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岗位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范
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噪声岗位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减少噪声对工作环境的污染,制定本操作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所有噪声岗位从业人员,包括生产、服务等各个行业。
第三条噪声岗位从业人员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积极履行职业卫生管理责任,保障自身的职业卫生权益。
第四条噪声岗位从业人员应经过健康体检,确保身体状况符合从事噪声岗位的要求。
第五条噪声岗位从业人员应接受岗前培训,了解噪声对健康的影响、预防措施和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方法。
第六条噪声岗位从业人员应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及时报告相关问题。
第二章噪声检测与评估第七条噪声岗位从业人员的工作场所应定期进行噪声测量,以确保噪声水平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第八条噪声岗位从业人员在岗位调整或变动后,应重新进行噪声测量和评估。
第九条噪声岗位从业人员的噪声暴露水平应控制在国家现行标准规定的范围内,如超过限值,应采取相应的工程控制措施。
第十条噪声岗位从业人员的个人噪声暴露水平要低于国家现行标准规定的限值,需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个人防护装备。
第三章噪声控制措施第十一条噪声岗位从业人员应根据噪声暴露水平和工作要求,合理选择工艺设备,降低噪声产生的可能性。
第十二条噪声岗位从业人员应优化工艺流程,减少噪声源的数量和强度。
第十三条噪声岗位从业人员应对噪声源进行隔离,采用隔音材料、噪声屏障等技术手段来降低噪声水平。
第十四条噪声岗位从业人员应定期检查和维护噪声控制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十五条噪声岗位从业人员应优化工作环境,减少噪声反射和吸收。
第四章个人防护措施第十六条噪声岗位从业人员应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防护设备,如耳塞、耳罩等。
第十七条噪声岗位从业人员应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设备,并及时更换损坏或过期的设备。
第十八条噪声岗位从业人员应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强度噪声环境中,避免加剧身体损伤。
第十九条噪声岗位从业人员应定期对个人听力进行检查,以便早发现和治疗听力损伤。
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噪声岗位1. 岗位概述噪声岗位是指工作环境噪声超过85分贝的工作岗位,常见于工厂、建筑现场等行业。
2. 职业卫生风险评估在噪声岗位工作时,工作人员不可避免地接触到大量的噪声。
高噪声不仅会影响工作效率,还会引发许多身体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定期对噪声岗位进行职业卫生风险评估。
评估时应该考虑以下因素:•工作环境噪声水平•工作岗位的噪声频率和持续时间•工作场所的空气质量评估得到结果,根据危害程度确定采取的措施。
3. 职业卫生管理措施针对噪声岗位的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工作环境检测对噪声岗位的工作环境应定期进行检测,检测指标包括噪声水平、空气质量等。
3.2 保证工作环境的清洁噪声工作岗位环境的清洁是保障工人健康的重要步骤。
要求保持振动设备的卫生清洁,在设备每次使用后进行清洁、擦拭,并对其进行定期彻底清洁。
3.3 佩戴防护设备噪声岗位的工作人员应该佩戴防护设备。
防护设备要符合国家标准,根据不同的工作情况选择不同类型和规格的防护设备。
3.4 工作人员培训必须对噪声工作岗位的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培训内容应该包括:•工作场所安全风险及危害物质的储存,使用、处理方法•安全操作方法及从事工作前的安全检查4. 现场应急处理噪声岗位出现事故或急难险情时,工作人员应该采取适当措施处理和防护。
具体应急措施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包括:•采取紧急措施,保障人员的安全•随时与快速反应组织沟通•据实情向领导层级汇报灾难情况和应急反应情况5. 相关法律法规在噪声工作岗位中,需要遵守的法律法规有:•《劳动法》;•《劳动安全卫生法》;•《噪声及振动卫生标准》;•《职业病防治法》;•《劳动保护管理条例》等。
6. 结论噪声工作岗位是一个需要重视的工作环境,它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为保障工人安全健康,应该将其归为卫工作业风险管控体系的重点。
本操作规程的实施可以有效地保障噪声岗位工作人员的生产安全和身体健康。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完整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完整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和职业健康,防治职业危害,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我们特制订了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凡是涉及职业危害的场所和工作地点,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项目部所有部门、厂队及协作队。
粉尘是指能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在工业生产中产生的粉尘叫做工业粉尘。
