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艺术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研究

合集下载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正稿)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正稿)

传承文化、服务社会——艺术设计系产学研结合模式的探索与社会实践情况总结高等学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理念起源于美国。

早在19 世纪初,美国一些著名的教育人士就提出,用大学的人才优势解决当地的实际问题,大学要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之后这一理念便被广泛传播。

高等学校为地方服务是现代大学三大功能的其中之一,是在教学与科研之外又一职能的拓展,也是地方院校在寻求自身特色融入当地社会的必然选择。

湘南学院地处湖南南部郴州,远离省会中心城市。

与国内众多地方本科院校一样,面临着教育经费不足,信息相对闭塞,对外学术交流受限等不利因素,这些均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另一方面,湘南学院是郴州地区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其在区域位置、政府扶持力度、民众信任度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优势。

面向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我们的办学宗旨的首选。

在新形势下,积极推进学校的教学和科研融入地方经济建设,扩大社会影响,赢得当地政府的支持,是我院深化改革的前提条件。

作为地方高校可以充分发挥学科、人才和科研优势,面向地方,开展应用研究,促进产、学、研结合和科研成果转换。

在学院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特别是在最近学院召开的科研工作大会上,学院党委和行政更加明确了科研工作服务当地社会、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并对学院的教学、科研工作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引导各项工作,艺术设计系全体师生深受鼓舞。

在过去的近十年里,艺术设计系依据自身专业特色,在紧密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为地方的社会经济建设服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极大地促进了办学水平的提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也促进了科研工作的繁荣。

在新的大好形势下,为了不断完善学科建设,深入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模式,我们认为有必要对近十年来的产学研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总结,向学院领导进行一次全面的工作汇报,一方面总结自身工作的成果进一步鼓舞全系师生士气;另一方面,总结工作中的不足,以待今后积极改进。

从“渔家乐”的艺术特点谈民间音乐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从“渔家乐”的艺术特点谈民间音乐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丝 弦” 等许 多 具 有 浓 郁 的地 域 特 色 和 审 美 价 值 以
县志、 碑文 、 谱 均 无 从 所 得 , 能 依 据 老 人 们 的 家 只 依稀 回忆 和 其 本 身 点 点 滴 滴 的 文 化 痕 迹 探 究 渊
源” 。根 据郜 家庄 的老 人们 回忆 , 明朝 末 年 郜 家 在
积 累 、 淀 、 选 形 成 的 艺术 结 晶 。 文 化 建 设 是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建 设 的 重 要 内容 , 何 充 分发 挥 民 间 音 乐在 新 农 村 建 设 中 沉 筛 如
的 作 用 , 一 个值 得 关注 的 问题 。通 过 对河 北平 山传 统 民 间 音 乐“ 家 乐” 术 特 点 的 总结 和 分析 , 述 了 民 间 音 乐的 传 承 是 渔 艺 论 和 发 展 在 河 北 新 农 村 文 化 建 设 中的 作 用 。 关键 词 : 渔 家 乐” 艺 术 特 点 ; 间音 乐 ; 农 村 文 化 建 设 “ ; 民 新 基 金 项 目 : 北省 社 会 科 学基 金 项 目, 号 : O B S 2 。 河 编 HB 9 Y O 2
出的作 用 。而 民 间音 乐 作 为 广 大 农 村 世 代 相 传 , 沉淀 积 累下 来 的一 种 民 间 文 化 艺 术 的 载 体 , 以其 流传性 广 , 域 特 色 鲜 明 , 们 喜 闻 乐 见 , 化 作 地 人 教
用强 等许 多 特 点 , 农 村 文 化 建 设 中 发 挥 着 不 可 在 替代 的重 要 作 用 。新农 村 文 化 建 设 , 只有 借 助 于 民间音 乐 等丰 富多 彩 的文 化 形 式 , 能 引 起 共 鸣 , 才
21 0 0年 第 1 期 第 3 5卷 ( 总第 1 1 ) 5 期

现阶段农林高职院校园艺术文化建设问题

现阶段农林高职院校园艺术文化建设问题

现阶段农林高职院校园艺术文化建设问题初探【摘要】在我国当前农林高职院校中强调和抓好校园艺术文化建设,打造良好的校园艺术文化氛围,不仅能促进农林高职院校师生道德素质和水平的提高,更能体现农林高职院校办学、科研的理念和风格,因此,加强农林高职校园艺术文化建设势在必行。

【关键词】农林高职;艺术文化建设;探究1.高职院校艺术文化建设的定义高职院校的校园艺术文化建设,是指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环境中长期形成的、主客观存在能深层次反映高职院校办学特点和特色的艺术文化形态,以及相关的表现形式。

在我国高职教育体系中,其所涵盖的艺术文化建设是一种特有的团队意识和精神氛围,是确保在现行的高职教育体系下,施教者和受教者之间的精神纽带;是紧密联系于教育建设下的文化精神。

2.农林高职院校艺术建设面临的客观挑战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经济是基础,农业教育是保障,我国教育管理者深刻认知到这点,逐渐加大对农林院校,特别是其中占一定比例的高职院校建设的保障和倾斜。

因此,农林高职学院经过近几年的规模化、高速化的跃进式发展,已经迅速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以及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些发展较成功的农林高职院校在基础设施、办学规模、教学质量、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就,逐步在其它院校排比中脱颖而出,在教育舞台上崭露头角。

但我们因该冷静地思考,这些变化终究到底还只是在师生待遇上、教育教学硬件设施上、就业渠道和环境等方面的变化,而在校园文化艺术建设上去还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2.1发展历史不够长久我国高职教育(尤其是农林高职教育)整体发展历史不长,在过往的发展中遇到过一些社会历史环境造成的瓶颈。

因此,许多包括农林院校在内的高职院校往往更注重自身在专业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发展导向,而对自身当校园艺术文化工作认识还不够充分,建设力度不大。

相比于文化建设而言,农林高职院校往往更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即教学和科研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因为这些可以直接体现一所农林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成果,“软环境”的发展如何还缺少必要的认可度和关注度。

