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教学设计
社团活动教案8篇
社团活动教案8篇社团活动教案篇1一、活动目的:1.通过各项活动,拓展学生的朗诵水平,激发学生阅读诗歌的爱好;培育朗诵新秀。
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在文学实践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育学生留心视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2.把朗诵、文学观赏、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审美修养,定期开展活动,提高学生的朗诵理论水平和对作品的观赏实力。
3.健全组织,主动开展各项活动,有安排、有组织地开展好各项活动。
4、深化素养教化,通过朗诵诗社开展的表演、沟通研讨等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让学生体验合作与胜利的喜悦。
二、活动内容1、任课老师宣布诗歌朗诵会的意义、活动设想及留意事项;2、每位同学仔细收集自己喜爱的诗歌,并要谈谈自己喜爱这首诗歌的缘由。
3、组织学生将收集到的诗歌相互沟通,并相互朗诵,作好打算;4、选出对诗歌有肯定观赏实力、有肯定文学基础的同学担当评委,并宣布优秀诗歌评比的标准;(也可请相关老师担当评委)5、在班级中实行诗歌朗诵会,组织学生评委选出优秀诗歌朗诵者名单;6、请老师或学生给获奖的同学颁奖;7、将学生选出的部分优秀诗歌贴于班级布告供其他学生观赏;8、请获奖同学以座谈会的形式畅谈自己的对作品观赏的感受。
三、活动要求及措施1、按时参与,遵守纪律,不迟到、不早退,有事请假。
2、每次活动要求学生能驾驭本节课内容。
3、学生驾驭朗诵的技巧后,定期开展朗诵竞赛,让社员相互学习,提高自己的朗诵实力。
四、活动时间:每周五下午课外活动五、详细支配:第一次:组建诗歌朗诵社团。
阅读引导教你怎么去读书。
其次次:朗诵技巧及训练。
第三次:结合学校参经典阅活动契机,引领社员广泛阅读经典书籍。
第四次:讲座:什么是朗诵?朗诵前要做哪些打算工作?怎样选择朗诵材料?第五次:怎样把握作品内容。
第六次:朗诵的基本表达手段(停顿)第七次:朗诵的语速。
第八次:朗诵的句调。
第九次:作品的引导。
第十次:依据朗诵内容选配乐。
第十一次:总结收获,评比表彰优秀社员。
象棋社团活动教学设计
象棋社团活动教学设计一、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对象棋的兴趣和热爱;2. 提高学生的象棋基本技能;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4. 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
二、活动内容1. 基础知识讲解:通过讲解象棋的基本规则、棋子的走法和各种棋局的特点,帮助学生建立起象棋的基础知识。
2. 实战对局:组织学生进行实战对局,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可以采用小组对抗的形式,让学生互相切磋,共同进步。
3. 残局解析:选取一些经典的残局,通过解析分析,让学生理解残局的特点和解法,提高学生的象棋思维能力。
4. 视频学习:观看一些象棋大师的对局视频,学习他们的棋艺和思路,激发学生对象棋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棋艺水平。
5. 比赛活动:组织象棋比赛活动,可以是学校内部的比赛,也可以与其他学校的象棋社团进行友谊赛,通过比赛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6. 师生对弈:邀请象棋高手或象棋教练与学生进行对弈,让学生亲身感受高手的棋艺和思路,从中学习和进步。
三、活动安排1. 活动时间:根据学校的课程安排,每周安排一次象棋社团活动时间,每次活动时间为1-2小时。
2. 活动地点:可在学校的教室或多功能厅进行活动,保证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对局和活动。
3. 活动人员:由象棋社团的学生和指导老师组成,指导老师可以是学校的教师或请专业的象棋教练担任。
四、活动评估1. 定期考核:每学期末或每学年末进行一次象棋知识和技能的考核,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进步情况。
2. 活动反馈: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活动反馈,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通过以上的活动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象棋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的象棋基本技能,同时也能增强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
在象棋社团的活动中,学生不仅能够获得具体的象棋技能,还能够锻炼自己的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设计,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有趣和丰富的象棋学习平台,让更多的学生受益于象棋的魅力。
小学社团课教学设计方案
一、课程名称小学生趣味科学探索社团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将来学习打下基础。
三、课程内容1. 科学知识普及:介绍基本的科学原理、科学现象和科学家的故事。
2. 实验操作: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如制作简易电池、观察植物生长等。
3. 科技制作: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些科技小产品,如简易机器人、太阳能小车等。
4. 科普讲座: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科普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授法:通过讲解科学原理,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
2. 演示法:通过教师演示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实验过程和结果。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科学案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4. 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5. 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科学知识普及,介绍科学家的故事和科学现象。
2. 第二周:实验操作,制作简易电池。
3. 第三周:科技制作,制作简易机器人。
4. 第四周:科普讲座,邀请专家进行科普讲座。
5. 第五周:实验操作,观察植物生长。
6. 第六周:科技制作,制作太阳能小车。
7. 第七周:总结课程,分享学习成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积极性、合作精神等。
2. 实验报告:检查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对实验结果的总结能力。
3. 科技制作作品: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4. 科普讲座心得:了解学生对科普讲座的收获和感悟。
七、教学资源1. 教科书:《小学生趣味科学探索》2. 实验器材:电池、导线、灯泡、植物种子等3.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4. 专家资源: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科普讲座八、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童谣社团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童谣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