如果不加以控制,它会破坏作业环境,危害工人身体健康和损坏机器设备,还会污染大气环境。
噪声是指给听到它的人和自然界带来烦恼的、不受欢迎的声音。
影响人们工作研究休息的声音都称为噪声。
人们将影响人的交谈或思考的环境声音称为噪声。
烟尘是指在燃料的燃烧、高温熔融和化学反应等过程中形成的漂浮于空中的颗粒物。
作业现场典型的烟尘有焊接烟尘、爆破烟尘。
烟尘的粒径很小,一般小于1gm。
高温天气会给人体健康、交通、用水、用电等方面带来严重影响。
中毒是机体过量或大量接触化学毒物,引发组织结构和功能损害、代谢障碍而发生疾病或死亡的情况。
中毒的严重程度与剂量有关,多呈剂量-效应关系;中毒按其发生发展过程,可分为急性中毒、亚急性和慢性中毒。
一次接触大量毒物所致的中毒,为急性中毒;多次或长期接触少量毒物,经一定潜伏期而发生的中毒,称慢性中毒;介于两者之间的,为亚急性中毒。
灼伤是由于热力或化学物质作用于身体,引起局部组织损伤,并通过受损的皮肤、粘膜组织导致全身病理生理改变的情况。
发生原因主要是火焰灼伤、电击伤、热压伤和强酸、强碱灼伤等。
为了避免灼伤的发生,我们要加强安全意识,正确使用相关设备和化学物品。
在本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中,所有员工上岗工作前必须建立职工健康档案。
项目部安全___、部门及厂队领导必须确认员工没有岗位禁忌疾病才能上岗工作。
这是为了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3.2 所有进入工作现场的人员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对于I级(轻度危害)粉尘岗位,必须戴好防尘口罩。
对于噪声源岗位,必须戴好耳塞。
对于焊接岗位,必须戴好防护镜、防护面罩并穿好防护服。
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一、岗位简介噪声岗位是指工作环境中噪声超过国家标准的职业岗位。
噪声是指各种有害声音对人耳造成的干扰和损害。
噪声岗位主要存在于工厂、建筑工地、机械设备操作等工作场所。
二、噪声的危害1. 噪声对听觉系统的危害:长时间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下会引起听觉疲劳、耳膜破裂、耳聋等问题。
2. 噪声对心理健康的危害: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中容易导致情绪不稳定、压力增加、失眠等问题。
3. 噪声对其他身体器官的危害:噪声还会引起头痛、消化不良、血压升高等问题。
三、职业卫生操作规程1. 个人防护(1)佩戴耳塞或耳罩:在噪声岗位工作时,必须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防噪声耳塞或耳罩,保护耳朵免受噪声侵害。
(2)佩戴防护手套和其他防护用品:根据具体工作环境,佩戴适当的手套、防护眼镜等,保护全身不受噪声伤害。
(3)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做好个人卫生,定期清洗耳塞和耳罩,保持清洁。
2. 工作环境改善(1)减少噪声源:对于能够减少噪声源的工作环境,应采取控制措施,如使用低噪声设备、改进工艺等。
(2)隔声措施:对于不能减少噪声源的工作环境,应采取隔声措施,如安装隔音墙、隔音板等,尽量将噪声隔离。
(3)加强维护保养:定期检查和维护噪声设备,及时修复故障,确保设备正常工作,减少噪声产生。
3. 健康监护(1)定期体检:对从事噪声岗位的员工,应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及时了解身体状况,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干预。
(2)职业病防治:对于职业病风险较高的人员,要采取职业病防治措施,如进行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提供个人防护用品等。
四、应急处理1. 意外事故应急处理:当发生噪声岗位的意外事故时,应立即停止工作,确保人身安全,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2. 噪声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对于噪声突发事件,应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
五、员工培训1. 职业健康知识培训:对从事噪声岗位员工进行职业健康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卫生意识和防护能力。
噪声岗位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正式版
噪声岗位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正式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噪声岗位从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预防和控制噪声对岗位工作环境的不良影响,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噪声岗位从业人员。
第三条噪声岗位从业人员应严格遵守本操作规程的相关要求,加强自我保护,防止噪声对身体健康和工作环境的不良影响。
第四条雇主应严格遵守噪声防控相关法律法规,落实相关管理责任,并为噪声岗位从业人员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和必要的个人防护设备。
第五条噪声岗位从业人员应接受相关安全防护和卫生知识的培训,了解噪声的危害特点及防护方法,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第二章工作环境的监测和评估第六条雇主应对噪声岗位的工作环境进行定期的噪声监测和评估,确保噪声水平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不对噪声岗位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第七条噪声岗位从业人员应按要求参与工作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测试、控制噪声源。