全国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获奖

全国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获奖

附件7:全国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获奖名单一等奖(按行政区划排序,同一省内学校按报送代码排序)省份单位论文题目作者北京中央财经大学创新人才胜任力导向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战略模式探究王艺内蒙古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蒙古族传统音乐在高等艺术教育中的传承实践与思考——以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教学科研为例莎日娜、乌云塔娜辽宁辽宁大学基于提高审美素养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以《影视表演基础》为例范妮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下高校校园文化活动质量提升路径探析魏星江苏江苏警官学院论大学美育公共课教学的要素协同规律高筱媛江苏常州大学基于“网络威客”的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研究廖丰丰、韦霞河南郑州大学中国钢琴艺术指导学科发展及其学理形态问题研究陈莉娜河南郑州大学构建中国美术教育新理念——谈中国对西方艺术影响的重要性孙晓岗湖北长江大学Creative Drama、DIE和TIE之比较及其对我国学校戏剧教育的启示张克明、张金梅湖南湖南师范大学文化·实践·人才·创新——高师音乐教育教改新研究朱咏北广东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基于微课的动漫课程翻转课堂教学研究陈子超广东深圳大学突破“小众”的大学造型艺术教育探索——以《数字色彩》课程教学为例田少煦广东华南师范大学师范院校舞蹈学(舞蹈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王海英广东广州美术学院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培育的实践与思考——基于艺术类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特色品牌培育的个案分析侯旻翡广西梧州学院地方高校民族民间音乐网络资源库之构建设想陈洁省份单位论文题目作者海南海南师范大学大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方法研究张红梅海南海南师范大学昌江原始制陶技艺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周春花云南云南大学古典艺术的默会传统及其教育模式研究王新云南曲靖师范学院彝族烟盒舞的活态传承李永惠二等奖(按行政区划排序,同一省内学校按报送代码排序)省份单位论文题目作者北京北京印刷学院反思视觉传达设计思维的培养张晓东天津天津师范大学普通高校艺术教育背景下专业艺术院系教学驱动的实践探索康爱琪、吕力天津天津师范大学艺术教育对综合性高师院校人才培养的作用及其实现高玉葆河北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美术创作与视觉接受——论高校美术教育的培养机制与发展方向张朋军河北保定学院发挥高校优质资源辐射作用,推动中小学艺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付文娟、郑伟红、赵敬蒙、孙燕、于光内蒙古包头师范学院关于“全国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报告会”获奖论文的分析研究张晓润内蒙古包头师范学院我对中国大陆音乐美学发展的思考王双杰辽宁大连艺术学院能力为本就业至上在艺术实践教学中培养应用型艺术人才王贤俊上海上海交通大学高校交响乐普及音乐会传播效果研究吴一波、陈俊上海同济大学德国高校合唱活动模式探究及启示王伊达江苏苏州大学多元文化境域中高校艺术教育的实践与思考——以江苏某高校为例吴磊省份单位论文题目作者江苏南通大学从“认知”到“生态”——论当代音乐教学论研究的生态转向董云江苏常熟理工学院音乐教师教育培养目标价值取向的百年嬗变及其文化阐释徐菁菁江苏南京农业大学美感即经验——《美学与大学生艺术素养》课程建设与发展性教学评价胡燕、李海峰江苏南京农业大学民间艺术的审美经验与艺术教育价值季中扬江苏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浅析宜兴传统陶瓷工艺的传承与创新邓举青浙江浙江财经大学非艺术类高校书法教育模式研究黄建新浙江浙江大学论推动普通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社团运作范式——以浙江大学书画社为例高念华浙江中国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课程“课题化教学模式”的研究性思考与实践李梅浙江浙江师范大学美育视野中的戏曲鉴赏郭克俭浙江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从传统音乐的三个特性看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廖丹安徽阜阳师范学院论“史境”的还原对高校中国美术史教学的促进作用江文淼、章顺凯福建集美大学元认知理论指导下的高等教育阶段声乐教学张胜环江西南昌大学基于“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钢琴教学实践与思考——以普通高校音乐学(音乐教育)专业为例徐飞江西江西中医药大学普通高校《舞蹈鉴赏》课程与江西舞蹈文化资源活态保护的继承发展研究刘燕河南中州大学以审美为核心的大学音乐鉴赏教材实践研究朱英萍河南洛阳师范学院文化视野下的河南中小学民间与乡土美术课程构建李蕾河南新乡学院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河南中小学音乐艺术教育质量提升研究报告王东方湖北湖北艺术职业学院试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熊风湖北武汉城市职业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小学美术教法与实践课程构建董友云湖北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时代变迁下的《孟姜女》——民歌《孟姜女》的流变阐析方芸、熊萍湖北湖北科技学院表征与归因:县域音乐师资失衡问题研究——以湖北省崇阳县为例汪丽萍省份单位论文题目作者湖北湖北美术学院从“面对面”到“在之中”——论绘画写生观桑建新念的超越湖南长沙学院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发挥德育效应策略研究喻秋兰广东广东工业大学合唱教学中地方性音乐的融入梁为广西广西师范学院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课程体系的创设黄妙秋与构建张君海南海南师范大学海南黎族文化的挖掘与平面设计的本土化探索海南海口经济学院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关于实践类教材建设的孙春燕、刘杰研究重庆重庆文理学院由秀山“辰河戏”的发展现状看文化传承中人隋剑飞的主观能动性四川西华大学高校公共美术教育课程教材建设的思考刘能强四川成都理工大学高雅艺术进校园的途径探索及实践李燮、何兴杰曹耿献、方小笛陕西西安交通大学中国传统音乐的隐性知识价值在普通高校中传承方式探究——以西安鼓乐的传承为例陕西咸阳师范学院“心体重构”:公共艺术视域下高校艺术教育王刚的价值取向杨冬菊陕西渭南师范学院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改革的瓶颈及其突破赵利宁宁夏宁夏大学国内外艺术教育思想及艺术教育标准的实践性启示——对法制视域中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思考李冀新疆新疆师范大学影像中的教学——高等师范院校影视教育与职前教师培养探索王敏、侯斌英新疆新疆大学球土化视野中的影视文化教学思考——以新疆大学影视教学为例新疆喀什师范学院对新疆喀什地区艺术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高旭清三等奖(按行政区划排序,同一省内学校按报送代码排序)省份单位论文题目作者北京清华大学中国普通高校音乐赏析类课程中的“文化融合”罗薇教学理念王莉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刍议新民族唱法对传统昆曲唱法之传承——兼论新民族唱法在戏曲的奠基中传承和发展北京北京物资学院大学生艺术团组织对学生个体选择及目标实现林鑫影响的分析北京北京工业大学理工科高校艺术教育探索之路郝蕊北京北京电子科技学院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与团学工作融合路径探究李玲、唐伟谈龙建北京中央音乐学院戏韵管弦&管弦戏韵——中国戏曲学院民族音乐会带来的思考天津天津商业大学高校艺术类公共选修课的发展探析林玉恒、于向华天津天津理工大学高校艺术教育与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探究张维东、黄春发天津天津科技大学论高校艺术教育的美育作用发挥信欣、李怡丁卯、马丽河北河北经贸大学学科综合是艺术教育面对未来的发展之路——兼谈普通高等院校版画实验教学的意义孙涛河北河北师范大学基于大学生专业差异的高校音乐公选课教学改革研究刘晓坡、张瑞丰河北邯郸学院以点带面借古育今——浅谈以书法为载体多维度提高大学生艺术素养太行深处有花开——浅谈左权开花调“四美”郝宁伟山西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王力蓉山西山西大学点线面——舞台艺术实践对高校、舞蹈教学的三维功效李渔“解明曲意”观点对当代声乐教学的启迪贾忠内蒙古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姜明程内蒙古呼伦贝尔学院区域性民族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实践与思考辽宁大连交通大学高校公共篆刻艺术教育研究杨鹰孙冬梅辽宁沈阳师范大学关于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基础与儿歌伴奏》课程有效性研究黄岑辽宁东北大学美国音乐教育实践范式对中国音乐教育改革的意义辽宁沈阳师范大学新教师资格考试制度下高校音乐师范教育的问轩小杨题与对策辽宁沈阳农业大学深化教育改革背景下的高校美育新探王小栋吉林长春师范大学音乐对普通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郭春蓉学院吉林东北师范大学NENU公共艺术课程的整合研究尹爱青、佟贺吉林北华大学音乐学院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新课程改革对接问题的理性思考司瑞姿、王玲黑龙江东北农业大学基于乌尔姆通识教育理念的现代设计教育反思张建设上海复旦大学大学公共影视课程中影像实践课的探索与改革许肖潇、龚金平上海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团体绘画活动对大学生网络戒瘾的干预研究黄毓彬上海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形体训练教学课程研究田珂上海上海师范大学高雅艺术进校园的误区辨析与对策思考靳超英上海上海师范大学上海音乐课程标准与多元文化教育新架构曹景谐江苏南京大学公共艺术教育是沟通艺术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谢白江苏南京晓庄学院基于音乐社会学课程的“Presentation”教学法研究徐新丽江苏江南大学构建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以高师音乐史论课程为例管乐江苏南京艺术学院从流行音乐切入民族音乐教学的新思路施咏江苏苏州大学高等艺术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互动发展束霞平江苏河海大学以美求真,以美向善——艺术教育于立德树人的独特价值研究徐欣宁江苏常州工学院论理工类高校校园文化空间的拓展崔涛、曲师浙江浙江省衢州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服务文化创意产业的教学与实践许金友浙江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浙江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高等音乐教育融合的路径探析高澄明、齐磊浙江湖州师范学院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运行机制研究——以浙江省为例曹蕴娴浙江浙江音乐学院(筹)借鉴Seminar教学法,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丁宁浙江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创意市集”融入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研究汪秀霞安徽安徽师范大学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念之初探余鑫安徽安徽三联学院论通识教育体系中的艺术教育——以普通高校非艺术专业美术鉴赏课程为例王海峰安徽合肥工业大学高校美术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与宋蓓蓓方法研究安徽安徽大学对高等院校美术设计类教材同质化现象的反思汪臻、杜亚璇安徽滁州学院论音乐视域中的美善关系杨尚翡杨丽霞福建集美大学闽台本土音乐在地方院校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以视唱练耳课程为例福建福建师范大学构建新型的南音演唱教学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陈俊玲应对之策周晓莹江西江西理工大学音乐人文的深度开启乐教立德的本体建构——音乐教育“立德树人”独特价值的哲学思考江西南昌大学灵动清空谐婉——姜夔曲词音乐审美抉微晏红、贾秀琦江西新余学院"学研产—产学研"教学模式的思考罗高生孟宪平、鲁光山东鲁东大学当代美术技法理论构建刍议——美术教育现代形态之研究山东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与艺术史论:美术史学科建设之思李丕宇徐成龙山东山东师范大学高师舞蹈突显地方特色的教学模式探究——以山东鼓子秧歌为例河南郑州大学摄影记者生存危机下的摄影教育思考延婧河南河南大学周驰《致义斋廉访相公尺牍》研究赵振乾河南周口师范学院河南民间音乐如何走进大学校园李娜柳冬瑕湖北湖北师范学院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在高校艺术教育发展中的作用研究湖北江汉艺术职业学院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创编》课程设计徐丽蓉研究谢颖、谭磊湖北武汉大学加强校园文化创新建设推动高校文化育人新格局——以武汉大学“校园文化活动超市”为例杨秋仪湖北湖北文理学院音乐教学应“从学生出发”——读《“从内容出发”走向“从目标出发”》有感湖南湖南涉外经济学院论梁启超美学思想对中国新音乐的影响杨明刚湖南湖南城市学院“三一实践模式”——本科音乐教育专业实践张瑞智、周勇课程的探索与创新湖南长沙学院艺术经典阅读活动与学生艺术社团的良性发展余中华、薛平平湖南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四个维度与实施策略谭学念湖南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基于“五做五学”的高职“做中学”实践教学模式内涵研究——以艺术设计专业为例夏高彦湖南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情境建构下的远程教育艺术设计专业职业导向型课程教学策略研究田甜湖南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浅析民间剪纸在化妆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李远林广东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在商业摄影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与后续思考杨智广东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广东省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设置探究钟善金广东广东科贸职业学院论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工作室”协同育人平台的构建高广宇广东华南农业大学高校学生艺术类社团的育人机制探析陈建广东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音乐教学法课程“圆圈”教学形式探索谢铭磊广东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美育中的价值参考谢中元广西河池学院当昨天遇见未来:民族戏剧传承与地方高校戏剧教育改革——以广西罗城仫佬族组织县“仫佬剧”为例韦海燕广西广西大学侗族农民画资源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开发与利用张明学广西广西科技大学从“有我”到“无我”的声乐教学哲学的经纬构建谭竺雯、洪翠笙广西广西艺术学院少数民族地区艺术院校学生民族艺术文化自觉意识培养黄文翠广西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论大学书法教学中的文化传授苏洪强重庆重庆文理学院云南哈尼族铓鼓舞探微颜聪、吴司祺重庆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专业研究生理论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初探罗晓欢重庆重庆文理学院导向型自主学习语境下的美术史论有效教学策略探析肖宇窗重庆重庆三峡学院地域性美术资源在地方美术院校山水画创作课中的运用初探——以地域性自然山川的运用为例王明国四川电子科技大学普通高校公共音乐鉴赏网络教育平台建设的思考张旭四川西华大学“大楼”、“大师”与“大业”——综合性大学屈立丰专业艺术教育的困难与出路民族地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黄洋四川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贵州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论徽宗画学对当代高等艺术教育的启示王彦彦阿文兴云南云南保山学院云南布朗族民间音乐保护与传承:现状、问题与对策云南曲靖师范学院赵壹《非草书》对草书发展的影响辛魁鹏范钰湘云南玉溪师范学院影像中的音乐与文化——谈课程《影视欣赏》在高师音乐教育中的实施云南云南艺术学院论特色项目研究对加快高校学科建设的意义罗宇佳、李小明许志敏、华如冰陕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书院—学院(学科)制”下的公共艺术教育实践研究——以西部某高校为例陕西西北大学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公共艺术课《美术鉴赏》屈健教学方法改革和探究型教学模式的构建陕西西安工业大学在产业细分中构建差异化的艺术专业教育于唯德陕西西安工程大学21世纪新媒体艺术教育的瓶颈及对策于晗陕西安康学院声乐创新“颤音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范义付陕西西安音乐学院略论音乐审美的认识价值和非认识价值王延松、张艳青海青海师范大学达尔戈梅斯基与他的浪漫曲作品分析谈云波马树华宁夏宁夏大学西部民族地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困境调查分析及独特价值研究——以宁夏高校为例新疆新疆艺术学院新疆高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李雪静新疆昌吉学院新疆呼图壁康家石门子岩画辨析张莉、马登杰。