2. 培养学生对童谣的喜爱和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4. 通过学习童谣,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民间文化。
二、教学内容1. 童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2. 童谣的艺术特点及表现形式3. 童谣的分类及代表作品4. 童谣的创作与改编5. 童谣的演唱与表演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通过讲述童谣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童谣在我国民间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播放一首具有代表性的童谣,让学生初步感受童谣的魅力。
2. 讲解与示范(1)教师详细讲解童谣的艺术特点及表现形式,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2)教师示范演唱一首童谣,让学生学习演唱技巧。
3. 分组练习(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首童谣进行学习。
(2)小组成员共同研究童谣的节奏、韵律和情感表达,进行演唱练习。
(3)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演唱错误,提高演唱质量。
4. 创作与改编(1)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童谣,进行创作或改编。
(2)小组成员共同讨论,提出创作或改编的方案。
(3)教师对学生的创作或改编进行点评,指导学生完善作品。
5. 表演与展示(1)每组学生进行童谣演唱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2)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的表现。
(3)邀请家长观摩表演,共同分享学习成果。
6. 总结与反思(1)教师总结本次教学活动,回顾学生学习成果。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改进意见。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练习等表现,评价学生的积极性。
2. 演唱技巧:评估学生的演唱节奏、韵律和情感表达,评价学生的演唱水平。
3. 创作与改编:评价学生的创作或改编能力,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
4. 表演与展示:观察学生的舞台表现,评价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资源1. 童谣书籍、音频、视频资料2. 童谣演唱技巧教程3. 教室音响设备、麦克风等六、教学时长本次教学活动预计分为6个课时,具体安排如下:1. 导入:1课时2. 讲解与示范:1课时3. 分组练习:2课时4. 创作与改编:1课时5. 表演与展示:1课时6. 总结与反思:0.5课时。
初中书海扬帆社团教案
初中书海扬帆社团教案一、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阅读的重要性。
阅读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特成立书海扬帆社团,为学生提供一个阅读、交流的平台。
二、活动目标1. 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交技巧。
4.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阅读中成长。
三、活动内容1. 举办阅读分享会:每学期至少举办两次阅读分享会,让学生在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的同时,了解其他同学的阅读体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开展阅读竞赛:组织学生参加各类阅读竞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竞技精神。
3. 举行作家讲座:邀请知名作家到校进行讲座,使学生有机会与作家面对面交流,感受文学的魅力。
4. 开展主题读书活动:根据节日、纪念日等特殊时期,组织学生开展主题读书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
5. 组建阅读小组:将学生分为若干阅读小组,每组选定一本经典书籍进行阅读,并定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6. 开展亲子阅读活动: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阅读活动,促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共同分享阅读的乐趣。
四、活动形式1. 线上活动:利用微信、QQ等社交软件,建立书海扬帆社团群,定期发布阅读资讯、分享阅读心得,方便社团成员随时随地交流。
2. 线下活动:在教室、图书馆等场所举办阅读分享会、作家讲座等活动,让社团成员亲身参与,感受阅读的魅力。
3. 外出实践活动:组织社团成员参观书店、图书馆等地,让学生感受浓厚的阅读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五、活动时间及地点1. 活动时间:每学期末及假期期间,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2. 活动地点:学校教室、图书馆、会议室等。
六、活动组织及分工1. 活动策划:社团负责人负责策划活动方案,确定活动主题、内容、形式等。
社团课程教学设计口才教案
社团课程教学设计口才教案教案标题:社团课程教学设计——口才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
2. 培养学生自信、自主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提升学生的演讲和辩论能力。
教学内容:1. 口才基础训练:发音、语调、节奏等。
2. 演讲技巧:选题、结构、语言运用等。
3. 辩论技巧:论证、反驳、辩证思维等。
4. 团队合作:分工合作、互相支持、共同进步等。
教学步骤:第一步:口才基础训练(1课时)1. 引导学生进行发音练习,特别关注常见发音错误。
2. 练习语调和节奏,通过模仿和朗读短文进行训练。
3. 进行小组活动,互相评价和纠正口语表达中的问题。
第二步:演讲技巧培训(2课时)1. 引导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演讲。
2. 教授演讲结构和语言运用技巧,如引言、主体和结尾的设计。
3. 学生进行演讲练习,并互相提供反馈和建议。
第三步:辩论技巧培训(2课时)1. 介绍辩论的基本概念和辩论赛的规则。
2. 分组进行模拟辩论赛,引导学生进行论证和反驳练习。
3. 教授辩证思维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进行思辨训练。
第四步:团队合作训练(1课时)1. 学生分组进行团队合作训练,例如合作演讲或辩论赛。
2. 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互相支持和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3. 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和团队评估,总结团队合作中的经验和教训。
教学评估:1. 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的提升情况。
2. 学生在演讲和辩论中的表现和进步。
3.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积极参与和贡献。
教学资源:1. 口才训练材料:包括发音练习、语调练习和朗读短文等。
2. 演讲技巧指南:提供演讲结构和语言运用的指导。
3. 辩论赛规则和辩论话题:用于模拟辩论赛的训练。
4. 团队合作案例和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和实践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演讲和辩论比赛,提供实践机会。