第三章岗位操作规范第八条噪声岗位从业人员在工作期间应按规定佩戴个人防护设备,包括耳塞、耳罩等,并正确使用、维护。
第九条噪声岗位从业人员应按照操作规范使用噪声源设备,不得超负荷使用设备,避免设备噪声超标。
第十条噪声岗位从业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噪声与其它因素相互叠加,如震动、化学毒物等。
第十一条雇主应提供相应的岗位操作规范和技术培训,确保噪声岗位从业人员能正确操作设备,减少不必要的噪声。
第四章健康监测和防护第十二条噪声岗位从业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监测,包括听力检查、体检等。
第十三条噪声岗位从业人员应注意个人防护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及时更换损坏设备。
第十四条噪声岗位从业人员应加强身体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避免因受噪声而引发其他职业病。
第五章应急处理和事故预防第十五条噪声岗位从业人员应知悉应急处理程序,并按要求参与演练,掌握应对突发事件的技能。
第十六条噪声岗位应设立明显的警告标志,提醒人员注意噪声,避免突发事故的发生。
第六章管理和监督第十七条雇主应设立噪声防控管理机构,负责噪声防控工作的组织、管理和监督。
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一、前言噪声岗位是指在工作过程中产生噪声的工作岗位。
为了保障从事噪声岗位工作人员的职业卫生安全,特制订本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噪声岗位工作的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工厂生产线上的操作工人、机械仪器操作人员以及在噪声环境下工作的职业人员等。
三、基本要求1.噪声岗位工作人员应首先接受相关职业卫生教育和培训,了解噪声对人体的危害和如何有效预防。
2.在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员应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防噪耳塞或耳罩,并定期更换或清洁,确保其有效防护功能。
3.对于无法降低噪声的岗位,应采取轮岗制度,降低个体长时间暴露在噪声环境下的风险。
4.噪声岗位工作人员应按规定使用个人防护设备,如防护耳罩、防护耳塞等,并根据岗位噪声情况选择合适的个人防护设备。
四、操作规程1.定期进行噪声岗位的职业卫生评估,并制定合理的职业卫生预警标准和应对措施,确保噪声岗位工作人员的职业卫生安全。
2.噪声岗位工作人员应定期接受职业卫生检测,包括但不限于听力检测、噪声暴露时间监测等。
3.对于噪声岗位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职业卫生知识学习和培训,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4.对于无法有效降低噪声的岗位,应制定合理的轮岗制度和加班管理政策,避免过长时间暴露在噪声环境下。
五、遇紧急情况处理在噪声岗位工作中如遇紧急情况,应第一时间停止工作并撤离现场,并按照公司规定的应急程序和办法处理。
六、后记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噪声岗位工作的人员,确保他们的职业卫生安全。
企业应定期组织职业卫生教育和培训,提高噪声岗位工作人员的职业卫生意识和能力。
《安全操作规程》之(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1粉尘(煤尘)2术语2.1生产性粉尘:产过程中产生的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2.2作业场所:工人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地点。
2.3接触生产性粉尘(煤尘)作业:工作在生产性粉尘(煤尘)的作业场所,从事生产劳动的作业。
2.4生产性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生产性粉尘中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的质量百分比。
2.5工人接尘时间肺总通气量:系指工人在1个工作日的接尘时间内,实际吸入含有生产性粉尘的空气总体积。
2.6生产性粉尘浓度超标倍数: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度浓度超过该作业地点生产性粉尘最高容许浓度的倍数。
2.7致癌性:生产性粉尘具有致癌作用的特性。
2.8尘肺病:在生产活动中吸入粉尘而发生的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2.9总粉尘:可进入整个呼吸道的粉尘3危害程度:粉尘(煤尘)进入人体后主要可引起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长期接触高浓度粉尘可引起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尘肺病,如:尘肺、呼吸系统肿瘤、粉尘性炎症等;对上呼吸道粘膜、皮肤等部位产生局部刺激作用可引起相应疾病。
4职业健康卫生标准10%≤游离SiO2含量≤50%;50%总尘PC-TWA(mg/m3)呼尘PC-TWA(mg/m3) 10.70.70.30.50.25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5.1除尘设施必须运行良好。
5.2在生产现场粉尘区域作业时,应佩戴好防尘口罩等防护用品。
5.3对接触粉尘环境中工作的职工应定期进行组织检查。
5.4在粉尘作业场所的职工操作室内,粉尘度不准超过国家卫生标准。
5.5操作工在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服从管理,正确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5.6对生产现场经常性进行检查,及时消除现场中跑、冒、滴、漏现象,降低职业危害。
5.7按时巡回检查所属设备的运行情况,不得随意拆卸和检修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找专业人员修理。
