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九年级物理课件(沪科版):第13章重难点、易错点突破方法技巧(共28张PPT)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13.1《物体的内能》说课稿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13.1《物体的内能》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3f52a6fe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a4.png)
1.创设情境:通过引入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内能的存在,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实验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内能的改变现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习兴趣。
3.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4.激励评价: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积极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习动力。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13.1《物体的内能》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选自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第一节《物体的内能》。这一节内容是初中物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让学生了解内能的概念及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本节课位于热学模块,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温度、热量等基本概念,为本节课内能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内能的定义、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温度、质量和状态有关、内能的改变等。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的热运动及其与宏观热现象的联系。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内能与物体的温度、质量和状态的关系。
(2)掌握内能的改变方式,了解热传递和做功对内能的影响。
(三)互动方式
为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我计划设计以下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
1.师生互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积极评价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
2.生生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实验探究,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分享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课堂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和思考过程,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2.学生讨论: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对问题进行猜想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13章《内能与热机》ppt课件(33张)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13章《内能与热机》ppt课件(33张)](https://img.taocdn.com/s3/m/a73e337d1ed9ad51f01df221.png)
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现象与应用 水的吸热放热能力比别的物质强_
_(强,弱)
水吸热升温(放热降温)都比别的物慢质___(快,慢)
(1)、用水冷却汽车的发动机
(2)、暖气片中用水循环取暖
(3)、中午,沙子很烫而水不 烫;
(4)、傍晚往秧田里灌水,保护秧苗夜间不致受 冻 (5)、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
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温 度 状态
质量
种类
分子无规则 运动的剧烈 程度
分子间 的距离
分子间 的作用 力
分子动 能
分子势 能
分子个 数
分子的质量
难点突破
怎样改变物体的内能?
内能的大小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改变物体温度的方法有哪些呢?
想一 想
下面的水、木柴的内能改变了吗?
这是通过什么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
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
学习目标
(1).能正确理解热量、热值、效率的概念、公式。 (2).能计算有关物质热量、热值、效率的相关问题。
知识梳理
1 物体的内能 物体的内能 ② 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③怎样改
变物体的内能 ④热传递 ⑤ 做功 2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 ②热量的计算 3 内燃机
内燃机的冲程和工作循环 ② 内燃机的应用 ③汽油机和柴油机工作过程的异同 4热机效率和环境保护
燃料的热值 ②有关燃料燃烧放热的计算 ③ 环 境保护 ④酸雨的危害
难点突破
1 物体的内能
物体的内能
运动的分子呢?
我在动,也有动能噢!
运动着的足球具有动能
运动着的分子也动能.
难点突破 共同点: 互相吸引 .
自由下落的石块和地球互相 吸引具势有能 。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三章 教学课件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三章 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7b9189fcc7931b764ce154b.png)
你无法控制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靠增 加它的宽度和高度来扩大它的容积。
第三节 内燃机
1.知道热机中能量的转化 2.知道四冲程内燃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3.了解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主要区别
热机:把燃料燃烧时释放的内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装置。 燃料直接在发动机气缸内燃烧产生动力的热机,叫做 内燃机。
1.内燃机的种类 2.内燃机的启动 3.内燃机的应用 想想议议
热传导
对流 热辐射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
有一瓶子,里面装着一些铁屑,用什么方法可以增 加铁屑的内能? 放在火上烤(热传递) 克服摩擦对瓶子和铁屑做功。
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内能是等效的
热量
1.概念: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间内能传递的多少。通 常用Q表示。 2.单位:焦耳 符号:J
3.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 能减少;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因 此,热传递过程就是能量转移的过程,热传递转移的是 热能,而不是温度。
进气阀和 排气阀都关闭, 活塞向上运动, 燃料混合物被压 缩,压强增大, 温度升高。
做功冲程
在压缩冲程末 尾,火花塞产生电 火花,使燃料猛烈 燃烧,产生高温高 压的燃气,推动活 塞向下运动,并通 过连杆带动曲轴转 动。
排气冲程
进气阀关闭,排气阀 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把 废气排出气缸。
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以及 分子势能的总和。 (俗称:热能)。 2.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粒子的无规则运动。 3.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有内能。温度越高,分 子热运动越剧烈,物体的内能就越大。 4.物体的内能还跟分子数的多少有关。 5.内能和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想一想:
冬天双手很冷,你通常用什么办法使它变暖?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教学复习(全)精品PPT课件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教学复习(全)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69ef3586529647d26285262.png)
沪科版 九年级 物理
第一节 温度与内能
2、温度计
沪科版 九年级 物理
第一节 温度与内能
3、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方法 (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 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 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 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第二、三节 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及放热过程
1.吸热过程:熔化;汽化;升华; 2.放热过程:凝固;液化;凝华。
误区警示:“白气”和“水蒸气”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水蒸气是看不见的气体;而 “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点拨】根据物质熔化的条件可得,晶体 凝固的条件:一是达到凝固点;二是能够 继续放热。
1、定义: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
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 、单位: J/(Kg℃); 3、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
沪科版 九年级 物理
第一节 温度与内能
4、物体的内能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
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内能大小的决定因素:质量、温度、状 态。
(3)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对同一物体,温度 升高,它的内能增大,但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不 一定升高(晶体熔化)。对于不同物体,温度高 的物体不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点拨】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沸水 的温度为100℃,把0℃到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份是1℃。
沪科版 九年级 物理
第一节 温度与内能
2、温度计
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常用的三种温度计(以下三种温度计都是根据液 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PPT课件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2339ff1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01.png)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PPT课件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材料的开发和利用》能源、材料与社会PPT免费课件,共28页。
导入新课课桌、书本、黑板、道路、桥梁、首饰这些物质都是由不同材料制成的,那么人类社会是怎样认识、开发、利用这些材料的呢?新课讲授一、材料与社会人类发展过程中...•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材料的开发和利用》能源、材料与社会PPT课件下载,共35页。
本节目标(1)知道材料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2)知道导体、绝缘体、半导体导电性能的差异,知道半导体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3)知道超导材料是一种电阻为零的材...•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材料的开发和利用》能源、材料与社会PPT教学课件,共13页。
学习目标: 1、知道材料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2、知道导体、绝缘体、半导体之间的差异 3、知道超导材料的特性 4、了解纳米材料及应用 5、了解当代的新材料发现及应用深...•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能源、材料与社会PPT免费课件,共39页。
能源与社会能源:产生能量供人类使用的物质资源。
像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潮汐能等这类可以长期提供或可以再生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
像煤、石油、天燃气、核能、...•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材料的开发和利用》能源、材料与社会PPT下载,共27页。
【学习目标】 1.知道材料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2.知道材料的导电性,并可将材料分为导体、半导体、绝缘体。
3.知道常见的导体、半导体、绝缘体及其应用。
4.知道超导...•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能源、材料与社会PPT课件下载,共25页。
学习目标 1.能结合实例,说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 2.了解太阳、核能的优点,了解核聚变、核裂变; 3.了解地热能、潮汐能、风能。
新知探究开发新能源 1.太阳...•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能源、材料与社会PPT教学课件,共50页。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一节物体的内能(课件)(共44张PPT)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一节物体的内能(课件)(共4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d7d8892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97.png)
物体内能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1)温度是物体内部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物体内 能是否变化,可以从温度是否变化来反映。
(2)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少,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大。
思考:一小杯水和一大桶水, 它们的温度相同,它们的内 能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哪 一个内能大?
说明:物体的内能还跟分子数的多少有关。
比较下列各杯水内能的大小,并简要说明理由。
(a)
(b)
(c)
内能最大的 (,c)是最小是 (。a)
内能的大小与 温度 和 质量 有关, 温度 越高, 质量 越大,物体的内能就越大 说明:
1、温度反映的是的物体内部分子运动 的剧烈程度
2、质量反映的是物体内部分子的数目 或单个分子的平均质量
内能影响因素—分析
获得了动能,瓶内空气对瓶塞做了功
(3)出现了水雾是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
水蒸气液化 ,空气温度降低了
(4)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空气膨胀对瓶塞做功,空气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结论: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上面的两个实验中,通过什么途径改变了玻璃 筒和烧瓶内空气的内能?
结论: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热传导
热对流 热辐射
生活中物理
1.金属汤勺放在热汤中,温度 升高 ,勺的内能
。
增加
2.食品放入电冰箱,温度 降低,内能 减少。
3.在太阳的照射下,太阳能热水器中水的温度 升高 ,
它的内能 增加 。
在上述过程中物体的内能是如何转移的?
