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及古诗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课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及古诗词鉴赏练习参考答案
人教课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语段及古诗词鉴赏练习一、《童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余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为加点字注音。
怡.然称.快()庞.然大物()癞.虾蟆()项为之强.()2、上文选自,作者是。
3、解释下列句中“之”字的含义。
(1)物外之.趣()(2)昂首观之.()(3)为之.怡然称快()(4)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4、翻译句子①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译:②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
译:③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译:5、第1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6、文中叙述了哪些“物外之趣”?答:7、文中出现了好几个成语,请写出三个来。
答:8、文章末一句“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表现了作者幼小心灵中怎样的思想感情?答:9、文中所写的都是平常之物,而“我”却产生了“物外之趣”,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答:二、《〈论语〉十则》(一)理解填空1、《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是。
2、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是。
3、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4、在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大连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大连!“5、孔子认为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是。
6、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是。
7、《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是。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及古诗词习题及答案
…………………………………………………………最新精品资料推荐……………………………………………………..................................................................最新精品资料推荐 (1)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文言文及古诗词鉴赏导学识记点第5课 童趣 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童稚zh ì 拟n ǐ作 藐mi ǎo 小 鹤唳l ì 怡y í然 土砾l ì 壑h è 癞l ài 虾蟆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项为之强 项:颈,脖颈。
(2)徐喷以烟 徐:慢慢地。
(3)鹤唳云端 唳:鸟鸣。
(4)以土砾凸者为丘 砾:瓦砾、小石块。
(5)以丛草为林 林:树林。
(6)兴正浓 兴:兴趣。
(7)方出神 方:正。
(8)驱之别院 驱:赶。
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项为之强 强通僵 解释为僵硬4.本课中有的词语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请写出两至三个。
并解释其现在的意思(1)成语:明察秋毫 意思是连极细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形容视力极佳。
(2)成语:怡然自得 意思是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3)成语:庞然大物 意思是形容形体大而笨重的东西。
二、重点句子 1.用原文填空。
(1)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2)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点拨:注意“藐”“壑”等字笔画较多。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见到极小的东西,必定细细去观察它的纹路,所以常常得到事物之外的趣味。
(2)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夏日的蚊子声音像雷鸣,我自己把它比作成群的仙鹤在天空飞翔。
(3)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全神贯注地沉浸在想象之中,心情愉悦,自觉是一种满足。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及古文测试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及古文测试题一、古诗词理解A.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B.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C.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D.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解析:D 选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
A 选项只是点明观海的地点;B 选项描写了大海的景象;C 选项描绘了岛上的草木。
A.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B.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C.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D.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解析:C 选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意思是残夜未尽,太阳就已经从海上升起,旧年未过,江上已呈现出春天的气息。
蕴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A 选项交代了诗人的行程;B 选项描绘了江面的开阔;D 选项表达了思乡之情。