5.8生产现场必须保持通风良好。
5.9生产现场及所属设备、管道经常保持无积水,无油垢,无灰尘,不跑、冒、滴、漏,做到文明清洁生产。
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一、引言噪声是指声波或振动能够干扰人类听觉系统正常工作或影响人体健康的声音。
在一些特定的工作环境中,噪声可能成为工人们长期面临的职业危害。
为了减少噪声对工人造成的危害,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健康性,制定本《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需要以声音为工作介质或者工作环境中存在噪声的岗位。
三、工作环境评估1.工作环境评估是保证噪声岗位职业卫生的重要步骤,必须对工作环境中的噪音水平进行评估,并记录噪音源的种类、位置和强度。
2.工作环境评估应由专业的职业卫生人员进行,评估结果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3.工作环境评估应定期进行,至少每年一次。
四、噪声控制与管理1.使用降噪设备:对于噪声源头,如机器、设备等,应选择合适的降噪设备进行处理,减少噪声产生。
2.个体听力防护:为暴露于噪声岗位的工人提供合适的个体听力防护设备,如耳塞或耳罩,确保工人听力的安全。
3.工作场所布局设计:合理规划工作场所的布局,减少噪声传播和聚集,避免噪声反射和共振现象。
4.噪声源的隔离:对于噪声源,应采取隔音措施,如加装隔音罩、隔音板等,将噪声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五、培训和教育1.对噪声岗位的工人进行噪声职业卫生知识的培训,包括噪声对身体的危害、个体听力防护的正确使用方法等。
2.定期组织岗位工人进行噪声职业卫生知识的巩固教育,确保他们能够正确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保护自己的听力健康。
3.相关管理人员应接受噪声职业卫生管理的培训,了解噪声的控制与管理方法,能够有效指导和监督噪声岗位的操作。
六、健康监测1.对于长期暴露于噪声环境的工人,应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听力损害。
2.建立听力档案,记录每位工人的听力检查结果,为健康监测和防护措施提供依据。
3.对听力异常的工人,应及时提供医疗保健和康复服务,同时调整工作岗位,减少噪声暴露。
七、应急预案1.制定噪声岗位应急预案,包括噪声事故的预测、报警和应急处置措施,确保在噪声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保障工人的安全。
噪声岗位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
噪声岗位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
1、进入岗位操作前必须佩戴防声耳塞、耳罩或防声帽等岗位所需劳动保护用品。
2、进入岗位后要认真检查岗位配置的隔音、消声设施,确认隔音、消声设施无异常现象时,方可进行岗位操作。
3、如隔音、消声设施出现故障时,要及时报告本单位相关领导,安排人员对故障进行维修处理,确保隔音、消声设施的正常运转。
4、加强日常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转,有效控制设备异常而造成噪声的上升。
5.在噪声较大区域连续工作时,宜分批轮换作业。
6对长时间在噪声环境中工作的职工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7噪声作业场所的噪声强度超过卫生标准时,应采用隔声、消声措施,或按《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试行草案)》规定的时间,缩短每个工作班的接触噪声时间。
8采取噪声控制措施后,其作业场所的噪声强度仍超过规定的卫生标准时,应采取个体防护;对职工并不经常停留的噪声作业场所,应根据不同要求建立作为控制、观察、休息的隔声室,室内必须有足够的吸声衬面,以减少混响声。
噪声岗位操作规程
噪声岗位操作规程工业噪声污染是职业危害因素中经常容易被轻视的,噪声污染主要存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多个环节。
比如机器设备运转中因动力、磁力不平衡等原因而产生的机械振动噪声;由于物体高速转动、气流高速喷射、锅炉及压力容器爆炸而引起周围空气急速膨胀而产生的气体动力噪声。
一、噪声岗位的职业危害严重一般机床的噪声为80分贝,食品搅拌机为88分贝,印刷机为97分贝,纺织机为106分贝,凿岩机为120分贝。
在90分贝的噪声长期作用下,会对人体造成生理危害,影响工作效率,损坏人的听觉,严重者会造成职业性耳聋,诱发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方面的病症。
因此,企业为保障职工的安全和职业健康,必须防治噪声职业危害,结合各岗位实际。
二、噪声岗位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1、进入岗位操作前必须佩戴防声耳塞、耳罩或防声帽等岗位所需劳动保护用品。
2、进入岗位后要认真检查岗位配置的隔音、消声设施,确认隔音、消声设施无异常现象时,方可进行岗位操作。
3、如隔音、消声设施出现故障时,要及时报告本单位相关领导,安排人员对故障进行维修处理,确保隔音、消声设施的正常运转。
4、岗位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的规定进行岗位操作,对未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的人员,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5、加强日常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转,有效控制设备异常而造成噪声的上升。
6、生产现场严禁吸烟、饮水、就餐。
吸烟、饮水、就餐必须在无污染源的值班室进行、并认真对面部及手部进行清洗后方可吸烟、饮水、就餐。
7、下班前将工作服等生产现场使用的各类劳保用品进行更换后离开工作岗位,预防将污染源带离工作岗位后传播给其它人员。
