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快乐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教学设计
1、快乐就在身边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1、快乐就在身边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来自心理健康教育系列,章节为《快乐就在身边》。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快乐的本质,学会发现身边的快乐,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快乐的本质,认识到快乐其实就在身边;2. 培养学生发现和珍惜身边快乐的意识,提高生活质量;3. 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增强心理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深刻理解快乐的本质,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快乐;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笔记本、课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身边的快乐故事,引发学生对快乐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2. 新课导入:介绍快乐的本质,引导学生认识到快乐就在身边;3. 案例分析:分析身边的人物和事物,让学生学会发现和珍惜快乐;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寻找快乐,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6.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发现和分享快乐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7.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发现身边快乐的作业,让学生课后思考。
六、板书设计1. 快乐的本质;2. 发现身边的快乐;3. 积极的人生态度。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写一篇关于你发现的身边快乐的作文,不少于300字;2.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经历,描述身边的小事带来的快乐,表达出积极的人生态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回顾课堂教学,检查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发现问题,为下一步教学提供改进方向;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身边的快乐,学会分享和传递快乐,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引入和实践情景的构建教案中提到的教学内容引入是通过一个发生在身边的快乐故事来引发学生对快乐的思考。
这个实践情景的构建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觉得所学内容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
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掌握自己快乐的钥匙 全国通用

掌握自己快乐的钥匙一、背景分析进入小学以后,儿童从无拘无束的、天真无邪的幼儿转变为受校规班规约束的小学生,其主要活动形式也从游戏转变为学习。
而与幼儿时期的游戏相比,学习属于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
儿童在学习活动中需要承担一定的义务,需要承受一定的压力,需要同更多的人相处,所有这些都使得小学生需要比幼儿时期承受和体验更广泛的情绪情感反应,儿童在学习活动中更经常地产生种种情绪体验。
如:已掌握了某方面的知识会产生满足感,考试成功会带来喜悦等积极情绪。
相反,如果学习活动失败会产生挫折、焦虑、自责等消极情绪。
大量的研究证明,儿童的情绪、情感对其人格的健全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小学阶段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情绪情感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育目标1、认识各种情绪,并区分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2、培养学生合理表达情绪的意识。
3、学会学生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会保持快乐的情绪。
辅导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认识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
难点:引导学生学会接纳自己的各种情绪并正确表达。
活动年级:小学三年级活动过程一、暖身活动游戏:“抓青蛙”孩子们,游戏开始之前,现在你们的心情是怎么样的?紧张,期待。
规则:以小组为单位,每人向你的左前方伸出你的左手掌心向下打开,再向你的右前方伸出你的右手食指,当播放音乐时,在右手抓别人的同时,左手注意躲开,看看你能成功多少次。
教师采访学生,请问你成功地抓住了同桌几次,又被他们抓到了几次?请他们说出自己的心情。
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所说的紧张、高兴、以及失望都是我们的情绪。
是我们面对事件时都会有的正常反应。
看,老师刚才通过一个小小的游戏大家的情绪就被老师控制住了,大家都将自己的快乐权利交了出来。
那么,你想掌握自己的快乐钥匙吗?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这堂课吧!(板书课题)设计意图:每节课都有一个暖身活动,其目的是激活团体气氛,提高关注力,调动同学们的积极参与性。
躯体的放松有利于心理的健康。
