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基础知识选择题专练(3)附答案
2021年广东省中考物理复习专练(汕头专版)(3)——透镜成像规律

2021广东省中考物理复习专练(汕头专版)(3)——透镜成像规律一.选择题(共4小题)1.(2020•龙湖区一模)下列原理图与光学仪器相符的是()A.电影机B.照相机C.放大镜D.望远镜2.(2019春•汕头期中)测绘图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需要在高空的飞机上向地面照相,称为航空摄影,若使用航空摄影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50mm,则底片到镜头间的距离为()A.100mm以外B.50mm以内C.50至100mm之间D.200mm以外3.(2018秋•金平区期末)关于望远镜(图)的物镜和目镜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望远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投影仪镜头B.望远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照相机镜头C.望远镜物镜的作用相当于照相机镜头D.望远镜物镜的作用相当于放大镜4.(2019春•汕头期中)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形成蜡烛的像,其原因是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的()A.二倍焦距以外B.二倍焦距处C.焦点以外D.焦点以内二.填空题(共11小题)5.(2020秋•龙湖区期末)小军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实像。
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
(2)实验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所示,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选填“正立”或“倒立”)、(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就是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工作的(选填“投影仪”、“照相机”或“放大镜”)。
(3)当把蜡烛从距凸透镜由30cm移到15cm时,应(选填“向左”或“向右”)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观察像的大小,与②中所成像的大小相比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5cm时,为观察凸透镜成像特点,小军应从图乙中凸透镜的(选填“左”或“右”)侧进行观察。
若做成实像实验时,凸透镜上恰好飞落了一只小昆虫,小军(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观察到昆虫的像。
中考物理真题(附答案)

中考物理真题(附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家用电器中,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 电视机B. 电灯C. 电风扇D. 电熨斗2. 下列哪个现象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A. 小孔成像B. 水中倒影C. 雨后彩虹D. 海市蜃楼3. 兰州市的许多公交车安装了GPS系统,通过GPS系统可显示汽车的行驶方向、车速、与后车的距离等信息。
实现GPS系统与卫星信号传输的是()A. 红外线B. 紫外线C. 可见光D. 微波4. 中考体育测试跳绳的项目中,某同学在1 min内跳了180次,每次跳的高度大约为5 cm。
他跳绳时的功率大约为()A. 1 000 WB. 100 WC. 10 WD. 1W5. 下列符合安全用电常识的做法是()A. 用湿手拔用电器的插头B. 把衣服搭在电暖气上烘烤C. 用铁丝代替保险丝D. 不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6.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利用这一成像原理的光学仪器室()A. 投影仪B. 照相机C. 放大镜D. 显微镜7. 将文具盒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几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A. 文具盒受到的重力和桌子对文具盒的支持率B. 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和桌子对文具盒的支持力C. 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和桌子受到的支持力D. 文具盒受到的重力和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8. 关于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两个不为零的力,其合力一定不为零B. 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其中任何一个力C. 求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就是把两个力的大小相加D. 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小于其中任何一个力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越多的物体比热容越大B. 燃料不完全燃烧时,热值变小C.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D. 扫地时尘土飞扬,是分子不停地无规则运动造成的10. 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分别给质量相同的水和某种液体加热,每隔1 min记录一次数据,如下表所示,则该液体的比热容为()加热时间/min 0 1 2水的温度/℃20 26 32液体的温度/℃20 34 48A. 0.9×103J/(kg·℃)B. 1.8×103J/(kg·℃)C. 3.6×103J/(kg·℃)D. 1.2×103J/(kg·℃)11. 将重为20 N的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金属块体积的1/4浸入水中并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8 N,当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并与杯底接触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能变为()A. 18 NB. 16 NC. 14 ND. 10 N12. 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2021年江苏中考物理复习专练(盐城专版)(3)——光现象

2021年江苏中考物理复习专练(盐城专版)(3)——光现象一.选择题(共6小题)1.(2019•亭湖区校级一模)小华同学参观盐城海盐博物馆,对海盐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看到一个放在玻璃罩中的展品A(可拍照),小华同学想用相机拍下来回家慢慢研究,展馆中的灯光比较暗,下列哪种方式拍照最清晰()A.从1处向下拍,且用闪光灯B.从1处向下拍,不用闪光灯C.从2处斜向下拍,不用闪光灯D.从2处斜向下拍,且用闪光灯2.(2019•盐城)下列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是()A.铅笔在水面处“折断”B.人在阳光下形成影子C.放大镜把字放大D.拱桥在水中形成倒影3.(2019•亭湖区二模)下列现象可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的是()A.塔在水中形成的“倒影”B.屏幕上呈现人的影子C.放大镜把字“放大”D.笔在水面处“折断”4.(2019•建湖县一模)图为观察微小形变的装置。
平面镜M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光源S发出一束激光射到镜面上,经反射后在标尺上形成光斑P,若在图示位置用力F向下挤压桌面,则()A.标尺上的光斑左移B.标尺上的光斑右移C.激光束的入射角增大反射角减小D.激光束的入射角减小反射角增大5.(2019•亭湖区一模)用如图的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棋子A向玻璃板靠近,所成的像会变大B.棋子A、B应该等大C.茶色玻璃板可以用来成像D.方格纸有助于确定虚像的位置6.(2019秋•亭湖区校级月考)关于紫外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紫外线可以用来杀菌、消毒B.紫外线对人的健康既有利也有弊C.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D.一切光源发出的光中都有紫外线二.填空题(共5小题)7.(2020秋•盐都区期中)光的三原色是,我们能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是因为红旗(吸收/反射)红光,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看红旗,红旗呈色。
8.(2019秋•东台市期末)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时,要让一束光纸板A射向O点。
中考物理真题(附答案)

中考物理真题(附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人乘游艇在黄河上逆流而上,若说他静止,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 A .黄河水 B .岸边的高楼 C .他乘坐的游艇 D .迎面驶来的游艇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 .水中的倒影B .透过树叶间的阳光C .水中弯折的铅笔D .物体的影子3.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 .“低声细语”是指声音的响度小C .只要物体振动,人就能听到声音D .声音只能传播信息,不能传播能量4.某同学利用下列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其中数据记录不正确的是A .26℃B .107gC .2.8ND .30mL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安宁桃花会上,游客能闻到桃花的香味,说明分子是运动的B .铁丝很难被拉断,说明分子间有引力C .四冲程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D .一杯水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小了6.下列设备中利用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的是A .发电机B .电动机C .动圈式话筒D .电磁铁 7.下列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10 ℃20 mL 50 40 10 30 20 0 1 N 2 3 4 5 01 2 34 5 1 0 2 3 4 5 g 100g 5g8.打开冰箱门,常常能看到冷藏室内壁上有水珠,这些水珠主要是由食物中的水分经过下列哪些物态变化形成的A.升华、凝华B.汽化、熔化C.凝华、熔化D.汽化、液化9.有关家庭电路,下列做法中符合要求的是A.拔用电器插头时,用力扯插头的电线B.长时间不看电视时,不切断电源,用遥控器关闭电视C.将开关接在用电器和零线之间D.发现电线绝缘层破损后,用绝缘胶布裹扎10.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正在实施的自主研发、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缩写为BDS。
该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兼具短报文通信能力。
2018-2020年北京中考物理复习各地区模拟试题分类(3)——声和光