高校课题申报:下应用型高校设计学类专业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路径研究

高校课题申报:下应用型高校设计学类专业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路径研究

产学研融合背景下应用型高校设计学类专业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路径研究学科分类:高等教育课题类别:一般课题关键词:产学研、应用型高校、设计学类、乡村振兴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1. 本课题研究概述1.1 问题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农村的整体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辉煌的成就。

但同时,农业农村发展滞后、发展动力不足和城乡差距较大等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乡村文脉传承创新不足、乡村治理体系不健全、乡村的独特价值和发展潜能挖掘不够、农民精神生活品质不高、农村产业发展质量不高等问题仍较为突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作为应用型高校设计学类专业教研团队,我们将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和《湖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等文件为指导,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职能,结合湖北省省情和应用型高校设计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立足湖北乡村文旅产业的研究与实践,着力改进和提升乡村文旅产业的开发与服务,支持乡村文旅产业的振兴与繁荣,主要从特色文旅产品开发、特色景观规划、品牌策划宣传、乡村艺术教育等方面助推湖北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

1.2 课题界定本课题基于产学研背景下,以应用型高校设计学类专业课程实践及大学生创新创业为依托,以湖北乡村文旅产业为核心,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切入点,以乡村特有的文创产品、产业策划、产品营销、场地规划等为结果导向,通过技术引导和人才引进等关键要素反向流入农村,实现创新成果转化,加快现代农村产业的发展,深入实施湖北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助力打造宜居宜旅的美丽乡村。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国外关于乡村建设方面的研究,主要始于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卡尔逊针的重要著作《寂静的春天》,由此引起西方学者对乡村建设相关问题的持续深入研究,主要体现在乡村经济发展、乡村可持续发展、乡村治理、乡村新的发展方式等方面[18]。

艺术教育:地方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

艺术教育:地方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
关 ,外 语 人 才 是 外 向 型 经 济 发 展 的重 要 桥 梁 和 纽 带 。 有研 究 指 出 , “ 南 现 在 和 以后 都 需 要 国际 型 、运 作 湖 型 、创 新 型 人才 ” ,然 而 , “ 界 人 士忧 虑 的是 ,湖 南 业 对外 经 济 发 展 正 遭 遇 ‘ 内忧 ( 劲 不 足 ) 外 患 ( 争 后 竞 激烈) ’的多 重挤 压 ,面 临一 场新 的考 验 与挑 战 ,其 中 人才 要 素 投入 不 足 是 严 重 制 约 湖 南 经济 发 展 的瓶 颈 ” 。 因此 ,如何 利 用 本 省 高 校 培 养 大批 适 应 和 服 务 湖 南 外 向 型经 济 进 一 步 向前 发 展 的 厚基 础 、高 素 质 、强 能 力 的 高等 外 语 人 才 就 不 可 回避 地 成 为一 个 重 大 的研 究 课 题 。湖 南 省 高 等 院 校 外 语 专业 教 育需 要 审 时 度 势 ,着 力反 思 与改 革 ,努 力 为 实 现 湖南 教 育强 省 的战 略 目标
为 载体 来 合理 构 建是 一 种理 性 的选 择 。


以 艺 术 教 育 为 载 体 开 展 大 学 生 社 会 实 践 活 动
教 学 材 料 ,用 科学 的教 育 方 法 和 手 段 来 培 养 人 们 对 美 的认 识 、判 断 、创造 能 力 的教 育 活 动 。艺 术 教 育 有 着 丰 富 的 人 文 内 涵 ,具 有 独 立 的强 有 力 的 育 人 功 能 ,它 通 过 其 宽 泛 的 内容 和 生 动活 泼 的形 式 ,为 大 学 生 树 立 正 确 的 世 界 观 、人 生 观 、价 值 观 和 审 美 观 搭 建 平 台 。 地 方 院 校 大 学 生 社会 实践 活 动 ,正 是 以培 养 大 学 生 的 品德 修 养 为 核 心 目标 ,注重 在 实 践 体 验 中培 养 大 学 生 的社 会 责 任 感 和 使命 感 ,把 知 识 内化 为 道 德情 操 。 因