A.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B.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C.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D.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解析:B 选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诗人将自己的忧愁之心托付给明月,让明月陪伴友人一直到夜郎以西,借明月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
A 选项点明友人被贬的消息;C 选项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未借明月;D 选项描绘了峨眉山的月色。
A.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B.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C. 元曲小令,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
D. 这首小令句法别致,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意丰。
解析:B 选项“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断肠人”直接点明了游子的身份,“在天涯”写出了游子漂泊的处境,“夕阳西下”的环境渲染更烘托出思乡的愁苦,直接抒发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A 选项通过描绘景物烘托氛围;C 选项是对整首曲的特点概括;D 选项是对曲的结构和语言特点的分析。
A.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
(文言文及古诗阅读)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课内)班级姓名一、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原文略),做题。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与友期.行(2)去后乃.至(3)相委而去.(4)下车引.之2、写出下列句子的译文。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当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是如何对答反驳的?答:4、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什么?答:5、你认为陈元方这样的待客方式和待客态度合适不合适?你的理由是什么?答:二、阅读《〈论语〉十二章》(原文略),做题。
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吾十∕有五而志于学B.吾日∕三省吾身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D.择其∕善者而从之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不亦说.乎(2)人不知而不愠.(3)不逾.矩(4)人不堪.其忧3、翻译下列句子。
(1)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4、选文多处内容都与学习有关,请你选择感悟最深的一则,写出在学习方面所获得的启示。
答:三、《诫子书》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静以修身②俭以养德③非澹泊无以明志④非宁静无以致远2.本文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答:3.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答:4.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答:四、《狼》【小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A.眈眈相向(chén)B.狼亦黠矣(xié)C.屠大窘(qiǒng)D.止露尻尾(kāo)【小题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4分)①顾野有麦场()②一狼洞其中()③止露尻尾()④屠自后断其股()【小题3】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目似瞑,意暇甚。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小题4】狼很狡猾,但最终自取灭亡,这则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3分)五、(一)《陈太丘与友期行》(二)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语文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语文试卷附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孟尝君有舍人而弗悦孟尝君有舍人①而弗悦,欲逐之。
鲁连②谓孟尝君曰:“猿猴错木据水,则不若鱼鳖;历险乘危,则骐骥③不如狐狸。
曹沫④奋三尺之剑,一军不能当;使曹沫释其三尺之剑,而操铫耨⑤与农夫居垅亩之中,则不若农夫。
故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
今使人而不能则谓之不肖教人而不能则谓之拙。
拙则罢之,不肖则弃之,使人有弃逐,不相与处,而来害相报者,岂非世之立教⑥首也哉!”孟尝君曰:“ 善。
”乃弗逐之。
【注释】①舍人:门客。
②鲁连:姓鲁名仲连,也称鲁连。
齐人,游侠义士。
③骐骥:千里马。
④曹沫:鲁庄公时的武士。
③铫耨:农具。
⑥用世立教:治理国家,教化百姓。
(1)下列各项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则不若鱼鳖/未若柳絮因风起B.历险乘危/险躁则不能冶性C.故物舍其所长/两狼之并驱如故D.孟尝君曰:“善!”/择其善者而从之(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今使人而不能则谓之不肖教人而不能则谓之拙(3)说说本文蕴含了一个怎样的道理?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杞人忧天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选自《列子》)(乙)沈屯子多忧沈屯子入市,听唱书,至杨文广①被围柳城内乏粮外阻救蹙然兴叹不已。
友拽之归,其日夜忧念不置,曰:“文广围困至此,何由得解?”自此悒悒②成疾。
家人因劝出游,以纾其意。
忽见负竹入市者,则又念曰:“竹末甚锐,道上行人必有受其刺者。