8、离开岗位后,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及时对身体及衣服上粘附的污染物进行彻底清理,并清洗身体接触的各个部位,避免污染物进入体内。
9、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坚持下班洗澡等措施做好职业安全卫生工作。
3粉尘噪声高温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粉尘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1粉尘粉尘(Dust)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习惯上对粉尘有许多名称,如灰尘、尘埃、烟尘、矿尘、砂尘、粉末等,这些名词没有明显的界限。
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粒径小于75μm的固体悬浮物定义为粉尘。
在生活和工作中,生产性粉尘是人类健康的天敌,是诱发多种疾病的主要原因。
2危害程度:粉尘进入人体后主要可引起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长期接触高浓度粉尘可引起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尘肺病,如:尘肺、呼吸系统肿瘤、粉尘性炎症等;对上呼吸道粘膜、皮肤等部位产生局部刺激作用可引起相应疾病。
3工作场所空气部分粉尘容许浓度:电焊烟尘 TWA:4 mg/m3 STEL:6 mg/m3聚丙烯粉尘 TWA:5 mg/m3 STEL:10 mg/m3聚乙烯粉尘 TWA:5 mg/m3 STEL:10 mg/m3氧化铅粉尘 TWA:mg/m3 STEL:6 mg/m3煤尘 TWA:mg/m3 STEL:6 mg/m3木粉尘 TWA:mg/m3 STEL:5 mg/m3石棉纤维尘 TWA:0.8 mg/m3 STEL:1.5 mg/m3炭黑粉尘 TWA:4 mg/m3 STEL:8 mg/m3水泥粉尘 TWA:mg/m3 STEL:6 mg/m34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4.1进入岗位操作前,必须佩戴防尘口罩等岗位所需劳动保护用品。
4.2进入岗位后要认真检查岗位配置的除尘设施,确认设施无异常现象时,开启除尘设施。
4.3如除尘设施出现故障时,要及时填报缺陷,由责任人员进行维修处理,确保除尘设施的正常运转。
4.4对本岗位生产现场产生的各类粉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清理,杜绝粉尘任意飞扬。
4.5岗位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的规定进行岗位操作,对未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的人员,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4.6生产现场严禁吸烟、饮水、就餐。
吸烟、饮水、就餐必须在无污染源的值班室进行、并认真对面部及手部进行清洗后方可吸烟、饮水、就餐。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通用版)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一、目的为保障员工职业健康。
预防和控制职业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公司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二、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及外委单位在生产中涉及职业危害的作业。
三、职责(一)公司主要负责人负责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的审批。
(二)职业卫生科负责组织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的编写。
(三)各部门负责对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的培训考核。
四、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进入岗位操作前必须按照不同岗位,正确佩戴防毒口罩(面具)、防噪声耳塞(耳罩)、防护手套、防护服等岗位所需的个体防护用品。
作业人员在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工艺纪律,维护好防毒设备,坚守岗位,服从管理。
(一)有毒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1、进入岗位后要认真对岗位配置的通风设施进行检查,确认通风设施正常运转后,方可进行岗位操作。
2、如通风设施出现故障,致使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超过正常范围,要及时报告公司相关领导,及时安排对通风设施进行维修,保证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正常后,方可进行岗位操作。
3、作业现场严禁吸烟、饮水、就餐。
吸烟、饮水、就餐之前必须对面部及手部进行清洗,并在无污染源的值班室进行。
4、下班前将工作服等在工作场所使用的各类用品进行更换后方可离开工作岗位,防止将化学有害物质带离工作岗位。
5、离开岗位前,要对身体及衣服上粘附的污染物进行彻底清理,并及时清洗身体接触有毒有害气体的各个部位,避免污染物进入体内。
(二)粉尘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1、进入岗位后要认真对岗位配置的除尘设施进行检查,确认设施正常运转后,方可进行岗位操作。
2、对设备进行经常性检查,及时消除现场中跑、冒、滴、漏现象。
3、设备出现故障及时找专业人员修理,不得私自拆卸和维修设备。
4、坚持湿式作业,减少粉尘产生。
5、工作场所及所属设备、管道定期清理,保持无积水,无油垢,无灰尘。
(三)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1、作业中应加强降噪设施的性能检查,出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焊工、打磨工、粉尘及噪声岗位、电工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电焊工安全操作规程1 从事焊接及切割作业应遵守用电、消防、高空作业的有关规定。
