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 优秀4篇
![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 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779a8d5a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88.png)
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8【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对六个汉字按笔画数进行分类,将笔画数相同的字写在同一个花瓶中的花朵上。
2、学会使用量词,逐步养成正确使用量词的习惯。
3、通过读读字、涂涂色的方式让学生复习认过的带有相同偏旁的生字。
4、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了解利用太阳辨方向的方法。
【教学重点】复习学过的字词,学会正确使用量词,能流利地读背儿歌,了解利用太阳辨方向的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利用太阳辨方向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小朋友,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我把动画片中最可爱的花仙子姐姐请来了。
(出示课件)她还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了,你们听──(出示课件录音)看,智慧花园到了。
我们把眼睛睁大了,这里有很多好玩的地方了,有:采花园、欢乐谷、大魔盘、方向城。
我们先去采花园玩玩吧!二、采花园1、哇,这么多美丽的鲜花,我真想把它们采到花瓶中去,你们想吗?但得先读出这些字宝宝的名字,小花才能飞到花瓶中。
谁是小勇士,敢第一个站起来读?2、有这么多勇敢的小朋友,不如我们开个小火车吧!(开火车读词语)3、读得真好,看,小花果然飞下来了。
可住在它们家的字宝宝为什么不一起飞下来呢?仔细看看,花瓶上面写了什么?它想要我们干什么呢?4、我们就按花瓶上的要求,数数第一个字,它应该飞到哪个花瓶的小花上?5、想想刚才我们是怎样让第一个字宝宝飞到花瓶中的?6、请小朋友打开书86页,我们就用这个办法:数一个字,然后在相对应的花瓶中把你数的这个字写上去。
开始行动,把字宝宝搬回家吧!注意,别把字宝宝的笔顺写错了,比一比哪个小朋友搬家搬得最快,最准确,字写得最好,花仙子姐姐就会送一个美丽的笑脸给你。
写完了的同学可以互相检查对方做对了吗?如果不对,再一起数数。
7、你们把哪个字宝宝送到了三画的花瓶中呢?四画的花瓶中又送了哪两个字宝宝飞到小花上?还有一个五画的花瓶,这里的小花上应该住上谁呀?(出示课件)8、看,字宝宝多高兴呀,它正在点头向聪明的小朋友表示感谢呢!9、还想玩采花的游戏吗?花仙子姐姐又送来了两个漂亮的花瓶,上面还插了许多鲜花呢!可调皮的字宝宝又从家里跑出来了,这可急坏了字妈妈,我们帮忙大声喊喊这些字宝宝回家吧!(齐读:人、十、八、耳、百、米)10、怎么还不回来呢?原来它是要我们一(5)班的小朋友分前后四人一组数数这些字宝宝的笔画数,每人数两个,数得最认真的小朋友,就能得到字宝宝的小卡片,亲自送它们回家!(分组数生字)11、请得了小卡片的小朋友站起来,现在二画花瓶中的字宝宝想回家了,请你们赶快把是二画的这几个字宝宝送到讲台上来吧!小朋友他们送对了吗?我们看看电脑。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bba12a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5b.png)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一、教学内容分析《语文园地三》是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册教材突出语言环境的构建、意义篇章的拼接以及学科能力的提升。
通过这些教育内容的呈现,可以帮助学生全面提升语言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提高语文成绩和未来学业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教材篇章内容,掌握里的文化知识和生活常识。
(2)学会使用语言工具,如拼音、词语、句子等,进行纯熟的积累和运用。
(3)学会阅读理解,识别篇章结构和意义,抓住关键词语来参透文章。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综合语言能力。
(2)锻炼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提高综合素质。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爱阅读的习惯和兴趣,拓宽学习视野。
(2)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民族自信,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
(3)激发学生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帮助他们成为具有良好公民意识的人。
三、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运用各种情境,让学生在生活场景中理解和巩固知识。
2.问答互动法:通过提出问题并进行小组讨论、现场答题等方式,增强学生的探究和思考能力。
3.多媒体教学法:利用PPT、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形式,突出情感鲜活生动、形象感性表达。
四、教学步骤1.导入环节(10min)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或播放优美的音乐,活跃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并引入本节教学内容,为学生了解这节课程做出相关介绍。
2.新课讲解(20min)(1)课件展示教材内容。
(2)解说关键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掌握重要知识。
(3)引发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能力。
3.教师引导(10min)教师给出学习任务,指导学生进行独立阅读,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回答问题。
同时,教师要在教育作业中安排有针对性的任务,让学生巩固所学,并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4.学生发言互动(15min)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与集体分享观点和谈论学术问题,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精选11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精选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2f4091c3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b5.png)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精选11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篇1【教学目标】1、在口语交际中训练表达能力,交流资料,了解人文地貌知识。
2、给学生自由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写真人真事。
3、“我的发现”中让学生认识四字词语有不同的形式,加强了语言的形象性。
4、“日积月累”中“读读认认”是让学生交流识字方法,“读读背背”是让学生积累写友谊的名句。
5、“趣味语文”是引导学生说带“言”的词语。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2、3、4。