本游戏还可让学生感受情绪,导入新课。
快乐的钥匙就在自己手中教学设计案

教学主题
快乐的钥匙就在自己手中
教师姓名
关晓云
所属学校
延吉市九中
教学目标
使学生学会多个角度看问题,善于寻找事物的积极面,从而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并能了解掌握ABC理论的操作技术。
理论依据
快乐和烦恼常伴随着每一个人,如果总是想着烦心的事,就会改变自身的心境。久而久之,将导致消极的人生态度,不利于学习和生活。中学生由于其心理的发展还不够成熟,在情绪特征上表现出好冲动、不稳定、极端化等特点,不善于调控自己的情绪。在碰到不良情绪时,往往不明白引起人们产生各种各样情绪的原因不在于事件,而在于个体对事件的看法。也就是说,同一件事,只要个人的看法不同,在他(她)内心产生的反应就不同。不了解情绪可以随着人的认知评价的改变而改变。因此帮助他们学会有意识地调整自己认识事物的角度,调整自己不良的情绪,培养激发良好的心境,是很有必要的。
根据美国着名认知治疗学家阿隆-贝克的理情治疗理论,情绪乃是源于想法、态度、价值;引起个体种种情绪的,不是事情的本身,而是个体对事件的看法或他对自己所说的话所致;Ellis对“A-B-C理论”作了阐述,他认为引起情绪结果(emotional??consequence;C)的并非事件(activating??event;A)的本身,而是个体对此事件的想法(belief??system;B)所致。换句话说,焦虑、沮丧、敌意等情绪结果C的产生并不是由所发生的事件A所引起的,而是由想法B所产生的。只要个体对此事件的想法改变,那么情绪结果也会随之改变。
三、故事分析5分钟
生活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事情,我们一起来看一个故事《棺材与官财》
有两个秀才一起去赶考,路上他们遇到了一支出殡的队伍,看到那一口黑乎乎的棺材,其中一个秀才心里立即“咯登”一下,凉了半截,心想:完了,我咋这么倒霉,赶考的日子居然碰到这个倒霉的棺材。于是,心情一落千丈。
快乐就在身边心理健康教案

快乐就在身边心理健康教案《快乐就在身边心理健康教案》教学目标:让同学们认识到快乐其实就在身边,学会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小快乐。
教学重难点:引导同学们转变思维,从日常小事中找到快乐。
教学过程:导入:“哎呀呀,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觉得有时候快乐就像个爱捉迷藏的小孩子,总是躲起来让我们找呀找呀。
其实呀,快乐这小家伙就在我们身边呢,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把它揪出来!”主体内容:“同学们,你们想想看啊,早上起来,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脸上,暖暖的,是不是很快乐呀?还有哦,在学校里和小伙伴们一起嘻嘻哈哈地玩耍,是不是也很开心呢?就说昨天吧,我看到小王和小李在操场上你追我赶,跑得气喘吁吁的,还笑得那么灿烂,这就是快乐呀!再比如,吃到自己喜欢的食物,哇,那满足感,快乐不就来了嘛!有时候快乐就是这么简单,不需要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你们看,小张同学考试进步了,他多开心呀,这就是努力后收获的快乐。
还有呀,帮爸爸妈妈做了一点小事,他们的一个笑容,也能让我们快乐好久呢。
快乐真的无处不在,就看我们有没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啦。
”“咱们可别总是盯着那些不开心的事情不放,要多想想快乐的事儿。
像小王同学,上次丢了一支笔就郁闷半天,哎呀,一支笔嘛,再买一支就好啦,可别让这点小事把快乐给吓跑咯!”课堂活动:让同学们分成小组,互相分享最近让自己感到快乐的一件小事。
总结:“同学们呀,快乐其实真的很简单,就在我们身边的点点滴滴里。
我们要学会去感受它,珍惜它。
就像那首歌里唱的‘你笑起来真好看,像春天的花一样’,让我们每天都开开心心的,多好呀!快乐就在身边,咱们可要紧紧抓住它哦!”结尾:“好啦,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找到了身边的快乐,希望大家以后都能开开心心的,就像那阳光一样灿烂!下课啦!”这样的教案是不是让大家觉得快乐其实真的很容易找到呀,嘿嘿,希望同学们都能拥有快乐的每一天!。
最新快乐的钥匙就在自己手中 教学设计案说课讲解

你们是小学生(是)
你们是九中八年八班的学生(不是)
我是男老师(是)
二、分享快乐,收集烦恼3分钟
教师:好,游戏到此结束。欢迎大家来到心理课堂。今天我和大家共同探讨的话题是《快乐的钥匙就在自己手中》。
刚刚的游戏,你们玩的开心吗?同学们,在我们生活中,肯定有很多事让你觉得开心快乐(板书笑脸),能说出来和大家分享吗?(学生发言2、3名)
根据美国著名认知治疗学家阿隆-贝克的理情治疗理论,情绪乃是源于想法、态度、价值;引起个体种种情绪的,不是事情的本身,而是个体对事件的看法或他对自己所说的话所致;Ellis对“A-B-C理论”作了阐述,他认为引起情绪结果(emotional consequence;C)的并非事件(activating event;A)的本身,而是个体对此事件的想法(belief system;B)所致。换句话说,焦虑、沮丧、敌意等情绪结果C的产生并不是由所发生的事件A所引起的,而是由想法B所产生的。只要个体对此事件的想法改变,那么情绪结果也会随之改变。
教师总结:不要总将别人作为参照对象,我们更应该把自己作为参照对象,我努力了,虽然和成绩好的同学比看不出进步,但是和自己比比,还是可以发现进步的地方。学到的知识更多了,粗心的问题有了改善,计算的正确率比以前高了……调整了参照对象后,我想小A的心态就会更好。他会经常体验到成就感,不断地增强学习的动力。
下面我们就来帮助小A改变想法,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并
表格中写下想法、情绪、行为。
改变想法:
事情
想法
情绪
行为
数学测验成绩比上次下降了10分
成绩总会有升有降
自信
和
愉快
上课专心听
我还有潜力没发挥
作业主动,认真
快乐的钥匙就在自己手中 教育教学培训总结设计案

表格中写下想法、情绪、行为。
改变想法:事情Biblioteka 想法情绪行为
数学测验成绩比上次下降了10分
成绩总会有升有降
自信
和
愉快
上课专心听
我还有潜力没发挥
作业主动,认真
同学们没有恶意
尊重同学
老师是公平的
主动问老师问题
父母还是爱我的
主动与父母沟通
大家的建议都很好,但老师在想如果小A根据我们的建议改变了想法,会不会仍然觉得成绩没有提高,和班里名列前茅的同学相比,会不会又觉得很郁闷呢?那该怎么办?(学生回答)
由此可见,我们的烦恼不是源于我们的遭遇,而是源于我们对事件的看法。这是一个多么好的方法!