2018-2020年北京中考物理复习各地区模拟试题分类(3)——声和光一.选择题(共18小题)1.(2020•房山区二模)如图所示,展示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成果。
其中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编钟,发出的音调不同B.司南能够指南北是受到了地球磁场的作用C.两心壶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工作的D.走马灯是利用热空气下降,形成气流,推动上方的叶轮旋转2.(2020•海淀区二模)如图所示,在扬声器的纸盆上撒些纸屑,当扬声器播放音乐时,原来静止在纸盆上的纸屑会跳动起来,而且声音越大,纸屑跳动得越剧烈。
根据纸屑跳动的幅度可以说明()A.声速与频率的关系B.发声的物体在振动C.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D.乐音与噪声的区别3.(2020•顺义区二模)2025年我国将实现宇航员登月计划,在月球上漫步的宇航员不能像在地球表面那样直接面对面地交谈,而需要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其原因是()A.月球上只能传递超声波B.月球上是真空环境声音不能传播C.月球上声音传播速度快D.月球上宇航员声带无法振动发声4.(2020•西城区二模)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与次声波的振动频率相同B.振幅能决定音调的高低C.在马路的两侧植树可以减弱噪声D.声音在真空中传播最快5.(2020•朝阳区一模)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在公路两旁植树,可以有效防止噪声的产生D.我们能分辨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音调不同6.(2019•朝阳区二模)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智能机器人已经走进千家万户,它能够与人进行智能的对话。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机器人是高科技产品,它发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B.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我们能够辨别机器人发出的声音,主要利用了它的音色D.将机器人的音量调小以免干扰周围邻居,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7.(2020•密云区二模)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C.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个音叉,音叉两次发出的声音响度相同8.(2019•通州区三模)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乐队演奏时,我们能区别不同乐器发声的依据是不同乐器声音的频率不同B.在录音棚内安装隔音设备,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声音能在介质中传播,也能在真空中传播D.小提琴发声时,琴弦一定在振动9.(2019•平谷区一模)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密闭玻璃罩内,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大小保持不变C.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声音响度的大小D.高速路部分路段两侧设置透明板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10.(2019•东城区二模)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B.在公路两侧设置屏障墙C.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D.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11.(2020•怀柔区模拟)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黑布上的皮影B.用放大镜看邮票C.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D.日出,东方酒店在水中的倒影12.(2020•房山区二模)如图所示,是人观察岸边的树木在水中倒影情况。
2021年湖北省中考物理复习专练(武汉专版)(3)——透镜成像规律

2021年湖北省中考物理复习专练(武汉专版)(3)——透镜成像规律一.选择题(共15小题)1.(2020秋•武昌区期末)蜡烛的烛焰发出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传播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B.烛焰通过透镜不能成像C.烛焰通过透镜后成的是放大的实像D.眼睛在A处还能观察到烛焰在凸透镜上有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2.(2019秋•东西湖区期末)拿一副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所示,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移走远视眼镜,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将蜡烛靠近凸透镜B.将光屏靠近凸透镜C.将光屏和蜡烛同时远离凸透镜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靠近凸透镜3.(2019秋•黄陂区期末)如图所示是光线通过透镜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A.B.C.D.4.(2019•江岸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某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40cm刻度处,光屏和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此时在光屏上可得到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成立的是()①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0cm;②同时移动物体与光屏,且移动距离相同,有可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③换用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后,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只移动光屏,光屏必须靠近凸透镜;④保持物体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一定可以在光屏上的到另一个清晰的像。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5.(2020秋•东西湖区期末)小明有一张画有两个箭头的白纸,如图甲所示。
一个玻璃杯放置白纸正前方,当向玻璃杯中注水至两箭头中间时,透过玻璃杯中的水看到有一个箭头反向且变短了,如图乙所示。
他拿走白纸让一束光射入杯中,在杯底形成光斑(光斑的位置没有画出),如图丙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直接看到白纸上的两个箭头可能发生镜面反射B.乙图中看到下面的箭头反向变短的现象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C.乙图中如果看到下面的箭头变长的现象与投影仪成像原理相同D.丙图中如果逐渐往杯中加水,杯底光斑会向左移动6.(2020秋•东西湖区期末)如图,用硬纸板做两个粗细相差很少的纸筒A和B,使一个纸筒刚好能套入另一个纸筒内,并能前后滑动。
中考物理常识题专项训练(含答案)