【教学难点】教学目标1和3。
【教学课时】四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引入1、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世界,你会用哪个词,为什么?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指导交际1、看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2、谁愿意告诉大家,你找到了哪些资料?3、指导分组交流。
三、交际1、我先来介绍我想让大家了解的一张图片。
(教师介绍)2、谁来帮我评一评?3、哪一小组先来汇报?请其他同学认真听,说一说你听完后的收获并进行评议.四、总结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用心去体验,同时,我们也是幸福的,因为我们拥有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篇2【教学目标】1、关注科技发展,展开奇特而又合理的想象,乐于参与口语交际,交流自己想发明什么样的机器人,并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就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大胆想象,先说后写,与同学交流后再修改。
3、能发现多音字的规律,正确掌握6个多音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读音。
4、认记8个生字,积累关于天气预测的民间科技知识。
5、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了解和积累科技知识。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6b3469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58.png)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掌握《语文园地三》课文的朗读技巧,提高朗读表达能力;2.理解《语文园地三》课文的含义,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3.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完成相关的语文练习;4.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的朗读表达能力;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准备1.《语文园地三》课本;2.集体活动材料;3.黑板、粉笔、擦子。
教学过程1. 师生互动(5分钟)•老师出示《语文园地三》课本封面,与学生一起讨论课文标题和封面图片所代表的意义。
•引导学生思考与本节课相关的词汇并与学生一起进行词汇梳理。
2. 朗读练习(15分钟)•老师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语文园地三》课文,并注意课文的语调和停顿。
•学生分组进行课文朗读练习,老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3. 课文讲解与阅读理解(20分钟)•老师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对课文进行讲解,重点解释课文中的生字词和短语,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情节和含义。
•学生独立进行课文阅读,并完成与课文相关的阅读理解题,老师指导学生解答。
4. 拓展练习(2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完成《语文园地三》课后练习题,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和交流,解决问题。
•老师随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
5. 总结和讲评(10分钟)•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总结,了解今天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困难。
•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肯定,并给予必要的建议。
课后作业1.预习《语文园地三》第二课;2.完成《语文园地三》课后习题。
参考资源1.《语文园地三》教材;2.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辅资料。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提高朗读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并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请根据教案的指导进行教学,并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word完整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
![(word完整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6f42d36bec0975f465e271.png)
《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交流平台,交流“围绕一个意思把这段话写清楚。
”2.识字加油站,学习在生活中识字,认识标牌上的字。
3.词句段运用,学会用连续的动词介绍一次手工活动的过程;练习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4.读读背背有关传统文化的词语,帮助小学生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
了解词语意思。
2.学会在生活中识字。
【教学难点】1.学会写手工活动,用上连续的动词。
2学会围绕一个意思把段落写清楚。
【教学课时】3课时上集市的热闹。
’”读了这段话,你认为《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的第3自然段是围绕什么意思来写的呢?(是围绕“画上集市的热闹。
”这个意思写的。
)3.教师小结:要想把一段话写清楚,一定要围绕一个意思写。
只有这样,整篇文章条理才清楚了,思路才理顺了。
(二)识字加油站板块二:识字加油站1.(课件出示5)2.指名拼读生字,齐读标牌上的词语,指名领读。
注意读准翘舌音“税”,整体认读音节“疫阅”。
3.小组同学对比读,互相交流。
参考答案:shuì wù jú fánɡ yì zhàn税务局防疫站kā fēi ɡuǎn yuè lǎn shì咖啡馆阅览室fèi pǐn shōu ɡòu zhàn nónɡ mào shì chǎnɡ废品收购站农贸市场3.你从这些标牌上,你知道这个部门是做什么的吗?税务局:主管税收工作的直属机构。
防疫站:为防治疾病,研究保护和增强人类健康而设立的预防医疗机构。
咖啡馆:喝咖啡的场所。
阅览室:是图书馆的服务设施。
图书馆为读者在馆内使用【设计意图:认识标牌上的字,其实就是教会学生在生活中识字,自主识字,功夫在课外。
】文献而提供的专门场所。