2. 鼓励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如辩论社团或演讲社团。
3. 提供个性化指导和辅导,针对学生的口才问题进行针对性训练。
羽毛球社团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2. 培养学生基本的羽毛球技能,使学生掌握羽毛球的基本动作要领。
3. 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
二、教学内容1. 羽毛球基本技术:握拍、站位、发球、接发球、扣杀、挑球、推挡、网前球等。
2. 羽毛球基本战术:进攻、防守、配合等。
3. 羽毛球比赛规则及裁判法。
三、教学对象1. 对羽毛球运动有兴趣的学生。
2. 希望提高羽毛球技能的学生。
3. 需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学生。
四、教学时间每周一次,每次1.5小时。
五、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羽毛球基本技术、战术和比赛规则。
2. 示范法:教师进行动作示范,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要领。
3. 练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技术、战术练习。
4. 游戏法:通过游戏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比赛法: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比赛,提高实战能力。
六、教学步骤1. 准备活动(1)慢跑:使学生逐渐进入运动状态。
(2)关节活动:活动手腕、脚踝等关节。
2. 技术教学(1)握拍、站位:讲解并示范正确的握拍和站位方法。
(2)发球、接发球:讲解并示范正确的发球和接发球动作。
(3)扣杀、挑球、推挡、网前球:讲解并示范正确的动作要领。
3. 战术教学(1)进攻:讲解并示范进攻战术。
(2)防守:讲解并示范防守战术。
(3)配合:讲解并示范团队配合战术。
4. 练习与游戏(1)组织学生进行技术练习。
(2)进行羽毛球游戏,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团队协作能力。
5. 模拟比赛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比赛,提高实战能力。
6. 总结与放松(1)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
(2)进行放松活动,缓解肌肉疲劳。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兴趣和参与度。
2. 学生对羽毛球技能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
4. 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教学方法的应用。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方案,相信羽毛球社团的教学工作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为学生提供一个愉快、有益的锻炼环境。
二年级讲故事社团课教学设计
二年级讲故事社团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故事的兴趣和喜爱。
2.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适合二年级学生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
2. PPT或者图片,辅助故事的讲解。
3. 故事绘本或字卡,供学生观看。
三、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想上一堂课学到的内容,介绍本堂课的内容和目标。
2. 提出问题(5分钟)以一个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你最喜欢的故事是什么?请你们先分享一下。
3. 故事讲解(15分钟)选择一篇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通过PPT或者图片的形式讲解故事的内容和情节,并请学生仔细观看故事绘本或字卡。
4. 想象互动(10分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想象故事中的情景和角色,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并可以请学生举手回答。
5. 分组表演(20分钟)将学生分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段故事进行表演。
教师可以给予一些小提示或者角色分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表演。
6. 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总结本次课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四、板书设计:故事讲解—想象互动—分组表演—总结五、教学反思: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使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在分组表演环节中,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但是,需要注意故事的选择和讲解方式的引人,以保证故事的吸引力和教育性。
同时,分组表演的时间安排需要合理,保证每个小组有足够的时间准备和展示。
小学美术《社团教学设计》教案
2.美术社团特色:讲解美术社团的基本特点,如创意绘画、手工制作、美术鉴赏等。
3.创意绘画实践:指导学生运用水彩、蜡笔、彩铅等绘画工具,创作一幅以社团为主题的画作。
4.社团活动评价: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互相评价,总结社团活动的收获和不足。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在愉快的社团活动中,提高美术技能,发展个性和创造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此外,小组讨论环节让我看到了学生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他们在讨论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共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也适时地提出了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美术社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意识到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在讲解绘画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时,可能讲解得还不够细致,导致部分学生对某些技巧掌握不够熟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意这一点,尽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和示范,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社团活动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美术社团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发挥自己的特长。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社团教学设计》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参加过学校的社团活动?”(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社团活动的乐趣和意义。
社团备课教学设计案例
