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鱼疾病及防治
热带鱼常见疾病与治疗(六)
热带鱼常见疾病与治疗(六)
摘要:食盐对细菌性烂鳍病用3%一4%水溶液药浴10分钟,对鳞立病用2%水溶液药浴10分钟,对车轮虫食盐对细菌性烂鳍病用3%一4%水溶液药浴10分钟,对鳞立病用2%水溶液药浴10分钟,对车轮虫病、口丝虫病、斜管虫病等用1%水溶液药浴1小时、对水霉病用1%水溶液药30分钟,每天1次,连用3天;或用3%水溶液药浴5分钟,每天1次,病愈为止。
亚甲基蓝
对车轮虫病可全箱泼洒,使水体含药2ppm。
重复多次。
抗生素
对鳞立病用青霉素使每立方米水体含1500万一3000万国际单位,对细菌性疾病可用10ppm土霉素或四环素药浴,也可用氯霉素、四环素等制成药饵服用。
磺胺类药物
磺胺类药物如磺胺嘧啶(SD)、新诺明(SMZ)、磺胺间甲氧嘧啶(SMM)、磺胺―5―甲氧嘧啶(SMD)等,对细菌性疾病有良效。
如与抗茵增效剂甲氧苄氨嘧啶(tmP)、二甲氧苄氨嘧啶(DVD)等并用,可增效数倍至数十倍,。
一般按磺
胺类药物5份与抗菌增效剂1份配合。
如市售复方新诺明(SMZ十TMP)、敌菌灵(SD十TMP)、复方敌菌净(SMD十DVD)等,可以试用。
进口药物
在观赏鱼商店内,有一些专治观赏鱼的进口成药和药水,如三合一万能丸,主治棉口病、阑尾、粘鳍、浊眼以及各种霉菌引起的炎症等,还有治疗细茵性多种疾病的烂肉水、杀菌水、万能水,等等。
但购买时要注意有效期限,使用时严格按说明用药方法治疗。
家庭饲养热带鱼常见病之营养不良症防治技术
家庭饲养热带鱼常见病之营养不良症防
治技术
家庭饲养热带鱼常见病之营养不良症,营养缺乏症又叫营养不良症或营养不平衡症。
大多发生在冬、春两季,因长期投喂混合饵料和代用鱼虫干,缺乏鲜活饵料中的某些活性物质所致。
1、发病原因和症状
营养缺乏症又叫营养不良症或营养不平衡症。
大多发生在冬、春两季,因长期投喂混合饵料和代用鱼虫干,缺乏鲜活饵料中的某些活性物质所致。
2、预防与治疗
①在长期投喂混合饵料或代用干饵料的同时,定期添喂维生素E,以及投喂一定量的鲜活饵料或者冰鲜饵料。
②定期添加鲜嫩的植物性饵料,如小浮萍、嫩菜叶、南瓜子、胡萝卜丁等,同时定期投喂一定量的鲜活饵料,如水蚯蚓、面包虫、枝角类、摇蚊幼虫等。
低,从而导致疾病。
1。
热带鱼预防和治疗方法
热带鱼预防和治疗方法热带鱼是一种常见的观赏鱼类,其美丽的色彩和独特的外形深受人们喜爱。
然而,热带鱼也容易受到一些疾病的困扰,这些疾病可能会导致它们的健康状况受损甚至死亡。
因此,了解热带鱼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热带鱼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一、预防热带鱼疾病的方法:1. 保持水质清洁:热带鱼的生活环境主要是水,因此保持水质的清洁非常重要。
定期更换水并清除底部的污物,使用过滤器和水泵可以帮助提高水质。
此外,定期检测水质的pH值、氨氮和硝酸盐含量,确保水质处于适宜的范围内。
2. 提供适宜的饲料:热带鱼的饲料应该是新鲜的、富含营养的,并且能够满足它们的营养需求。
选择适合热带鱼的专用饲料,避免过度喂食或不均衡的饮食。
3. 维持适宜的水温:热带鱼对水温要求比较高,一般在24-28摄氏度之间。
使用恒温器来维持水温的稳定性,避免水温波动过大对热带鱼的影响。
4. 防止交叉感染:热带鱼容易受到其他鱼类的传染病的影响,因此在引入新的热带鱼到鱼缸之前,应该确保其健康状态良好,并隔离一段时间以观察是否有任何疾病的迹象。
二、常见热带鱼疾病及其治疗方法:1. 白点病:白点病是热带鱼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症状是身体上出现小白点。
治疗方法包括提高水温到30-32摄氏度,使用白点病药剂进行治疗,并定期更换水。
2. 鳃腐病:鳃腐病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其症状是鱼鳃变红、肿胀和呼吸困难。
治疗方法包括将患病的鱼隔离并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提高水质和增加氧气供应。
3. 水霉病:水霉病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其症状是身体上出现白色绒毛状的物质。
治疗方法包括将患病的鱼隔离并使用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提高水质和增加氧气供应。
4. 鱼虱:鱼虱是一种外寄生虫,会附着在鱼的身体表面并吸血。
治疗方法包括将患病的鱼隔离并使用鱼虱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清洁鱼缸并提高水质。
5. 肠道寄生虫:肠道寄生虫是一种常见的热带鱼疾病,其症状包括食欲不振、消瘦和排泄物异常。
热带鱼常患的疾病有哪些
热带鱼常患的疾病有哪些热带鱼以其绚丽多彩的外表和独特的习性深受广大鱼友的喜爱。
然而,在饲养热带鱼的过程中,它们也可能会患上各种各样的疾病。
了解这些常见疾病,对于及时发现和治疗,保障热带鱼的健康至关重要。
