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外部空间设计
小议高层住宅外部空间设计

小议高层住宅外部空间设计提纲:1. 高层住宅外部空间设计的意义与属性;2. 高层住宅外部空间设计的规划原则;3. 高层住宅外部空间设计的形式表现;4. 高层住宅外部空间设计的应用案例;5. 高层住宅外部空间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
一、高层住宅外部空间设计的意义与属性高层住宅外部空间设计是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它关系到住户的舒适度、建筑的美感和城市的形象。
高层住宅外部空间设计具有以下属性:1. 功能性。
高层住宅外部空间的设计需要考虑功能性。
在有限的空间内,需要实现多种功能,如绿地、活动区、休闲区等。
2. 美学性。
高层住宅外部空间的设计需要考虑美学性。
建筑的外部空间需要与建筑物本身形成一体,创造出良好的视觉效果。
3. 可持续性。
高层住宅外部空间设计需要考虑可持续性。
设计需要考虑到环境和人的健康,采用环保材料和设计。
二、高层住宅外部空间设计的规划原则高层住宅外部空间的设计需要遵循以下规划原则:1. 统筹规划。
需要有整体规划,考虑到建筑内部和外部空间的协调。
2. 实用性。
需要设计出实用的空间,将其用到最大化。
3. 环保性。
需要考虑到环保,使用绿色建筑材料。
4. 安全性。
需要考虑到安全性,设计出安全的空间。
5. 美观性。
需要考虑到美感,设计出美观的空间,创造出舒适的环境。
三、高层住宅外部空间设计的形式表现高层住宅外部空间的设计需要考虑到以下形式表现:1. 绿化设计。
结合本地的植物进行设计,让高层住宅拥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2. 水景设计。
可以设置喷泉、小水池等构筑物,增加空间的美观度。
3. 休闲设施设计。
可以设置休息区、健身区等,满足居住者的需求。
4. 风景线设计。
在建筑的高层设计风景线,让空间更加美观。
5. 大型雕塑设计。
在空间内部放置大型雕塑,增加空间的艺术气息。
四、高层住宅外部空间设计的应用案例1.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这个建筑物占地面积为30万平方米,共有101层,是迄今为止世界上面积最大、高度最高、空间利用率最高的超高层建筑之一。
高层住宅外部空间设计研究

高层住宅外部空间设计研究高层住宅的具体布局形式多种多样,形成性格特征不尽相同的外部空间形态,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建设环境条件。
对其外部空间形态的研究,并注重解決在设计中出现的重要问题,从而达到优化住宅环境的目的。
标签:高层住宅空间形态围合式空间开敞式空间高层住宅其形体通常呈现高耸、挺拔的视觉效果,赋于外部空间各种形态特征。
在低层,多层及高层住宅混合布局的住区,高层住宅常常作为视线的组织中心凸显出来,起到环境控制作用,有时具有景观标志效应,同时,使外部空间天际轮廓线富有变化。
有些情况下,高层住宅尚直接成为沿街景观或广场围合景观,等等。
由上述各种特征表明,对于相对独特的高层住宅外部空间,研究其形态构成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高层住宅外部空间的特殊性城市住宅外部空间,是在既定的建筑用地范围内,由建筑实体之间围合成一定的空间领域,并与城市其他空间存在着明确的界定划分。
外部空间从实际或视觉上均能体现出明显的围合型空间形态。
高层住宅的外部空间形态在布局上不仅应满足城市住宅的一般特性,它们还应同时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存在观察并感知高层住宅实体建筑与外部空间,二是高层住宅在布局中,应存在着建筑实体之间适度紧张的重叠。
三是高层住宅外部空间,能与构成它的住宅群与周围空间成为一个整体。
不过,由于人的心理作用,即便是单体高层住宅,也存在着自身外部空间范围。
这种外部空间范围的大小,感觉的强弱与建筑的宽度、高度有着一定的联系,建筑物形体越是简洁,观察者距离越近,则其外部空间的感觉越强,越明显。
二、高层住宅外部空间形态高层住宅布局形式呈多样化,形成了不尽相同的外部空间形态,适用于不同的建设环境条件。
按照外部空间的开合程度,可将住宅外部空间分为围合式空间形态和开敞式空间形态。
(一),围合式空间围合式空间是指,以高层住宅建筑围合而形成的外部空间,通常由板式高层住宅围合形式和由塔式高层住宅为何形式。
后者是用裙房将塔式住宅连接围合形成的外部空间。
功能•尺度•形态——浅析高层建筑外部空间设计

功能•尺度•形态——浅析高层建筑外部空间设计摘要:随着高层建筑逐渐成为每个大城市的地标,使之在规划设计上与周边环境关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
研究高层建筑外部空间设计对创造有生命力的现代化城市有着积极性意义。
论文阐述了高层建筑外部空间设计的构成因素和功能要求,提出高层建筑外部空间设计的建议。
关键词:高层建筑;外部空间设计;构成因素;功能要求在当前城市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信息交流与人际交往增多,要求建筑面积尽可能集中,高层建筑应运而生。
作为处理高层建筑与城市关系重要环节的高层建筑外部空间环境设计,也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处理好高层建筑外部空间设计的关系,既能高质高效地完成建筑与城市之间的交通组织与连结,又能为城市提供环境质量良好的城市开放空间,同时也恰到好处地烘托建筑主体形象。
1、高层建筑外部空间设计之功能功能是高层建筑外部空间设计首要考虑的问题,而总平面设计作为高层建筑设计功能的根本,它是决定外部空间尺度和形态的重要步骤。
就高层建筑外部空间相关的设计可分为建筑布局和交通组织两大方面。
现结合我参与设计的两个项目分析总平面设计对高层建筑外部空间功能的影响。
中交南方总部B区(下称项目A),项目位于广州海珠区珠江新城南端中轴线起点的珠江后航道之滨,规划总用地面积13.5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为一栋187M超高层建筑。
保利金融大都汇(下称项目B),项目位于广州天河区金融城起步区,规划总用地面积1.5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15.3万平方米,为一栋172M超高层建筑。
项目A总平面设计北侧东西两端为主要进出场地入口(接环岛路处),在这里重点打造以建筑和江景为标志的建筑入口广场,展示最具震撼滨江特色的景观风貌,同时也指引珠江后航道视线至广州标志性建筑电视塔;从主入口到各特色空间,层层过渡,引人入胜,最大化的开放底部空间,打开城市景观视线,以其独特建筑形式和开放式的设计思想,将项目打造成为珠江新标志性建筑,呼应广州市新中轴线地标。
板式高层住宅的外部空间设计