关注高等艺术教育-高校艺术类专业设置与调整面临的形势与对策-1

关注高等艺术教育-高校艺术类专业设置与调整面临的形势与对策-1

关注高等艺术教育高校艺术类专业设置与调整面临的形势与对策一、我国高等艺术类专业设置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建国50年来,我国艺术教育事业得到巨大发展。

基本形成了具有相当发展规模、学科专业门类齐全、教学水平较高、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艺术教育体系。

据不完全统计,建国以来,作为新中国艺术事业人才培育摇篮的艺术院校,为文艺事业培养输送了一批艺术专业毕业生,他们中的不少人已创造出优异的成绩,成为享誉国内外的优秀艺术家、设计家、文艺理论研究以及艺术教育、艺术管理的专家学者。

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艺术学科在结构调整上得到了完善和空前的发展,已经形成音乐、美术、戏剧、广播影视、舞蹈、工艺美术(艺术设计)六大门类,艺术类专业发展到48种,根据原国家教委对各专业目录的统一调整,1998年新目录调整20种,独立设置的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音乐学院、舞蹈学院、戏曲学院、戏剧学院、电影学院、广播学院、工艺美院由50年代的不足10几所,发展到现在的30所左右,在校生人数在逐年增加。

近几年来,国家制定了扩大招生规模等一系列政策,面对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一些综合大学、师范类大学、多科大学或单科大学相继成立二级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音乐学院、影视学院、设计学院、动画学院等或设立相关学科专业,其发展趋势之猛、规模之大都是空前的。

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1080所本科院校中,已有597所院校设立了艺术类专业,但大多集中在实用艺术专业领域,形成了我国高等艺术教育的多元发展格局。

1、我国高等教育艺术教育的专业特色从我国目前设置的艺术类专业来看,类型上划分大致有三类:普通艺术、师范艺术和应用艺术;从专业领域可划分为: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和实用艺术三类。

我国对艺术类专业的招生培养一直给予特殊的政策,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艺术类各专业大都采取提前进行专业考试,学校命题评卷,专业成绩优秀者参加全国统一的文化课考试的录取办法。

从招生制度和培养目标方面都突出了专业特点,曾发现和培养一批优秀的艺术专门人才。

新农村建设的农村文化活动与艺术推广

新农村建设的农村文化活动与艺术推广

新农村建设的农村文化活动与艺术推广随着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日益凸显,新农村建设逐渐成为各级政府的重中之重。

为了提升农村居民的文化水平和生活质量,农村文化活动与艺术推广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展开,深入探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文化活动与艺术推广的作用与意义。

1. 传承乡土文化农村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摇篮,拥有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

在新农村建设中,通过开展农村文化活动和艺术推广,可以帮助农村居民传承和弘扬乡土文化,增强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2. 增进农民生活农村文化活动与艺术推广不仅丰富了农民的精神生活,也为他们提供了新的增收机会。

比如举办农村文化节、农民艺术展等活动,既能满足农民的欣赏需求,又能促进乡村旅游和特色农产品销售,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3. 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农村文化活动与艺术推广是城乡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重要桥梁。

通过交流展示农民的艺术才华和乡村特色,可以增进城乡居民之间的理解和沟通,促进城乡文化的互动与融合。

4. 丰富乡村旅游资源农村文化活动与艺术推广可以为乡村旅游提供丰富的资源。

农村地区的传统民俗、手工艺品、民间音乐舞蹈等都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5. 引导农民从事文化创业通过农村文化活动与艺术推广,可以激发农民对文化创业的热情。

为农民提供艺术培训、创作展示等平台,让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才华和特色产品实现创业梦想,增加就业机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6. 提升文化软实力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文化活动与艺术推广,可以为我国提升文化软实力做出贡献。

农村作为我国广大人口的主要居住地,通过对农村文化的挖掘、传承和推广,可以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国家的文化影响力。

7. 丰富青少年教育农村文化活动与艺术推广对青少年的教育尤为重要。

通过组织艺术大赛、夏令营等活动,可以激发青少年的创作热情,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更多优秀的艺术人才。

8. 实现城乡文化资源共享城市文化资源的共享与传入对于新农村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艺术教育的现状及思考

高校艺术教育的现状及思考
着社 会对 于文 化艺 术 的 H益 需求 , 种 与 社 会生 活 这 关系 密切 的专业 普及 程 度有逐 年扩 大 的趋 势 。各个 高校 也必将 根 据社 会 对 人 才类 型 的需 求 , 步调 整 逐
术设 计 、 网页设计 、 计算 机应 用技 术等 专业 方 向也 成
为热 门专 业 。 同时 , 国 近 年来 的电 视业 发 展 速 度 我 很快 , 电视 艺 术 相 关 的专 业 如 文 艺 编 辑 、 画 艺 与 动
专 门人才 , 这部 分人才 的 培养 , 求在 学校 教育 中打 要
计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外 装潢 设计 、 室 公共 空 间设计 等这些 和人 们生
活 密切 相关 的专 业 都 得 到 了很 大 的关 注 和发 展 , 另
专业 毕业后 到社 会 上很 难 找 到 适 合 的 岗位 , 会 需 社
要 的专 业 和技术 , 学生 在学 校教育 中没 有接 触到 , 导 致学生 毕业 后 的无 所适从 。再沿用 旧的艺术 教育模
我 国的艺术 教育 , 尤其 是高 等学 校 的艺 术教 育 ,
自 17 9 7年恢 复高 考制度 以来 , 国家 对于 艺术类 专 业

专 门 的艺术 人才 一 时很难 找 到合适 的 岗位 , 外 , 另 纯 艺术 类 的学 生 的专业 成熟 期 又 比较 长 , 像 某些 应 不 用性 较 强 的专 业 。如 , 术设 计 的学 生 能 够 较快 地 艺 融人 社会 , 学 的专业 得 以应用 , 而产生 了纯 艺术 所 从
式, 已经 明显地不 能 充 分满 足 社 会对 于艺 术 人 才 的
外 一些 传统 的工 艺美 术 , 陶瓷 、 器 、 如 漆 印刷 , 以及 手

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探索

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探索

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探索摘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发布,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具体部署,也为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

在剖分析艺术设计与乡村振兴关联的基础上,指出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服务乡村振兴重要意义,并明确具体的要求,探讨服务乡村振兴的三个路径。

关键词:乡村振兴艺术设计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中国社会是一个乡土社会,中国文化的本质是乡土文化。

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提出全党的重心是从城市转向农村。

在此后的三十年间,党中央、国务院先后下发20个三农一号文件。

从这20个“一号文件”可以看出,党中央一直把“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

2022年,党的十九大首次明确提出实施“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并将这一战略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七大战略之一写入党章。

可见,乡村发展被摆放到一个更高的高度,这不仅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更是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艺术设计与乡村振兴的关联艺术设计与乡村,原本是没有很强关联的词汇,但随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内涵发展,随着“望得见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的图景描绘,处处可以看见艺术设计介入乡村建设的可喜现象。

从建筑设计、环境设计、包装设计到服务设计、产品设计和系统设计,几乎设计的各个门类都投身到了这项事业之中;而且,艺术设计不仅仅是美化,更介入到乡村建设的方方面面,包括精准扶贫、美丽乡村、新农村建设、产业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与手工业、文化传承、当代生活、城乡关系,甚至出现了伦理、价值、尊重、可持续发展、内生创意、特色文化、传统手工艺、社会转型、为人民服务、公益、供销模式等方面的关注与思考;同时,我们可以发现,不仅介入的艺术设计门类不同,而且艺术设计介入的方式也十分多元,从政府委托到乡民自主合作,从扶贫项目、公益项目到商业开发,甚至出现了大量的设计师主动介入的情况。