白点病是热带鱼常见的疾病之一。
其病原体是多子小瓜虫。
患病的鱼体表会出现许多小白点,就像撒了一层盐粒。
鱼会显得焦躁不安,经常摩擦鱼缸壁或装饰物。
严重时,鱼的食欲减退,身体消瘦,甚至可能死亡。
这种病在水温较低时容易发生,尤其是换季的时候。
水霉病也是常见的“敌人”。
当鱼受伤或者免疫力下降时,水霉菌就可能侵入鱼体。
患病的鱼身上会长出白色的絮状物,就像棉花一样。
鱼的游动变得迟缓,食欲也会受到影响。
水霉病在水质较差、温度不稳定的环境中更容易出现。
烂鳃病同样不容忽视。
鱼鳃是鱼呼吸的重要器官,一旦患病,鱼会呼吸困难。
病鱼的鳃丝会出现腐烂、充血等症状,鳃盖内表面的皮肤往往充血发炎。
导致烂鳃病的原因可能是细菌感染、寄生虫寄生或者水质不良。
肠炎也是热带鱼的常见病症。
鱼患上肠炎后,腹部会膨胀,肛门红肿,排泄物多为白色或透明的黏液。
病鱼的食欲明显下降,甚至停止进食。
引起肠炎的原因通常是食物不洁、喂食过量或者水质恶化。
竖鳞病的症状比较明显。
病鱼的鳞片竖起,像松球一样,有时还会伴有体表出血。
这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死亡率较高。
通常是由于细菌感染或者水温变化过大引起的。
另外,蒙眼病也是常见的问题之一。
鱼的眼睛变得浑浊,好像被一层东西遮住了。
这可能是由于水质不好、细菌感染或者寄生虫引起的。
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鱼失明。
还有一种常见疾病是黑斑病。
鱼的体表会出现黑色的斑点,随着病情的加重,斑点会逐渐扩大。
黑斑病可能是由于水质不良、营养不良或者受到惊吓等原因导致的。
热带鱼患病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
水质是一个关键因素。
如果水质不清洁,含有过多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就会影响鱼的健康。
水温的剧烈变化也容易使鱼的免疫力下降,从而容易患病。
热带鱼疾病及防治
热带鱼疾病及防治热带鱼以其斑斓的色彩和优美的姿态,成为了众多水族爱好者的心头好。
然而,在饲养热带鱼的过程中,它们可能会遭受各种疾病的侵袭。
了解这些疾病及其防治方法,对于确保热带鱼的健康和美丽至关重要。
一、常见的热带鱼疾病1、白点病这是热带鱼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
其症状表现为鱼体表面出现许多小白点,就像撒了一层盐粒。
白点病是由小瓜虫寄生引起的,小瓜虫在水温较低时容易繁殖。
2、水霉病患病的鱼通常体表会有灰白色的絮状物,就像长了一层“毛”。
鱼体受伤、水质恶化等因素都可能导致水霉病的发生。
3、烂鳍病鱼鳍边缘会出现溃烂、发白的现象,严重时鱼鳍会残缺不全。
通常是由于水质不良、细菌感染或寄生虫侵害所致。
4、肠炎热带鱼患上肠炎后,会出现食欲不振、腹部膨胀、肛门红肿等症状。
主要原因是食物不洁、消化不良或细菌感染。
5、蒙眼病鱼的眼睛表面变得浑浊不清,好像被一层东西蒙住了。
这可能是由于水质差、细菌感染或外伤引起的。
二、热带鱼疾病的成因1、水质问题不良的水质是导致热带鱼患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含量过高,酸碱度不合适,水温波动过大等,都会影响鱼的健康。
2、饲料问题投喂不新鲜、不干净的饲料,或者过度投喂,都可能导致鱼的消化问题,进而引发疾病。
3、外伤感染在鱼缸中布置不当的装饰物、鱼之间的打斗等,都可能导致鱼体受伤,从而容易受到细菌和寄生虫的感染。
4、传染如果新引进的鱼本身携带病菌,很容易传染给原缸中的鱼。
5、环境变化例如换水时水温、水质的突然变化,鱼缸的位置变动等,都可能使鱼产生应激反应,抵抗力下降,从而患病。
三、热带鱼疾病的防治1、预防为主(1)保持良好的水质定期检测水质参数,如酸碱度、硬度、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等,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
定期更换部分水,保持水质的清洁和稳定。
(2)合理投喂选择优质的饲料,定时定量投喂,避免过度投喂。
(3)避免外伤精心布置鱼缸,避免尖锐的装饰物对鱼造成伤害。
(4)新鱼检疫新引进的鱼要先进行隔离检疫,观察一段时间确保无病后再放入主缸。
热带鱼养殖身上长白毛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热带鱼养殖身上长白毛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在热带鱼养殖的过程中,有时会发现鱼儿身上长出了白毛,这可让不少鱼友感到担忧和困惑。
其实,热带鱼身上长白毛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现象,通常被称为“水霉病”。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热带鱼身上长白毛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