”归忧益重。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及古诗词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及古诗词习题及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文言文及古诗词鉴赏导学识记点第5课童趣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童稚zhì拟nǐ作藐miǎo小鹤唳lì怡yí然土砾lì壑hè癞lài虾蟆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项为之强项:颈,脖颈。
(2)徐喷以烟徐:慢慢地。
(3)鹤唳云端唳:鸟鸣。
(4)以土砾凸者为丘砾:瓦砾、小石块。
(5)以丛草为林林:树林。
(6)兴正浓兴:兴趣。
(7)方出神方:正。
(8)驱之别院驱:赶。
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项为之强强通僵解释为僵硬4.本课中有的词语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请写出两至三个。
并解释其现在的意思(1)成语:明察秋毫意思是连极细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形容视力极佳。
(2)成语:怡然自得意思是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3)成语:庞然大物意思是形容形体大而笨重的东西。
二、重点句子1.用原文填空。
(1)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2)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点拨:注意“藐”“壑”等字笔画较多。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见到极小的东西,必定细细去观察它的纹路,所以常常得到事物之外的趣味。
(2)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夏日的蚊子声音像雷鸣,我自己把它比作成群的仙鹤在天空飞翔。
(3)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全神贯注地沉浸在想象之中,心情愉悦,自觉是一种满足。
(4)见二虫斗草间。
看见两只虫子在草丛间相斗。
三、重点段请默写《童趣》一文中作者叙述童年趣事“观蚊如鹤”一段。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语文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语文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文。
回答问题汝①人识字汝有田舍翁,家资殷盛,而累世②不识之乎。
一岁,聘楚士训其子。
楚士始训之搦管③临朱,书一画,训曰:“一字。
”书二画,训曰:“二字。
”书三画,训曰:“三字。
”其子辄④欣欣然,掷笔,归告其父曰:“儿得矣!儿得矣!可无烦先生,重费馆谷也,请谢去。
”其父喜从之,具币⑤谢遣楚士。
逾时,其父拟征召姻友万氏者饮,令子晨起治状⑥,久之不成。
父趣⑦之。
其子恚曰:“天下姓字多矣奈何姓万自晨起至今才完五百画也。
”(注释)①汝:汝州,在今河南省西部。
②累世:连续几代。
③搦管:拿毛笔。
④辄:就。
⑤具币:准备钱币。
⑥治状:写请柬。
⑦趣:同“促”,催促。
(1)下列句中画线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汝有田舍翁/不舍昼夜B.归告其父曰/归心似箭C.其父拟征召姻友万氏者饮/撒盐空中差可拟D.久之不成/尊君在不(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天下姓字多矣奈何姓万自晨起至今才完五百画也(3)这则故事对我们有什么教育意义?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刺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視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一屠暮行,为狼所逼。
道傍有夜耕所遗行室,奔入伏焉。
狼自苫中探爪入。
居急捉之,令不可去。
顾无计可以死之。
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①。
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
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流不能屈,口张不得合。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语文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语文试题含答案一、文言文1.文言文阅读。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天津弋人得一鸿,其雄者随至其家,哀鸣翱翔,抵暮始去。
次日弋人早出,则鸿已至,飞号从之;既而集其足下。
弋人将并捉之.见其伸颈俯仰,吐出黄金半铤.弋人悟其意,乃曰:“是将以赎妇也。
”遂释雌.两鸿徘徊,若有悲喜,遂双飞而去。
弋人称金,得二两六钱强。
噫禽鸟何知而钟情若此!(1)《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小说集,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代)文学家。
(2)请根据以下材料,写出文中词语的意思。
“从”字甲骨文字形如下图所示,表示两人相从,本义是“随行,跟从”,引申义有“顺从”“听从”等。
①(甲)文中“一狼仍从”的“从”意思是________。
“集”字甲骨文字形如下图所示,表示鸟停在树上,本义是“群鸟停在树上”,引申义有“停,停留”“聚集”等。
②(乙)文中“既而集其足下”的“集”意思是________。
(3)下列各组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一狼得骨止/止增笑耳B.恐前后受其敌/盖以诱敌C.而前狼又至/七人早出,则鸿已至D.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4)请用“/”为文中划线语句断句。
噫禽鸟何知而钟情若此(5)蒲松龄笔下的动物往往有着人一般的性情。
(甲)文中“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可看出狼的________(性格特点);(乙)文中雄雁一直跟着捕鸟人并吐出黄金来赎雌雁,则是因为它的“________”(第一空用自己的话概括,第二空用原文语句回答)。
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及答案
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及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1.阅读蒲松龄《狼》两则,回答问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
欻一狼来,瞰担中肉,似甚涎垂,步亦步,随屠尾行数里。
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
屠无计,默念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蚤①取之。
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空。