艺术类院校省部级以上项目申报研究

艺术类院校省部级以上项目申报研究

艺术类院校省部级以上项目申报研究教育理论艺术类院校省部级以上项目申报研究戴中保(南京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13)摘要:笔者通过分析发现,在艺术类省部级以上立项课题中,承担主体为专门艺术院校人员的比例并不是很高,这与我们传统认为的艺术学研究主要来自艺术类院校的观念相去甚远.本文详细统计了近几年艺术学省部级以上项目立项分布情况,指出了艺术类院校在高级别课题申报过程中竞争力不强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给相关高校科研人员及管理部门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关键词:艺术;项目申报;原因;对策本文是南京艺术学院校级课题资助项目(编号:Xd2010038)阶段性成果.一,问题的提出作为艺术学高等学府,不仅要创造出既具纯艺术审美价值和产业市场价值的作品,还要深入研究艺术学的相关理论以及将艺术实践升华为艺术理论,特别是艺术学升格为门类学科后,其作为一个完全独立的学科门类,更需要构建其自身的学科理论体系.通过申报高级别的科研课题来开展理论研究,产出相应的理论成果,无疑是提升艺术学理论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艺术类院校来说,一般能够申请的课题有以下几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全国和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项目,省社科基金项目,省文化科研项目,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等几大类,有的学校自己设置校级课题.本文所指省部级以上项目主要是指前面四类项目.笔者在平时的项目管理工作中发现,艺术类院校在近几年的省部级以上艺术学项目立项中所占比例不大,这与我们认为的艺术学研究主要来自艺术类院校的传统观念有所出入,其中原因值得我们去思考.对于高校来说,高级别科研项目数量无疑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以近几年申报获批的省部级以上艺术类课题为基础分析材料,(全国艺术科学规划历年立项课题汇编(1983--2009);教育部项目艺术类立项课题汇编(2008- 2010);文化部立项项目(2008—2010);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艺术类立项课题汇编(2008—2010)),对获批项目的申报主体,课题名称,选题内容,成果形式等反映项目信息的重要指标做了统计分析.旨在通过这些分析,力求从申报内容和申报技术这两个视角认真总结比例较低的原因并找出提高艺术类院校省部级以上获批项目的共性.另外,笔者还将总结平时在课题申报管理中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分析近年来省部级以上项目申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进一步提高艺术类院校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申报成功率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二,原因分析根据笔者的初步统计,在近4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立项数据当中,31所单列艺术类院校项目立项比绝大部分在20%以内.其中2007年立项总数为83项,31所单列艺术类院校项目立项数为l4项,占l6.9%;2008年立项总数为92项,艺术类高校19 项,占20.6%;2009年立项总数为1Ol项,艺术类高校13项,占12.8%:2010年立项总数为l13项,艺术类院校18项,占15.9%.在近3年教育部项目(艺术学)立项当中,31所单列艺术类院校项目立项所占比例更加不足.其中2008年教育部项目(艺术学)立项总数为6O项,艺术类院校获批9项,所占比例15%:2009年立项总数l13项,艺术类院校13项,占11.5%;2O10年立项总数为197项,艺术类院校32项,占16.2%.笔者经过认真分析,近几年专门艺术类院校在省部级以上项目申报中集体"失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单列的艺术类院校对传统艺术学科(艺术原理,美术学,音乐学等)等的理论研究已经到达一定的高度,要想进一步创新提升已经绝非易事.传统的艺术学研究主要集中在艺术史(美术史),虽然艺术学理论逐渐从美术史当中分离出来,但纵观现在这方面的文章,依然以美术史占主导力量,只是研究对象由外向内转移.对于纯艺术原理的创新研究已经受到一定的制约.基于这些原因,单列艺术院校由于在传统艺术理论上的创新力度不够,申报的省部级以上项目自然难以获得批准.第二,现在很多综合性大学纷纷成立艺术学院(有的甚至细分美术学院,音乐学院,传媒学院等),加入到艺术学研究领域的大军当中,而此类院校又有其独特优势(比如学校平台较高,其他学科的支撑能力较强,申报团队学科背景结构合理等)使得研究艺术学人数的基数猛增,自然每个人分到的项目相对减少. 这也是导致艺术类院校项目获批率不是很高的另一原因.第三,国家的政策导向有所转移.对于省部级以上课题,要求应用性更强,相应成果要能及时有效地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对于传统的纯理论,大家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关注.所以,艺术类院校以理论研究为背景的课题申报,很难得到国家和社会的认可,自然在申报中不占优势.第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和文化产业空前繁荣时代的到来,文化艺术由原来的偏向艺术转而偏向文化.特别是文化产业化理念的日趋深入人心,市场对原始艺术理论的需求日益萎缩, 而更多的是希望将文化艺术与相关产业相联系.人们的观念逐渐转型,传统的美术,音乐作品已经不再仅仅是作为艺术品来陶冶情操,而是要成为整个社会产业链中的一部分,甚至要像某些工业一样,文化产业要成为一个地区的支柱性产业.传统艺术院校在产业开发领域和综合性院校相比,劣势明显,该方面应用性高级别课题更加青睐于有理工科背景的综合性院校.第五,艺术院校科研人员的研究心理发生转型,能完全坐下来完成高质量艺术学课题的人员越来越少,研究理论的人员也转向了作品的创作.因为,作品能够直接得到产业市场的货币回应,但纯理论却非如此.因此,纯理论研究人员日趋减少.另外,省部级以上项目申报要求相对较高,一般要求申报者有副高以上职称和相当数量的前期研究成果,单列的艺术类院校很多老师属于创作类型,在职称评定是一个非常大的瓶颈;且一般理论积累也不是非常丰厚,正是因为达不到申报要求,导致了很多老师没有资格申报.三,相应对策从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导致艺术类院校在高级别课题申报中获批数量相对较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艺术学理论研究本身的创新难的问题,也有国家课题导向变化较大的问题,还有艺术类院校申报者自身的职称,理论积累等问题.要想提高省部级艺术类课题的获批比例,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选题要准,新."所谓选题要准,就是要根据各级项目主管部门的选题范围和要求,有针对性的选择自己擅长的研究课题"现在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教育部项目,省社科基金项目一般都有申报指南或者关于项目申报的通知.如果有明确的选题指南,那么选题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研究特长,紧扣指南给出的范围.一个好的选题是项目申报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如果没有申报指南,一定要认真领会申报通知的要求,做到大方向不偏离.另外,所选题目不能太大,太空,亦不能太小,太细,论文或者报告能够研究透彻的问题,就不要申报成专着.再次,选题,论证要体现一个"新"字.包括观点要新,论证要新,材料要新等方面.最后,所选题目一定要符合国家的大政方针,要将重心放在那些具有较大现实意义的选题上,特别是急需解决的问己7]综合学术论坛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景观的利用与改造初探以郴州市苏仙区桥口镇排塘村为例张光俊(湘南学院湖南郴州423000)摘要: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对原有乡村景观的破坏现象普遍存在.本文以郴州市苏仙区桥13'镇排塘村为例,在分析原有景观现状的基础上,围绕该村以花卉,苗木种植为主导产业的特色,合理利用山林,苗圃,水塘,水田等景观资源,分级设立保护区.对部分原有建筑,道路进行适度改造,以修筑和规整为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持并优化乡村景观环境,打造出融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休闲度假,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新农村特色景观的典范.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乡村景观;利用和改造1.问题的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经过近几年的村庄整治和新农村建设实践,全国各地形成了一大批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和示范带,带动了轰轰烈烈的新农村建设运动,促进了农村的稳定和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但是,部分地区新农村建设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和引导,片面追求高速发展,生硬地套用城市开发模式,推山填水,大拆大建,修建笔直的公路和宽阔的广场,大规模地硬化土地,建筑失去传统特色和地域特色,破坏了原有的乡土景观环境和生态环境,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并未提高,反而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自然灾害频频发生.2010年3月,受郴州市苏仙区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委托,笔者主持了"郴州市苏仙区桥口镇排塘村新农村建设规划"项目,在深入调研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利用,适度开发"的规划理念.组织人员对村落原有景观资源进行普查并分类整理,为村庄的整体规划提供依据.在规划方案中充分利用原有景观,分级设立保护区,对原有道路,建筑进行了修筑和规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既降低了建设成本,又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当地政府和村民的认可.2.排塘村概况2.1基本情况排塘村位于郴州市苏仙区桥口镇东北部,位于"郴资桂高等级公路沿线新农村建设示范带"东段,距郴州市区约30公里,距资兴市区约8公里.属于典型的山地丘陵地貌区,山体高大,林木丰盛,山间有宽阔的盆地,人均耕地(田)面积约1.8亩.水资源丰富,有多条小溪从山问流下,在水田区形成多口水塘,农业水资源基本由水渠,水塘和雨水灌溉.排塘村共有八个村民小组,规模较小,最大村组杨家组有23户人家,有一所乡村小学和一问卫生院.全村主要收入来源于种植草皮,苗木等,部分青壮劳力在闲暇时间外出打工,经商,人均年收入3万余元.该村交通方便,郴资大道从村旁经过,各村组之间有双车道水泥村道连接,田间也有一条平直的水泥道路,专门用于草皮苗木的运输,交通十分便利.2.2原有乡村景观现状分析下面,我们以排塘村杨家组为例,对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现状进行分析.2.2.1民居建筑现状.民居建筑分为三大类:公共建筑,民宅,附属建筑.公共建筑主要为2座古宗祠,始建于晚晴时期,均为典型湘南古宗祠,三开间,内设天井,青砖青瓦,体量高大,其中一座损毁严重,基本不能修复,另一座保存完好,并附有朝门,广场,尚有居民居住.民宅分为新旧二个部分,旧的泥砖房共有12座,基本无人居住,年久失修,成为空心房,主要集中在村落内部.新的建筑均为近十年所建,3-4层楼房为主,体量较大,大多有外墙装饰,装饰风格不一.附属建筑以破旧的杂房,猪圈,牛栏和厕所为主,使用较少,基本废弃,严重影响村容村貌.题要重点研究.但是这不是说选题要一窝蜂地追逐那些理论界的热点话题,以免出现申报同一个选题的人太多,竞争过于激烈的情况.其次,项目申报评审书填报要规范.现在各级各类项目的申报书格式不尽相同,有的甚至差异较大.申报者在填写申请书时务必认真研读申报文件以及申请书上面的填写要求,规范填写. 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填写的语言文字要规范,逻辑清晰;第二,对项目课题组的研究工作基础,技术条件,设备条件以及工作进度等不可夸大,要如实说明;第三,项目申请经费预算要合理,详细..第四,职称,所属系统,最后学历等一定要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填写.如果每一项填写都非常规范,那么这份申请书给评审专家的第一印象就非常好,对最后的立项有一定的帮助.再次,组建合理的项目申报团队.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出现了很多交叉性学科.比如艺术学里现在有文化产业,艺术管理等方面的课题.有些课题研究是夸学科的,需要整个项目组成员共同协作来完成申报."项目团队由项目负责人和项目参加人组成,所以在组织项目团队时,从参加者的年龄结构,职务结构,学术背景,教育背景等方面考虑,组建一个结构合理的项目团队.".一个好的申报团队对于高级别的科研课题来说更是尤为重要.因此,在艺术学领域的省部级以上项目申报过程中,团队建设一定不能忽视.'第四,充分发挥高校科研管理机构的职能.艺术类院校科研课题绝大部分属于人文社科类.一般项目申报和管理由学校科研处(社科处)加以负责.在项目申报过程中,科研处在项目申报通知,选题,申请书的填写等方面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专业管理特长,给申报老师一定的技术指导.具体来说,科研管理机构可以己74通过以下方式来提高项目的申报数量和质量.首先,将科研在学校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向老师释明,激发科研人员课题申报的积极性.其次,结合本校实际做好科研工作规划,给予项目申报人员宏观指导.另外,科研管理部门在与相关兄弟院校及上级主管部门之间的沟通上也应该发挥积极主动作用,及时将有用的信息反馈给课题申报者,以便给他们正确的引导.本文以笔者在平时的项目管理工作中统计的实际数据为依据,详细分析了近几年艺术类高校在省部级以上项目申报工作中的具体情况.指出了获得批准的概率不是很高的具体原因并给出了提高成功率相应的对策.最终希望能给艺术类高校教师的课题申请和科研管理部门的工作带去一些有益的参考.注释:1.李永兴,《对科研项目申报与管理的几点意见》,载《科技论坛》2003年第2期.2.参见蔡庄,《高校科研项目申报工作的几点思考》,载《东北电力大学》2006年第3期.3.耿文霞,《高校科研项目:从准备到申报》,载《中山大学论丛》2007年第l2期.4参见文琪,赖秀越,鲜乔蓥《关于高校科研项目申报的几点思考》,载《西华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作者简介:戴中保(1981一一),男,硕士,南京艺术学院科研处科员,主要从事项目管理与研究工作.。

