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新闻写作的痼疾——直接引语的缺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纸新闻写作的痼疾——直接引语的缺失
一、引语
笔者喜欢看林林总总的报纸,日久天长,却发现国内的中文报纸几乎无一例外地存在这样一个痼疾,那就是普遍忽略对直接引语的使用,间接引语的使用频率却相当高,记者转述的话语比例更高。带“引号”的句子少之又少。而国外的报纸,尽管阅读的不多,很多还是转载的,但可以看出它们非常重视直接引语的使用。为此,笔者作了个小规模的调查,调查对象分别是《人民日报》(中共中央机关报)、《文汇报》(上海的一份以知识分子为目标读者的报纸)、《参考消息》(新华社主办,主要转载外国通讯社、报纸的新闻)等三份报纸,并以2003年1月10日到17日的三家报纸的头版头条新闻作为随即抽样,进行内容分析。
对抽样的内容分析
抽样的结果如下:
报纸名称使用直接引语的条数使用间接引语的条数
人民日报6条1条
参考消息11条5条
文汇报2条16条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首先,《参考消息》所引用的外文报纸新闻很多是节选性质的,即引用的只是外文的某一段落,因此如果考虑周全的话,外文报纸所使用的直接引语的数量还会增加;其次,《人民日报》的直接引语数量似乎也不“匮乏”,但其“含金量”却很低,本文下面会做分析。
以上调查范围虽然有限,但足以说明我国的部分媒体存在忽略使用直接引语的问题。而西方媒体却相当重视其应用。西方新闻院校,特别是美国新闻院校,新闻教科书都把直接引语的使用列为重要的讲述内容。[1]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麦尔文. 梅澈教授这样写道:
报道新闻应该通过“展示”而非“陈述”的定律就是:必须把直接引语写入新闻的重要部分。记者在采访时都会留意闪闪发光的言辞、犀利透彻的评说以及新闻人物对新闻事件的简要概括。直接引语能使新闻事件更具戏剧色彩,能使读者直接聆听新闻人物的“说话”。此外,它还是一种帮助记者做到真实报道的手段,能使读者直接感受到新闻事件是否真实。总之,如果新闻中使用了直接引语,读者就可以这样推断:既然新闻事件的参与者在直接
说话,那么这事必真实无疑。[2]
二、直接引语为何缺实
使用直接引语有很多好处,首先直接引语是记者对现场所发出的声音的真实地原封不动地记录,能够增加新闻的真实性与现场感,让人读起来既有味道又感到真实可信;其次,使用直接引语可以使新闻富有文采,行文腾挪跌宕,富有变化,在叙事学上则是叙述人称多样性,受众将不再面对一个高高在上、鸟瞰众生的第三人称叙述者;再次,直接引语若引用重大人物的话,将给人以十分深刻的印象,容易引起受众强烈的阅读欲望;最后,直接引语可以使原本枯涩的文字表述变得生动直观起来,具有动感的效果。特别是一些媒体不敢或不便表述的话语,通过人物之口表达出来,是十分聪明的办法。
但在我们的新闻中,为什么会出现缺少直接引语的现象呢?