一、热带鱼身上长白毛的原因1、水质不佳水质是影响热带鱼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
如果鱼缸中的水长期不更换,水中积累了大量的废物、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就会导致水质恶化。
在这种恶劣的水环境中,热带鱼的免疫力下降,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从而引发水霉病,表现为身上长白毛。
2、水温变化过大热带鱼对水温的要求通常比较严格,适宜的水温范围一般在 24 28 摄氏度之间。
如果水温突然大幅度变化,例如在换水时加入了温度过低或过高的水,会使热带鱼受到刺激,其身体的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水霉病。
3、鱼体受伤在养殖过程中,热带鱼可能会因为相互争斗、刮擦鱼缸装饰物或者在捕捞运输过程中受到损伤。
鱼体表面一旦有了伤口,水霉菌就会趁机侵入,在伤口处生长繁殖,形成白毛状的菌丝。
4、养殖密度过大如果鱼缸内热带鱼的养殖密度过高,鱼群之间的活动空间受限,容易相互碰撞和摩擦,导致鱼体受伤。
同时,高密度的养殖也会使水质更容易恶化,增加鱼群感染疾病的风险。
5、营养不良缺乏营养的热带鱼体质较弱,免疫力低下,难以抵御病原体的入侵。
长期投喂单一的饲料或者饲料质量不佳,都可能导致热带鱼营养不良,从而增加患上水霉病的可能性。
二、热带鱼身上长白毛的治疗方法1、改善水质首先,要立即对鱼缸中的水进行更换,一般更换1/3 1/2 的水为宜。
同时,加强过滤系统的运行,保持水质清洁。
可以使用水质测试剂定期检测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酸碱度等指标,确保水质符合热带鱼的生存要求。
2、调整水温将水温稳定在热带鱼适宜的范围内,并尽量避免水温的大幅波动。
可以使用加热棒来精确控制水温,如果是因为水温过低导致的水霉病,可以适当提高水温到 28 30 摄氏度,因为较高的水温有助于抑制水霉菌的生长。
热带鱼常见疾病与治疗六
定期检查水质指标
定期检查水质指标,如pH值、 氨氮、亚硝酸盐等,确保水质稳
定和适宜。
定期消毒
01
02
03
鱼缸消毒
定期对鱼缸进行全面清洁 和消毒,去除细菌和病毒 的滋生地。使用温和的消 毒剂或盐水进行消毒。
水质消毒
定期对水质进行消毒,可 以使用紫外灯或化学药剂 进行消毒,杀死水中的细 菌和病毒。
手术治疗
外科手术
对于一些疾病,如外伤、肿瘤等,需要进行外科 手术治疗。
矫正手术
对于一些畸形或发育异常的热带鱼,可以进行矫 正手术来改善其外观或功能。
摘除手术
对于一些器官病变或肿瘤,可以进行摘除手术来 消除疾病。
环境控制
水质管理
01
保持良好的水质是预防和治疗热带鱼疾病的关键,可以通过定
期更换水、使用过滤器等方式来控制水质。
和温度也是治疗该病的重要措施。
案例四:原虫性疾病的环境控制方法
总结词
原虫性疾病的环境控制方法包括降低鱼缸内的氨氮含 量、提高水温、增加水中溶氧量等。
详细描述
原虫性疾病是热带鱼常见的一种疾病,通常由原虫感 染引起。为了控制该类疾病的发生,需要采取一系列 环境控制措施。首先,需要降低鱼缸内的氨氮含量, 可以使用活性炭、沸石等吸附剂进行吸附;其次,可 以提高水温以提高鱼的免疫力;最后,增加水中溶氧 量可以促进鱼的呼吸作用和代谢。此外,定期更换水 和使用过滤器也是控制该病的重要措施。
选择高品质的饲料,避免使用过期或劣质饲料。
定期更换水,保持水质清洁
根据鱼缸大小和水质情况,定期更换水,保持水质清洁。
使用过滤器等设备,提高水质稳定性。
根据季节变化调整鱼缸环境
热带鱼容易感染的疾病
热带鱼容易感染的疾病
热带鱼很容易感染一些疾病,尤其是热带鱼水质的污染或者是环境的因素影响都会让热带鱼得病,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热带鱼容易感染的疾病和治疗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热带鱼容易感染的疾病
热带鱼病主要有细菌性腐败病、烂鳃病、赤皮病、鳞立病、白点病、小瓜虫病、水霉病、肠炎、气泡病、车轮虫病、皮肤充血病、棉口病、感冒病、浮头病等。
热带鱼疾病的治疗方法
1.鱼体药浴和全缸施药:这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药浴就是将病鱼放在药液中浸泡一定的时间,用药液给鱼洗澡,然后再放入饲水中饲养。
药浴前病鱼应停食12-48小时,以减少耗氧量,药液现配现用。
全缸施药,就是在原饲养缸水体中施药。
这样施药,要求药液浓度低,因为鱼体要在比较长的时间忍受药物的刺激。
还要注意全缸施药不要在晚间进行,因为施药后不便饲养者随时观察鱼的反应,发现情况可及时采取措施。
药夜也要随用随配。
2.内服药饵:可将药物掺拌在干饵料内投喂,让鱼吃药治病。
药饵也要随用随配,以免变质失效。
3.注射治疗:可用药的水剂或乳剂进行鱼体肌肉或腹腔注射,达到治疗效果。
4.手工处理:对患寄生虫的病鱼,可用手工摘除寄生虫,再将患病处涂上药物进行治疗。
5.改善水体环境:调节水的酸碱度、水温、硬度、光照、咸度等理化指标,使病原体不能生存,以提高鱼的抵抗疾病的能力,达到治病目的。
