接触法。
接触法是通过将测量仪器电极接触到被测物体表面来测量电位,非接触法则是使用无线电波或红外线等技术来测量。
2. 静电电荷测量静电电荷是指物体表面的电荷量。
静电电荷测量常采用电场力法或电感耦合静电测量仪等方法。
测量时需注意保持环境温度和湿度的稳定,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静电放电时间测量静电放电时间是指物体从带电状态恢复到电荷平衡所需的时间。
常用的测量方法有放电时间测量仪和粒子计数器等。
测量时需确保环境无干扰,并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4. 静电场强度测量静电场强度是指单位电荷所受到的静电力的大小。
静电场强度测量常使用场强计进行,测量时需避免外界电场的干扰,并进行校正和标定。
四、总结ESD静电防护管理规范及测量标准对于维护设备安全、保障工作环境的稳定和提高生产效率至关重要。
防静电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防静电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一、引言在许多工作场所,特别是电子制造、化工、医药等行业,静电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安全问题和产品质量问题。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静电的危害,保障人员安全和生产顺利进行,特制定本防静电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和规程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可能产生静电的工作区域和操作过程,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车间、实验室、仓库等。
三、防静电管理职责(一)防静电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由生产部门、技术部门、安全部门等相关人员组成的防静电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指导和监督公司的防静电工作。
(二)各部门职责1、生产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本部门的防静电操作规范,确保生产过程中的防静电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2、技术部门提供防静电技术支持,制定防静电设备的选型和维护标准。
3、安全部门监督检查公司的防静电工作,对违反防静电规定的行为进行纠正和处罚。
四、防静电设施和设备要求(一)防静电地板生产车间、实验室等区域应铺设防静电地板,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电阻值符合标准要求。
(二)防静电工作台操作人员使用的工作台应具备防静电功能,表面电阻应在规定范围内,并连接可靠的接地装置。
(三)防静电工具和器具如防静电镊子、防静电刷子、防静电容器等,应选用符合防静电标准的产品,并定期进行检测和更换。
(四)静电消除设备在容易产生静电的区域,应安装静电消除器,如离子风机、静电消除棒等,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
五、人员防静电要求(一)着装要求进入防静电区域的人员应穿戴防静电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严禁穿戴化纤类衣物。
(二)静电手环和脚环操作人员在进行静电敏感操作时,应佩戴合格的静电手环或脚环,并确保其与接地系统良好连接。
(三)培训要求所有可能接触静电敏感产品的人员,都应接受防静电知识培训,了解静电的危害和防护措施,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六、防静电操作规程(一)物料搬运和存储1、静电敏感物料在搬运过程中,应使用防静电容器或包装材料,并采取防静电措施,如使用防静电推车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电防护措施操作规范
一、目的
静电的产生无处不在,产生静电的原因主要是物体之间包括人与物之间的接触分离和摩擦。
高绝缘的物质环境使静电无法释放而不断积聚,到了一定条件,就发生静电放电现象。
在电子制造业中静电放电和静电感应往往会损坏某些敏感的电子器件、产品及设备,或因软击穿导致其潜在失效。
为了减少静电危害,降低器件损耗率,提升产品可靠性,特制定此操作规范。
二、适用范围
所有与静电敏感器件(SSD)相关的设施、设备、工具、人员、工作台面、包装材料、存放环境、作业过程均要采取静电防护措施。
适用器件: CPU芯片(如TMS2406)、集成电路块(如TL082、ACT244)、二极管(如UF2007、BYV26E)、三极管(如S8050、2N551)、MOS管(如3N150、2SC4552)、IGBT单管、IGBT模块、PCB线路板、成品线路板等;