废品收购站:指主要从事废品回收的回收中心农贸市场:农贸市场是农副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双方直接进行买卖活动的场所。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微课教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微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a08806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81.png)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将古诗中的美景用现代语言表达”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提出一些问题,如“你觉得诗句中的哪个词用得最妙?”来启发学生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的现代诗句。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学习了《绝句》这首古诗,还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学会了如何欣赏和创作诗歌。我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知识点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用诗意的眼光去观察世界。如果对今天的学习内容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提问。
五、教学反思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句的朗读节奏和词汇的理解。对于难点部分,如“黄鹂”、“翠柳”等词汇的意境,我会通过图片和实际情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绝句》相关的主题,如“春天的景色”或“古诗中的动植物”。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读写练习。学生将尝试仿写诗句,运用本节课学习的词汇和句式。
此外,在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环节,同学们的参与度很高,大家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创作。不过,我也观察到有些学生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语言组织能力还有待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多设计一些类似的活动,鼓励学生多开口,多写作,以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在难点解析方面,我尝试通过举例和比较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但效果似乎并不如预期。这可能是因为我对难点的把握还不够准确,或者讲解方式不够生动形象。因此,我需要在课后重新审视这部分内容,寻找更合适的教学方法,以便让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语文园地三(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三(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1b027873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e4.png)
语文园地三(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语文园地三的内容,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课内所学的词语、成语、句子结构等方面的知识。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深入学习,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课文中的新词语、成语,理解其意义和用法。
2. 分析课文中的句子结构,理解其表达方式。
3. 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理解其作用和效果。
4.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深入学习,理解课文的主旨和内涵。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词语、成语的理解和运用,句子结构的分析,修辞手法的理解。
2. 教学难点:对课文主旨和内涵的理解,对修辞手法的深入理解。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文朗读录音。
2. 学具:笔记本,文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课文的背景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 词语学习:通过PPT展示课文中的新词语,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其意义和用法。
3. 成语学习:通过PPT展示课文中的成语,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其意义和用法。
4. 句子结构分析:通过PPT展示课文中的句子,引导学生分析其结构,理解其表达方式。
5. 修辞手法学习:通过PPT展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引导学生理解其作用和效果。
6. 课文内容深入学习:通过PPT展示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和内涵。
板书设计1. 词语、成语:通过板书展示课文中的新词语和成语,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其意义和用法。
2. 句子结构:通过板书展示课文中的句子结构,引导学生分析其结构,理解其表达方式。
3. 修辞手法:通过板书展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引导学生理解其作用和效果。
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写一篇关于课文内容的读后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课后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了课文内容。
2.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最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语文下册园地三(教案+反思+课时练习及答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语文下册园地三(教案+反思+课时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6601e1b0717fd5360cdcdd.png)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学习“词句段运用”。
1.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写一段话。
(1)课件出示。
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2)学生独立阅读试着分析这段话的写作顺序。
3.教师小结: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做识字的有心人,见到什么字,就认什么字,并自觉和同学交流识字成果。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天天在生活中去识字,都能成为识字小主人。希望同学们继续发挥这种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去认识生活中更多的汉字。
4.独立或互相交流,用不同的方法识记课本“识字加油站”部分招牌上的汉字。(板书:在生活中识字)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学习“交流平台”。(板书:交流平台)
1.课件出示《赵州桥》课文片段,互相交流。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礅,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1)这段共有( )句话。全段是围绕第( )句写的。