饲养热带鱼常见病疯狂病防治技术
饲养热带鱼常见病疯狂病防治技术热带鱼以其绚丽多彩的外表和独特的习性,成为了众多水族爱好者的心头好。
然而,在饲养热带鱼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疾病,其中疯狂病就是一种较为常见且危害较大的疾病。
为了让我们心爱的热带鱼能够健康活泼地在水族箱中畅游,了解和掌握疯狂病的防治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疯狂病的症状疯狂病,顾名思义,患病的热带鱼会表现出异常疯狂的行为。
初期,病鱼可能会出现游动不稳定、失去平衡感、时而急速游动时而停滞不前的症状。
随着病情的加重,鱼体可能会出现抽搐、打转,甚至猛烈撞击水族箱的内壁,仿佛失去了对自身行为的控制。
在外观上,病鱼的体表可能会出现破损、溃疡,鱼鳍也可能会残缺不全。
此外,病鱼的食欲会明显减退,身体逐渐消瘦,最终可能导致死亡。
二、疯狂病的病因1、寄生虫感染常见的如车轮虫、小瓜虫等寄生虫,它们寄生在鱼体表面或鳃部,刺激鱼体产生异常反应,从而引发疯狂病。
2、细菌感染一些病原菌侵入鱼体后,会破坏鱼的神经系统,导致其行为失常。
3、水质恶化不良的水质环境,如水温过高或过低、酸碱度失衡、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超标等,都会削弱鱼的免疫力,使其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从而引发疯狂病。
4、营养不良长期投喂单一或劣质的饲料,导致鱼体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也可能增加患病的风险。
5、应激反应如运输过程中的颠簸、环境的突然变化等,都可能使鱼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诱发疯狂病。
三、疯狂病的诊断要准确诊断疯狂病,需要综合考虑鱼的症状、养殖环境以及近期的饲养管理情况。
如果发现鱼出现异常的疯狂行为,同时伴有体表损伤、食欲不振等症状,且养殖水质不佳或近期有较大的环境变化,那么就需要高度怀疑是疯狂病。
为了进一步确诊,可以采集病鱼的样本,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有寄生虫的存在,或者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
四、疯狂病的预防1、保持良好的水质定期检测水质参数,如水温、酸碱度、硬度、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等,并根据检测结果及时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热带鱼适宜的水温在24 28℃之间,酸碱度在 65 75 之间,硬度在 5 12°dH 之间。
观赏鱼常见鱼病的防治
观赏鱼常见鱼病的防治1.白点病病原体为小瓜虫,热带鱼在一年四季都可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
症状和病变患病初期,胸鳍、背鳍、尾鳍和体表皮肤均有白点状散布,病鱼虽照常觅食,但常聚集在鱼缸的角上互相挤擦。
几天后白点布满全身,病鱼常呆滞状浮在水面,严重的全身似洒满白粉,多在春、秋和梅雨季节发生,尤其在缺乏光照、低温、活饵的尾部下容易流行。
此病传染速度很快,如不及时治疗会二次感染合并水霉病及细菌感染,严重时,药物无效,会大批死亡。
要及早治疗。
治疗方法A、提高水温至28摄氏度,数天后小瓜虫破裂脱落。
这时更换新水,保持水温,病鱼基本上会痊愈。
B、选用0.05%~0.07%浓度的红汞溶液,水鱼病鱼5~15分钟,持续2~3天,效果良好。
C、“尿砖”,将新砖在尿液中浸泡24小时,晾干后放入病鱼的水族相中,数日后就能见效。
2.水霉病又叫白毛病,病原体主要是水霉菌和霉菌,寄生在鱼体的伤口和鱼卵上,是较常见的鱼病。
病因主要是鱼体受伤,鳞片脱落等,导致病菌侵入伤口,病因:在捕捞、运输时鱼体受到外伤或寄生虫使鱼的皮肤受伤后被霉菌孢子侵入从而感染。
病原体:水霉属、绵霉属等水生霉菌。
症状和病变鱼刚染上病时看不出什么症状。
一旦发现鱼体长“白毛”时,菌丝已侵入鱼体伤口,蔓延到肌肉组织间隙之中。
随着病情发展,患处肌肉腐烂,食欲减退,最终死亡。
这种疾病在一年四季内都可发生。
为了防止水霉病的发生,除应注意*作时尽量防止损伤鱼体和被寄生虫咬伤之外,还可以在水中放入少量食盐,以抑制水霉病的发生。
鱼体长出“白毛”,呈灰白色,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绕粘附,使组织坏死。
同时病鱼食欲减退,最后死亡。
治疗方法A、用食盐250克加小苏打250克混合液泼洒于100厘米x55厘米x45厘米的鱼缸,坚持数次,效果显著。
B、在100千克水中溶解孔雀石绿0.3克或次甲基蓝,浸洗鱼体10~20分钟,数日后可见菌丝脱落。
1、2%-3%的盐水浸洗,每天一次,每次5-10分钟。
热带鱼饲养-热带鱼常患的疾病有哪些
热带鱼饲养-热带鱼常患的疾病有哪些(1)水霉病。