板式高层住宅的外部空间设计外部空间设计是板式高层住宅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份。
一个合理、实用且美观的外部空间设计可以提供居民们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也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份。
本文将对板式高层住宅的外部空间设计进行详细介绍,包括绿化设计、景观元素选择、功能区域规划等。
一、绿化设计绿化是板式高层住宅外部空间设计的重要内容,可以为居民提供自然与舒适的居住环境。
绿化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绿化植物的选择:在板式高层住宅的外部空间设计中,应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本土植物,以确保其生长良好且易维护。
同时,需要考虑植物的色采搭配和季节性变化,使空间更加美观。
2. 绿化区域的划分:根据板式高层住宅的整体规划和功能要求,将外部空间划分为不同的绿化区域,如花坛、绿化带和草坪等。
同时,可以考虑设置健身区、休闲区等功能区域,提供多样化的户外活动选择。
3. 绿化配套设施的设置:在绿化区域中,可以设置花架、休闲长椅、步道等配套设施,为居民提供休憩和娱乐的场所。
同时,需要合理考虑设施的布局和尺度,以及与绿化植物的协调性。
二、景观元素选择景观元素是板式高层住宅外部空间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份,通过巧妙的布置和选择可以为居民提供漂亮和丰富的视觉享受。
在选择景观元素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水景设计:水景是板式高层住宅外部空间设计的常见元素,在设计中可以考虑设置喷泉、小型水池等。
同时,水景的设计要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同时要确保水体的清洁和循环。
2. 艺术装置:艺术装置如雕塑、装置艺术品等可以为外部空间增添艺术氛围。
选择艺术装置时,应根据设计风格和场地特点进行合理布置,并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
3. 照明设计:照明设计在夜晚赋予外部空间独特的氛围和美感。
可以考虑使用柔和的灯光照亮绿化区域和景观元素,同时要注重节能环保。
三、功能区域规划功能区域规划是板式高层住宅外部空间设计的重要内容,可以为居民提供丰富的户外活动场所。
在规划功能区域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儿童娱乐区:儿童娱乐区是板式高层住宅外部空间设计中必不可少的部份,应提供丰富多样的游乐设施,如滑梯、秋千等,并考虑到安全性和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浅谈高层建筑外立面设计

浅谈高层建筑外立面设计1.引言我国的高层建筑虽然相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但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如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高层建筑可以说代表了中国高层建筑的发展史,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融合也正不断的完善发展。
高层建筑设计从功能、体量和外观上都对我们的城市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强建筑外立面设计的探讨、总结设计方法和规律,提高设计水平和建筑品味,是我们需要积极研究的课题。
2.高层建筑美学功能及造型色彩设计2.1美学功能高层建筑美学就是体现一种形象,影响高层建筑造型与立面设计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高层建筑强烈象征性要求的新颖性和独特性;二是城市规划对区域节点和地标形象和色彩要求;三是裙楼的形态比例对塔楼的造型和尺度的关系。
2.2造型设计高层建筑造型设计的内容包括形体处理、立面划分以及色彩设计。
形体处理的基本原理是保持形体的均衡、连续、简洁、光滑和上小下大,立面设计需要有正确的比例和尺度概念。
高层建筑的立面处理对建筑外部形象的塑造具有重大影响。
2.2.1尺度设计2.2.1.1城市尺度高层建筑造型应充分考虑城市尺度,即对城市及其系统和天际线方面的关系和影响。
高层建筑对城市各构成要素也产生重大的影响,是城市的重要景点,不当的尺度会对城市产生不良的影响;2.2.1.2整体尺度建筑的整体尺度的均衡非常重要,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个造型美的高层建筑要处理好裙房、主体和顶部的尺度关系;高层建筑各部分细部尺度的划分是建立在整体尺度的基础上的,各个主要部分应有更细的划分,尺度具有等级性,才能使各个部分造型构成丰富。
设计时应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结合城市尺度、近人尺度、整体尺度、细部尺度综合考虑。
2.2.1.3近人尺度设计师在设计高层建筑中充分地把握各种尺度,结合人的尺度,满足人的使用、观赏的要求。
要考虑临近建筑的行人与高层建筑之间的关系,或者说高层建筑临街面尺度对街道行人的视觉影响。
高层建筑的底部是人们常接触的部位,是人对高层建筑近距离感知的重点,其尺度应该为近人尺度。
高层住宅外部景观设计施工方案

高层住宅外部景观设计施工方案一、设计理念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高层住宅成为了人们居住的主要选择之一。
而对于高层住宅的外部景观设计,除了满足实用和美观的功能需求外,更需要注重整体环境的融合和提升。
因此,本次外部景观设计施工方案将以人文、自然和环保为设计理念,打造一个宜居、充满活力与和谐的居住环境。
二、景观元素的选择与安排1. 绿化带设计:在高层住宅的周围设置宽阔的绿化带,采用多层次的植物布置,使整个区域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感和视觉效果。
2. 休闲空间:设置多个休闲空间,包括花坛、草坪、休闲椅等,为居民提供一个休息、娱乐和社交的场所。
3. 视觉亮点:设计中可以加入一些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元素,如雕塑、水景等,增强景观的吸引力和与高层建筑的呼应。
4. 路径规划:合理规划行人路径,设立步道、人行道等,方便居民通行,同时注重人车分流,确保住宅区的安全和居民的便利。
三、材料选择与植被配置1. 材料选择:为遵循环保理念,选用环保、耐久、易于维护的材料,如再生木材、石材、生态砖等,能够减少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
2. 植被配置:根据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选择适宜的植物进行配置。
绿化带中可以种植具有四季景观效果的树木和花卉,增加景观的丰富性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四、光照和照明设计1. 光照设计:合理布置高层建筑的朝向和窗户位置,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提高空间采光亮度和舒适度。
2. 照明设计:采用节能、环保的照明设备,如LED路灯和太阳能照明系统,以减少用电量和污染。
同时,在景观区域设置适当的照明,烘托夜晚的氛围。
五、安全设计1. 防护措施:在设计施工过程中,考虑到高层住宅的安全问题,设置防护设施,如护栏、防盗网等,保护居民的人身安全。
2. 环境安全:合理规划排水系统,确保住宅区在暴雨等极端天气下的排水畅通,预防水患。
并设置消防设备和紧急疏散通道,提供紧急情况下的安全保障。
六、施工方案实施1. 方案讨论与修改:设计方案完成后,由专业团队进行讨论和修改,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阐述高层建筑外部空间的设计