五、放飞烦恼(15分钟)
教师:方法再好,会用才是硬道理。
现在老师将烦恼箱中的烦恼摇乱,随机的发给每个小组,请同学们用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帮助我们自己放飞烦恼。
好,先到这里,请各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同学还有好的方法吗?
四、实例分析15分钟
下面我请大家用情绪ABC理论来帮助一位同学,请看心理剧《考试之后》
请大家小组讨论分析,事情发生后小A有怎样的想法?讨论的结果填写在表格当中。
事情
想法
情绪
行为
数学测验成绩比上次下降了10分
成绩不可以下降
难过、伤心
上课没精神
是我太笨了。
悲观、自责
作业马虎,拖拉
同学都幸灾不祸
讨厌、恼怒
附录:
大家说的都很好。
同样遇到棺材,一位秀才的想法是太倒霉了,情绪低落,文思枯竭落得个名落孙山。
另外一位秀才的想法是好兆头,情绪高涨,文思泉涌所以金榜题名。
我们总以为,不良的情绪和行为表现C是事件A直接造成的,是我们摆脱不了的。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产生不同情绪及行为的原因是人对同一事件的看法不同。也就是起决定性因素不是事件本身而使我们对事件的看法。这是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提出的情绪ABC理论。
《让自己高兴》心理健康活动教案

《让自己高兴》心理健康活动教案设计意图:喜、怒、哀、乐之情人皆有之,但欢乐作为一种积极心情却是心理安康的重要标志之一。
对于幼儿的成长尤为重要。
开心的心情既来自于成人的关心呵护,更取决于幼儿自身的主观体验。
在教育中,我们要让幼儿学会如何保持开心的心情,并实行多种方排解已经消失的消极心情,为欢乐的人生奠定根底。
活动目标:1、懂得心情开心有利与身体安康。
初步学习正确的方式排解不快乐的心情。
2、引导幼儿渐渐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活动预备:4个木偶、一个快乐枕重、难点分析:学习正确的方式排解不快乐的心情。
活动过程:一:感受欢乐拍手入场,进展快乐碰碰碰的嬉戏。
二、快乐与苦恼1、刚刚玩的真快乐,你们想想平常你还遇到过什么快乐的事?2、快乐的时候你会怎样?(用动作表现)3、除了快乐的事,我们还会遇到一些不快乐的事,谁来说一说你都遇到一些什么不快乐的事?4、不快乐的时候你会怎样?(用动作表现)5、你喜爱快乐的自己还是不快乐的自己?小结:不快乐就是生气,生气不仅不让人喜爱,还会对我们身体产生坏的影响。
生气的时候,人吃不下饭,睡不好觉,身体越来越差,所以我们要尽量不让自己生气,把生气这个坏习惯毁灭掉。
三、化解不快乐1、生气商店:谁知道什么是消气商店?2、我们来看看谁来消气商店了?3、依次出示小动物,请幼儿帮他们想方法!4、你觉得消气商店好吗?为什么?5、假如你生气了,你会想哪些方法让自己消气呢?小结:每个人都有生气的时候,你生气的时候,可以唱唱歌,跳跳舞,玩玩玩具,看看电视或者大声的哭一哭,这样你就能消气,让自己欢乐起来。
四、让自己快乐1、介绍快乐枕。
2、传递快乐,让每个幼儿和“快乐枕”抱一抱,亲一亲。
3、说一说抱着“快乐枕”有什么感觉?4、把快乐枕送给其他人来感受一下快乐的味道。
《让自己快乐》心理安康活动教案篇2活动目标:1、在轻松的环境中放开自己的心灵,欢乐地交朋友,表达自己真实的心抱负法。
2、在美丽、浅显的语言中调整自己的心理行为。
做快乐的自己教案

做快乐的自己教案教案名称:寻找快乐的自己教学目标:1.了解快乐的概念和重要性。
2.掌握一些提高个人快乐感的方法。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向上的心态。
教学重点:1.了解快乐的概念和重要性。
2.学习提高个人快乐感的方法。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向上的心态。
2.解决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忧虑和困扰。
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
2. PowerPoint 或教学板书。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 分钟)在黑板上或幻灯片上显示一些快乐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致。
然后,提问学生:你对快乐的定义是什么?快乐对你来说重要吗?Step 2:快乐的概念(10 分钟)Step 3:快乐的自我调节(15 分钟)向学生介绍一些快乐的方法。
例如:培养兴趣爱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等。
并让学生就其中一种方法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这种方法给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Step 4:乐观心态的培养(20 分钟)给学生播放一段视频或分享一个相关的故事,以激发学生培养乐观心态的意愿。
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面对困难时如何保持乐观。
Step 5:解决忧虑和困扰(15 分钟)提供一个小组讨论的机会,让学生发表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忧虑和困扰,并由小组成员给予帮助和建议。
教师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Step 6:总结(5 分钟)回顾课堂内容并总结课程要点,强调快乐的重要性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对个人幸福的影响。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快乐,培养乐观向上的心态。
Step 7:作业布置(5 分钟)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或制作一张海报,内容包括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快乐和培养乐观心态的经验和方法。
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寻找快乐,养成乐观思维的习惯。
2.可以邀请心理学家或专业人士来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专题讲座,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如何保持快乐的状态。
3.经常组织转移注意力的活动,如户外运动、艺术创作或志愿者服务,帮助学生分散注意力,平衡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和困扰。