2 焊接及切割作业人员应符合如下规定:(1)身体健康,经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取得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2) 熟练掌握焊、割机具的性能和有关电气、防火安全知识以及触电急救常识;(3)遵守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并应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3 焊机设备的外壳以及开关金属外壳应按说明书要求有可靠的接地保护并采用漏电开关;露天作业时,有防雨、防潮措施,输入、输出接线端子应可靠紧固,保证良好的导电性能。
4 焊接用的电焊钳(把)及导线的绝缘应良好,不得有损坏现象。
严禁用竹片等绑夹作电焊钳(把)使用。
5 焊接及切割作业应遵守如下规定:(1)1作业前应了解焊接与切割工艺技术以及周围环境情况,并应对焊、割机具作工前检查,严禁盲目施工;(2)工作面应设置防弧光和电火花的挡板或围屏,以免伤害他人;(3)严禁在易燃易爆场所和盛装有可燃液体或可燃气体的容器上进行焊、割作业;(4)焊、割盛装过可燃液体或气体的容器时,应事先对容器清洗干净,并打开容器孔盖,确认容器内无易燃液体或易燃气体后,方可作业;(5)在密闭或半密闭的工件内焊、割作业,应有2个以上通风口,并应设专人监护;(6)焊、割作业乙炔瓶、氧气瓶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5m,气瓶与火源(火点)的距离应不小于10m;(7) 焊、割后的灼热工件不得堆放在电焊钳(把)线、焊枪软管旁,也不得将电焊钳(把)线与焊枪软管绞在一起;(8)作业过程中不得将焊接电缆、气管等缠在自己的身上或踩在脚下。
(9)作业完成后,应切断电源和气源,盘收电焊钳(把)线和焊枪软管,清扫工作场地,做到工完场清。
对于气割(气焊)作业则应解除氧气、乙炔瓶(乙炔发生器)的工作状态.要仔细检查工作场地周围,确认无火源后方可离开现场。
6 必须设有消防设施,并应保证其处于完好状态。
焊工必须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能够准确使用。
7在距焊接作业点火源10m以内,在高空作业下方和火星所涉及范围内,应彻底清除有机灰尘、木材木屑、棉纱棉布、汽油、油漆等易燃物品。
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书
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书1. 引言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噪声岗位,旨在保护员工的职业卫生健康,减少噪声对员工的不良影响。
2. 安全管理责任2.1. 公司将确定噪声岗位的负责人,并明确他们的职责和义务。
2.2. 负责人应确保噪声岗位符合相关职业卫生标准,并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教育。
3. 测量和评估噪声3.1. 公司将定期测量和评估噪声岗位的噪声水平。
3.2. 测量结果应记录并及时通知相关的负责人。
3.3. 如果噪声水平超过法律规定的限制值,应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4. 控制噪声4.1. 公司将优先采取控制噪声源的技术措施,如使用噪声减震设备等。
4.2. 如果技术措施无法降低噪声水平至可接受范围,应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给员工。
4.3. 员工应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并接受相应的培训和指导。
5. 健康监测5.1. 公司将为暴露于噪声岗位的员工提供适当的健康监测。
5.2. 健康监测包括定期的听力检查和其他相关的身体检查。
5.3. 监测结果应记录并及时进行反馈和处理。
6. 培训和教育6.1. 公司将为噪声岗位的员工提供必要的职业卫生培训和教育。
6.2. 培训内容包括噪声的危害、预防措施、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等。
6.3. 培训记录应保存并定期进行复查。
7. 事故报告和处理7.1. 员工应立即报告与噪声相关的事故或不良事件。
7.2. 公司将及时调查和处理报告的事故,采取必要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8. 审查和改进8.1. 公司将定期审查和改进本操作规程的有效性。
8.2. 审查可以包括噪声水平的再次测量和评估,员工的健康监测结果和培训记录等。
8.3. 改进措施应记录并及时落实。
9. 附则9.1. 本操作规程应通过内部通知的方式向所有噪声岗位员工传达,并确保他们的知晓和遵守。
9.2. 监管部门和职业卫生检查人员可以随时进行监督和检查,公司应积极配合与提供相关数据和资料。
以上为《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书》的内容。
噪音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云顶煤业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为保障职工的安全和职业健康,防治职业病危害,结合各岗位实际,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一、本操作规程适用工种:主提升机操作工、凿岩机司机、电焊工、刮板、胶带输送机司机、电机车司机、绞车操作工、乳化泵站司机、局扇司机、主扇操作工、空压机司机、主排水泵操作工、采煤机司机、破碎机司机等受噪声影响工种。
二、接触噪音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1、必须进行职业健康知识培训和学习,经过考试取得职业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操作。
2、熟知本岗位职业危害因素防护设施、设备的使用方法。
熟知劳动保护用品使用方法。