中考物理常识题专项训练1. 英国一位物理学家做了大量的实验,于1840年最先精确地确定了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电压和通电时间的关系.这位物理学家是()A.安培B.伏特C.欧姆D.焦耳2. 学习物理知识后,你认为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雷雨天时,站在大树下避雨B.用湿抹布擦拭正在工作的电器C.躺在床上长时间用手机上网聊天D.乘坐小汽车时要系上安全带3. “绿色环保,低碳生活”需要从身边小事做起.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绿色”、“低碳”理念的是()A.废旧电池随意乱扔B.教室无人时随手关灯C.尽量减少一次性木筷、塑料袋等的使用D.洗手后及时关好水龙头4. 假如地球周围没有空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太阳光不能照射到地球B.“日出”时间推迟C.汽车喇叭仍能发挥作用D.超声波仍能测网球的速度5. 面对突发灾害和险情,如何正确逃生和急救至关重要.下列逃生和急救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发生地震时,要快速跑回家中,躲到床上、柜子里等地方B.高楼着火不可能使用电梯,应用湿布捂口鼻,弯腰沿逃生路线跑C.溺水时要保持镇静,不要手脚乱蹬,应屏住呼吸,尽量让口鼻浮出水面D.发生触电时,不能用手拉人,应快速用干木棍把电线挑开,并迅速切断电源6. 有这样一位科学家,他在经典力学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对力的概念给出了较为定性、科学的定义,指出:力是对物体的作用,使物体改变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部科学巨著更是汇集了他一生的主要成果,他是()A.焦耳B.安培C.牛顿D.欧姆7. 使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论断的科学家是()A.牛顿B.欧姆C.伽利略D.法拉第8. 为了维护广大师生的安全,交警部门在校园和校园附近安放了右图所示的四个标志.其中表示“限速5公里”的是()A. B. C. D.9. 科学家在物理学领域里的每次重大发现,都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最早利用磁场获得电流促使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的科学家是()A.牛顿B.奥斯特C.托里拆利D.法拉第10. 在众多的科学巨匠中,开创了以实验和数学相结合进行科学研究的道路,被后人誉为“实验物理学先驱”的科学家是()A.伽利略B.哥白尼C.牛顿D.爱因斯坦11.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州十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并开展航天医学实验及太空授课活动.则神州十号和天宫一号分别属于哪类航天器()A.载人航天飞船和高级人造卫星B.载人航天飞船和初级空间站C.无人航天飞船和高级人造卫星D.无人航天飞船和高级空间站12. 关于物理学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托里拆利最先准确测出了大气压的值B.法拉第最早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C.阿基米德首先发现了光的色散D.牛顿最先发现地磁的两极和地理两极并不重合13. 我州第十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于2011年8月9日至12日在从江县一中举行.田径运动中有许多地方涉及到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跳高运动员从起跳到越过跳杆的时间大约1s,在这1s内运动员没有惯性B.百米赛跑记时裁判应在看到发令枪的烟雾时开始记时,而不是听到枪声时C.掷出去的铅球总是沿曲线落到地面上,是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D.在接力赛中,为保证交接棒顺利进行,交接棒时两运动员应尽可能做到相对静止14. 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关于能源、信息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核能是可再生能源B.二极管、三极管都应用了超导材料C.电视广播、移动通信是利用了电磁波传递信息的D.B超检查身体,是电磁波传递信息在医学上的应用15. “灌云是我家,环境靠大家”,建设文明卫生的环境应该成为我们的重要意识,在如下几幅交通标志牌中,能明显表示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A. B.B、C. D.16. 2013年6月11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神州十号”飞船.运送飞船的火箭上段有外涂耐热涂层的整流罩.升空一段时间后,整流罩与箭体分离,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整流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整流罩的质量要尽量小B.分离前整流罩可防止内部箭体温度过高C.分离后整流罩就不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D.分离后整流罩相对加速前进的火箭是向后运动的17. 思雨同学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一些现象,并用所学物理知识进行了解释,其中解释正确的是()A.炒菜的锅一般由铁、铝材料制成,是因为铁、铝的导电性好B.用高压锅煮饭熟得快是因为高压锅内气压大,水容易沸腾C.菜刀使用一段时间后刀刃要磨得薄一些,是为了减小摩擦D.洗碗时油花漂在水面上,是因为油花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18. 4月2日8时,我国“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再入大气层,绝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燃烧销毁,结束它的历史使命。
2022年中考物理专项复习《物态变化》配套练习(附答案)

专题03 物态变化1.描述固、液和气三种物态的根本特征。
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及其应用。
2.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尝试对环境温单元课标要求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3.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4.用水的三态变化说明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
了解我国和当地的水资源状况,有关心环境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考点一:温度及其测量1.温度〔1〕定义:表示物体冷热程度。
〔2〕摄氏温度〔℃〕: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2.温度计〔1〕原理: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2〕使用方法:①估:估计被侧物体的温度。
②选:据估测温度选择适宜量程的温度计。
③看: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④放: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不要接触容器底或侧壁。
⑤读:待示数稳定后读取,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液体中,视线与液柱上外表相平。
⑥记:正确记录测量的温度,不要漏掉单位。
【例题1】〔2021山东省东营〕以下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人的正常体温为37℃B.九年级物理教科书的重力为10NC.教室门的高度为140cm D.人体平安电压不高于60V【答案】A【解析】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
故A符合实际;B.九年级物理教科书的质量在300g=左右,受到的重力在G=mg=×10N/kg=3N左右。
故B不符合实际;C.老师的身高在170cm左右,教室门的高度略大于此数值,在200cm左右。
故C不符合实际;D.经验证明,只有不高于36V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平安的。
故D不符合实际。
考点二: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物体熔化时需要吸热。
2.凝固:物体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物体凝固时需要放热。
2020年苏科版中考物理专题练习31-电动机类问题(三)

专题31-电动机类问题(三)一、选择题1、如图是直流电动机提升重物的示意图,电源电压为100V且保持不变,电路中的电流是3A,质量为25.5kg 的重物在电动机带动下以1m/s的速度匀速上升,不计各处摩擦,则电动机线圈的电阻是(g取10N/kg)()A.5ΩB.4ΩC.2ΩD.33.3Ω2、小丽家的一只电吹风机铭牌上标有“220V 500W”,一个节能灯泡上标有“220V 5W”。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吹风机和节能灯泡通电后,电流通过电吹风机做功会更快B.电吹风机和节能灯泡工作时,电吹风机消耗的电能会更多C.电吹风机消耗的电能相当于100个节能灯泡消耗电能D.电吹风机正常工作3min,消耗的电能为0.025度3、一个直流电动机正常工作电压是3V,线圈内阻是0.1Ω,测得其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0.2A,该电动机正常工作1min消耗的电能是()A.36J B.5400J C.0.24J D.0.6J二、填空题4、(2019·株洲)如图为某型号电动平衡车,其电动机功率为400W。
在下列条件下测得其续航里程为18km:满电、载重60kg、沿平直路面行驶、速度12km/h。
在这次测试中,电动机消耗电能为kW•h:若电动机效率为80%,则平衡车受到的阻力为N。
5、(2019·福建)一台标有“5V 2.5W”的带有USB接口的小电风扇,线圈电阻为1Ω,正常丁作1min,产生的热量是J,工作一段时间后的风扇叶片黏有不少灰尘,这属于现象。
6、(2019•番禺区一模)(1)在如图方框内补充电动机工作过程的能量流向图(箭头大小反映能量多少)。
(2)电动机通电线圈有电阻,电流通过导体会产生热量,若线圈电阻为2Ω,通过线圈的电流为2A,工作1分钟电动机通电线圈产生的热量是480J。
三、解答题7、(2019·菏泽)如图所示,一个质量600kg、体积0.2m3的箱子沉入5m深的水底,水面距离地面2m,若利用滑轮组和电动机组成的打捞机械,以0.5m/s的速度将箱子从水底匀速提到地面,每个滑轮重100N(不计绳重、摩擦和水的阻力,ρ水=1.0×103kg/m3,g=10N/kg)。
第3练 力学实验专练-力与运动-2020年中考物理实验集中专项训练(解析版)