阐述高层建筑外部空间的设计摘要: 建筑外部空间是指建筑与周围环境,城市街道之间存在的空间,它是建筑与建筑,建筑与街道或城市之间的中间领域,是一个有秩序的人造环境。
随道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提高,人们对建筑外部空间有了高要求,对建筑师也有了更高要求,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其设计理念进行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 高层建筑;高层建筑外部空间;设计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external space refers to the building and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There is the space between the city streets, it is building and building, the middle area between the building and the street or the city, is an orderly environment. Along with the socialist material civilization and spiritual civilization, people have higher requirement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xternal space, the architects have higher requirements, the article discusses in detail the design concept from four aspects to it.Key words: high-rise building; exterior space design of high-rise building;城市建筑环境层次上的外部空间的构成主要是由建筑实体来完成。
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外部空间看成是由地面和墙面二要素所构成的,而应从其深层来重新认识外部空间的构成。
浅谈利用中间领域进行高层建筑外部空间设计

文章编号:100926825(2007)0620025202浅谈利用中间领域进行高层建筑外部空间设计收稿日期622作者简介甘 强(82),男,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湖南长沙 5张 楠(652),男,教授,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湖南长沙 5甘强 张楠摘 要:根据黑川纪章先生提出的“中间领域”和“城市与建筑的共生”理论,对位于长沙市芙蓉北路东侧的新世纪大厦的外部空间进行设计,以达到街道与建筑空间的良好过渡,形成舒适的城市多义区域。
关键词:中间领域,模糊领域,外部空间,高层建筑中图分类号:TU972.2文献标识码:A 建筑师黑川纪章提出的“中间领域”、“共生”的概念在其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理论中深具代表性。
所谓“中间领域”,就是假设性的在两者之间,对立双方之间设定的共通的东西,中间领域无法强行划分到任何一方或被排除的领域和要素,包含暧昧性、双重性和多义性,是流动变化着的,即是不确定的共通项。
“中间领域”首先被用来阐述文化领域不同思想共生,不同文化中间因为有中间领域才能达到和谐共存,如果两种文化硬碰硬地接触,双方的禁忌领域在接触后因为缺乏缓冲,无法互相包容和理解,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因此,“中间领域”是不同文化获得“共生”的方法。
从建筑和城市设计方面来说,中间领域是一种从各种不同侧面获得出路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因为功能的区别,城市空间可以被划分为确定的领域A 或领域B ,它们之间原本缺少共通性。
在 玉县立近代美术馆设计中,黑川先生将露天的空地作为他所追求的暧昧性空间,将建筑正面几处设计成格子向里凹进去,在那个空间里放置了一个既不属于内也不属于外的中间领域,达到自然与建筑的共生。
东方城市缺少广场,街道空间与建筑内部空间。
因为功能的区别,形成领域A 和领域B 的对立,传统中国的街道空间作为人们离开家进行必要户外活动的场所,是休闲交往的空间。
但现代社会由于机动车的入侵,传统空间变了质,领域A 与领域B 的空间质量对比相比传统空间强烈许多,人们的行为模式受到行动速度快,嘈杂的机动车的影响,被紧张和不安定的情绪包围,难以放慢自身速度,安定下来进行交往活动。
高层建筑外部空间设计手法小议

随着高层建筑趋 于多功能综合楼 的倾 向以及 内部空 间在 竖 向的发展 , 其外部空 间也有竖 向发展趋 向 , 在城市用地 日 紧张 益 的现代 , 屋顶花 园弥补 了地 面的不足 , 形成竖 向多层次 的丰富景 观, 改善了 环境。 有的高层建筑采用台阶式体型 , 使生活在高层的 人们取得了“ 平地” 建筑才有的同层活动平 台 , 台阶式绿化供人们
维普资讯
20 ̄( 卷) 期 07 g3 第3 g6
逢 旋设 计
高屈建氰 外却 空问没对 手法小汉
毕晓莉
( 兰州理工大学 设计艺术学院建筑系, 肃 兰州 705 ) 甘 300
摘要 : 高层建筑是城市整体空间 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 高层 建 筑外部 空间作 为高层 建筑与周围建筑 ,城 市街 道之 间存在 的空 2 设计 手法探 讨 间, 是一 个有秩序 的人造环境。本文分析高层建筑外部 空间的构 21延伸与渗透 . 成形 式及 设 计 方 法 。 外 部空间 向内渗透 与内部空间 向外延伸是 以相互作用造成 关键词 : 高层建筑外部空间 构成形式 设计手法 时间与空间 的连续 , 创造 内中有外 , 中有 内 , 外 内外交融 的意境 。 在某种程度上这就是模糊内外空 间的界限。 在现代建筑设计 中是 高层建筑外 部空间是城市内的高层建 筑 、 、 道路 绿地 、 广场 、 种常用 的手法。 公共服务设施等实体 以及 由这些实体所构成 的立 体空 间 , 也是人 高层 主体 的外墙就是 内 , 间的分界线 。 外空 当采用框架结构 处在其 中能真实 、 直观感受到的空间。高层建筑是否与所处 的城 时 , 柱间的开 口较 大, 内外 空间的界限可 以交错 , 空间得 以连续并 市空 间融洽 , 其评价标 准相 当一部分取决于人处在所创造空间 中 具有整体感 ; 此外 , 在高层的裙房采用低层建筑常用手法 , 也可造 的感受。本文尝试从高层建筑外部空间的构成人 手 , 探讨高层建 成 空间的渗透。 筑外部空间的设计手法。 22层次与序 列 . 外部空间要满足人 的多种多样的需要 , 的需要与意 图是多 人 1 高层建筑外部空间的构成形态 样的, 外部空 间的功能与组合也是多样 的 , 同一外 部空 间内或多 11按与高层建筑的关系分类 . 个大小不同的外 部组合空 间, 根据功能要求 的组合就需要充分利 单幢高层建筑的外部空间可称 为“ 或 “ , 庭” 院”高层建 筑群形 用环境条件 , 考虑空间层次 , 创造有秩序 而富有变化 的空间。 例如 成 的外部空 间可称为广 场。 高层建筑 的外部空间在平 面上可分为 有 的采用外部的——半外部 的— —内部的 ; 的采用公共 的—— 有 前庭 , 中庭( 内院 ) 院。 或侧 在竖 向上可分为屋顶花园 , 地面庭院与 半公共的—— 具有私密性 的层次。 下 沉 式花 园 。 高层建筑外部空 间作为城市外部 空间的一个 重要部分 , 往往 1 . 前 庭 .1 1 在城市空间序列 中作为一个角色 , 有时是对景 , 有时是背景 , 有时 位于高层建筑人 口 前方 , 是高层建筑总体布局中最常用的一 则又是城市景观 的画框 。但是 , 高层建筑本身 的外部空间也是应 种方式。高层建筑往往通过前庭与繁忙 的交通干道隔开 , 一 该有序列 的。当外部空 间设计带有方 向性 时 , 形成 在近端配置有吸引 个较为安静 的人造环境 。 前庭 的铺地 , , 绿化 水池与雕塑小品可以 力 的目标 就会是一般 的空间变得 动人 。 成为高层建筑的人 口 标志与内部空 间的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也是城市休 息空 间 23适应人体 的尺度过渡 , 有机的一角 。 高层建筑主体体量 庞大 , 尺度 惊人 , 然会给在其外部 空间 必 1. .2中庭 ( 1 内院 ) 活动的人 带来一种心理感受 , 外部空间既接近建筑 , 又接近人体 , 可 以由高层建筑 曲折 的主体 围合而成 , 可由高层 的裙房 围 也 为 了创造舒适 的外 部环境 , 减轻人们心理上 的压抑感 , 必须有适 合而成 。纽约利华大厦为 2 层 的板式高层 , 2 裙房为两层 , 近于方 应人体的尺度过渡 。常见手法如下: 形的裙房 中间有一个露天 中庭( 内院 ) 。明亮 的阳光直泻底层 , 庭 23 .1低层裙房与周 围建筑尺度相接近 ,又使人们 与高层主体隔 . 院内青葱绿叶伸 出屋顶 , 方寸之地 , 勃勃生机。 了围 以玻璃墙 的 除 开一定距 离, 大大改善 了h. 对 高层的尺度感 4 l f 门厅 , 已成为城市步行道 的一部分 。 底层 漫步其 中 , 几乎忘了置身 倘若 在低层裙房 内看不到高层主体 ,却 可看到一片蓝天 , 则 于高楼之下。 更使人感 到仿佛置身于亲切宜人 的低层小 院中。
板式高层住宅的外部空间设计