社团备课教学设计案例教学设计案例:社团备课活动一、活动背景及目的社团备课活动是为了帮助社团成员提高教学设计和教学能力,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担任社团内的教学工作。
通过此次活动,旨在培养社团成员的教学设计能力,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二、活动准备1.确定活动时间和地点:选择一个适合的时间和地点,确保所有社团成员都能够参与。
2.确定活动内容:活动内容可以包括教学设计案例的讨论与分享、教学设计的评估与改进等。
3.准备教材和资料:为活动准备相关的教材和资料,如教学设计案例、教学设计的评估表等。
4.分工合作:将社团成员分为数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部分活动内容的准备,从而实现分工合作。
三、活动实施1.教学设计案例的讨论与分享a.每个小组从社团成员中选择一位教师,分享他们最近一次备课的案例。
b.教师讲解自己的备课过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并向其他成员展示他们准备的教材和教具。
c.其他成员可以提出问题或建议,一起进行讨论,帮助教师更好地改进教学设计。
d.每个小组的讨论结果可以通过展板、PPT等形式进行展示。
2.教学设计的评估与改进a.每个小组从社团成员的备课案例中选择一个进行评估。
b.评估时可以使用教学设计评估表,对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教学内容的合理性、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以及教学评价的准确性等方面进行评估。
c.根据评估结果,小组成员可以提出改进意见,帮助教师优化教学设计。
d.改进后的教学设计可以重新进行评估,将评估结果与原设计进行比较,以观察改进的效果。
四、活动总结与反思1.活动总结a.活动结束后,可以组织一次小组讨论,总结活动的收获和问题。
b.每个小组可以向其他小组介绍他们的讨论成果,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教训。
2.活动反思a.根据活动参与者的反馈意见,总结活动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活动改进提供参考。
b.评估活动的效果,观察社团成员的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水平是否得到提高。
总结:社团备课教学设计活动通过案例讨论与分享、教学设计评估与改进等环节,提高社团成员的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水平。
社团第一课教学设计方案
一、课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社团活动在学校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校决定开设各类社团课程。
本课程为社团第一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社团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为后续社团活动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社团的定义、特点、作用以及社团活动的基本流程。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社团活动的热爱,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1. 社团的定义及特点2. 社团的作用3. 社团活动的基本流程4. 参与社团活动的意义5. 社团活动中的注意事项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社团的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社团活动的实际操作。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能力。
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社团活动的乐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或讲述社团故事,引起学生对社团活动的兴趣。
2. 讲解社团基本知识教师讲解社团的定义、特点、作用以及社团活动的基本流程。
3. 分析典型案例教师选取典型案例,分析社团活动的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社团活动的魅力。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你感兴趣参加哪种类型的社团?(2)你认为参与社团活动有哪些好处?(3)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社团成员?5. 角色扮演教师安排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社团活动场景,让学生体验社团活动的乐趣。
6. 总结与反思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社团活动中的收获。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和角色扮演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
3. 社团活动参与度:关注学生在社团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其参与度。
七、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制作关于社团的基本知识、作用、活动流程等方面的PPT。
声乐社团课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声乐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舞台表演能力。
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声乐基础理论:乐理知识、声乐技巧、呼吸方法等。
2. 声乐作品欣赏:国内外优秀声乐作品、民族歌曲、流行歌曲等。
3. 声乐实践:合唱、独唱、重唱等形式。
4. 舞台表演技巧:上台前的准备、舞台表现力、与观众的互动等。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经典声乐作品,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简要介绍声乐社团课的目的和意义。
2. 讲解声乐基础知识(1)讲解乐理知识,如五线谱、音符、节奏等。
(2)讲解声乐技巧,如呼吸方法、发声方法、共鸣等。
3. 声乐作品欣赏(1)播放国内外优秀声乐作品,让学生感受声乐的魅力。
(2)分析作品中的声乐技巧,引导学生进行模仿。
4. 声乐实践(1)合唱练习: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独唱、重唱练习:让学生分别进行独唱、重唱练习,提高学生的演唱技巧。
5. 舞台表演技巧(1)讲解上台前的准备,如服装、妆容、心态等。
(2)进行舞台表演练习,提高学生的舞台表现力。
6. 总结与反馈(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声乐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声乐实践中的表现,如合唱、独唱、重唱等。
3. 学生在舞台表演中的表现,如上台前的准备、舞台表现力、与观众的互动等。
4. 学生对声乐社团课的满意度。
五、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包括乐理知识、声乐技巧、舞台表演技巧等。
2. 声乐作品:国内外优秀声乐作品、民族歌曲、流行歌曲等。
3. 舞台:用于声乐实践和舞台表演练习。
4. 老师和助教:负责教学和辅导学生。
六、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导入新课,讲解声乐基础知识。
2. 第二周:声乐作品欣赏,合唱练习。
3. 第三周:声乐实践,独唱、重唱练习。
语言社团教学设计及反思
语言社团教学设计及反思主题:语言社团教学设计目标:通过语言社团的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领导能力。