水霉病又称肤霉病,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鱼病,但病原体只是传染受到外伤的热带鱼,因此在操作中不要碰伤热带鱼的身体,防止寄生虫进入鱼缸咬伤鱼体。
热带鱼感染上水霉病的初期没什么症状,但此时水霉菌已从鱼体的伤口侵入,开始寄生于表皮,蔓延到肌肉组织间隙之中,吸取鱼体营养,大量繁殖。
此后不久,鱼体表层就会生出灰白色菌丝,身体也开始分泌大量粘液,热带鱼开始出现焦燥不安,并常在鱼缸中的石块、水草上摩擦患处。
最后病鱼的患处肌肉腐烂,行动迟缓,食欲减退,治疗不及时则会很快死亡。
防治的方法是:在换水、捞鱼时,操作动作要轻,不要损伤鱼体。
发现鱼体感染患病,每天要用3%的食盐水浸泡病鱼一次,每次5分钟。
也可用15万分之一的孔雀石绿浸洗病鱼20-30分钟,每天两次。
还可以用呋喃西林法,即将患病鱼浸泡在浓度为五万分之一的呋喃西林溶液里3-5分钟,每天1-2次。
(2)小瓜虫病。
又称白点病,是热带鱼非常易患的一种寄生虫病,在秋冬季最易发生。
致病的病原体是多子小瓜虫,它们寄生于病鱼体表、鳍条和鳃上,肉眼可以看到这些地方有许多小白点。
当多子小瓜虫大量密集寄生时就形成白点状囊泡,严重时体表如同覆盖一层白色薄膜,粘液增多,体色暗淡无光。
患病的热带鱼身体瘦弱、游泳迟钝。
防治的方法是:小瓜虫病多发生于秋冬季节,特别是在缺乏阳光、水温低、投喂的活饵少的情况下,热带鱼更易患此病。
小瓜虫繁殖的最适水温为l5-20℃,当水温上升到26-28℃或水温下降到10℃.小瓜虫就停止发育,水温在28℃以上时,幼虫大量死亡,此时用肉眼可以观察到小瓜虫脱离鱼体,在水中旋转游动,最后死亡。
防治的方法为:可用浓度为2ppm(在l立方米水中放2克药物,可配制成浓度为9ppm的药液)的盐酸奎宁溶液,在水温为21-27℃的条件,浸泡病鱼7天;也可用2ppm的甲基蓝溶液浸泡病鱼,每天6小时。
由于小瓜虫在26-28℃停止发育,可将病鱼放在25-26℃的水中,每隔1天给病鱼换水一次,直到病鱼痊愈为止。
热带鱼常见疾病与治疗(五)
热带鱼常见疾病与治疗(五)
常用药物
呋喃西林
治疗细菌性腐皮病用20ppm溶液,药浴10一20分钟;细菌性腐败病用2―3ppm,药浴2―3分钟.对细菌性鳞立病和锚头蚤病分别用1.5―2ppm和1―1.5ppm全池泼洒。
孔雀石绿
对水霉病,水温20℃以上,用2―3ppm水溶液药浴l 小时,也可用1%水溶液徐抹患部。
防治鱼卵水霉病,用3ppm水溶液;药浴尚未进入发眼期的鱼卵5―10分钟。
对小瓜虫病,水温20―26℃,用0.3―0.4ppm水溶液,药浴2小时。
福尔马林
对车轮虫病,用200―250ppm水溶液药浴1小时。
对小瓜虫病,与孔雀石绿合用效果很好,水溶液中含福尔马林200―250ppm,药浴1小时。
高锰酸钾
对指环虫病用20ppm水溶液药浴,水温10―20℃时药浴20一30分钟,水温20―25℃时药浴15―20分钟。
对斜管虫病、白丝虫病;用20ppm水溶液药浴10―30分钟。
硝酸亚汞
对小瓜虫病用2ppm水溶液药浴,水温15℃以下时药浴2小时,15℃以上时药浴1―1.5小时。
病鱼多,全池泼洒时,池水含药0.1一0.2ppm。
对口丝虫病也以同样浓度全
池泼洒。
注:目前呋喃西林与孔雀石绿是渔业养殖中的禁药。
鱼病防治
热带鱼常见病辨别及防治热带鱼长期生活于优越的环境中,单位养殖面积小,对水质管理较严格、细致,种苗淘汰率高,与外界接触少,交叉感染疾病的机会很少。
许多热带鱼,特别是热带鱼的体型多为小巧玲珑,娇生惯养,生活于适温环境中,觅食量与活动量较小,受外界气候、饲养条件变化的干扰少,故抗病能力较差。
目前热带鱼鱼病的防治,本着“预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以便控制鱼病的发生和流行。
一、热带鱼病种类概述通常将鱼病分为两大类:一类主要由有生命的动物或植物引起。
由病毒、真菌、细菌以及单细胞藻类等微生物的侵入而引起的疾病,又称微生物鱼病。
由于微生物鱼病大多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有较强的传染性,且不易防治,故称之为传染性鱼病。
由动物性寄生虫引起的鱼病称寄生虫鱼病,其特点一般是发病和传播较慢,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防治也较容易。
另一类主要是由水体环境的机械、物理、化学等非生物因素或鱼体生理机能失调所引起机体的代谢障碍或机能紊乱而导致的鱼病称为非生物性鱼病。
此类鱼病的种类很多,危害较大,涉及面也较广。
只要加强管理,做好预防工作,此类鱼病可避免发生。
三、细菌引起的疾病细菌引起的常见疾病有以下几种:1.细菌性烂鳃病[病因] 一是原生动物、单殖吸虫、甲壳动物等引起;二是水生藻状菌,如鳃霉引起;三是由细菌引起。
[病原体] 鱼害粘球菌。
[症状] 病鱼鳃部常充满粘液,鳃丝和鳃盖骨内表皮均有出血现象,鳃丝由红变白,逐渐腐烂并带有污泥,最后发展到全鳃,使之失去呼吸功能而死亡。