笔者认为,首先是传统新闻观念的落后思想所致。以往以来,我们国家新闻所起的都是简单的“传声筒”作用,起到的无非是上情下传的中间作用,媒体不注重宣传技巧的提高,不重视受众的阅读兴趣,只对如何取得政治宣传的最大效果,导致新闻写法单一,有时“惨不忍睹”。笔者在调查《人民日报》头版的新闻时共发现6条直接引语,但引用的话语无一例外的都是普通老百姓对政府感恩戴德的话,尽管是直接引语,但明显可以看出有记者“润色”的痕迹。记者热衷于引用普通老百姓的颂词,但对重要政治人物的谈话却没有直接引用。很显然,他们怕官员们带着引号的话被公布于报端后,一旦发生原则性错误将面临难以承受的后果,而引用普通老百姓的“好话”,恰恰相反,不仅不会给他们带来灾难,甚至反而会给他们带来某种光环。从这一点考虑,《参考消息》上我们看到的外国媒体上经常引用重要人物的谈话,不仅是一种良好的文风,更是一种难得勇气的体现。相比之下,国内的记者做得很不够。
三、直接引语缺失的背后——叙事声音的加强
直接引语的缺失必然导致叙事声音的加强,给受众的阅读带来不快。
先看下面一则新闻:(引自《解放日报》
从未发生过五级以上地震专家称上海地震概率小
从北京时间26日晚上起,日本、印度尼西亚、台湾和菲律宾均发生了地震,日本和印尼的地震达到了里氏七级。这些地震对上海会不会有影响呢?记者今天采访了上海市地震局的有关专家。
上海市地震局地震预报研究所刘文龙所长给我们介绍说,全球平均每年发生7级以上地震18次,去年发生过16次,今年已发生5次。这次地震的发生地点正好处于世界著名
的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地震的发生虽然没有时间性和周期性,但在空间上和时间上有丛集性的。这四个地方发生的地震就是这样的情况,没有什么特别的。
上海目前很安全,刘所长说,其处在中国的华南地震区和华北地震区两个板块的中间,在这个地区,地震是比较少的。在上海行政区内,还没有发生过5级以上的地震。所以市民不用担心。
上海市地震局副局长朱元清博士给我们介绍道,在过去20年中,上海市民感觉到的地震只有五六次,最严重的是1984年在震中距上海160公里的南黄海发生的里氏6.2级地震,那次地震只造成一些土坯墙出现少许裂缝。
地震的破坏力跟当地建筑质量有关,建筑质量好伤亡就可大大减少。自1992年后,上海市新建的所有建筑物都按照抗地震烈度7度的标准设防,特别是高层建筑,设防要求还要更高些。当记者问到上海市民感觉到地震的时候该怎么办时,朱博士笑着说:保持镇静。
朱博士说,在佘山地震基准台内有一个地震科普馆,如果市民有兴趣的话,可以去参观,那里有关于地震知识的详细介绍。朱博士还提醒市民不要轻信谣言,特别是那些能精确到某年某月某日将发生地震的流言,更不能信,因为现在科学研究还不能准确预报地震发生的日期。
北京时间2003年5月26日,日本、印度尼西亚、台湾和菲律宾均发生了地震,日本和印尼的地震达到了里氏七级。作为同处太平洋板块的上海——我国最大的城市,会不会发生残酷的地震呢?这是人们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为此,记者采写了上面这则新闻。通篇都采用的是第三人称叙事手法,给人的感觉是权威,而且让专家以第三人称的口吻出来现身说法,给人的感觉更“权威”。这样的新闻叙事手法无疑能够打消人们心中的疑虑,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但令人遗憾的是,通篇没有一句直接引语。专家所说的话显然被记者“加工”过,灌输了记者的某种东西早里面。试把专家的所说的话语改为直接引语,受众所见到的是专家原汁原味的话语,这无疑会增加这篇新闻在受众心目中的分量。但记者没有做到这一点。
由于新闻叙事不同于文学作品的叙事,它讲求真实、客观、公正,目的在于向受众传递一种权威性的、不容质疑的信息,最带限度地建立起自己的公信力与影响力,满足受众的知情权与求知欲。从叙述视角考虑,许多新闻叙事都愿意采用全知叙述的模式。这类新闻的叙述者“没有固定的观察位置,…上帝般‟全知全能的叙述者可以从任何角度、任何时空来叙事;既可高高在上鸟瞰概貌,也可以看到在其他地方同时发生的一切……全知叙述者通常对人物保持一定的距离,显示出一定的权威性与客观性。这也是许多记者愿意采用此种叙事视角的原因之一。叙述者可以通过对人物、事件发表公开评论,而且具有很大的自由度。了解此类新闻作品的叙述声音,可以透彻地摸清记者在遣词造句方面的意图、情感倾向。叙述声音的强弱也将对新闻的客观性产生影响。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的新闻叙事中,公开的评论(也叫公开的叙述者)是叙述声音最为直接、最常用的表现方式。所谓公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