狼乃止。
屠即径归。
昧爽②往取肉,(a)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
逡巡(b),则死狼也。
仰首(c),见狼口中含肉,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
时狼皮价昂,直③十余金,屠小裕焉。
缘木求鱼,狼则罹之,亦可笑已!【注】①蚤:通“早”。
②昧爽:拂晓。
③直:通“值”,价值。
(1)将“审视、遥望、近之”分别填入【乙】文a、b、c三处,正确的顺序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①顾野有麦场________②一狼洞其中________③有屠人货肉归________④不如姑悬诸树而蚤取之________(3)翻译下列句子。
①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②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4)“缘木求鱼,狼则罹之,亦可笑已!”作者认为【乙】文中狼“可笑”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遥望;近之;审视(2)看,视;名词用作动词,挖洞;卖;暂且(3)①狼也狡猾啊,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了,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②当时狼皮价格昂贵,一张狼皮价值十几两银子,屠夫(由于得到了这张狼皮)小赚了一笔。
部编版语文七上全册古文(文言文)精品检测题带答案(一课一练)
最新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全册文言文检测题(带答案)说明:参照部编版新教材整理,按课下注释、重点句子翻译、重点知识理解三个知识板块整理的习题,方便实用。
目录:(一)部编版七年级上8课《世说新语二则》检测题(二)部编版七年级上12课《论语十二章》检测题(三)部编版七年级上16课《诫子书》检测题(四)部编版七年级上第20课《狼》检测题(五)部编版语文七上第24课《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检测题(一)部编本七年级上8课《世说新语二则》检测题班级:姓名: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一)、《咏雪》1、【内集】2、【儿女】3、【文义】4、【俄而】5、【骤】6、【何所似】7、【差可拟】【差】,【拟】,8、【未若】9、【因风】【因】,10、【公大兄无奕女】【无奕】,二)、《陈太丘与友期》1、【期行】【期】,2、【日中】3、【舍去】【舍】,【去】,4、【乃】5、【尊君在不】【尊君】,【不】,6、【相委而去】【相】,【委】,7、【家君】8、【引】9、【顾】二、重点句子翻译: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翻译:2、白雪纷纷何所似?翻译:3、撒盐空中差可拟。
翻译:4、未若柳絮因风起。
翻译:5、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翻译:6、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翻译:7、待君久不至,已去。
翻译:8、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翻译:9、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翻译:三、重点知识积累:1、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并解释。
①、与儿女..讲论文义。
②、尊君在不.。
2、根据情景填写课文内容。
①、《咏雪》这篇课文交代咏雪的背景的语句是:②、《咏雪》表明谢安赞赏谢道韫的才气的句子是:3、指出下列称谓各指代的是何人。
①、即公大兄...②、尊君..在不③、待君.久不至④、君.与家君..4、理解课文回答下列问题.①、〈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②、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5、请分别用一两个词语评价文中的人物:陈太丘:友人:元方:6、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检测试卷答案
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检测试卷答案一、文言文1.文言文阅读。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天津弋人得一鸿,其雄者随至其家,哀鸣翱翔,抵暮始去。
次日弋人早出,则鸿已至,飞号从之;既而集其足下。
弋人将并捉之.见其伸颈俯仰,吐出黄金半铤.弋人悟其意,乃曰:“是将以赎妇也。
”遂释雌.两鸿徘徊,若有悲喜,遂双飞而去。
弋人称金,得二两六钱强。
噫禽鸟何知而钟情若此!(1)《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小说集,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代)文学家。
(2)请根据以下材料,写出文中词语的意思。
“从”字甲骨文字形如下图所示,表示两人相从,本义是“随行,跟从”,引申义有“顺从”“听从”等。
①(甲)文中“一狼仍从”的“从”意思是________。
“集”字甲骨文字形如下图所示,表示鸟停在树上,本义是“群鸟停在树上”,引申义有“停,停留”“聚集”等。
②(乙)文中“既而集其足下”的“集”意思是________。
(3)下列各组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一狼得骨止/止增笑耳B.恐前后受其敌/盖以诱敌C.而前狼又至/七人早出,则鸿已至D.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4)请用“/”为文中划线语句断句。
噫禽鸟何知而钟情若此(5)蒲松龄笔下的动物往往有着人一般的性情。
(甲)文中“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可看出狼的________(性格特点);(乙)文中雄雁一直跟着捕鸟人并吐出黄金来赎雌雁,则是因为它的“________”(第一空用自己的话概括,第二空用原文语句回答)。
初一语文上学期文言文试卷含答案
初一语文上学期文言文试卷含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甲】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谈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乙】金忠待人以宽(明)焦竑金忠①于人有片善心称之,虽有素与公异者,其人有他善,未尝不称也。
里人有数窘辱公,公为尚书时其人以吏来京师惧不为容公荐用之。
或日:“彼不于公有感②乎?”曰:“顾其才可用,奈何以私故掩人之长?”(选自《玉堂丛语》)(注释)①金忠:人名,明代鄞(今浙江鄞县)人。