教学内容:1. 语言表达训练:通过各种口语练习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演讲、写作比赛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语言能力。
2. 交流能力培养: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
可以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际交流中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解他人的观点。
3. 团队合作意识培养: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可以设置各种团队游戏、项目合作等活动,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分工合作、协调合作。
4. 领导能力培养:通过组织学生担任社团干部、活动策划者等角色,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
可以让学生参与社团的组织管理、活动策划等工作,让他们学会领导他人、组织他人。
教学步骤:1. 组建语言社团:在学校内组建一个语言社团,招募对语言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参加。
2. 设计活动: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设计各种语言活动,如辩论赛、演讲比赛、写作比赛、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3. 组织活动:根据活动的性质和要求,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
可以安排每周一次的社团活动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准备和参与活动。
4. 活动评价:每次活动结束后,进行活动评价,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可以通过评分、点评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和交流能力。
5. 社团管理:对于社团的管理,可以设立社团干部,负责社团的日常事务和活动策划。
可以定期召开社团会议,让学生参与社团的决策和管理。
反思:通过语言社团的教学设计,学生可以在实际的语言活动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和交流能力。
通过各种活动的组织和参与,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读写能力。
同时,学生还可以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领导能力,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和组织管理,学生可以学会与他人合作、分工合作、协调合作,提高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能力。
语言社团教学设计模板
语言社团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1. 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在语言社团中能够自信地表达和交流- 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加他们的文化知识2. 教学内容- 语言表达技巧的训练,包括口语表达、书面表达、演讲技巧等- 听力和阅读能力的提高,通过各种形式的阅读和听力训练- 语言实践活动,包括演讲比赛、语言游戏、模拟情景交流等- 文化活动,包括电影欣赏、音乐会、文学讨论等3. 教学方法- 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践活动等- 鼓励学生参与社团的各种活动,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设置个性化的学习任务,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水平进行指导-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批判思维能力4. 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语言基础训练,包括口语、听力、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训练- 第二阶段:语言实践活动,包括演讲比赛、情景交流、语言游戏等- 第三阶段:文化活动,包括电影欣赏、文学讨论、音乐会等- 第四阶段:综合训练和实践,组织学生进行综合表达和交流的活动5. 教学评价- 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和活动参与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组织能力进行评价- 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比赛和活动,对他们的成绩和表现进行肯定和表彰- 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评价交流,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和成长有清晰的认识和规划6. 教学资源- 语言学习教材和辅助教材- 演讲比赛和语言游戏的相关资料和题目- 文化活动的相关资源,如电影、音乐、文学作品等- 学生在社团中的创新和发展的资源支持,如实践活动的场地和器材7. 教学环境- 舒适的教室和活动场地- 充足的教学资源和设备,如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氛围-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表达的教学氛围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模板,我们可以为语言社团的教学活动提供一个清晰的目标和计划,帮助学生在语言学习中全面发展。
初中社团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自然界的奥秘,认识自然界的多样性,掌握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对象初中一年级学生三、教学时间每周一节,共12周四、教学内容1. 第一周:认识自然界2. 第二周:生物多样性3. 第三周:地球环境4. 第四周:植物世界5. 第五周:动物世界6. 第六周:地质奇观7. 第七周:宇宙探索8. 第八周:气象知识9. 第九周:水资源保护10. 第十周:土壤保护11. 第十一周:绿色出行12. 第十二周:总结与展示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界。
2. 观察法:组织学生观察自然界中的生物、地质现象等,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3. 实验法:进行简单的自然科学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动手能力。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案例,让学生了解自然科学的实际应用。
5.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自然界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 讲解基础知识:讲解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
3. 观察与实践:a. 组织学生观察校园内的植物、动物等,了解生物多样性。
b. 进行简单的自然科学实验,如制作植物标本、观察微生物等。