浅谈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

浅谈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


加 强群 众 文化建 设 , 必须 确 立正 确 的利益 观 和价 值 观 。 提高 群 把 众 的 思想 文化 道 德 素质 放在 首 位 , 赋予 群 众 文化 新 的思 想 内涵 。邓 小 平 理论 和 “ 三个 代 表 ” 要 思 想作 为我 们 党 一 切 工作 和行 动 的指 重 南 , 群 众思 想 文化 建设 的 灵魂 和 精髓 , 锦 涛 总书 记提 出的 “ 荣 是 胡 八 八 耻 ” 会 主义 荣 辱 观 . 对 广 大人 民群 众 进 行 思 想 文化 道 德 宣 传 社 是 教 育 的基本 内容 。在实 施过 程 中 , 方面 , 级干 部要 发 挥好 先锋 模 一 各 范作用, 以崇 高 的 思想 境 界 、 尚 的人 格 魅 力 、 博 的 知 识 水平 , 高 渊 务 实 的 工作 作风 , 体 力行 地 去影 响 、 育 、 化 、 导 广大 人 民 群众 。 身 教 感 引 另 一方 面 , 充分 利用 好 各种 宣 传 教育 手段 向群众 宣 传 和解 释 党 的 要 路线 、 针 、 方 政策 。广 泛 开展好 思 想道 德 教育 、 精神 文 明创 建 、 文化科 学 和 素质 能 力 培训 , 断提 高 农 民群 众 的思 想 理 论 水 平 、 化 道 德 不 文 素 质 和生 产劳 动 能力 。与 此 同 时 , 不 断探 索 对人 民群众 进 行 思 想 要 道 德文 化 素质 宣 传教 育 的新 思 路 、 办 法 、 新 新机 制 , 设 和形 成 有 利 建 于群 众 文化 发展 的文 明 、 健康 、 向上 的人文 环境 。
五 、 代 中 国 的 新 农 村 文 化 , 最 深 厚 的 根 源 存 在 于 当 其 广 大 的 农 民 群 众 之 中

新农村建设与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互动

新农村建设与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互动

3 ・ 0
村容环境 , 以自然村 为单位 , 搞好村庄 建设规划 , 有条件 的地
方要规划新村 , 鼓励农 民到新村建房 , 没有条件的要在老村庄 的基础上进行 环境 改造 规划。规划要严格控 制 占用耕 地 , 充 分利用山形 地势 和 旧宅 基地 , 出农村 特 色, 成不 同 的风 突 形 格, 防止搞成千篇一律 。治理农村脏 、 、 , 乱 差 按村庄规划拆 除 乱搭乱盖建筑 , 建设垃圾池 , 实行垃圾定点堆放 、 定期处 理 , 确 保村庄清洁卫生 。重点抓好 改水 、 改厨 、 厕等: 作 , 改 亡 提高村
合 的实体 , 只有这样 , 他们 的作 品才能灌 注进建筑 的精 神 , 以 免流为 ‘ 沙龙艺术 ’” 此 以后 , 。从 人们 开始逐 渐注重环境 艺术
过多 , 不照顾村庄的整 体建设规划 。比如在 不少农村普 遍存
在 的: 公共设施 破坏严 重 , 公共 场 地 、 场所 、 公路 等被 强行 占
貌 的窗 口, 是实现人与环 境和谐发展 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 新农村呈现在人们眼前 的 , 该是脏乱差状 况从根本上得到 应 治理 、 环境 明显改善浓 民安居乐业 的景象 。这是我 国现 人居 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 需要从经济、 政治 、 化、 文 法制等 各方面开展建 设工作 。这为我 们环境 艺术设 计者提 出 了新
境规划 又容 易滋生疾病 。 新农村建设要坚持科学规划 , 突出重点 、 安排 、 调 统筹 协 发展 , 要从解决好农 民最关 心 、 直接 、 实的利益 问题抓 最 最现 起。选准 突破 口, 扎实稳步推进 , 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改善
和谐” 。一是要通过环境艺术设 计的参与更好地 指导农 民群