[治疗方法] 可将病鱼放入百万分之二(2ppm)的呋喃西林,或百万分之十二点五(12.5ppm)的金霉素,或百万分之二十五(25ppm)的土霉素、百万分之二十五(25ppm)的痢特灵等溶液中浸泡30分钟;或用11.5%浓度的氯胺丁0.02克溶于10千克水中,将鱼浸洗15~20分钟;或用百万分之一(1ppm)的呋喃西林,或百万分之一(1ppm)的漂白粉,或百万分之二至四(2~4ppm)的五倍子遍洒消毒治疗;养鱼的容器及所有的用具,用百万分之八(8ppm)的漂白粉溶液消毒灭菌。
热带鱼白点病消灭方法
热带鱼白点病消灭方法热带鱼白点病是一种常见的热带鱼疾病,也叫做白点病或鱼白点:白点病是由寄生虫引起的,这种寄生虫叫做白点虫。
白点虫是一种微小的原生动物,其寄生于鱼体上,引起鱼体表面出现白色颗粒状的小点,以及鱼体不适和瘙痒。
如果不进行及时治疗,白点病可能会导致鱼类死亡。
为了消灭热带鱼白点病,以下是一些方法:1. 观察:及时发现热带鱼白点病的征兆对于治疗十分重要。
如果你发现热带鱼躁动不安,鱼体表面出现白色小点,并且不停摩擦身体,那么很可能是白点病。
这时应该立即采取措施,防止疾病传播给其他鱼类。
2. 隔离:将患有白点病的热带鱼隔离出来可以避免病菌传播给其他鱼类。
将感染病菌的热带鱼放入一个独立的鱼缸,并确保它们的生活环境干净卫生。
3. 提高温度:将鱼缸的温度提高到28-30摄氏度可以加快白点虫的繁殖周期。
鱼体温度升高会加速白点虫的生命周期,从而使它们进入到寄生虫生命周期的敏感期,增加治疗的效果。
鱼缸加热器是一个可以提高鱼缸温度的好帮手。
4. 盐浴:将患有白点病的热带鱼放入含有适量盐的隔离鱼缸,可以帮助缓解病症。
盐浴可以促进鱼体细胞的修复,同时抑制寄生虫的生长。
但是要注意患病鱼类对盐的耐受程度,不同种类的热带鱼对盐的敏感度不同。
5. 药物治疗:市面上有多种针对白点病的药物可以选择。
其中最常见的是甲基蓝(Methylene Blue)和马来蓝(Malachite Green),这些药物具有杀灭寄生虫的作用。
根据使用说明书上的推荐剂量使用药物,并按时更换水质。
同时,根据鱼缸的大小和鱼的种类,选择合适的药物剂型和浓度。
6. 清洁环境:在治疗期间,需要保持鱼缸的清洁卫生。
定期更换和清洗过滤棉和其他过滤设备,定时吸除底泥和残留饵料,以确保鱼缸的水质清新。
清洁环境有助于防止病菌繁殖,提高治疗效果。
7. 个别治疗:一些热带鱼对化学药物治疗有耐药性,此时可以尝试其他替代治疗方法。
例如,可以使用紫外线杀菌灯,将鱼缸的循环水流通过紫外线杀菌灯,杀死寄生虫。
热带鱼疾病防治大全 热带鱼常见疾病及治疗方法
热带鱼疾病防治大全热带鱼常见疾病及治疗方法1.肠炎症状:鱼体呈呆滞状,常停在缸角不动,体肌作短时间抽搐,不食投饵病鱼因肠中有气体而使腹部膨胀,离群缓游,腹部显红斑,肛门外突。
初期排白色线状黏液,或便秘,轻压腹部有黄色黏液流出。
治疗方法:(1)用0.051克呋喃西林或0.051克痢特灵,溶于5千克水中制成水溶液,把病鱼放入其中,每日进行一次浸浴,每次10分钟。
(2)用放入捣碎的大蒜和浓度为3%的食盐水浸洗病鱼,待鱼漂起时捞出,放回原缸中休息静养,每日一次,病好为止。
2.感冒症状:精神呆滞,离群独处于缸底不动,皮肤和鳍失去原有的光泽,颜色暗淡,皮肤黏液分泌失调,鳍条间粘连,不能舒展。
严重时食欲大减,甚至不摄食。
行动失衡,漂浮于水面。
治疗方法:(1)用适量的板蓝根冲剂颗粒投喂病鱼,310条鱼喂12克为好。
(2)用0.1%的食盐水洗浴消毒1015分钟,每天一次。
3.烂鳍病症状:鱼鳍破损变色,无光泽,烂处有异物,或透明的鳍叶发白,并逐渐扩大,严重时鱼鳍残缺,不能舒展。
治疗方法:(1)用2支庆大霉素溶解于200千克的鱼缸中,进行洗浴消毒。
(2)用35片痢特灵溶解于100千克的鱼缸中进行洗浴消毒。
4.烫尾病(气泡病、焦尾病)症状:鳍条上、皮肤上会出现小气泡,所产生的浮力能使鱼体失去平衡,使鱼头朝下,尾鳍浮于水面,严重时鱼鳍溃烂,鳍条边缘的鳍膜逐块脱落。
治疗方法:(1)35天换一次水,水温不能超过28度。
(2)严重的可在换水时,用手自上而下按压鱼鳍,使鳍间的气泡排尽。
5.鱼漂失调症症状:身体无法自主升降,或浮于水面,或沉入水底,甚至会腹部朝天漂浮,呈半昏迷状态。
治疗方法:(1)平时注意水温的变化,使之适应热带鱼的饲养要求。
将水温提高12度,病鱼可以自然恢复健康。
(2)投足饵料,使病鱼既得到温暖,又吃得饱,有利于早日恢复健康。
6.白点病症状:周身仿佛覆盖一层白色薄膜,黏液增多,体色暗淡无光,鱼体消瘦,失去活力,游动迟缓,常呈呆滞状,或浮于水面,或群居一角,食欲不振,身上伴有出血点,并喜在水草、石块等处摩擦蹭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病防治常见病症和处理热带鱼疾病通常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生物性疾病。
由细菌、病毒、真菌等引起的传染病,其特点大多是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不易防治;由寄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特点是发病和传播慢,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防治较容易。
另一类是非生物性疾病。
其致病原因是水质理化性质的改变引起饲水变质,诱发鱼体生理机能失调,使鱼体出现不适,出现代谢紊乱而发病。