(2)这段话先总写了葫芦池( ),再按四季的顺序具体描写了葫芦池的美景。在具体描写时,先写了( )的( )和( ),接着写了( )的( )和( ),再写了( )的( ),最后写了( )的( )。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5c9731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1a.png)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课文解读】语文园地三安排了四个方面的内容。
“交流平台”关注的是本单元语文要素——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
以《赵州桥》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为例,两篇课文的第3自然段都是以先总后分的结构布局,围绕第一句中心句铺陈叙述。
其实《赵州桥》一课中,第2自然段亦是如此。
为了写清楚“赵州桥设计得非常精巧”,作者介绍了桥上车马、行人走道的设计,还详细说明了桥身一个大桥洞、4个小桥洞的设计之妙。
“交流平台”虽然安排在“语文园地”中,但从其功能发挥来说,一定要结合阅读教学,让学生对这一表达方法有所感悟,有所理解,并学会迁移运用。
“识字加油站”安排的内容是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招牌,其中需要识记的生字7个,这7个字都是形声字。
教学时可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真切的生活场景中认读标牌名字,认识这7个汉字。
语文园地的“词句段运用”,呼应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一段话。
第一部分,以《纸的发明》一课蔡伦造纸的段落为例,通过图示引导学生学习使用连贯准确的动词口头介绍一次手工活动的过程。
第二部分选取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和《赵州桥》课文段落,提示学生比较发现两段话的共同点:1.采用先总后分的结构方式介绍事物的某方面特点;2.具体描写时都用了“有的……有的……有的……”这样的排比句式。
要求学生运用这样的方法写个片段。
“日积月累”中要求朗读并积累“文房四宝”、“雅人四好”、“花中君子”、“中医四诊”的具体内容,这和本单元传统文化的主题是契合的。
在熟读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先简单说说自己对这些传统文化的了解,教师相机做图文的补充说明,帮助学生理解积累,同时也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目标】1.读招牌识字,认识7个生字、6个标牌。
2.能用连贯准确的动词介绍一次手工活动的过程。
3.能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
4.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文房四宝”、“雅人四好”、“花中君子”、“中医四诊”。
最新2023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2023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优质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e8cb2e7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49.png)
最新202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精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通过音形结合、师生对读的形式,识记“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等4个中国传统文化符号。
(二)以图文结合、图诗结合的形式,理解“文房四宝、雅人四好、花中君子、中医问诊”的文化内涵。
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一)初读文字,借音识形1.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语文园地三《日积月累》。
首先,我们一起来正确的读一读这四行文字。
2. (出示日积月累内容)师生共读,教师随机正音。
3. 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
4.师生合作读:老师读冒号前面的文字,学生读冒号后面的文字。
文房四宝——雅人四好——花中君子——中医四诊——【设计意图】通过音形结合、师生共读的形式,初步识记“文房四宝、雅人四好、花中君子、中医四诊”四个传统文化符号。
(二)图文对照,理解内涵1.文房四宝(1)师生齐读“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2)图文结合了解“文房四宝”。
(PPT出示“文房”和“四宝”的图片)“文房”:文房就是古人的书房。
“四宝”:古人的书房里有四件宝贝,他们是毛笔、墨锭、宣纸、砚台,这四样东西合起来就叫做——笔墨纸砚。
(PPT放大“笔墨纸砚”四字)(3)知“笔、墨、纸、砚”,欣赏书画作品。
古人在书写绘画时,首先要用砚台和墨锭研墨,然后将毛笔沾满墨汁,最后就可以在宣纸上进行书画了。
在这四样宝贝的帮助下,古人创作了一幅幅精妙绝伦的书法和绘画作品(播放书画作品)。
所以说文房有四宝,他们是——笔墨纸砚。
【设计意图】通过单幅图片的欣赏,让学生初步理解笔墨纸砚的所指,介绍书写绘画作品形成的工具流程让学生了解笔墨纸砚的关系,进而欣赏由笔墨纸砚合成的绘画作品,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雅人四好(1)齐读第二行——雅人四好:琴棋书画。
(2)理解“雅人”:看到“雅”这个字,我们就想到了“文雅”这个词。
“雅人”指的就是高雅的人,情趣深远,举止不俗的人。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优秀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a3d4fd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bb.png)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一段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2.学会观察,在日常生活中多识字,掌握生字新词,提升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一、回顾知识,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
(1)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一共学习了哪几篇课文?(2)回顾要素。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什么?(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2.交流平台。
(1)课文中哪些段落是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2)自读课文,寻找案例。
(3)反馈交流。
预设1:《赵州桥》第3自然段写了赵州桥的美观。
第一句话既总结了前一个自然段的内容是写赵州桥的坚固,又提示大家这个自然段要讲的是赵州桥的美观。
课件出示《赵州桥》的第3自然段。
课件出示: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师:赵州桥的美观体现在哪些地方?预设2:为了写清楚赵州桥的美观,作者详细介绍了桥面石栏上精美的图案,把各种姿态的龙写得活灵活现。
预设3:《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第3自然段描写人物的词语“形态各异”,用得特别好,具体写了这几种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