4. 案例分析:选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真实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提高分析能力。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6. 总结与展示:a.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b. 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如制作手抄报、PPT等。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积极性等。
2. 实践操作:评价学生在实验、观察等实践环节的表现。
3. 案例分析:评价学生在案例分析环节的分析能力。
拼豆社团教学设计
拼豆社团教学设计拼豆社团是一种非常有趣和富有创意的社团活动,它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在教学设计方面,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
首先,教学目标。
我们要明确拼豆社团的教学目标,比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耐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因为拼豆是一项需要耐心和专注力的活动。
其次,教学内容。
拼豆社团的教学内容可以包括豆豆的种类、颜色、形状,以及如何根据给定的模板拼豆等。
可以通过展示豆豆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各种豆豆,并了解它们的特点。
然后,逐步教授学生如何根据给定的模板进行拼豆活动,以及如何运用各种拼豆技巧进行创作。
第三,教学方法。
在拼豆社团的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讲解、展示、演示和实践等。
可以通过讲解豆豆的知识和拼豆的基本技巧来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
然后,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拼豆作品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接着,可以演示一些拼豆的技巧和步骤,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和掌握。
最后,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去拼豆,通过实践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第四,评估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评估方法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拼豆情况来评估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还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拼豆作品,并进行评分和评价,以鼓励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此外,还可以设计一些小测验或问答来检验学生对拼豆知识的掌握程度。
最后,活动设计。
除了教学课堂上的教学设计,还可以设计一些拼豆活动,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比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豆豆收集比赛,让他们在社区或家里寻找各种不同种类和颜色的豆豆。
然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团队拼豆比赛,让他们在一定的时间内根据模板进行拼豆,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总之,拼豆社团教学设计需要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方法,并设计一些丰富多样的拼豆活动。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让他们在拼豆的世界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社团备课教学设计方案
一、课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社团活动在学校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我校决定开设各类社团课程。
为了确保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参与度,特制定本社团备课教学设计方案。
二、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社团活动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的潜能。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交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课程内容1. 社团概述:介绍社团的起源、发展历程、特点及作用。
2. 社团组织与管理:讲解社团的组织结构、管理制度、活动策划等。
3. 社团活动开展:分析社团活动的种类、形式、内容和方法。
4. 社团活动评价:探讨社团活动评价的标准、方法及意义。
四、教学策略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能。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社团活动的具体操作和实施过程。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社团活动中的各种场景,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社团活动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理论知识:讲解社团概述、组织与管理、活动开展等内容。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社团活动的实施过程。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案例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5.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社团活动中的各种场景。
6. 总结与反思: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让学生反思自己在社团活动中的表现。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社团活动表现进行评价,总结经验教训。
2. 小组互评:小组之间互相评价,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社团活动参与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具有权威性的社团活动教材。
政协社团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了解政协社团的基本概念、性质和作用。
2. 培养学生对政协社团的认识和兴趣,提高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
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政协社团的定义和性质2. 政协社团的作用和意义3. 政协社团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4. 政协社团的活动形式和内容5. 政协社团的参与方式和途径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PPT展示政协社团的相关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政协社团的定义和性质。
2. 讲解政协社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教师详细讲解政协社团的定义、性质、作用等,使学生初步了解政协社团。