板式高层住宅的外部空间设计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近几年来新的板式高层住宅在我国城市建设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
本文对板式高层住宅的外部空间设计进行了简要探讨,包括安全感、容积率、住宅间距、小区庭院空间、底层架空等问题,提出了住宅文化的概念,并根据这一观点来分析板式高层住宅设计的实质与本源。
关键词:高层住宅板式外部空间前言高层住宅建设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规划建筑学的角度来讲有两个指标与此有直接关系:一是建筑密度、二是建筑容积率,而住宅高层化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
高层住宅可以分为板式高层与塔式高层及板塔混合式三种,板式楼相对于塔式楼无疑是更人性化的一种居住方式,不论社会如何发展人类如何进化,人类亲近自然的天性是不会泯灭的,对阳光、清新空气的热爱是不会改变的。
塔式楼由于先天的缺陷如不可避免要牺牲居住的舒适性,因此,研究板式高层住宅成为折中的解决途径。
好的居住住宅小区各有各的特色,但也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如经济、实用、美观、有良好的居住环境、易于识别的邻里空间、小区是城市空间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等等,住宅楼本身设计的好坏只是一个方面,住宅的外部空间设计成功与否也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探讨一些外部空间设计中的问题:1 安全感与小区外部空间安全感是良好的居住环境的前提条件。
纽曼在《可防卫空间》一书中指出,象高层住宅中很多人使用的公共门厅、电梯间、长走廊,及任何人都可以随意进出的住宅区活动场所道路等,是犯罪的方便之处。
调查资料表明新建居住区盗窃案件作案率高于旧居住区;新建区中高层住宅的作案率又高于低层住宅。
从塔式高层住宅的平面特征可以看出,塔式高层住宅的性格是内敛的,是自成一体的,塔楼和塔楼之间的联系感不强。
而板式高层住宅则正好相反,由于其形体是“线”性的(塔式高层住宅可以认为是“点”的)、可伸展的、就为各种形式的组合创造了可能。
现在还有很多小区既有板式又有塔式高层,这样线与线、点与点、线与点的组合就更加灵活,板式高层住宅所形成的领域性空间使居民对其空间有心理上的控制和心理上的占有。
高层建筑外立面设计的要点探究

高层建筑外立面设计的要点探究高层建筑工程项目的外立面设计工作中包含着环境知识理论、美学理论和艺术设计理论,并要求工程设计单位及其设计人员,在充分发挥展现个人的设计创造能力的基础上,将以上建筑学、美学、艺术设计学科的知识充分结合并灵活运用。
下文中,笔者将针对个人在高层建筑工程项目设计工作中的学习积累和经验总结,探究高層建筑工程项目的外立面设计要点因素和原则指导。
标签:高层建筑工程项目外立面设计;外观构造风格;艺术美感高层建筑的外立面设计要求参与设计的工作人员兼备建筑学科知识、美术学科知识、建筑结构设计理论知识,并能够运用独特的艺术审美能力为建筑工程项目的选择原材料种类、设计建筑外观的构造和风格,制定建筑工程的外观比例与规格、选定建筑主色调和辅助搭配的色彩,添加鲜明的建筑主题和文化主题等等,使用映衬、对比、营造空间感等手段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的艺术美感。
于此同时,高层建筑工程项目的外观立面设计风格应当与周边居住环境、商业环境统一协调,应当与城市的建设规划目标保持一致,应当体现城市的现代化发展水平、体现城市的历史文化特征,突出城市的精神人文特征。
一、高层建筑工程项目的外立面设计标准与原则高层建筑工程项目的外立面设计工作可以定义为,关于高层建筑工程的外部空间、外部造型、外部建筑结构组织形式的设计,其通常涵盖了高层建筑的屋面(特殊外观造型设计中屋面与建筑墙面不可分的情况)、建筑外部墙面及所有的围护结构,例如门窗等等。
由于全球经济、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的交流、融合,多元文化风格也反映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当中,因此城市现代建筑工程项目在外观设计上不仅仅需要具备现代化、智能化的特征,还可以融入其他国家优秀的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风格与设计特点,并与当地的城市规划建设相统一、协调。
1.外立面设计中的现代化元素高层建筑工程外立面设计应当体现时代发展的讯息和特征,将社会发展的流行趋势、艺术元素、时尚观念融合在外立面的设计方案当中。
高层建筑外部形体设计浅析