第3练力学实验专练——力与运动一、选择型实验专练1.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我们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每次实验时,小车可以从斜面上的任何位置开始下滑B.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D.根据甲、乙、丙的实验现象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答案】C【解析】A.实验中,我们让小车从同一光滑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下滑,目地是为了让小车每次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都相同,便于比较,故A错误;B.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其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错误;C.实验表明:小车在木板表面运动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故C正确;D.接触面越光滑,阻力越小,小车的速度减小得慢。
由此推理得出:假如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概括出来的,故D错误。
故选C。
2. 某同学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
他先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L0,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挂上砝码后测出弹簧伸长后的长度L,把L–L0作为弹簧的伸长x,这样操作,由于弹簧自身的影响,最后画出下图中的图线可能是哪一个图?A.B.C.D.【答案】C【解析】实验中用横轴表示弹簧的伸长量x,纵轴表示重物对弹簧的拉力F,弹簧平放时测量自然长度,此时弹簧伸长量为0 cm;当竖直悬挂时,由于弹簧自身的影响弹簧会有一段伸长量,但此时所挂重物为0 N(即:F=0 N),因为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其所受的拉力成正比,综合上述分析四个图象中只有C符合。
故选C。
3.如图所示,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选质量为10g的卡片作为研究对象,在线的两端分别挂上等质量的重物,对卡片施加两个拉力,为探究这两个力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平衡,则所挂重物质量合适的是()A.5g B.10g C.200g D.任意质量均可【答案】C【解析】由题知,质量为10g的卡片作为研究对象;当卡片受到的拉力远大于卡片的重力时,卡片的重力可以忽略不计,此时卡片可以看作只在两个拉力的作用下平衡,故应选质量大的重物来拉卡片。
中考物理重难点专练03透镜及其应用(专项一声光学)(含解析)

专项一声、光学重难点03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梳理】物距(u)成像的特点像距(v)主要应用大小倒正虚实u>2f 缩小倒实f<v<2f照相机、摄像机u=2f 等大倒实v=2f复印f<u<2f 放大倒实v>2f投影仪、u=f 不成像获取平行光u<f 放大正虚放大镜2.望远镜一般由2个透镜组合而成,靠近眼睛的一端相大于放大镜,另一端相当于照相机。
显微镜一般也是由2个透镜组合而成,靠近眼睛的一端相当于放大镜,另一端相当于投影仪。
3.近视眼的晶状体变厚,折射能力变强,看远处时,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之前,用凹透镜矫正。
远视眼的晶状体变薄,折射能力变弱,看近处时,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之后,用凸透镜矫正。
4.实验探究:实验时要调整蜡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解题思路】常见考题:1.判断透镜焦距范围,成像特点。
解题方法:(1)根据成像规律中物距和像距的关系以及成像特点,运用不等式综合求解。
(2)利用成等大实像时u=v=2f求解。
(3)利用凸透镜能将平行光会聚于一点,该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就是焦距求解。
2.透镜的特殊光线作图:分清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牢记三条特殊光线。
特别注意:只有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才能会聚于焦点;凹透镜是反向延长线会聚于焦点。
多练习下图,既能掌握透镜作图,又能记住凸透镜成像规律:【真题再现】1.(2019湖南湘潭)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当烛焰离透镜14cm时成放大的实像,当烛焰离透镜8cm时成放大的虚像,则这个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4cm B.7cm C.10cm D.16cm【答案】C【简析】解这类题的一般思路:确定距离是物距,还是相距,这里均是物距。
u1=14cm,u2=8cm.再看成像性质,根据成像规律,确定物距和焦距的关系。
当u1=14cm时成放大实像,所以有2f>14cm >f;当u2=8cm时成放大的虚像,故7cm<f<14cm。
综合两个不等式可知8cm<f<14cm,C正确。
2024年上海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精练 专题03 压强计算(在柱体或液体中加物体)含详解

专题03压强计算—在柱体或液体中加物体一、常见题目类型1.将物体甲全部或切去一部分体积浸没在容器乙的液体中(见图1)。
2.将乙容器放在甲的上方(见图1)。
3.将另一物体A分别放在柱体甲表面的上方或浸没在容器乙的液体中(见图2)。
4.将一实心物体A分别浸没于甲、乙液体中(见图3)。
图3二、常用到的基础知识与分析方法1.压强:p=ρgh,p=F/S2.变化(增大或减小)的压强:△p=△F/S△p=ρg△h3.把物体放入柱形液体中浸没时,液体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力:F=pS=ρghS+ρg△h S=G液+G排(F浮)即等于原来液体的重力与物体受到的浮力之和。
F浮=ρ液gV排增大的压力△F=G排=就是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到的重力(即浮力)。
4.区别液体的压强与固体的压强(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在液体不溢出时,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液=ρ液gh液=F液/S容器容器对地面的压强p地=F地/S容器=G物体+G容器/S容器5.区别液体的压强与固体的压强(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在液体不溢出时,则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Δp液=ρ液gΔh液=ρ液gV物体/S容器容器对地面压强的增加量Δp地=ΔF地/S甲==G物体/S甲=ρ物体gV物体/S容器6.理解“轻质薄壁”容器即容器的重力为0,内部液体的受力面积与水平面的受力面积相等。
三、例题分析【例题1】(2023闵行二模)将足够高的薄壁柱形容器甲、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如图9所示,甲、乙两容器中分别盛有深度为0.1米的酒精和质量为1千克的水。
已知容器乙的底面积为1×10-2米2,酒精的密度为0.8×103千克/米3。
甲乙图9。
①求水的体积V水②现将密度为2×103千克/米3的小球放入某个容器内,小球浸没于液体中,此时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恰好。
相等,求该容器对地面压强的增加量Δp地【例题2】(2023普陀二模)如图所示,实心正方体甲和盛有水的轻质柱形容器乙放在水平桌面上。
中考物理《欧姆定律、电功率》专项练习题(附带答案)