小结
做功
改
变 内 能 的 方
式 热传递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三章 第一节 物体的内能课件 沪科版沪科级全册物理课件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三章 第一节 物体的内能课件 沪科版沪科级全册物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26fa1feb52acfc788ebc9a3.png)
2021/12/10
第十七页,共二十八页。
第一节 物体(wùtǐ)的内能
[名师讲评]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fāngshì)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 递过程是能量的转移过程,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
2021/12/10
第十八页,共二十八页。
第一节 物体(wùtǐ)的内能
常考类型四 温度、内能(nèi nénɡ)、热量的关系
定义 热量
单位
做功
热传递
2021/12/10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八页。
第一节 物体(wùtǐ)的内能 课堂反馈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而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____剧__烈_(j_ù,liè)所以人们把物体内 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___热_运__动_(_yù。ndòng)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总结: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空气内能的改变是通过______方式实现的。总结:(1)改
变内能的两种方式:_______和________。C。[名师讲评]机械能是由物体的质量、运动速度、所处高度和弹性形变程度等宏观
No 因素决定(juédìng)的, 它可以为零。典例2 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021/12/10
第七页,共二十八页。
第一节 物体(wùtǐ)的内能
热传递(chuándì)
问题2:由(b)(c)(d)三热幅传图导可以看对出流,____热__辐_射也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热传递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方式进行的。______时,物
热传导
对流
体内各部分(bù fen)物质不发生移动;______时,物体内各部分物质之间会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13章内能与热机第一节物体的内能教学设计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13章内能与热机第一节物体的内能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fd34e04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06.png)
(2)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内能的变化及其与物体温度、质量和状态的关系。
2.提高作业:
(1)查阅资料,了解内能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太阳能电池、热泵等,并撰写一篇小短文,分享你的发现。
(2)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热量传递的方式(传导、对流、辐射),并撰写实验报告。
2.设计意图:通过生活实例,引发学生对内能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内能的概念、内能与物体温度、质量和状态的关系,以及热量传递的方式。
2.教学方法:教师采用讲解、演示、举例等方式,向学生传授内能知识。
3.教学过程:
a.解释内能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3)个性化评价: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有针对性的评价和建议,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教学策略:
(1)针对重点内容,采用直观演示、实例分析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2)针对难点内容,设计梯度性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化解难点。
(3)鼓励学生提问,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5.教学关注点: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对本节课的内能知识进行总结,梳理重点和难点。
2.教学过程:
a.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内能的概念、内能的影响因素以及热量传递方式。
b.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教师进行解答。
c.强调内能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五、作业布置
1.基础作业: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动画、视频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内能和热量传递过程。
粤教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章末复习上册第十三章探究简单电路课件
![粤教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章末复习上册第十三章探究简单电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9531f75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92.png)
(2)利用用电器工作特点判断:①串联电路中用电器 互相影响,拧下一个用电器,其他用电器不能工作,且 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②并联电路中用电器独立工作, 拧下一个用电器,其他用电器仍能工作,干路上的开关 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上的开关只能控制所在支路。
【例1】某中学初中物理组的创意寒假作业受到了学生 们和家长们的点赞和关注,小绮同学在寒假制作了一个 物理科技小制作(如图Z13-1),它是一个看不见内部 情况的小盒,盒上有两只灯泡,由一个开关控制,闭合 开关两灯都亮,断开开关两灯都关;拧下其中任一灯泡, 另一灯都亮。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分析下列图中,符合要 求的电路图是( )
知,分度值为0.5 V,示数为5 V,即电源电压为5 V。
(2)因为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且两电流表指针位置相同,所以电流表A1所选量程为 0~3 A,分度值为0.1 A,示数为1 A,即干路中的电流
为I=1 A,电流表A2所选量程为0~0.6 A,分度值为 0.02 A,示数为0.2 A,即通过L1的电流为I1=0.2 A, 则通过L2的电流I2=I-I1=1 A-0.2 A=0.8 A。
7. 如图Z13-8所示电源电压为U,灯泡L1和L2规格不同。 闭合开关S后两灯都发光;过一段时间后,一灯熄灭, 一灯发光。经检查两灯泡中的某个灯泡发生了故障。则 故障可能是( A ) A. 灯泡L1发生短路 B. 灯泡L1发生断路 C. 电源发生短路 D. 灯泡L2发生断路
8. 如图Z13-9所示电路,小明研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电