高层建筑外部形体设计浅析人类从未停止过向天空的探索脚步,从远古的祭坛到明清的宝塔,从古欧洲的神庙到伊斯兰的教堂,从“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高耸入云的建筑物让人的崇敬感油然而生,现今我们仍会感叹先民们伟大的智慧。
然而,这些遗留下来的建筑并不符合高层建筑的概念,现代的高层建筑是指那些供人们工作、生活需要的相当高度的建筑物,以10层或者24米为分界线。
随着需求的不断提升,高层建筑尤其是摩天楼的数量和质量已经成为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尺,这就对其建筑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高层建筑外部形体表现形式高层建筑可以有许多呈现形式,包括个体的视觉特征和群体的组合造型,我们对此分别进行讨论。
1、高层建筑个体形式的表现高层建筑整体形象可分为底座、主体、顶部三个部分,这三部分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定位和形式特征,而其有机结合体又共同影响着整个建筑的外部形式与美感。
(1)底座的外部形式底座是高层建筑与周围景观联系的纽带,也是一般情况下人眼观察建筑物最先触及的领域,在传统建筑模式中,人们崇尚重力,追求建筑物的厚重与稳定,对建筑物尤其是高耸建筑物要求其底座的视觉均衡,大量使用厚重的外墙和放大的柱础,这种表现形式也继承至高层建筑的设计中,建筑物的底座与主体呈现出一种制约关系,即建筑物越高,底座面积越大,比例越敦实。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建筑物的需求不是仅仅停留在遮风挡雨,而是上升到艺术性和审美理念的追求,拒绝盲目的深色制材、粗糙质感带来的压抑感,加之各种辅助技术的进步,自由灵动的底座外部形式应运而生,取代了传统高层建筑深入人心的封闭冰冷形象,给行人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以亲切友好的态度与其他景观和谐共处。
(2)主体的外部形式作为建筑的重心,主体部分不仅是民众关注的焦点,也是开发商寻求创新的首要切入点,建筑的主体审美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标准,有属于时代的烙印,但在建筑史上永恒不变的是对原始几何形体的钟爱,哲学上讲,简单就是最复杂的单一,在现代高层建筑外部设计中,这种理论依旧有其指导意义,通过将林林总总的功能要求统一于简单的几何形状,高层建筑可以在钢筋水泥混合成的城市风景中独树一帜,带给人清新愉悦的视觉享受,如千禧年塔和汉考克大厦,简单的圆锥和棱台反而凸显出不平凡的气势,当之无愧地成为东京和芝加哥的地标。
浅谈高层建筑与城市外部空间

浅谈高层建筑与城市外部空间摘要: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 高层建筑越来越成为城市外部空间的重要因素, 甚至主导因素。
本文分析了高层建筑影响下的现代城市外部空间的特点及规律,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与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口的增长,现代城市中高层建筑不断增多。
在许多大都市,高层建筑已成为城市空间的主导因素,使城市的外部空间形态发生很大变化,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提供了更多的感知外部空间的高视点;视点竖向运动形成“竖向空间序列”;形成竖向延伸的外部空间形态;高层建筑上部形成特殊的空间形态;突出“城市轮廓线”的重要性。
下面,我们将从这几个方面,对高层建筑影响下的城市外部空间的控制与设计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高层建筑;城市空间;过渡;联接;融合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大中型城市中建设了大量的高层建筑。
这些建筑相对集中于某个城市区域中,与城市空间环境立体融合,构筑出宏伟的立体城市景象。
高层建筑与城市共同创造出的空间、景观、场所,常给人以巨大的精神感染,成为城市中的一种具有社会性、文化性、多元性的新型的、开放的公共生活活动场所。
高层建筑及其空间环境多层次、多维度地融入城市环境,地面、地下、空中全方位地拓展,使之成为城市空间系统的有机生成元,形成共生体系。
1.高层建筑与城市空间的相互关系高层建筑是城市空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根本意义上讲,城市空间是建筑空间的存在环境,它们之间必然存在着相互影响与作用。
一方面是城市环境对建筑环境的规定和控制;另一方面,一个相对完整独立的建筑环境必然会使城市环境受到影响而改变。
当建筑承认作为城市整体中的一部分时,才能更准确地理解特定的城市环境产生特定的建筑存在形式这一基本观念。
城市空间不仅被建筑环境所塑造,同时也对建筑存在的内容及形式产生重要的间接或直接影响和作用。
首先,城市为高层建筑所提供的基地状况将直接影响其空间形式构成。
例如,基地的大小、形状、坡度等是场地功能安排的依据,而周围的道路状况则直接影响主体和裙楼的关系及构成方式,以及交通疏散秩序。
浅谈高层建筑外部空间设计

浅谈高层建筑外部空间设计摘要:向人们提供优美的、服务设施完备的高层外部空间对创造有生命力的现代化城市有积极意义。
文章概述了高层建筑外部空间的构成要素,分析高层建筑外部空间的功能要求,并提出建筑外部空间设计手法的运用。
关键词:高层建筑外部空间设计方法1 前言当前,随着高层建筑的迅猛发展,现代城市的主要部分已经逐渐被摩天大楼所占据,高层建筑与城市之间的关系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和敏感。
而作为处理高层建筑与城市关系重要环节的高层建筑外部空间环境设计,也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高层建筑外部空间的设计方法包括的内容很多,对其进行阐述和分析。
2 高层建筑外部空间的功能要求高层建筑的外部空间作为人创造的、有目的的外部空间,首先必须满足人们行为的要求。
现代高层建筑功能多,容量大,对建筑外部空间提出了复杂的功能要求。
根据其使用性质的特点,可对高层建筑外部空间的主要功能作如下的分类。
2.1交通功能这是高层建筑最重要和必不可少的一项功能。
高层建筑容纳了大量的人流在其内部活动,因此其外部空间必须面对更加庞大的人流、车流集散问题,处理不好会对城市交通和景观造成巨大的压力。
从外部空间环境设计的角度,可将交通空间划分成步行、车行、停车、货运这四个内容,每个子内容还包括主要流线和次要流线的疏导和分流。
在设计中要精心组织人、车流线以及它们和城市交通的联系问题,合理安排停车场的数量和位置,避免破坏以人为中心的行为活动场所和城市空间。
在设计中往往将车行、停车、货运等车辆活动空间与人行空间分划开,如采用立体交通的方式,将人行的空间抬高(或降低)形成高架(或下沉)的步行广场,完全摆脱车辆的干扰,以提高外部空间的环境质量。
2.2集散功能集散空间通常以开敞广场的形式安排高层建筑的外部,主要作为人们的活动场所,可容纳包括集会、人流集散、观光、留影、休息等多种活动。
集散广场有利于在建筑物与城市道路交通之间形成—个缓冲的区域,并和内部公共空间构成整体,成为内部活动的序幕。
浅谈高层建筑外部空间设计