中考物理《欧姆定律、电功率》专项练习题(附带答案)一、选择题1.空调、洗衣机、电视机和电冰箱,额定功率最接近1kW的是()A. 空调B. 洗衣机C. 电视机D. 电冰箱2.一个灯泡的灯丝烧断了,把断了的灯丝搭在一起,灯泡会更亮,其原因是()A. 灯丝电阻增大,功率增大B. 灯丝电阻减小,功率增大C. 灯丝两端电压增大,功率增大D. 灯丝中电流增大,功率减小3.电阻R1和R2串联在电路中时,电功率比为1:2,如R1和R2并联在电路中,电功率之比为()A. 1:4B. 1:2C. 2:1D. 4:1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则()A. R2的电功率一定减小 B. R2的电功率一定增大C.电流表的示数增大 D.电压表的示数减小5.如图所示,L1“3V 3W”、L2“3V 1.5W”。
灯丝电阻不变,电源电压3V.开关S闭合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L1和L2的电阻之比是2:1 B.L1和L2的电流之比是1:2C.L1两端电压是2V D.两灯消耗的总功率是1W6.如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20Ω,闭合开关S,电流表A1的示数为0.3A,电流表A2的示数为0.2A,电路通电时间为3min.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电源电压为6VB. 电阻R2的阻值为30ΩC. 电路的总功率为3WD. 这段时间电路消耗的电能为9J二、填空题7.有一只标有“3.8V 0.3A”的小灯泡。
其中“3.8V”是指小灯泡的。
将小灯泡接在3.0V的电路中,实际的电功率是W.(灯丝电阻不变,结果保留两位小数)8.如图所示,小灯泡L上标有“8V 8W“字样,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5A。
若不考虑小灯泡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则此时小灯泡的电功率是W,小灯泡在1min内消耗的电能是J。
9.如图甲所示,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开关闭合后,小灯泡正常发光,图乙是通过定值电阻R和小灯泡L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图象,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为_________A;通电10s,定值电阻R产生的热量为__________J。
八年级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光的反射?A. 小孔成像B. 平面镜成像C. 彩虹D. 日食E. 月食2. 下列哪种物质是导体?A. 玻璃B. 空气C. 水D. 人体E. 塑料3. 下列哪种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A. 钢笔吸墨水B. 橡皮泥不易压缩C. 水结冰D. 水汽凝结E. 橡皮擦掉铅笔痕迹4.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光的折射?A. 海市蜃楼B. 镜子里的自己C. 手影D. 窗外的风景E. 电影5. 下列哪种能量转化过程是正确的?A. 电能转化为热能B. 热能转化为电能C. 动能转化为势能D. 势能转化为动能E. 电能转化为动能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 物体间的力是相互的。
()4. 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5.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
2. 物体由______状态变为______状态的过程叫凝固。
3. 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电阻的单位是______。
4. 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越大,速度越快,动能越______。
5.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力的作用效果。
2. 简述光的反射定律。
3. 简述能量守恒定律。
4. 简述欧姆定律。
5. 简述牛顿第一定律。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个物体质量为2kg,速度为3m/s,求其动能。
2. 一个电阻为10Ω的电阻器,通过它的电流为0.5A,求其电压。
3. 一个物体从10m高的地方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求其落地时的速度。
4. 一个平面镜,一个人站在镜前2m处,求其像的位置。
5.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10N的力,求其加速度。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光的折射现象,并举例说明。
【初中物理】北京中考物理专项练习:北京版第三章 运动和力80题(附答案)

【初中物理】北京中考物理专项练习:北京版第三章运动和力80题(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50小题)1.汽车是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下列与汽车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车轮胎上刻有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B.汽车装有消声器,就可以把汽车产生的噪声全部消除C.载重汽车的车轮做得比较宽,是为了增大载重汽车对路面的压强D.驾驶员开车是要系好安全带,主要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带来的伤害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推车,人对车有作用力,但车对人没有作用力B.力产生时一定同时存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C.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3.关于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鸡蛋碰石头,鸡蛋碎了,说明石头对鸡蛋的力大于鸡蛋对石头的力B.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上升时肯定还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C.用力压钢尺,钢尺变弯,主要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互相不接触的物体,彼此间不可能发生力的相互作用4.一个小球用细绳系着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绕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
若把绳子剪断,则小球会()A.仍做圆周运动B.立即静止C.做曲线运动,速度越来越小D.将做匀速直线运动5.如图所示,穿轮滑的同学用手推了一下墙,自己向后运动了。
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同学对墙的推力改变了墙的运动状态B.同学推墙的同时也受到墙对她的推力C.同学的手施加的推力使她向后运动D.同学向后运动的原因是人推墙的力小于墙推人的力6.日常生活中处处有力的作用,下列事例中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A. 热气球受浮力在空中加速上升B. 运动员用力将实心铅球推出C. 火车受阻力作用减速进站D. 用力将饺子皮捏成不同的形状7.如图所示,小华用绳子拉着装满沙土的小车前进,此时小车所受拉力的施力物体是A.小华B.沙土 C.地面D.绳子8.如图所示的物理学家中,以其名字命名力的单位的是()A.牛顿 B.帕斯特C.伽利略 D.霍金9.如图所示,下列图中能说明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A.A 和 B B.A 和 C C.A 和 D D.B 和 D10.(2021房山二模)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A.帕斯卡B.牛顿 C.焦耳 D.瓦特11.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A. 米B. 秒C. 米/秒D. 牛顿12.(2021东城二模)如图所示的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课本,下列估测值合理的是A.长度约为26cmB.厚度约为0.1mC.质量约为2kgD.重力约为0.2N13.排球是中考的一项体育测试项目,关于排球离开手后继续上升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排球受到向上的力越来越小B.排球受力始终不平衡C.排球到达最高点时受力平衡D.排球受到惯性作用14.竖直向上抛出一个重12N的小球,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为2N,且大小不变,则小球在上升过程中,所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10N,竖直向下B.14N,竖直向上 C.10N,竖直向上D.14N,竖直向下15.(2022朝阳二模)如图所示,中国空间站的天和核心舱在轨运行时,绕地球一周约90min。
2021年山东省中考物理复习专练(潍坊专版)(3)——透镜成像规律

2021年山东省中考物理复习专练(潍坊专版)(3)——透镜成像规律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020秋•安丘市期末)关于下列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是近视眼成像图,丁图是近视眼矫正后的成像图B.甲图是远视眼成像图,丙图是远视眼矫正后的成像图C.乙图是远视眼成像图,丙图是近视眼矫正后的成像图D.乙图是近视眼成像图,丁图是远视眼矫正后的成像图2.(2020秋•寒亭区期末)每年的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2019年爱眼日的主题是“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下列四幅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④3.(2020•寿光市模拟)如图所示,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将蜡烛向下移动,光屏上的像也跟着向下移动C.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近视镜,适当向右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D.将蜡烛放到44cm刻度线处时,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承接到放大的像4.(2020•临朐县模拟)小红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缩小的像。
小红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和蜡烛的位置互换,这时,她在光屏上可以看到()A.正立、放大的像B.正立、缩小的像C.倒立、缩小的像D.倒立、放大的像5.(2019•潍坊)小明通过透镜观察“美丽潍坊”四个字,看到的情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B.该透镜可以用作近视眼镜C.该透镜可以用作照相机镜头D.字到透镜的距离小于此透镜的焦距6.(2020秋•诸城市期末)如图所示,关于透镜的应用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表示的是近视眼矫正后的成像情况B.图乙表示的是近视眼矫正后的成像情况C.图丙中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图丁中望远镜的目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7.(2020•寿光市模拟)对下列四幅图阐述正确的是()A.甲图,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方,用凸透镜矫正B.乙图,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方,用凸透镜矫正C.丙图,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D.丁图,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8.(2020•诸城市二模)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2021年中考物理选择题专项练习部分(含答案及详细解析)