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
课件出示《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的第3自然段。
课件出示: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
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
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
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
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①写了各种各样的店铺,还写了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清楚地写出了“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
②抓住一个瞬间的精彩把它写具体,那么文章就如画一样,活起来了。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f5587d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1c.png)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龙的传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精神。
2.感悟“侗族”阅读材料,加深学生对多元文化的认识。
3.通过“口角状语从句”的讲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4.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与写作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龙的本质和形象,加深学生对多元文化的认识;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养成阅读习惯与写作表达能力。
2.教学难点:解决学生思维不够开阔,对阅读内容和写作表达难以理解的问题。
三、教学过程1.导入老师报道后,向学生宣布今天的学习主题是《语文园地三》,让学生猜猜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2.新课教学(1)教师讲解•讲解龙的传说。
龙是中国文化宝库中重要的一种形象,它的形象和性质非常丰富多样。
有一种传说是指龙原是上古神兽,能控制风云变幻,为神仙驾车荷马。
随着中国历史的演变和发展,龙变成了一种吉祥物,代表着万物生生不息,春华秋实。
•感悟“侗族”阅读材料。
侗族是中国53个少数民族之一,居住在贵州、湖南、广西、湖北等地。
教师让学生阅读关于侗族的阅读材料,并对材料进行理解和解读。
•介绍“口角状语从句”。
口角状语从句是指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从句,通常由“为了……”、“虽然……但是……”等引导。
需要与主句形成因果、条件、让步等关系,常用于构成复句。
(2)学生讨论•学生自由讨论龙传说和侗族文化的相关问题,让学生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异同。
•引导学生梳理“口角状语从句”的知识,并通过相应的例子,让学生掌握通过状语从句描述情景的方法。
3.练习与检查(1)朗读练习请学生朗读本节课所学课文,并向学生宣布课后需要用侗族文化为主题,写出一篇250字左右的作文。
(2)检查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检查,并收集作文,进行批改。
四、课后作业1.请学生用侗族文化为主题,写出一篇250字左右的作文。
2.复习“口角状语从句”的相关内容,以准备下节课的“应用练习”。
部编版三年级下小学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三》
![部编版三年级下小学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三》](https://img.taocdn.com/s3/m/f77cae91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9b.png)
部编版三年级下小学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三》一、课程概述《语文园地三》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小动物们交友、互助的故事。
本节课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关注生态环境,传播友善、互助、和谐的社会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课文并抓住主要内容。
2.能够朗读课文并正确理解文意。
3.能够理解人与自然互动的基本道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4.能够通过语言文字传播友善、互助、和谐的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的情节和主题。
2.掌握能够通过语言文字传达出友善、互助、和谐等价值观。
四、教学难点1.学生能不能理解人与自然互动的基本道理。
2.学生能不能学会通过语言文字传达出友善、互助、和谐等价值观。
五、教学步骤1.预习温故–让学生告诉老师自己的一个朋友,并描述为什么他们成了朋友。
–阅读《语文园地三》的课文,然后让学生回答问题:故事讲了什么?2.正相教学–阅读《语文园地三》的课文,然后分析故事情节。
–让学生朗读课文,并帮助他们理解所有单词和短语。
–讨论故事中每个角色的表现和行为,并解释他们的行为背后心理。
3.练习巩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我们的环境,并让他们分享他们的想法。
–鼓励学生写一篇作文或寻找一个例子,表达友善、互助和和谐方面的 encourage。
–通过展示学生的作品来提醒他们对于环境和小动物要友善互助。
六、评价方式1.观察学生是否能理解课文,并回答所问问题。
2.观察学生是否能正确朗读课文。
3.观察学生写作表达是否符合要求。
4.通过图表和学生反馈来评价老师的教学效果。
七、教学体会本节课程高度融合了环境和实际例子,通过故事情节和课堂讨论,让学生充分理解环境与小动物的关系,以及友善、互助和和谐的社会价值观。
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很快地掌握了知识点,并能主动展示他们个人的见解和体验。
这种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同时也能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并真正热爱学习生活。
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教案
![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e73426aef8941ea66e05c5.png)
语文园地三【教学目标】1.能回忆并总结出“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具体方法。
2.能主动地把识字途径及成果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认识“税、档”等7个生字。
3.能按活动的步骤提取动词,有条理地介绍清楚某一手工活动的过程;能说出句子的特点,并仿照例句进行仿写。
4.了解、积累“文房四宝”等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四字词语。
【教学重点】“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具体方法。
【教学难点】能按活动的步骤提取动词,有条理地介绍某一手工活动的过程。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回忆、总结出“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具体方法。