1、白点病病原体为小瓜虫,热带鱼在一年四季都可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
症状和病变患病初期,胸鳍、背鳍、尾鳍和体表皮肤均有白点状散布,病鱼虽照常觅食,但常严重的聚集在鱼缸的角上互相挤擦。
几天后白点布满全身,病鱼常呆滞状浮在水面,全身似洒满白粉,多在春、秋和梅雨季节发生,尤其在缺乏光照、低温、活饵的尾部下容易流行。
此病传染速度很快,如不及时治疗会二次感染合并水霉病及细菌感染,严重时,药物无效,会大批死亡。
要及早治疗。
治疗方法摄氏度,数天后小瓜虫破裂脱落。
这时更换新水,保持水温,病、提高水温至28A 鱼基本上会痊愈。
天,效果良2~30.05%~0.07%B、选用浓度的红汞溶液,水鱼病鱼5~15分钟,持续好。
小时,晾干后放入病鱼的水族相中,数日后就“尿砖”、,将新砖在尿液中浸泡24C 能见效。
2、水霉病1 / 22.又叫白毛病,病原体主要是水霉菌和霉菌,寄生在鱼体的伤口和鱼卵上,是较常见病因:在捕捞、运的鱼病。
病因主要是鱼体受伤,鳞片脱落等,导致病菌侵入伤口, 输时鱼体受到外伤或寄生虫使鱼的皮肤受伤后被霉菌孢子侵入从而感染。
病原体:水霉属、绵霉属等水生霉菌。
症状和病变鱼刚染上病时看不出什么症状。
一旦发现鱼体长“白毛”时,菌丝已侵入鱼体伤口,蔓延到肌肉组织间隙之中。
随着病情发展,患处肌肉腐烂,食欲减退,最终死亡。
作时尽量防止这种疾病在一年四季内都可发生。
为了防止水霉病的发生,除应注意*损伤鱼体和被寄生虫咬伤之外,还可以在水中放入少量食盐,以抑制水霉病的发生。
,呈灰白色,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绕粘附,使组织坏死。
同时鱼体长出“白毛”病鱼食欲减退,最后死亡。
治疗方法厘米的鱼缸,厘米100厘米x55x45克混合液泼洒于、用食盐A250克加小苏打250 坚持数次,效果显著。
分钟,数日后千克水中溶解孔雀石绿0.3克或次甲基蓝,浸洗鱼体10~20、在B100 5-10分钟。
的盐水浸洗,每天一次,每次可见菌丝脱落。
1、2%-3% 分钟。
)的孔雀石绿溶液每天浸洗C、特效药百万分之一至二(1-2ppm20-30 2ppm)的高锰酸钾加上分钟。
20-301%的盐水混合后将病鱼浸泡(、D百万分之二瓦的紫外线灯每日照射数小时可15E、提高水温以抑制水霉的生长。
并且可用一盏有效的抑制和消灭水霉菌。
腮霉病3. 病原体:腮霉属的真菌症状:菌体的孢子散落水中时,碰上鱼的腮部,便附着其上侵入组织生长。
当发现2 / 22.鱼表现为呼吸困难时。
打开其腮部会发现菌丝。
治疗方法:还是预防保持水质的清洁。
抑制菌体的生长就可以避免此病的发生。
治疗可以参照水霉病的治疗这里不再罗嗦了。
、烂鳃病4 热带鱼鳃部疾病有寄生虫性烂鳃和细菌性烂鳃。
死亡率较高。
症状和病变)指环虫寄生:病鱼鳃部明显红肿,鳃盖张开,鳃失血。
严重时停止进食,最终因1 呼吸受阻而死。
)车轮虫寄生:鳃部失血,严重时局部溃烂,呈灰黄色,鳃骨外露。
停止进食,最2 终因呼吸受阻而死。
)细菌性烂鳃:病鱼鳃部溃烂,附有较多的白色粘液。
严重时鳃丝被腐蚀成一个个3圆形小洞,软骨外露,最后窒息而死。
鱼腮充满粘液,腮丝及腮盖骨内表皮均有出血现象。
腮丝会很快由红变白,逐渐腐烂最后整个腮部全部腐烂鱼儿也因此失去呼吸功能而死亡。
治疗方法、对指环虫寄生虫类:A 千克水中,浸泡病鱼5~10分钟。
10用晶体敌百虫0.1~0.2克溶于、对车轮虫寄生虫类:B分钟,多次用5~10千克的水中,浸洗病鱼克和硫酸亚铁用硫酸铜0.20.1克溶于10 药后可全愈。
C、对细菌性烂鳃:分钟,多次用药后15~20克,浸洗浓度的氯胺丁千克的水中溶解在a1011.5%0.02见效。
3 / 22.b在容水量为100千克的水族箱中放入痢特灵或土霉素2~3片,较长时间浸洗鱼体。
c用低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或泼洒在水族箱中,也有一定效果。
5、烂嘴病又称棉口病或白嘴病。
红剑、黑玛俐等易患此病。
症状:吻部长着一种棉花样的菌丝,传染力很强,死亡率高。
在水质恶化的水族箱天,-里最容易患此病。
患病时不仅嘴部,连鳃盖都可见到棉花状的菌丝。
发病34 整箱鱼全部死亡。
由于传染力强,最好将水族箱、用具等彻底消毒。
治疗方法万单位水溶性青霉素。
亦可用金霉素治一公斤(44千克)水加入510在缸中,每%的甲醛溶液浸洗盛过病鱼的缸和捞过病鱼疗。
需将水族箱进行消毒处理。
可用15 的鱼网。
、烂鳍病、烂尾病:因细菌、霉菌自伤口所引起的疾病。
6 多由饲水不良,水质长期浑浊,受新水刺激过多,或鱼儿互相撕咬导致细菌感染。
症状:鱼鳍变白,伤口分泌粘液,尾鳍与背鳍、腹鳍均有可能腐烂,并有血斑点产生。
当病情恶化时,腐烂的鳍和尾会脱离鱼体,严重时导致死亡。
治疗方法在100千克的水中放呋喃西林粉0.2克进行浸洗消毒,多次用药后可缓解病情。
,A 3~5片,浸洗病鱼30分钟。
千克水中放痢特灵B,在100 千克水中放土霉素5~8片浸洗消毒,可预防感染此病。
,在C100 D,用低浓度的高锰酸钾加食盐溶液浸洗消毒。
支。
X35厘米的水族箱中放2厘米厘米,用庆大霉素浸洗,在E100X50F,用1%食盐水浸泡病鱼,直至痊愈。
4 / 22.7、肠炎病原体为点状产气单孢杆菌,吃了不洁净的食物或是吃的过饱、肠道饱胀、排泄受阻,导致细菌感染肠道引发肠炎。