1、关于分子动理论,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 、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B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 )A 、分子间存在斥力B 、分子间存在引力 ①糖在水中自然溶解 ②闻到卫生香的香气③校园内到处可闻到桂花香 ④今年春季北京发生的沙尘暴.C 、公路上大雾弥D 、工地上尘土飞扬A 、湖面上柳絮飘扬属于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故A 不符合题意;B 、校园里花香四溢,是花的香味水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了空气中,人们就闻到了花的香味,故B 符合题意;C 、公路上大雾弥漫,雾是小水滴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运动,故C 不符合题意;D 、工地上尘土飞扬,灰尘是肉眼看得见得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故D 不符合题意。
7、通常把青菜腌成咸菜需要几天时间,而把青菜炒熟,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D )A 、静止在地面上的冰块没有内能B 、空中飞行的飞机比地面上静止的火车的内能多C、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则内能增大,故一块铁烧红时的内能比它常温时大,故C正确;D、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的物体也具有内能,故D 错误11、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D)A、质量B、温度C、速度D、热量12、空气被压缩,空气的内能增加,这是()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A、做功B、热传递C、既有做功,也有热传递空气被压缩,导致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13、下列关于温度与内能在实际中应用的实例,说法正确的是(C)A、在炒菜时,用铲子在锅内反复翻炒,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来增加菜的内能的B、用锤子敲打钉子时,钉子温度会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改变钉子内能的C、松开用气筒打足气的气球进行放气,会发现气球口处有小水珠,这是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造成的D、旋开常温的可乐瓶盖,会在瓶口处看到“白气”,这是瓶内可乐汽化成的水蒸气解:A、在炒菜时,菜的内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实现,故A错误;B、用锤子敲打钉子时,钉子温度会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改变钉子内能的,故B错误;C、松开用气筒打足气的气球进行放气,会发现气球口处有小水珠,这是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造成的,故C正确;D、旋开常温的可乐瓶盖,会在瓶口处看到“白气”,这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D错误.14、爆米花是将玉米粒放入铁锅内,边加热边翻动一段时间后,“砰”的一声变成了玉米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玉米粒内水份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水份内能不变B、玉米粒内水份受热膨胀,粒壳爆开,对外做功,玉米粒内能增加C、玉米粒主要通过翻动铁锅对其做功,使其内能增加D、玉米粒主要通过与铁锅间的热传递,使其内能增加解:A、玉米膨胀,其内部水分对外做功,水分内能会减少,不符合题意;B、玉米膨胀对外做功,玉米粒内能会减少,不符合题意;C、玉米爆开前通过热传递增加内能,不是做功改变内能,不符合题意;D、玉米爆开前通过与铁锅间的热传递增加内能,符合题意;15、下列现象中,主要用热传递的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是(DA、冬天天冷,通过搓手使手发热B、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打气筒壁变热C、用锤子敲打石头时,锤子发热D、刚从蒸笼里拿出的馒头,放一阵子变凉解:A、搓手时,双手相互摩擦,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成内能,从而使手发热,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B、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打气筒壁变热,通过克服摩擦力做功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打气筒壁温度升高;C、用锤子敲打石头时,锤子发热,通过做功把人体的化学能转化为锤子的内能,使锤子温度升高;D、刚从蒸笼里拿出的馒头,放一阵子变凉,热量由馒头转移到空气中,是能量的转移,是通过热传递来改变水的内能的.16、将装有酒精的金属管固定在桌子上,并用塞子塞紧.快速来回拉动绕在管上的绳子,过一会儿塞子跳起来,如图所示.则(A、B)A、拉动绳子过程,金属管温度升高,内能增加B、拉动绳子过程,管内酒精温度升高,蒸发加快C、塞子跳起时,管内气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D、塞子跳起时,管内气体内能全部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解:拉动绕在管上的绳子,绳子会对管子做功,管子温度会升高,内能会增大;因管子与酒精会有温度差,所以管子会把热量传递给酒精,酒精的温度也会升高,蒸发加快;酒精的内能增加,最终气体的内能会转换为塞子的机械能,会看到塞子跳起来;塞子跳起后,管内气体的温度降低,内能减小;17、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的说法,错误的是()A、客厅里摆上鲜百合花,花香弥漫客厅是扩散现象B、在冷、热两杯水中各滴入一滴墨水,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快C、一根铁棒不容易被拉长,是因为其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D、水、酒精等液体都能流动,说明液体分子之间只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解:A、室内弥漫着百合花的花香,是花的香气分子不停运动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把一滴墨水滴分别在一杯热水和冷水中,热水的温度高,分子运动剧烈,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快,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由于分子间引力的存在,铁棒能保持一定的形状,很难被拉长,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水、酒精等液体都能流动,能保持一定的体积,是因为分子间引力的存在,故D错误,符合题意.18、通常把青菜腌成咸菜需要几天时间,而把青菜炒熟,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D)A、盐分子太小,很容易进入青菜中B、盐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斥力C、青菜分子间有空隙易扩散D、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加剧解:A、盐分子的大小不是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B、盐分子间有相互的斥力,与题意无关.C、腌制和炒菜时,青菜分子间都存在空隙.不符合题意.D、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加剧,扩散加快,符合题意19、肖颖经常帮妈妈做饭,在帮厨的同时,爱动脑筋的肖颖喜欢观察厨房中的物理现象并进行解释,下列现象及解释正确的是(C)A、打开醋瓶能闻到酸味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B、用高压锅煮食物容易热,是因为锅内气体压强越大,液体沸点越低C、不慎滴入几滴水到锅内热油中会发出“吱吱”声,是发生了沸腾现象D、用煤气炉煲汤,在沸腾时调大火焰能提高汤的温度解:A、打开醋瓶能闻到酸味,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用密封性好的高压锅煮食物时,水蒸气不易外泄,随着水温的升高,水不断的汽化成水蒸气,锅内气压增大,锅内水的沸点也会升高,这样食物容易煮熟,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沸腾的油温度很高,远高于水的沸点,水滴入后迅速沸腾汽化成水蒸气,因此会造成油滴飞溅,发出爆裂的响声,该选项说法正确;D、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不变,因此调大火焰不能提高汤的温度,该选项说法不正确.20、关于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质量大的物质比热容一定大B、密度大的物质比热容一定大C、温度高的物质比热容一定大D、各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解:根据教材提供的知识我们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和物体的种类有关,和物体的温度、质量等是没有关系的.A、因为比热容只和物质的种类有关,所以和质量无关,A错.B、同上,和密度也无关,B错.C、同上,和温度无关,C错.D、既然是特性,必然每种物质的比热容是不一样的.21、某物质的比热容大,表示由该物质组成的物体( C )A、“升温多”B、“吸热多”C、“升温慢”D、“降温快”比热容是反映物质吸热或放热能力大小的物理量: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当吸收或放出同样热量时,比热容较大的物质温度变化较小,比热容较小的物质温度变化较大。
2021年中考物理声、光、热学必考考点400题专练03 作图题(原卷版)