2.能按活动步骤提取动词,有条理地介绍清楚某一手工活动的过程。
3.能说出句子的特点,并按例句仿写。
【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回顾课文。
出示课件2、3:教师新课导入:老师今天考考大家,给同学们看两幅图,看谁最先说出是咱们学过的哪篇课文。
预设1:《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纸的发明》。
(设计意图:用图片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更直观的形象,给学生更强的回忆与提示作用。
)二、复习巩固,仿写练习。
1.教师过渡:这是第三单元我们学过的课文。
在这一单元中,我们了解了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学习了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三单元语文园地的内容。
继续学习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
出示课件4求:学生自读教学目标。
教师黑板上板书:语文园地三。
分别出示课件5、6:教师引导思考:我们来看《赵州桥》第3段与《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第3自然段,(学生读一读)谁能回忆起,我们学这一课时,是用怎样的方法“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预设1:老师我知道,第二自然段先写赵州桥的雄伟。
再用列数字介绍了赵州桥的长度和宽度。
预设2:第三自然段通过写桥上精美的狮子图案来展现赵州桥的美观。
预设3:《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写人多热闹,写了各种各样的人。
预设4:还写了街市上热闹。
(设计意图: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回顾课文的写作方法。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模板21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模板21篇)](https://img.taocdn.com/s3/m/e6dc3154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79.png)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模板21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党团范文、工作计划、演讲稿、活动总结、行政公文、文秘知识、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League model essays, work plans, speeches, activity summaries, administrative documents, secretarial knowledge,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模板21篇)三年级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形成系统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策略。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三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三人教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b52c6d5b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00.png)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三(人教部编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识别和运用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并能用词语造句。
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游戏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集体荣誉感。
教学内容1. 词语学习:学习和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能够用词语造句。
2. 课文阅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语文活动:通过游戏、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习和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能够用词语造句。
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2. 难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卡片,录音机,黑板。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游戏或者故事引入本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词语学习:通过PPT展示本课的生字词,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生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能够用词语造句。
3. 课文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然后进行讨论,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4. 语文活动:通过游戏、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板书设计1. 语文园地三2. 内容:本课的生字词,词语的含义,课文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作业设计1. 词语练习:用本课的生字词造句。
2. 阅读理解:回答关于课文的问题。
3. 写作练习:写一篇关于课文的感想。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检查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效果。
2. 教学方法: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看是否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感受,看是否需要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调整。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语文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6e4f64be23482fb4da4cf1.png)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品析排比修辞手法的妙处,并在口语交流中提升语言表达的能力。
2.掌握生字新词,提升语文素养。
3.积累文化常识,增强审美情趣。
4.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交流的方法,提升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5.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