症状须细心观察,病鱼呆滞,停在鱼缸角不动,体肌作短时间的抽搐,肛门红肿重血,严重时溃疡直至死亡。
治疗方法片呋喃溶解0.2X50A,在80厘米厘米X40厘米的水族箱中,用克呋喃西林粉或2 在水中进行浸洗,用药2~3次,效果很好。
B,在2X40厘米厘米的水族箱中放庆大霉素支,有一定效果。
80厘米X50,有厘米的水族箱中放红霉素2片(或土霉素片)3~5X40X5080C,在厘米厘米一定疗效。
内服主要是鱼服康、磺胺胍、纳克菌等药浴的话就要用到呋喃西林、庆大霉素、土霉素、痢特灵等。
内服药必须溶解后混合到牛新汉堡或者是其它的混合饵料当中投喂。
如果鱼儿已经无法吃食的话,就只有药浴了。
也有肌肉注射庆大霉素和青霉素的,不过我想我们还是算了吧。
、竖鳞病8有叫松鳞病,病原体为点装极毛杆菌。
多为频繁换水所致,由于水不清洁,鱼体被划掉鳞片及水中公含少量氧气,饲养水温过高等情况下,常会引起此病,较难痊愈。
鱼的鳞由平覆鱼体表变成象松球一样一片一片的象外长开。
鳞片的基部鳞囊水肿。
天后病鱼就会死亡。
此病好像不具传染性,在鳞片上轻轻一按,鳞片就会脱落。
2-3多见于金鱼、锦鲤、攀鲈科鱼及卵胎生鳉科鱼类,象玛莉、月鱼、孔雀等。
每年春季较为流行,发病的鱼看起来很恐怖,我到现在想起来头皮就会发麻。
而且也不好5 / 22.治疗即便是治愈了观赏价值也大打折扣。
所以不如人道毁灭来的好一些。
症状病鱼体表肿胀,部分鳞片向外张开似松球,鳞片基部有水肿。
此外,病鱼还有烂鳍、鳍条基部出血等现象。
严重时,殶鱼常死亡。
治疗方法的小苏打液混合,浸洗鱼体10分钟,多次用药方可见效。
盐水与A、用1%1%厘米的水X40厘米支,并溶解在0.1 克加庆大霉素280厘米X50、用呋喃西林粉B 族箱中,长时间药浴有一定疗效,尤其是患病初期。
0.5克氯霉素浸浴。
C、每40千克水加入天。
、五万分之一的四环素溶液药浴D1小时/ 10分钟/天。
的碳酸氢钠溶液药浴、E2%的食盐加3% F、呋喃西林加痢特灵溶液浸泡。
9、皮肤充血病本病主要是由于光照不足,水质不良或过多新水刺激而因起。
症状病鱼体表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暗红色斑块,布满两侧,食欲明显减退,轻着影响观赏,重者导致死亡。
治疗方法千克水中,浸洗病鱼10~20分钟。
100.2A,将呋喃西林粉克加食盐250克溶于B,延长水族箱的光照时间。
10,用低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病鱼小时。
CD,用食盐水泼洒,一般100厘米X50厘米X35厘米的水族箱中放盐50~100克。
6 / 22.次。
,每天10、外伤病:直接在外伤处涂红药水(不要涂在眼部)2捞取鱼后,以黑布(须用水浸湿)蒙住鱼的眼睛,迅11、鱼虱病:一种寄生虫病速拔除鱼虱;鱼虱多时用驱虫药。
、12胡椒病:胡椒病是因卵圆鞭毛虫寄生、感染的。
主要是因水族箱里的水太陈旧。
症状:病鱼身体和鱼鳍上面坐出现细小的黄色粉状物,好像撒了胡椒粉一样。
鱼呼吸加快,常把所有的鱼鳍紧贴在身上,并在水中乱窜,此病的病因是水族箱的水长25久不换,水温常高达度以上。
病鱼如不及时处理,4-5天内就会死亡。
天可治愈。
经常换水,保持水的清-的食盐水中,大约1%23治疗方法:将鱼放入洁,可预防此病。
13、蒙眼病(眼霉病)症状:患病的鱼,眼部会出现一层白色的不透明物,若置之不理的话,数天之内鱼眼就会失明。
当霉菌侵入脑训时鱼会死亡。
治疗方法:的食盐水浸泡鱼体。
1%A,用,市售的治疗药品有爱斯拉奇眼病特效药,皇牌特效药。
B14、鳃病症状:寄生虫侵入鱼,初期会在水中狂乱地冲撞,且因寄生虫侵入鱼鳃,鱼会感到呼吸困难,因而鳃盖的闭合也会因此增大。
恶化时,鱼会迟钝在沉在水底,最后也必然死亡。
治疗方法:7 / 22./升福尔马林放入水中浸泡,几小时后换水,治疗较有效。
,用A2毫克B,用市售的治疗药品,有克肤虫灵和驱虫药。
、指环虫病15症状:指环虫寄生于鱼鳃。
随着虫体增多,鳃丝受到破坏。
后期,鱼鳃明显肿胀,鳃盖难以闭合,病鱼不安,呼吸困难,晚期游动缓慢,食欲不振,消瘦。
治疗方法:升高锰酸钾浸泡,十多分钟后换水。
/A,用3毫克2B,用1-毫克/升敌百虫浸泡,十几分钟后换水。
C,市售的驱虫药治疗。
16、感冒(热带鱼易患此病,必须注意预防。
症状:鱼静止不动,严重时浮于水面,皮肤和鳍失去原有光泽,颜色暗淡。
病因:水温骤变,鱼突然遭到不通承受的水温温差而发病。
治疗方法:的食盐溶液浸泡病鱼,增加光照,以求其渐渐恢A,将水温恒定,用小苏打或者1% 复健康。
17、碱性病症状:鱼鳍出现松软无力。
病因:水质呈现极端的碱性,鱼可能会发生此病。
A治疗方法:经常换水,保持水质洁净。
18、五爪虫病8 / 22.症状:鱼体粘附上五爪虫,会发炎,渐而消瘦死亡。
病原:病原为五爪虫。
该虫生命力强,毓力特强,可由胴体各部萌芽繁殖,粘附在玻璃面上,一星期可遍布整个水族箱,此时便难以清除。
治疗方法:,把鱼移出,将整个水族箱消毒。
用刀片刮除玻璃上的萌芽体。
可用高锰酸钾杀灭A五爪虫。
如果有珍珠马甲鱼,它会食除五爪虫。
预防的方法也是要注意活饵的消毒。
也可以在水族箱放养珍珠马甲或接吻鱼捕食五爪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