浅谈高层建筑外部空间设计随着当代高层建筑的迅猛发展,现代城市的主要部分已经逐渐被摩天大楼所占据,高层建筑与城市之间的关系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和敏感。
本文对高层建筑外部空间设计中的几个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
标签:高层建筑;外部空间;设计1、前言作为处理高层建筑与城市关系重要环节的高层建筑外部空间环境设计,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国外,建筑的外部空间设计已经成为与主体建筑设计同样重要的设计内容,并提升到城市设计美学、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认识。
对于经济不断腾飞的国内大都市来说,高层建筑的发展更是一日千里,这一问题的研究也就更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
2、空间分类建筑外部空间按使用性质分,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2.1活动型:这种类型的外部空间一般规模较大,能容纳多人活动,其形式以下沉式广场与抬起式台地居多。
如上海市的静安广场,其为下沉式广场;而上海的人民广场为抬起式的园台。
不同的围合给人以不同的感受。
2.2休憩型:这种类型的外部空间以小区内住宅群中的外部空间为多,一般规模较小,尺度也较小。
2.3穿越型:城市干道边的建筑及一些大型的观演、体育建筑常有穿越型的外部空间,或者是城市里的步行通道或步行商业街。
如合肥市的淮河路步行商业街和花园街,其间点缀绿化、小品等,即可穿越,也可休息,也可活动,可以说是多功能的外部空间了;还有如上海波特曼酒店广场。
3、空间的连续与兼容3.1边界模糊由于高层建筑的特点,高层主体的外墙就是内、外空间的分界处,但采用框架(剪)结构时,建筑在没有柱的部分可以开口较大,内部空间的界限可以交错,使外空间得以延续并具完整性。
当高层建筑采用裙房时,低层的裙房就更易与外部空间相融。
高层建筑低层的局部架空,使架空部分的空间性质模糊,这种既内又外的“灰空间”,也是中介空间延续与兼容的处理方法。
3.2空间构成要素的延续与兼容通过空间的构成要素(如地面铺装、墙面、水面以及绿化等)使内部空间向外延伸,从而使内外部空间互相延续。
高层建筑景观设计施工方案(外部环境与设施布局)

《高层建筑景观设计施工方案(外部环境与设施布局)》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高层建筑不仅需要具备实用的功能,还应拥有美观的外部景观,以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居民的生活品质。
本项目为某高层建筑的外部景观设计施工方案,旨在打造一个舒适、美观、实用的外部环境,同时合理布局设施,满足居民的休闲、娱乐、健身等需求。
该高层建筑位于城市中心繁华地段,周边交通便利,人流量大。
项目占地面积[具体面积]平方米,建筑高度[具体高度]米。
外部景观设计包括绿化景观、硬质景观、水景景观、照明景观等多个方面,设施布局涵盖休闲座椅、健身器材、垃圾桶、标识牌等。
二、施工步骤1. 场地清理首先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清理,清除杂物、垃圾和障碍物,为后续施工做好准备。
2. 地形整理根据设计方案,对场地进行地形整理,塑造出高低起伏的地形,增加景观的层次感。
使用土方机械进行土方开挖和回填,确保地形符合设计要求。
3. 基础工程(1)进行硬质景观的基础施工,包括道路、广场、平台等。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基础开挖、铺设垫层、浇筑混凝土等工作。
(2)水景景观的基础施工,包括水池、喷泉等。
进行基础开挖、防水处理、管道铺设等工作。
4. 绿化工程(1)进行土壤改良,根据土壤检测结果,添加适量的有机肥、腐殖土等,改善土壤肥力和结构。
(2)按照设计方案进行苗木种植,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树种、花卉和草坪。
种植过程中要注意苗木的规格、间距和种植深度,确保苗木的成活率。
5. 硬质景观施工(1)铺设道路、广场、平台等硬质景观材料,如石材、透水砖、木材等。
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材料的质量、颜色和纹理,确保施工质量。
(2)安装景观小品,如雕塑、花架、亭廊等。
景观小品的安装要牢固、美观,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6. 水景景观施工(1)安装水池、喷泉等水景景观设备,如水泵、喷头、管道等。
设备的安装要符合设计要求,确保水景景观的正常运行。
(2)进行水景景观的调试和试运行,调整喷头的角度、水量和高度,确保水景景观的效果达到设计要求。
高层建筑外部空间形态系统设计分析

高层建筑外部空间形态系统设计分析发布时间:2021-07-01T10:02:12.707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作者:童洁[导读] 摘要:基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高层建筑施工建设规模持续扩大,人们对建筑物内部空间功能需求更高,注重居住的舒适度。
深圳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 570100摘要:基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高层建筑施工建设规模持续扩大,人们对建筑物内部空间功能需求更高,注重居住的舒适度。
建筑企业逐渐追求高层建筑外部空间形态的系统设计,基于此,本文就高层建筑外部空间形态系统设计方法进行分析,包括设计思路,设计路径等,旨在提升高层建筑整体使用性能,提高设计的合理性。
关键词:高层建筑;外部空间形态;系统设计引言高层建筑外部空间形态系统复杂程度高,增加了实际设计难度,因此,建筑企业在设计优化过程中,要遵循系统化设计原则,结合高层建筑建设要求,确保通过空间形态系统设计,实现人与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协调性,打造有秩序性的人造环境,提升城市正面形象。
因此,建筑企业在高层建筑外部空间形态系统设计上,要掌握具体的设计方法,梳理设计思路,切实提升高层建筑整体性能。
1分析高层建筑外部空间形态系统设计高层建筑外部空间形态较为庞杂,具体的组合方式较为多样化,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不同层级模块的因素优化设计,提升建筑设计的视觉传达效果。
建筑企业在设计过程中,引入了模块化设计理念,旨在构建高层建筑外部空间形态系统结构。
高层建筑外部空间形态系统,具有固定性功能,模块之间的组合具有相关性,以及模块中包含着多个二级模块,其中涉及到诸多的基本因素,关联性,主要表现为以立体连接方式为主,因此,建筑外部空间形态结构的分解上,也同样以立体分解为主。
将模块化设计理念,引入空间形态系统设计中,主要反映在内部特性上,在具体分解过程中,以外部空间结构作为模块划分的主要依据,将空间形态系统中的各个层次核心功能作为核心的模块,并进行具体的分解。
浅析高层建筑设计与外部空间关系