②感:通“憾”,怨恨。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 ②险躁则不能治性________③年与时驰 ________ ④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____(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3)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于人有片善心称之/择善而从B.虽有素与公异者/素昧平生C.顾其才可用/元方入门不顾D.奈何以私故/并驱如故(4)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公为尚书时其人以吏来京师惧不为容公荐用之(5)金忠是一个怎样的人?请阅读全文概括。
2.阅读下面三则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选自《世说新语·言语》)(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己去。
”友人便怒日:“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
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其二)》)(乙)一屠暮行,为狼所逼。
道傍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
狼自苫中探爪入。
屠急捉之,令出不去。
但思无计可以死之。
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
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
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张不得合。
遂负之以归。
非屠,乌能作此谋也!(蒲松龄《狼(其三)》)【注释】①遗:留下。
②行室:指农民在田中所搭的草棚。
③豕(shǐ):猪。
(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止有剩骨一狼得骨止B.恐前后受其敌盖以诱敌C.缀行甚远夫君子之行D.屠自后断其股狼自苫中探爪入(2)把“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翻译成现代汉语。
(3)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写两只狼紧跟屠户,屠户一次又一次投给它们骨头,仍无法满足狼的贪欲。
B.甲文里,其中一只狼好像闭上眼,神情很悠闲,屠户一跃而起,最终砍杀了它。
C.甲文中,作者认为聪明的狼尽管诡计多端,但最终败给了屠户,只是笑料罢了。
D.乙文写屠户用吹猪法吹狼,狼胀得像牛,只有屠户才能想到用这种方法对付狼。
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孟尝君有舍人而弗悦孟尝君有舍人①而弗悦,欲逐之。
鲁连②谓孟尝君曰:“猿猴错木据水,则不若鱼鳖;历险乘危,则骐骥③不如狐狸。
语文初一上册文言文质量检测试卷附答案
语文初一上册文言文质量检测试卷附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甲】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谈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乙】金忠待人以宽(明)焦竑金忠①于人有片善心称之,虽有素与公异者,其人有他善,未尝不称也。
里人有数窘辱公,公为尚书时其人以吏来京师惧不为容公荐用之。
或日:“彼不于公有感②乎?”曰:“顾其才可用,奈何以私故掩人之长?”(选自《玉堂丛语》)(注释)①金忠:人名,明代鄞(今浙江鄞县)人。
②感:通“憾”,怨恨。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 ②险躁则不能治性________③年与时驰 ________ ④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____(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3)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于人有片善心称之/择善而从B.虽有素与公异者/素昧平生C.顾其才可用/元方入门不顾D.奈何以私故/并驱如故(4)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公为尚书时其人以吏来京师惧不为容公荐用之(5)金忠是一个怎样的人?请阅读全文概括。
2.文言文阅读。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七年级上册期末古诗及文言文专题练习
一、用原文填空。
1、古诗《观沧海》中,表现诗人吞吐日月的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写大风时海上巨浪汹涌的句子是:。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表明对朋友的未来担忧的诗句是:。
3、《天净沙秋思》中点名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诗句是:。
4、《咏雪》中对雪进行比喻的句子是“”和“”。
5、《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元方应对得体,据理力争的句子是:。
二、解释下列加点字。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女:俄而雪骤俄而:欣然:撒盐空中差可拟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太丘舍去舍:去:尊君在不不: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期:委:元方入门不顾顾:三、翻译。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四、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时:说:2、吾日三省..吾身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温故..而知新.温:故:新: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志: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者:好:乐:7、曲肱..而枕之 8、不义..而富且贵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10、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逝:斯:1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夺:匹夫:12、博学而笃志.. 13、仁.在其中矣五、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六、用原文填空。
1、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2、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也是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
3、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来表示;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