3、掌握岗位职业危害因素的规定限值。
作业场所的噪声,不应超过85dB(A);大于85dB(A)时,需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大于或等于90dB(A)时,还应采取降低作业场所噪声的措施;卫生限值职业接触8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85dB(A);职业接触4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88dB(A);职业接触2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91dB(A);职业接触1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94dB(A);职业接触0.5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97dB(A);职业接触0.25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100dB(A);职业接触0.125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103dB(A),但最高不能超过115 dB(A)。
4、进入岗位操作前必须佩戴防声耳塞、耳罩或防声帽等岗位所需劳动保护用品。
5、进入岗位后要认真检查岗位配置的隔音、消声设施,确认隔音、消声设施无异常现象时,方可进行岗位操作。
如隔音、消声设施出现故障时,要及时报告本单位相关领导,安排人员对故障进行维修处理,确保隔音、消声设施的正常运转。
6、加强日常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转,有效控制设备异常而造成噪声的上升。
7、作业中应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身体如有不适及时汇报,不准班中带病作业或饮酒后作业。
8、掌握发生职业健康危害事故时应急自救、互救基本知识。
(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02
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标 准与法规
国家相关法规及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 防治法》
规定用人单位应当采取综合性措施,控制和 消除工作场所的噪声危害,保障员工健康。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 触限值》
明确规定了不同行业和岗位噪声的职业接触限值, 为噪声岗位的职业卫生管理提供依据。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
培训操作
对相关人员进行降噪设施操作 和维护培训,确保其能够正确
、安全地操作和维护设施。
04
噪声岗位操作规范与 流程
操作前准备及注意事项
了解噪声源
在操作前,必须了解工作场所中可能产生噪声的设备、机器或其 他声源,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根据噪声强度和频率,选择合适的耳塞、耳罩等个人防护用品, 并确保其完好无损。
重点强调了噪声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 ,如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定期进 行听力检查、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 息时间等。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与建议
智能化监测与管理
个性化防护用品
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噪声监测和管理将 更加智能化,如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远程 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提高管理效率。
针对不同工种和个体差异,研发更加舒适 、高效的个性化防护用品,提高工人的防 护意识和效果。
07
总结与展望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01
噪声危害及防护措施
介绍了噪声对听力的危害,以及如何 通过工程措施、管理措施和个人防护 措施来降低噪声对工人的影响。
02
噪声岗位职业卫生要 求
详细阐述了噪声岗位的职业卫生要求 ,包括工作场所的噪声限值、噪声测 量和评估、工人健康检查等。
03
噪声岗位安全操作规 程
典型接害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培训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一、噪声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1、操作工在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服从管理,正确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2、对生产现场经常性进行检查,及时消除现场中跑、冒、滴、漏现象,降低职业危害。
3、按时巡回检查所属设备的运行情况,不得随意拆卸和检修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找专业人员修理。
4、生产现场及所属设备、管道经常保持无积水,无油垢,无灰尘,不跑、冒、滴、漏,做到文明清洁生产。
5、作业人员进入现场噪音区域时,应佩戴耳塞。
6、在噪声较大区域连续工作时,宜分批轮换作业。
7、噪声作业场所的噪声强度超过卫生标准时,应采用隔声、消声措施,或缩短每个工作班的接触噪声时间。
8、采取噪声控制措施后,其作业场所的噪声强度仍超过规定的卫生标准时,应采取个体防护;对职工并不经常停留的噪声作业场所,应根据不同要求建立作为控制、观察、休息的隔声室,室内必须有足够的吸声衬面,以减少混响声。
9、按要求按时参加职业危害岗位的健康体检。