地方院校文化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的对策及路径研究

地方院校文化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的对策及路径研究

地方院校文化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的对策及路径研究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步深入,乡村振兴工作已经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而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新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当前“三农”工作的重点和核心工作,而作为地方院校就是为打造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服务的,尤其是地方院校的文化艺术更需要能够为乡村振兴的任务助力和加油,让新时代的农村建设不仅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更能够在精神文化艺术方面更上一个层次。

关键词:地方院校、文化艺术、助力、乡村振兴引言:在我国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形势下,新型农村已经从传统模式中解脱出来,更加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性,而且乡村振兴工作和文化艺术建设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要想使农村的物质生活得到质的飞跃,离不开乡村文化艺术的繁荣和兴盛,所以在振兴乡村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文化艺术的跟进,而地方院校一定要发挥独特的作用,以其文化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脚步。

一、当前乡村振兴中文化发展的现状分析1、人口结构的失衡虽然在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大,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下,新型农村建设已经与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小,但在在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中,很大一部分农村人口已经转移到城市,尤其是一些比较落后的偏远的乡村,大多数的中青年都选择了向城市转移的路线,而留守在农村里的只剩下一些老年人和孩子们,这样的发展现状也是阻碍乡村文化振兴的绊脚石。

虽然我国农村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有着独特的文化特征,比如说一些农耕文化等等,但是却由于没有得到良好的传承和发扬,而使这些传统文化得不到发展,这也是当前乡村文化艺术振兴工作中的一大难题。

2、农村文化资源的开发不足我国是一个以农村为主的国家,虽然我国的人口众多,但是在一些农村地区,尤其是西部山区,人口相对而言还是非常稀少的,所以这样的乡村文化建设还是很难达到预期目的、面俱到的。

而且由于人们思维理念的束缚,对于乡村文化以及农村资源的利用缺乏共同的认各,再加上一些部门及工作人员对于乡村文化的认识存在着很大的偏见性,对于农村资源的开发也缺乏力度,所以一些非常优良的农村文化传统都在被渐渐的遗忘,再加上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很多的乡村已经被大量崛起的企业所占据,致命乡村振兴工作严重受阻。

新农村建设的社会文化建设措施

新农村建设的社会文化建设措施

新农村建设的社会文化建设措施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成为了我国的重要课题。

新农村建设不仅要关注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还应注重社会文化建设方面的措施。

本文将从十个方面展开,探讨新农村建设的社会文化建设措施。

1、宣传教育措施在新农村建设中,宣传教育是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的重要手段。

可以通过开展农村文化艺术节、文化讲座等方式,向农民传递正能量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此外,还可以利用电视、报纸等媒体资源,为农民提供信息和知识的渠道,使其积极参与社会建设。

2、农村图书馆建设农村图书馆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该加大对农村图书馆的建设力度,提供丰富多样的图书、期刊和报纸。

同时,还应该加强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能力,设计并开展适合农民需求的文化活动,吸引他们经常来图书馆阅读和学习。

3、乡村文化活动举办乡村文化活动是培养农民良好文化氛围的重要途径。

可以组织丰富多样的活动,如农民文艺汇演、农民田园诗词大赛等,展示他们的才艺和智慧。

此外,还可以开展传统文化传承教育活动,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优秀的农耕文化和农家乐精神。

4、扶持农民文化团队农村应该鼓励和支持农民自发组织的文化团队。

这些团队可以是农民自己组织的合唱团、舞蹈团、戏剧团等,也可以是由专业人士指导的农民专业培训班。

通过培养这些团队的艺术表演能力,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同时也能丰富乡村文化生活。

5、培养乡村骨干人才培养乡村骨干人才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应该注重对农民进行职业培训,提供技能和知识的学习机会,让他们具备现代农业和农村管理的能力。

此外,还应该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

6、加强青少年教育青少年是农村社会文化建设的重点关注对象。

应该加强对农村青少年的教育引导,传授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可以组织开展青少年文化活动,如夏令营、读书会等,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7、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农村卫生条件是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基础。

“农村儿童舞蹈筑梦计划”研究与实践——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农村儿童舞蹈筑梦计划”研究与实践——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农村儿童舞蹈筑梦计划”研究与实践——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摘要: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是中国舞蹈家协会响应党和国家“新农村建设”的号召,积极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其目的是探索一条农村地区舞蹈美育的有效途径,力争让广大农村孩子接受与城市孩子相同的舞蹈素质教育。

为了满足农村孩子对艺术的认知与渴望,此项目采用集中学习的方式,开展专业的舞蹈公益启蒙教学活动,针对农村儿童利用分解教学、组合动作教学的方式来教授没有舞蹈基础的儿童丰富他们的课后生活,让孩子们能够通过学习舞蹈从中变得开朗自信,帮助乡村孩子“点亮”舞蹈梦。

关键词:舞蹈;筑梦;公益一.研究背景“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是中国舞蹈家协会自2006年开始实施的文化惠民项目,旨在缩小城乡儿童素质教育差距,让农村孩子享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的艺术教育,该项目在繁荣民族舞蹈艺术,培养边远贫困地区少年儿童热爱祖国、传承优秀舞蹈文化传统的信念,特别是在为农村留守儿童创造了和城市孩子一样的舞蹈教育机会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此外,为培育广大农村孩子的舞蹈梦想,各县文联组织县舞蹈家协会文艺志愿者们走进农村、民工子弟学校开展舞蹈教学活动,将艺术和美育真正送到基层,送到了农村孩子的身边。

在“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的指导思想下我们特制定舞蹈教学计划。

本次项目为了满足农村孩子对艺术的认知与渴望,在团队的带领下,此项目将采用集中学习的方式,开展专业的舞蹈公益启蒙教学活动,运用丰富有趣的教学方式引导和培养他们对舞蹈艺术的认知和追求,老师通过言传身授的方式教授正确的舞蹈动作、技巧和舞蹈种类的知识以及各舞蹈种类风格不同的比较。

针对农村儿童利用分解教学、组合动作教学的方式来教授没有舞蹈基础的儿童丰富他们的课后生活,让孩子们能够通过学习舞蹈从中变得开朗自信,帮助乡村孩子“点亮”舞蹈梦。

二.相关内容现状分析2020年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年,也是攻克脱贫攻坚之年,随着农村建设的广泛深入发展,美育教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实现贫困扶助向《志扶智》的双重提高,促进农村文化振兴的发展缩小城乡少年艺术素质教育的差距。

新农村文化艺术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新农村文化艺术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L u n y u a n农村文化艺术建设,是构建社会注意新农村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影响。

但是当前我国的农村文化艺术建设还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了不利影响。

因此,分析我国农村文化艺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解决,提高我国农村文化艺术建设水平,促进新农村建设,对于加速农村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新农村文化艺术建设存在的问题(1)认识不够受到先天条件的限制,农民受到的教育水平极为有限,因而对于文化艺术上的理解不深。

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经济差距越来越大,对于农民而言,改善生活水平远比发展文化艺术重要。

因此,他们对于文化艺术的接受能力有限,而且也认识不到文化艺术的发展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由于认识的不足,导致农民对于农村文化艺术的发展动力不足,对于农村文化艺术建设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2)经费不足文化艺术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但是对于农村而言,经济不发达,各级政府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文化艺术的建设上来。

导致文化艺术建设的基础设施不足,如图书馆、影剧院等。

而且由于交通不便、经费不足,也难以留住高素质的人才,不利于新农村文化艺术建设的开展。

(3)各地区之间不平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艺术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合作,需要长期的努力才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

但是,当前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同政府部门领导对于文化艺术建设的认识程度也不同,造成了各地区在文化艺术建设上的重视程度和投入都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而造成了各个地区之间的文化艺术建设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2加强新农村文化艺术建设的措施(1)加强思想重视程度农村文化艺术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当温饱问题解决之后,精神文明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精神文明决定了我们优秀的文化能否顺利传承。

但是,农村基层干部对于精神文明的重要性认识程度不够,所以也不能引起他们足够的重视。

只有通过上级部门的不断宣传,并将农村文化艺术建设水平作为基层政府部门的业绩考核内容,才能引起他们的足够重视,从而全力以赴的投入到农村文化艺术建设中去。

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传承与交流合作

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传承与交流合作

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传承与交流合作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也在迎来新一轮的建设与发展。

然而,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不仅要关注经济建设,更需要重视文化传承与交流合作。