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检测试卷附答案
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检测试卷附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三则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选自《世说新语·言语》)(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己去。
”友人便怒日:“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方正》!(丙)管宁、华欲共园中锄菜。
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
又尝①同席②读书,有乘轩冕③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
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选自《世说新语·德行)(注释)①尝:曾经,从前。
②同席:同坐在一张席子上。
古人席地而坐。
③轩冕:指古代士大夫以上的官所乘的有棚的华贵车辆。
轩:古代的一种有围棚的车,冕:古代地位在大夫以上的官戴的帽。
这里指贵官。
(1)下面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左将军王凝/之妻也B.陈太丘与/友期行C.对子骂/父D.见/地有片金(2)下面划线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吾日三省吾身B.元方时年七岁/年与时驰C.太丘舍去/一狼径去D.华捉而掷去之/ 宋之丁氏(3)下面对[甲][乙]两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翻译及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与儿女讲论文义。
(翻译:和儿子女儿们讲解诗文)理解:这句话写出了谢安一家其乐融融的情景。
B.撒盐空中差可拟。
(翻译: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
)理解:从“撒盐”说明当时的雪下得很小,肉眼几乎看不到,缺乏美感,就像盐一样C.尊君在不?(翻译:令尊在不在家?)理解:“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一种谦辞,说明客人也有表现出谦虚有礼的时候。
初中古诗文七年级答案
初中古诗文七年级答案【篇一:七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练习题及答案】xt>龟虽寿(曹操东汉)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开头以神龟、螣蛇为喻,目的是什么?说明生命终会消亡的自然规律2、作者慷慨高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意在表达怎样的情怀?对伟大理想的追求永不停止的豪迈情怀3、诗的结尾四句是(议论)的表达方式,旨在告诉人们什么道理?旨在告诉人们:寿命的长短不完全听从自然规律的摆布,一个人如果保养得法,也可以延年益寿。
从而推迟“暮年”的到来,去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作者登临碣石看到了怎样的景象?请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述。
答:那苍茫浩瀚的大海上,无边无际,海中山岛突兀耸立。
山岛之上树木丰茂,生机盎然。
随着阵阵萧瑟的秋风,海面上洪波巨澜,汹涌起伏。
2、自选角度赏析诗句。
(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答:实写海水和山岛,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
动态的“荡漾的海水”、“洪波”和静态的“耸立的山岛”、“草木”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宏伟辽阔和惊人的力量。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答: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是虚景,是诗人的主观感受。
表现了诗人旷达的胸襟和宏伟的政治抱负——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
3、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胸襟和抱负?(诗中“若”字用得好在哪里?)答:通过对大海吞吐宇宙宏大气势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论语》的"论"字读 ______________,它是记录___________的书。(2分)
2.课文里有些语汇已经作为成语流传下来,其中有两个表示虚心好学的成语是、。
3.《论语》六则告诉我们,学习必须有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
(1)余闻之也久。
(2)从先人还家。
26、同邑人“宾客其父”的目的是什么仲永的父亲为什么要“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答:。
27、题目中的“伤”是什么意思你认为方仲永哪些方面堪“伤”
答:。
28、纵观全文,方仲永的写诗才能的变化,可分为哪三个阶段请用原文回答。
答:。
29、你从方仲永的故事中受到什么启示请用1—2句话写出来。
(一)《论语》六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⑶ 请你设想一下使君听了罗敷的致词之后会有什么反应。
诗词填空
1、《回乡偶书》中,作者将一些具有对立意义的词两两对具,以写实的手法抒写人事沧桑的感慨地句子是,。这里引发作者人生感慨的事件是,。
2、《夜雨寄北》中以写实的手法表达诗人思念亲人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地句子是
,。以虚写的手法,通过想象表达作者的绵绵不尽的思念之情的句子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你从本文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4、“有卖油翁释担而立”“释”意为________ _________,“释”的这个意义还保留在一些成语中,如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含“释”的这个意义的成语)(2分)
5、对陈康肃“十中八九”的高超射技,卖油翁“但微颔之”,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看到卖油翁“但微颔之”,康肃感到“忿然”,可见康肃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2分)
答:
(八)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欧阳修《卖油翁》)
(四)1、略2、(1)怨恨 (2)为什么(3)记住(4)教导(5)愉快(6)满足