《第十二课 快乐的钥匙在手中》作业设计方案-初中心理健康北师大河南专版九年级全一册

《快乐的钥匙在手中》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见的心理困扰和压力;2. 帮助学生掌握自我调节情绪和心态的方法;3.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提升他们的幸福感。
二、作业内容:1. 观察自我:请同学们在课后静下心来,观察自己的情绪和心态,记录下自己在一天中感到快乐、平静、焦虑、沮丧等不同情绪的时刻。
2. 情绪日记:要求学生每天写一篇情绪日记,记录当天发生的令自己感到快乐或沮丧的事情,以及自己采取的应对措施和效果。
3. 积极思考:建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自己的优点和成就,用积极的言辞和心态来肯定自己的进步。
4. 音乐冥想:推荐一些舒缓的音乐,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简单的音乐冥想,放松身心,提高自我认知。
5. 角色扮演:在小组内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情境下的心理应对方式,分享感受,共同提高。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作业,并确保真实反映自己的心理状态;2. 按时提交作业,字数不少于XX字;3. 作业内容应包括事件描述、情绪分析、应对措施和效果等;4. 在作业过程中可以与同学或老师交流,寻求帮助和支持。
四、作业评价:1. 作业批改:教师将对所有提交的作业进行批改,给出鼓励和建议性的反馈意见;2. 优秀作业展示:选出若干篇优秀的情绪日记和观察报告,在班级内进行展示和分享,激励同学们积极参与;3. 课堂讨论:针对同学们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组织课堂讨论,邀请老师和同学共同解答;4. 评价结果将作为平时成绩的参考之一,以激励同学们更加认真地对待心理健康课程。
五、作业反馈:1. 同学们在完成作业后,请将反馈意见通过邮件或班级群聊的方式提交给教师;2. 教师将对反馈意见进行整理和分析,以便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案和手段;3. 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作业反馈环节,提出宝贵的建议和意见,共同促进心理健康课程的健康发展。
通过本次作业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快乐的钥匙,让他们在面对学习压力和困扰时能够自我调节情绪和心态,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提升幸福感。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_《做快乐的自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做快乐的自己》教学设计活动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排解烦恼的方法,使学生知道应该笑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做一个快乐的人。
2、学会更好地调节自己,能够在生活中寻找到快乐,使自己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情绪。
活动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别人的快乐与烦恼,找到快乐的真谛。
活动难点:引导学生用自己所掌握的寻找快乐的策略,学会更好地调整自己。
课前准备:课件,音乐,便利贴活动过程:一、课前游戏:师:上课之前,老师想和大家做一个反口令的游戏,大家喜欢吗?(生回答:喜欢)。
游戏规则:老师发出一个口令,请同学们做相反的动作。
比如:老师让你举左手,你就举右手,听明白了吗?好,我们游戏开始。
(师生共同做游戏)二、团体暖身阶段:师:刚才我们做了反口令的游戏,做完游戏,问学生心情怎样,(高兴,快乐),揭示主题,快乐便是这节课的主题,齐读课题。
快乐能让人身心健康,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都有积极的影响。
古人云: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你愿意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快乐吗?请先想一想自己都有哪些快乐的事。
(学生思考)1、下面,我们做一个传快乐球的游戏。
游戏规则:我们在鼓声中传起我们的快乐球,鼓声停,球落在谁手里,谁就给大家说说自己快乐的事,让大家也分享你的快乐。
2、做传快乐球的游戏,学生说自己快乐的事,把快乐分享给大家。
师:大家说了那么多的开心事,感觉快乐真好,它让我们充满力量,充满朝气,充满热情。
老师也感受到了你们的快乐。
大家还想不想分享其他人的快乐呢?出示课件(笑脸),感受别人的快乐。
3、让生说从课件中看到了什么,心情怎样?师:是啊!我们看到了一张可爱的小脸,他让我们很温暖,感觉到世界真美好!是啊!住在舒服的环境里我们会高兴,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我们会快乐,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我们会快乐,只要我们做一个有心人,你会发现,快乐就在我身边。
三、团体转换阶段:人人都想和快乐在一起,想天天快乐,时时快乐,可是,生活不可能总是阳光明媚,不可能总是快乐啊!我们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的不顺心的事。
幼儿园大班心理健康教案快乐就在身边

幼儿园大班心理健康教案快乐就在身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大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手册》第四章“情绪的认识和表达”,详细内容为第一节“快乐就在身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幼儿认识和体验快乐的情绪,学会表达和分享快乐。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快乐的概念,认识到快乐就在自己身边,学会发现生活中的快乐。
2. 培养幼儿表达和分享快乐的能力,增进同伴间的友谊。