本文将从历史文化传承、农村教育、旅游文化、艺术表演等多个角度进行探讨,旨在探究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加强文化传承与交流合作的重要性。

一、历史文化传承农村地区多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这是新农村建设不可忽视的宝贵财富。

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注重保护与传承农村地区的历史文化。

可以通过修缮古建筑、整理传统手工艺品等方式,将农村地区的历史文化元素进行展示和传承。

二、农村教育农村教育是新农村建设重要的一环。

在农村地区,要加强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促进学生与城市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可以设立农村师生交流项目,让城市学生到农村学校进行学习和交流,增强农村孩子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三、旅游文化农村地区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是吸引游客的重要资源。

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加强对农村旅游文化的开发和推广。

可以建设农家乐、演出民间艺术等,并利用互联网平台宣传推广,吸引更多的游客,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

四、农村艺术表演农村地区的艺术表演是农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注重培养和支持农村艺术表演人才。

可以举办各类文艺比赛、培训班等活动,提高农村人员的文艺水平,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

五、传统节日活动传统节日是农村地区的重要文化活动,也是促进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该加强农村地区传统节日的组织与规划。

可以举办传统节日游园会、庙会等活动,吸引居民及周边地区的游客,推动农村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六、乡村书屋与文学交流乡村书屋是新农村建设中一个重要的文化载体。

要加强乡村书屋的建设与管理,鼓励居民及学生在书屋进行阅读与文学交流。

可以组织文学沙龙和作文比赛等活动,提供机会让文学爱好者们交流合作,促进文学艺术的繁荣发展。

七、流动图书馆与农民教育流动图书馆是农村文化传承与交流合作的重要方式之一。

地方艺术院校要为新农村建设培养文艺人才

地方艺术院校要为新农村建设培养文艺人才

譬 如舞蹈专业 , 有必要 引人具有代 表性 的民族 民间舞
蹈的基本元素 ,尤其是那些负载丰厚历史文 化又 濒临失传 的舞蹈元 素 。 在河 南 , 有远古 图腾色 彩的舞蹈就 有《 毛 带 鸡

新农村建设急 需大批文艺人才
人 逗蟾》猴儿 鼓》猩 猩怪 》等 ,至于有浓郁 中原特 色的舞 《 《
为 推进新农 村文化建设 . 国家在 近年启动 了一系列农
村文化工程 。 造福农村 的惠 民工程归根结底要 依靠县 、 这些
蹈 , 是不胜枚举 。 更 对学生而言 , 多地接触这些舞蹈 , 较 不仅
有 助于提高表演技能和认知水平 ,而且能增加获得县级文
乡两级文艺人才来具 体实施 。 这些文 艺人才 的情况 怎样呢?
党 的十七大 指出 :解决好农 业 、 “ 农村 、 民问题 , 农 事关 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 大局 ,必 须始终作为全党工 作的重 中之
重 。作 为实现 科学发展 的重 要战略 举措 , ” 社会 主义新农 村
方 面有所作 为 . 应顺应 “ 就 新农村 、 文化 、 服务 ” 新 新 的实 际
教育广 角
地方艺术 院校要为新农村建设培养文艺人才
陶 捷 郑州 40 5) 5 0 3 ( 河南艺术职业 学院, 河南
摘 ・ : 要 发展 和繁荣农村 文化是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 的题 中应有之 义。 面对新农村建设 中文艺人 才短缺 的状况 , 方 地 艺术 院校要根 据社会需 求, 学整合教学资源 , 科 精心设计相应 的新 型复合专业。 关键词 : 地方 艺术 院校 ; 新农村建设 ; 文艺人 才
景下 , 地方艺术 院校 大有 可为 。
二 、 方 艺 术 院 校 为 新 农 村 建 设 培 养 文 艺 人 才 的 专 业 地 选择

乡镇文化站与艺术高校“对接”的可行性分析

乡镇文化站与艺术高校“对接”的可行性分析

村经济的发展迫不急待 , 如果没有正确 的引导就会偏离和谐社会 的发 展要求 , 农村封建迷信 、 黄赌毒等就会滋生 , 这也是 当前文化工作 的一 个最大需求。如果能有一种成本低 、 水平高 的方式来充实到文化站 的 工作职能中, 便是最好的办法 。 二、 艺术高校创新发展需求 我国高等教育实现 了跨越式 发展 , 进入二十一世纪 , 高等教育 的 发展重点已从量 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在 这种背景下 , 为地方高 等 作 艺术 院校 , 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 、 要 求发展 , 就必须重视内涵建设 ,
技能技 巧, 虽有实践课程 , 但不是“ 实战表演” 大多数还停 留在理论阶 , 段 , 能将二者 的优势形成互 补 , 如果 通过合作不仅 能满足对方 的需求 , 而且还 能提 升自己, 可谓合作共赢。下面我们立足乡镇文化站的发展 情况和艺术高校 的创新发展需要 两方面探讨二者互补对接的途径 。 乡镇文化站பைடு நூலகம்发展现状及需求 。 随着现代文化科学发展和文化对经济的影响 , 们对文化 的需求 人
术高校 在大力培养人 才的 同时也 需要走 出课堂 , 实践 , 深入 在呈现 自身的所学的同时, 不断丰富题材 , 培养 高水平的 艺术人 才。本文立足 乡 以便 镇
文化 站 与 艺术 高校 发 展 的 现 状 , 大 家探 讨 实现 二者 的 有 机 结合 , 势 互 补 的新 途 径 。 和 优
★ 学 术 前 沿
乡镇 文化 站 与 艺 术高 校 “ 对接 " 的可 行性 分 析
王 静 莉 义 乌 市 赤岸 镇人 名 政 府 文化 站 【 要 】随着我 国农村 经济的发展 , 摘 : 农民生活水平得到 了 大提 高, 很 新农村文化建设给 乡镇文化站提 出了更高的要 求和 更大的挑 战。而艺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艺术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研究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高校艺术教育也逐渐将目光投向了农村,以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为己任。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拥有丰富的艺术资源和教学经验,能够为农村提供专业的艺术教育服务,促进农村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

本文将探讨高校艺术教育如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及作用,并提出相应的研究方向和建议。

一、高校艺术教育助力新农村经济发展
1.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高校艺术教育能够为农村提供更加专业和系统的艺术教学资源,培养当地农民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观念,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

通过美术、音乐、舞蹈等方面的教育,让农民能够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增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农村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2.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高校艺术教育可以为农村带去更多的文化活动和娱乐,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

学校可以组织艺术团体到农村进行文艺演出,举办艺术展览和音乐会等活动,让农民能够近距离接触到高水平的艺术作品和表演,提高农村人民的文化品味,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

3.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高校艺术教育还可以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农村地区通常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通过艺术教育的介入,可以为这些景点打造更具特色和魅力的旅游场所,吸引更多的游客,带动当地的农产品销售和旅游经济发展。

二、研究方向和建议
1.开展农艺融合的艺术项目
建议高校在农村地区开展农艺融合的艺术项目,将艺术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打造出以农耕文化为背景的艺术作品和表演。

可以开展农民主题的舞蹈和音乐作品,将传统农耕文化融入艺术表演中,为当地群众带来丰富多彩的文化享受,同时弘扬和传承农耕文化。

2.建立乡村文化艺术中心
建议高校可以在农村地区建立乡村文化艺术中心,为农村提供更加专业和系统的艺术教育服务。

中心可以设置美术、音乐、舞蹈等多个专业的培训班程,邀请高水平的艺术老师和专家进行教学,培养农村的艺术人才,推动当地文化事业的发展。

3.推进艺术扶贫项目
建议高校积极推进艺术扶贫项目,通过艺术教育的力量,助力当地农民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条件。

可以引入手工艺品制作、民间歌舞表演等项目,组织农民进行培训,提升技能水平,帮助农民开发销售自己的艺术产品,实现农村经济的增长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4.加强艺术教育科研和成果转化
建议高校加强艺术教育的科研力量,深入开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相关的艺术教育研究,探索新的艺术教育模式和方法。

加强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将艺术教育的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经济效益,推动当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结语
高校艺术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体现了高校的社会责任和使命。

通过艺术教育的介入,可以为农村带去更多的文化活动和娱乐,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助力农村经济的增长和农民收入的改善。

未来,高校应该进一步加强与农村地区的合作,拓展艺术教育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共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取得更大的成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