GAGGAGAGGAFFFFAFAF
适用人员:转运、焊接、测试、维修、调试等所有可能接触到以上元器件的工作人员及操作人员。
三、技术要求
静电防护的基本原则:抑制静电荷的产生和积聚;迅速、安全、有效地消除已经产生的静电荷。
1、在生产加工、储运过程中,设备、操作工具及人体等,有可能产生和积聚静电而造成静电危害时,应采取静电接地措施。
其中静电防护区内的所有金属导体、仪器设备、防静电装备、人员应连接到地线系统上。
静电接地电阻阻值不应大于10欧。
GAGGAGAGGAFFFFAFAF
2、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静电敏感器件的操作均应在静电防护区内进行。
在静电防护区之外,对静电敏感器件必须提供防静电包装予以保护,不允许将其暴露在防静电包装之外。
如需对静电敏感器件操作,人体须做静电防护接地。
3、静电防护区内相对湿度:不得小于30% RH,温度:16-30度;在静电保护面积内,不得有无关的静电产生电源。
4、防静电接地系统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可靠性。
防静电装备接地线最小截面积不小于2m㎡,接地母线最小截面积不小于10m㎡,防静电接地线宜采用裸铜线,如果是带有绝缘皮的地线,外皮颜色应为黄色。
各接地干线之间的连接采用熔焊或压力连接件等进行连接。
5、在防静电工作区及相应的防静电设备上应在明显的位置贴静电防护标志。
静电防护标志如下:
四、静电防护区及区内操作人员具体规范
1、操作人员进入静电防护区内,必须进行静电放电。
GAGGAGAGGAFFFFAFAF
2、每次上岗操作前,须用手触摸接地金属支架,用来释放身体上所产生的静电。
因某种原因需要暂时离开工位时,在回到工位前须使用同样方法重新释放身体所带静电。
3、直接接触静电敏感器件的人员均必须戴防静电腕带,腕带与人体皮肤必须有良好接触,将接地夹夹在地线上,确保良好接地。
4、每天用防静电腕带测试仪测量腕带是否有效,不合格腕带需立即更换。
GAGGAGAGGAFFFFAFAF
5、焊接静电敏感器件人员须使用防静电烙铁以及防静电毛刷。
6、使用万用表定期检查工作台面的金属支架、测试仪器、烙铁等是否良好接地,检查周期为每周一次。
7、在每个工作日,车间内应采用湿拖布拖擦地面或通过洒水等方法增加空气湿度,以减少静电的产生。
五、静电敏感器件(SSD)测试、运输、储存、使用要求
1、在电子设备研制生产过程中,一切包装、储存、周转SSD及线路板的容器(元器件袋、元器件存放盒、转运箱、印制板架、防静电泡沫袋等)必须具备静电防护性能,不允许使用金属和普通塑料容器。
使用时,存放部件用的周转箱应接地或放在防静电地面上使用。
2、SSD运输过程中不得掉落在地,不得任意脱离包装。
IC元器件须使用防静电IC料条及IC托盘储存、搬运,禁止在使用前露天存放IC或拆开包装运输。
IGBT转运时栅极和漏极必须有静电防护措施,如:有静电海绵包装,或使用小于10k的电阻短接。
3、存放SSD的库房相对湿度:30-40%RH。
SSD存放过
GAGGAGAGGAFFFFAFAF
程中保持原包装,若须更换包装时,要使用具有防静电性能的容器。
库房里,在放置SSD器件的位置上应贴有防静电专用标签。
4、发放SSD器件时应用目测的方法,在SSD器件的原包装内清点数量。
接触时应采取良好的防静电措施,包括先释放身体上的静电,及佩戴防静电腕带等措施;手拿敏感器件时尽量持边缘,避免接触其引线和管脚。
5、对PCB或线路板操作时:
a、有良好静电防护措施,如静电放电后才允许操作。
b、握持PCB板边、板角或没有元器件的地方,不要用手碰触到线路板上的元器件。
GAGGAGAGGAFFFFAFAF
6、对控制板进行烧写操作时,烧写器应接地,操作人
员要带防静电手环。
7、产品测试时,在电源接通的情况下,不能随意插拔器件或排线,必须在关掉电源及产品上相应电量指示灯熄灭时插拔,对于大功率的整机如需快速操作必须进行PN放电后放可进行接线的拔插,防止在拔插过程中有高压电火花产生,损伤器件。
六、注意事项
1、涉及到静电敏感产品的操作、焊接、维修、及测试工作台,必须有静电接地系统及用于放电的接地金属接头。
2、防静电货架及工作台要与大地连接,手推车上应有金属链与大地接触。
3、静电安全工作台上严禁堆放塑料盒(片)、橡皮、纸板、玻璃等易产生静电的杂物,图纸资料等应装入防静电文件袋内。
工作台上禁止放置非生产物品,如餐具、茶具、提包、毛织物、报纸、橡胶手套等。
4、对工作中与SSD有关的人员必须经常进行防静电知
识、防静电操作的教育及训练,提高大家的防静电意识。
GAGGAGAGGAFFFFAFAF
5、测试、焊接、维修、调试等操作人员都必须严格按照静电防护要求进行操作。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23742 5CBE 岾%'35713 8B81 讁38838 97B6 鞶25166 624E 扎34373 8645 虅v30971 78FB 磻#M33203 81B3 膳d
GAGGAGAGGAFFFFAFA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