3. 帮助幼儿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懂得珍惜美好时光。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表达和分享快乐,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认识和体验快乐的情绪,发现生活中的快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快乐表情卡片、故事书、音乐播放设备、挂图。
2. 学具:彩笔、画纸、心情日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快乐表情卡片,让幼儿观察并模仿,引导他们说出自己感受到的快乐。
2. 故事分享(10分钟)讲述一个关于快乐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人物的情绪变化,讨论如何传递快乐。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挂图展示,讲解如何表达和分享快乐,如:微笑、拥抱、分享玩具等。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快乐传递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表达和分享快乐。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快乐就在身边2. 板书内容:快乐的概念快乐的表达方式快乐的分享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快乐日记请幼儿用彩笔和画纸记录下本周让自己感到快乐的事情,并分享给家人和同伴。
2. 答案示例:我的快乐日记:星期一,我和妈妈去公园玩,看到了美丽的花朵,我很开心!星期二,我在幼儿园和好朋友一起玩滑滑梯,我们都笑了!星期三,老师表扬我画画很漂亮,我感到很快乐!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认识和表达快乐方面的进步,针对不足之处进行反思和改进。
2. 拓展延伸结合家庭教育和日常生活,鼓励家长和教师共同关注幼儿的快乐情绪,为他们创造更多表达和分享快乐的机会。
四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二十五课做快乐的自己|北师大版

-情绪管理:学生掌握调整心态、保持积极情绪的方法,能在遇到困难时自我激励,保持乐观。
-举例:讨论如何在考试不理想、与同学发生矛盾等情况下调整情绪,引入情绪调节的小技巧,如深呼吸、正面思考等。
-人际沟通:学生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提高有效沟通的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3.继续加强学生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
-举例: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理解他人。
2.教学难点
-自我认知的深入:学生往往难以看到自己的全面形象,容易陷入自我否定或过度自我肯定。
-突破方法:提供具体的自我评价工具,如自我评价表,引导学生从多个维度评价自己,教师通过个别指导帮助学生更深入地认识自我。
-情绪调控的实践:学生知道情绪管理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情境中难以应用。
四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二十五课做快乐的自己|北师大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材,第二十五课“做快乐的自己”。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认识自我: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优点和不足,学会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
2.情绪管理:教授学生如何调整心态,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成为快乐的自己。
五、教学反思
今天在教授《做快乐的自己》这一课时,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如何进行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从课堂反馈来看,大部分学生对这些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学会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这些技巧。
在导入环节,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了学生对日常情绪管理的思考,他们积极参与,分享了自己的经历。这让我意识到,结合生活实例进行教学,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心理健康课《与快乐同行》教学设计

小学心理健康课(与愉快同行)教学设计一、活动理念:在人的心理活动里,情绪变化是十分活泼和敏感的,情绪和健康的关系是十分紧密的。
乐观、开朗、心情舒服的人,可以使各种内脏功能健康地运转,增强对外来不良因素的影响;反之,悲观、忧郁、心情不畅的人,长久下来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而且不利于健康人格的开展。
研究说明,积极的心理态度和愉快的情绪使人在学习和生活中获得无穷的乐趣,不仅增进人的身心健康,而且有利于青年少健全人格的开展。
处于青春期的青年少,由于生理的急剧变化、学业压力等导致他们心理出现许多情绪困扰,而长期的情绪困扰会严峻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本课的设计旨在以“活动〞、“体验〞为主要教学因素,指导学生如何面对烦闷,找到调整情绪的妙方,学会笑对人生。
援助学生树立起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增强他们对愉快情绪的体验。
整个过程让学生多想、多动、多参与、多感想。
二、活动目的:1、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排解烦闷的方法,使学生了解应该笑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做一个愉快的人。
2、学会更好地调节自己,使自己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情绪。
3、让学生意识到愉快其实是件简单的事,并学会援助别人排解烦闷,与他人分享愉快。
三、活动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别人的愉快与烦闷,找到愉快的真谛。