3. 分析政协社团的作用和意义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政协社团在推动社会进步、促进民主监督、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4. 介绍政协社团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讲解政协社团的组织架构、决策机制、活动策划等,使学生了解政协社团的运作方式。
5. 探讨政协社团的活动形式和内容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政协社团的活动形式和内容,如:调研、座谈、讲座、论坛等。
6. 讲解政协社团的参与方式和途径介绍政协社团的参与方式和途径,如:加入社团、参与活动、提供建议等。
7.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如何更好地参与政协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8. 总结与反思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政协社团中的角色和责任。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政协社团的认识和了解程度2. 学生参与政协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4. 学生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五、教学资源1. 政协社团相关资料、图片、视频等2. 政协社团活动案例3. 团队协作训练资料4. 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资料六、教学实施1. 教师通过PPT、案例分析等形式,讲解政协社团的相关知识。
2. 学生通过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小学舞蹈社团优秀教学设计
小学舞蹈社团优秀教学设计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一种优秀的小学舞蹈社团教学设计,帮助舞蹈教师或指导者更好地组织和开展舞蹈教学活动。
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激发学生参与舞蹈社团的积极性;2. 提升学生的舞蹈技巧和表演能力;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信心。
教学内容1. 舞蹈基本功训练:包括身体柔韧性、平衡感、节奏感等的培养;2. 舞蹈技巧的研究:根据学生的年级和水平,选择适合的舞蹈动作和技巧进行教学;3. 舞蹈创作与编排:鼓励学生参与舞蹈的创作过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艺术表达能力;4. 舞蹈表演和展示:组织舞蹈社团的定期演出和参与学校或社区活动,提供舞台展示的机会。
教学方法1. 分组教学: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兴趣,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协作和互相研究;2. 示范教学:老师给学生展示舞蹈动作和技巧,并引导学生模仿和练;3. 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能力和表现,将学生分为不同的教学层次,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4. 鼓励表演: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舞蹈表演,给予学生机会展示自己的成果和进步。
教学评价1. 观察记录:通过观察学生的研究态度、舞蹈技巧的掌握程度,以及在表演中的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2.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对自己的研究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提高;3. 学生互评:让学生互相评价,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
总结本文档介绍了一种小学舞蹈社团优秀的教学设计,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提升舞蹈技巧和表演能力以及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信心,旨在帮助舞蹈教师或指导者更好地组织和开展舞蹈教学活动。
同时,本文档提供了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的参考,希望能对教师或指导者进行有效的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认识神奇的轻粘土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轻粘土制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
2、利用很多轻粘土的颜色,分别制作不同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在参与制作轻粘土的过程中,对创意美工活动产生兴趣,感受与创造美出更精美的作品。
教学重难点
认识到超轻粘土的特点及其使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课前制作好的轻粘土作品,提问:
1、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香蕉、苹果、草莓、葡萄、小猫、章鱼、蜗牛、小兔)
2、这些物品用什么做的吗?(轻粘土)
3、谈一谈章鱼的造型特点。
二、介绍轻粘土
1轻粘土的介绍
2超轻粘土特点:
白色无毒,不粘手,柔软性好,可塑性强。
作品干燥定型后,即可长期保存。
真空包装后半年以上时间不固化。
真空拆封后印痕图案制作,30小时左右固化,固化后图案能长时间保持原样,不变形,不干裂。
3、轻粘土的保存方法
密封、干燥的地方保存。
如果稍微有点干的话可以喷少许水使其变软,完全干燥了的话是无法变软的,因为含有纸浆的成分,完全干燥后加水的话只会化掉.
4、欣赏轻粘土的作品
5、介绍轻粘土的使用
你可以运用超轻粘土自由制作各种不同类型的物体,也可以包覆在其他物体外面。
感谢它的适用性,光滑的表面和极轻的质量,它是制作娃娃玩偶的理想材料。
当制作高的物体或有突出的部分,可以使用金属线插入用来增大稳定性。
举例说明:做玩偶的头部,可以用聚苯乙烯或其他塑料制品作为基座,在外表用超轻粘土包覆成型,当作品未干燥前你可以用食指把作品表面抹光滑,作品干燥后你可以用600目水砂纸把作品表面打磨光滑。
作品的干燥时间和作品的厚度及温度干湿度都有关系,厚度较厚的作品需要两天或更长的时间干燥
四、超轻粘土作品的制作方法。
(示范教学)
1、引导学生制作出与众不同的超轻粘土作品。
①搓粘土。
(注意:一般来说不要喷水,超轻粘土都是水溶性的,喷水会融化的。
少量的水还算OK。
)
②制作粘土板。
包括底座、外侧壁。
(注意厚度适中,不能太薄或不能太厚。
)
③最后才做装饰配件。
添加时把外部打湿,确定位置再固定下来。
④还没完成的作品要喷少量的水并用保鲜袋密封保存。
⑤完成的作品风干。
2、帮助个别能力弱的学生进行制作活动。
五、欣赏并评价学生轻粘土作品。
1、学生互相欣赏同伴制作的轻粘土作品。
2、轻粘土作品展:评选作品
课题愤怒的小鸟
教学目标:
1、学习用超轻粘土表现美丽的鸟,并突出鸟的不同特征。
2、通过欣赏各种鸟,老师的示范讲解,尝试运用各种简单的线条和图案装饰鸟。
初步掌握超钞票轻粘土制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利用很多超轻粘土的颜色,分别制作不同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在参与制作超轻粘土作品的过程中,对创意美工活动产生兴趣,感受与创造美
二、教学重点:超轻粘土的制作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对超轻粘土的制作
教学过程
一、过提问,引出主题。
1、小朋友,那你见过有哪些小鸟呢?它们是什么样的呢?
2、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图片上还有哪些小鸟?它们是什么样的?