专练03 作图题一、光的直线传播1.如图所示是两根标杆及它们在灯光下的影子,请在图中画出光源的位置(用点P表),并在图中画出人在此光源下的影子(用线段EF表示)。
2.按要求作图图中,画出在墙壁MN右侧通过中间的窗户看到物体AB全部的空间范围。
二、光的反射3.如图,光线与镜面成35°角射在平面镜上时,入射角是多少?试画出反射光线,标出入射角和反射角。
4.如图所示,小明在房间的A点通过平面镜看到了坐在客厅沙发上B点的爸爸,请画出此现象的光路图。
5.如图所示,人眼在c'从潜望镜中看到c,完成光路图。
6.太阳光线跟水平方向成30°角,为了使反射光线沿水平向右传播,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和平面镜的位置。
7.如图所示,楼梯拐角处装了一块平面镜,能让上楼、下楼的同学看清楼道的情况。
请画出A点处的同学通过镜子看见B点的光路图。
三、平面镜成像8.如图所示,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成的像。
9.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M′中的像A′B′。
10.如图所示,A和B两点中一个是发光点,一个是该点在平面镜中的像;①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②请画出从发光点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C点的光路图。
11.如图所示,B为发光点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请在图中画出发光点S的位置,并画出条由S点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A点的光线。
12.如图所示,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挂在房间东面的墙上,被测者识别西面墙上视力表在镜子里的像。
请你在图中画出眼睛通过平面镜看到视力表中字母E的成像的光路图。
13.如图所示,a、b是点光源S所发出的两条光线照射到平面镜之后所对应的反射光线。
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点光源S和它的像S′的位置及两条对应的入射光线。
14.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点燃蜡烛后,在玻璃板中观察到镜前蜡烛的像。
请在图中画出一只眼睛能看到蜡烛S点的像S′的光路图。
15.在图中,根据物体AB与镜中所成的像A′B′找出平面镜的位置。
广东省广州市物理中考选择题专练(2016-2019年真题 含答案)

广东省广州市物理中考选择题真题(2016-2019年含答案)2019年物理中考选择题(含解析)1.(3分)如图所示,监测器测得同一声源发出的甲、乙两声音的特性如下表。
甲乙相比()A.乙音调较高B.甲响度较大C.声源在发甲声音时动幅度较大D.声源在发乙声音时每秒内动次数较少【解答】解:AB、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甲声音的响度要小于乙的响度,甲的频率大于乙的频率,即甲的音调高于乙的音调,故AB错误;C、响度越大,其振幅越大,故声源在发甲声音时动幅度较小,故C错误;D、甲的频率高于乙的频率,说明乙声音时每秒内动次数较少,故D正确。
故选:D。
2.(3分)原子核由哪些粒子组成()A.质子和电子B.中子和电子C.质子和中子D.质子、中子和电子【解答】解:A、电子与原子核组成了原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不含电子;故A 错误。
B、电子与原子核组成了原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不含电子;故B错误。
C、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故C正确。
D、质子、种子和电子共同组成了原子,而不是原子核;故D错误。
故选:C。
3.(3分)如图所示的摆设,正常运行时,小轮在支架上来回滚动,每次到达的最大高度相同,小明发现摆设上有一电源,关掉电源后,小轮逐渐停下来()A.小轮滚动过程中没有力对其做功B.正常运行时,小轮的速度一直不变C.断电后小轮会停下,说明能量守定律不一定成立D.正常运行时,小轮往返一次,摆设一定需要消耗电能【解答】解:A、小轮滚动过程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小轮也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了距离,所以重力对小轮做功,并且小轮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也对小轮做了功,故A说法错误。
B、在正常运行时小轮到达两端最高点时速度为零,在最低点时速度最大,速度不停的变化,故B说法错误。
C、在任何时候能量守恒定律都是成立的,故C说法错误。
D、关掉电源后,小轮逐渐停下来,是因为小轮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小轮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逐渐减小;当通电时小轮能运动到相同高度,说明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即在小轮运行时需要消耗电能,故D说法正确。
2021年广东省中考物理复习专练(广州专版)(3)——透镜成像规律