四、活动难点:引导学生用自己所掌握的寻觅愉快的策略来更好地调整自己并援助别人。
五、活动时间:2022-09-23六、活动对象:五〔5〕中队七、活动打算:1、多媒体课件 :录音(国王长了一只兔耳朵)、歌曲(愉快拍手歌)等。
2、打算“心情记录卡〞。
课前发给学生。
八、活动过程:一、创设情景,体验烦闷:1、教师激情导入:同学们,你们期望自己愉快吗?〔期望〕是的,人人都想和愉快在一起,天天愉快,时时愉快。
但是,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总会遇上这样那样不顺心的事。
这不,老师前几天在紧张地为今天的课备课搞课件,却不小心得了重感冒,头晕脑胀,浑身不舒服,心里却更焦急了,这越急却越上火,嗓子都哑了!所以说,生活中,让人生气、让人烦闷、让人痛苦的事情太多了,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遇到过令你不愉快的事情吗?〔预设:遇到过。
幼儿中班健康教育教案《做个快乐的自己》

幼儿中班健康教育教案《做个快乐的自己》《做个快乐的自己》幼儿中班健康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认识自己的情感,培养积极阳光的情感态度。
2.培养幼儿自尊心、自信心和自立意识,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
3.培养幼儿的乐观心态和适应能力,学会面对困难和挫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4.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二、教学内容:1.认识自己的情感,培养积极阳光的情感态度。
2.发展自尊心、自信心和自立意识,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
3.培养乐观心态和适应能力,学会面对困难和挫折。
4.培养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三、教学准备:1.图片、幻灯片等教具。
2.幼儿教室以及音乐、美术、运动等活动所需的教学准备。
四、教学过程:课程1:认识自己的情感,培养积极阳光的情感态度。
1.引入(10分钟):老师出示一张笑脸图片,并问幼儿:“你们知道笑脸代表什么吗?”幼儿回答后,老师进一步引导幼儿思考:“我们为什么要保持笑脸呢?”通过引导,让幼儿认识到积极阳光的情感态度的重要性。
2.活动(20分钟):老师带领幼儿观察各种表情图片,并让幼儿模仿表情。
然后,让幼儿分组进行表情游戏,每组一人扮演一种表情,其他人猜测是什么表情,并说出他们自己为什么会有这种表情。
最后,老师引导幼儿总结,形成“快乐、生气、悲伤”等各种不同情感的概念。
3.小结(10分钟):老师通过幻灯片或图片展示各种人物的表情,引导幼儿进一步认识多种情感,并强调积极阳光的情感态度对我们的生活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课程2:发展自尊心、自信心和自立意识,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
1.引入(10分钟):老师出示孩子们的照片,鼓励幼儿看看自己的照片,并和小伙伴一起分析自己的优点和特长。
然后,老师提问:“你们觉得自己最擅长什么呢?”鼓励幼儿发言,让他们自豪地展示自己的才能。
2.活动(20分钟):老师带领幼儿进行一次小演讲比赛,每个幼儿都有机会上台展示自己,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展示自己的特长。
苏教版心理健康教育九年级第十二课时 快乐由我 教案 教学设计

第十二课时快乐由我一、目标:通过这次班会,使学生初步了解情绪是人的心理活动的重要表现,知道基本的情绪类型及不同情绪的作用,进一步了解调节情绪的必要性,并逐步掌握调节情绪的有效方法,以便在实际生活中克服消极的情绪,保持乐观、开朗的心境,能较好地调节和控制情绪。
二、过程课前播放《拍手歌》老师:同学们,刚才听到这首歌心情怎么样?有关情绪的问题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心理健康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这次班会的主题就是:“善于调节情绪”。
主持人:我们平时讲的"触景生情"这个词,“情”就是“情绪”,"景"就是引起情绪变化的刺激因素。
比如说,你碰巧有位同学正在说你的坏话,就会产生气愤的情绪;如果是这位同学正在夸你,则会产生高兴、愉快的情绪。
人的情绪有很多种,中国汉语中描写情绪的词语有上千个,喜、怒、哀、惧是人的四种基本情绪。
(注:分小组组织活动,准备时间为两分钟。
)主持人:下面请小组展示。
2、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主持人:同学们想一想,下面哪些是积极情绪?哪些是消极情绪?①快乐②恐惧③愤怒④痛苦⑤喜欢⑥忧虑⑦难过⑧讨厌(小组自主回答。
)主持人:请同学们各自体会一下,当自己处在愤怒、恐惧、痛苦等消极情绪状态下,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对你的生活和学习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当你处在消极情绪状态下,消极的情绪会减弱人的体力与精力,活动中易感到劳累、精力不足、没兴趣,思维迟钝,判断能力下降,消极的情绪还会降低人的自控能力,遇事易冲动、不理智,常会做出一些事后令自己后悔的事。
同学们,有没有这种感受啊?因此说,消极情绪具有很大的危害性。
主持人:同学们看以下几个事例,每一事例中消极情绪对人的什么方面有影响。
a.同学小王的例子:一天中午,小王的父亲给小王买了一只他最心爱的足球,到学校后正好背课文,很长的课文一点也没费劲;第二天,小王想再买一张最新的游戏卡,但父母都不同意,他感到非常不开心地上学去了,一篇不长的课文却化了很长的时间也没背好。
四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二十五课做快乐的自己|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二十五课做快乐的自己|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学生理解快乐的含义,认识到快乐是个人选择的结果,并学会在生活中寻找和创造快乐。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积极面对困难的能力,学会用乐观的态度解决问题,以及掌握一些提升自我快乐感的技巧。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乐观的心态,增强自我情感管理能力。
教学内容1. 快乐的概念:引导学生探讨快乐的含义,分享个人对快乐的看法和感受。
2. 快乐的力量:讲解快乐对个人身心健康和人际交往的积极影响。