教师小结:这些鸟都有共同的特征,都有尖尖的嘴巴,翅膀和尾巴,猫头鹰的眼睛大大的,老鹰的翅膀大大的,鹦鹉的嘴巴尖尖的,还会说话哩,真有趣。
今天老师把这位朋友请到了教室里,会是谁呢?播放视频,《愤怒的小鸟》调动孩子们的气氛。
她们那可爱的造型,那逗人的叫声...把我们深深的吸引住了.今天,我们就来教大家用超轻粘土创作愤怒的小
鸟
引导:①小朋友刚刚看到几种颜色的小鸟啊?一一分析,一起进入状态,6种小鸟。
②几种不同形状的小鸟啊?------一一分析,圆形、水滴形、三角形、椭圆形等。
二、学习鸟的制作方法。
刚才啊,我们看了这么多的不同的鸟,那你们想不想来捏制小鸟呢?
1、教师示范讲解 (以红色小鸟为示范)
1:用红色粘土搓一个大圆,白色粘土搓一个小小圆,白色压扁之后粘在红色圆形上
2:用白色搓两个圆形,压扁作为眼睛,黑色搓两个小圆作为眼珠,对称粘在鸟身上
3:用黄色粘土搓一个圆,捏成锥形作为小鸟的嘴巴,粘在两只眼睛下方
4:用黑色粘土搓两个小圆,一个大圆,大圆稍微压扁,用小道具切成齿状作为尾巴,两个小圆搓成长条作为眉毛
5:红色搓一个圆,稍微压扁后用小道具切除齿状作为鸟冠按在小鸟头顶就完成了
2、尝试装饰鸟
教师:那我们用各种图案来装饰吧!
注意:装饰的时候:头、嘴巴、身体、翅膀和尾巴都要装饰到(教师做示范)
3、教师提要求
教师:现在该轮到小朋友大显身手了,制作一只愤怒的小鸟,注意装饰
4 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5、拓展:一边引导一边插播视频《愤怒的小鸟2》让孩子自己自由的发现很多漂亮的动画场景,引导孩子自由观察。
添加场景
教师启发:对了,我们只有6只光光的小鸟,小鸟是生长在哪里啊?树上!
那小鸟在那飞呢?天空~~~~~
那小树有生长在哪里呢?小草上,泥土里
好,现在开始给我们美丽的小鸟,加上美丽的背景,树、土地、小草,天空、可以直接用不同颜色制作。
教师:只有风景漂亮,才能留住我们的小鸟,对吧?
三、展示幼儿的作品,互相欣赏
1、学生互相欣赏同伴制作的超轻粘土作品。
2、超轻粘土作品展:评选作品。
播放一曲儿童故事《猫头鹰搬家》
让孩子知道,鸟儿不仅仅可以在白天活动,也有一种鸟儿是晚上活动的,将学到的故事回家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
四、课堂总结
教师:宝贝们,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啊?
学生:愤怒的小鸟
教师:几种颜色的小鸟啊?几种造型的小鸟?
学生:6中颜色的,4种形状的。
学生:还加了背景和树等
今天我们的课就到这里,小故事要记得在回家的路上讲给爸爸妈妈听,现在将我们的画画材料等收起来,哪里拿的放回哪里去,整理好我们的画画工具,做一个乖孩子。
课题会爬的小蜗牛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彩泥和超轻粘土的特性。
2. 初步掌握超轻粘土制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
3、利用很多超轻粘土的颜色,分别制作不同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在参与制作超轻粘土的过程中,对创意美工活动产生兴趣,感受与创造美
二、教学重点:超轻粘土的制作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对超轻粘土的制作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下雨天了,我们最常在草丛,墙壁,树枝上看到的就是小蜗牛,慢慢的爬啊爬。
今天我们就来使用超轻粘土创意无限之制作小蜗牛!
二、新课讲授:超轻粘土作品的制作方法。
(示范教学)
1、引导学生制作
2、帮助个别能力弱的学生进行制作活动。
1:取出需要的颜色揉成圆柱型备用,材料都从圆柱型切下使用更为方便(根据自己喜欢的颜色来制作.这里我们用青色与橙色)
2:用青色粘土搓一个圆,再搓成一头圆一头尖的长圆形,稍微把圆的那头往上翘起,捏尖一点
3:用橙色搓出一个圆形,再搓成长条形,卷成一卷
4:用黑色搓两个小圆作为眼睛,再用黑色搓两条细长条顶部接个小圆作为触角.(触角用大头针也可以)
5:最后组装起来就完成了
三、欣赏并评价学生超轻粘土作品。
1、学生互相欣赏同伴制作的超轻粘土作品。
2、超轻粘土作品展:评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