6.提升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品析排比修辞手法的妙处,并在口语交流中提升语言表达的能力。
2.掌握生字新词,提升语文素养。
教学难点积累文化常识,增强审美情趣。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本单元的课文内容给我们介绍了不少传统文化的知识。
不管是传统节日,还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抑或是珍贵的艺术作品,其中都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已经叙写了有关传统节日的故事。
在把一件事情描写清楚的过程中,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呢?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就首先交流一下在本单元学习过的修辞手法--排比。
二、交流平台1.导入在本单元的课文学习中,作者为了把一个意思写得更清楚,会在具体的段落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
在《赵州桥》第3自然段里,为了写清楚赵州桥非常美观,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详细介绍了桥面栏板上精美的图案,把各种姿态写得活灵活现。
在《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第3自然段里,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详细描写了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清楚地写出了画上街市的热闹。
在本次交流中,我们就尝试着用排比修辞具体描绘一件你身边的事物,可以是一件事情,可以是一个人物形象,发挥自己的想象,大胆交流,在学习中学会运用排比修辞手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要求明确:在口语交际中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交际指导选定具体描绘的对象,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者相似的语句进行描写。
4.交际示例(1)湖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湖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湖底的沙石;湖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园地▶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回忆《赵州桥》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两篇课文重点部分的学习过程,了解一段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单元语文要素的认识。
2.学会观察,在日常生活中多识字,掌握生字新词,提升语文素养。
3.仿照课文内的句子或段落写句子,了解认识先总说后分说的段式,并在口语交流中提升语言表达的能力,通过读、写、练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中积累,在积累中锻炼。
4.了解和背诵“日积月累”中的知识,积累文化常识,增强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了解一段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2.仿照本组课文内的句子或段落写句子,了解认识先总说后分说的段式,并在口语交流中提升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学策略1.交流平台在教学“交流平台”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呈现例文,让学生找出例文中的总起句,了解一段话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由浅到深,由课内到课外,迁移运用;由说到写,层层深入,将写作方法的训练落到实处。
2.识字加油站指导学生认识“税、档、咖”等7个生字,重点关注“税、档、阅”的读音。
引导学生交流,说说如何能又快又好地记住这些生字。
同时让学生了解课本上这些场所的名称,让学生说说这些场所是做什么的。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场所的了解情况,用简明的语言对学生不熟悉的场所做一些介绍;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后通过查找资料、询问家人等途径做进一步了解,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习惯。
3.词句段运用“词句段运用”指向实践运用:第一题教会我们如何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书写手工活动过程;第二题在表达上运用了排比的句式,详细地写清楚了一个主体。
教学时,可以先呈现示范语段,引导学生发现其规律,然后引导学生回忆值得思考的生活现象,并提出问题。
运用范例中习得的写作方法,进行练笔。
4.日积月累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将四字词语读正确,并思考这些词语的意思,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一段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2.学会观察,在日常生活中多识字,掌握生字新词,提升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板块一回顾知识,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
(1)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一共学习了哪几篇课文?(2)回顾要素。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什么?(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2.交流平台。
(1)课文中哪些段落是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2)自读课文,寻找案例。
(3)反馈交流。
预设1:《赵州桥》第3自然段写了赵州桥的美观。
第一句话既总结了前一个自然段的内容是写赵州桥的坚固,又提示大家这个自然段要讲的是赵州桥的美观。
课件出示《赵州桥》的第3自然段。
课件出示: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师:赵州桥的美观体现在哪些地方?预设2:为了写清楚赵州桥的美观,作者详细介绍了桥面石栏上精美的图案,把各种姿态的龙写得活灵活现。
预设3:《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第3自然段描写人物的词语“形态各异”,用得特别好,具体写了这几种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
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
课件出示《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的第3自然段。
课件出示: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
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
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
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