3. 寻找快乐:探索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快乐的方法和途径。
4. 创造快乐:教授学生如何通过积极行动和心态调整来创造快乐。
5. 快乐与困难:讨论如何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快乐的心态。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理解快乐的重要性,并学会在实际生活中寻找和创造快乐。
难点: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保持乐观的能力,以及如何在团队中传播积极的情绪。
教具与学具准备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与快乐相关的图片和视频。
活动卡片:用于学生分享快乐时刻和经验。
心情日记本:供学生在课后记录自己的快乐时光。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快乐的场景,引发学生对快乐的思考。
2. 新课导入: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快乐的定义和个人快乐的经历。
3. 快乐的力量:讲解快乐对个人成长和发展的积极作用。
4. 寻找快乐:进行课堂活动,让学生分享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快乐的方法。
5. 创造快乐:教授学生如何通过积极行动和心态调整来创造快乐。
6. 快乐与困难:通过角色扮演和讨论,让学生学会在困难中保持快乐。
板书设计板书做快乐的自己内容要点:快乐的概念快乐的力量寻找快乐的方法创造快乐的技巧面对困难时保持快乐作业设计个人作业:学生写下自己的快乐日记,记录一天中的快乐时刻。
小组作业: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关于如何在生活中寻找和创造快乐的宣传海报。
课后反思教师反思:教师评估学生对快乐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应用所学知识的情况。
心理健康课教案做快乐的自己[5篇]
![心理健康课教案做快乐的自己[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ba9c6ff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a8.png)
心理健康课教案做快乐的自己[5篇]第一篇:心理健康课教案做快乐的自己小学心理健康《做快乐的自己》教学设计一、活动目标: 1.通过书写快乐、诉说快乐、分享快乐等活动帮助学生认识、接纳和把握自己的情绪,增强对快乐情绪的体验。
2.进一步学会更多的寻找快乐的方法,学会更好地调节自己。
3.培养乐观的情绪和生活态度,学会在生活中找“乐”,让自己变得更快乐。
二、活动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排除烦恼的方法, 能够在生活中寻找到快乐,做个快乐的人。
三、活动难点: 引导学生用自己所掌握的寻找快乐的方法,更好地调节自己的心态。
四、活动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写烦恼事的小纸片3、故事录音五、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设计理念:通过游戏让学生感觉快乐,以快乐的心态来对待本节课的课题——快乐伴我成长,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1、课件播放歌曲《幸福拍手歌》,学生全体起立,跟着歌词大意拍手、拍肩、跺脚。
(时间3分钟)今天老师将与我们同学一起上一堂心理健康课——《做快乐的自己》。
(出示课件)二、创设情境,形成共识(一)快乐一瞬间(设计理念:通过交流各自快乐的事,让学生体会到快乐无处不在。
)1、同学们,人生也有很多快乐的时候,我们大家一起来写写自己快乐的事情吧。
让快乐伴我们同行!(放轻音乐)(时间3分钟)(2)小组交流(3)汇报交流2、师:谁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快乐,让一个人的快乐变成每个人的快乐?生:预设假设:(1)我考试考了第一名,老师表扬了我(2)周末爸妈带我出去旅游3、师小结:原来我们同学有这么多的快乐,快乐无处不在。
以愉悦的心情看世界,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二)快乐不快乐。
(设计理念:通过讲解一个故事,让学生体会快乐不快乐的情绪,让学生了解快乐魔棒的神奇力量。
)可是,有一位老爷爷却整天为一件事烦恼,我们一起来听听他的经历吧。
(录音播放《卖伞和晒盐》故事)老爷爷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是卖伞的,小儿子是晒盐的,这天一开晴天,他就担心啊,大儿子的伞怎么卖得出去啊,这天一下雨,他又着急了,小儿子盐生意糟糕了。
快乐在我手中

课题:快乐在我手中
课时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认识到消极情绪是可以改变的,具有初步的调控自我情绪的意识和能力。
使学生初步学会调整心态的方法之一——换一个角度,用积极的心态想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图片操作和故事,体验不同的想法能够带来不同的情绪。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不同的想法在相同的事件里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初步具有调控自我情绪的意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在遇到不高兴的事情时,换一个想法,把消极想法换成积极想法,就可以避免许多烦恼。
教学难点:学会控制、改变自己的情绪。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磁带等。
活动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健康教育《快乐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教学设计活动目的:
1、让学生从体验中明白事物是具有多面性的,学会多角度观察事物。
2、通过故事使学生认识到快乐是自己的选择,关键是自己要善于发现。
3、通过体验、感悟,帮助学生善用积极思维方式,并尝试使用总结出的方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事情,从而提升他们的快乐、幸福指数。
活动准备:烂苹果、PPT、歌曲《假如幸福的话就拍拍手吧》
活动时间:一节课
活动对象:二、三、四年级
活动步骤:
课前:
师生互动,热身呼号——师(起):心理健康!生(齐):快乐生活!