2021年广东省中考物理复习专练(广州版)(3)透镜成像规律一.选择题(共14小题)1.(2019秋•花都区期末)蜡烛的蜡焰发出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传播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B.蜡焰通过透镜后成的是放大的像C.蜡焰通过透镜成的是虚像D.眼睛在A处有可能观察到蜡焰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所形成的像2.(2020•白云区一模)如图所示,光屏上能看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不能使光屏上清晰的像变大的是()A.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B.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只将凸透镜向左移动适当距离C.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都向右移动适当距离D.换一个焦距更小的凸透镜,调整光屏至适当的位置3.(2020秋•越秀区校级月考)小春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观察《阳光学业评价》,观察到了图中的情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的成像为放大正立的虚像B.图中的透镜到书本的距离大于10cmC.图中的透镜如果靠近书本,所成的像将变小D.图中的透镜与近视眼镜镜片的透镜种类相同,均为凸透镜4.(2018秋•番禺区期末)蜡烛放在如图所示位置,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
小红画了图中的光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透镜成的是虚像B.透镜的焦距小于10cmC.透镜的焦距等于10cm D.小红画的光路是正确的5.(2019•越秀区校级一模)将蜡烛、光屏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假设光屏上下足够长,根据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透镜的焦距大于20cmB.此时光屏上能看见一个缩小、倒立的像C.移动光屏至凸透镜的左侧并左右移动,可以在光屏上找到蜡烛的像D.将蜡烛移到刻度尺左侧30cm处,为了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需将图中的光屏向右移动6.(2019•白云区二模)将一发光体分别放在甲、乙凸透镜前不同距离处。
分别调整光屏到透镜距离都得到清晰的像,且光屏到透镜距离恰好相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基础知识专项(3)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计,物重
G=2N,则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分别为()
A.2N,0 B.0,2N C.2N,4N D.2N,2N
2.实验室常用来测量力的仪器是()
A.天平 B.弹簧测力计C.台秤D.磅秤
3.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所测量的力不能超过量程B.使用前应校零
C.使用前轻轻拉动来回运动几次D.使用时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拉着
4.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使用中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受力方向沿弹簧的轴线方向
B.使用时必须检查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
C.弹簧测力计使用时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D.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的测量范围的力
5.下列是晓明同学对弹力知识的一些总结,其中,正确的是()
①篮球可以从地上弹起来是因为篮球受到了弹力的作用
②处于原长的弹簧也受到弹力的作用
③所有的力都是弹力
④在气球不被压破的情况下,气球被手压的越扁,手所受的弹力越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将一弹簧测力计照图甲使用,测力计的读数为4N;若把弹簧测力计倒置,像
图乙这样使用,两种情况下测力计下面挂的是同一物体,则图乙中测力计的读数
应是()
A.小于4N B.等于4N C.大于4N D.无法确定
7.氢气球下吊一小重物G在空气中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不计空气阻力和风力影响,而小重物G恰能沿MN方向斜上升,下图中气球和重物G在运动中所处的位置正确的是()
A.B.C. D.
8.一小孩用水平力推停在路面上的汽车,但是没推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孩对汽车的推力小于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
B.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小孩对汽车的推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就是汽车所受的重力
9.甲、乙两队进行拔河比赛,甲队拉绳的力为F1,乙队拉绳的力为F2.比赛结束是甲队胜,若忽略绳的质量,甲乙两队拉力的大小相比较()
A.F1=F2B.F1<F2C.F1>F2D.无法确定
10.如图所示,天花板下用绳子吊着物体A,则对物体A施力的物体有()
A.天花板,绳子 B.绳子,物体A C.天花板,地球 D.绳子,地球
11.质量约为1千克的物体是()
A.一张交通卡B.一位初中生C.一升水D.一只鸡蛋
12.在使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按规范的操作来称量矿石的质量时,通过增减砝码后指针在分读盘中线右边一点,这时应该()
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向右盘中加砝码C.从右盘中减砝码D.向右移动游码
13.没有天平,只有量筒,要取0.2kg的煤油(煤油的密度是0.8×103kg/m3),则()A.用量筒取200ml煤油B.用量筒取160ml的煤油
C.用量筒取250ml煤油D.用量筒不能解决问题
14.如图所示,等臂天平处于平衡状态.则左盘物块的密度是
()
A.1.4g/cm3B.2.0g/cm3C.3.5g/cm3D.7.0g/cm3
15.有一架飞机沿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每隔1秒钟从飞机上轻轻释放一只小球,当三只小球落下但均未落至地面时,若不计空气阻力,则这三只小球在空中的排列情况应是图中的()
A.B.C.D.
16.子弹从枪膛里射出去后,能继续在空中飞行,这是因为()
A.火药对子弹仍有力的作用B.子弹的惯性大于空气的阻力
C.子弹的重力大于空气的阻力 D.子弹具有惯性
17.如图所示,沿直线匀速行驶的火车车厢的天花板下竖直悬挂着一个小球,在小球的正下方有一点P,若剪断绳子,则()
A.小球正好落在P点B.小球落在P点前方
C.小球落在P点后方D.小球落地点位置无法确定
18.如图所示,一个装满水的饮料瓶,正放在水平桌面上时,瓶底对桌面
的压力为F a,压强为p a,倒放在水平桌面上时,瓶盖对桌面的压力为F b,
压强为p b,则()
A.F a=F b p a<p b B.F a>F b p a=p b C.F a=F b p a=p b D.F a<F b p a<p b
19.如图中表示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的是()
A.F1B.F2C.F3D.F4
20.下列情况中,人对地面压强最大的是()
A.人站立在地面时B.人单脚着地,另一脚向前跨步时
C.人蹲在地上时D.人席地而坐时
21.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所示,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是p A和p B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力分
别为F A和F B,则()
A.p A>p B,F A>F B B.p A<p B,F A=F B
C.p A<p B,F A>F B D.p A=p B,F A<F B
22.一张平放在桌面上的试卷对桌面的压强最接近()
A.1000帕B.100帕C.10帕D.1帕
23.如图所示,A、B、C三个容器中分别装有盐水、清水和酒精,三个容器中液面相平,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 A、p B、p C,则()
A.p A>p B>p C B.p A<p B<p C C.p A=p B=p C D.无法确定
24.有关压强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压机的工作基础是帕斯卡定律
B.坦克装有履带是为了减小对路面的压力
C.用注射器将药液注入病人体内是靠大气压强
D.飞机机翼获得升力是因流体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大
25.用大拇指和食指拿住一支一端尖的铅笔,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拇指受到的压强比食指大
B.食指受到的压力比大拇指大
C.大拇指与食指受到的压强相等
D.大拇指与食指受到的压力相等
26.如图所示,小明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某一深度处,几下U形管中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下列操作能够使高度差h增大的是()
A.将探头在原深度处向其他方向任意转动一个角度
B.将探头水平向左移动一段距离
C.将探头放在酒精中的同样深度处
D.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27.如图所示的四个装置中不属于连通器的是()
A.玻璃连通管B.托里拆利实验
C.茶壶D.液位计
28.如图所示,在探究液体压强特点的过程中,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在水中,下列做法能够使压强计U 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减小的是()
A.将探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B.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C.将探头在原位置转动180°
D.将探头放在同样深度的食盐水中
29.如图所示,纸片不会掉下来的原因是()
A.纸片很轻 B.水粘住纸片
C.空气有浮力D.大气对纸片有向上的压力
30.如图所示,将装满水的瓶子倒放在一个水槽内,因不慎,瓶底被碰破一个小孔,此时瓶内的水将()
A.从小孔喷出
B.要下降,直到液面与水槽面齐平
C.不喷出也不下降
D.无法判定
物理基础知识专项(3)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D;2.B;3.D;4.C;5.B;6.C;7.D;8.B;9.A;10.D;
11.C; 12.C; 13.C; 14.C; 15.C; 16.D; 17.A; 18.A; 19.C;
20.B; 21.C; 22.D; 23.A; 24.A; 25.D; 26.D; 27.B; 28.A;
29.D; 30.B;。