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①写了各种各样的店铺,还写了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清楚地写出了“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
②抓住一个瞬间的精彩把它写具体,那么文章就如画一样,活起来了。
(4)同步练习:学习课文中的两种表达方法,活学活用,读写结合。
预设:春天来了,公园里百花齐放、争奇斗艳。
迎春花黄色的蓓蕾在绿叶中若隐若现;桃花粉红的脸蛋惹人喜爱;梨花雪白的花瓣随风起舞……(5)学习小结:今后我们可以把“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方法运用到我们的习作中。
学习例文相关段落,了解一段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学会抓住事物的具体特征,描述一个瞬间的精彩,这样可以活灵活现地展示所要描写的事物,文章也就生动活泼了许多。
板块二联系生活,自主识字1.我们走在大街上,可以随处见到各种各样的标牌,今天我们来看看课本上的几个标牌。
(1)课件出示语文园地中的标牌。
(2)指名说一说这些都是什么场所的标牌。
2.认读标牌。
课件出示:税务局档案馆咖啡馆阅览室废品收购站农贸市场(1)学生练读标牌,相互正音。
税(shuì)务局档(dànɡ)案馆咖(kā)啡(fēi)馆阅(yuè)览室废(fèi)品收购站农贸(mào)市场(2)课件出示生字。
课件出示:Shuì dànɡkā fēi yuè fèi mào税档咖啡阅废贸点拨:“税”是翘舌音;“档”是后鼻音;“咖”读“kā”,不能读成“jiā”;“废品”不能写成“费品”。
(3)认读汉字。
(4)交流识记方法。
“税”:古时候老百姓庄稼收获后,官府回来征收。
“禾”代表庄稼。
“兑”读“du ì”。
3.说说标牌。
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标牌?课件出示:书店商店大饭店公园医院电影院社区超市幼儿园公司银行公交站4.结合语境练习。
课件出示:●今天,奶奶提着篮子去菜市场买了鸡、鲫鱼、豆腐、青菜。
●每天晚饭后,爸爸、妈妈都要去公园锻炼身体。
●星期天,我们几个小伙伴经常去图书馆看书。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所以注重教授学生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识字加油站”联系生活,激发学生对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识字。
学贵有疑,在充分自读后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引导和讲解做到有的放矢,还能调动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创新精神。
第2课时▶课时目标1.仿照课文内的句子或段落写句子,品析排比修辞手法的妙处,并在口语交流中提升语言表达的能力,通过读、写、练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中积累,在积累中锻炼。
2.了解和背诵“日积月累”中的知识,积累文化常识,增强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过程板块一自主探究,学习写法1.读语段,说步骤。
(1)说说蔡伦造纸分为哪几步。
课件出示: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造纸经验,改进了造纸术。
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2)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
课件出示:剪碎或切断→浸→捣→捞→晒(3)利用动词说说蔡伦是怎样造纸的。
2.品味动词之妙。
(1)这一连串动词的使用,你觉得有什么好处呢?(2)学生交流。
(3)教师小结:连贯的动词再现了蔡伦造纸的整个过程,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3.以剪纸为例,介绍制作过程。
(1)播放一段剪纸的视频。
首先,教师把准备的剪刀、彩色纸拿出来,做了剪纸的示范。
教师先把粉红色的纸剪成正方形,把纸对着角折三次;再用剪刀顺着纸顶端边上剪成锯齿形或半圆形;然后,在折叠的边上剪成波浪形、花草或鸟兽;最后展开来就是一个栩栩如生的剪纸图案。
(2)仔细观察,用图示的方法呈现剪纸的过程。
课件先出示空白流程图,点击后再出现答案。
课件出示:剪→折→剪→展开(3)通过图示,同桌之间说一说剪纸过程。
(4)指名交流,学生听后评价。
课件出示评价要点。
课件出示:剪纸的活动步骤是否说清楚了。
●所用的动词是否准确。
●介绍时的语言是否连贯。
4.运用方法,迁移练习。
照样子口头介绍一次手工活动的过程,如剪纸、捏泥人、拼装玩具、编花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例文中提炼要点,梳理图示,再根据图示,做好能力跨越的支架,为学生最后运用方法介绍手工活动的过程打下基础。
板块二比较发现,仿写练习1.读一读,找共同点。
(1)指名读,想一想下面的句子有什么共同特点。
课件出示:●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
●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2.交流:这两个句子有什么共同特点?(1)学生反馈,教师点拨。
(2)归纳小结。
①这两段话都是先概括写出事物的特点,再具体描述,都是总—分结构。
②这两段话都运用了“有的……有的……有的……”的排比句式。
3.迁移写法,仿写练习。
(1)课件出示话题。
●春天来了,公园的景色可真美呀……●天空的云真是千姿百态……●公园里的猴子真有趣……(2)课件出示要求。
课件出示:选择你感兴趣的话题,运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写一段话。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
(4)组织评价。
要点提示:评价时关注这段话的中心句是什么,后面的内容是否围绕中心句展开具体描述。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师搭建学习的平台,先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两段话的相同点是先总说后分说的段式;再迁移写法,让学生进行仿写练习,将语文能力的提升真正落到实处。
板块三积累知识,品味文化1.课件出示“日积月累”的内容。
课件出示:文房四宝:笔墨纸砚雅人四好:琴棋书画花中君子:梅兰竹菊中医四诊:望闻问切2.学生自读四组短语。
正音:雅人四好(hào)。
3.组织交流理解。
(1)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①课件出示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的图片。
②说说观看完图片有了什么想法。
(2)雅人四好:琴棋书画。
①读准字音。
②交流理解。
在古代,弹琴(多指弹奏古琴)、弈棋(多指中国象棋和围棋)、书法和绘画都是文人修身所必须掌握的技能。
(3)花中君子:梅兰竹菊。
①对号入座。
②拓展理解。
梅花、兰花、竹子、菊花,被人称为“四君子”。
(4)中医四诊:望闻问切。
①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
②与中医有关的四字词语:妙手回春、悬壶济世、药到病除。
4.拓展类似的词语。
(课件出示词语)课件出示:人生五味:酸甜苦辣咸生活四事:衣食住行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5.熟读成诵。
(1)指名朗读。
(2)同桌互读。
(3)相互抽背。
6.课堂小结。
同学们在课后可以根据我们本单元学习的内容,收集更多有关传统节日的知识,补充、阅读更多古诗词,积累更多字词,并在以后的习作中多运用修辞手法,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设计意图】“日积月累”意在引导学生收集更多有关传统文化的知识,补充、阅读更多古诗词,积累更多字词,了解文化常识,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