人体平衡能力控制的代步工具,当电源开关S1闭合时指 示灯亮起;人站在平衡车踏板上时开关S2自动闭合,电 动机才能启动开始运动,紧急情况时S1自动断开,电动 机停止工作。下列电路图中,与其原理相符的是( A )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复习课件全套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复习课件全套](https://img.taocdn.com/s3/m/e004356f9b89680202d82520.png)
基础巩固练
7.[中考·湖北咸宁]如图所示现象中,利用做功使物体内能 增加的是( B )
基础巩固练
8.[中考·贵州毕节]下列现象中,利用热传递使物体的内 能减小的是( C ) A.来回弯折的铁丝温度会升高 B.冬季用热水袋取暖 C.冬天手接触冰块会觉得很冷 D.自行车轮胎放气时,气门嘴处温度会降低
基础巩固练
9.物理学中的“热”可以表示温度、内能、热量等含义, 以下语句:①天气炎热,②物体吸热,③摩擦生热, 其中“热”表示“热量”的是_____②_____(填序号)。
基础巩固练
10.关于热传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热传递是温度由温度高的物体转移给温度低的物体 B.热传递是内能由内能多的物体转移给内能少的物体 C.热传递是内能由温度高的物体转移给温度低的物体 D.热传递是温度由内能多的物体转移给内能少的物体
能力提升练
13.[安徽合肥包河区二模]如图,一定质量的空气被密封在一 个绝热(指与外界环境无热量交换)的容器中,已知活塞与 容器壁之间无摩擦。当用力F快速向右推动活塞,使活塞 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则在此过程中,容器内空气的温度 将不断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能力提升练
【点拨】容器与外界无热量交换,且活塞与容器壁之 间无摩擦,当用力F快速向右推动活பைடு நூலகம்,使活塞向右 移动一段距离,活塞压缩容器内空气做功,空气内能 增加,温度升高。 【答案】升高
基础巩固练
4.下列关于物体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内能越大 B.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有内能 C.内能和温度有关,所以0 ℃的水没有内能 D.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基础巩固练
【点拨】一切物体都有内能,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 所以B正确,C错误;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温 度有关,和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所以A错误;内能 的大小与物体的温度和质量有关,所以只考虑温度不 考虑质量或者只考虑质量不考虑温度的说法都是错误 的,所以D错误。 【答案】B
沪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13章 内能PPT课件
![沪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13章 内能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011e4e8763231126fdb11ba.png)
从20 ℃加热至沸腾.[c水=4.2×103 J/(kg·℃)]
【解析】每瓶液化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qm=4.2×107 J/kg×12 kg=5.04×108 J;被水吸收利用的热量是Q吸=η Q放= 40%×5.04×108 J=2.016×108 J;所以由Q吸= cm Δt可得水的质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 第13章 内能
考点清单 考点1 分子热运动
1. 物质的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 ①_分__子__和②_原__子__构成的.分子很小,人们通常以 10-10 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
2. 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 定义: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间存在间隔;b.一切 物质的分子都在③_永__不__停__息__地__做__无__规__则__运__动_.
适时总结
温度、内能、热量之间的关系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是一个状态量
温度升高
内能增加
不一定吸热,如钻木取火、摩擦生热
▲热量:是一个过程量
吸收热量
不一定升温,如晶体熔化、水沸腾
内能不一定增加,如吸收热量全部都
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
▲内能:是一个状态量
内能增加
不一定升温,如晶体熔化、水沸腾
不一定吸热,如钻木取火、摩擦生热
命题点3 温度、内能、热量的关系
1.(2013郴州9题2分)下列关于物体内能说法正确的是( A ) A. 同一杯水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B. 0 ℃以上的物体才有内能 C. 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一定相等 D. 只有做功才能改变物体内能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第十三章第一节物体的内能 课件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第十三章第一节物体的内能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91f003f6529647d272852cf.png)
外界对物体 做功,物体 内能增加
压缩体积、摩 擦生热、锻打 物体、弯折物 体
人从滑梯上 滑下,臀部 有灼热感
物体对外界做 功,物体内能减 少
利用热 膨胀对 外做功
烧开水时壶盖 被顶起,水蒸气 对壶盖做功,水 蒸气内能减少
例2 (2020安徽安庆二中月考)“钻木”能“取火”,说明
可以改变物体
的内能;“烤火”能“取暖”,说明
宏观 与温度 有关 与物体的 体积有关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 做无规则运动、分 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与质量 及温度、 体积有关
量值 永远不等于零 可能等于零
永远不等于零
2.决定内能大小的因素:内能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质量、体积有关。 温度是影响物体内能最主要的因素,若体积变化不大,同一个物体,温度越高,它具 有的内能就越大。物体的内能还受质量、体积的影响。物体的内能跟质量有关, 在温度和密度一定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分子的数量越多,物体的内能就越大。 3.内能的单位:内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各种形式的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内能的单 位也是焦耳,符号是J。
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间内能传递的多少 焦耳(J) 通常用Q 吸收热量、放出热量
点拨 (1)热量是指热传递过程中物体间内能传递的多少,热量是一个过程量。我 们不能说一个物体“具有多少热量”、“含有多少热量”,只能说一个物体“放 出了多少热量”或“吸收了多少热量”。 (2)热量的多少与物体内能的多少、物体温度的高低无关,而与传递内能的多少有 关。
4.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
定义
存在情况
研究对象
机械能 内能
物体的动能和 势能统称为机 械能
可以为零
物体内所有分 不能为零, 子由于热运动 自然界中 而具有的动能, 一切物体 以及分子势能 都有内能 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