3、wǎng dài4、翻译略 5、学习态度:(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学习方法:(例)“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自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23、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
借 旁 近 与 之,即 书 诗 四 句
24、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就:②称:
25、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任选一句)。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分)
亡何( ) 且父未尝语我也( )
2.下列句中的“而”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1分)( )
A.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 B.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C.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 D.思而不学则殆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 重诺责,敦风义。
⑵ 卒辇而致之。
4.在文段中用“‖”标出两个层次,并概括各层大意。(5分)
6、(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7、温故知新、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不亦乐乎等
(五)8、概括故事发生的起因
9、离开;玩耍;丢下,抛弃;牵引,拉;回头看。
16、下面句中加点词与“定华、王之优劣”中“之”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歆辄难之 B、 默而识之 C、不能称前时之闻 D、友人惭,下车引之
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俱乘船避难( ) ②幸尚宽( )
③纳其自托( ) ④遂携拯如初( )
18、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辄:携:
19、翻译句子。
①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
第一层:
第二层:
5.“券在心,不在纸”是什么意思(2分)
(十)
罗敷前致词:“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晰,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其不善者而改之。”
1、将选文的空白处补充完整。
(1)(2)
2、解释下列词语。
愠:何以:识:
诲:说:厌: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罔:殆:
4、翻译下列句子。
(1)温故而知新:。
(2)不耻下问:。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4、文中哪些语句体现出元方虽小,却很明白事理
15、文中友人已经感到惭愧,元方还是“入门不顾”,这样做过分吗
答:。
…四、作文 ;特别的……
(六)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个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用拟人的手法表达对友人的同情和牵挂的句子是,。
8、《江南春》中描绘出江南大地生机盎然的句子是,
。与“烟雨迷蒙梦江南”意境相似的一句是
,。
9、《登飞来峰》中描绘红日喷薄而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景象的句子是
,。包含哲理,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意境相似的一句是,。
10《望岳》中表现泰山雄伟高峻的句子是,。点明主旨,包含着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回顾自己的被贬生活的句子是,。借用典故自己的隔世之感和对友人的怀念的句子是,。表达出作者豁达胸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的句子是,。这也是隐含着新陈代谢的哲理的句子。 表明这是一首回赠诗的句子是,。
6、律诗有联句,分别是、、、。绝句有联句。
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通过景物描写渲染离愁别绪的句子是
4.《<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5、第①句有通假字_____通________,这一则用了________、______两种修辞手法。 6、解释加点字:
A、时____________ B、知___________ C、愠__________
D、识_________ E、厌_________
6、除了上面第3题所说的道理,本文还给你怎样的启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
蔡璘,字勉旃,吴县人。重诺责,敦风义。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亡何,其人亡。蔡召其子至,归之,愕然不受,曰:“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尝语我也。”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卒辇而致之。
1.罗敷的致词内容可分为两层,用“‖”在文中划开并概括其大意。(5分)
第一层:
第二层:
2.罗敷夸夫的用意是什么(2分)
3.上述文字采用了等修辞手法,以及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2分)
4.联系全诗回答下列问题,力求有独特见解。明理由。
⑵ 你觉得使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①王朗让那人搭船的原因是什么后来,为什么又要抛弃携带的那个人
3.(1)这一点 (2)这件事
(二) 1、lún孔子的言行
2、不耻下问学而不厌3、正确的态度和方法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5、说——悦 排比、反问 6、(1)时常(2)理解、体会(3)怨恨 7、翻译略
(三) 1.郭茂倩 《乐府诗集》 2.(1)早上 (2)只 (3)这里表示数量多,不是确数。 (4)外城。 4.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比喻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
8、选文第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
9、解释下列词语
(1)去(2)戏(3)委(4)引(5)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