一
、
高层建筑后退广场与城市空间
立面 设计 的结 构构 成 必须 明确 划分 为水 平因素和 垂直 因素 。一
正如 一幅 艺术摄影 ,照 片是 单 向面 的 ,可 它反 映 的足三 维的城 市空 中,都充分利用各块 绿地 ,增加绿地 面积 ,即便这样 ,还是 达不 到人 间 ,以及整个城市风 貌的特点 。也 就是说 ,三 维城市 空间的布局 ,不 们预期 的 目的 ,而现 代建筑 物大多为平屋 顶 ,屋顶多采用钢 筋混 凝土
广场往往更容 易给 人留下 印象 ,就空间形式而 言它是一种 非常富有情 境相适应 ,最终达到城市 设计的 目的。 趣的空问。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 时广场 和建筑应该作 为一体 来考虑 。
四、高层建筑 生态设计 与城市空间
二、高层建筑主体设计
随着近几年来 资源 短缺 问题 的出现 ,全 球提出了可持续性发展 ,
重要 ,最重要 的是使城 市空问更 加丰富 。伴 随着建筑物 的增加 ,大块 的绿地面积锐 减 ,相应 的环境条件 愈加恶化 ,致使人们对环境 的关注 色彩缤纷 多变 。城市 的天 际线 只是一维 的立面边线 为主的轮廓线 ,可 和 重视 达到 前所 未有 的程 度 。 因此 ,可看 到在城 市 的发 展建设 过程
I建筑设计
I O s Ru T ON NT Ci C
浅析 高层建筑设 计与外部空间关系
孙 静 饶 关庆。
1 江 东都 建 筑 设 计 研 究 院 杭 州 市 3 0 7 浙 1 0 0 2 浙江理工大学 杭州市 3 0 1 10 8
高层住宅板式外部空间设计探析