(注:此“呼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用于集中学生注意力,以及各教学环节的转换)
一、游戏预热,感受快乐(头脑风暴法)
(准备一个一半鲜艳漂亮,另一半咬了两口或烂掉的苹果)
师:(教师遮住苹果被咬或烂掉部分)我这有一个苹果,请你们来描述一下它,可以是苹果的样子,也可以加上你的想象、感受或愿
望。
说得越生动越好,谁说得最棒我就把这个苹果给谁。
(预计学生的反应:描述苹果的颜色、味道、口感及自己的感受如很想咬一口等。
)师:(展示苹果的被咬或烂掉一半)谁还想要这个苹果吗?(仔细观察同学的反应:接不接苹果及面部表情……)
师:(紧扣观察到的情况)如:你们为什么不愿意再要这个苹果?谈谈你现在心里的感受。
(让学生充分反应)
师:这个苹果给了你们什么启示呢?(让学生充分交流感受。
教师提示:要从多角度或多方面去看事物或问题)
二、故事启示,自主快乐(故事导入法)
活动一、讲故事“好地方?坏地方?”(故事法)
师:看到半边漂亮的苹果就以为另一半也是漂亮的,看到丑陋的这一面很难想象另一面的漂亮,这样的错误我们都会经常犯。
接下来,我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个小故事。
好地方?坏地方?
妈妈带着小姐妹俩来到一座好大好大的花园里赏花。
一会儿,妹妹伤心地跑来对妈妈说:“妈妈,这里不好!我不想在这里玩。
”
妈妈:“为什么呢,我的孩子?”
妹妹哭哭啼啼地说:“妈妈,你看,每朵花下面都有刺,要扎手,这是个坏地方。
我们离开这里吧。
”
妈妈带着妹妹四处寻找姐姐,准备离开这里。
在一片花海中她们看见了开心的姐姐。
妹妹说:“这是个坏地方,快离开这里吧。
”
姐姐却兴高采烈地说:“这么多鲜花多美啊!我正在跟蝴蝶捉迷藏呢。
这里太好玩了,这是个好地方!”
妹妹:“你没有发现花朵下面的刺吗?”
姐姐:“当然,我看见了。
只要小心一点,它们不会伤害我的,这些刺是为了保护花朵的,没有它们就没有美丽的花朵,也就没有这些可爱的蝴蝶。
”
妈妈望着泪眼婆娑的妹妹和兴高采烈的姐姐,陷入了沉思。
师:听了故事以后你们又有些什么感受呢?为什么妹妹不开心,而姐姐快快乐乐?找找原因。
生:(小组讨论)分享感受
师:伤心的妹妹只看到花朵下面的刺,就忘了欣赏花朵的美丽,于是就哭哭啼啼地说:这是个坏地方;开心的姐姐看见了花朵下面的刺,却没有忘记欣赏花朵的美丽,于是姐姐开开心心地说:这是个好地方。
(总结)姐姐有一种积极的心态,遇事看好的方面,想好的可能,因而心情愉快;妹妹正好相反,是一种消极的心态,遇事看坏的方面,想坏的可能,因而心情郁闷、不快。
所以,积极的心态发现“好地方”,消极的心态看见“坏地方”。
(演示幻灯片2)
三、探索快乐,发现秘诀
活动二、意义置换(情景法)
下面是我们生活中会遇到的几个场景,面对以下事情,请你用“姐姐”的态度和方法,也就是积极的方式,想好的,往好处想,试着去想想,看看效果如何。
事情想法心情
上课举手时老师没叫你发言妹妹:又不叫我,太不重视我。
妹妹:失望
姐姐:?姐姐:?
当你看到你的两个同学正在
在说些什么,可一看到你就妹妹:肯定在说我的坏话。
妹妹:气愤
不说了时
姐姐:?姐姐:?
妈妈看到你躺着看书,开始妹妹:又开始唠叨了。
妹妹:烦躁说你不要躺着看,这样对眼姐姐:?姐姐:?
睛不好┅┅
生:讨论;交流。
师总结:看到的不同,产生的想法就不同,心情也就会不同。
快乐的秘诀就是:接受事实,发现快乐。
活动三、微笑传递(共情法)
师:我们的喜怒哀乐都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呢?
生:(略)
师:看看这幅图你能感受到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呢?(表情1)
生:(略)
师:你们看到他们的表情你的心情如何?
生:(略)
师:那现在呢?(表情2)
生:(略)
师:那现在看到他们的表情后你的心情是否有所改变?
生:(略)
师:哦,看来微笑是可以传递快乐的。
那就让我们经常微笑、欢笑、放声大笑。
四、心灵感悟,总结快乐
请学生将今天的活动感悟总结出一个主题。
五、感受激情,提升快乐
师:在最后的时间里,老师要送给同学们一句话:快乐不快乐,完全是由自己的想法决定,快乐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演示幻灯片)最后我们一起来分享一首歌(播放歌曲《假如幸福的话就拍拍手吧》),让我们一起跟随着音乐,唱歌、跳舞,感受幸福,分享快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