二、有毒有害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1、进入岗位操作前必须按照不同岗位,正确佩戴防毒口罩(面具)等岗位所需劳动保护用品并掌握基本的有毒有害气体自救措施。
2、进入岗位后要认真对岗位配置的通风设施进行检查,确认通风设施正常运转时,方可进行岗位操作。
3、如通风设施出现故障时,致使岗位操作现场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超过正常范围,要及时报告本单位相关领导,及时安排对通风设施进行维修,确保操作现场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正常后,方可进行岗位操作。
4、严格按照岗位工艺操作规程进行岗位操作,避免因违反操作规程而引发安全事故,对未严格按工艺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的人员,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5、对生产现场经常性进行检查,及时消除现场中设备的跑、冒、滴、漏现象,降低职业危害。
6、工作时尽量站在上风侧,减少吸入有毒有害气体的机率,生产现场严禁吸烟、就餐。
7、下班前将工作服等生产现场所使用的各类劳保用品进行更换后离开工作岗位,预防将污染源带离工作岗位后传播给其它人员。
噪声作业卫生管理制度
噪声作业卫生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噪声作业的管理,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噪声最大允许暴露限值》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噪声作业的单位及其员工,要求各单位建立噪声卫生管理制度,并加强对员工的噪声危害防护和安全教育。
第三条所有从事噪声作业的员工都应接受必要的职业健康检查,并按照相关法规要求进行个人防护。
第四条各单位应对噪声作业的危害程度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员工的健康和生产安全。
第五条噪声作业管理部门应及时更新噪声作业的相关信息,并定期开展培训,提高员工的噪声作业管理水平。
第六条噪声作业管理部门应定期检查各单位的噪声卫生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噪声作业的安全。
第二章噪声卫生管理第七条各单位应建立噪声作业的档案管理制度,确保噪声作业相关记录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第八条噪声作业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噪声作业现场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噪声作业的安全。
第九条噪声作业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的噪声监测系统,监测员工的暴露情况,并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第十条噪声作业管理部门应组织开展员工的健康检查,对发现的健康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第十一条噪声作业管理部门应加强员工的防护培训,提高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技能,确保员工的健康和生产安全。
第十二条各单位应定期组织噪声作业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噪声卫生管理水平,确保噪声作业的安全。
第十三条噪声作业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的噪声作业事故应急预案,确保噪声作业事故应急处理的及时有效。
第三章防护措施第十四条所有从事噪声作业的员工都应接受必要的职业健康检查,并按照相关法规要求进行个人防护。
第十五条各单位应对噪声作业的危害程度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员工的健康和生产安全。
第十六条噪声作业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噪声危害的控制,减轻员工的暴露程度,保护员工的听力和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操作规程编号:LX-FS-A41158
噪声岗位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标
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噪声岗位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标
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为保障职工的安全和职业健康,防止职业危害,结合本岗位实际,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一、进入岗位操作前必须佩戴防声耳塞、耳罩或防声帽等岗位所需劳动保护用品。
二、进入岗位后要认真检查岗位配置的隔音、消声设施,确认隔音、消声设施无异常现象时,方可进行岗位操作。
三、如隔音、消声设施出现故障时,要及时报告本岗位直线主管,安排人员对故障进行维修处理,确保隔音、消声设施的正常运转。
四、加强日常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转,有效控制设备异常而造成噪声的上升。
五、岗位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的规定进行岗位操作,对未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的人员,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请在该处输入组织/单位名称
Please Enter The Name Of Organization / Organization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