高层住宅板式外部空间设计探析范本一:正文: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高层住宅板式外部空间设计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1.2 研究意义高层住宅板式外部空间设计直接关系到居民的舒适感和生活质量,因此研究其设计原则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3 研究目标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现有的高层住宅板式外部空间设计进行分析和总结,探讨其设计原则和方法,为今后的设计和改进提供参考。
第二章:高层住宅板式外部空间设计原则2.1 功能性原则2.1.1 合理利用空间2.1.2 根据功能需求进行布局2.2 美观性原则2.2.1 线条和比例的统一2.2.2 材料和色彩的搭配2.3 人性化原则2.3.1 安全性考虑2.3.2 形成社交空间2.4 可持续性原则2.4.1 节能与环保2.4.2 生态与景观融合第三章:高层住宅板式外部空间设计方法3.1 空间规划方法3.1.1 实用性与美观性的平衡3.1.2 不同功能区域的划分3.2 材料选择方法3.2.1 功能与耐久性的综合考虑3.2.2 色彩和纹理的搭配3.3 设计手法3.3.1 高效的空间布局3.3.2 合理的景观设计第四章:案例分析4.1 案例一:XX高层住宅板式外部空间设计4.1.1 设计背景和需求4.1.2 设计原则和方法的运用4.1.3 设计效果评价4.2 案例二:XX高层住宅板式外部空间设计4.2.1 设计背景和需求4.2.2 设计原则和方法的运用4.2.3 设计效果评价结尾部分:1、本文档涉及附件本文档的附件包括案例照片、设计图纸以及相关数据统计表格等。
2、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中所提到的法律名词包括《城市规划法》、《建筑设计规范》等。
这些法律名词的具体意义请参阅相关法律文本。
范本二:正文: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高层住宅板式外部空间设计是指在高层住宅建筑中的公共区域,如楼顶花园、庭院、阳台等的设计与布局。
1.2 研究意义高层住宅板式外部空间的设计不仅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舒适感,还有助于改善城市环境和创造社区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层建筑外部空间设计
摘要: 高层建筑目前已经成为解决目前日益增长的人口和用地紧张的矛盾主要形式,在很多城市建设中成为主角。
但是,随着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对效益最大化的追求使高层建筑在设计和建设的方方面面忽略了对人行为活动和心理活动的考量。
高层建筑与城市外部空间关系的脱节,产生了很多无意义和孤立的外部空间,这正是高层建筑缺乏外部空间设计的根本原因。
本文以高层建筑为研究主体,深度探究高层建筑与外部空间的联系,现有高层建筑外部空间设计分析,通过对国外传统建筑外部空间设计分析我国高层建筑外部空间形式。
目前高层建筑已经成为我国住宅的主要形式,从高层建筑外部空间人性化设计着手切实提升人性化体验和高层建筑居住体验。
关键词:高层建筑;外部空间;人性化设计;
1.高层建筑的发展历程
中国建筑自古代以来就有向上空升腾之势,很早就已经出现了高层构筑物,从最早的纪念性石柱,到天坛、故宫都体现出对上天崇高的向往,一直到后来文艺复兴和哥特时期也出现很多代表建筑,欧洲的巴黎圣母院无论细致的山花还是紧密向上的线条无不体现向上升腾的动势。
这种复古主义对高建筑物的塑造也要借助建筑高度来表达。
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建筑工程技术不断进步,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促进了城市高层建筑兴起。
由原来简单的木构建筑发展成为运用新科技、新技术的高层居住建筑,成熟的竖向交通电梯扶梯与高层建筑紧密的融合在一起,形成成熟的高层建筑体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层建筑不再是单单对崇天的精神追求,更加注重的是解决现实中的实际居住问题,现代高层建筑完美的解决了高容积率的需求,同时还便于塑造标志形象,成就了非常多的地标性建筑。
地标性建筑往往符合当代美学标准,但高层建筑的数量越来越多,体积越建越大,对现代生活的影响也愈加明显。
许多设计师一味的追求高层建筑巨大的体
量,新奇的外形而导致很多高层建筑对周围城市规划景观规划很少有呼应,过于
强调单体的宏伟规模。
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破坏了城市生态平衡体系,从这方面
来讲也是高层建筑设计对人性化设计考虑的缺失。
高层建筑外部空间设计,尤其
是人性化问题逐渐成为破坏生态平衡的元凶,一些高层建筑发展的比较早的国家,比如美国和日本,已经在高层建筑人性化方面有所研究,为我国改善高层建筑人
性化问题提供了宝贵建议和经验。
2.高层建筑外部空间的概念
曾有建筑师这样解释外部空间的含义:“建筑外部空间是从自然中限定自然
开始的,是从自然中框定的空间,与无限延展自然是不同的”。
外部空间是指人
工塑造外部空间环境从而得到更有目的性更高效的外部使用空间。
建筑外部空间
顾名思义就是在建筑中有目的有技巧的安排控制建筑内部,建筑与建筑之间或建
筑与城市环境之间中间区域。
3.城市建筑外部空间
中国传统建筑受天人合一观念影响较深,从城市规划到建筑单体设计无一不
体现这一观念。
在影响建筑发展的诸多观念中,天人合一是最根本的。
《周易》
中“仰则观相于天,俯则观法于地”。
是中华文化中的天与西方文化一样具有了
崇高的地位。
创造与天对话的场所称为地方最重要的建筑活动。
从最开始的城市建设讲究“城郭之制”内部为城外部为郭,城和郭还有很多
不同的称呼:内城和外城,子成与罗城,隋朝隋大兴城里坊制初步形成,一排排
低矮的居住建筑在里坊制的制约下形成棋盘式格局,皇城居中全局基本对称,这
些低矮的建筑平行围合而成的外部空间并作为每家每户的庭院或街道形成规整式
布局,功能分区明确互不干扰,这种外部空间不仅可以给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
所更是起到了规划整体布局的重要作用,同样建筑内部使用空间与建筑外部使用
空间有着异曲同工的妙处,建筑中庭有机的将室内外空间结合起来,自然段将室
内外空间过渡处理,让人们仿佛置身室外给人一种通透的感觉。
中庭的一个最大
设计特点就是它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室内光照面积提高风的渗透,有利于大堂和室
内的采光和通风,并可以做为塔式高层建筑的新鲜空气的供应源。
中庭早在中国
古代就已经加以运用,从古代的四合院,四合院中的中庭称为天井强调四水归堂,四周屋顶向内倾斜象征财不外露,聚集福气。
同时四合院为了安全和保护隐私四
周外墙是不开窗的,整体房屋的采光和通风都是要靠这个中庭来实现。
中国古代
建筑自古以群体组合建成庭院,是古代建筑群体组合的灵魂,与现代建筑和西方
建筑不同,中国建筑在显示建筑的隆重感方面,并不只是追求单体建筑的宏伟,
而是重在建筑群模数化的组合,最早见于史记记载的庭院形式,各种不同的房屋
组合形成各式各样的庭院,不仅在功能上而且在建筑整体造型上都起到了关键作用。
4.国外传统建筑的外部空间
西方传统建筑的外部空间与中国传统建筑相对不同,国外传统建筑的外部空
间塑造主要强调在于秩序感和几何美强调人工雕琢的后期。
更注重几何形体的塑
造和对称美。
从古希腊开始建筑群还处在非对称的自由平面阶段,没有一定的规制,采用灵活不规则的构图手法。
希腊卫城是古希腊最具代表的建筑群,它几乎
代表了此后欧洲几千年的建筑,现在仍然是建筑上最经典的建筑群之一,雅典卫
城采用不规则布局,但仍不失均衡,建筑群的重点在卫城,为了突出卫国胜利的
主题,也是全希腊的精神文化和政治中心,建筑物大多沿周边或成角布置。
使得
每一景物都各有其一定角度的最佳透视效果,弱化了轴线关系。
雅典建筑卫城布局,不求平整,对称,但是非常均衡,雅典卫城布局适应环境,因地制宜,顺应
山势,善于利用各种复杂地形。
与基地完整契合。
到了古罗马时期城市广场,逐
渐形成定制,共和时期的广场,是城市的社会政治、经济、活动中心,周围各类
公共建筑庙宇自发性建造,形成开放式的广场,帝国时期的广场,以庙宇为主体,形成封闭性广场,轴线对称,有的多层纵深布局。
罗马的广场多成定制,大多采
用对称均衡式布局区于古希腊,院落式不规则布局有了较大的突破。
古罗马的一
种综合法庭,巴西利卡也非常完整地体现了这一特性,巴西利卡是一种综合性法庭、会议所、会场的大厅性建筑。
平面为对称的长方形。
古罗马建筑中城市发展
不是最终目标,而是以人类的生活标准,生活目的,为目标为人民服务建造城市。
至今为止,这也是人们所向往的一种城市建设形式。
5.建筑的有机性
现代建筑,许多节能设施都取材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赖特的有机建筑论,赖特融合了浪漫主义精神,创造了富有田园情趣的草原式住宅,让建筑在布局上与大自然密切结合,使建筑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的整体,这也是我们今天所追求的高层建筑外部空间人性化设计的最重要一点,室内空间的分隔做到分割又联成一片,并根据不同的需要有着不同的层高。
非常符合人的心理需要,室内的窗户一定要宽敞明亮,这样才能保持室内与自然界的密切联系,让阳光渗透到室内,建筑物的外形也能充分反映内部空间的关系,体型构图的基本形式。
这来源于对建筑的不断探索,整体建筑与自然协调建筑外部也以表现材料,自然本色与结构为特征,实现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的有机结合。
6.结论
目前,我国高层建筑已逐渐成为建筑的主流形式。
作为现代高科技的建筑产物,我们不应该,只追求高效的容积率和建筑外形,高层建筑应该注重与城市空间。
地相互结合。
人们对建筑空间的情感依赖。
我们应该创造一个美好的空间形态来满足人们精神上的栖居之所。
真正完善的现代建筑体系,应该是人类心灵的栖息场所,让人有强烈的归属感,而不是一个冰冷的机器盒子。
参考文献
【1】王鹏.城市公共空间的系统化建设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2】刘捷城市形态的整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3】R.克里尔.钟山等译城市空间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